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必修2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精选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2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精选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人口年龄结构是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把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7%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下图为1964~2000年中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图。
据图回答1~2题:1.关于我国人口年龄构成变化的正确叙述是( )A.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B.0~14岁年龄段人口比重持续增加C.15~64岁年龄段人口增长速度最快D.1990年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2.进入2000年,我国面对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A.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劳动力严重短缺B.人口自然增长率偏高,每年新增人口多C.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D.人口出现负增长,人口数量日趋减少解析:1.A 2.C第1题,读图可知,大于等于65岁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由过去的3.6%,增长到占总人口的7%,增长了近1倍,其余的年龄段人口增长慢,0~14岁年龄段人口所占比重持续下降。
2000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第2题,我国人口基数大,15~64岁年龄段人口所占比例大,占70.1%,造成青壮年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压力大。
如图中的①②两图分别为两个国家的人口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3.下列有关两个国家人口的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国家的老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B.①国就业压力大C.②国社会养老负担重D.两个国家人口增长类型不同4.这两个国家最有可能是( )A.①俄罗斯②印度B.①德国②日本C.①肯尼亚②法国D.①英国②巴西解析:3.A 4.C第3题,由人口构成示意图可知,两国女性人口多于男性,①国人口增长快,就业压力大,属于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②国人口增长慢,属于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社会养老负担重等,结合各个选项,A 项符合题意。
第4题,①国属于发展中国家,②国属于发达国家,可推知C项符合题意。
人口年龄系数是指一定时间、一定地区各年龄组人口占全体人口的比重。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单项选择题1.以下图为“某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题。
当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添特色为()A .超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添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添率C.超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添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添率以下图为某国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2.①比②人口死亡率高的原由是()A .生活水平高B.环境污染严重C.人口老龄化严重D.现代型人口增添模式3.我国人口散布的基本特色是:以黑河-腾冲线区分,东南部人口浓密,西北部人口稀罕。
回答下列问题。
对我国人口散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主假如()A .地形随和候B.土壤和植被1/14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C.历史和文化D.政治和经济以下图表示近20 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状况。
读图达成以下各题。
4.甲、乙、丙分别表示人口的()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添率B.死亡率自然增添率出生率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添率D.出生率自然增添率死亡率读“X、Y 两国人口金字塔图”,达成以下问题。
5.Y 国可能为()A .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6.相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一样期间,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异不大C.限制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要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花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2015 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公布,在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和睦指数竞争力方面,北京落第前2/14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十。
下表反应了近10 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组成的变化。
读表回答以下两题。
表( 注:男女性别比是指每100 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目 )以上数据表示, 10 年来北京()7.A . 人口自然增添速度较快B . 外来人口大于当地人口C . 外来人口女性比率增添D . 人口流动规模趋于减缓读 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 年和 2050 年迈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向图 ,达成以下两题。
(完整版)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单选题1•下图为某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读图回答下题。
人口出临阜------ I^H■目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A .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B .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 .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下图为某国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死亡鼎守屏Aum.w2. ①比②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A. 生活水平高B. 环境污染严重C. 人口老龄化严重D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3. 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划分,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
回答下列问题。
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A. 地形和气候B. 土壤和植被C. 历史和文化D. 政治和经济下图表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 .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B. 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C. 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D. 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A. 尼日利亚B. 印度C. 泰国D. 日本6•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 .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 .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 .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发布,在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和谐指数竞争力方面,北京落选前十。
下表反映了近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
读表回答下列两题。
表(注:男女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7•以上数据表明,10年来北京()A .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B .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C.外来人口女性比例增加D .人口流动规模趋于减缓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两题。
制龙年人口比 < 乌同中冷国釉水平恂瞬8•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①城镇②农村③经济发达省份④经济欠发达省份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战争,他们解释:目的是要帮助伊拉克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从而使该国政治、社会稳定,生活条件优越。
人教版必修二第一章 人口的变化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一、单选题1.下图为“某地区部分人口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题。
目前,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特点为()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自然增长率B.低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自然增长率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下图为某国人口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问题。
2.①比②人口死亡率高的原因是()A.生活水平高B.环境污染严重C.人口老龄化严重D.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3.我国人口分布的基本特点是:以黑河-腾冲线划分,东南部人口稠密,西北部人口稀少。
回答下列问题。
对我国人口分布格局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是()A.地形和气候B.土壤和植被C.历史和文化D.政治和经济下图表示近20年来我国人口的变化情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甲、乙、丙分别表示人口的()A.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B.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C.死亡率出生率自然增长率D.出生率自然增长率死亡率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以下问题。
5.Y国可能为()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6.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A.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B.不同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差别不大C.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发展水平D.消费水平的高低,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影响2015年中国城市竞争蓝皮书发布,在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和谐指数竞争力方面,北京落选前十。
下表反映了近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
读表回答下列两题。
表(注:男女性别比是指每100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量)7.以上数据表明,10年来北京()A.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B.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C.外来人口女性比例增加D.人口流动规模趋于减缓读“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下列两题。
8.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①城镇②农村③经济发达省份④经济欠发达省份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美国等发达国家对伊拉克发动大规模战争,他们解释:目的是要帮助伊拉克建立自由、民主的国家,从而使该国政治、社会稳定,生活条件优越。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为四个城市城区人口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城市的人口变动,自然增长起主导作用的是A.①B.②C.③D.④2.目前④城市人口老龄化较严重,其原因主要是A.人口总量过大 B.人口出生率低 C.老年人口迁入量大 D.中青年人口迁出多3.四城市中人口总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2016年江苏、河南、新疆、黑龙江四省区的人口增长数据对比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序号表示江苏人口增长的是()A.①B.②C.③D.④5.近年来③地人口迁出呈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为()A.产业迁入B.政策限制C.劳动力减少D.交通发展缓慢6.④地机械增长率较高,主要原因有()A.地理位置优越B.经济发达C.交通便利D.矿产资源丰富下图分别示意我国1972年、2002年和2032年(预测)的人口结构。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从我国人口发展情况判断,a、b、c三张图像依次对应的年份是()A.1972年、2002年、2032年B.1972年、2032年、2002年C.2002年、2032年、1972年D.2032年、2002年、1972年8.从1972年—2032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是()①人口负增长率②男女比例③青少年人口比例④中、高等教育普及率⑤流动人口比重⑥老龄人口比例A.①②⑤B.②③⑥C.③④⑥D.①④⑤9.人口过亿的国家中,仍实行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是()A.印度B.中国C.日本D.新加坡下表为2000年上海市就业人口的文化程度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10.2000年外来人口在上海主要从事A.市场指向型工业B.第一产业C.劳动力指向型工业D.第三产业11.2017年上海市外来就业人口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大幅提升达35.8%,影响因素可能是A.人口政策 B.产业转型 C.医疗水平D.教育程度12.该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如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如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读“人口增添模式及其转变表示图”,图中序号表示人口增添的不一样阶段,达成以下三题。
Ⅲ阶段常常出现的是()A.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B.举办金婚庆贺活动的夫妻好多C.愈来愈多的人迁徙到大城市生活D.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下表资料来自联合国2000年公布的展望报告,反应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达成以下问题。
2.世界人口迁徙的主要趋势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徙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徙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徙D.从内地国家向沿海国家迁徙以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纪构造图”。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1/19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以下图表示某地人口自然增添率和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变化,右图表示该地迁入人口年纪构成。
回答以下三题。
4.图示信息反应该地()A.就业困难B.该地外来人口中女性比率高于男性C.需增添少儿园数目D.该地外来人口超出当地人口以下图是“2012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徙年纪散布图”。
读图,达成以下两题。
2/19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5.针对我国人口迁徙的特色,迁入地此后应要点()A.增强法制和道德建设B.加大城市少儿园建设C.加大医疗、卫惹祸业建设D.增强户籍管理制度建设读“1~26年我国人口迁出、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回答以下各题。
6.2000~2005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的挪动,最可能原由是()A.京津冀都市圈的兴起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行C.长三角经济快速发展D.东北传统工业区复兴()A.人口数目B.人口出生率C.人口死亡率D.人口自然增添率8.以下图表示某地域人口增添模式的转变过程。
据此回答下题。
3/19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与“人口自然增添率快速降低,高龄人口比率迟缓增添”对应的期间是()A.Ⅰ期B.Ⅱ期C.Ⅲ期D.Ⅳ期以下图为“台湾省不一样年份人口金字塔图”,读图达成以下两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一、单选题1.目前,深圳市的发展面临“土地、空间难以为继;能源、水资源难以为继;实现万亿GDP 需要更多劳动力投入,而城市已经不堪人口重负,难以为继;环境承载力难以为继”的忧虑。
对此,你认为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限制外来人口进入,控制人口规模B.实行区域经济合作,进行水资源、能源的跨区域调配C.加大科技投入力度,自主创新,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一产业D.严格土地管理,提高土地价格,以解决土地可利用空间不足的问题2.寒假期间,在我国某省区某县城的路口统计了车流量和车辆信息,情况如表.日期车辆户籍构成(百分比)车流量本省沪苏浙粤其他(辆 /小时)腊月二十9085203500腊月三十502520821900若车辆的构成变化主要是由于外出务工人员返乡造成,该省区可能是()A. 安徽B. 辽宁C. 新疆D. 山西3.人口增长模式决定于()A.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总数B.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社会生产力C. 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D. 人口出生率、人口总数、社会生产力4.图 3 为“木桶效应”图,组成木桶的各块桶板分别代表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不同资源。
木桶的“短板”决定A. 环境人口容量的多少B. 环境合理人口容量的多少C. 环境最适宜人口容量的多少D. 环境承载力的大小5.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国土面积大小是制约一个国家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B.一定历史阶段,一定范围内的环境人口容量有相对确定性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的变化不影响环境人口容量6.境承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 原始社会—期—代社会—工期B. 原始社会—期—工期—代社会C. 代社会—工期—期—原始社会D. 工期—原始社会—期—代社会7.“某地区人口分布与海拔高度相关示意”,回答下列各:( 1)中所示地区人口所占百分比最多的海拔高度大在()A. 0~500 米B. 500 米左右C. 500~1000 米D. 1500 米左右( 2)海拔区域人口比重大的原因可能是()A. 采的展B. 水源充足C. 林的展D. 气候适宜( 3)中所示象反映的地区最有可能是()A. 非洲部B. 果盆地C. 江流域D. 德干高原8.20 世 80 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根本因素是()A. 社会文化因素B. 政治因素C. 生境因素D. 因素9.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率下降而人口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A. 出生率高B. 死亡率低C. 人口迁移D. 达10.下列属于人口超 1 且政府仍然大力推广鼓励生育政策的国家是()A. 日本B. 中国C. 印度D. 英国11.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供养的人口数量。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B.不随对外开放的程度而变化C.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是制约它的首要因素D.可随生产力的发展而无限扩大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回答下面小题。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需要计划生育的是( )A.①B.②C.③D.④3.图中标示的国家中,最需要鼓励生育的有( )A.①B.②C.③D.④“少子化”是指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造成儿童数量减少的现象。
0~14岁人口比重低于15%,标志着进入“超少子化”阶段。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断增长,且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或超过7%。
“少子化”和“老龄化”合称“少子老龄化”。
读2011年世界部分国家不同年龄段人口比重分布表。
完成下列小题。
4.据表可知,“少子老龄化”比较严重的国家是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5.乙国A.目前为高高低模式B.与我国人口现状相似C.人口年龄结构合理D.面临就学就业压力大下图为我国两省区人口密度和老年人口(>60岁)比重(柱状表示)示意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6.导致两省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为( )A.地理位置B.气候C.水资源D.地形7.导致两省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因素为( )A.计划生育政策B.经济发展水平C.人口流动D.自然资源8.有关两省区人口流动趋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省区人口稀疏,为净流入区②甲省区劳动力富裕,为净流出区③乙省区人口稠密,为净流出区④乙省区劳动力短缺,为净流入区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表2为我国北京、上海市区近十年常住人口年均增速统计表。
完成下列各题。
9.上海市区近十年常住人口总数A.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10.北京市区常住人口增速逐年递减,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市外县(区)产业不断发展 B.交通拥堵日益严重C.环境质量下降 D.人口老龄化加剧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含答案)
4.下列有关人口容量的叙述,符合悲观派的观点的是
A、依照目前科技的发展速度,人类能解决人口过多带来的环境问题
B、世界人口进一步增长,地球依然能承受
C、现在世界的人口太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地球的人口容量
D、人类能在短时期内实现人口与环境的良性循环
户籍(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读“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
根据材料分析广东省人口流动的特点,并分析广东在众多省份中依然最具务工吸引力的主要原因。
31.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32.读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密度超过500人/平方千米的省级行政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简称)。
(2)A—B一线西北部,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只占全国总人口的6%。其原因是:
B.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统性
C.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
D.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为文化
下图为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和“人口数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3.图示时间内,上海市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只要一个正确答案)读〝人口增长形式及其转变表示图〞,图中序号表示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完成以下三题。
1.以下事情或现象在人口增长形式第Ⅲ阶段经常出现的是 ()A.孩子们有多个亲兄弟姐妹B.举行金婚庆贺活动的夫妇很多C.越来越多的人迁移到大城市生活D.一个母亲的第六个孩子死于伤寒下表资料来自结合国2021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21-2050年世界移民趋向。
据此完成以下效果。
2.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开展中国度向兴旺国度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度向沿海国度迁移以下图为〝某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图〞。
读图回答以下三题。
3.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主要要素是()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要素D.经济要素以下图表示某地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净迁入率〔迁入率-迁出率〕变化,右图表示该地迁入人口年龄构成。
回答以下三题。
4.图示信息反映该地〔〕A.失业困难B.该地外来人口中女性比例高于男性C.需添加幼儿园数量D.该地外来人口超越本地人口以下图是〝2021年我国和美国人口迁移年龄散布图〞。
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5.针对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迁上天今后应重点()A.增强法制和品德树立B.加大城市幼儿园树立C.加大医疗、卫生事业树立D.增强户籍管理制度树立读〝1~26年我国人口迁出、迁入重心演化轨迹图〞,回答以下各题。
6.2021~2021年我国人口迁入重心的移动,最能够缘由是()A.京津冀都市圈的崛起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C.长三角经济快速开展D.西南传统工业区复兴7.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由以下哪种要素决议()A.人口数量B.人口出生率C.人口死亡率D.人口自然增长率8.以下图表示某地域人口增长形式的转变进程。
据此回答下题。
与〝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降低,高龄人口比例缓慢添加〞对应的时期是 ()A. Ⅲ期B. Ⅲ期C. Ⅲ期D. Ⅲ期以下图为〝台湾省不同年份人口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以下两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试题(含答案)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归根结底取决于A.出生率 B.人口自然增长率C.死亡率 D.生产力发展水平2.下列四幅省级行政区划图,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所在的行政单位是A.a B.b C.c D.d联合国明确认定了出生性别比的通常值域在102至107之间,其他值域则被视为异常。
2012年中国总人口为13.54亿人(不含港澳台数据),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
其中,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7.7。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3.造成我国人口性别比失调的原因有( )①婚姻的地域范围空前广阔②“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③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加快④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A.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4.目前,解决性别比严重失调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 )①提倡计划生育,少生优生②改变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方式③加强各地区之间的交流④严禁医疗机构非医学上的胎儿性别鉴定⑤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管理⑥树立“生男生女一样好,女儿也是传后人”的新风尚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④⑥ D.①②④⑥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与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上海黄浦、静安和卢湾3个区(中心区),减少人口69.17万,而浦东、闵行、宝山、徐汇、普陀、嘉定6个区(边缘区),增加人口299.4万,其中浦东增加101.41万,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比重为11.5%,比1990年上升了2.1个百分点。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5上海中心区和边缘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反映了()A.郊区的经济发展迅速B.边缘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定高于中心区1/ 9C.上海的城市化过程中,主要为“郊区城市化” D.边缘区的交通、住房条件变差6上海在未来几年里()A.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口的迁入B.人口老龄化问题将日趋减弱C.可允许生第二胎,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问题D.要更关注社会养老保险、老人医疗护理等工作下表为我省人口抚养比的变化(2010年以后数据时根据人口政策不变的前提下推测出来的),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必修2)
第1章 人口的变化 单元测试题 A (人教版必修 2)、选择题读人口构成比重图回答 1-2题。
人口比重上升了 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 1.3亿。
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 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 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 3 .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 )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因此,新世纪人口工'.*\/% f \ /\叱—y _______ 二八i 1* 、 f、D 潮 4U 出1斓 l (KHg"申人口年龄梅腹比車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③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A. ①③B.①④C.②③ D .②④ 4.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 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 A. ①③⑤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 D .①②③④⑤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 “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 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据此回答5-6题。
5.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 要原因是A. 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 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C.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 城市化速度快6. 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A. 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B. 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 “未富先老”等特点C. 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D. 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 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 A.93%B.23%C.13%D.60%* \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 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 4.8%, 65岁以上F图为“ 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7-8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一章《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包含答案)
《人口的变化》单元检测题一、单选题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30年来的人口变化趋势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四条曲线中与上海的人口变化趋势最相符的是()A.甲B.乙C.丙D.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人口规模基本不变 B.乙由人口迁入区转变为人口迁出区C.丙的人口出现了负增长 D.丁的人口规模最大3.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题。
人口自然增长率从低到高排列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甲、丙、乙、丁D.丁、乙、丙、甲下图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12-2017年常住人口总数的变化,据推算该城市让人幸福生活的人口总数需控制在2450万人以内。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2450万人属于该城市的A.环境承载力 B.环境人口容量 C.人口合理容量 D.环境自净力5.2016-2017年,该城市A.常住人口数下降B.出生率上升C.死亡率下降D.人口迁出减少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
初步统计,2017年春运40天,全国共运送旅客29. 8亿人次。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6.春运期间,春节前、后人口主要流动的方向分别为()A.城市→城市,农村→农村B.农村→城市,城市→农村C.城市→农村,农村→城市D.农村→农村,城市→城市7.20世纪80年代以来,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社会文化因素B.经济因素C.生态环境因素D.政治因素8.由上述人口流动带来的问题,说法错误的是()A.加大了铁路等交通运输的压力B.缓解了迁出地的人地矛盾C.扩大了迁出地、迁入地的经济发展差距D.给迁入地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十九大报告提出,尽快实现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以应对老龄化的危机。
下图为2001-2050年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9.有关2001-205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2001-2050年,农村老年人口数量少于城镇B.2025年开始,城镇的老年人口数量多于农村C.2001-2050年,农村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D.2025-2050年,城镇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小10.为应对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逐步加深的趋势,下列措施合理的是()A.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制B.大量接纳国外的移民C.执行全面一孩的人口政策D.实施提前退休的制度11.国家法定退休年龄的调整与该国人口增长状况有密切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的变化单元测试题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读人口构成比重图回答1-2题。
1.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国共有12.95亿人,图中“*”表示人口年龄构成状况,其中0~14岁人口的比重约是A.93%B.23%C.13%D.60%2.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人口比重下降了4.8%,65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近1.3亿。
因此,新世纪人口工作的主要任务是A.控制人口盲目流动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比重3.人口迁移对环境往往造成()①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②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③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④在迁出地,对环境造成巨大压力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表现出新的特点有( )①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②短期流动的人口减少定居移民增多③欧洲由人口迁入地区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④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变为人口迁出地区⑤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亚和北非石油输出国也从境外招募了大批外籍工人A.①③⑤ B.①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根据我国2005年人口构成表,相关专家认为中国开始进入“人口红利”期,“人口红利”期指的是在一个时期内,社会抚养指数相对较小,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较大。
据此回答5-6题。
5.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口红利”期提前到来的主要原因是A.经济发展速度很快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人口死亡率低C.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D.城市化速度快6.不符合我国的人口结构特点的是A.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大,劳动力资源丰富,为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B.中国老龄化呈现速度快、规模大、“未富先老”等特点C.从人口性别结构看,男女比重失衡,存在一定社会隐患D.城乡人口比重基本持平,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下图为“M、N两国一定时期内出生率和死亡率曲线图”,据图回答7-8题。
7.M、N两国分别属于A.发达国家、发达国家B.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C.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D.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8.关于两国的说法正确的是A.M、N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同步变化B.M国比N国人口增长模式改变的年代早C.M国人口模式转变后,国内人口迁移以农村迁往城市为主D.N国人口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城市普遍出现了逆城市化根据统计,美国每7秒钟迎接一个新生命,每31秒钟进入一名新移民。
美国人口普查局宣布,在东部时间2006年10月17日7时46分,美国人口总数突破3亿大关,这是美国人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刻。
结合甲、乙两图完成9-11题。
9.美国的人口增长处在图乙中的第阶段,遇到的问题是A.Ⅰ人口急剧膨胀B.Ⅲ人口老龄化C.Ⅱ人口增长停滞D.Ⅲ人口平均寿命低10.下列能正确反映美国人口增长特点的是A.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都快B.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机械增长较缓C.人口的自然增长较缓,机械增长较快D.主要受国内移民的影响11.人口增长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是A.填补了美国劳动力市场空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B.减缓就业压力C.增加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D.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读右图,完成12-14题。
12.①、③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分别属于A.现代型和原始型B.原始型和现代型C.现代型和传统型D.传统型和现代型13.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A.战争B.疾病C.生活水平差D.老年人口多14.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15、16题。
15.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A.②③B.③④C.④⑤D.②⑤16.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A.中国、澳大利亚B.墨西哥、中国C.美国、墨西哥D.美国、澳大利亚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0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据此完成17-18题。
迁出国数量(万人/年)迁入国数量(万人/年)中国30.3 美国110.0墨西哥26.7 德国21.1印度22.2 加拿大17.3印度尼西亚18.0 英国13.6菲律宾14.4 澳大利亚8.317.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18.移民外迁的主要动因是寻求A.更高的社会地位B.更多的休闲时间C.更高的收入D.更优的自然环境读“人口规模相当的四座城市①~④某年人口资料”,完成19-21题。
19.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20.四城市中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有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21.下列城市中的人口迁移状况和④最接近的是A.哈尔滨B.上海C.兰州D.济南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一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是决定性因素。
据此回答22-23题。
22.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A.2008年8月北京奥运期间,大量国外游客涌入北京,属于人口迁移B.三峡移民是因为经济因素C.20世纪80年代中期前移民到新疆主要是政策因素D.各国国内的人口迁移都是为了开发国土23.解放后,关于我国人口迁移或流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人口迁移主要是由经济原因引起的B.改革开放前,人口的迁移大部分是国家有组织地移民C.改革开放前,人口总是自发地从东部移向西部D.改革开放以来,民工的输入地主要是上海、广东、四川等地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2月28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6年末我国人口为131 448万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超过1.49亿,读“人口增长趋势图”,回答24、25题。
24.关于我国人口容量的说法最正确的是A.我国合理环境人口容量大约是16亿人B.我国人口承载量极限值约100亿人C.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D.到2040年前后,我国将达到人口合理容量25.到本世纪中叶以后,我国有可能出现人口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人们生育观念变化的必然结果B.重大自然灾害影响导致死亡率上升C.老年人口太多,导致死亡率上升D.人口性别结构不合理26.(2010·南昌高一质检)下表为我国某城市人口资料。
读表完成下题。
1982年1990年2000年总人口(万人) 35 167 7010~14岁(%) 35.27 14.63 8.515~64岁(%) 58.36 83.15 90.3965岁及以上(%) 6.37 2.22 1.11该城市自1982年至A.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B.人口出生率增高,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C.人口出生率大幅度降低,人口死亡率大幅度增高D.人口增长率很高,有大量青壮年人口迁入二、综合题26.阅读下列“人口统计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国。
(2)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单)A.非洲B.亚洲C.欧洲D.北美洲(3)分析图2可以看出,A国存在的人口问题及解决对策是什么?27.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说,在过去的10年中,流动人口增加了约1倍,目前已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10%,接近1.5亿。
其中跨省流动人口达0.5亿,在跨省流动人口中,九成以上为16岁及以上的劳动年龄人口,具有较强劳动能力的青壮年人口是流动人口的主流。
材料二 2008年1月21日,在广东省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经过无记名投票,胡小燕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她是我国首位农民工全国人大代表。
胡小燕坦言自己“使命光荣,但责任重大”。
她要带两个建议与会:一是关注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二是关注农民工就业环境问题。
(1)下列省区中,属于跨省流动人口集中流入的省区的是(多选)A.广东省B.上海市C.四川省D.河南省E.浙江省F.安徽省G.北京市(2)在我国庞大的跨省流动人口中,以农村人口为主还是以城市人口为主?为什么?(3)试分析农民工对城市的积极影响。
(4)请为解决“民工潮”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参考答案1-5:BBCCC 6-10:DCCBC 11-15:ADDDB 16-20:AACDC 21-25:BCBCCD26.(1)A(2)考虑到我国计划生育的实施也确实带来了一些弊端,如老龄化速度快、当前性别比失调以及一系列后续影响。
(3)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发展科技,提高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使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保护生态环境等。
加大科技和经济投入,开源节流,挖掘资源潜力;提高对外开放程度;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等。
27.(1)ABEG(2)以农村人口为主。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生产效率迅速提高,产生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成为人口流动的强大推力;国家对户籍管理政策的调整,为流动人口的出现提供了契机;城市和发达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明显拉大,成为形成大量流动人口的巨大拉力。
(3)进城农民大多数从事劳动力需求量大的工作,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弥补了脏、苦、累岗位劳动力的欠缺,活跃了城市的第三产业,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4)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发展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科学种田,稳定农民与土地的关系,确保农民增产增收;③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推广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④合理、有序地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到大中城市或国外打工;⑤农民自己要努力提高素质,转变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