鲜叶合理采摘的技术解析

合集下载

白茶采摘鲜叶的标准要求

白茶采摘鲜叶的标准要求

白茶采摘鲜叶的标准要求
白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采用嫩芽、嫩叶为原料,经过摘采、萎凋、杀青、干燥等工艺制成。

其中,采摘环节对于白茶的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白茶采摘鲜叶的标准要求:
一、采摘时间
1.白茶的采摘时间应选择在清晨或傍晚,避免高温时段。

2.应选择在天气晴朗、无风或微风的天气下进行。

3.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品种特性确定最佳采摘时间,一般以春季3
月中旬至4月初为宜。

二、采摘方法
1.应选用手工采摘方式,不得使用机械化收割机具。

2.应选取新鲜嫩芽和嫩叶进行采摘,长度以3-5厘米为宜。

3.应注意保持叶片完整性,避免破损或挤压造成萎缩失水现象。

三、采摘标准
1.应选取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茶树进行采摘。

2.每次不得超过3片叶子和一个嫩芽,以保证采摘后的茶树能够正常
生长。

3.采摘时应注意不同品种的嫩芽和嫩叶的特点,选择最佳采摘时机。

4.应注意茶园内的防护措施,避免野生动物或家畜对茶树造成破坏。

四、包装与运输
1.采摘后应及时进行初步处理,尽量避免受到阳光暴晒和高温潮湿影响。

2.应选用透气性好、防潮、防虫、防霉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

3.运输过程中应避免受到震动和挤压,以保持白茶鲜叶的完整性和新鲜度。

以上就是白茶采摘鲜叶的标准要求,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叶鲜叶合理采摘技术

茶叶鲜叶合理采摘技术

目录•茶叶鲜叶采摘概述•茶叶鲜叶采摘技术•茶叶鲜叶采摘实践•茶叶鲜叶采摘的效益与影响•茶叶鲜叶采摘的未来趋势与发展•相关案例分享茶叶鲜叶采摘概述01鲜叶质量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均匀的鲜叶,避免老叶、病叶和芽苞等影响品质的叶片。

02采摘尺度根据茶叶加工和销售需求,确定采摘的尺度,如单芽、一芽一叶、一芽二叶等。

03采摘手法采用正确的采摘手法,如捏住芽尖,轻轻折下,避免损伤叶片。

采摘标准与要求采摘频率合理安排采摘频率,避免过度采摘影响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

根据茶树生长情况和制茶要求,一般间隔3-5天采摘一次为宜。

采摘时间根据茶叶生长情况和制茶要求,选择适宜的采摘时间。

一般来说,早上露水未干时采摘有利于茶叶品质的提高。

采摘时间与频率茶叶采摘季节因地区和品种而异,一般春季和秋季是茶叶采摘的主要季节。

但在一些高海拔地区,四季均可采摘。

选择晴朗、无雨、无雾的天气进行采摘,避免在雨天或雾天采摘,以保证茶叶品质。

同时,避免在烈日下采摘,以免茶叶晒伤。

采摘季节采摘天气采摘季节与天气茶叶鲜叶采摘技术手工采摘01适用于大多数茶叶品种,包括芽、叶和嫩茎。

优点是灵活性高、适用性强,但效率相对较低。

02机械采摘使用机械手段,如振动采摘机、剪刀等,快速采摘茶叶。

优点是效率高、节省人力,但适用范围相对较窄。

03化学采摘使用化学药剂,如乙烯利等,促进茶叶落叶,再人工捡拾。

优点是方便快捷、节省人力,但可能对茶叶品质产生影响。

采摘方法采摘顺序与留叶标准采摘顺序通常按照从上到下、从外到内的顺序采摘。

先采摘顶部芽叶,再采摘下部和内层芽叶。

留叶标准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和茶叶品质要求,确定留叶数量和叶位。

一般而言,每枝留2-3片嫩叶,以保证茶叶品质和茶树持续生长。

采摘后立即将鲜叶洗净,去除杂质和不合格的叶片。

鲜叶处理将洗净的鲜叶放在阴凉、通风、干燥的地方晾干,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水淋湿。

同时,要防止虫咬、变质等问题。

鲜叶保存采摘后的处理与保存茶叶鲜叶采摘实践早春名优茶是指清明节前采制的名优绿茶,此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叶色翠绿,是茶中佳品。

茶叶鲜叶如何合理进行采摘呢?

茶叶鲜叶如何合理进行采摘呢?

茶叶鲜叶如何合理进行采摘呢?
【常见问题】茶叶鲜叶如何合理进行采摘呢?
专家解析:合理采摘的方法:幼年茶园未定形茶园采用采高不采低,采内不采边的采摘方法,一般茶园采摘根据所制的茶叶种类进行采摘,炒青绿茶,其采摘标准多为1芽2?D?D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而高档名优的采摘1芽1叶初展的幼嫩芽叶或1芽2叶初展芽叶,因只有极度嫩的芽叶才能加工成美观、精致、内含物质丰富的极品。

在采摘幼嫩芽叶的同时要注意留养,坚持分批勤采,合理分批采摘就是要做到先发的先采,后发的后采,达到采摘标准的先采,未达到标准的不采,这样才能达到高产优质的效果。

本人结语:
采摘是有机茶叶田间生产中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技术工作,它不仅是收获的过程,同时也是调节树势扩大再生产的起点,采摘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有机茶叶产量、品质、树势和经济效益。

茶树成园后的中心任务就是采摘,采摘的对象是长在茶蓬生长枝上的幼嫩新梢,新梢是由营养芽发育而来。

合理采摘要求,采下的芽叶必须符合加工茶类对鲜叶品质的要求,通过采摘,要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能促进新梢多发快发,能合理调节采茶制茶能力。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

茶叶的采摘技术及标准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一年中茶树可分若干次采摘,当季采茶对下季的芽叶萌发及其产量,质量有影响,而当年的采摘又会对下一年度甚至更长时间的茶树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产生影响,所以必须高度重视合理科学采茶。

一、采摘原则1、必须符合采摘标准各类茶叶品质风格不同,鲜叶的采摘标准也就存在差异,严格按各种茶类的标准采摘,才能保证加工的茶叶产量与品质。

从茶树采下来的鲜叶称为茶青,茗皇茶采摘标准一般在中、小开面之间,开采以小开面开采为宜(茶树新梢伸育至最后一叶开张形驻芽后即称开面,第一叶伸展,面积达第二叶1/2为小开面;达2/3者为中开面茶树新梢伸育两叶即开面者称对夹叶),不宜过老或过嫩。

一般采叶标准是:长三叶采二叶,长四叶采三叶,采下对夹叶,不采鱼叶,不采单叶,不带梗蒂。

茶青过嫩:成茶易形成苦涩味;茶青过老:香气粗劣、味淡欠醇;中开面茶青:易形成花香、味爽清甘;小开面茶青:香气清锐、浓醇耐泡。

2、采茶与养树两者兼顾种茶的目的是为了多采摘芽叶,获得更高产量,而芽叶又是茶叶的营养器官。

茶叶的采摘具有双重性。

(1)茶树通过芽叶吸收二氧化碳,将从根系吸收的水分在阳光下合成碳水化合物(糖类),进而合成蛋白质和脂肪等有机物,以满足茶树生长发育需要。

如果过度采摘芽叶,会严重影响茶树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有机物的形成和积累,影响茶树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2)适当的采摘芽叶,又能刺激腋芽(生长在叶腋内的芽,通常每一叶腋处只生1个芽,但也有2个或几个芽同生)抽发,所以茶树有"顶芽不采,侧芽少发的"的说法。

要使采摘和养树兼顾,只有在新稍生长发育过程中,按照茶叶生产要求采摘芽叶,在主要生产季节之后的适当时间采取留叶采,保持一定的叶层厚度,满足茶树生长发育的需求。

3、据树龄和树势不同掌握不同采茶方法采茶是种茶的目的,养树是种茶的手段,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叶。

只有根据茶树的树龄和树势不同采取相适应的采摘方法,并与其他栽培措施密切配合,才能收到合理采摘的增产提质效果。

摘草莓叶子的正确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摘草莓叶子的正确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摘草莓叶子的正确方法-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如何正确地摘取草莓叶子。

作为一种受欢迎的水果,草莓因其美味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备受推崇。

然而,在享受草莓的美味的同时,正确地摘取草莓叶子也是十分重要的。

草莓叶子富含维生素C、纤维和抗氧化剂,对人体健康具有诸多益处。

而摘除叶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草莓果实的成熟和增加透气性,从而保证草莓的品质和产量。

然而,许多人在摘取草莓叶子时常常存在一些错误的方法和观念。

他们可能会过度摘取叶子,导致植株的弱化和果实的质量下降。

因此,掌握正确的摘取草莓叶子的方法,对于保持植株的健康和最大限度地提高草莓产量至关重要。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摘取草莓叶子的正确方法,并阐述其重要性。

同时,我们还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错误做法,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技巧,以帮助读者更好地适应草莓栽培的需求。

希望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们能够了解到正确摘取草莓叶子的重要性,并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方法,从而改善自己的草莓栽培技术,并获得更好的收成和品质。

接下来,我们将开始探讨第一个要点,即正确摘取草莓叶子的方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需要说明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概要。

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对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进行说明。

本文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以摘草莓叶子的正确方法为主题,通过概述对摘草莓叶子的重要性进行介绍,并明确本文的目的是为了指导读者正确地摘取草莓叶子。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将详细介绍摘取草莓叶子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正确的动作、合适的工具以及保护草莓植株的方法。

第二个要点将重点讲解摘取草莓叶子的最佳时间和适宜环境条件,帮助读者选择最佳的摘叶子时机。

结论部分将总结正文中的要点,并强调正确摘取草莓叶子的重要性。

同时,通过对摘草莓叶子的正确方法及适宜时间的总结,提供给读者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并给出结束语作为本文的结尾。

教你茶青采摘的技术

教你茶青采摘的技术

教你茶青采摘的技术教你茶青采摘的技术一、采摘时期1、开采期,又叫开园期;是指一年中第一次开始采摘的时间。

我县茶园分布广,海拔高度不同,因而,开园的时间不一致。

海拔在1000米以下的茶园开园早,三月下旬开采;海拔在1000-1300米的茶园四月上旬开采;海拔在1300-1400米的茶园四月中下旬开采。

我县都是手工采摘茶园,开园期宜早不宜迟,一般茶园中有15%的新梢达到标准时,应及时开采,达标一批采一批,分期分批轮流采,有利于下轮新梢萌发和产量的提高。

2、采摘期:我县一年中的采摘期约5个半月左右;在采摘期中,合理安排采摘周期,增加采摘轮次,对提高产量有重要作用。

几天轮流一次,应据茶园管理情况及气候条件安排。

春茶采摘周期以3-4天为宜;复茶周期以4-5天为宜;秋茶周期以6-7天为宜。

3、停采期,又叫封园期:一年中最后停止采的时间,停采期早迟,依当地的气候环境条件和茶树的长势而定。

我县一般都在八月底停采,茶园管理特别好的可以采到九月底。

二、技术要求有关术语1、嫩度:茶青的老嫩度是衡量茶叶品质的重要因子,是鉴定茶叶等级的主要指标;2、匀度:茶青匀度是衡量鲜叶质量指标之一,一批鲜叶理化性状基本上达到一致;3、净度:茶青净度指鲜叶里夹杂物的含量,夹杂物有茶类和非茶类两种;4、鲜度:茶青新鲜度也是衡量鲜叶质量的指标,采摘下来的'鲜叶尽量保持其鲜叶原有的理化性状。

三、采摘标准采摘标准是实行合理适时采摘的主要环节,不同的茶类、等级要求不同的采摘标准。

根据我县环境条件及茶类情况,茶叶上批量的有银球茶,特级清明茶、一级清明茶,“适中采”是我县茶青的主要标准。

采摘一芽二叶初展,一芽三叶初展的新梢,产量高质量好,经济效益较高。

过于细嫩采,品质虽提高,但产量则相对地降低;如果粗老采,产量大经济效益很差。

四、茶青等级1、特级茶青(1)独芽(顶叶包芽),一般长度2厘米左右;(2)一芽一叶,芽长于叶,一般长度3厘米以下;(3)一芽二叶,芽长等于叶,一般长度3.5厘米左右。

枝繁叶茂,未必是好事;教你一招草莓怎样摘叶最合理

枝繁叶茂,未必是好事;教你一招草莓怎样摘叶最合理

枝繁叶茂,未必是好事;教你一招草莓怎样摘叶最合理在草莓生长的过程中,摘叶是调整植株的重要手段之一,摘除叶片应根据草莓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

若处理不当会导致营养供应不足,反而影响草莓生长。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合理摘叶呢?一、摘叶的好处一是在苗期合理的摘叶能减少养分消耗,促进花芽分化,提高通风透光条件,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

二是花果期摘叶可让果实充分见光,成熟转色快,还能促进营养向果实集中供应,改善草莓口感。

二、摘叶的原则1、只摘老叶、病叶、枯叶。

草莓叶其寿命平均为60-80天。

其中有效叶龄30-60天。

超过60天的老叶消耗的养分多于制造的养分,这时可将老叶摘除。

同时对于感染病害的叶片,如白粉病、灰霉病等,丧失了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应及时摘除。

2、摘老叶应根据草莓的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

3、选择晴天进行摘叶,一天中早晨打叶产生伤流过大,造成养分的流失,中午温度高,打叶后伤口愈合快,且伤流少。

如果下午4点钟以后打叶,夜间结露湿度增大,容易使伤口受到病菌侵染。

4、摘叶后要做好防护工作。

苗期伤口24小时愈合;而开化结果期后72小时伤口才能愈合,所以这时期发病重。

为此,在摘叶后要及时喷药保护。

如代森锰锌、代森锌、百菌清等。

三、合理摘叶的方法草莓种植过程中合理摘叶,不是随便把几片老叶病叶去掉了就可以的,摘叶是根据草莓植株所处不同生长阶段,摘叶的方法是有所区别的。

1、草莓定植初期,一般是栽完半个月内,这个时候,什么也不要做,静待成活。

半个月后,当第一片新叶长出3~5厘米时,可将定植时枯叶摘除。

留3叶一心。

此时因定植不久,根系还未扎牢,摘叶时以剪刀剪除为佳。

以后再去掉残留的叶柄。

2、草莓定植后20-30天后。

此时草莓已长出第二张第三张叶子,根系也已扎牢,可根据情况摘除老叶或老叶柄,可抓住叶柄向一侧轻轻一带,摘除叶鞘和叶片。

此时草莓正处在花芽分化的关键时期,摘叶不可过多,要适量。

此时一般要保留有5-6张展开的功能叶。

茶叶合理采摘的主要技术环节

茶叶合理采摘的主要技术环节

茶叶合理采摘的主要技术环节合理采摘涉及的面广,技术内容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的技术环节是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三项。

1.留叶采要多采茶,就必须在采的同时,在树冠上留有一定数量的叶子,它的重要意义,已如前所述。

合理采摘涉及的面广,技术内容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的技术环节是留叶采、标准采和适时采三项。

1.留叶采要多采茶,就必须在采的同时,在树冠上留有一定数量的叶子,它的重要意义,已如前所述。

它的内容包括留叶时期,留叶数量和留叶方法三个方面。

(1)留叶时期茶树那一个季节留叶为好,这是与茶树本身生育状况和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

综合以往的有关试验研究表明,留叶对当季和下季产量有一定影响,对隔季产量才有促进作用。

因此,春茶留叶有利于秋季增产,秋季留叶有利于春夏茶,尤其是夏茶的增产。

这是因为留叶的当季,不仅因留叶而减少了产量,而且留下了新叶在生长成熟定型之前,它的消耗总是大于积累的,尽管叶面积增加了,而实际可用于新梢萌发的营养物质却相对减少了,因而对下季茶的产量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根据我所在杭州地区留叶时期试验测定结果表时,在留一叶采的情况下,龙井群体种复壮茶树,夏季留叶要比春季和秋季留叶增产5%左右,但从产量的相地增长率来分析,秋季留叶似乎更为有利。

鸠坑种茶园上进行的采剪结合技术试验结果也表明,留叶时期以夏秋茶为好。

夏季或早秋留叶有利于全年增产,这个时期,我国大部分茶区气温高,留叶后叶片成熟快,生理机能也最活跃,光合作用强度大,积累的有机物质多,可为翌年春茶的增产奠定丰富的物质基础。

具体在什么时候留叶为好,还应视各地的气候条件和茶树生育状况而定。

我国大部分茶区,春季气温温和,雨量充沛,光照适当,并有根部贮藏物质的大量供应,新梢发得多,持嫩性强,能采较多的优质茶叶,以采为主的成龄茶树,要多采叶少留叶,一般在春茶后期,夏季或早秋留叶。

而以培养树冠为主的幼龄茶树和更新复壮茶村,则应以春季多留叶为好,因为旺盛生长的春梢,更有利于树冠的培养。

茶树采摘技术

茶树采摘技术

茶树采摘技术(二)茶叶采摘:茶树采摘的对象是新梢,它是茶树的主要营养器官,是茶树制造养分的“工厂”,要解决好这一矛盾,关键是实行合理采摘。

合理采摘就是根据茶树的生长特点,正确解决好茶树采叶与留叶的关系。

通过采摘,做到提高产量与改进品质相结合;当年、当季增产与延长茶树经济年龄相结合。

茶叶采摘要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按照标准及时采摘一般随着新梢的生长,叶重量是增加的,但对茶叶品质有利的一些化学物质,如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等却是减少的,也就是说,品质是下降的。

因此,必须按照所制茶类对鲜叶的要求及时采摘。

一般大宗红、绿茶要求采摘一芽二三叶,乌龙茶要求采摘小开面,名茶对鲜叶要求较高,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

2.合理留叶茶树什么时候留叶好,应与茶树生长情况、气候条件以及经济收益综合考虑。

一般可在春茶后期留叶采摘。

并根据春茶留叶情况,再在夏茶适当留叶,有些高山茶园或低山生长不良的茶园,也可采用不采或少采秋茶,实行提早封园办法来留叶。

留叶数量,过多过少都不好。

留叶过多,分枝少,发芽稀,花果多,产量不高;留叶过少,虽然短期内有早发芽,多发芽,近期内能获得较高的产量,但由于留叶少,光合作用面积减少,养分积累不足,茶树容易末老先衰。

茶区群众的经验是:留叶数一般以“不露骨”为宜,即以树冠的叶片互相密接,看不到枝干为适宜。

3.掌握好开采期、采摘周期与封园期开采期是指一年中各季茶采摘第一批鲜叶的日期。

各地的经验是开采期宜早不宜迟,以略早为好。

一般名优绿茶区,在采用手工分批采摘的情况下,春茶当蓬面有5%-10%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就可开采。

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茶季较长,所以,一般当新梢有10%左右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了,对于采摘细嫩的名茶原料,开采期更应提前。

采摘周期是指采摘批次之间的间隔期。

采摘周期应根据新梢生育状况,结合采摘标准而定。

一般大宗红、绿茶,用手工采的,春茶每隔3-5天采一次,夏、秋茶每隔5-7天采一次。

茶叶的采摘标准二

茶叶的采摘标准二
一、茶叶的采摘标准;
二、茶叶采摘技术。Fra bibliotek、采摘与生长发育的关系
采收幼嫩芽叶,作为加工原料,而茶树新叶又是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
物质的器官,因此采摘鲜叶既要考虑产量和品质,又要兼顾茶树的健壮生长
和发育。幼龄茶园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促进茶树形成高产的树冠; 成龄茶园则“以采为主,以养结合”,确保持续高产稳产。
3.采摘技术与留养方法:要坚持分批采、留叶采 分批采:根据新梢生育速度和叶片展出情况,先达标准的先采、后达标准的 后采,切忌采“齐头水”或“一把”。分批次数:一般茶园全年采15~20批次( 即春茶4~6批、夏茶6~8批、秋茶6~5批),高产茶园25批以上。 留叶采:幼龄茶园一般在新梢上留二叶采。采摘时注意采高留底,采大留小 采中留边,为丰产打基础。成龄茶园均以“春茶留鱼叶,夏茶留一叶,秋茶留 鱼叶”的采摘方法,争取实现全年丰收。 4.采摘时注意的事项:首先是采净对夹叶;其次要提高下树率,每批采下 的芽叶占标准芽叶的80%;第三要严禁强抓乱采,做到轻采轻放,勤采快运,减 少机械损伤和堆积发热变质。
4.采摘时注意的事项
首先是采净对夹叶;其次要提高下树率,每批采下的芽叶占标准芽叶的 80%;第三要严禁强抓乱采,做到轻采轻放,勤采快运,减少机械损伤和堆 积发热变质。
三、采摘方法
茶叶采摘有手工采,剪采,机采三种方法。 1.手工采:这是传统的采摘方法。此法由于手指对新梢着力的不同,又 分掐采(折采)、提手采和双手采。 2.剪采:其方法是端平剪子,使刀口与茶蓬平行,从下到上,自右至左 轻快下剪,干净利落地剪下芽叶。 3.机采:目前使用的采茶机型有往复式切割机,水平旋转勾刀机和拉割 式滚切机三种。
2.采摘时间
以符合采摘标准的新梢达到该轮的 20% 即可开采。各地区因气温不同所 以具体时间很难统一。

茶叶采摘技术

茶叶采摘技术

茶叶采摘技术茶叶采摘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品质和茶树生长发育,因此,提高采摘技术和采摘质量,是促进茶叶产量、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采摘原则1、采摘的鲜叶应符合制茶要求:不同茶类,有不同的采摘标准,同一类茶不同等级的茶叶,有不同的鲜叶嫩度标准。

如针形茶(玉水银针)、云顶茗兰、光雾山茗兰等,采摘标准是单芽;云顶绿芽、光雾山野生茶、富硒绿茶等名茶,鲜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或开展;大宗绿茶鲜叶要求是一芽二、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同时应注意鲜叶的匀度,净度和新鲜度。

2、合理采摘要兼顾茶叶采收与茶树生长:茶叶采收的对象是茶树幼嫩芽叶。

因此,茶树新梢一方面是茶树的营养器官,采去芽叶后,势必减少叶面积,光合作用减少,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另一方面,通过采摘,人为地抑制了枝梢的顶端生长优势,促进腋芽萌发,加快茶树生长速度,促进分枝增强营养生长。

因此,因树进行合理采摘,既可保持茶树健壮生长,又可获得优质高产的茶叶产品,而且能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限。

合理采摘的内容包括的芽叶标准,茶树新梢上留叶数量和时期,采摘时期的次数,合理采摘应坚持采养结合,数量和质量兼顾,坚持因地、因树和病虫发生情况进行采摘,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

留养采摘。

适当留养能保持茶树旺盛生长。

①幼龄茶树:以培养树冠为目的,应以养为主,以采为辅,适当打顶采摘。

②投产茶园采摘,以采为主,采养结合,留叶用叶面积指数来表示,丰产茶园叶面积指数应保持在3-4较为合适。

留叶标准:春、秋茶留鱼叶,夏茶叶留一叶,这种留叶方法的结果是产量高、品质好、经济效益好,树势能保持长期稳产,能提高茶树的抵抗能力。

3、掌握好开采期、采摘周期与封园期:开采期是指一年中各季茶采摘第一批鲜叶的日期。

各地的经验是开采期宜早不宜迟,以略早为好。

一般名优绿茶区,在采用手工分批采摘的情况下,春茶当蓬面有5%—10%的新梢达到采摘标准时,就可开采。

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茶季较长,所以,一般当新梢有10%左右达到采摘标准时就要开采了,对于采摘细嫩的名茶原料,开采期更应提前。

茶叶鲜叶采摘的技术与方法

茶叶鲜叶采摘的技术与方法

茶叶鲜叶采摘的技术与方法1、适时采摘茶树具有采收期长,年年,季季多批采摘的特点。

因此每批、每季都必须环环扣紧,适时地采下符合制茶品质特色要求的幼嫩芽叶。

若一批,一季不注意都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当年和以后的产量品质。

贵州多数茶区,一年的采收期大致有5—6个月。

西部高山茶区采茶时间一年仅为4个月左右,及时地掌握好采茶时机十分重要。

掌握好季节首先是要抓好春茶开采期,当茶树上有10%—15%的新梢达到1芽2—3叶时就应开采,此时正是加工早春优质茶的大好时机,必须严格按标准精细采。

当新梢伸长至旺盛时期(即高峰期),应及时组织好足够的劳力,把采摘面上的嫩梢尽力按标准采净。

若延迟时间则新梢老化,不仅影响当季茶叶品质,还会抑制下轮茶的萌发和生长,产量也还是上不去。

贵州省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有利茶树光合作用进行和新梢萌发生长,是夺取全年高产的重要季节,产量可达全年的30%—40%,仍不可忽视,尤其在高寒茶区,夏茶往往是构成全年茶叶产量的主体,更不能抓了春茶而忽视了夏茶。

秋季常受伏旱困扰,影响秋茶产量和品质,有时甚至无收,但在雨水较好的年份或有水灌溉的茶区,秋茶仍可获得优质高产,应尽力争取。

2、严格掌握好采摘标准采摘标准因制茶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同一类茶,因品质等级不同标准差别也很悬殊。

贵州省主要生产外销红碎茶和内销炒青绿茶,其采摘标准多为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名优茶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各种名优茶均要求采摘1芽1叶初展的幼嫩芽叶或1芽2叶初展芽叶,因只有极幼嫩的芽叶才能加工成美观、精致、内含物丰富的特殊产品。

坚持采摘标准,还要注意不采未达到标准的小芽叶和已成熟的对夹叶。

据贵州省茹叶科学研究砾塞萍研究,茶树中小叶品种,1芽1叶嫩梢平均重量只有0.1克左右,1芽2叶为0.3克,1芽3叶则可达0.5—0.6克。

因此,制红碎茶应以1芽3叶为主体,制绿茶以1芽2叶为主体才能确保优质高产。

名茶的采摘和鲜叶处理技术

名茶的采摘和鲜叶处理技术

名茶的采摘和鲜叶处理技术名茶品质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鲜叶原料,但由于近年来茶农的产品质量意识有所下降,尤其是在采摘环节上把关不严,影响了名茶的质量。

现将名茶采摘和鲜叶处理技术介绍给广大茶农。

一、名茶的采摘名茶鲜叶原料要求极为严格,所选原料要做到粗细均匀、完整、新鲜、清洁,严禁混有病虫叶、破损叶和鳞片、鱼叶、紫色芽,更不能夹带蒂头、茶果和老叶等杂物。

采摘要求精细严格,一般来说高档名茶只采单芽和一芽一叶初展且芽长于叶的鲜叶,中档名茶采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初展的鲜叶,低档名茶和优质茶采一芽二三叶和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为保证名茶的优异品质,制作名茶的原料无论哪种鲜叶都应手采,尽量做到偏早、偏嫩采,要求芽叶成朵、大小均匀,不能采碎、不带蒂头,尤其是高档名茶采摘要求更加严格。

鲜叶要轻采轻放,盛装和贮运鲜叶的器具应采用清洁、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编茶篮或篓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材料,防止重力挤压鲜叶。

名茶在讲究采摘的同时也应十分重视养蓬,要做到采、养、培相结合。

除了春茶采摘结束后要抓紧洗蓬,即把当季留下来的鲜叶全部采净以促使茶芽早发外,夏秋茶都要留叶采,留下不符合原料嫩度要求的叶片,留叶的多少以茶树刚好不露枝干为宜。

二、鲜叶处理鲜叶采回后要对是否成朵、不碎、有无红变等几个方面进行验收。

若有不符合要求的鲜叶要及时处理。

鲜叶付制前要经过摊放。

摊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茶叶品质。

鲜叶经摊放可以适度减少鲜叶的水分,散发青草气,促进香气成分转化,这些物理及化学的变化有利于名茶外形和香气的形成,对名茶品质有积极的增进作用。

鲜叶摊放还可以提高工效和节省能源,降低成本。

鲜叶摊放前要把不同品种的鲜叶分开、晴天叶与雨水叶分开、壮年(包括台刈更新)茶树叶与老年茶树叶分开、上午采的鲜叶与下午采的鲜叶分开。

因为不同的鲜叶,它们的芽叶大小、叶张厚薄、颜色深浅、茎梗粗细、水分含量都不一样,如果不分开炒制会造成部分茶叶出现焦边或红梗红叶等现象,而且制成的成茶色泽花杂,影响茶叶的品质。

叶类蔬菜采摘方法和流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叶类蔬菜采摘方法和流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叶类蔬菜采摘方法和流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本文旨在介绍叶类蔬菜的采摘方法和流程,并提供相关的保存技巧和注意事项。

叶类蔬菜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一部分,其新鲜度和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和口感。

因此,正确的采摘方法和有效的保存措施对于保持叶类蔬菜的新鲜度至关重要。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主要部分来进行阐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进行整体概述,并简单介绍每个部分的内容。

其次是“叶类蔬菜采摘方法和流程”,这一部分将详细讲解选择采摘时间、准备采摘工具以及掌握采摘技巧和注意事项等方面的知识。

第三部分将介绍叶类蔬菜的保存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包括初始处理与清洗、高效保存的技巧以及解答常见问题等等。

在第四部分,我们将对当前叶类蔬菜市场现状进行分析,并探讨市场需求趋势与变化以及叶类蔬菜行业的发展前景。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主要发现并提出对叶类蔬菜采摘方法和流程的改进建议,同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帮助读者了解叶类蔬菜的正确采摘方法和流程,并提供有效的保存技巧,以保持食材的新鲜度和品质。

同时,通过对当前市场需求和行业前景的分析,使读者对叶类蔬菜产业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能够掌握如何在采摘、保存和市场竞争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地操作,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选择和处理叶类蔬菜产品。

2. 叶类蔬菜采摘方法和流程2.1 采摘时间选择叶类蔬菜的采摘时间是非常关键的。

一般来说,应该在早晨或傍晚时分进行采摘,避免在中午阳光直射下采摘,以免蔬菜受到高温热害而影响品质。

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叶类蔬菜种类和地区气候条件来确定最佳的采摘时间。

2.2 采摘工具准备在进行叶类蔬菜的采摘之前,需要准备好合适的工具。

常用的采摘工具有剪刀、小锯子、手套等。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加轻松地采摘蔬菜,并且能够避免伤害到植株或者自己。

2.3 采摘技巧和注意事项在进行叶类蔬菜的采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选取生长良好的蔬菜进行采摘。

茶树鲜叶的采摘标准

茶树鲜叶的采摘标准

茶树鲜叶采摘标准一、采摘时间茶树鲜叶的采摘时间通常选择在早晨或傍晚,此时阳光较弱,水分蒸发少,有利于保持鲜叶的品质。

在春茶、夏茶和秋茶的采摘时间上,各有不同。

春茶的采摘时间通常在3月至5月,夏茶的采摘时间在6月至8月,秋茶的采摘时间在9月至10月。

二、采摘标准嫩度:嫩度是决定茶叶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般来说,芽头和嫩叶的品质较高,而老叶和粗叶的品质较差。

因此,采摘时应以芽头和嫩叶为主,老叶和粗叶为辅。

匀度:匀度是指采摘下来的鲜叶在大小、嫩度、色泽等方面的均匀程度。

如果采摘不匀,会导致制作出来的茶叶品质不均。

因此,在采摘时应尽量保持匀度。

完整度:完整度是指鲜叶的完好程度。

在采摘时应避免损伤鲜叶,保持其完整性,这样可以提高茶叶的品质。

三、采摘方法手采法:手采法是一种常见的采摘方法,直接用手将芽头和嫩叶采摘下来。

这种方法采摘下来的鲜叶质量较高,但效率较低。

剪采法:剪采法是一种比较先进的采摘方法,用剪刀将芽头和嫩叶剪下来。

这种方法既可以提高效率,又可以保持鲜叶的完整性。

四、采摘顺序采摘顺序一般遵循“先上后下,先嫩后老”的原则。

在具体采摘时,应根据茶树的生长情况、茶叶质量要求等因素来确定采摘顺序。

五、采摘规模采摘规模应根据茶叶生长情况、制作要求等因素来确定。

一般来说,每次采摘的茶叶量应该适当,以保证茶叶的新鲜度和品质。

同时,应根据茶叶生长情况和制作要求来确定采摘次数和频率。

六、采摘装运在采摘完成后,应将鲜叶及时装运到制作场所。

在装运过程中,应避免挤压、摩擦等损伤鲜叶的行为,以保持鲜叶的品质。

同时,应根据鲜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和方法,以确保鲜叶在运输过程中的品质和安全。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茶叶采摘技术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茶叶采摘技术

浅谈农业技术推广中的茶叶采摘技术作者:王全芳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9年第2期随着茶叶种植规模不断的发展壮大,如何提升茶叶的品质,增加茶叶的产量成为种植人员共同面临的问题。

而茶叶采摘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茶叶采摘影响较为严重。

同时,茶叶采摘质量还会对茶叶品质,茶树生长质量等产生较大的影响。

因此,在茶叶的采摘过程当中,采摘人员要根据茶叶采摘标准进行采摘,合理选择茶叶采摘方法,提高茶叶采摘技术,从而提高茶叶的品质,为茶树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

1 茶叶采摘中的技术要点分析(1)芽叶采摘标准:其一,留养采摘,这种采摘方式可以确保茶树生长旺盛。

相对于幼龄茶树而言,要采取以养为主,采为辅的原则。

而投产茶园采摘,主要采用了以采为主,采摘结合的方式。

其二,留叶标准,春季与秋季留余叶,夏季留一叶。

目前的留叶方式具有明显性的优势,不但可以保证茶树果实硕大,提高整体茶叶采摘产量,而且还有助于提升茶树的抵抗能力。

此外,在茶树新捎上的留叶数量,茶叶采摘次数等,都需要根据茶叶生产其的实际情况,以及茶叶的数量与质量而定。

在茶叶的采摘过程当中,要确保注重茶叶采收与茶树生长,提高对该方面的重视程度。

此时茶树幼嫩芽叶为主要采摘对象。

因此,茶叶采摘要根据茶树的实际情况而确定具体的采摘计划,在采摘的同时,不但要保证茶树能够健康的成长,而且还必须保证高产的茶叶品种。

(2)开采期、采摘周期、封园期要求:通常情况下,开采期主要是指一年中第一批鲜叶日期。

在茶叶的开采期,建议宜早不宜迟的原则。

相对于名优绿茶区而言,需要采用人工分批采摘方式。

例如,基于春茶而言,当其蓬面存在百分之八的新稍时,并且这些新稍完全符合采摘标准的情况下,则可对其进行采摘。

而夏茶与秋茶其茶季相对较长,并且新稍萌发参差不齐。

因此,当超过百分之九的新稍符合采摘标准时,则可按照以往采摘形式对其进行采摘。

此外,相对于部分细嫩的名茶原料而言,则需要提前此类名茶的开采期。

茶叶采摘技术要点

茶叶采摘技术要点

科普惠农茶树具有采摘期长,可以多年、多季和多批采收的特点,关键在于实行合理采摘。

鲜叶采摘要掌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1采茶采摘的季节性很强,抓住季节及时采摘是采好茶的关键新梢萌芽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逐趋老熟,如不及时采摘,品质就会下降。

因此,必须按照所制茶类对鲜叶的要求及时采摘。

一般大宗红、绿茶要求采摘一芽二三叶,名茶对鲜叶要求较高,一般要求采摘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

重庆茶区一般2月上旬即可采茶,此时达到标准的先采,未达到标准的后采,一般在开采后10d 便可进入旺采期。

在旺采期内,要尽量争取时间,把采摘面上可采的新梢尽量采下,每隔2~3d 轮流采一批。

从开采次序上来说,一般是先采低山后高山,先采阳坡后阴坡,先采砂土后黏土,先采早芽后采迟芽种,先采老丛后新蓬。

2分批多次采鲜茶采摘生产上应用分批勤采,在分批下强调勤,以防失采,在勤的基础上,依茶树新梢生长期情况分批,采大养小,批次分清。

春茶每隔2~3d 采一批,夏茶隔3~4d 采一批,秋茶隔6~7d 采一批。

掌握茶叶合理分批采摘,应视品种、气候、树龄、肥培管理情况及依制茶原料的要求为转移。

一般要掌握五看:一看茶树品种,有的品种新梢生长多集中在春、夏季,有的较集中于夏、秋季。

在新梢生长较旺盛而集中时,分批相隔天数要短些,批次可多。

二看气候条件,气温高、雨水多,茶芽生长迅速,批次要增加;反之,批次可适当减少。

三看树龄和树势,树龄幼小的,需要培养过程,每批相隔天数就要长些;树势好,生长旺盛的,分批间隔天数也可短些。

四看管理水平,肥培管理好、水肥充足,或者喷施生长素的,生长较快,分批间隔天数就短些。

五看对制茶原料的要求,如采制珠茶,芽叶标准可稍粗大些,每批相隔天数便可放长些。

3依树势、树龄留叶采摘3.1幼年茶树的采摘幼年茶树的采摘是定形修剪的重要辅助手段,采摘原则:以养为主,以采为辅。

一般新茶园基础好,肥培管理水平高,幼年茶树生长势良好的,可以在2足龄(第1次定形修剪后)时养好春、夏茶,到秋季树冠高度超过60c m时分批打头(或称打顶)至茶季结束;3足龄茶树春茶末时打头采摘,夏茶留2~3叶采摘,秋茶留鱼叶采摘。

第八章茶叶采摘技术分析

第八章茶叶采摘技术分析

• 2.5 整形修剪:幼龄、重修剪、台刈茶园在定型 修剪之后,为使树冠符合机采要求而采取的整理 树冠的修剪。
• 2.6 掸剪:每次机采后,剪去采摘面上突出枝叶 的修剪。
• 2.7 标准新梢:红、绿茶指一芽二、三叶及其同 等嫩度对夹叶;乌龙茶指3~4对夹叶;边销茶指 驻芽梢。
• 2.8 机采适期:每轮新梢长到最适合机器采摘的 时期。
衰老茶树
生机开始衰退,育芽能力减弱,骨干枝出现 衰亡,并出现自然更新现象。对这类茶树,应灵 活掌握。在衰老前期,可采用春、夏茶留鱼叶采, 秋茶酌情集中留养。衰老中期以后,则需对衰老 茶树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造,诸如深修剪、重修剪、 台刈等。
对这种茶树,在改造期间,应参照幼 年茶树采摘,养好茶蓬,待树冠形成后, 再过渡到成年茶树的采摘与留叶方式进行。
⑶采摘周期
• 适时采摘,对增加产量,提高品质,保 养树势,直至提高经济效益,都有着十分 重要的意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 是根草”,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人工手采时期
• 在人工手采的情况下,一般春茶蓬面有10—15% 新 梢达到采摘标时,就可开采。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 不很整齐,茶季较长,一般有10%左右新梢达到采摘 标准就可开采。茶树经开采后,春茶应每隔3—5天采 摘一次,夏、秋茶5—8天采摘一次。在长江中下游地 区,一般到10月上旬开始,就应封园停采。其他茶区, 可参照推迟或提前封园。
四、机采技术规程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化采茶的茶园条件、 机械选配、栽培管理、树冠培养、茶叶采 摘、机械保养等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大宗茶类。
2 术语
2.1 机采茶园:使用采茶机采摘茶叶的茶园。 2.2 大叶种茶区:适宜大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3 中小叶种茶区:适宜中小叶种茶树生长的茶区。 2.4 机采机剪:机器采茶和机器修剪的简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鲜叶合理采摘的技术
1.适时采摘
茶树具有采收期长,年年,季季多批采摘的特点。

因此每批、每季都必须环环扣紧,适时地采下符合制茶品质特色要求的幼嫩芽叶。

若一批,一季不注意都将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当年和以后的产量品质。

贵州多数茶区,一年的采收期大致有5~6个月。

西部高山茶区采茶时间一年仅为4个月左右,及时地掌握好采茶时机十分重要。

掌握好季节首先是要抓好春茶开采期,当茶树上有10%~15%的新梢达到1芽2~3叶时就应开采,此时正是加工早春优质茶的大好时机,必须严格按标准精细采。

当新梢伸长至旺盛时期(即高峰期),应及时组织好足够的劳力,把采摘面上的嫩梢尽力按标准采净。

若延迟时间则新梢老化,不仅影响当季茶叶品质,还会抑制下轮茶的萌发和生长,产量也还是上不去。

贵州省夏季气温高,雨水充足,有利茶树光合作用进行和新梢萌发生长,是夺取全年高产的重要季节,产量可达全年的30%~40%,仍不可忽视,尤其在高寒茶区,夏茶往往是构成全年茶叶产量的主体,更不能抓了春茶而忽视了夏茶。

秋季常受伏旱困扰,影响秋茶产量和品质,有时甚至无收,但在雨水较好的年份或有水灌溉的茶区,秋茶仍可获得优质高产,应尽力争取。

2.严格掌握好采摘标准
采摘标准因制茶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别,同一类茶,因品质等级不同标准差别也很悬殊。

贵州省主要生产外销红碎茶和内销炒青绿茶,其采摘标准多为1芽2~3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

近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高档名优茶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各种名优茶均要求采摘1芽1叶初展的幼嫩芽叶或1芽2叶初展芽叶,因只有极幼嫩的芽叶才能加工成美观,精致,内含物丰富的特殊产品。

坚持采摘标准,还要注蠢不采未达到标准的小芽叶和已成熟的对夹叶。

据贵州省茹叶科学研究砾塞萍研究,茶树中小叶品种,1芽1叶嫩梢平均重量只有0.1克左右,芽2叶为0.3克,1芽3叶则可达0.5~0.6克。

因此,制红碎茶应以1芽3叶为主体,制绿茶以1芽2叶为主体才能确保优质高产。

至于采1芽1叶做名优茶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因其产值大大提高,其经济效益可观。

采对夹叶应在细嫩时及时采摘,可解除抑制,促进下轮茶的萌发,同时对品质的不利影响也较小。

如果叶片已老化,休止芽已萌动就不能再采了。

采老熟对夹叶一是严重降低茶叶·品质,二是减少了树冠上的光合面积和可发芽叶,影响和干扰次轮茶的生长,对增产不利。

在采摘幼嫩芽叶的同时还要注意留养,留叶多少则根据不同情况而掌握。

对4~5年生刚投产不久的茶园,可实行春茶留一叶,夏茶留一叶,秋茶留鱼叶的采法。

5年生以上茶树,根据春季落叶较集中的特点,实行春末、夏初集中留一叶采,其余时间留鱼叶采摘,采用这一措施可比夏茶集中留叶增产5%以上,比春茶集中留叶增产8%以上,比全年留一叶增产10%以上。

3.坚持分批勤采
茶树因品种、树势和新梢生长部位不同,发芽时间也不同,合理分批采摘就是要做到先发的先采,后发的后采,先达到采摘标准的先采,未达到标准的不采。

由于分批采,营养芽不断分化形成,萌发,展叶,使茶树在生长季节经常保持有一定数量的嫩梢和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叶面积,使有机物的供应不致因采摘而脱节。

同时,嫩芽叶的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又使地下的水分和无机盐源源不断地向上运送,维持茶树的正常生长需要,对提高鲜叶的品质产量都是十分有利的。

分批的间隔时间应依每展出一片新叶所需的天数和新梢的持嫩性为基准。

在贵州省春茶宜6~7天采一批,高峰期3~4天采一批;夏茶5~6天采一批;秋茶4~5天采一批为恰当。

若采1芽1叶幼嫩原料做高级名优茶,就需要每天都进行采摘。

目前,在贵州省不少农村、茶场因劳力缺乏和不懂技术,合理分批采摘难以实行;集中采“齐头水”的现象仍然存在,这对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都是极为不利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