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专题复习:专题二《唐宋元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含答案)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练习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b8390f8452ea551810a687b4.png)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练习第1题【单选题】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形式和民族关系是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与下面哪个时期类似( )A、春秋B、战国C、三国两晋南北朝D、隋唐【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宋代的丝织业非常发达,丝织业中心是( )A、成都.杭州B、开封.临安C、杭州.广州D、开封.杭州【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有的同学很爱吃从泰国引进的香米,而宋朝时也从外国引进了优良品种占城稻,你知道它是从哪个国家引进的吗( )A、越南B、泰国C、新加坡D、缅甸【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北宋初年,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唐朝后期潘镇割据B、陈桥兵变C、唐末农民起义D、五代政权频繁更替【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假如你生活在宋代,不可能看到的情境是( )A、岳飞在郾城打败金军B、供住宿的邸店很多C、许多读书人在书房里钻研八股文D、你和你的朋友晚上可以出来吃点夜宵【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两宋时期,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 )A、黄河流域B、长江流域C、太湖流域D、淮河流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了传承民族文化,彰显民族特色,我国增设清明节、端午节等为法定节假日。
这些节日早在宋代都有了,那时最受重视的节日是( )A、重阳节B、元旦C、元宵节D、中秋【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记载,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为广大中国人民所重视。
下列节气或节日主要祭拜祖先或祭拜逝去的亲人的是( )A、端午B、立春C、清明D、立冬【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物品出现在中国不同的时期。
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筒车②司母戊鼎③《天工开物》④“交子”⑤麻沸散。
A、⑤②①④③B、②⑤①③④C、②⑤①④③D、⑤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名师整理)最新历史中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提纲
![(名师整理)最新历史中考复习《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24a1e5749649b6649d74753.png)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单元知识网络】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北宋1. 建立:960年,赵匡胤(宋太祖)政国号为宋,定都东京(今河南开封)2.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使得皇权大大加强3. 重文轻武的政策:削弱武将权力,提升文官地位改革、发展科举制等二、辽、西夏、北宋的并立1.契丹族:10世纪初,耶律阿保机统一各部,建立政权2.党项族:11世纪前期,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3.辽与北宋的和战:“澶渊之盟”4.西夏与北宋的关系:订立宋夏和约三、金与南宋的对峙1.金朝建立:1115年,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2.南宋建立:1127年,赵构在临安登上皇位,史称南宋3.宋金和议: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四、宋代经济的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从唐朝中期开始,至南宋结束)五、蒙古族的兴起: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六、元朝1.建立: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1272年定都于大都2.发展:1276年,南宋灭亡。
元灭南宋,完成了全国的统一(1279)3. 元朝的统治⑴加强中央集权①中央:设立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②地方:实行行省制度⑵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设立澎湖巡检司;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西藏事务七、都市生活和文化1.出现大城市;城市中的瓦子和勾栏2.宋词名家: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3.元曲名家:元曲四大家4.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八、科技与中外交通1.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北宋末年指南针运用于航海;宋元时科技,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基础知识梳理】一、北宋的政治知识点1.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1.北宋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夺取后周政权,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赵匡胤就是宋太祖。
2.北宋统一: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课件)-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部编版)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复习课件)-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bac0841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a3.png)
考点排查四: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标: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1.农业的发展
原因 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表现
①北宋时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推广到东南地区; ②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 ③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 ④到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区已向2.北手推工进业到的江兴淮盛和川蜀一带。
宋代经济的发展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海外贸易原因:
①陆上丝绸之路受阻;②宋代农业、手工业、商业的繁荣,为海外贸易奠定了坚实 的物质基础;③宋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发达;④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经济重心南移原因:
政治:北方战乱,南方相对安定;宋朝政治中心南移对经济重心南移有一定的影响。 自然: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人口:北方人口南迁,劳动力增加,并带去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 政策:政府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重视兴修水利。 宋代经济发展启示: 采取积极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保持安定的社会环境;重视科技进步;保护生态环 境,爱护自然;坚持对外开放政策;重视人才……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单元复习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标要求
1.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2.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对峙局面;了解女真族的崛起,知道岳飞抗金的事迹 和南宋偏安。 3.知道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4.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西夏、金,元军灭南宋;知道元朝的统 一。 5.通过宣政院管辖西藏,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6.知道宋元时期商业贸易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 行以及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7.通过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认识四大发明对世 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cad5b4f2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9d70954.png)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一、单元知识要点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1.10世纪初,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以后改名为辽)。
2.辽与北宋的和战:(1)战:宋辽之战(宋真宗时,主战大臣是寇准)(2)和:双方签订澶渊之盟”。
3.11世纪前期,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大夏皇帝,史称西夏。
第8课金于南宋的对峙1.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他就是金太祖。
2.1125 年,金灭辽。
3.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4.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他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5.南宋与金的和战:(1)战:岳飞抗金(“岳家军”)(2)和:宋金和议,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1.农业的发展:(1)原因: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2)表现:由越南传入的占城稻: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谚语。
南方普遍种植茶树,南宋后期,棉花种植已向北推进到江淮和川蜀一带。
2.手工业的兴盛:(1)纺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经有了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
(2)瓷器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3)造船业:,南宋的海船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3.商业贸易的繁荣: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地区出现“交子”,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4.从唐朝中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
那时中央的财政,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1.1206年,铁木真完成了对蒙古草原的统一,建立了蒙古政权,他被尊称为“成吉思汗”。
2.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大元,次年定都于大都。
第11课元朝的统治1.元朝的地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贵族为主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练习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2631a67f763231126fdb1173.png)
华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知识点
练习
第1题【单选题】
元朝时到过中国、他的一本游记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财富的向往,他是( )
A、屋大维
B、查理?马特
C、亚里士多德
D、马可?波罗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古代的北宋时期。
请你指出它是( )
A、会子
B、交子
C、关子
D、瓦子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百子戏春图》中的“春”所指的节日与下列那一句诗所指的相同是( )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C、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D、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照楼台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凌晨,将士突入馆驿中……太祖未及回答,有的人就把黄袍加太祖之身,众皆拜于庭下,大呼称万岁,声闻数里……太祖既得天下。
”该材料描述的事件是( )
A、陈桥驿兵变
B、李渊建唐
C、八王之乱
D、七国之乱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宋朝开国后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受到社会普遍尊重的是( )
A、士人
B、农民
C、工匠
D、商人。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2b064ff90c69ec3d4bb750d.png)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一)唐代的边疆各族(1)唐代的边疆各族1、边疆民族:回鹘、南诏、吐蕃、契丹、突厥等2、民族关系:民族和睦,关系密切3、民族政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4、民族制度:设立羁縻州。
(唐朝政府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立与内地不同的行政制度,长官都由当地人担任,可以世袭,政府一般不过问其内部事务。
这种统治边远民族的地方行政制度,当时称为羁縻州。
)它的建立体现了一国多制的精神和唐代政治开明。
(2)文成公主入藏1、吐蕃是藏族的祖先,生活在我国的青藏高原。
七世纪,吐蕃首领松赞干布做了赞普(君主),统一了青藏高原,建都逻些(今拉萨)。
2、641年,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入藏,唐高宗时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西海郡王。
3、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对加强汉藏两族的联系,发展藏族经济作出了很大贡献。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二)唐代的中外文化交流一、唐都长安1、布局及功能:宫城、皇城、外郭城宫城: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皇城:是政府机关的所在地,外郭城:是居住区(坊)和商业区(市),长安城的坊和市是分开的。
2、地位:是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繁荣的城市之一,是全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二、玄奘西行1、生平:唐太宗时期人,原名陈祎,玄奘是他的法号。
2、西行目的:求取佛经3、成就:取回佛经,撰写成《大唐西域记》三、中日交往(1)、鉴真东渡1、生平:(688—763),唐玄宗时期东渡日本2、目的:传播佛学3、东渡概况::六次东渡,被尊为律宗初祖,被日本人民誉为“天平之甍”。
4、意义:传播了唐朝文化,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2)、遣唐使:概念:日本对赴唐使者的称呼。
作用:对中日文化的交流作出了巨大功绩。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资料(三)辽、宋、西夏、金并立1、辽、宋、西夏、金政权简表2、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治汉人”。
3、北宋:①建立: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建立北宋。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常考知识点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2023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常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4f8235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b1.png)
文化 重文轻武 政策
作用/影响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读熟、理解) 宋:“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重点:赵匡胤、通判、转运使、重文轻武
考点清单02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澶澶
渊渊
兴庆
之之 盟战
北宋
考点清单02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一、契丹族与党项族
政权 建立 名称 时间
蒙古 1271年
忽必烈(元世祖)
大都
单元内容要点
民族关系战与和
双方
事件
概况
北宋-辽 澶渊之盟 内容:宋给辽岁币(寇准、宋真宗)影响:辽宋保持和平局面
北宋-西夏 宋夏议和 内容: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岁币;影响:宋夏边境贸易兴旺
南宋-金
岳飞抗金 岳飞:郾城大捷;双方以淮水至大散关一线为分界线) 宋金议和 影响: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宋太祖晚期:保持友好 和
北宋与辽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通使节。
宋太宗时期:多次战辽 向辽发动数次战争遭到失败,只好采取防御政策。 战
宋真宗时期:辽军攻宋(寇准) 辽军大举攻宋,一直打到黄河岸边的澶州城下,威胁都城开封,
宋军打退辽军。之后议和,签订“澶渊之盟”。
5.和(宋真宗): 澶州之战之后,辽与宋议和,辽军撤回,宋朝给辽岁币。这次盟 约史称“澶渊之盟”。
考点清单02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三、西夏和北宋的关系
1.战: 元昊称帝后,多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宋朝被动挨打,损失惨重。
2.和: 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了宋夏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 西夏岁币。议和后,宋夏边界贸易兴旺。
易错字:澶渊之盟、郾城大捷
复 习
目 标
七下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件-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七下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课件-2024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33c19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9.png)
一、最新课标解读
1.认识北宋面临的新形势,了解辽、宋、西夏的并立与北宋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 的政策(唯物史观)
2.通过了解宋金之战、南宋偏安和南方地区的经济繁荣,知道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进 一步南移(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通过了解蒙古兴起和元朝统一,设立行省、宣政院等制度,知道西藏在元代正式纳 入中国版图,理解元朝统一对中华民族进一步交融的重要意义(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考点1:知道北宋的建立、统一,了解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王安石 变法
(一)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建立
960年,后周大将赵匡胤(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 他的部下拥立他当皇帝。赵匡胤随即回师夺取后周政权, 改国号为宋,以开封为东京,作为都城,史称北宋
统一
宋太祖和他的后继者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 陆续消灭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 裂割据局面
造成政府机构重叠,官员 冗滥,行政效率低下,财 政开支庞大
钱
①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除各州留一部分用作地方的 地方财政困难,物质
(财政上) 必要支出外,其余一切税收由中央掌控
基础薄弱,给北宋种
②后来又陆续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下了积贫的祸根
历史意义 通过上述措施,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考点3:知道成吉思汗的崛起以及蒙古军灭亡夏、金和南宋;知道元朝的统一
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统一
统一蒙古 蒙古灭西夏
蒙古灭金 元朝建立 统治措施
元朝统一
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草原,建立蒙古政权,称成吉思汗
1227年成吉思汗率军灭西夏,卒于途中
1234年,蒙古灭金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2023年中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028c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18.png)
本单元知识网络
中考真题演练Biblioteka 1.(2022·吉林长春)“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
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延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这些现象
是哪一政策的体现( ) A.休养生息 B.重文轻武
【B】
C.文化专制 D.闭关锁国
2.(2022·四川自贡)宋太祖赵匡胤打破传统中国作风,以务实态
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 流进一步发展起来。(P63)
六、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概况
宋元时期科技文化繁荣的主要原因(政治、经济、对外交往等) 1.政治:宋元时期社会较为稳定,为科技文化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环境; 2.经济: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的繁荣,为科技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3.对外交往:中外贸易活跃,对外交往发展,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4.前朝基础:隋唐文化成就为宋元科技发展奠定基础(印刷术、火药等) 5.人民创造: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和智慧的结晶等。
一、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与重文轻武政策
(二)重文轻武政策
目的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措施
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②采取抑制武将、 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③注重发展文教事业, 改革发展科举制。(P31)
影响
积极
扭转了五代十国尚武轻文的风气,有利 于政权稳固和国家安定。
消极
军队战斗力减弱;官员冗多且办事效率 低下;增加朝廷的财政支出。(补充)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A】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7.(2022·山东青岛)“宋辽金对峙的300多年间,传统社会的经
济、政治、文化中心,完成了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转变。”以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题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期末模拟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2fdaf954650e52ea551898e1.png)
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的融合。
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2.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下列哪个选项中的少数民族建立的()A. 契丹、党项、匈奴B. 契丹、党项、女真C. 党项、女真、回纥D. 匈奴、回纥、吐蕃3.金庸武侠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
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
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4.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和重要方法之一。
辽、宋、夏、金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国家统一 B.政权并立 C.三国鼎立 D.和平共处5.宋朝时期为了加强对海外贸易的管理,在主要港口设立的机构是()A.都护府B.市舶司C.中书省D.宣政院6.据古代文献记载和大量出土文物考评,我国使用货币已有三千年以上的历史。
货币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交子②秦半两钱③五铢钱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7.下列语句中,反映长江流域已成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是()①“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②“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③“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
”④“苏湖熟,天下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8.徐老师在介绍我国古代某朝市民生活的讲座中多次提及“瓦子”、“勾栏”、“交子”。
他介绍的是哪一朝代的市民生活( )A. 唐朝B. 宋朝C. 明朝D. 清朝9.如果你选用如下图片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宋代针铺商标及铜版北宋“交子”《清明上河图》局部南宋海船A. 宋代国家统一B. 民族政权并立C. 宋代商业繁荣D. 宋代民族融合10.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和完成分别是在()A.秦汉时期、隋唐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C.秦汉时期、两宋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宋时期11.某学校七年级的一次历史探究与实践课上,老师围绕主题出示了如下图片材料,由此可知其探究的主题应是()A.东晋时期流芳千古的书法艺术 B.宋朝南方农业手工业的发展C.唐朝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D.清朝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12.下列关于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南方生产环境和条件比北方优越 B.北方战乱较多,南方相对稳定C.南方统治者为壮大实力,重视发展经济D.南方的生产技术、工具比北方先进13.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在宋代的是( )A.在南方能吃到当地产的占城稻米饭 B.在四川经商时携带纸币C.一边喝茶一边看吴承恩的《西游记》D.驾驶配备指南针的船去海上捕鱼14.被誉为“一代天骄”的成吉思汗,其历史功绩是()A.统一蒙古 B.建立元朝 C.设立行省 D.打退沙俄15.在我国历史上,蒙古族曾经建立了一个疆域空前辽阔的大元王朝,其建立者是A.成吉思汗 B.忽必烈 C.完颜阿骨打 D.耶律阿保机16.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
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巩固辅导
![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巩固辅导](https://img.taocdn.com/s3/m/1a8e48ee7e21af45b207a855.png)
华师大版初中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巩固辅导第1题【单选题】宋朝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是( )A、海关B、中央政府C、工部D、市舶司【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
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B、辽灭北宋C、辽灭金D、蒙古灭南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澶渊之盟”的双方是( )A、北宋与辽B、北宋与西夏C、南宋与西夏D、南宋与金【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图是闻名遐迩的《清明上河图》局部,该画卷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城市生活的面貌,以下关于当时社会生活描述错误的是( )A、北宋都城东京人口超100万,商业繁荣B、北宋百姓热爱生活,穿红着绿,骑驴坐轿游玩的人在大街上络绎不绝。
C、大街上闻不到汽车尾气味,却有一丝驴屎牛屎的气息。
D、画中驮炭的毛驴反映了京城已经以煤为燃料【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的典故,都与下列哪一个历史人物有关( )A、耶律阿保机B、元昊C、赵匡胤D、赵构【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辽、西夏分别属于下列哪个少数民族( )A、党项、匈奴B、汉族、回族C、回族、女真D、契丹、党项【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北宋都城东京,体验宋朝人的一日生活,我们不能做到的是( )A、游夜市,喝冷饮B、坐牛车,住邸店C、逛“瓦子”,吃甘薯D、挂年画,贴“桃符”【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岳飞墓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对联中,佞臣指( )A、赵高B、李林甫C、秦桧D、贾似道【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如下图片资料。
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A、政权并立B、艺术精湛C、民族融合D、商业繁荣【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南宋时期,以“莫须有”的罪名被诬陷的著名抗金将领是( )A、岳飞B、韩世忠C、李纲D、陈东【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苏辙《栾城集》里描述的“与朝廷和好年深,藩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反映的是北宋与关系( )A、西夏B、辽C、女真D、南宋【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960年正月的一天,北周的边境传来敌情,宋州归德军节度使奉命出征,不料半路却出现意外,士兵在陈桥驿把黄袍加在他的身上,拥他做了皇帝,以“宋”为政权名称,这就是黄袍加身,这里的他是( )A、赵匡胤B、赵光义C、赵普D、石守信【答案】:【解析】:第13题【单选题】宋代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