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温度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必备的一种建筑材料,然而对于工程的质量而言,施工温度是影响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可能会因为控制不好而对混凝土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甚至无法满足基本功能要求。

本文主要分析了温度对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

标签:温度;混凝土;质量引言:混凝土是很多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材料,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施工中对于混凝土各个方面的性能又有了更高的要求,而怎样才可以满足这些要求,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这是施工中必须解决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即使采取了一些技術手段和措施来解决该问题,但仍然会不断出现新问题。

所以,必须重视施工温度对于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一、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一)温度变化对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主要由水泥、集料、拌和用水及外加剂等构成,是一种混合物。

在混合物拌制的时候水泥的水化反应是主要产生的化学变化,水泥水化速度与水泥细度有关,同时也是伴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的,温度高,反应则会快。

简单来说,要是温度是按算术级数升高,那反应速率则是在实用的温度范围内以每升高10℃大约增长70%的速率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反之则不痛。

所以说,水化速率与温度的变化相比要更加强烈。

这给低温基础上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率提供了研究依据。

从图1能看出:养护温度在4℃~23℃之间的混凝土后期强度都高于养护温度在32℃~49℃之间的强度。

主要是因为早期水泥水化反应过快,造成水泥水化产物不均匀,而水泥水化产物稠密程度低的区域成了混凝土结构中的较为薄弱的点,这就使结构的整体强度降低,水化产物稠密程度高的区域,水化物会被包裹在水泥颗粒的四周,阻碍了水化反应的速度,从而减小了水化物继续增加。

在养护温度较低的时候,水化反应速度较慢,导致水化热有了充足的扩散时间,能够使水化产物在水泥石中均匀分布,最终继续增加混凝土后期强度。

通常情况下,同样的混凝土在夏天和冬天,因为温度的不同使得夏天浇筑的混凝土比冬秋浇筑的后期强度要低。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一、背景介绍随着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自身性质,其在养护期间易受温度影响,从而导致裂缝、变形等问题。

因此,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1.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引起裂缝。

2.高温会使得混凝土过早干燥,从而降低强度。

3.低温会使得混凝土的硬化速率变慢,从而延长养护时间。

三、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1.预防性措施(1)选择合适的材料:选择早强水泥、矿物掺合料等材料可以缩短养护时间。

(2)调整配合比:通过调整水灰比、骨料粒径等参数可以改善混凝土内部结构,提高其耐久性和抗裂性。

(3)采用降温剂:在混凝土中加入降温剂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从而减小温度应力。

(4)使用遮阳板:在混凝土表面覆盖遮阳板可以防止太阳直射,从而避免混凝土过早干燥。

2.治理性措施(1)喷水养护:在混凝土表面喷水可以降低其表面温度,从而缓解温度应力。

(2)覆盖湿布:在混凝土表面覆盖湿布可以保持其表面湿润,从而延长养护时间。

(3)加热养护:在低温环境下采用加热设备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可以提高其硬化速率。

四、具体实施步骤1.根据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预防性措施,并在施工前进行预处理。

2.采用实时监测技术对混凝土内部温度进行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理性措施。

3.严格控制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条件,如遮阳、通风等。

4.对于高重要性的工程,应采用加热养护等措施进行强化处理。

5.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措施,并对温度变化进行记录和分析,以便于后期总结经验。

五、总结大体积混凝土的温控措施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选择合适的材料、调整配合比、采用降温剂等预防性措施和喷水养护、覆盖湿布、加热养护等治理性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内部应力,避免裂缝和变形等问题的发生。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措施。

最终达到保证建筑质量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混凝土作为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然而,在不同的环境温度下,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可能会发生变化。

本文将分析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原因和可能的应对措施。

首先,温度对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有显著的影响。

一般来说,温度升高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为温度升高会导致水分蒸发,使混凝土变得干燥。

而干燥的混凝土在负荷作用下容易出现开裂,从而降低了其强度。

此外,温度变化还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进一步影响其硬度。

其次,温度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冻融性能。

当温度低于0摄氏度时,混凝土中的水分会结冰,导致混凝土膨胀并可能引发裂缝。

而当温度回升时,冻结的水分会融化,从而导致混凝土的体积变化。

这种周期性的冻融循环会使混凝土发生疲劳破坏,进而降低其耐久性。

此外,温度还对混凝土的变形特性产生影响。

当温度变化较大时,混凝土会因热胀冷缩而发生体积变化。

这种变形可能会引起混凝土结构的内应力和应变的不平衡,导致开裂和破坏。

因此,在设计混凝土结构时,需要考虑温度变化对变形特性的影响,以充分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那么,如何应对温度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呢?首先,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材料的选择来提高其温度稳定性。

例如,在配制混凝土时添加适量的掺合料和化学控制剂,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膨胀程度。

同时,可以选择具有较低线膨胀系数的结构材料,如纤维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以减轻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其次,采取合理的温控措施也是应对混凝土温度影响的关键。

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温度传感器对混凝土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根据温度变化调整浇筑和养护工艺。

此外,可以采取保温措施,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绝热材料或喷涂防冻剂,以减少温度的变化幅度。

最后,混凝土力学性能对温度的敏感性还需要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建立力学性能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并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一、前言混凝土温度控制是混凝土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混凝土的温度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强度和持久性。

因此,为了保证混凝土的质量,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温度控制的标准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1. 混凝土浇筑温度标准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应该控制在15℃~25℃之间。

当混凝土温度低于15℃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会变长,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当混凝土温度高于25℃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会变短,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2. 混凝土硬化温度标准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应该控制在5℃~35℃之间。

当混凝土温度低于5℃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会变长,且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当混凝土温度高于35℃时,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会变短,且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3. 混凝土温度梯度标准在混凝土硬化过程中,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应该控制在20℃/m以内。

当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梯度超过20℃/m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持久性。

4. 混凝土温度变化率标准混凝土温度的变化率应该控制在5℃/h以内。

当混凝土温度的变化率超过5℃/h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持久性。

三、混凝土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1.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温度会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当混凝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导致混凝土的强度下降。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

2. 混凝土持久性混凝土的温度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持久性。

当混凝土的温度过高或过低时,会导致混凝土的持久性下降,从而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3. 混凝土裂缝当混凝土的温度梯度或变化率超过标准时,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裂缝,从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持久性。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混凝土的温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以避免混凝土的裂缝。

混凝土能承受的最低温度

混凝土能承受的最低温度

混凝土能承受的最低温度本文详细探讨了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特别是其在低温环境下的特性。

文章从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出发,深入分析了温度对其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混凝土的耐寒性标准、施工方法、保护措施、硬化时间与温度,以及其耐久性与工程应用中的最低温度要求。

一、混凝土材料特性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水、骨料(沙、石)和其他添加剂混合而成的建筑材料。

其硬化过程涉及到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受到温度的影响。

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温度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过程和性能。

高温会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使混凝土快速硬化;而低温则会减缓这一过程,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硬化效果。

三、低温对混凝土的损害在低温下,混凝土中的水分可能会结冰,导致体积膨胀,产生冻胀力。

如果冻胀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力,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微裂缝,影响其长期性能。

四、混凝土耐寒性标准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和地理位置,混凝土的耐寒性标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耐寒性是通过实验来确定的,以确保其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五、混凝土低温施工方法在低温下施工,需要采取特殊的措施来保护混凝土。

例如,可以使用加热水泥、预热骨料等方法来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六、混凝土低温保护措施在浇注后的混凝土上覆盖保温材料,可以减缓热量流失,降低温度下降速度,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七、混凝土低温硬化时间与温度在低温下,混凝土的硬化时间会延长。

为了确保混凝土的性能,需要确保其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环境下硬化。

八、混凝土耐久性与最低温度耐久性是评估混凝土性能的重要指标。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耐久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和地理位置来选择合适的混凝土材料和配方。

九、混凝土工程应用中的最低温度要求不同的工程应用对混凝土的最低温度要求不同。

一般来说,在低温环境下施工,需要确保混凝土的最低温度不低于其材料的冰点。

同时,也应考虑到不同材料的特性以及工程的具体需求。

了解和掌握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的性能表现是至关重要的。

混凝土温度处理措施

混凝土温度处理措施

混凝土温度处理措施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温度往往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以确保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温度处理的相关措施。

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在不同温度下会出现不同的性能变化。

常见的温度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强度变化混凝土在高温下会出现强度下降的现象,主要是因为水化反应速度加快导致的。

而在低温下,水化反应速度变慢,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受到影响。

收缩变形混凝土在干燥或低温环境下会出现收缩变形的情况。

这是因为水分的蒸发和混凝土的收缩系数不同导致的。

裂缝形成由于混凝土的温度变化不均匀,会导致温度应力的积累,从而引发裂缝的形成。

混凝土温度处理措施为了减少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合理的温度处理措施。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使用保温材料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混凝土表面或周围使用保温材料进行包覆。

这样可以减缓混凝土温度的变化,提高其保温性能。

常用的保温材料有保温层和保温板等。

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的温度来减少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可以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冰块或通过冷却水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调整混凝土配方混凝土的配方中添加掺合料可以改善其温度性能。

常用的掺合料有矿渣粉、石粉等。

这些掺合料可以改变混凝土的水化反应速度,从而减小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加强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温度变化的监测和控制。

可以使用温度计对混凝土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结论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合理处理温度。

通过使用保温材料、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调整混凝土配方以及加强温度控制等措施,可以减少温度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在实际工程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温度处理措施,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安全性。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引言: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构造材料,其性能受许多因素影响,其中温度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并详细分析其机理。

1. 温度变化引起的热胀冷缩效应温度变化导致混凝土结构发生热胀冷缩效应。

当混凝土受热时,其体积会膨胀;相反地,当受冷却时,混凝土会收缩。

这种热胀冷缩效应将使混凝土产生应力,可能导致结构的变形和开裂。

2.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

在高温下,混凝土的强度会下降,而在低温下,混凝土的强度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变化会改变混凝土内部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从而影响其强度和抗压性能。

3.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温度变化还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影响。

在高温下,混凝土的孔隙水分可能蒸发,导致混凝土干燥和开裂,从而降低其耐久性。

相反,在低温下,混凝土的孔隙结构会收缩,增加了吸水的可能性,进而导致冻融循环引起的损伤。

4.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胶凝材料的影响温度变化对混凝土中的胶凝材料(如水泥)产生显著影响。

在高温下,水泥的水化反应将加速,促进早期强度的发展。

然而,高温环境下,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水化反应过早,从而引起裂缝和不均匀的收缩。

在低温下,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减慢,导致混凝土的硬化时间延长。

结论: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具有重要影响。

在实际工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和控制温度变化,以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可以通过采取有效的措施,如合理设计和施工技术、使用温度控制体系等来实现。

未来的研究也应继续深入探索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机理,以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建筑设计和施工指导。

(字数:394)。

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标准

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标准

混凝土施工中温度控制标准一、前言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一环,而控制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则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标准。

二、混凝土的温度控制1.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受许多因素的影响,而温度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普通混凝土在20℃左右的环境下,常规养护28天后可以达到设计强度的70%~80%。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控制混凝土的温度,以确保其达到设计强度。

2. 混凝土的升温速率混凝土的升温速率是指混凝土在浇筑后从初始温度到最高温度的时间。

混凝土的升温速率越快,混凝土内部的应力就越大,会导致混凝土开裂。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必须控制混凝土的升温速率。

3. 温度控制的方法(1)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混凝土的初始温度会影响混凝土的升温速率。

因此,在混凝土施工前,可以通过降低混凝土的初始温度来控制混凝土的升温速率。

(2)使用低温混凝土低温混凝土是指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冰块或冰片,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低温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控制混凝土的升温速率。

(3)隔离混凝土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通过隔离混凝土,减少混凝土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

隔离混凝土的方法包括使用遮阳板、覆盖保温材料等。

(4)灌注冷水在混凝土施工中,可以通过灌注冷水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

灌注冷水可以有效地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从而控制混凝土的升温速率。

三、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控制标准1. 混凝土初始温度混凝土施工前,应控制混凝土的初始温度在5℃~20℃之间。

如果混凝土的初始温度过高,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2. 混凝土升温速率混凝土的升温速率应控制在5℃/h以下。

如果混凝土的升温速率超过了5℃/h,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升温速率。

3. 混凝土最高温度混凝土的最高温度应控制在70℃以下。

如果混凝土的最高温度超过了70℃,应采取措施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4. 混凝土降温速率混凝土的降温速率应控制在10℃/h以下。

浅谈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浅谈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

浅谈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混凝土质量问题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是经常会见到的,由于混凝土质量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因此,目前已经得到了工程师们的广泛关注。

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引起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温度就是最主要的一个因素,如果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就要充分了解温度对混凝土施工所产生的影响,进而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制定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从而确保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温度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1.1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我们都知道,混凝土是由水泥、集料、拌和用水以及添加剂组成的混合物,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对其比例进行合理分配,然后通过搅拌形成所需的混凝土。

实践表明,不同温度下搅拌的混凝土,其强度也有一定区别。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水泥会发生水化反应,这种水化反应在温度越高的条件下,反应越快。

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我们将温度以10℃为标准来逐级升高,那么水泥的水化反应速率就是以70%的速率逐级增长,由此可见,温度的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

1.2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施工经验告诉我们,在炎热天气下同样材料制成同等稠度的混凝土拌和物总要比寒冷天气多用一些水。

同样拌和物的坍落度确实是随着它的温度升高而减小的。

由此可见,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施工人员必须对其给予高度重视。

1.3温度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裂缝是混凝土制作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首要问题,就目前混凝土施工的现状来看,能够引起裂缝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从而在表面引起拉应力,气温降低在混凝土表面引起拉应力等,这些拉应力一旦超出了混凝土自身的抗裂能力,那么就会出现图片1中所展示的裂缝问题,裂缝问题的存在必然会大大降低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因此,掌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防止混凝土裂缝至关重要。

二、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季节不同,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也不一样,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混凝土施工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针对夏季和冬季两个季节来探讨混凝土施工的注意事项,以期为今后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施工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及控制策略

施工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及控制策略

施工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及控制策略混凝土工程是建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混凝土是用水泥、骨料、掺合料、水和外加剂等原料按照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

然而,混凝土的成型和固化过程容易受到施工环境温度的影响。

本文将从混凝土成型、强度发展、裂缝产生、耐久性、施工措施、减缓固化速度、温度控制等方面,探讨施工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及相应的控制策略。

一、混凝土成型施工环境温度对混凝土成型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应在5℃-40℃之间。

过高的施工环境温度会使混凝土过早硬化,导致浇筑困难,减少施工时间,同时也增加了混凝土的受力不均匀性,影响工程质量。

而过低的温度则可能导致混凝土凝结缓慢,甚至无法凝结,从而对整个工程进度造成严重影响。

二、强度发展混凝土的强度发展受施工环境温度的影响。

温度过低会导致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减缓,混凝土的早期和中期强度发展缓慢,从而影响整体工程的强度要求。

而温度过高则会导致水化反应过程加速,混凝土强度发展过快,容易出现裂缝,并且强度发展不均匀,影响工程的整体稳定性。

三、裂缝产生施工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工程还会直接影响裂缝的产生。

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混凝土的体积收缩或膨胀,不同部位的收缩或膨胀程度不一致,容易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会影响建筑物外观美观,更严重的是会影响到混凝土的结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四、耐久性施工环境温度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水化反应加速,导致水泥胶凝体变得疏松,从而削弱混凝土的耐久性。

特别是在冷却阶段,高温环境下产生的裂缝使得混凝土更容易被渗透和侵蚀,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

五、施工措施针对施工环境温度对混凝土工程的影响,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控制温度。

首先,可选用合适的水泥品种和掺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耐高温和低温能力;其次,可以适当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增加骨料的大小和结构,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温变形能力;此外,可以利用降温剂、冷却水等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温度。

混凝土浇筑温度对其性能有何影响

混凝土浇筑温度对其性能有何影响

混凝土浇筑温度对其性能有何影响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重要材料。

而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对于其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混凝土浇筑温度。

简单来说,混凝土浇筑温度就是混凝土在浇筑时的初始温度。

这个温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比如原材料的温度、环境温度、搅拌过程中的热交换等。

当混凝土浇筑温度过高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方面,高温会加快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

这就意味着混凝土在早期会迅速产生大量的水化热,内部温度急剧上升。

由于混凝土的导热性能相对较差,内部产生的热量难以迅速散发出去,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与外部之间产生较大的温度梯度。

这种温度梯度会引发温度应力,如果温度应力超过了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这些裂缝不仅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更严重的是会降低混凝土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

另一方面,过高的浇筑温度还会使混凝土的坍落度损失加快。

这会导致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变差,难以进行均匀的浇筑和振捣,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质量。

此外,高温还可能导致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过快,使得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缺水,进而影响其强度的发展。

相反,如果混凝土浇筑温度过低,也会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低温会延缓水泥的水化反应,从而延长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硬化时间。

这可能会导致施工进度的延误,增加施工成本。

而且,在低温条件下,混凝土中的水分可能会结冰,体积膨胀,从而破坏混凝土的内部结构,降低其强度和耐久性。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性能,我们需要将浇筑温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一般来说,对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 28℃;对于普通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低于 5℃。

那么,如何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呢?这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在原材料方面,可以采取对水泥进行预冷却、使用低温的骨料和水等措施。

比如,在炎热的天气,可以给骨料遮阳、洒水降温;对于水,可以采用加冰块的方式降低温度。

在搅拌和运输过程中,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例如,缩短搅拌时间,减少搅拌过程中的热量产生;使用具有保温性能的运输车辆,避免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温度升高或降低。

水泥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水泥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
2.2混凝土中产生的如果是表面裂缝,那么对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影响不大,容易解决,但是如果出现的贯穿性裂缝会降低建筑结构的刚度,从而影响到结构物功能的正常发挥。
2.3裂缝的出现让侵蚀性介质容易进入混凝土内部,导致混凝土腐蚀、碳化,损坏混凝土的表面以及降低其强度,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3.混凝土裂缝控制的措施
[2]张倩倩.新铺和硬化水泥混凝土路面温度场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
[3]吴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泥混凝土路面动载与温度应力分析[D].长安大学,2012.
[4]张艳聪,高玲玲,申俊敏.施工环境温度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应力强度比影响研究[J].施工技术,2014,17:93-96.
[5]魏焕芬.温度对水泥混凝土裂缝的影响[J].交通世界(建养.机械),2010,Z1:171-172.
因水泥水化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其水化释放的水化热会引起混凝土浇筑块内部温度和温度应力的剧烈变化,使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
2.混凝土温度裂缝的危害
2.1因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多数为地下连续墙、筏板、箱型基础等,一旦出现温度裂缝适合,最主要问题就是造成地下室的渗漏问题,而这个问题不但处理困难、花费巨大,而且还延长了工程的交付使用时间,降低了结构的使用功能。甚至有时因在结构物的使用过程中出现多次堵漏,而堵漏成本高于土建成本现象。
3.3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因此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工艺

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工艺

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工艺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冬季的到来常常给混凝土施工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严重影响了其质量和施工进度。

本文将从温度、水泥水化、施工工艺等方面入手,探讨混凝土冬季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及工艺,旨在为广大施工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一、温度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1. 低温对混凝土的影响混凝土的凝固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其凝固速度随着温度的下降而减慢。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明显延长,从而导致其强度的降低。

在低温情况下,水泥浆体中的水可能会结冰,使得水泥颗粒不能完成水化反应,材料的强度和稳定性都会受到影响。

低温是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最主要的质量影响因素之一。

2. 热胀冷缩对混凝土的影响温度的变化会引起混凝土体积的变化,即热胀冷缩现象。

在冬季,由于昼夜温差大,混凝土的体积也会出现较大的变化。

这种周期性的热胀冷缩变化会导致混凝土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影响其整体的稳定性和强度。

二、水泥水化与混凝土质量水泥水化是混凝土形成的核心过程,水化反应的进行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化速度。

而冬季低温对水泥水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化反应速度变慢,二是水化热量释放不足。

1. 低温对水化反应速度的影响低温环境下,水泥浆体中的水分易于结冰,导致水化反应速度大大降低。

特别是在0℃以下的极端低温环境下,水化反应速度会几乎停止,从而影响混凝土早期强度的形成。

2. 低温对水化热量释放的影响水泥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的过程,水化热量的释放会使混凝土体温度升高,有利于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

但在低温环境下,水泥浆体中的水分容易结冰,导致水化热量不能有效释放,影响了水泥的水化反应,进而影响了混凝土的整体质量。

三、冬季施工工艺的影响1. 混凝土配合比的调整在冬季施工中,可通过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来提高其抗冻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可适量增加水泥的用量,减少水灰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抗渗性。

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

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及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一、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混凝土温度控制标准是为了确保混凝土制作过程中得到合理的温度控制,从而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浇筑温度混凝土浇筑温度应控制在15℃~30℃之间,最高不得超过35℃。

混凝土浇筑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的凝结和固化过快,从而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此外,高温还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收缩和变形等问题。

2.混凝土的初始养护温度混凝土浇筑后应立即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以避免混凝土干裂。

初始养护温度应控制在5℃~35℃之间,最好保持在20℃~25℃之间。

如果温度过低,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会延长,影响混凝土强度的提高。

如果温度过高,混凝土的水分蒸发会过快,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发展。

3.混凝土的养护温度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应控制在5℃~35℃之间。

如果温度过低,混凝土的水分会冻结,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如果温度过高,混凝土的水分蒸发会过快,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4.混凝土的最终养护温度混凝土在混凝土的最终养护期间应控制在5℃~35℃之间。

如果温度过低,混凝土的水分会冻结,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如果温度过高,混凝土的水分蒸发会过快,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二、混凝土温度控制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对混凝土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以下从混凝土强度、耐久性、收缩和变形等方面进行分析:1.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在制作过程中,如果温度控制不当,混凝土的强度会受到影响。

如果混凝土浇筑温度过高,混凝土的凝结和固化会过快,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此外,温度过高还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收缩和变形等问题。

如果混凝土的养护温度不当,混凝土的强度也会受到影响。

如果养护温度过低,混凝土的水分会冻结,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如果养护温度过高,混凝土的水分蒸发会过快,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2.混凝土耐久性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受到温度控制的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温度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1.1温度变化对水泥水化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是由水泥、集料、拌和用水及外加剂等组成的混合物。

在混合物拌制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是水泥的水化反应,水泥水化速度与水泥细度有关,同时也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越高,反应越快。

其间的关系服从普遍适用于各种物理化学反应的通用的Arrhenius定律。

根据许多学者研究,硅酸盐水泥在常温下水化时的激活能E值约在30—40kJ/mol之间变化。

设E=40kJ/mol,则温度从20℃上升至40℃时反应速率k值将增加185%,温度上升至60℃时k值将增加624%。

反之,如果温度降低至10℃和0℃(273K),则k值将分别减小44.6%和7.03%。

简言之,如果说温度是按算术级数升高的话,那么反应速率是在实用的温度范围内以每升高10℃大约增长70%的速率按几何级数增长的,反之亦然。

由此可见水化速率要比温度的变化强烈的多。

这给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增长速率提供了研究依据。

在上世纪80年代初,Carino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做了一项试验,用水灰比等于0.43的标准试件在指定温度下浇制、密封和养护,直至指定龄期测定其抗压强度,不同温度下的混凝土强度增长如图1所示。

试验说明,混凝土浇筑后强度的增长速率是随着养护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的,也是随着龄期的增长而渐减的。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要是在形成强度的前10d左右的时间,而对混凝土在28天后的强度影响比较小。

1.2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施工经验告诉我们,在炎热天气下同样材料制成同等稠度的混凝土拌和物总要比寒冷天气多用一些水。

同样拌和物的坍落度确实是随着它的温度升高而减小的。

试验结果显示,为了使一般混凝土拌和物具有相等的坍落度(75mm),拌和物的温度每升高10℃,每1m3就需要增加约7kg的拌和用水(见图2)。

拌和物的稠度(坍落度)主要取决于固体颗粒间的相互摩擦,除了水对这种内摩擦有一定的润滑作用以外,还与其中所含气泡有关,空气的存在等于增加了水泥浆含量而减少了集料含量,因此可以较为明显地削减稠度。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温度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性能受温度变化的影响非常大。

温度变化可以对混凝土的强度、收缩性、耐久性和施工等特性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温度变化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

在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会影响水泥的水化反应。

高温会加速水泥的水化反应,促进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发展,但过高的温度也会导致混凝土快速干燥和收缩,造成开裂的风险。

相反,低温会减缓水泥的水化反应速度,延缓混凝土的强度发展。

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可能较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冰水晶的形成会增加混凝土的强度。

其次,温度变化还会影响混凝土的收缩性。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温度变化会导致混凝土的热收缩和湿度收缩。

热收缩是由于水泥水化时释放出的热量导致混凝土的体积收缩。

高温下的混凝土热收缩较大,可能导致裂缝的产生。

湿度收缩则是由于水分的蒸发引起的混凝土干燥收缩。

在干燥环境下,混凝土的干燥收缩较大,但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水分的蒸发速度较快,使得湿度收缩的影响减小。

此外,温度变化还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重要影响。

温度变化会引起混凝土的热胀冷缩,从而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应力变化。

高温会引起混凝土的膨胀,而低温则会导致混凝土的收缩。

长期的温度变化会加速混凝土的老化过程,增加混凝土的开裂和损坏风险。

最后,温度变化还会对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产生影响。

温度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和硬化速度。

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较短,需要更快地完成浇筑和养护过程。

同时,高温还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迅速蒸发,需要增加养护措施,以防止混凝土表面的开裂和干缩。

总结来说,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措施。

此外,应该根据温度变化情况进行养护和维护,以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损坏。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

混凝土的施工温度与裂缝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或者较低的环境下,可能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

下面将从施工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裂缝的形成机理以及预防裂缝的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施工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 混凝土强度:混凝土的强度与固化过程中的温度密切相关。

施工时如果温度太高,会导致水分的过早蒸发,影响混凝土的固化过程,从而降低强度。

如果温度太低,则会延缓混凝土的固化速度,也会影响强度的发展。

2. 混凝土收缩性: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收缩产生的应力可能会引起裂缝。

高温下混凝土的水分蒸发速度加快,收缩速度增大,容易发生裂缝。

低温下水分困在混凝土中,无法蒸发,也容易引起收缩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形成。

3. 混凝土抗冻性: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指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抵抗冻融循环的能力。

如果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温度过低,可能导致混凝土内部形成大量的冰晶,破坏混凝土的结构,进而降低混凝土的抗冻性,产生裂缝。

4. 混凝土的耐久性:施工温度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也有一定影响。

温度过高会导致混凝土内部的气孔增多,水泥石中的水化产物减少,从而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

而温度过低则会降低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碳化性。

二、裂缝的形成机理1. 温度应力引起的裂缝:混凝土在固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而收缩会产生应力。

当混凝土内部的应力超过其强度时,就会发生裂缝。

在温度变化过程中,混凝土由于热胀冷缩,产生的温度应力也会导致裂缝的形成。

2. 冻融应力引起的裂缝:在低温环境下,混凝土中的水分会结冰膨胀,形成冻融应力。

如果混凝土的抗冻性不足,就会产生裂缝。

尤其是在高含水率的混凝土中,当冻融应力超过混凝土强度时,就容易发生裂缝。

3. 混凝土干缩引起的裂缝:在混凝土的固化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会使混凝土收缩。

特别是在高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干缩速度较快,容易产生裂缝。

另外,混凝土的不均匀干缩也会引起裂缝的形成。

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控制

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控制

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混凝土作为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要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温度与湿度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控制方法,并分析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一、温度控制1. 温度的影响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温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混凝土早期强度过快增长,但长期强度会降低,还可能导致开裂;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延缓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使其无法达到设计强度。

2. 温度控制的方法(1)保温措施:在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保温措施,例如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防止混凝土过早散热。

同时,可以在混凝土搅拌时控制混凝土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

(2)水泥的选择:选择适当的水泥类型和配比,根据施工条件和气候条件来确定水泥用量。

一般情况下,使用低热水泥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早期温升。

(3)降温措施:在高温季节进行混凝土施工时,可以采取降温措施,如使用冷却剂,向混凝土中添加冰块等,以降低混凝土的温度。

二、湿度控制1. 湿度的影响混凝土的湿度对其早期强度和干缩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适当的湿度可以促进水化反应,使混凝土获得更好的强度;而过高或过低的湿度则会影响水化反应,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 湿度控制的方法(1)覆盖保湿:在混凝土浇筑后,及时覆盖保湿材料,如湿麻袋、湿布等,以防止水分的过快蒸发。

保湿时间的长短需要根据气候条件和混凝土的硬化程度来确定。

(2)增加添加剂:可以向混凝土中添加保湿剂,如防水剂、保水剂等,以提高混凝土的湿度保持性能。

(3)控制施工时间:在高温季节,可以选择在早晨或傍晚进行混凝土施工,避免高温时段施工,以减少水分的蒸发。

三、温度与湿度控制的综合考虑混凝土的温度与湿度控制要综合考虑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湿度的过快蒸发,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水化反应;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延缓混凝土的硬化过程,降低水化反应的速率。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综合考虑,采取合适的措施,保持合适的温度与湿度。

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温度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1.温度与混凝土性能的关系温度变化对水泥水化及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合物是由水泥、集料、拌和用水及外加剂等构成的混淆物。

在混淆物拌制过程中主要发生的化学变化是水泥的水化反响,水泥水化速度与水泥细度相关,同时也是跟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温度越高,反响越快。

此间的关系服从广泛合用于各种物理化学反响的通用的Arrhenius 定律。

依据很多学者研究,硅酸盐水泥在常温下水化时的激活能 E 值约在30—40kJ/mol 之间变化。

设 E=40kJ/mol,则温度从 20℃上涨至 40℃时反响速率k 值将增添 185%,温度上涨至60℃时 k 值将增添 624%。

反之,假如温度降低至 10℃和 0℃(273K),则 k 值将分别减小%和%。

简言之,假如说温度是按算术级数高升的话,那么反响速率是在适用的温度范围内以每高升10℃大概增添70%的速率按几何级数增添的,反之亦然。

因而可知水化速率要比温度的变化强烈的多。

这给低温条件下混凝土的强度增添速率供给了研究依照。

在上世纪 80 年月初, Carino 在美国国家标准局做了一项试验,用水灰比等于的标准试件在指定温度下浇制、密封和保养,直至指定龄期测定其抗压强度,不一样温度下的混凝土强度增添如图1 所示。

试验说明,混凝土浇筑后强度的增添速率是跟着保养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的,也是跟着龄期的增添而渐减的。

温度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主假如在形成强度的前10d 左右的时间,而对混凝土在 28 天后的强度影响比较小。

温度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混凝土拌和物的和易性施工经验告诉我们,在酷热天气下相同资料制成相同稠度的混凝土拌和物总要比严寒天气多用一些水。

相同拌和物的坍落度的确是跟着它的温度高升而减小的。

试验结果显示,为了使一般混凝土拌和物拥有相等的坍落度( 75mm),拌和物的温度每高升 10℃,每 1m3 就需要增添约 7kg 的拌和用水(见图 2)。

拌和物的稠度(坍落度)主要取决于固体颗粒间的互相摩擦,除了水对这类内摩擦有必定的润滑作用之外,还与此中所含气泡相关,空气的存在等于增添了水泥浆含量而减少了集料含量,所以能够较为显然地减少稠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场试验20±5℃便于操作的场地:整理资料的工作室(用于记录、台账等);制作试件的操作室(混凝土预养护温度20±5℃);标准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值班休息室等。

同时应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上墙。

一般试验操作室(含工作室)要求使用面积10~15m²。

标准养护室根据工程的大小建立,面积一般为5~15m²,室内墙面、顶面做聚苯材料保温,安装温湿度自动控制器(制冷制热、喷水),保证养护室温度20±2℃,相对湿度95%以上。

600℃实体检测强度:以前工程结构验收时,往往采用回弹的方法对结构构件进行强度检测。

由于回弹是利用构件表面硬度换算为构件抗压强度,受各种外界因素影响较大(平整度、光洁度、密实度、碳化)所以评定验收存在较多误差。

现在采用实体验收,即:在建筑结构安全重要部位浇注混凝土时多成型一组试件,与结构同时进行养护,当养护温度与时间积累计达到600℃×天的积时,将此试件送交有资质的试验室进行抗压强度检测,数理统计后再乘1.1系数取用。

外加剂配制80℃外加剂在配置大体积混凝土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效减水,减少混凝土中自由水,从而减小后期的收缩;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使混凝土水化速度放慢,使强度增长推迟,应力产生也会持后;适当加入膨胀剂在充分湿热养护的条件下,能产生部分膨胀值,以抵消硬化后的部分收缩(内部最高温度小于80℃时才有此效果)。

配合比水化热温度水泥是混凝土产生热源的最根本的材料,用量的多少与温度高低有直接的关系。

利用外加剂的作用,在水灰比不变的前提下尽量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降低温度。

采取增加掺合料的方法,用低水胶比保证强度混凝土。

混凝土中总用水量的20%左右用于水泥水化,其余均为工作性要求。

当总用水量越多时,水泥水化的量就会增加,前期水化会越充分,速率也会越快,对整体控制温升值很不利。

所以有效减少水的用量,也是很关健的措施。

浇注温度减小混凝土开裂的措施:1、降低混凝土拌合物浇筑温度;2、延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硬化后的早期强度发展不要过快;3、低热水泥;4、用粉煤灰部分取代水泥;5、用低热膨胀(收缩)系数的骨料;6、少量稳定的引气成分;7、选择水泥要以耐久性为基础,不能只注意强度。

温度应力一、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1、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一般约30d。

这个阶段的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混凝上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

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时开始至混凝土冷却到稳定温度时为止,这个时期中,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的冷却以及外界气温的变化而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所形成的残余应力相叠加。

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不大。

3、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

温度应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2种的残余应力相叠加。

二、温度应力形成原因温度应力形成的原因可分为两类:1、自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止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

例如,桥梁墩身、结构尺寸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间出现压应力。

2、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

如箱梁顶板混凝土和护栏混凝土。

以上2种温度应力往往与混凝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三、温度的控制和防止裂缝的措施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控制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2个方面着手。

控制温度的措施1、采用改善骨料级配,用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对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应减少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采取保温措施。

四、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免基础大起大伏。

3、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

因此,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

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其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从而达到2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是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另一方面是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

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

混凝土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

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

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

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温度产生的裂缝水泥水化产生很多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值很高,形成内部受压外部受拉,规范规定当受压温度与受拉温度超出25℃时,会产生温差应力,其累计值过大就易使混凝土温差层开裂。

升温过程也是应力产生的过程,升温速度越快,应力产生越大。

如果降温时的速率大于升温时,形成降温温度梯度过大产生应力,也会使混凝土的内部出现开裂。

以上两种开裂的表现形式是很难见的,一般只有依靠测温记录的数值来判断。

所以测温的重要性就在于此。

降低最高温度:1、降低温升值:(1)选用低热水泥;(2)或选用低标号水泥;(3)尽量降低水泥用量;(4)掺加低收缩掺合料。

2、降低浇筑温度值:(1)使用低温水;(2)砂石冷却;(3)混凝土罐车保温或水冲降温;(4)遮阳或覆盖。

3、掺加缓凝剂延缓峰值时间。

4、基础混凝土内掺加大块石料(吸收部分热量)。

5、放慢浇筑速度:根据环境条件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使热量逐步释放达到降低最高温度值的目的。

升温阶段:混凝土终凝后开始硬化并产生热,中心温度不断上升并往四面扩散,建议此时仅覆盖塑料布即可,不要进行保温处理,以免造成温度积蓄过多,会延长降温阶段的时间。

降温阶段:混凝土温度达到峰值并持续一段时间后开始降温,这个阶段是大体积混凝土关键阶段。

一般测温点以平面5~8m的间距布置在结构有代表性的位置,垂直基准点布置在混凝土上表面往下(表层)和下底面往上(底层)50mm~100mm处,控制指标以相邻两点的层温度差值不大于25℃,表层点值与混凝土表面(塑料布与混凝土间)的温度差不大于25℃,是控制混凝土表层与表面不出现开裂。

由于混凝土块体在升温及降温阶段都处在塑料布覆盖的条件下,与大气环境不产生介质交换,所以大气温度与块体内部温度不产生利害关系,不考虑控制指标。

但可以考虑与表面的温度差。

由于降温是一个缓慢的阶段,随时观察测温结果对混凝土块体进行适宜的保温养护是非常重要的,从经验中总结出,当温度差连续12h(4h×3)超标时就应考虑加强保温处理。

当温度差连续12h小于15℃时,可采取白天掀开部分保温层降温,这样有利于整体施工进度。

关于降温速率:如前所说,控制降温速率是很重要的工序,过快的降温速度会使混凝土应力松弛过快出现开裂。

有关规范要求降温速率在 1.5℃/d,从经验中总结降温速率可控制在 2.0℃/d~3.0℃/d,因为这个速率对于膨胀剂的7天潮湿养护是可以达到的,同时施工一般也能满足。

对于施工放线要视温度及温差的具体情况来定,一般可采取:不撤保温,定主要基准点和白天气温好逐步掀开保温层放线。

养护: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应该达到两种目的:保持充分潮湿和控制温差。

采用何种养护方式主要看施工季节和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升值来确定,但最终都必须保证混凝土不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开裂。

拆模与加筋在商品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要求新浇筑的商品混凝土尽早拆模。

当商品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商品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

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

在商品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商品混凝土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商品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加筋对大体积商品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商品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

只是对一般钢筋商品混凝土有影响。

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

钢的线胀系数与商品混凝土线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

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商品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商品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²。

因此,在商品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

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

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商品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

商品混凝土和钢筋商品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

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