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两则 作业

合集下载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  同步分层作业(含答案解析)

陈太丘与友期分层作业一、单选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B.尊君在不.(同“否”)C.撒盐空中差.可拟(大体)D.友人惭,下车引.之(拉)2.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植树的牧羊人》是美国作家让·乔诺的一篇绘本故事,以叙事为主,以时间为顺序展示牧羊人改造荒原的努力,最后以议论点题,人类除了毁灭,还可以创造。

B.律诗通常每首八句(如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每二句成一联,共四联。

习惯上称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颈联,第三联为领联,第四联为尾联。

C.敬辞和谦辞,是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较多的一类,一般用于对别人敬重和表示自己谦恭。

常见的敬辞有:尊君、令堂、惠存等;常见的谦辞有:家君、愚兄、寒舍等。

D.《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都选自《世说新语》,是南朝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志怪小说集。

3.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

B.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做过太丘长。

C.《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的。

D.《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上的街市》作者是郭沫若,代表作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B.泰戈尔,俄国作家,诗人,他的诗歌格调清新,具有民族风格。

C.《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是反映儿童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的名篇。

D.想象和夸张是童话的重要特性,它用虚构的故事,曲折的情节,让儿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出自这本书。

B.《世说新语》是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七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卷:《世说新语》两则

七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卷:《世说新语》两则

七年级上册(部编版)语文同步练习卷:《世说新语》两则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游茶山记[清]顾宗泰茶山于邓尉诸山中最小,亦最僻。

自铁山折而行至山,高不数仞,广不三十步,若培塿①然。

山皆石,立者,仆者,侧者,平者,偃而跪者,高而突者,委邃盘郁②,咫尺异势。

以其濒于湖,又得回揽③诸峰,遂为登陟④之胜。

有亭焉,凌石而立,北望铜井,地渐高,此山如箕,卷舌以出,众山络其背,梅花、时花聚众山凹。

千岩万壑,坐而收之,攒蹙繁英,莫得隐遁。

白云空濛,可以望而不可以穷。

南去太湖,若在足下。

七十二峰,青螺隐跃;小峰六,浮于湖,若案⑤若几。

有风飒然,则银波荡空,杳然万顷,滉瀁⑥浩渺,尽入无际。

噫!以兹山之胜,置之城邑,则邀游者将争奇夸异以为美,今僻处山之西,又无好事之士为之铲削⑦经营,其兹山之不遇欤!孰使予流连于湖山杳霭间,不以僻而遗者,非兹山也欤?(选自《中国游记散文大系(上)》,山西出版集团书海出版社2004年第1版,有删减)[注释]①培塿(pǒu lǒu):小土丘。

②委邃盘郁:委邃,堆积很深的样子;盘郁,层层曲折。

③揽:通“览”。

④登陟(zhì):登高临远。

⑤案:狭长的桌子。

⑥滉瀁(huànɡ yǎnɡ):水广大无边的样子。

⑦铲削:经营清理开发的意思。

1 . 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

茶山于邓尉诸山中最小。

2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以其濒于湖(_______)(2)遂为登陟之胜(_______)(3)可以望而不可以穷(_______)(4)以兹山之胜(_______)3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七十二峰,青螺隐跃;小峰六,浮于湖,若案若几。

4 . 文章虚实结合,形象地写出了山之奇,湖之。

结尾处慨叹茶山僻处邓尉诸山之西,表达出作者怎样的情感?阅读下文,完成第下面小题。

桃花源记(节选)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 试题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 试题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一、选择题(共1小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二、基础知识(共4小题)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3)过中不至.(4)相委.而去(5)讲论....文义(6)与友期行3.【古今异义】解释加点字意思。

(1)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今义:(2)太丘舍去.古义:今义:4.补充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

(1)与儿女讲论文义(2)过中不至(3)去后乃至5.填空。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名)组织编写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三、文言文阅读(共2小题)6.阅读下面的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白雪纷纷/何所似B.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陈太丘/与友期行D.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解释下面加点字的含义。

①寒雪日内集.②俄而雪骤.③陈太丘与友期.行④太丘舍.去(3)下面四个成语中“顾”字的含义跟“入门不顾”的“顾”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三顾茅庐B.奋不顾身C.顾全大局D.瞻前顾后(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提升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提升训练)(解析版)含答案

第08课《世说新语》二则【提升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答案】B【解析】B错。

“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2.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A.令尊、垂念B.奉陪、家严C.鄙人、高就D.劳驾、舍弟【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掌握能力。

敬辞和谦辞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谦辞表示谦虚的言辞。

A项都是敬辞。

B项中“家严”指自己的父亲,是谦辞;C项“鄙人”是对自己的谦称,是谦辞;D项中“舍弟”是对自己弟弟的谦称,是谦辞。

故选A。

3.下列有关《世说新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咏雪》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选自《方正》门。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个聪明明理的孩子。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为人守时。

D.《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答案】A【解析】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咏雪》这篇文章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故答案A表述错误。

4.下列故事,不属于表现孩子聪慧是( )A.司马光砸缸B.曹冲称象C.道旁苦李D.刻舟求剑【答案】D【解析】考查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刻舟求剑”是一个汉语成语,是《吕氏春秋·察今》中的一则寓言,比喻人的眼光未与客观世界的发展变化同步,也比喻办事刻板,拘泥而不知变通。

后指不会灵活变通之人。

所以D项不能表现孩子的聪明。

故答案为D。

5.下列词语不属于谦辞的是( )A.令爱B.家父C.舍弟D.愚兄【答案】A【解析】考查对文体常识的了解。

A“令爱”的说法在古代是敬称,不是谦称。

故答案为A。

6.下列句子停顿错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B.与儿女讲/论文义C.未若/柳絮/因风起D.君与家君/期日中【答案】A【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句读划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课时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8课 《世说新语》二则  课时作业(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时作业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差可拟.(nǐ) 骤.(zhòu) 何所似.(shì)B.柳絮.(xù) 俄.而(é) 奕.(yì)C.期.行(jī) 尊君在不.(fǒu) 谢太傅.(fù)D.聪颖.(yǐnɡ) 撒.盐(sā) 哉.(zāi)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寒雪日内集..内集:(2)俄而..俄而:(3)雪骤.骤:(4)公欣然..曰欣然:(5)未若..未若:(6)柳絮因.风起因:(7)太丘舍去..舍去:(8)元方入门不顾.顾:3.下列加点词所代表的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尊君..在不B.待君.久不至C.君与家君..期日中D.对子骂父.4.下面语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

B.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C.待君久不至,已去。

D.客问元方:“尊君在不?”5.根据理解填空。

(1)《咏雪》中谢道韫咏雪的句子:。

(2)《咏雪》中谢朗咏雪的句子:。

(3)《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写陈元方斥责客人无信、无礼的句子:,;,。

(4)《陈太丘与友期行》中表明元方不肯原谅“友人”的句子:。

二、课内阅读(一)阅读《咏雪》,回答问题。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8.文章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回答问题。

9.仿照例句,补出下列句子中缺省的部分。

例句:(友)过中不至。

(1)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待君久不至,已去。

(3)()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友人惭,下车引之。

11.陈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去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他父亲的友人为什么感到“惭”?12.通过本文可知元方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请谈谈你对元方这一行为的看法。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六篇(word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六篇(word含答案)

人教版七上《〈世说新语〉二则》阅读训练六篇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解释下列加红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1)撒盐空中差可拟.()()(2)未若..柳絮因风起()(3)俄而..雪骤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6分)(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化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4.《咏雪》只是客观地写出谢家子弟咏雪的事,对“兄子”与“兄女”的两个比喻并未加任何评论,但作者的褒贬却已在其中,一望而知,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02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02 试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3.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B.与人期.行(约定)C.相委而去.(离开)D.未若柳絮因.风起(因为)4.学校文学社开展“文学与文化”专题活动,邀请市文化馆张老师做专题讲座。

下面是邀请函草稿的正文部分。

画线词语表达都不得体的一项是()张老师您好。

我校文学社拟邀请您于6月20日9点在学校报告厅为我们做“文学与文化”的专题报告。

您学富五车,①久闻大名,如果能来我校对我们②不吝赐教,将是我们的莫大③荣幸。

本应④光临寒舍向您表达我们的愿望,无奈学习时间太紧,不能成行,敬希⑤见谅。

届时我们一定洗耳恭听,⑥不耻下问。

A.①③⑤B.①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舍弃)B.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从通道)C.险躁则不能治.性。

(治理)D.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

(讲述)二、情景默写6.理解性默写。

(1)《咏雪》中哪句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书香之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语句中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撒盐空中差可拟(sǎ)(chā)( nǐ)B.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fù) 俄而雪骤(é)(zhòu)C.柳絮( xù) 无奕(yì) 太丘舍去(shě)D.尊君在不( bù) 友人惭(cán)2.下列句中的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B.与人期行(约定)C.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3.下列语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

B.客问元方:“尊君在不?”C.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D.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4.根据提示填空。

(1)《咏雪》一文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拟大雪纷纷落下的情景。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表明陈元方不愿意原谅友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选项中全都是敬辞的一项是( )A.令尊、垂念B.奉陪、家严C.鄙人、高就D.劳驾、舍弟能力提升全练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未若/柳絮/因风起C.陈太丘/与友期行D.君与家君/期日中2.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粗字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粗字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________(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________ ________3.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年模拟全练1.(2019湖北武汉卓刀泉中学月考,4,★☆☆)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干什么呀!”他变了脸色,“你又不是老师,凭什么批评我?”B.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更是咏家风(作业单)-七年级语文上册系列(统编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咏雪更是咏家风(作业单)-七年级语文上册系列(统编版)

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8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作业评价单———————核心任务:咏雪更是咏家风———————第一部分基础与巩固(必做)一、课内阅读【2022-2023学年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1. (1)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不正确的选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俄而/雪骤C.公/大笑乐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2.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与“撒盐空中差可拟”中“差”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鬼使神差.B.参差.不齐C.差.强人意D.一念之差.3.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4. “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谢安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你从文中哪句话能读出谢安的态度?你觉得纷纷白雪还像什么呢?你可以用下面的句式来说:白雪纷纷像(似、如、堪比)。

二、请你协助组员完成“古文今说”的编写。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 《咏絮之才》是组员改写的白话版《咏雪》,其中有三处错误,请你帮他改正。

《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絮之才》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们谈论诗文。

很久之后,他们发现雪下大了。

太傅想考考孩子们,于是不动声色地问:“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的侄子胡儿说:“我觉得跟在空中撒盐差不多。

”他的侄女道韫说:“不如像柳絮那样因为有风而翩翩起舞。

”太傅高兴得大笑起来。

“很久之后”改为①_____“不动声色地问”改为②_____“不如像柳絮那样因为有风而翩翩起舞”改为③_____2. 组员以“咏絮之才”作为白话版的题目。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含答案)

《世说新语》二则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B.“咏絮之才”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用来形容女子特别有才华,富有智慧。

C.王凝之,字叔平,书圣王羲之次子,曾任左将军。

D.谢安,字安石,东晋政治家。

死后追赠为太傅。

2.下列古人“谦称”“敬称”的用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三有问题向朋友讨教,说:“愚不才,有一事请教。

”B.朋友的父亲过七十大寿,张三对朋友说:“祝令堂大人寿比南山!”C.朋友问候张三生病的母亲,张三拱手谢曰:“家母身体已无恙。

”D.朋友询问张三弟弟的去处,张三说:“舍弟刚往泰州城。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日中。

过中不至”交代了不守信用的是友人,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是指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咏雪》通过叙述家庭聚会中咏雪的始末,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

D.“尊君”是敬辞,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辞,谦称自己的父亲。

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陈寔.(shí)太傅.(fù)何所似.(sì)B.柳絮.(xù)无奕.(yì)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俄.而(é)差可拟.(nǐ)D.期行.(xíng)王凝.之(níng)尊君在不.(bù)5.请选出下列加点字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A.客问元方:“尊君在不.?”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吾十有.五而志于学D.博学而笃.志6.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B.撒盐∕空中∕差可拟C.陈太丘∕与友期行D.待君∕久不至,已去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8 《世说新语》二则 同步练习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 《世说新语》二则一、积累运用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陈太丘与友期.行( )(4)下车引.之( )2.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B.白雪纷纷/何所似C.元方/时年七岁D.元方/入门不顾3.下列句子中谦辞、敬辞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先生大名,真是如雷贯耳,小弟献丑,真是班门弄斧。

B.这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了。

C.我因临时有急事要办,不能光临贵校座谈会,深表歉意。

D.您能在百忙之中有幸接受我的采访,我表示感谢。

4.根据要求填空。

(1)《咏雪》一文中用“”和“”比喻大雪纷飞的情景。

(2)《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元方用来反驳父亲友人的句子是“”。

5.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与友期行》选自宋朝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

B.陈太丘即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做过太丘长。

C.《陈太丘与友期行》的主题思想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揭示的。

D.《咏雪》通过谢家儿女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机智,同时也透出一种家庭生活的雅趣和文化的传承。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2)尊君在不.( )(3)相委而去.( )(4)入门不顾.( )7.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B.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C.君与家君/期日中。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二则》练习(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语文七上《〈世说新语〉二则》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一、文学常识。

《世说新语》是临川王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小说集。

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的。

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本文所选两则中,《咏雪》出自篇,《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篇。

二、特殊用法的文言词语。

(1)通假字尊君在不同,(2)古今异义①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今义: )②与友期.行 (古义:;今义: )③太丘舍去. (古义:;今义: )④相委.而去 (古义:;今义: )⑤下车引.之 (古义:;今义: )⑥元方入门不顾. (古义:;今义: )(3)一词多义①而:俄而.雪骤:相委而.去:②之: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下车引之.:(4)特殊句式①白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

疑问代词“何”做宾语前置,应为“白雪纷纷所似何”)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判断句。

“……也”是判断句的标志)三、其它重要词语。

1.《咏雪》①内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②文义③俄而..:__________________ ④欣然..:__________________⑤骤.:__________________ ⑥差.可拟.:__________________⑦未若..:__________________ ⑧因.风起:__________________2.《陈太丘与友期》①日中..:__________________ ②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③相委.而去:__________________ ④期.日中:__________________⑤君与家君..期日中:__________________⑥元方入门不顾.:__________________四、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8《世说新语》二则》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8《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陈寔.(shí) 太傅.(fù) 何所似.(sì)B.柳絮.(xù) 无奕.(yì) 谢道韫.(yùn)C.雪骤.(zhòu) 俄.而(é) 差可拟.(nǐ)D.期行.(xíng) 王凝.之(níng) 尊君在不.(bù)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与儿.女.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B.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C.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D.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舍弃)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待君/久不至B.元方/入门/不顾C.左将军王凝/之妻也D.过中/不至,太丘/舍去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还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B.“过中不至”这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陈太丘而不是客。

C.“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辞,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后者是谦辞,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世说新语》是南朝宋的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9 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7.当孩子们各自说出飞雪的比喻后,“公大笑乐”,却并未做评价。

你认为这“笑”中有何意味?从中可以看出谢太傅怎样的性格?8.作者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9.品读文章,不难看出谢太傅和作者都认为谢道韫的回答好。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附习题)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附习题)

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 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杀害,所以到了晋代的 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 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的“清谈”了。但这 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 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新语》 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回头看。
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 分。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 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 家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陈元 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 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
巧用对比,突出形象。
作品巧用兄子胡儿的吟诵作对比,胡儿将飘 飞的雪花比作“撒盐空中”,谢道韫将雪比作 “柳絮因风起”,虽然“主讲人”未对咏雪句做 出评判,但读者却能判断出谁的文学才情更高, 在对比衬托中突出了人物形象。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今异义
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导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 通报的。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 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 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 元礼问他:“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 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 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 谈笑风生。“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 谢安和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二则 练习题(含答案)

8《世说新语》二则01 积累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柳絮.(xù) 差可拟.(nǐ) 尊君在不.(fǒu)雪骤.(zhòu) 太傅.(fù) 韫.(yùn) 无奕.女(yì)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2)君与家君/期日中(3)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待君久/不至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2)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3)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4)去后乃.至(才)(5)元方时.年七岁(当时)(6)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4.仿照示例,根据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各写一个含有此加点词的成语。

例:元方入门不顾.义无反顾(1)友人便怒.怒不可遏(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至死不渝言而有信5.翻译下列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扬扬的像什么?(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和我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6.学了《陈太丘与友期》后,有一位同学根据课文内容出了上联,请你结合《咏雪》的有关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下联:谢道韫咏雪形神皆备02 课内精读(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聚集(2)俄而雪骤.急(3)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4)未若柳絮因.风起趁,乘8.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9.“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义”等要素。

10.“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后练习题(附答案)第一部分:基础知识1.《世说新语》是由组织编写的。

2.解释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

⑴俄而雪骤(俄而:)⑵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⑶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期日中:)⑷太丘舍去(舍去:)⑸尊君在不(不:)⑹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委:)3.《咏雪》中两个比喻哪个更好?4.《陈太丘与友期》中“君”“尊君”“家君”的称谓有什么不同?5.“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6.《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第二部分:阅读分析(一)荀巨伯(东汉桓帝时人,生平不详)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指入侵的军队)攻郡。

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损害,毁坏)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这里是表示轻蔑的称呼),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

”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世说新语》)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⑴友人语巨伯曰(语:)⑵吾今死矣,子可去(子:)⑶败义以求生(败:)⑷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8.翻译下列句子:⑴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⑵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⑶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9.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来写,所写生活常态是,特定环境是指,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

10.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11.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一句可以看出。

(二)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隽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

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既通,前坐。

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世说新语》同步练习(二)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世说新语》同步练习(二)及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世说新语》同步练习(二)及答案8 《世说新语》二则一、基础知识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字词。

(1)陈太丘与友期.行()(2)太丘舍.去()(3)与人期行,相委.而去()(4)友人惭,下车引.之()2.说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古今义。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3)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撒盐/空中差/可拟B.白雪/纷纷何/所似C.未若/柳絮/因风起D.左将军/王凝/之妻也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待君久不至,已去。

5.填空。

《咏雪》《陈太丘与友期行》两篇文章都出自________,它是由________(朝代)__________组织人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这两篇讲述的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第一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第二篇故事的主人公叫________。

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与儿女讲论..文义()(2)俄而雪骤.()(3)撒盐空中差可拟.()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未若柳絮因风起。

8.“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9.为什么要在结尾交代谢道韫“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二)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①乃通。

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

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

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03(含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03(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世说新语》二则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文学常识对对碰。

(1)下列有关《世说新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咏雪》作者是南朝宋刘义庆,选自《方正》门。

B.《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元方是个聪明明理的孩子。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太丘为人守时。

D.《咏雪》与《陈太丘与友期》选自《世说新语笺疏》。

(2)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说新语》二则
课前预习
1.给下面画线的字注音。

柳絮()差可拟()雪骤()无奕女()
谢道韫()太傅.()尊君在不()
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
(2)与儿女
..讲论文义()
(3)公欣然
..曰()
(4)撒盐空中差可拟.()
(5)陈太丘与友期.行()
(6)太丘舍去.()
(7)去后乃.至()
(8)尊君在不.()
(9)下车引.之()
(10)友人惭.()
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俄而
..雪骤(不久,一会儿)
B.未若
..柳絮因风起(不如,不及)
C.与人期.行(约定)
D.元方入门不顾.(照顾)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B.未若/柳絮/因风起
C.陈太丘/与友期行
D.君与家君/期日中
6.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

本文出自《世说新语》,这是一部________小说集,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

7.根据课文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谢道韫咏雪形神兼备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巩固
(一)阅读《咏雪》,完成题目。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________
(2)俄而雪骤.________
(3)撒盐空中差可拟.________
(4)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
9.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0.“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________”、事件“________”
等要素。

11.“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
(二)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去()
(2)去.后乃至()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13.翻译下列句子。

(1)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2)元方入门不顾。

14.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
15.元方是从哪些方面反驳他父亲的友人的?
16.陈太丘之友和元方各是怎样的人?从文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课外拓展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戎识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17、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尝.与诸小儿游()
②竞走.取之()
③唯.戎不动()
18、翻译下面的句子。

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你认为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古代像陈元方、王戎这样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还有很多,你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事例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课前预习
1.xùnǐzhòuyìyùnfùfǒu
2(1)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2)对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3)高兴的样子(4)相比(5)约定(6)离开(7)才(8)同“否”(9)拉,牵拉(10)感到惭愧
3.选D。

“顾”的意思应为“回头看”。

4.(1)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2)您和我父亲约定在中午。

中午时您没来,就是不讲信用。

5.选C。

正确的划分应为:陈太丘与友/期行。

6.刘义庆南朝宋志人
7.陈元方驳客义正词严
课内巩固
8.(1)聚集(2)急(3)相比(4)趁,乘
9.(1)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2)(道韫)是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10.寒雪日内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11.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12.(1)舍弃(2)离开(3)舍弃(4)拉,牵拉
13.(1)陈太丘与友人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2)元方头也不回就进门了。

14.元方,通过语言和行为刻画主要人物。

15.从信用和礼貌两个方面。

信用方面,是父亲友人失约在先;礼貌方面,是父亲友人当着元方的面骂元方的父亲。

在两个方面他都站不住脚,根本没有资格指责谩骂元方的父亲。

16.陈太丘之友:急躁,无信,无礼,知错能改。

元方:聪慧明理,有胆识,正直,爱憎分明。

道理:做人做事要讲诚信,要知错能改。

课外拓展
17、①曾经②快跑③只有
18、树长在路边上,还有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

19、王戎是一个聪明,善于思考的孩子。

20、王冕四岁作画,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等。

附【译文】
王戎七岁的时候,和一些小朋友一起玩耍,看见路边有株李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

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过去摘。

只有王戎没有和他们一起去。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树长在路边上,还有这么多李子,这必定是苦李子。

”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