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汉语复习大纲
现代汉语(下)复习大纲
一、术语
形式(form)、意义(meaning)、功能(function)
言语事件(speech event)
普遍语法(general grammar)
语法化(grammaticalize/grammaticalization)、词汇化(lexicalize)
重新分析(reanalysis/reanalyse)
句型、句模、句类
三个平面(句法、语义、语用)
范畴(语类)(category)、次范畴(子语类)(sub-categoty)
原型(理想认知模型)(prototype) 、典型范畴(prototype categories)、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s)
黏着(bound) 、自由(free)
邻接性(adjacency)、突显性(prominence)、局部性(local)
语序(词序)(word order)、形态变化(屈折)(inflection)
有标记(marked)、无标记(unmarked))
分布(Distribution)、中和(Neutralization)
构式(Construction\Construct)
替换(Substitution)
最小对比对(Minimal Pair)
能产性(Productivity)
歧义(Ambiguity)、模糊(Vagueness)
优选论(Optimality Theory)
句子(sentence)、小句(clause)
话语(discourse)
零句(minor sentence)、整句(major sentence)
短语(phrase/phrasal)、词组(group)
向心(endocentric)、离心(exocentric)
主谓一致性
直接宾语(direct object)、间接宾语
关系小句(relative clause)
同位语(apposition/appositional)
独立成分(absolute)
word词
common noun普通名词、collective/collective nouns集合名词、mass物质名词、proper专有
名词、abstract noun抽象名词
count/countable可数的、uncountable/noncount 不可数的
时间词、处所词、方位词
personal pronoun人称代词、reflexive pronoun 反身代词、reciprocal pronoun相互代词、demonstrative pronoun指示代词
限定词
quantifier量化词
名量词、动量词
intransitivity不及物性、transitivity及物性auxliary助动词
动力情态、道义情态、认识情态
phrasal verb短语动词
趋向动词
离合词
非谓形容词(区别词)、性质形容词、状态形容词、唯谓形容词
正反问、是非问、选择问、特指问、疑问句尾
格标
co-ordinator/co-ordinating conjunction并列连
词、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从属连词proclitics前附词、enclitics后附词
结构助词、时间助词、比况助词
mood语气
paradigm词形变化
syntactic functions句法功能
collocation/collocate/collocability搭配(搭配词、可搭配性)
兼类词
X-阶标X-bar
C-统制C-command
binding theory约束理论
conversation analysis会话分析
convention/conventional 规约(规约的)implicature 隐涵
turn 话轮
co-operative principle 合作原则
common sense entailment 常识衍推
maxim of quality 质的准则、maxim of quantity 量的准则、maxim of relevance 关联准则、maxim of manner 方式准则
interpersonal 人际
illocutionary force 示意语力
locutionary 发话行为、perlocutionary取效行为indirect speech acts 间接言语行为
metaphor隐喻、metonym 转喻
relevance theory 关联理论
rhetoric/rhetorical 修辞(修辞的)、rhetorical figures 修辞格
二、观点
试析语法单位的三个方面(形式、意义、功能)举例说明“原型理论”和“典型范畴”
怎样区别“有标记”和“无标记”?
简论结构主义语法和生成语法的向心、离心理论。
什么是句本位和词组本位(包括代表人物)?什么叫空主语?汉语有空主语吗?如果没有,这导致了什么现象?
怎样区别主题和主语?汉语句首名词性成分与英语比较,复杂在什么地方?它们是主语还是主题?你怎么看“汉语是主题优先的语言”?你对中国结构主义的“主谓谓语句”怎么看?
当时间/处所名词性成分在句首时,按照中国结
构主义观点,怎样判别它们是主语还是状语?试举例说明之。
举例说明汉语主、宾语的意义类别。
试比较英汉定语的类别和异同。
(着重举例说明关系小句和介宾定语)请用优选论说明世界语言的关系小句的语序的趋向。
英汉语在此有什么不同?这导致了什么结果?为什么汉语会采用这一有标记的语序?
举例说明汉语有哪些补语类型?
我们可以说“很干净”,而不说“很学习”,所以动词是不能受“很”修饰的,这种看法是否正确?举例说明汉语动词受“很”修饰的情况。
以“是”为例说明对比焦点(强调重音)。
以“很阳光、特现代、太超女、非常知识女性”为例说明“副+名”组合的原因。
以“就他看了两本书、他就看了两本书”“我只同他说过这件事、我同他只说过这件事”为例简要说明副词的辖域。
试论现代汉语疑问句的基本类型以及英汉疑问句的区别。
试析“呢、吗”在表疑问时的区别。
以“他不看书”和“他没看书”为例试析“不、
没”否定的差异。
汉语方位词包括哪些?判断汉语中空间方位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举例说明汉语名词(量词)、动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形式,以及这些形式所表示的意义。
举例说明汉语情态系统。
汉语趋向系统表示空间意义时,各自的语义框架是什么?
以“*他很不高”和“他很不高兴”为例说明“不+形容词”格式的两种意义?
举例说明英汉中疑问形式的非疑问用法。
举例说明汉语中“自己”的用法,并介绍约束A 原则。
请用题元理论和格理论说明被动句的生成,并说明运用它来解释汉语“被”字句有什么困难。
举例说明合作原则。
什么叫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三、操作(下面的例句只是样例,实际考试的例句会有变化)
1、请找出下列话语中的独立成分,说明它的类别:
不管你说什么,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话语标记),不交钱就别想过去。
老大爷,您家住哪儿?(称呼语)
咱妈,呵呵(拟声用法),可不知道这事,是吧(疑问句尾),哥(称呼语)!
这事儿啊,我就不信了(话语标记),你会不知道?
这样看来(话语标记),谁爱谁还说不定呢!
同学们(称呼语)…嘿…哦(拟声词)…那个,那个(话语标记),同学们(称呼语)…
你说的我看(话语标记)未必是真!
他举起枪,呯!(拟声词)刘大拿应声而倒。
“狗汉奸(称呼语)!你也有今天!”小毛啐了刘大拿一口,“大哥,(称呼语)我也跟你去打日本鬼子,好嘛?!(疑问句尾)”
----你确定一定以及肯定?(郭芙蓉)(陈述句尾) -----我不否认否决以及否定(吕轻侯)(陈述句尾)
大伙:“你说你羞不羞,啊~~”(叹词)佟掌柜低头:“羞…………(然后抬头笑)羞,并快乐着~~”
天啊(叹词)!这什么世道!
你说(话语标记),我对你好不好?
2、判断下列句子中的定语哪些是限定性修饰语,哪些是非限定性修饰语:
在三味书屋读书(限定性)的鲁迅从来也没想到他会成为新时代的“旗手”。
勤劳、勇敢、善良(非限定性)的中华民族,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善良(限定性)的人可以得到上天的帮助
善写杂文(非限定性)的鲁迅,和其它那些善写杂文的人不一样。
占领了大沽炮台(限定性)的联军开始四下烧杀抢掠。
这位自诩来自文明世界(非限定性)的额尔金就是火烧圆明园的凶手,虽然“先进、文明”(非限定性)的大不列颠从未就贩卖鸦片和烧杀抢掠的罪行向受害的中国人民认罪、道歉,但凶手毕竟是凶手,他们以及他们的(限定性)帝国必将受到历史的审判。
3、通过下面几例说明状位形容词的语义指向:他俨俨地彻了一壶茶(指向“茶”)
他高高地挂起灯笼(指向“灯笼”)
他们整整齐齐地排成一个方阵(指向“方阵”)他惊慌地看着她(指向“他”)
他高兴地邀请她(指向“他”)
他慢慢地推她(指向“推”)
他歪歪倒倒地进了教室(指向“进”)
由此可见,汉语状位形容词可以指向宾语、主语及动词。
4、证明以下词的词类:
热爱、亲爱、可爱、敬爱、关爱、亲切、答案、答应、答复、战争、作战、战斗、战士、非常、平常、平凡、极端、青年、年轻、青春、青青、坚定、坚强、坚决、决心、决斗、决意、爱(发烧)、爱(祖国)、恨、仇恨、笔直、竖直、雪亮、雪白、刚、刚刚、刚才、即将、将来、将、要(钱)、要(下雨)、过去、过来、过分、过(日子)、(坐)起来、(哭)起来、跟、前方、前后、见闻、见到、积极、高度、高、漂亮、美貌、美容、智慧、聪明、使用、包装、理想、一律、一切、全部、的、着、啊、(吃)过、(走)过、跟、研究、局部、慰问、问候、超前、认识、通过、科学、方
便、自动、工作、领导、领袖、病、索性、任性、任意、未必、必定、必须、必要、必然、一再、一直、偶尔、偶然、可能、帮助、援助、难看、观看、小看、重要、主要、精要、洁白、雪白、给、果然、偶然
5、判断是动词还是介词:
他在家吗?他在家读书吗?我们来比比谁的力气大、我比他力气大、他给我一本书、他给我买了一本书、他给人打了、我给您躹躬了、我用笔、我用笔写字、我通过了考试、我通过考试改变了命运、一切都是为大家、我为大家服务、他到了北京、从上海到北京
6、请按照样例对下面的结构进行分析,每一例都要分别进行直接成分分析和句法树分析:
直接成分分析
我们需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主 | | 谓|
| 状 | | 中
|
| 动| | 宾 |
| 定
| | 中 |
| 并 | |
列 |
| 动 | | 宾 |
| 动 | | 宾 |
句法树分析
S
NP VP!
N ADP VP!
AD V!
NP
VP
(的) NP!
VP CONJ VP N
V! NP V! NP
N
N
我们需要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7、歧义句分析
8、请划分多重复句的层次,并标明是何种关系,
如样例所示:
样例:只要你坚持体育锻炼,||就会好起来,| 因
为锻炼能增进人们的健康。
条件因
果
其中“|”用于分析最高的层次,“||”分析
次一级的层次,以此类推。
我们的确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是如果因
为有了这些成绩,就骄傲起来,并且认为可以歇一歇脚,那就不妥当了。
这个学校,虽然并不很有名气,甚至连像样的礼堂也没有,开大会只能到操场去,但却有许多家长经常来找校长,想把孩子送来读书。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虽然没有很用力,可是因为铁烧得过了火,火星溅得特别多。
谁要是工作起来马马虎虎,不管他说得多么好,人们也不会信任他。
没有知识,就无法做好工作;有了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我不是不珍惜这些荣誉,而且我承认它很有价值,只不过我从不为了追求荣誉而工作。
尽管他是一个古人,也不知道什么叫唯物主义,但他既然是立足于现实,他的思想中就不能不带有唯物主义的成分,因而能够从现实中发现“实践”这一真理。
我们之所以纪念他,不仅仅是因为他把一生都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因为他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并以他的发现为科学打开了一道崭新的
大门。
不但要看到它的正面,也要看到它的反面,还要了解该事物与他事物的联系,否则就不能有比较完全和正确的认识。
9、下面各句用了什么类型的比喻:
人需要真理,就像庄稼需要阳光和雨露一样。
(明)
生命如果是树,那么,理想是根,勤奋是叶,毅力是干,成功是果。
(暗)
树影再长也离不开树根,雁飞再远也忘不了故乡,人走天边也怀念祖国。
(引喻:无喻词,前两句喻体,第三句本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