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皇帝年号表

合集下载

唐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唐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
甲寅年
唐高宗李治
永徽六年
公元655年
乙卯年
唐高宗李治
显庆元年
公元656年
丙辰年
唐高宗李治
显庆二年
公元657年
丁巳年
唐高宗李治
显庆三年
公元658年
戊午年
唐高宗李治
显庆四年
公元659年
己未年
唐高宗李治
显庆五年
公元660年
庚申年
唐高宗李治
龙朔元年
公元661年
辛酉年
唐高宗李治
显庆六年
公元661年
辛酉年
唐高宗李治
公元824年
甲辰年
唐敬宗李湛
宝历元年
公元825年
乙巳年
唐敬宗李湛
宝历二年
公元826年
丙午年
唐敬宗李湛
宝历三年
公元827年
丁未年
唐文宗李昂
开成元年
公元836年
丙辰年
唐文宗李昂
开成二年
公元837年
丁巳年
唐文宗李昂
开成三年
公元838年
戊午年
唐文宗李昂
开成四年
公元839年
己未年
唐文宗李昂
开成五年
公元840年
神龙三年
公元707年
丁未年
唐中宗李显
景龙二年
公元708年
戊申年
唐中宗李显
景龙三年
公元709年
己酉年
唐睿宗李旦
景云元年
公元710年
庚戌年
唐殤帝李重茂
唐隆元年
公元710年
庚戌年
唐中宗李显
景龙四年
公元710年
庚戌年
唐睿宗李旦
景云二年
公元711年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历代皇帝顺序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历代皇帝顺序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顺序唐朝 618年~690年,705年~907年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 618年~626年武德 618年~626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 627年~649年贞观 627年~649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 650年~683年永徽 650年~655年显庆 656年~661年龙朔 661年~663年麟德 664年~665年乾封 666年~668年总章 668年~670年咸亨 670年~674年上元 674年~676年仪凤 676年~679年调露 679年~680年永隆 680年~681年开耀 681年~682年永淳 682年~683年弘道 683年中宗(为武后所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 684年,(以及705年~710年)嗣圣 684年睿宗(为武后所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684年,(以及710年~712年)文明 684年武周(690年~705年)则天顺圣皇后/武周圣神皇帝武则天 684年~705年光宅 684年垂拱 685年~688年永昌 689年载初 690年中宗(重新即位)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 (见684年,) 705年~710年神龙 705年~707年景龙 707年~710年睿宗(重新即位)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 (见684年,) 710年~712年景云 710年~711年太极 712年延和 712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 712年~756年先天 712年~713年开元 713年~741年天宝 742年~756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 756年~762年至德 756年~758年乾元 758年~760年上元 760年~761年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 762年~779年宝应 762年~763年广德 763年~764年永泰 765年~766年大历 766年~779年德宗神武圣文皇帝李适 780年~805年建中 780年~783年兴元 784年贞元 785年~805年顺宗至德弘道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 805年永贞 805年宪宗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李纯 806年~820年元和 806年~820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 821年~824年长庆 821年~824年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 824年~826年宝历 824年~826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 826年~840年宝历 826年大和 827年~835年开成 836年~840年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 840年~846年会昌 841年~846年宣宗元圣至明成武献文睿智章仁神聪懿道大孝皇帝李忱 846年~859年大中 847年~859年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 859年~873年大中 859年咸通 860年~873年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 873年~888年咸通 873年~874年乾符 874年~879年广明 880年~881年中和 881年~885年光启 885年~888年文德 888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 888年~904年龙纪 889年大顺 890年~891年景福 892年~893年乾宁 894年~898年光化 898年~901年天复 901年~904年天佑 904年昭宣光烈孝皇帝李祝 904年~907年天佑 904年~907年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顺序唐朝皇帝列表唐朝历代皇帝顺序唐朝历代皇帝简介唐朝皇帝列表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出生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唐朝皇帝列表11

唐朝皇帝列表11

唐朝皇帝列表唐朝618年~690年,705年~907年一、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九年(626)是大唐帝国的开创者。

二、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二十三年(649)唐太宗不仅是唐朝最富盛名的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帝王之一。

他在位的贞观时期,成为后世艳称的一代太平盛世,太宗也因此被称为一代“明主”、“英主”。

庙号:太宗三、高宗李治在位650---683 享年:56岁。

庙号:高宗四、中宗李显684年上台享年:55岁;庙号:中宗。

唐中宗李显(又名李哲)是高宗的第七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的第三个儿子。

他一生两得立储、一次被废、两次登基,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两番登基的皇帝。

五、圣神皇帝武则天武曌(zhào)690年上台,卒于705年。

享年:82岁。

历史上唯一一位女性皇帝。

六、中宗李显(复辟)神龙元年(705)——景龙四年(710)中宗赐卢正道敕七、睿宗李旦庙号:睿宗。

唐睿宗是高宗的第八个儿子,即最小的一个儿子,也是武则天所生四个儿子中最年幼的一位。

睿宗一出生就拥有了亲王爵位,尔后又两次做皇帝,这样的经历只有他的同胞皇兄中宗皇帝可与之相比。

但是,作为李唐皇室的成员,像他那样还做过皇嗣(候补性质的皇位继承人),又曾经被建议做皇太弟,而且还做过太上皇的,却没有第二位了。

八、玄宗李隆基在位(712---- 756)(27岁登基,71岁下台)享年:78岁。

庙号: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是睿宗的第三个儿子,历史上往往称为“唐明皇”。

九、肃宗李亨在位(756——762)(46岁当皇帝)卒年:762年,享年:52岁。

庙号:肃宗。

肃宗是玄宗的第三个儿子。

他是唐朝第一个在京师以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的皇帝。

他登基之日,正是安史叛军攻陷两京之后;而当他病死长安之时,安史之乱仍未荡平。

他迎还了避乱出逃的父亲玄宗,又和玄宗在13天内先后永诀人寰,为大唐帝国的盛衰荣辱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和耐人寻味的一幕。

总的来说,肃宗是位乱世天子,他继承了天宝盛世的成果,在致力平叛的同时尝试解决天宝以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中的各种弊端,并为身后的帝国打下了一定基础。

中国历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唐朝

中国历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唐朝

中国历朝年号干支纪年对照表—唐朝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皇帝—年号—公元日期—干支日期唐高祖李渊—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戊寅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二年—公元619年—己卯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庚辰年唐高祖李渊—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辛巳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五年—公元622年—壬午年唐高祖李渊—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癸未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甲申年唐高祖李渊—武德八年—公元625年—乙酉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丙戌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公元627年—丁亥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戊子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己丑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庚寅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五年—公元631年—辛卯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壬辰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七年—公元633年—癸巳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八年—公元634年—甲午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乙未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年—公元636年—丙申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丁酉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戊戌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己亥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庚子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辛丑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壬寅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癸卯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甲辰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乙巳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丙午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一年—公元647年—丁未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戊申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己酉年唐高宗李治—永徽元年—公元650年—庚戌年唐高宗李治—永徽二年—公元651年—辛亥年唐高宗李治—永徽三年—公元652年—壬子年唐高宗李治—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癸丑年唐高宗李治—永徽五年—公元654年—甲寅年唐高宗李治—永徽六年—公元655年—乙卯年唐高宗李治—显庆元年—公元656年—丙辰年唐高宗李治—显庆二年—公元657年—丁巳年唐高宗李治—显庆三年—公元658年—戊午年唐高宗李治—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己未年唐高宗李治—显庆五年—公元660年—庚申年唐高宗李治—龙朔元年—公元661年—辛酉年唐高宗李治—显庆六年—公元661年—辛酉年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壬戌年唐高宗李治—龙朔三年—公元663年—癸亥年唐高宗李治—麟德元年—公元664年—甲子年唐高宗李治—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乙丑年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公元666年—丙寅年唐高宗李治—乾封二年—公元667年—丁卯年唐高宗李治—乾封三年—公元668年—戊辰年唐高宗李治—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戊辰年唐高宗李治—总章二年—公元669年—己巳年唐高宗李治—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庚午年唐高宗李治—总章三年—公元670年—庚午年唐高宗李治—咸亨二年—公元671年—辛未年唐高宗李治—咸亨三年—公元672年—壬申年唐高宗李治—咸亨四年—公元673年—癸酉年唐高宗李治—咸亨五年—公元674年—甲戌年唐高宗李治—仪凤元年—公元676年—丙子年唐高宗李治—仪凤二年—公元677年—丁丑年唐高宗李治—仪凤三年—公元678年—戊寅年唐高宗李治—调露元年—公元679年—己卯年唐高宗李治—仪凤四年—公元679年—己卯年唐高宗李治—调露二年—公元680年—庚辰年唐高宗李治—开耀元年—公元681年—辛巳年唐高宗李治—开耀二年—公元682年—壬午年唐高宗李治—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壬午年唐高宗李治—弘道元年—公元683年—癸未年唐高宗李治—永淳二年—公元683年—癸未年唐睿宗李旦—文明元年—公元684年—甲申年唐武则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甲申年唐中宗李显—嗣圣元年—公元684年—甲申年唐武则天—垂拱元年—公元685年—乙酉年唐武则天—垂拱二年—公元686年—丙戌年唐武则天—垂拱三年—公元687年—丁亥年唐武则天—垂拱四年—公元688年—戊子年唐武则天—永昌元年—公元689年—己丑年唐武则天—载初元年—公元689年—己丑年周武则天—天授元年—公元690年—庚寅年周武则天—天授二年—公元691年—辛卯年周武则天—长寿元年—公元692年—壬辰年周武则天—如意元年—公元692年—壬辰年周武则天—天授三年—公元692年—壬辰年周武则天—长寿二年—公元693年—癸巳年周武则天—长寿三年—公元694年—甲午年周武则天—延载元年—公元694年—甲午年周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年—乙未年周武则天—证圣元年—公元695年—乙未年周武则天—万岁登封元年—公元696年—丙申年周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年—丙申年周武则天—神功元年—公元697年—丁酉年周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公元697年—丁酉年周武则天—圣历元年—公元698年—戊戌年周武则天—圣历二年—公元699年—己亥年周武则天—久视元年—公元700年—庚子年周武则天—圣历三年—公元700年—庚子年周武则天—长安元年—公元701年—辛丑年周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辛丑年周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壬寅年周武则天—长安三年—公元703年—癸卯年周武则天—长安四年—公元704年—甲辰年唐中宗李显—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乙巳年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公元706年—丙午年唐中宗李显—景龙元年—公元707年—丁未年唐中宗李显—神龙三年—公元707年—丁未年唐中宗李显—景龙二年—公元708年—戊申年唐中宗李显—景龙三年—公元709年—己酉年唐睿宗李旦—景云元年—公元710年—庚戌年唐殤帝李重茂—唐隆元年—公元710年—庚戌年唐中宗李显—景龙四年—公元710年—庚戌年唐睿宗李旦—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辛亥年唐睿宗李旦—太极元年—公元712年—壬子年唐睿宗李旦—延和元年—公元712年—壬子年唐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壬子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年—公元713年—癸丑年唐玄宗李隆基—先天二年—公元713年—癸丑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年—公元714年—甲寅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三年—公元715年—乙卯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丙辰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五年—公元717年—丁巳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六年—公元718年—戊午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己未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庚申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九年—公元721年,—辛酉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壬戌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癸亥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甲子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乙丑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丙寅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丁卯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戊辰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己巳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庚午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辛未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壬申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癸酉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甲戌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乙亥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丙子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丁丑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戊寅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己卯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庚辰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辛巳年唐肃宗李亨—至德元年—公元756年—丙申年唐肃宗李亨—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丁酉年唐肃宗李亨—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戊戌年唐肃宗李亨—至德三年—公元758年—戊戌年唐肃宗李亨—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己亥年唐肃宗李亨—乾元三年—公元760年—庚子年唐肃宗李亨—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庚子年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公元761年—辛丑年唐代宗李豫—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壬寅年唐代宗李豫—宝应二年—公元763年—癸卯年唐代宗李豫—广德元年—公元763年—癸卯年唐代宗李豫—广德二年—公元764年—甲辰年唐代宗李豫—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乙巳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元年—公元766年—丙午年唐代宗李豫—永泰二年—公元766年—丙午年唐代宗李豫—大历二年—公元767年—丁未年唐代宗李豫—大历三年—公元768年—戊申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四年—公元769年—己酉年唐代宗李豫—大历五年—公元770年—庚戌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六年—公元771年—辛亥年唐代宗李豫—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壬子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八年—公元773年—癸丑年唐代宗李豫—大历九年—公元774年—甲寅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十年—公元775年—乙卯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一年—公元776年—丙辰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丁巳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戊午年唐代宗李豫—大历十四年—公元779年—己未年唐德宗李适—建中元年—公元780年—庚申年唐德宗李适—建中二年—公元781年—辛酉年唐德宗李适—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壬戌年唐德宗李适—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癸亥年唐德宗李适—兴元元年—公元784年—甲子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元年—公元785年—乙丑年唐德宗李适—贞元二年—公元786年—丙寅年唐德宗李适—贞元三年—公元787年—丁卯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四年—公元788年—戊辰年唐德宗李适—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己巳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庚午年唐德宗李适—贞元七年—公元791年—辛未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八年—公元792年—壬申年唐德宗李适—贞元九年—公元793年—癸酉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年—公元794年—甲戌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乙亥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二年—公元796年—丙子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丁丑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戊寅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五年—公元799年—己卯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庚辰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辛巳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八年—公元802年—壬午年唐德宗李适—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癸未年唐德宗李适—贞元二十年—公元804年—甲申年唐德宗李适—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乙酉年唐顺宗李诵—永贞元年—公元805年—乙酉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丙戌年唐宪宗李纯—元和二年—公元807年—丁亥年唐宪宗李纯—元和三年—公元808年—戊子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四年—公元809年—己丑年唐宪宗李纯—元和五年—公元810年—庚寅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六年—公元811年—辛卯年唐宪宗李纯—元和七年—公元812年—壬辰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八年—公元813年—癸巳年唐宪宗李纯—元和九年—公元814年—甲午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十年—公元815年—乙未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丙申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二年—公元817年—丁酉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戊戌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己亥年唐宪宗李纯—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庚子年唐穆宗李恒—长庆元年—公元821年—辛丑年唐穆宗李恒—长庆二年—公元822年—壬寅年唐穆宗李恒—长庆三年—公元823年—癸卯年唐穆宗李恒—长庆四年—公元824年—甲辰年唐敬宗李湛—宝历元年—公元825年—乙巳年唐敬宗李湛—宝历二年—公元826年—丙午年唐敬宗李湛—宝历三年—公元827年—丁未年唐文宗李昂—开成元年—公元836年—丙辰年唐文宗李昂—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丁巳年唐文宗李昂—开成三年—公元838年—戊午年唐文宗李昂—开成四年—公元839年—己未年唐文宗李昂—开成五年—公元840年—庚申年唐武宗李炎—会昌元年—公元841年—辛酉年唐武宗李炎—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壬戌年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癸亥年唐武宗李炎—会昌四年—公元844年—甲子年唐武宗李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乙丑年唐武宗李炎—会昌六年—公元846年—丙寅年唐宣宗李忱—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丁卯年唐宣宗李忱—大中二年—公元848年—戊辰年唐宣宗李忱—大中三年—公元849年—己巳年唐宣宗李忱—大中四年—公元850年—庚午年唐宣宗李忱—大中五年—公元851年—辛未年唐宣宗李忱—大中六年—公元852年—壬申年唐宣宗李忱—大中七年—公元853年—癸酉年唐宣宗李忱—大中八年—公元854年—甲戌年唐宣宗李忱—大中九年—公元855年—乙亥年唐宣宗李忱—大中十年—公元856年—丙子年唐宣宗李忱—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丁丑年唐宣宗李忱—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戊寅年唐宣宗李忱—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己卯年唐懿宗李凗—大中十四年—公元860年—庚辰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元年—公元860年—庚辰年唐懿宗李漼—咸通二年—公元861年—辛巳年唐懿宗李漼—咸通三年—公元862年—壬午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四年—公元863年—癸未年唐懿宗李漼—咸通五年—公元864年—甲申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乙酉年唐懿宗李漼—咸通七年—公元866年—丙戌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丁亥年唐懿宗李漼—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戊子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己丑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十一年—公元870年—庚寅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辛卯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十三年—公元872年—壬辰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十四年—公元873年—癸巳年唐僖宗李儇—乾符元年—公元874年—甲午年唐懿宗李漼—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甲午年唐僖宗李儇—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乙未年唐僖宗李儇—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丙申年唐僖宗李儇—乾符四年—公元877年—丁酉年唐僖宗李儇—乾符五年—公元878年—戊戌年唐僖宗李儇—乾符六年—公元879年—己亥年唐僖宗李儇—广明元年—公元880年—庚子年唐僖宗李儇—广明二年—公元881年—辛丑年唐僖宗李儇—中和元年—公元881年—辛丑年唐僖宗李儇—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壬寅年唐僖宗李儇—中和三年—公元883年—癸卯年唐僖宗李儇—中和四年—公元884年—甲辰年唐僖宗李儇—光启元年—公元885年—乙巳年唐僖宗李儇—中和五年—公元885年—乙巳年唐僖宗李儇—光启二年—公元886年—丙午年唐僖宗李儇—光启三年—公元887年—丁未年唐僖宗李儇—光启四年—公元888年—戊申年唐僖宗李儇—文德元年—公元888年—戊申年唐昭宗李晔—龙纪元年—公元889年—己酉年唐昭宗李晔—大顺元年—公元890年—庚戌年唐昭宗李晔—大顺二年—公元891年—辛亥年唐昭宗李晔—乾宁元年—公元894年—甲寅年唐昭宗李晔—乾宁二年—公元895年—乙卯年唐昭宗李晔—乾宁三年—公元896年—丙辰年唐昭宗李晔—乾宁四年—公元897年—丁巳年唐昭宗李晔—光化元年—公元898年—戊午年唐昭宗李晔—乾宁五年—公元898年—戊午年唐昭宗李晔—光化二年—公元899年—己未年唐昭宗李晔—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庚申年唐昭宗李晔—光化四年—公元901年—辛酉年唐昭宗李晔—天复元年—公元901年—辛酉年唐昭宗李晔—天复二年—公元902年—壬戌年唐昭宗李晔—天复三年—公元903年—癸亥年唐哀帝李祝—天佑元年元年—公元904年—甲子年唐昭宗李晔—天复四年—公元904年—甲子年唐哀帝李祝—天佑元年二年—公元905年—乙丑年唐哀帝李祝—天佑元年三年—公元906年—丙寅年唐哀帝李祝—天佑元年四年—公元907年—丁卯年。

唐朝皇帝列表及姓名_唐朝皇帝姓名和年号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及姓名_唐朝皇帝姓名和年号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及姓名_唐朝皇帝姓名和年号列表唐朝皇帝姓名和年号列表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年限陵寝年号①唐朝618年—690年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626(8年)献陵武德618年-626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649(23年)昭陵贞观627年-649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683(24年)乾陵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龙朔661年-663年麟德664年-665年乾封666年-668年总章668年-670年咸亨670年-674年上元674年-676年仪凤676年-679年调露679年-680年永隆680年-681年开耀681年-682年永淳682年-683年弘道683年如此变更年号为哪般?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定陵嗣圣684年睿宗(禅位)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690(6年)桥陵文明684年光宅684年垂拱685年-688年永昌689年载初690年②武周690年—705年则天顺圣皇后武曌690—705(16年)乾陵天授690年—692年如意692年长寿692-694年延载694年证圣695年天册万岁695-696年万岁登封696年万岁通天696-697年神功697年圣历698-700年久视700年大足701年长安701-705年这对夫妻更换年号上瘾李唐复辟705-907中宗(复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705-710(5年)定陵神龙705年-707年景龙707年-710年恭宗殇皇帝李重茂710唐隆710年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710-712(2年)桥陵景云710年-711年太极712年延和712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756(44年)泰陵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762(6年)建陵至德756年-758年乾元758年-760年上元760年-761年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762-779(17年)元陵宝应762年-763年广德763年-764年永泰765年-766年大历766年-779年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780-805(26年)崇陵建中780年-783年兴元784年贞元785年-805年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805丰陵永贞805年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806-820(15年)景陵元和806年-820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821-824(4年)光陵长庆821年-824年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824-826(2年)庄陵宝历824年-826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826-840(14年)章陵宝历826年大和827年-835年开成836年-840年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840-846(6年)端陵会昌841年-846年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846-859(13年)贞陵大中847年-859年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859-873(14年)简陵大中859年咸通860年-873年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873-888(15年)靖陵咸通873年-874年乾符874年-879年广明880年-881年中和881年-885年光启885年-888年文德888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888-904(16年)和陵龙纪889年大顺890年-891年景福892年-893年乾宁894年-898年光化898年-901年天复901年-904年天祐904年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柷904-907(3年)温陵天祐904年-907年景宗:李柷当国,一切政事都由朱全忠决策,所谓“时政出贼臣,哀帝不能制”。

唐代年表

唐代年表

庙号/谥号姓名年龄在位时间年号年号起止时间世系生平简介宣帝李熙李重进子谥宣皇帝。

光帝李天锡谥光皇帝。

太祖李虎谥景皇帝。

西魏时任左仆射,封陇西郡公。

北周时任柱国,封唐国公。

世祖李昺谥元皇帝。

袭封唐国公。

北周时任安州总管。

隋朝时任柱国大将军。

高祖李渊 566年-635年 618年-626年武德 618年五月-626年西凉太祖李暠七世孙,世祖子母独孤氏。

字叔德。

祖籍陇西成纪(甘肃秦安),一说陇西狄道(甘肃临洮)人,一说巨鹿郡(属河北)人。

北魏时移居武川(内蒙古武川西南)。

七岁袭封唐国公。

隋朝大业年间,任岐州刺史,荥阳、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

大业十一年(615年)任山西河东抚慰大使。

十三年(617年)任太原留守。

同年五月起兵反隋。

六月自任大将军。

十一月占长安,立杨侑为帝,任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尚书令、大丞相,封唐王。

后进位相国。

大业十四年(618年)废杨侑,建立唐朝。

武德元年(618年)灭薛举子薛杲。

二年(619年)灭李轨。

三年(620年)灭刘武周。

四年(621年)灭王世充、萧铣、窦建德。

六年(623年)灭刘黑闼。

七年(624年)灭辅公袥。

九年六月庚申(626年7月2日),被迫立李世民为皇太子。

同年八月癸亥,贞禅位于李世民。

初谥大武皇帝。

追谥神尧皇帝。

追谥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葬献陵(陕西三原)。

太宗李世民 599年-649年 626年-649年贞观 627年-649年高祖次子母太穆顺圣皇后窦氏。

隋开皇十八十二月(599年)生。

隋大业十三年五月(617年)随高祖起兵,六月任右领军大都督,封敦煌公。

十一月任光禄大夫、唐国内史、京兆尹,封秦国公。

唐武德元年(618年)任尚书令、左翊卫大将军、雍州牧,封秦王。

四年(621年)任天策上将、陕东道大行台。

五年(622年)任中书令。

九年侑,建立唐朝。

武德九年六月庚申于玄武门(626年7月2日),杀皇太子李建成及齐王李元吉,立为皇太子。

八月即位。

贞观四年(630年)灭东突厥。

唐朝帝王列表

唐朝帝王列表
乾封 666年~668年
总章 668年~670年
咸亨 670年~674年
上元 674年~676年
仪凤 676年~679年
调露 679年~680年
永隆 680年~681年
开耀 681年~682年
永淳 682年~683年
弘道 683年
唐中宗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嗣圣 684年
神龙 705年~707年
景龙 707年~710年
圣穆景文孝皇帝
李晔
龙纪 889年
大顺 890年~891年
景福 892年~893年
乾宁 894年~898年
光化 898年~901年
天复 901年~904年
天佑 904年
唐昭宣
光烈孝皇帝
李祝
天佑 904年~907年
[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唐睿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文明 684年
武周690年~705年
光宅 684年
垂拱 685年~688年
永昌 689年
载初 690年
景云 710年~711年
太极 712年
延和 712年
唐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隆基
先天 712年~713年
开元 713年~741年
天宝 742年~756年
唐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
唐朝历代皇帝列表
(唐朝 618年~690年,705年~907年)
谥号
庙号
姓名Biblioteka 年号唐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李渊
武德618年~626年
唐太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唐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及年号

唐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及年号

唐朝历代帝王一览表及年号1.唐高祖李渊(年号:武德,618年-626年)2.唐太宗李世民(年号:贞观,627年-649年)3.唐高宗李治(年号: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4.唐中宗李显(年号:圣,684年)5.唐睿宗李旦(年号:文明,684年-687年;光宅,687年-690年;垂拱,690年692年;永昌,692年)6.武周皇帝武则天(年号:天授,690年-692年;如意,692年;长寿,693年-694年;延载,694年;证圣,695年;天册万岁,695年-697年;万岁登封,697年;万岁通天,697年-698年;神功,698年;圣历,698年-700年;久视,700年)7.唐中宗李显(第二次在位,年号:神龙705年-707年)8.唐睿宗李旦(第二次在位,年号:景云710年-712年)9.唐玄宗李隆基(年号: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10.唐肃宗李亨(年号:至德,756年-758年)11.代宗李豫(年号:乾元,758年-760年上元,760年-761年)12.唐德宗李适(年号:建中,762年-780年)13.顺宗李诵(年号:永贞,805年)14.唐宪宗李纯(年号:元和,806年-820年)15.宗李恒(年号:长庆,821年-824年)16.敬宗李湛(年号:宝历,825年-827年)17.文宗李昂(年号:太和,828年-835年开成,836年-840年)18.武宗李炎(年号:会昌,841年-846年)19.宣宗李忧(年号:大中,847年-859年)20.豁宗李翼(年号:咸通,831年至宗李源天佑四年即873年在位共四十二年至哀帝李祝天佑四年即907年在位至后梁太祖朱全忠开平元年即907年至四年二月被废为止共四年唐朝正式灭亡共四十六年至后唐明宗李源天成四年即929年至后晋高祖石敬塘天福元年即930年至后汉高祖刘暠天福十二年至北汉高祖刘崇乾花二年即949年至四年五月刘暠病死为止共五十四年至后周太祖郭威广顺元年即951年至周世宗柴荣显德元年即954年至宋太祖赵匡胤建隆元年即960年至宋仁宗赵祯天圣元年即1023年至宋神宗赵项治平元年即1064年至宋哲宗赵煦元花元年即1086年至宋徽宗赵信崇宁元年即1102年至宋钦宗赵桓靖康元年即1126年至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天辅元年即1117年至金海陵王完颜亮天德元年即1149年至金世宗完颜雍大定元年即1161年至金章宗完颜瑶明昌元年即1190年至元宪宗蒙哥中统。

唐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唐朝皇帝列表及年号
唐中宗
(复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李显
656——710
705——710
神龙
景龙
唐定陵
殇帝(被废)
李重茂
695——714
710(17天)
唐隆
-
唐睿宗
(复辟)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李旦
662——716
710——712
文明
景云
太极
延和
光宅
垂拱
永昌
载初
唐桥陵
-
让皇帝
李宪
679——742
-
(追尊)
唐惠陵
唐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李适
742——805
779——805
建中
兴元
贞元
唐崇陵
唐顺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李诵
761——806
805
永贞
唐丰陵
唐宪宗
圣神章武孝皇帝
李纯
778——820
805——820
元和
唐景陵
唐穆宗
睿圣文惠孝皇帝
李恒
795——824
820——824
长庆
唐光陵
唐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李湛
809——826
824——826
天祐
唐温陵
649——683
永徽
显庆
龙朔
麟德
乾封
总章
咸亨
上元
仪凤
调露
永隆
开耀
永淳
弘道
唐乾陵
孝敬皇帝
李弘1
652-675
-
(追尊)
唐恭陵
唐中宗
(被废)
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

唐代年表

唐代年表

唐代年表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唐朝618年—690年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年-626年武德 618年-626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年-649年贞观 627年-649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年-683年永徽 650年-655年显庆 656年-661年龙朔 661年-663年麟德 664年-665年乾封 666年-668年总章 668年-670年咸亨 670年-674年上元 674年-676年仪凤 676年-679年调露 679年-680年永隆 680年-681年开耀 681年-682年永淳 682年-683年弘道 683年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年嗣圣 684年睿宗(被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年-690年文明 684年光宅 684年垂拱 685年-688年永昌 689年载初 690年武周(690年-705年)则天大圣皇帝武曌690年-705年天授 690年-692年如意 692年长寿692年-694年延载 694年证圣 695年天册万岁 695年-696年万岁登封696年万岁通天 696年-697年神功697年圣历 698年-700年久视 700年大足 701年长安 701年-705年唐朝 705年—907年中宗大和大圣大李705年神龙 705年-707年景龙 707年-710年(复辟)昭孝皇帝显-710年恭宗殇皇帝李重茂710年唐隆 710年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710年-712年景云 710年-711年太极 712年延和712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年-756年先天 712年-713年开元 713年-741年天宝 742年-756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年-762年至德 756年-758年乾元 758年-760年上元 760年-761年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762年-779年宝应 762年-763年广德 763年-764年永泰 765年-766年大历 766年-779年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780年-805年建中 780年-783年兴元 784年贞元785年-805年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805年永贞 805年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806年-820年元和 806年-820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821年-824年长庆 821年-824年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824年-826年宝历 824年-826年文宗元圣昭献孝李826年宝历 826年大和 827年-835年开成皇帝昂-840年836年-840年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840年-846年会昌 841年-846年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846年-859年大中 847年-859年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859年-873年大中 859年咸通 860年-873年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873年-888年咸通 873年-874年乾符 874年-879年广明 880年-881年中和 881年-885年光启 885年-888年文德 888年昭宗圣穆景文孝皇帝李晔888年-904年龙纪 889年大顺 890年-891年景福892年-893年乾宁 894年-898年光化898年-901年天复901年-904年天祐 904年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柷904年-908年天祐 904年-908年。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表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表

嗣圣、神龙、景龙
683-684、705-710
李旦
唐睿宗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 文明、光宅、垂拱、永昌、载初
武则天 周圣神皇帝
则天大圣皇帝
天授、如意、长寿、延载、证圣 、天册万岁、万岁登封、万岁通 天、神功、圣历、久视、大足、
李隆基 唐玄宗 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
先天、开元、天宝
李亨
唐肃宗 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 皇帝
永贞 元和 长庆
805 805-820 820-824
李湛
唐敬宗
睿武昭愍孝皇帝
宝历
824-826
李昂
唐文宗
元圣昭献孝皇帝
太和、开成
826-840
李炎
唐武宗
至道昭肃孝皇帝
会昌
840-846
李忱
唐宣宗
圣武献文孝皇帝
大中
846-859
李漼
唐懿宗
昭圣恭惠孝皇帝
咸通
859-873
李儇 乾元、上元、宝应
李豫
唐代宗
睿文孝武皇帝
宝应、广德、永泰、大历
684、710-712 690-705 712-756 756-762 762-779
李适
唐德宗
神武孝文皇帝
建中、兴元、贞元
779-805
李诵 李纯 李恒
唐顺宗 唐宪宗 唐穆宗
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 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
皇帝 睿圣文惠孝皇帝
唐朝皇帝顺序简介表
皇帝
庙号
谥号
年号
在位时间
李渊
唐高祖 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
武德
618-626
李世民 李治 李显
唐太宗 唐高宗 唐中宗
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
贞观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618—907年),是中国历史上统一时间最长,国力最强盛的朝代之一。

618年由陇西李氏建立,定都长安。

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开创了“贞观之治”,此后武则天以周代唐。

712年,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开创了全盛的“开元盛世”,安史之乱后,国力日趋衰败。

唐朝时同突厥、回纥、吐蕃、靺鞨关系密切,对外交流频繁,与天竺、新罗、日本和西方国家均有往来。

政治制度也有所创新与完善,三省六部制与科举制逐渐成熟,成为后世模板。

唐诗、科技、文化艺术极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唐朝共历289年,20位皇帝,907年亡于农民战争。

(完整word版)唐朝皇帝年号表

(完整word版)唐朝皇帝年号表
文明
684年二月—八月
7个月
光宅
684年九月—十二月
4个月
垂拱
685年—688年
4年
永昌
689年正月-十一月
11个月
载初
689年十一月—690年八月
2年
从元年起用子正
武周年号
武则天(在位:683年-705年)
天授
690年九月—692年三月
3年
用子正.元年九月改国号为周
如意
692年四月—九月
6个月
用子正
2年
大历
766年十一月—779年
14年
唐德宗(在位:779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4年
兴元
784年
1年
贞元
785年-805年八月
21年
唐顺宗(在位:805年)
永贞
805年八月—十二月
5个月
唐宪宗(在位:805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15年
十五年闰正月唐穆宗即位沿用
唐穆宗(在位:820年—824年)
乾封
666年正月-668年二月
3年
总章
668年二月—670年二月
3年
《旧唐书》和新疆出土的《唐纪元钞》作乾封三年二月改元总章元年;《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作乾封三年三月改元
咸亨
670年三月—674年八月
5年
上元
674年八月—676年十一月
3年
仪凤
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
4年
调露
679年六月—680年八月
长庆
821年—824年
4年
四年正月唐敬宗即位沿用
唐敬宗(在位:824年-826年)

唐代年表

唐代年表

唐代年表庙号谥号姓名统治时间年号唐朝618年—690年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618年-626年武德618年-626年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627年-649年贞观627年-649年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650年-683年永徽650年-655年显庆656年-661年龙朔661年-663年麟德664年-665年乾封666年-668年总章668年-670年咸亨670年-674年上元674年-676年仪凤676年-679年调露679年-680年永隆680年-681年开耀681年-682年永淳682年-683年弘道683年中宗(被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684年嗣圣684年睿宗(被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684年-690年文明684年光宅684年垂拱685年-688年永昌689年载初690年武周(690年-705年)则天大圣皇帝武曌690年-705年天授690年-692年如意692年长寿692年-694年延载694年证圣695年天册万岁695年-696年万岁登封696年万岁通天696年-697年神功697年圣历698年-700年久视700年大足701年长安701年-705年唐朝705年—907年中宗(复辟)大和大圣大昭孝皇帝李显705年-710年神龙705年-707年景龙707年-710年恭宗殇皇帝李重茂710年唐隆710年睿宗(复辟)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710年-712景云710年-711年太极712年延和712年年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712年-756年先天712年-713年开元713年-741年天宝742年-756年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756年-762年至德756年-758年乾元758年-760年上元760年-761年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762年-779年宝应762年-763年广德763年-764年永泰765年-766年大历766年-779年德宗神武孝文皇帝李适780年-805年建中780年-783年兴元784年贞元785年-805年顺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李诵805年永贞805年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李纯806年-820年元和806年-820年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李恒821年-824年长庆821年-824年敬宗睿武昭愍孝皇帝李湛824年-826年宝历824年-826年文宗元圣昭献孝皇帝李昂826年-840年宝历826年大和827年-835年开成836年-840年武宗至道昭肃孝皇帝李炎840年-846年会昌841年-846年宣宗圣武献文孝皇帝李忱846年-859年大中847年-859年懿宗昭圣恭惠孝皇帝李漼859年-873年大中859年咸通860年-873年僖宗惠圣恭定孝皇帝李儇873年-888年咸通873年-874年乾符874年-879年广明880年-881年中和881年-885年光启885年-888年文德888年昭宗圣穆景文孝李888年龙纪889年大顺890年-891年景皇帝晔-904年福892年-893年乾宁894年-898年光化898年-901年天复901年-904年天祐904年景宗昭宣光烈孝皇帝李柷904年-908年天祐904年-908年。

唐朝帝王简表

唐朝帝王简表

唐朝帝王简表唐朝(公元618年-907年),始于⾼祖李渊,终于哀帝,共20帝。

唐朝时期,中国的封建社会达到了顶峰,其中以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为最。

唐⾼宗后,武则天称帝,国号“周”。

帝王在位时间简介⾼祖李渊在位9年(566-635)618年称帝,626年让位于李世民⾼祖李渊,陕西⼈,世袭为唐公。

617年出任太原留守。

隋末农民起义时,他乘机起兵攻⼊长安,建⽴唐朝。

李渊是⼀个酒⾊之徒,并⽆雄才⼤略。

退位后死于635年,时年70岁。

太宗李世民在位24年(598-649)626年即位李世民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能打天下⼜能治天下的有道名君。

在唐朝统⼀全国的⼀系列战争中,他是起决定性作⽤的军队统帅,在即位后,⼜通过⼀系列的改⾰措施,实现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宗李治在位34年(628-683)649年即位,⾼宗李治,李世民第九⼦。

政治上⽆所作为,后期被武则天把持朝政。

683年病死,时年56岁。

中宗李显在位6年(656-710)(683-684;705-710)在位中宗李显,李治第六⼦,李治死后即位,但仅仅2⽉,被武后所废。

705年武后让位与李显,⽆所作为,被皇后韦⽒毒死,时年55岁。

睿宗李旦在位8年(662-716)(684-690;710-712)在位睿宗李旦,⾼宗第⼋⼦。

684年被武后拥⽴为帝,690年被废。

710年其⼦李隆基剿灭韦后,拥李旦为帝,712年让位与李隆基,死于716年,时年55岁。

⽞宗李隆基在位43年(685-761)(712-756)年在位李隆基,睿宗第三⼦。

在位前期,不失为⼀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使国库丰盈,百姓安乐。

但后期,却重⽤李林甫,杨国忠等,致使政治腐败,“安史之乱”险些葬送⼤唐江⼭。

756年他让位与其⼦李亨,761年死,时年77岁。

肃宗李亨在位7年(711-762)756年即位肃宗李亨,⽞宗第三⼦。

“安史之乱”时被拥⽴为帝。

死于762年,时年52岁。

代宗李豫在位17年(726-779)762年即位代宗李豫,肃宗长⼦。

唐朝历代皇帝及年号表

唐朝历代皇帝及年号表

1.唐高祖李渊唐高祖李渊(566年生人於长安,635年逝世于长安)是唐朝的开国皇帝。

2.唐太宗,名李世民(599年~649年),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的名儿意思是「济世安民」。

太宗是他身后的庙号。

他照旧唐朝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

他开创了汗青上闻名的「贞观之治」,将神州封建社会推向壮盛时期。

3. 唐代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

字为善。

贞观五年(631)封晋王。

十七年立为太子。

二十三年即位。

4.武则天(624年-705年)是神州汗青上唯一一名女皇帝,尊为武周圣神皇帝。

5.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唐朝第五位皇帝(如不将武则天算为唐朝皇帝),他的在位时间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

6. 李重茂(695年—?),唐中宗幼子,为韦后所生,前身为温王。

710年中宗被毒死以后,韦后立时年仅16岁的李重茂即位,改元“唐隆”。

7.李隆基(685年~762年),唐朝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患上名「唐玄宗」,又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后封元圣文神武皇帝。

8.唐肃宗李亨(711年-762年),唐玄宗第三子,唐朝第七位皇帝(去武则天之外,757年——762年在位)9.唐朝宗李豫(726年-779年),唐肃宗长子。

初名俶,封广平王,唐朝第八位皇帝(去武则天之外,763年—779年在位),在位17年,享年54岁。

10.唐德宗李适(742年-805年)(适发音为Kuò),唐朝宗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去武则天之外,780年——805年在位),在位26年。

享年64岁。

11.唐顺宗李诵(761年-806年),唐德宗长子,唐朝第十位皇帝(去武则天之外,805年在位)。

大历十四年(779年)立为皇太子。

贞元二10月1日年(805年)即位,改元永贞。

12.唐宪宗李纯(生人于778年,逝世于820年),唐朝第11位皇帝(去武则天之外),他的统治时期是从805年到他逝世。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皇帝列表

唐朝618--9O7、高祖李渊武德元年(618)--九年(626)大唐帝国开创者二、太宗李世民贞观元年(627)--二十三年(649)唐太宗仅唐朝富盛名皇帝也国历史上著名帝王之位贞观时期成世艳称代太平盛世太宗也因此被称代明主、英主生年: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599年1月23日)卒年:贞观二十三年(649)谥号:文皇帝庙号:太宗三、高宗李治永徽元年(650)--弘道元年(683)出生:贞观二年(628)六月十三日卒年:弘道元年(683)享年:56岁谥号:天皇大帝庙号:高宗四、宗李显嗣圣元年(684)出生:显庆元年(656)十月五日卒年:景龙四年(710)享年:55岁;谥号:孝和皇帝;庙号:宗五、圣神皇帝武则天武曌(zhào) 天授元年(690)--神龙元年(705)出生:武德七年(624)正月二十三日卒年:神龙元年(705)享年:82岁谥号:先则天大圣皇帝庙号:无袝高宗庙享则天大圣皇历史上唯位女性皇帝六、宗李显(复辟)神龙元年(705)--景龙四年(710)宗赐卢正道敕唐宗李显(又名李哲)高宗第七儿子也武则天所生第三儿子生两得立储、次被废、两次登基历史上数多两番登基皇帝七、睿宗李旦文明元年(684)--载初二年(690)景云元年(710)--延和元年(712)出生:龙朔二年(662)六月日卒年:开元四年(716)享年:55岁;谥号:大圣贞皇帝;庙号:睿宗唐睿宗高宗第八儿子即小儿子也武则天所生四儿子年幼位睿宗于龙朔二年(662)六月日己未出生于长安蓬莱宫含凉殿当年十月十八日即封殷王来被封亲王爵位还有豫王、冀王、相王等睿宗初名旭轮去旭字单名轮永隆二年(6 81)又次改封豫王时改名旦来名字轮和旦之间又有几次反复有意思来几次改名凡改名轮时背运时候;改名旦时时来运转时候史书说谦恭孝友好学工草隶尤爱文字训诂之书应该虚誉睿宗出生拥有了亲王爵位尔又两次做皇帝样经历只有同胞皇兄宗皇帝与之相比作李唐皇室成员像样还做过皇嗣(候补性质皇位继承人)又曾经被建议做皇太弟而且还做过太上皇却没有第二位了八、玄宗李隆基先天元年(712)--天宝十五载(756) 出生: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卒年:上元三年(762)享年:78岁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庙号:玄宗唐玄宗李隆基睿宗第三儿子垂拱元年(685)八月五日生于东都洛阳睿宗再度登基被册立皇太子并承继大统成唐朝历史上和太宗样享有盛誉皇帝由于谥号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历史上往往称唐明皇九、肃宗李亨至德元载(756)--宝应元年(762) 姓名:李亨(初名嗣升曾多次改名) 出生:景云二年(711)九月三日卒年:宝应元年(762) 享年:52岁谥号: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庙号:肃宗肃宗像唐肃宗李亨玄宗第三儿子唐朝第京师外登基再进入长安皇帝登基之日正安史叛军攻陷两京之;而当生命走上终点病死长安之时安史之乱仍未荡平迎还了避乱出逃父亲玄宗又和玄宗13天内先永诀人寰大唐帝国盛衰荣辱留下了难磨灭影响和耐人寻味幕总来说肃宗位乱世天子继承了天宝盛世成致力平叛同时尝试解决天宝来政治、经济体制运作各种弊端并身帝国打下了定基础当由于主要精力平叛无法对宫、宦官势力膨胀进行限制反倒给安史之乱重建留下了难消隐患肃宗人幸也大唐帝国悲哀十、代宗李豫广德元年(763)--大历十四年(779) 出生:开元十四年(726)十二月十三日卒年:大历十四年(779) 享年:54岁谥号:睿文孝武皇帝庙号:代宗唐代宗李豫初名李俶封广平郡王乾元元年(758)十月册皇太子改名豫即位之初正当安史叛军垂死挣扎关键时刻了早日平定叛乱结束动荡局面代宗对安史降实施了姑息政策致形成了河北藩镇割据局面给继承者遗留下了难彻底消除祸患经历了八年动荡大唐帝国元气大伤再无法达开元天宝时期太平治世十、德宗李适十二、顺宗李诵永贞元年(805)出生:上元二年(761)正月十二日卒年:元和元年(806) 享年:46岁谥号: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庙号:顺宗唐朝位居储君时间长位时间短皇帝顺宗位期间没有皇帝身份过新年即位当年新年已经太上皇了位时间还足200天永贞年号退位才改顺宗贞元二十年(805)八月四日退位太上皇尽管继位宪宗皇帝八月九日才举行册礼顺宗八月五日下诰改贞元年号永贞时身份已经太上皇顺宗位期间世留下了次说尽革新运动历史上称二王八司马事件来也有人称之永贞革新十三、宪宗李纯元和元年(806)--十五年(820)出生: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卒年:元和十五年(820) 享年:43岁谥号:圣神章武孝皇帝庙号:宪宗宪宗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巨大成并重振央政府威望成了唐朝兴气象长期来唐朝皇帝得评价较高有三人:太宗、玄宗、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样开创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也正说明了同寻常十四、穆宗李恒长庆元年(821)--四年(824)姓名:李恒(初名宥) 出生:贞元十年(795)七月六日卒年:长庆四年(824) 享年:30岁谥号:睿圣文惠孝皇帝庙号:穆宗穆宗共有五子其竟有三做了皇帝即敬宗、文宗、武宗唐朝历史上绝无仅有由于每儿子即位都把各自生母追尊皇太所穆宗先有三皇和配享太庙唐朝历史上也属罕见穆宗于长庆四年(824)正月死时刚刚30岁相对于之前唐朝皇帝来说谓短寿位十五、敬宗李湛宝历元年(825)-- 宝历二年(826)出生:元和四年(809)六月七日卒年:宝历二年(826) 享年:18岁谥号:睿武昭愍孝皇帝庙号:敬宗十六、文宗李昂文宗有两年号:太和(作大和)用了9年(827~835);开成用了5年(836~840)姓名:李昂(初名涵) 出生:元和四年(809)十月十日卒年:开成五年(840) 享年:33(说32)岁谥号:元圣昭献孝皇帝庙号:文宗十七、武宗李炎会昌元年(821)--会昌六年(846)姓名:李炎(初名瀍) 出生:元和九年(814)六月十日卒年:会昌六年(846) 享年:33岁谥号:至道昭肃孝皇帝;庙号:武宗敬宗、文宗、武宗共位23年们创造了唐皇朝奇迹兄弟三人唐代宦官俑相继君国历史上皇位继承既有父死子继也有兄终弟及像敬宗、文宗、武宗兄弟三人连续即位皇帝情况极少见无论何也皇位继承种常态种兄弟三人均做天子情况既折射出穆宗宫廷政治状况也给时期宫廷政治带来了新问题十八、宣宗李忱大元年(847)--十三年(859)姓名:李忱(初名怡) 出生: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卒年:大十三年(859) 享年:50岁谥号:圣武献文孝皇帝;庙号:宣宗唐宣宗宪宗第十三子元和五年(810)六月二十二日生于大明宫论辈分敬、文、武宗皇叔论年龄却比敬宗和文宗还小岁穆宗长庆元年(821)三月被封光王会昌六年(846)三月武宗弥留之际把37岁光王李怡立皇太叔并更名李忱成新皇位继承人唐朝历史上惟皇太叔即位皇帝又晚唐皇帝顺宗11帝寿命长位死于大十三年(859)八月享年50岁另外宣宗晚唐皇帝也得较高声誉位《资治通鉴》载:宣宗性明察沉断用法无私从谏流重惜官赏恭谨节俭惠爱民物故大之政讫于唐亡人思咏之谓之小太宗十九、懿宗李漼咸通元年(860)--十四年(873)姓名:李漼(初名温) 出生:太和七年(833)十月十四日卒年:咸通十四(873) 享年:41岁谥号:睿文昭圣恭惠孝皇帝;庙号:懿宗唐懿宗李漼(cuǐ)唐朝长子即位而且长安平安度过帝王生涯皇帝而懿宗位15年骄奢淫逸侏儒俑思进取宠信宦官迎奉佛骨面对内忧知其危遭遇外患觉其难把宣宗位期间重新点燃起来点希望之光彻底熄灭了二十、僖宗李儇(初名俨) 出生:咸通三年(862)五月八日卒年:文德元年(888)享年:27岁谥号:惠圣恭定孝皇帝;庙号:僖宗位l5年僖宗共有五次改元所有五年号:乾符(6年)、广明(1年)、和(4年)、光启(3年)、文德(1年)二十、昭宗李晔(初名杰) 出生:咸通八年(867)二月二十二日卒年:天佑元年(9 04) 享年:38岁谥号:圣穆景文孝皇帝;庙号:昭宗位16年昭宗有七次改元故有七年号:龙纪(1年)、大顺(2年)、景福(2年)、乾宁(4年)、光化(3年)、天复(3年)、天佑(1年)二十二、哀帝李祝(初名祚) 出生:景福元年(892)九月三日卒年:天佑五年(90 8) 享年:17岁谥号:初谥哀皇帝唐时加谥加昭宣光烈孝皇帝庙号:唐时议庙号景宗位3年未改元沿用昭宗天佑年号。

唐朝皇帝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年限陵寝年号

唐朝皇帝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年限陵寝年号

唐朝皇帝庙号谥号姓名在位年限陵寝年号两种表达法:一、唐朝总共有二十八个皇帝,按登基顺序如下:1.高祖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唐武德元年(高句丽婴阳王二十九年,隋天寿元年,隋皇泰元年,高昌义和五年,618年)至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在位;2.太宗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高祖第二子,唐武德九年(高句丽荣留王九年,高昌延寿三年,626年)至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在位; 3.高宗天皇大圣大弘孝皇帝李治,太宗第九子,唐贞观二十三年(高句丽宝藏王八年,蒙高祖元年,649年)至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在位;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高宗第七子,唐弘道元年(蒙世宗十年,683年)至唐嗣圣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在位;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高宗第八子,唐文明元年(蒙世宗十一年,684年)至唐载初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在位; 6.则天皇后武曌,周天授元年(蒙世宗十七年,690年)至周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在位;4.中宗大和圣昭孝皇帝李显复辟,唐神龙元年(蒙世宗三十二年,渤海太祖八年,705年)至唐景龙四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7.炀皇帝李重茂,中宗第四子,唐唐隆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5.睿宗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李旦复辟,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至唐延和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在位;8.谯王李重福,中宗第二子,唐中元克复元年(唐景云元年,蒙世宗三十七年,渤海太祖十三年,710年)在位;9.玄宗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李隆基,睿宗第三子,唐先天元年(蒙世宗三十九年,渤海太祖十五年,712年)至唐天宝十五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在位;10.肃宗文明武德大圣大宣孝皇帝李亨,玄宗第三子,唐至德元载(蒙赞普钟五年,渤海大兴二十年,燕圣武元年,756年)至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在位;11.岐王李珍,睿宗孙,唐正德元年(唐上元二年,蒙赞普钟十年,渤海大兴二十五年,燕显圣元年,761年)在位;12.代宗睿文孝武皇帝李豫,肃宗长子,唐宝应元年(蒙赞普钟十一年,渤海大兴二十六年,燕显圣二年,762年)至唐大历十四年(蒙长寿十一年,渤海宝历六年,779年)在位; 13.广武王李承宏,高宗曾孙,唐□□元年(唐宝应二年,蒙赞普钟十二年,渤海大兴二十七年,763年)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年
永隆
680年八月—681年九月
2年
因避讳唐玄宗李隆基的名字,唐朝人多称永崇
开耀
681年九月—682年二月
2年
永淳
682年二月—683年
2年
弘道
683年十二月
1个月
乾封
666年正月—668年二月
3年
唐中宗(在位:683年—684年)
嗣圣
684年正月—二月
2个月
唐睿宗(在位:684年—690年,684年九月后,武则天临朝称制)
年号
起讫时间
使用时间
备注
李渊(在位:618年—626年)
武德
618年五月—626年
9年
九年二月唐太宗即位沿用
唐太宗(在位:626年—649年)
贞观
627年—649年
23年
一作正观。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
唐高宗(在位:649年—683年)
永徽
650年—655年
6年
650年,新罗开始使用中国唐朝年号
2年
大历
766年十一月—779年14年唐德宗(在位:779年—805年)
建中
780年—783年
4年
兴元
784年
1年
贞元
785年—805年八月
21年
唐顺宗(在位:805年)
永贞
805年八月—十二月
5个月
唐宪宗(在位:805年—820年)
元和
806年—820年
15年
十五年闰正月唐穆宗即位沿用
唐穆宗(在位:820年—824年)
乾元
758年二月—760年闰四月
3年
元年二月复载为年
上元
760年闰四月—761年九月
2年
二年九月二十一日去年号,称元年,以建子月为岁首
宝应
762年四月—763年六月
2年
元年四月十五日改元,并恢复寅正。四月二十日唐代宗即位沿用
唐代宗(在位:762年—779年)
广德
763年七月—764年
2年
永泰
765年—766年十一月
2年
中和
881年七月—885年三月
5年
光启
885年三月—888年正月
4年
文德
888年二月—十二月
11个月
元年三月唐昭宗即位沿用
唐昭宗(在位:888年—904年)
龙纪
889年
1年
大顺
890年—891年
2年
景福
892年—893年
2年
乾宁
894年—898年八月
5年
光化
898年八月—901年三月
4年
天复
901年四月—904年闰四月
长庆
821年—824年
4年
四年正月唐敬宗即位沿用
唐敬宗(在位:824年—826年)
宝历
825年—827年二月
3年
二年十二月唐文宗即位沿用
唐文宗(在位:826年—840年)
大和
827年二月—835年
9年
或作太和
开成
836年—840年
5年
五年正月唐武宗即位沿用
唐武宗(在位:840年—846年)
会昌
841年—846年
3年
用子正
久视
700年五月—701年正月
2年
元年十月复寅正
大足
701年正月—十月
10个月
长安
701年十月—704年
4年
唐中宗(在位:705年—710年)
景龙
707年九月—710年六月
4年
李重茂(在位:710年)
唐隆
710年六月—七月
2个月
或作唐元、唐兴、唐安
唐睿宗(在位:710年—712年)
景云
710年七月—712年正月
3年
太极
712年正月—四月
4个月
延和
712年五月—八月
4个月
唐玄宗(在位:712年—756年)
先天
712年八月—713年十一月
2年
开元
713年十二月—741年
29年
天宝
742年—756年七月
15年
三年正月朔改“年”为“载”
唐肃宗(在位:756年—762年)
至德
756年七月—758年二月
3年
称“年”为“载”
4年
南吴太祖杨行密用此年号到904年。前蜀高祖王建在907年九月用此年号(天复七年)
天祐
904年闰四月—907年三月
4年
元年八月唐哀帝即位沿用。河东、凤翔、淮南仍称天祐年号,碑刻中有用至天祐二十年。前蜀王建、南汉刘隐、南吴、晋李克用、岐李茂贞、吴越钱镠等割据政权仍行唐天祐年号
长寿
692年九月—694年五月
3年
用子正
延载
694年五月—十二月
8个月
用子正
证圣
695年正月—九月
9个月
用子正
天册万岁
695年九月—十一月
3个月
用子正
万岁登封
695年十二月—696年三月
4个月
用子正
万岁通天
696年三月—697年九月
2年
用子正
神功
697年九月—十二月
4个月
用子正
圣历
698年—700年五月
文明
684年二月—八月
7个月
光宅
684年九月—十二月
4个月
垂拱
685年—688年
4年
永昌
689年正月—十一月
11个月
载初
689年十一月—690年八月
2年
从元年起用子正
武周年号
武则天(在位:683年—705年)
天授
690年九月—692年三月
3年
用子正。元年九月改国号为周
如意
692年四月—九月
6个月
用子正
乾封
666年正月—668年二月
3年
总章
668年二月—670年二月
3年
《旧唐书》和新疆出土的《唐纪元钞》作乾封三年二月改元总章元年;《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作乾封三年三月改元
咸亨
670年三月—674年八月
5年
上元
674年八月—676年十一月
3年
仪凤
676年十一月—679年六月
4年
调露
679年六月—680年八月
6年
六年三月唐宣宗即位沿用
唐宣宗(在位:846年—859年)
大中
847年—860年十月
14年
十三年八月唐懿宗即位沿用
唐懿宗(在位:859年—873年)
咸通
860年十一月—874年十一月
15年
十四年七月唐僖宗即位沿用
唐僖宗(在位:873年—888年)
乾符
874年十一月—879年
6年
广明
880年—881年七月
显庆
656年—661年二月
6年
为避讳唐中宗李显的名字,因此唐朝人追称显庆年号多称明庆,又作光庆
龙朔
661年三月—663年
3年
麟德
664年—665年
2年
《旧唐书》、《新唐书》都称是龙朔三年十二月,诏改明年正月一日为麟德元年。但是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纪元钞》则记载“龙朔四年六月一日改”,与史书的记载相差半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