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师版-温暖我一生的冰灯讲课教案
《冰灯》教学设计8篇
《冰灯》教学设计8篇《冰灯》教学设计8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那么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冰灯》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冰灯》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认识生字12个。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诵课文。
2、理解各自然段表达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方法:讨论、小组合作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谁知道哪儿的冰灯最有名?2、板书课题:冰灯二、学习新课。
1、初读课文: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并标出自然段的段序。
⑵、出示12个生字,学生分组认读。
巷俗菱适炕棉爹扭废袄悔融(请单行的同学起立教读)⑶、出示生词,同桌读,齐读。
走街串巷习俗菱形炕上爹爹棉袄合适废玻璃扭头融化后悔2、熟读课文。
⑴、学生自由读课文。
⑵、小组讨论,看到父亲做冰灯,“我”为什么“后悔”了?⑶、指定学生读5—10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5—10自然段这一部分讲了什么?勾出课文中反映出父亲做冰灯不容易的句子。
比较句子:a、父亲正在打磨一快冰。
b、父亲正在离炕不远的地方打磨一快冰。
全班感情朗读5—10自然段。
⑷、齐读11自然段。
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这一段的主要意思。
⑸、指定学生接读1—4自然段。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部分讲了什么?⑹、齐读全文。
⑺、填空:这篇课文讲了事,反映出对的关爱。
三、作业布置:感情朗读课文.《冰灯》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词,并积累词语。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了解父亲给孩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呵护、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冰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我国冰灯文化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激发学生对冰灯的兴趣。
(2)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培养学生阅读、思考、讨论和合作的能力。
(3)采用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发现冰灯的制作技巧和艺术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关注自然和人类和谐共处。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跟随录音,正确地朗读课文。
2. 生词学习:学习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如“冰灯”、“晶莹剔透”、“冻结”等。
3. 课文理解:通过回答问题,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冰灯的制作过程、冰灯文化的起源等。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冰灯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对冰灯的印象。
2. 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3. 学习生词:讲解新词短语,让学生进行实际运用。
4. 理解课文:通过问题解答,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四、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让学生课后抄写生词,加强记忆。
2. 拓展作业:调查我国其他地区的冰灯文化,下节课分享。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教学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就感。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学习成果。
3. 课文理解测试:通过测试题,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课文文本:提供《冰灯》的文本,方便学生阅读和理解。
2. 图片和视频:收集冰灯的制作过程和相关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辅助教学。
《冰灯》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了解冰灯的种类和特点。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引导学生欣赏冰灯的美,激发学生对冰雪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重点词汇和句子:理解并掌握文章中描述冰灯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冰灯的种类和特点:了解不同种类的冰灯及其特点,包括制作方法和用途。
3.冰雪文化:引导学生了解冰雪文化及其在当地的意义和价值。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漂亮的冰灯照片,引起学生对冰灯的兴趣。
2.阅读文章: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问题,如:文章中出现了哪些种类的冰灯?它们的特点是什么?制作方法又是怎样的?3.讲解重点词汇和句子:讲解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冰灯的理解和感受。
5.总结:总结冰灯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冰雪文化的重要性。
6.作业:让学生回家后,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冰灯,并写下制作过程和感想。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了解冰灯的种类和特点。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欣赏冰灯的美,激发学生对冰雪文化的热爱。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讲解、演示、小组讨论、实践操作。
2.教学手段:PPT演示、实物展示、阅读指导、互动交流。
六、教学评估与反馈1.教学评估:通过提问、小组讨论、观察学生的参与度等方式,评估学生对冰灯的理解程度。
2.教学反馈: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3.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效果。
4.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并给出建议。
5.学生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彼此的作品和表现,互相学习和促进。
6.家长评价:让家长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7.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表现、学习情况、作品质量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鼓励学生积极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教案)冰灯
(教案)冰灯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语文》教材,第四章第一节《冰灯》。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一个关于冰灯的故事,反映了我国北方地区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冰雪文化。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冰雪艺术的魅力以及我国民间的传统习俗。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冰灯的魅力和作者对冰雪文化的热爱。
2.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我国北方地区的民俗风情。
3. 学会本节课的生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作者对冰雪文化的热爱,理解冰灯制作过程的艰辛和民间习俗的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课文朗读录音带。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播放课文朗读录音带,引导学生跟读,感受冰灯的魅力。
然后简要介绍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我国冰雪文化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遇到生字词及时查阅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课堂讲解教师根据课文内容,讲解冰灯的制作过程、民间习俗以及作者对冰雪文化的热爱。
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用法,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4.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巩固课堂所学。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重点知识点,为学生课后复习提供思路。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冰灯的制作过程:1. 找冰块2. 切割冰块3. 雕刻冰灯4. 装饰冰灯我国冰雪文化的特点:1. 民间习俗2. 冰雪艺术3. 欢乐氛围七、作业设计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写一篇关于冰雪文化的短文,分享自己对冰雪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冰灯》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冰灯教学设计引言:冰灯是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其独特之处在于利用冰雪创造出美丽的光影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份冰灯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冰灯的制作工艺和背后的文化内涵,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一、活动目标:1. 了解冰灯的历史、文化背景及制作工艺。
2. 学习制作冰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
3. 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冰灯作品。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冰灯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介绍。
2. 冰灯的制作材料及工具介绍。
3. 制作冰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讲解。
4. 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冰灯作品。
5. 冰灯展示和分享。
三、教学过程:1. 冰灯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介绍:通过图片、文献资料和视频等形式,向学生介绍冰灯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重点强调冰灯代表的是中国北方冬季的独特文化艺术。
2. 冰灯的制作材料及工具介绍:介绍常用的冰灯制作材料,比如冰块、彩色水和砂糖等。
并给学生展示制作冰灯所需的工具,如刀具、喷枪等。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不同材料和工具创造艺术效果。
3. 制作冰灯的基本步骤和技巧讲解:a. 制作冰块:学生使用冰模具或自制的容器,倒入水并加入适量的食用色素。
放入冷冻室冷冻,直至冰块完全凝固。
b. 雕刻冰块:学生使用刀具和其他雕刻工具,在冰块表面进行雕刻,创造出各种形状和纹路。
c. 利用彩色水涂抹冰块:学生使用喷枪等工具将彩色水喷洒在冰块表面,增加冰灯的视觉效果。
d. 添加砂糖:学生在冰灯表面撒上细砂糖,增加冰灯的光亮度和质感。
4. 学生自主设计并制作冰灯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设计并制作自己的冰灯作品。
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出独特的冰灯形象,并加入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意义。
5. 冰灯展示和分享:学生将自己制作的冰灯作品展示出来,与同学们分享制作的过程和心得。
通过展示和分享,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扩展他们对冰灯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2023最新-《冰灯》教案【精选5篇】
《冰灯》教案【精选5篇】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下是美丽的给家人们分享的《冰灯》教案【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冰灯》教案篇一一、亲身体验,奠基情感基础。
师:新年就要到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想不想知道是什么?找一个同学到台上来摸一摸,然后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1、拿出冰块,一学生到台上来摸一摸,说自己的感觉。
(寒冷、刺骨)2、这么寒冷刺骨的冰块我们摸起来感觉很不舒服,但是却有一位父亲用寒冷的冰块为自己的孩子做了一盏冰灯。
我们一起来学习《冰灯》这一课。
(板书课题:冰灯)二、检查预习,了解文章。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要求用简练的语言表达)2、出示生词:菱形扭过来棉袄炕爹走街串巷习俗适应废玻璃后悔称赞融化,学生自由读,检查读。
3、通过预习课文,可以将文章分为几个组?(分段)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分为三大段1、父亲要为我做冰灯的原因2、做冰灯的过程3、冰灯留在我的心里)三、分块学习课文,自我领悟情感。
1、自由读第一大段,说说父亲为什么要为我做冰灯?在文中找到相关的语句读一读。
2、学生自由汇报,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学生回答孩子们过年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的习俗,那是过年最大的乐趣和享受时,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走街串巷和习俗等词语,并联系自己实际生活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当地过年的习俗;当学生回答是因为羡慕大军的灯笼时,指导学生带着羡慕的语气读好第二自然段;学生汇报父亲没有钱买高级的玻璃灯时,借助课本上的插图体会家里的贫穷。
)3、出示平时所用的学习方法(1、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说说表现了什么;2、找出最使自己感动的语句,谈谈自己的感悟)自由学习第二大段,然后全班汇报交流。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冰灯》教学设计
2.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制作一个简易的冰灯,并记录制作过程。在班级群里分享制作过程和成品照片,让同学们互相欣赏、学习。
3.搜集与冰灯相关的民间故事或习俗,以手抄报或PPT的形式呈现,下节课与同学们分享,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冰灯的特点、制作过程以及修辞手法。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肯定,强调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3.教师强调课文中所体现的民间文化、环保意识等价值观,引导学生将这些观念融入日常生活。
4.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进行创意写作,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五、作业布置
(北师大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冰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课文《冰灯》的主要内容和背景,掌握生字词,如“冰灯”、“融化”、“晶莹”等,并能正确书写和运用。
2.学会通过观察和描绘,运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冰灯的特点,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进行创意写作,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4.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学生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冰灯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们有什么特别之处?”让学生在观察和思考中自然进入新课的学习。
《冰灯》教案(通用16篇)
《冰灯》教案(通用16篇)《冰灯》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于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
全文11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
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学会9个生字及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重难点: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活动:游戏——猜猜看1、规则:只能用手摸,不能说出来,在心中猜。
2、学生逐一摸3、师问:感觉如何?指名回答板:发麻、冰凉那是什么东西?谁敢把这块冰捧在手里坚持一会儿?(生试)感觉如何?生答板:刺骨、寒冷二、揭示课题。
1、有一位父亲,就用这样寒冷、刺骨的冰,为他的孩子做了一盏灯。
板书:灯2、齐读课题三、检查预习。
1、出示生词,检查认读情况。
走街串巷习俗菱形适应炕爹棉袄扭过来废玻璃后悔融化称赞2、自己和词语打招呼、指名教读、抢读。
3、谁有不明白的词?学生提出、解答(联系生活,比如:“习俗”一词,可问:你们家有什么习俗?)四、初读课文1、看书上插图:你都看到了什么?这是一个怎样的家?(贫穷)这篇课文讲的就是在贫穷的家庭中发生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2、自由读课文要求:(1)读不好的地方就多读几遍(2)读不明白的地方,就用笔把它画下来(可以在书上圈圈点点)3、课文共几个自然段?指名分段读课文:1-5、6-10、114、你想对这些同学说些什么?(学生评议)五、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渗透思想教育。
1、在你读的过程中,有没有不明白的问题,提出来,好吗?2、学生提问题,师板书:最特别?留在“我”心里?后悔?一把“按下”?心情?不冷?3、父亲为什么要给“我”做冰灯?自己读1-4自然段,找找(1)指名读画的句子,谈原因划出描写大军的玻璃灯笼的句子。
应该用什么语气读?自己练读。
指名用羡慕的语气读。
看到大军的玻璃灯笼,“我”怎么做的?(2)师:你们从书中解决了你们提出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真了不起!4、父亲是怎样做冰灯的?自己读有关段落,画出令你感动的句子,想一想为什么令你感动?(1)生读、画(2)谈感受:出示句子:“大年三十的早上……暖一会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句子师:寒冬腊月,父亲打磨这块冰,手凉吗?身上冷吗?可是父亲全然不顾,让我们齐读——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父亲在做冰灯,下面再请一名同学读读这段,请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边听一边想象父亲做灯的情景。
《冰灯》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认识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如“炕”“掖”“撩”等。
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描写事物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子之间的深情。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于追求美好事物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为儿子做冰灯的艰辛和爱子之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父子之间的深情。
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父亲的心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变化。
学习作者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情感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冰灯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对冰灯的感受。
2、提问:你们知道冰灯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引出课题《冰灯》。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炕”“掖”“撩”等字的读音和写法。
3、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三)精读课文,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思考:父亲为什么要给“我”做冰灯?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如“因为过年时,我有一盏灯,小伙伴们就会围过来,他们就会羡慕我。
”体会“我”对拥有一盏灯的渴望。
讨论:父亲答应给“我”做冰灯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2、研读父亲做冰灯的过程,感受父亲的辛苦。
找出描写父亲做冰灯的语句,如“父亲正在离炕很远的地方打磨一块冰。
”“父亲每打磨一阵,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擦手,再把双手捂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让学生想象父亲做冰灯时的情景,体会父亲的不容易。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读出父亲的辛苦。
3、体会“我”看到父亲做冰灯后的心情变化。
当“我”看到父亲做冰灯时,“我”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思考:“我”为什么后悔要父亲做冰灯了?引导学生理解“我”的后悔是因为看到父亲为了给自己做冰灯而如此辛苦,从而感受到“我”对父亲的心疼和关爱。
《冰灯》的公开课教案范文
《冰灯》的公开课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冰灯艺术的发展。
(2)培养学生对冰灯艺术的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了解冰灯的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2)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并制作一座冰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冰灯的起源和发展(1)介绍冰灯的起源:我国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人们用冰块制作照明工具,逐渐演变成冰灯艺术。
(2)介绍冰灯艺术的发展:从最初的实用性到现在的观赏性,冰灯艺术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冰灯文化。
2. 冰灯的制作方法(1)讲解冰灯的制作过程:选材、切割、打磨、雕刻、组装等。
(2)示范制作一座简单的冰灯,让学生了解制作技巧。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和艺术特点。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冰灯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冰灯的雕刻技巧。
(2)小组合作制作冰灯的协调与分工。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冰灯的制作方法和艺术特点。
2. 学生准备:自带一把小刀、砂纸等简单的制作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冰灯展览的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冰灯艺术。
(2)提问:你们对冰灯有什么了解?冰灯是如何制作的?2. 讲解冰灯的起源和发展:(1)讲解冰灯的起源:我国东北地区的冬季气候寒冷,人们用冰块制作照明工具,逐渐演变成冰灯艺术。
(2)讲解冰灯艺术的发展:从最初的实用性到现在的观赏性,冰灯艺术不断创新,形成了独特的冰灯文化。
3. 讲解冰灯的制作方法:(1)讲解冰灯的制作过程:选材、切割、打磨、雕刻、组装等。
(2)示范制作一座简单的冰灯,让学生了解制作技巧。
4. 小组合作制作冰灯:(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确定制作主题。
(2)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制作,解答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冰灯》的优秀教学设计
冰灯的优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冰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学会制作简单的冰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的手工制作能力和美学素养。
二、教学准备1.购买所需的材料:冰块、冰柜、刀具、冰灯制作工具等。
2.准备讲授的PPT、视频、图片等材料。
3.整理有关冰灯历史和文化的资料。
4.制定教学计划和分组安排。
三、教学过程第一部分:介绍冰灯通过PPT、视频等形式,介绍冰灯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起源、发展和传统技艺等。
让学生了解冰灯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第二部分:冰灯制作的基本步骤1.制作模具:教师示范制作冰灯模具,让学生了解模具的制作原理和方法。
2.准备冰块:教师讲解如何选择适合制作冰灯的冰块,并进行冰块的预处理。
3.制作冰灯:学生分为小组,按照制作模具的形状和大小制作冰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在冰灯上进行雕刻和彩绘等创意设计。
第三部分: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培养在冰灯制作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协作完成制作,并可以在制作过程中创意发挥,体验团队合作和创造力的乐趣。
第四部分:展示和评价学生制作完成后,由学生负责现场展示和讲解,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奖励或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效果评价1.教师进行目标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学生制作效果和展示、测验等形式,对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进行评价。
2.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在本次教学中的表现和成果,从中总结经验和不足。
3.同学互相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彼此成长。
五、教学特点总结本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既了解冰灯文化,又能亲手制作冰灯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探索,不仅对冰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体验到了从创意到实现的全过程,培养了自己的综合素质。
《冰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案简介1.1 教案目的:本教案旨在通过学习《冰灯》,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1.2 教案对象:适用年级:五年级学生人数:30人1.3 教学资源:教材:《冰灯》多媒体设备:投影仪、PPT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程主题:《冰灯》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传承2.2 教学重点: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2.3 教学难点:冰灯艺术的特点和欣赏方法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通过讲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使学生了解冰灯的基本知识。
3.2 演示法:通过展示冰灯作品和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冰灯的魅力。
3.3 实践法: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制作冰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冰灯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4.2 讲解:讲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和文化意义,让学生了解冰灯的基本知识。
4.3 展示:展示冰灯制作过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冰灯的魅力。
4.4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制作冰灯,教师巡回指导。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冰灯作品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制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提高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5.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冰灯作品进行评价,给予肯定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冰灯艺术欣赏: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地区和风格的冰灯作品,让学生感受冰灯艺术的多样性。
6.2 冰灯文化探究:引导学生探讨冰灯在各地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了解冰灯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第七章:作业布置7.1 创作一幅冰灯画: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一幅冰灯画,展示自己对冰灯艺术的理解和感悟。
7.2 写一篇关于冰灯的作文:第八章:教学反思8.1 教师反思:8.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次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改进建议。
《冰灯》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斑、迈、鞭、宫”4个生字,理解“奔腾、报晓、神气活现、挥舞、天寒地冻”等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由读、默读、个人朗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书,以读促理解,感悟课文情境。
3.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父亲给儿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关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体会父爱的伟大。
2.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方式读书,感悟课文情境,理解父母的心情。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 同学们,哈尔滨的冰灯节就要开幕了,今天,我就和同学们提前去欣赏。
(出示冰灯图片)
- 学生谈自己的感受。
- 师:的确,冰灯非常美丽。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冰灯》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冰灯是什么样的。
2. 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 自由地读课文,思考:什么叫冰灯?
- 指名谈谈对“冰灯”的理解(欣赏几幅冰灯的图片,解说:冰灯是用很大很大的冰块雕琢而成的灯)
- 课文中介绍的冰灯是什么样子的呢
3. 再读课文,体会感情:
- 有感情地朗读最吸引自己的一段课文,体会冰雕的美丽和观赏冰雕时快乐的心情。
4. 小结:
-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回顾冰灯的特点和作者的描述。
-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与父母分享冰灯的故事,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语文教案《冰灯》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冰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冰灯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了解冰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作用;2.能够正确理解和朗读诗歌《冰灯》,感受诗歌中所描绘的冰灯的美丽形象;3.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1.正确理解和朗读诗歌《冰灯》;2.理解并鉴赏诗歌中的意象与情感;3.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发现美丽事物并进行表达。
三、教具准备:1.学生用书:《课本》、《练习册》;2.多媒体教学课件;3.展示物:冰灯图片、冰灯制作视频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创设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入课题:“你们在冬天看过冰灯吗?你们知道冰灯是怎么制作的吗?”2.呈现冰灯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新课呈现(10分钟)1.由教师指导,学生跟读《冰灯》。
2.解读《冰灯》诗歌:仔细阅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让学生能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冰灯美丽形象。
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三、情感体验(20分钟)1.播放冰灯制作视频,让学生了解冰灯的制作过程。
2.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冰灯艺术作品,让学生欣赏不同的冰灯形式和题材。
3.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发言,表达对冰灯的感受和喜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2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向学生介绍冰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冰灯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2.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如:“冰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你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和体会?”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独立思考能力。
五、归纳总结(15分钟)1.师生一起总结讨论,对诗歌《冰灯》进行再次解读,进一步理解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
2.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对诗歌和冰灯的关系进行概括和总结。
六、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在家观察和收集与冰灯相关的资料,并写一篇感想。
2.预习下节课内容。
七、课堂小结(5分钟)本节课主要介绍了冰灯艺术和诗歌,学生们对冰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通过诗歌的学习和鉴赏,提高了语言表达和认知能力。
温暖我一生的冰灯 说课简案
《温暖我一生的冰灯》说课稿一、教材来源《温暖我一生的冰灯》是选自《感悟父爱全集》中马德的一篇文章,是聋校九年级语文增补教材。
二、教材分析本文中没有写什么惊天动地的故事,只是写了过春节的时候父亲给“我”做了一盏冰灯这样的小事,来反应父亲无私的爱。
本文篇幅短小,语言清新,凝炼。
文本中父亲说了两个“行”字,看似简单,其实却包涵着父亲对孩子深深的爱,此时无声胜有声。
教学时我针对我们班级聋生特点,抓住重点句,在多层次的感悟中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爱,并通过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父爱。
三、学情分析聋生由于受听觉的限制,对于字词句的理解更多的是靠老师创设情境和生动形象的手语演示来理解,因此聋生学习语文要借助课件、直观教学、引入情境、激发学生求知阅读的期待走进文本,从而引导组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从事学习,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体验、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维启迪。
四、学习目标和重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出发,把情感、态度、价值观列为课程目标之一,可见情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
再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学情,我确立本文应达成的学习目标为:1、知识和技能: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父爱。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读书、对话、感悟,发现父爱,感悟父爱,提炼父爱,赞美父爱,表达父爱的思路进行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抓重点句,在多层次的感悟中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爱;通过文本拓展激起学生表达对父亲的爱。
重点:反复揣摩人物细节,在朗读中提升情感,体会父爱,通过文本拓展激起学生表达对父亲的爱。
难点:抓重点句,在多层次的感悟中唤起学生对父亲的爱。
五、教法设计和学法指导1、教法设计①情景创设法。
②朗读感悟法。
③对话互动法。
2、学法指导①圈点批注法。
②探究阅读法。
六、德育渗透理念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在渗透德育时,我主要以教材为依托,全方位、多角度的立体推进,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冰灯》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冰灯的起源、制作过程以及冰灯文化。
(2)培养学生动手制作冰灯的技能。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了解冰灯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制作冰灯,培养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珍惜资源。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冰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冰灯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3)冰灯文化及其意义。
2. 教学难点:(1)冰灯的制作技巧。
(2)冰灯文化的内涵。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收集冰灯的相关资料。
(2)准备制作冰灯所需的工具和材料。
2. 学生准备:(1)预习相关资料,了解冰灯的基本知识。
(2)准备制作冰灯的设计稿。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冰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引导学生关注冰灯的制作方法和技巧。
2. 自主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查阅资料,了解冰灯的制作方法。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究:(1)以小组为单位,学生动手制作冰灯。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4. 成果展示:(1)各小组展示制作完成的冰灯。
(2)学生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五、课后作业:2. 调查周围人对冰灯文化的了解程度,提出建议。
3.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分享制作冰灯的心得和经验。
3. 教师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制作过程和成果,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评价。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冰灯展览,加深对冰灯文化的了解。
2. 开展冰灯创作比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
冰灯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
冰灯教案(优秀版)word资料冰灯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认读“走街串巷、习俗、合适、棉被、废玻璃、后悔、称赞、融化”等词语。
注意词语中粗体字的写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质疑,了解冰灯这种民间艺术形式的特点。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方法,体会父亲对儿子的爱,理解父母的心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使学生了解哈尔滨冰雕艺术节的相关知识。
让同学们去发现自己身边有哪些民间艺术形式?2、通过学习本文,体会父母对儿女的爱,学会从小体谅父母,不向家长提过分要求。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深入理解冰灯制作过程的艰辛。
2、难点:感悟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学会体谅父母。
教具准备:小黑板图片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目标导学(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听说过、看到过冰灯吗?说说你看到的冰灯的样子。
现在我给大家介绍一种非常漂亮、非常特殊的冰灯。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和冰灯有关的故事。
(板书课题:冰灯)2、(板书:冰—水灯—火)矛盾吗?谈谈你的看法。
(师生简单交流)。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有什么问题想知道?3、过渡:让我们带着自己想要知道的东西,和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课文。
下面,同学们自己先读一下课文,看看为自己心中的疑问找到答案了吗?(二)、展示目标:(同教学目标)二、自主学习(一)、自学提纲1、细读课文,找出生字新词做上记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说一说课文围绕冰灯写了一件什么事。
3、读完课文,你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4、再读课文,试着将文章分为四个部分,并说说每部分的主要内容。
(二)、围绕自学提纲自己学习。
三、探究、训练学习的怎么样呢?让我们来检阅一下自己的成绩吧!(一)读通读准,交流展示:1、出示词语,指名认读。
(出示小黑板)走街串巷、习俗、合适、棉被、废玻璃、后悔、称赞、融化、菱形、答应、灯笼。
2、指名分段朗读,注重体会。
《冰灯》教学案例
《冰灯》教学案例《冰灯》为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12单元教材内容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九个字。
2、学生能够正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了解父亲给孩子做冰灯的故事,体会父亲对儿子的那份关爱,品味父子之间的深情。
二、教材分析:本篇课文记述了作者的父亲为他制作冰灯的故事,反映了父亲对孩子的那种深沉的爱。
全文共11个自然段,分成了四部分。
在教学本篇课文时,打破了课文内容的顺序进行教学。
首先教学第一二部分,主要让学生体会“我”为什么要父亲为自己做一盏透亮的灯,从而让学生找出大军的玻璃灯漂亮的句子,读出羡慕之情。
此时,教师并不急于教学第三部分,而是通过言语过渡到最后一部分,让学生说说“父亲为我做的灯怎样?”当学生说到父亲为自己做的灯“融化了,变成了一片水,留在了我心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谈谈“为什么留在我心里”?这时,学生即便是说到了因为父亲对“我”的爱,他们的认识也是表面的、肤浅的,并不深刻。
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习第三部分,通过让学生谈谈“这部分让自己最受感动”的地方,进一步体会理解父亲对“我”深沉的爱和父子之间的深情。
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可以突出重点,体现了学生对课文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
三、学校及学生情况分析:从入学接手此班以来,教师就比较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所以学生对阅读比较感兴趣,具有一定的阅读感悟能力,但是学生大多数来自工人家庭,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学生阅读书目的数量和种类都受到限制,学生的视野相对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跃。
四、:(一)激情入境:1、谈话:同学们,大家都知道哪些灯?2、当学生说到“冰灯”时,教师谈话:今天,咱们学习的这个感人的故事就与“冰灯”有关,板书课题:冰灯学生说不到“冰灯”,教师谈话:刚才大家说了很多种灯,还有一种灯叫“冰灯”,大家听说过吗?今天,咱们学习的这个感人的故事就与“冰灯”有关,板书课题:冰灯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一共分为几个自然段?2、找四位同学把课文读一读,其余同学认真听,注意生字的读音,想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课文能读下来了,课文的生字都认识了吗?出示字词,指名读:走街串巷习俗菱形合适炕棉衣爹扭头废玻璃棉袄后悔融化后悔:引导学生区分“悔——诲——侮”三个字4、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三)再读课文,体会情感:1、学习第一、二部分(1-4)自然段:(1)指名读1-4自然段,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为什么“我”让父亲为“我”做一盏透亮的灯笼?(2)当学生说出大军的灯笼是透亮的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大军灯笼的句子。
《冰灯》教学设计
《冰灯》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学情分析〗随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和学生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需要的东西几乎所有的家长很轻易地买到,所以学生对课文描述的故事感觉会比较遥远,对父亲的爱体会也比较肤浅。
因此,课堂教学注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感悟、品味语言文字,将自己的感情融于课文内容,更容易体会父子之间的情意。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词,学习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父亲对儿子那份深沉的爱,同时也理解儿子前后的心理变化。
3.理解“后悔、羡慕”等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重难点〗理解文中父亲对儿子那份深沉的爱,同时也理解儿子前后的心理变化。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得到父母的关爱。
同桌同学说一说父母爱我们的事情。
(讲述,倾听,感受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
)生汇报。
师:导入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词。
检查生字词的认读情况。
三、自主探究,领悟品味(一)学习第2至4自然段1、自由读第2至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2、出示句子,填空。
3、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第5至10自然段1、自由读第5至10自然段,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什么?2、师:当时我特别想让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为什么看到父亲做冰灯,又“后悔”了?用“—”勾出相关的句子。
师巡视指导。
(板书:后悔)生汇报。
(根据学生的汇报投影相关的句子,再请学生谈感受)3、师:此时此刻,我体会到了父亲做冰灯非常的不容易,于是我怎么做的?生汇报。
(出示句子)读一读从这些句子你感受到了什么?4、朗读第5-10自然段,积淀语感1)全班合作朗读。
评读。
(在合作中,互相评价,互相学习。
)指导评价:(1)急忙:“我”问的是否急切?着急时语速是急速还是缓慢;(3)“连声说”在语速上是否紧凑。
2)师生合作朗读(出示对话的句子)。
生谈体会。
(三)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1)师:“这一年春节,我的灯笼是最特别的。
”想像一下小伙伴见了“我”会怎么说呢?(2)师:那“我”提着冰灯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板书:骄傲感激)(3)师:“它从此留在了我心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教师版-温暖我一
生的冰灯
教师版·小学阅读与写作(四)
一、名著阅读
三打白骨精(选段)
那唐僧在马上,又唬得战战兢兢,口不能言。
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风发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马前,叫道:“师父,莫念!莫念!你且来看看他的模样。
”却是一堆粉骷髅在那里。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败本,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
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
”唐僧闻说,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
——节选自《西游记》
1.孙悟空跟唐僧解释打死的是白骨夫人,唐僧相信了,但为什么唐僧又要念紧箍咒赶孙悟空走?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①因为猪八戒说:“师父,他的手重棍凶,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目哩!”
②孙悟空回花果山。
2.白骨精先后三次变为_____村姑_____、_____老妇_____、_____老翁
_____来哄骗唐僧。
二、现代文阅读
温暖我一生的冰灯
总有一些东西,是岁月所消融不了的。
八岁的那一年春节,我执意要父亲给我做一个灯笼。
因为在乡下的老家,孩子们有提着灯笼走街串巷过年的习俗,在我们看来,那就是一种过年的乐趣和享受。
父亲说:“行。
”
我说:“我不要纸糊的。
”父亲就纳闷儿地说:“不要纸糊的,要啥样的?”我说:“要透亮的。
”其实,我是想要玻璃罩的那种。
腊月二十那天,
我去东山坡上的大军家,大军就拿出他的灯笼给我看,他的灯笼真漂亮:木质的底座上,是玻璃拼制成的菱形灯罩,上边还隐约勾画了些细碎的小花。
大军的父亲在供销社站柜台,年前进货时,就给大军从很远的县城买回了这盏漂亮的灯笼。
我知道,父亲是农民,没有钱去买这么高级的灯笼。
但我还是想,父亲能给我做一个,只要能透出亮就行。
父亲说:“行。
”
大约是年三十的早上,我醒得很早,正当我又将迷迷糊湖地睡去时,我突然被屋子里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吸引了,我努力地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不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正在里边打磨着。
我又努力地睁了睁眼,等我适应了凌晨有些暗的光后,才发现父亲手里托着的是块冰,另一只手正打磨着这块冰,姿势很像是在洗碗。
每打磨一阵,他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干手上的水,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我问:“爹,你干啥呢?”
父亲说:“醒了?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
”
我又问:“爹,你干啥呢?”
父亲就把脸扭了过来,有点尴尬地说:“爹四处找废玻璃,哪有合适的呢,后来爹就寻思着,给你做个冰灯吧。
这不,冰冻了一个晚上,冻得正好哩。
”父亲笑了笑,说完,就又拿起了那块冰,洗碗似的打磨起来。
父亲正在用他的体温融化那块冰!
看着父亲又一次手放在脖子上取暖的时候,我说:“爹,来这儿暖和暖和吧。
”随即,我撩起了自己的被子。
父亲一看我这样,就疾步过来,把我撩起的被子一把按下,又在铁前胸后背把被子使劲掖了掖,并连连说,“我不冷,我不冷,小心冻着你……”
末了,父亲又说:“天还早呢,再睡一会儿吧。
”
我胡乱地应了一声,把头往被子里一扎,一合眼,两颗豌豆大的小珠就洇进棉絮里:你知道吗,刚才父亲给我掖被子的时候,他的手真凉啊!
那一个春节,我提着父亲给做的冰灯,和大军他们玩得很痛快。
伙伴们都喜欢父亲做的冰灯。
后来,没几天,它就化了,化成了一片水。
但那灯,却一直亮在我心里。
温暖我一生。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消融.(róng)灯笼.(lóng)纳.闷(nà)灯罩.(zhào)细碎.(su ì)
窸窣
..( xī sū)衣襟.(jīng )尴尬
..(gān gà)棉絮.(xù)打磨.(mó)
2.辨字组词。
玻(玻璃)波(波折)拨(拨动)坡(山坡)疲(疲惫)
姿(姿势)资(资格)咨(咨询)瓷(瓷器)恣(恣意)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清楚——(隐约)懒惰——(努力)寒冷——(暖和/温
暖)
4.仿写词语。
窸窸窣窣(AABB):_曲曲折折_、_兢兢业业_、_花花绿绿_、_马马虎虎_。
暖和暖和(ABAB):_彼此彼此_、_安排安排_、_打量打量_、_溜达溜达_。
5.根据原文填空。
我努力地睁开眼睛,只见父亲在离炕沿不远的地方,一只手托着块东西,另一只手正在里边打磨着。
我又努力地睁了睁眼,等我适应了凌晨有些暗的光后,才发现父亲手里托着的是块冰,另一只手正打磨着这块冰,姿势很像是在洗碗。
每打磨一阵,他就停下来,在衣襟上擦干手上的水,把双手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暖和一会儿。
6.父亲用冰块为“我”做灯笼的真正原因是(D)
A.父亲认为用冰做灯笼的效果比其他的材料要好。
B.父亲没能找到废玻璃。
C.父亲的手艺高超,做冰灯是他的绝活。
D.父亲没有钱去买高级灯笼,又没能找到合适的废玻璃。
7.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说“但那灯,却一直亮在我心里,温暖我一生。
”
虽然灯已经化了,但是灯是父亲在严寒中忍着刺骨之痛为我制作的灯,表现出了父亲对我浓浓的爱,这份真挚的父爱会一直亮在我心里,一直温暖着我。
三、写作训练
1.运用比喻或拟人的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1)太阳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一件无边无际的金衣裳披在全世界的人们身上。
(2)冬天,大雪纷飞,既像__________________,又像
___________________,还像许多柳絮漫天飞舞,大有铺天盖地之势。
(3)忽然,朦胧的云里映出一丝淡淡的红光,像______________脸上含羞的红晕。
(4)浓雾像个淘气的______________,偷偷地把太阳利剑似的光芒藏起来。
2.运用适当的修辞手法描写植物荷花。
荷花(整体→局部:花瓣、莲蓬、荷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