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设计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医学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医学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试题及答案

科研设计与论文写作一、不定项选择题1、应用统计学原理进行实验设计,其最终目的是 CA、选择该病暴露因素B、使论文具有可读性C、达到齐同对比、均衡化抽样D、观察指标稳定可靠E、使研究内容达到先进性、创新性2、专业设计主要包括 EA、选择观察对象B、需组织多少观察病例C、观察结果可重复性D、减少或排除抽样误差E、确立研究目的和建立假设3、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ABCDEA、解决实验结果可重复性B、提高实验效率C、保证样本代表性D、样本间可比性E、观察结果精确性4、临床设计中的主要困难是 ABCDA、不能再人身上复制疾病模型B、样本一致性差C、只能应用整体水平进行研究D、观察条件不易控制E、观察结果离散度大5、专业设计中建立假设是 BCDA、对某一问题的学说设定B、一种科学预见C、主观预测D、对提出问题的释疑E、推理指导下安排实验与调查6、实验设计中的处理因素是指 DA、随机化B、盲法C、观察对象代表性D、分组因素及其水平E、指标的客观性、稳定性7、实验设计中必须贯彻的基本原则是 ADEA、随机化与盲法B、观察对象金标准C、制定明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D、设立对照组E、达到有统计意义的最低样本含量8、机遇误差(抽样误差)的数据特点是 ADEA、个体反应差异B、数据差异具有方向性C.数据常不呈正态分布D.数据趋向于接近均值水平E、可通过统计学处理缩小9、产生偏倚的数据特点和控制是 CEA、数据无规律,随机变化B、个体反应差异所产生变化C、不能用统计学方法控制D、数据服从正态分布E、实验设计不周所产生的数据变化10、选择性偏倚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BCDEA、个体反应差异B、测量上具有主观倾向性C、选择病例未应用金标准D、分组时有关特征构成的差异显著E、抽样及分组时未采用随机盲法11、样本代表性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ABCDEA、诊断金标准B、贯彻随机化原则C、是否排除了偏倚产生D、确定达到统计要求的最低样本含量E、抽样及分组时未采用随机盲法12、数据资料能进行统计学处理的必须是哪一类资料AEA、抽样误差产生数据B、诊断性偏倚产生数据C、分组偏倚产生数据D、入院率偏倚产生数据E、具有组间可比性、随机盲法分组产生数据13、求样本大小设定的统计学范围是 BCEA、设定总体标准差B、设定检验水准C、设定检验效能D、设定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值E、设定把握度14、哪些实验设计中应用正交设计 DEA、单个处理因素、两个样本均数比较B、单个处理因素、两个样本含量不等的均数比较C、两个处理因素、且每个因素又有两个水平的实验设计D、三个处理因素以上(含三个处理因素)、各因素之间又存在交互作用E、三个处理因素以上(含三个处理因素)、各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15、交的表头设计的基本步骤是 ABCDEA、根据实验目的确定实验因素B、确定各实验因素水平数C、看主效应水平数D、各因素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查交互作用表E、安排正交试验数据作方差分析的误差计算途径16、两样均值对比(正态、方差齐条件下)选择应用CEA、X2检验B、秩和检验C、方差分析D、数据变量转移E、t检验17、多样本均值对比(正态、方差齐条件下)选择应用 CA、X2检验B、秩和检验C、方差分析D、数据变量转移E、t检验18、均值对比(正态、方差不齐条件下)选择应用 BDA、X2检验B、秩和检验C、方差分析D、数据变量转移E、t检验19、计数(率)对比实验中,选择应用 AA、X2检验B、方差分析C、t检验D、F检验E、Bartlett法20、多组均数(呈正态,方差齐)比较,若需求任意两组之间均数差异是否存在显著意义应选用 DEA、X2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t检验D、q检验(SNK)E、LSD法检验21、不依赖于总体分布的具体形式的假设检验是 DA、t检验B、X2检验C、方差分析D、秩和检验E、多元相关分析22、秩和检验,作为首选统计方法,仅在哪几种情况下应用 ACEA、等级资料B、资料分布类型已确定C、不同地点、不同年份的某种实验结果D、方差齐E、各种资料初步分析包括新观察指标的分析23、多个样本率的比较中两两比较时应进行 CEA、四格表X2检验B、行×列表X2检验C、行×列表分割X2检验D、原来设定检验水准α=0.05E、重新计算检验水准24、下列哪一项X2 结果为不可信的,须扩大样本含量或根据医学合理性作合理的合并 AA、最小理论值为0.98, 40%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B、最小理论值为30.72,0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C、最小理论值为37.88,0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D、最小理论值为20.17,0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E、最小理论值为63.30,0格子的理论数小于525、四格表专用公式应在下列哪些条件下使用(T:理论频数) CEA、1<7B、T<5C、T>5D、N≤40E、N≥4026、四格表校正公式应在下列哪些条件下使用(T:理论频数) CDEA、T>5B、N>40C、T>1D、T<50E、N≥4027、假设检验时P值>α提示 CDEA、按所取α水准显著B、拒绝H0接受H1C、按所取α水准不显著D、不拒绝H0E、差别可能是抽样误差造成的28、评估论文的科学性应考察哪些内容 AA、是否按照统计学要求进行实验设计B、论文是否新颖,见解独到C、研究是否针对前人研究工作的薄弱环节D、研究结果是否填补空白E、论文主题是否明确,文体是否脉络清晰,层次分明29、实验设计的统计学要求是 ABCDEA、样本对总体具有代表性B、样本组间具有可比性C、足够大的样本含量D、检验及实验方法的精确性E、数据的统计处理方法选择是否准确30、统计学上检验效能是指测量下述哪类概率 DEA、抽样误差概率B、偏倚产生误差概率C、假阳性误差概率D、假阴性误差概率E、在设定检验水准下,若总体间确实存在差异,能发现此差异的概率31、论文写作时,哪些资料选择要服从表达论点的需要 BCDEA、数据材料取舍B、理论资料取舍C、文章结构安排D、语言运用E、结论或提示要与论点相呼应32、对整篇文章起统帅作用的是 ABCDEA、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数据B、该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报道中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C、合乎逻辑推理的论证D、确立该研究的论点E、提示论点与论据之间的逻辑关系33、阳性似然比(+LR)的构成比是 DA、正确判定有病的百分率(真阳性比)B、正确判定无病在百分率(真阴性率)C、ROC曲线分界值D、总检测例数中该试验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值E、该诊断试验真阳性率与真阴性率之比值34、假设检验的目的是 CDEA、求样本大小B、检验水准的设定是否合理C、区分差别在统计学上是否成立D、求样本误差概率E、实验结果的推论是否成立35、临床上对发病率低的病因学研究的最佳设计方案是 EA、病例报道B、自身前后交叉对照试验方案C、生态学研究D、队列研究方案E、病例对照研究36、临床上病因学研究的最佳设计方案是 AA、队列研究B、随机对照试验方案C、病例对照研究D、生态学研究E、病案系列研究37、临床上防治性研究的最佳设计方案是 CA、自身前后对照试验B、病例对照研究C、随机对照试验(RCT)D、病案系列研究E、队列研究38、临床上对慢性病的对症治疗研究科选择较好的设计方案是 BEA、半随机对照试验B、自身前后对照设计方案C、病例对照试验D、队列研究E、配对比较条件下,采用序贯设计方案39、多种临床试验研究中制定纳入标准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BDA、诊断的金标准B、研究对象的代表性C、合适的样本含量D、选择对处理措施有反应的病例E、选择具有特异性的客观指标40、两个处理因素且每个处理因素又有两个水平的实验设计,常用 BA、正交设计B、2X2析因素设计C、交叉设计D、完全随机设计E、配对设计41、三个处理因素且每个处理因素又有三个水平的实验设计,常用下述哪种正交表安排实验 B42、上述题若处理因素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则用下述哪种正交排安排实验 D43、现有四种中草药A、B、C、D观察其乙肝降转氨酶作用,选择下列哪种正交表安排实验最佳(四种中草药之间无相互作用,求最佳则可用四种中草药中“用”与“不用”二种水平)C44、数据处理后,若P>0.05,应进一步考虑的主要问题 AEA、结果的理论推理是否有意义B、设计中是否处理好实验设计中三要素C、是否真正做到随机盲法分组D、实验组与对照组是否达到齐同对比E、样本含量太少,检验效能偏低45、自身前后交叉试验方案,常用于下述哪些研究 DEA、病因学研究B、急性病研究C、治本疗法研究D、慢性病对症处理疗法研究E、治疗性研究46、统计学上检验水准是指测量下述哪类概率 ACA、抽样误差概率B、偏倚误差概率C、假阳性误差概率D、假阴性误差概率E、在设定检验水准条件下,若总体确实存在差异,能现此差异的概率47、统计学上检验效能是指下述哪类误差 BEA、Ⅰ类误差B、Ⅱ类误差C、假阳性误差D、偏倚误差E、假阴性误差48、多水平似然比可解决诊断试验下述哪些问题 BCEA、该指标的灵敏度评估B、分界值的测量C、可获得计量资料的各种信息D、为电子计算机诊断疾病提供理论基础E、可获得不受患病率影响的预测值49、多重似然比的连续检验,能提供哪些信息 ABA、直接从验前概率与该项试验的阳性似然比值求得准确的疾病预告值B、获得不受患病率影响的疾病预告值C、获得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从而决定最佳分界值D、获得诊断试验评价的重要指标敏感度大小E、获得该诊断试验可靠性(重复性)的有用信息50、敏感度与特异度相互制约,而不可兼得,下述情况时应用高敏感度的诊断指标 BCA、该指标应用目的是确定诊断B、筛捡,初步诊断或排除诊断C、误诊而延误诊断,失去诊疗最佳特机D、误诊会导致病人严重并发症或毒副作用E、误诊使患者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治疗手段51、哪些情况时应用高特异度的诊断指标 ADEA、该指标应用目的是确定诊断B、筛捡,初步诊断或排除诊断C、误诊而延误诊断,失去诊疗最佳特机D、误诊会导致病人严重并发症或毒副作用E、误诊使患者采取一些不恰当的治疗手段52、齐同对比是保证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原则,下述哪些方法可达到此要求 BCA、标准对照B、分层研究C、配对研究方案D、随机化盲法分组E、能达到差异显著性要求的样本含量二、填空题1、实验设计包括(实验性研究)和(分析性研究)。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附答案一、研究背景近年来,心脏疾病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医疗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提高心脏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降低相关风险,临床科研尤为重要。

本研究旨在评估不同心脏手术方式对心脏病患者术后生存率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对心脏手术患者进行长期随访。

病例组和对照组的选择标准如下:1. 病例组:行开胸心脏手术治疗的患者2. 对照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三、样本选择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根据心脏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按比例选择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患者。

入选标准如下:1. 年龄在30岁至60岁之间的患者2. 无其他严重心脏病同时存在的患者3. 愿意参与长期随访的患者四、数据收集通过患者的电子病历和手术记录,收集以下信息:1. 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信息2. 心脏病诊断类型和严重程度3. 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手术后并发症等手术相关信息4. 术后生存情况、再次住院情况等长期随访数据五、数据分析采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分析指标包括:1.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信息的比较2. 手术方式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分析3. 不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六、研究结果示例结果如下:1. 病例组和对照组患者基本信息比较:病例组患者平均年龄(46.5岁)较对照组(52.2岁)显著低,BMI也较低。

2. 手术方式对术后生存率的影响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的生存率(82.5%)明显高于开胸手术组(75.2%)。

3. 不同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开胸手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6.3%)高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组(14.8%)。

七、讨论与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心脏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相比开胸手术有更好的术后生存率,并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这一结论对于指导临床心脏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八、研究局限性与展望本研究的样本容量较小,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提升研究的可靠性。

临床科研设计与分析试卷(带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与分析试卷(带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与分析试卷(带答案) 适用范围:__________ 出题教师:____________ 题型得分单选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总分1.资料整理的基础工作和资料分析的首要工作是对资料进行:( ) A. 审核B. 演绎分析C. 归纳分析D. 分类2. 查得资料比较杂乱,没有时代特点,属于哪种文献检索的特点:( ) A. 引文查找法B. 顺差法C. 综合查找法D. 逆差法3. 某医生用针刺疗法治疗三种不同的疾病,目的在于弄清:针刺治疗对哪种病疗效最好,三种病人分别在甲、乙、丙三组接受相同的辅助治疗。

该医生每天依次给甲、乙、丙三组病人(每组30 人) 一一扎针,这样做人为产生了:( ) A. 重复误差B. 随机误差C. 条件误差D. 抽样误差4. 实验研究变量的三个组成部分是:( ) A. 实验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B. 实验变量、效果变量和无关变量C. 效果变量、过程变量和无关变量D. 效果变量、目标变量和有关变量5. 为了避免重复劳动,提高科学研究的效益,必要的工作是:( ) A. 文献检索B. 选定课题C. 课题论证D. 历史分析6. 根据访谈过程是否有严格设计的访谈提纲,可以把访谈调查分为:( ) A. 结构性访谈调查和非结构性访谈调查B. 个别访谈调查和集体访谈调查C. 电话访谈调查和网络访谈调查D. 一次性访谈调查和重复性访谈调查7. 研究生没有公开发表的学位论文属于类文献:( ) A. 教育档案B. 书籍C. 其他D. 报刊8. 书目属于文献等级中的:( ) A. 一次文献B. 四次文献C. 二次文献D. 三次文献9. 反映实验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的真实性,决定实验结果解释的是:( ) A. 内在效度B. 生态效度C. 外在效度D. 总体效度10. 许多人习惯用单因素设计取代多因素设计,这样做在什么情况下易得出错误的结论:( ) A. 因素之间独立时B. 样本含量较小时C. 因素之间有交互作用时D. 实验者操作不太熟练时11. 开展一项科学研究,何时开始运用统计学知识:( ) A. 从最初的试验设计开始B. 有了试验数据之后C. 从计算机算出结果开始D. 有了试验设计之后12. 以下属于三次文献的是:( ) A. 索引B. 手册C. 论文D. 文摘13. 为了研究一组因素X1,X2,,Xg 对一组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短的影响,对病人进行追踪随访观察,观察结果分为两档,,即病人生存时间?2年和?2年,考察的危险因素有治疗方法( 4 种) 、治疗前病人的状态( 6种) 、病人的年龄、癌细胞的类型( 3 种)等。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题_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题_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题_附答案考题一:某医院为了评估新开发的一种新药物在治疗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进行了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试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选取了100名患者。

实验组接受新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

试验进行了12周,其中实验组中有2名患者中途退出了试验,对照组中有3名患者中途退出了试验。

根据试验结果,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完全观察到的人数 (Intention-to-Treat analysis,ITT analysis)。

2)请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完成率。

3)请计算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依从性。

答案:1)根据ITT分析原则,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完全观察到的人数如下:实验组:100 - 2 = 98人对照组:100 - 3 = 97人2)治疗完成率计算公式为:(观察到的人数 / 设计入组人数) ×100%。

实验组治疗完成率:(98 / 100) × 100% = 98%对照组治疗完成率:(97 / 100) × 100% = 97%3)治疗依从性计算公式为:(治疗完成的人数 / 观察到的人数) ×100%。

实验组治疗依从性:(98 / 98) × 100% = 100%对照组治疗依从性:(97 / 97) × 100% = 100%考题二: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一项针对药物A和药物B对于高血压患者疗效的比较试验。

该试验采用了配对试验设计,共纳入了60名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药物A组和药物B组,每组30名患者。

试验进行了8周,结果显示药物A组有25名患者血压下降,药物B组有20名患者血压下降。

根据试验结果,请回答以下问题:1)请计算药物A组和药物B组的相对风险 (Relative Risk, RR)。

2)请计算药物A组和药物B组的绝对风险差 (Absolute Risk Difference, ARD)。

3)请计算药物A组和药物B组的数量需要治疗 (Number Needed to Treat, NNT)。

研究生科研设计全套习题含答案

研究生科研设计全套习题含答案

研究生《科研设计》1、拟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慢性肝炎研究,预试结果单用西药治疗有效率为68%,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有效率为82%,为达到统计差异显著,每组需要观察多少例?答:设P1=0.68 P2=0.82,则P=(0.68+0.82)/ 2= 0.75 。

双侧μα=1.96,单侧μβ=1.282。

n= [(1.96+1.282)2χ2χ0.75(1-0.75)]/(0.68-0.82) 2=200.85 取201列。

2、应用核苷酸治疗粒细胞减少症,初试口服药组平均22.25天达治疗高峰,肌注组17.5天达高峰,合并标准差为13.91天,问两组各需要多少例才能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双侧α=0.05β=1.0)答:设τ=22.25-17.5=4.75,s=13.91。

双侧:α=0.05,μα=1.96,β=0.1单侧μβ=1.282代入公式:查附表5得n1=n2=2χ((1.96+1.282)χ13.91/4.75)2=180.26。

取181列。

3、有人用2%碘化钾注射阿是穴或天突穴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每次1-3ml,每3天注射一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1274例,有效率97.3%,结论:穴位注射碘化钾疗效甚佳。

请对此报告加以评价。

解:A、没有设立对照组,应设一组非碘化钾对照组,碘化钾本身就是治疗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药物,注射任何可以吸收的部位都有效果。

B、应该设一个肌注对照组,如果肌注也有效,说明不是穴位的作用。

穴位注射理论依据不足。

C、阿是穴或天突穴,究竟是什么穴位,每个穴位多少例?甲状腺肿的分型,甲状腺肿的标准?是否有非甲状腺肿的病人混杂?每次用1-3ml的依据是什么?什么时候用1ml 什么时候用3ml?4、现有早期血吸虫病患者30例,拟分成三组,分别用呲喹酮、硝硫氰胺和酒石酸锑钾作疗效比较,请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三组。

5、请分别叙述如何控制随机误差,系统误差,过失误差?解:A、随机误差不可避免,只能通过正确设计和增加重复次数而使之减少。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附答案在医学领域的临床实践过程中,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是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所在。

为了培养医学生在科研设计方面的能力,以下是一组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每道题目都伴有详细的答案解析,希望能够对读者有所帮助。

题目一:对于一个临床试验,如何确定样本量?答案一:在确定样本量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期望效应的大小、研究变量的变异程度、统计显著性水平的选择以及研究功效。

一般而言,样本容量需要足够大以保证试验结果的统计学意义。

为了确定样本容量,可以进行假设检验的功效分析,根据研究变量的均值、方差以及显著性水平等参数设置,通过合适的统计方法计算所需的样本量。

题目二:请简要介绍一下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

答案二: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是一种观察性研究设计,在这种设计中,研究者首先选择一组参与者,并根据其特定的特征或曝露状况进行分类。

然后,这些参与者进行随访观察,跟踪他们的疾病发生或结果的变化。

前瞻性队列研究设计的主要优点是可以提供相对较为准确的疾病发生率和风险因素的关联性,但是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获得结果,且成本较高。

题目三:在设计一个随机对照试验时,应该如何确定随机化的方法?答案三:在设计随机对照试验时,研究者需要根据实际研究的需要来确定随机化的方法。

常见的随机化方法有:简单随机、分层随机和区组随机等。

简单随机是指将研究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组别的方法,每个个体都有相同的几率被分配到任何一组。

分层随机则是根据某些特定特征将参与者分层,然后在每个分层中分别进行随机分配。

区组随机是将参与者按照某些特定的区域或实验条件进行分组,然后在每个组内进行随机分配。

题目四:请解释一下回顾性研究设计的优缺点。

答案四:回顾性研究设计是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通过回顾已有的资料和数据来研究疾病的发生、风险因素等问题。

其主要优点是能够节省时间和成本,通常可以快速得到结果,尤其适用于罕见疾病、长期发展和高昂成本的研究。

然而,回顾性研究的主要缺点是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难以确定,因为数据是来自于已存在的记录和文献,可能存在选择性偏倚和信息偏差的问题。

医学科研设计慕课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医学科研设计慕课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医学科研设计慕课习题及答案1.1医学科研的基本程序1.良好的统计学设计决定了实验结果可靠性和准确性(√)2.从新的角度去探索旧的问题需要有创造性的想像力(√)3.科研设计主要是指实施科研的技术路线。

(×)4.证伪比证实更容易实现。

(√)5.实验结果是我们观察到的事物本质。

(×)6.实验与观察的主要区别是()C 实验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干预7.医学科研的目的包括()A 发现新的生命现象B揭示生命活动和疾病的发生机制C认识健康和疾病相互转化的规律D探索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措施8.对研究结果的解释应注意()结果是否可靠分析依据的理论是否正确对结果的解释是否与现有理论相矛盾9.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应该包括()A 与对照组的差异是否是抽样误差所造成B 要注意归纳数据的变化规律C采用现有理论对结果进行解释D对实验结果的意义进行推论10.观察的局限性包括()A 被动性B主观性C 可错性1.2实验动物基本知识1.下列动物中适宜进行呕吐反应实验的动物是()犬2.下列动物中,对致畸药物十分敏感,适宜进行致畸实验的动物是()小鼠3.一种在心血管外科、脑外科、断肢再植、器官和组织移植等实验外科研究中广泛使用的动物是()犬4.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源,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这样的实验动物是()清洁级动物5.下列动物中,对致热物质十分敏感,可用于发热、解热和伴随发热发生的免疫增强反应研究的动物是()兔6.实验用动物又称()广义实验动物7.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中,下述对相似性原则描述错误的是()为了尽量做到与人类疾病相似,首先要在动物局部功能的选择加以注意8.实验动物科学作为生命科学的一个分支同时又是生命科学重要的基础支撑条件,因此实验动物标准化和动物实验规范化研究成为该学科的重要特点。

(√)9.按微生物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无菌级四个等级的动物。

临床科研设计试题答案(优选.)

临床科研设计试题答案(优选.)

《临床科研设计》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在选研究方法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DA、科研目的B、可行性C、样本量D、创新性2、被认为是论文核心部分的是:BA、材料与方法B、结果C、讨论D、摘要3、在开始设计、选合适的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时,最首先考虑的是:BA、创新性B、可行性C、样本量D、研究目的4、下列哪类人群适合作为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DA、发病率稳定的人群B、可以从研究中受益的人群C、依从性很高的人群D、患病人群5、论文的讨论部分不包括:BA、研究新发现B、其他研究者的文献综述C、本文的不足之处D、与同类研究的比较6、在科研选题时,最需要考虑下列哪项原则:AA、创新性B、可持续性C、国际性D、效益型7、论文的题目不具有以下特征:AA、可以在成文之后再确定B、与研究设计题目(立项)一致C、有字数的限制D、具体的同时要求简洁8、在下列研究设计方法中,按临床科研设计论证强度排列,一般认为最强的是:DA、收集数据、建立假设、科研设计、统计分析、得出结论B、建立假设、收集数据、科研设计、统计分析、得出结论C、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建立假设、科研设计、得出结论D、建立假设、科研设计、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9、在科研选题、立题时,不必考虑下列哪项因素:CA、选择热门、前沿的问题B、国外正在开展的高水平研究C、临床阳性结果D、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0、科研论文的正文部分不包括:BA、前言B、摘要C、材料与方法D、讨论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20分)1、临床科研设计的要素是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和结论四部分组成。

2、医学论文的正文部分通常由: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四大部分组成。

3、临床科研的基本步骤可分为:准备阶段、预试阶段、设计阶段、执行阶段和总结报告等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科研的选题与立题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开创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限制性原则。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题_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题_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0分)1、在下列研究设计方法中,按临床科研设计论证强度排列,一般认为最强的是:CA、前瞻性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随机对照研究D、横断面调查2、在科研选题、立题时,不必考虑下列哪项因素:CA、可行性B、价值和水平C、临床阳性结果D、临床意义3、在选研究方法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A、科研目的B、可行性C、样本量D、创新性4、研究设计中要估计样本量,主要是因为:BA、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二类错误B、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一类错误C、样本量过大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D、样本越大,可行性越差5、研究对象分组方法设计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AA、两组研究前的基线状况一致B、两组研究条件要一致C、两组分组方法要一致D、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要一致6、分层分析可控制 C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7、用住院病人作研究对象容易发生:A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8、采用拉丁方设计具有如下要求,但不包括:D BA、三个研究因素B、水平数可以不等C、利用标准方D、不考虑交互作用9、三个因素各两水平,若采用析因分析设计时,至少要设的组数:B CA、5B、6C、8D、910、被认为是论文核心部分的是:BA、材料与方法B、结果C、讨论D、摘要二、填空题(10分)1、临床科研选题原则有: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2、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有: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

3、临床科研设计的要素是:处理因素、受试对象、试验效应。

三、简答题(28分)1、简述临床科研的基本步骤。

五步骤: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实施方法,设计分析和总结归纳。

2、为什么说偏倚是系统误差,它具有哪些基本属性?系统误差是在调查或测量时,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如实验方法不当、仪器不准等原因造成的,使调查结果偏大或偏小。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试题附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项不是临床科研设计的基本步骤?A. 研究目的的确定B. 受试者的招募C. 数据采集和统计分析D. 结果的解读和讨论答案:B. 受试者的招募2.以下哪项不是临床科研设计中的随机分组方法?A. 简单随机化B. 分层随机化C. 配对随机化D. 集群随机化答案:D. 集群随机化3.以下哪种研究设计是观察性研究?A. 随机对照试验B. 前瞻性队列研究C. 病例对照研究D. 交叉设计实验答案:C. 病例对照研究4.以下哪个指标用于评价研究结果的统计学差异是否具有临床意义?A. P值B. 置信区间C. 效应量D. 标准误差答案:C. 效应量5.以下哪项不是临床试验中的常见偏倚?A. 发表偏倚B. 招募偏倚C. 测量偏倚D. 物理偏倚答案:D. 物理偏倚二、简答题1.请解释临床科研设计中双盲的概念。

答:双盲是一种研究设计的控制方法,指的是在临床试验中,既对实验组的受试者和研究人员保密,也对对照组的受试者和研究人员保密。

这意味着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受试者和研究人员在试验过程中都不知道自己所属的组别,以避免主观意识和偏见对研究结果产生影响。

双盲设计旨在提高研究结果的客观性和可靠性。

2.请解释观察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的区别。

答:观察性研究是指研究者观察和记录自然界或人群中已经存在的现象,不进行干预和操控的一种研究方法。

观察性研究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分析现象之间的关系,不能得出因果关系。

实验性研究则是指研究者有意识地对研究对象进行操控和干预,以验证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验性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和控制变量等手段,通过操纵自变量来观察因果关系。

三、问答题1.请结合实际举例说明随机分组方法在临床科研设计中的应用。

答:随机分组是临床科研设计中一种常用的研究设计方法,它可以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线特征均衡,减少混杂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例如,在一项新药治疗心脏疾病的研究中,研究者可以将参与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考试题附答案一、题目描述:某医院临床科研部门计划进行一项对新型药物的疗效研究,希望明确该药物在治疗某种特定疾病中的作用,并与现有常用药物进行比较。

为了达到科学、准确的测量效果,临床科研团队决定采用随机对照试验设计。

请根据该背景,回答以下问题:1. 随机对照试验的特点及其在临床研究中的作用。

2. 假设该研究的目的是比较两种药物在治疗特定疾病中的疗效,请说明实施该试验所需的步骤。

3. 试验设计过程中,如果需要保证治疗和对照组相似性,应采取什么措施?4. 试验设计过程中,如何解决患者遗失、中途退出的情况?二、答案:1. 随机对照试验是一种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以比较两组间某种干预措施的疗效差异。

其特点包括:随机分组、单盲或双盲设计、安慰剂使用、受试者配对、平行控制组等。

在临床研究中,随机对照试验可以减少选取偏倚、处理偏倚的可能性,增加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2. 实施该试验需要以下步骤:(1)确定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明确研究的目的,选择适宜的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2)制定研究方案和随机化方案:设计研究方案,明确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干预措施。

制定随机化方案,使用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生成随机序列。

(3)选拔合适的研究对象:根据研究方案的要求,从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中进行筛选和招募。

(4)随机分组:使用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序列,将入选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5)给予干预措施:按照研究方案给予治疗组相应的药物干预,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或常用药物。

(6)数据收集和统计分析: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干预结果等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之间的疗效差异。

(7)结果解读和结论:根据统计结果,对试验结果进行解读,并得出结论。

3. 为保证治疗和对照组的相似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随机分组:通过使用随机数字表或计算机生成的随机序列,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科研设计练习题答案20-103

科研设计练习题答案20-103

实验设计一、选择题1、正交实验设计与析因实验设计相比,不正确的是(B )A它是全面实验的部分实验,其结果可能不是最好的,但至少是较好的。

B是全面组合C不一定包括最佳组合D正交实验设计效率相对高2、控制顺序误差的方法有(C )A设置对照组B应用正交设计C设置空白对照和交叉实验D采用交叉实验3、3×2×2析因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中,存在(C)A SS总=SS B+SS A+SS C++SS A×B×CB MS A BC = MS A + MS B +MS CC SS E=SS总-SS B-SS A-SS C-SS A×B-SS B×C-SS A×C- SS A×B×C -CD νA×B×C=νA+νB +νC4、若要研究水平数均为2的三因素及其一级交互作用,应选用哪个正交表最佳?(B )A L8(4×24)B L8(27)C L9(34)D L4(23)5、正交实验设计可以完全替代以下哪种实验设计?(B )A析因实验B拉丁方实验C交叉实验 D 配对设计E 随机区组设计6、完全随机设计、随机配伍组设计、拉丁方设计的总变异分别可分解成几各部分(D )A 2,2,4B 2,3,3C 2,2,2 D,2,3,47、对于三因素r水平的拉丁方实验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中,其误差的自由度为( C )A. r2-1B. r-1C.(r-1)(r-2)D. r+18、拉丁方实验设计适用于(B )A.两因素等水平的实验B.三因素等水平且各因素间无交互作用的实验C. 四因素等水平的实验D.三因素各因素水平数不等的实验9、组间交叉实验设计采用的是(C )对照。

A自身对照B前后对照C两组平行的自身前后对照D空白对照10、在交叉实验设计中每个效应值包括(B )A 处理效应和阶段效应B 处理效应和阶段效应及受试对象间的效应C 处理效应受试对象间的效应D处理效应 E 以上都不对11、有重复数据的正交实验设计误差平方和为:(C )A SS空列B SS重复数据组内误差C SS空列+SS重复数据组内误差D SS空列- SS重复数据组内误差12、若正交实验方差分析得知主因素A、C及交互作用A*C均有统计学意义,则分析结果时应:( C )A先分析主因素A B 先分析主因素C C先分析交互作用A*CD同时分析主因素A、C及交互作用A*C13、析因实验是(D )A:效率高的实验B:多因素、多水平部分组合的实验C:水平数必须相等的实验D;多因素、多水平全面组合且可分析交互作用的实验14、统计分析交叉实验设计资料的第一步是( B )A 进行正态性检验B 进行方差齐性检验C 进行秩和检验D直接进行方差分析15、在下面各种实验设计中,在相同条件下最节约样本含量的是(A)。

医学科研方法试题及答案

医学科研方法试题及答案

医学科研方法试题及答案1.在验证病因假设的因果效应相关性论证中,随机对照试验是效应相关性论证强度最高的方法,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病例系列研究和现况调查都是常见的病因研究方法,但相对于随机对照试验,它们的效应相关性论证强度较弱。

2.病例对照研究的资料分析阶段需要控制混杂因素,常用的方法包括匹配、率的标准化、Logistic分析和分层分析,而Cox模型分析不是控制混杂因素的方法,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

3.描述诊断试验阳性者患目标疾病可能性的指标是阳性预测值,而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用于评价诊断试验的准确性和排除性,阴性预测值和验前概率则与阳性预测值类似,但是针对的是诊断试验结果为阴性的情况。

4.研究者故意更改科研数据不属于过失误差,而是故意误差,科研中应该杜绝。

随机误差是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和改善测量方法来缩小的,而系统误差的存在可能会使研究结果高于或低于真值,具有方向性。

偏倚(Bias)也称偏差,是一种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可以通过良好的科研设计和实施来控制,因此选项A为错误答案。

5.调查某人群免疫水平时,如果在各年龄组中随机抽样采血测抗体,则属于分层抽样。

单纯随机抽样、整群抽样、多级抽样和系统抽样都是常见的抽样方法,但它们不适用于需要考虑群体结构因素的情况。

6.预后研究的方法同其他临床科研方法基本相同,但由于其影响因素复杂,其结局分析通常采用数学模型分析。

出身队列研究和矩阵分析也是常用的分析方法,但相对于数学模型分析,它们的适用范围较窄。

7.为了节省样本,结合临床病人陆续就医的特点,做防治研究宜采用序贯试验的设计方案。

RCT、Q-RCT、交叉试验和自身前后对照试验都是常见的临床研究设计方案,但它们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

8.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误诊率和漏诊率,其中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因此选项B为正确答案。

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低,但与漏诊率无关。

9.循证医学中最佳二次研究证据的主要来源是Cochrane library,该数据库收录了大量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高质量的证据支持。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附答案

《临床科研设计》模拟试题—浙江省住院医师培训必修课统一考试试题1:一、单项选择题(10分)1、在下列研究设计方法中,按临床科研设计论证强度排列,一般认为最强的是:CA、前瞻性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随机对照研究D、横断面调查2、在科研选题、立题时,不必考虑下列哪项因素:CA、可行性B、价值和水平C、临床阳性结果D、临床意义3、在选研究方法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AA、科研目的B、可行性C、样本量D、创新性4、研究设计中要估计样本量,主要是因为:BA、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二类错误B、样本量过小容易犯第一类错误C、样本量过大会影响结果的准确性D、样本越大,可行性越差5、研究对象分组方法设计最重要的指导思想是:AA、两组研究前的基线状况一致B、两组研究条件要一致C、两组分组方法要一致D、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要一致6、分层分析可控制C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7、用住院病人作研究对象容易发生:A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偏倚和混杂偏倚8、采用拉丁方设计具有如下要求,但不包括:D BA、三个研究因素B、水平数可以不等C、利用标准方D、不考虑交互作用9、三个因素各两水平,若采用析因分析设计时,至少要设的组数:B CA、5B、6C、8D、910、被认为是论文核心部分的是:BA、材料与方法B、结果C、讨论D、摘要二、填空题(10分)1、临床科研选题原则有:创新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需要性原则、效益性原则。

2、临床科研设计的原则有:随机化原则、盲法原则、对照原则、重复原则。

3、临床科研设计的要素是:处理因素、受试对象、试验效应。

三、简答题(28分)1、简述临床科研的基本步骤。

五步骤:科研选题,科研设计,实施方法,设计分析和总结归纳。

2、为什么说偏倚是系统误差,它具有哪些基本属性?系统误差是在调查或测量时,由于某种确定的原因,如实验方法不当、仪器不准等原因造成的,使调查结果偏大或偏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科研设计》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在选研究方法时应当考虑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D
A、科研目的
B、可行性
C、样本量
D、创新性
2、被认为是论文核心部分的是:B
A、材料与方法
B、结果
C、讨论
D、摘要
3、在开始设计、选合适的研究方法(设计方案)时,最首先考虑的是:B
A、创新性
B、可行性
C、样本量
D、研究目的
4、下列哪类人群适合作为实验研究的研究对象:D
A、发病率稳定的人群
B、可以从研究中受益的人群
C、依从性很高的人群
D、患病人群
5、论文的讨论部分不包括:B
A、研究新发现
B、其他研究者的文献综述
C、本文的不足之处
D、与同类研究的比较
6、在科研选题时,最需要考虑下列哪项原则:A
A、创新性
B、可持续性
C、国际性
D、效益型
7、论文的题目不具有以下特征:A
A、可以在成文之后再确定
B、与研究设计题目(立项)一致
C、有字数的限制
D、具体的同时要求简洁
8、在下列研究设计方法中,按临床科研设计论证强度排列,一般认为最强的是:D
A、收集数据、建立假设、科研设计、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B、建立假设、收集数据、科研设计、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C、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建立假设、科研设计、得出结论
D、建立假设、科研设计、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9、在科研选题、立题时,不必考虑下列哪项因素:C
A、选择热门、前沿的问题
B、国外正在开展的高水平研究
C、临床阳性结果
D、临床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0、科研论文的正文部分不包括:B
A、前言
B、摘要
C、材料与方法
D、讨论
二、填空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临床科研设计的要素是受试对象、处理因素、实验效应和结论四部分组成。

2、医学论文的正文部分通常由:引言、材料与方法、结果和讨论四大部分组成。

3、临床科研的基本步骤可分为:准备阶段、预试阶段、设计阶段、执行阶段和总结报告等过程。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科研的选题与立题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开创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
性原则、限制性原则。

2、被称为是论文“核心”的具体是指哪一部分?为什么?结果部分。

因为它显示的是论文的主题……
3、简述临床科研的基本步骤。

准备阶段—、预试阶段—、设计阶段—、执行阶段—和总结报告—
4、简述科研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需要性原则、开创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
则、限制性原则。

四、问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医学科研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意义:对比研究原则、随机化原则、重复性原则、盲法原
则…………
2、试述科研论文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的写作要求: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引言、材料与方
法、结果、讨论、参考文献…………
3、在选题与立题过程中,把握的原则有哪些方面?请说明具体理由:重要性、创新性、科学性、
可行性、实用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