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
李清照一生总结简短
李清照一生总结简短
李清照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文学家,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其作品远销海内外,影响深远。
据史书记载,李清照属于一个人才辈出的
家族,父亲李复以官至工部侍郎,兄长李清则是南京礼部尚书。
李清照的
一生可谓富有传奇色彩,以下简要总结:
一、早年生活:李清照于1084年出生在济南,其父亲任职官员,兄
长李清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
她从小聪明伶俐,喜好文学,爱好书法、音乐等艺术,被誉为“才女”。
二、婚姻生活:李清照于16岁时与放浪不羁的大才子赵明诚相识相恋,两人最终结为夫妻,但因赵明诚早逝,李清照过着孤寂的寡妇生活。
但她并没有因此放弃文学创作,反而在孤独中寻得更多的灵感。
三、文学成就:李清照以其高超的文学天赋,创作出一大批优秀的词
作品。
尤以她的爱情词、婉约词最为著名。
她的词作不仅表达了对爱情、
亲情、友情的深情追求及对生活的感悟,同时在表现情感时融入了美的审
美趣味,追求精致、细腻的艺术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特色。
四、晚年生活:晚年的李清照虽坎坷艰难,但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
爱和对文学的创作。
她在晚年创作了许多具有深刻思想、感人至深的作品,成为中华文学珍贵的遗产。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和人生经历,成为了后人倍受推崇的文学篇章。
她
凭借才情与毅力,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女性诗人和文学家之一、她对文化的热诚、对艺术的执着,对生命的热爱、对爱情的执著,都将成
为后人永远珍藏的记忆。
李清照一生经历
李清照一生经历李清照一生经历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李清照一生经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
她生于神宗元丰七年二月初五日(公元1084年3月13日),卒于高宗绍兴二十五年四月初十日(公元1155年5月12日)。
她出生于书香门第。
早期生活优裕。
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共同从事学术研究。
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赵明诚病死,李清照境遇孤苦。
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词。
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
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
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然景物,韵调优美。
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等。
后期多慨叹身世,怀乡忆旧,情调悲伤。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
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样令人崇敬。
她既有巾帼之淑贤,更兼须眉之刚毅;既有常人愤世之感慨,又具崇高的爱国情怀。
她不仅有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高远的理想,豪迈的抱负。
她在文学领域里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
在同代人中,她的诗歌、散文和词学理论都能高标一帜、卓尔不凡。
而她毕生用力最勤,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则是词的创作。
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
她不追求砌丽的藻饰,而是提炼富有表现力的“寻常语度八音律”,用白描的手法来表现对周围事物的敏锐感触,刻画细腻、微妙的心理活动,表达丰富多样的感情体验,塑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历史故事集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历史故事集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汉族,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以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分享两篇关宋代李清照的故事吧。
女词人李清照金兵横行中原,但是南宋王朝却没有丝毫抵抗的准备,宋高宗在行都扬州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公元1129年正月,金将宗翰带兵南下,接连攻下许多城池,沿路南宋官员降的降,逃的逃,金兵前锋很快渡过淮河,逼近扬州。
宋高宗正在扬州行宫寻欢作乐,听到金兵打来,才手忙脚乱带了五六名亲信太监,骑上马,一口气狂奔到江边,找到一只小船,连夜渡江。
金兵在扬州大肆烧杀抢掠,最后放火把扬州烧成一片焦土,才满载掠夺到的财宝退回北方。
宋高宗逃到临安,把黄潜善、汪伯彦撤了职,南宋朝廷发生了一场内讧。
金太宗见南宋王朝腐败可欺,这年十月,又派大将兀术大规模南侵,占领了建康(今江苏南京)。
宋高宗听说金兵追来,又从临安逃到越州(今浙江绍兴),从越州逃到明州(今浙江宁波)。
兀术带兵紧紧追赶,宋高宗走投无路,就乘着海船,漂洋过海逃到温州。
直到金兵北撤,才回到临安。
金兵南下的残暴掠夺,宋王朝的腐朽昏庸,给人民带来了说不尽的苦难,许多人家遭受了家破人亡的痛苦。
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也有同样的悲苦遭遇。
李清照是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是我国著名女词人。
她父亲李格非也是个文学家,在宋徽宗时期做过官,因为为人正直,又是苏轼的学生,受到蔡京的打击。
李清照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十分爱好文学,喜欢吟诗作画,特别是作词方面,有很高的成就。
十八岁那年,她结了婚。
她的丈夫赵明诚也是个官家子弟,夫妻俩志同道合,除都能诗善文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收藏金石(古代铜器和石碑上镌刻的文字书画)。
这些文物既是我国古代的精湛艺术,又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材料。
那时候,赵明诚还在京城太学里读书。
赵、李两家虽然都担任不小的官职,但不是豪富人家,没有多余的钱让他们购买文物。
中国历史故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时是怎么死的?
中国历史故事-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简介李清照时是怎么死的?人物档案姓名:李清照字号:号易安居士国籍: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时代:北宋出生地: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出生时间:公元1084年去世时间:公元1155年父亲:李恪母亲:王氏丈夫:赵明诚、张汝舟主要成就:诗词创作、诗词理论颇佳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主要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北宋著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及”词国皇后“之称,婉约词派代表人物。
公元1084年,李清照出生在齐州章丘的书香世家李家,所以李清照早期生活极为优渥。
她的父亲虽非精通经史,但长于散文,且藏书丰富,而她的母亲王氏同样也是一位知书识礼之人。
出生在书香门第,使得李清照从小就经受家庭熏陶,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下打下了文学基础,小小年纪便已经是文采出众。
李清照长到十八岁,与二十一岁的太学生赵明诚成亲。
赵家是金石家,家财颇丰,李清照嫁过去之后过的也是优渥舒适的生活。
她与丈夫感情甚好,虽然古代看重”女子无才便是德“,但是他的丈夫却极为欣赏她这般的女子。
两人婚后一起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并想要著书立传。
在这段时间里,李清照的词作多写女子闺中之怨以及对远行丈夫的思念。
后来金军攻入中原,她与丈夫定居之所青州陷落,只能随丈夫匆匆逃往南方避难。
在这一段时间里,跌宕的生活,让李清照倍感哀伤。
《金石录后序》:”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
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
“这也就算了,更悲惨的是她的丈夫在这一段时间里过世,李清照此后过上了流离南方,孤独凄苦的生活。
后来与丈夫费心收集的书画被人盗走,更是对其打击深重,此后词作开始转写现实生活的忧患。
战乱之时,女子本就不易,更何况是一位独身的女子。
无论了是生活的悲戚,还是精神上的孤独,让李清照选择了再婚。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经典的十首诗词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经典的十首诗词“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最经典的十首诗词简介:李清照(1084年-1155年),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除诗词外,李清照还擅长书画,兼通音律,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最经典的十首诗词:《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红藕香残玉蕈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消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点绛唇》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夜来沈醉卸妆迟,梅萼插残枝。
酒醒熏破春睡,梦断不成归。
人悄悄,月依依,翠帘垂。
更挪残蕊,更拈馀香,更得些时。
《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四叠阳关,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长水又断,潇潇微雨闻孤馆。
惜别伤离方寸乱,忘了临行,酒盏深和浅。
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
《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的主要成就
李清照的主要成就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诗人、散文家,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主要成就不仅体现在其文学作品上,更是在她对中国文学史的影响上。
本文将从李清照的生平、文学成就、文学影响等方面,探讨她的主要成就。
一、生平李清照,原名李叔同,字易安,号易安居士,生于南宋宁宗宝祐元年(1084年),逝世于南宋理宗宝祐六年(1151年),享年68岁。
她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父亲是南宋著名文学家李觏,兄长李复言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家庭环境对她的文学才华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
李清照的一生,经历了战乱、家庭变故、流亡等多种困难,但她始终坚持文学创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
二、文学成就李清照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其诗歌和散文方面。
1.诗歌李清照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婉约细腻,以爱情、家国、人生哲理为主题,表现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想。
她的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声声慢》、《如是》等,这些诗歌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经典之作。
2.散文李清照的散文作品以随笔为主,以自然景物、人情世故为题材,表现了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性的关怀。
她的代表作品有《庐山谣》、《浪淘沙·北戴河》等,这些作品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中国文学史的珍贵贡献。
三、文学影响李清照的文学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诗歌的影响李清照的诗歌风格独特,成为了南宋诗歌的代表之一。
她的诗歌对后世的诗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明代文学家杨慎、清代文学家纳兰性德等,都受到了她的启发和影响。
2.对散文的影响李清照的散文作品开创了以随笔为主的文学风格,成为了中国散文史上的重要篇章。
她的写作风格简洁明了,富有感情色彩,影响了后世的散文创作。
3.对女性文学的影响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她的文学成就为后世女性文学家树立了榜样。
她的文学作品中充满了女性的情感和思想,具有很强的女性意识,对后世女性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传奇人物,她的文学成就和影响不仅体现在她的文学作品上,更是对中国文学史的重要贡献。
李清照历史资料
李清照历史资料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
宋代(两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由店铺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
李清照——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
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
“靖康之变”发生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陵地带。
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后被推崇为宋朝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
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藻清丽而闻名一时。
这一方面得自家传。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
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满的爱情和家庭为李清照的创作提供了优越的环境。
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
李清照有多漂亮
李清照有多漂亮
1、李清照有多漂亮说法一,非常漂亮。
李清照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是古代无数男子的梦中情人,不仅长得十分漂亮还特别有才华,还玩的非常开。
生活上的李清照嗜酒爱赌,经常一边喝着酒一边写着诗,一次李清照喝醉后误入莲花深处,随后被周围的景色所吸引,便提笔写下了《如梦令》。
李清照的性格非常的豪爽,写下了很多豪言状语。
在感情上敢爱敢恨,为了爱情嫁给了小她20岁的张汝州,活出了她想要的人生;
2、李清照有多漂亮说法二,不漂亮。
纪连海表示在很多人印象中,李清照应该是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容貌柔美,气质婉约,就像是林黛玉一般,李清照的词派都是婉约派。
真实的李清照却是相当的泼辣,豪爽大胆。
李清照有喝酒、写诗、怼大佬三大爱好。
在李清照的58首词中有28首都提到了酒,有人形容李清照不是在写词就是在喝酒的女中豪杰,从14岁喝到71岁,有人分析李清照个子很高大,力气也不小,跟美女形象不沾边;
3、李清照有多漂亮说法三,古典瘦美人。
李清照是位才女千年来没人否认过,没有人评论她的长相。
关于李清照的长相从遗传学角度来说,父母都是才貌双全无论继承哪一方都是非常漂亮的,李清照从小就很聪明,她父亲和朋友间的交游和唱经常会带上李清照,可想象李清照即使不是绝色美女至少也是个非同一般美女,从当时审美潮流来看她的长相即符合宋代人审美眼光,又符合21世纪当代人的审美,看她画像可看出古典瘦美人;。
李清照一生总结
李清照一生总结引言李清照(1084年-1155年),北宋著名女词人,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一生经历了丰富多彩的人生,以及艺术创作上的骄人成就。
本文将以她的一生为线索,对其经历和作品进行总结与分析。
早年生活李清照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其父李格非是北宋谏官。
由于家庭的背景,她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
在她幼年时期,李清照就显示出了对文学的天赋和热爱。
她对诗词的学习和创作势头迅猛,在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写出了一些脍炙人口的作品。
婚姻与旅居李清照于年仅16岁时与赵明诚结婚,但他们的婚姻并不幸福。
赵明诚经常外出旅游,而李清照则留在家中独自思念。
在这段不幸的婚姻中,她创作了许多悲伤的词曲,成为传世佳作。
随后,由于赵明诚的调任,李清照在南京旅居多年。
在这段时间里,她结识了许多文人雅士,与他们进行交流并增进了自己的文学造诣。
人物形象李清照以才女形象为人所熟悉,但她的才华并不仅限于文学创作。
她亦擅长音乐、绘画,并对诗词理论有深入的研究。
她的词作独具一格,富有情感表达力。
她的创作题材广泛,包括山水田园、儿女情长以及时事社会等,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创作风貌。
创作风格李清照的文学风格与当时的其他词人有明显的差异。
她在抒情表达上更加细腻而深沉,充满了对生活的痛苦和追求。
她的文字清雅而又充满了力量,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
她对于音乐的理解也影响到了她的词作,使其更加优美动人。
文学成就在文学创作方面,李清照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她的词作在词坛上享有盛誉,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作品多次被选为文学选本的主要内容,流传至今。
李清照的文学成就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的创作风格和创作思想也成为后世词人的借鉴。
后世评价李清照的才华和成就被后世所赞誉。
在清代,清人对她的评价更是非常高,将她与另一位女词人曹雪芹并列,并把她们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
从她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她的真实情感和对于生活的思考,这也是让她的词作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清照生平简介300字
李清照生平简介300字
李清照(1084年-1151年),字易安,号易安居士,南宋文学家。
李清照出生在临安(今浙江杭州),原籍河南开封。
她是北宋末年著名的词人,与辛弃疾、欧阳修等人并称为“南宋豪放派”。
李清照的父亲是北宋宰相李侗,她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
她年轻时非常聪明才华横溢,以才女著称。
她的词作以抒发个人情感和对时事的思考为主,其作品多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她对人生的热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之情。
李清照的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声声慢》等。
其中,《如梦令》以其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抒发而广为流传。
她的词作宛如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将人们带入了一个个美丽而悲伤的世界。
李清照晚年生活困顿,丈夫病逝后的她过着寂寞的生活。
她以自己的词作感动了许多后人,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
李清照的词作对后世影响深远,尤其对明清时期的词坛产生了重要影响。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伟大女性,她的词作充满了女性独特的柔情和细腻的感受。
她的生平是一段辉煌而悲伤的旅程,她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一剪梅古诗李清照
一剪梅古诗李清照一剪梅古诗李清照李清照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剪梅古诗李清照,欢迎来参考!一剪梅作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①,轻解罗裳,独上兰舟②。
云中谁寄锦书来③?雁字回时④,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注释①红藕:红色的荷花。
玉簟(diàn):光滑似玉的精美竹席。
②裳(cháng):古人穿的下衣,也泛指衣服。
兰舟:用木兰木造的舟,词中多只泛用作舟的美称。
③锦书:前秦苏惠曾织锦作《璇玑图诗》,寄其夫窦滔,计八百四十字,纵横反复,皆可诵读,文词凄婉。
后人因称妻寄夫为锦字,或称锦书;亦泛为书信的美称。
④雁字:群雁飞时常排成“一”字或“人”字,诗文中因以雁字称群飞的大雁。
译文荷已残,香已消,冷滑如玉的竹席,透出深深的凉秋。
轻轻脱换下薄纱罗裙,独自泛一叶兰舟。
仰头凝望远天,那白云舒卷处,谁会将锦书寄来?正是雁群排成“人”字,一行行南归时候。
月光皎洁浸人,洒满这西边独倚的亭楼。
花,自顾地飘零,水,自顾地漂流。
一种离别的相思,牵动起两处的闲愁。
啊,无法排除的是——这相思,这离愁,刚从微蹙的眉间消失,又隐隐缠绕上了心头。
鉴赏这首词的创作时间,是一个首先要辨明的问题。
根据题名为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
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有的词选认为,此说“和作品内容大体符合。
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回应这三句。
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见198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
有的选本则认为,“就词的内容考察,是写别后的思念,并非送别”;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见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李清照诗词选注》、1982年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唐宋词选注》)。
玩味词意,比较两说,似以后一说为胜。
李清照趵突泉的诗词
李清照趵突泉的诗词一、李清照简介李清照(1084年-约1155年),北宋时期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深受人们喜爱,将对自然、对生活的深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其中,趵突泉是李清照经常提及的地方。
二、趵突泉概述1. 位置与历史趵突泉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心,自古以来就是济南的象征之一。
据史书记载,趵突泉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
历经千年,趵突泉不仅见证了济南的发展变迁,也成为了一处重要的文化景观。
2. 泉水特点趵突泉是济南著名的喷泉之一,以其喷泉高度高、水流量大而闻名。
泉水自然清澈,软滑如丝,被人们赞誉为“天下第一泉”。
3. 趵突泉的意义趵突泉是济南的地理特征之一,也是济南人民深爱的地方。
趵突泉以其独特的水源和泉水景观,成为了文人墨客倾吐情感的胜地。
三、李清照的诗词1. 关于趵突泉的诗词李清照以她独特的视角和精湛的艺术表达,描绘了许多关于趵突泉的诗词。
其中,最著名的诗句莫过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这句诗表达了李清照对故人离去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描绘了趵突泉桃花绽放时的美景。
2. 李清照的情感表达李清照的诗词以抒发情感为主题,她将趵突泉作为表达自己情感的载体,通过描绘泉水清澈见底、桃花盛开等景象,反映了她内心深处对爱情和生活的热爱。
3. 对趵突泉的喜爱李清照的诗词中多次提及趵突泉,这充分表明了她对趵突泉的喜爱。
趵突泉给她带来灵感和感动,也成为她写作的重要来源之一。
四、趵突泉在李清照诗词中的隐喻意义1. 离别与相思李清照的诗词中常以趵突泉作为离别和相思的象征。
泉水流淌,如同时间的流逝,她把离别的苦楚化为对爱人的思念。
2. 梦幻与现实趵突泉所呈现的景色,像是一个美丽的梦境,李清照以此隐喻了现实生活中的美好和温馨。
她希望能在诗词中寻找到自己对生活的期望和渴望。
3. 自然与人情李清照的诗词将趵突泉与大自然的景色相结合,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情之美的向往。
五、结语趵突泉作为李清照诗词中的一片重要意象,承载着她对生活和爱情的情感表达。
李清照生不逢时的例子
李清照生不逢时的例子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她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然而,尽管她拥有出众的才华和美貌,却生不逢时,经历了许多不幸的遭遇。
首先,李清照出生在一个富贵家庭,但她的父亲早逝,母亲又在她年
幼时去世。
这使得她从小就失去了亲人的关爱和呵护。
此外,在当时
的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十分低下,没有独立的人格和权利。
因此,
在家庭中李清照也常常受到压制和束缚。
其次,李清照所处的时代正值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
她曾经历过
金兵入侵、亲眼目睹战火蔓延、百姓流离失所的惨状。
这些经历无疑
给她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创伤。
最后,在文学创作上,李清照也面临着困难和挑战。
尽管她才华横溢、文笔优美、词作精妙动人,但由于当时女性在文学创作上的地位较低,她的作品往往受到冷落和忽视。
此外,李清照的词作风格独特、不拘
一格,与当时的文学审美标准不符,也使得她的创作受到了一定程度
的质疑和批评。
综上所述,李清照生不逢时的遭遇包括家庭背景、社会环境和文学创
作等方面。
然而,在这些困难和挑战面前,李清照依然坚持自己的信
仰和追求,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词作,并且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重要人物。
她用自己的才华和毅力证明了女性同样可以在文学领域中发光发亮。
李清照生平介绍与解说
李清照生平介绍与解说李清照生平解说李清照生平解说 01上下千年,纵横万里,华夏词坛盛开着一朵最为娇艳的女人花。
她就是人称神州第一才女的李清照。
古往今来,人们颂扬她的才华,敬佩她的气节。
而女人们更是把她引以为荣,当作自己学习的楷模。
她生于公元一0八四年,山东济南人,号易安居士。
她自小负有才名,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且精于琴棋书画,兼通金石篆刻。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以全球杰出人物的名字命名水星环形山,有十五座是中国人的名字。
其中的李清照,是中国女人的唯一代表。
从此,她的名字闪耀在宇宙的天空里。
也许是因为战乱,也许是重男轻女,李清照的作品散失严重,传世很少。
现存词五十余首,诗十余首,文章八篇,总数不过七八十首(篇)。
与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人的数量相比,这显然是个很小的数字。
然而,李清照就是凭着这少量的作品,居然能在名家辈出、群星灿烂的我国文坛里占据一席之地,充分说明了她极高的创作才能和艺术成就。
据说在词坛,苏东坡、辛弃疾地位最高,南唐后主李煜和李清照次之。
其余的,如柳永、周邦彦、吴文英等,要排在后面了。
细细数来,能和男性大师比肩的,在中国的女人里,还真的是非李清照莫属。
下面,笔者就她的生平事迹,花分几支,逐一叙述。
文中如有不当,敬请方家指正。
李清照生平解说 02快乐幸福的李清照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富裕人家。
年轻的她是快乐的。
其作品流露出更多的闲情逸致,如闺中趣事、自然景物或少女情怀等。
她虽是大家闺秀,却没有恃才傲物的坏脾气,而是有着比寻常女子更多的的纯真与浪漫。
李家有女初长成。
少女时期的李清照,曾经是“见有人来……和羞走……却把青梅嗅。
”的腼腆小女孩;也曾是“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的开朗女子。
青春勃发的李清照,无忧无虑情窦初开,天真烂漫清雅美丽。
十八岁时,这朵靓丽动人的女人花被当朝才子赵明诚摘得。
两个才子,一对佳人,这段姻缘不知羡煞了多少当年以及后来的红男绿女。
夫妻二人把酒东篱品茶论诗,剪烛西窗如胶似漆;他们白天读书习字谈古论今,夜间把玩金石碑刻善本古籍。
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李清照的文学常识
李清照是我国南宋时期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文学作品独具风格,深受后人喜爱。
以下是关于李清照文学常识的介绍:
1. 词人身份:李清照是一位著名的女词人,她的词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著称,影响深远。
2. 受过良好教育:李清照出生于一个文化世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精通诗词歌赋,熟读经史子集。
3. 代表作品:李清照的代表作品有《如梦令》、《声声慢》、《一剪梅》等,被后人广为传颂。
4. 词作特点:李清照的词作品以清新脱俗、情感真挚、婉约清丽著称,有着深刻的人生感悟和文学追求。
5. 人生经历:李清照的人生经历曲折多变,曾经历过家庭变故、丈夫去世等多种困难,但她凭借才华和毅力,一直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成为一位令人敬仰的女性文学家。
6. 影响:李清照的词作品不仅在当时广受欢迎,而且在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篇章。
综上所述,李清照是一位才华横溢、情感真挚的女词人,她的作品对于我们了解中国文学史和女性文学史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1 -。
一代才女李清照简介
一代才女李清照简介 李清照 (1084 年 3 月 13 日~1155 年 5 月 12 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 章丘人。
宋代 (南北宋之交) 女词人, 婉约词派代表, 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形式上善用白描手 法, 自辟途径, 语言清丽。
论词强调协律, 崇尚典雅, 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 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 词风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
后人有《漱玉词》辑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生平 作者:佚名 家世 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 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
父亲李格非是济南历下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 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
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
现存于曲阜孔林思 堂之东斋的北墙南起第一方石碣刻,上面写有:“提点刑狱、历下李格非,崇宁 元年(1102 年)正月二十八日率褐、过、迥、逅、远、迈,恭拜林冢下。
”母 亲是状元王拱宸的孙女,很有文学修养。
秉承家学 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 聪慧颖悟, 才华过人, 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 才力华赡, 逼近前辈” (王灼 《碧 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 赞。
朱弁《风月堂诗话》卷上说,李清照“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士大 夫称之”。
《说郛》 第四十六卷引 《瑞桂堂暇录》 称她“才高学博, 近代鲜伦”。
朱彧《萍洲可谈》别本卷中称扬她的“诗文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 优雅的生活环境, 特别是京都的繁华 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 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此词一问世,便 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尧山堂外纪》 卷五十四)。
李清照的故事
李清照的故事李清照,北宋时期著名的女词人,被誉为“千古第一才女”。
她的词作以其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而闻名于世。
然而,她的一生并不如词作那般风光,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坎坷的命运。
李清照出生于北宋宣和年间(1120年),她的父亲是一位文人,家境优越。
从小,李清照就显示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对文学的热爱。
她聪明机智,天资聪颖,很早就开始写诗作文,被誉为“小李杜”。
然而,她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她十六岁那年,她被迫嫁给了年长她十岁的赵明诚。
赵明诚是一个富商,但他并不懂得欣赏李清照的才华,对她的文学创作也不感兴趣。
婚后,李清照的生活变得枯燥乏味,她渴望自由和追求艺术,但却被束缚在家庭琐事中。
然而,这段婚姻并没有扼杀住李清照的才华,反而激发了她更加热烈的创作欲望。
在婚后的几年里,李清照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词作,其中最著名的是《如梦令》、《声声慢》等。
她的词作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而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她的幸福生活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李清照婚后的几年里,北宋政权发生了剧变,金国入侵,北宋灭亡。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被迫逃亡,而她也随之流离失所。
在流亡的岁月里,李清照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磨难,但她的才华却没有被打败。
她继续创作,表达着自己对家国沉沦的忧伤和对生活的无奈。
然而,命运对李清照的残酷并没有停止。
在她四十岁那年,她的丈夫赵明诚去世了。
这对李清照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她失去了唯一的依靠,也失去了生活的意义。
她的词作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无尽悲伤。
李清照的一生充满了离愁别绪和坎坷的命运,但她的才华却在岁月的洗礼中愈发璀璨。
她的词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而被后人所传颂。
她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思想,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苦难。
她的词作不仅是文学的瑰宝,也是历史的见证。
李清照的故事告诉我们,才华是无法被压抑的,即使在逆境中也能闪耀光芒。
她的一生虽然充满了坎坷和磨难,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用词作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李清照《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
李清照《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李清照《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号易安居士,济南人。
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李清照《声声慢》的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注释①将息:将养休息。
②怎生:怎样,怎么。
③这次第:这一连串的情况。
评解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震动词坛的名作。
通过秋景秋情的描绘,抒发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具有时代色彩。
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全词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
首句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
全词一字一泪,缠绵哀怨,极富艺术感染力。
李清照的一生中,能够传神地表达出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非她的《声声慢》莫属。
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古典诗词中,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词,它在描写女性内心情愫的深刻,曲折,细腻等方面无人能及。
它是一首不同凡响之作,词史上的一朵奇葩。
《声声慢》十分精美细致地表现了一个妇女在秋日从清晨到黄昏一整天孤独寂寞,凄楚悲哀的心绪。
这种哀伤之情那样深沉,悲剧气氛那样浓厚。
因此,可以认定是李清照晚年之作,与其前半生词中那种贵族少女天真无愁之气不同。
这分明是从一颗破碎的心中迸发出的渗着血泪的深愁巨痛,曲折地然而典型地概括了作者南渡之后飘零的生活,凄凉的处境和充满着哀愁的内心世界。
尽管这词没有直接反应当时的社会现实,但它决不是单纯的只是作者自我心态的描写,而是以一个黑暗时代的牺牲者的悲剧间接地体现了历史的悲剧,从而具有一定的时代色彩,所以表现的这一特定的深沉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也具有了社会典型意义和审美价值。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10大巅峰代表作,含八首宋词和两首宋诗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10大巅峰代表作,含八首宋词和两首宋诗李清照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最才气横溢的女词人,自号易安居士,有“婉约词宗”、“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称。
她的词风自成一体,被尊为“易安体”。
她有三句词里都含有瘦字,分别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莫道不销魂。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因此又有“李三瘦”的雅号。
李清照的现存作品不算多,连词带诗都没有超过百篇,今天我和大家分享10首她的巅峰代表作。
10.《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这是“李三瘦”当中的第一瘦,写的是离愁别绪,表达了女子思念丈夫的细腻感情。
离情闺思,是李清照最擅长的题材,所以写起来游刃有余,缠绵悱恻。
明明是自己整天凝视门前流水思念丈夫,却非说流水有意,被她的眼神所感动。
这种笔法,让缠绵的感觉加了双倍。
明朝的茅映评价说:语出自然,无一字不佳。
清朝的陈廷焯认为:这首词的笔墨,不输给柳永和晏几道,尤其是“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这三句,婉转曲折,是绝佳的妙笔。
9.《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仿佛梦魂归帝所。
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
九万里风鹏正举。
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这首词是李清照词里的另类作品,一反她伤春悲秋的婉约风格,反而写得气势磅礴,浪漫瑰丽,有点像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它写的是一场奇幻的梦,借助和天帝的问答,抒发了词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词的开头两句“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营造了一个开阔壮美的境界。
而最后两句“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又有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精选15篇)要想写好作文,优秀的题材是少不了的,所以平常要多少读书,多看看作文,积累知识,才能写出好的作文,下面是店铺整理的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篇1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题记我,是极偏爱李清照的,绚烂的词坛上那么多风起云涌的人物,偏生地就爱上了她——那个在宋代那样理学昌盛,礼教严明的年代里才华横溢的女子。
无疑她是宋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曲折的生活使她的词香甜如久窖的美酒,越品越醇。
她,就如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水,却又似最炽热的火,一抹微小的牵动却也惹得我心内涟漪满天。
总想,她定是位清丽婉约的女子吧。
婀娜削瘦,吐气如兰,淡定里透着她的高傲与庄重。
想象她荡着小舟,破水于湖上,“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就信手掂来,只将小女子面对湖中秋色流连忘返的姿态跃然纸上。
想象她一袭白衣胜雪,执素纤腰上一抹流苏明晃晃地垂下,莲步轻移,顾盼生辉,又生得“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之佳句。
想象她倚栏而立,几缕青丝略显散乱地披在肩上,脸上只挂一抹慵懒的寂寞,却又自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妙语似天成。
捧一本厚重的《李清照词集》,一页一页慢慢地翻,似她的愁苦,又似她的叹息,心中的滋味欲说还休,看着看着更是欲罢不能,久久不能将它放下。
我眼中的李清照作文篇2“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一首《如梦令》带我穿越回古代。
这首诗大家都耳熟能详,没错,这是李清照的词。
说起天赋,大家肯定会想到近代语言学家赵元任吧?毕竟他有35个博士学位。
可是别忘了,他只修过一个,其他的,只是名誉学位而已。
既然如此,那也不足为奇了。
现在,让我来介绍一下咱们的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句词也是流传千古。
你可想得到,这词是李清照14岁时写下的?年仅14岁的她已经开始洒墨作诗。
而我们?却还在啃薯片,刷微博。
大家也了解,李清照的词风是稍带几分忧愁的委婉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讲解赏析
• 有时候,一件细小的、但饶有兴味的往事,会反复出现在你的记忆中,引起 你的思索和回味。当时经历的生动情景,会历历如画,在眼前重现;当时的 兴奋和激动,也会再次在心头涌现,印象还是那样的新鲜。如果你是一个有 才能的文学家,你就会真实地描绘出这种经历和心情,吸引读者也进入你再 现的那个境界,分享你的激动。 这首《如梦令》就是李清照为追记一次有趣的郊游而写的。“常记”两 句起笔平淡,自然和谐,把读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创造的词境 。“常记” 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 ”,时间是“日暮 ”,作者饮宴以后 ,已经 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 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 , “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流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 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果然,接写的“兴尽”两句,就把这种意 兴递进了一层,兴尽方才回舟,那么,兴未尽呢?恰恰表明兴致之高,不想 回舟。而“误入”一句,行文流畅自然,毫无斧凿痕迹,同前面的“不知归 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盛放的荷花丛中正有一叶扁舟摇荡。 舟上是游兴未尽的少年才女,这样的美景,一下子跃然纸上,呼之欲出。一 连两个“争渡 ”,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 于“ 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至此,词戛然而止,言尽而意未尽,耐人寻味。
李清照
诗词鉴赏
•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著名的女词人,婉约派的代 表人物之一,她的词素以委婉、含蓄、清丽著 称。 李清照的人生之路是坎坷的,因此她的词风也 不是一成不变的。 李清照出身于书香门第,生活比较优裕,那时 正值北宋后期,虽然社会潜伏着危机,处于风 雨飘扬之中,但还有一抹回光返照,是暴风雨 到来之前宁静的黄昏。女词人常常流连于山川 大自然的美景之中,秀美的大自然陶冶了这位 女词人的情操,赋予了她灵气。因此,李清照 在这期间的词轻快活泼、富于浓烈的生活气息, 给人以美的感受,且看下面的一首词:
一剪梅
•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 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 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这是一首倾诉相思、别愁之苦的词。这首词在黄昇《花庵词选》 中题作“别愁”,是李清照写给新婚未久即离家外出的丈夫赵明 诚的,她诉说了自己独居生活的孤独寂寞,急切思念丈夫早日归 来的心情。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 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 词以送之。”作者在词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捕捉稍纵即逝的真切 感受,将抽象而不易捉摸的思想感情,以素淡的语言表现出具体 可感、为人理解、耐人寻味的东西。 • 上片开头三句写分别的时令和地点;下片起句‘花自飘零水自流’ 回应这三句。这些都是写分别时情景,其他各句是设想别后的思 念心情。开头三句也是写“别离后”的情景。玩味词意,比较两 说,似以后一说为胜。从上阕开头三句看,决不像柳永《雨霖铃》 词所写的“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那 样一个分别时的场面,而是写词人已与赵明诚分离,在孤独中感 物伤秋、泛舟遣怀的情状。次句中的“罗裳”,固明指妇女服装; 第三句中的“独上”,也只能是词人自述。至于以下各句,更非 “设想别后的思念心情”,而是实写别后的眼前景、心中事。
• 这首词上阕的后三句,使人想起另外一些词句,如 • “日边消息空沉沉,画眉楼上愁登临” --郑文妻孙氏《忆秦 娥》, • “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 --晏殊《诉衷情》, • “困倚危楼,过尽飞鸿字字愁” --秦观《减字木兰花》, •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李煜《相见欢》, • “玉楼明月长相忆” --温庭筠《菩萨蛮》, • “明月,明月,照得离人愁绝” --冯延巳《三台令》, • 其所抒写的情景,极其相似。如果联系这首词的起句,还令人想 到李益的一首题作《写情》的七绝:“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 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词与诗都写了 竹席,写了月光,写了西楼,同样表达了刻骨的相思,对照之下, 更觉非常相似。 • “云中谁寄锦书来?”惦念丈夫,望眼欲穿,真是一封“家书抵 万金”。“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是她思夫的迫切心情,突然自 现的外在表现。 作者借助于鸿雁传书的传说,画面清晰,形象 鲜明,它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然而在喜悦的背 后,蕴藏着相思的泪水。“月满西楼”写月夜思妇凭栏望眺。月 已西斜,足见她站立楼头已久,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 更极。 盼望音讯的她仰头叹望,竟产生了雁足回书的遐想。难 怪她不顾夜露浸凉,呆呆伫立凝视,直到月满西楼而不知觉。
• 词的下片“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承上启下,词意不 断,言眼前的落花流水可不管你的心情如何,自是飘零 东流。其实,这一句含有两个意思:“花自飘零”,是 说她的青春象花那样空自凋残;“水自流”,是说她丈 夫远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它既是即景,又兼比兴。 其所展示的花落水流之景,是遥遥与上阕“红藕香残”、 “独上兰舟”两句相拍合的;而其所象喻的人生、年华、 爱情、离别,则给人以“无可奈何花落去”(晏殊《浣 溪沙》)之感,以及“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 枝词》)之恨。词的下阕就从这一句自然过渡到后面的 五句,转为纯抒情怀、直吐胸臆的独白。只要我们仔细 玩味,就不难发觉,李清照既为自己的红颜易老而感慨, 更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让它白白地消逝而伤怀。 这种复杂而微妙的感情,正是从两个“自”字中表现出 来的。这就是她之所以感叹“花自飘零水自流”的关键 所在,也是她俩真挚爱情的具体表现。当然,它所喻的 人世的一切诸如离别,均给人以无可奈何之感
•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 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 闲愁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双方面的,以见两心之相印。 这两句也是上阕“云中”句的补充和引申,说明尽管天 长水远,锦书未来,而两地相思之情初无二致,足证双 方情爱之笃与彼此信任之深,相思却又不能相见的无奈 思绪流诸笔端。前人作品中也时有写两地相思的句子, 如 • 罗邺的《雁二首》之二“江南江北多离别,忍报年年两 地愁”, • 韩偓的《青春》诗“樱桃花谢梨花发,肠断青春两处 愁”。 • 这两句词可能即自这些诗句化出,而一经熔铸、裁剪为 两个句式整齐、词意鲜明的四字句,就取得脱胎换骨、 点铁成金的效果。这两句既是分列的,又是合一的。合 起来看,从“一种相思”到“两处闲愁”,是两情的分 合与深化。其分合,表明此情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其 深化,则诉说此情已由“思”而化为“愁”。下句“此 情无计可消除”,紧接这两句。正因人已分在两处,心
简评
• 李清照少女时代生活在历城,大明湖的美丽秋景,不禁使 李清照感受到“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情 感单纯明快,年轻女词人的心灵敏感与大自然“心有灵 犀”,词活泼向上,又如“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表现 了少女的天真、活泼,极有情趣。 李清照新婚不久,丈夫赵明诚负笈远游,旋又出任。此时 她的词充满离愁别绪,反映了女词人孤寂的生活。有词为 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种相思 之情笼罩心头,无法排遣,蹙着的愁眉方才舒展,而思 绪又涌上心头,其内心的绵绵愁苦挥之不去,遣之不走。 这里,“眉头”与“心头”相对应,“才下”与“却上” 成起伏,语句结构既十分工整,表现手法也十分巧妙, 在艺术上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当然,这两个四字句只是 整首词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并非一枝独秀。它有赖于 全篇的烘托,特别因与前面另两个同样工巧的四字句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前后衬映,而相得益彰。 “才下”、“却上”两个词用得很好,把真挚的感情由 外露转向内向,迅疾的情绪变化打破了故作平静的心态, 把相思之苦表现得极其真实形象,表达了绵绵无尽的相 思与愁情,独守空房的孤独与寂寞充满字里行间,感人 至深。这和李煜《乌夜啼》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 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有异曲同工之妙境,成为 千古绝唱。 • 总之,《一剪梅》笔调清新,风格细腻,给景物以 情感,景语即情语,景物体现了她的心情,显示着她的 形象特征。词人移情入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耐人
•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 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 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 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 作者在词中不是流水账式地写她如何去,如何到家,在那里怎么 玩,只在字里行间把经过作了交代。作者也并没有写“我玩得多 么高兴呀”之类,而只用了“常记”、“沉醉”、“兴尽”、 “晚”几个字,就把她游赏的欢快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她善于 剪裁,仅仅截取了醉归途中、误入荷塘、惊飞水鸟这个“镜头”, 稍加点染,就写出了她这次郊游中不同一般、最难以忘怀之处, 使读者不仅如临其境,也如闻其声。总之,这首小词,虽然并无 深意,但写得简练、生动而传神,今天读来,还是引人入胜的。 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个有文化的女子,到郊野游玩,还喝得大醉,这在 今天也是不多见的,在封建礼教重压之下的宋代,那就更为稀罕 了。这也表现了李清照性格中任情豪放、不受拘束的一个方面。
• 这首词在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中题为“酒兴”。 玩词意,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 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 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 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 惊喜和深深的陶醉。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 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贪玩活泼天性。 于是有争渡之举。当轻舟穿行于荷花之中,看着栖息在 花汀渔浦的鸥鹭惊飞,她感受到了一种强烈的生命的活 力。这种活力就从词短促的节奏和响亮的韵脚中洋溢而 出。 这首词杨金本《草堂诗余》误作苏轼词,《词林 万选》误作无名氏词,《古今词话》、《唐词纪》误作 吕洞宾词。从“误作”之多,也可看出此词之放逸已超 出了“闺秀词”的范围,所以有人把它列入男性作者的 名下。但南宋人黄升的《花庵词选》、曾慥的《乐府雅 词》都把它作李清照词,应当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