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知识总结(简明版)

合集下载

高电压工程基础概念总结(5篇模版)

高电压工程基础概念总结(5篇模版)

高电压工程基础概念总结(5篇模版)第一篇:高电压工程基础概念总结第一章电介质的基本电气特性1、绝缘材料:即在高电压工程中所用的各种电介质,又称绝缘介质。

绝缘的作用:是将不同电位的导体以及导体与地之间分隔开来,从而保持各自的电位。

2、电介质的基本电气特性:极化特性,电导特性,损耗特性,击穿特性。

它们的基本参数分别是相对介电常数ε,电导率γ,介质损耗因数tgδ,击穿电场强度Eb。

3、电介质的极化: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电介质中的正、负电荷将沿着电场方向作有限的位移或者转向,从而形成电矩的现象。

4、极化的基本形式: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式极化,空间电荷极化,夹层极化。

5、吸收现象:直流电压U加在固体电介质时,通过电介质中的电流将随着时间而衰减,最终达到某一稳定值的现象。

6、电介质的电导是离子式电导,其电导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上升;金属的电导是电子式电导,其电导随着温度的上升而下降。

7、电介质的电导在工程实际中的意义:(1)在绝缘预防性试验中,通过测量绝缘电阻和泄露电流来反映绝缘的电导特性,以判断绝缘是否受潮或存在其他劣化现象。

(2)对于串联的多层电介质的绝缘结构,在直流电压下的稳态电压分布与各层介质的电导成反比。

(3)表面电阻对绝缘电阻的影响使人们注意到如何合理地利用表面电阻。

8、电介质的损耗:分电导损耗和极化损耗。

极性液体介质tgδ随温度和频率变化的曲线就从这两个损耗上说。

总趋势: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

其中电导损耗一直增大,极化损耗先增大,最后一直减小。

第二章气体放电的基本理论1、气体中带电粒子产生和消失的形式:碰撞电离,光电离,热电离,表面电离。

2、气体去电离的基本形式:(1)带电粒子向电极定向运动并进入电极形成回路电流,从而减少了气体中的带电离子。

(2)带电粒子的扩散。

(3)带电粒子的复合。

(4)吸附效应。

将吸附效应也看做是一种去电离的因素是因为:吸附效应能有效地减少气体中的自由电子数目,从而对碰撞电离中最活跃的电子起到强烈的束缚作用,大大抑制了电离因素的发展。

高电压知识点

高电压知识点

1.高压输电的必要性:能源基地通常远离用电负荷中心,因此就须要大容量,远距离输电,而输电线路的传输容量主要受线损及发热,线路电压降,电力系统稳定这3个主要因数的影响,所以要增大传送功率或者传输距离,都必需提高输电电压。

2.电负性原子在分子中吸附电子的实力,电负性越大,吸引电子实力越大。

这是一个无量纲的数。

电离的形式: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分级电离3.带电质点的消逝形式带电质点在电场作用下作定向运动,消逝于电极上,形成外环路电流。

带电质点的扩散和复合使带电质点在放电空间消逝。

4.自持放电外施电压就能维持间隙中的电离过程,不须要外电子因素。

5.二次电子的产朝气制及气压p, 气隙长度d的乘积(pd)有关。

pd 值越小时自持放电的条件可用汤逊理论来说明,pd值较大时则用流注理论说明。

6.电晕放电不匀称电场中放电,间隙击穿前在高场强区(曲率半径较小的电极表面旁边)会出现蓝紫色的晕光,称为电晕放电。

7.电晕放电危害:输电线路发生电晕会引起功率损耗。

其次,形成高频电磁波对无线电广播和电视信号产生干扰。

而且电晕放点会产生噪音。

电晕放电解决途径:限制导线的表面场强值,通常时以好天气时导线电晕损耗接近于零的条件来选择架空导线尺寸。

对于超高压和特高压来说,采纳分裂导线,即将每相线部分分裂成几根并联的导线。

分裂导线超过两根时,通常布置成圆的内接正多边形的顶点。

8.放电的极性效应同一间隙在不同电压极性下的起始电压不同,击穿电压也不同。

9.放电时延施加冲击电压经时间t1后电压值达静态击穿电压(U0),但此时间隙不会击穿。

从t1至间隙击穿所需的时间10.50%放电电压多次施加电压时有半数会导致击穿的电压值Ub5011.伏~秒特性在同一冲击电压波形下,击穿电压值及放电时延(或电压作用时间)有关,这一特性。

12.提高气隙击穿电压方法改善电场分布使之尽量匀称采纳绝缘屏障采纳高电压采纳高抗电强度气体采纳高真空13.均压环作用减弱电极边缘的场强,而且由于流经均压环及介质表面间的分布电容电流,部分补偿了介质的对地电容电流,改善了电压分布,从而提高了闪络电压。

高电压小结

高电压小结

高电压小结1、空载变压器分闸过电压是由于断路器截流引起的。

限制切空变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采用避雷器。

2、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是由于断路器重燃引起的。

限制切空线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采用灭弧性能好的断路器。

3、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是由于合闸时断路器触头间电位差,引起电磁能量振荡而产生的。

限制合空线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采用带并联电阻的断路器和性能优良的氧化锌避雷器。

4、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是由于故障点电弧时燃时熄,引起电力系统中电磁能量振荡而产生的。

限制电弧接地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采用消弧线圈。

5、电力系统中的谐振,按其性质可以分为线性谐振、铁磁谐振和参数谐振三种类型。

6、线性谐振过电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回路的阻尼电阻R、不在谐振点也会在电路元件上产生过电压。

7、铁磁谐振过电压是由于铁芯电感饱和引起的,具有其独有的特点。

8、内部过电压是由于电力系统电磁能量振荡而产生的,分操作过电压和暂时过电压两大类。

9、内部过电压倍数Kn是内过电压幅值与系统最高运行电压幅值之比。

10、工频电压升高对超高压和特高压远距离输电系统的绝缘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11、空载长线路的沿线电压按余弦规律分布,线路末端电压最高。

12、系统的电源漏电抗起加剧空长线电容效应的作用,而并联电抗器可限制空长线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13、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雷害来源有:直击雷与沿输电线路传入的入侵波过电压两大类。

14、点电站和发电厂对直击雷采用避雷针(线)进行保护。

安装了避雷针(线),应使所有电气设备都处于保护范围内,并与设备间有足够的空气间隙和地中距离。

15、点电站和发电厂对侵入波采用避雷器进行保护。

电气设备处于避雷器的最大电气保护距离范围内。

16、避雷器的最大电气保护距离范与侵入波的陡度、避雷器的残压和电气设备的冲击耐压值等因素有关。

17、变压器的进线端的作用:利用进线段导线的波阻抗‘限制流入避雷器的雷电流;利用进线段上产生的冲击电晕,限制侵入波的陡度。

18、对于自耦变压器,一般在高、中、低压侧各装设一组避雷器进行保护。

高电压总结

高电压总结

高电压总结第一篇电解质的电气强度两类电气现象:(1)弱电场下,主要是极化、电导、介质损耗等;(2)强电场下,主要有放电、闪络、击穿等。

第一章气体放电的基本过程第一节:带电粒子的产生和消失带电粒子在气体中的运动平均自由行程长度:单位行程中的碰撞次数Z的倒数。

迁移率:带电粒子漂移速度v与场强E的比值。

(电子远大于离子)扩散:粒子会从浓度大区域运动到浓度小的区域。

带电粒子的产生激励:原子获得能量后,某些电子有可能转移到离核轨道远的轨道上去。

电离能:使基态原子或分子中结合最松弛的那个电子电离出来所需的最小能量。

有光电离、惹电离、碰撞电离、电极表面的电离。

逸出功: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需要的能量。

负离子的形成附着:电子与中性分子相结合而形成负离子的情况。

SF6对电子亲和性很强,对放电起抑制作用,高电气强度气体。

带电粒子的消失a、到达电极时,消失于电极上而形成外电路中的电流;b、带电粒子因扩散现象而逸出气体放电空间;c、带电粒子的复合。

第二节电子崩碰撞电离系数:一个电子沿电场方向运动1cm的行程所完成的碰撞电离次数平均值。

与场强,气体性质和密度有关。

第三节自持放电条件起始电压:放电由非自持转为自持时的电场强度。

汤逊理论只适用于低气压,短气隙的情况第五节气体放电的流注理论流注理论考虑了放点本身所引发的空间光电离现象,会产生二次电子崩,汇入崩尾。

电极间所加电压等于自持放电起始电压时,初崩要跑完整个气隙才能引起流注。

大于起始电压时,不需要跑完整个间隙。

第六节不均匀电场中的放电过程电晕放电,较低的电压和表面电场强度下就会出现,故要防止,最根本途径是设法限制和降低导线的表面电场强度。

(多采用分裂导线)电晕放电利处:衰减电压波的幅值和降低其波前陡度;静电除尘等。

极不均匀放电过程极性效应:棒极性不同时,起始点晕电压,击穿电压不同。

极性看曲率半径小的一端,半径相同时,看不接地的一端。

正极性(正棒负板):起始电压高,击穿电压低。

高电压相关总结

高电压相关总结

17、绝缘材料的耐温等级 Y 级 最高允许温度为 90℃。 A 级 最高允许温度为 105℃。 E 级 最高允许温度为 120℃。 B 级 最高允许温度为 130℃。 F 级 最高允许温度为 155℃。 H 级 最高允许温度为 180℃。 C 级 最高允许温度为 180℃以上 18、绝缘耐压强度
当游离常数小于吸附常数时 雪崩过程就会停止 SF6 的工作原理就是在于易得到电子 雪崩:雪崩的形成在于二次新电子的产生 如下图所示
电弧电压计算公式: d 指的是气隙宽度(cm) p 为大气压 11、尖端放电的原理 尖端放电是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属于一种电晕放电。物体曲 率大处,电力线密集,电势梯度大,致使其附近部分气体被击穿而发生放电 12、实际绝缘体(电容)模型
6、裸露线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的要求
7、CVT(high voltage capactive voltage transformer) 自动重合闸装置是将因故障跳开后的断路器按需要自动投入的一种自动装置。 电力系统运行 经验表明,架空线路绝大多数的故障都是“瞬时性”的,永久性的故障一般不到 10%。因此, 在由继电保护动作切除短路故障后, 电弧将自动熄灭, 绝大多数情况下短路处的绝缘可以自 动恢复。因此,自动将断路器重合,不仅提高了供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停电损失, 而且还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暂态水平, 增大了高压线路的送电容量, 也可纠正由于断路器或继 电保护装置造成的误跳闸。 9、不同介电常数之间的电场强度问题
温度升高、热阻变大、温度变高 从而影响绝缘性能
13、不同绝缘介质举例 以气体和液体为例进行说明
14、过压产生的原因
当甩掉负荷时,电容电压会升高,因为注入的能量会更多 电容最大电压的计算如下所示:

高电压技术总结

高电压技术总结
22、极化:电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对外呈现电极性的过程。
23、电导: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导电的过程。
24、损耗:由电导和有损极化引起的功率损耗。
25、老化:电力系统长期运行时电介质逐渐失去绝缘能力的过程。
26、吸收比:t=60s和t=15s时的绝缘电阻的比值。
27、过电压:电力系统承受的超过正常电压的。
34、击杆率:雷击事故中雷击塔顶的次数与雷击输电线路的总次数之比。
35、绕击率:雷击绕过避雷线击中导线的概率。
36、建弧率:线路中绝缘由冲击闪络变为工频闪络的概率。
37、进线段:输电线路中距离变电站1—2公里的线段。
二、简答
①提高系统的输电能力②增加输电距离③降低线路功率损耗④降低电网传输单位容量的造价。
汤森德理论:①电子碰撞游离产生电子崩的过程是气体放电的主要过程②二次放射是气体自持放电的必要条件。
游离条件:运动质点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要大于被撞质点在正常状态下的游离能。
气体的放电电压是气体间隙距离和气体相对密度乘积的函数Uf=f(δ·s)。
4、在多介质绝缘结构中极化和电场分布的关系。
电场分布的静向分量与绝缘的相对介质常数成反比。
第九章
1.内部过电压类型:暂时过电压(工频电压升高、谐振过电压)、操作过电压(切断空载线路~、空载线路合闸~、切断空载变压器~、断续电弧接地~)。
篇二:高电压技术总结复习资料
一、填空和概念解释
1、电介质: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使用的绝缘材料。
2、击穿:在电压的作用下,介质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过程。
3、击穿电压:击穿时对应的电压。
2.耐压试验:工频、感应、直流、冲击~。试验结果:①能有效地发现绝缘中危险的集中性缺陷②能对绕组的纵绝缘和相间绝缘进行试验③更易检查出其中的缺陷④能良好地检验高压电气设备对雷电冲击电压和操作冲击电压的耐受能力。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

•为什么要有高电压:提高输送容量,降低线路损耗,减少工程投资,提高单位走廊输电能力,节省走廊面积,改善电网结构,降低短路电流,加强联网能力。

•电介质:在其中可建立稳定电场而几乎没有电流通过的物质。

•极化:在外电场作用下,电介质内部产生宏观不为零的电偶极矩。

•电介质极化的四种基本类型:电子位移极化,离子位移极化,转向极化,空间电荷极化。

•介电常数:用来衡量绝缘体储存电能的能力,代表电介质的极化程度(对电荷的束缚能力)•液体电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影响因素(频率):频率较低时,偶极分子来得及跟随电场交变转向,介电常数较大,接近直流情况下的εd;频率超过临界值,偶极分子转向跟不上电场的变化,介电常数开始减小,介电常数最终接近于仅由电子位移极化引起的介电常数εz。

•电介质的电导与金属的电导有本质上的区别:金属电导是由金属中固有存在的自由电子造成的。

电介质的电导是带电质点在电场作用下移动造成的。

气体:由电离出来的自由电子、正离子和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移动而造成的。

液体:分子发生化学分解形成的带点质点沿电场方向移动而造成的。

固体:分子发生热离解形成的带电质点沿电场方向移动而造成的。

•介质损耗:在电场作用下,电介质由于电导引起的损耗和有损极化损耗,总称为介质损耗。

•电介质的等效电路:电容支路:由真空和无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为纯容性。

/阻容支路:由有损极化所引起的电流分为有功和容性无功两部分。

/纯阻支路:由漏导引起的电流,为纯阻性的。

•介质损耗因数tgδ的意义:若tgδ过大会引起严重发热,使材料劣化,甚至可能导致热击穿。

/用于冲击测量的连接电缆,要求tgδ必须小,否则会影响到测量精度/用做绝缘材料的介质,希望tgδ。

在其他场合,可利用tgδ引起的介质发热,如电瓷泥胚的阴干/在绝缘试验中,tgδ的测量是一项基本测量项目•激励:电子从近轨道向远轨道跃迁时,需要一定能量,这个过程叫激励。

•电离:当外界给予的能量很大时,电子可以跳出原子轨道成为自由电子。

高电压技术各章知识点

高电压技术各章知识点

2 直流高电压试验
被试品的电容量很大的场合(例如长电缆段、电力 电容器等),用工频给交流高电压进行绝缘试验时会 出现很大的电容电流,要求试验装置具有很大的容量, 很难做到。这时用直流高电压试验来代替工频高电压 试验。 直流输电工程的增多促使直流高电压试验的广泛应 用。 直流高电压在其他科技领域也有厂泛的应用,其 中包括静电喷漆、静电纺织、静电除尘、X射线发生 器、等离子体加速以及原子核物理研究中都使用直流 高压作为电源。
试验变压器容量一般不大 外观上的特点:油箱本体不大而其高压套管又
长又大。 试验变压器与连续运行时间不长,发热较轻,
因而不需要复杂的冷却系统。 漏抗大,短路电流较小,可降低机械强度方面
的要求,节省制造费用。 输出电压波形很难做到是正负半波对称的正弦
波形,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修正。
试验变压器串级装置
液体电介质损耗和温度、频率之间的关系
4、液体电介质的击穿
纯净液体介质的电击穿理论
纯净液体介质的气泡击穿理论 工程用变压器油的击穿理论 5、影响液体电介质击穿的因素 油品质、温度、电压作用时间、电场均匀程度、压力 6、提高液体电介质击穿电压的措施 提高油品质,采用覆盖、绝缘层、极屏障等措施
7、固体电介质的击穿 电击穿、热击穿、电化学击穿的击穿机理及特点
W
1 2
qUi
其中 q为视在放电量,U i 为局部放电起始电压。
局部放电测量的脉冲电流法
三种回路的基本目的都是使在一定电压作用下 的被试品中产生的局部放电电流脉冲流过检测阻抗, 然后把检测阻抗上的电压或电压差(桥式)加以放 大后送到检测仪器P(示波器、峰值电压表、脉冲 计数器)中。
所测得的脉冲电压峰值与试品的视在放电量成 正比,经过适当的校准,就能直接读出视在放电量 (pC)。

高电压知识点汇总

高电压知识点汇总

高电压知识点汇总一、气体放电的基本概念。

1. 气体放电。

- 气体中流通电流的各种形式统称为气体放电。

在正常状态下,气体是良好的绝缘体,但在一定条件下(如高电压、强电场等),气体中会出现导电现象。

- 气体放电可分为自持放电和非自持放电。

非自持放电需要依靠外界电离因素(如紫外线、宇宙射线等)才能维持导电;自持放电一旦形成,即使外界电离因素消失,放电仍能持续。

2. 汤逊理论。

- 适用于低气压、短间隙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

- 主要观点:电子崩和正离子撞击阴极产生二次电子发射是气体自持放电的主要机制。

- 汤逊第一电离系数α:表示一个电子在沿电场方向运动1cm的过程中与气体分子发生碰撞电离的次数。

- 汤逊第二电离系数β:表示一个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时产生的二次电子数。

- 根据汤逊理论,自持放电的条件为:e^α d=1+(α)/(β)(d为电极间距)。

3. 流注理论。

- 适用于高气压、长间隙、不均匀电场中的气体放电。

- 主要观点:电子崩发展到足够强时,电子崩中的空间电荷会使电场发生畸变,产生局部强电场,从而引发光电离,形成流注。

流注不断发展贯穿两极间的间隙,导致气体击穿。

- 与汤逊理论的区别:汤逊理论没有考虑空间电荷对电场的畸变作用,而流注理论强调了空间电荷和光电离在放电过程中的重要性。

二、液体和固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1. 液体介质的电气特性。

- 极化。

- 液体介质在电场作用下会发生极化现象。

极化类型主要有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和偶极子极化。

- 电子式极化:电子云相对于原子核的位移产生的极化,其特点是极化建立时间极短(10^-15sim10^-16s),极化过程中不消耗能量。

- 离子式极化: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相对位移产生的极化,建立时间约为10^-13s,极化过程中也基本不消耗能量。

- 偶极子极化:极性分子在电场作用下沿电场方向取向产生的极化,建立时间较长(10^-10sim10^-2s),极化过程中消耗能量。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电压技术概述
高电压技术是研究电压等级在数千伏以上电力系统及其设备的技术科学。

它涉及电力的产生、传输、分配与使用,以及与此相关的设备和安全措施。

基本概念
- 电压等级:表示电气系统中使用的电压范围。

常见的高电压等级包括10kV、35kV、110kV等。

- 绝缘:指用于隔离导电部分,防止电流泄漏的材料或结构。

- 接地:将电气设备的非载流金属部分与大地相连,以确保人员安全和设备保护。

高压设备
- 变压器:用于升高或降低交流电压的设备,核心部件为铁心和线圈。

- 断路器:能在正常或故障条件下断开电路的开关设备。

- 绝缘子:支撑导体并实现其对地绝缘的器件,有悬垂式和支柱式两种。

高电压测试
- 介电强度测试:检查材料或设备在高电压作用下的绝缘性能。

- 局部放电测试:检测和评估设备在高电压下局部放电活动,以预防潜在故障。

安全措施
- 防护距离:根据电压等级设定的安全距离,以防电击事故。

- 个人防护装备:包括绝缘手套、绝缘鞋、护目镜等,用于保护操作人员。

- 警示标识:明确标示高压危险区域,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高电压应用
- 输电线路:远距离高效传输电能的重要途径。

- 电力变压器:连接不同电压级别网络的关键设备。

- 电力系统保护:确保电网稳定运行和设备安全的技术和装置。

通过上述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对高电压技术有一个基础而全面的认识。

务必牢记安全第一,正确使用和维护高电压设备,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高电压技术重点知识整理

高电压技术重点知识整理

E U 1. 电介质的极化:1.)电子位移极化 电介质中的带点质点在电场作用下沿电场方向做有限位移,无能量损耗2.)离子位移极化 有极微量的能量损耗3.)转向极化4.)空间电荷极化2. 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代表电介质极化程度 (气体 D=1 水 D=81 蓖麻油 D=4.2 )3. 电介质的电导与金属电导的区别:1.)形成电导电流的带电粒子不同(金属导体:自由电子,电介质:离子)2.)带电粒子数量上的区别4. 影响液体介质电导的因素 :温度,电场强度。

5. 电介质中的能量损耗 :P pV E 2 tg V U 2Ctg6. tgδ :介质损耗角,绝缘在交变电压作用下比损耗大小的特征参数7. 四种形式电离的产生 :撞击电离 光电离 热电离 表面电离 8. 气体中带电质点的消失 :1.)带电质点收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并中和电量2.)带电质点的扩散3.)带电质点的复合9. 自持放电:当场强超过临界场强 值时,这种电子崩已可仅由电场的作用而自行维持和cr发展,不必再有赖于电离因素,这种性质的放电称为自持放电。

10. 汤森德理论 只是对较均匀电场和• S 较小的情况下适用。

11. 物理意义 :一个电子从阴极到阳极途中因为电子崩 (ɑ过程)而造成的正离子数为 e d1这批正离子在阴极上造成的二次自由电子数( r 过程)应为: r (ed1) 如果它等于 1 就意味着那个初始电子有了一个后继电子从而使放电得以自持。

12. 帕邢定律:在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与气体相对密度 ,极间距离S 并不具有单独的 b函数关系,而是仅与他们的积有函数关系,只要S 的乘积不变, 也就不变。

b13. 流柱放电流程:有效电子(经碰撞游离)——电子崩(畸变电场)——发射光子(在强 电场作用下)——产生新的电子崩(二次崩)——形成混质通道(流柱)——由阳极向阴极 (阳极流柱)或由阴极向阳极(阴极流柱)击穿14. 电晕放电: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所特有的一种自持放电形式,他与其他形式的放电 有本质的区别, 电晕放电的电流强度并不取决于电源电路中的阻抗, 而取决于电极外气体空间的电导,即取决于外施电压的大小,电极形状,极间距离,气体的性质和密度等。

高电压考试总结(推荐五篇)

高电压考试总结(推荐五篇)

高电压考试总结(推荐五篇)第一篇:高电压考试总结名词解释:1、电晕放电在极不均匀场中,随着间隙上所加电压的升高,在大曲率电极附近很小范围的电场足以使空气发生游离,而间隙中大部分曲域电场仍然很小。

在大曲率电极附近很薄的一层空气中将具有自持放电条件,而放电仅局限在大曲率电极周围很小范围内,整个间隙沿未被击穿。

这种放电现象称为电晕放电。

2、伏秒特性用气隙上出现的电压最大值与放电时间的关系来表征气隙冲击电压击穿特性。

3、沿面放电(沿面闪络):固体介质和空气的分界面上出现沿着固体介质表面发展的气体放电现象。

(多发生在绝缘子、套管与空气的分界面上)4、局部放电: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内部总是存在一些缺陷, 如气泡空隙、杂质等。

由于这些异物的电导和介电常数不同于绝缘物,故在外加电场作用下,这些异物附近将具有比周围更高的场强,有可能引起该处物质产生电离放电现象,称为局部放电。

5、电气设备绝缘水平:可以承受(不发生闪络、击穿或其他损坏)的试验电压标准。

6、彼德逊法则:要计算节点A 的电流电压,可把线路1 等值成一个电压源,其电动势是入射电压的2 倍2u 1q(t),其波形不限,电源内阻抗是 Z 1 ;7、雷电日(雷电小时)是指一年中有雷电的日数(小时数),在一天或一小时内只要听到雷声就作为一个雷电日活一个雷电小时8、地面落雷密度:每一雷电日每平方公里地面遭受雷击的次数。

9、残压:指雷电流通过避雷器时在阀片电阻上产生的压降残压。

应低于被保护设备冲击绝缘水平的 20%-25%,太低容易产生截波。

10、灭弧电压:保证能够在工频续流第一次经过零值时灭弧的条件下允许加在避雷器上的最高工频电压。

11、保护接地:为了保证人身安全,无论在发、配电还是用电系统中都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接地,以保证金属外壳固定为地电位。

12、工作接地:工作接地是根据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方式的需要而设置的接地,如中性点接地。

13、防雷接地:针对防雷需要而设置的装置14、跨步电压:人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电位差15、接触电压是指人所站立的地点与设备之间的电位差16、耐雷水平:雷击线路绝缘不发生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 以kA 为单位。

高电压技术简答题整理

高电压技术简答题整理

第一章电解质的极化和电导极化种类产生场合所需时间能量损耗产生原因电子式极化任何电介质10-15s无束缚电子运动轨道偏移离子式极化离子式电介质10-13s几乎没有离子的相对偏移转向极化极性电介质10-10s~10-2s有偶极子的定向排列空间电荷极化多层介质交界面10-2 s~数分钟有自由电荷的移动2.气体、液体、固体介电常数的不同:①气体介质的介电常数: 1) 一切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都接近于 1。

2) 任何气体的相对介电常数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大,但影响都很小。

②液体介质的介电常数: 1) 这类介质通常介电常数都较大。

但这类介质的缺点是在交变电场中的介质损较大,在高压绝缘中很少应用。

2) 低温时,分子间的黏附力强,转向较难,转向极化对介电常数的贡献就较大,介电常数随之增大;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热运动加强,对极性分子定向排列的干扰也随之增强,阻碍转向极化的完成,所以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介电常数反而会趋向减小。

③固体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1) 中性或弱极性固体电介质:只具有电子式极化和离子式极化,其介电常数较小。

介电常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也与介质密度与温度的关系很接近。

2) 极性固体电介质:介电常数都较大,一般为3—6,甚至更大。

与温度和频率的关系类似畸形液体所呈现的规律。

3、介电常数与温度、频率关系 :1) 低温时,分子间黏附力强,转向较难,转向极化对介电常数的贡献较小,随温度升高,分子间黏附力下降,转向极化对介电常数贡献较大,介电常数随之增大,当温度进一步升高时,分子的热运动加强,对极性分子的定向排列的干扰也随之增强,阻碍转向的完成,介电常数反而趋向较小。

2) 当频率相当低时,偶极分子来得及跟随交变电场转向,介电常数较大,接近于直流电压下测得的介电常数,当频率上升,超过临界值时,极性分子的转向已跟不上电场的变化,介电常数开始减小,随着频率的继续上升由电子位移极化所引起的介电常数极性。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

高电压技术知识点总结一、填空和概念解释1、电介质: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使用的绝缘材料。

2、击穿:在电压的作用下,介质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过程。

3、击穿电压:击穿时对应的电压。

4、绝缘强度:电介质在单位长度或厚度上承受的最小的击穿电压。

5、耐电强度:电介质在单位长度上或厚度所承受的最大安全电压。

6、游离:电介质中带电质点增加的过程。

7、去游离:电介质中带电质点减少的过程。

8、碰撞游离: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质点碰撞中性分子产生的游离。

9、光游离:中性分子接收光能产生的游离。

10、表面游离:电极表面的电荷进入绝缘介质中产生的游离。

11、强场发射:电场力直接把电极中的电荷加入电介质产生的游离。

12、二次电子发射:具有足够能量的质点撞击阴极放出电子。

13、电晕放电:气体中稳定的局部放电。

14、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时间:击穿时间+统计时延+放电形成时延15、统计时延:从间隙加上足以引起间隙击穿的静态击穿电压的时刻起到产生足以引起碰撞游离导致完全击穿的有效电子时刻。

16、放电形成时延:第一个有效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碰撞游离形成流注,最后产生主放电的过程时间。

17、50%冲击放电电压:冲击电压作用下绝缘放电的概率在50%时的电压值。

18、沿面放电:沿着固体表面的气体放电。

19、湿闪电压:绝缘介质在淋湿时的闪络电压。

20、污闪电压:绝缘介质由污秽引起的闪络电压。

21、爬距:绝缘子表面闪络的距离。

22、极化:电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对外呈现电极性的过程。

23、电导: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导电的过程。

24、损耗:由电导和有损极化引起的功率损耗。

25、老化:电力系统长期运行时电介质逐渐失去绝缘能力的过程。

26、吸收比:t=60s和t=15s时的绝缘电阻的比值。

27、过电压:电力系统承受的超过正常电压的。

28、冲击电晕:输电线路中由冲击电流产生的电晕。

29、雷暴日:一年中听见雷声或者看见闪电的天数。

30、雷暴小时:一年中能听到雷声的小时数。

高电压技术总结复习资料

高电压技术总结复习资料

一、填空和概念解释1、电介质:电气设备中作为绝缘使用的绝缘材料。

2、击穿:在电压的作用下,介质由绝缘状态变为导电状态的过程。

3、击穿电压:击穿时对应的电压。

4、绝缘强度:电介质在单位长度或厚度上承受的最小的击穿电压。

5、耐电强度:电介质在单位长度上或厚度所承受的最大安全电压。

6、游离:电介质中带电质点增加的过程。

7、去游离:电介质中带电质点减少的过程。

8、碰撞游离:在电场作用下带电质点碰撞中性分子产生的游离。

9、光游离:中性分子接收光能产生的游离。

10、表面游离:电极表面的电荷进入绝缘介质中产生的游离。

11、强场发射:电场力直接把电极中的电荷加入电介质产生的游离。

12、二次电子发射:具有足够能量的质点撞击阴极放出电子。

13、电晕放电:气体中稳定的局部放电。

14、冲击电压作用下的放电时间:击穿时间+统计时延+放电形成时延15、统计时延:从间隙加上足以引起间隙击穿的静态击穿电压的时刻起到产生足以引起碰撞游离导致完全击穿的有效电子时刻。

16、放电形成时延:第一个有效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碰撞游离形成流注,最后产生主放电的过程时间。

17、50%冲击放电电压:冲击电压作用下绝缘放电的概率在50%时的电压值。

18、沿面放电:沿着固体表面的气体放电。

19、湿闪电压:绝缘介质在淋湿时的闪络电压。

20、污闪电压:绝缘介质由污秽引起的闪络电压。

21、爬距:绝缘子表面闪络的距离。

22、极化:电介质在电场的作用下对外呈现电极性的过程。

23、电导:电介质在电场作用下导电的过程。

24、损耗:由电导和有损极化引起的功率损耗。

25、老化:电力系统长期运行时电介质逐渐失去绝缘能力的过程。

26、吸收比:t=60s和t=15s时的绝缘电阻的比值。

27、过电压:电力系统承受的超过正常电压的。

28、冲击电晕:输电线路中由冲击电流产生的电晕。

29、雷暴日:一年中听见雷声或者看见闪电的天数。

30、雷暴小时:一年中能听到雷声的小时数。

31、地面落雷密度:每平方公里每雷暴日的落雷次数。

高电压笔记

高电压笔记

绪论高电压技术是电工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高电压、强电场下各种电气物理问题。

我国最高的电压等级:1000kv第一章 气体的绝缘强度绝缘的作用:把电位不等的导体分开,使其保持各自的电位具有绝缘作用的材料称为绝缘材料,即电解质分类:气体,液体,固体外绝缘:一般有气体介质和固体介质联合构成;内绝缘:固体液体联合构成。

电场强度小于击穿强度为弱电场;大于或等于为强电场。

1.1.1气体带电质点的产生和消失气体为最常见的绝缘介质,空气和六氟化硫气体电场较弱时可看成理想绝缘体击穿:强度达到一定后由绝缘状态变为良导体状态。

气体放电(气体中流过电流):辉光放电(气压低);火花放电或电弧放电(大气压);电晕放电(极不均匀电场)气体中带点质点产生(本身游离,金属电极表面游离)气体中带电质点的产生:碰撞游离、光游离、热游离、表面游离说明:每次满足碰撞不一定产生游离过程;负离子的形成对气体放电的发展不利,但有助于气体抗电强度的提高。

带电质点的消失:中和,扩散,符合带点质点产生占主要地位则击穿,消失占主要地位则为绝缘。

1.1.2汤逊理论和巴申定律1.1.3流注理论不对称电场:棒板表示;对称电场:棒棒或球球表示 均匀电场用汤逊理论(低气压情况)或流注理论(解释大气压的气隙击穿) 汤逊理论(气体间隙中发生的碰撞电离以及阴极上发生的二次电子发射过程是气体间隙击穿的主要机制。

流注理论:从汤逊阐述的现象还有电场即便和间隙的光电离因素影响。

1.1.4不均匀电场的放电过程气体放电、非自持放电、自持放电被激导电或非自持放电:一旦撤离电离剂,气体离子很快消失,电流中止自持导电或自激放电:当电压增加到某一数值后,气体中电流急剧增加,即使撤去电离剂,导电仍能维持电晕放电:最常见(防止:足够的导线截面积,或采用分裂导线降低导线表面电场)av eEE k /max =。

k ;k e e 是极不均匀场是稍不均匀场42><1.2影响气体放电电压的因素1.2.1电场形式对放电电压的影响(1)均匀电场的击穿(无持续电流,无极性效应)(2)稍不均匀电场的击穿(击穿电压与电场不均匀程度关系极大)(3)极不均匀电场的击穿(主要影响因素是间隙距离,放电分散性较大,极性效应显著)结论● 间隙距离相同时,均匀,击穿电压就越高。

高电压总结

高电压总结

一带电质点的产生1质点的来源有两个:一是气体质点本身发生游离;二是位于气体中的金属发生表面游离。

2气体质点游离所需的能量成为游离能。

3金属表面游离所需的能量成为逸出功。

4游离有四种方式,①碰撞游离②光游离③热游离④表面游离二带电质点的消失(形式)1带电质点的扩散2带点质点的复合3带点粒子在电场的驱动下作定向运动,在到达电极时,消失于电极上而形成外电路的电流。

三自持放电:均匀电场小气隙的放电,在电压较高时,即使取消了外界射线的作用,也能使放电靠外施电压自行维持下去,成为自持放电。

四、汤申德理论结论 ;①气隙的击穿电压与阴极材料和气体性质有关。

②均匀电场气隙的击穿电压不仅与气隙 S有关,还和气体分子相对密度δ有关,是δ与S 乘积的函数。

五汤申德理论在长气隙放电中不适合原因1电离出的空间电荷对气隙电场的畸变汤申德没有考虑2没有考虑光子在放电过程中的作用。

六流注的形成外施电压为气隙的最低击穿电压时,初崩辐射出来的光子照射到主崩尾部或头部产生二次电子崩,二次电子崩头部的电子与初崩的正空间点和汇合成为充满正负带电质点的混合通道,这个正电荷多余负电荷的混合通道称为流注通道,简称正流注。

外施电压比气隙的最低击穿电压高的多事,主崩头部发出的光是前方及尾部的部分中性点光游离,前方的光电子在畸变的电场作用下,向阳极运动产生二次电子崩,初崩头部负电荷与二次电子崩尾部正电荷汇合形成由阴极向阳极发展的负流注。

七棒—板电极的极性效应对棒—板电极,在棒为不同极性时,由于空间点和对气隙的电场影响不同,从而将导致其击穿电压和电晕起始电压不同,这种现象成为棒—板电极的极性效应。

棒正板负时的击穿电压低于同间隙棒负板正时的击穿电压,而电晕其实电压则相反。

八雷电冲击50% 击穿电压( U50% )为了知道在冲击电压下空气间隙的击穿电压,应使波形保持不变,逐渐升高电压幅值。

在多次施加电压时,击穿有时发生,有时不发生。

施加电压越高,多次施加电压时气隙击穿的百分比越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局部放电:在极不均匀电场中,在间隙击穿之前,只在局部场强很强的地方放电,但在整个间隙并未发生击穿,这种放电称为局部放电2、沿面放电:在气体介质和固体介质的交界面上沿着固体介质表面而发生在气体介质中的放电,称为沿面放电。

当沿面放电发展到使整个极间发生沿面击穿时称为沿面闪烁。

3、吸附效应:某些气体的中性分子或原子对电子具有较强的亲合力,当电子与其碰撞时,便吸附其上形成负离子,同时放出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吸附效应。

4、自持放电:不依靠外界电离因素,仅由电场作用维持放电的过程,这种过程称为自持放电。

5、极性效应:对于电极形状不对称的棒板间隙,击穿电压与棒的极性有很大的关系,即极性效应,极性效应是不对称的不均匀电场中的一个明显的特性。

6、电击穿:电击穿是指仅仅由于电场的作用而直接造成固体绝缘击穿的现象。

7、“小桥理论”:杂质、气泡在电场作用下,在电极之间形成小桥,击穿沿着小桥发生。

8、电子崩:是指电子在电场作用下从阴极奔向阳极的过程中与中性分碰撞发生电离,电离的结果产生出新的电子,新的电子又与初始电子仪器继续参与碰撞电离,使电离电子剧增犹于高山雪崩。

9、电晕放电:电晕放电是极不均匀电场中特有的一种自持放电形式10、吸收现象:直流电压U加在固体电介质时,通过介质中的电流将随时间而衰减最终达到某一稳态值,这种现象称为吸收现象。

11、临界波头时间:在气隙的50%操作冲击电压U50%与波前时间Tcr的关系曲线中,存在最不利的波前时间Tc,称为临界波前时间。

(此时击穿电压最小)12、绝缘老化:电介质在电场的长时间作用下,会逐渐发生某些物理化学变化,从而使物理、化学性能产生不可逆转的劣化,导致电介质的电气及机械强度下降,介质损耗及电导增大等,这一现象称为绝缘老化。

13、滑闪放电:当电压超过某一临界值后,放电的性质发生变化,个别火花细线则会突然迅速伸长,转变为分叉的树状明亮火花通道在不同的位置上交替出现,称为滑闪放电。

14、过电压:超过设备最高运行电压而对绝缘有危害的电压升高。

15、雷电过电压:由于雷击雨输电线路极其附近地面或电气设备时产生的过电压16、内部过电压:由于电网内部在故障和开关操作时发生电磁场能量和震荡而产生的过电压17、雷云先导:当雷云中电荷密集处的电场强度到达空气击穿场强(25-30KV/cm)时,就产生强烈的碰撞游离,形成指向大地的一段导电通道。

18、雷暴日(雷暴小时):一年内雷暴日的总数或雷暴小时的总数叫做雷暴日数或雷暴小时数地面平均落雷密度即每雷暴日,每平方公里的地面平均落雷次数19、续流;避雷器在雷电冲击作用下动作,冲击电压消失后,加在该避雷器上的恢复电压即系统的工频电压,它将使间隙中继续流过工频电流,称为续流20、耐雷水平:雷击时线路不发生冲击闪络的最大雷电流幅值21、雷击跳闸率:取标准雷暴日数为40时,每年每100Km线路线路的雷击跳闸次数22、操作过电压:在电力系统中,由于断路器操作和各类故障所引起的过度过程产生的瞬间电压升高23、谐振过电压:电力系统中电感|电容参数的配合,会产生持续时间很长的各种形式的谐振现象及电压升高24、法拉第效应:在电源电势作用下,电容电流在电感上的降压是电容上的电压Uc高于电源电势的现象。

25、绝缘配合:就是处理过电压,限压措施和剧院水平三者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26、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是指设备绝缘能耐受试验电压值(耐受电压),在此电压下绝缘不发生闪络、击穿。

1、基本电气特性:极化特性、点到特性、损耗特性、击穿特性2、基本参数:相对介电常数 、电导率 、介质损耗因数 、击穿电场强度3、极化的基本形式: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偶极子极化、空间电荷极化、夹层极化4、无损极化:电子式极化、离子式极化 有损极化:偶极子极化、空间电荷极化、夹层极化5、 交流击穿电压<直流击穿电压<冲击击穿电压6、 均匀击穿场强>不均匀电场的击穿场强7、气体放电的基本形式:辉光放电、火花放电、电弧放电、局部放电、沿面放电8、气体电离的基本形式:碰撞电离、光电离、热电离、金属电极表面电离9、气体去电离的基本形式:带电粒子进入电极、带电粒子的扩散、带电粒子的复合、吸附效应10、电子崩发展到阳极后电子崩中电子的数目: 新产生电子数:11、汤逊自持放电条件:12、巴申定律函数表达式:13、汤逊放电理论和巴申发电理论的适用条件:低气压、短间距、均匀电场14、均匀电场:平行板电极稍不均匀电场:球—球、球—地、圆筒电极极不均匀电极:棒—板、棒—棒棒板正极性:电晕起始电压高,击穿电压低 负极性:电晕起始电压低,击穿电压高15、交流电压下棒板间隙击穿发生在棒极为正极性的半周期内的峰值电压附近。

16、U50%放电电压:当击穿概率为50%时的电压称为气隙的50%击穿电压17、标准大气条件是指:气压101.3kPa ,温度20度,绝对湿度11g/m318、击穿电压的校正公式: Kd 空气密度校正系数Kh 湿度校正系数Uo 为标准大气条件下击穿电压 19、固体绝缘的主演击穿形式:①电击穿、②热击穿、③电介质击穿20、影响固体电介质击穿的因素:①电压作用时间、②电场均匀程度、③湿度、④受潮、⑤累积效应21、绝缘老化的8℃规则:A 级绝缘的工作温度超过规定值8℃,则寿命大约缩小一半。

22、25#变压器油指:其凝固点温度为-25℃23、写出双层绝缘在直流和交流电压下的场强分布:24、分别写出吸收比和极化指数的表达式:25、绝缘预防性试验主要分为破坏性试验和非坏性试验26、破坏性试验包括:工频交流耐压试验,直流耐压试验、冲击耐压试验27、QS1电桥的两种接线方式:正接线和反接线28、试验变压器的容量计算公式(P86)29、两级串级变压器的输出电压U 输出=2U230、调压器有哪几种:自偶式调压器、移卷式调压器、感应式调压器、电动——发电机组。

31、电阻分压器的分压比: 电容分压器的分压比:32、影响电介质虽好的因素:材料、温度、频率、电场强度33、减小电晕的方法:减小场强、增大导线曲率半径、分裂导线、紧凑电路34、设备最高运行电压:35、行波沿导线的流动过程就是电磁能量的传播过程36、波传到短路的末端发生全负反射,使末端电压为零,在开路末端发生全正反射,使末端电压为原来的两倍37、冲击电晕将使导线波阻下降,(约降低20%-30%)。

波速减慢(约为光速的0.75),考虑冲击电晕时,互波阻抗的值没有影响,考虑冲击电晕后,导线间的耦合系数增大38、冲击电晕可以减小行波的幅值和陡度,有利于变电所的防雷保护39、一般采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来降低来波的陡度40、波在变压器绕组间的传播途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41、雷云是产生雷电放电的先决条件42、雷电放电分成云中放电,云地放电(先导放电、主放电、余光放电 三个阶段)43、避雷针的保护范围:是避雷针(线)附近的部分空间,在此空间内,遭受雷击的概率极小不超过0.1%44、避雷针(线)可以防止设备遭受直击雷,但是它不能防止线路传入发电厂和变电站的雷电波(侵入波)对电气设备的危害45、避雷器就是一种普遍采用的侵入波保护装置,它是一种过电压限制器46、避雷器分两大类:有间隙避雷器(排式避雷器,阀式避雷器)和无间隙避雷器(氧化锌避雷器)1)1(≥-d e αγ)(d p f U b =0U K K U h d =47、普通阀式避雷器:优点伏秒特性平坦,不产生截波48、防止截波:与间隙串联一个电阻49、排式避雷器的主要缺点:伏秒特性太陡,且放电分散性较大,难以和被保护设备实现合理的绝缘配合。

排式避雷器动作后会产生高幅值的截波,对变压器的纵向绝缘不利50、接地可分为4种: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防雷接地、静电接地51、为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IR<2000VI-工频短路电流R-地网接地电阻52、提高耐雷水平,降低雷击跳闸率:降低杆塔接地电阻、架设耦合地线。

53、感应雷过电压幅值一般不超过300-400KV54、感应过电压不会引起架空线路相间绝缘闪络55、感应过电压的极性与雷电流极性相反56、感应过电压的大小与雷电流幅值I,导线悬挂的高度H成正比,与雷击距导线的距离S成反比57、雷击导线时的耐雷水平I为;58、雷击杆塔时的耐雷水平I为:59、塔顶电位:60、输电线路的防雷性能的重要指标是:耐雷水平和雷击跳闸率。

61、避雷针有两种形式:独立避雷针和构架避雷针62、变电站中限制侵入式的主要设备是避雷器,它接在变电母线上,被保护设备相并联,避雷器与变压器的最大允许电器距离Lm与来波陡度Q’密切相关63由于进线段导线波阻抗的作用,限制了流过避雷器的雷电流幅值Ifv,此外,由于导线上冲击电晕的作用,使沿导线的来波陡度大为降低64、杆塔工频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欧,同时,为减少进线段中发生绕击的机会,进线段避雷线的保护一般不应超过20度,最大不超过30°。

65、GIS变电站的绝缘水平主要取决于雷电冲击电压,可采用金属氧化物避雷器加以保护。

66、工频电压升高的形式:空载长线路的电容效应,不对称短路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和电负荷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67、谐振过电压形式:线性谐振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参数谐振过电压68、操作过电压的形式切断空载线路过电压、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切断空载变压器过电压、间歇性电弧接地过电压69、过载系数:K=过电压幅值/最高运行相电压70、谐振过电压按性质分:线性谐振过电压、铁磁谐振过电压、参数谐振过电压71、电力系统常见的谐振过电压:①传递过电压、②断线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③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饱和引起的铁磁谐振过电压。

72、防止传递过电压的措施首先是避免出现中性点位移电压,如尽量使断路器三相同期操作,其次是装设消弧线圈后,应当保持一定的脱谐度,避免出现谐振条件。

73、操作过电压是决定电力系统绝缘水平的依据之一,估算操作过电压的公式为:Ucm=2稳态值—初始值74、短路器的截流是产生切断电感性负载过电压的根本原因。

75、消弧线圈对电弧接地过程的作用:不长电容电流、降低弧道余电压升高速度76、限制切空过电压的主要措施是采用避雷器77、开断电容性负载,如空载线路,电容器组,因切断器触头之间的重燃,使线路货电容器从电源获得能量并积累起来,形成过电压78、开关并联电阻可以限制切空线过电压79、220kv及以下:不需要限制重合闸过电压的措施330kv及以上:断路器断口加并联电容。

80、在220KV一下系统中,雷电过电压是绝缘的主要威胁根据避雷器的雷电冲击保护水平(残压)来确定设备的绝缘水平。

81、在超高压系统中操作过电压的幅值随电压等级的提高而增高,逐渐变为对绝缘起主要作用电压82、一定情况下,决定空气气隙的是雷电过电压83、绝缘配合不考虑谐振过电压简答题1、电介质电导与金属电导的本质区别电介质电导主要是离子式电导,金属的电导是金属导体中的自由电子由电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流动造成,所以是电子式电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