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整理
(完整版)文学理论笔记整理
文学理论导论1、文学的四要素:世界、作品、作家、读者2、文学理论的任务:发展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3、文学概论的学习方法:a 、视野开阔,阅读面广 b、联系当代文艺思潮、文艺现象、作家作品。
C、联系自己的创作于欣赏实践 d、学以致用,尝试评论语研究4、学习文学理论的作用及意义:确立文学观指导文学与审美实践指导文学的研究与批评5、历史上对文学性质的不同认识:1、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 {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文学作品无认识价值)两者都重视认识艺术真实的标准不同布瓦洛别林斯基} 文学对于生活的模仿,不仅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还在于描绘可能发生的事。
6、表现论代表人物:柏拉图,康德(奠基人,知、情、意理性、情感、道德修养),雪莱,诺瓦里斯,柏格森(《创造进化论》自觉本能),弗洛伊德{意识前意识无意识(被压抑的生命冲动)}迷狂说:宗教神秘说(神灵附体)7、亚里士多德:一桩不可能发生的事而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比一桩可能发生而不可能成为可信的事更为可取。
8、再现论的优点:1对文学艺术的源泉做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2、十分重视文学艺术的认识价值3、引导作家深入生活缺点:1、没有分清艺术与科学的界限2、把艺术创作的最高目的视为忠于现实,忽视创作主体的情感体验。
9、表现论的优点:1、重视创作主体的能动作用 2、揭示了文学与科学的区别缺点:1、把主观与客观对立起来 2、把情感与认识对立起来 3、把表现与规范队对立起来10、文学的审美属性:文学是人们对生活的审美反应.11、人类掌握世界的四种方式:理论方式:概念、范畴、推理从经验事实中概括出来宗教方式:{实践方式:主体亲自实践,主客和一,追求意义与价值审美方式:理性直觉}12、文学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整体性:文学是对以人为中心的社会生活的整体观照。
情感性:以形象具体的东西作为观照的对象来感受体认事物及其特点。
无功利性:创造性:12、文学形象的审美特征1、虚拟性:假定与真实的统一真实是指艺术形象不能离开依托假定是指通过艺术方式来接近本质2、情感性: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指人的喜怒哀乐愁等的心理内容3、模糊性:朦胧与明晰的统一具有阐释的多种可能性4、涵盖性:特别与一般的统一作家对生活进行艺术概括的结果社会内容5、生动性13、文学语言的审美特征:1、情感性2、形象性3、陌生化4、音乐美5、蕴藉美14、文学的功能一、历史上关于文学功能的两种认识1、为人生而艺术强调文学与生活的联系,要求文学发挥影响人生干预生活功能2、为艺术而艺术强调文学以自身为目的,超越现实,不受任何限制,纯娱乐、纯形式王尔德:美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艺术美是美的最高形态,只有艺术美才能超越时空永恒不变二、文学功能系统的基本层面1、认识功能指文学可以扩大人的认知领域,增强认知的深广度,增进对自然,社会,历史的了解,开阔人的认识视野,强化对社会历史规律发展的了解。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文学理论是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论解析和批评,揭示其内涵与艺术特点。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供参考。
1.结构主义理论:结构主义关注文本的内部结构和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文学作品是由符号系统构成的。
代表人物有塞米奥特、巴赫金、巴特等。
2.生成派理论:生成派理论强调作品创作过程中的非意识的因素对作品的影响,认为作品的创作是一个潜意识的生成过程。
代表人物有福柯、昆德拉、德里达等。
3.传统批评理论:传统批评主要关注作品的形式美和内容,强调对古典作品的传承和保护。
代表人物有约翰逊、托马斯、列维斯托克等。
4.阐释学理论:阐释学强调读者的主观阐释和解读过程,认为作品的意义是由读者构建的。
代表人物有里卡尔、布鲁克斯、费希特等。
5.后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理论否定了一切宏大的叙事和定义,关注语言的多样性和后现代社会的碎片化特征。
代表人物有巴特、福柯、德里达等。
6.社会历史主义理论:社会历史主义理论认为文学作品是社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关注文本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代表人物有威廉·髙明、格拉姆斯基、詹姆斯恩斯特等。
7.叙事理论:叙事理论关注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方式,研究叙述者与叙述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有杰拉尔德·格诺斯、克里斯多夫·布雷特、托尔斯泰等。
8.意象主义理论:意象主义强调通过感知和意象表达作家内心的情感和思绪。
代表人物有波德莫、福楼拜、莫泊桑等。
9.形式主义理论:形式主义关注作品的形式和结构,强调艺术的独立性和自足性。
代表人物有修正主义、达尔、修兹基等。
10.象征主义理论:象征主义认为文学作品可以通过象征、暗示的方式表达情感和主题。
代表人物有马拉美、曼德尔斯坦等。
以上仅为部分文学理论知识点的简要介绍,每个理论都有其独特的视角和研究方法。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学理论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
对于文学研究者和文学爱好者来说,了解和掌握不同的文学理论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深化对文学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文学理论重点整理
概念:1、再现论:文学是对现实的模仿。
产生于古希腊,流传最早,影响最大。
代表人物有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布瓦罗,别林斯基。
2、表现论:文学是心灵的表现。
产生于18世纪以后。
代表人物有康德,雪莱。
诺瓦利斯,柏格森,弗洛伊德,源泉追溯到古希腊。
3、情节:即小说对故事所进行的符合表达目的的艺术安排及由此而形成的新秩序。
4、圆形人物:即性格特征丰富、多侧面、多层次、立体化的人物,但并不是杂乱无章的。
有占主导的性格元素,对人物性格形成支配作用,其他元素起到丰富的补充作用。
5、扁形人物:即性格单一、平面化的人物。
艺术夸张,可任强化作品的特定表现。
增加小说特定的审美韵味。
6、视角:叙述视角与审美视角类似于故事与情节。
审美视角是作家对生活的独特发现与开掘,是作家审美意识的外化。
叙述视角是审美视角都在小说文本中的物化联系。
叙述主体、人称的选择是叙述视角的基本表现形式。
小说的视角揭示了一部小说从何种角度审视生活,何种方式叙述故事的立场、态度,特定上午审美视角决定了相应的叙述视角,叙述视角的变化也会影响和叙述视角的变更。
7、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
8、音步:是诗人表情达意的基本单位。
读者诵读的基本语音单位。
9、典型:典型是借助一定的文学语言所构造的意蕴丰富、特征鲜明,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独特的热舞形象。
10、意境:指文学作品通过一定的文学语言所构造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含蓄灵动的形象整体。
11、意象:文学作品通过一定的文学语言所构造的主客合一、心物交融、富有象征和哲思意蕴的具体形象。
12、典型环境:指作品中典型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包括典型人物自身其中,围绕典型人物所展开的具体环境,也包括支配人物行动,促成典型人物性格形成与发展特定社会背景与时代面貌。
典型环境是小环境与大环境的艺术统一。
13、情感力:情感发生、提升、处理、创造、表达与感受的综合能力。
14、想象力:在知觉的基础上进行新形象创造的能力,是人的心理能力和思维能力。
文学理论整理
1.识记: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是对于文学的原理、范畴、和判断标准等问题的研究。
文学批评与文学史:对于具体的文学作品、文学现象的认识和研究,文学批评研究个别的文学作品和现象,文学史研究时间过程中的文学作品系列。
2.文本“文本”也做“本文”,英文是text,而作品英文则是work,是英美新批评派创造并由于他们而流传开来的概念,其原意是原文、正文的意思,在新批评派那里则是指:由作者写成而尚未或有待读者阅读的单个文学作品。
3.美国当代学者艾布拉姆斯《镜与灯》中区分了文学的这四个主要方面:世界作品作家读者作品是中心,连接着其他三个要素。
任何一种像样的理论都会涉及到所有四种要素,但是几乎所有理论都明显地侧重于其中一个要素。
世界——模仿理论;作家——表现理论;读者——实用理论;作品——客体理论。
4.什么是文学语言?通常的误解1:民族标准语,经过修饰润色的语言,有文学性的语言。
通常的误解2:不区别语言与言语。
将某一类言语直接偷换概念转换成语言。
简单辨析:简单而准确的说法,文学语言就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是语言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是一种言语。
深入一点的说法文学语言是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一种特殊应用,是一种特殊形态的“话语”。
5.文学语言的特征(1)、音乐性(音乐美)。
这是说文学语言在语言的声音方面独有的特性。
具体的指文学语言在声音方面富有节奏、韵律等类音乐特征。
(语言上的合辙押韵)(2)、语意的方面,是修辞性、复义性即截断字面意义,采用隐喻等方法,尽最大力量创造不同于字面意义的语词、语句的引申、隐喻意义,最大限度的增大语言字面意义和文学意义之间的张力,从而形成文学语言的复义性,也就是蕴蓄深厚而又余味深长,我们感叹的言有尽而意无穷。
(3)、语境方面,文学语言是内指性的,建构自身的内部世界普通语言,外指,指向现实世界。
文学语言,内指,与外界现实的联系被切断了,自己构成一个内部世界。
因此文学的一切不必符合现实的逻辑。
文学理论要点归纳
文学理论要点归纳文学理论要点归纳导言1.文学理论是一门研究文学特性和普通规律的人文学科。
研究对象:文学和文学活动。
文学是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和审美属性的语言艺术。
文学活动是一个由生活、作家、作品和读者等要素构成的多环节活动。
2.文学理论的性质:鲜明的实践性、浓郁的人文性、科学性(阐述的完满性)。
研究方法和研究分支:①哲学方法—文学哲学;②社会学方法—文学社会学;③心理学方法—文学心理学;④语言学方法—文学语言学;⑤价值学方法—文学价值学;⑥信息论方法—文学信息学;⑦文化方法—文学文化学。
(这里强调的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整体上分析、总结文学和文学活动的基本性质和规律)第一编1.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本质及其规律的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2.产生的历史条件:19世纪40年代;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发展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浪潮中。
3.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思想来源:德国古典主义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4.观照文学的领域——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的创立,为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奠定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使文学理论产生了历史性变革。
5.文学的社会地位:居于社会结构中的上层建筑领域,都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作用:①辩证理解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②正确认识社会心理与文学艺术的关系;③深入把握文学艺术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关系。
6.人类在精神上掌握世界的方式:实践的方式(人的感性的物质活动,它是“为感觉所感知”的活动)、理论认识的方式(以概念为主的思维活动,认识的重点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宗教精神的方式(实为主观希望所寄托的幻想,即颠倒了现实世界的投影)、艺术掌握的方式(以形象为主的想象活动,重点是事物的特征和典型性)。
7.文学艺术的特点:①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②努力塑造典型的艺术形象;③借助于特定的文学语言。
8.艺术生产——种审美性的精神生产活动。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1、把握文艺学概念以及构成部门:文艺学是主要研究文学的性质和特点及其发生、发展的规律的科学,属于人文科学范畴。
“文艺学”一词来源于苏联,如果将俄语词直接翻译的话,应该是“文学学",但是为了符合汉语习惯就叫作“文艺学”。
一般都把文艺学内部划分为: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文学史:将文学看作是一种具体的历史发展,不断追溯这种历史发展的具体脉络与详细状况文学批评:具体研究某部文学艺术作品或者某类文学艺术作品文学理论:对于文学的性质、范畴以及判断标准的研究2、文学活动的四要素:世界、作品、艺术家、读者第一,文学是一种整体的活动,无论单单是作者还是读者或者是作品都不能构成文学,文学是由一系列的活动构成的,并且这些活动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特点,例如本来是一个小便池,但是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小便池也成为一件艺术作品。
这也就是“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与社会生活中的其他各种活动相比,文学活动有着不同的性质和特点,否则文学活动就与其他活动没有差别了。
这种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就构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四要素中的“世界“这一要素就是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源泉,但是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之间是,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这种高于生活的过程就是作家的艺术创造活动,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成为“文学创作论”.第四,文学作品本身就非常复杂,尽管通常说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是这种语言艺术包含着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创作出作品之后如果不能与读者见面,而是被束之高阁,那这部作品还不能称其为一部真正的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的基本审美价值并没有被体现出来。
相反,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成为审美对象,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作品,而研究读者的接受过程和规律,就成为了“文学接受论”。
文学理论-整理版
[文学理论笔记[整理版]文学理论一、文学概论的性质:1.研究文学的学科叫文艺学,包括3个方面: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2.狭义的文艺学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的历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演变作为研究对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作为研究对象文学理论:以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不对具体作家进行研究,而是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阐明文学的性质、价值和一般规律;背后都受到一定的哲学理论(思想)的影响;文学理论是从文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文学理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0世纪前:社会历史批评,20世纪后:文本批评,90年代后:文化批评,就是把文学作为文化现象)3.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领域文化。
文学作品是文学的一方面,是它外化的领域。
①文学的四要素:作品、作家、宇宙(生活)、读者(文学理论从四要素中派遣出结果)②文学研究创造论、作品论、欣赏批评、本质论、发生发展论③实践性是文学理论的总的性质文学的本质(历史观)一、历史上人们对文学本质的看法(三)反映论的文学观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1、古希腊的“摹仿说”——文学的本质在于“摹仿”苏格拉底“西洋的孔子”——文学的摹仿是摹仿社会,而不是摹仿自然,把模仿从自然拉回社会,奠定文学基础柏拉图(plato)认为文学是“影子的影子”,是不真实的,是对理念的摹仿,亚里士多德(逍遥学派)认为“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文学比历史更真实”(摹仿未发生的,必然发生的),文学本质在于对人的摹仿,文学具有可然律、必然律和艺术真实。
*(其理论影响深远)摹仿说镜子说2、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文学像镜子一样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但是继承摹仿说,没超过摹仿说的成就3、19世纪的“再现说”: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再现。
以法国巴尔扎克为主认为文学是生活的再现,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强调忠实地再现。
又,此时期的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如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扎勤罗留彼夫都提出相应观点,在此不细说。
文学理论整理
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1、文艺学: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学科。
2、作为一门成熟的学科始于20世纪,之前有关文学研究的的学问,被称作“诗学”。
3、亚里士多德《诗学》贺拉斯《诗艺》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文艺学的三个分支:(参考书目:韦勒克、沃伦《文学理论》)1.文学史:文学的历时性、纵向研究2.文学批评:文学的共时性研究,关注作品的内部(内容、形式)问题3.文学理论:文艺学三分支中的基础其研究对象体现出对文学史、文学批评研究对象的超越,具体包括:①概念、范畴:作家、作品、风格、意象、结构、叙事、悲剧、喜剧……②基本原理(规律):文学活动的“四要素”;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识形态;诗言志;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③方法:为文学史、文学批评的撰写、展开提供价值体系以及方法论的指导注:文艺学三分支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互相作用的理由1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提供的材料和文学批评实践取得的成果为基础2文学史、文学批评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方法为指导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分支学科之一。
它与其他四个分支关系密切,它通过横向的审视,侧重研究文学中带有一般性的普遍规律,它指导和制约着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等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二、文学理论的对象和任务文学四要素(参考书目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注:文学理论所把握的不是四个要素中孤立的一个要素,而是四个要素构成的整体活动及其流动过程和反馈过程。
文学理论的任务•文学活动发展论•文学活动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构成论•文学接受论三、文学理论应有品格1、文学理论的实践性表现:来源于文学活动实践;为文学活动实践所检验2、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一种意识形态;民主、科学、现代的取向;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多样化形态【——文学理论研究的跨学科性(开放性)】一文学理论形态多样化的依据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文学活动的整体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由四要素组成的完整的文学活动过程,这一过程在意向上可以理解为:1.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2.文学生产-----作品价值生成-----文学消费(经济学角度)注:文学是以文字表达、交流人生体验,其内容必然涉及各自然、人文学科二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1.文学哲学(反映论的马克主义哲学视角):作家与世界的关系:反映论2.文学心理学(文学创作、接受是特殊的心理行为)中国古代文论:“比兴”说孔颖达《毛诗正义》:“比者,比方于物。
文学理论复习整理
文学理论复习整理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绪论第一节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1、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学科性质由它的研究对象决定。
文学理论以文学作为研究对象。
2、什么是文学?文学的定义文学是一种由想象创造出来,具有形象性和情感性,以一定的形式美打动人的语言艺术,它不仅包括文辞章句之类用文字书写的书面文学,而且包括流传在唇吻口耳之间的诗词歌赋之类口头文学。
文学理论就是以它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简言之:文学是运用语言媒介表现情感、塑造形象的审美意识形态。
第二节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1、什么是文艺学?文艺学包括哪几个分支?研究文学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
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即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它们在研究的对象、范围、性质和功能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2、文学理论的含义。
文学理论是研究文学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3、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文学史的区别?文学理论不像文学批评和文学史那样直接面对具体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而是以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为基础,总结出文学的一般原则、规律和范畴,它不是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进行具体的阐释和品评,而是对于作为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和审美现象的文学本体进行理论的概括和总结,进而反过来为文学创作实践以及文学批评、文学史研究提供总体观念、价值标准和方法论。
第三节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文学理论的内容构成与文学活动本身的构成有关,文学活动由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要素构成,这四种要素构成了如下的三角关系:世界↑↓作品↑↓↑↓作家→读者←文学理论研究哪四个方面的关系?(1)“作品”与“世界”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本质论(广义)的内容。
(2)“作品”与“艺术家”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创作论(广义)的内容。
(3)“作品”本身所包含的关系。
这些问题构成了文学作品论(广义)的内容。
(4)“作品”与“欣赏者”的关系。
这些问题又构成了文学接受论(广义)的内容。
第五节文学理论的研究方法文学理论的方法体系总的说来包括三个层面,即哲学方法的层面,科学方法的层面,专业方法的层面。
文学理论复习要点整理
第七章文学接受一、基本概念1.文学接受,【百度: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的选择、接纳或抛弃。
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对于作品审美价值和社会功能的实现,对于激励作家的创作,对于推动文学事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读者,与其说读者是某种“人”,毋宁说读者与“作者”一样乃是人处于某种活动之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性特质。
只有当个体(人)投入对文学阅读活动中,并表现出能动的主体性时,文学接受中的“读者”才得以生成。
“读者”的演化——古典时代:被忽视的读者,被动式角色。
接受美学及其之后的“读者”:主动式读者角色。
当前的文化消费或文化产业理论,读者成为商品消费者或顾客。
读者的消费者角色。
读者的作用——构成文学活动的接受主体(主体特征: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3.作品空白点,填空:英迦登提出,文学作品只是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图示”或“骨架”,其中留下了许多“未定点”、“空白”需要读者填补。
【自补对话:伽达默尔提出,艺术存在于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之中,作品的意义与作者个人的体验之间没什么关联,而是在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中生产。
召唤结构:由德国接受美学家沃尔夫冈·伊瑟尔提出,即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
“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
这种由意义不确定与空白构成的就是“召唤结构”,它召唤读者把作品中包含的不确定点或空白与自己的经验及对世界的想象联系起来,这样,有限的文本便有了意义生成的无限可能性。
期待视野(Expectation Horizon):在文学阅读之先及阅读过程中,基于个人和社会的复杂原因,接受者在心理上往往会有一个既成的结构图式。
这种据以阅读本文的既成心理图式,叫作阅读经验期待视野,由姚斯提出。
文学理论整理
第三章 文学的性质文学的性质是指文学本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在特性。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对文学性质的认识也一直在发展和变化当中。
定义: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它通过创造艺术形象,以不同于科学和逻辑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定义: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它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定义: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
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
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认识性倾向性实践性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定义: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情感构成了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
文学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情感、以情动人,情感因素在文学中具有主导性质,因此,情感性是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重要特征。
文学是个人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进行社会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定义: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就审美主体而言,文学的形象性偏重于从审美对象来说。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文学形象主要是作家的艺术心灵创造的产物,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的结晶。
文学形象比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更能体现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多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定义: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
文学可以通过想象等文学手段,使人在审美的瞬间超越自然的束缚,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文学理论学习重点(整理)
第一篇导论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我们对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有了一个总的概念:文学理论是文艺学中三个分支之一,它与其他分支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它通过对文学问题的审视,侧重于研究文学中带一般性的普遍的规律,它力图指导、制约着其他分支的研究,但它本身又必须建立在对特殊的具体的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研究基础上。
文学理论的任务第一,文学活动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它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的,从而显示出不同历史阶段的不同的特征,那么文学发展的根由是什么呢?我们今天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学发展又有何规律呢?这就构成了“文学活动发展论”。
第二,文学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必然与人类的其他活动不同,在性质上必然有其独特之处,而从总体上来研究文学活动区别于其他活动的特殊性质,这就形成了文学活动本质论。
第三,“世界”就是我们所指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但社会生活本身还不是文学,社会生活的原料必须经过作家的艺术创造,才能变成文学文本,而研究作家如何根据生活进行艺术创造的过程和规律,就形成了文学创作论。
第四,作家创作出来的文学文本在阅读、研究和批评中变成了作品,文学作品是一个复杂的结构,其中像题材、形象、语言、结构、类型、风格等都是作品构成中的重要问题,而研究作品的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这就形成了作品构成论。
第五,作家笔下的文字作为文本如果被束之高阁,不与读者见面,那还是死的东西,还不是活的审美对象,文本一定要经过读者的阅读、鉴赏、批评,才能变成有血有肉的活的生命体。
文学理论体系中的活动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恰好是与文学四要素构成的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相对应的。
文学活动的结构和发展关系规定了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理论应有的品格(一)文学理论的实践性文学理论是对古今中外一切文学活动实践的总结,它的出发点和基础只能是文学活动的实践。
文学理论知识整理(详细版)
⽂学理论知识整理(详细版)⽂学理论名词解释及知识整理第⼆章⽂学⽂本与⽂体种类第⼀节⽂学⽂本⽂学⽂本是⽂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本以书⾯语⾔或⼝头话语的形式使⽂学成为⼀个可以感知的实在对象。
⼀、⽂本(text)1、【⽂本】也被译作本⽂,是指⼀部⽂学作品的实际存在⽅式。
⼴义:⼈们可以对其进⾏理解和解释的任何符号或符号链。
狭义:专指语⾔构成的⽂学⽂本,是⼀部作品的实际存在⽅式。
2 、⽂本(text)和作品(corpus)(1)从所指对象上看,⼆者指的是同⼀个对象。
(2)但20世纪以来的⽂学理论研究,却往往⽤“⽂本”指称“作品”。
(3)不同的概念,意味着对同⼀对象的不同理解。
将【作品】和【⽂本】相⽐较⽽⾔:作品——从属于个体。
作品的意义来⾃作家的意图。
⽂本——具有相对独⽴性。
⽂本的意义来⾃读者、主体间和互⽂关系。
⼆、⽂本的结构1、英伽登对⽂学作品内部结构层次的划分:(1)语词声⾳和语⾳构成以及⼀个更⾼级的现象的层次;(2)意群层次:句⼦意义和全部句群意义的层次;(3)图⽰化外观层次,作品描绘的各种对象通过这些外观呈现出来;(4)在句⼦投射的意向事态中描绘的客体层次。
2 、我们将⽂本划分为“⾔”、“象”、“意”三个层次:(1)⾔,语⾔层,对应英伽登四分法中的语⾳层和意群层,包括语⾳和语义两部分。
A. 在汉语⽂学⽂本中,语⾳层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a)汉语本⾝的特点。
(譬如声调)(b)在⽂学⽂本中,语⾳层构成⽂本审美效果不可分割的⼀部分例1:教材P.54 《吕⽒春秋?⾳初》——虚字例2:教材P.54 贾谊《过秦论》中⽓势磅礴的同义反复词。
——⾳韵B.⽂学⽂本要求语义层呈现出丰富的内涵、综合化的信息和个性化的体验(a) ⽂学语⾔具有多义朦胧、含蓄蕴藉的特性。
例1:教材P.55 刘禹锡《⽵枝词》“东边⽇出西边⾬,道是⽆晴却有晴”。
(b)⽂学⽂本的语境与⽇常⽣活语境相脱离只有当⽂本脱离了⽇常实⽤语境,超然于实际⽬的之时,它才可以被理解为⽂学⽂本。
(完整版)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
文学理论知识点整理名词讲解1.文学理论: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以文学的宽泛规律为研究对象,是一门以文学的基本源理、见解范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并配合作品解析的学科。
2.视角:视角也称为聚焦,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表达的角度。
3.领悟:领悟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后的一种更高境地,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继共鸣和净化后而进入的更高阶段,包括潜思默想、洞悉宇宙巧妙、体悟人生真理、提升精神境地等情况和过程。
4.广义文学:是指所有口头也许书面语言行为和作品的统称,包括今天所谓文学和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般文化形态。
5.共鸣:是文学接受进入高潮阶段的一个标志,平时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读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梦想和人物的命运遭际所感人,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觉状态。
另一个意义是指不相同的读者,包括不相同时代、阶级和民族的读者,在阅读同一文学作品时可能产生的大体相同或周边的情绪激动和审美兴趣趋同现象。
6. 情节:情节是依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7. 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的是人类为了获取精神生活所需要的精神资料而进行的关于自然、社会的见解活动。
8.话语蕴藉:话语蕴藉是对文学活动的特其他语言与意义情况的概括,指文学作为社会性话语活动包括着丰富的意义生成可能性。
9.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构造跳跃、富饶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响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10.审美责怪:审美责怪是一种感情性谈论也是一种体验和超越矛盾一致的责怪,而且常常是形式或形象的直觉责怪。
11.文学风格:文学风格是作家创作个性与详细话语情境造成的相对牢固的整体话语特色。
12.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重视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
13.资料:文学创立资料是指作家有生以来从社会生活中有意接受或没心获取的所有生动、丰富但却相对粗糙的刺激或信息。
14.文学责怪:文学责怪是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所有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谈论和判断。
文学理论-整理版
文学理论-整理版[文学理论笔记[整理版]文学理论一、文学概论的性质:1.研究文学的学科叫文艺学,包括3个方面:文学史、文学批评、文学理论2.狭义的文艺学即文学理论文学史:文学的历史,以文学的产生、发展、演变作为研究对象文学批评:以作家、作品、文学思潮作为研究对象文学理论:以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不对具体作家进行研究,而是从理论的高度和宏观视野阐明文学的性质、价值和一般规律;背后都受到一定的哲学理论(思想)的影响;文学理论是从文学实践中总结出的;文学理论是不断变化发展的(20世纪前:社会历史批评,20世纪后:文本批评,90年代后:文化批评,就是把文学作为文化现象)3.文学是什么?文学是一种特殊的精神领域文化。
文学作品是文学的一方面,是它外化的领域。
①文学的四要素:作品、作家、宇宙(生活)、读者(文学理论从四要素中派遣出结果)叁②文学研究创造论、作品论、欣赏批评、本质论、发生发展论③实践性是文学理论的总的性质文学的本质(历史观)一、历史上人们对文学本质的看法(三)反映论的文学观文学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1、古希腊的“摹仿说”——文学的本质在于“摹仿”苏格拉底“西洋的孔子”——文学的摹仿是摹仿社会,而不是摹仿自然,把模仿从自然拉回社会,奠定文学基础柏拉图(plato)认为文学是“影子的影子”,是不真实的,是对理念的摹仿,亚里士多德(逍遥学派)认为“文学是人学,以人为本”、“文学比历史更真实”(摹仿未发生的,必然发生的),文学本质在于对人的摹仿,文学具有可然律、必然律和艺术真实。
*(其理论影响深远)摹仿说镜子说2、文艺复兴时期的“镜子说”:文学像镜子一肆样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但是继承摹仿说,没超过摹仿说的成就3、19世纪的“再现说”:文学是现实生活的再现。
以法国巴尔扎克为主认为文学是生活的再现,又提出现实主义的文学理论,强调忠实地再现。
又,此时期的俄国现实主义作家如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扎勤罗留彼夫都提出相应观点,在此不细说。
文学理论整理
文学理论整理1、艺术构思定义:艺术构思就是作家在材料积累和艺术发现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回忆、想象、情感等心理活动,以各种艺术构思方式,孕育出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序列和中心意念的艺术思维过程。
2、灵感定义:灵感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认识发生飞跃的心理现象。
补充————灵感具有突发性和易变性。
灵感产生的原因;其一,灵感的爆发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总是有着漫长的史前期,它是“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没有这样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灵感是不可能凭空产生的。
其二,灵感往往产生于紧张的心理活动之后,在创作中作家往往殚精竭虑、上下求索,他要洞察事物之间隐秘的联系,补充生活之链中缺少的环节,剥离浮现于事物外表的假象,剔除掺杂在事物之中的杂质,发现贯穿于众多事物之中的主线,把这些事物连接起来,使之达到完形。
其三,灵感的产生还要有适当的机遇来加以诱发,历来的理解往往把获致这种机遇的方式神秘化了,其实按照格式塔心理学的观点,它只不过是对于整个思维过程所存在的缺口的发现和弥补。
也可以说,因为有了紧张的理性活动在前,所以获得这种机遇仍然是偶然中有必然。
3、形象思维用一句直白的话说,就是不脱离形象的思维,它也要对社会生活加以概括,但它并不抛弃事物的感性现象,并不粉碎事物的具体性和个别性,而是与具体形象同起伏、共始终,最终创造出从个别中见一般、从现象中显本质的艺术形象。
4、创造想象所谓创造想象是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5、文学风格文学风格从本质上说,是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相互交融的有机融合体,它是作家在主观方面的个人独特性在创造过程及其物化的成果——作品中的体现,它不但在作品的形式上,而且在作品的内容上表现出来。
6、文学流派所谓文学流派,就是一批在思想倾向、美学观念、文学主张等方面相互趋同或接近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他们在实际创作中往往表现出艺术特色和风格追求的一致性。
7、文学思潮文学思潮是比文学流派更大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文学的性质文学的性质是指文学本身具有的区别于其他人文学科的内在特性。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人类对文学性质的认识也一直在发展和变化当中。
定义:文学帮助人们认识自然、社会和精神世界的特性。
它通过创造艺术形象,以不同于科学和逻辑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
文学是客观世界在作家主观世界中反映的产物文学作品蕴含着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整体把握定义:文学在反映特定社会生活时表现或流露出来的价值取向。
它是作家一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不自觉的显现,包括政治和思想的、道德的、民族的、宗教的等倾向。
政治和思想倾向性是文学倾向性的主要体现文学的政治和思想倾向性必须与文学的真实性相统一定义:文学反映社会实践而又能动作用于社会实践的特性。
文学的实践性经常体现为对政治实践的直接影响。
文学对经济、社会的变革也会产生深刻影响。
文学对社会实践的作用是通过改变人的精神和观念间接实现的认识性 倾向性 实践性 文学是社会意识形态定义:文学表达情感并以此激发读者共鸣、促进社会情感交流的特性情感构成了审美活动的心理基础。
文学的主要目的是表达情感、以情动人,情感因素在文学中具有主导性质,因此,情感性是文学作为审美艺术的重要特征。
文学是个人抒发情感的重要途径,也是人类进行社会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情理交融是文学审美活动的现实表现定义:文学创造具体生动的艺术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性文学的情感性侧重于就审美主体而言,文学的形象性偏重于从审美对象来说。
形象性是文学艺术之美的重要体现 文学形象是有创造性、有生气、有意蕴的形象。
文学形象主要是作家的艺术心灵创造的产物,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精神活动的结晶。
文学形象比社会生活中的真实形象更集中、更典型,更能体现人类生活和精神的多样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定义:文学通过艺术想象和审美理想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获得心灵自由的特性。
对人与自然现实关系的超越。
文学可以通过想象等文学手段,使人在审美的瞬间超越自然的束缚,达到心灵自由的境界。
第一、人在文学中能动地刻画自然并表达自身感受。
第二、人在文学中实现对自然的征服。
第三、人在文学中同自然结为知己。
对人与社会现实关系的的超越。
文学审美使人在想象中摆脱现实社会关系的束缚,实现一定程度的精神超越。
人们总是在文学中寻找理想,追求理想。
对人自我的超越。
文学审美是心灵的自由活动。
美的文学可以陶冶性灵,启发幽思,拓展心胸,塑造人性,完善人性。
情感性 形象性 超越性 文学是审美的艺术 文学的间接性(非直观性)文学具有通过阅读语言符号而间接地在内心唤起形象画面的特性。
文学形象的间接性为读者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留下了更加自由的创造空间文学的精神性,是指文学具有通过语言符号传达人类精神的丰富性和深刻性的特征。
文学的精神性充分体现在文学作品的心理描写之中。
文学的韵律性,是指作家艺术地运用语言使之具有节奏和声韵美的特性。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第四章 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文学的价值与功能是文学的社会意义和作用的集中表现文学价值是主体对生活文学价值的多样性是指文学具有多种不同的价值,既包括文学作品本身价值的多样性,也包括文学作品在读者接受中所显示的多种价值文学价值的分类:从具体内涵分:人文价值、伦理价值、审美价值、文化价值、交往价值、科学价值、商业价值等从价值的意义和效果论:正面价值和负面价值、积极价值和消极价值、短暂价值和长久价值、现实价值和未来价值、显在价值和潜在价值等。
文学价值在不同时代、不同读者那里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主导价值:在文学作品多样性价值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 对文学价值的认识,共同点都强调真、善、美,这是精神价值中的三种基本形式, 也可以称作知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
文学追求真、善、美的统一:文学价值的追求,从根本上说源自人对自由自觉活动价值的追求。
文学活动和人的其他历史性活动一样,其自由追求必定体现出真、善、美的一致 对文学真、善、美价值的评定:文学上的审美评价和审美选择,从根本意义上讲是一种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 文学价值与文学评价 多样性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与主导价值 美价值整体性:文学的功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种功能都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具有整体性,体现在文学对人的情感、理想、信念、道德、人格等方面潜移默化的影响。
文学功能:文学功能是文学价值属性的实际反映和体现。
文学功能存在的依据是文学的价值文学的认识功能是指文学具有帮助人获得社会和人生知识、加深对人和社会理解的功能。
文学的认识功能不同于哲学、科学的认识功能。
文学的认识功能主要不在于探求客观真理,而在于用艺术的形式实现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把握。
它不是概念化的和抽象的。
文学的教育功能是指文学作品具有影响思想情感、净化心灵世界、增强生活勇气和信心的功能。
广义地讲,文学的教育功能还包括文学具有的政治的、社会的、伦理道德的启蒙和教化功能在内。
文学的教育功能,实质上就是一种提升和净化人的心灵的功能。
文学是疗治社会和心灵的良药,它使人向“完整的人”和“丰富的人”的方向迈进。
文学的教育功能,表现在道德、伦理、教化、政治、美育、人生等多个方面。
文学的认识和教育功能 文学的审美功能:是指文学具有沟通文学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美感和情感需求,使人获得精神对现实的超越、实现审美理想,推动促进个性和才能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功能。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文学主要是为了满足人的审美需求而存在和发展的,因此从根本意义上讲,审美是文学的最基本的功能。
审美功能和其他功能的关系:在与读者的关系上,文学的审美功能往往发挥更直接的作用。
一方面,文学的审美功能实际上是文学实现其他功能的中介。
审美是读者把握文学形象及思想内涵的主要通道,是将作家对人生的体验和感悟转化为读者精神财富的必经之途。
另一方面,文学的审美功能又是以情感为中心的整体性概念,它是文学各种功能协调统一的重要条件。
文学的审美功能不仅表现在其他各种功能在内容上都渗透和蕴含着情感体验的审美因素,具有审美的意义与特征,而且表现在其他各项功能都统一于审美,都要以审美为旨归。
文学审美功能的类型:从美学的角度看文学的审美功能可以分为:悲剧型、喜剧型、优美型和阳刚型文学的娱乐功能:文学可以给人带来身体快适、心情愉悦、精神自由的功能。
文学娱乐功能的主要特点是让接受者产生生理和心理的快乐感。
文学的娱乐功能有助于其他功能的实现。
好的文学作品常常是寓教于乐,就是把文学的教育功能渗透在娱乐功能和审美功能当中,如通过富于吸引力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使人获得知识、受到教育。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那些市场化的写作往往把文学的娱乐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一方面,文学的娱乐功能发挥得越充分,人们对娱乐功能的也就会越强烈;另一方面,读者对娱乐性文学作品的追捧,势必使文学的娱乐性越发突出。
文学的审美功能文学的娱乐功能文学的审美和娱乐功能 文学的功能第五章 文学创作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经验进行审美加工从而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
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
创作动机的个体性因素是指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个人生活经历或心理体验需求。
对于作家的创作而言,个人的童年经历、精神创伤、阅历与见闻等都可以成为重要的动机因素。
创作动机的社会性因素。
这是指驱使作家创作的那些非个人需求。
作家无不生活在社会关系的网络中,文学创作实际上是一种由个体性面貌呈现的社会性行为。
创作动机的构成 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具体创作活动的目的文学创作:是指作家从产生创作动机和创作冲动到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的过程文学创作过程也是一部文学作品从内在心理体验到外在形式的形成过程影响文学作品的内容 影响作家对创作技巧的选择 影响文学作品的风格 在整个创作过程中都发挥重要的影响,甚至还左右着作品的风格与基本价值的取向。
对创作过程重要作用 创作冲动主要是指一种迫使作家进入具体创作过程的愿望和心理躁动,推动着作家进行艺术创造活动,没有创作冲动就不会产生艺术创作活动 创作冲动是一种具有主导性的朦胧的情绪体验创作冲动是一种复杂的和升华了的情绪创作冲动总是指向作家的内心世界主要特征 创作冲动 创作动因是指作家生活体验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产生的创作内驱力 创作 动因 【开端】 艺术构思是指作家在创作动机的指引和创作冲动的驱使下,运用艺术概括手段塑造艺术形象、构织故事情节、形成完整的艺术世界的思维过程。
形成作品整体构架 设计具体艺术形象 安排情节的演变 过程 三步骤紧密相连而难以分解,不一定又先后顺序 艺术综合:作家对材料进行重新组合从而形成完整艺术形象的过程艺术简化:作家对材料进行简略化处理的过程艺术变形:作家有意将描写对象用不同于生活常态的变异形式表现出来,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的过程主要方式: 艺术简化 艺术 构思 【核心环节】 语言呈现是作家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的过程 语言呈现阶段的问题是:如何能够用语言将人们的所思所想所感准确地传达出来,特别是如何将那些本身就不清晰的概念、感觉、情愫、感悟等心理因素完整、准确地传达出来。
语言运用需要考虑:恰如其分、富有表现力、追求独创性语言 呈现 【最后阶段】 文学创作过程艺术直觉是指创作主体在瞬间直接把握客体审美意蕴的思维方式或能力艺术直觉和科学直觉:相同点:直接、无逻辑推理过程、创造区别:第一、科学直觉主要把握事物内在的特质或规律,艺术直觉则把握事物蕴含的审美价值。
第二、科学直觉排斥个人偏见,艺术直觉则带有明显的个人主观性。
第三、科学直觉较少带有情感色彩,艺术直觉则有着强烈的情感性。
艺术直觉与创作灵感:艺术直觉是一种思维能力,是创作主体经过长期生活积累、文化知识学习、创作实践锻炼而形成的艺术洞察力,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创作灵感则是一种情绪与想象力的瞬间勃发状态。
艺术 直觉 艺术情感是指作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产生的、作为艺术创作动力和表现对象的态度和体验。
艺术情感的表达需求构成了文学创作的重要动力 情感的再度体验构成了文学创作的核心 艺术情感是艺术形象的重要构成成分在文学创作 过程中作用 艺术情感 艺术想象是指文艺活动主体调动过去积累的记忆表象,通过艺术加工而创造艺术形象的心理过程特点:具有超越时空的特性、主体性、形象性、情感性、非逻辑性类型:再造性想想、创造性想象艺术 想象 艺术理解是指创作主体融合了形象和情感的理性思维活动艺术理解与创作动机:作家产生创作动机,一方面固然需要情感的激动和生活经验的触发,另一方面这种触发总是与理解交融在一起并发挥重要作用。
艺术理解一旦形成,就会贯穿作家整个创作过程,对作品的形象、情节、主题乃至形式诸因素都产生重要影响,并引导着创作过程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
艺术理解与选材:选材是指作家在大量的生活经验储备中挑选准备表现的材料的过程。
艺术理解是判断生活材料有用性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