西安科技大学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以西安科技
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
秦学斌;汪梅;刘华旭;昝宏洋;潘红光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8(000)036
【摘要】本文通过对本科生就业质量现状的分析,以西安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研究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应的策略.本文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总页数】2页(P6-7)
【作者】秦学斌;汪梅;刘华旭;昝宏洋;潘红光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西安科技大学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陕西西安 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0
【相关文献】
1.非专业素质对大学生就业质量的影响——基于浙江省本科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 [J], 柯羽
2.化工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与就业服务研究——以厦门大学化工专业
2011-2016届本科毕业生为例 [J], 黄木河;杨家麒;刘俊杰
3.人力资本与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实证分析——以重庆工商大学2014级本科生初次就业为例 [J], 柴晓莉
4.提升福州地区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对策研究 [J], 杨英焕;陈晓艺;林镇江;张瑞琛
5.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分析——以广东省某医学院校为例 [J], 方燕君;庄灿烁;冯立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作者:秦学斌汪梅刘华旭昝宏洋潘红光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8年第36期摘要:本文通过对本科生就业质量现状的分析,以西安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研究了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对应的策略。
本文对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就业质量;毕业生;对策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36-0006-02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大学生人数扩招现实情况,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了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
就目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而言,其实包含多个方面,归纳总结主要包含就业数量难和就业质量低这两方面。
从1999年开始,中国教育部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准。
这项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影响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及建设,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意义。
从另一方面来说,毕业生就业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就业情况的整体情况,只能从一个方面评价一个教学阶段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量”的成绩,无法全面衡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的成绩。
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高等学校工作中对大学生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帮助很多专业提高学科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
如何搞好就业质量最根本的问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在专业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多思考。
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和建设,形成了高校与市场相衔接的闭环教育教学制度体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针对高等院校就业质量进行合理分析,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有效反馈机制、促进高等院校优化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改进学生的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以西安科技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为例
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收稿日期:2018-01-09教改项目:该论文由西安科技大学高教研究所提供的教改项目“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GJY-2016-YB-8)资助作者简介:秦学斌(1983-),男,陕西汉中人,博士,主要从事计算机视觉和脑机接口技术方面的研究。
一、引言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深入发展和大学生人数扩招现实情况,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了整个社会十分关注的话题。
就目前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而言,其实包含多个方面,归纳总结主要包含就业数量难和就业质量低这两方面。
从1999年开始,中国教育部把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作为高校教学质量的一个衡量标准。
这项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校就业工作的改革与发展,影响了中国高等院校的学科和专业设置及建设,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社会意义。
从另一方面来说,毕业生就业率并不能真实地反映就业情况的整体情况,只能从一个方面评价一个教学阶段里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量”的成绩,无法全面衡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质”的成绩。
毕业生就业质量作为一个综合性指标,反映了高等学校工作中对大学生教育教学中的不足,帮助很多专业提高学科建设方面的诸多问题。
如何搞好就业质量最根本的问题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要在专业定位、学生的培养目标、专业课程设置等方面多思考。
高等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和职业生涯发展和建设,形成了高校与市场相衔接的闭环教育教学制度体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是高等学校教书育人和培养质量的重要体现。
针对高等院校就业质量进行合理分析,是建立健全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有效反馈机制、促进高等院校优化招生数量和专业结构、改进学生的培养模式的一项重要工作。
因此,提高高等学校就业质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提高高校学生的就业质量关系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影响颇大。
2024年浅谈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应对措施
2024年浅谈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应对措施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1. 就业压力持续增加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大学生人数逐年攀升,而社会就业市场却未能同步增长,导致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
许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困境,即使找到工作,也往往难以达到其心理预期。
2. 薪资水平普遍偏低当前,许多行业都存在薪资水平偏低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起薪往往较低。
这样的薪资水平不仅难以维持其基本生活,也限制了他们的职业发展空间。
3. 工作内容与预期不符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抱有过高的期望,而现实却往往与预期相去甚远。
一些大学生可能会发现自己被分配到了与所学专业不相关或是不感兴趣的工作岗位上,这导致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下降。
4. 职场适应困难大学生从学校到职场,需要经历一个角色的转变过程。
然而,由于大学生普遍缺乏职场经验,他们在初入职场时往往面临着适应困难的问题,如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工作压力等。
二、应对措施1. 加强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职业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前适应职场环境。
2. 提升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大学生应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专业技能、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
通过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实习、志愿服务等,积累实践经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 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如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创业扶持资金等。
同时,政府还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监管,保障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防止就业歧视和不公平待遇。
4. 企业应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更加注重对大学生的培养和发展。
通过制定完善的人才培养计划,提供丰富的培训资源,帮助大学生快速适应职场环境,实现个人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挑战:2023年工作总结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挑战:2023年工作总结年工作总结2023年,作为一个充满希望和挑战的年份,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依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202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并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就业现状2023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面临着不少困难和挑战。
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劳动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每年涌入就业市场的大量毕业生使得就业压力变得更加沉重。
技能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依然存在。
一方面,许多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无法满足企业的招聘要求;另一方面,某些专业领域的就业需求达不到供给的水平,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加。
此外,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和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一些传统行业就业机会减少,而新兴行业就业机会增加。
例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行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逐渐增加。
然而,由于该领域的专业知识要求较高,部分毕业生缺乏相关技能和知识,也增加了就业的困难。
二、就业挑战2023年,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一些挑战。
就业观念需要更新。
许多毕业生对就业持有较高的期望,希望从毕业的那一刻就能够找到一份高薪、高职位的工作。
然而,与此同时,劳动力市场的实际情况要求毕业生具备实际工作能力和经验,工资和职位往往需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和积累才能得到提升。
因此,毕业生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做好与市场的适应。
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也是毕业生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对于众多专业的毕业生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职业方向并不容易。
一方面,大多数毕业生对于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并不清楚,需要通过实践和尝试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向;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变化也需要毕业生对自己所学专业进行持续的学习和适应。
提升自身竞争力是毕业生需要面对的挑战之一。
如何在就业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企业心仪的人才,是每个毕业生都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这需要毕业生在学习期间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2、就业观念落后
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对就业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往往只 大型企业、高薪职位,而忽视中小企业和基层岗位。这种落后的就业观念使得毕 业生在就业市场中难以找到合适的岗位,甚至错失一些宝贵的机会。
三、对策提出
1、加强就业指导
各高校应重视就业指导课程的开设,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就业 指导的质量和水平。同时,邀请企业人士、职业规划师等专家到校举办就业指导 讲座,传授职场经验,帮助学生了解职场规则,提高就业竞争力。
2、就业观念发生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变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观念也在发生改 变。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开始倾向于选择体制内单位、大型企业或热门行业,而对 于新兴行业、小微企业或农村地区则度较低。
3、就业渠道不断拓宽
尽管就业形势严峻,但高校毕业生们也在努力拓展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招 聘会、求职网站外,社交媒体、人才中介机构等也成为了毕业生求职的新选择。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01 一、背景介绍
目录
02 二、问题提出
03 三、五、总结
06 参考内容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深化,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这给毕业生就业带 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次演示将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 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毕业生提供一定的就业指导和发展思路。
谢谢观看
四、对策实施
1、加强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
各高校应加大对就业指导师资队伍的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通 过定期培训、交流学习等方式,帮助教师更新就业指导理念和方法,提高指导水 平和实效性。
2、举办就业指导讲座
高校可以邀请企业人士、职业规划师等专家到校为学生举办就业指导讲座, 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职场规则和面试技巧,提高其职场竞争力。此外,还可以定 期组织模拟面试等活动,帮助学生提前熟悉面试流程和应对方法。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话题。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加快,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然而,相应的就业岗位却未能实现同步增长,导致许多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
通过对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可以提炼出影响其就业的多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其顺利就业。
传统上,高校毕业生就业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经济形势、行业变化、教育体制与培养模式等,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毕业生的去向和职业发展。
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使得企业招聘意愿降低,特别是在某些行业中,职位数量减少。
尤其是受全球经济波动、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企业对于人力资源的需求也发生了显著变动。
其次,行业结构调整也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一些传统制造业和低技术含量行业产值下降,相应的岗位数量也面临削减。
而新兴行业则在不断兴起,特别是在信息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领域。
这一行业结构的变革对于毕业生的专业选择和就业方向都提出了新的挑战。
教育体制与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同样显著。
许多高校在培养课程设计、实践教学环节、职业规划辅导等方面并没有紧跟时代步伐。
理论知识与实际需求之间存在脱节现象,一些院校所培养的人才未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许多毕业生虽然具有较强的学术理论背景,但缺少实际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这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处于劣势。
另外,高校毕业生群体内部的竞争也相对激烈。
在人口较为集中的城市,遭遇到同专业、同行业求职者逐年增多的情况,使得个别毕业生面临更大的就业压力。
同时,由于社会对于工作的期待值不断提高,加上对薪资待遇、福利条件等要求愈加明显,这也使得部分高校毕业生难以满足自身预期。
除了上述外部环境因素,高校毕业生自身也需要进行深刻反思。
自身能力和职业定位的准确性对于求职成功至关重要。
部分毕业生对于自身能力评价不足,致使在求职时无法展示自己的优势。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每年都有大量的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投入到就业市场中。
他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挑战,就业状况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其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
一、现状分析1. 就业率: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就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据统计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不同专业、不同学历的就业率存在较大差异。
2. 就业结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构逐渐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就业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创业、自由职业等非传统就业形式。
同时,互联网、金融、教育等行业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热门选择。
3. 就业质量: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也备受关注,不少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着低薪、就业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等问题。
一些毕业生在就业初期也存在着职业规划不清晰、职业技能不足等情况。
二、问题分析1. 就业观念:部分高校毕业生对就业观念存在偏差,过分追求名利、轻视基层岗位,导致就业难度增加。
应当引导毕业生正确看待就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2. 就业技能:一些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发现自己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导致就业困难。
高校应当加强实践教学,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就业指导: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和帮助,不清楚如何制定职业规划、如何进行求职。
高校应当加强就业指导,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帮助。
三、发展趋势分析1. 产业升级:随着我国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高校毕业生将更多选择就业于新兴产业领域,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
2. 创业创新: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创新,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
政府应当出台更多支持政策,为毕业生创业提供更多支持。
3. 跨界发展:未来高校毕业生将更多选择跨界发展,不再局限于自己的专业领域,而是通过学习不同领域知识,实现跨界就业。
大学生就业市场趋势分析与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市场趋势分析与应对策略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化。
本文将对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
一、大学生就业市场趋势分析1. 就业形势严峻随着大学毕业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很多优秀的毕业生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同时,受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一些传统就业领域出现了就业不景气的现象。
2. 人工智能和技术发展对就业的影响科技的快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就业市场。
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的应用,正在取代很多传统的工作岗位,这对许多专业技术性较低的大学生构成了挑战。
3. 创业和就业结合趋势明显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作为就业出路。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的机会,许多新兴产业也需要年轻人的创新和创业精神。
因此,创业和就业结合趋势日益明显。
二、应对策略1. 增强综合能力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
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还要培养与专业相关的技能,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通过提升综合能力,可以增加自身竞争力。
2. 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新兴行业和新型职业不断涌现。
大学生应及时了解就业市场的需求变化,并根据市场需求发展自己的技能,扩宽就业渠道。
比如,可学习编程和数据分析等技术,以适应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时代的要求。
3. 拓宽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就业渠道,大学生应积极开拓其他就业渠道。
可以参加专业的招聘会、校园招聘、社会实习和社团活动等,争取更多的就业机会。
同时,大学生还可以关注就业信息平台和社交媒体,积极寻找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实习和兼职机会。
4. 多实习和社会实践经验大学期间,可以通过多参加实习和社会实践,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
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验可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际工作需求,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竞争力。
5. 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和创业已成为就业的热点和趋势。
大学生应该积极培养创新创业精神,关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机会,积极参与创业项目和创新竞赛,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的就业观念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尤其是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他们不再满足于过去“毕业即就业”的局面,而是更加注重自身能力,期望能够从事与专业相符合的工作。
然而,现实却让很多大学生面临就业难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大学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的状况分析1. 高校毕业生数量呈逐年递增趋势近年来,中国高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毕业生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874万人,创下历史新高。
这一数据同时也表明,就业市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2. 大学生就业难度较大与大学生毕业生数量不断攀升的情况相对的是,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相对较为严峻。
一些毕业生石沉大海,很难找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
同时,一些企业在人才招聘方面也更倾向于聘请有工作经验的人员,这也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加。
3. 就业岗位匮乏在当前就业市场上,对于大学生的职位与数量较为有限。
很多大学生不得不选择更加低薪甚至无关专业的工作,而对于大规模的本科毕业生群体来说,这种现状无疑是一个重大问题。
4. 向制造业等传统行业就业的倾向较高传统制造业一直是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但随着行业的疲软和调整,对于大学生毕业生的吸纳也越来越少。
而在新兴产业方面,对于大学生的聘用数量也相对有限。
这一方面,反映出了制造业及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尚未达成一个平衡。
二、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影响原因分析1. 教育资源分布不均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教育资源分布不均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尤其是在更加落后的地区,教育质量远远达不到最优水平,这也导致了就业市场上缺少专业人才的现象。
2. 大学生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上的不足也是导致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
很多大学生在专业技能方面虽然能够达到一定水平,但在与企业对接的时候,却存在一些综合素质上的不足。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策略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与应对策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壮大,大学生就业形势在不断变化。
本文将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一、就业形势分析1. 就业总体情况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上较为严峻。
一方面,高校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供求矛盾较为突出。
另一方面,普通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与高技能、高素质人才竞争激烈,就业压力逐渐加大。
2. 行业领域分析在当前就业市场中,某些行业领域供需关系紧张,导致大学生就业面临很大的挑战。
技术类、金融类、互联网等领域对专业能力和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部分传统行业就业需求减少,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不小困难。
3. 地区分布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较大,大学生就业形势也存在差异。
一线城市相对就业机会较多,但竞争激烈,生活成本较高。
二线、三线城市虽然就业压力较小,但发展机会相对较少。
二、应对策略1. 提升综合素质大学生要以专业知识为基础,注重培养核心竞争力,增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积极参加各类社会实践和实习,增加社会经验,丰富自己的简历。
2. 拓宽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就业渠道,大学生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寻找更多的机会。
例如,参与创业、自主创新或者进入公共机构、非营利组织等就业领域。
3. 建立职业人际关系大学生要注重拓展人脉资源,在校期间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参加各类社团、俱乐部,多与社会精英交流,争取更多的职业机会。
4. 学习新技能大学生要注重学习和掌握新技能,跟上行业的发展趋势。
掌握一门流行的编程语言、外语或者其他特殊技能,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5. 继续深造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考虑进一步深造是一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等进修学业,将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6. 积极心态与持之以恒面对就业压力,大学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努力。
同时,要保持持之以恒的行动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提升自己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三、总结大学生就业形势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情况而不断变化,形势严峻的同时也会提供更多的机会。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其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的经济稳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深入分析大学生就业现状,并提出有效对策,对于解决当前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1.1 就业形势严峻当前,我国大学生人数不断增加,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与此同时,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并未相应增长,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愈发严峻。
许多大学生面临着就业难、就业压力大的困境。
1.2 就业结构不合理大学生普遍倾向于选择传统热门专业,如经济管理、信息技术等,导致这些领域的竞争激烈,就业压力较大。
而一些新兴行业和岗位,由于大学生对其了解不深,导致供需不平衡,错失了一些就业机会。
1.3 就业能力不足部分大学生在校期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毕业后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影响就业竞争力。
二、大学生就业对策分析2.1 提高就业指导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就业市场需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
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企业专业人士开展讲座,分享就业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
2.2 拓宽就业渠道大学生应该根据自身兴趣和专业特长,积极拓宽就业渠道,不仅局限于传统行业,还要关注新兴行业和岗位。
可以通过参加招聘会、实习实践等方式,积累工作经验,提升就业竞争力。
2.3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与实际岗位需求相符合的课程,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2.4 建立就业信息平台学校可以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就业信息,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2.5 政府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更多支持大学生就业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增加对大学生的招聘数量,提高大学生就业率。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1. 就业压力加大如今,大学生毕业后面临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求职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同时,就业市场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对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结构性失业问题尽管有不少大学生毕业后能够找到工作,但结构性失业问题也十分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一些专业人才供过于求,而另一些专业人才却供不应求。
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导致了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3. 就业渠道单一许多大学生在求职时往往只关注传统的大型企业或者国有企业,而忽视了其他形式的就业机会。
这导致了就业渠道单一化,进一步加大了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二、对策建议1. 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大学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习、社会实践等活动磨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只有具备实践能力的大学生才能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要,提高就业率。
2. 加强企业与高校合作高校应该积极与企业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同时,高校还应该与企业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其对人才的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为学生提供更符合需求的专业教育。
3. 开拓多元化就业渠道大学生要主动拓宽就业渠道,不仅应该关注传统的企业就业,还可以积极寻求创业、自主就业的机会。
同时,政府也应该积极推动创业教育,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支持政策,激发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
4. 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该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这些素质的提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参与社会实践来培养。
5. 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大学应该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掌握就业市场的动态,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和面试技巧。
通过职业规划教育,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做好就业准备,并面对就业挑战。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就业规划指导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就业规划指导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每一年都会有大批的大学生从校园里走入社会,迎接他们的是一个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
虽然各个招聘网站上充斥着“求人不如求己”、“只要专业对口,工作好找”等标语,但事实上,毕业生就业形势并不容乐观。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毕业生就业形势,并给出相应的就业规划建议。
一、就业形势分析1. 就业岗位少且竞争激烈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首先受到就业岗位数量的制约。
在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环境下,企业招聘需求量的下降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越来越少。
同时,在就业岗位数量有限的情况下,毕业生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
特别是在传统学科领域,对应用能力和实际操作经验要求较高的专业,如工程、医学、教育等领域招聘更加趋向于精英化,招聘标准也更加严格。
2. 就业难度逐年攀升尽管我国翻过了“人口红利”的这个拐点,但是华丽的经济数据、各种求职宣传,此刻各位毕业生仍然会面临着比前几年更加艰难的就业困境。
统计数据表明,去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约为80%左右,就业难度逐年攀升。
3. 所在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此外,毕业生就业还需要考虑所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例如,目前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绿色环保、健康医疗等产业也得到了政府的极大支持,雇主对具有相关专业知识背景的毕业生趋之若鹜。
同时,印刷、煤炭等传统产业的景气度则大幅下滑,对于与之相关的毕业生,就业形势相对较差。
二、就业规划指导面对如此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尤为重要。
以下是一些就业规划建议,希望能为毕业生们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1. 制定一份有计划的求职方案在毕业前,同学们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份有计划的求职方案,以确定自己的求职目标,列出求职的计划和步骤。
此外,同学们应该多借助宣传栏、校园招聘会和网络求职网站等途径获取求职信息,排除掉不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减少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浪费。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
大学生就业状况分析与对策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
从很多人口数据来看,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就业岗位却远远跟不上大学生的增长速度。
因此,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
面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如何分析与对策呢?一、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挑战1.不断增加的就业压力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大学生人数的增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大。
据统计,每年约有数百万新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寻找工作的队伍中,可是受限于国内就业机会的不足,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增加。
许多优秀的大学生只能选择从事相对较低的工作,进而影响了他们的职业发展。
2.缺乏良好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许多大学生缺乏对就业市场的了解以及职业发展的规划。
他们通常是在大学毕业前才开始面临这个问题,这个时候,他们需要面对的已经是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
缺乏良好的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迷茫、质疑、抱怨等负面情绪,这会对大学生的就业带来很多阻碍。
3.缺乏实际就业经验许多企业对招聘的大学生都有着一定的经验要求。
然而,大学生在校期间缺少实际的就业经验,这也使得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比其他求职者更为劣势。
此外,现代企业要求拥有多项技能,但是大学生的校园经历并没有让他们具备这些技能。
二、大学生就业解决的对策1.增加自己的竞争力要想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首要的问题是要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这包括大学期间的学业成绩、多元化的兴趣爱好、广泛的社交网络以及实习经验等方面。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自己的研究以及自我提升等方式,来增加自己的竞争力。
这些对于大学生的就业非常有帮助。
2.寻找就业机会大学生应该积极尝试不同的就业途径。
这包括在互联网上寻找工作机会、参加招聘会或者通过社会组织等方式来增加就业机会。
不要局限于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企业,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就业机会。
3.加强自己的职业规划如果大学生有足够的职业规划,那么就可以有效降低就业难度。
每个大学生都应该紧紧抓住自己的职业规划,规划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贯彻执行到底。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政策建议
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与政策建议随着高等教育普及率的不断提高,中国的大学毕业生人口也逐年增加。
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数据,2019年有907万大学毕业生获得毕业证书,比2018年增加了56万人。
然而,这样庞大的毕业生队伍中,却存在着颇多就业困境,甚至出现了“低头族”、“泼辣女孩”等恶性事件。
如何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进行改善,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1、教育背景不符合市场需求一些高校毕业生在面对现实职场时,由于自身的教育背景与市场需求不符,难以找到合适的工作。
例如,某些专业的求职人数过多,导致就业压力增大;另一些专业则在市场需求中缺失,毕业生就业难度更大。
2、行业转型加剧就业竞争我国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转型,也给毕业生们的就业带来了新的考验。
一些原本就是就业困难群体的专业,还面临行业的转型,加剧了就业竞争。
例如,IT行业从互联网+走向人工智能,而这就需要毕业生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和更丰富的人才储备。
3、稳定性、薪资等方面存在问题在就业过程中,许多毕业生遇到的问题还包括薪资水平低、劳动合同不稳定、职业发展空间不大等。
他们甚至面临无限期的实习,长期缺乏社保等待遇。
二、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改善的建议1、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为了避免毕业后步入职场却“一无所长”,高校应将教育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各类实践与技能培训。
此外,还应加强高校与行业的合作,深化行业教育,搭建行业交流平台,拓宽就业渠道,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2、政府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垂直领域的职位、行业、企业等资源整合,让毕业生更好地接触工作机会。
同时,政府也应该多出台针对性更强,且适用性更广的鼓励就业政策,大力激励企业招募更多优秀的毕业生。
3、注重培养人才的后劲高校加强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的后劲,这是实现毕业生就业、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
为了保证各学校优质的校企合作,政府部门就应该在政策、投资和监督等方面加大力度,为这些领域提供资源和扶持。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生就业形势也越来越复杂和严峻。
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就业现状、原因分析和对策三个方面谈论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
一、就业现状根据最近的调查,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有以下特点:1.就业比例下降。
数据显示,尽管大学毕业生数量不断增长,但就业率却在逐年下降。
2019年,全国本科生就业率为89.6%。
2.就业形态丰富。
除了传统的招聘会和校园招聘,还有很多互联网和创业公司的新型招聘形式。
许多大学生也更愿意选择自己创业或者自由职业。
3.求职压力大。
竞争的激烈和就业前景的变幻不定给大学生带来巨大的求职压力,许多毕业生不得不接受薪水较低的工作。
4.就业岗位不匹配。
由于不了解市场需求和自身职业规划不清晰,很多大学生选择的工作与专业不符,就业岗位匹配度不高。
二、原因分析1.高校就业观念落后。
大学生在校期间,大多数学校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实践和实习经验的培养,也缺乏启蒙性的就业指导。
2.市场需求和人才素质不匹配。
高校招生和培养与市场需求没有充分对接,有时候出现人才过剩和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情况。
3.科技变革和经济结构调整。
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结构调整导致大学生面临的就业问题更为复杂。
新技术重构了传统行业的生产流程,许多之前的就业机会消失或者被削减。
4.社会竞争压力加大。
除了传统职业竞争,市场越来越需要具备创新和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这对大学生提出更高要求,并需要不断提高自我素质。
三、对策1.加强职业规划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大学应该增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职业规划教育,组织实习和实践经验,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就业市场。
2.吸收市场需求和优化专业设置。
大学应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紧密联系,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和行业的要求,考虑相应的专业设置和课程更新。
3.鼓励创新和终身学习。
学校应鼓励学生创新和创业的意识,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创业培训和资源。
大学应该鼓励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化和综合性的课程。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
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显。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就业环境下,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境。
本文将从大学生就业现状出发,分析问题所在,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以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就业难题。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1. 就业市场的竞争激烈当前,就业市场竞争激烈,人才供过于求的情况普遍存在。
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优秀的竞争对手,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机会。
2. 求职门槛的提高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企业对招聘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沟通能力等。
3. 岗位匹配度不高有时候,大学生找到的工作并不符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兴趣爱好,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这给他们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挑战。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难题的对策分析1. 增强专业素养大学期间,学生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并且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2. 增加职业规划意识大学生在求职前应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和发展方向。
通过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实习,提前了解职业市场需求,为未来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加强社交与人际关系建设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大学生的就业至关重要。
大学生要多参加社团活动、校友会和各种职业交流会,扩大自己的社交圈子,增加机会的获得。
4. 积极拓宽就业渠道除了传统的招聘渠道,大学生还应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可以关注互联网招聘网站、社交媒体平台等,多方面寻找适合自己的就业机会。
5. 改善实习机制实习是大学生提升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的重要途径。
学校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多实习机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6. 鼓励创新创业政府、学校和社会应该为大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保障,鼓励他们创新创业,培养更多的创业型人才。
三、结语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面对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大学生需要增强专业素养、加强职业规划、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拓宽就业渠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经济学大作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班级:工商管理1202班姓名:黄晓龙学号:12020502372014年11月10日摘要错误!未定义书签。
1.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1研究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研究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
1.3主要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2.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2008~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去向分布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分布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城市类型分布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大学生毕业就业状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2008~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职业和行业错误!未定义书签。
2.2.3.201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用人单位类型、规模分布错误!未定义书签。
2.2.4.201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大学毕业生短期就业质量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2008~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薪资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2008~2010届大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2010届大学毕业生职业期待吻合度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4.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内离职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1.5.2008~2010届大学生基本工作能力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2.大学毕业生中期职业发展状况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薪资及薪资涨幅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内职位晋升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内工作稳定性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3.2.4.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内接受培训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结论错误!未定义书签。
4.1专业预警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国家层面的专业预警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1专业预警机制实现——“红黄绿牌”专业。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2.高失业风险型专业的预警机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省级的专业预警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高校层面的专业预警机制错误!未定义书签。
4.2.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与改进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影响大学生就业的经济体制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高校体制因素错误!未定义书签。
4.3“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就业是国家政治昌明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在全球经济处于复苏的脆弱阶段,增加就业是各国面临的根本性挑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高校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高校的培养质量能否满足用人单位招聘与毕业生继续深造的要求,是中国的高校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开展由政府、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2011年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明确了要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继续推动新一轮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要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科学的方法是以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为出发点,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判断,在大量的、系统的高校毕业生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改革高等教育。
1.引言1.1研究背景就业是国家政治昌明与经济景气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在全球经济处于复苏的脆弱阶段,增加就业是各国面临的根本性挑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
高校毕业生是否符合社会需要、高校的培养质量能否满足用人单位招聘与毕业生继续深造的要求,是中国的高校普遍面临的重要课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特别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同时,要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开展由政府、学校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
”2011年2月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标志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全面启动,明确了要把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继续推动新一轮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高等教育改革。
要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科学的方法是以劳动力市场的供需为出发点,对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供需关系进行调查和分析判断,在大量的、系统的高校毕业生数据积累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改革高等教育。
1.2研究概况本报告基于麦可思公司的全国大学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所用数据包括对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抽样调查和对2007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职业发展的抽样调查。
其中,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的抽样调查于2011年3月初完成,抽样46万余人,回收问卷约22.7万份,问卷回收率约49%;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三年后职业发展的抽样跟踪调查于2011年2月底完成,麦可思曾在2007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进行过调查(2008年2月完成,回收问卷约20万份),2010年底到2011年初的调查为该答题群体三年后的连续跟踪调查,回收问卷近11万份。
上述调查的调查对象均为“211”院校、非“211”本科院校、高职高专院校、本科院校的高职高专部的毕业生,不包括成人高等教育院校、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院校的毕业生。
调查以电子邮件方式分别向毕业生发放答题邀请函、问卷客户端链接和账户号,两类调查答题问卷不同。
1.3主要结论我国近几年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毕业生从2008届的512.0万人增加到2010届的575.4万,这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我国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但同时,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在增大,凸显出的一些问题引起了社会普遍关注。
特别是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影响较大。
我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从金融危机前的2007届毕业生的87.5%下降到2008届的85.6%,但在2009届(86.6%)有所回升,并在2010届(89.6%)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就业水平。
金融危机不仅影响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数量,同时还影响就业质量。
衡量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就是月收入。
我国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月收入,从金融危机前的2007届的2064元下降到2008届的1890元,但在2009届(2130元)有所回升并超过了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并在2010届继续增长,达到2479元。
可见,我国大学毕业生从2010届开始已经摆脱了金融危机对就业的影响,整体就业状况处于上升态势。
尽管如此,我国大学培养和社会需求的匹配程度还有待提高。
首先,本研究数据显示,近几届毕业半年的大学毕业生,只有约六成从事的工作与其所学专业相关;而约四成在从事与所学专业不相关的工作。
学生在大学学习三到四年,而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却用不到自己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能力和知识。
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学生所学专业的教学质量比较差,达不到专业对口岗位的要求,所以不被专业对口的岗位所雇用,只能从事与专业不相关的工作;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劳动市场上某些专业岗位数量较少,而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供应过多,导致部分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岗位。
同时,调查研究显示,在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34%的人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并且有60%的人认为毕业半年后的工作与自己的职业期待不吻合,初次就业质量不高也反映出高校培养和社会需求之间的不匹配。
其次,从2008届到2010届大学毕业生,其毕业时对基本工作能力掌握的水平均低于初始工作岗位要求的水平。
可见,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还无法完全满足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要求,这也导致一方面部分毕业生无法找到工作,而另一方面部分用人单位无法找到满足自己需求的毕业生。
本研究发现,个别专业供大于求而导致的失业问题十分突出,且具有一定的持续性,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解决专业结构性失业,其核心是调控各专业的供应量。
对专业的失业率和失业量进行监测和预警,以个别专业的招生指标控制为主要杠杆,辅助以在校生专业调整,主动干预、调控专业结构,是我国高等教育现有“招生计划”体制下适应社会需求、提高就业率的途径之一。
总体而言,“十二五”期间,随着大学生源的不断减少与产业结构升级对大学毕业生需求的增加,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将会稳定在90%左右的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
同时,就业环境的好转将给大学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就业选择,其薪资、专业对口率和职业吻合度将上升,离职率将会下降。
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质量得到改进将是“十二五”期间最明显的特征。
2.分析2.1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分析2.1.1.2008~2010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去向分布在中国2010届大学毕业生中,有83.5%的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1.5%的毕业生自主创业;9.9%的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其中6.7%的毕业生准备继续寻找工作。
2010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约为575.4万人,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在调查时中国201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有约480万人受雇全职或半职工作,约9万余人自主创业,约57万人处于失业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大学毕业生国内外读研的比例2010届比2009届减少了1.1个百分点,而“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2010届比2009届减少了2.7个百分点。
由于就业形势转好,有更多的2010届大学毕业生选择直接工作而不是刚毕业就读研究生。
尽管2010届研究生扩招了5.3%,但2010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得更快(8.3%),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增加较快可能也是读研比例下降的原因之一。
2010届本科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与2009届相比,最大的变化为“受雇全职工作”的比例有所增加,2010届(82.6%)比2009届(77.8%)增加了4.8个百分点;而国内外读研的比例则减少,2010届(7.6%)比2009届(9.4%)减少了1.8个百分点;“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的比例也有所减少,2010届(4.7%)比2009届(7.4%)减少了2.7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