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装配式建筑论文(精选论文8篇)-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
装配式建筑论文(精选论文8篇)-建筑设计论文-土木建筑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装配式建筑是集传统建筑业与先进制造业于一体的全新建筑模式,受到现当代建筑行业的极大肯定.装配式建筑经历一系列的发展之后,如今已被广大建筑施工者所用.在环保、节能的同时提高了建筑的生产率,从而维持了建筑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下面是装配式建筑论文8篇,供大家参考阅读。
装配式建筑论文第一篇:装配式建筑设计优化中BIM技术的应用摘要:依托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等特点,优化装配式设计方案,有助于推动建筑向着绿色、经济发展。
国家对相关领域的政策支持、BIM相关软件逐渐成熟,为未来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提供了良好契机。
关键词:BIM技术; 装配式建筑; 优化; 发展;由预制构件在工厂制作、施工现场装配而成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建筑的施工不断趋向高效率、高质量,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出现,给建筑的发展又增添了一份新的活力。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能够全面贯通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个阶段,具有模数化、标准化的技术特点。
1 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特点1.1 BIM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优势1.1.1不同于传统的二维设计的CAD软件,BIM技术相关软件都具有三维的特性,在设计阶段就能通过BIM的三维显示出建筑的效果。
同时,BIM软件能够导入CAD图纸,通过识别CAD,在软件中可以直接完成三维建模,十分便捷。
1.1.2基于BIM软件设计的装配式预制构件能够直接反映出碰撞、安全验算不合格等情况,相比较二维图纸设计,减少了很多验算的时间,也提高了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并且,通过BIM软件能直接优化构件的参数信息,调整碰撞、通过安全验算。
1.1.3在项目的招投标阶段、施工前准备阶段、竣工结算阶段都需要进行项目的工程量计算。
装配式建筑设计
装配式建筑设计2.1 装配式建筑设计理念多年来我国的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构件(部品)生产、施工、装修与运维之间一直存在脱节的问题,随着近二十年建筑业的迅速发展,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这就导致在建设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效率低、材料浪费大、建筑质量不高。
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
装配式建造方式具有工业制造的特征,所以需要建立以建筑为最终产品的系统工程理念,用工业化的设计思维和方法来建造房屋。
装配式建筑的建造过程是一个产品生产的系统流程,要通过建筑师对建造全过程的控制,进而实现工程建造的标准化、一体化、工业化和高度组织化。
毫无疑问,发展装配式建筑既是一场建造方式的大变革,也是生产方式的革新,更是实现我国建筑业转型和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2.1.1 装配式建筑的系统设计理念系统工程理论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基本理论。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建立整体性设计的方法,采用系统集成的设计理念与工作模式。
系统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建立一体化、工业化的系统方法在装配式建筑设计开始时,首先要进行总体技术策划,确定整体技术方案,然后进行具体设计,即先进行建筑系统的总体设计,然后进行各子系统和具体分部设计。
2.建立多专业的协同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应实现各专业系统之间在不同阶段的协同、融合、集成、创新,实现建筑、结构、机电、内装、智能化、造价等各专业的一体化集成设计。
3.以整体最优化为设计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要综合各专业的系统,进行分析优化,采用信息化手段来构建系统模型,优化系统结构和功能质量,使之达到整体效率、效益最大化。
4.采用标准化设计方法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要遵循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需要建立建筑部品和单元的标准化模数模块、统一的技术接口和规则,实现平面标准化、立面标准化、构件标准化和部品标准化。
5.充分考虑生产、施工的可行性和经济性设计要充分考虑构件、部品生产和施工的可行性因素,通过整体的技术优化,保证建筑设计、生产运输、施工装配、运营维护等各环节的一体化建造。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摘要:现阶段我国装配式建筑具有多种类型的风格,例如:混凝土建筑结构钢结构或者木质结构等,在设计装配式结构的基础时,还要保证其具有良好的承重结构特点,同时不断的优化设计环节,这样才能充分保障装配式结构的卓越质量。
基于此,本文笔者就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简要阐述。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一、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基本概念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以其独特的优点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装配式结构相较于其他结构设计能够更大程度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建设周期,并深入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极大地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装配式建筑主要由设计、生产、施工和安装等流程为主。
在设计初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了解相关构件,更进一步的考察后完善设计方案,保证其在实际应用能够表现出良好的质量。
另外,采用装配式结构进行施工安装时,设计人员需要考虑施工的整体过程,思考如何将装配件设计工作与施工作业紧密并合理地结合,进一步加快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设速度,并保证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具有非常良好的安全性。
二、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1.每个结构节点设计结构连接节点的设计是整体结构的核心工程,也是确保整个项目质量的重要手段。
在设计节点时,设计者应该更加注意连接节点结构的安全性,并确保整体建筑结构的科学合理性。
同时,还要确保设计计算和分析符合实际工程的真实情况,从而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
目前,有许多类型的节点连接技术,如螺栓连接等等,这些都是效果非常好的连接方式,开发人员根据施工中的具体要求,对连接模式合理规划并制定节点。
在实践中,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原则与普通的建筑设计原则基本相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应使用多种装配方法相结合,同时保证达到良好的施工效果。
在对每个结构节点进行设计时,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标准规格作出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2.预制构件设计设计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在整体建筑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预制构件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过程和完工后的整体质量,同时也要保证预制构件满足墙体保温和隔音要求。
浅谈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
浅谈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摘要: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水平高、便于冬期施工、减小施工现场湿作业量、减少材料消耗、减少工地扬尘和建筑垃圾等优点,它有利于实现提高建筑质量、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实现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装配式建筑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如欧洲、新加坡,以及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处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国家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我国,近年来,由于节能减排要求的提高,以及劳动力价格大幅度上涨等因素,预制混凝土构件的应用开始摆脱低谷,呈现迅速上升的趋势。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进行分析。
关键词: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结构设计;预制混凝土构件一、前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包括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全装配混凝土结构等。
在建筑工程中,简称装配式建筑;在结构工程中,简称装配式结构。
装配式结构的设计,应注重概念设计和结构分析模型的建立,以及预制构件的连接设计。
预制构件的连接包括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和钢筋浆锚搭接连接等。
预制构件包括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剪力墙、叠合板、预制阳台板、预制空调板、预制女儿墙、预制楼梯和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等。
二、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要点1、预制率、装配率的统计。
其中北京市的规定如下:(1)预制率单体建筑±0.000标高以上,结构构件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用量占全部混凝土用量的体积比,按公式一计算:预制率= V1/(V1+V2)×100%(公式一)式中:V1── 建筑±0.000标高以上,结构构件采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体积;计入V1计算的预制混凝土构件类型包括:剪力墙、柱、支撑、梁、桁架、屋架、楼板、楼梯、阳台板、空调板、女儿墙、雨棚等;V2── 建筑±0.000标高以上,结构构件采用现浇混凝土构件的混凝土体积。
(2)装配率单体建筑±0.000标高以上,围护和分隔墙体、装修与设备管线等采用预制部品部件的综合比例,按公式二计算:装配率= (公式二)式中:Qi──各指标实际得分值,具体要求见“装配式建筑装配率评分表”;q──单体建筑中缺少的评价内容的分值总和(如:若公共建筑中无厨房和采暖管线,则q=8+4=12)。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方向
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方向概述: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基于模块化设计和工厂化生产的建造方式,被广泛认可为未来建筑发展的重要方向。
装配式建筑具有高效、灵活、环保等特点,对于解决传统施工方式中存在的问题具有巨大潜力。
本文将围绕装配式建筑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创新方向展开探讨。
一、设计技术创新1. 规范化设计:规范化设计是实现装配式建筑工厂化生产的基础,需要通过制定统一的构件尺寸、组合规则和接口标准来实现模块化组装。
因此,加强规范化设计研究,优化构件形态和连接方式,并提出符合不同功能需求的模块单位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2. 数字化设计:引入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技术,实现深度集成和全过程管理。
数字化设计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减少误差,并能够在生产制造阶段与工地施工阶段进行数据共享,从而更好地协调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二、制造技术创新1. 智能化生产: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的自动化生产。
通过引入智能设备,可以提高生产线的自动化程度,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2. 材料创新:开展对新型材料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例如,研发可回收利用的环保材料,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探索新型复合材料的应用,提高建筑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安装技术创新1. 智能施工:借助物联网技术实现施工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在构件上植入传感器,可以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修复,提高施工安全性和效率。
2. 精密安装:针对装配式建筑存在的精度要求高、尺寸严格等问题,开展精密安装技术研究。
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对构件进行测量和校验,并加强对安装过程中关键节点的控制,保证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和稳定性。
四、管理技术创新1. 整体化管理:通过信息化技术实现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化管理。
从规划、设计、生产到施工和维护,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与交流,提高项目管理效率与准确性。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是指将混凝土构件在工厂进行预制加工,并在现场通过简单拼接或安装完成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浇筑混凝土建筑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稳定、资源节约等优势,因此在现代建筑领域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应用。
1.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预制构件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关键组成部分。
要保证预制构件能够准确地拼接和安装,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生产。
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构件的力学性能、结构连接和拼接方式。
生产时要确保构件的尺寸精度、表面平整度和强度等技术指标。
2.现场拼接和安装:现场拼接和安装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关键步骤。
在进行现场拼接时,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拼接方案进行操作,确保构件之间的连接紧密和稳固。
在进行现场安装时,要采用专用设备和工具,并根据施工顺序和安装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构件的准确安装和固定。
3.构件之间的连接与固定:构件之间的连接和固定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连接与固定方式有焊接、螺栓连接、榫卯连接等。
在选择连接方式时要根据不同构件的特点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并对连接部位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行充分考虑。
4.质量控制和检测:质量控制和检测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的关键环节。
要对预制构件的生产和现场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选择和检测、施工工艺的控制和检验等。
同时还要进行必要的检测和试验,包括构件的尺寸精度、强度和稳定性等。
5.施工组织与管理:施工组织与管理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的重要保障。
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和施工计划,并配备专业的施工人员和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要进行充分的协调和配合,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预制构件的设计和生产、现场拼接和安装、构件之间的连接与固定、质量控制和检测以及施工组织与管理等方面。
装配式建筑设计重点及难点问题研究
装配式建筑设计重点及难点问题研究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内进行大部分施工和装配之后再将构件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的建筑模式。
这一新型建筑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快速施工、高质量、低浪费等诸多优点,因此备受建筑界的关注。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设计方面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
本文将从设计重点和难点问题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一、设计重点(一)构件设计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是构件的设计和制造,构件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工厂生产和现场组装的需要。
首先是构件的尺寸和形状设计,需要在满足建筑功能和结构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构件尺寸,降低运输成本和提高安装效率。
其次是构件的连接设计,需要考虑到连接的可靠性和施工的方便性,避免出现施工现场难以处理的连接问题。
还需要考虑到构件的防水、隔热、隔音等功能的设计,保证装配式建筑在使用阶段的舒适性和可靠性。
(二)模块化设计装配式建筑是模块化的建筑模式,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模块之间的连接和衔接。
模块化设计需要尽可能减少现场作业的工序,提高施工效率,因此需要对模块的尺寸和形状进行精确的设计和布置。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模块的运输和搬运问题,设计合理的模块化方案,保证模块在运输和搬运过程中不受损。
(三)工厂和现场一体化设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工厂和现场的协同施工,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将工厂和现场的施工过程整合起来。
首先是工厂生产线的设计,需要保证工厂生产线的布置和构件生产的流程能够适应现场施工的需要。
其次是现场施工的设计,需要在尽可能减少现场施工工序的前提下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和速度。
二、设计难点问题(一)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模块在工厂内生产,因此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保证构件的质量和准确度。
而且,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需要保证模块之间的连续性和质量的一致性。
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问题,确保装配式建筑在使用阶段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高层办公楼采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研究
高层办公楼采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研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高层办公楼的需求日益增长。
在建筑设计领域,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来打造高层办公楼已成为一个重要的趋势。
本文将探讨采用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对高层办公楼所带来的优势,并分析其可行性和适应性。
一、引言近年来,装配式建筑技术在建筑界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并且得到了广泛认可。
尤其是对于高层办公楼而言,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可以极大地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因此,研究高层办公楼采用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二、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特点1. 装配式建筑定义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进行生产制造,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方式。
相比传统施工方式,它更加标准化、工序化和规模化。
2. 装配式建筑的特点装配式建筑具有以下特点:整体质量可控、施工周期短、资源效益高、减少现场污染、提高建筑安全性等。
三、采用装配式建筑的优势1. 快速施工装配式建筑将大部分施工工序转移到厂房内,可以并行进行多项作业,大大缩短了总体施工时间,提高了项目进度。
2. 成本节约装配式建筑利用标准化设计和流程化生产方式,在材料使用上更加精确和合理,降低了浪费,在人力和材料成本方面能够实现较大的节约。
3. 环保可持续性装配式建筑通过在制造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小幅度减少碳排放。
此外,采用可再生材料和经济的能源系统也有助于提高楼宇能源效能。
4. 质量控制在厂房内进行生产制造时,可以通过严格的质量监控来确保构件的质量标准一致。
这种标准化设计和精确的生产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体质量水平。
5. 灵活性和可拆卸性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进行定制。
因此,未来对于改造和适应新用途的要求会更加方便。
四、装配式建筑在高层办公楼中的应用案例1. 英国伦敦One Galleon's Reach项目该项目是英国首个采用装配式建筑技术打造的高层办公楼。
通过标准化设计和智能工厂化生产,大大缩短了整个施工周期,并且成本相比传统方式降低了20%以上。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一体化与模块化构造理念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一体化与模块化构造理念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兴的建筑技术,它通过将建筑构件进行预制和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建筑施工过程的工业化生产。
在这种设计理念下,建筑可以更快速、高效地完成,并且能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一体化与模块化构造理念,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设计一体化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一体化是指在整个建筑项目中,各个环节相互协同、紧密配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设计。
这种设计理念要求建筑师、结构工程师、机电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在项目初期就展开多方位的协作,共同研究每个细节以确保整个系统的完美运转。
在装配式建筑中,各个构件之间的连接和组装是非常关键的。
因此,在设计阶段需要考虑到连接方式和技术要求,并且将这些要求融入到整体设计中。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整个系统未来可能面临的扩展或改造需求。
另外,在设计一体化中也需要重视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
装配式建筑通常采用预制构件,这意味着在制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控制材料的使用和浪费。
因此,设计师需要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并考虑到能源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二、模块化构造模块化构造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通过将建筑分割为多个相互独立但又可以组合在一起的模块,来实现施工过程的工业化生产。
每个模块在工厂中进行预制,并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后运至现场进行组装。
模块化构造带来了许多优势。
首先,通过使用标准化和可重复利用的构件,可以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因为每个模块都是提前设计和预制好的,在施工现场上只需要简单地进行组装即可完成整个建筑。
其次,模块化构造还能够提高建筑质量和安全性。
由于模块在工厂中进行生产,并经过严格检查和测试,因此可以更好地控制施工质量,并减少人为错误或差错带来的风险。
最后,模块化构造还有助于实现建筑的可持续性。
通过对模块进行再利用或重组,可以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并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然而,尽管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一体化和模块化构造带来了许多优势,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方法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摘要:装配式建筑结构作为一种高效、可持续和灵活的建筑方式,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受到广泛关注。
探讨了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模块化设计方法将建筑结构划分为多个独立的模块,在设计、制造和施工阶段都具有重要意义。
优点包括提高建筑质量和性能、降低成本、增加施工效率、提高灵活性和促进可持续发展。
以及实际案例研究。
通过持续研究和创新,模块化设计方法将为装配式建筑结构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和突破。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模块化设计、建筑质量一、引言装配式建筑结构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建筑方式,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兴趣。
其独特之处在于将建筑元素在工厂中预制,并在现场进行组装,这一方法不仅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效率,还为可持续建筑和快速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装配式建筑结构的成功实施关键在于其设计阶段的模块化方法。
模块化设计方法是一种将建筑结构划分为独立的模块,每个模块都可以在工厂中制造并在现场进行组装的策略。
二、模块化设计方法2.1 设计阶段的模块化(1)在装配式建筑结构的设计阶段,模块化设计方法的核心概念是将整个建筑划分为多个相对独立的模块。
每个模块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建筑元素,例如墙体、楼板、柱子或屋顶。
这些模块可以根据建筑项目的需求和规模进行定制和组合,从而实现高度的灵活性。
设计师可以根据模块的标准化尺寸和规格来快速生成设计方案,减少了从零开始设计的工作量。
(2)设计阶段的模块化还可以促进建筑结构的可重复性。
一旦设计好了一组模块,它们可以在不同的项目中重复使用,从而提高了效率并减少了设计成本。
这种可重复性还有助于建筑结构的标准化,有利于质量控制和性能一致性。
2.2 制造和装配的模块化一旦完成了模块化设计,接下来的步骤是在工厂中制造这些模块,并在建筑工地上进行组装。
制造和装配的模块化方法具有多重优势。
(1)它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模块可以在工厂中进行批量生产,充分利用规模经济效益,减少了制造过程中的浪费和成本。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结构优化与轻量化研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结构优化与轻量化研究建筑结构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实用性。
由于轻量化建造技术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能够实现更好的结构优化与轻量化。
本文将从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三个方面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结构优化与轻量化研究。
一、材料选择方面装配式建筑中常使用的材料有钢、混凝土、木材等。
钢结构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好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自重,并且方便拆解和再利用。
混凝土在装配式建筑中也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加入轻骨料可以有效降低其质量。
此外,木材作为一种绿色环保材料,在轻质隔墙和屋顶梁等部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二、结构设计方面1. 桁架结构设计桁架是一种经济、高效的结构形式,在装配式建筑中可用于悬挑屋面、临时支撑等部位。
通过合理设计桁架结构的节点和杆件,可以更好地实现结构的优化与轻量化。
例如,在桁架杆件中采用空心或者多孔杆件,能够有效减少质量并提高强度。
2.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方式,通过将建筑分为各个模块进行制造以及现场拼装。
在进行模块化设计时,需要确保每个模块的强度和稳定性,并考虑到整体结构的协调性。
同时,选择适当的连接方式和结构形式也是很重要的,它们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体结构的质量和稳定性。
三、施工工艺方面1. 预制装配预制装配是一种将建筑结构零部件在工厂中进行加工、制造,并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工艺。
通过预制装配,可以提高施工速度、减少浪费物料以及改善施工质量等方面带来诸多优势。
此外,在预制加工过程中还可对材料进行再利用和回收,从而达到轻量化目标。
2. 细化施工方案装配式建筑结构在施工中需要注重细节的把握,包括节点连接、悬挂安装等环节。
合理的细化施工方案可以确保每个部位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并做好防火、防震等相关设计要求。
总结: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建筑结构优化与轻量化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在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施工工艺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实践,可以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性。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摘要:选取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要点分析作为研究题目,结合某装配式建筑工程,介绍了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并以此为基础,剖析了装配式建筑设计及施工要点。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施工要点;引言装配式建筑是新时代我国建筑行业工业化转型发展产生的必然结果。
从特征方面看,装配式建筑工艺流程少、施工建设速度快、资源投入小。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生产建设,既可以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规避传统建筑能耗大、污染大的实际问题。
也能够借助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运用,加快我国建筑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
尤其在“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新基建与数字化融合发展目标之后,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提升建筑产品的智能化水平,使建筑行业在新时期,向着智慧建筑生产建设方向进行升级。
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装配式建筑物主要是在建造过程中从工厂装配式的,并在组件组装完成后被运送到施工现场。
这样操作下构建的建筑物被称为装配式建筑。
一般来说,工厂将大多数装配式建筑物的组件做好生产和加工,这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现场施工期间的污染。
在现场中,要预先留置孔隙,确保钢筋有预留节点,为构件的装配设计提供了新的条件。
在操作完之后,然后再浇筑混凝土,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效率。
2装配式建筑的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分析2.1分析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设计从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总体来看,框架结构体系占有重要地位。
与剪力墙结构相比,框架结构的质量相对较轻,而且在材料的运输过程中也比较方便。
此外,类似的框架结构在楼层偏低的建筑施工中应用较多,迎合了目前绿色环保的基本理念。
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当中的预制叠合板和叠合梁都是提前从工厂生产出来的,之后再通过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焊接和浇筑最终完成施工。
框架结构的设计环节应该重点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要在框架结构中的焊接设计上要重点关注,充分考虑其能够承受的抗压情况,针对位置的差异也要采取不同的焊接方法。
同时轴力和剪力都是影响框架内部载荷能力的重要因素。
装配式建筑结构深化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装配式建筑结构深化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指将传统施工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转移到工厂,在工厂内加工制造建筑所需的构件和配件,然后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在现场组装安装的建筑。
其中,做好定制工作是确保装配式建筑构件符合规定标准的基础,也是决定所有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点。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预制构件连接点1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概述相对于传统的作业模式,在工厂生产相对完整的零部件,可以省去现场控制中的很多中间环节,效率更高。
同时,由于在工厂预制,可以减少现场工人数量,充分按照标准配置工种,有助于控制成本。
根据装配技术的使用,零件生产和工厂现场控制可以同时进行,从而节省时间和人力。
1.1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的实际应用可用于民用建筑的装配式建筑结构有轻钢木结构、木结构、普通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等。
充分考虑生产成本等各种因素,建筑企业通常选择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建筑。
其中木结构和钢结构的功能更强,基本用于高档别墅。
装配式建筑的结构体系也分为特殊结构体系和普通结构体系:普通结构体系应用广泛,涉及框架结构、混合结构、剪力墙结构;特殊的结构体系满足了各类建筑在功能和性能上的特殊要求,因此针对专业建筑,如住宅、单体工业厂房等。
1.2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从结构形式上看,如今的装配式建筑和预制混凝土建筑没有太大区别,只是装配式建筑的连接过程更加繁琐。
因此,在结构形式不同、布局不同、应用接入技术不同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的框架可能具有不同的力学和抗震能力。
为了满足抗震标准,规划者通常会系统地应用连接技术,并刻意规划连接结构。
预制钢筋混凝土可分为两类,涉及全装配和部分装配。
预制钢筋混凝土的整体强度与装配能力没有直接关系。
综合施工实践表明,其整体强度只与承重部位的强度和连接点的强度有关。
节点的连接方式有湿连接、柔性连接和干连接。
干连接中的铰接接头没有抗倾覆强度,所以仓储干连接结构只考虑竖向荷载。
湿连接刚性连接节点的转动强度与预制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转动强度非常接近。
装配式建筑设计重点及难点问题研究
装配式建筑设计重点及难点问题研究装配式建筑设计是一种以工厂化生产模式为基础,通过模块化设计和预制组装的方式来完成建筑物的制造和装配。
它的出现不仅提高了建筑施工的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大大缩短了建筑周期,同时也减少了对环境的破坏。
在当前的建筑行业中,装配式建筑设计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趋势。
要想实现高质量的装配式建筑设计,还存在着一些关键的设计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深入研究。
1. 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装配式建筑设计的核心,它决定了整个建筑的结构和形式。
在进行模块化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建筑的功能需求、结构稳定性、材料选择等因素,确保模块之间能够有效地连接和组装。
还要兼顾建筑的美学设计,使得装配式建筑在外观和风格上与传统建筑相匹配,满足用户的审美需求。
3. 系统集成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内部系统的集成,包括电气系统、水暖系统、通风系统等。
这些系统的设计需要与模块化结构相协调,确保系统之间的配合和连接,以及系统在模块装配后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4. 节能环保设计在当前环保倡导的环境下,装配式建筑设计也要考虑到节能和环保的要求。
通过选用环保材料、设计高效的能源利用系统以及实施有效的节能措施,确保装配式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环保性能。
二、装配式建筑设计的难点问题1. 设计标准化由于装配式建筑是以模块的形式进行设计和生产的,因此需要制定一系列标准化的设计规范和技术要求。
这需要建立统一的设计标准体系,涵盖模块尺寸、连接方式、结构设计、系统集成等多个方面,确保各个环节的设计都能够满足标准化要求。
2. 工艺流程优化装配式建筑的生产需要经过一系列工艺流程,包括设计、制造、运输、装配等环节。
如何优化这些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是装配式建筑设计面临的难点问题之一。
这需要运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管理方法,不断完善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的一致性。
3. 质量控制由于装配式建筑是在工厂内进行生产和装配的,因此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初步设计及可行性研究
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初步设计及可行性研究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创新型施工方式,已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本文旨在探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初步设计和可行性研究,通过分析其优势和挑战,以及适用条件和流程等方面的内容,为该领域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装配式建筑施工初步设计的重要性1.1 提高施工效率装配式建筑相较于传统施工方法可以获得更高速度的施工效率。
通过对整体结构进行模块化设计,可以实现标准化生产和快速组装。
因此,在初步设计阶段就要充分考虑各个构件之间的衔接与协调,确保后续的制造与安装能够顺利进行。
1.2 降低成本相比传统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现场加工和人力投入,装配式建筑通过提前精确定型制造构件,并在现场进行简单拼装即可完成。
这不仅可以缩减很多非增值环节时间和成本,还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能源消耗。
因此,在初步设计中要针对性地考虑如何实现构件的高质量制造以及可靠组装,从而降低整体建设成本。
二、装配式建筑施工可行性研究的内容及方法2.1 可行性调查进行初步设计之前,需要对具体项目进行可行性评估。
主要包括土地规划、基础设施是否满足要求等方面内容的调研。
通过对现有市场需求的分析以及技术可行性的评估,确定装配式建筑是否适用于当前项目,并提出具体实施方案。
2.2 结构设计与安全评估装配式建筑需要考虑结构的合理性与稳定性。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结合具体项目需求和使用功能确定最优的结构形式,并进行相关力学与结构安全评估。
确保其在不同应力和外界环境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2.3 连接方式与拼装工艺连接方式是影响装配式建筑质量与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初步设计时,要选择适合该项目的连接方式,并且合理设计连接点的位置和数量,以便于后续拼装。
同时,还需要研究和制定相应的拼装工艺方案,保证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4 能源消耗与环境评估可行性研究中还需关注装配式建筑对能源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从能源利用效率、减排措施等角度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
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要点与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是指通过工厂预制成形的构件,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的建筑结构。
它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保节能等优点,因此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就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技术的要点和研究进行介绍。
1. 前期准备工作:在施工前需要进行相关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设计方案的制定、机械设备的准备、材料的采购等。
这些工作的顺利进行对于后期的施工进度和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施工现场的搭建:在选定施工地点后,需要进行施工现场的搭建。
包括搭建施工场地,安装施工设备等。
同时要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做好相关的工地安全措施。
3. 构件的生产与运输: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构件需要在工厂内进行预制生产,并通过合适的运输工具进行运输到施工现场。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构件的质量和数量,同时确保运输安全。
4. 组装施工:在施工现场,需要将预制好的构件进行组装。
这一过程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操作,同时要注意构件的拼接与固定,保证整体结构的安全稳定。
5. 现场调试与检测:在装配完毕后,需要进行现场的调试与检测。
主要包括结构的平整度、精度、强度等检测,以及相关设备的调试工作。
6. 环境保护与节能: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合理利用资源。
同时要注重节能减排,采用高效的施工方法和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7. 施工质量控制: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做好现场管理工作,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标准要求。
8. 施工安全保障: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施工过程中,要重视施工安全。
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1. 结构连接技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构件之间需要采用合适的连接方式,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需要对结构连接技术进行研究,提出更加可靠和高效的连接方式。
2. 施工工艺优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施工工艺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
浅谈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设计摘要:伴随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建筑形式愈加多样化,装配式建筑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形式体现,在标准化设计阶段可以用更具合理性的角度对建筑结构进行规范,防止产生各种建筑问题,进而提升建筑的设计标准以及整体质量。
基于此,文章简单阐述了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内涵,分析了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优势与前提,同时针对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要点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要点1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内涵标准的设计模式是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包括了技术标准和模块设计的固定,涵盖材料、工艺和施工等各个方面,为设计师和制造商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各个组成部分能够相互兼容和协调。
随着公司不断扩大规模,设计的种类也越来越丰富,大型商业综合体往往定案距施工时间非常短,特别是新疆工期短,对施工工期要求更是苛刻,整体项目模块化能够大大缩短施工时间。
模块化是装配式建筑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允许建筑元件在工厂中进行生产和预装,然后在现场进行组装。
标准的设计模式确保模块的尺寸和形状符合一致的规范,从而使不同制造商生产的模块可以互相替换,提高了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标准的产品体系不仅包括模块化的构件,还包括与之配套的建筑设备、管道、电气系统等各种元素,使得整个建筑过程都可以按照一套标准化的流程进行,从而提高了效率和质量。
在标准化设计中,设计师需要考虑到每个构件的精确尺寸,以确保其在实际施工中可以准确地组装在一起。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误差的存在,以应对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可避免的偏差。
2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的优势与前提2.1优势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对住房和办公空间的需求也在迅速增加,标准化设计使建筑可以更快速地开发和交付,满足了市场需求的紧迫性。
并且,还确保了建筑的质量和安全性,因为其基于已经验证和测试过的标准和规范,减少了施工中的潜在风险。
建筑师和工程师可以基于一组标准化的构件和模块,轻松地创建不同类型的建筑,这种灵活性和可重复性大大减少了设计过程中的时间和成本,并确保了建筑的一致性和质量。
装配式建筑设计重点及难点问题研究
装配式建筑设计重点及难点问题研究装配式建筑是指在工厂内预制并且模块化设计的建筑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拼装组装的一种建筑方式。
相比传统的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质量可控、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等优点。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采用装配式建筑来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过程中,有一些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以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安全、可靠和美观。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重点之一是构件的模块化设计。
模块化设计要求将建筑的各个部分划分成相互独立且标准化的模块,以便在工厂内进行批量生产和组装。
模块化设计需要根据各个部分的功能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同时考虑到构件的尺寸、重量、运输和拼装的便利性。
这需要设计师具备丰富的经验和创造力,能够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同时提供美观和舒适的空间。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难点之一是构件的连接和组装。
装配式建筑的构件通常通过螺栓、焊接或者其他连接材料进行连接,因此连接的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的安全性。
设计师需要考虑到不同材料之间的膨胀系数、变形和承载能力,选择合适的连接方式和材料。
在设计连接节点时要注意减少接缝和缝隙,防止水、气体和热的泄漏,提高建筑的保温和隔音性能。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施工工艺和工程实施的可行性。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需要大量的预制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到施工现场的条件和限制。
设计师需要确定合适的模块大小,以适应运输和拼装的限制;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和设备,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和高效。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还需要考虑到建筑的节能和环保性能。
装配式建筑通常采用先进的节能材料和技术,例如保温材料、太阳能利用和灰水回收系统等,以降低能耗和环境污染。
设计师需要在保证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使用可再生和环境友好的材料,设计合理的通风和采光系统,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重点和难点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建筑的功能、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环保性能。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 陈硕
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陈硕摘要:在一般的建筑形式中,现浇混凝土是施工建筑结构的主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限制性,使得建筑工程的施工与设计应用效率较低,施工应用时间较长,此外,在施工中产生的污染以及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与资源节约的原则相违背。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研究1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概念装配式预制混凝土结构是指部分梁、板、柱、墙板等结构构件均先在构件预制厂进行规模生产,后运至施工现场通过焊接、预埋螺栓连接或少量现浇混凝土等将预制混凝土构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结构整体。
预制率指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主体结构和围护结构中预制构件部分的材料用量占对应构件材料总用量的体积比。
2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与现浇结构原理相似,其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可靠、合理的连接方式以及其他必须的结构与构造方式来实现的。
装配式建筑中节点的设计也有很多,结构刚度的差异会带来不同的影响,对整体的抗震性能也会有所影响,为了能够提升建筑的抗震性能,就要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可靠的节点设计。
3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3.1设计流程要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流程增加了深化设计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除了原有的设计内容,还增加了新的设计要求。
在方案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应该对工程项目的规模、成本控制要求等较为熟悉。
建筑物结构类型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选用,要对剪力墙、柱体等构件的连接、位置合理设计,例如剪力墙的相对尺寸应该满足预制构件的设计要求。
设计人员在设计装配式建筑过程中需要与施工单位共同确定设计与施工细节,共同商讨技术实施方案,为之后的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在施工图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熟悉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在设计施工图时要依据受力合理等原则合理选择预制构件的类型,并且协调好其与管线预埋的设计要求。
在结构深化环节,设计人员要注意与加工厂积极联系,双方共同设计构件加工图纸,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构建脱模,并考虑吊钩等工件的预留。
浅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浅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一种现代化、高效率的建筑方法,其优势在于提高施工质量、缩短工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促进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首先,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考察,我们概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的应用情况。
接着,我们重点阐明了该技术在施工质量、工期控制、环保节能和地震抗性等方面的优势。
此外,我们还提出了当前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包括加强标准化设计、完善基础设施、培养专业人才等建议。
综上所述,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巨大的潜力和发展前景,为实现可持续建筑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提供了有力支持。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引言: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作为一种创新性的建筑方法,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传统的施工方式往往面临着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工期无法控制以及对环境的不可避免破坏等问题。
相比之下,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以其高度工业化和模块化特点,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专题研究,深入探讨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1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特征优势预制装配式建筑是一种先将建筑结构或组件在工厂中进行加工和装配,然后在现场进行拼装安装的建筑技术。
它与传统的现场施工相比,具有以下特征和优势。
1.1预制装配式建筑具有工业化生产的优势在工厂环境中,建筑结构或组件可以进行精确的加工和装配,以保证质量和尺寸的一致性。
这种工业化生产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的品质和工程进度,还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浪费和资源消耗。
1.2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实现快速施工由于建筑结构或组件在工厂中已经预先制作好,现场的施工时间可以大幅度缩短。
与传统的现场施工相比,预制装配式建筑可以将施工周期减少30%到50%。
这对于加快建筑项目的竣工时间,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究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
发表时间:2019-08-05T11:34:17.657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8期作者:胡孟硕
[导读] 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就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13052819890801xxxx
摘要:本文对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优势进行了阐述,并就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结构设计;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建筑行业
一、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的发展优势
相比于传统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具有自身特色优势,具体表现为:一是环保程度高。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的材料,材料选择方面的限制较小,绿色环保类建筑材料的使用率也相对较高。
因此,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旧材料等建筑垃圾相对更少,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粉尘污染等现象,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小。
二是用工人数少,效率高。
装配式建筑大多采用现场吊装拼接方式进行建设,这一方式可以大幅减少施工人数,同时也减轻了施工人员的工作负荷,提高了项目的施工效率。
三是工期较短。
相比于传统建筑类型,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可以拆分并行施工,加快了施工进度,缩短了工程工期。
四是施工作业强度低。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过程中,现场施工一般包括原材料的运输、配比与使用,以及根据设计图纸安装相应的建筑结构,工程施工作业强度相对较低。
二、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要点分析
(一)设计流程要点
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流程增加了深化设计环节,在设计过程中,除了原有的设计内容,还增加了新的设计要求。
在方案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应该对工程项目的规模、成本控制要求等较为熟悉。
建筑物结构类型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文件要求选用,要对剪力墙、柱体等构件的连接、位置合理设计,例如剪力墙的相对尺寸应该满足预制构件的设计要求。
设计人员在设计装配式建筑过程中需要与施工单位共同确定设计与施工细节,共同商讨技术实施方案,为之后的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
在施工图设计环节,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设计时需要熟悉装配式建筑的构件生产等方面的技术要求,在设计施工图时要依据受力合理等原则合理选择预制构件的类型,并且协调好其与管线预埋的设计要求。
在结构深化环节,设计人员要注意与加工厂积极联系,双方共同设计构件加工图纸,必要时还需要进行构建脱模,并考虑吊钩等工件的预留。
(二)预制构件的设计与拆分
预制构件在设计时应该根据生产单位的工艺水平合理设计其尺寸,最大限度地减少尺寸误差,尽量避免因尺寸未达标而产生的质量问题。
与此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施工单位的吊装水平等因素进行设计。
一些单位拆分预制构件主要是为了减少施工成本,出于对项目工程的成本控制的需要,也有部分施工单位拆分预制构件是为了施工能够顺利进行,优化施工流程,也有利于节点设计更为科学。
建筑物在施工以及后续使用过程中会受到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以及特色因素的影响,而建筑物的可靠性与安全性也是行业、用户最为看重的指标之一,因此必须确保装配式建筑结构的安全性。
拆分预制构件是为了进一步把握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受力情况,也是为了了解预制构件的承载能力。
例如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时,要确定现浇与预制的范围,要明确结构构件的拆分位置、构件之间的拆分位置,同时要明确后浇区与预制构件之间的关系。
在进行结构拆分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尽可能地减少构件规格,要考虑结构是否合理,要对相邻构件的拆分进行了解,要合理选择构件接缝位置。
(三)构造节点的设计
装配式建筑门窗等防水性能较差部位的构造节点应该加强构造节点设计,在设计时应该根据项目工程所在气候区、地理区域进行设计,满足建筑物防水的需求。
例如,预制外墙板水平缝可以采用高低缝提高防水性能。
在设计时,当装配式建筑物不考虑抗震要求时,结构的主要荷载为风荷载,风荷载作用时结构大多处于弹性状态,故而构造节点设计一般仅需满足内力要求。
当建筑物需要考虑抗震要求时,建筑物结构的主要荷载为地震荷载,若地震荷载过大则结构极有可能进入塑性状态,因此构造节点设计在前者的基础上还有着特殊设计要求,即要根据构造节点极限承载力设计,要考虑到构建塑性时的局部稳定情况,要保证梁塑性时的侧向稳定。
为了尽可能防止梁发生侧向弯扭失稳,在设计受弯构件塑性区时,应该根据两相邻支撑点间的间距、受压翼缘的宽度设置侧向支撑点。
在设计构造节点时,还应该使节点构造简单,便于就位与调整,设计钢结构构造节点时还应注意避免厚钢板层状撕裂。
(四)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
框架结构体系在所有的建筑结构体系中应用最为广泛,大多被应用于高层建筑中,因此框架结构体系的设计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在设计框架结构体系时,要注意“刚柔并济”,若结构太柔则容易出现变形现象,若结构太刚则容易出现局部受损等情况。
在设计时,还需要分清主次,要分清各部分构件的重要性,要尽可能确保重要构件在意外发生时不会垮塌、发生破坏,尽可能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在设计时,倘若建筑布局不合理、较为混乱,则应该根据现有的布局设计框架体系结构,当建筑布局为哑铃状时,中间部位结构的板厚应该增加厚度,调整配筋。
倘若地下水位偏高时,应该注重框架体系的防水性能设计。
对于地下室,混凝土结构应该具有较强的抗渗性能,在配置混凝土材料时应该按照一定比例加入膨胀剂。
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长度若难以达到伸缩缝间距要求,则应该增大配筋率,或者调节保温措施。
当装配式建筑物梁截面过大时,设计人员应该认真计算变形、配筋率,必要时需采用加强措施。
在设计出入口位置的女儿墙时,均考虑加构造柱,做好加密处理。
(五)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
剪力墙是建筑物中主要承受风荷载与地震荷载的结构,具有防止结构剪切破坏的作用。
剪力墙结构体系的设计也是一重点,设计人员在设计时需要把握以下重点:一是要全面考虑空间与结构问题。
对于高层装配式建筑,其剪力墙的施工方式为对称样式。
二是要避免单方向的剪力墙设置,在地震发生可能性较高的地区,需要根据建筑物的抗震需要确定剪力墙的厚度。
三是在设计纵墙时,应该结合实际计算结果布置。
四是要注重剪力墙边缘的构造设计,在设计时可在剪力墙边缘配置端柱,进而提高该部位的抗震能力,同时也要根据该部位实
际受力情况加强端部与洞口两侧。
三、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具有环保节能、工期短等优势,在设计、构件生产等环节仍存在诸多的不足,特别是各个环节之间缺乏配合,装配式建筑仍在不断发展中。
而建筑物结构设计会直接影响的项目工程的总体质量,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了解与掌握各个环节、结构体系的设计要点,主动学习先进的设计理念,调整设计方式,进而提高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梁晨,吕彦斌.试析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要点及其发展趋势[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11):56-57.
[2]徐有明.实例探析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与施工要点[J].智能城市,2018,4(19):37-38.
[3]严景彦,纪冉.装配式建筑结构设计中必须考虑的施工因素[J].建筑安全,2018,33(4):42-44.
[4]袁良君.装配式住宅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与建造技术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4):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