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导学人教必修一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历史新人教版必修1课时作业: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水平测试】1.“对军事方面,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的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
……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
”材料中提到的“会议”应是()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2.(2010年广东佛山模拟)1997年江泽民同志亲笔为某地纪念馆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该地指()A.南昌B. 延安 C.西柏坡 D.北京3.(2009年上海高考卷,21)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A.采取暴力革命 B.领导工人运动 C.农村包围城市 D.国共两党合作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北伐战争失败 B.日军大规模侵华C.西部急需开辟革命根据地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5.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秋收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第五次反围剿 D.长征6.毛泽东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
此时,中央工农红军()A.开创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粉碎国民党的的第五次军事“围剿”C.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 D.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7.(2008年北京高考卷,40)北京奥运火炬接力以“和谐之旅”为主题。
圣火于2008年5月4日开始在国内113个城市传递,既经过了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又经过了星火燎原的革命老区。
北京奥运圣火在江西瑞金→井冈山→南昌传递,这里曾是中国“革命圣火”燎原之地。
图1 图2 图3图1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图2 井冈山会师毛泽东和朱德会见地址图3 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请将图片按中国革命发展的历程排序(填写图号),并写出与第一图片相对应的历史事件的意义。
历史人教版必修1练习: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附答案)
第四单元第15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解析:“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答案为A项。
答案:A2.(2016·广西学业水平测试)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昌起义重要意义的是()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B.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C.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D.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解析: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叛变革命后进行的武装抗争,D项正确。
A项是在“八七会议”上;B项是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基础上总结的;C项是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开辟的。
答案:D3.《秋收起义暴动歌》中唱道“拿起武器闹革命,工友农友真英雄,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
歌中“秋收起义成了功”主要是指()A.起义军占领了大城市长沙B.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山区进军C.大规模开展了土地革命D.建立了与国民党对峙的政权解析:秋收起义攻打大城市长沙没有成功,A项错误;起义军转向农村,成功找到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B项正确;C项是建立根据地之后的行动,和秋收起义无关;D项是指1931年建立的中华苏维埃政权。
答案:B4.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举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D.中国革命可以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优化训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5分钟训练1.1927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起义是()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南昌起义D.广州起义答案:C解析: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贺龙等人的领导下,南昌起义爆发,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人民军队的诞生。
2.“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是指()A.南昌起义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立C.井冈山会师D.红四军的创建答案:B解析:这是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
井冈山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创立的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历史上被称为是点燃了星星之火。
3.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蒋介石调集了百万大军B.蒋介石采用了步步为营的战略战术C.红军在武器装备及人数方面处于绝对劣势D.“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指导答案:D解析:第五次反“围剿”开始时,毛泽东已被撤销在红军中的领导职务,当时“左”倾领导人博古掌权,他们听信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的错误主张,同敌人死打硬拼,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4.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在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通过()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答案:B解析: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这次会议事实上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5._______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____召开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_______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答案:1935 遵义毛泽东10分钟训练1.南昌起义最主要的历史意义在于()A.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B.确立了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C.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权D.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答案:A解析: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权的确立是在1927年的三湾改编中;南昌起义并未建立起无产阶级政权;“工农武装割据”革命道路的开辟则是毛泽东秋收起义攻打长沙受挫后开始探索的结果。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同步练习(解析版)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n加油。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的这首诗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秋收起义B.红军长征C.平津战役D.解放南京2.1930年5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刊载:“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行不通的。
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
”这说明当时中共()A. 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B. 对革命道路的探索已经成熟C. 仍然坚持以城市斗争为中心的革命道路D. 内部仍存在革命道路选择的分歧3.东北民歌《松花江上》唱道“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皆在关内流浪。
”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A. 九·一八事变B. 一·二八事变C. 七·七事变 D. 八·一三事变4.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这里的“行军”是指( )。
A. 北伐战争B. 南昌起义C. 秋收起义 D. 红军长征5.“遵义云开迎曙色,毛公舵稳展奇谋。
”是作者创作油画的主题。
对其中“曙色”的理解正确的是()油画《遵义曙光》A. 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B. 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C. 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 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6.“此事将毛泽东造就成一个把思想和行动结合在一起的人……而且给他提供一支钢铁般的队伍……毛把一个不同成分组成的群体加以锻造,使之变成一种对自己事业深信不疑的强有力的队伍。
”文中的“此事”是指()A. 大革命湖南农民运动B. 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C.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D. 八路军深入敌后战场7.1927年8月,中共八七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告全党党员书》,该书强调指出:“工人阶级的革命党,要纠正自己的错误,只有公开的批评这些错误,而且要使全党党员都参加这种批评。
高中历史同步教学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
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在实践上把中国革命的重心从城市转入农村的事件是( )A.某某起义 B.土地革命C.秋收起义 D.某某会议【解析】秋收起义后,把队伍带到井冈山,开创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
【答案】 C2.右图是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某次重大历史事件的领导人群像,他们分别是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X伯承。
这座群像纪念的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井冈山会师C.某某起义D.湘赣边秋收起义【解析】贺龙、朱德、周恩来、叶挺和X伯承是某某起义的领导人。
【答案】 C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 )A.把革命火种播撒到西部,扩大革命根据地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C.“避其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解析】本题属于材料选择题。
这段诗,是反映长征的。
“远征”即指长征,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答案】 D4.下图是《会宁会师》的油画,下列对这X图片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图片描绘的事件发生于1935年10月②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最后胜利③它反映了红一、红二方面军迎接红四方面军的情景④它是中国革命旧局面的结束和新局面开始的重要表现A.①②③ B.①②③④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会宁会师的时间应为1936年10月,故排除含①的选项A、B、C。
【答案】 D5.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它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A.某某起义 B.三湾改编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解析】抓住材料中的“红军荟萃井冈山”,就是指红军到井冈山会合,这就是指井冈山会师。
【答案】 D6.印章可以是政治权力的象征,浓缩着丰富的历史。
仔细观察下图,该枚印章见证的历史是( )A.北伐战争B.土地革命C.鸦片战争D.甲午中日战争【解析】由印章的图文是“中华苏维埃某某国”可知B正确。
高中历史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1997年,江泽民参观南昌起义纪念馆时题词“军旗升起的地方”,他题词的依据是南昌起义( )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C.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D.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解析:从题中“军旗升起的地方”可作出判断。
A项是秋收起义部队的旗号;B项是南昌起义的意义,但与题干不符;D项是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开始以农村包围城市,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揭开了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序幕。
答案:C2.朱德曾赋诗道:“红军荟萃井冈山,主力形成在此间。
领导有方经百炼,人民专政靠兵权。
”它所反映的历史大事是( )A.南昌起义B.三湾改编C.秋收起义D.井冈山会师解析:抓住材料中的“红军荟萃井冈山”,就是指红军到井冈山会合,即井冈山会师。
答案:D3.观察下图,下列对图中建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A.位于今江西省的瑞金市B.见证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C.反映了国共合作的成就D.体现了农村根据地的成长壮大解析:图示中的机构成立于1931年,而国共合作在1927年就破裂,故C项叙述错误。
答案:C4.在20世纪上半叶的革命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特道路,这条道路是( )A.采取暴力革命B.领导工人运动C.农村包围城市D.国共两党合作解析:中国独特的革命道路是相对于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而言的,俄国走的是以大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中国走的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道路。
答案:C5.有人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革命斗争分成前14年和后14年,因为在此中间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指( ) A.遵义会议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中共一大解析:根据题干“前14年(即1935年之前)”“挽救了党,挽救了中国革命”等信息,可以得出这次会议是遵义会议。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每课一练(人教必修1)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1927年中国共产党吸取了国民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发动了南昌起义。
下列毛泽东的论断与这个“教训”有密切关系的是()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B.“枪杆子里面出政权”C.“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D.“将革命进行到底”解析:国民大革命时期,由于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中共放弃了武装(即枪杆子)而导致大革命失败,中共吸取教训发动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答案:B2.八七会议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方针的原因是()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②中共开始认识到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③回击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④人民大众同国民党反动派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
帝国主义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是在一战期间,八七会议召开于1927年,故①错误。
答案:B3.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同志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
”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B.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C.开始创建人民军队D.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史料信息的能力。
毛泽东在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失败后转入井冈山,开辟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探索出“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带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
答案:B4.“福”是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原意为:“人人有田,人人有衣穿。
”有田就有保障,有保障就是福。
下列政策或措施中,充分满足了农民土地要求的是() A.《资政新篇》B.《天朝田亩制度》C.孙中山的“民生主义”D.中共井冈山时期的土地政策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材料中“人人有田”可知农民阶级获得了土地,从而满足了其土地要求。
A、B两项属于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由于战乱并未真正实施;而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并未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所有制。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含解析
第四单元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题,每题4分,共计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其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建立农协政权。
该决议反映了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
中共认识到农民革命的重要C。
红军在陕北的力量发展壮大D。
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确立2、“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地主重重压迫,农民个个同仇。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下列选项对该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A.公开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C.表明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D.表明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3、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写道:“土地分配的标准:以乡为分配土地的单位。
所有乡村中男女老幼,一律平分。
现依中央办法,改以劳动力为标准,能劳动的比不能劳动的多分一倍."这一变化主要是为了()A。
满足贫苦农民的土地要求B。
争取大多数农民对革命的支持C.体现公平、公正的社会原则D.增强井冈山根据地的经济实力4、大革命失败后,中共陕西省委在西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通过的决议明确指出:坚决反对冯玉祥,发动群众破坏冯的军事设施;党到农村去,在土地革命政纲之下,加紧农村阶级斗争,准备总暴动,创造农协政权,推翻冯的统治;党到国民党军队中去,加紧培植革命的军事基础。
这些决议出台的背景是A.中共八七会议的召开B.南方工农武装运动蓬勃发展C。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5、纪念章中存留着回忆.如图所示纪念章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准确的是()A.②③④① B.②①④③C.④③①②D.④③②①6、1927年8月20日毛泽东在代表中共湖南省委致中央的信中说:“中国客观上早已到了1917年”,“我们不应再打国民党的旗子了,我们应高高打出共产党的旗子."“工农兵苏维埃完全与客观环境适合,我们此刻应有决心立即在粤湘鄂赣四省建立工农兵政权;此政权既建设,必且迅速地取得全国的胜利。
历史人教必修1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作业(1) Word含解析
《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单选题1.1930年6月,中共中央决议认为“中国经济政治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同样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差别”“总的形势,都表明中国新的革命高潮已经逼近到我们的前面了”,并“有极大的可能转变成为全国革命的胜利”。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 B.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C.试图打破国民政府的军事封锁 D.对革命形势作了过高的估计2.1931年春,毛泽东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定出土地革命路线:“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这一政策的出台()A.得到所有农民热情拥护 B.巩固了抗日民主政权C.适应了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D.表明中共放弃革命的领导权3.1934年9月《红旗周刊》指出:“期--西等六省灾情最重,良田被毁,饿殍遍布,国民政府因国民党腐化而教灾不力,只有推翻国民党统治,建设劳动农贫民自己的政权,才能从根本上根绝水患。
”该文章的主旨是()A.向全国通报六省灾情以争取救援 B.揭露国民政府的腐朽性和反动性C.长征中争取人民对共产党的支持 D.将救灾工作同革命事业结合起来4.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说:“从城市的观点来看,这个运动似乎是注定要失败的,因此中央委员会这时就明确地指责我。
我被撤销政治局常委的职务。
湖南省委也攻击我们,说我们是枪杆子运动”。
材料中的“这个运动”()A.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端B.扭转了长征以来被动挨打的不利局面C.是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产物D.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5.中央红军长征期间曾经先后设想在湘西、云贵高原、川西、新疆等地建立新的根据地,最后选定在陕北。
这表明()A.红军战略转移计划周密 B.敌强我弱形势没有改变C.西部地区群众基础薄弱 D.北上抗日成为全民共识6.胡绳在《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说:“从大革命失败到抗日战争前夕这十年,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斗争并达到政治上成熟的时期。
必修一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习题及答案
必修一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习题及答案国共的十年对峙是必修一历史第15课的知识点,做习题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必修一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习题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必修一历史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的习题(一)知识掌握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武装起义是( )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2.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长征的原因是( )A.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左”倾错误在中央占统治地位C.蒋介石的兵力强大D.红军要转移到陕北根据地3.八七会议前后,中共多次发动以夺取大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
这表明中共( )A.在城市拥有强大的革命力量B.尚未找到正确的革命道路C.受王明“左”倾路线影响D.还未认识到农民是革命的动力(二)能力提高1.从大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中国共产党得到的最主要认识是( )A.必须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B.中国革命的敌人异常强大C.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D.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2.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是中共政治上日益成熟的十年。
“成熟”表现在( )①探索出一条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正确道路②在与国民党的斗争中战无不胜③多次纠正机会主义错误,使革命转危为安A. ①②③B. ①②C. ②③D. ①③(三)延伸拓展1.我国农村革命根据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伐战争的影响B.北方是军阀统治的中心C.近代革命是从南方开始的D.红军的领导人主要是南方人2.毛泽东说:“如果不帮助农民推翻封建地主阶级,就不能组成中国革命最强大的队伍而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
”对这一论断的正确理解是( )①民主革命的首要任务是推翻封建地主阶级②民主革命的反帝反封建两大任务是互相关联的③农民反帝反封建的态度最坚决,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力量④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C. ①③D. ②④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选举的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 )A.毛泽东B.陈独秀C.王明D.博古(四)模拟练习1.土地革命时期,中共发生的变化有( )①活动中心从南转向北②自身发展从幼稚走向成熟③工作重心从城市走向农村A. ①②③B. ②③C. ①②D. ①③2.遵义会议之所以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使中国革命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B.取消了李德、博古的军事指挥权C.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D.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3.中国共产党领导土地革命的主要目的是( )A.变封建半封建土地所有制为农民土地所有制B.粉碎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进攻与经济封锁C.动员广大农民支持革命,参加革命,反对国民党反动派D.扩大中共在农村中的影响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政治经济的根本危机,在全国任何一处都是继续尖锐化,没有丝毫根本的改变,因此在中心城市爆发伟大的工人斗争,必然形成全国革命高潮……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训练: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5年5月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参加了俄罗斯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莫斯科红场阅兵仪式,展示了我国作为和平大国的国际形象,这支军队创建于( )A、黄花岗起义B、武昌起义C。
南昌起义ﻩD、秋收起义【解析】“中国人民解放军”是解题关键,它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都是同盟会领导下的起义,参加者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排除A、B两项;秋收起义发生在南昌起义之后,排除D项【答案】 C2、某游客在浏览周恩来纪念馆时拍摄了周恩来曾穿戴过的一套服装、这套服装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见证、据此分析周恩来曾穿戴这套服装参加了( )A、中共“一大" B。
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秋收起义【解析】选C 结合关键信息“周恩来”和“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可推理出,周恩来曾穿戴过这套服装领导了南昌起义,答案为C。
【答案】C3、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深刻的教训是(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解析】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都以失败而告终,其原因在于片面学习苏俄的革命经验,即先进攻城市再由城市领导农村,没有从中国具体国情出发、从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深刻教训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究革命道路,故选C项。
【答案】 C4、从1927年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村革命依照地和红军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根本措施是( )A、肃清右倾投降主义路线B、“工农武装割据”波浪式推向全国C、纠正“左”倾军事冒险计划D、开展打土豪、分田地的土地革命【解析】打土豪、分田地是革命依照地土地革命的重要内容。
农民的支持和参加是依照地和红军发展的主要条件,因此土地革命的广泛开展是根本措施。
【答案】 D5、李立三曾说,南昌暴动在广大群众没有出路的时候,在全国树立出新的革命中心、此处李立三指出了南昌起义的( )A、历史背景 B、参加主力C。
新高中历史人教必修1习题: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基础巩固1贺龙说:“南昌起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的胜利。
”这说明()A.中国共产党认识到掌握军队的重要性B.北伐战争胜利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重要性D.红军长征取得胜利“与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斗争”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国民革命失败的惨痛教训中,认识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认识到掌握武装的重要性,故选A项。
B、C、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2某同学从图书馆借了一本《政治大纲》,封面上有“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日”“琼崖红军军事政治学校出版”等字样。
通过阅读该书他可以了解()A.革命统一战线的来龙去脉B.“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创举C.红军长征的艰苦岁月D.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支持3油画《井冈山上》描绘了毛泽东率军队到达井冈山的场景。
当时毛泽东在井冈山重点思索的是()A.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B.如何把苏联的指导落到实处C.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D.如何尽快同党中央取得联系4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党的主要领导人王明等人犯了严重的“左”倾错误。
其错误产生的根源是()A.完全听命于共产国际的指导B.完全否定毛泽东正确的军事和政治路线C.顽固坚持苏联式的革命道路D.没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闪闪的红星》电影海报5《闪闪的红星》中的潘冬子曾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少年的偶像,年仅十岁的潘冬子一心要参加红军,参加革命。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根据地广大人民踊跃参加红军,主要是为了()A.表明革命的决心B.为根据地经济发展赢得稳定环境C.粉碎国民党的经济封锁D.保卫土地革命的胜利果实6“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
左右偏差能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
”朱德这首诗缅怀的是()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八七会议D.遵义会议72016年暑假,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某学校组织学生“重走长征路”,他们沿着当年红一方面军的长征路线,经过下列重要景点的先后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C.④①②③D.①④③②8“陕北出了个刘志丹,红旗一举半边天。
学年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时作业: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选择题1.2019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创建人民军队的历史事件是(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C.武昌起义D.秋收起义解析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标志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故B项正确。
答案 B2.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这一道路始于( )A.中共一大的召开B.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C.南昌起义的爆发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解析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答案为D项。
答案 D3.在欢庆胜利的时刻,周恩来庄严宣告:“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
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这里的“起义”指的是( )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广州起义D.秋收起义解析据“周恩来”“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打倒反革命”“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可知,这次起义是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所以答案选A项。
答案 A4.“八七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涣散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前进的方向”是指( )A.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B.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C.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D.依靠群众,继续北伐,领导国民大革命解析“八七会议”的内容是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秋收时节发动起义,故选C项。
答案 C5.1926年,毛泽东指出:“论功行赏,如果完成民主革命的功绩作十分,则市民(工人)及军事的功绩只占三分,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毛泽东( ) A.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 B.推动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C.放弃发动工人参与革命D.开展了国民革命运动解析据材料“农民在乡村革命的功绩要占七分”可知,毛泽东看到农村革命的重要性,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开辟了农村革命根据地,故A项正确。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一新导学案 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国民大革命失败后,中国为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所作出的主要努力和作用。
2.掌握“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提出的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3.掌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原因、重大事件和历史影响。
【重点难点】(1)重点:南昌起义的背景和历史意义;红军的长征的原因、重大事件和历史意义。
(2)难点:“工农武装割据”形成的原因、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理解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的标志。
【学法指导】①通过新情境的创设,设置新问题,培养学生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②比较中国工农红军前三次反“围剿”与第五次反“围剿”方针、指挥者的不同,分析造成两种不同结果的主要原因,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概括、整合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能力。
③运用矛盾分析法,分析1924年至1927年、1927年至1931年、1931年至1935年、1935年至1937年,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培养学生深化认识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能力。
【知识链接】一、国共十年对峙的基本含义、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主要阶段特征1.基本含义国共十年对峙,指的是代表不同政治势力的两个政权的对峙。
在长达十年的对峙期间,双方均有一定数量的武装力量和实际控制区域,且在不断的武装斗争中,谁也消灭不了谁。
后来,随着民族矛盾日益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实现了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再到“联蒋抗日”的巨大转变。
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以挽救国家民族危亡为己任的崇高精神,以及在革命实践中关于发现、解决主要矛盾的卓越能力。
2.阶段特征国共十年(1927~1937年)对峙时期,其阶段特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国共两党政权的对立。
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中国,形成所谓全国性的统一政权。
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开展“工农武装割据”,创建了代表人民利益的红色政权。
两个政权的对立,显示着阶级矛盾曾一度是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高中历史必修1课时作业21: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练习题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一、单选题1.美国新闻记者埃德加•斯诺1936年访问某一地区时惊奇地发现,在贫瘠的中国西北部,竞聚集了中华民族的精英,看到了中国未来的希望和抗日胜利的曙光。
这一地区指的是()A、土地革命时期的中央革命根据地B、邓小平领导建立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C、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到达的陕甘根据地D、抗战初期建立的晋察冀根据地2.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
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
”“插上一刀”揭开了()A.解放战争的序幕B.战略防御的序幕C.战略反攻的序幕D.战略决战的序幕3.20 世纪30年代初,红军能够粉碎国民党的三次大“围剿”的主要原因在于()A.广大人民支持B.土地革命路线正确C.国民党腐败D.军事方针正确4.去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假设你是一个导游,你带团重走红军长征路,下列哪个地点不是你们所选择的地点?()A.江西的瑞金B.贵州的遵义C.江苏的南京D.陕西的延安5.“这种战略为俄国所忽略。
这种从农村中建立政党与军队的共产革命方式,是毛泽东自中国独特历史环境所领悟的。
”这种“战略”是指()A.无产阶级暴力革命B.“工农武装割据”C.城市中心论D.议会斗争6.1926年中共广东区委在一份报告中认为农民有“不能集中,地方主义色彩浓厚.......等六大先天性弱点,“这六个弱点都是革命中的大阻碍,有其一便不能革命”中共最早否认这一认识并取得较大成果是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解放战争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A.扩大革命根据地B.华北事变,民族危机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战略转移D.“避其主力,打其虚弱”,更好歼灭敌人8.有学者认为,20世纪30年代中国农村合作社迅速增多的原因,是南京国民政府对合作社的扶植政策和乡村建设运动的发展。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试题:第15课_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doc
第15课国共的十年对峙编者选题表1.(2017·湖南益阳期末)有学者指出:南昌起义作为中国共产党人武装斗争的开始,还存在着认识与实践上的不足。
由于这些不足,南昌起义虽然成功了,但在国民党军的反扑之下,胜利果实并没有保存多久。
这里的“不足”应指( )A.“左”倾思想严重影响领导者决策B.共产党没有掌握革命领导权C.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D.共产党没有创建革命军队解析:C 南昌起义时中国共产党仍然在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在敌人大城市发动武装暴动,没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尚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项正确;A、B、D三项与当时的史实不符。
2.“中国的革命,当前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俄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
”这条“相反的道路”的起点是( )A.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B.南昌起义C.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八七会议”解析:C 根据对材料的理解可以看出俄国十月革命走的是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而中国“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这条道路始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3.(2017·天津滨海期末)“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这是毛泽东的诗词,写于1928年秋。
据此推断该诗词是( ) A.《沁园春·长沙》 B.《清平乐·六盘山》C.《西江月·井冈山》D.《忆秦娥·娄山关》解析:C 材料反映的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统治的内容,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部队到达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故C项正确。
4.“十月十日的黄昏,我们的队伍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帽子、衣服、布草鞋、绑带、皮带,从头到脚都是崭新的,都是我们苏维埃工厂制造的,出发以前才发来的新家伙。
”材料中“我们的队伍”( )A.出师北伐B.开始长征C.奔赴抗日前线D.奔赴南昌发动起义解析:B 从材料“从瑞金雄赳赳地出发了”“苏维埃”等信息可知,“我们的队伍”是中央红军,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瑞金等地开始长征,B项符合题意。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导学案:第十五课国共的十年对峙含解析
第15 课时国共的十年对峙学习目标1.掌握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以及中华苏维埃临时政府成立等相关史实;了解红军进行长征的原因,正确分析遵义会议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
2.认识中共不断调整政策,与中国国情相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思想。
学习长征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预习检测一、南昌起义和土地革命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领导了南昌起义。
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①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
2.“八七会议”(1)主要内容: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定开展②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
(2)意义:会议给处于思想紊乱和组织涣散中的中共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3.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了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决定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
同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③革命根据地。
4.土地革命:毛泽东在革命根据地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开展土地革命。
5.根据地经济建设: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粉碎了国民政府的经济封锁,巩固了红色政权。
6.“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主要包括武装斗争、④和根据地建设三部分。
7.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年冬,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⑤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
二、红军长征1.原因:⑥思想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经过(1)开始: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2)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错误,肯定⑦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他为政治局常委。
会议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3)胜利: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吴起镇,与当地红军会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第十五课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犯了不少错误,但都能够在紧要关头召开会议,纠正错误,指明新的出路,其中“八七会议”就是一次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要会议。
以下关于这次会议内容的表述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A.清算一些领导人的“左”倾错误B.决定开展土地革命C.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D.决定组织秋收起义[解析]“八七会议”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答案为A项。
2.“八七会议”决议中指出:“工人阶级应时刻地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
以乡村农民之胜利为依据,推翻反革命政权,而建立革命平民的民权的城市政府。
”材料主要表明“八七会议”(A)A.继续在执行“城市中心道路”B.明确开展土地革命为总方针C.仍然犯了右倾机会主义思想错误D.将革命的矛头指向国民党[解析]材料主张工人阶级要参加暴动,建立城市政府,说明“八七会议”依然坚持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故A项正确。
3.南昌起义、秋收起义给中国革命最重要的启示是(D)A.必须尽快发动农民起来革命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解析]两次起义都是以攻打大城市为目标,没有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导致革命受挫,带来的启示就是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故选D项。
4.1927年9月17日,毛泽东下令各团向浏阳文家市撤退。
9月19日,他在前敌委员会上分析了敌强我弱和工农革命军面临的严峻形势,主张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部队沿罗霄山脉南下,在农村实行土地革命,开展游击战争。
这表明(B)A.毛泽东准备实施敌后战争B.毛泽东准备将工作重心放在农村C.毛泽东准备实施战略转移D.毛泽东依然坚持走城市包围农村的革命道路[解析]秋收起义本打算进攻长沙,可是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只得放弃转而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
因此选B项。
5.(2019·北京学业水平测试)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逐渐形成“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这一思想包括(A)①武装斗争②土地革命③根据地建设④建立革命统一战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转战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使根据地不断巩固扩大,这三者即“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故选A项。
6.(2019·珠海高一期末)下图所示是江西省遂川人民1928年传唱的一首歌谣,歌谣反映了当时遂川(C)过新年、过新年,今年不比往常年,共产党军来到了,你分谷子我分田。
过新年、过新年,你拿斧头我拿镰,高举红旗开大会,打倒土豪分了田。
①红军长征的到来②土地革命的开展③红色政权的建立④人民的喜悦心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解析]红军长征开始于1934年,时间晚于题干中的时间,故①错误;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红色政权,在革命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受到广大贫苦农民的积极拥护,故②③④正确,C项符合题意。
7.1930年6月,中共中央制定了以夺取武汉为中心的全国中心城市起义及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计划,并发出了“会师武汉,饮马长江”的号召。
这属于(C) A.符合国情的革命计划B.目光短浅的右倾思想C.脱离国情的盲目行动D.摸着石头过河的谨慎策略[解析]1930年中国革命尚处于低潮时期,中国共产党无力攻打中心城市,材料中的计划显然是“左”倾错误思想的产物,是脱离中国国情的盲目行动,C项正确。
8.中央红军未能打破第五次反革命“围剿”、被迫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D)A.国民党军队实力强大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经济基础薄弱C.红军的武器装备落后D.博古、李德的“左”倾错误指挥[解析]A、B、C三项都是军事行动的客观因素,并且在前三次粉碎敌人“围剿”的过程中就存在,因此不是第五次失败的决定因素。
D项是红军指导思想和作战方针方面的根本错误,应对失败负责。
9.(2019·安阳高一检测)《决定中国命运的三天——遵义会议》中指出遵义会议的主题,一是“决定和审查在黎平会议所决定的暂时以黔北为中心,建立苏区根据地的问题”,二是“检讨在反对五次‘围剿’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
材料说明遵义会议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B)A.建立革命根据地B.调整军事斗争的策略C.转变党的指导思想D.批判博古“左”倾错误[解析]从材料信息“检讨在反对五次‘围剿’与西征中军事指挥上的经验与教训”判断遵义会议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是调整军事斗争的策略,故选B项。
10.(2019·河南中原名校高一联考)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不朽的丰碑,是中华民族的英雄史诗,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
下表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一系列重要会议,这些会议反映的主要内容最有可能是(C)AB.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C.同党内的错误路线、思想和行为进行斗争D.教育说服少数民族群众和地方群众[解析]红军长征途中主要的威胁来自内部,也是这些会议反映的主要内容。
A项属于外部威胁,故A项错误;B项属于外部威胁,故B项错误;C项属于内部威胁,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D项属于外部压力,故D项错误。
11.“意味着共产党人能生存下来,并建立新基地。
……(毛泽东)他成为共产党新的稳固的领导人,此后他的理念也在党内受到遵从。
”这是西方对中国近代某一事件的认识,据此判断“新基地”是(C)A.井冈山地区B.遵义C.陕北地区D.华北地区[解析]材料的主要信息是中国共产党转危为安,毛泽东稳固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这应该是在长征结束以后,此时中央转移到陕北地区。
故C项正确。
12.一位著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他所说的“伟大传奇”是指(D)A.秋收起义B.井冈山会师C.第五次反“围剿”D.红军长征[解析]红军长征与“战略转移”“伟大传奇”相符,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三○年一月五日,毛泽东同志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中指出,要创造红色区域,实行武装割据,这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到来的最重要因素,也就是要以乡村为中心。
后来这种理论和党内“左”倾错误进行了数次斗争。
一九三○年六月十一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新的革命高潮与一省或几省首先胜利》的决议中强调:“争取一省与几省首先胜利,无产阶级的伟大斗争,是决定胜负的力量,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没有中心城市的武装暴动,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不特别注意城市工作,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这次“左”倾错误在党内统治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党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民主革命,经历了两次大的反复,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一次是从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
(1)对比指出材料一中关于中国革命道路的不同主张,并分别分析这两种革命道路在中共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解析]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可知是走乡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还是以城市为中心的争论;第二小问结合中共探索革命道路的史实来分析。
[答案]不同主张:毛泽东主张以乡村为中心,坚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左”倾领导人坚持以城市为中心,反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历史地位: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典范,最初党中央犯“左”倾错误,否认其正确性,后来全党接受其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最初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在其指导下中共推行的冒险主义政策使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后来该道路被放弃。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阐述经过这两次大的反复,中国的民主革命道路是如何实现转折的。
[解析]根据材料所述“两次历史性的伟大转折”,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来回答。
[答案]国民大革命失败后,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使中国革命逐渐走出低谷。
博古等人犯“左”倾错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长征;遵义会议纠正“左”倾错误,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长征的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主干力量,使中共中央和红军主力转移到抗日战争的前沿阵地,获得了战略转移的落脚点和开创革命新局面的出发点,为中国革命实现由内战向民族抗战的转折奠定了基础。
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参加过遵义会议的伍修权同志曾回忆起当年开会时的情景:“……会议开始还是由博古主持,他坐在一张长条桌子中间的位置上……在报告中,他为自己的错误辩解。
……毛主席稍后作了重要发言……批驳了博古为自己作辩护的观点。
毛主席的发言反映了大家的共同想法和正确意见,受到王稼祥、张闻天、朱德、周恩来等与会绝大多数同志的热烈拥护。
……会上直接被批判的是博古。
批判博古,实际上就是批判李德。
因此,会议一开始,李德的处境就很狼狈,别人都是围着长桌子坐的,他却坐在会议室的门口……完全像是处在被告席的地位上。
别人发言时,我把发言的内容一一翻译给李德听,他一边听一边不断地抽烟,一支接一支地抽,垂头丧气,神情十分沮丧。
”(1)博古和李德在遵义会议上为什么会遭到党内大多数同志的批判?[解析]根据所学知识,从被迫进行长征的角度说明。
[答案]因为在第五次反“围剿”时,博古、李德等人不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犯了“左”倾错误,给革命造成了惨重损失。
(2)在批判了博古和李德的错误后,遵义会议作出了什么重要决定?[解析]从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的角度切入说明重要决定的内容。
[答案]集中全力解决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博古在军事上的指挥权,选举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遵义会议在历史上有着什么样的重要意义?[解析]根据所学说明重要意义即可。
[答案]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