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皇帝

上篇
罗马帝国皇帝
重温欧洲中世纪史,许多朋友曾问我:“皇帝”“国王”有区别吗?
在中国古代,皇帝和王的区别,相信大家都知道了,这里就不讨论了(那是炎黄的新手问题了)。日本的天皇,其实也不是真正含义上的皇帝,只能算国王。
这里只讨论欧洲的。

西方的“皇帝”一词,最早来自拉丁语的“imperator”,意思为罗马军队的最高统治者、元首。所以说,西方的皇帝,最早来源于罗马。演变到后来,以罗马的继承人自居的,大多数称皇帝。

罗马,也就是西方的第一个皇帝是奥古斯都皇帝,也就是恺撒的侄子屋大维(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第一个皈依基督徒皇帝是君世坦丁大帝,是罗马帝国晚期力拦狂澜的铁腕人物。从君世坦丁大帝开始,以后的皇帝,基本要教皇亲自加冕,才算真正的“皇帝”。而国王则用不着教皇亲自加冕,毕竟全世界在同一时期,教皇只有一个(当然在那段著名的教皇被法王欺负的历史上,曾经同时最多存在3个教皇),国王却有许多个,这也意味着皇帝还是物以希为贵。这算皇帝和国王的区别之一吧。
我们伟大的皇帝君世坦丁升天后不久,罗马就分裂了,欧洲就同时存在两个皇帝了,一个东皇帝,一个西皇帝。西皇帝自然是垃 圾,苟延残喘到476年就被蛮族将领废掉了,简直丢了“皇帝”这个称号的脸。
我们来看看东皇帝们,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拜占廷皇帝。自从西方兄弟被废除后,咱们这东方的罗马后裔们,还一直把“皇帝”的桂冠保留了整整一千年!虽然真正值得一提的“皇帝”并不多。这里只提一个,查士丁尼大帝(在位527-565),也就是把东罗马帝国的疆土扩展到极盛,几乎再次把地中海变成罗马人的内陆湖的那个皇帝。查士丁尼一世的统治期一般被看作是历史上从东罗马帝国转化为拜占庭帝国的重要过渡期。比如他于542年废除了执政官这个从罗马共和国遗留下来的官职,还加强了皇帝作为神在地球上的代表的地位,这一举彻底摧毁了罗马帝国皇帝是首席执行官、“国家之父”的形象,解决了“皇帝是什么”的重要问题。不过他之所以在历史上让人们如此津津乐道,却是因为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把立为皇后的皇帝。当然,皇帝也是正常的男人,喜欢的皇帝并不少见,但是明目张胆的立后,嘿嘿,我们还是要佩服这位前辈。他即位后就册封提已经睡过万人夫的提奥多拉为皇后。可惜两人无子。1453年,在老鹰盘旋了22个世纪(汗,还真长)后,罗马后裔们的皇冠终于坠地,取之的是“苏丹”——这个不是“皇帝”,不提。

罗马帝国所有王朝与皇帝名单(参考资料,《维基百科》)
罗马帝政
朱里亚·克劳狄王朝
奥古斯都(Augustus,Gaius Julius Caesar Octavianus,前63年-14年,前27年-14年)
提比里乌斯(Tiberius,前42年-37年,14年-37年)
盖乌斯,别号卡里古拉(Caligula,37年-41年,开始罗马皇帝自封为神的习惯)
克劳狄乌斯(Claudius,41年-54年,被皇后小阿格里皮娜毒死)
尼禄(Nero,54年-68年)
四帝内乱期
加尔巴(Galba,68年6月-69年1月)
奥索(Otho,69年1月-69年6月)
维特里乌斯(Vitellius,69年6月-69年12月)
弗拉维王朝
维斯帕西安(Vespasianus,69年12月-79年,弗拉维王朝开始)
提图斯(Titus,79年-81年)
多米提安(Domitianus,81年-96年,又称“尼禄的化身”)
五贤帝时代
涅尔瓦(Nerva,96年-98年,五贤帝时代开始)
图拉真(Trajanus,98年-117年)
哈德良(Hadrianus,117年-138年)
安托尼努斯·比乌斯(Antoninus Pius,138年-161年)
马尔库斯·奥勒里乌斯(Marcus Aurelius,161年-175年)
共治皇帝(co-emperor) 路奇乌斯·维鲁斯 Lucius Verus 161年 - 169年
175年-180年,被阿维狄乌斯·卡西乌斯 Avidius Cassius夺位
177年-180年,科莫德斯继任共治皇帝
科莫德斯(Commodus,180年-192年)





--------------------------------------------------------------------------------


内乱期(193年)
柏提那克斯(Pertinax) (193年1月1日-3月28日)
狄第乌斯·犹利安 (Didius Julianus) 193年3月28日-6月1日
塞维鲁王朝
谢普提米乌斯·塞维鲁(Septimius Severus),193年 - 211年
卡瑞卡拉 (Caracalla),211年 - 217年
盖塔 (Geta),211年 - 212年,共治皇帝
马克利努斯(Macrinus)和迪亚杜门尼安(Diadumenian)共治, 217年 - 218年
依拉加巴路斯 (Heliogabalus),218年 - 222年
亚历山大·塞维鲁 (Alexander Severus),222年 - 235年
3世纪军官皇帝危机时期
马克西姆·特亚克斯(Maximinus Thrax),235年 - 238年
戈尔狄安一世和戈尔狄安二世共治,238年
普比恩·马克西姆 (Pupienus Maximus)和巴尔比(Balbinus)共治,238年
戈尔狄安三世 (238年 - 244年)
阿拉伯的菲利浦 (244年 - 249年)
德修 (249年 - 251年)
高卢士 (251年 - 253年)
瓦莱里安(253年 - 260年)
加列恩 (260年 - 268年)
伊利里亚王朝
克劳狄二世 (268年 - 270年)
奥勒利安 (270年 - 275年)
塔奇塔斯 (275年 - 276年)
普罗布斯 (276年 - 282年)
卡瑞斯 (282年 - 283年)
卡林和钮莫里安共治 283年 - 284年
四帝共治
东部
奥古斯都 戴克里先 (Diocletianus,284年11月20日 - 305年5月1日)
恺撒 伽勒里乌斯 (Galerius,293年 - 305年)
奥古斯都

伽勒里乌斯 (Galerius,305年5月1日 - 311年5月)
恺撒 马克西明·代亚 (Maximinus Daia,305年 - 310年)
西部
奥古斯都 马克西米安 (Maximian,286年4月1日 - 305年5月1日)
恺撒 君士坦提乌斯·克洛卢斯 (Constantius I Chlorus,293年 - 305年)
奥古斯都 君士坦提乌斯·克洛卢斯 (Constantius I Chlorus,305年5月1日 - 306年7月25日)
恺撒 塞维鲁二世 (Severus II,305年 - 306年)
君士坦提乌斯·克洛卢斯死后
君士坦丁一世(Constantine I The Great,306年7月25日 - 337年5月22日)
塞维鲁二世 (Severus II,306年8月 - 307年9月16日)
马克森提乌斯 (Maxentius,306年10月28日 - 312年10月28日)
李锡尼 (Licinius,308年11月11日 - 324年12月19日)
马克西明·代亚(Maximinus Daia,310年5月1日 - 313年7月/8月)
君士坦丁朝
君士坦丁一世 (Constantine I The Great,306年 - 337年5月22日,首位皈依***的皇帝。)
君士坦丁一世死后,国分为三
君士坦丁二世 (Constantine II,337年 - 340年)
君士坦提乌斯 (Constantius II,337年 - 361年11月3日)
君士坦斯 (Constans I,337年 - 350年)
马格嫩提乌斯 (Magnentius,350年 - 353年,败君士坦斯代之)
尤里安 (Julian the Apostate,361年 - 363年6月26日,背教者)
约维安 (Jovian,363年- 364年2月17日)
瓦伦提尼安朝
瓦伦提尼安一世 (Valentinian I,364年2月26日 - 375年11月17日,西部皇帝)
瓦林斯 (Valens,364年 - 378年,东部皇帝)
格拉提安(Gratian,367年 - 383年,共治皇帝)
狄奥多西王朝
狄奥多西一世 (Theodosius I 378年 - 395年)罗马帝国正式分裂前的最后一位皇帝,并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西罗马帝国
荷诺里(Honorios,395年 - 421年)
君士坦丁三世 (421年)
约翰(421年 - 425年) (篡位者)
瓦伦丁尼安三世(425年 - 455年)(摄政加拉.普拉西提阿) (425年 - 437年)
佩特罗尼乌斯·马克西姆斯(Petronius Maximus455年)
阿维托(455年 - 457年)
美佐利安(457年 - 461年)
塞维拉斯(461年 - 465年)
空位(465年 - 467年)
安提米阿(467年 - 472年7月)
奥林布留(472年7月 - 472年10月)
格里西阿斯(472年- 474年)
尼波斯(474年 - 475年)
罗慕洛·奥古斯都(475年 - 476年)最后的皇帝
西罗马帝国灭亡
东罗马帝国
狄奥多西王朝
阿卡狄鸟斯 (Arcadius 395年 - 408年)
狄奥多西乌斯二世 (Theodosius II 408年 - 450年)
马尔西安 (Marcian 450年 - 457年)
利奥王朝
利奥一世 (Leo I 457年 - 474年)
利奥二世 (Leo II 474年)
芝诺 (Zeno 474年 - 475年)
瓦西里斯科斯 (Basiliskos,475年 - 476年)-对立皇帝
芝诺 (Zeno 476年 - 491年) (复位)
阿纳斯塔西乌斯一世 (Anastasius I 491年 - 518年)
查士丁尼王朝
查士丁一世 (Justinus I 518

年 - 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 (527年 - 565年)
查士丁二世 (565年 - 578年)
提比里乌斯二世 (578年 - 582年)
莫里西乌斯 (582年 - 602年)
福克斯 (602年 - 610年)
伊拉克略王朝
希拉克里乌斯 (610年 - 641年)
君士坦丁三世(641年)
希拉克里昂 (641年)
君士坦斯二世 (641年 - 668年)
君士坦丁四世 (668年 - 685年)
查士丁尼二世 (685年 - 694年)
利昂提乌斯 (694年 - 698年)
提比里乌斯三世 (698年 - 705年)
查士丁尼二世 (705年 - 711年) (复位)
菲利皮库斯 (711年 - 713年)
阿纳斯塔西乌斯二世 (713年 - 715年)
狄奥多西乌斯三世 (715年 - 717年)
伊苏里亚王朝
利奥三世 (717年 - 741年)
君士坦丁五世“烂污货” (741年 - 775年)
利奥四世 Chazaros (775年 - 780年)
君士坦丁六世 (780年 - 797年)
伊琳娜 (797年 - 802年)-女皇
尼塞福鲁斯一世 (802年 - 811年)
斯打乌拉契乌斯 (811年)
米凯尔一世 Balbus (811年 - 813年)
利奥五世 (813年 - 820年)
弗里吉亚王朝
米凯尔二世“结巴者” (820年 - 829年)
狄奥菲鲁斯 (829年 - 842年)
米凯尔三世 (842年 - 867年)
马其顿王朝
巴西里乌斯一世 (867年 - 886年)
利奥六世“智者” (886年 - 912年)
亚历山大二世 (912年 - 913年)
君士坦丁七世“生于帝王之家者” (913年 - 954年)
罗马努斯一世 Lecapenus (954年 - 959年)
罗马努斯二世 (959年 - 963年)
尼塞福鲁斯二世·福克斯 (963年 - 969年)
约翰一世·齐米西兹 (969年 - 976年)
巴西里乌斯二世 “保加尔人屠夫” (976年 - 1025年)
君士坦丁八世 (1025年 - 1028年)
罗马努斯三世 Argyros (1028年 - 1034年)
米凯尔四世 Paphlago (1034年 - 1041年)
米凯尔五世 Calaphates (1041年 - 1042年)
君士坦丁九世 Monomachos (1042年 - 1055年)
塞奥多拉 (1055年 - 1056年)-女皇
米凯尔六世·帕夫拉贡尼亚 (1056年 - 1057年)
伊萨克一世·科穆宁 (1057年 - 1059年)
杜卡王朝
君士坦丁十世·杜卡斯 (1059年 - 1067年)
尤多西娅 (1067年 - 1068年)-女皇
罗马努斯四世·第欧根尼斯 (1068年 - 1071年)
米凯尔七世 (1071年 - 1078年)
尼塞福鲁斯三世 (1078年 - 1081年)
科穆宁王朝
阿历克西乌斯一世·科穆宁 (Alexius I Comnenus 1081年 - 1118年)
约翰二世·科穆宁 (Ioannes I Comnenus 1118年 - 1143年)
曼努埃尔一世·科穆宁 (1143年 - 1180年)
阿历克西乌斯二世·科穆宁 (Alexius II Comnenus 1180年 - 1183年)
安德罗尼库斯一世·科穆宁 (Andronicus I Comnenus 1183年 - 1185年)
安格鲁斯王朝
伊萨克二世·安格鲁斯 (1185年 - 1195年)
阿历克西乌斯三世·安格鲁斯 (1195年 - 1203年)
伊萨克二世·安格鲁斯 (1203年) (复位)
阿历克西乌斯四世·安格鲁斯 (1203年 - 1204年)

阿历克西乌斯五世 (1204年)
尼西亚流亡政府(拉斯卡利斯王朝)
狄奥多里乌斯一世·拉斯卡利斯 (1204年 - 1222年)
约翰三世·瓦塔挈斯 (1222年 - 1254年)
狄奥多里乌斯二世·拉斯卡利斯 (1254年 - 1258年)
约翰四世·拉斯卡利斯 (1258年 - 1261年)
帕列奥列格王朝(拜占廷帝国复辟)
米凯尔八世·帕列奥列格 (1261年 - 1282年)-1258年为帝国共治皇帝
安德罗尼库斯二世·帕列奥列格 (1282年 - 1328年)
米凯尔九世·帕列奥列格 (1294年 - 1320年)-共治皇帝
安德罗尼库斯三世·帕列奥列格 (1328年 - 1341年)
约翰五世·帕列奥列格 (1341年 - 1376年)
约翰六世·帕列奥列格 (1347年 - 1354年)
安德罗尼库斯四世·帕列奥列格 (1376年 - 1379年)
约翰五世·帕列奥列格(复位) (1379年 - 1391年)
约翰七世·帕列奥列格 (1390年)
曼努埃尔二世·帕列奥列格 (1391年 - 1425年)
约翰八世·帕列奥列格 (1425年 - 1448年)
君士坦丁十一世·帕列奥列格 (1448年 - 1453年)
东罗马帝国灭亡
中篇上
加洛林帝国皇帝
看过东方,再转向西方。自从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皇帝”一词在后来300多年里,就一直没出现过了。因为当时太乱了,蛮族四起,谁都找不到罗马的继承人在哪里。既然“皇帝”必须是罗马的继承人,那么就姑且先让东罗马的兄弟们保存下吧。
直到800年圣诞节,法兰克王国国王查理一世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接受教皇的加冕,被称为“罗马人的皇帝”,终于,罗马后继有人了!世隔三百余年,“皇帝”再现西欧!从此,查理一世就要改称为查里曼大帝了,而法兰克王国也有了个更辉煌的称号“加洛林帝国”。
由于西欧以后的“皇帝”都出自加洛林帝国的“罗马皇帝”的继承人(惟拿破仑皇帝例外),所以关于加洛林帝国的“罗马皇帝”的后继者,这里必须要一一说明。这点就十分麻烦了。众所周知,841东中西大分裂后,中王国成为“皇帝”称号继承人,但是西王国的法国开国君主也有过“皇帝”的称号,后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却是东王国的君主。那么中王国的皇帝哪去了呢。
大家都知道843年《凡尔登条约》后,西王国演变为法国,东王国演变为德国,而正统继承人中王国演变为意大利。那么“法皇”又何时变成“法王”呢?“德王”何时变成“德皇”呢?“意皇”何时消失不见了,连三分天下后最强的中法兰克帝国都消失得不见踪影了,只留下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居然号称中法兰克的遗产?这就是一段大多数人都不知道的历史了--毕竟许多历史书上都没有提。下面一一道来。
800-814,“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带在查理一世头

上 (法兰克皇帝)
814-840,“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带在查理一世四子路易一世头上 (法兰克皇帝) 路易一世死后,三个宝贝儿子就开始瓜分帝国了。查理二世(秃头查理)获得西部,日耳曼人路易获得东部,洛泰尔一世获得中部分。但是无论如何,土地可以分,“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却只有一个,不过三子对此却均无意见,给洛泰尔一世留下了。
为什么其他二子都这么慷慨呢?原因其实很简单,洛泰尔一世对于“皇帝”称号已经捷足先登了,在817年就当上了皇帝。什么?817年?他的父亲先皇路易一世还刚登基呢!没错,因为他是长子,老大的地位肯定特殊些啦,从817-840,他和他父亲共享“罗马帝国皇帝”桂冠。也就是说在这23年内,“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共有两顶。从此也看出中王国的洛泰尔一世明显比东西两王的实力要高出一筹。(也许是自称“中国”的总比周围东夷西戎要高贵些吧。玩笑话。)然而,熟悉世界历史的都知道,在法意德三国中,最弱的恰恰是中间的意大利,长期是西方和东方的兄弟争相蚕食的对象。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817-855,“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带在路易一世长子洛泰尔一世头上 (中法兰克皇帝)
855-875,“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带在洛泰尔一世长子路易二世头上 (中法兰克皇帝)。 可惜路易二世此人无后,遗产被东西两个叔叔瓜分了。“罗马帝国皇帝”被法国查理二世获得,意大利则被德国日耳曼人路易的长子卡洛曼获得。短暂的老大--中法兰克帝国就此OVER--再次证明了中国人的古训伟大--“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样“皇帝”从中转到西。
875-877,“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带在路易一世幼子查理二世头上 (法国皇帝)。 然而,老子伟大,儿子却不见得怎样,身为法国开国君主,他的儿子口吃者路易却有严重的口吃症,这只能使他儿子保住了“法国国王”的称号,而使后来千年的历代法国丢掉了“法国皇帝”的称号。那么“皇帝”被谁抢走了呢?被口吃者路易的堂兄德国的卡洛曼得到了。这样“皇帝”又西转到东。
877-880,“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带在日耳曼人路易长子卡洛曼头上 (德国皇帝)。
880-888,“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带在日耳曼人路易三子胖子查理头上 (德国,法国,意大利皇帝) 德国,法国,意大利皇帝?胖子查理没搞错吧。是的,此人是中世纪欧洲中最幸运最走运的人了!因为他本身没什么本事,好事却接连不断的向他拥来,挡都挡不住。他在他大哥死前的一年就是意大利国王了(前文已经说过,东王国君主身兼德国(那时侯叫

萨克森),意大利两国国王,他大哥快死了,就先把意大利国王给退位让给他了),大哥死后,德国国王位(萨克森王)留给了二哥,但是“皇帝”称号却留给了他这个三弟。两年后,二哥也挂了,于是德国也成了他的了。又过两年,西边的法国兄弟又挂了,没有后代,自然而然,馅饼又砸中了他。看来“胖子”查理这个称号还真是一口吃成胖子吃出来的了。在胖子查理短暂的统治时期,加洛林帝国重新形式上的统一(除了勃艮第)。可惜此人好运过后就是霉运,887年,他在法国的王位居然被废了,树倒猢狲散,意大利和德国也不承认他的王位了。
888-896,“罗马帝国皇帝”暂时空缺。 虽然“皇帝”胖子查理是三国国王,但是毕竟是东支。从此以后“皇帝”称号永久被德国-奥地利保留。但是888-896年卡林提亚的阿纳尔夫虽然是德国国王,却没加冕,笔者猜测可能他是私生子的原因吧,直到896年他为了这件事入侵意大利,教皇福摩瑟斯不得不为其加冕为皇帝。
896-899,“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带在卡洛曼私生子卡林提亚的阿纳尔夫头上 (德国皇帝)。
899-962年,“罗马帝国皇帝”再度空缺。 899-911年在位的路易四世是德国的加洛林王朝的末代国王,阿纳尔夫之子。由于是个孩童,他的国家被外国长期蹂躏。路易四世死后,加洛林王朝在德国绝嗣,王位转到了一个远房表亲福勒家族的亨利一世手里--这就意味着真正德国的降临--萨克森王朝的建立!
以上就是“罗马帝国皇帝”桂冠在加洛林家族传承的历史。由于加洛林家族后期“皇帝”称号都在德国君主头上,所以即使911年加洛林王朝在德国绝嗣,“皇帝”称号却已经在德国根深蒂固了,继任的萨克森王朝,也理所当然继承了“皇帝”称号。
中篇下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中篇上提到的萨克森王朝,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神圣罗马帝国”第一代王朝。
919年,萨克森公爵亨利一世当选为东法兰克王国的国王,建立萨克森王朝,创立德意志国家,这是严格意义上的德意志历史的开始。当时,东法兰克王国包括萨克森、图林根、弗兰肯、施瓦本、巴伐利亚等部族公国。
936年,亨一世之子奥托一世继位。961年,奥托派兵进入罗马,支持被罗马贵族驱逐的教皇约翰十二世复位。约翰十二世感恩戴德,第二年,即962年,约翰十二世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为奥托一世加冕称帝。从此,奥托一世以合法的古罗马帝国皇帝继承人的资格,正式称为“奥古斯都”即“罗马皇帝”。这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的起源,
1155年,腓特烈一世加冕时,加上了

“神圣”二字冠名。“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头衔,德文写成“Roemischer Kaiser”,意思为“罗马恺撒”,并不是原来“imperator”的衍生词。962年之后,神圣罗马帝国的皇位便于德意志国王结合起来,当然这个帝国并不是罗马人的,而是德意志人的神圣罗马帝国。由于这个帝国的皇帝必须经过教皇加冕,所以对***就有了一种使命,一种保护***,宣传***的“神圣”使命,,也有类似于教皇的统治全基督世界的权利,进而使得“皇帝”与别的“国王”区别开了,“皇帝”取得了中世纪欧洲霸主的地位。从此西方世界的“皇帝”一词专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了--一直到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被新皇帝法皇拿破仑一世取代。
当然,这个“皇帝”称号的获得有明确规定,并不是某一家族世袭,而是要从帝国七大选帝侯选 举产生。不过从13世纪开始,哈布斯堡家族通过各种手段,几乎垄断了这个称号。
A.E.I.O.U.西文中最常见的五个元音字母,在哈布斯堡时期有著辉煌的解释:“Austriae Est Imperare Orbi Universo” 意为天下皆为奥地利臣民。哈布斯堡家族明智的外 交政策,加之以深思熟虑的婚姻和继承,使自己的版图迅速地扩张起来。
萨克森王朝
奥托一世(962年-973年)
奥托二世 (973年-983年)
奥托三世(996年-1002年)
亨利二世(1014年-1024年)
法兰克尼亚王朝
康拉德二世(1027年-1039年)
亨利三世(1046年-1056年)
亨利四世(1084年-1106年)
亨利五世(1111年-1125年)
苏普林堡王朝
洛泰尔二世 (1125年-1137年)
霍亨斯陶芬王朝
康拉德三世(1138年-1152年)
以上各人的称号均为“罗马帝国皇帝”,以下均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
腓特烈一世(1155年-1190年)
亨利六世(1190年-1197年)
韦尔夫王朝
奥托四世(1198年-1215年)
霍亨斯陶芬王朝
腓特烈二世(1215年-1250年)
亨利七世(1220年-1235年)
康拉德四世(1237年-1254年)
大空位时代
无皇帝(1254年-1273年)
哈布斯堡王朝
鲁道夫一世(1273年-1291年)
拿骚王朝
阿道夫一世(1292年-1298年)
哈布斯堡王朝
阿尔布雷希特一世(1298年-1308年)
卢森堡王朝
亨利七世(1308年-1313年)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路易四世(1314年-1347年)
卢森堡王朝
查理四世(1347年-1378年)
文策尔(1378年-1400年)
鲁珀特(1400年-1410年)
西格斯蒙德(1410年-1437年)
哈布斯堡王朝
阿尔布雷希特二世(1438年-1439年)
腓特烈三世(1452年-1493年)
马克西米利安一世(1508年-1519年)
查理五世(1530年-1558年)
斐迪南一世(1558年-1564年)
马克西米利安二

世(1564年-1576年)
鲁道夫二世(1576年-1612年)
马提亚斯(1612年-1619年)
斐迪南二世(1619年-1637年)
斐迪南三世(1637年-1657年)
利奥波德一世(1658年-1705年)
约瑟夫一世(1705年-1711年)
查理六世(1711年-1740年)
维特尔斯巴赫王朝
查理七世(1742年-1745年)
哈布斯堡-洛林王朝
弗朗茨一世(1745年-1765年)
约瑟夫二世(1765年-1790年)
利奥波德二世(1790年-1792年)
弗朗茨二世(1792年-1805年)
下篇
欧洲近代三国皇帝
话说到了1804 年12月,巴黎圣母院,气氛显得格外的庄严肃穆。世界上所有人都在关注着这一刻。当罗马教皇将皇冠戴到了一个矮子头上时,意味着欧洲一个全新的皇帝的诞生,这个皇帝与以往皇帝都不同,以往的皇帝都是贵族出生,代表着大封建主的利益,而这个皇帝却是平民出生,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利益。从此,西方“皇帝”一词由原来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转移到了这位法兰西皇帝身上。而这位皇帝更是一不做二不休,本着一国无二帝的精神,在1806年索性解散了持续千年的神圣罗马帝国,“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这个称号从此没有了。取代的是“奥地利皇帝”这个称号。
“奥地利皇帝”称号一直到1818年。1804年弗朗茨二世采用“奥地利皇帝”称号,1806年被他迫辞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称号。1860—1866年向君主立宪制过渡。1866年在普奥战争中失败,被迫解散德意志联盟。1867与匈牙利签订协议,成立二元制的奥匈帝国。但是国家君主仍然称呼“奥地利皇帝”与“匈牙利国王”。为什么称呼不是“匈牙利皇帝”呢,因为匈牙利有自己的一套政府。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奥军战败,帝国随即瓦解。1918年11月12日奥地利宣布成立共和国。“皇帝”被永久废除。
哈布斯堡王朝
奥地利帝国时期
弗朗茨,1804年-1835年 奥地利皇帝
费迪南,1835年-1848年 奥地利皇帝
弗朗茨·约瑟夫,1848年- 1867年 奥地利皇帝
奥匈帝国时期
弗朗茨·约瑟夫,1867年- 1916年 奥地利皇帝
卡尔,1916年-1918年 奥地利皇帝 ============================

废除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后,“皇帝”便来到了法国,称号“法兰西皇帝”,这是从877年皇帝位离开法国后,首次回到法国。并且此皇帝还是欧洲有史以来最强大的三皇之一(另两个分别为奥古斯都和查理曼)。
然而在1815年以后,皇帝退位,法国又回到了国王的日子,难道“国王”比“皇帝”好听么?
直到1852年,“皇帝”才第二次重新返回了法国,重振法兰西帝国雄风。可惜18年后又没了。从此法国永别“皇帝”桂冠。
波拿巴王朝
拿破

仑一世,1804-1814,1815年,法兰西皇帝
拿破仑三世,1852-1870,拿破仑一世之侄,法兰西皇帝
============================

是谁让法国永别皇帝桂冠——当然是法国昔日的兄弟,德国了。读者是否注意到了,法国三次拥有“皇帝”桂冠,又三次与之告别,都是被德国害的。(当然第2次还有许多帮凶。)哎,谁叫法国废除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呢,普奥本一家,都是德国的后代,这不,普鲁士就来复 仇了。普鲁士在1870 年爆发的普法战争中击败法国,逼迫法皇退位。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法国凡尔赛宫加冕为“德意志皇帝”。“德意志皇帝”这个称号和他的兄弟“奥地利皇帝”一样,都存在到了1918年,其原因就不用再多说了吧。
霍亨佐伦王朝
威廉一世,1871-1888,德意志皇帝
腓特烈三世,1888,威廉一世之子,德意志皇帝
威廉二世,1888-1918 ,腓特烈三世之子,德意志皇帝
============================

另外还要说明三个国家,一个是俄罗斯,一个是英国,一个是教皇国
俄罗斯自从1547年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或伊凡大帝)加冕以来,始有沙皇称号,但是这和西欧的罗马的***皇加冕的“皇帝”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就不列俄罗斯沙皇了。
至于英国,虽然其后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是始终没有由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女皇”,国家君主的称呼一直是“英格兰国王”或“联合王国国王”。维多利亚女王曾经一度为“印度女皇”,但那是在亚洲印度的“皇”,在欧洲仍然只是“王”。
教皇国的元首当然是教皇,教皇是给皇帝加冕的人,那么教“皇”本身算不算“皇”呢?本来是没有教皇这个称号的,***在罗马帝国时期,还没有统一的领袖,只存在各地的主教管理各地的教务。然而到了西罗马帝国时期,罗马主教觉得自己所在的罗马既然是“世界的中心”,那么自己本人就应该是***的中心,便自称为教皇。为了名正言顺,还编了故事:“基督有十二圣徒,基督本人最偏爱圣彼得,罗马主教就是圣彼得的化身。”后来加洛林王朝的第一代国王矮子丕平把打下的罗马周围的土地都送给了教皇,帮教皇在意大利建立了教皇国(梵蒂冈的前身),这就是有名的“丕平献土”事件。从此之后,教皇世俗方面的权力了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
虽然教皇在中世纪很长一段时间权力超过任何一个国王与皇帝(不仅是精神权力,还有世俗权力也凌驾许多国家之上),尤其在英诺森七世时达到了最颠峰。但是从传统观点上来讲,毕竟宗 教是精神产物。而国家是物质产物。皇帝是世俗的,教皇还是应该被排

除在世俗的皇帝概念之外。更何况被法王腓力四世败成“阿维农之囚”之后,教皇的元气已经大伤了。所以本文不列教皇了。大家如感兴趣,笔者有空可另写一部关于历任教皇与世俗国王皇帝争权的文章。
全文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