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例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_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例中风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目的研究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的临床价值。方法将60例中风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溶栓联合中医辨证治疗的观察组和仅给予溶栓治疗的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以及日常活动能力。结果观察组PULSES评分(11.1±1.9)、CSS评分(16.2±2.3)、NIHSS评分(19.1±2.2)明显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74.4±11.9)、FIM评分(77.4±12.5)、MMSE(27.4±2.8)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活动能力,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标签:中风;辨证治疗;溶栓

中风是临床常见的脑血栓疾病,其中以缺血性中风较为多见。溶栓治疗是西医常用的治疗方法,但是时间窗要求较为严格、且计量不容易把握。根据中医理论,中风可分为气虚血瘀型、痰浊阻络型、肝阳上亢型,需进行辨证治疗。在下列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中风患者纳入研究,男41例、女性19例,年龄45~59岁、平均年龄(5

2.38±7.16)岁,病程3~8h、平均(

3.54±0.51)h;纳入标准:①符合缺血性脑中风的诊断标准[1];

②收住院后给予溶栓治疗;③取得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共纳入60例患者,其中30例患者在溶栓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归为观察组;另30例患者仅给予溶栓治疗,归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先给予肝素钙注射液(上海第一生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2117,1ml:5000单位)5000单位、静脉滴注,而后一次性静脉给予注射用尿激酶(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2021603,10万单位)100万单位、静脉滴注。

1.2.2观察组给予溶栓联合中医辨证治疗,溶栓方法同对照组,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如下:气虚血瘀型给予当归9g、川芎4.5g、黄芪6g、赤芍6g、桃仁12g、莪术6g、地龙6g,水煎服、1剂/d;痰浊阻络型给予三棱6g、莪术6g、当归9g、地龙6g、枳壳6g、竹茹4.5g、鲜竹沥5g、制胆南星6g,水煎服、1剂/d;肝阳上亢型给予当归9g、生地9g、桃仁12g、红花9g、枳壳6g、赤芍6g、柴胡3g、甘草6g、桔梗4.5g、川芎4.5g、牛膝9g,水煎服、1剂/d。

1.3观察指标

1.3.1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采用MMSE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评价认知功能,得分越高、认知功能越强;采用CSS中國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价神经功能,得分越低、神经功能越好。

1.3.2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采用PULSES评定量表评价日常生活功能,得分越高、功能越差;采用ADL量表评价Barthel指数,以此反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FIM)评价日常生活独立性,评分越高、能力越强。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前后比较均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检验标准: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观察组患者的PULSE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中风属于中医理论范畴,对应的西医概念是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病,包括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临床上,以缺血性中风的发病率较高,占中风比例的80%以上。该病的发生与颅内动脉病变、粥样斑块形成有关,当斑块破裂、基质暴露时,可引起血小板激活和聚集、动脉血栓形成,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2]。因此,西医针对该病多主张采取及时的溶栓治疗,也在临床中广泛应用。但是,由于溶栓时间窗较窄,超过一定时间后治疗效果不佳,且溶栓计量难以把握、容易引起出血等并发症。

缺血性脑中风属于中医理论中的火、热、痰、瘀之证,年高体衰、积损伤正、年高体虚、操劳过度、元气不足是本病发病的基础,由此引起的内生热毒挟痰瘀科导致正气亏虚、气机逆乱,进而引起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1]。因此可根据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给予汤剂口服治疗。在上述研究中,我们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分为气虚血瘀型、痰浊阻络型、肝阳上亢型,并分别给予汤剂煎服。在不同的汤剂中,均有当归为君药,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为臣药,可以发挥活血祛瘀、行气止痛效果;在此基础上选择不同的佐药,可以针对不同的辨证分型起到治疗效果[2]。

在上述研究中,我们比较分析了中医辨证治疗中风的临床价值。首先,通过观察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来直接反应治疗价值,由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CSS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进一步随访两组患者远期的日常活动能力可知,观察组患者的PULSES评分低于对照组,

Barthel指数、FIM评分高于对照组。这就说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活动能力恢复更好,由此可见,中医辨证治疗有助于改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和活动能力,具有积极的治疗价值。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46-151.

[2]郭捷婷,黄燕. 缺轿性中风危险因素与中医证型的关系研究概况[J].中医杂志,2013,54(13):1156-1159.

[3]李景鹤,张金素,李梅玲. 中医辨证治疗缺血性中风100例[J]. 光明中医,2012,27(9):1781-1782.

[4]肖亮.中医养阴活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疗效观察[J]. 中医临床研究,2011,3(24):33-3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