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工作报告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工作报告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工作报告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工作报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加速,残疾人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他们面临的各种问题依旧存在,并且日益复杂,使得残疾人基层组织的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工作就是为了探究如何完善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以便更好地为残疾人提供帮助,保障他们的权益。

一、前置工作在进入正式调研前,我们需要一些前置工作来明确研究的方向和目的。

首先,我们需要对残疾人基层组织进行深入理解,掌握其背景、目标、职能和作用,并对行业政策和发展现状有一定了解。

其次,我们需要确定研究的调查问题和研究方案,以确保调研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二、调查样本和方法本次调研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方法,以深入了解各地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和面临的困难。

我们选择了一些地区和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基层组织,包括福利院、社区服务站和残疾人协会。

在样本的选择过程中,我们注重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多样性,以获取更加客观的结果。

三、调查结果基于本次调研的数据,我们分析和总结了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政策方面:虽然我国法律已经出台并严格实施了残疾人保障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制度和政策依旧存在明显的不足,如资金拨付难、政策落实不彻底等问题。

2.组织建设方面:当前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问题是组织覆盖范围窄,组织建设不规范,成员热情不高。

因此,有必要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组织建设计划,促进组织的发展、防范组织内部腐败、提升组织职能。

3.服务方面:残疾人基层组织的服务工作主要集中在义务服务方面,但是为残疾人提供必须服务的能力有限,需加强技能培训和能力建设,提升残疾人服务的质量和效益。

并鼓励残疾人自主参与和策划服务活动,实现残疾人自治。

四、对策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政策方面:对政策条例进行修改和完善,明确各项的责任和义务。

切实加强资金拨付和管控工作。

推动残疾人基层组织的发展和规范化建设。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第一节项目概况 (4)第二节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10)第三节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范围和原则 (18)第四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9)第二章市场需求预测与建设规模 (21)第一节市场需求分析 (21)第二节建设规模和物流方案 (41)第三章建设条件和园址选择 (42)第一节建设条件 (42)第二节园址 (49)第四章建设方案 (51)第一节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定位 (51)第二节项目组成和工作制度 (52)第三节设计方案 (54)第四节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64)第五章环境保护与安全卫生 (84)第一节设计依据和采用的主要标准 (84)第二节环境污染来源及治理 (85)第三节安全与卫生 (87)第四节消防 (88)第六章节能 (94)第一节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94)第二节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94)第三节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94)第四节能耗指标 (95)第五节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95)第七章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 (97)第一节企业组织 (97)第二节劳动定员 (99)第三节人员培训 (99)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 (100)第九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02)第一节投资估算 (102)第二节资金筹措 (104)第三节投资使用计划 (104)第十章经济效益分析 (106)第一节编制说明及成本费用估算 (106)第二节销售收入、税金、利润估算 (107)第三节财务盈利能力分析 (108)第四节财务生存能力分析 (110)第五节不确定性分析 (110)第六节财务评价结论 (112)第十一章社会效益分析 (113)第十二章结论与建议 (115)1 总论1.1 项目名称****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1.2 项目建设地点****市****县兰山乡兰山村1.3 项目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市****县残疾人联合会项目负责人:****法人代表: ****1.4 项目建设目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满足全县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使残疾人康复、恢复功能,提高劳动技能、实现就业,最终实现生活自理、回归社会。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调研报告一、背景残疾人基层组织的建设是推动残疾人权益保障和社会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残疾人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在政策法规的支持下,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和关心日益增加。

为更好地满足残疾人需求、发挥他们的潜能,建设和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显得尤为重要。

本调研报告旨在了解和分析我国残疾人基层组织的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促进残疾人权益保障和社会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方法本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选择调研对象上,我们选择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残疾人基层组织代表,并邀请相关专家学者给予指导和支持。

三、调研结果与分析1. 残疾人基层组织发展状况调研结果显示,残疾人基层组织的数量和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但不同地区和类型的组织发展不平衡。

一些地区的组织规模较小,人员组成不够多样化,活动内容相对单一。

另外,一些残疾人基层组织在组织架构、管理方式等方面仍存在一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2. 残疾人基层组织面临的问题调研结果显示,残疾人基层组织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资源匮乏、政策支持不足、人员培养和能力建设不够等。

由于基层组织的经费来源相对有限,一些组织的活动规模和质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由于政策对残疾人基层组织的支持力度不够,一些组织在法律法规遵循、权益保障等方面存在困境。

3. 残疾人基层组织的发展趋势调研结果显示,残疾人基层组织的发展趋势是多元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随着社会对残疾人事业的重视度不断提高,残疾人基层组织将更加注重多元化服务模式的建设,建立起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并借助社会力量的支持来进行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和互动。

四、建议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进一步加大残疾人基层组织的政策支持力度,提供足够的经费和资源支持,以促进组织的发展和活动的开展。

2. 提升人员培养和能力建设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的人员培训和能力建设,提高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引进专业人才,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增强残疾人基本服务供给调研报告

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增强残疾人基本服务供给调研报告

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增强残疾人基本服务供给调研报告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增强残疾人基本服务供给调研报告近年来,我国对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

为了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基本服务供给水平,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

首先,我们对全国各地的残疾人关爱服务机构进行了走访和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虽然各地都设立了相应的机构,但在服务质量和覆盖面上存在差异。

一些地区的机构设施陈旧、设备不足,无法满足残疾人的需求;而一些地区则在设施和设备上投入较多,并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项目。

其次,我们对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中的专业人员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在一些地区,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参差不齐。

这导致了部分机构无法提供高质量的康复训练、心理咨询等专业服务。

同时,在一些偏远地区,由于交通不便等原因,专业人员难以到达。

此外,我们还调查了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中的经费投入情况。

结果显示,虽然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在一些地区,经费分配不均衡,导致一些机构无法正常运作。

同时,一些机构在经费使用上存在浪费和不规范的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和不足之处,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加大对残疾人关爱服务机构的投入力度。

政府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供更多的经费用于设施和设备的更新和维护。

同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

其次,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引进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专业人员培训机构的支持力度,并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

同时,在偏远地区可以采取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培训。

此外,建立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监督机制。

政府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构,并加强对各级残疾人关爱服务机构的监管力度。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监督工作,形成多方监督的格局。

最后,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政府应加大对残疾人权益保障和关爱服务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残疾人关爱服务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

同时,加强对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提高残疾人自我保护意识。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残疾人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是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

为深入了解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索有效的改进措施,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背景与目的(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残疾人权益的保障和服务需求日益增长。

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对于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二)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残疾人基层组织的架构、人员配备、工作开展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研方法与范围(一)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广泛收集了相关数据和信息。

(二)范围调研涵盖了_____市的_____个区县,涉及了乡镇(街道)残联、村(社区)残协等基层组织。

四、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一)组织架构逐步完善目前,大部分地区已经建立了较为健全的残疾人基层组织架构,形成了以区县残联为龙头,乡镇(街道)残联为骨干,村(社区)残协为基础的三级组织网络。

(二)人员配备有所加强通过公开招聘、兼职等方式,充实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队伍,提高了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三)工作制度不断健全建立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如残疾人信息登记制度、康复服务制度、就业援助制度等,保障了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四)服务设施逐步改善部分地区加大了对残疾人服务设施的投入,建设了康复中心、托养中心等,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好的服务条件。

五、存在的问题(一)人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基层残疾人工作者文化程度较低,专业知识不足,服务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

(二)工作经费不足一些基层组织工作经费紧张,影响了工作的正常开展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组织活力不够部分基层组织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与残疾人的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

(四)信息化建设滞后残疾人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数据更新不及时,影响了服务的精准性和效率。

残疾人服务机构调研报告

残疾人服务机构调研报告

残疾人服务机构调研报告残疾人服务机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意义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和评估当前残疾人服务机构的情况,为相关部门提供参考,促进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通过此次调研,可以深入了解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现状、问题和需求,为解决残疾人服务领域的难题和优化服务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和过程1. 调研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

2. 调研过程:根据相关数据和资料,设计问卷并通过在线调查平台发送给残疾人服务机构,对方便实地走访的机构进行现场调研。

三、调研结果分析1. 机构数量和分布:调研结果显示,本地区共有XX个残疾人服务机构,分布在城市和农村区域。

其中,城市地区的服务机构数量占大多数,但农村地区的服务机构普遍较少。

2. 服务内容和领域:调研结果显示,残疾人服务机构的服务内容涵盖了康复、教育、就业、生活照料等多个领域。

然而,绝大多数机构的服务内容仍停留在康复和教育领域,对于就业和生活照料方面的服务较为欠缺。

3. 服务对象和需求:调研结果显示,残疾人服务机构的服务对象主要包括智力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肢体残疾等多种残疾类型。

在服务需求方面,调研发现智力残疾人的服务需求最为迫切,其次是肢体残疾人和听力残疾人。

4. 机构现状和问题:调研结果显示,部分残疾人服务机构在场地设施、设备和人力资源等方面仍存在不足。

同时,部分机构在服务过程中出现信息不畅、效率低下以及缺乏个性化需求的问题。

此外,部分机构面临经费不足、服务范围有限、专业技术力量缺乏等困扰。

5. 发展方向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增加农村地区的残疾人服务机构数量,优化服务内容和领域,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同时加强机构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资源共享和交流的效果。

此外,加大对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经费投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推动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四、结论和展望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残疾人服务机构的现状、问题和需求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完善助残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完善助残设施建设情况汇报

完善助残设施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在助残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当前助残设施建设的情况,我根据相关调研和实地考察,对我国助残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以期能够完善助残设施建设,更好地满足残疾人的生活需求。

首先,就我国城市助残设施建设情况而言,一些大中城市的公共场所和交通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如地铁、公交车站等地方都配备了无障碍设施,为残疾人出行提供了便利。

但在一些小城市和农村地区,无障碍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导致残疾人的出行受到严重限制。

其次,针对助残设施的配套服务也存在一些问题。

虽然一些地方建设了无障碍设施,但配套的服务并不完善,比如缺乏专门的辅助人员、信息服务和心理支持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残疾人的生活质量。

此外,残疾人就业和教育方面的助残设施建设也亟待加强。

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残疾人就业和教育,但在实际操作中,残疾人在就业和教育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包括缺乏无障碍设施、缺乏专业培训和就业指导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建议加强对助残设施建设的监督和评估,确保各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能够切实履行责任,落实助残设施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

同时,加大对残疾人的就业和教育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

此外,还应加强对助残设施的宣传和普及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助残设施的重要性,促使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残疾人的生活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总的来说,我国助残设施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挑战。

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完善助残设施建设,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和服务,让他们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助残设施建设的全面发展,让残疾人能够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尊重和关爱。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内蒙古东部地区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建设运营调研报告摘要:本文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对康复托养设施建设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当前康复托养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效益分析;供需矛盾一、引言康复和托养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重要内容。

康复服务旨在综合运用医疗、工程、教育、职业、心理、社会等康复手段,提高或恢复残疾人身体功能;托养服务则主要是为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都可以有效恢复残疾人的生理及心智功能,减轻残疾程度,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对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减轻家庭负担和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区迫切需要康复服务的残疾人高达26.25万,急需得到托养服务的残疾人5.2万,大力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对残疾人事业投入不断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残联共同编制印发了《“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方式、基本实现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城市(地区、州、盟)都建有一所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机构,托养需求最集中的县(市、区)建有一批专业化的托养服务设施。

初步建成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和托养服务体系的骨干平台,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9个,103个旗县(市区)已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65个,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得到极大提升。

二、内蒙古东部地区基本概况(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盟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东南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河北省毗邻,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

残疾人公共设施研究报告

残疾人公共设施研究报告

残疾人公共设施研究报告残疾人公共设施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残疾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日常生活中可能面临许多困难和不便。

为了保障残疾人的基本权益和提升其生活质量,各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残疾人公共设施。

这些设施旨在为残疾人提供无障碍的环境,方便他们的出行、学习和就业等活动。

本研究旨在探讨残疾人公共设施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实地调研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多个城市的残疾人公共设施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设施的数量、布局和可用性。

同时,也参考了相关的学术研究和政策文件,掌握全球范围内有关残疾人公共设施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政策动向。

三、研究结果1. 残疾人公共设施的数量存在不足。

虽然各国都有相关政策和法规,但实际上在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方面还存在较大的落差。

2. 残疾人公共设施的布局不合理。

一些城市的残疾人公共设施集中在某些区域,而其他区域则缺乏相关设施。

这导致一些残疾人无法充分利用这些设施。

3. 残疾人公共设施的可用性有待改善。

一些设施存在设计不合理、维护不及时等问题,导致残疾人无法顺利使用。

四、研究建议1. 政府应加大投入,增加残疾人公共设施的数量。

通过设立专项资金,加强政策宣传和推广,引导城市各个领域增加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2. 残疾人公共设施的布局应更加合理。

应根据残疾人的分布情况和需求,合理规划和布局相关设施,确保每个区域都能够满足残疾人的需求。

3. 加强残疾人公共设施的维护和管理。

政府和社会组织应加强监督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维护,提高其可用性。

4. 提高对残疾人公共设施的普及度。

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等方式,提高公众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和理解,促使其更加关注和支持相关设施的建设和使用。

五、结论残疾人公共设施是保障残疾人权益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包容性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研究发现相关设施目前存在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和可用性不高等问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改善。

区县残疾人保障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

区县残疾人保障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

区县残疾人保障工作的调研报告三篇(篇一)自**月中旬开始,区政协组织部分政协委员深入彭家乡无障碍改造基地、区残疾人康复中心、新希望听力残疾儿童康复中心等地对我区残疾人保障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同时,召开了有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协会、部分乡镇(街道)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进行了广泛协商。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区常住人口总人数及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全区残疾人口6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7.57%,其中重度残疾人8000多名。

近年来,我区残疾人事业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残联协调、部门合力、社会参与的全方位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格局。

主要表现在:(一)残疾人社会保障与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区残联为正科级事业单位,现有在岗人员6人,下属的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有自收自支编制2人。

全区26个乡镇、5个街道均成立了残联,全区530个村(社区)成立了残疾人协会,基本保障了基层有机构、有工作人员、有办公地点。

同时,区财政优先预支残疾人的基本生活保障经费。

(二)残疾人基本生活状况持续改善。

我区出台《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相继让全区11793名城、乡残疾人享受了“低保”,8100多名重度残疾人享受了残疾人护理补贴,6000名建档立卡贫困残疾人享受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或生活补差,对5005名残疾人开展了灵活就业帮助,为868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提供每年1000元的扶持资金。

全区残疾人实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及新农合、新农保个人缴费政府补贴优惠政策覆盖率100%。

(三)残疾人康复事业取得进步。

采取社区康复为主、家庭康复训练为辅的方式,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切实开展了残疾人康复事业。

**年,购买区人民医院3300平方米医疗用房作为区残疾人康复中心,设有言语治疗(ST)、认知、感统训练、针灸推拿、理疗等康复训练项目,现已挂牌正式运营。

同时,每年免费为300名白**障患者施行复明手术、为600名残疾人开展职业技术培训。

残联无障碍设施调研报告

残联无障碍设施调研报告

残联无障碍设施调研报告残联无障碍设施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社会对残疾人提供的无障碍设施及服务情况,为残疾人群体的融入社会提供基础数据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1. 线上问卷调查:通过发布问卷链接,邀请居民参与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无障碍设施的认知、评价和需求。

2. 实地调研:前往城市公共交通站点、医院、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对现有无障碍设施进行实地考察。

三、调研结果1. 对无障碍设施的认知与评价通过线上问卷调查,我们发现大部分受访者对无障碍设施的认知有一定程度的欠缺。

只有少数人了解并能正确描述无障碍设施的定义和功能。

另外,针对已有的无障碍设施,调查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其功能和性能表示满意,但同时也有一些受访者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质疑,比如设施维护不及时、缺乏清晰的标识等。

2. 实地考察结果通过实地考察,我们发现目前许多公共场所虽然在设计上考虑到了残疾人的需求,但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一些公共交通站点的无障碍设施,虽然有轮椅坡道和无障碍通道,但由于设施维护不及时导致坡道存在损坏和障碍物堆积的情况。

此外,在一些商场和医院中,虽然有无障碍卫生间,但由于缺乏清晰的标识,导致非残疾人错误使用,给残疾人带来不便。

四、问题和建议根据调研结果,我们提出以下问题和建议:1. 残疾人对无障碍设施的认知度普遍较低,需要通过大众媒体和社会宣传提高其认知度。

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无障碍设施的信息数据库和在线查询平台,让残疾人更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

2. 目前无障碍设施的维护不及时,导致存在一些设施损坏和障碍物堆积的情况。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维护工作,定期检查和修复无障碍设施的问题,确保其正常运行。

3. 部分无障碍设施缺乏清晰的标识,导致非残疾人使用,给残疾人带来不便。

建议在设施上设置明确的标识,并进行宣传教育,让公众了解无障碍设施的使用范围和意义。

4. 部分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够人性化,例如无障碍卫生间过小或不符合实际需求。

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三篇

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三篇

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三篇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调研报告三篇(篇一)残疾人工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点和难点,为加快推进我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进一步改善残疾人状况,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根据市人大常委会2016年度工作安排,7月19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驻会委员和市人大代表对残疾人保障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

调研组先后听取了市残联关于全市残疾人保障工作情况的汇报,实地察看了新北区残疾人就业圆梦中心、市残疾人辅具服务中心、就业管理中心、康复服务中心及中进阳光助残服务中心等机构,召开了市教育、民政、财政、人社等部门和残疾人服务机构负责人、残疾人代表参加的座谈会。

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基本情况我市现有各类残疾人24.4万,占全市总人口的5.92%,有残疾人的家庭21.7万户,涉及到全市1/5的家庭。

《残疾人保障法》、《**省残疾人保障条例》实施以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切实把残疾人事业的全面发展作为事关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大事来抓,着力构建具有**特色的、完备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残疾人生活状况显著改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参与社会更加广泛,社会助残环境不断优化,残疾人事业持续稳定发展。

(一)残疾人事业发展环境明显优化。

“十二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市残疾人事业发展规划(2011年—2015年)》、《**市特殊困难残疾人生活救助实施办法》等30多个扶残惠残政策法规,一系列涉及残疾人事业发展和残疾人权益保障的特惠政策得以实施,为加快残疾人事业发展、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市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把发展残疾人事业作为自己的职责,统一安排,同步考核,形成了共同参与、共推发展的良好局面;健全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协调机制,开通了12385残疾人服务热线,98个法律援助机构五年受理残疾人案件1200余件;大力宣传、支持残疾人工作,广泛开展爱心募捐活动,助残志愿者队伍不断扩大,31支助残公益性社会组织2万余名志愿者深入残疾人机构和家庭开展服务,创造了残疾人事业加快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关于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

关于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

关于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关于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关于县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的调查报告总结市残疾人联合会:根据工作布置,县残疾人联合会XX县城建部门针对全县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几年来,桓仁满族政治县城镇无障碍设施建设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下,在城建、交通、残联等部门的努力下,经历了从无到有,从点到面的发展过程,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在桓仁镇内城区临街几条主要人行道共铺设盲道4,920延长米(2,460平方米),占全县临街人行道总长度21,660延长米(65,000平方米)的23%。

2、公共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1)、县医院和四达商厦分别设置电梯、滚梯各一处。

电梯和滚梯的建成使用,实现了全县该项无障碍设施建设零的突破。

(2)、设置路口坡道9处(包括民族广场、八千平市场、客运站、影剧院、体育馆、县医院、县委县政府及县公益事业有限公司办公楼前入门处等)。

(3)、设置人行道路缘坡道一处(县旅游局楼前)。

(4)、新建旅游宾馆、饭店,其室内外门净空宽度和走廊净空宽度基本上大于0.8米,部分新建公共场合侧所设置了坐便和扶手。

3、居住小区无障碍设施建设县城区街道办事处朝阳社区委员会办公室及所属居住小区楼外公共设施、二棚甸子镇和平社区委员会所属居住小区公共设施等铺设了坡路通道。

二、存在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全县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起步晚、起点低,过去已建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大都缺少无障碍设施,一些正在规划、设计、建设的工程项目仍没有完全按《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要求配套建设无障碍设施,无法满足特殊群体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距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以及与省内先进县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表现为:1、无障碍设施不完善、不系统。

无障碍设施是公用设施建设,它的建设和维护依赖于城市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以及对XX区的加快更新改造,需要地方财政投入大量资金。

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

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

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为充分展示和深化“继续解放思想、推进科学发展”学习教育活动成果,笔者采取“实地调查、座谈了解、查询有关资料”等形式,对全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即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

通过调研,基本摸清了全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更好地发挥综合服务设施为残疾人服务的功能作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基本情况和总体估价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是指有为残疾人提供各种服务功能和为残联提供办公条件的设施。

我市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筹划于“九五”末、“十五”初,起步于“十五”中期,收获于“十一五”初。

截止目前,市和六个县市区均采取政府划拨和残联自筹资金购买两种形式,完成了所辖区域内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任务。

其中市残疾人培训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650万元资金购买,占地1072平方米,建筑面积3400平方米。

为全额拨款科级事业单位,编制10人,实有13人。

设有职业技能培训、康复医疗训练、劳动就业服务指导、聋儿听力语言康复训练、脑瘫训练康复、用品用具供应、盲人按摩、法律援助、文化体育活动等项目功能。

区综合服务中心,由政府划拨,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

为股级全额事业单位,编制3人,实有5人。

设有职业技能培训、康复、就业指导、文体活动、用品用具供应等项目功能。

岱岳区综合服务中心,由政府划拨,建筑面积1060平方米。

争取申报编制4人,现配1人。

设有假肢装配、康复训练、电脑培训、就业指导、法律援助、用品用具供应等项目功能。

新泰市综合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150万元资金购买,占地2亩,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

设有聋儿语训、弱智儿童康复、职业技能培训和文体活动等项目功能。

肥城市综合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210万元资金购买,建筑面积1250平方米,设有康复训练、职业技能培训、聋儿语训、用品用具供应、文体活动等项目功能。

宁阳县综合服务中心,由残联自筹100万元,政府投资100万元购买,建筑面积860平方米。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可研报告

培训,提供辅助器具供应发放,扶持盲人按摩业,加快残疾人综合服务 设施基础建设,充实服务人才,配备服务设备和器材,大力开展各项综 合服务是全面提升残疾人的综合素质,帮助其改善生产和生活条件,提 高其生活水平的迫切需求。
2.2.3实施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有利于推动全县残疾 人事业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 项目建设方案
3.1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成标准化县级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1处,建筑面积1588平方米, 按照“七位一体”的综合服务需要,购置配套相关设施、设备。 3.2项目建设功能设计 项目建成后可为全县57个乡镇、544个行政村、31个社区的52000多 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指导和聋儿听力语言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 辅助器具供应、盲人按摩、法律救助、文体活动等较为完善的综合服 务。 3.3.1楼层布局 一层设厨房、餐厅、配电监控室、残疾人就业服务厅、多媒体会议 室、残疾人用品用具展示厅、卫生间及门厅和两个楼梯间、一个电梯 间;二层设康复训练室、智障训练室、脑瘫训练室、视障训练室、听障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加快新 农村建设,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 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社会团结和睦,更加重视发展残疾 人事业,由于长期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我县残疾人事业发展还存在着综 合服务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基础管理服务薄弱,残疾人社会保障范围不 顺畅的问题,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还不高,影响到整个小康社会 建设的步伐。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的建设,可以满足残疾人综合服务水 平的提升,推进全县残疾人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 力。
康复服务指导和聋儿语言训练、就业服务、职业培训、辅助器具供 应、盲人按摩,法律救助、文体活动)的要求,建成标准化县级残疾 人综合服务中心1处,建筑面积1588平方米,并购置配套相关设施、设 备。

城市无障碍设施的调研报告

城市无障碍设施的调研报告

城市无障碍设施的调研报告1. 背景与目的无障碍设施是指为身体残疾人和行动不便人士提供方便的城市设施和服务。

这些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对于营造一个包容、友善的城市环境,提高残疾人士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目前我市的无障碍设施建设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我们在市区内选取了10个重要的公共场所作为样本点,通过访问调查和实地观察,对这些场所的无障碍设施进行评估。

问卷调查主要包括用户对无障碍设施的满意度、存在的问题以及期望改进的方向等方面的问题。

3. 调研结果经过对样本点的调查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3.1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情况- 建筑物:大多数建筑物都有无障碍入口和坡道,但有些坡道过于陡峭,不易上下,也存在使用不方便的问题。

- 卫生间:只有部分场所的卫生间设置了无障碍设施,如护栏、扶手和可调节高度的洗手台。

- 路面:部分人行道有无障碍斜坡,但存在高低差较大、斜坡太陡等问题。

3.2 用户满意度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大多数残疾人士和行动不便人士对无障碍设施表示满意度很低。

他们普遍认为现有的无障碍设施存在使用不便、不够人性化的问题。

3.3 存在的问题- 设施不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较为薄弱,缺乏全方位的设计,无法满足多样化需求。

- 设施质量不高:部分设施质量差,易损坏,需要及时维护和修缮。

- 意识薄弱:部分场所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重视不够,缺乏足够的宣传和培训。

4. 建设与改进方向为提升无障碍设施的建设质量和改善用户体验,我们提出如下建议:4.1 完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明确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的责任,规范设施标准和等级。

4.2 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宣传,提高社会各界的关注度;同时,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4.3 提升设施质量加强对无障碍设施的质量监管,确保设施的稳定性和耐用性;加强设施使用维护的管理,及时修缮和更换损坏的设施。

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调查报告厉才茂;廖繁龙【摘要】县级残联在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位置,但对其服务能力建设状况尚不清楚.文章采用自制的《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调查问卷》,通过按比例分层抽样,对全国121个县级单位的残疾人服务能力进行调查.调查发现,在机构设置、服务设施建设及服务能力等方面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整体状况明显好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作者提出充分认识加强县级残疾人服务管理的重要性、扎实做好动态更新成果转化工作、积极推进县域残疾人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残疾人政策保障制度和服务体系及进一步推进县级残联改革和基层工作创新发展等政策建议.【期刊名称】《残疾人研究》【年(卷),期】2017(000)004【总页数】6页(P91-96)【关键词】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调查【作者】厉才茂;廖繁龙【作者单位】中国残联研究室残疾人事业发展中心北京100034;北京道略残疾人事业研究中心北京 1001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69县级残疾人工作直接服务残疾人,在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中处于关键位置。

为认真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科学编制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提升计划,2017年6月,中国残联研究室、中国残联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在开展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的同时,组织调查员对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

通过按比例分层抽样,对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下简称省)的143个县、市、区、旗(以下简称县)残联服务能力进行调查,问卷采用自制的《县级残疾人服务能力建设情况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县级残疾人基本情况、组织建设情况、服务设施建设管理情况及公共服务情况。

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1份,占发放问卷的84.62%。

调查的121个县分布在全国29个省,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为11个、8个和10个,有效问卷数量分别为53份、33份和35份。

无障碍设施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无障碍设施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无障碍设施工作调研报告范文无障碍设施工作调研报告一、背景和目的无障碍设施是指为了方便残疾人、孕妇、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使用的设施和服务。

为了解当前我市无障碍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更好的无障碍设施建设计划,本次调研旨在调查我市主要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工作情况。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1)无障碍设施的种类和分布情况(2)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要求(3)无障碍设施的使用情况和问题(4)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5)无障碍设施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情况2. 调研方法(1)查阅相关资料和政策文件(2)实地调研主要公共场所,观察和记录无障碍设施情况(3)与相关单位和专业人士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无障碍设施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三、调研结果1. 无障碍设施的种类和分布情况(1)主要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包括坡道、扶手、轮椅通道、无障碍厕所等。

(2)目前无障碍设施主要集中在政府办公楼、医院和购物中心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其他场所普遍缺乏相应设施。

2. 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要求(1)无障碍设施的建设需要遵循相关国家和地方的规范和标准。

(2)目前地方标准对无障碍设施的要求还不够明确和具体,需要进一步完善。

3. 无障碍设施的使用情况和问题(1)大部分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使用率较低,存在浪费资源的问题。

(2)部分无障碍设施存在质量问题,使用起来不够方便和安全。

(3)部分无障碍设施被非残疾人使用,导致残疾人等特殊人群无法正常使用。

4. 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1)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欠缺规范和专业性。

(2)部分无障碍设施因无人维护而破损,需要得到及时修复和维护。

5. 无障碍设施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情况(1)无障碍设施工作的宣传和推广力度较小,群众对无障碍设施的认知度不高。

(2)需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无障碍设施的关注度和重视度。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增加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数量和质量,提高使用率。

2. 完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标准和要求,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市残联调研情况汇报

市残联调研情况汇报

市残联调研情况汇报根据市残联的安排,我们于近期对本市残疾人服务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调研目的及范围。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本市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和服务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相关政策和提供服务。

我们主要对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残疾人就业情况、残疾人辅助设施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

我们采取了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座谈会等多种方式进行调研。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了解到了残疾人的康复需求和就业情况;实地走访让我们直观地了解了残疾人辅助设施的建设情况;座谈会则让我们听取了残疾人及相关机构的意见和建议。

三、调研发现。

1. 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存在服务不足的问题,部分地区的残疾人康复服务设施不完善,服务范围不够广泛,服务质量不够高。

2. 残疾人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是智力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就业困难较大,需要更多的就业援助和培训机会。

3. 残疾人辅助设施建设不够完善,一些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到位,给残疾人生活带来了不便。

四、调研建议。

1. 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的扶持力度,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质量,拓宽服务范围,让更多的残疾人受益。

2. 加强残疾人就业援助和培训,制定更加有针对性的政策,为智力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加快残疾人辅助设施建设步伐,确保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到位,让残疾人能够更便利地融入社会生活。

五、结语。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对本市残疾人服务情况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为今后的政策制定和服务提供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我们将结合调研结果,不断改进工作,为残疾人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让他们能够享有更加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以上就是本次市残联调研情况的汇报,谢谢!。

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

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

残疾人综合服务调查报告残疾人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深入了解残疾人综合服务的现状,提高服务质量,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状况,我们进行了此次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的权益保障和服务需求日益受到重视。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旨在为残疾人提供全面、优质的服务,促进其融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残疾人综合服务仍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全面了解残疾人综合服务的现状,包括服务内容、服务质量、服务需求等方面,为进一步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一)调查对象本次调查涵盖了不同残疾类型(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等)、不同年龄层次、不同地区的残疾人。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了详细的问卷,通过网络平台和线下发放的方式,收集了大量残疾人及其家属的意见和建议。

2、访谈调查对部分残疾人、残疾人工作者、相关服务机构负责人进行了深入访谈,获取了更具针对性和详细的信息。

3、文献研究查阅了大量相关政策文件、学术研究报告和统计数据,为调查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数据参考。

四、调查结果(一)服务内容1、康复服务部分地区康复服务资源相对不足,康复设备陈旧,专业康复人员短缺,导致一些残疾人无法及时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

2、教育服务虽然特殊教育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存在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偏远地区的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

3、就业服务残疾人就业面临诸多困难,如就业岗位有限、就业歧视、职业技能培训不足等。

4、社会保障服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但仍有部分残疾人未能充分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待遇,特别是在医疗、养老等方面。

(二)服务质量1、服务的便利性部分服务机构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给残疾人获取服务带来困难。

服务流程也存在繁琐、复杂的情况。

2、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部分服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态度不够热情,影响了服务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内蒙古东部地区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建设运营调研报告摘要:本文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地残疾人康复中心、托养服务中心建设运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同时对康复托养设施建设的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并针对当前康复托养机构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残疾人公共服务设施;效益分析;供需矛盾一、引言康复和托养都是为残疾人服务的重要内容。

康复服务旨在综合运用医疗、工程、教育、职业、心理、社会等康复手段,提高或恢复残疾人身体功能;托养服务则主要是为智力、精神和其他重度残疾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服务。

残疾人康复和托养服务都可以有效恢复残疾人的生理及心智功能,减轻残疾程度,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对改善残疾人生活条件,减轻家庭负担和促进残疾人融入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区迫切需要康复服务的残疾人高达26.25万,急需得到托养服务的残疾人5.2万,大力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势在必行。

“十二五”以来,随着国家对残疾人事业投入不断加大,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逐步完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201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和中国残联共同编制印发了《“十二五”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规划》,《规划》提出,到2015年,通过新建、扩建、改造等方式、基本实现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城市(地区、州、盟)都建有一所专业化残疾人康复机构,托养需求最集中的县(市、区)建有一批专业化的托养服务设施。

初步建成社会化康复服务网络和托养服务体系的骨干平台,推进残疾人服务体系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12个盟市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9个,103个旗县(市区)已立项建设残疾康复、托养设施65个,全区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得到极大提升。

二、内蒙古东部地区基本概况(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四盟市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 东南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河北省毗邻,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

四盟市总面积47.1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39.4%。

常住人口1155.9万人,占全区总人口数的46.2%。

国民生产总值5836.8亿元,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32.4%。

(二)残疾人基本情况根据2011年第二次抽样调查显示,四盟市约有残疾人73.2万人,占全区总数的46.2%。

目前已办理第二代残疾人证的残疾人37.17万人,占全区持证残疾人总数的49.4%。

经2016年残疾人基本状况和需求专项调查显示,目前四盟市中约有12.7万残疾人享有不同程度的康复托养服务(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残疾人约2万名),仍有11.4万残疾人急需康复救助,5.2万残疾人迫切得到托养服务(附表2-1)。

附表2-1(三)残疾人事业发展概况随着国家和自治区对残疾人事业的不断推进,内蒙古自治区目前已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残疾人基础服务网络。

此次调研涉及的四个盟市共有40个旗县(市区),全部成立了残联组织,占全区旗县(市区)残联总数的38.8%,在编在岗县级残联工作人员225人,占全区县级残疾人工作东部四盟市残疾人基本状况 盟市 抽样人口(万人) 持证人口 (万人)有康复需求人口 (万人) 有托养需求人口 (万人) 数量 占全区 百分比 数量 占全区百分比 数量占全区 百分比 数量 占全区 百分比 赤峰市27.25 17.18% 14.08 18.69% 2.50 9.53% 0.40 7.63% 通辽市19.78 12.47% 8.99 11.94% 3.37 12.82% 0.78 14.95% 兴安盟10.14 6.39% 6.58 8.74% 2.91 11.07% 0.54 10.31% 呼伦贝尔市 16.01 10.10% 7.52 9.98% 2.62 9.96% 0.48 9.12% 合计 73.18 46.15% 37.17 49.35% 11.39 43.39%2.19 42.00%者总数的38.8%。

建立街道(社区)、苏木(乡镇)基层残协组织7388个,配备残协专职委员7407人,分别占全区总数的51.1%和52.5%。

东部四盟市医疗机构开展康复服务情况附表2-2 (四)现有医疗机构提供康复托养服务情况预防医学、治疗医学、保健医学和康复医学共同组成四大医学。

其中,康复医学作为20世纪中期新兴的概念,社会认知度较低,病患认可程度也相对薄弱。

现有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偏向治疗医学、轻视康复医学的现象,导致医疗机构康复资源稀缺、康复工作经验不足、康复服务功能单一,无法满足庞大的康复需求人群。

经调查显示,四盟市目前共有各类公立医疗机构133家,其中开设康复科室的医疗机构97家,从事医疗康复工作的专兼职医师999人,康复服务业务用用房4.5万平方米。

但这些医疗机构普遍存在以下特点:一是康复项目单一,无法提供全方位的康复服务。

很多医院的康复科仅能提供扎针、烤电、穴位按摩等最基础的康复理疗服务。

二是康复流程扁平,未形成“大专科、小综合”的系统性康复服务机制。

现有康复科采取“随到随治、随治随走”的康复流程,对病患没有准确定位,对康复周期没有科学规划,缺乏整理康复理念的建立。

三是康复人才队伍水平参差不齐,无法为病患量身定制最为科学精准的康复方案。

县级医疗机构大都将重点放在治疗医师培养上,康复科的医生多数“半路出家”,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和康复技能训练。

四是康复基础设施老化,无法实现现阶段最先进的医疗康复手段。

有些基层医疗机构康复科配备的都是淘汰老化的康复设备,有些机构甚至仅有几张按摩床和几台健身器。

三、东部地区“十二五”以来残疾人基础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为满足残疾人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康复和托养服务需求,“十二五”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大力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托养设施建设,特别针对残疾人口数量多、密度大的东部四盟市,给与了重点项目经费支持,力求保障残疾人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

(一)资金投入情况“十二五”以来,我区立项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68个,批准建设面积26.1万平方米,中央累计投资2.88亿元,自治区本级配套资金1.3亿元。

同时中央和自治区两级对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设施设备购置给与补贴,截止2017年8月,共下达设备补贴资金2382万元。

东部四盟市立项建设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30个,中央投资1.1亿元,自治区投资7310万元,分别占全区投资总数的38.2%和56.2%,累计下达设备补贴1148万元,占全区设备投资的48.2%。

(二)机构建成情况四盟市30个立项项目中,目前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机构3个,分别是通辽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和科右中旗残疾人康复中心,总建成面积3.3万平方米。

目前已建成但尚未投入使用的机构9个,包括呼伦贝尔市康复中心和阿荣旗残疾人托养中心等8个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其中呼伦贝尔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已进入内装修阶段,预计10月份投入使用,其余7个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也预计今年年底前陆续投入使用。

在建中的机构11个,均为县级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预计2018年年底以前均可完工。

未建项目7个,其中翁牛特旗残疾人托养中心、突泉县残疾人托养中心、库伦旗残疾人康复中心等3个项目立项时间已达三年以上。

目前敖汉旗、阿荣旗、科右前旗正在进行办理征地手续,翁牛特旗经旗政府同意用200万元自治区项目资金购置了8套住宅楼用于残疾人托养,库伦旗旗委、旗政府未征求残联意见,将600万元项目资金挪作他用。

(三)机构运营模式目前已立项的30个项目中,除库伦旗残联和翁牛特旗残联未明确建设产权外,其余28个残疾人康复、托养服务均已明确产权,其中11个为合建项目,残联拥有部分楼层产权,16个为自主建设项目,残联拥有,独立产权。

目前已投入使用或已建成即将投入使用的残疾康复托养机构,采取或拟采取的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残联自主经营。

由残联成立公立综合性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康复、托养、辅具适配等综合性服务,机构采取“政府主导、绩效管理”的模式,通过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维持机构正常运转,在此基础上为残疾人提供优惠或无偿服务。

如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采取的就是此类模式,由盟残疾人康复中心行使管理责任,通过编外安置、公益岗位和外聘等形式配齐医务人员队伍,为残疾人提供专业康复服务。

该种经营模式避免了其他机构介入后的权责不分,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调动等问题,但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设施设备更新和技术服务水平提升等方面略显后劲不足,需要借助多方力量,建立起人才引进、设备保障、技术提升等一系列配套机制,才能保障机构的良性运转。

二是委托其他机构代管。

主要委托各级民政、卫生公立机构,如福利院、中医院、蒙医院等,通过签署协议,明确双方责权,由专业机构代为管理运营,在行使机构本身职能的基础上,利用公立机构在机构、人员和设施设备方面的资源优势,为残疾人提供更为专业、全面的公共服务。

如通辽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就是采取此类运行模式,委托通辽市第二附属医院代为运营。

即将建成的呼伦贝尔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也拟委托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运营管理。

此种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入驻机构的人才资源、设备资源和技术资源优势,但在与残联行使监管责任、服务机构规范化管理和残疾人服务权益保障等方面需要建立全面、系统的管理机制,才能确保机构切实发挥好服务残疾人的作用。

四、东部地区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社会效益分析(一)残疾人康复托养中心投入使用后发挥的积极作用。

目前已建成的5个残疾人康复托养机构建设成果已初步显现。

自机构建成以来,5个服务机构日接待残疾人达300余人次。

在调查中,很多残疾人表示,以往接受康复服务,需要去沈阳、哈尔滨等周边大城市,交通费、食宿费价格不菲,特别是残疾儿童的语言、智力康复和成年残疾人的复健康复等,康复周期长,去外地做康复,人力成本、时间成本和经济成本极高,一般家庭难以承担。

现在当地建成了残疾人康复中心,在家门口就能得到各类康复服务,为残疾人提供了便利,也为残疾人家庭减少了经济负担。

目前已投入使用的残疾人康复机构通过采取医康结合的模式,一方面承担残疾人康复、托养、辅具适配等多种形式的服务项目,另一方面向社会提供更为专业系统的有偿服务,极大填补了健康产业市场的需求空缺,发挥了引领现有产业,驱动新兴产业的积极作用。

如兴安盟残疾人康复中心实行康复中心、康复医院、辅具中心三个中心实行一体化管理体制,面向全社会开展功能评定、肢体脑瘫康复、智力(孤独症)康复、神经康复、传统康复、社区康复指导和辅助器具适配等服务,暨让残疾人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公共服务,又为当地健全人提供系统化、专业化的健康服务,得到了当地残疾人和健全人的一致认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