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后作业(蒸馏)

合集下载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

第三部分蒸馏一、填空题1、均相液体混合物2、 5.07%3、挥发度。

4、精馏段和提馏段5、拉乌尔定律6、泡点温度,简称泡点7、露点温度,简称露点8、饱和蒸气压9、难易程度 10、全回流 11、最小回流比 12、进料热状况参数 13、越少14、逐渐降低 15. 冷液, 最远 , 最少 16、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增加 17. 1333.3 18. 沸点, 易.19、普通精馏分离,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分离20. 液相,提高 21. 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22、蒸馏 , 改变状态参数 23、挥发度v v A=p A/x A v B=p B/x B24、相对挥发度。

: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25、平衡 , 大于;相同,大于 26、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 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 ,由上至下逐级降低;27、低于,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力高于塔顶,塔底沸点较高。

28、理论板 29、再沸器,冷凝器 30、R/R+1, x/R+1。

31、D进料量和进料热状况 32、(1)温度低于泡点的冷液体;(2)泡点下的饱和液体;(3)温度介于泡点和露点的气液混合物;(4)露点下的饱和蒸汽;(5)温度高于露点的过热蒸汽。

33、最少为N。

34、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增大。

min变大。

36、愈大,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

37、拉乌尔定律。

38、35、xD逐渐降低,逐渐升高。

39. 1 40. 变大,减小,不变,增加 41、0.77(塔板从上往下数),0.35(塔板从下往上数)。

42、逐渐升高,减小 43、增大,变大。

44、 8m 。

45、y = x, T > t。

46、减少,增大;上移,增多,减少。

47. 增加,增加。

48. 蒸馏 ; 泡点。

49. 饱和液体线。

50. 66.7 kmol/h 。

化工原理蒸馏—答案

化工原理蒸馏—答案

蒸馏一. 填空题1.蒸馏是分离 __均相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蒸馏分离的依据是______挥发度差异_____。

2.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_相同______,但气相组成____大于____液相组成。

3. 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________液相泡点温度。

3.大于4. 在精馏过程中,增大操作压强,则物系的相对挥发度________,塔顶温度_________,塔釜温度_______,对分离过程___________。

4. 下降 升高 升高 不利5. 两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_______的挥发度对________的挥发度的比值,a=1表示_______。

5.易挥发组分 难挥发组分 不能用蒸馏方法分离6. 所谓理论板是指该板的气液两相____________,且塔板上_________________。

6.互呈平衡 液相组成均匀一致7. 某两组分物系,其相对挥发度α=3,对第n ,n-1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x n =0.3,则y n-1 =_________________。

7. 0.7948. 某精馏塔的温度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5x +0.24,则该精馏塔的操作回流比是____________,馏出液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

8. R=3 96.0=D x9.精馏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9.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 塔底压力高于塔顶10. 在总压为103.3kPa 温度为95℃下,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分别为0A p =155.7kPa0B p =63.3 kPa ,则平衡时苯的液相组成为x =_________,气相组成为y=______________,相对挥发度为α=____________。

10. 411.0=x 632.0=y α=2.4611. 精馏塔有____________进料热状态,其中__________进料q 值最大,进料温度F t ____泡点b t 。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蒸馏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蒸馏习题答案

习题相平衡1.已知甲醇和丙醇在80℃时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81.13kPa 和50.92kPa ,且该溶液为理想溶液。

试求:(1)80℃时甲醇与丙醇的相对挥发度;(2)若在80℃下汽液两相平衡时的液相组成为0.6,试求汽相组成; (3)此时的总压。

解:(1)甲醇与丙醇在80℃时的相对挥发度557.392.5013.181===o BoA p p α(2)当x=0.6时 ()842.06.0)1557.3(16.0557.311=⨯-+⨯=-+=x x y αα(3)总压kPa yxp p o A 07.129842.06.013.181=⨯==2.已知二元理想溶液上方易挥发组分A 的气相组成为0.45(摩尔分率),在平衡温度下,A 、B 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45kPa 和125kPa 。

求平衡时A 、B 组分的液相组成及总压。

解:对二元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可采用拉乌尔定律及道尔顿分压定律求解。

已知理想溶液 ,45.0y =A 则0.5545.0-1y 1y A B ==-= 根据拉乌尔定律 A oA A x p p = ,B oB B x p p = 道尔顿分压定律 A A p p y = ,B B p p y = 则有 o A A p p x A y =,op p x BBB y = 因为 1x x B =+A所以 1p y p y 0B BA =⎪⎪⎭⎫⎝⎛+o Ap即 11250.551450.45=⎪⎭⎫ ⎝⎛+p可解得 p =133.3 kPa 则液相组成 414.014545.03.133y A =⨯==oAA p p x586.0414.01x 1A B =-=-=x3.苯(A )和甲苯(B )的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安托因方程)为24.22035.1206032.6log +-=t p oA58.21994.1343078.6log +-=t p oB 式中oA p 单位为k a P ,t 的单位为℃。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钟理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上[下册](钟理版)

下册第一章蒸馏1. 苯酚(C 6H 5OH)(A )和对甲酚(C 6H 4(CH 3)OH)(B )的饱和蒸气压数据为解:总压 P=75mmHg=10kp 。

由拉乌尔定律得出 0A p x A +0B p x B =P 所以 x A =000B A B p p p p --;y A =p p A 0000BA Bp p p p --。

因此所求得的t-x-y 数据如下:t, ℃ x y 113.7 1 1114.6 0.837 0.871 115.4 0.692 0.748 117.0 0.440 0.509 117.8 0.321 0.385 118.6 0.201 0.249 119.4 0.095 0.122 120.0 0 0.2. 承接第一题,利用各组数据计算(1)在x=0至x=1范围内各点的相对挥发度i α,取各i α的算术平均值为α,算出α对i α的最大相对误差。

(2)以平均α作为常数代入平衡方程式算出各点的“y-x ”关系,算出由此法得出的各组y i 值的最大相对误差。

解:(1)对理想物系,有 α=00BAp p 。

所以可得出t, ℃ 113.7 114.6 115.4 116.3 117.0 117.8 118.6 119.4 120.0i α 1.299 1.310 1.317 1.316 1.322 1.323 1.324 1.325 1.326算术平均值α=9∑iα=1.318。

α对i α的最大相对误差=%6.0%100)(max=⨯-αααi 。

(2)由xxx x y 318.01318.1)1(1+=-+=αα得出如下数据:t, ℃ 113.7 114.6 115.4 116.3 117.0 117.8 118.6 119.4 120.0 x 1 0.837 0.692 0.558 0.440 0.321 0.201 0.095 0 y 1 0.871 0.748 0.625 0.509 0.384 0.249 0.122 0 各组y i 值的最大相对误差==∇iy y m ax)(0.3%。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第三部分蒸馏一、填空题1、均相液体混合物2、 5.07%3、挥发度。

4、精馏段和提馏段5、拉乌尔定律6、泡点温度,简称泡点7、露点温度,简称露点8、饱和蒸气压9、难易程度10、全回流11、最小回流比12、进料热状况参数13、越少14、逐渐降低 15. 冷液, 最远 , 最少 16、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增加 17. 1333.3 18. 沸点, 易.19、普通精馏分离,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分离20. 液相,提高 21. 单效蒸发和多效蒸发 22、蒸馏 , 改变状态参数 23、挥发度v v A=p A/x A v B=p B/x B24、相对挥发度。

:α=v A/v B=(p A/x A)/(p B/x B)=y A x B/y B x A25、平衡 , 大于;相同,大于26、多次部分汽化和多次部分冷凝, 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产生上升蒸汽,由上至下逐级降低;27、低于,塔顶易挥发组分浓度高于塔底,相应沸点较低;原因之二是:存在压降使塔底压力高于塔顶,塔底沸点较高。

28、理论板 29、再沸器,冷凝器 30、R/R+1, x/R+1。

31、D进料量和进料热状况 32、(1)温度低于泡点的冷液体;(2)泡点下的饱和液体;(3)温度介于泡点和露点的气液混合物;(4)露点下的饱和蒸汽;(5)温度高于露点的过热蒸汽。

33、最少为N 。

34、减少,增加,增加,增加,增大。

min变大。

36、愈大,先减小后增大的过程。

37、拉乌尔定律。

38、35、xD逐渐降低,逐渐升高。

39. 1 40. 变大,减小,不变,增加41、0.77(塔板从上往下数),0.35(塔板从下往上数)。

42、逐渐升高,减小 43、增大,变大。

44、 8m 。

45、y = x, T > t。

46、减少,增大;上移,增多,减少。

47. 增加,增加。

48. 蒸馏 ; 泡点。

49. 饱和液体线。

50. 66.7 kmol/h 。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九章蒸馏

新版化工原理习题答案第九章蒸馏

第九章 蒸馏1.在密闭容器中将A 、B 两组分的理想溶液升温至82 ℃,在该温度下,两组分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A p = kPa 及*B p = kPa ,取样测得液面上方气相中组分A 的摩尔分数为。

试求平衡的液相组成及容器中液面上方总压。

解:本题可用露点及泡点方程求解。

()()()()95.085.416.10785.416.107总总*B*A 总*B 总*A A 总*AA =-=--==p p p p p p p p x p p y - 解得 76.99=总p kPa8808.085.416.10785.4176.99*B*A *B =--=--=p p p p x 总本题也可通过相对挥发度求解571.285.416.107*B *A ===p p α由气液平衡方程得()()8808.095.01571.295.095.01=-+=-+=y y y x α()()[]kPa 76.99kPa 8808.0185.418808.06.1071A *BA *A =-+⨯=-+x p x p p =总 2.试分别计算含苯(摩尔分数)的苯—甲苯混合液在总压100 kPa 和10 kPa 的相对挥发度和平衡的气相组成。

苯(A )和甲苯(B )的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为24.22035.1206032.6lg *A +-=t p58.21994.1343078.6lg *B +-=t p 式中p ﹡的单位为kPa ,t 的单位为℃。

苯—甲苯混合液可视为理想溶液。

(作为试差起点,100 kPa 和10 kPa对应的泡点分别取94.6 ℃和31.5 ℃)解:本题需试差计算 (1)总压p 总=100 kPa 初设泡点为94.6℃,则191.224.2206.9435.1206032.6lg *A =+-=p 得 37.155*A =p kPa同理 80.158.2196.9494.1343078.6lg *B =+-=p 15.63*B =p kPa4.03996.015.6337.15515.63100A ≈=--=x或 ()kPa04.100kPa 15.636.037.1554.0=⨯+⨯=总p则 46.215.6337.155*B *A ===p p α 6212.04.046.114.046.2)1(1=⨯+⨯=-+=x x y αα(2)总压为p 总=10 kPa通过试差,泡点为31.5℃,*A p =,*B p =203.3313.502.17==α 681.04.0203.214.0203.3=⨯+⨯=y随压力降低,α增大,气相组成提高。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

习题及答案1.蒸馏操作属于()A. 传热B. 传热加传质C. 传质2.回流比的定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连续精馏塔,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667x+0.32,则该塔的回流比R=________.馏出液组成xd=________.4.某泡点进料的连续精馏塔中,进料组成xf=0.35,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2.44, 当xd =0.93时,达到此分离要求的最小回流比Rm=_______.5.工业生产中的操作回流比一般是最小回流比的________倍。

6.精馏过程,就是利用混合液的各组分具有不同的__________, 利用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将各组分得以分离的过程. 7.按蒸馏操作方法不同,蒸馏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三大类。

8.某连续精馏塔, 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78x+0.204, 则该塔的回流比R=________.馏出液组成xd=________.9.某二元理想溶液的连续精馏塔,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1.3x-0.018,系统的平均相对挥发度α=2.5,当xw=0.06时(摩尔分率),此时从塔底数起的第二块理论板数 (塔底可视为第一块理论板)下流液体的组成为___________.10.对一定组成的二元体系,精馏压力越大,则相对挥发度,塔操作温度,对分离。

11.精馏过程的回流比是指,最小回流比是指。

12.设计某二元理想溶液精馏塔时,如保持F,xf ,xd,xw不变,则随进料热状况参数的增加,其最小回流比________(增加、减小、不变)。

13.某连续精馏塔, 已知其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y=0.667x+0.32, 且塔顶产品量为100kmol.h-1,则馏出液组成xd=_________,塔顶上升蒸气量V=_________. 14.精馏操作的依据是。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及答案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及答案1.单位换算(1) 乙醇-水恒沸物中乙醇的摩尔分数为0.894,其质量分数为多少? (2) 苯-甲苯混合液中,苯的质量分数为0.21,其摩尔分数为多少?大气中O 2含量为0.21, N 2含量为0.79(均为体积分率),试求在标准大气压下, O 2和N 2 的分压为多少? O 2和N 2 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解:(1)质量分数 956.0106.018894.046894.046=⨯+⨯⨯=+=B B A A A A A x M x M x M a(2)摩尔分数(苯分子量:78;甲苯分子量:92)239.09279.07821.07821.0=+=+=BBAAA AA M a M a M a x (3)79.0121.0=-==⋅=O N O O P P y P P767.0233.011233.079.02821.03221.032=-=-==⨯+⨯⨯=+=O N N N O O O O O a a x M x M x M a2.正庚烷和正辛烷在110℃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40kPa 和64.5kPa 。

试计算混合液由正庚烷0.4和正辛烷0.6(均为摩尔分数)组成时,在110℃下各组分的平衡分压、系统总压及平衡蒸气组成。

(此溶液为理想溶液) 解:409.0591.011591.07.9456kPa 7.947.3856kPa 7.386.05.64kPa 564.0140=-=-=====+=+==⨯=⋅==⨯=⋅=A B A A B A B O B B A O A A y y P P y P P P x P P x P P3.试计算压力为101.3kPa 时,苯-甲苯混合液在96℃时的气液平衡组成。

已知96℃时, p A o =160.52kPa ,p B o =65.66kPa 。

解:液相苯的分率:376.066.6552.16066.653.101=--=--=OBO A O B A P P P P x气相苯的分率:596.03.101376.052.160=⨯=⋅=P x P y A OAA4.在101.3 kPa 时正庚烷和正辛烷的平衡数据如下:试求:(1)在压力101.3 kPa 下,溶液中含正庚烷为0.35(摩尔分数)时的泡点及平衡蒸汽的瞬间组成?(2)在压力101.3 kPa 下被加热到117℃时溶液处于什么状态?各相的组成为多少? (3)溶液被加热到什么温度时全部气化为饱和蒸汽? 解:t-x-y 图0.00.20.40.60.81.095100105110115120125oC习题4附图由t -x -y 图可知(1)泡点为114℃,平衡蒸汽的组成为0.54(摩尔分数);(2)溶液处于汽液混合状态,液相组成为0.24(摩尔分数),气相组成为0.42(摩尔分数); (3)溶液加热到119℃时全部汽化为饱和蒸汽。

化工原理蒸馏—答案

化工原理蒸馏—答案

蒸储一。

填空题1。

蒸储是分离均相混合物的一种方法,蒸储分离的依据是挥发度差异.2。

气液两相呈平衡状态时,气液两相温度相同,但气相组成大于液相组成。

3。

气液两相组成相同时,则气相露点温度液相泡点温度。

3。

大于4.在精储过程中,增大操作压强,则物系的相对挥发度,塔顶温度,塔釜温度,对分离过程。

4。

下降升高升高不利5。

两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是指溶液中的挥发度对的挥发度的比值,a=1zj\o5。

易挥发组分难挥发组分不能用蒸储方法分离6。

所谓理论板是指该板的气液两相,且塔板上。

6.互呈平衡液相组成均匀一致7.某两组分物系,其相对挥发度『3,对第n,n—1两层理论板,在全回流条件下,已知X n=0o3,贝Uy n-1=o7。

0.7948。

某精储塔的温度精微段操作线方程为y=0。

75X+0。

24,则该精微塔的操作回流比是,微出液组成为。

8.R=3X D0.969。

精储塔的塔顶温度总是低于塔底温度,其原因是和9。

塔顶易挥发组分含量高塔底压力高于塔顶10.在总压为103。

3kPa温度为95c下,苯与甲苯的饱和蒸汽分别为p A=155.7kPaP B=63.3kPa,则平衡时苯的液相组成为X=,气相组成为y=,相对挥发度为/.10。

X0.411y0.632“=2.4611。

精微塔有进料热状态,其中进料q值最大,进料温度t F泡点tb。

11。

五种冷液体小于12.在操作的精微塔中,测得相邻两塔板的两相四个组成为0.62,0。

70,0。

75,0.82。

则y n=X n=,y n1=,X n1=12y n0.82X n0.70y n10.75X n10.6213。

对于不同的进料热状态,X q,yq与X F的进料关系为X F,y q X FX.(1)冷放进料,q(2)饱和液体进料,X q X F,y q X F(3)气液混合物进料,X q X F y q,X F(4)饱和蒸汽进料,X q X F,y q X F(5)过热蒸汽进料,X q X F,y q X F13。

化工原理 蒸馏作业

化工原理  蒸馏作业

第六章蒸馏作业1.已知含苯0.5(摩尔分率)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溶液的饱和温度。

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数据见例1-1附表。

解:(查例1-1附表可得到不同温度下纯组分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P A0,P B0,由于总压P = 99kPa,则由x = (P-P B0)/(P A0-P B0)可得出液相组成)以t = 80.1℃为例x = (P-P B0)/(P A0-P B0)=(99-40)/(101.33-40)= 0.962同理得到其他温度下液相组成如下表t(℃)80.1 85 90 95 100 105 x 0.962 0.748 0.552 0.386 0.236 0.11 根据表中数据绘出饱和液体线即泡点线t-x图…….由图可查得当x = 0.5时,相应的温度为92℃4.在常压下将某原料液组成为0.6(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的两组分溶液分别进行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若汽化率为1/3,试求两种情况下的釜液和馏出液组成。

假设在操作范围内气液平衡关系可表示为y = 0.46x + 0.549解:①简单蒸馏由ln(W/F)=∫x xF dx/(y-x)以及气液平衡关系y = 0.46x + 0.549得ln(W/F)=∫x xF dx/(0.549-0.54x)= 0.54ln[(0.549-0.54x F)/(0.549-0.54x)] ∵汽化率1-q = 1/3,则q = 2/3 即W/F = 2/3∴ln(2/3) = 0.54ln[(0.549-0.54×0.6)/(0.549-0.54x)]解得x = 0.498代入平衡关系式y = 0.46x + 0.549得y = 0.804②平衡蒸馏由物料衡算 D + W = FFx F = Wx + Dy将W/F = 2/3代入得到x F = 2x/3 + y/3代入平衡关系式得x = 0.509再次代入平衡关系式得y = 0.7835.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由二硫化碳和四硫化碳所组成的混合液。

化工原理下册课后答案

化工原理下册课后答案

第一章 蒸馏的习题解答1..已知含苯0.5(摩尔分数)的苯—甲苯混合液,若外压为99KPa,试求该搭液的泡点温度。

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气压数据见例14附表。

解:本题需用试差法确定溶液的饱和温度。

先假设一温度,查苯和甲苯的饱和蒸汽压 0A p 和0B p则000B A B P P x P P -=-,若所求的x 与题给的x 值相等, 则证明假设正确。

设假设温度恰为泡点温度, 否则需修正。

本题外压为99a KP ,据常压下苯~甲苯混合液的t-x-y 图 设该溶液的泡点温度091.5t C =,则查教材附录可知00.141.6,56.8A a B a P KP p KP ==9956.80.4980.5141.656.8x -==≈-故溶液的泡点温度为92C2. .正戊烷 (C 5H 12)和正己烷(C 6H 14)的饱和蒸气压数据列于本题附表,试求p=13.3KPa 下该溶液的平衡数据。

假设该溶液为理想溶液。

习题2附表解:由以下二式求,x y 的数据。

记0000,B AA B P P P x y x P P P-==- 求解本题时应确定温度范围以查取0A P 和0B P .由本题附表可知平衡温度在260.6 K 和289 K 之间,选取以上两温度间的若干温度,求,x y 。

计算过程从略,结果如下表所示:3.利用习题2的数据,计算:(1)平均相对挥发度;(2)在平均相对挥发度下的x-y 数据,并与习题2的结果相比较。

解: α的计算结果处于本题附表的第二列1(4.70+4.94+5.14+5.30+4.04+3.79+3.68)=4.517mα=⨯平衡方程为 4.51(1)1 3.5m m x xy x xαα==+-+计算结果表明:由于α随t 略有变化,故用平均相对挥发度求得的,x y 与习题2 的结果稍有差异。

4.在常压下将某原料液组成为0.6(易挥发组分的摩尔分数)的两组分洛液分别进行简单蒸馏和平衡蒸馏,若汽化率为1/3,试求两种情况下的釜液和馏出液组成。

化工原理习题蒸馏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蒸馏答案

第三部分蒸馏一、填空题1、蒸馏是用来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2、含乙醇12%(质量百分数)的水溶液,其乙醇的摩尔分率为5.07%。

3、蒸馏操作是借助于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4、进料板将精馏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

5、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6、当一定组成的液体混合物在恒这一总压下,加热到某一温度,液体出现第一个气泡,此温度称为该液体在指定总压下的泡点温度,简称泡点。

7、在一定总压下准却气体混合物,当冷却到某一温度,产生第一个液滴,则此温度称为混合物在指定总压下的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8、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等于其饱和蒸气压。

9、相对挥发度的大小反映了溶液用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

10、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操作上限是全回流。

11、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操作下限是最小回流比。

12、表示进料热状况对理论板数的影响的物理量为进料热状况参数。

13、q值越大,达到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越少。

14、精馏塔中温度由下而上沿塔高的变化趋势为逐渐降低。

15、当分离要求一定,回流比一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冷液进料的值最大,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

16、精馏过程是利用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的原理而进行的。

精馏设计中,回流比越大,所需理论板越少,操作能耗增加,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

17、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减小(增大、减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增大(增大、减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减小(增大、减小),所需塔径增大(增大、减小)。

18、分离任务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一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冷液体进料的q 值最大,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 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

19、相对挥发度α=1,表示不能用普通精馏分离分离,但能用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分离。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详解

化工原理蒸馏习题详解

蒸馏练习下册第一章蒸馏概念1、精馏原理2、简捷法3、漏液4、板式塔与填料塔公式全塔物料衡算【例1-4】、精馏段、提馏段操作线方程、q线方程、相平衡方程、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和进料版位置〔完整手算过程〕进料热状况对汽液相流量的影响2.连续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产品摩尔流量分别为D和W,则精馏段液气比总是小于1,提馏段液气比总是大于1,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是否成立?为什么?正确;全回流时该说法不正确;因为,D=W=0,此时是液汽比的极限值,即4.简述有哪几种特殊精馏方法?它们的作用是什么?1.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

对于形成恒沸物的体系,可通过参加第三组分作为挟带剂,形成新的恒沸体系,使原溶液易于别离。

对于相对挥发度很小的物系,可参加第三组分作为萃取剂,以显著改变原有组分的相对挥发度,使其易于别离。

5.恒沸精馏原理6.试画出板式塔负荷性能图,并标明各条极限负荷曲线表示的物理意义,指出塔板适宜的操作区在哪个区域是适宜操作区。

〔5分〕1.漏液线〔气体流量下限线〕〔1分〕2.雾沫夹带线〔气体流量上限线〕〔1分〕3.液相流量下限线〔1分〕4.液相流量上限线〔1分〕5.液泛线〔1分〕最适宜的区域为五条线相交的区域。

7.进料热状况参数8、平衡蒸馏原理9、液泛的定义及其预防措施10、简述简捷法求解理论板层数的主要步骤。

11、什么是理想物系?四 计算题1、用一精馏塔别离苯-甲苯溶液〔α=2.5〕,进料为气液混合物,气相占50%〔摩尔分率,下同〕,进料混合物中苯占0.60,现要求塔顶、塔底产品组成分别为0.95和0.05,回流比取最小回流比的1.5倍,塔顶分凝器所得冷凝液全部回流,未冷凝的蒸汽经过冷凝冷却器后作为产品,试求:塔顶塔底产品分别为进料量的多少倍?〔2〕塔顶第一理论板上升的蒸汽组成为多少?2、*连续精馏塔的操作线方程分别为:精馏段:263.0723.01+=+n n x y提馏段:0187.025.11-=+n n x y设进料为泡点液体,试求上述条件下的回流比,以及馏出液、釜液和进料的组成。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蒸馏习题答案

化工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八章 蒸馏习题答案

习题相平衡1.已知甲醇和丙醇在80℃时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81.13kPa 和50.92kPa ,且该溶液为理想溶液。

试求:(1)80℃时甲醇与丙醇的相对挥发度;(2)若在80℃下汽液两相平衡时的液相组成为0.6,试求汽相组成; (3)此时的总压。

解:(1)甲醇与丙醇在80℃时的相对挥发度557.392.5013.181===o BoA p p α(2)当x=0.6时 ()842.06.0)1557.3(16.0557.311=⨯-+⨯=-+=x x y αα(3)总压kPa yxp p o A 07.129842.06.013.181=⨯==2.已知二元理想溶液上方易挥发组分A 的气相组成为0.45(摩尔分率),在平衡温度下,A 、B 组分的饱和蒸汽压分别为145kPa 和125kPa 。

求平衡时A 、B 组分的液相组成及总压。

解:对二元理想溶液的气液平衡关系可采用拉乌尔定律及道尔顿分压定律求解。

已知理想溶液 ,45.0y =A 则0.5545.0-1y 1y A B ==-= 根据拉乌尔定律 A oA A x p p = ,B oB B x p p = 道尔顿分压定律 A A p p y = ,B B p p y = 则有 o A A p p x A y =,op p x BBB y = 因为 1x x B =+A所以 1p y p y 0B BA =⎪⎪⎭⎫⎝⎛+o Ap即 11250.551450.45=⎪⎭⎫ ⎝⎛+p可解得 p =133.3 kPa 则液相组成 414.014545.03.133y A =⨯==oAA p p x586.0414.01x 1A B =-=-=x3.苯(A )和甲苯(B )的饱和蒸气压和温度的关系(安托因方程)为24.22035.1206032.6log +-=t p oA58.21994.1343078.6log +-=t p oB 式中oA p 单位为k a P ,t 的单位为℃。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修改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修改

1.精馏的原理是什么?答:精馏是指液体混合物经同时多次地部分气化和部分冷凝,最后分离成近乎纯态的液体的分离过程。

2.压强对相平衡关系有何影响?精馏塔的操作压强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塔顶、塔底的温度和组成如何变化?答:一定温度下,总压增大,物系中各组分的饱和蒸气压随之升高,各组分挥发度差异变小。

精馏塔的操作压强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塔顶、塔底的温度将增大,塔顶组成将减小,塔底组成将增大。

3.精馏塔中气相组成、液相组成以及温度沿塔高如何变化?1、答:精馏塔气相中轻组分浓度沿塔高逐渐增浓,液相中轻组分浓度沿塔高逐渐增浓,温度沿塔高逐渐降低。

恒摩尔流假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要说明其成立的条件。

4.恒摩尔流假定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要说明其成立的条件。

4、答:恒摩尔流假定的主要内容是:精馏段每块塔板上升的蒸气摩尔流量彼此相等,下降的液体流量也各自相等;同理,提馏段亦然。

即:精馏段:L 1=L 2=L 3=…=L n =L ; V 1=V 2=V 3=…=V n =V提馏段:L ’1=L ’2=L ’3=…=L ’n =L ’; V ’1=V ’2=V ’3=…=V ’n =V ’且L≠L ’,V≠V ’。

恒摩尔流假定成立的条件:⑴各组分的摩尔气化焓相等;⑵气液接触时因温度不同而交换的热量可以忽略;⑶塔设备保温良好,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

5、进料热状态有哪些?对应的q 值分别是多少?答:进料的热状况有以下五种: ①冷液进料 ②泡点进料 ③气液混合进料 ④露点进料 ⑤过热蒸气进料。

对应的q 值范围分别为:①冷液进料,q >0; ②泡点进料,q =1; ③气液混合进料 ,0<q <1;④露点进料 ,q =0;⑤过热蒸气进料,q <0。

2、6、q 值的物理意义是什么?答:q 值的物理意义:将1kmol 原料变成饱和蒸汽所需的热量与原料的摩尔汽化热之间的比值关系,其在数值上等于进料中液相所占的分率。

7、在进行精馏塔的设计时,若将塔釜间接蒸气加热改为直接蒸气加热,而保持进料组成及热状况、塔顶采出率、回流比及塔顶馏出液组成不变,则塔釜产品量和组成,提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及所需的理论板数如何变化?答:在上述条件下,塔釜产品量增加,组成减小,提馏段操作线斜率不变,所需的理论板数增加。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

化工原理习题第三部分蒸馏答案

第三部分蒸馏一、填空题1、蒸馏是用来分离均相液体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2、含乙醇12%(质量百分数)的水溶液,其乙醇的摩尔分率为 5.07% 。

3、蒸馏操作是借助于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度的差异而达到分离的目的。

4、进料板将精馏塔分为精馏段和提馏段。

5、理想溶液的气液相平衡关系遵循拉乌尔定律。

6、当一定组成的液体混合物在恒这一总压下,加热到某一温度,液体出现第一个气泡,此温度称为该液体在指定总压下的泡点温度,简称泡点。

7、在一定总压下准却气体混合物,当冷却到某一温度,产生第一个液滴,则此温度称为混合物在指定总压下的露点温度,简称露点。

8、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挥发度等于其饱和蒸气压。

9、相对挥发度的大小反映了溶液用蒸馏分离的难易程度。

10、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操作上限是全回流。

11、在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操作下限是最小回流比。

12、表示进料热状况对理论板数的影响的物理量为进料热状况参数。

13、q值越大,达到分离要求所需的理论板数越少。

14、精馏塔中温度由下而上沿塔高的变化趋势为逐渐降低。

15、当分离要求一定,回流比一定时,在五种进料状况中,冷液进料的q值最大,此时,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

16、精馏过程是利用部分冷凝和部分汽化的原理而进行的。

精馏设计中,回流比越大,所需理论板越少,操作能耗增加,随着回流比的逐渐增大,操作费和设备费的总和将呈现先降后升的变化过程。

17、精馏设计中,当回流比增大时所需理论板数减小(增大、减小),同时蒸馏釜中所需加热蒸汽消耗量增大(增大、减小),塔顶冷凝器中冷却介质消耗量减小(增大、减小),所需塔径增大(增大、减小)。

18、分离任务要求一定,当回流比一定时,在5种进料状况中, 冷液体进料的q值最大,提馏段操作线与平衡线之间的距离最远 , 分离所需的总理论板数最少。

19、相对挥发度α=1,表示不能用普通精馏分离分离,但能用萃取精馏或恒沸精馏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以上;B 以下;C 以外;D 以内。 22.( )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 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C
A 浮阀板;B 喷射板;C 理论板;D 分离板。 23.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 )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 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D
A 气固两相;B 液固两相;C 气液固三相;D 气液两相。 24.理论板是指( )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 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A 上限;B 下限;C 平均;D 混合。 29.回流比的下限值为( )。 D
A 内回流;B 外回流;C 全回流;D 最小回流比。 3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 kmol/h,xF = 0.6,要求塔顶xD 不小 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B
A 60 kmol/h;B 66.7 kmol/h;C 90 kmol/h;D 100 kmol/h。
相平衡 33.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 )代表一层理论板。 一个梯级 34.精馏操作中,当 q = 0.6 时, 表示进料中的( )含量为60%。 液 相 35.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加大操作回流比,则塔顶产品浓度会 ( )。 提高
三、简答
1.简述简单蒸馏与精馏的区别。 简单蒸馏是一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而精馏则是多次部分气化与
釜残液组成
原料液的平均分子量 MF = 0.44×78 + 0.56×92 = 85.8 kg/kmol
进料量
F = 15000/85.8 = 175 kmol/h
由题意
DxD/FxF = 0.971
所以
DxD = 0.971×175×0.44
(a)
全塔总物料衡算为 D + W = 175
(b)
全塔苯的衡算为
q = 0 表示饱和气相进料,q = 1 表示饱和液相进料,0<q<1表示气 液混合进料。 15.塔板的作用是什么?
塔板的作用是提供气液接触的场所。
四、计算
1.苯和甲苯在92℃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43.73 kN/m2和57.6
kN/m2。求:苯的摩尔分率为0.4, 甲苯的摩尔分率为0.6的混合液在92℃ 时各组分的平衡分压、系统压力及平衡蒸气组成。此溶液可视为理想溶 液。
解:由拉乌尔定律 PA = 143.73×0.4 = 57.492 kN/m2,PB =
57.6×0.6 = 34.56 kN/m2
系统压力
P = PA + PB = 57.492 + 34.56 = 92.052 kN/m2
平衡蒸气组成 YA = PA/P = 57.492/92.052 = 0.625,YB = PB/P =
部分冷凝。 2.完成一个精馏操作需要哪两个必要条件?
需要塔顶液相回流与塔底上升的蒸气。 3.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为什么要分别设置冷凝器和再沸器?
冷凝器提供液相产品与液相回流,再沸器供塔内上升的蒸气。 4.设计一精馏塔时, 回流比选取的大小对塔板数有何影响?
回流比越大,达到要求的分离精度所需要的塔板数越少。 5.精馏操作中, 回流比的上、下限各是什么情况?
4.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 )组分。 C 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5.在二元混合液中,( )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 B A 沸点低;B 沸点高;C 沸点恒定;D 沸点变化。
6.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高的组分称为( )组分。 D A 可挥发;B 不挥发;C 易挥发;D 难挥发。
即 F = 180+W,0.24F = 0.95×180 +(F-180)× 0.03 解得 F = 788.6 kmol/h,W = 788.6-180 = 608.6kmol/h 3.每小时将15000 kg含苯40%(质量%,下同)和甲苯60%的溶液在 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分离,要求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2%,塔顶馏出液中苯 的回收率为97.1%。求馏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和组成,以摩尔流量和摩 尔流率表示。(苯的分子量为78,甲苯的分子量为92) 解:进料组成
不容易分离 13.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 沸点越低的物质其饱和蒸气压( )。 越高 14.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 沸点越低的物质( )挥发。 容易 15.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和塔底上升蒸气。 塔 顶液相回流 16.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 气。 塔顶 17.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 )回流和塔底上升蒸 气。 液相
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10.在再沸器中溶液( )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 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
A 部分冷凝;B 全部冷凝;C 部分气化;D 全部气化。 11.在再沸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 ),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 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D
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12.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 )流。 D
A 上升物料;B 上升组分;C 上升产品;D 上升蒸气。 13.( )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上升蒸气流。 C
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14.( )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
A 冷凝器;B 蒸发器;C 再沸器;D 换热器。 15.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B
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19.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B
A 精馏段;B 提馏段;C 进料段;D 混合段。 20.在精馏塔中,加料板( )的塔段称为精馏段。 A
A 以上;B 以下;C 以外;D 以内。
21.在精馏塔中,加料板( )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提馏段。 B
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 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 9.为什么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
在再沸器中,物料又一次部分气化,气液两相达到平衡,与理论板 的效果相同。
10.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 为什么用一次相平衡方程就计算出 一层理论板?
使用一次相平衡方程,就意味着物料达到一次气液平衡,就相当于 越过一块理论板。 11.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 为什么一个梯级代表一层理论板?
二、填空题
1.蒸馏是分离( )最常用的方法。 液相混合物 2.蒸馏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 )的差异, 使各组分得到分离。 沸点 3.利用溶液中各组分沸点的差异而将其分离的操作称为( )。 蒸 馏 4.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 )温度。 泡点 5.气相混合物被冷却到有第一滴液滴析出时的温度称为( )温度。 露点 6.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轻组分含量越高, 则泡点温度( )。 越低 7.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轻组分含量( ), 则泡点温度越低。 越高 8.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重组分含量越高, 则泡点温度( )。 越高 9.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若重组分含量( ), 则泡点温度越低。 越低 10.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α大, 说明该物系( )。 容易分离 11.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相对挥发度大, 说明该物系( )。 容易分离 12.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x-y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 说明该物系 ( )。
每一个梯级与平衡线相交一次,表示汽、液两相达到一次平衡, 因 此代表一层理论板。 12.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 若改变其操作回流比, 对塔顶产品浓度会 有何影响?
回流比越大,塔顶产品浓度越高。 13.设计一精馏塔时, 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有无影响? 为什么?
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无影响,影响塔板层数的因素主要有进料和产品 的浓度、进料热状况以及回流比。 14.用q代表进料热状况, 说明 q = 0,q = 1,0<q<1 时的意义。
为88%,求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分别以摩尔流量和摩尔流率表示。
(二硫化碳的分子量为76,四氯化碳的分子量为154)
5.蒸馏
一、单选题
1.蒸馏是分离( )混合物的单元操作。 B A 气体;B 液体;C 固体;D 刚体。
2.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 C A 溶解度;B 等规度;C 挥发度;D 调和度。
3.在二元混合液中,( )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 A A 沸点低;B 沸点高;C 沸点恒定;D 沸点变化。
7.(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A
A 液相回流;B 进料;C 侧线抽出;D 产品提纯。 8.液相回流是保证( )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 一。 B
A 吸收;B 精馏;C 传热;D 过滤。 9.在( )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 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 C
34.56/92.052 = 0.375 2.将含24%(摩尔百分数,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 续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含95%易挥发组分, 釜液含3%易挥发组分。送 至冷凝器的蒸气量为 850 kmol/h,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670 kmol/h。求:
(1)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的馏出液? (2)回流比为多少? (3)塔底产品量? 解:(1)V = L+D,D = V-L = 850-670 = 180 kmol/h (2)R = L/D = 670/180 = 3.72 (3)F = D+W,FXF = DXD+WXW
18.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 )和塔底上升蒸 气。 回流 19.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 )。 塔 底上升蒸气 20.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 )上升蒸 气。 塔底 21.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 )蒸 气。 上升 22.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 )。 蒸气 23.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 )设置冷凝器。 塔顶 24.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塔顶设置( )。 冷凝器 25.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 )设置再沸器。 塔底 26.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塔底设置( )。 再沸器 27.设计一精馏塔时, 回流比选的大,则塔板数( )。 少 28.精馏操作中, 回流比的上限称为( )。 全回流 29.精馏操作中, 回流比的下限称为( )。 最小回流比 30.精馏操作中,全回流时塔顶的产品量( )。 为零 31.精馏操作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 )板。 理论板 32.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用一次( )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 论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