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消化系统章节总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而引起的不适症状和(或)组织学改变。包括:反流性食管炎RE,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Barrett食管。

病因:

1、抗反流功能降低:下食管括约肌(LES压力降低<6mmHg ;

一过性食管下括约肌松弛;

胃食管交界处结构改变。

2、食管对反流物的清除能力下降:食管裂孔疝因LES在横膈上,膈肌松弛时发生反流。

3、食管粘膜防御作用减弱

4、食管感觉异常

5、胃排空延迟,胃内容增多了

6、其他,如妊娠

临床表现:1、反流:如反酸,暧气。

2、烧心,胸骨后疼痛,吞咽困难。

3、食管外刺激症状,如咳嗽、哮喘。

4、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食管狭窄、癌变。

Barrett食管:食管与胃交界处的齿状线2cm以上的食管粘膜鳞状上皮被化生的柱状上皮所代替,有恶变倾向(腺癌)。

洛杉矶分级:0级:为正常粘膜;A级:粘膜破坏〈5mm ;B级:有融合,粘膜破坏〉5mm ;C 级:粘膜破坏<75% ;D级:粘膜破坏>75%

内镜检查是诊断的一线方法,还可24h食管PH检测,食管测压LES<6mmHg等;

鉴别诊断:烧心——功能性烧心或非酸反流

胸痛——冠心病

吞咽困难一一食管癌等

内镜下食管下段炎症克罗恩病、结核等症状不典型一一排除原发性咽喉或肺部疾病

治疗原则:控制症状、治愈食管炎、减少复发、防治并发症。(一般;抑酸PPI,抗酸,保

护胃黏膜,促进胃动力;内镜下;胃底折叠术)

食管癌(Carcinoma of esophagus)是原发于食管胃交界近端的上皮类的恶性肿瘤,以鳞状、腺癌多见,进行性吞咽困难为其典型的临床表现。

早期食管癌分四型:①隐伏型;②糜烂型;③斑块型;④乳头型。

中晚期食管癌:分为髓质型、草伞型、溃疡型、缩窄型、腔内型。

转移:主要是淋巴转移;

直接扩散邻近器官组织;

壁内扩散;

血行转移至肺、肝、肾、骨、肾上腺、脑、脊柱。临床表现:早期胸骨后不适,进食吞咽停滞感;

中晚期进行性加重的吞咽困难、反流、疼痛、出血、其他如心包炎等。

胃炎(gastritis)是指任何病因引起胃粘膜炎症,分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而仅有上皮损伤和

细胞再生则一般称为胃病。上皮损伤一一粘膜炎症一一上皮细胞再生

急性胃炎(acute gastritis)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症。临床常急性发病,有明显上腹部症状。

分类为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急性幽门螺杆菌胃炎、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以外急性胃炎。病因是1、急

性应激,如大手术、严重创伤、败血症、休克、大面积烧伤等

2、化学性损伤,如非甾体类抗炎药,酒精等

临床表现:上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可以以呕血、黑便为首发症状。诊断:出血后24-48h胃镜检查。

慢性胃炎: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H. pylori)感染所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多数是以胃窦为主的全胃炎。

中国共识分类一一慢性胃炎分类:非萎缩性、萎缩性、特殊类型(萎缩性胃炎又分为多灶

萎缩性、自身免疫性萎缩性)

幽门螺杆菌机制①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的毒素直接损伤胃粘膜上皮细胞

②H. pylori诱导上皮细胞释放IL-8,诱发炎症反应

③H. pylori激发的免疫反应可损伤胃粘膜细胞

胃萎缩:当泌酸腺完全萎缩,全部为化生性腺体替代

A型萎缩性胃炎:胃体萎缩为主的慢性胃炎,又称自身免疫性胃炎。VitB12

慢性胃炎病理6种变量:H. Pylori;炎症;活动性;萎缩;化生(肠化生和假幽门腺化生) 异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胃癌癌前病变) 肠化生:指肠腺样腺体替代了胃固有腺体。

假幽门腺化生:指泌酸腺的颈粘液细胞增生,形成幽门腺样腺体,它与幽门腺在组织学上一般难以区别,需根据活检部位作出判断。

临床表现:多无症状,非特异性消化不良,恶心、反酸、暧气,上腹疼痛,出血等根除H. pylori对象:①有明显异常(指胃粘膜糜烂、中至重度萎缩、中至重度肠化、不典型增生)的慢性胃炎;②有胃癌家族史者;③伴有糜烂性十二指肠炎;④常规治疗疗效差者;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指胃肠道粘膜在某种情况下被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而造成的溃疡。分为胃溃炎GU和十二指肠溃疡DU。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

HP感染致溃疡的机制:

HP毒力因子诱发局部炎症和免疫反应,损害局部粘膜的防御/修复机制;

HP感染可增加胃泌素和胃酸的分泌,增强了侵袭因素;

这两方面的协同作用改变了粘膜侵袭因素与防御因素之间的平衡,造成了胃十二指肠粘膜损

害和溃疡形成。

球部:DU多发生在球部,前壁常见

球后溃疡:偶尔溃疡见于球部以下部位

对吻溃疡:在十二指肠球部或胃的前后壁相对应处同时发生的溃疡复合溃疡:胃和十二指肠均有溃疡发生者

胃部:GU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

巨大溃疡(DU>2cm,GU>3cm)多发性溃疡:大多是单发,少数可有 2 个或 2 个以上溃疡并存。临床表现:节律性、周期性疼痛。疼痛多位于上腹中部、偏右或偏左。还有烧心、上腹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症状、体重减轻等。

DU 的疼痛常在两餐之间发生,持续不减直至下餐进食或服用抗酸剂后缓解。可发生夜间疼痛。GU 的疼痛多在餐后1h内出现,经1〜2h后逐渐缓解,直至下餐进食后再复现上述节律。

上腹疼痛发作可在持续数天、数周或数月后,继以较长时间的缓解,以后又复发。溃疡一年四季均可复发,但以秋末至春初较冷的季节更为常见。

特殊类型:

无症状性溃疡:无任何症状,多在内镜或X线钡餐检查时发现,老年人多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