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15课

合集下载

第15课 戊戌变法

第15课 戊戌变法

一、戊戌变法的背景: 甲午战败国家权 益进一步丧失 列强 掀起 瓜分 狂潮 资本 输出 封建 自然 经济 进一 步瓦 解 为民族 资本主 义发展 提供了 客观的 条件 清政府为扩大 税源放宽对民 间设厂的限制 民族危机空前
19世纪末民族资本 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经济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登上 历史舞台 (阶级基础) 维新思想的传播 (思想基础)
请思考:光绪皇帝为什么支持变法? 一是不愿意做亡国之君; 二也想通过变法从慈禧太后手中 夺权,自己能真正掌权,因此下令 康有为筹划变法。
教材P108变法内容: 政治民 主化 经济工 业化 没有涉及实行君主 立宪等政治主张
利于资阶参与政治,打击 了封建官僚制度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没有触动到封建 土地所有制
其实质内容就是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改革。 法令中的体现:准许官民上书言事,裁撤重迭机构及冗员;开办大中小学 堂,废除八股,改试策论等。
材料3: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 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救亡决论》 请回答: ③材料3中反映了康有为什么思想主张? 强烈要求实行全面的维新变法。
代表 康有为 把西学中的有关政治学说与儒家经史相结合,借用孔子亡灵,否定 专制的思想基础,传播西学,托古改制,奠定变法的思想基础。 梁启超 思想核心“倡民权”;用进化论阐述君主立宪取代君主专制的必要 性;变科举 谭嗣同 冲决纲常礼教网罗的勇士。以自由平等观念批判君主专制,宗法等级 制,纲常礼教,倡导男女平等,发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严 复 宣传西学的方式是创办报刊、翻译西书。影响最大的是《天演论》, 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社会进化论观点。系统地将近代西 方文化介绍到中国来的第一人。

人教版必修二 第15课 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共86张PPT)

人教版必修二 第15课 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进步(共86张PPT)
交通和通讯工具进步的影响。
北京地铁四号线
思考:古代主要交通工具有哪些?
古代主要交通工具:
马车(牛车、驴车) 骑马 船 乘轿
思考: 古代交通工具的动力
和对象是什么?
动力:人力、畜力
对象:有身份、有地位 家境较好的人
思考: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
40年代世界发生哪一重大历 史事件?主要发明是什么?
——中国国家统计局
思考: 为什么我国的铁路建设
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
经济实力增强 综合国力提高
一、交通工具
1. 铁路
(1)设施 宝成铁路和兰新铁路 京九铁路 青藏铁路
(2)工具
解放型蒸汽机车
第一台内燃机车 第一台电力机车
90年代末广深铁路上高速列车
2003 上海磁悬浮列车
一、交通工具 1. 铁路
—王晓华、李占才《艰难延伸的民国铁路》
中国铁 路之父 詹天佑
“中国地大物博,而于 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 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 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 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 铁路。”
——詹天佑
自设自建——京张铁路
一、交通工具
1. 铁路
(1)设施 最早铁路——淞沪铁路 诞生标志——唐胥铁路 自设自建——京张铁路
——李岳瑞《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最早的铁路——淞沪铁路
பைடு நூலகம்
1876年淞沪铁路通车运行,主 要用于载客,轰动一时。……中国 政府拨出官帑28万5千两收回这条铁 路。但是,1877年路款付清之日,立 即停运,而且沈葆桢不顾商民的要 求,竟下令把这条铁路拆掉!
—— 宓汝成《中国近代铁路史资料》
铁路诞生标志——唐胥铁路
高中历史 高中一年级下学期必修二第15课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二同步导学案: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课题:—— 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姓名:
一:学习目标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课前预习
一、交通工具的发展
1.铁路运输
(1)晚清时期
①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②到前夕,陆续修建了许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A、广州B、天津C、上海D、福州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小明一家生活在新疆,他家计划从西北地区乘火车到达江苏,这主要得益于
A、宝成铁路B、兰新铁路C、成昆铁路D、京九铁路
3、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D、20世纪30年代
4、你如果生活在晚清,想要最早体验电话的生活,你家应该搬到
(2)新中国成立后,建起了,公路交通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形成了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包括在内的许多偏僻闭塞的山区也通上了汽车。
3.水运与航空
(1)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西方列强纷纷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业。
(2)19世纪70年代初期,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的垄断局面。此后涌现出的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A、上海B、南京C、北京D、天津
5、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乘坐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愿望最早可实现于
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末D、20世纪初
6、小明准备写一篇关于“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小论文,他写出了下列写作提纲,请你指出其中正确的是
(2)民国时期:民国时期铁路修建进展缓慢。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五课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十五课

无家可归的人
2、国际关系恶化
3、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
4、资阶民主制度面临挑战
排队领救济金
特点 时间长,破坏大,范围广
危机的教训?
②国家和政府要适应经济的不断发展, 及时调整内部机制和政策,协调好国际 关系,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 的国内国外环境; ③ 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必须承担起 相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
•JACK辛苦的工作,为什么还是连件象样的衣服都 没有? •越来越富有的TOM爸爸,又会如何进一步的发展 自己的企业? 贫富差距 生产资料 私有制 不断扩大
扩大生产 追求利润
突然有一天,TOM发现爸爸将大批的新布放火烧掉了。 他不解的问爸爸为什么, 爸爸:“孩子,我们生产的太多,这些是卖不掉的。” 具体原因是:生产 TOM:“我们剩了这么多布,干脆便宜点卖给JACK吧,他们 与销售的矛盾即资 有了新衣服,我们也把布卖掉了。” 本家盲目生产,超 出了人民的购买能 爸爸:“孩子这样的话,你将来可就没有新衣服穿了。” 力 •TOM爸爸的布为什么卖不出去了? •TOM爸爸为什么把布烧掉,这样就能解决问题了吗?
大国风范,临危不乱
——中国新闻网
小结: 第15课 罗斯福新政
经济危机;
新政的背景:
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罗斯福的上台 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调整工业:《全国工业复兴法》
特 点 : 国 家 干 预 经 济
新政的主要内容
调整农业:稳定农产品价格 举办公共工程,实行社会救济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新政的影响
调整农业政策
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 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 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罗斯福看望美国农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近代交通工具的变化,首先从 轮船和火车 开始。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1、轮船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最早的近代 航运企业, 首次打破列 强的垄断局 面。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出现的第一 1、轮船运输:
2、铁路交通:
条铁路的名称是?
19世纪70年代,外商修筑 淞 沪 铁 路
我国最早的铁路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1、轮船运输:
2、铁路交通:
19世纪70年代,外商修筑 淞 沪 铁 路 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各庄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2、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小明一家生活在新疆, 他家计划从西北地区乘火车到达江苏,这主要得益于 A、宝成铁路 B、兰新铁路 C、成昆铁路 D、京九铁路 3、中国以汽车代步的历史最早开始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末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4、你如果生活在晚清,想要最早体验有电话的生活, 你家应该搬到 A、上海 B、南京 C、北京 D、天津 5、张謇为激励自己的爱国热情,发誓一定要亲自乘坐 一次在中国政府自己修筑的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他的 愿望最早可实现于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末 D、20世纪初
三、通讯工具的变迁 电报——电话——互联网
莫尔斯设计的电报机 马可尼:无线电报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电报——电话——互联网
1、电报在中国
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台湾
形成时间 有线电报 无线电报
甲午战争前 20世纪初Fra bibliotek用途军事目的

第15课 辛亥革命答案

第15课 辛亥革命答案

第15课辛亥革命课程标准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体系建构】考点一:辛亥革命的背景材料一: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签字图材料二:1901年2月14日,清廷颁布上谕:“……量中华之物力,结友邦之欢心。

”材料三:1901年到1905年,清政府连续颁布了一系列“新政”上谕。

主要有编练新军、鼓励工商、兴建学堂、整顿吏治等内容。

——旧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材料四: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

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材料五: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在东京召开成立大会,到会者约有100人,除甘肃尚未派留日学生外,其余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

材料六:邹容的《革命军》大力赞扬和鼓吹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天赋人权、自由平等的学说,主张用革命手段推翻君主专制,恢复人民应当享有的民主权利。

《革命军》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风行海内外。

销售达一百万册,占清末革命书刊的第一位,对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

材料七:1911年5月,湖南、湖北、广东、四川发生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

其中以四川的运动最为壮阔,清政府决定:派鄂、湘等6省赴川。

鄂军入川,消弱了湖北的兵力,有利于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

——包子衍《四川保路运动》载于1981《人民日报》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中国是否具备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社会条件?1、民族危机加深,2、腐败的清政府不得人心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4、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5、革命党人的准备:建立革命团体,成立革命政党,发动武装起义6、四川的保路运动提供了有利时机。

考点二:辛亥革命的过程(一)、开端:武昌起义(二)、发展(三)、高潮: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史料一革命之目的,非仅在于颠覆满洲而已,乃在于满洲颠覆以后,得从事于改造中国……政治方面,由专制制度过渡于民权制度,经济方面,由手工业的生产过渡于资本制度的生产。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结局
1912年2月宣统帝退位,清王朝宣告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标志 着北洋军阀统治的开始。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了。

袁世凯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 会落入他的手中?
辛亥革命后各方势力对袁世凯和革命党人的态度
袁世凯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革命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名称
兴中会
时间
地点
性质
中国第一个 资产阶级革 命团体
其他
标志着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运 动的兴起
1894 檀香山
同盟会 1905 东京
第一个全国 宗旨:十六字 性的资产阶 三民主义 级革命政党 刊物:《民报》
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
------资产阶级性质的思想解放运动
——邹容的《革命军》
(2) 清政府卖国求荣, 《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 沦为洋人的朝廷,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材料三: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 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 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 速度为15%。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
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发展壮大。
溥仪宣布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 结合材料思考:我们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 民主革命 上的进步性?
材料一: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 政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或君主制),建立了资 退位诏书 ,清朝覆灭. 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项权 利。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 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 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三: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再过五十年我们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将有许多上海。”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 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 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 礼帽……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詹天佑故居“铺上” 京张铁路钢轨
蒸汽机车
火车机车演变
内燃机车
高速列车
电力机车
磁悬浮列车
2、公路交通:
20世纪初,汽车首先开始出现 在中国的哪一座城市?


20世纪初,汽车在上海出现
链式传动自行车
有轨电车
20世纪初, 上海人议 论最多的 是一种能 够在街上 自动行驶 的四轮怪 物,这就 是汽车。。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 批共12辆“解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中国 汽车工业的诞生。
20世纪末,中国终于跻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开封黄河公路大桥
焦作黄河公路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
江阴长江大桥 南京长江大桥
二、水运与航空
1、水路交通
想一想:
鸦片战争后,中国交通运输工具开始 发生质的改变,从远距离的交通工具 来说,最先传入中国的是什么?
传真机
20世纪90年代起,机关、企业开始使 用传真机,几分钟内就能发送信件、 图文到千里之外。 Nhomakorabea 电 脑
喜 人 成 就、飞 速 发 展
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以来
积极: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信息的 交流、开阔人们的视野、加快生活节奏、提高了 人们的生活质量。 消极:交通的拥挤;环境的污染;出现能源危 机。
20世纪初
中国自己修建、自己管理的第 一条有线电报线架设在哪里?
台 湾
中国自己开办电话局、开通市 内电话的第一个城市是?
南 京
老式电话
程控电话
可视电话
卫星电话
手机
寻呼机(拷机)
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逐渐普及,当 时国人有句流行语“有事就call我”,但 很快受到手机的冲击,进入21世纪逐渐退 出历史舞台。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共42张PPT)(优秀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5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共42张PPT)(优秀版)
1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 一、交通事业的发展 • 二、通讯工具的兴起
我国古代交通地域特点:
南方舟楫, 北方马车; 百姓步行!
一、交通事业的发展
• 1、铁路建设与机车制造 • 2、公路建设和汽车制造 • 3、航运业的发展 • 4、航空业的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铁路建设与机车制造
① 19世纪70年代:出现铁路(外国人设立) ② 80年代初:中国铁路诞生(唐山→胥各庄) ③ 辛亥革命前夕:奠定近代铁路网基本格局 ④ 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⑤ 新中国成立后:开通西北、西南地区铁路 ⑥ 90年代后:加快建设、提速,京九铁路建成
20世纪初 清政府在南京设立了中国第 一个电话局。
新中国成立后 电讯事业快速发展,手机、 电话、传真机、互联网已经 被人们广泛的利用。
3 互联网发展迅速
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影响?
1、积极方面: (1)促进经济发展,改变出行方式和思想观念 (2)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地的联系 2、消极方面:
(1)利于外国对中国的掠夺
(2)交通工具的增多,也带来了环境问题
• 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工具和交通事业 的发展产生的影响是
• ①促进了信息的传播
• ②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 ③加快了生活的节奏 • ④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③④ D.②③④
思考: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补充材料:
• 今天其总部位于香港,是香港“四大中资企业” 之一;是一个实力雄厚的多元化综合性企业集团; • 它曾收购美国旗昌轮船公司,开中国企业收购外 商企业之先河;
• 它开辟了中国第一条近海商业航线,开辟了至日 本的中国第一条远洋商业航线;

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共28张PPT)

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共28张PPT)
人 力 资 源 部 工作计 划分析 书_1 人 力 资 源 部 工作计 划书 目录
一 、 人 力 资 源部XX年 总目 标 二 、 人 力 资 源总配 置 三、招聘工作 四、培训工作 五 、 薪 酬 和 绩效管 理 六、员工关系 七、行政后勤 八、安全管理 九、后序
一 、 人 力 资 源部XX年 度总 体目标 : 1. 人 员 数 量 控 制在 450~500人 左 右 2. 工 资 比 例 占 销售 收入的 8%以下 3. 重 大 安 全 事 故:0次 (八级 以上伤 残事故 ) 为 确 保 以 上 总目标 顺利达 成,XX年 计划采 取以下 措施进 行落实 : 1. 公 司 所 有 岗 位实 施定岗 定编,人 力资源 部严格 按照标 准人员 编制控 制各部 门人员
标清 志政 着府 中修 国筑 铁的 路唐 的胥 诞铁 生路

甲午战争后,列强在中国疯狂抢 夺铁路修筑权。到1911年,中 国共有铁路9600多千米,其中 ,由帝国主义直接或间接投资 经营的竟达8900多千米,中国 自主修筑铁路只有600多千米。
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1909年,中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的京张铁路通车。
合实力; 4. 通 过 人 员 素 质的 不断优 化、人 员数量 的控制 ,同时辅 助各岗 位工作 表现考核,控制
各 部 门 工 资 的增长 ,针对加 薪诉求 严格执 行考核 流程,不 合格者 不予加 薪; 5. 人 力 资 源 部 与生 产部合 作,针对 各一线 操作人 员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1)外来技术传入的推动; (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政府的大力提倡; (4)中国人民聪明才智。(人才)
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 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 响?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精品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五单元——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程标准]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一、交通工具的进步1.铁路(1)19世纪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______到__________的铁路。

(2)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__________的基本格局,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____________。

(3)新中国成立后,建成________、______等铁路。

到“九五”期末,中国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______________、世界第四位。

(4)新中国在______________方面也有很大进展,1997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__________,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2.公路(1)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______等大城市。

随之,外国近代____________传入中国,民国时期____________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新中国成立以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__________,包括____________在内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3.水运(1)19世纪70年代初,洋务派创办______________,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2)新中国成立后,由__________________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90年代后开始萎缩。

4.航空(1)1909年,旅美华侨______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____________的开始。

(2)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____至____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

(3)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业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成为世界____________。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1.建国前(1)电报①19世纪70年代,______的电报公司私自把电报线架设到______,建起一个电报机房。

②福建巡抚在______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______________。

③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____________,设立______________。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5.教学策略:本节课的教学策略灵活多样,包括情景创设、问题导向、小组合作、反思与评价等,这些策略的运用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他们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
(二)问题导向
1.针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设计一系列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如“为什么说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医疗卫生体系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挑战?”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2.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通过查阅资料、观看纪录片等,寻找答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善于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鼓励学生: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提高他们的研究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展示医疗卫生设施的变迁、讲述人民群众就医的感人故事等方式,创设了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问题导向:本节课围绕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设计了一系列具有思考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了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二经济与社会生活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将了解到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在案例背景中,我们可以以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为例,让学生了解到在建国初期,我国医疗卫生体系薄弱,群众就医难、看病贵的问题突出。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医疗卫生体系逐步完善,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不断提高。到2020年,我国成功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提出的“202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第15课 辛亥革命

第15课 辛亥革命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 徐世昌(汉)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皇族内阁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1895年
广州起义
兴中会
1900年 1904年
失 惠州起义
长沙起义
兴中会 华兴会
败 1905年第一个革命政党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宣传民主革命
1906年
萍浏醴起义
同盟会
1907年 黄冈起义、镇南关起义等 同盟会
1908年
钦州起义、河口起义
同盟会
1911.4
黄花岗起义
同盟会
一、历史抉择的背后——革命背景
──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
功绩二: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的发展。
三、丰功浩气留人间——千秋功业
功绩三: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三、丰功浩气留人间——千秋功业
功绩四:社会习俗和面貌发生改变
三、丰功浩气留人间——千秋功业
政治:
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 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1、民国建立与帝制终结
1912.1.Leabharlann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东亚开化中国早,揖
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
色旗,民国荣光,锦秀山河
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
界和平永保。
——中华民国国歌
五色旗——汉、满、
(1912)
蒙、回、藏五族共和
地位: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敢叫日月换新天——走向共和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5课

公路
读图思考: 旧上海的交 通工具主要 有哪些?
畜力车 黄包车 自行车 和汽车 有轨电车 (20C初)
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 造厂生产出第一批 “解
2000年,中国汽车产量预计首
次超过200万辆。中国终于跻 身世界汽车十强之列。
放”牌载重汽车,标志着
中国汽车工业的诞生。
轮船运输: 19世纪70年代初,轮船招商局;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 20世纪90年代,萎缩。有的转向 旅游服务业
百姓步行!
一、近代以来中国交通的变化
铁路交通: 1、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 到上海的淞沪铁路; 2、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胥 各庄的唐胥铁路 ——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 3、辛亥革命前,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 基本格局(京张铁路) 4、民国以后,进展缓慢; 5、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宝成、兰新铁 路; 6、九五期末,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京 九铁路)
情境一:1882年,顺天乡试发榜,《申报》记者以快马将 两江地区(江苏、江西、安徽)的中试名单送到天津,再 用电报传到上海,次日见报,江南士子仅隔24小时就获知
考试的结果。
情境二:庚子之变(指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后,结束了 西逃的慈禧太后乘着她一再反对的火车回到紫禁城,此后, 清政府终于开始修建自己的铁路。
情境三:京张铁路通车后,沿线出现了“昔日骆运货物,
皆为铁路所揽”的局面。山西的皮毛制品出口增加,1909
年通过天津出口的商品价值较1908年大幅增加。
情境四:“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火车一开,吃穿都来。”
成为人们的口头禅。
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
影响?
1.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改变; 2.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3.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4.促进了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同步

第15课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一、单选题1.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全人类的敌人。

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

截止2020年4月10日,全球累计确诊超160万,累计死亡达9万,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卷入。

面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巨大挑战,国际社会应该( )①发挥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共享信息、开展科研合作④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2.1873年,为防止霍乱、鼠疫、天花等传入沿海口岸,上海与厦门的海关当局先后制定了检疫章程,并任命卫生官员,仿效西方国家实施检疫措施。

这一时期的检疫,因由海关办理,通称“海关检疫”,海关医官绝大多数由教会医院的医生兼任。

这表明( )A.国外传染病现象十分严重B.中国近代卫生事业得到发展C.通商口岸有利于西学传播D.中国近代海关殖民现象严重3.历史上,我国西南地区疟疾疫情十分严重,该地长期被视为“瘴疠之地”。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通过卫生组织建设、宣传教育普及服药、卫生扫除等多方面措施,基本控制了疫情。

这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 )A.地域发展差异缩小B.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C.疫情防控成效显著D.西部大开发初见成效4.我国1982年宪法规定,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退休人员的生活受到国家和社会的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2004年,我国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写入宪法。

这说明我国( )A.法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B.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C.公民社会福利水平降低D.仅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5.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先后发动了以环境卫生清洁大扫除为中心的卫生运动、以反美细菌战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以“除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等群众运动。

这些运动( )A.推动了国家医疗体系的系统化B.实现了国家卫生建设的制度化C.体现了国家对人民生命的重视D.建立健全了国家防疫抗疫体系6.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推动国际关系的重组,在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不断退群、阻挠国际合作的背景下,国际组织不能正常运行,国际规则规范被削弱,全球化、全球治理遭遇严峻挑战,国际体系呼唤新的领导者。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_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课件) (共28张PPT)
第15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
导言
当代社会是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其 中,交通工具和通信工具的改善是现代社 会文明高度发达的重要标志。世界也正因 为此而变得更加渺小。那么,交通和通信 工具是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如此先进的 地步的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 内容——《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近代中国交通通讯之最
1.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改变;
积 极
2.一定程度地转变了人们的思想 观念;
影 3.增强了中国同世界的联系;
响 4城.市促交进通了中堵国塞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能源短缺
社 会
环境污染
问 交通事故
题 缺少锻炼
知识结构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公路
铁路铁路
电报
交通
变迁、原因、 影响
网络
通讯
水运
航空
电话
课堂小节
交通通信工具的发展更新对人民、 对社会生活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一方面, 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使人们活动的 范围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越 变越小了;另一方面,也有力地推动了各 地经济的发展。正是它们使得人们明天的 生活更加美好!
占41%;帝列国主强义侵通华过的贷款控制的约占39%;国 有铁路,包括需中要国自力更生修建的京张铁路和商
材料二:辛亥革命以后,他(孙中山)更强调“民
欲兴其国,必先修其路先”进“中振兴国实人业,当先以交 通为重要;计划交通,的当大先力以铁倡道导为重要”。
——《孙中山思想与和泛珠推江动三角区域经济》
材料三:“现在以国防不固”,致令俄在北满及 蒙古横行,日本在南满横行,英国在西藏横行,
对象:
平民化、普及化
进程:
先慢后快
种类:
海陆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交通工具的变革对世界历史影响极其深远, 正如西方史学著作《全球通史》所指出的, 19世纪,随着交通工具的新发明,整个世 界都能感受到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 汽船……的影响。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对 中国的铁路建设情有独钟,他曾说:“交 通为实业之母,铁道又为交通之母。国家 之贫富,可以铁道之多寡定之;地方之苦 乐,可以铁道之远近计之。”可见,铁路 建设关乎国计民生。交通的发展,给人们 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
鸦片战争后,轮船进入中国,西方列 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 国水上运输。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 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 中国的垄断局面。后来,各大口岸相 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 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 船运输业,获得较快发展。20世纪90 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 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一些航线被取消,有的则转向高档旅 游服务业。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给拉萨 的旅游业和商业带来繁荣;如今,全 国各地前往西藏观光的游客急剧增多, 藏红花一类藏药及其他特产也逐渐为 人们熟知。
新中国不仅在铁路建设上取得很大成 就,而且在机车的制造方面也有很大 进展。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进行 技术改造的基础上,1997年以来全国 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 运行效率。
由于传统牵引机车和路轨系统等方面 的问题,如轮、轨的摩擦难以克服, 所以进一步提高车速困难很大。若想 使铁路运输有一个大的飞跃,而需在 牵引机车和路轨系统等方面采用全新 的设计,如某些i bàn]买办 买办是指1800年-1910年,帮助欧美 国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这 类被外商雇用之商人通常外语能力强, 一方面可作为欧美商人与中国商人的翻 译,也可处理欧美国家商界与中国政府 之双向沟通。除此,这类型商人还可自 营商铺,因此致富者颇众。例如台湾19 世纪中叶的首富富商李春生即为买办出 身。他的买办身份,甚至延续到台湾日
高速列车一般指时速在200公里以上 的列车。20世纪50年代初,法兰西共 和国首先提出了高速列车的设想,并 最早开始试验工作。1976年,用柴油 电动机车牵引的高速列车在英国投入 服务,这是当时英国最快的载客列车, 最高时速达250公里。
高速列车是在现有的柴油机车、电力机 车和铁路的基础上,对动力系统、行走 系统、车厢外形和路轨系统等加以改进, 并没有改变传统火车和铁路和基本面貌。 除了在牵引机车方面的改进以外,虽然 人们还在轨道方面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 如西德、日本、美国等国家修建了一些 短程单轨铁路,但由于建造费用庞大, 比普通铁路复杂,不能适应长途重载铁 路运输的需要,所以没有普遍采用。
【学思之窗】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 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 带来怎样的影响?
答案提示:运输量大,有利于各地区 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 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 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
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 城市,成为权贵、富绅的代步工具。 随之,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人中国, 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由 于当时政治腐败、民生凋敝,加上汽 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公路交 通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新中国成立以后,建起汽车制造厂, 公路运输也获得较快发展。全国建立 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 等急流阻隔的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 路大桥,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 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
历史纵横
20世纪初,汽车进入中国的城市交通。 不久,天津、上海等城市又出现了有 轨电车。但直到1949年,各大城市的 公共交通尚不发达,人们出行大多依 赖人力车、畜力车或自行车,甚至靠 步行。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大力发展 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外,还有了出 租汽车。
探究学习总结 一、本课测评
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和通讯工具是怎 样发展变化的?
答案提示:交通:鸦片战争后,近代化 的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 国,1881年,清政府筹建了唐山到胥各 庄的第一条铁路。1905年,清政府派詹 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才真正开辟了 中国人自办铁路的崭新篇章。新中国成 立后,先后建成宝城、兰新等铁路,开 通了西南、西北的交通线。90年代,贯 通南北的京九铁路全线通车,2006年, 世界上海拔最高、施工难度最大的青藏 铁路通车,使西藏和内地联系在一起。
通讯工具的变迁和电讯事业的发展, 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 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课要旨 ●近代交通和通讯工具由西方传入中国 后,发展速度缓慢。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以后,交通飞通讯事业发展迅 速,形成了全国的交通、通讯网络。
●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社会的 进步和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辰, 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
1875年,上海招商局架设电话线, 开通第一部电话。19世纪80年代, 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0 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 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此后, 电话的发展非常缓慢,到1949年, 全国电话容量只有37万门,电话用 户26万户,普及率仅0.05%。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讯 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改革开放以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 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 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电话 由奢侈晶变成日用品,成为百姓离不 开的生活帮手。近年来,人们还通过 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
学思之窗
近代中国,主要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 汽机车;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 型蒸汽机车开始取代进口机车。1958 年,中国试制成功第一台内燃机车。 这一年,中国还研制成第一台电力机 车——“韶山”号机车。
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开始在广 (州)深(圳)铁路上奔驰。但目前我国的 高速列车还处于研制阶段,与世界先 进水平尚有一段距离。2003年,在上 海,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投入商 业运营。
◎铁路与公路 在中国,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因地 区而异。南方多水路,船是主要运输 工具;北方多旱路,人们以乘坐马车 为主。此外,平民百姓若想外出,多 为步行。因此,近代以前,在地域辽 阔的中国,官员上任,百姓迁徙,多 以月甚至年来计算行程。
历史纵横
鸦片战争前后,林则徐、琦善等人从 京城到广东上任或返回京师,路上所 花时间,少则个把月,多则几个月。 若是官员被发配到边远地区,在路上 走的时间更长。虽然有人乘车或坐轿, 有人靠两条腿走,但路途的遥远,旅 途的劳累,几乎是所有远行者的共同 感受。
◎通讯工具的变迁 19世纪70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私自 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建起一个电报 机房。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 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从此,清 政府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 形成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还装置无线电台, 设立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也 在各地陆续开设。不过,当时有线电 报主要用于军事,无线电报则供官商 通报;普通百姓很少使用。
19世纪70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从 吴淞口到上海的淞沪铁路,不久就被 拆除。80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 到胥各庄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中 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 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20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 慢,特别是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 基本没有铁路交通。新中国成立后, 先后建成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 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20世 纪90年代,国家更投入巨额资金,加 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 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 世界第四位。
不过,自行车仍是市民的主要代步工 具,因而中国有“自行车大国”之称。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生活水平的 提高,许多人购买了家用汽车。汽车 的不断增多,使城市道路更加拥挤。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政府除加大 路网建设外,还大力建设城市环线、 高架公路,并发展地铁、轻轨等轨道 交通。
◎水运与航空
火车机车经历了从蒸汽机车──内燃机 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的发展 历程。铁路营运居世界第四位。公路 交通方面,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 路网,一些偏远闭塞的地区也被公路 联系起来。1909年,冯如制成我国第 一架飞机。目前,我国已成为航运大 国。
通讯: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利用 去台湾视察的机会提出设立台湾电报 局,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20 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 1900年南京的电话局是最早的市内电 话局,打破了通信事业由外商垄断的 局面。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快速 发展。
1909年,旅美华侨冯如制成中国第一 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 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 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 幕。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 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新中国成立初期,乘飞机有种种限制, 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逐步 放宽并最终取消了这些限制,乘飞机 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航线和航班也不 断增加。现在全国各大城市和一些中 等城市、旅游胜地都有航线,并与世 界许多国家的大城市设有直通航线。 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