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白瓷牡丹 从白瓷的发展谈牡丹瓷艺术
聊聊陶瓷茶器的牡丹题材,国色天香,盛唐风采
聊聊陶瓷茶器的牡丹题材,国色天香,盛唐风采欢迎来到洛公子的瓷茶空间,果然,有我洛公子的地方,瓷茶都变得如此简单,咨询、交流、购买茶叶或杯杯,可加个人微信,微信个人号:luogongzi1995(文末有二维码)你注意过景德镇陶瓷上的牡丹纹饰吗?她们有的枝蔓缠绕,宛如精灵在青色的线条间俏皮跳动;有的绚丽夺目,如身穿嫁衣、面着红装的新娘难掩雀跃;还有的鸟兽相伴,在洁白的瓷面谱写一曲霓裳羽衣舞。
她们百般娇媚,千回姿态,万种风情,好似自然的鬼斧神工除了美丽没有赋予她们任何别的特质。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万物皆佛性。
清康熙青花缠枝牡丹纹碗(故宫博物院)红楼梦中,曹雪芹将元春比作牡丹。
初看不懂其意,再看之时已明白成年人的逞强。
元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等荣光,却在省亲之时还会哭诉自己被送到“那见不得人的去处”。
花与人相怜相惜,百花之中争奇斗艳,有过被嫉妒、被排挤、被打压,虽然最终贵为花中之王,但一路走来多少隐忍?牡丹的美印证了那句挺流行的网络用语:“别哭泣,坏人在笑;别低头,王冠会掉。
”保持美和微笑隐忍一路坎坷,成就自己的王者。
平凡日常里努力生活的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在别人看来幸福美满的家庭经营得小心翼翼也还是有不足为外人道的一地鸡毛,顺利搞定甲方的方案却是自己心中千百次在艺术和金钱中取舍的结果,亲朋好友的赞美认可往往也不过是用成年人的委曲求全而博得。
牡丹的盛开,开得那么理想化的雍容华贵。
清康熙宜兴胎花珐琅四季花卉纹盖碗(台北故宫)迎着阳光盛开,花朵有多大,地上的阴影就有多大。
这就是中国陶瓷牡丹纹饰的理解。
为了能够让大家更好读懂陶瓷茶器上的牡丹纹饰,公子按朝代顺序来给大家一一介绍不同时期的牡丹纹饰,分别是唐朝花开富贵的盛世牡丹;宋朝花开素雅的文人牡丹;元朝花开奔放的自在牡丹;明朝花开荒唐的迷茫牡丹;清朝花开自赏的骄傲牡丹。
01唐朝花开富贵的盛世牡丹“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牡丹在中国历史上国色国香的地位主要归功于唐人的独宠专爱。
牡丹纹在瓷器上的千年演变
牡丹纹在瓷器上的千年演变牡丹素有“花王”之称。
长期以来,牡丹都被作为富贵、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深受⼈们的喜爱。
宋⽩釉珍珠地牡丹纹梅瓶↑并以各种艺术形式加以表现,瓷器上的牡丹纹就是其中之⼀。
牡丹纹的陶瓷表现技法有刻花、印花、绘画等;形式有独枝、折枝、串枝、缠枝等。
宋代牡丹纹宋代牡丹纹在瓷器装饰题材丰富,内容也很⼴泛。
宋珍珠地牡丹腰圆枕↑当时的定窑、耀州窑有刻划牡丹纹制品,磁州窑则为⽩地⿊花品种。
宋⽩釉珍珠地牡丹纹盘↑不仅有新的纹样的产⽣,还出现了植物纹和动物纹或⼈物纹的组合纹。
其装饰⼿法不仅有印刻,⽽且有绘画,使花卉显得更加⾃然活泼。
宋⽩釉珍珠地划花折枝牡丹纹枕↑与此同时,构图⽅式有适合式、对称式、均衡式等,各种形式的折枝牡丹、交枝牡丹、缠枝牡丹等继续使⽤,花纹在器⽫上的层次也明显增多。
宋⽩釉刻花牡丹纹执壶↑辽代牡丹纹瓷器装饰上也深受宋⽂化的影响,牡丹花纹占有重要的地位,刻、划、印、绘⼿法创造的牡丹纹饰显⽰出不同风姿。
辽⾚峰窑⽩釉划花填⿊彩牡丹纹尊↑在辽三彩釉(黄、绿、茶叶末釉)中,牡丹花纹多以压印的形式出现,或在洁⽩的器底印上牡丹⼀枝,或在器外壁印上朵朵团花,与⽩地刻花牡丹具有不同的艺术效果。
辽⽡缸窑牡丹纹梅瓶↑⾦代牡丹纹⾦代牡丹纹在瓷器装饰上同样受宋⽂化的影响。
花卉纹红绿彩碗↑在釉⾊装饰中,⿊釉凸⽩花纹是⾦代继承宋代装饰⼿法并加以发展的⼀个突出表现,花卉或花鸟纹是⾦代瓷器装饰的⼀个明显特征。
⽩地⿊彩牡丹纹梅瓶↑在纹饰技法上刻、印、剔、划继续沿⽤,并出现许多传世佳作。
⾦⽩釉褐彩牡丹纹盒↑元代牡丹纹宫廷为了加强对陶政的管理,⾸先在景德镇设⽴了“浮梁瓷局”,从⽽使瓷器的烧造的⼯艺取得较快的发展。
元青花缠枝牡丹纹罐↑在花纹内容⽅⾯,牡丹纹依然是⼀个主要的装饰图案,⽽且表现的⽐宋辽⾦更加层次繁复。
元青花凤穿牡丹纹执壶↑除以牡丹为单⼀主题的图案外,牡丹与其它花卉的组合纹也是元代花卉装饰中的⼀个特⾊,其中牡丹与菊花、茶花、⽯榴花的组合较为常见。
历代青花瓷牡丹纹饰简析
青花瓷是我国瓷器历史中的一项伟大创新,在中国陶瓷历史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以牡丹为主题,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有着悠久的历史,她的魅力在于白底蓝花,每一件青花瓷都有其亮丽雅致的纹样,如同一幅幅中国的水墨画,包含吉祥的寓意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愿景。
一、唐代青花牡丹纹的出现青花瓷上的纹样反映出民族的共同心理和喜好,保存了民族的文化精神与艺术形式。
青花瓷最早期出现于巩县窑的唐青花,而当时的唐青花就以花卉纹饰为主。
在古代的青花纹饰中,不单单各色各样的植物花卉可以作为画面的主体,也可以作为人物画和山水画的配景。
其中牡丹花卉是青花瓷上最为常见的题材。
因为自唐以来牡丹就被视为国花,牡丹花花姿艳丽、夺人眼目,更有富贵、吉祥的祥瑞寓意。
牡丹纹饰在唐朝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品纹饰装饰中,对于牡丹纹的喜爱也延续至宋。
二、宋代青花牡丹纹的考据宋代的陶瓷品上描绘的牡丹,花朵作为装饰的主体,花朵大、色彩明快。
花朵为复式皇冠型,分上下两层。
上层花瓣为多,而下层花瓣较大并饰以数片绿叶点缀。
但是宋代却并没有在唐青花的初创期之后而发展起来,反而走向了衰败。
至今为止关于宋代是否有青花瓷,一直是考古界也是陶瓷界关注的问题。
三、元代青花牡丹纹饰常见形式元代景德镇制瓷业快速发展,成功烧制了青花、釉里红品种,牡丹纹饰成为当时青花瓷最常见的纹饰装饰之一。
元代青花牡丹纹常以二方或者四方连续图案展开,形成绵延缠绕的基本样式。
将牡丹纹饰居于器皿的中央、四周辅以枝茎叶片,自上而下形成多层次的纹样带。
位于中心位置的牡丹纹样选取牡丹花冠俯视、仰视等不同的视角,避免因重复而产生的视觉疲劳。
花瓣内部填色,边缘留白,形成浓淡对比。
叶片饱满对称,一般为3~5片,随着装饰部位的不同而随之变化,呈现出环形、带状形或者片状形,不同的排列铺成不同的形式。
1、环状牡丹纹环状牡丹纹由牡丹花、呈漩涡状的枝茎和叶片形成缠枝纹。
缠绕的枝茎以环绕的方式穿插于牡丹花中,枝茎连绵不断,空白处描绘大小不一的叶片。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与演变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其陶瓷之美远近闻名。
如今的景德镇已经成为了一个集陶瓷制造、陶瓷鉴赏和陶瓷文化展览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在全球化进程中,景德镇陶瓷文化也在逐渐走向世界,并且演变出新的发展方式。
一、古代景德镇陶瓷文化的发展自唐代起,景德镇的陶瓷制作就已经开始蓬勃发展,此后陆续诞生了许多著名的瓷器种类,如青花瓷、白瓷、黑瓷、红瓷、绿瓷等。
此外,景德镇还是亚洲最古老的陶瓷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
在宋代,景德镇瓷器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高度,不仅色彩斑斓、造型美观,而且釉面润滑,光泽明亮,质地细腻,瓷器质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随着五代、金、元、明、清的不断发展,景德镇的瓷器文化也开始逐渐走向繁荣。
二、当代景德镇陶瓷文化的演变在当代,景德镇的陶瓷文化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一方面是在制作工艺上的创新,在设计、临摹、釉料、装饰等方面都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另一方面是在市场上的取向上也与时俱进,从传统的外销模式向内销和文化创意产品制作的方向转变。
首先,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已经逐渐由惟利是图的工具向弘扬文化主旨发展。
现代景德镇的陶瓷作品注重创意、风格与时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已经成为中国文化瑰宝之一。
陶瓷文化创意产品的制作及其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文创园区以及展览馆、博物馆等多个场馆中均可见到,大大丰富了观赏者的学习与娱乐。
其次,景德镇陶瓷产业的消费群体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的景德镇陶瓷品市场方向已经逐步从传统的外销市场向内销市场转变,成为了更多居民日常生活的装饰品。
现代景德镇的陶瓷作品已经注重实用价值、环保、物美价廉,不仅以廉价型产品进入大众市场,逐渐形成了既具有与民族文化共同属性,同时也满足城市白领家居装饰需求的中等消费类陶瓷产品。
三、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景德镇陶瓷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除了一些传统的技术问题和工艺问题,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问题,比如市场营销方面的问题,陶瓷制品的设计、制造、销售等环节缺乏人才,影响陶瓷行业可持续发展。
景德镇瓷器历史及艺术特色介绍
景德镇瓷器历史及艺术特色介绍景德镇瓷器概述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的昌江河畔,地处赣、浙、皖三省交界,是中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一座以生产陶瓷而著称的古老城市。
景德镇自五代时期开始生产瓷器,至今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发展历程。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千余年来,景德镇制制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
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
瓷质“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
景德镇陶瓷艺术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历史发展景德镇瓷器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考古发掘表明,景德镇自五代开始生产瓷器,宋、元两代迅速发展,至明、清时在珠山设御厂,成为全国的制瓷中心。
景德镇瓷雕制作可以追溯到一千四百多个前,远在隋代就有“狮”、“象”、大兽的制作。
当代的景德镇,瓷雕工艺精湛,工艺种类齐全,有园雕、捏雕、镂雕、浮雕等;千姿百态、栩栩如生;装饰丰富,有高温色釉、釉下五彩、青花斗彩、新花粉彩等;艺术表现力强,有的庄重浑厚,有的典雅清新,有的富丽堂煌,鲜艳夺目。
景德镇瓷业习俗是景德镇制瓷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景德镇在宋代出现"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景观,瓷业习俗已具雏形。
浅析陶瓷装饰中的牡丹纹
浅析陶瓷装饰中的牡丹纹作者:陈怀庆李渊来源:《商业文化》2011年第05期摘要:在中国的陶瓷装饰中,牡丹纹以其姿态优美,寓意吉祥为世人所喜爱,在古代,不论是民窑还是官窑,都不乏牡丹纹的影子。
牡丹凭借其艳丽的色彩,姿态的优美被誉为花中之王,在陶瓷装饰中,许多陶瓷制品上例如瓶子,罐子,盘子等上有可以运用牡丹花进行装饰,尤其是在唐代的时候,牡丹花更是为人们所推崇,被奉为富贵之花,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美好幸福。
关键词:牡丹;图案;陶瓷装饰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5-0331-01在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牡丹就已经被歌颂过,从此之后,歌颂牡丹的佳作更是多不胜数,相传,唐玄宗在花园观赏牡丹的时候,问随从的大臣有关牡丹的诗句那个最佳,大臣说,有人姓李名正封的,有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唐玄宗听罢便说,牡丹不愧为国色天香之城,以后便作为国花吧。
牡丹花纹样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这些各具特色的牡丹花纹样更是中国人民一直所十分喜爱的装饰纹样。
牡丹花形态丰满华贵,色彩艳丽,美好的事物往往寄托着人们对于美好生活向往的精神寄托,牡丹花纹正式因为如此才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在陶瓷装饰的历史长河中被保留下来。
一、装饰牡丹花纹的特点在唐代的时候,牡丹花就被奉为花中之王,它花团锦簇,群芳斗艳,花姿丰满,色彩丰富,气味芳香,令人喜爱。
牡丹花花朵大,花瓣有单瓣,重瓣之分,花瓣根部颜色深,头部色彩淡。
与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水仙花并称六清。
也就是从这时开始,牡丹花开始逐渐的成为一种在工艺美术当中经常被采用的装饰题材之一。
将牡丹花纹应用于陶瓷装饰,主要技法有刻划花,印花,绘画等。
表現的形式有独头,折枝,缠枝等。
宋代时期,无论是北方的窑口还是南方的窑口,在装饰方面均采用了牡丹花这一题材,方法以刻划花为主。
景德镇的影青刻划花,也多采用牡丹作为装饰的题材。
耀州窑的器物上多出现两朵对称的牡丹花,两两相对,磁州窑出土的瓷枕上海经常有云头形状的牡丹缠枝花,构图方式出了对称,均衡之外,还有适合器物形状的适合纹样式。
元青花瓷器上的牡丹纹饰赏析
元青花瓷器上的牡丹纹饰赏析文/赵烑丽中国的青花瓷于宋代兴起,于元代成熟,于明清两代盛行。
因此,元代的青花瓷具有比较高的研究价值。
近几年来,学术界对于元青花的关注在逐渐递增,它以雅致清新的色彩、富丽繁华的图饰、雄浑质朴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意味蕴藉的审美感受,逐渐成为美术界和考古界研究的重点课题。
到现在为止,遗留并保存完好的元青花数量少之又少。
本文将对景德镇窑烧制的青花瓷器上的牡丹纹进行分析。
公元13世纪,蒙古族崛起,建立了元帝国,揭开了中西交通史的重要一页,海外贸易发达,青花瓷不但在国内外有广阔的市场,而且大量销往海外。
到14世纪以后,中国青花瓷器就通过贸易的渠道输往西亚、东南亚、南非、欧洲等地。
元青花瓷器既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又是中西亚文化直接交流融合的结晶,代表中国瓷器烧造的较高水平。
在我国古代的瓷器上,植物纹饰种类特别多,但是在所有纹饰中,牡丹花则是东方的象征。
中国自古以来就对牡丹情有独钟,许多诗人都用诗来表示对牡丹的喜爱,多数画家也经常以牡丹为题材在画纸上表达各式各样的牡丹。
自古,牡丹就有“百花之王”、“国色天香”之称。
正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在《赏牡丹》中提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人们把牡丹看做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
同时在瓷器中开始广泛运用牡丹纹。
一、元青花牡丹纹饰概述青花瓷器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是中国文化朴素审美哲学的自然体现,她以特有的色调、质地形成了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其中牡丹纹构成了青花瓷装饰重要元素之一。
在青花瓷器纹饰发展进程中,元代瓷器上牡丹纹纹饰以其形式多样、变化丰富而闻名,它的历史文化地位可见一斑。
纵观青花瓷器纹饰的发展进程,元青花瓷牡丹纹图样丰富、变化多端,表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对于后世明清的纹饰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牡丹纹,就是以自然界中的牡丹花为原型,创作出牡丹装饰纹样,包括折枝牡丹和缠枝牡丹。
说到牡丹纹在瓷器上的描绘,最先涉及到的就是陶瓷绘画。
最富贵的纹饰——北京故宫藏瓷器上的牡丹国色
最富贵的纹饰——北京故宫藏瓷器上的牡丹国色观复收藏 2017-10-28牡丹纹是明清瓷器装饰纹样之一。
这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以牡丹花为主题。
自唐代以来,牡丹颇受世人喜爱,被视为繁荣昌盛、美好幸福的象征。
唐代刘禹锡《牡丹》诗云:“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宋时被称为“富贵之花”,逐渐成为瓷器上的流行装饰。
古人将其作为幸福、美好、繁荣、昌盛的象征。
牡丹纹的陶瓷表现技法有刻花、印花、绘画等;形式有独枝、交枝、折枝、串枝、缠枝等。
粉彩孔雀牡丹纹汤盆,清乾隆高23cm,口径36×21cm,足径18×14cm汤盆呈椭圆形,置对称扁耳。
穹形盖,上置贝式纽。
内施白釉。
外白地粉彩装饰。
器身及盖粉彩加金描绘山石、牡丹、桃枝、孔雀、雏鸡等纹饰,由四季花束分隔出各自的主题图案。
与粉彩孔雀牡丹纹托盘属于一套餐具中的两件。
本件展品由沃尔沃中国公司捐献。
黄地珐琅彩牡丹纹碗,清康熙高7.2cm,口径15.2cm,足径5.7cm碗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
碗内光素无纹饰。
碗外以黄彩为地,其上以粉、蓝、绿、紫、藕荷等色彩绘8朵盛开的牡丹花。
碗底蓝料彩方框内楷书“康熙御制” 双行四字印章款。
康熙珐琅彩瓷和铜胎珐琅器一样多作色地装饰,少见白地画珐琅者。
常见色地有红、黄、蓝、紫、绿、胭脂等色。
纹饰以缠枝牡丹、菊花、虞美人、折枝大朵花卉及团花中心加寿和开光花卉等为主,画工严谨细腻,具有图案化的效果。
此碗的绘画技法已经改变了铜胎珐琅器规矩、呆板的风格而趋于生动写实。
其洁白细腻的胎质,莹润如玉的釉面,明快艳丽的色调以及精湛绝伦的绘画技巧充分体现出皇家宫廷御用器之精美。
由于珐琅新瓷是在康熙晚期才创烧成功的,数量极少,传世品十分罕见,尤显其珍贵。
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执壶高32cm,口径7.3cm,足径11cm壶唇口,细颈,斜肩,硕腹,圈足。
壶身作玉壶春瓶式,壶体一侧置弯曲细长的壶流,并以一云板形饰件与壶身相连,另一侧置曲柄,连接于颈腹之间,柄上端置一小系。
“接过青花写意牡丹”浅酌
“接过青花写意牡丹”浅酌作者:柴美云来源:《景德镇陶瓷》2018年第05期摘要:青花瓷中的青色体现了春天万物生长时的颜色,即生命之色。
牡丹花多姿多彩,富丽端庄,枝繁叶茂,被视为繁荣昌盛,荣华富贵,生活幸福美满的象征。
关键词:青花写意牡丹一、瓷上水墨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
它以氧化钴为着色剂,先在瓷坯上描绘花纹,经施过一层透明白釉后,入窑再过1300℃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
青花瓷虽然色彩单一,但它较五彩瓷更显清丽、秀美。
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装饰精致、色彩明丽,冠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
生活中使用无铅无毒,其色经久不退,耐磨耐酸,素有“永不凋谢的青花”之称。
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是我国最具民族特色的瓷器装饰,是釉下彩瓷的一种,也是我国陶瓷装饰中较早发明之一。
目前发现最早的青花瓷在唐朝,成熟于元朝,清朝已经达到高峰。
历代青花料的颜色都因朝代的变革,而不尽相同。
如元代青花引进中东国家的原料,色彩艳丽,而且釉面上有铁锈斑的黑色斑点;明宣德青花色彩偏深蓝色,凝重艳丽;明成化、正德色彩偏淡蓝色,清秀雅逸;明嘉靖、万历青花色彩偏浓蓝,浑厚浓艳;到了清康熙青花色彩尤为鲜丽,艳而不俗。
青花瓷画仅用单一的色彩,如水墨画一样,将“墨分五色”变换成“料分五彩”体现在瓷器上,简净雅逸,给人清新与惬意的审美享受。
青花瓷如水墨画般拥有兼收并蓄的绘画意境美,水墨画是中国人文精神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之一。
古语有云:“画如其人”。
画风的体现,印证了画家的思想体系。
清人郑板桥诗中日“删繁就简三秋树,标新立异二月花”。
最高的艺术水平是用最简单的色彩或线条表现最丰富的内涵。
如中国的水墨画,它只用一种颜色却表现了万物和内心,青花同样是用一种颜料来表现世界万物的内心世界,其理无异于异曲同工之妙。
青花瓷白底蓝花,近似于白宣墨画,于一白一蓝、一白一黑间,幻化出无穷的生命之奇。
可以说每一种青花纹样,都是一幅激情四射的中国水墨画。
青花可誉为“瓷上水墨”。
金装定器 如玉花瓷——定窑牡丹纹饰
金装定器如玉花瓷——定窑牡丹纹饰————————————————————————————————作者:————————————————————————————————日期:金装定器如玉花瓷——定窑牡丹纹饰-美术论文金装定器如玉花瓷——定窑牡丹纹饰汤兆基定窑,宋代著名瓷窑。
窑址在今河北曲阳涧磁村、东燕川村、西燕川村,古属定州,故名。
定窑始烧于唐,极盛于北宋及金,停烧于元代。
唐、五代以产黄釉、黄绿釉及褐绿釉碗、盆类器物为主,但以白瓷工艺最为突出,晚唐白瓷玉璧底碗为典型产品。
早期定窑产品与邢窑所产极为相似,至五代定窑白瓷制作更趋精美,逐渐替代邢窑的地位。
宋代定窑以生产白瓷为主,为宋代白瓷之冠。
明曹昭《格古要论》:“定窑烧瓷,以宋宣和、政和年间最好。
”定窑白瓷植物纹饰中,牡丹纹的艺术成就突出。
定窑牡丹纹饰主要表现形式为刻花与印花,纹饰纹刻精细,线条清晰。
同时也反映了印花脱模技术水平的高超。
定窑镶釦工艺也有特色,不仅美观大方,而且也解决了定瓷有芒的问题。
定窑刻花技法丰富,有划花、刻花、剔花。
通常各种不同的技法是综合应用的,故统称为刻花。
综观定窑刻花牡丹纹饰,其超凡的艺术魅力,源于游刃有余的精湛技艺,刀锋入胎富有变化,刀刃直入线条则窄,斜入则宽;使力轻则刀迹浅,使力重则刀迹深,变化无穷,耐人寻味。
综合技法的应用,使画面更生动,也更耐人寻味。
定窑现存大件刻花牡丹纹饰的瓷器极少,仅见宋定窑白釉刻花缠枝牡丹纹梅瓶。
此瓶高45.3厘米,口径4.9厘米,足径10.8厘米。
现藏故宫博物院。
梅瓶,瓷器瓶式之一,宋时称“经瓶”,为盛酒的用具。
小口外卷,短颈,丰肩,肩以下渐收敛,瘦足,造型修长,挺秀,俏丽。
明代之后称梅瓶。
瓶肩部刻划菊瓣纹,瓶身刻划缠枝牡丹纹。
下部刻划蕉叶纹。
所刻牡丹纹刀法劲挺利爽,刻、划、剔兼用,深浅不同,宽窄各异,生动活泼,富有虚实变化,秀丽清逸的牡丹在柔润白地上高雅浮现,具有玉质的滋润。
定窑所生产的瓷器,多为小型器物,如碗、盘、盒之类。
【瓷器知识】浅谈景德镇精美瓷器各类纹饰
【瓷器知识】浅谈景德镇精美瓷器各类纹饰汉族劳动人民瓷器制作的历史悠久,品种繁多。
景德镇瓷器始于汉代,东汉约公元25-220年,此时的陶器“质甚粗,体甚厚,釉色淡而糙”,“只供迩俗粗用”,并不远销。
因此,影响所及,极为有限。
五代时的景德镇为南方最早烧造白瓷之地,因白瓷的较高成就而奠定了自己的地位,从而打破了青瓷在南方的垄断局面,并形成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对于宋代青白瓷的制作,元、明、清瓷业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汉族陶瓷烧造史上重要的历史时期。
景德镇瓷器大量系艺术陶瓷、生活用瓷和陈设用瓷,以白瓷为闻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之称,品种齐全,曾达三干多种品名。
瓷质优良,造型轻巧,装饰多样。
在装饰方面有青花、釉里红、古彩、粉彩、斗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珑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产品为大宗,颜色釉为名产。
釉色品种很多,有青、蓝、红、黄、黑等类。
仅红釉系统,即有钧红、郎窑红、霁红和玫瑰紫等,均用'还原焰'烧成,产品驰名世界,是称誉世界的古代汉族陶瓷艺术杰出代表之一。
景德镇素有'瓷都'之称,这里千年窑火不断,其瓷器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罄'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
景德镇手工制瓷工艺的所在区域主要是景德镇市城乡各地(新厂;老厂;樊家井;三闾庙;高新区等)。
“中华向号瓷之国,瓷业高峰是此都”。
千余年来,景德镇制瓷业集历代名窑之大成,汇各地技艺之精华,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汉族手工制瓷工艺生产体系,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灿烂的一段历史。
其成就之高、影响之大、技艺之精湛、品种之齐全,是任何时代,任何其他窑场都难以企及的。
景德镇瓷器造型优美、品种繁多、装饰丰富、风格独特。
尤其以“骨瓷”最为有名。
骨瓷的瓷质具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
薄胎瓷人称神奇珍品,雕塑瓷为汉族传统工艺美术品。
景德镇陶瓷艺术是汉文化宝库中的重要财富。
牡丹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图
牡丹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图牡丹瓷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摘要:牡丹瓷产业作为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具有较长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本文通过对牡丹瓷产业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市场规模、产品特点以及发展瓶颈。
同时,通过对相关产业趋势的研究,探讨了牡丹瓷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
1. 引言牡丹瓷作为中国瓷器中的重要品种之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花纹,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也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通过对牡丹瓷产业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为相关企业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2. 牡丹瓷产业现状2.1 市场规模牡丹瓷产业作为中国传统的瓷器之一,在国内市场拥有广阔的消费群体。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牡丹瓷的销售额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市场规模稳步扩大。
2.2 产品特点牡丹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品,其产品特点主要体现在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花纹上。
牡丹瓷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每一件作品都有着匠心独运的细腻之处。
同时,牡丹瓷的花纹多样,其图案通常以牡丹为主题,寓意吉祥美好。
2.3 发展瓶颈尽管牡丹瓷产业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也存在一些发展瓶颈。
首先是制造成本高,由于制作牡丹瓷需要经过多道工序,以及瓷器制作所需的特殊材料,导致其制造成本较高。
其次,受限于市场推广力度,牡丹瓷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知名度较低,品牌影响力有限。
3. 牡丹瓷产业未来趋势3.1 设计创新作为传统瓷器产业,牡丹瓷需要与时俱进,注重设计创新,提高产品的时尚度和可玩性。
通过引入年轻设计师,结合现代审美趋势,将牡丹瓷的传统元素与当代设计相融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3.2 数字化生产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生产已经成为瓷器产业的趋势。
牡丹瓷产业可以借助数字化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保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
同时,数字化生产还可以实现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3.3 品牌推广加强品牌推广是牡丹瓷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陶瓷装饰中牡丹纹文化意蕴及艺术特征探微
1前言“落尽残红始吐芳,佳名唤作百花王”,牡丹花冠硕大丰满,婀娜多姿,枝茎挺拔,花鲜叶阔。
据文献记载,在两晋、南北朝时期已有载培观赏记录,而存在时间则更加久远,一直以来,人民对其倍加喜爱,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对繁荣昌盛的向往等情愫寄托其上,体现在建筑、石刻、木器、刺绣、陶瓷纹饰等诸多方面,寓意吉祥福贵。
就陶瓷装饰而言,自唐起、经宋元至明清,在多元文化的融合发展下,以牡丹纹为主体或与其他题材搭配的瓷器琳琅满目,其装饰纹样逐渐趋于成熟和程式,艺术性愈来愈丰富而完美,其发展历程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取向和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一脉相承,是中国陶瓷装饰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究牡丹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形式,对于发展当代陶瓷装饰有重要参考价值。
2牡丹文化牡丹,又名富贵花,为芍药科小灌木,晚春时节花开,花鲜叶阔,品种繁多,牡丹原产我国北部地区,如秦岭一带多有野生,人工培育种植历史悠久,在《神农本草》中已有记载。
自周便有芍药赠人的记载,《郑风·秦洧篇》所载芍药为木本芍药,是指农历三月份盛开的牡丹花;有据可查的以牡丹为题材作画大概在南北朝时期,“北齐杨子华有画牡丹”(摘自刘宾客《嘉话录》)。
初唐时期,洛阳民间已流行种植牡丹。
从武则天起,王芳(中共景德镇市委党校,景德镇333000)底蕴深厚,核心是追求吉祥富贵、昌盛繁荣,讲究天人合一。
牡丹纹样是牡丹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是典型的祥瑞题材之一,在装饰纹样中占据举足轻重地位。
探索陶瓷装饰中牡丹纹文化意蕴及其艺术特征,梳理其多样且精湛的表现技法,捕捉其浓郁的民族气息,有助于更加深刻全面理解牡丹纹的内涵,把握其经久不衰的实质,这对发展现代陶瓷装饰艺术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牡丹纹;文化意蕴;艺术特征. All Rights Reserved.牡丹始引入长安城,植于沉香亭内,长安百姓也形成了观赏牡丹的风俗。
与此同时,在诗歌中歌颂牡丹互相传阅也逐渐成为风尚,“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国色”、“动”二个词,将长安城牡丹花开时的观赏盛况抒写得淋漓尽致。
从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青花牡丹纹梅瓶,闲说元青花
从景德镇陶瓷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青花牡丹纹梅瓶,闲说元青花景德镇镇馆之宝——元青花牡丹纹梅瓶。
元青花瓷气度恢宏,一改宋瓷的精巧秀雅,但元青花出现在陶瓷史上短短100年左右后,一度在中国绝迹。
明清600年间,无人知晓世有元青花的存在。
元青花瓷在中国历史上的消失应该跟明太祖朱元璋的政治主张有关系。
“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明太祖在立国之初应该曾掀起过一场肃清蒙元文化的运动,作为蒙元文化载体的元青花就在劫难逃。
现代存世的元青花,除了元代以贸易方式流传海外的,国内馆藏的元青花多是1969年后陆续出土所得,其中窖藏所出最重要的有元大都遗址窖藏,江西高安窖藏,河北保定窖藏以及内蒙古地区。
元青花瓷的青花纹饰有多层次,满画面,主次分明的装饰特点,以这件景德镇陶瓷馆藏元青花牡丹纹梅瓶的纹饰为例,由上而下分为五层,颈肩部覆莲八宝纹,缠枝莲纹;腹部主体缠枝牡丹纹;腹下至足部卷草纹和仰莲垂珠纹装饰,层次非常分明。
最突出的腹部主题纹饰为四朵盛开的缠枝牡丹,采用写实绘法,绘制了牡丹仰面,覆面,侧面等不同角度的姿态,栩栩如生,牡丹纹有富贵吉祥的美好寓意。
此件梅瓶是存世馆藏元青花瓷中的精美之作,用进口苏麻尼青料绘制青花,呈色稳定,纹饰永不褪脱,青花发色青翠浓艳,有进口青料特有的晕散现象及铁锈斑特征,且青料深入胎骨,幽靚典雅。
青花光润透亮,白釉明净素雅,青白釉色互相衬托,深浅层次,颇有中国水墨画的韵味,晕染非常漂亮。
元青花的瓷胎原料以景德镇附件麻苍山所产的高岭土为原料,胎重而厚,呈灰白色,提炼不纯,含有杂质较多,多见砂胎底,因瓷胎含铁量高,露胎处多现火石红色。
大型器物多有接胎痕迹,表面可见,釉面不平,手摸有凹凸感。
元青花独具特色的青白色调和装饰纹样,是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元青花是元朝政府倡导下在景德镇生产,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商品瓷,在符合蒙古和中亚细亚伊斯兰地区的审美习俗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汉族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
从遗存器物的纹饰上看,它继承了唐宋时期流行的纹饰,如牡丹、莲纹、龙凤纹等,其中松竹梅纹和戏剧人物纹饰是元青花瓷的独创,画法颇受元代绘画的影响。
牡丹瓷与中原陶瓷的发展
牡丹瓷与中原陶瓷的发展贾晓莉【摘要】陶瓷作为我国一项伟大发明,历史悠久,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洛阳作为世界著名文化古都,长期以来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中国陶瓷的发展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传承中国古代陶瓷技艺尤其是唐白瓷、唐三彩制作技艺的基础上,依托河洛地区出土和传世且有牡丹纹饰的三彩陶瓷器,形成了一种用手工制作而成的新派艺术陶瓷---牡丹瓷。
%Porcelain, a great invention of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and crystallized the wisdom of the Chi-nese nation , The invention of porcelain i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civilization .Luoy-ang is a world famous ancient city , has long been the political ,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of ancient China , has the pivotal statu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orcelain .In the tradition of ancient Chinese porcelain technology , especi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white porcelain , Tang tri-colored glazed pottery , a new hand made artistic porcelain has been created .【期刊名称】《洛阳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00)009【总页数】3页(P142-144)【关键词】陶瓷;洛阳;牡丹瓷【作者】贾晓莉【作者单位】洛阳牡丹瓷研究院,河南洛阳 47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J509.9一、前言陶瓷,作为我国一项伟大发明,历史悠久,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有图有真相!明清景德镇白瓷烧造技术的巅峰时刻
有图有真相!明清景德镇白瓷烧造技术的巅峰时刻从北到南,从宋到清中国白绝世甜美白瓷,中国传统瓷器分类的一种。
据可考证的资料显示,白瓷最早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白瓷真正在全中国都兴盛起来,还是在宋代。
在经济发展旺盛的宋朝,中国古代白瓷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
△ 北朝白釉绿彩罐范粹墓出土△ 北朝白釉绿彩瓶范粹墓出土在北宋,河北的定窑声誉日隆,最终获得“定州颜色天下白”的美誉,成为行销天下的产品。
完全彻底的取代了邢窑的地位。
河北邢窑、河南巩县虽然仍有白瓷生产,但基本上已沦落为粗瓷小窑。
△ 北宋定窑白釉法螺△ 北宋定窑白釉印缠枝牡丹纹花式碗那时的河南,当阳峪窑开始生产高质量的精细白瓷,最高品级的白瓷完全不输于同时期的定窑。
以磁州窑类型为代表的化妆土白瓷,在河北、河南、山西等地广泛的生产制作。
△ 北宋当阳峪窑化妆土白瓷花口瓶△ 北宋当阳峪窑化妆土白瓷花口瓶河北的观台窑生产的纯素化妆土白瓷,在日本被称为“白無地”,部分产品制作很精细,修坯较薄,化妆土与白釉施体均匀,质感温厚,器物的造型也十分精彩,多见大气蓬勃的气象。
而在河南,登封、安阳、鹤壁、密县、鲁山等窑,都有化妆土白瓷的存在。
山西白瓷也在北宋时期有了较大的发展,这是一个百花齐放的白瓷时代。
△ 南宋湖田窑青白釉仕女枕南方也不曾落后。
北宋时期以湖田窑产品为中心代表的青白瓷生产已臻成熟,其白则似月似玉,青则如水如空,成为了一种独特的白瓷。
虽然今天青白瓷被单独提炼,与白瓷、青瓷区分开来,但在中国的中古,青白瓷被视作是白瓷,这在新安号沉船出水的青白瓷碗上就能发现:彼有时人墨书“上色白瓯”△ 北宋青白瓷盘口梅瓶由此可知,无论是否称之“青白”,青白瓷在宋元时期,尚是被当做白瓷看待的。
至于岭南之地,广州亦有窑口在北宋开始了白瓷的生产,如西村窑在此时已经生产出白瓷,其以刻花、造型为主要装饰,艺术成就十分之高。
虽然白瓷本身的质量尚留余地,但以其造型艺术与精绝的刀工,成为独树一帜的精彩窑场。
牡丹瓷的介绍
《牡丹瓷的介绍》
小朋友们,今天我来给你们讲讲牡丹瓷。
牡丹瓷呀,可漂亮啦!它就像一朵朵真正的牡丹花,但是又不会凋谢。
你们看,牡丹瓷的颜色特别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就像彩虹一样好看。
它的花瓣一片一片的,特别精致,摸起来滑滑的。
我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哦。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跟着爸爸妈妈去旅游,在一个商店里看到了牡丹瓷。
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眼睛都不眨一下,一直盯着看。
他觉得这些牡丹瓷比真的牡丹花还要美呢!
牡丹瓷可不是随便就能做出来的哟。
做牡丹瓷的叔叔阿姨们可厉害了,他们要很用心,很仔细地一点点做。
小朋友们,你们说牡丹瓷是不是很神奇呀?
《牡丹瓷的介绍》
小朋友们,咱们接着来讲牡丹瓷。
牡丹瓷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呢。
有的像一大束花,有的像一朵单独开放的花。
而且呀,牡丹瓷还能放在家里当装饰品,让家里变得更漂亮。
比如说,有一家人把牡丹瓷放在客厅的桌子上,每次有客人来,都会夸这个牡丹瓷好看,主人可高兴啦。
还有哦,牡丹瓷也可以作为礼物送给别人。
如果你的好朋友过生日,送一个牡丹瓷给他,他一定会很开心的。
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拥有一个牡丹瓷呀?
《牡丹瓷的介绍》
小朋友们,我再和你们说一说牡丹瓷。
牡丹瓷做起来可不容易啦。
做牡丹瓷的叔叔阿姨要先准备好材料,然后一点点地捏出花瓣的形状,再给它们上色。
每一个步骤都要很小心,不然就做不出好看的牡丹瓷啦。
我记得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去参观牡丹瓷的制作过程,看到叔叔阿姨们那么认真,他也被感动了。
小朋友们,牡丹瓷是我们的宝贝,我们要好好珍惜它哟。
牡丹瓷由来及介绍
牡丹瓷由来及介绍牡丹瓷由来:从考古发现来看,洛阳文物上的牡丹纹饰始见于唐代,兴盛于北宋,这与当时人们对牡丹的推崇相吻合。
自隋唐起,随着牡丹在洛阳人工栽培成功,牡丹图案开始作为装饰出现,寄寓了人们对生活的美丽憧憬和良好祝愿,还出现了具有独特魅力和艺术成就的牡丹瓷。
观赏牡丹品种形成可追溯至隋朝。
隋炀帝(公元605年-618年)“辟地周二百里为西苑……,易州(河北易县)进二十箱牡丹”(唐•《隋炀帝海山记》)。
因此,洛阳西苑是史上最早有记载的牡丹园。
牡丹瓷介绍:洛阳牡丹瓷是一种将悠久的洛阳牡丹文化与中国古老的陶瓷工艺有机融合后诞生的新派艺术陶瓷。
它以优质高岭土为原料,以甲天下的洛阳牡丹为原型,以具有牡丹纹饰的瓷器为样本,继承以唐代白瓷烧制技艺为基础、兼具唐三彩等唐代陶瓷生产传统技艺,汲取雕塑造型、镂空捏花、装饰刻印、颜料釉色等众家陶瓷传统技艺之所长,采用全手工制作而成,被誉为“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洛阳牡丹瓷博中国雕塑艺术众家之优,采中国陶瓷诸派绝技之长,造型典雅端庄、装饰极妍尽美、色彩瑰丽绚灿。
它用瓷器这种中国传统手工技艺,艺术再现了牡丹芬芳艳丽的姹紫嫣红,全新演绎着牡丹亘古不变的富贵吉祥。
其具体形态可以描述为:“红玉瓣、黄金蕊、琥珀枝、裴翠叶。
”洛阳牡丹瓷诞生后,成为继中国“五大官窑”之后独具特色的新派艺术瓷种,延续了中国陶瓷衍进发展的历史,开创了中国陶瓷新纪元。
同时,它丰富了牡丹文化内涵,成为传承创新牡丹文化的重要载体。
国瓷国花,永恒绽放。
作为河洛文化创意领域产品的洛阳牡丹瓷,填补了我国工艺美术品和特色旅游纪念品的一项空白,按照“传承、创新、发展、产业化”发展思路,结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已迅速成为洛阳、河南乃至全国的重要特色文化旅游商品,并走出国门、香飘世界。
牡丹瓷的创作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样化的,大唐李治国目前烧制成功的有以自然状物为主要题材的花盘、壁挂、花瓶、瓷鼎、盆景、花篮、屏风、人物、动物、中国结、单株牡丹树、大型艺术雕塑、日用瓷、牡丹瓷饰品、牡丹绣等十五大系列,百余种规格、花色齐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德镇白瓷牡丹从白瓷的发展谈牡丹瓷艺术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摘要:在诸多工艺美术品的表现内容上,牡丹的形象非常突出。
原因就是牡丹花造型雍容华贵,能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色彩艳丽的牡丹以其优美的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无论是在古代建筑、绘画、陶瓷、染织、装璜还是雕刻工艺品中,都有大量的牡丹元素。
尤其是白瓷艺术品中的牡丹造型,因其更易于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的情感,尤其受到民众的青睐。
关键词:白瓷牡丹瓷牡丹文化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我们的祖先和世界上一些国家和地区,如埃及、印度、希腊、波斯、西南亚的先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发明了陶器。
人类自从开始懂得制作陶器,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野蛮时代的最低级阶段是由制陶术的应用开始的”。
在制陶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中国人发明了瓷器。
陶瓷器的发明不仅解决了人们生活问题,如生活用具、建筑材料等,还提供艺术的享受。
陶瓷材料大多是氧化物、氮化物、硼化物和碳化物等。
常见的陶瓷材料有粘土、氧化铝、高岭土等。
陶瓷材料一般硬度较高,但可塑性较差。
除了在食器、装饰的使用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中亦扮演重要角色。
陶瓷原料粘土的性质具韧性,常温遇
水可塑,微干可雕,全干可磨;烧至700度可成陶器能装水;烧至1230度则瓷化,可完全不吸水且耐高温耐腐蚀。
中国传统陶瓷艺术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在文化史、美术史、设计史中,陶瓷艺术是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之一。
古老的瓷器文化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如今,陶瓷更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日用陶瓷为主,兼制工业陶瓷、建筑卫生陶瓷、艺术陶瓷等百花争艳的格局。
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文化艺术交流、设计艺术、手工艺交流的频繁,随着公共空间与生活空间的变化与丰富,随着设计审美与观念的演化更新,随着新材料、新工艺的大量出现,传统的陶瓷艺术终于开始了向现代形态的转变过程。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现代艺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速度,影响并促进不同行业的艺术家、工艺师相互学习和交流,以及不再单纯地以材料为类别加以分类,这些观念的转变也反过来影响到陶瓷艺术的发展,使得陶艺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了现代或后现代的文化烙印。
其原有的概念在相互影响融通中悄然变化发展,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艺术媒介。
我们虽难以确定英文中指称中国的“China”一词和标示瓷器的“china”一词的渊源关系,但可以肯定地说,欧洲甚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中国的认识,是与当时中国瓷器制作业的辉煌和中国瓷器在世界上的广泛传播分不开的。
毫无疑问,这其中当然有德化白瓷的一份功劳。
从一定意义上说,中国古代的“海上丝绸之
路”,也可以称为“海上瓷器之路”。
在沉睡海底800多年、xx 年被打捞出海的“南海一号”古船上,有着数千件完整的中国宋代著名窑口的瓷器,其中当然不乏德化白瓷精品。
白瓷是我国传统瓷器的一种,以含铁量低的瓷坯,施以纯净的透明釉烧制而成。
湖南长沙东汉墓已出现早期白瓷,但成熟的白瓷要到隋代才出现。
陕西西安郊区隋大业四年李静训墓出土的白瓷,胎质洁白,釉面光润,胎釉已不见白中闪黄或泛青的现象。
唐代北方地区生产白瓷的窑址有河北内邱邢窑、曲阳窑,河南巩县窑、鹤壁窑,密县窑、登封窑、郏县窑、荥阳窑、安阳窑;山西浑源窑、平定窑,陕西耀州窑,安徽萧窑等。
其中以邢窑白瓷为代表,与南方地区越窑青瓷相匹敌,世称“南青北白”。
明永乐时期的甜白釉是白瓷史上的最高成就。
但由于青花瓷器和斗彩、彩的盛行,纯素白瓷的制作已渐趋低落。
除景德镇外,福建德化的白瓷在世界享有极高声誉,其特征,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在光照之下,釉中隐现粉红或乳白,因此有“猪油色”、“象牙白”之称。
白瓷的施彩工艺通常分为釉下彩和釉上彩。
釉下彩是指在已经成型好的坯体上作画,接着上釉入窑烧制,最终得到成品;釉上彩则是在烧好的白胎上进行彩绘,再去烘烤,使彩料发生玻化作用,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牡丹瓷艺术就是在传统的白瓷工艺
基础上,将牡丹花卉的造型以白瓷工艺进行艺术加工后呈现出的艺术种类。
陶瓷的艺术创作要继承传统,但继承传统不能拘泥于传统,不能搞简单的复制和拷贝,更不能一味地回归和复古,关键是要在继承传统精髓的同时,从传统中走出来,赋予作品浓重的现代气息。
一件作品要提升自己的价值,除了要在材料上做到精致、高端外,还必须有文化的附加,让文化成为作品的灵魂。
洛阳的艺术家们设计、生产的所谓“牡丹瓷”,是一个宽泛的瓷种概念。
“牡丹”一词并不仅限于牡丹花,它是诸多花卉形象的代名词。
除了牡丹花,还可以有月季花、荷花、梅花、桃花、水仙花等诸多花卉种类,以及禽鸟、虫鱼、树木、蔬果等形象。
翻开中国美术史,首先出现的是彩陶,继而是青铜器,其后是帛画和画象砖等,可见当时的很多绘画是从属于工艺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绘画艺术的分工越来越精细,使得绘画同宗教、音乐、文学、舞蹈逐渐地结合,进而从工艺美术中分离出去,成为以笔及颜料为工具的独立的、纯粹的艺术种类一一绘画。
在品种丰富的白瓷作品中,绘画性也是它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白瓷花卉的表现手法相当丰富,它既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写意的;既可以追求中国画的意蕴,还可以展现油画的丰富色彩和明暗体积的塑造。
陶瓷艺术的创作不仅需要创造精神,还要善于在制作过程中发现偶然的效果。
与绘画追求纯粹的视觉效果和雕塑对多种媒材
的综合实验不同,白瓷的物理特性不仅决定了它的形式美,也决定了它与其他媒材的根本区别。
陶瓷的基本要素水、土、火在材质上有着全球化的共同语汇,但是不同的形态与样式有着较为相异却明确的文化针对性,这种状况也正显示了中国的当代陶艺在世界现代艺术语境中的话语权,是一种突破和飞跃。
凡是优秀的陶瓷作品,都要经过从生活中提炼素材、严谨构思、造型设计与塑造、入窑烧造等步骤,进而完成思想性与艺术性俱佳的作品。
在诸多工艺美术品的表现内容上,牡丹的形象非常突出。
其原因就是牡丹花造型雍容华贵,能体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色彩艳丽的牡丹以其优美的品性和生动的形象,给人以精神上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所以无论是在古代建筑、绘画、陶瓷、染织、装璜还是雕刻工艺品中,都有大量的牡丹元素。
尤其是陶瓷工艺品中的牡丹吉祥物,因其更易于表达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的情感,历来受到民众的青睐。
牡丹瓷就是在传统的白瓷工艺的基础上,结合洛阳特有的牡丹花卉设计、制作出的独具洛阳文化背景和地域特色瓷器新品种,是中国悠久的瓷文化与瓷工艺延续发展过程中的创意成果,是中国陶瓷工艺衍进历史中一脉相承的技艺产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肖木指出:“在某种意义上说,陶瓷艺术的发展和跨越,是中国综合国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增强和跃升
的重要标志之一。
”当今时代,科技已成为陶瓷产业和陶瓷艺术创作的重要支撑,科技含量的高低是我国陶瓷产品和陶瓷艺术品能否在世界上赢得竞争的重要因素。
创新是科技的本质所在,也是陶瓷技艺和陶瓷艺术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条件。
洛阳的牡丹瓷的问世,不仅丰富了洛阳的特色旅游商品市场,同时也为实现牡丹文化多元化产业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示范。
从变革中去寻找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点。
牡丹瓷造型艺术,只有在这样的文化艺术环境中才能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李学武洛阳牡丹瓷研究院院长
参考书目:《陶艺设计》作者:孙晶
丛书名:艺术设计专业实用技艺教程
出版社: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