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作文题及解析(二)

合集下载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量化生活”导写及范文 (2)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量化生活”导写及范文 (2)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量化生活”导写及范文【新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乔乔用时间追踪软件做学习时间记录,然后通过电子手账五色标记全天时间轴;栗轩每次吃饭都会带上一台电子秤,计算食物热量精确到克;刚刚工作的艾乐参加了百日阅读自律营,今天她看完了《成为可怕的自律人》,标记显示这是她今年看过的第23本书,距离目标还差7本……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开始把生活数字化,并把这种新方式命名为“量化生活”。

量化人生目标、精确时间管理让人生具有目标感、掌控感,但也带来了哲学方面的讨论: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彻底量化?人生不该虚度,可人生必须量化吗?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指导】写作材料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通过三个案例说明“量化生活”的具体表现,第二部分对“量化生活”进行了正反两方面的评价。

写作任务要求结合写作材料行文,我们必须要以两个问题为中心,给出答案并进行分析,才算完成写作任务。

任何类型的作文,都需要先厘定概念。

题目已经帮我们进行了这一步:量化生活就是数字化的生活。

考题的中心是两个问题:人的生活究竟能否被彻底量化?人生不该虛度,可人生必须量化吗?“彻底”和“必须”这两个限定词基本意味着二者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同时,又意味着我们并非简单评价“量化生活”,还要评价“彻底量化”和“彻底不量化”。

价值判断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发展着的。

我们的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充分考虑各种情况。

【考场佳作】人生深浅不在于被度量计时器,分割学习时间“分秒必争”;电子秤,计算食物热量“分毫不差”;阅读营,目标书籍数量“严防死守”。

将生活数字化,成就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量化生活”。

诚然,规划生活让我们更具目标感与动力,但我认为人生应有里程碑与指示牌,人生的深浅,宽窄不在于被度量,不在于必须的单位“量化”。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二)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二)

2020年高考作文全国新高考I卷深度解析及范文(二)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

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

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

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

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

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

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学会学习:勤于反思、信息意识责任担当: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实践创新:问题解决人文底蕴:人文积淀审题限制性1. 真实情境的限制。

本道情境任务型作文设置的真实情境是春秋时期鲍叔举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管仲而成就霸业的历史故事。

这是考生联想和思考的基点,即考生阐发自己的思考和认识时要紧扣这个特定的历史事件展开,要立足事件本身分析三个人物所表现出的品格,写出自己对其中某个人“感触最深”的理由,不可脱离材料,另起炉灶。

2.典型任务的限制。

题目要求考生围绕材料提供的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历史故事展开讨论,明确表示自己对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中的哪个人物感触最深,并结合历史事件、联系社会现实阐述感受和思考。

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关联另外两个人物,但详略必须处理得当,不可平均用笔,更不可喧宾夺主。

而且考生是要在班级举行读书会时发言,这就规定了其写作身份是读书会中的学生发言者,文章对象是读书会中的听众(老师和同班同学),即考生写作时要有身份意识、对象意识和交流意识。

题目要求考生写一篇发言稿,这就要求作文必须符合发言稿观点鲜明、条理清楚、语言简洁明快等特点,格式上也必须符合发言稿的规范。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循 “老人言” 之智,扬突破自我之勇(写作指导+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循 “老人言” 之智,扬突破自我之勇(写作指导+范文展示)

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在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一位打破世界纪录成绩并夺冠的运动员说;“别人越觉得我做不到,我就越要去做。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写作指导(一)审题1.分析材料“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强调了前人经验的重要性,老人言是先辈们生活智慧的总结,遵循它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损失,体现了对传统经验的重视。

2024 年巴黎奥运会上夺冠运动员“别人越觉得我做不到,我就越要去做”则展现了一种敢于挑战、突破常规、不惧他人质疑的精神,突出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勇于超越自我的决心。

2.确定关系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对立,但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我们不能片面地只强调经验的重要性而不敢突破创新,也不能一味地盲目突破而完全忽视经验的价值。

在不同的情境下,我们需要合理地看待和运用经验与突破精神。

(二)立意1.平衡经验与突破,成就精彩人生。

论述在生活中我们既要尊重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又要敢于在适当的时候突破经验的束缚,以创新和挑战的精神去追求更高的目标,从而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成就精彩的人生。

2.以经验为基,借突破腾飞。

阐明经验是我们前行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指引和保障,但我们不能被经验局限,要凭借突破精神去开拓新的领域,实现自我超越,如同在稳固的基石上搭建起腾飞的翅膀,飞向更高的天空。

3.在传承中突破,在创新中发展。

强调我们要传承前人的经验智慧,同时要具备突破创新的意识和勇气,在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中推动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发展进步,使我们既能保持根基稳固,又能不断与时俱进,开创美好未来。

(三)参考立意1.聆听前人言,勇闯自我路;2.循旧言稳步行,破成见勇冲锋:3.纳前人智慧,铸自我辉煌;等等。

2022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传承中国精神,共建复兴伟业(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2篇)

2022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传承中国精神,共建复兴伟业(附文题详解及范文展示2篇)

2022年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传承中国精神,共建复兴伟业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1921年诞生了“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1934年诞生了“长征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20世纪80年代诞生了“特区精神”:敢闯、敢冒险、敢试、敢为天下先;21世纪初诞生了“载人航天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无数种精神汇聚成了“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正是我们民族不断取得进步不断超越自我的强大动力。

坚守信念,传承精神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

传承“中国精神”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

请结合材料内容,联系现实,以光明中学高三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表主题为“传承中国精神,共建复兴伟业”的国旗下讲话,阐述你的观点和思考。

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审题材料列举了“红船精神”“长征精神”“特区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中国精神,阐释了它们的内涵,这样便于考生理解这些精神的具体内容,以便拓展思路。

题目说明可中国精神的意义,指出了传承精神的重要性,并要求联系现实,以光明中学高三学生代表的身份,发表主题为“传承中国精神,共建复兴伟业”的国旗下讲话。

考生要抓住传承、共建、复兴等关键词,能够从不同的精神中抽取出可以汇聚成时代精神、中国精神的内核,用联系、发展、辩证等观点来写作。

能够综合几种精神进行提炼,挖掘共性,体现中国精神的内涵,并能结合时代、现实加以阐释的,应该是最佳立意。

如抓住一两种精神阐述,列举事例并联系现实说明如何传承,对国家建设有何作用的,也符合题意。

最后还要注意发言的场合是国旗下讲话,主题是“传承中国精神,共建复兴伟业”,写作身份是高三学生代表,注意发言稿的格式。

参考立意(1)践行中国精神,传承中华血脉;(2)以中国精神为指引助力中国复兴;(3)青年当为传承中国精神的主力军。

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

【高考作文备考】2022年全国名校模拟高考作文题立意专家解析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花丛中,蜂忙蝶舞;植物茎秆上,蚂蚁和蚜虫亲密合作;土壤中,细菌与植物共生固氮……美国微生物学家玛葛莉丝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机制,“大自然的本性就厌恶任何生物独占世界的现象,所以地球上绝对不会有单独存在的生物”。

互惠共生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法则。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文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作文,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花丛中,蜂忙蝶舞;植物茎秆上,蚂蚁和蚜虫亲密合作”突出的是合作的价值与意义。

“土壤中,细菌与植物共生固氮……美国微生物学家玛葛莉丝深信共生是生物演化的机制”展现出一切事物与合作的联系。

“大自然的本性就厌恶任何生物独占世界的现象,所以地球上绝对不会有单独存在的生物”这体现了联系的普遍性和事物运动的规律性,与合作、联系紧密相联系。

所以本题的写作角度可以从这些方面思考。

参考立意:1.一切事物之间都是共同的。

2.合作共赢,创造智慧。

3.搞好合作,协同发展。

二、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北京小伙子小李,重点高校毕业,工作体面、有车有房、在合适的年龄结婚生子……他这样的人生经常被称为“标配人生”,令许多同龄人羡慕不已。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多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过半受访者都追求这种“标配人生”。

材料二:“90后”赵鹏菲在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在城市就业的机会,到河北石家庄平山县上文都完全小学任教,成为一名特岗教师,因山区缺老师,他就成为了这个山区小学的全科老师,三年服务期满后,毅然为了山区的孩子选择留下继续任教。

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观点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天津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作文主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作文主题(含解析)

天津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作文主题(含解析)天津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作文主题一、材料作文1.(2023·天津·校联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

“一”字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自古至今,“一”字的字形始终未变,均为简单的一横。

“一”同时也是中国汉字意蕴最丰富的一个字:“一”可以象征创造,“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一个想法、一个举动、勇敢迈出的第一步,缤纷世界源于质朴的初始;“一”可以象征团结,“万众一心”“一呼百应”,无数个体因为同一个信念聚成一堆火,拧成一股绳;“一”还可以象征力量,“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一往无前”的身影彰显着内心的强大与坚定……身处当今时代的青年,面对未来的发展,“一”字引发你怎样的思考,给你怎样的启示呢?请结合材料,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2.(2023·天津河北·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先生对他的老师潘光旦有如是评价:“我们这一代很看重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潘先生比我们深一层,就是把心思用在自己怎么看待自己。

”北京大学光华学院院长刘俏在2020年毕业典礼上,对青年学生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去做那些必需又难以改进的事情,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到自己、认识自己、点燃自己。

”对于这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自身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足材料,选准角度;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字;④语言流畅,书写清晰;⑤不要抄袭,不要套作,文章中不出现真实的学校和姓名等信息。

3.(2023·天津河东·统考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作家蒋巍2019年10月从北京出发,用十个月时间,辗转五省七地,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完成了3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温度》。

高中语文2023高考最新模拟作文练习(共10篇,附写作指导)

高中语文2023高考最新模拟作文练习(共10篇,附写作指导)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三千年前,我们的先祖观察尺蠖软且细长的身体屈伸而行,触发灵感,留下了“尺蠖之屈,以求信(通‘伸’)也”的哲思。

生活在21世纪的中国科技人员,创造性地设计了“祝融号”火星车的主动悬挂系统,模拟尺蠖的运动,提高了火星车在复杂地形自主脱困的能力。

最近有信息传出,美国宇航局最新设计的月球车借鉴了中国火星车的设计,将以一种像尺蠖爬行一样的协调方式移动轮子,中国科学家回应:欢迎共享。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尺蠖”这小小的自然之物,给古人以灵感,给今人以创造,让科技在世界共享。

复兴中学将在五四青年节组织以“灵感·创造·共享”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这个纷纷扰扰的社会,每个人仿佛都在渐渐地活成这个社会想让他们成为的样子:成家,立业,在既定的模式下生活……有人认为,现在的社会是开放性、包容性的社会,越来越多的当代青年已经在渐渐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传统的、既定的生活模式也可以尝试去打破。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班级考号姓名总分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在获得一些新的东西时,也有可能失去另一些东西;在陶醉于成功的喜悦时,也有可能遭受失败的打击。

有格局的人,能够看淡成败得失,以平和心境坦然经营自己的人生。

他们从不因过往之事而后悔,从不因失败之事而沮丧,从不被琐屑小事牵绊,从不非议和争论他人;他们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坏的;能爱富不嫌贫,能助人不求报;他们从不计较小事,更不愿与人结仇;他们活得简朴而贵重,开朗而热情……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认识,结合材料写一篇,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的文章。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平凡”(作文原题+解析+提纲)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平凡”(作文原题+解析+提纲)

高考作文模拟主题写作:“平凡”(作文原题+解析+提纲)【原题展示】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何川与汤文淑夫妇是从乡村走出去的建筑工人,也是在短视频平台分享工地生活的“网络达人",他们用自己的镜头真实地记录了普通农民工的生活:与工友一起唱歌,做一顿简单的午饭,算一算工资……这些镜头没有华丽的特效,没有炫酷的转场,没有预先设计的内容,却无一不透露着平凡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靠记录普通的工地生活,何川与汤文淑收获了百万粉丝,还引得央视新闻频道《24小时》栏目用长达12分15秒的时间报道了他们。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和现实生活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少于800字。

【立意解析】这是一道人物类材料作文题,本着立德树人的宗旨,引导考生正确理解生活,体悟人生,努力成长为热爱生活、做好自己的新时代青年。

浏览。

由任务段可知,相对适合写议论文。

概括。

材料部分讲述了建筑工人何川、汤文淑夫妇的故事。

第一层写何川夫妇用镜头真实地记录生活。

第二层写何川夫妇镜头的特点是没有特效没有预设,只有平凡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第三层写何川夫妇收获百万粉丝,还被央视报道。

分析。

何川夫妇收获百万粉丝,还被央视报道,他们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原因就是材料前两层的内容:真实地记录生活,展现了平凡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若继续剖析其平凡真实背后的精神因素,那就是"热爰",即热爱生活。

由此可知,此次命题的关键词有:平凡、真实、热爰。

若写平凡与伟大,伟大源自平凡等,则有偏题之嫌。

参考立意:热爰生活,积极向上;平凡真实,才能动人;以平凡之心,观世间真实。

《一点烟火气万家平凡心》平凡,是柴米油盐中生发出的鲜花。

平凡,是油盐酱醋中散发出的幽香。

平凡,是粗茶淡饭中诞生出的佳韵。

《以平凡之心,观世间真实》慎思之,以平凡之心观世间真实,人心自清。

明辩之,以平凡之心识真伪善恶,人性自养。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平衡 “自我” 与 “他视”,奏响和谐之音(写作指导+范文展示)

高考作文模拟题及范文:平衡 “自我” 与 “他视”,奏响和谐之音(写作指导+范文展示)

一、作文题目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在全球化的今天,跨文化、跨国界的交流已成为常态。

面对多元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往往在“自我”与“他人”的认知之间徘徊。

有人主张应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认为这能促进理解与沟通,化解矛盾,达成共识;也有人坚持无需刻意如此,以避免在无尽的他人视角中自我内耗,甚至迷失自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二、写作指导(一)审题指导本次作文材料围绕“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这一核心问题展开深入探讨。

材料既阐述了其积极意义,如“促进理解与沟通,化解矛盾,达成共识”,又指出了潜在弊端,即“造成内耗,在他人无尽的视野中迷失自己”。

这种对同一事物多面性的呈现,旨在培养学生全面、理性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在复杂情境中权衡利弊,避免片面看待事物,体现了思辨性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

本题是典型的材料作文题,其背景设定在全球化趋势日益显著的当下。

材料聚焦于人们在面对多元世界观和价值观时,在“自我”与“他人”认知方面呈现出的不同态度。

关键信息涵盖了“全球化”“跨文化、跨国界交流常态化”这一宏观背景,以及人们在“自我”与“他人”认知间“徘徊”的状态,同时详细列举了“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带来的积极影响和可能存在的消极影响,这些都是审题时需要重点关注和深入分析的内容。

(二)立意分析1.基本符合题意的立意若作文围绕材料中反复提及的“站在他人角度”这一关键内容展开写作,并且能够提及对“自我”产生的好处、影响等相关内容,可基本符合题意。

但此类立意可能相对较为局限,仅停留在对材料表面信息的简单处理,缺乏更深入的思考和拓展。

2.准确立意当文章不仅谈到“站在他人角度看世界”这一行为,还能围绕“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述,形成综合性的认识时,可视为准确立意。

这种立意要求学生能够理解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并在文中进行合理阐述,体现出对材料的准确把握和适度挖掘,有望在作文中获得较高分数。

2018年上海高考模拟考之二模作文题(精选5篇)

2018年上海高考模拟考之二模作文题(精选5篇)

2018年上海高考模拟考之二模作文题(精选5篇)第一篇:2018年上海高考模拟考之二模作文题2018年上海高考模拟考之二模作文题汇编1.松江区、闵行区生活中,我们自以为是某个事件的关注者,其实,我们往往不明就里,只凑了个热闹,没过多久就忘记了,成为事件的忽视者。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

2.虹口区网络流行词“佛系”,最早来源于2014年日本某杂志,指一种怎么都行、无须走心、看淡一切的活法,一切随缘。

该词一出迅速流行,更有不少人自称佛系,有佛系追星、佛系购物、佛系恋爱、佛系员工、佛系学生等种种说法。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此的思考。

3.崇明区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抱怨,道理都懂,为什么不按照道理去做。

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4.奉贤区冲突是指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互相对抗。

达伦多夫在《社会冲突论》中认为,冲突也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5.黄浦区有人说,人生的麻烦,大多是因为太快说“是”,太慢说“不”造成的。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句话的思考。

6.金山区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眼光关注中。

这些眼光中有鼓励,有肯定,但也有质疑甚至否定,然而,掌控人生的往往是你自己。

7.浦东新区想出新办法的人在他的办法成功以前,人们总是说他异想天开。

针对这种现象,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8.普陀区生活中,我们往往有意无意地和他人进行各种比较。

有人认为这是人性的劣根、烦恼的根源,应该努力避免。

9.青浦区现实生活中经常面临着新的开始和旧的结束。

恋旧、怀旧是人之常情,但也有人说“相见不如怀念,怀念不如忘却”。

如何看待并处理好新的开始与恋旧怀旧的关系是需要智慧和勇气的。

10.徐汇区当了解信息的途径越来越丰富、方式越来越便捷,人们会更容易获取自己想关注的信息,从而将自己包裹在以个人需求为主导的世界里。

这种现象带给你怎样的思考?11.杨浦区世上没有移山的方法,唯一能改变我们和山的距离的途径是山不过来我过去,人们可以持有这样的态度,改变可以改变的一切,适应不能改变的一切。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漫画作文“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作文解析

2023届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漫画作文“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作文解析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漫画作文“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作文解析及评分细则【原题呈现】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小林漫画”作品,有改动)请结合漫画的内容和寓意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析】一、关于漫画与文字材料这是一道漫画作文题。

在这幅漫画中,一个人用铲子在地上挖了一坑,正低头将一个个代表不满、埋怨情绪的表情包倒入坑中。

图中配有的文字信息是“与其埋怨,不如埋了怨”。

“埋怨”的“埋”读“mán”,“埋了怨”的“埋”读“mái”。

两个字虽然一模一样,但含义却迥然不同。

“埋怨”,指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造成结果的人或事表示不满。

“埋了怨”,“埋”,是动词,指掩埋,将物品藏在泥土或其他细碎物体之中;“怨”,指不满或责备,内心深处各种不满的负面情绪。

“埋了怨”,指将内心深处各种不满的负面情绪掩埋或掩藏,控制、消解自己的不良情绪,把对事物或他人的各种不满情绪包容、隐忍下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这与漫画中的构图内容相符。

“与其……,不如……”,这是一组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前后分句表示两种不同情况,在这两种情况中,只有一种更合适,且已经做出了取舍,前舍后取。

考生在写作时要对“埋怨”“埋了怨”的内涵理解准确,对“埋怨”“埋了怨”二者的取舍关系表述合理并进行论述,且能够联系生活中的事例或现象进行分析,才能视为符合题意。

在对漫画作文进行审题时,考生应该仔细观察图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以及相关的文字信息,准确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整体把握寓意。

特别要读懂漫画中的文字信息。

漫画为了表达寓意,常常配有言简意赅、画龙点睛的语言文字,考生在解读漫画时,要仔细品味画中的语言文字,认真思考这些语言文字所隐含的观点,它们是我们弄懂漫画寓意的钥匙。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这幅漫画的启示意义在于引导考生从做健康、乐观心态去看待生活中的不如意,放下埋怨,停止抱怨,生活自然海阔天空。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解析: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解析: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

高考作文模拟写作解析: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题目【23春考】有人说,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了。

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审题1.抓类型:观点类思辨类2.抓对象: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3.抓关系: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材料中的观点)4.抓思辨:(1)所有重要的东西不一定(未必)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可能有的提到过,有的没提到过)(2)很多重要的事情在很早以前只是提到过抽象的原则和本质,不是具体的某个事件、情节,后来发生的具体事件依然具有个性化、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5.抓标题:《如出一撤不是昨日重现》、《历史终究只是历史》《机械照搬历史要不得》思路梳理1. 引材料:现象引:岁末,很多人慨叹:懂得很多大道理,为什么还是过不好这一生?大道理里提及了很多重要的东西,要怎样,不要怎样。

为什么事情到自己头上,就觉得不是那个味了?名言引:“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但历史终究只是历史”、“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现在正在发生的,将来还会发生,过去也发生过)事例引:.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终结了数百年大分裂的大一统王朝:秦、隋,他们都三世而亡、都遭遇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重要的东西似乎在很早就被提及,似乎总在重复上演。

2.析材料:下定义:所有重要的东西:(1)对人类,包括历史规律、关乎人民福祉的重大事件等;(2)对个人,包括利益、得失等事情,如投资等。

3.归因分析为什么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1)人性是相似的,现在的人虽处于不同历史时期,但人的本性是没有改变的,创造历史的人没有改变。

(2)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也没有变化(如经济规、政治规律)。

(3)人们有趋利避害的思想,会自动追踪、了解重要的东西。

4.认为所有重要的东西在很早以前就提到过的价值:(1)让我们吸取前车之鉴,少走弯路,避免踩坑,事半功倍。

2022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作文练习及范文(二)Word版含解析

2022届高考英语读后续写作文练习及范文(二)Word版含解析

2022届高考英语作文读后续写作文练习及范文(二)一第二节:读后续写(满分25分)阅读下面短文,根据所给情节进行续写,使之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I'm going to miss you so much, Poppy, "said the tall, thin teenager. He bent down to hug his old friend goodbye. He stood up, hugged his parents, and smiled, trying not to let his emotions(情绪)get the better of him.His parents were not quite able to keep theirs under control. They had driven their son several hours out of town to the university where he would soon be living and studying. It was time to say goodbye for now at least. The family hugged and smiled through misty eyes and then laughed.The boy lifted the last bag onto his shoulder, and flashed a bright smile.” I guess this is it, “he said.” I'll see you back home in a month, okay"His parents nodded, and they watched as he walked out of sight into the crowds of hundreds of students and parents. The boy's mother turned to the dog, “Okay, Poppy, time to go back home.”The house seemed quiet as a tomb without the boy living there. All that week, Poppy didn't seem interested in her dinner, her favorite toy, or even in her daily walk. Her owners were sad too, but they knew their son would be back to visit. Poppy didn't.They offered the dog some of her favorite peanut butter treats. They even let her sit on the sofa, but the old girl just wasn't her usual cheerful self. Her owners started to get worried. "What should we do to cheer Poppy up?"asked Dad. “We've tried everything.”“I have an idea, but it might be a little crazy, “smiled Mom.” Without anybody left in the house but us, this place could use a bit of fun. Let's get a little dog for Poppy."It didn't take long before they walked through the front door carrying a big box. Poppy welcomed them home as usual, but when she saw the box, she stopped. She put her nose on it. Her tail began wagging(摆动)ever so slowly, then faster as she caught the smell.注意:1. 所续写短文的词数应为150左右;2. 至少使用5个短文中标有下划线关键词语;3. 续写部分分为两段,每段的开头语已为你写好;4. 续写完成后,请用下划线标出你所使用的关键词语。

2022年高考作文猜题及备考范文(二)“一例到底”议论文写作方法探

2022年高考作文猜题及备考范文(二)“一例到底”议论文写作方法探

2022年高考作文猜题及备考范文(二)“一例到底〞议论文写作方法探2022年高考作文猜题及备考范文〔二〕“一例到底〞议论文写作方法探析1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扇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广泛地出现在文学作品中。

最突出的当是古典文学名著中关于扇的精彩描写。

《三国演义》中“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纨扇〞,成了诸葛亮文雅沉稳智慧特定形象的象征;《西游记》中,孙悟空经历了借扇、骗扇、失扇、得扇的曲折过程,闯过火焰山,表达了人类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美好理想;《红楼梦》写扇衬托贾府锦衣玉食的珍贵气象;最突出的是写晴雯“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借撕扇写出晴雯虽“身为下人〞,却泼辣刚烈、敢作敢当的品性;《水浒传》多处写到扇子,较为突出的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

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用夸张手法写出天气酷热不同阶层人的心情,扣住“官逼民反〞的主题……请结合材料的内容,阐述你对名著与扇子的看法,并阐述理由。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似寻常最奇崛众所周知,扇子作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经典器物,为广阔民众熟知。

然而在文学作品中对扇子的描写,因需要的不同,安排和描写更为精彩。

四大名著刻画的扇子,不仅表达了民俗,也赋予各自深层的内涵。

我认为,扇子虽然外观简易,实那么蕴含丰富。

扇子,成为形象的象征。

《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扇,扇子不离手,已然成为传世经典。

扇子为诸葛亮形象不可分割的组成局部,甚至是诸葛亮最为恰当的代名词。

由于形象与扇子的巧妙结合,使诸葛亮这一儒雅智慧的形象,在行为谈吐的刻画上显得更为自然。

即使是大战在即,抑或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诸葛先生都是手摇羽毛扇子,优哉游哉,因此,扇子对形象的刻画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扇子,寄托美好的理想。

《西游记》关于扇子的描写极为巧妙,孙悟空经历从借扇到得扇经过火焰山的曲折过程,最终师徒四人闯过难关,这一环节寄托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美好理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模拟作文题及解析(二)
作者:殷卫中
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18年第4期
【文题l】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这样的感悟:
不曾在长夜痛苦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所有的好观点加起来,都抵不上一个好行动。

人们的美德常会处处显露,缺点却深深隐藏。

动物能成为人类最长久的朋友,是因为它们既不喜欢打听,也不介意批评。

你的生活中有没有如上的感悟呢?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写作指导:上述材料列举了四则生活感悟,其实每则感悟都反映了某种生活哲理,每则感
悟都可以作为一个写作的角度。

第一则:意在强调挫折、痛苦对人生的重要性。

由此可以立意:“痛苦成就人生”“坎坷
经历促人成长”等,
第二则: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意在说明,再好的想法,都不如实实在在地去做。


此可以立意:“好想法不如好行动”“脚踏实地方是至理”等。

第三则:是说明生活中,一个人往往展现给世人的是他最美好的地方,而缺点却时时隐藏。

那么如何展示自我?值得反思。

由此可以立意:“彰显美德也需展露缺点”“优点与缺
点”“做真实的自己”等。

第四则:意在揭示一个人要想赢得朋友,获得认可,需要做好自己的事。

不要总是打听他
人的事,也不要介意他人的批评,这样才更成熟,才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由此可以立意:“做
一个生活的智者”等。

【文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天,男孩尼古拉斯和马丁发现路上有一段旧绳子,立刻跑过去抢,吵闹声大得一英里
外都听得见。

尼古拉斯抓一头,马丁抓另一头,拼命地拉,都想独自占有。

突然,绳子断了,
两个男孩儿倒在地上,满身是泥土。

有个路过的人见了说:“人们经常大声地为一些没用的事情吵架,可是,到头来他们得了
什么呢?除了像泥土一样沾在他们身上的羞耻,别的什么也得不到。


读了上述这段故事,你有何感想?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写作指导:从材料看,这则材料有三个对象,尼古拉斯、马丁和路人。

其中尼古拉斯和马
丁属于一类人,二人为了一段旧绳子,拼命争夺,都想占为已有,结果是谁也不能拥有。

而路
人的话是写作的关键,他指出了两人吵闹的本质及后果,争夺旧绳子就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为
一些无用的事情吵架更是一种没有修养、没有内涵的表现,这样去做了,只会自取其辱,让人
耻笑,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像尼古拉斯和马丁这样的人,我们不要刻意地想去占有什么,也不要
对一些小事、无用的事斤斤计较。

要顺其自然,学会谦让,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修养,更是一种
做人的智慧。

由此可以立意:…争’要适度”“学会谦让”“让自私远离自我”等。

【文题3】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际关系有三类情况:一类如早餐,对方再好也只会浅尝辄止,嘴上说重要,但
大部分时间都是可有可无的;一类如午餐,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为了生存每天都得
客客气气,绝不可少,深交不了也得罪不起;一类如晚餐,在你最疲倦最脆弱的时候陪着你,
细嚼慢咽方品其中滋味。

生活中,你有着怎样的人际关系?请联系实际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写作指导:这是一则富含哲理的素材,命题讲的是生活中的某种现象,而这些不同的生活
现象从不同方面反映了人生的大道理。

为此,审题、立意时,一定要由物及人、由现象看本质,挖掘材料蕴含的深刻内涵。

材料中关键词“人际关系”确定了思考问题的方向。

第一类:“早餐式”的人际关系。

早餐是一个人生活三餐的组成部分,但在多数人眼中,
可以吃少一点,或是不吃。

这就反映在人际关系上,一些人缺少真正的生命同路人,进而显得
孤单、寂寞,生活无所适从。

这样的人际关系是可有可无的。

第二类:“午餐式”的人际关系。

这类人际关系如“午餐”,少不得,多不得,只有吃得
合适,才能让人健康、幸福。

也就是说人生要有成就事业的正常人际关系,需要谨慎维护。

第三类:“晚餐式”的人际关系。

这类关系如晚餐,要好,不要“饱”。

也就是在你最疲倦,最脆弱的时候陪着你,细嚼慢咽方品其中滋味。

体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需要“志同道
合”“心灵相通”“肝胆相照”,这样才能体会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感情。

由此可立意:“高山
流水,需得知音”“心灵相通,温暖人生”等。

(编辑:于智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