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批判——评中国古代“内圣外王”思想对中国文化之影响

合集下载

论内圣和外王的统一与矛盾

论内圣和外王的统一与矛盾

论“内圣”和“外王”的统一与矛盾【作者】汪建华【作者简介】汪建华,北师大哲学系高级访问学者【正文】“内圣外王”作为儒家理想人格的典型形态是中国伦理型政治的必然产物。

它把内心的道德修养与外在的政治实践融为一体,建构为一种独特的伦理政治哲学。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内圣”与“外王”的统一与矛盾,进行历史和现实的思考,并探讨它对当代社会的意义。

一、“内圣”与“外王”在理想中的统一就浑然一体的境界来看,“儒家的‘内圣’与‘外王’理想是不能分割的”(注:刘述先:《论儒家“内圣外王”的理想》。

)。

但是为清晰地把握“内圣”与“外王”的关系,我们有必要对“内圣”与“外王”的内涵分别加以考察,以求对“内圣外王”的综合领悟。

圣的本来含义按《尚书·洪范》的解释:“聪作谋,睿作圣”,圣即聪明睿智,无所不晓。

古人称:“圣者作,贤者达。

”据清代大师皮锡瑞的理解,作,就是创作,创造的意思。

所谓内圣也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但是中国儒家文化的历史发展过程所呈示给我们的圣人观念,却远远不是这一初始含义所能包容、涵盖的。

荀子说:“圣也者,尽伦者也”。

圣在这里是一种自觉履行道德规范的人格典范,也是一种个体自我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而“内圣”则是指这种道德人格典范和道德修养境界的修炼。

它包括两层含义,即为圣之本和为圣的功夫(注:朱汉民:《圣王理想的幻灭》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

所谓为圣之本即圣之为圣的客观依据,儒家将其归之为“天之道”:“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诚者,不免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中庸》)。

也就是说,“诚”是“天之道”,同时,又是圣人“不免而中,不思而得”的内在依据。

所以,“天之道”造就了圣人,而圣人又体现着“天之道”。

虽然“天之道”为圣人的道德人格形成提供了一个潜在的依据,但这种潜在的可能要转变为现实,还必须通过道德的修养才能实现。

所以,“内圣”的第二层含义即为圣的功夫就在于对个体自我德行的重视。

孟子的内圣外王思想

孟子的内圣外王思想

孟子的内圣外王思想孟子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在研究孟子的思想过程中,我深深被他的内圣外王思想所吸引。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孟子的内圣外王思想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对于现代社会的启示。

首先,孟子的内圣思想强调个体修身养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有内在的善良本性。

然而,这种善良本性需要通过修身养性的过程来实现。

孟子提出的“四端”即仁、义、礼、智,是个体修身的基本准则。

仁是爱心和善意,义是道德和正义,礼是社会规范和礼仪,智是智慧和理性。

通过培养这些品德,个体可以达到内在的圣贤境界。

其次,孟子的外王思想强调社会和政治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体的修身养性不能仅停留在个人层面,而是要与社会和政治相结合。

孟子提出的“王者之道”即君主应该以仁义为核心,通过仁政来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主应该以身作则,以仁义来感化和教化人民,使整个社会达到和谐稳定的境界。

孟子的外王思想强调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以及政府的职能和作用,对于现代社会的政治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此外,孟子的内圣外王思想还强调了个体和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他认为,个体的修身养性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密切相关。

个体的修身养性可以通过外在的实践活动来体现和实现。

孟子提出的“养生之道”,即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个体的品德和能力。

他认为,个体应该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通过实践来锻炼自己的品德和能力,同时也为社会做出贡献。

总的来说,孟子的内圣外王思想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涵盖了个体修身、社会治理和个体与社会的互动等方面。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通过研究孟子的思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可以为现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然而,孟子的思想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争议。

例如,他的思想是否过于理想化,是否忽视了现实的复杂性等等。

解析“内圣外王”与“外王内圣”的思想悖论

解析“内圣外王”与“外王内圣”的思想悖论

解析“内圣外王”与“外王内圣”的思想悖论摘要:中国传统社会是宗法伦理型社会,政治泛道德化和道德泛政治化是它的典型特征。

这种社会在政治制度的设计上对专制王权没有任何约束,诚然专制王权在道德方面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然而历史事实已经证明用道德制约权力是不可能的。

由于“内圣”与“外王”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致使“内圣外王”的理想化为鸟托邦,而真实的社会状态则是“外王内圣”。

要想摆脱“内圣”与“外王”二律背反的窘境,只能另辟蹊径,寻找其他的批判武器。

关键词:传统儒家;内圣外王;外王内圣;二律背反一、问题的提出“内圣外王”的一整套学说是中国学者们关注的基本问题之一。

梁启超在《庄子·天下篇释义》中将“内圣外王”理解为“内足以资修养而外足以经世”。

他说:“做修己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内圣;做安人的功夫,做到极处,就是外王”,“人格锻炼到精纯便是内圣;人格扩大到普遍,便是外王”。

冯友兰在其《新理学》中指出:“内圣外王之道”是“中国哲学之精神”。

他认为:“在中国哲学中,无论哪一家哪一派,都自以为讲内圣外王之道”。

一个国家的哲学是它所处的时代精神的精华,一个国家的学术是其上升到理论层次的文化精华,“内圣外王之道”能够“包举中国学术之全体”,成为“中国哲学上之精神”,正说明了它在传统文化中所占据的主体地位。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理想的社会状态,在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根本就没有真正出现过,它只是人们对于理想的社会状态的天才设想;而严酷的现实却是“外王内圣”。

那么,为什么理论和现实产生这么大的反差呢?许多学人立足不同的角度,经过审慎思考给出了见仁见智的解答,应该说他们的回答都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是,如果要从根本上回答这个问题,必须要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方面人手才能把问题交代清楚。

因此本文将站在政治文化的视角,首先提出自己对“内圣外王”的理解,然后具体分析“内圣外王”的社会理想与“外王内圣”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内在矛盾,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内圣”与“外王”之间矛盾的设想。

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及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作者:李超然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7年第02期[摘要]“内圣外王”思想是中国古代儒家教化思想的精髓。

相比孔荀等人的“内圣外王”思想,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在战国时期战乱频繁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内圣”以“性善论”为理论出发点,存心养气,扩充四端,形成理想人格;“外王”是将理想人格外化为行为,表现在政治上就是施行仁政,主张民贵君轻。

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更加强调“内圣”的重要性,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内圣外王;思想政治;启示“内圣外王”思想是我国古代教化思想的精髓,这一思想的目标是内修身以成圣、外治世以为王,强调济世以修身为前提和基础,修身又以济世为目标,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内圣外王”最早由道家提出,但却是儒家关于个人修养和政治理想相关内容的最好的表述。

孟子的“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在战国时期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礼崩乐坏的历史大背景下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深受孔子由人及礼、由礼启仁思想的影响,希望能通过个人修炼内心的“圣”,而达到社会太平、天下大治的政治目的。

一、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一)以性善论为理论基础孟子“内圣外王”教化思想是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的。

在他看来,人的心性生来就有向善的倾向,即“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谓“不忍人之心”,具体来说,就是人生来就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这“四心”又是仁、义、礼、智的发端。

孟子认为,“四心”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根本特征,只有人才具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禽兽是不具备这些心性的。

人有“四心”,也就拥有了成贤立圣的可能。

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君子”、“圣人”,只有将“四心”不断地扩充和完善,内化为思想、外化为行为,经常性地进行自我反思,才有可能成为“君子”、“圣人”。

也就是说,孟子的性善论是在先验层面上论述的,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向善的心性,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是“善”的,顺从“四心”,就会朝着向善的方向发展;反之,就会向恶的方向发展。

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

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

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及其现代德育价值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内涵及其对现代德育的启示与价值。

先秦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圣外王”的理念塑造了一种独特的人格模式,这种人格模式不仅在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在现代社会依然具有积极的德育价值。

通过对这一理念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要义,同时挖掘其对于现代德育工作的启示和借鉴。

本文将对“内圣外王”理想人格进行系统的阐释。

通过解读先秦儒家经典文献,揭示“内圣”与“外王”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从而呈现出一种全面而深入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分析这种理想人格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及其影响,以揭示其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对现代德育的启示。

在现代社会,德育工作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境,而先秦儒家的“内圣外王”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考方式。

通过对其内涵的深入挖掘,我们可以发现其对于现代德育目标的设定、德育内容的构建以及德育方法的创新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本文将分析“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在现代德育实践中的应用及其价值。

结合具体案例和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将这一理念融入现代德育工作中,从而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本文还将评估这种应用所带来的实际效果和影响,以验证其现代德育价值。

本文旨在通过对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研究,揭示其对现代德育的启示和价值。

通过对其内涵的阐释、对现代德育的启示以及对现代德育实践的应用分析,我们期望能够为现代德育工作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二、先秦儒家“内圣外王”理想人格的内涵先秦儒家思想中,“内圣外王”理念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理想人格模式,它融合了个体修养与社会责任,既关注内心的修炼与道德的完善,又强调外在事功的成就与社会秩序的维护。

这一理念在儒家经典中得到了深入阐述,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读了中国历史简史有感

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读了中国历史简史有感

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读了中国历史简史有感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读后《中国历史简史》有感最近,经好友推荐读了冯友兰的作品《中国历史简史》。

感受颇多。

这本书主要记述了中国历代的哲学精髓及背景,也重点阐述了道家、儒家学派的思想,及为中国哲学做出巨大贡献的文人。

全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内圣外王”。

其意思是:政治领袖应当具有高尚的心灵。

内圣是指这个人的内心致力于心灵的修养;外王是指这个人在社会活动中好似君王。

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

它不仅“要求”人们要在表面上做的富丽堂皇,表现的十分优雅大方。

还要在内在的修养与自身的价值,不能“一问三不知”。

前几日,岛城出了一位美女作家,写了一本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

在她举行一次记见面会时,一位记者问她:“请问《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下一句是什么?”那位美女作家深思熟虑后,试探性的说:“一江春水向东流?”台底下一阵哄笑,此时她才明白自己答错了。

这件事反映了这个人只是达到了“外王”,而“内圣”却并未做到。

在当今的社会,我们每一个人一定都要做到“内圣外王”。

既要有内涵也要有君子的待人。

如果只有表面的光鲜亮丽会被人认为肤浅;可是如果只有内在的内涵,没有表现出来,不会察言观色,那么就极有可能被认为只会“死读书,读死书”。

所以,“内圣”与“外王”相结合才能被社会认同,才能有所成就。

因为这类人既有圣人的内在,又有君子的气度。

不论从事事业或是为人处事都有较好的方法。

我们一定要从小树立这种“内圣外王”的精神理念,会为将来打好坚固的基础,希望大家都能做一个“内圣外王”的人!六年级:蒲公英的未来“学习雷锋,好榜样。

忠于革命,忠于党……”每当我的耳畔响起这首歌谣,我就会想起那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雷锋同志。

于是,借着假期,我阅读了《学雷锋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

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雷锋是一个孝老爱幼、诚实守信、正直勇敢、勤俭节约的人。

雷锋同志虽然英年早逝,但是作为一名中国人民 ___战士,他助人无数,而我们身边也有许多活雷锋。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古代中国哲学中,有一个重要的思想观念被称为“内圣外王”。

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提出了一个完整的人格修养理念:内在修心养德,外在治理国家。

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一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成为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重要原则之一。

在传统观念中,内圣外王被视为君子的标志,意味着一个人既要修身养德,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又要有才干和胆识去治理国家,保持国家的稳定和繁荣。

这种综合发展的理念,体现了古代中国人追求人格完善和社会和谐的智慧。

如今,在现代社会中,“内圣外王”的精神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更加需要具备全面的素养和能力,既能够善于修身养德,又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内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和领导力。

深入理解和实践“内圣外王”的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仍然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和现实启示。

2. 正文2.1 内圣外王的含义内圣外王是古代中国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一个人在内心修身养性,成为内在圣人,外在则具备威严尊严,成为外在的王者。

内圣即指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外王指领袖有着强大威严的统治力。

内圣外王的含义是要求统治者不仅要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干,还要有能力统御天下,确保社会的和谐稳定。

内圣外王的含义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理念。

内圣强调修身养性,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强调君子之道,注重个人的修养和做人之道。

外王则强调领袖的权威与统治能力,强调国家的治理和统治。

内圣外王的含义在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依然需要具备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领袖来引领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个人修身养性的观念也能够指导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注重修养和道德。

内圣外王的含义强调了领导者和个人在修身养性和执政治理方面的重要性,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古代智慧。

2.2 内圣外王的重要性内圣外王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内圣外王的理念强调了一个领导者必须具备内在修养和外在能力的完善。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重要理念,指的是一个人应该在内心修身养性,做到“内圣”,同时在外部行为上做到明主治国,做到“外王”。

这一理念在古代中国影响深远,不仅成为了帝王和士人的修身养性之道,也对社会风气和治国理政产生了重要影响。

时代在变迁,而“内圣外王”的理念还是对现代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启示。

“内圣外王”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修身养性是非常重要的。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的修养,而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和外在成就。

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才是真正的根本,只有通过不断的修炼自己的品德,做到诚实守信、正直忠恕,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和信任。

在人际关系中,一个人的品德和内在修养决定了他能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内圣”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人际交往至关重要。

“外王”提醒我们,一个人应该具备治理国家的才能和智慧。

在现代社会,每个人都应当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做到言行一致,不仅要为自己的家庭负责,更要为整个社会负责。

一个人的行为和言辞应当符合社会的规范和道德标准,而不应该只追求自己的私利而忽视他人的权益。

只有做到“外王”,一个人才能在社会中有所作为,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内圣外王”还告诉我们,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

在现代社会中,领导者的品德和才能对于整个团队或组织至关重要。

一个领导者应当以身作则,做一个值得他人尊重和学习的榜样,并且应当具备睿智的领导能力,能够有效运筹帷幄,为团队和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

只有这样的领导者,才能带领团队走向成功,实现组织的长足发展。

“内圣外王”也提醒我们,一个国家的治理应当是以人民为中心。

一个国家的领导者应当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并且注重社会公平和正义。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进步需要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

而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也应当担负起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责任,发挥自己的作用,引领国家朝着更加美好的未来前进。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作者:高婷来源:《青年与社会》2019年第17期摘要:“内圣外王”这个概念作为中国传统哲学中儒学的精神实质和内核,对于当代国人构建精神家园、树立文化自信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

“内圣外王”思想中蕴涵着丰富的哲学启示,对于当代人的价值观念、精神世界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内圣外王;现代启示“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重要命题,最早出现在《庄子.天下》中:“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以此来指古代修身为政的最高理想。

庄子认为完备的人格应该是“配神明,醇天地,育万物,和天下,泽及百姓,明于本数,系于末度,六通四辟,小大精粗,其运无乎不在。

”“内圣外王”这一概念最初由道家庄周提出,但并不影响儒家对其进行阐释和发扬,“内圣外王”是儒家门徒千年的理想,意为内修圣人之德行,外施王者之仁政,从而达到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的统一。

“内圣”是指个人修养和品德的不断完善及学识才能的不断积累。

“外王”是对于功绩的追求以及自我理想在国家事务中的价值体现。

如果说“内圣”表明了儒家学者及遵从着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及在精神领域的方向,决定了他的生命理想和政治路径,那么外王则表明儒家学者对于苍生万物、人间事物的关注与奔忙。

因此,“内圣外王”這一概念一方面体现了儒家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及现实社会要求的结合,另一方面也体现出了儒家对于成圣成仁和仁民爱物的推崇和关注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对于个人关怀和现实关怀的呼吁。

“内圣外王”的这几点价值体现,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有着丰富的启示。

一、“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对当代共产党员为民情怀的启示内圣外王的基本要求是“格物致知、修身养性、治国、齐家、平天下”。

格物致知与修身养性是对为官者学养和修养的要求,要求为官者追求事物规律,钻研学识学问,在其政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这与当代共产党员的内在要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要求共产党员严以修身做表率,不仅要做到学以致用,还要做到修身明德,要将“格物致知”与“修身养性”兼容并蓄,不可偏废其一。

“内圣外王”的政治渊源及启示

“内圣外王”的政治渊源及启示

明代和清代以及近现代。
到的。
董仲舒则把圣人拉入到世俗之中。董仲舒
一、先秦:内圣外王思想的产生 与发展
与孔孟强调内圣重要性不同的是,荀 子更重视“外王”。荀子认为“内圣”更具有 主观性,而外王相对来说较为客观,而圣人
认为,圣人是普通民众的一个代表,是上天 选择的人间代理人。圣人自身具有两种属 性:人性和神性,圣人就是智慧的化身,也
修成为圣人之后,能够将内在的圣德外化, 子看来,圣人是人伦所能达到的最高标准 现韩非子的“以法为教”的主张,用法律的
普及于社会他者,从而建立一种理想的“王 “圣人,人伦之至也”。之后,孟子对圣做了 手段达到内圣外王的大一统。
道”政治。
更为具体的阐释,即“仁且智”。他强调,人
“内圣外王”产生和形成于先秦时期, 们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正自
[1]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之喜怒,不系于心,而系于物也”。 圣人的喜怒哀乐在程颢看来是顺应天
性的一种体现,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发生 不开心的事情,只要去面对,那么随着对象 的消失,圣人的怒哀等情绪也随之烟消云
在熊十力看来,“圣者,智仁勇诸德皆备 之称。王者往义,物皆向往太平,其愿望无 已止也”。“内圣”涉及的是宇宙人生最根本 的问题,具有本体论的思想。外王是有关 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具体的问题,是格物
外王的思想在在后代不断被重新阐释,赋 “仁者无敌于天下”“修其身而平天下”。孟 上神,圣人就是天派给凡间与天对话的权
予新的含义,增添了新的内涵,主要的发展 子对孔子关于“圣”的最大区别在于他更强 威人物。“圣人何其贵者? 起于天至于人而
时期有四个:先秦、汉朝和唐代、宋代元代 调“智”,圣人是可以通过学习不断修正达 毕。”如果孔孟的圣人远离世俗的话,那么

浅析孟子内圣外王的治国思想

浅析孟子内圣外王的治国思想

浅析孟子内圣外王的治国思想浅析孟子“内圣外王”的思想“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一种理想人格,内圣,是一种道德修为的理想境界,发自于内在的德性觉醒,要求人们要在个人的道德修习之上以圣人为标准,努力向着达到圣化之境用功,即使不能成圣,也要做圣人之徒。

外王,是一种以德性修为而展开的德治的最高境界,它彰显于外,指个人在社会上之事功。

它要求人在“内圣”有为的基础上将内在的圣德推而广之,及于社会,建立理想的“王道”政治。

内圣外王是合一的,不论是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孟子的“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还是荀子以推行仁义为目的的“王制”,都是把道德心性修养与政治治理过程完全糅合在一起加以考虑的。

尤其在孔孟那里,内圣是外王的前提,外王是内圣的必然走向;内圣的外在投射,即是外王,外王的内在依托,即是内圣,两者不能分离。

孔子的“修己以安百姓”(《论语·宪问》),点出了内圣外王之学的真谛、内在修养与外在事功的一致与和谐,铸成了孔子理想人格的最高层面。

孟子以孔子思想为其学术进路,做了进一步的掘深。

孔子的内圣外王思想是自发的,孟子则在“性善论”的基础上阐发了内圣的功夫。

从内圣讲,孟子一善行良心为依据,为内圣提供了强有力的先验根据:以“万物皆备于我也,反身而诚”,强化个体责任的伦理内驱力量,进一步加强了由仁德达到内圣的把握。

孟子讲修身以增强伦理信念的力度,一者需要排除欲念,“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二者需要经受艰辛磨难,“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告子下》)。

在外,可以抵御权威、利诱、贫苦、体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的义利取舍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境界:在内,可以使人坚毅于仁德的善心,以养浩然之气“至大至刚”,达到“不动心”。

此时的伦理善心有道义相配,因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之理,发施于外时,功效就非常巨大。

在此情形下达到人和而得民心、“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摘要】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强调内在修养和外在治理的结合。

在现代社会中,内圣外王的启示体现在领导者要注重修身养性,企业管理要重视社会责任,个人修养要注重品德修炼,国家治理要以民本为重。

内圣外王概念的现代意义在于提倡平衡发展,弘扬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内圣外王的普世价值在于强调人伦道义,尊重传统文化,推动社会进步。

倡导内圣外王精神的重要性在于引导人们追求心灵升华,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共融发展。

通过深入理解内圣外王的精髓,我们可以在当代社会中发现其智慧之处,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内圣外王、现代启示、文化传统、领导者、企业管理、个人修养、国家治理、现代意义、普世价值、重要性。

1. 引言1.1 介绍内圣外王概念“内圣外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来源于《周易》中的“君子内省不疚,无施而无待,克忍而难,兼儒以王”。

内圣外王指的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完善,外在表现出高尚品德和卓越领导力的境界。

内圣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即成为一个真正的君子;外王则指的是在领导层面展现出非凡的才能和智慧,能够引领他人追随的典范。

内圣外王之道的核心在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之一。

在古代,皇帝、贵族和文人墨客都努力追求内圣外王的境界,以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统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内圣外王的价值观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在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内圣外王的精神可以启示人们追求更高尚的品德和领导力,构建和谐社会和管理团队。

我们需要继承和传承内圣外王的精神,将其融入到现代社会生活和管理实践中,以实现个人自我完善和社会和谐共融。

1.2 内圣外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被视为一种理想化的人格境界和领导风范。

内圣外王的概念最早源自《论语》,后被儒家思想家不断弘扬和发扬。

内圣外王的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至高的,内圣指个人修养的内在境界,是指具备德行和智慧的品德,外王则是指治理国家、领导人民的能力和责任。

略论“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境遇

略论“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境遇

略论“内圣外王”的历史演变与现代境遇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借用庄子的“内圣外王”来概括儒学,实际上丢掉了儒家平民性、实用性的一面,把佛老本体论、直觉主义的东西植入儒学,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遭到了实学家的激烈批判。

当代儒学的复兴应该建立在实学传统的基础之上。

[关键词]内圣外王;本体论;实学[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2-0057-04魏苏(1977―),男,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宋明理学、管理哲学;(江苏南京210093)王琦(1982―),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态哲学。

(江西南昌330077)在现代语境中,“内圣外王”基本上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

然而这一出自庄子的词汇,何以竟成了儒家思想的代称?其中究竟经历过怎样一个发展历程?这种称谓是否能够准确概括儒家思想?我们不妨从其历史演化过程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一“圣”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上部是人的一只大耳朵,左下部是一个口,右下方是一个面向右而立的人。

《说文解字》说:“圣,通也。

”一般把才能超群、无所不通的人称为“圣人”或“圣贤”。

“王”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的写法是“”,直接就是一个斧头之形,下端是斧刃,“王”的本义就是大斧头,斧头在上古是一种武器,后来成了权力的象征,最高统治者都被称作“帝王”,基本上都是以武建国。

“圣”与“王”,一个侧重于“文”的方面,一个侧重于“武”的方面,后来成为道德与事功的代称,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但是也存在着内在的紧张,毕竟道德和事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

到了汉代,“圣”和“王”的意义就发生了变化,《说文》云:圣,通也。

《白虎通》云:圣,通也,明无所不照。

此即朱子“虚灵不昧豁然贯通”之儒学所本也。

《说文》又认为“王”乃是贯穿天、地、人之谓,实开宋儒“内圣外王”之滥觞。

“内圣外王”一语最早出自《庄子•天下》:“内圣外王之道,??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浅析“内圣外王”的几点现代启示
“内圣外王”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一个人必须在内心修养端正、道德高尚的同时,还要具备智慧、能力和领导能力,成为外部社会的领袖和榜样。

这一概念对于现代社会的有益启示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内在修养非常重要。

现代社会越是快节奏、信息爆炸,人们越是缺少对内心深处的探索、挖掘和提升。

而“内圣”的意义就在于必须要让自己的内在优秀,才能外在表现出好的成果。

因此,现代人需要更加注重个人内在的精神修持、道德准则和自我约束,这是一个强大的价值支撑和人格塑造的基础。

二、“内圣外王”是一种综合素质。

与此相似,现代社会也越来越强调综合素质和多元化,个人需要在拥有专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具备领导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等社会能力,才能在职业和社交中更好地展示自己。

三、对世界有更高的认知深度。

对于“内圣”,需要人们拥有对于道德准则、人文底蕴、自然环境等方面的深刻认知。

而“外王”的意义则在于需要前瞻、开放、了解和适应当代的世界,并在这个基础上以高超的能力和智慧领导和推动社会进步。

四、兼顾社会责任和自我价值实现。

作为“内圣外王”的标志之一,需要个人兼顾自我价值的实现和社会责任的承担。

这样的价值观念,也非常适合当代人在个人格局和职业领域中追求完美和成功的同时,投身于公益事业、环保和社会责任等更加深刻和富有意义的事业活动。

总之,作为儒家文化中的经典概念,内圣外王为现代人提供了深厚的人文思想支撑和互动发展的基础。

现代社会需要更加注重个人内在的提升和外在的社会责任的承担,这是构建一个更加和谐、公正的社会环境的重要基础。

深度解读“内圣外王”之道

深度解读“内圣外王”之道

深度解读“内圣外王”之道——谈古论今话管理之六十八在中国古代文化思想中,“儒道互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主题,儒家与道家关于“内圣外王”的论述既是很妙的互补,又是很尖锐的矛盾。

儒家自孟子起,便非常重视“道统”,而韩愈等提出了“道统说”,赞赏“道统”谱系中的圣贤,十分重视儒家修养的“内圣”之道,同时也重视以德治国,重视“外王”的论题。

孟子列出了“道统”谱系,极力推崇圣人可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庄子却对儒家所赞许的圣人很反感,他说:“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庄子·外篇·箧第十》),庄子把儒家所推崇的圣人视为是社会动乱的根源。

然而,庄子并非不重视“圣人”,而他所推崇的“圣人”与儒家所极力赞赏的大不一样,庄子眼中的“圣人”是逍遥于天地之间的无所待的“至人”。

庄子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修养到达最高境界,便能任顺自然,物我两忘;修养到达神化不测境界,便能超越功名利禄,对求功毫无兴趣;修养到达了最高道德境界,便不在乎任何名誉,对求名毫无在意。

可是,令人惊奇的是,儒家一直强调的“内圣外王”之道,却是由庄子最先提出来的。

“内圣外王”这一说法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

《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

”这讲的就是“内圣外王”之道。

《天下篇》曰:“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

”这所说的是:不离精纯,便称为神人。

不离本真,便称为至人。

以天为宰,以德为根本,以道为门径,能预示变化趋势,便称为圣人。

以仁布施恩惠,以义作为道理,以礼规范行为,以乐调和性情,温和慈爱,便称为君子。

这说的就是圣人,也可以说即是对于“内圣”的描述。

而关于“外王”,《天下篇》曰:“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中国文化统一世界的文明模式——内圣外王

中国文化统一世界的文明模式——内圣外王

中国文化统一世界的文明模式——内圣外王中国文化统一世界的文明模式——内圣外王我们知道,明王朝有很多附属国,明王朝的附属国是是明王朝依靠自己的实力让众多的国家服气,“臣服”而自愿加盟的。

明王朝的很多附属国模式就是将来中国统一世界的模式,虽然它有足够的武力征服其它国家,但它不是依靠武力,而是靠自己的实力(道德)说话的。

尽管明王朝的模式是不完美的,有缺陷的,需要完善的按中国文化讲,“使天下服”绝不是依靠武力,但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又不能没有武力。

当人的觉悟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之后,只需一番合乎规律的道理,就可以使天下归心了。

当人还不开化,或是很野蛮时,这时就需要一定的威慑力,如禹王“刑天舞干戚”。

当他们来入侵时,就要保证一定能打败他们,这时就需要自身的强大。

如果你强大了,大家都来归顺,赶都赶不走;如果你落后虚弱了,大家都会离你而去(国家独立),留都留不住,留住的只是矛盾和战争。

如果中国现在世界第一强国,我看谁也不想从中国独立出去受穷。

如果你自己贫穷落后,谁也不愿跟着你受穷,人家闹独立,你也不能完全怪人家,应当首先检讨一下自己做到了没有。

很明显,以什么服人,以什么形式统一天下,是与社会人的文明程度成比例的,越是文明程度高的社会,就越要以道德去统一之;越是落后野蛮的社会就越需要武力去统一之。

这和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也是同样的,越是道德败坏的社会,法律的重要性就显得越重要;越是道德高尚的社会,法律就显的无关紧要了。

大家都不犯罪,都很明理,办事都不出规矩,法律还有什么作用?反之,很多人都犯罪,不依靠法律去制裁又有什么办法?大家都犯罪,执法的人难道就不犯罪?整个社会的道德都不好,执法的人的道德就会好?执法人的道德败坏,贪官污吏也就出来,这个社会是什么样也就可想而知了。

中国统一世界的模式基本是明朝统一天下的模式,自身强大而“内圣”,外邦、外国纷纷效法学习,主动与中国进行联合,或自愿加入中国,而不是靠武力征服,这就是“外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的批判
——评中国古代“内圣外王”思想对中国文化之影响
土木院2002级给排水3班杨鹏20020130325
学完“岳麓书院与湖湘文化”的课后,自己深感中华文化之博人精深,对于规定的论文一下犯了难,不知从何着手,好像处处可写,又好像处处皆不可写。

掩卷而思,忽然想起前一阵子看的一篇关于中国古代“内圣外王”思想的介绍,颇有所感,遂决定在白己的结业论文中浅谈一下个人观点。

之所以是“个人观点”,一是因为鄙人不是专家,所言不登人雅之堂;二是因为专家必不和本人一般层次,这样的问题是不屑一谈的。

“内圣外王”是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深远影响的儒家思想,更确切的说是一个对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有深远影响的儒家思想。

所谓“内圣”,也即修身养性,追求圣人之德,大人之境;而所谓“外王”,也即匡扶天下,成就王佐之业,不世之勋。

“内圣外王”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所追求之最高境界,实为历史上无数文人儒士之梦想。

例如,青年时的毛泽东对这一思想便极为推崇,在他眼中“古圣”范仲淹和“今圣”曾国藩实为“内圣外王”之典范。

我觉得,在早先的儒家思想中“内圣”与“外王”是并重的,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

孔圣人曾言管仲“知仁而不知礼”,虽然“仁”“礼”二字与“内圣”“外干”之意不尽相同,但从他老人家《论语》中的原文来看“不知礼”显然是说管仲不遵周礼,道德品质上有问题,而“知仁”显然是孔老大子在认为管仲有道德作风问题的同时对其辅佐齐王,六合诸侯的王霸之业的肯定。

孔子之后孟子也有肓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可见在先贤的心想中“内圣”与“外王”并无先后次序与必然联系。

然而宋代之后,“内圣外王”的思想却有了变化。

宋代程朱理学主张知识分子当首先追求自身之心性,德操,然后方成就天卜之业。

如朱熹就曾言:“存天理,灭人欲。

”在他们这里,“内圣”变成了“外王”之基础,不“内圣”无以“外王”,“外王”乃“内圣”之最终口标。

住他们的逻辑当中,“内圣”成了“外王”的必要条件,而“外王”是“内圣”的最终归属。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在前,“治国平大下”在后。

我们可以:将他们的思想这样通俗地说,一个人要想成就伟人功
业,就必须有如圣人一般良好的道德操守,而只有有良好的道德操守的读书人才能最终成就“使海县消一,寰宁人定”的大业。

我以为,这思想的本身是好的,知识分子当然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不然,一个道德败坏的知识分子只能为己谋私,危及国家与社会。

但思想道德素质的高超并不代表其便有安邦定国之能.便能成为国家成为社会的栋梁。

“内圣外王”思想演变的结果,使得中国至宋而后的知识分子,人都有读经背史之能,而无经世致用之才,以至于满清入关,国破家亡,众多儒生只能痛哭流涕,一死以报君王,而无一人能有所作为,为君分忧,以至有人叹曰:“百无一用是书生。

”套用诸葛孔明的话说是“卜笔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腐儒是尔。

”究其原因,根在程朱理学对“内圣外王”之新解。

这样一种“内圣”为“外王”先决条件,不“内圣”无以“外王”的思想误导了此后的知识分子,使他们为求圣贤之道,不重实际问题的解决,空谈心性。

他们学的不是经世致用之才,而是克己立身之道。

张载有言,知识分子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们丢弃了自己作为知识分子的根本责任,舍本逐末,去追求空泛的心性。

此行虽能“独善其身”,然无以助天下。

至宋以后,中国文化等各个方面缺少创新,缺少人的发展,不能说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僵化没有关系。

我以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学以致用最为关键,无用的东西学了于己何用,于社会何用,于国家何用?知识分子的个人道德素质当然关键,但道德素质不代表一切,更不代表道德素质高便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就是说“内圣”不一定“外王”。

空谈心性只能这些知识分子们走入误区。

孔圣人乃一代圣贤,试问他如此“内圣”,能成秦始皇鞭策寰宁,一扫六合之功吗?曹操曾几下求贤令,言明德操上虽有缺陷但确实有才之人可破格提拔录用。

孔明也曾在舌战群儒中痫批空谈心性,空言经典的腐儒。

由此可以说,“内圣”不一定便“外王”,而“外王”者也不一定便“内圣”。

“内圣外王”的思想从两千多年前起便一直影响着中国文化,影响着中国知识分子的内在气质。

清初之所以盛行“反儒家思想”正是因为当时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由于明朝灭亡的历史事实看到了这样一思想的弊端——在这样的思想体系下教育出来的都是些文弱书生,而无有力挽狂澜的之能的人才。

所以他们提出了类似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土张。

中国至宋之后,科技文化等方面逐渐为两方所赶超,我个人觉得这与“内圣外王”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种影响甚至最后扩展到了民族气质,形成了中国人在教育之上的独特观点。

在我看来“内圣”和“外王_”应当是并重的。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既应当注重道德修养,同时应当注重培养自己之能力,只有将二者合而为一,才是一个健全的人,才是一个真止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知识分子。

了解了中国古代“内圣外王”的思想,就从一个侧面了解了中国文化,。

以上是我对“内圣外王”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的一些看法,主要以批判为主。

由于只是一个人学生的个人观点,不很专业,思想难免肤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