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季报表
安全隐患排查整改统计分析报表

本季度未整原因
已采取的控制措施
计划完成整改日期
安全主任:企业负责人:
制表日期:审批日期: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季报表
单位名称:统计时间:年第季度(月至月)
整改情况
主要隐患项目
整改及控制措施
责任人
整改结果
本季度主要隐患整
改情况分析
安全隐患统计分析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情况描述:
隐患产生的直接原因:
隐患产生的间接原因:(包括管理、培训、制度、劳动组织安排、工艺状况、构建筑物等方面):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范文(三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范文1.引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统计分析与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和防范事故风险能力,制定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
2.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工作,全面了解事故隐患的存在情况和处理进展,为下一步的治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和决策支持。
3.责任人及职责3.1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制定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工作的具体计划和要求,组织实施,并负责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3.2 各部门负责按照计划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及时上报相关信息和数据。
3.3 监管部门负责对各部门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
4.统计报告内容4.1 事故隐患排查总体情况统计报告应包括隐患排查的日期范围、隐患排查的部门和人员、排查区域和对象等基本信息,以及发现的隐患数量和分布情况等。
4.2 隐患类型统计分析统计报告应对发现的隐患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隐患的数量、占比及分布情况。
同时,对不同隐患类型的治理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
4.3 隐患治理进展情况统计报告应对已发现的隐患进行处理情况的统计分析,包括已整改、未整改的数量和占比,督办及验收情况等。
4.4 隐患排查工作情况评估统计报告应对隐患排查工作的效果和效率进行评估,包括排查覆盖面、排查质量、排查流程等方面的评价。
5.报告编制与提交5.1 报告编制统计报告由安全生产部门负责编制,汇总各部门提供的排查数据和信息,按照上述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形成报告。
5.2 报告审核报告编制完成后,应进行内部审核,确保数据准确性和报告逻辑的完整性。
5.3 报告提交审核通过后,报告应及时提交给上级主管部门,并抄送相关部门。
6.报告使用与反馈6.1 报告使用上级主管部门可根据报告提供的信息和数据,进行部门管理和决策支持。
6.2 反馈意见上级主管部门应对报告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月报表

填报单位(盖章): 一般事故隐患 隐患排 已整改 整改率 整改投入 隐患排 已整改 整改率 查数 数 (﹪) 资金 查数 数 (﹪) (项) (项) (万元) (项) (项) 整改投 入资金 (万 元) 重大事故隐患 统计月度: 年 月
未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列入治理计划 计划整 落实目 落实经 落实机 落实整 落实应 落实整改 改数 标任务 费物资 构人员 改期限 急措施 资金 (项) (项) (项) (项) (项) (项) (万元)
本月数
1至 本月数
注:本表由生产经营单位于每季度次月3日前,将上季度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填报当地乡镇政府、主管部门(公司)。填报时以附件一、附件二为依据。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填表人:
填表日期: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5篇)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制度为进一步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本矿的安全生产,杜绝安全隐患事故的发生,确保煤矿安全生产,按《煤矿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要求,制定本制度。
1.每月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按照“五落实”(落实措施、落实责任、落实资金、落实时限、落实预案)原则和有关规定要求逐条进行整改、验收、销号做到闭合管理并进行效果评价。
按效果评价情况分为a、b、c三级。
a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到位。
b级:隐患及问题按照整改通知单基本整改到位。
c级:隐患及问题未按照整改通知单要求整改。
2.安全科对当月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统计,对隐患建立台账进行分级分类管理,并根据整改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将统计分析情况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领导组。
3.矿长每月组织召开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会议,根据安全科提供的月度统计分析情况,对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情况进行通报,分析事故隐患产生的原因,提出加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措施,并编制月度事故隐患统计分析报告。
4.每月在行人斜井口利用牌版向全员通报事故隐患分布、治理进展情况。
5.及时在行人斜井口利用牌版公示重大事故隐患的地点、主要内容、治理时限、责任人、停产停工范围。
第二篇: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报告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二〇一二年月份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报告批准:校核:编制:单位:年月日(公章)隐患排查治理分析报告为了保障项目部管理人员及施工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安全生产稳步发展,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项目部具体情况,于本月____日开展安全大检查的下旬检查,在检查中查出如下各项隐患,但是都及时对隐患进行了排查治理。
1,雨天施工现场容易产生积水。
进入八月份以来,我项目施工进入了防汛度汛的关键时期,由于项目施工大部分属于土方开挖工程,在下雨天气容易形成多处积水深坑,影响施工作业的进度,针对此情况,对雨天容易形成积水的地方设置了安全警示标志,以防止发生不安全事故。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文(3篇)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文一、引言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是维护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有效的信息统计分析和及时的报送制度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关键。
本文旨在为企业提供一份合理完善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本,以便企业能更好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员工和财产的安全。
二、信息统计分析制度1. 隐患排查结果统计(1) 按照隐患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进行分类统计,如火灾隐患、施工安全隐患、电气设备隐患等。
(2) 统计隐患的数量,包括已整改和待整改的隐患数量。
(3) 统计隐患整改的及时率,即隐患发现后能及时整改的比例。
(4) 统计隐患整改的有效率,即隐患整改后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比例。
2. 隐患排查工作进展统计(1) 统计隐患排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包括已完成和待完成的任务数量。
(2) 统计隐患排查工作的时间进度,即已完成任务的时间占总任务时间的比例。
(3) 统计隐患排查工作的质量进展,即已完成任务中整改合格的比例。
3. 隐患整改情况统计(1) 统计已整改的隐患数量,包括主动整改和被动整改的数量。
(2) 统计隐患整改的及时率,即整改工作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比例。
(3) 统计隐患整改的有效率,即整改后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比例。
三、报送制度1. 隐患排查报送流程(1) 隐患排查工作结束后,由责任人将隐患排查报告整理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2) 报送内容包括隐患排查的工作计划、工作进展、隐患整改情况等。
(3) 报送形式可以是书面报告、电子报告或现场汇报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2. 隐患整改报送流程(1) 隐患整改完成后,由责任人将整改情况报告整理并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2) 报送内容包括隐患整改的时间、整改措施、整改结果等。
(3) 报送形式可以是书面报告、电子报告或现场汇报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
3. 隐患整改验收报送流程(1) 隐患整改完成后,由专人进行验收,并将验收结果报送上级主管部门。
(2) 报送内容包括隐患整改的验收时间、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2024年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三篇)

2024年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公司及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公司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实施监管监察。
有关规定对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隐患(以下简称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三条、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四条、各级安全管理部门按照职责对所负责部门内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各级安全管理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单位部门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工作依法实施监督管理。
第1页,共3页第五条、任何部门和个人发现事故隐患,均有权向安全监管监察的安全管理部门和有关领导报告。
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接到事故隐患报告后,应当按照职责分工立即组织核实并予以查处。
第六条、各部门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防控的责任主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建档监控等制度,逐级建立并落实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个从业人员的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
第七条、各部门应当保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所需的物资,并上报安全管理机构。
第八条、各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情况报告表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情况报告表一、总体情况概述根据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要求,经过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对公司现有的生产工艺、设备设施及人员行为进行了全面检查。
本次排查旨在发现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确保企业生产秩序和员工安全。
以下将详细介绍本次排查的情况和发现的主要问题。
二、排查内容及范围1.本次安全生产排查覆盖了公司所有生产车间、办公区域、仓库等相关场所。
2.主要排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的安全使用情况、作业人员的操作规范、场所环境的安全隐患排查等。
三、安全隐患排查情况及处理建议1. 电气设备安全隐患•发现部分生产车间存在电气线路老化、绝缘破损等问题,容易引发漏电、短路等安全事故。
•建议对电气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维护,更新老化线路和绝缘材料,加强员工电气安全培训,确保设备安全运行。
2. 作业人员行为安全隐患•部分员工在作业中存在疲劳操作、违章操作等现象,存在安全隐患。
•建议加强对员工安全操作规范的培训和监督,设立奖惩制度,引导员工自觉遵守操作规程,保障安全生产。
3. 场所环境安全隐患•仓库堆放物品不规范,存在摔倒、火灾等风险。
•建议对仓库进行整顿,保持通道畅通,合理布局存放物品,定期清理及检查消防设施的完好情况。
四、安全管理措施改进计划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技能。
2.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安全检查和定期排查。
3.定期组织安全演练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4.建立安全隐患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及时跟进整改进度。
五、结论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全面细致,发现并提出了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改进建议。
公司将按照改进计划逐项整改,确保企业生产安全稳定,切实保障员工安全。
希望公司全体员工能够共同致力于安全生产,确保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为本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情况报告表内容。
作者:[您的姓名]日期:[报告完成日期]。
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通报制度

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通报制度一、引言煤矿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隐患。
为了加强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煤矿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目的和意义本制度的目的是建立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通报的长效机制,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提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效率和效果,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通过统计分析通报,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事故隐患,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
三、统计分析内容(一)事故隐患分类统计按照事故隐患的性质和危害程度,将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二)事故隐患整改情况统计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进行整改情况统计,包括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进度、整改效果等方面。
(三)事故隐患治理资金使用情况统计对事故隐患治理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包括资金来源、资金用途、资金使用效果等方面。
(四)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对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进行评估,包括事故隐患治理前后的安全生产状况、事故发生率、事故损失等方面。
四、统计分析方法(一)数据收集通过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现场巡查、专项检查等方式,收集事故隐患相关信息。
(二)数据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分析,形成统计分析报告。
(三)统计分析报告统计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1. 事故隐患基本情况:事故隐患分类、数量、分布情况等;2. 事故隐患整改情况: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整改进度、整改效果等;3. 事故隐患治理资金使用情况:资金来源、资金用途、资金使用效果等;4. 事故隐患治理效果评估:事故隐患治理前后的安全生产状况、事故发生率、事故损失等;5. 存在问题及建议: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
2024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上报制度模版(四篇)

2024年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和上报制度模版一、报告与统计制度1. 根据《暂行规定》,公司需按时提交季度报告(每季次月15日前)及年度报告(下一年第一个月底前),至邢台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办公室。
2. 设立事故隐患整改统计表,由安环科负责登记,并于每月指定日期前上报至公司安环部。
3. 建立并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分析、统计及上报的责任制度,确保信息的按时、准确上报。
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机制1. 遵循公司“三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明确各级责任,实施“谁检查、谁落实、谁负责”的原则,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2. 安环部需每月定期检查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依据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表,逐项落实,并依据公司事故责任追究制度进行处理。
3. 鼓励全体员工参与监督,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进一言、献一计”活动,以广泛动员职工参与。
三、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责任制度为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依据《安全生产法》及《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特制定以下责任制度:1. 厂长(部长)职责:全面负责公司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组织召开会议,制定隐患排查治理方案及措施,设定治理目标与任务。
确保资金投入,加速隐患治理进程。
制定并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及应急预案。
定期组织事故隐患危险源评估会议。
按期提交隐患排查治理报告。
2. 安全管理人员职责:协助厂长(部长)落实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承担直接责任。
组织实施会议决议的各项方案与措施。
监督检查各车间的整改落实情况。
定期组织大检查,制定整改措施。
协助厂长(部长)召开会议,并确保决议事项的贯彻落实。
3. 车间主任职责:对本车间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全责。
严格执行厂部下达的隐患排查治理方案,按时完成整改计划。
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汇总隐患并制定整改措施。
召开隐患排查治理分析会,总结经验并制定防范措施。
建立健全主任跟班制度,确保生产安全与隐患排查。
组织安全生产例会,提升员工隐患排查意识。
月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表(模板)

排查治理情况
排查数量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月度统计分析表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分析
一般事故隐患
整改数量
整改率(%)
排查数量
年
月
重大事故隐患 整改数量 整改率(%)
1、隐患责任部门: 2、隐患类型分布:
8
7
7
6
隐患分析情况 4
2
0 设备设施 “三违”行为
3、隐患类型占比: 4、安全管理改进建议:
序号 1 2 3 4
隐患描述
隐患类型分布
5
5
3
2
2
急管理
消防
防护用品
隐患汇总清单
治理措施
隐患排查日期 责任部门 隐患级别 整改情况
隐患分类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备注:
根据隐患产生的原因和公司管理要求,将隐患类型分为:电气、消防、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化工品、防护用品、职业病危害、应急管理、 相关方管理、现场管理、作业许可、安全标识、记录管理、“三违”行为、其他等15类。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报表

公司名称:统计季度:年第 季度
类别
季度
一般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隐患排查数
(项)
已整改
数
(项)
整改率
(%)
整改投入
资金
(元)
隐患排查数
(项)
已整改
数
(项)
整改率
(%)
整改投入
资金
(元)
未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列入治理计划
计划
整改数(项)
落实目标任务(项)
落实经费物资(项)
落实机构人员(项)
落实整改期限(项)
落实应急措施(项)
落实整改资金
(元)
第季度
一季度至本季度
本季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分析:
主要的应急防范措施: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本(5篇)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范本一、引言隐患排查治理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为了全面掌握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安全隐患,建立健全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是必要的。
本文将对该制度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范文展示。
二、制度概述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旨在规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信息管理和统计分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该制度包括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收集、整理、统计和报送等环节。
三、制度内容1.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收集:(1)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收集的工作台账,明确责任部门和人员;(2)依据《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开展隐患排查工作,记录排查过程中的隐患情况;(3)收集隐患排查工作中的图片、视频等证据资料。
2.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整理:(1)对收集的隐患排查治理信息进行整理、归类和编码,建立清晰的信息档案;(2)对每个隐患进行分类标识,如隐患类型、隐患级别等;(3)建立隐患数据分析模型,形成可视化的统计报表。
3.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1)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统计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总体情况,包括隐患数量、隐患类型、隐患级别等;(2)进行隐患数据的趋势分析和异常分析,发现排查治理工作中的疏漏和问题;(3)根据统计分析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促进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4. 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1)根据相关要求,及时将隐患排查治理信息报送上级主管部门;(2)报送内容包括统计分析报告、隐患排查工作情况总结等;(3)建立报送制度,明确报送时间节点和报送渠道。
四、制度实施和监督1. 制度实施:(1)通过内部培训,确保相关部门和人员熟悉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统计分析和报送制度;(2)制定操作规范,明确工作要求和流程;(3)定期组织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
2. 制度监督:(1)建立监督机制,加强对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的监督和检查;(2)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3)通过督查等方式,对相关部门和人员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月报表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月报表填报单位(盖章):统计月度:年第月
类别季度
一般事故隐患重大事故隐患
隐患排查
数
(项)
已整改
数
(项)
整改率
(%)
整改投入
资金
(万元)
隐患排查
数
(项)
已整改
数
(项)
整改率
(%)
整改投入
资金
(万元)
未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列入治理计划
计划整
改数
(项)
落实目
标任务
(项)
落实经
费物资
(项)
落实机
构人员
(项)
落实整
改期限
(项)
落实应
急措施
(项)
落实整
改资金
(万元)
第月数
月至本月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分析:
主要的应急防范措施:
注:1、《安全隐患排查统计分析表》经总经理签字确认后,由安全部负责归档备查,并按照政府要求上报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乡镇安监站、县安监局)。
2、隐患等级分为重大和一般。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
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1
3、产生原因是指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危险状态和管理缺陷。
4、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内容包括治理的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2。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制度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定期报告制度。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六条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于年底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航务主管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本公司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航务主管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八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安全领导机构办公室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并在报告中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报告。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制度

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制度第一条为了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强化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事故隐患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事故,保障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第三条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
第四条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定期报告制度。
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全面负责。
第五条定期组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
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应当按照事故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事故隐患信息档案,并按照职责分工实施监控治理。
第六条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于年底前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航务主管部门报送书面统计分析表。
统计分析表由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本公司除依照前款规定报送外,应当及时向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航务主管部门报告。
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内容应当包括:(一)隐患的现状及其产生原因;(二)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易程度分析;(三)隐患的治理方案。
第八条对于一般事故隐患,由安全领导机构办公室负责人或者有关人员立即组织整改,并在报告中对事故隐患整改情况进行报告。
对于重大事故隐患,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重大事故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二)采取的方法和措施;(三)经费和物资的落实;(四)负责治理的机构和人员;(五)治理的时限和要求;(六)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实整改期限(项)
落实应急措施(项)
落实整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资金
(万元)
本季度数
一季度至本季度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分析:
注:本表由生产经营单位于每季度次月3日前,将上季度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填报当地政府、集团公司安委会、行业管理部门。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 填表人: 填表日期: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统计分析季报表
填报单位(盖章): 统计季度: 年第 季度
一般事故隐患
重大事故隐患
隐患
排查
数
(项)
已整改
数
(项)
整改率
(%)
整改
投入
资金
(万元)
隐患
排查
数
(项)
已整改
数
(项)
整改率(%)
整改
投入
资金
(万元)
未整改的重大事故隐患列入治理计划
计划
整改数(项)
落实目标任务(项)
落实经费物资(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