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合集下载

云计算存储有哪几种类型

云计算存储有哪几种类型

在云计算的领域离不开存储,那么云计算使用的存储包括三种类型:虚拟化的存储(虚拟化存储、非虚拟化存储、裸设备映射,一般用于虚拟化场景)和分布式存储(存储池和存储卷,一般用于私有云场景和虚拟化场景)、集中式传统存储(FC-SANIP-SANNAS,一般用于虚拟化和私有场景)。

虚拟化存储架构:虚拟磁盘:由存储池提供给虚拟机使用的磁盘,后缀名为VHD。

虚拟化存储:由SAN和NAS提供的存储空间,需要添加一层文件系统(VIMS)屏蔽底层差异,性能较差。

支持更多的虚拟化特性如迁移、快照等等。

有文件系统。

非虚拟化存储:由分布式存储提供的存储空间,没有添加文件系统,性能较好,无法支持一些高级虚拟化特性。

没有文件系统。

虚拟化存储和非虚拟化存储都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存储,都可以给虚拟机使用。

区别:1、底层提供者不一样。

2、性能不一样。

3、特性不一样。

4、文件系统不一样。

总结:虚拟化存储:在存储空间上添加了一层文件系统,支持高级特性如迁移。

但是性能差。

非虚拟化存储:在存储空间上没有一层文件系统,无法支持高级特性如迁移,但是性能好。

集中式存储讲磁盘组成磁盘阵列,完成集中式的存储,并通过映射给主机使用。

1、通过奇偶校验算法(XOR)的方式保存数据,相同为0,不同为1。

2、RAID分类RAID0:读取数据快,但是没有数据保护机制。

RAID1:2块磁盘组成一个RAID组,性能一般,安全性较高,磁盘利用率不高。

RAID3:使用单独的磁盘做校验,磁盘利用率较高,读数据性能高,写时会产生抢占。

ARID5:将校验值放入整个阵列中,缓解了抢占问题。

读写性能一般。

至少要3块磁盘。

RAID10:组合RAID,性能提升较快。

RAID50:组合RAID,提供了存储的利用率。

磁盘阵列主要采用RAID技术来保护数据,还可以提供并行读写。

热备盘技术:将快要损坏的磁盘上的数据移动到热备盘进行数据保护。

传统存储网络类型:1、SAN存储区域网络:利用磁盘阵列、网络设备组成专业化的存储网络。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1常见存储类型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

(区别见图2)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1.1DASDAS(DirectAttach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

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1.2SANSAN(StorageArea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联结方式,如SCSI,ESCON及Fibre-Channels。

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

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1.3NAS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2三种技术比较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1三种技术的比较录像存储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存储)等。

DAS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

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

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

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类及特点1.主存储器主存储器也被称为内存,是计算机系统中最重要的存储设备之一、主存储器通常由半导体材料制成,可以随机访问任意地址。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CPU和其他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地方,速度快、容量大。

主存储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M是指容量大小可任意存取的存储器。

它是计算机系统中临时存储数据和程序的地方,以供CPU进行处理。

RAM主要包括静态RAM(SRAM)和动态RAM(DRAM)两种类型。

SRAM速度快、易于控制,但价格高;DRAM价格较便宜,但速度较慢、容易失去数据。

-只读存储器(ROM):ROM是指只读存储器,其中的数据一旦存储就无法更改。

ROM中存储了计算机系统的固件和初始化程序,如BIOS。

ROM不需要外部电源即可保存数据,具有非易失性的特点。

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数据存取最快的存储设备,但容量相对较小且价格较高。

2.辅助存储器辅助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程序的设备。

辅助存储器通常容量较大,但访问速度较慢。

辅助存储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磁盘存储器:磁盘存储器是目前最常见的辅助存储器,如硬盘、软盘等。

磁盘存储器使用磁性材料来存储数据,具有容量大、价格低廉的特点。

但磁盘存储器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需要通过磁头来移动和定位数据。

-光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使用激光来读取和写入数据,主要有CD、DVD和蓝光光盘等。

光盘存储器具有高容量、便携性好等特点,但读写速度比磁盘存储器略慢。

-闪存存储器:闪存存储器是一种基于固态存储技术的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如USB闪存盘、固态硬盘等。

闪存存储器具有读写速度快、功耗低、抗震动等特点,但价格相对较高。

-磁带存储器:磁带存储器是一种适合大容量数据备份和存储的辅助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的读写速度较慢,主要用于长期存储备份数据。

辅助存储器容量大、价格相对较低,可以长期保存数据和程序,但访问速度较慢。

3.缓存存储器缓存存储器是位于CPU内部的一种高速缓存,用来提高CPU与主存储器之间数据传输的效率。

识别各类仓储设备

识别各类仓储设备
运输应用也非常广泛。与国外相比,我国托盘应用水平的
差距很大,据有关行业组织调查,截止到2002年底,我 国托盘拥有总量保守的估计约为5000—7000万个。根据 这个统计,即使每年以2000万个托盘的速度增加,到 2004年底我国托盘拥有总量也不过1亿个左右,人均不到 0.1个。
3.集装箱 1) 集装箱的定义 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集装箱的定义是: 有足够的强度,可长期 反复使用的、适于多种运输工 具且容积在1M3以上(含1M3 )的集装单元器具。
2)集装箱的特点: 1.集装箱是运输设备,它不包括车辆和传统包装。 2.具有耐久性,其坚固程度足以经得起反复使用; 3.为便于货物运输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 方式中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 4.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从一种运输方 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时; 5.设计时考虑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
•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托盘的拥有总量是衡量这个国家物流 现代化运作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有关资料显示,美国的 托盘拥有总量约为15亿—20亿个,人均占有7—8个;日 本的托盘拥有总量已接近10亿,人均占有4—5个;韩国
国内托盘的应用状况与邻国日本相似,拥有总量也非常大,
人均占有1.1个;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托盘化
5.有效安排仓储空间 采用装卸搬运设备作业,可以减少货物堆码的场地面积,堆码高且装卸搬运速度快,不 仅能充分利用货位,加速货位周转速度,而且能及时腾空货位,减少占用仓储空间。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不断发展,装卸搬运设备将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从装卸搬运设备发 展的趋势来看,发展多类型、专用装卸搬运设备来适应货物的装卸搬运作业是今后装卸搬运 设备的发展方向。
特点
• 尽管目前货架行业在中国还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是随着国外货架行 业公司的进驻中国,必然呈现一些新发展的特点。

存储的概念及类别

存储的概念及类别

存储的概念及类别
存储是指将数据、信息或其他类型的资源保存在某种介质中,以便之后可以访问和使用。

存储可以分为多种类别,如下所示:
1. 主存储器(Main Memory):也称为内存(Memory),是
计算机系统中用来存储当前运行程序、操作系统和数据的地方。

主存储器的访问速度非常快,但是容量有限,一般为几个G
到数十个G。

2. 辅助存储器(Secondary Storage):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光盘、磁带等设备。

辅助存储器的容量通常比主存储器大得多,但是访问速度较慢。

它用于长期存储数据和文件,不易丢失。

3. 缓存存储器(Cache Memory):位于处理器和主存储器之间,用于加快CPU对数据和指令的访问速度。

缓存存储器的
容量较小,但是访问速度非常快。

4. 可移动存储器(Portable Storage):包括USB闪存驱动器、记忆卡、便携式硬盘等设备。

可移动存储器可以将数据从一台计算机携带到另一台计算机,并方便地进行数据传输和共享。

5. 网络存储器(Network Storage):使用网络连接的方式存储
数据,如局域网(LAN)中的文件服务器、云存储等形式。

总体上,存储的概念是为了将数据或资源保存起来,以便日后可以进行访问、处理和共享。

不同类型的存储器在容量、速度、
可移动性等方面有所区别,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当的存储设备。

存储种类名词解释

存储种类名词解释

存储种类名词解释
存储种类是指用于存储数据、文件、程序等不同类型的设备、介质和技术。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存储种类及其名词解释:
1.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 SSD):是一种使用闪存芯片作为存储介质的硬盘驱动器,其读写速度更快,存储容量更大,是当前较为流行的存储方式之一。

2. 机械硬盘(HDD):是一种使用磁介质作为存储介质的硬盘驱动器,其读写
速度相对较慢,但存储容量较大,是目前最常用的存储方式之一。

3. 内存(RAM):是一种可编程的临时存储器,用于暂时存储正在运行的程序
和数据,其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但容量较大,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存储卡(SD卡、TF卡):是一种非易失性的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照片、音乐、视频等数据,其读写速度较快,但容量较小。

5. 云存储: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将数据存储在第三方服务器上的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存储在云存储上的数据,其优点是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较高。

6. 分布式存储:是一种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的存储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常用的分布式存储系统有Hadoop和Spark等。

7. 网络存储器:是一种将数据存储在云端或其他网络节点上的存储技术,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存储在云存储上的数据,其优点是可扩展性和安全性较高,但缺点是读写速度较慢。

除了以上常见的存储种类,还有闪存存储、固态存储器、硬盘存储、网络存储等不同的存储技术,每种存储技术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
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或方案。

了解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及其优缺点

了解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及其优缺点

了解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及其优缺点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存储设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个人用户还是企业组织,都需要依靠存储设备来储存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然而,在市场上,存在着诸多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每种设备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优缺点。

因此,了解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及其优缺点对于用户选择合适的存储方案至关重要。

一. 硬盘驱动器(HDD)硬盘驱动器是当前最常用的存储设备之一。

它采用机械结构,通过物理方式读取和写入数据。

硬盘驱动器的主要优点是容量大、价格低廉。

目前,市场上的硬盘驱动器容量可达到几个TB,而价格相对较低,是大多数用户选择的首选。

此外,硬盘驱动器的读写速度也相对较快。

然而,硬盘驱动器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由于其机械结构,容易受到震动和撞击的影响,容易损坏。

其次,硬盘驱动器的能耗较高,不适合对能源消耗有要求的环境。

此外,硬盘驱动器相对较大、较重,不便携携带。

对于需要频繁携带数据的用户来说,这可能是一个不便之处。

二. 固态硬盘(SSD)固态硬盘是一种电子存储设备,相对于传统的机械硬盘,其没有机械结构,数据的读取和写入通过电子方式完成。

固态硬盘的主要优点是读写速度快,响应时间短。

相对于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的读写速度可以快几倍甚至几十倍,大大提高了数据传输效率。

此外,固态硬盘也具有抗震性强、低能耗、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由于不需要机械结构,固态硬盘相较于硬盘驱动器更耐用,并且可以更好地适应移动设备的使用需求。

然而,固态硬盘的价格相对较高,容量相对较小,不适合存储大量的数据。

此外,由于其内部原理的限制,固态硬盘的寿命相对较短。

三. 闪存驱动器(USB闪存盘)闪存驱动器,也称为USB闪存盘,是一种常见的便携式存储设备。

闪存驱动器的主要优点是便携性强、容量适中、价格相对较低。

通过USB接口,用户可以将数据方便地存储在闪存驱动器中,并且可以随身携带。

此外,闪存驱动器也支持插拔式使用,无需安装驱动程序即可使用。

它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耐用性。

计算机存储设备介绍

计算机存储设备介绍

03
02
硬盘驱动器分为机械硬盘和固态 硬盘两种类型,其中机械硬盘价 格较低,但读写速度较慢;固态 硬盘价格较高,但读写速度较快。
04
硬盘驱动器在计算机系统中起着 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存储操作系 统、应用程序和数据的主要设备。
固态硬盘
01
固态硬盘 (SSD)是一 种基于闪存的 存储设备,具 有速度快、抗 震性强、功耗
3
容量越大,能够存储的数据越多,但 价格也越高。
4
选择存储设备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 选择合适的容量。
速度
01
传输速度:数据在存储设备之 间传输的速度
03
延迟:数据传输过程中的等待 时间
05
缓存:存储设备中用于临时存 储数据的内存
02
访问速度:数据在存储设备上 读取和写入的速度
04
带宽:数据传输的速率上限
演讲人
计算机存储 设备介绍
2023-10-16
目录
01. 存储设备的类型 02. 存储设备的性能指标 03. 存储设备的选购与维护
存储设备的类型
硬盘驱动器
硬盘驱动器是一种常见的存储设 备,用于存储大量数据。
01
硬盘驱动器通常使用SATA、SAS、 PCIe等接口进行连接,其中SATA
接口最为常见,SAS和PCIe接口 则适用于高性能应用。
谢谢
汇报人名字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01
存储设备容量 不足:选择更 大容量的存储 设备,或删除 不需要的文件。
02
存储设备速度 慢:选择高速 存储设备,如 固态硬盘。
03
存储设备损坏: 及时备份重要 数据,使用专 业的数据恢复 软件进行恢复。
04
存储设备发热: 确保存储设备 有足够的散热 空间,避免长 时间连续使用。

三种存储类型

三种存储类型

块存储和文件存储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两种主流的存储类型,而对象存储(Object-based Storage)是一种新的网络存储架构,基于对象存储技术的设备就是对象存储设备(Object-based Storage Device)简称OSD。

首先,我们介绍这两种传统的存储类型。

通常来讲,所有磁盘阵列都是基于Block块的模式,而所有的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1、块存储以下列出的两种存储方式都是块存储类型:1)DAS(Direct Attach ST 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

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2)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 联结方式,如SCSI, ESC ON及Fibre- Channels。

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

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它采用SCSI 块I/O的命令集,通过在磁盘或FC (Fiber Channel)级的数据访问提供高性能的随机I/O和数据吞吐率,它具有高带宽、低延迟的优势,在高性能计算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是由于SAN系统的价格较高,且可扩展性较差,已不能满足成千上万个CPU规模的系统。

2、文件存储通常,NAS产品都是文件级存储。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 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存储类型分类

存储类型分类

常见存储类型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

(区别见图2)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DASDAS(Direct Attach 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

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SAN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 联结方式, 如SCSI, ESCON 及 Fibre- Channels。

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

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NAS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 NAS 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三种技术比较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 1 三种技术的比较录像存储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存储)等。

DAS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

存储器的分类特点及其应用

存储器的分类特点及其应用

存储器的分类特点及其应用在嵌入式系统中最常用的存储器类型分为三类:1.随机存取的RAM;2.只读的ROM;3.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存储器1.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RAM能够随时在任一地址读出或写入内容。

RAM的优点是读/写方便、使用灵活;RAM的缺点是不能长期保存信息,一旦停电,所存信息就会丢失。

RAM用于二进制信息的临时存储或缓冲存储2.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ROM中存储的数据可以被任意读取,断电后,ROM中的数据仍保持不变,但不可以写入数据。

ROM在嵌入式系统中非常有用,常常用来存放系统软件(如ROM BIOS)、应用程序等不随时间改变的代码或数据。

ROM存储器按发展顺序可分为:掩膜ROM、可编程ROM(PROM)和可擦写可编程ROM (EPROM)。

3. 混合存储器混合存储器既可以随意读写,又可以在断电后保持设备中的数据不变。

混合存储设备可分为三种:EEPROMNVRAMFLASH(1)EEPROMEEPROM是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设备,与EPROM不同的是EEPROM是用电来实现数据的清除,而不是通过紫外线照射实现的。

EEPROM允许用户以字节为单位多次用电擦除和改写内容,而且可以直接在机内进行,不需要专用设备,方便灵活,常用作对数据、参数等经常修改又有掉电保护要求的数据存储器。

(2) NVRAMNVRAM通常就是带有后备电池的SRAM。

当电源接通的时候,NVRAM就像任何其他SRAM 一样,但是当电源切断的时候,NVRAM从电池中获取足够的电力以保持其中现存的内容。

NVRAM在嵌入式系统中使用十分普遍,它最大的缺点是价格昂贵,因此,它的应用被限制于存储仅仅几百字节的系统关键信息。

(3)FlashFlash(闪速存储器,简称闪存)是不需要Vpp电压信号的EEPROM,一个扇区的字节可以在瞬间(与单时钟周期比较是一个非常短的时间)擦除。

常见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常见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常见存储类设备的三种类型1 常见存储类型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

(区别见图2)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1.1 DASDAS(Direct Attach 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

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1.2 SAN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 联结方式,如SCSI, ESCON 及Fibre- Channels。

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

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1.3 NAS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 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2 三种技术比较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1 三种技术的比较录像存储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存储)等。

DAS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1 常见存储类型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

(区别见图2)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1.1 DASDAS(Direct Attach 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

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1.2 SANSAN(Storage Area 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 联结方式,如SCSI, ESCON 及Fibre- Channels。

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

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1.3 NAS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 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2 三种技术比较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1 三种技术的比较录像存储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存储)等。

DAS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

存储的三种架构

存储的三种架构

存储架构三种常见架构:DAS DAS、、NAS NAS、、SAN 在数据存储中,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的连接方式通常有三种形式:1、存储设备与服务器直接相连接--DAS;2、存储设备直接联入现有的TCP/IP 的网络中NAS;3、将各种存储设备集中起来形成一个存储网络,以便于数据的集中管理--SAN。

1、什么是直接附属存储(、什么是直接附属存储(DAS DAS DAS)?)?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附属存储),也可称为SAS(Server-Attached Storage,服务器附加存储)。

DAS 被定义为直接连接在各种服务器或客户端扩展接口下的数据存储设备,它依赖于服务器,其本身是硬件的堆叠,不带有任何存储操作系统。

在这种方式中,存储设备是通过电缆(通常是SCSI 接口电缆)直接到服务器的,I/O(输入/输入)请求直接发送到存储设备。

DAS 适用于以下几种环境:1)服务器在地理分布上很分散,通过SAN(存储区域网络)或NAS(网络直接存储)在它们之间进行互连非常困难;2)存储系统必须被直接连接到应用服务器;3)包括许多数据库应用和应用服务器在内的应用,它们需要直接连接到存储器上,群件应用和一些邮件服务也包括在内。

典型DAS 结构如图所示:对于多个服务器或多台PC 的环境,使用DAS 方式设备的初始费用可能比较低,可是这种连接方式下,每台PC 或服务器单独拥有自己的存储磁盘,容量的再分配困难;对于整个环境下的存储系统管理,工作烦琐而重复,没有集中管理解决方案。

所以整体的拥有成本(TCO)较高。

目前DAS 基本被NAS 所代替。

2、什么是网络附属存储(、什么是网络附属存储(NAS NAS NAS)?)?NAS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网络附属存储)是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以便于对不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的技术。

[新版]磁盘存储das、nas、san三种形式详解

[新版]磁盘存储das、nas、san三种形式详解

磁盘存储DAS、NAS、SAN三种模式详解目前磁盘存储市场上,存储分类(如下表一)根据服务器类型分为:封闭系统的存储和开放系统的存储,封闭系统主要指大型机,AS400等服务器,开放系统指基于包括Windows、UNIX、Linux等操作系统的服务器;开放系统的存储分为:内置存储和外挂存储;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根据连接的方式分为: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和网络化存储(Fabric-AttachedStorage,简称FAS);开放系统的网络化存储根据传输协议又分为:网络接入存储(Network-AttachedStorage,简称NAS)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Network,简称SAN)。

由于目前绝大部分用户采用的是开放系统,其外挂存储占有目前磁盘存储市场的70%以上,因此本文主要针对开放系统的外挂存储进行论述说明。

今天的存储解决方案主要为:直连式存储(DAS)、存储区域网络(SAN)、网络接入存储(NAS)。

如下表二: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Direct-Attached Storage,简称DAS)已经有近四十年的使用历史,随着用户数据的不断增长,尤其是数百GB以上时,其在备份、恢复、扩展、灾备等方面的问题变得日益困扰系统管理员。

主要问题和不足为:直连式存储依赖服务器主机操作系统进行数据的IO读写和存储维护管理,数据备份和恢复要求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包括CPU、系统IO等),数据流需要回流主机再到服务器连接着的磁带机(库),数据备份通常占用服务器主机资源20-30%,因此许多企业用户的日常数据备份常常在深夜或业务系统不繁忙时进行,以免影响正常业务系统的运行。

直连式存储的数据量越大,备份和恢复的时间就越长,对服务器硬件的依赖性和影响就越大。

直连式存储与服务器主机之间的连接通道通常采用SCSI连接,带宽为10MB/s、20MB/s、40MB/s、80MB/s等,随着服务器CPU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硬盘空间越来越大,阵列的硬盘数量越来越多,SCSI通道将会成为IO瓶颈;服务器主机SCSIID资源有限,能够建立的SCSI通道连接有限。

了解电脑存储设备的不同类型

了解电脑存储设备的不同类型

了解电脑存储设备的不同类型电脑存储设备是现代计算机系统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负责存储和检索数据。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脑存储设备的类型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本文将介绍电脑存储设备的不同类型,包括硬盘驱动器、固态硬盘、光盘、闪存驱动器和云存储,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电脑存储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一、硬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是一种机械式存储设备,主要由盘片、磁头和马达等组件构成。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磁性材料在盘片上记录和读取数据,并通过旋转盘片和移动磁头的方式实现数据存储和检索。

硬盘驱动器通常容量较大,价格相对较低,适用于存储大量的数据文件和软件程序。

二、固态硬盘固态硬盘是一种基于闪存存储技术的存储设备,与传统的机械式硬盘驱动器相比,其具有更高的数据读写速度和更低的响应时间。

固态硬盘不含任何可移动零部件,因此具有更高的耐震性和可靠性。

然而,固态硬盘的价格相对较高,存储容量相对较小,适合用于提高系统性能和加速数据读写的场景。

三、光盘光盘是一种以激光技术读写数据的存储设备。

根据使用的技术和光盘的用途,光盘可以分为CD、DVD和蓝光光盘等不同类型。

光盘存储容量相对较小,适合存储音频、视频和软件等多媒体数据。

随着云存储的兴起,光盘逐渐失去了在数据存储方面的主导地位,但仍然在特定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四、闪存驱动器闪存驱动器是一种基于闪存存储技术的便携式存储设备,通常以USB接口的形式连接到计算机。

闪存驱动器具有体积小巧、便携性强的特点,并且无需外接电源即可工作。

闪存驱动器适用于文件的传输和备份,可以作为移动办公和数据交换的重要工具。

五、云存储云存储是一种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分布式存储方式,将数据存储在远程服务器上,通过网络进行访问和管理。

云存储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自己的数据。

此外,云存储还可以提供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增加数据的安全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电脑存储设备的类型多种多样,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如何选择适合你的计算机存储设备在当今信息时代,我们对计算机的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在数据存储方面。

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机存储设备是一个关键的决策,它将直接影响计算机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本文将指导你如何选择适合你的计算机存储设备。

一、了解常见的存储设备类型计算机存储设备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硬盘驱动器(HDD)、固态驱动器(SSD)、内存卡和云存储。

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将有助于你做出明智的选择。

1. 硬盘驱动器(HDD)硬盘驱动器是传统的存储设备,使用旋转磁盘和机械臂来存储和读取数据。

它们通常具有较大的存储容量和较低的价格,适用于需要存储大量数据的用户,如视频编辑和游戏爱好者。

然而,它们的读写速度相对较慢,不适合需要快速读取和写入数据的任务。

2. 固态驱动器(SSD)固态驱动器使用闪存技术来存储数据,相比硬盘驱动器,它们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高的性能。

SSD还具有较低的能耗和噪音。

由于其价格的下降,SSD已成为主流存储设备,适用于大多数一般用户。

然而,SSD的存储容量通常较小,价格也相对较高。

3. 内存卡内存卡通常用于便携设备,如数码相机、手机和平板电脑。

它们具有小巧便携、易于插拔的特点。

内存卡的容量和速度也有所不同,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规格和品牌即可。

4. 云存储云存储指将数据存储在互联网服务器上,在任何时候通过网络访问。

云存储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灵活性,但需要稳定的网络连接。

它也可能需要付费使用,并对用户隐私带来一定风险。

二、根据需求选择存储容量在选择适合的计算机存储设备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确定所需的存储容量。

如果你需要存储大量的照片、视频或其他大型文件,那么较大的存储容量是必要的。

然而,如果你只是进行一般办公和浏览网页等基本任务,较小的容量也许已经足够。

三、考虑读写速度和性能读写速度和性能是计算机存储设备的重要指标。

如果你需要频繁访问和修改文件,那么选择具有较高读写速度和响应速度的设备是明智的。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脑存储设备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脑存储设备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脑存储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已经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而电脑的存储设备也是电脑运行和存储数据的必备组件。

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脑存储设备对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保护个人数据非常重要。

然而,面对市场上各种各样的存储设备,我们怎样才能根据自己的需求做出正确的选择呢?本文将从存储类型、容量需求和性能方面给出一些建议,帮助读者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脑存储设备。

一、存储类型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存储设备类型包括硬盘驱动器(HDD)和固态硬盘(SSD)。

硬盘驱动器是传统的存储设备,它通过旋转磁盘和可移动磁头存储数据。

固态硬盘则采用闪存芯片来存储数据,没有机械结构,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低的功耗。

选择存储类型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速度:固态硬盘通常比传统硬盘驱动器更快。

它们可以更快地启动操作系统和加载应用程序,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2. 可靠性:传统硬盘驱动器中的机械部件容易受到撞击和震动的影响,而固态硬盘没有机械结构,因此更加耐用。

3. 容量:传统硬盘驱动器通常提供更大的容量,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

然而,固态硬盘也有大容量型号,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基于这些因素,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存储类型。

如果你需要更快的读写速度和更高的可靠性,可以选择固态硬盘。

如果你需要更大的容量,并且对速度和可靠性要求没有那么高,可以选择传统硬盘驱动器。

二、容量需求容量需求是选择电脑存储设备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容量决定了你可以存储多少个文件、应用程序和媒体文件。

根据个人需求,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来确定容量需求:1. 用途:如果你只是用电脑进行一般的办公和浏览网页,通常几百G的存储空间足够。

然而,如果你是一位摄影师、视频剪辑师或者游戏爱好者,你可能需要更大的容量来存储大量的照片、视频或游戏。

2. 预算:存储设备的价格通常随着容量的增加而增加。

在选择存储设备时,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预算来平衡容量需求和价格。

3. 扩展性:一些存储设备支持扩展,可以通过添加额外的硬盘或使用外部存储设备来增加容量。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存储设备的三种类型

1常见存储类型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

(区别见图2)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1.1DASDAS(DirectAttach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

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1.2SANSAN(StorageArea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联结方式,如SCSI,ESCON及Fibre-Channels。

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

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1.3NAS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2三种技术比较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1三种技术的比较录像存储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DAS存储)等。

.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

存储设备指南硬盘SSD和闪存的区别与选择

存储设备指南硬盘SSD和闪存的区别与选择

存储设备指南硬盘SSD和闪存的区别与选择存储设备指南:硬盘、SSD和闪存的区别与选择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设备的存储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选择合适的存储设备时,很多人可能会被市面上各种不同类型的硬盘、SSD和闪存所困惑。

本指南将详细介绍这三种常见的存储设备,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帮助您做出明智的选择。

一、硬盘硬盘是一种机械式存储设备,由盘片和读写头组成。

它通过磁道和扇区的划分来存储数据。

硬盘的主要特点包括容量大、价格相对较低、可写入删除方便等。

在选择硬盘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1 容量硬盘的容量通常以TB(1TB=1024GB)为单位。

存储需求较大的用户通常更倾向于选择大容量硬盘。

常见的硬盘容量有500GB、1TB、2TB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做出选择。

1.2 速度硬盘的速度通过旋转速度和传输速率来衡量。

旋转速度通常以每分钟转数(RPM)来表示,一般有5400RPM和7200RPM等选项。

转速越快,硬盘读写速度越快。

而传输速率则取决于接口类型,如SATA、USB等。

1.3 可靠性硬盘由机械结构构成,存在部件磨损和机械故障的风险。

因此,对于需要长时间稳定运行的应用,如服务器,建议选择品质可靠的硬盘。

二、SSD固态硬盘(SSD)是一种基于闪存技术的存储设备,相比于传统硬盘,它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快的读写速度。

SSD的主要特点包括速度快、抗震抗摔、耐用等。

在选择SSD时,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2.1 容量SSD的容量通常以GB(Gigabyte)为单位。

与硬盘不同,SSD的容量通常较小,常见的有120GB、240GB、500GB等选择。

因此,在购买前需根据个人存储需求进行评估。

2.2 读写速度SSD的读写速度远远超过传统硬盘。

而SSD的性能差异则取决于闪存芯片的类型和控制器的质量。

在购买SSD时,可以通过读写速度来衡量其性能。

2.3 寿命由于SSD使用闪存技术,其寿命有一定的限制。

闪存芯片的写入次数较多会导致寿命缩短,因此在选择SSD时,建议选择寿命更长的品牌和型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常见存储类型对于企业存储设备而言,根据其实现方式主要划分为DAS、SAN和NAS三种,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环境,提供了不同解决方案。

(区别见图2)图1三种存储技术比较1.1DASDAS(DirectAttachSTorage):是直接连接于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每一台主机服务器有独立的储存设备,每台主机服务器的储存设备无法互通,需要跨主机存取资料时,必须经过相对复杂的设定,若主机服务器分属不同的操作系统,要存取彼此的资料,更是复杂,有些系统甚至不能存取。

通常用在单一网络环境下且数据交换量不大,性能要求不高的环境下,可以说是一种应用较为早的技术实现。

1.2SANSAN(StorageAreaNetwork):是一种用高速(光纤)网络联接专业主机服务器的一种储存方式,此系统会位于主机群的后端,它使用高速I/O联结方式,如SCSI,ESCON及Fibre-Channels。

一般而言,SAN应用在对网络速度要求高、对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高、对数据共享的性能要求高的应用环境中,特点是代价高,性能好。

例如电信、银行的大数据量关键应用。

1.3NASNAS(NetworkAttachedStorage):是一套网络储存设备,通常是直接连在网络上并提供资料存取服务,一套NAS储存设备就如同一个提供数据文件服务的系统,特点是性价比高。

例如教育、政府、企业等数据存储应用。

2三种技术比较以下,通过表格的方式对于三种存储技术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表格1三种技术的比较录像存储录像存储是指将监控图像录制下来,并以文件形式存储在存储设备中,并可在以后随时被读出回放。

存储的实现有多种模式,包括DAS(直连存储)、SAN(存储区域网)和NAS(网络就是普通计算机系统最常用的存储方式,即将存储介质(硬盘)直接挂接DAS存储)等。

.在CPU的直接访问总线上,优点是访问效率高,缺点是占用系统总线资源、挂接数量有限,一般适用于低端PC系统。

SAN是将存储和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分开,系统对存储的访问通过专用的存储网络来访问,对存储的管理可交付与存储网络来管理,优点是高效的存储管理、存储升级容易,而缺点则是系统较大,成本过高,适用于高端设备。

NAS则充分利用系统原有的网络接口,对存储的访问是通过通用网络接口,访问通过高层接口实现,同时设备可专注与存储的管理,优点是系统简单、兼容现有系统、扩容方便,缺点则是效率相对比较低。

典型的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设备一般都采用DAS方式,即自身包含若干硬盘,录像数据进行压缩编码后直接存储在本地硬盘中,回放也从本地硬盘中读出。

网络功能只是个附加的功能,主要面向远程终端实时监控本地图像和回放本地录像。

在系统比较大时,这种方式必然是分布式存储的,给系统管理带来了麻烦。

数字硬盘录像机的发展将使网络成为中心,而规模的增大使得分布式存储的缺点更加显着。

采用NAS作为录像的存储设备,解决了传统数字硬盘录像机所限制的这些问题,作为下一代数字录像系统,其优势表现在:a优良的设备环境:由于硬盘的不稳定性,需要一个更好的工作环境来延长硬盘的寿命和减少存储的不可用时间。

NAS作为专业的存储设备,针对多硬盘环境作了优化设计,让硬盘工作的更稳定、更可靠。

b专业的存储管理:有效的存储管理在数据量上升时更加显得重要,数据的安全性与冗余性将更受关注。

NAS通过专业软件对大容量存储进行管理,增加安全机制及冗余管理,使得存放的数据更便捷、更放心。

c轻松的容量扩张:对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加的今日,更加看重存储容量的可扩张性。

NAS的容量扩张基本上是Plug&Play的模式,方便用户升级。

另外,NAS还可实现系统升级与存储升级的分离,更适合一个逐渐发展的系统。

本系统采用NAS作为录像的存储设备,但从网络可靠性方面考虑,采用二级存储机制,即录像时直接录制在DVR中,在其中保存一定时间,定期再将DVR中的录像转存至NAS中。

采用二级存储机制,虽然比直接网络存储复杂,但可以将网络的不可靠因素对系统的影响降到最低,以确保录像数据的完整性。

3常见存储技术3.1RAID技术RAID(RedundantArraysofIndependentDisks)中文为廉价冗余磁盘阵列。

在1987年由美国柏克莱大学提出RAID理论,作为高性能的存储系统,巳经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巳经发展了多个级RAID的级别从RAID并成为一种工业标准。

应用,别,有明确标准级别分别是JBOD、0、1、2、3、4、5等,其他还有6、7、10、30、50等。

RAID为使用者降低了成本、增加了执行效率,并提供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各厂商对RAID级别的定义也不尽相同。

目前对RAID级别的定义可以获得业界广泛认同的只有5种,JBOD、RAID0、RAID1、RAID0+1和RAID5。

(廉价冗磁盘阵列(RedundantArrayofInexpensiveDisks,简称RAID)a功能:对磁盘高速存取(提速):RAID将普通硬盘组成一个磁盘阵列,在主机写入数据,RAID 控制器把主机要写入的数据分解为多个数据块,然后并行写入磁盘阵列;主机读取数据时,RAID 控制器并行读取分散在磁盘阵列中各个硬盘上的数据,把它们重新组合后提供给主机。

由于采用并行读写操作,从而提高了存储系统的存取系统的存取速度。

b分类:RAID可分为级别0到级别6,通常称为:RAID0,RAID1,RAID2,RAID3,RAID4,RAID5,RAID6。

)JBOD的含意是控制器将机器上每颗硬盘都当作单独的硬盘处理,因此每颗硬盘都被当作单颗独立的逻辑碟使用。

此外,JBOD并不提供资料备余的功能。

(RAID0:RAID0并不是真正的RAID结构,没有数据冗余,RAID0连续地分割数据并并行地读/写于多个磁盘上。

因此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率,但RAID0在提高性能的同时,并没有提供数据可靠性,如果一个磁盘失效,将影响整个数据。

因此RAID0不可应用于需要数据高可用性的关键应用。

RAID0是具有提速和扩容的目的在RAID0模式中,数据被分割为一定数量的数据块(Chunk)交叉写在多个硬盘上,一般的来说在RAID0系统中数据被分割的数量同RAID阵列所使用的硬盘的数量是有关的,比如RAID0中采用了3块硬盘,那么数据将会被分为三份依次的写入三个硬盘,通俗的说这种模式其实就是利用RAID技术让系统认为三块硬盘组成一个容量更大的硬盘,因为这个过程没有数据校验所以这种RAID模式是读写速度最快的一种。

RAID0并没有从安全性角度考虑,实际上,如果RAID0当中的一块硬盘坏了,所有数据都会损坏,并且没有办法恢复。

这使得RAID0的安全性能非常差,所以很多用户出于安全考虑没有使用RAID0模式。

虽然如此,RAID0毕竟是所有RAID方式当中速度最快的一种模式,如果RAID0模式当中有两块硬盘的话,那么RAID0的存储读取数据的速度会是单个硬盘双倍。

,如果使用6块硬盘的话,那么理论速率就是单个硬盘的6倍。

如果在RAID0模式当中使用不同的硬盘会造成两方面的问题,首先,RAID0的有效硬盘容量会是最小的硬盘的容量乘上硬盘的个数,这是因为如果容量的最小的硬盘存满了之后,RAID0依然会将文件平均分配到各个硬盘当中,此时便不能完成存储任务了;其次,如果RAID0当中的硬盘速度不同,那么整体的速度会是速度最慢的硬盘的速度乘上硬盘的个数,这是因为RAID0模式是需要将上一部的存储任务完成之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进程,这样,其它的速度快的硬盘会停下来等待速度慢的硬盘完成存储或者读取任务,使得整体性能有所下降。

所以,在这里建议使用RAID0模式的用户最好选择容量和速度相同的硬盘,最好是同一品牌的同种产品。

因此RAID0在严格意义上说不是“冗余独立磁盘阵列”。

RAID0模式一般用于需要快速处理数据但是对于数据的安全性要求不高的场合。

这种RAID模式的特点是简单,而且并不需要复杂和昂贵的控制器。

采用RAID0模式至少需要2块硬盘,最终得到的存储容量也是这两块硬盘的和。

RAID0的随机读取性能:很好RAID0的随机写入性能:很好RAID0的持续读取性能:很好RAID0的持续写入性能:很好RAID0的优点:最快的读写性能,如果每块硬盘拥有独立的控制器性能将会更好。

RAID0的缺点:任何一块硬盘出现故障所有的数据都会丢失,大部分的控制器都是通过软件实现的,所以效能并不好。

RAID0是无数据冗余的存储空间条带化,将数据以条纹化的方式存储在阵列之中,实现性能的增强,但没有数据冗余。

具有低成本、极高读写性能、高存储空间利用率的RAID级别,适用于Video/Audio信号存储、临时文件的转储等对速度要求极其严格的特殊应用。

但由于没有数据冗余,其安全性大大降低,构成阵列的任何一块硬盘损坏都将带来数据灾难性的损失。

RAID1是两块硬盘数据完全镜像,数据条纹化的头一半是原始数据,后一半是数据镜像,但被写往RAID1阵列中的第二个磁盘,RAID1最少需要2个磁盘。

,安全性好,技术简单,管理方便,读写性能均好,但其无法扩展(单块硬盘容量),数据空间浪费大。

专门针对性能要求高的应用。

RAID0+1综合了RAID0和RAID1的特点,独立磁盘配置成RAID0,两套完整的RAID0互相镜像。

它的读写性能出色,安全性高,但构建阵列的成本投入大,数据空间利用率低,不能称之为经济高效的方案。

磁盘来存储冗余信息。

奇偶磁盘物理上与数据磁盘相隔离。

”奇偶“使用一个RAID3.RAID5使用一个“奇偶”磁盘来存储冗余信息。

实际上,包括奇偶信息在内的所有数据都以条纹化的形式存储到阵列中的所有磁盘上(没有物理上隔离的奇偶磁盘)。

当对一个阵列执行RAID5保护时,阵列要减去一个磁盘驱动器的容量(用于存储奇偶数据)。

最少要求3个磁盘。

RAID5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ID技术。

各块独立硬盘进行条带化分割,相同的条带区进行奇偶校验(异或运算),校验数据平均分布在每块硬盘上。

以n块硬盘构建的RAID5阵列可以有n-1块硬盘的容量,存储空间利用率非常高(见图1)。

任何一块硬盘上数据丢失,均可以通过校验数据推算出来。

RAID5具有数据安全、读写速度快,空间利用率高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但不足之处是1块硬盘出现故障以后,整个系统的性能大大降低。

图2RAID5实现方式从技术实现方式上说,RAID技术可以通过软件和硬件两种方式实现,随着硬件系统能力不断提升,软件RAID实现方式越来越成为主流的选择。

标准的RAID写操作,如RAID5中所必需的校验计算,需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以校验盘中读取数据2)以目标数据盘中读取数据3)以旧校验数据,新数据及已存在数据,生成新的校验数据4)将新校验数据写入校验盘5)将新数据写入目标数据盘当主机将一个待写入阵列RAID组中的数据发送到阵列时,阵列将该数据保存在缓存中并立即报告主机该数据的写入工作已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