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
危害人类健康的六种病毒
危害人类健康的六种病毒作者:浩知来源:《祝您健康》1996年第09期近年来,由于艾滋病在全球的肆疟,人们对病毒的概念更加重视了。
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关专家用最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当前被医学界称为“全球通辑的六种病毒”。
(1)艾滋病毒HIV:这是当今有害人类健康的头号病毒杀手。
专家们指出,此病毒可静静地潜伏在人体内达多年而不发作,许多病人也并不是死于此病毒,而是因为该病毒破坏了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以致病人无能力来抵抗其他疾病而死亡。
目前世界医学界尚未找出能有效地预防这种病毒的疫苗。
唯一的预防办法是避免各种传染途径,如在生活中不乱性交,输血及其制品者要进行严格的检验等。
(2)疱疹I、Ⅱ病毒:这两种病毒被医家们称之为“孪生子”,然而它们的界线却是分得清清楚楚的,并不相互干扰。
疱疹I型,通常称为口腔疱疹病毒,它通常导致口腔溃疡,并藏身于神经细胞之中。
而疱疹Ⅱ型病毒,又叫生殖器官疱疹病毒,这种病毒专门侵犯生殖系统。
这两种病毒在人体身上发病均有类似的特点,在起初感染之后,均会潜伏在皮肤或人体神经之中,并不活跃。
一旦遇上发热、妇女经期、精神紧张、药物等因素的刺激,就会发作。
目前,治疗这两种病毒所感染的疾病,有药物可以缓解,但不能根治。
专家们相信:几年以后将会有预防这两种病毒的疫苗制成。
(3)水痘病毒:这种病毒具有双重性,当它在孩子身上引发水痘时,此时的情况并不严重,孩子只会感觉头痛等症状,一般病程为5~7天。
但重要的是,在孩提时期留下的病毒却会因别的原因而再次被激活。
而到了此时,问题就相当严重,这就是引起人们常说的带状疱疹。
许多人发作时间可在1周以上,而在免疫功能和体质较差的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上,神经疼痛会达相当长的时间,长者在10年以上。
而成人患了带状疱疹就会传染给孩子,引发水痘。
目前,对这种病毒已有方法加以控制,减轻症状。
(4)艾巴病毒:这是一种现代最时髦的病毒,专家们认为它可能是引发慢性疲劳的祸首。
人间传染病原微生物分类标准
人间传染病原微生物分类标准主要根据病原微生物的传染性、感染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危害程度进行分类。
第一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非常严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国尚未发现或者已经宣布消灭的微生物。
例如,天花病毒、埃博拉病毒、猴痘病毒等。
第二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严重疾病,比较容易直接或者间接在人与人、动物与人、动物与动物间传播的微生物。
例如,SARS冠状病毒、乙型脑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炭疽芽孢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
第三类病原微生物:能够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但一般情况下对人、动物或者环境不构成严重危害,传播风险有限,实验室感染后很少引起严重疾病,并且具备有效治疗和预防措施的微生物。
例如,肠道病毒、麻疹病毒、登革病毒、乙型肝炎病毒、肺炎支原体、肉毒梭菌、脑膜炎奈瑟菌等。
第四类病原微生物:在通常情况下不会引起人类或者动物疾病的微生物。
例如,小鼠白血病病毒等。
病毒归纳总结
病毒归纳总结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可以感染动植物、人类及其他生物体,引起各种不同类型的疾病。
研究病毒对于理解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常见的病毒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病毒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人类常见的病毒1.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可引起流感(Influenza)。
流感病毒分为甲型、乙型和丙型,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对人类造成较大的威胁。
流感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经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鼻塞和全身不适。
2. 乙肝病毒乙肝病毒是一种肝炎病毒,可引起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和其他体液传播,如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性传播和与感染者共用针具等。
乙肝病毒感染往往表现为慢性肝炎,严重时会引发肝硬化和肝癌。
3. 疱疹病毒疱疹病毒是一类病毒,包括单纯疱疹病毒(HSV)、腺病毒、水痘病毒(VZV)等。
其中,HSV是常见的一种病毒,可以引起唇疱疹、生殖器疱疹等疾病。
疱疹病毒主要通过直接接触传播,如性接触、唇疱疹的亲吻传播等。
4. HIV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一种致命的病毒,可导致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HIV主要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和乳汁等传播,如共用针具、性接触和母婴传播等。
艾滋病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巨大的卫生健康负担。
二、植物病毒的分类1. 病毒斑点病毒病毒斑点病毒是一类植物病毒,可以引起植物叶片上出现斑点病症。
该类病毒主要通过昆虫传播,如蚜虫、白粉虱等,感染植物后,叶片上会出现不规则的斑点,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生长发育。
2. 病毒环状RNA病毒病毒环状RNA病毒是一类植物病毒,其基因组为环状RNA。
该类病毒主要通过种子传播,感染植物后,会引起植物的生长受限、变形、畸形等病症,严重时会导致植物死亡。
3. 病毒颗粒病毒病毒颗粒病毒是一类植物病毒,其基因组为颗粒状RNA。
该类病毒主要通过接种和昆虫传播,感染植物后,会引起植物的黄化、矮化、花器官畸形等病症,严重影响植物的产量和品质。
严重危害人类的8种病毒性传染病
~
千 万 死 亡
潜 伏 期
几 小时~ 天 ( ) 几 禽 1
~
3天 f ) 人
平 均 5 7年 — 全 年
2 4. 4 5天 ~l 均 ~ 冬 末 春 初
2 6月 ~ 全 年
几 小 时 ~ 天 几 冬 末 春 初
l 天 4 5 8月 —
平均 2 O年 全 年
发 病 高 峰 期
冬 末 春 初
全 年
易 感 人 群
普 遍 易 感
普 遍 易 感
普 遍 易 感 , 童 发 普 遍 易 感 . 儿 儿 普 遍 易 感 , 普 遍 易 感 特 童 青 少 年 居 别 是 老 人 1 O岁 普 遍 易 感 , 可 且 病 率 较 低 学 以 下 儿 童 居 多 突 破 种 属 屏 障 多 龄 前 儿 童
病 毒 分 类 病 毒 简 称
发 现 时 间
正 粘 病 毒 科 流 感 病 毒 属 AV I
l 5 年 95
反 转 录病 毒科 . 慢 病 毒 属 . 长 类 免 灵
疫 缺 陷 亚 属
冠 状 病毒科 S S AR V
2o 年 1 o2 2月
嗜 肝 D A 正 粘 病 毒 科 N 病 毒 科 流 感 病 毒 属 HB V
HeaisB p ti t
If ez n un a l
Ta s sil rnmi be s
e c p a p ty n eh l a o h
R be s ai
病 毒 hma u n 英 文 名 A i n unavrs imu oecec va if ez i m ndfiny n l u i
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
由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们能够侵入人体细胞并利用细胞内的机制来复制自身。
人类受到病毒感染后,可出现各种症状,轻者可能仅有发热和咳嗽,但重者可能导致严重的疾病甚至死亡。
以下将就一些由病毒引起的常见人类疾病进行介绍。
流感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在人群中易发生传播。
感染流感病毒后,患者可能出现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
建议及时接种流感疫苗来预防流感。
感冒感冒是由冠状病毒等多种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感冒常见症状包括打喷嚏、咳嗽、流鼻涕等。
感冒大多是自限性疾病,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多休息、饮食清淡即可。
艾滋病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HIV是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的。
艾滋病可导致免疫系统受损,进而引发各种感染和恶性肿瘤。
目前艾滋病仍无法根治,但通过抗逆转录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登士病登士病是由登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通过蚊子叮咬传播。
登士病的早期症状包括发热、头疼、肌肉酸痛等,严重患者可能出现对照和生命威胁。
目前并无特效药物治疗方法,预防登士病的最好方式是避免蚊虫叮咬。
乙肝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
乙肝病毒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
乙肝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症状。
乙肝可引发肝硬化、肝癌等严重并发症,因此及时接种乙肝疫苗、避免和乙肝患者共用针具等措施十分重要。
以上就是由病毒引起的一些常见人类疾病的介绍。
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并接种相关疫苗。
希望大家能够时刻关注自身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
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为了便于叙述,也为了方便记忆和比较,我把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10类,分别是:1、病毒(virus) 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
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非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没有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
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体微小,用于测量的单位为纳米(nm),最大直径300纳米(如痘病毒类),最小直径20纳米(如口蹄疫病毒)。
2、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在形态上呈多形性,二分裂繁殖,也见有出芽。
与其它原核生物一样,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
目前已知80多种,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3、衣原体(bacterium)衣原体也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类型的核酸,具有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含有核蛋白体。
具有一些酶系统,但缺乏产生代谢能量的作用,必须依靠宿主细胞提供。
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抗生素能抑制其生长。
4、立克次体(rickettsia)立克次体是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生物学性状接近细菌,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结构,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较复杂的酶系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5、细菌(heredity)细菌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形体微小,以微米(um)作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原始的核质(染色体),无核膜和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除核蛋白体外无其它细胞器,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
6、螺旋体(spirochete)螺旋体是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一般细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原型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7、放线菌属(Actinomyces)既往在医学真菌学中叙述,因为它具有细长的菌丝,有分支并缠绕成团,许多检查方法也与真菌相同,但事实上放线菌是原核细胞,无有形的核,细胞壁中含有典型细菌细胞壁的胞壁酸。
威胁人类的传染病有哪些
威胁人类的传染病有哪些?2011-01-02 14:20 【大中小】【我要纠错】1.SARS——SARS是一种病毒性肺炎,病毒感染累及下呼吸道而涉及到肺叶。
典型症状有发烧,干咳,呼吸困难,头痛和乏氧。
实验室检查可见白血球降低和转氨酶升高。
肺叶损伤而致的呼吸衰竭是致死原因。
2.禽流感——禽流感病毒属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质的不同被分为H1到H15等15种亚型。
世界各地的禽流感主要由高致病性的H5和H7两种亚型引起,而人对其中的H1和H3亚型易感。
3.天花——3000年前人类就有了天花这种急性传染病,古代中国、印度和埃及都有相关记录。
天花由病毒引起,表现为高烧、浑身乏力、恶心呕吐和严重皮疹,无药可治。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天花彻底消灭。
4.麻风——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如今全世界每天仍有平均1600人感染麻风,历史上麻风一度被认为是可耻的疾病。
麻风杆菌让人失去痛觉而容易受伤,并造成肢体畸形、残废或者失明,严重者内脏也会受损害,而且迄今没有疫苗预防。
5.甲肝——1988年1月,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上海市发生了一次世界历史上罕见的甲型肝炎暴发流行事件。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专家们明确了本次甲型病毒性肝炎暴发是因毛蚶产地的毛蚶受到甲肝病毒严重污染。
上海市民缺乏甲肝的免疫屏障,又有生食毛蚶的习惯,最终酿成暴发。
6.疯牛病——学名为“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发生在牛身上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症状与羊瘙痒疟类似。
俗称“疯牛病”。
受疯牛病危害的不仅是牛,人若食用了被污染了的牛肉、牛脊髓等,也有可能染上致命的新型克-雅氏症。
7.艾滋病——艾滋病也被称为“超级癌症”和“世纪杀手”。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
自美国1981年诊断出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传播速度惊人。
8.鼠疫——鼠疫又名黑死病,是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一般先流行于鼠类及其它野生啮齿动物之间,借助鼠蚤叮咬而传给人。
十大传染疾病排名三篇
十大传染疾病排名三篇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不断地遭受到传染病的困扰。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与传染病做斗争的历史。
其中最可怕的是病毒引发的传染病,因为病毒个体小,基因少,变化快,传播速度快。
最可怕的病毒有时不是毒性最强的,而是那些新出现的病毒,因为科学家要找到对付新病毒的方法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往往会造成大范围内的伤亡。
1 埃博拉病毒——目前最可怕可引发急性传染病埃博拉出血热,可通过身体接触传染,是现存的毒性最大的病毒,导致患者病死率高达50%~90%。
目前还没有有效抵御这种病毒的疫苗和药物。
它以极其恐怖的传播方式和速度像幽灵一样在非洲游荡,从1976年至2022年爆发了23次。
2022年7月,埃博拉病毒再次在非洲大爆发,其感染和死亡人数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次,并且还在继续蔓延,并无被控制的迹象。
2 甲型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家族“最危险成员”流感病毒分为三个型别,即甲型、乙型和丙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是我们已经较为熟悉的一种,也是最危险的一种。
历史上最骇人的一场流感发生于1918年,这场全球性流感夺走了5000万条生命,其罪魁祸首就是名为h1n1的甲型流感病毒。
令人闻之色变的禽流感也是一种甲型流感,近年来流行的h5n1、h7n9都是对人类危害较大的禽流感。
甲型流感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可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基因重组而演化出新的病株,每重组一次毒性增强、传染性增大,且能导致原有的治疗方法失效。
患者感染后的症状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流涕、肌痛等,多数伴有严重的肺炎,严重者心、肾等多种脏器衰竭导致死亡,病死率很高。
3 艾滋病毒——攻击免疫细胞,恶性肿瘤“登门拜访”该病毒可引发艾滋病。
该病毒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t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可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
该病毒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9年,患者在出现艾滋病症状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病毒是造成人类疾病的主要致病源
病毒是造成人类疾病的主要致病源病毒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体,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不能自主生长繁殖,必须寄生在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繁殖。
不同于细菌或真菌等其他微生物,病毒无法被视为完整的生命体,因为它们缺乏自主的新陈代谢与复制机制。
尽管如此,病毒仍然被证实是造成人类疾病的主要致病源之一。
病毒感染人类可能引起多种不同的疾病,从普通感冒、流感到更严重的肺炎、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
最近,世界范围内爆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再次凸显了病毒所造成的威胁和危害。
病毒的致病机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直接伤害宿主细胞和操纵宿主免疫系统。
当病毒成功感染宿主细胞时,它们将利用宿主细胞的机制复制自己的遗传物质,并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最终导致宿主细胞死亡或功能损害。
病毒感染后,它们还会影响宿主免疫系统的功能。
病毒通过干扰细胞信号传导、改变细胞表面受体、抑制免疫细胞功能等方式来避免被宿主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
这使得病毒在宿主体内可以长期存活并产生持久的感染,导致慢性病毒感染的产生。
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化,包括通过空气飞沫、直接接触、食物或水源传播等。
由于病毒在传播过程中不断变异,因此许多感染性疾病具有很高的传染性。
例如,流感病毒可以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迅速传播到大范围的人群中。
当人类暴露在新的病毒株面前时,免疫系统将对其感到陌生,并需要一段时间来产生充分的免疫应答。
这也是为什么新出现的病毒通常会引起大流行的原因之一。
针对病毒感染的治疗主要包括症状控制、免疫增强和病毒抑制等方法。
由于病毒本身是缺乏自主生长繁殖能力的,针对病毒的治疗主要通过抑制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复制来实现。
例如,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抑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的复制,从而减少病毒数量,控制病情进展。
疫苗的开发也是预防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通过引入病毒表面蛋白等刺激免疫系统来诱导免疫应答,以提供对病毒的保护性免疫。
人类疾病流行年表
人类疾病流行年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2021年,人类社会经历了数不清的疾病暴发事件。
这些疾病给人类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有些疾病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死亡,而有些则使人类社会陷入恐慌和不安。
以下是一份人类疾病流行年表,记录了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疾病暴发事件。
公元前4000年:疟疾公元前4000年,疟疾首次被记录在埃及的古老医学文献中。
这种由寄生虫传播的疾病在古代长期流行,给古埃及社会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公元前430年:伯利兹病公元前430年,伯利兹病在雅典爆发,造成了数以千计的死亡。
这是古希腊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流行病事件,削弱了雅典的实力和影响力。
公元1665年:伦敦黑死病1665年至1666年期间,伦敦爆发了一次严重的鼠疫疫情,被称为伦敦黑死病。
这一疫情导致了大约10万人的死亡,对伦敦的社会和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1817年:霍乱霍乱(也被称为"亚洲霍乱")于1817年在印度孟买暴发。
随后,霍乱通过海洋贸易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19世纪中期,霍乱蔓延至欧洲和美洲,给全球范围内的人类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健康危机。
1918年:西班牙流感1918年至1919年,西班牙流感在全球范围内爆发,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流感爆发。
据估计,全球感染人数超过5亿,死亡人数达到了5000万至1亿。
这一流感病毒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恐慌和不安,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967年:埃博拉病毒疫情1967年,埃博拉病毒首次被发现,并在刚果(今刚果共和国)的村庄中爆发。
埃博拉病毒具有极高的病死率,给当地社区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1981年:艾滋病1981年,艾滋病首次被报告出现在美国。
艾滋病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对人类的免疫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自1981年以来,艾滋病已经在全球范围内造成了数百万人的死亡,并对全球公共卫生产生了重大影响。
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2003年,非典型肺炎(SARS)在中国广东省首次爆发。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
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名录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传染病威胁。
许多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这些微生物可以在人类社会中传播并引发疾病。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人间传染的病原微生物,包括它们的特征、传播途径和常见的疾病。
1. 流感病毒 (Influenza Virus)1.1 特征流感病毒属于Orthomyxoviridae家族,有三个主要类型:甲型、乙型和丙型。
流感病毒具有高变异性,容易发生基因突变,导致新的病毒株的出现。
该病毒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感染后可引起发热、咳嗽、喉咙痛、头痛等症状。
1.2 传播途径流感病毒通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和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而传播。
人们在接触污染物后触摸自己的眼、鼻或口时,容易将病毒带入体内。
1.3 常见疾病流感病毒感染常导致流行性感冒,其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喉咙痛、肌肉痛等。
在某些情况下,严重的流感感染可能导致并发症,例如肺炎。
2.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2.1 特征结核分枝杆菌是引起结核病的主要病原微生物,它具有细胞壁中的特殊成分——酰胺多糖,使其对许多消毒剂和抗生素具有抵抗能力。
这种病原微生物通常侵入人体的肺部,并在机体内长期滞留。
2.2 传播途径结核分枝杆菌以空气中的飞沫传播,当患者咳嗽或打喷嚏时,将细菌释放到空气中。
其他人吸入此气溶胶,从而感染病原微生物。
2.3 常见疾病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
主要症状包括长期咳嗽、咳痰、乏力、体重下降等。
结核病也可以侵犯身体的其他器官,如肺外结核、骨结核等。
3. 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3.1 特征麻疹病毒属于Paramyxoviridae家族,是一种非常传染性的病原体。
该病毒在人类中广泛传播,并迅速通过近距离接触传播。
3.2 传播途径麻疹病毒主要通过感染者呼出的飞沫在空气中传播。
当一个人吸入空气中的飞沫后,他们可以被感染并在几天内出现症状。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
引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为了便于叙述,也为了方便记忆和比较,我把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10类,分别是:1、病毒(virus) 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
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非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没有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
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体微小,用于测量的单位为纳米(nm),最大直径300纳米(如痘病毒类),最小直径20纳米(如口蹄疫病毒)。
2、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在形态上呈多形性,二分裂繁殖,也见有出芽。
与其它原核生物一样,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
目前已知80多种,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3、衣原体(bacterium)衣原体也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类型的核酸,具有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含有核蛋白体。
具有一些酶系统,但缺乏产生代谢能量的作用,必须依靠宿主细胞提供。
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抗生素能抑制其生长。
4、立克次体(rickettsia)立克次体是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生物学性状接近细菌,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结构,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较复杂的酶系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5、细菌(heredity)细菌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形体微小,以微米(um)作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原始的核质(染色体),无核膜和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除核蛋白体外无其它细胞器,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
6、螺旋体(spirochete)螺旋体是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一般细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原型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7、放线菌属(Actinomyces)既往在医学真菌学中叙述,因为它具有细长的菌丝,有分支并缠绕成团,许多检查方法也与真菌相同,但事实上放线菌是原核细胞,无有形的核,细胞壁中含有典型细菌细胞壁的胞壁酸。
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及相关特性
引起人类疾病的常见病毒•呼吸道感染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麻疹病毒等)•消化道感染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轮状病毒等)•肝炎病毒(甲、乙、丙、丁、戊型肝炎)•其他病毒和朊粒(乙脑病毒、登革病毒、埃博拉病毒、疱疹病毒、狂犬病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第26 章呼吸道病毒viruses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infections第27 章肠道病毒Enterovirus1、人类肠道病毒(enterovirus)属于小RNA病毒、单正链RNA病毒,无包膜。
2、有4类: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新肠道病毒。
③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强。
④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第28 章急性胃肠炎病毒大多数的急性胃肠炎由病毒引起。
病毒性胃肠炎的病原体主要包括轮状病毒、杯状病毒、肠道腺病毒和星状病毒。
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第29 章肝炎病毒肝炎病毒:以侵害肝脏为主,并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体。
•目前公认的有5种肝炎病毒:A、B、C、D、E第33 章逆转录病毒Retrovidiae逆转录病毒科是一大组含有反转录酶的RNA病毒,分2个亚科:①正逆转录病毒亚科②泡沫逆转录病毒亚科第32 章疱疹病毒Herpes viruse共同特征:线形dsDNA,有包膜。
共同特点: 1. 病毒体呈球形,150-200nm,核心为双股DNA,衣壳呈二十面体,有包膜,包膜表面有刺突; 2. 大多数疱疹病毒能在人的二倍体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病变,核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病毒可使受感染细胞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 3. 病毒感染后,可引起多种类型感染:增殖感染,潜伏感染,整合感染和先天感染; 4. 所致疾病多种多样,非常复杂,不仅因为型别而不同,而且还因为感染类型及个体的免疫状态而异。
第30 章虫媒病毒第31 章出血热病毒1、虫媒病毒的共同特征:①传播:吸血的节肢动物为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②致病性: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方性,自然疫源性疾病,人畜共患病;主要引起发热、脑炎、出血热。
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
起人类传染病的10类病原体为了便于叙述,也为了方便记忆和比较,我把引起人类传染病的病原体分为10类,分别是:1、病毒(virus) 病毒是最常见的致病微生物。
病毒最重要的特征是非细胞结构,只含一种核酸,没有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
病毒体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
病毒体微小,用于测量的单位为纳米(nm),最大直径300纳米(如痘病毒类),最小直径20纳米(如口蹄疫病毒)。
2、支原体(mycoplasma)支原体是没有细胞壁的原核生物,在形态上呈多形性,二分裂繁殖,也见有出芽。
与其它原核生物一样,其基因组为环状双链DNA。
目前已知80多种,是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上生长繁殖的最小微生物。
3、衣原体(bacterium)衣原体也是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类型的核酸,具有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含有核蛋白体。
具有一些酶系统,但缺乏产生代谢能量的作用,必须依靠宿主细胞提供。
具有独特的发育周期,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抗生素能抑制其生长。
4、立克次体(rickettsia)立克次体是严格活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生物学性状接近细菌,大小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具有与细菌相似的细胞壁结构,以二分裂方式繁殖,有较复杂的酶系统,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5、细菌(heredity)细菌是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微生物,形体微小,以微米(um)作为测量单位,结构简单,无成形的细胞核,只有原始的核质(染色体),无核膜和核仁,不进行有丝分裂,除核蛋白体外无其它细胞器,具有相对恒定的形态结构。
6、螺旋体(spirochete)螺旋体是细长、柔软、弯曲呈螺旋状的革兰氏染色阴性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具有一般细菌的基本结构,如细胞壁、原型核,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对多种抗生素敏感。
7、放线菌属(Actinomyces)既往在医学真菌学中叙述,因为它具有细长的菌丝,有分支并缠绕成团,许多检查方法也与真菌相同,但事实上放线菌是原核细胞,无有形的核,细胞壁中含有典型细菌细胞壁的胞壁酸。
病毒典型案例
病毒典型案例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可以在人体内或外界环境中寄生生长,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病毒通过感染细胞,破坏细胞功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人类历史上,病毒引起的疾病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典型的病毒案例。
1. 流感病毒。
流感病毒是一种引起呼吸道感染的病毒,它主要通过飞沫传播,感染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
流感病毒的特点是变异性强,容易发生变异,导致流感疫情的爆发。
每年的流感季节,都会有大量的人感染流感病毒,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流感病毒的典型案例就是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这次流感大流行导致全球范围内数百万人死亡,成为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疫情之一。
2. 乙肝病毒。
乙肝病毒是一种引起肝脏感染的病毒,它主要通过血液或其他体液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后,会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炎,甚至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乙肝病毒的典型案例是中国乙肝疫情,中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之一,大量的人感染乙肝病毒,给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控制乙肝疫情,中国政府实施了乙肝疫苗免费接种计划,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3. 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是一种引起免疫系统损害的病毒,它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艾滋病病毒感染后,会导致艾滋病的发生,患者免疫系统受损,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艾滋病病毒的典型案例是非洲的艾滋病疫情,非洲是艾滋病的高发区,大量的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给当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控制艾滋病疫情,国际社会积极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总结,病毒是人类健康的威胁,各种病毒感染都会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的危害。
因此,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加强卫生保健、提高个人免疫力、开展疫苗接种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病毒感染,保护人们的健康。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应对各种病毒感染,保障人们的生命和健康。
病毒感染导致人类疾病发展
病毒感染导致人类疾病发展病毒感染是导致许多人类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病毒是一种微小且无生命的有机体,它能侵入宿主细胞并利用宿主的生物机制来复制自身。
当病毒感染人体时,它们可以引发免疫系统的反应,并导致各种疾病的发展。
本文将探讨病毒感染对人类疾病发展的影响,并介绍几种常见的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
病毒感染在人类疾病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一些病毒可以直接感染人类组织和器官,并导致明确的疾病症状。
例如,流感病毒感染呼吸道细胞,引发咳嗽、发热、头痛等症状。
另一方面,一些病毒可能在感染初期并不引起明显的症状,但在长期的感染过程中对宿主产生慢性影响。
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是两个典型的例子,它们可以潜伏于宿主体内多年,最终导致肝脏疾病或免疫系统功能衰竭。
人类疾病的发展通常与病毒的复制、传播和宿主的免疫反应有关。
病毒感染人体后,它们进入宿主细胞并开始复制自身。
这个过程会导致宿主细胞的损伤和死亡,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免疫系统会被激活,释放炎症介质来对抗病毒。
然而,一些病毒可以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如HIV可以在宿主免疫系统无法完全清除的情况下存活下来。
这导致了人类疾病的长期进展。
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中,艾滋病(AIDS)是最严重的之一。
艾滋病是由HIV感染引起,它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HIV感染后,它会攻击免疫系统中的CD4+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受损。
未经治疗的HIV感染最终会导致艾滋病的发展,使宿主容易受到各种感染和肿瘤的侵袭。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研究和治疗一直是全球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以寻求更有效的抗病毒治疗方法和疫苗的开发。
此外,乙型肝炎病毒(HBV)也是一种常见的与病毒感染相关的疾病。
乙肝病毒可通过接触感染者的血液、体液或性接触传播。
乙肝感染可能是急性的,也可能是慢性的。
慢性乙肝感染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的发展。
乙肝疫苗的普及已经显著降低了乙肝的发病率和潜在并发症。
此外,病毒感染还与流行性感冒、登革热、埃博拉病毒等多种疾病相关。
病毒引起人患病的病名叫
病毒引起人患病的病名叫病毒是一种微小的传染性病原体,可以感染生物体并导致多种疾病。
在人类历史上,病毒引起的疾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苦难。
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不同的病毒会导致不同的疾病,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病毒引起的疾病和其相应的病名。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是一种呼吸道病毒,可以引起流行性感冒。
流感病毒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在流感季节易引发大规模的流感流行。
流感的症状包括发热、头痛、肌肉疼痛、咽喉痛等。
严重的流感感染可以导致并发症并危及生命。
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性传播以及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的病毒,可以引起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会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免疫系统功能衰竭,使得患者容易感染各种疾病。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延缓疾病进展。
乙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种通过血液、性接触、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播的病毒,可以引起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是一种肝脏炎症性疾病,患者可出现乏力、肝区疼痛、黄疸等症状。
严重的乙型肝炎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等严重后果。
登革热病毒登革热病毒是一种通过蚊虫传播的病毒,可以引起登革热。
登革热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皮疹、关节疼痛等症状。
严重的登革热病例可能出现出血、休克等并发症,威胁患者生命安全。
总的来说,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严重程度各异。
预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个人防护,保持卫生、健康的生活方式,接种疫苗等措施。
当出现疾病症状时,及时就医并遵医嘱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疾病的发展和传播。
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病毒引起的疾病,保护好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以何种形态最为多见
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以何种形态最为多见
病毒是一种微生物,它可以引起各种疾病,包括感冒、流感、肝炎、艾滋病等。
病毒的形态有很多种,但在引起人类疾病中,最常见的病毒形态主要有两类:RNA 病毒和DNA病毒。
RNA病毒
RNA病毒是一种以R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它们包括单链RNA病毒和双链RNA病毒。
RNA病毒在引起人类疾病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流感病毒、登革热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这些病毒在病毒感染人类的过程中,往往会引起发热、肌肉疼痛、头痛等症状,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不小的威胁。
DNA病毒
DNA病毒是一种以DNA为遗传物质的病毒,它们包括双链DNA病毒和单链DNA病毒。
DNA病毒也在引起人类疾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常见的包括乙型疱
疹病毒、水痘病毒、人乳头瘤病毒等。
这些病毒引起的疾病种类繁多,如疱疹、水痘、宫颈癌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和困扰。
结语
总的来说,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以RNA病毒和DNA病毒最为多见。
RNA病毒和DNA病毒各有所长,但都是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的病原体。
因此,我们要加强
对病毒的认识,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护自己的健康。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有效控制和预防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性
细胞免疫:CTL特异性地作用于病毒的蛋白
抗原,引起病毒溶解;单核细胞产生的 IFN和 IL-2具有抑制病毒复制和抵抗病毒攻击的作用。
中和抗体:中和游离状态的病毒、阻断病
毒进入神经细胞内。
微生物学检查
人患狂犬病,根据被动物咬伤史并结合典型 的临床症状可做出诊断。所以,病人进行微生物 学诊断的实际意义不大。 但人被犬或其他动物咬伤后,检查动物是否 患有狂犬病,对采取防治措施极为重要。
分类
根据螺旋体大小、螺旋数目、规则程度 及螺旋间距,将致病性螺旋体分为三属:
疏螺旋体属:
有3-10个稀疏、 不规则螺旋 回归热螺旋体、 伯氏疏螺旋体;
密螺旋体属:
有8-14个细密、 规则的螺旋
梅毒螺旋体、 雅司螺旋体;
钩端螺旋体属:
螺旋细密规则,一端 或两端弯曲呈钩状。
问号钩端螺旋体(Ⅰ种)
注, 剂量40 IU/kg, 配合疫苗使用效果更佳。
疫苗接种: 灭活疫苗 (原代地鼠 肾细胞或二倍体细胞)于咬伤后第 1、3、7、14、28天各肌注1ml。
引起人类疾病的其它微生物
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
螺旋体(spirochete)
是一类细长、柔软、螺旋状、运动活泼的原核 细胞型微生物。 基本结构类似细菌,有细胞壁、原始核质,二 分裂法繁殖,对抗生素敏感。 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动物体内。
蝙蝠洞内的空气而患狂犬病。
易感性:
自然界所有温血动物均敏感而易
患。人被病犬咬伤后的发病率为15-30%,被
病狼咬伤后为50-60%。若及时伤口处理和接
种疫苗,发病率可降至0.15%。
与发病相关的因素
该狂犬所带 狂犬病病毒 的毒力大小 进入人体内 病毒的多少 被狂犬咬伤的 部位和程度
人被狂犬 咬伤以后 是否发病 被咬伤者的健康状 态、抵抗力的强弱 救治措施是 否及时合理
人二倍体细胞、地鼠肾细胞、 鸭胚细胞培养
疫 苗
致病性和免疫性
以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病死率达100%。
地理分布广泛,全球除南极洲和大洋州外均有 流行,世界上死于狂犬病的人99%在热带地区。 我国是狂犬病流行较严重的国家,主要在农村。 全年均可发生, 以春夏和夏秋季稍多。男多于 女, 农村青少年较多,多与接触动物有关。
Negri body (大脑海马回锥体细胞)
抵抗力
Leabharlann 对热、紫外线、日光、干燥的抵抗力弱。 加温50℃ 1h、60℃ 5min 即死。 易被强酸、强碱、甲醛、碘、乙酸、乙醚 肥皂水及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去污剂灭活。 4℃可保存1周,如置50%甘油中于室温下 可保持活性1周。
人工培养
可用鸡胚培养
微生物学检查及防治
检查动物: 隔离观察7-10天不发病, 可排除;
发病则处死, 取海马回组织涂片检查抗原和内
基小体。患者可作PCR检查RNA。
捕杀野犬, 管理家犬, 注射犬用疫苗。
伤口处理: 20%肥皂水, 0.1%新洁尔灭或清水
反复冲洗, 再用碘酒及70%酒精涂擦。
防治原则
被动免疫: 高效价特异抗血清侵润性注射及肌
潜伏期: 一般为3-8周 临床分型: 狂躁型, 麻痹型; 狂躁型临床分期: 前驱期: 低热, 头痛, 恶心, 全身不适等,类似感冒。 兴奋期: 极度恐惧, 恐水怕风。在饮水、见水、流水声 或谈及饮水时可引起严重咽喉肌痉挛,称为“恐水 症”。 麻痹期: 全身迟缓性瘫痪, 由安静进入昏迷状态, 因 呼吸衰竭死亡。 全病程一般不超过 6 日。
双曲钩端螺旋体(Ⅱ种)
引起人类疾病的螺旋体的科和属
螺旋体
螺旋体科
密螺旋体属
(Treponema )
引起人类疾病
梅毒 地方性梅毒 雅司 品他病 流行性回归热 地方性回归热 莱姆病
1904年Negri在狂犬脑中发现内基小体, 建议作为诊
断指标之一。 20世纪60年代病毒的结构和形态被揭示。
生物学性状
形态似子弹状
核酸:-ssRNA,编码5种蛋白
衣壳:螺旋对称
包膜:M2蛋白(内层);
G蛋白(外层);
刺突:与病毒的感染性、血凝性和毒力等相关。
狂犬病病毒电镜照片
生物学性状
提醒大家引起重视
1. 狂犬病并非必须有野狗咬伤史; 2. 狂犬病中88%是由豢养宠物引起, 最多的是宠物 狗, 2%是由猫引起; 3. 生食狗肉, 增加了患病机会; 4. 沾有狗体液的手去触摸眼睛和嘴唇可感染病毒。
传播途径:
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其次
为经抓伤、舔伤的粘膜和皮肤侵入。少数通
过对病犬宰杀等感染。人被蝙蝠咬伤或吸入
基因组:
不分节段的单负链RNA, 约12kb 3’-先导序列–N–M1(NS)–M2(M)–G–L-5’ 编码蛋白:5种结构蛋白。
★ M1、M2蛋白: 衣壳和包膜
★ L蛋白:聚合酶 ★ G蛋白:刺突 与致病性有关 ★ N蛋白:核蛋白 保护RNA
狂犬病病毒结构模式图
血清型: 只有一个
在易感动物胞质内形成嗜酸性包涵体, 称内基小体(Negri body)。
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
狂犬病病毒
(Rabies Virus)
属弹状病毒科(Rhabdoviridae)狂犬病病毒属的一种 嗜神经性病毒。
引起狂犬病, 一种古老的传染病, 古希腊的雅典和我
国古代医师晋葛洪和唐代孙思邈对此都有详尽的叙述。 18世纪狂犬病在欧洲流行猖獗, 病死率极高。 19世纪(1895年)法国著名学者巴斯德首创用减毒活疫 苗预防接种, 以防止本病发生。
发病机制
狂犬病毒
↓ 咬伤处,1-3月 入侵机体, 肌纤维细胞增殖 ↓ 沿神经轴索上行至脊神经节增殖 ↓ 上行至脑细胞大量增殖,并迅速扩散到全脑 ↓ 沿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 造成 非神经组织感染: 唾液腺, 泪腺, 角膜, 鼻粘膜, 皮脂腺,心肌, 骨骼肌, 肺, 肝和肾等
★ 不引起病毒血症
临床表现
传染源:
病犬(80%-90%),少数来自野生动物。
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的动物多达30余种。狂犬病 是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在野生动物
(如狼、狐狸、臭鼬、蝙蝠和浣熊等)及家畜(如猫
和狗)中传播。
多数动物发病后死亡,少数病后成为病毒携带者 , 蝙蝠、鼠类、犬等感染后为无症状携带者,为重 要传染源。外观健康家犬平均带毒率为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