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化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化问题研究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化问题研究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龄化问题已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为我们深入剖析老龄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视角和思路。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起源出发,探讨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化问题,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和指导。

1. 马克思主义对老龄化问题的历史起源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中期产生的一种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它植根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问题。

马克思主义最早的提出者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关注着无产阶级的解放和社会革命,而没有直接涉及老龄化问题。

然而,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包含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为我们理解和解决老龄化问题奠定了基础。

2.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老龄化问题的实质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来看,老龄化问题是社会生产力和人口关系矛盾的表现。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寿命也得到了显著延长,导致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

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不合理分配制度和利益格局,使得老年人在享受社会发展成果上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不公平。

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解决老龄化问题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生产关系和人口分配制度。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角下的老龄化问题的表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它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出发,紧密结合中国实际,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在中国,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伴随着人口变化的加快和经济转型的加速,给社会稳定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任务是解决人民的群众利益问题,因此,解决老龄化问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

4.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老龄化问题的对策针对老龄化问题,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对策和措施。

首先,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养老金制度,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

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

《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大纲
2023-10-26
目录
contents
人口老龄化概述人口老龄化理论基础人口老龄化研究方法人口老龄化政策与实践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影响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与建议
01
人口老龄化概述
01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从而引起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变化的一种人口现象。
生命周期理论
生命周期理论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该理论解释了人口老龄化的原因,即随着人们寿命的延长和生育率的下降,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的比重会逐渐增加。另一方面,该理论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思路,即通过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和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来应对人口老龄化。
生命周期理论对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
02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口数量逐渐增加,而年轻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03
人口老龄化具有普遍性和同时性,即它不仅发生在发达国家,也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且往往伴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
全球范围内,人口老龄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
根据联合国的预测,到2050年,全球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10亿,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一以上。
深度访谈
组织老年人、家庭、社区等对象进行小组讨论,探讨他们对人口老龄化的看法和应对策略。
焦点小组讨论
观察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和行为,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
参与式观察
对老年人个体或群体的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探讨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案例研究
研究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04
人口老龄化政策与实践
该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结构会经历四个阶段,即高出生率、高死亡率的传统社会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的过渡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的工业化社会阶段,以及低出生率、高死亡率的富裕社会阶段。

成功老龄化理论及评估的研究进展

成功老龄化理论及评估的研究进展

成功老龄化理论及评估的研究进展王相淇,魏丹莲,孙 垚,杨丽君,李 琪,席晨曦,马宏文摘要 对成功老龄化的概念㊁理论㊁评估工具进行回顾和评价,总结目前成功老龄化理论和评估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以期为国内进一步开展成功老龄化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㊂关键词 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理论;综述K e y w o r d s t h e e l d e r l y ;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 ;t h e o r e t i c a l ;r e v i e w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2.35.011 自1999年正式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国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呈现出总数多㊁增长速度快㊁患病率高的特点[1]㊂据最新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3.50%,较2020年增加4.63%[2]㊂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3.34亿人[3]㊂‘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中明确指出人口老龄化将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是我国的基本国情[4]㊂如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㊂人口结构的 倒三角 转变使医疗保健的复杂性和利用率不断增加,个人以及社会的护理负担不断加重,对医疗和社会保障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㊂老年学家提出我们有必要偏离与疾病㊁衰弱和功能丧失等相关的负面观点,要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老龄化㊂与其将老年人视作需要照顾的弱势群体,不如将他们视为积极的个体,制定和实施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老年人的功能能力,帮助其实现成功老龄化(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S A )将是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6]㊂帮助老年人实现成功老龄化,有助于发掘老年人的自我潜力,充分发挥老年人的社会价值,减轻社会养老负担㊂但我国以往的研究多聚焦于老龄化的负面影响,对成功老龄化的研究起步较晚㊂本文从成功老龄化的概念㊁理论㊁评估工具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参考㊂1 成功老龄化的概念以及内涵1961年,H a v i g h u r s t [7]首次提出成功老龄化的概念,他将其定义为个人能够接受生活的改变,并且尽可基金项目 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编号:T J W J 2022Q N 036㊂作者简介 王相淇,硕士研究生在读,学习单位:301617,天津中医药大学;学习单位:300122,天津市人民医院;魏丹莲㊁杨丽君㊁李琪㊁席晨曦单位:301617,天津中医药大学;孙垚㊁马宏文(通信作者)单位:300122,天津市人民医院㊂引用信息 王相淇,魏丹莲,孙垚,等.成功老龄化理论及评估的研究进展[J ].全科护理,2022,20(35):4943-4946.能地保持中年时期的活动和态度,对生活感到满足,整个社会不同群体之间保持平衡㊂B e r k m a n 等[8]则认为只要保持良好的认知功能和活动能力即可认为是成功老龄化㊂可以看出成功老龄化的早期概念集中在生活满意度㊁活动能力㊁认知功能以及避免扰乱或伤害社会中的其他人[9]㊂但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成功老龄化的评估领域进一步扩宽,其概念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㊂一项系统评价显示,成功老龄化的操作性定义就高达105种,其中92.4%为生理结构(如身体机能),49.5%为社会参与(如志愿工作),48.6%为幸福结构(如生活满意度),25.7%为个人特质(如心理韧性),5.7%为外部因素(如财务状况)[10]㊂尽管目前成功老龄化的定义和标准仍然模糊不清,但国内外研究者对其理解都有一定的共性㊂总而言之,成功老龄化是身心健康㊁日常生活独立㊁社会融合㊁家庭支持和经济独立之间多维互动的结果[11]㊂2 成功老龄化的理论模型2.1 成功老龄化三因素模型(T h r e eF a c t o rM o d e l o f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 1987年,R o w e 等[12]意识到年龄本身的变化可能经常被夸大,而饮食㊁锻炼㊁营养等因素作为衰老过程中的潜在调节因素可能被低估或忽视㊂于是从生理特征和心理社会特征两个层面上探究了成功老龄化和正常老龄化(u s u a l a g i n g )的区别㊂他们认为与年轻人的平均水平相比,在一系列生理功能上表现出很少或没有损失的人,可以视为成功老龄化㊂而那些表现出典型的非病理性与衰老相关损失的人,称之为正常老龄化[12]㊂1997年,在此研究的基础上,R o w e 等[13]提出了著名的成功老龄化三因素模型,他们将成功老龄化划分为没有疾病和相关危险因素㊁维持身体和认知功能㊁积极参与生活3个部分,首次从生物医学角度较全面地评估了成功老龄化㊂该模型挑战了当时老年学中的主流观点,即老年是疾病和残疾的时期,认识到一些老年人是 非病态的 ,挑战了消极的年龄歧视以及老年人与身体和智力衰退之间的联系,㊃3494㊃全科护理2022年12月第20卷第35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强调了人们成功老龄化的潜力[9]㊂该模型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成功老龄化理论模型,但正是随着该模型的广泛应用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㊂首先,该模型扎根于西方白人和中产阶级主导的价值观,忽略了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功老龄化的差异性[14]㊂例如在东方国家,舒适的晚年可能以家庭和社会关系为特征㊂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活动㊁参与和活力则更有可能与成功老龄化联系在一起[15]㊂其次,该模型过分强调了老年人身体功能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即使患有慢性疾病或致残疾病的人仍有实现成功老龄化的可能,未能进一步探索成功老龄化对他们的意义㊂事实上,虽然大多数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受到疾病的限制,他们的病情可以得到控制,许多人依旧可以过着正常的生活,并对生活感到满意[11]㊂再次,该模型只包含成功老龄化的客观标准,没有考虑老年人自身对于成功老龄化的看法,因而也无法反映老年人个体间的差异㊂另外,该模型也未能捕捉到成功老龄化随时间的连续性和变化轨迹㊂2.2 选择-优化-补偿模型(S e l e c t i v e O p t i m i z a t i o n w i t hC o m p e n s a t i o n,S O C) 1990年,B a l t e s等[16]提出了另一个成功老龄化理论模型,即选择-优化-补偿模型㊂该模型认为成功老龄化就是老年人在适应与年龄相关的生活环境改变时,通过选择㊁优化㊁补偿3种主要策略调动内外部资源实现最大化收益和最小化损失的过程㊂选择是指老年人根据自身功能或环境变化选择对自己重要的活动或目标,或者那些他们可以管理的活动或目标,以便释放或保存精力用于更重要的活动或目标㊂优化是指通过对内㊁外部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以达到收益最大化㊂补偿是指当以前的方法不再起作用的时候,老年人通过改变执行任务的方式或者使用替代方法,继续执行所选择的活动以达到最初的目标㊂与成功老龄化三因素模型最大的区别是该模型认为成功老龄化不仅是一种结果,也是一个过程㊂尽管在老年阶段可能会面临疾病㊁社会网络损失和缺乏环境适应性等压力源㊂但是老年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用内部应对资源和外部社会资源,并将这些资源转化为积极的行为适应,包括促进健康㊁提前规划㊁组织支持㊁角色替代以及环境适应等[17]㊂而这种积极的适应可以帮助老年人改善压力源对生活质量的不利影响,并且最终仍可实现成功老龄化㊂该模型进一步细化,考虑了时间㊁环境以及老年人自我效能对成功老龄化影响,侧重于理解老年人实现成功老龄化的个人认知策略㊂2.3 成功老龄化中层理论(m i d-r a n g et h e o r y o f 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 F l o o d[18]通过概念分析将成功老龄化定义为个人能够良好地适应年龄增长所引起的生理和功能的变化,同时体验到精神上的连通性以及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感㊂2006年,在此基础上F l o o d[19]将R o y的适应模型和T o r n s t a m的老龄超越概念结合起来,提出了成功老龄化中层理论㊂该理论的核心假设是,适应是成功老龄化的必要条件,有效利用应对机制可以让一个人实现成功老龄化㊂该模型将成功老龄化分为了身体状况和行动能力㊁精神/人格特征㊁灵性㊁老年超越和生活满足感5个维度㊂通过将生物医学和社会心理学观点与老年人自身的观点相结合,从多个角度考察了成功老龄化㊂与前两个理论相比,该理论增加了精神和超越的维度,扩宽了成功老龄化的评估领域㊂与生物医学理论重点强调身体和认知功能不同的是,该理论侧重强调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㊁个人成长以及心理资源㊂3成功老龄化的评估3.1 成功老龄量表(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 I n v e n t o r y, S A I)成功老龄量表是由T r o u t m a n等[20]基于F l o o d 的成功老龄化中层理论设计的,用于衡量老年人成功老龄化水平㊂量表包含内心和功能性应对机制㊁生命存在㊁内省的老年卓越㊁怀旧的老年卓越和精神性5个维度,共20个条目,分为李克特版和二分制版㊂李克特版本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由 非常不同意 至 非常同意 分别赋0~4分,得分范围0~80分㊂二分制版采用二分制计分,得分范围为0~20分㊂分数越高表示成功老龄化程度越高㊂李克特版量表总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86,二分制版量表总K u d e r-R i c h a r d s o n系数为0.67㊂2014年,该量表李克特版由程彦伶[21]引入国内,中文版量表各维度的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604~ 0.845,总C r o n b a c h'sα系数为0.832,内容效度指数(S-C V I)为0.85㊂鉴于不同文化背景下成功老龄化的差异性,在不同的种族群体中评估工具的效用非常重要㊂目前,该量表已应用于不同种族群体中,均显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2-24]㊂此外,该量表的特别之处在于能评估那些可能有幸福障碍的人和不太可能成功老龄化的人的成功老龄化㊂识别那些没有成功老龄化的人可以为制定成功老龄化干预策略提供基础,帮助这些人更有效地适应与年龄相关的生理㊁认知㊁情感和功能变化,以达到促进脆弱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最终目的㊂因此,在对功能和身体有较大限制㊁经济基础较差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进行评估时,使用该量表是合适的㊂此外,量表原作者建议在进行评估时,将该量表与社会支持的工具同时测量,以便更好地理解该量表㊃449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D e c e m b e r2022V o l.20N o.3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效度㊂3.2 台湾成功老龄化量表(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 Sc a l e ) 该量表由台湾学者林丽惠[25]研发,用于测量老年人成功老龄化水平,原量表共6个维度,53个条目㊂每个条目均采用L i k e r t 4级评分,由 非常不同意 至 非常同意 分别赋1~4分㊂量表各维度的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72~0.85,总C r o n b a c h 'sα系数为0.94㊂2019年,由大陆学者童佩等[26]进行了跨文化调试㊂大陆版量表在原量表的基础上删减了14个条目,最终包含健康自主㊁经济保障㊁生活适应㊁社会和亲友关系㊁学习㊁家庭6个维度,共39个条目㊂评分方式改为L i k e r t 5级评分,由 非常不符合 至 非常符合 分别赋1~5分㊂条目均分ȡ3.95分,即为成功老龄化㊂在大陆老年人群中量表各维度的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835~0.905,总C r o n b a c h 'sα系数为0.930㊂该量表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编制的,因而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庭观念的影响,尤其侧重于评估老年人家庭㊁亲友㊁社会关系,其中部分条目涉及与子女关系,因此该量表不适用于无子女的老年群体㊂此外,正是因为该量表极具中国文化特征,因而也不太适用于测量其他文化背景下的老年群体,目前也仅在中国范围内应用㊂3.3 成功老龄化他评量表(O t h e r s -r a t i n g V e r s i o no f S u c c e s s f u lA g e i n g R a t i n g Sc a l e ) 该量表由任立山[27]在成功老龄化三因素模型的基础上研制,旨在为专业人员(如医护人员㊁心理咨询师等)提供一个简易的成功老龄化评估工具㊂该量表为他评量表,包含目前慢性病情况㊁躯体功能㊁认知功能㊁社会功能㊁主观幸福感5个维度,共20个条目㊂每个条目均采用L i k e r t5级评分,由 极差 至 极好 分别赋1~5分,得分范围5~25分㊂各维度均分ȡ3分则为成功老龄化;总分越高代表老年人整体健康状况越好,越容易实现成功老龄化㊂量表总的C r o n b a c h 's α系数为0.88㊂该量表为目前唯一的成功老龄化他评量表,条目简洁明了,且避免了老年人填写问卷的困难,更容易被老年人接受㊂研究显示,该量表成功老龄化的检出度高于自评量表,但该量表没有进行灵敏度和特异度检验,也没有考量不同年龄段老年人评估结果的偏倚[27]㊂因其侧重于身体功能的评估,因而也无法探究脆弱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因素,仅适用于专业人员对老年人状态进行快速判断㊂3.4 其他评估方法 由于成功老龄化的概念目前还未达成共识,除以上3种量表外,也有学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基于成功老龄化理论模型自行设计测量方案㊂J a n g 等[6]基于成功老龄化三因素模型,在研究中将成功老龄化划分为无疾病和与疾病有关的残疾㊁保持较高的精神和身体机能㊁继续参与生活3个维度进行测量(见表1)㊂类似的也有中国学者将成功老龄化分为有无重大疾病㊁有无残疾㊁高认知功能㊁高身体机能㊁积极参与生活5个维度进行测量[28]㊂这类评估方法的优点在于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在理论框架的支撑下自主加入相对应的文化背景,使测量更加灵活,更加契合于所研究的对象㊂且较上述3种量表而言,测量范围更广㊁更细腻㊂但考虑到研究对象为老年人,该类评估方法似乎过于复杂,不利于研究的开展㊂表1 J a n g 等基于成功老龄化三因素模型设计的评估方法维度指标 判断标准无疾病和与疾病有关的残疾慢性病数量ɤ2个满足该领域的2个指标无残疾保持较高的精神和身体机能做所有的日常活动满足该领域至少3个指标做所有日常中的工具性活动做所有6项体育活动MM S E -D S :正常S G D S -15:8分以下继续参与生活继续工作满足该领域至少3个指标参与团体活动参加宗教活动参与志愿活动参与终身学习 注:6项体育活动包括为步行400m ㊁爬10级楼梯不停留㊁弯腰或蹲下㊁伸手过头㊁在不使用双手的情况下从椅子上站起来5次㊁举起或移动8k g 重的物体;MM S E -D S 为痴呆筛查简易精神状态检查;S G D S -15为老年短期抑郁量表-15㊂4 小结 我国以往研究多局限于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对㊃5494㊃全科护理2022年12月第20卷第35期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老年人自身潜力的挖掘仍有限㊂本文介绍了成功老龄化的概念㊁理论㊁评估工具,旨在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不一样的视角,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㊂今后研究应当关注:①不同地域背景下成功老龄化的差异性,以进一步探究影响成功老龄化的社会决定因素;②加强对脆弱老年人(如患有慢性疾病㊁残疾㊁无子女㊁经济状况较差以及低教育水平的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关注,分析其能或不能成功老龄化的原因,有助于针对弱势群体构建成功老龄化的干预措施;③研究设计中还可以划分不同年龄段,以探查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标准以及水平变化的时间轨迹;④需要了解老年人看重的是什么,以及他们如何定义成功老龄化,以探究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个体差异;⑤还应进一步开展帮助老年人成功老龄化的干预性研究㊂参考文献:[1] L U O H Q,R E N X H,L IJJ,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o b e s i t ys t a t u s a n d 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 a m o n g o l d e r p e o p l e i nC h i n a:e v i d e n c ef r o m C H A R L S[J].B M CP u b l i cH e a l t h,2020,20(1):767.[2]国家统计局.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解读[E B/O L].(2021-05-12)[2021-10-31]h t t p://w w w.s t a t s.g o v.c n/t j s j/s j j d/202105/t20210512_1817336.h t m l.[3]李汉东,赵少波,王玺,等.中国老龄化区域差异和变化趋势预测[J].统计与决策,2021,37(3):71-75.[4]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E B/O L].(2019-11-21)[2021-10-31].h t t p://w w w.g o v.c n/z h e n g c e/2019-11/21/c o n t e n t_5454347.h t m.[5] L E E WJ,P E N GLN,L I N M H,e t a l.D e t e r m i n a n t s a n d i n d i c a t o r s o fs u c c e s s f u l a g e i n g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m o r t a l i t y:a4-y e a r p o p u l a t i o n-b a s e d s t u d y[J].A g i n g,2020,12(3):2670-2679.[6]J A N G H Y.F a c t o r s 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 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 a m o n gc o mm u n i t y-d we l l i n g o l d e r a d u l t s b a s e d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s y s t e m m o d e l[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R e s e a r c ha n dP u b l i cH e a l t h,2020,17(9):E3220.[7] H A V I G HU R S TRJ.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J].G e r o n t o l o g i s t,1961,1(1):8-13.[8] B E R KMA NLF,S E E MA N T E,A L B E R T M,e ta l.H i g h,u s u a la n di m p a i r e df u n c t i o n i n g i nc o mm u n i t y-d w e l l i n g o l d e r m e na n dw o m e n:f i n d i n g s f r o m t h e M a c A r t h u r F o u n d a t i o n R e s e a r c h N e t w o r ko n 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J].J o u r n a l o f C l i n i c a l E p i d e m i o l o g y, 1993,46(10):1129-1140.[9] ŠT U L H O F E R A,H I N C H L I F F S,J U R I N T,e t a l.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 a n dc h a n g e s i ns e x u a l i n t e r e s ta n de n j o y m e n ta m o n g o l d e rE u r o p e a nm e na n d w o m e n[J].T h eJ o u r n a lo fS e x u a l M e d i c i n e,2018,15(10):1393-1402.[10] C O S C O TD,P R I N A A M,P E R A L E S J,e t a l.O p e r a t i o n a ld e f i n i t i o n s o f 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a 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J].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P s y c h o g e r i a t r i c s,2014,26(3):373-381.[11] MA I ALC,C O L A R E S T F B,MO R A E S E N,e ta l.R o b u s to l d e r a d u l t s i n p r i m a r y c a r e:f a c t o r sa s s o c i a t e d w i t h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J].R e v i s t aD eS a u d eP ub l ic a,2020,54:35.[12] R OW EJW,K A H N RL.H u m a na g i n g:u s u a l a n d s u c c e s s f u l[J].S c i e n c e,1987,237(4811):143-149.[13] R o w e JW,K a h nR L.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J].G e r o n t o l o g i s t,1997,37(4):433-440.[14] N A K A G AWA T,C H OJ,Y E U N G D Y.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 i ne a s tA s i a:c o m p a r i s o n a m o n g C h i n a,K o r e a,a n d J a p a n[J].T h eJ o u r n a l s o fG e r o n t o l o g y:S e r i e sB,2020,76(S u p p l e m e n t_1):S17-S26.[15]J IH,L I N G J Y,M C C A R T H Y V L.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 i nt h eU n i t e dS t a t e sa n d C h i n a:at h e o r e t i c a lb a s i st o G u i d en u r s i n gr e s e a r c h,p r a c t i c e,a n d p o l i c y[J].J o u r n a l o f T r a n s c u l t u r a lN u r s i n g,2015,26(2):129-136.[16] B A L T E SP,B A L T E S M.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P e r s p e c t i v e s f r o mt h eb e h a v i o r a l sc i e n c e s[M].C a m b r id g e:C a m b r i d g eU n i ve r s i t y P r e s s,1990:1.[17] MA R T I NP,K E L L Y N,K A HA N A B,e ta l.D e f i n i n g 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at a n g ib l eo re l u s i v ec o n c e p t?[J].T h e G e r o n t o l o g i s t,2015,55(1):14-25.[18] F L O O D M.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ac o n c e p ta n a l y s i s[J].J T h e o r yC o n s t rT e s t,2002,6(2):105-108.[19] F L O O D M.A m i d-r a n g e t h e o r y o f s u c c e s s f u l a g i n g[J].JT h e o r yC o n s t rT e s t,2006,9(2):35-39.[20] T R O U T MA N M,N I E S M A,S MA L LS,e t a l.T h ed e v e l o p m e n ta n dt e s t i n g o fa ni n s t r u m e n tt o m e a s u r e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J].R e s e a r c h i nG e r o n t o l o g i c a lN u r s i n g,2011,4(3):221-232. [21]程彦伶.中文版成功老龄量表的信效度研究及其在生活质量研究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大学,2014.[22] K A R SF E R T E L L IT,D E L I K T A ST.As t u d y o n 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b e t w e e n p e rc e p t i o n so f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 a n dl i f es a t i s f a c t i o no fT u r k i s h e l d e r l y p e o p l e[J].P e r s p e c t i v e s i nP s y c h i a t r i c C a r e,2020, 56(2):386-392.[23] K I M EJ.A c c e s s i n g f a c t o r s t r u c t u r e a n dc o n s t r u c t v a l i d i t y o f t h e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 i n v e n t o r y[J].J o u r n a lo f K o r e a n A c a d e m y o fN u r s i n g,2013,43(4):568-578.[24] G A L L A R D O-P E R A L T A L,C U A D R A-P E R A L T A A,C M A R A-R O J O X,e ta l.V a l i d a t i o no ft h e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 i n v e n t o r y i nC h i l e a no l d e r p e o p l e[J].R e v i s t aM e d i c aD eC h i l e,2017,145(2):172-180.[25]林丽惠.台湾高龄学习者成功老化之研究[J].人口学刊,2006,(33):133-170.[26]童佩,周静静,郑雅婧,等.成功老龄化量表跨文化调适及在城镇老年人中应用的信效度检验[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9(11):1030-1036.[27]任立山.成功老龄化他评量表的初步研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4.[28] X I NC,Z H A N G B,F A N G S,e t a l.D a y t i m e n a p p i n g a n ds u c c e s s f u la g i n g a m o n g o l d e ra d u l t s i n C h i n a:a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t u d y[J].B M CG e r i a t r i c s,2020,20(1):2.(收稿日期:2022-07-27;修回日期:2022-10-25)(本文编辑卫竹翠)㊃6494㊃C H I N E S EG E N E R A L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D e c e m b e r2022V o l.20N o.35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

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

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对策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进步,我国正面临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人口老龄化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不断上升的现象。

这一现象对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劳动力供给减少、社会保障压力增大、医疗和养老服务需求增加等。

因此,研究和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我们将对人口老龄化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进行阐述,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我们将从经济、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我们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对策和措施,包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等,以期为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为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各界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推动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有效解决,为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我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近年来逐渐凸显,其现状呈现出一些显著特点。

老龄化速度加快。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出生率逐年下降,而人均寿命则在不断延长。

这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逐年上升,老龄化的速度明显加快。

老龄化程度不均。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分布不均,老龄化程度也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一般来说,经济发达、生活水平高的地区,老龄化程度较高;而经济相对落后、生活水平低的地区,老龄化程度相对较低。

这种不均衡的老龄化现状,给各地的养老保障和医疗服务带来了不同的挑战。

再次,老龄化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相连。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性增强,家庭结构发生变化,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面临挑战。

同时,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也受到影响,老龄化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劳动力短缺的现象。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从背景介绍、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入手,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影响因素,提出了政府、社会和个人的应对措施。

政府应加大老龄化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力度,促进老年人的健康养老服务。

社会应推动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个人则应积极参与健康管理,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总结分析中,指出应加强政策制定和执行力度,建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老龄化治理机制,以期展望未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有效应对。

提出了建议措施,呼吁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问题、对策、分析、影响因素、政府、社会、个人、总结、展望未来、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5亿,占总人口的比重逐年增加,预计未来几十年将继续上升。

人口老龄化不仅影响着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也给个人和家庭带来巨大压力。

人口老龄化现象主要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和预期寿命增加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随着我国的经济转型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了劳动年龄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剧了我国人口结构的失衡。

老年人口的养老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给社会养老保险和养老服务体系带来了巨大挑战。

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及对策,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健康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分析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成因和影响,并提出有效的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对措施,将有利于预防和化解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挑战,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人民福祉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我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可能带来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政府、社会和个人应对措施。

通过研究,可以帮助政府及社会各界更好地制定长期规划和政策,调整社会资源配置,促进可持续发展。

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

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

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老龄理论研究和深化认识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龄问题是21世纪中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国情,必须高度重视老龄理论研究,从多视角、多层面进行探讨,进一步深化认识。

一、银发浪潮冲击波和老龄化新特征当前,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面临着银发浪潮冲击波,人类“变老”成为全球性重大社会问题。

以20xx年为例,全世界70亿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口8.1亿,占总人口11.6%,标志着全球已跨进老龄化社会。

中国13.4亿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8亿,占总人口13.26%,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3年。

江苏7865万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66.67万,占户籍总人口18.21%。

跨进老龄化社会已26年。

全省有7个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0%以上,有2个市占17.5%左右,有4个市占13%至15%以内。

各市之间老龄化比例高低相差8至10个百分点。

全省百岁老人4323人。

江苏人口老龄化目前仍处在快速增长期。

由于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高龄化、空巢化、少子化新特征。

(1)高龄化。

20xx年末,全省80岁以上高龄老人196万,占老年人口总数15%以上。

预计,到2015年高龄老人将占老年人口总数近20%,到2025年近25%。

(2)空巢化。

城市空巢老人已占55%左右,有的地方达60%以上;农村空巢老人占45%左右。

空巢老人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照料已成为急待破解的难题。

(3)少子化。

六普数据,全国0—14岁占总人口16.60%。

江苏0—14岁占总人口13.01%。

说明人口结构变化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有关。

在老龄研究中,南通顾嘉禾等同志较早提出老龄化发展阶段论观点。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15%以内,为轻度阶段;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6%-25%以内,为中度阶段;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5%以上,为深度阶段。

提出老龄化发展阶段论观点,是一种实践和理论创新,对研究制订不同阶段的老龄化方针政策,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综述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综述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及其发展趋势研究综述1. 引言1.1 人口老龄化的定义人口老龄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平均年龄逐渐增长,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提高的现象。

通常来说,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下降、医疗技术的提高、人口寿命延长等因素共同作用所导致的。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老年人口占比较高,这对整个社会和经济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人口结构的变化,还会对居民消费产生重要影响。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他们的消费习惯和需求也会发生变化,比如健康保健、医疗服务、养老服务等方面的消费需求会逐渐增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消费能力可能会下降,这也会对整个消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课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字数: 207】1.2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1. 消费结构变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群体的消费需求越来越受到关注。

老年人消费占比不断增加,导致消费结构逐渐趋向于向老年人消费倾斜。

老年人更加注重健康、保健品、医疗服务等方面的消费,这将影响整个消费市场的格局。

2. 个体消费行为影响: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消费行为也会发生改变。

他们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愿意花更多的钱去享受生活。

老年人的消费力也不可小觑,他们在消费市场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对市场需求的影响力也在增强。

3. 居民消费市场影响:人口老龄化导致消费市场的整体结构发生变化。

随着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相应的消费市场也会逐渐扩大。

企业将会越来越重视老年消费群体,推出更多适合老年人口味和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以迎合市场需求的变化。

人口老龄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改变了消费结构和个体消费行为,还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发展和变革。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加剧,如何有效应对并利用老年人消费潜力,成为当前和未来消费市场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docx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docx

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前言根据联合国的数据,到 2050 年,全球老龄人口将增加到近 2 0 亿,而60 岁以上的人口也将超过15 岁以下的青少年人数。

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而我国在1999年的时候,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32亿,占总人口比重超过了10%,这也标志着我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且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比较多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比较高的国家之一。

由此可见,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共同面对的挑战之一。

一、关于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的探讨目前,大部分学者通过分析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认为中国步入人口老龄化以来,老龄化发展加速,且进程很快。

如刘思敏(2011)认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快于西方的原因在于中国近三十多年的人口计划生育的政策,使得人口生育率长期低于人口的更替水平。

徐文杰(2011)则进一步认为,经济发展水平的状况决定了老年人口分布的状况,因此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人口老龄化也相对比较严重。

二、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1、“未富先老”。

大多数学者认为中国具有“未富先老”这样一个显著的特点。

“未富先老”是邬沧萍教授首先在20世纪80年代首先提出,他认为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总人口和老年人口都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又由于中国长期积贫积弱,在改革开放前我国的GDP 还不到世界的1%,中国人口庞大,并且又迎来加速老龄化阶段,是典型的“未富先老”的国家(2006);田雪原(2010)则认为在21世纪的今天,“未富先老”的特点始终伴随着我们,制定人口老龄化发展的政策等,必须考虑到这样的特点的制约和影响;冯慧阳(2011)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认为“未富先老”的特点是更加明显的,经济发展水平的速度赶不上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刘士杰和原新(2011)则把“未富先老”认为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2、“未备先老”。

另有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未备先老”的特点。

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积极老龄化理论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积极老龄化理论旨在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和贡献,同时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本文将探讨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

当时,全球人口老龄化问题逐渐显现,许多老年人面临着生活无趣、社交孤立等问题。

在此背景下,积极老龄化理论应运而生,强调老年人的自我发展、社会参与和贡献,以实现积极的老龄化过程。

目前,积极老龄化理论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并逐渐应用于各国养老政策和实践。

积极老龄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人的自我发展。

老年人应该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技能,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积极老龄化倡导老年人的社会参与。

老年人应该继续社会,参与社会发展,为社会做出贡献。

积极老龄化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老年人应该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锻炼,以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积极老龄化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应用实践研究。

国外有学者研究了美国社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情况,发现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的老年人生活质量更高。

国内也有学者探讨了积极老龄化理论在城市社区中的应用,发现该理论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支持。

关于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心理和社会影响研究。

国外研究发现,积极老龄化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和幸福感,降低抑郁症状。

国内也有学者指出,积极老龄化理论有助于促进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的发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然而,尽管积极老龄化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关于积极老龄化理论的概念尚存在争议,缺乏统一的认识。

这导致在实践过程中难以准确把握该理论的内涵和核心价值。

关于积极老龄化理论的应用研究多集中在发达国家,国内研究相对较少。

这可能与中国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环境有关,需要进一步探讨积极老龄化理论在国内的具体应用情况。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

学年论文题目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专业XXXXX班级XX 班级姓名XXX指导教师XX(讲师)所在学院XX 学院完成时间:2012年9月人口老龄化是当今全球人口发展的趋势,这种人口年龄的结构变迁正在广泛而深入地影响着新世纪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老龄战略早已被纳入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战略之中,摆到了各国政府工作的主要议程之上。

我国在世纪之交也进入了老年型国家行列。

人口老龄化也成了人口学、社会学、法学等很多学科研究的热点问题,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

本文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进行了文献资料进行梳理。

一、基本内容(一)人口老龄化概念联合国国际人口学会编著的《人口学词典》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之为“老龄社会”。

[1]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步入了老龄社会,在20世纪80年代初,东德有15.6%的人超过65岁,在奥地利、瑞典、西德和法国,这个比率为13.4%或更高,英格兰和威尔士有13.3%,苏格兰有12.3%,北爱尔兰有10.8%,美国有9.9%。

而中国是在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

在2000年11月底第五次人口普查中,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6.96%,60岁以上人口达1.3亿人,占总人口10.2%,以上比例按国际标准衡量,均已进入了老年型社会,老龄化己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世界性趋势,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二)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征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征表现在四个方面: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低龄老人多,高龄老人增长速度快;人口转变迅速,老龄化进程快;人口老化与综合国力发展不相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区域差异显著。

[2]一是老年人口绝对数量大。

目前,中国人口数量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开题报告
导师:刘培红
专业:经济管理
年级:2007级高起本
导师联系电话:
中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
2012年2月9日
一、选题依据(目的意义、学术价值)
目的意义: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学界对老龄化问题也倍加关注。1997年,由中国老龄协会主办的首届老龄产业研讨会在京召开,推动了老龄产业研究。2001年初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老龄产业研讨会”成为荣老龄产业研究的一个重要契机。2004年5月召开了全国老龄产业理论与政策研讨会,老龄产业起了重要作用。2006年10月,由中国老年学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老龄产业前沿论坛”在海口召开,以“和谐·发展·创新”为主题,就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方向、模式、理念、社会政策、金融体系与老龄产业、健康管理、养老机构管理经验等热点前沿问题进行了探讨交流。
(三)解决人口中不尽合理的现象;
(四)倡导居家养老,发展全方位养老模式;
(五)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保险制度。
三、导师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四、分院初审意见
签名
年月日
五、总院复审意见
签名
年月日
如何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并加以解决,便成了我研究的课题。我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和《中国老龄化发展“十一五”规范》,进一步深刻认识老龄化问题的紧迫性和艰巨性。全面、准确地把握人口老龄化的内涵、特征、影响、成因等一系列问题。自觉投身于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队伍当中。
学术价值:
规范学习是用事指导实践,二者均不能脱节。这也是我一直奉行的真理。通过学习与研究,我进一步理清了人口老龄化的思路,加深了认识。提出了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建议:
要正视老龄化问题的客观存在及影响;
(一)制定人口老龄化中长期政策和规划;
(二)解决人口中不尽合理的现象;

四川人口老龄化研究

四川人口老龄化研究

四川人口老龄化研究【摘要】四川是中国西南地区人口大省,同时也面临着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本文通过对四川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分析,原因探讨,应对策略,影响因素分析以及未来趋势预测,为研究提供了全面的视角。

研究发现,四川人口老龄化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生育率下降、经济发展不均衡等。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应对策略,如加强老年人护理服务,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通过对四川人口老龄化的研究总结,建议和展望的讨论,为未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本文还探讨了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为政府部门和社会组织提供了一些建议。

四川人口老龄化问题是一个长期性且复杂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应对。

【关键词】四川、人口老龄化、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目的、现状分析、原因探讨、应对策略、影响因素分析、未来趋势预测、结论、总结、建议、展望、成果应用、推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川是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省份,人口规模庞大,经济发展较为活跃。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医疗条件的提高,四川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四川省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已经超过总人口的15%。

这一现象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四川人口老龄化的背景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生育率的下降、医疗条件的改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等因素。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涉及到养老、医疗、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开展对四川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对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结合四川省的实际情况,对四川人口老龄化问题进行全面探讨,希望通过深入研究,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意义研究人口老龄化的意义在于加深对四川老龄化问题的认识,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四川老年人口增长迅速,人口结构发生了重要变化。

研究四川人口老龄化的意义在于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推动老龄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山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

山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趋势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部分的内容: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技进步,山西省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日益突出。

据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近年来山西省生育水平的下降和医疗条件的提高,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老年人口生存质量和需求也在逐渐上升。

这一趋势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态势,对山西省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为了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了解当前的现状、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对策建议,以及政府在政策支持方面的作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正是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将对山西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促进山西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问题意义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意义在于其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卫生系统、社会服务资源等方面都将受到巨大挑战。

老年人口增加将带来养老压力的直接增加,同时也会影响到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人口老龄化还会对家庭结构、劳动力市场、教育系统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我们需要认真研究人口老龄化问题,寻找解决之道,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种种挑战。

只有及时采取措施,加强政府政策支持,开展相关研究,才能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各种问题,确保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意义】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涉及到现实社会各个方面利益关系的重要议题,需要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2. 正文2.1 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人口老龄化给山西省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挑战。

老年人口增加造成了养老金和医疗保障压力的增加,社会福利负担加重。

老年人口对服务业和医疗保健需求增加,但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滞后,无法满足需求。

劳动力供应不足导致生产力下降,经济增长受到制约。

解决山西省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政府加大投入,完善养老金和医疗保障制度,提高服务业水平和质量,鼓励生育政策放宽,延缓人口老龄化趋势。

老龄化研究开题报告

老龄化研究开题报告

老龄化研究开题报告老龄化研究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老龄化是指人口老龄化现象的普遍出现和老年人口比例的持续增长。

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因此,本研究拟对老龄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找到解决老龄化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老龄化的原因老龄化问题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首先,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得到了明显延长。

其次,生育率的下降也是老龄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人们普遍追求高质量的生活,对于生育的观念逐渐转变,导致生育率下降。

此外,人口流动和城市化进程也加剧了老龄化问题。

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导致农村地区老年人口增长速度更快。

三、老龄化的影响老龄化问题对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带来了重大影响。

在经济方面,老龄化导致劳动力供给不足,增加了养老金和医疗保健的负担,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在政治方面,老年人口的增加对政府的决策和政策制定提出了新的挑战。

老年人口对政治稳定和社会安全具有重要影响力。

在文化方面,老龄化也对家庭结构和社会关系产生了深刻影响。

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逐渐瓦解,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度也面临挑战。

四、应对老龄化的策略为了有效应对老龄化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策略措施。

首先,应加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医疗保障。

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加强老年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其次,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完善养老金制度,提高养老金的水平,确保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此外,还应加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精神文化生活。

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供丰富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老年人口的相关数据和信息。

同时,还将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国内外老龄化问题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通过对数据和文献的综合分析,深入研究老龄化问题的原因、影响和应对策略。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研究题目: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第一部分:研究问题及背景人口老龄化是当前全球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福利的改善,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延长,导致了一个老龄化的趋势。

年轻人口的减少和老年人口的增加对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因此,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至关重要。

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研究问题:1.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怎样的?2. 这种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3. 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是否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有关?第二部分:研究方案方法为了回答上述研究问题,我们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案和方法:1. 收集相关研究和文献综述:我们将对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文献综述,并收集相关研究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以便为我们的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证基础。

2. 理论模型构建:基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构建一套符合研究问题的理论模型,并通过数学推导和理论分析,探讨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

3. 数据收集与处理:我们将搜集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宏观经济数据,如老龄化指数、经济增长率、人口结构等,并对数据进行处理,以确保其质量和可靠性。

4. 实证分析:在数据收集与处理阶段之后,我们将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探讨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并进行统计检验以验证我们的研究假设。

第三部分:数据分析和结果呈现在实证分析阶段,我们将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如面板数据模型、差分法等,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通过回归分析和统计检验,我们将揭示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计算出相关的经济指标和效应值。

为了更直观地呈现结果,我们将使用图表、表格和统计数据来展示实证分析的结果,并对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

第四部分:结论与讨论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我们将总结研究的主要结论,并进一步讨论这些结论的意义和影响。

根据我们的研究发现,我们将能够回答研究问题,即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怎样的,这种影响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影响是否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点有关。

成功老龄化: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

成功老龄化: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May. 2018 / No. 3老年心理学研究成功老龄化:理论、研究与未来展望郭爱妹 顾大男*[摘 要] 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延长及全球老龄化进程的加剧,如何促进老年人实现成功老龄化成为国内外学界及政策制定者所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成功老龄化这一概念是由哈维伯斯特于1961年提出;1987年,约翰·罗和罗伯特·卡恩的成功老龄化理论将老龄化研究从疾病与衰减范式转变为健康与成长范式。

在50多年的研究历程中,学术界形成了以下三种研究取向:即生物医学模式、心理社会模式以及生物心理社会模式,其研究议题和研究范畴也经历了从生物本质论到社会建构论、从客位视角到主位视角、从专家认知到常人认知、从健康老人到失能和困境老人的转变。

未来的成功老龄化研究应重点致力于个体层面成功老龄化理论的完善和深化与研究方法论的变革,包括运用交错性范式与多元方法探讨不同性别、种族/民族、年龄、阶层、能力等多元老年群体经验,注重量化与质化研究、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的整合,使用生命历程理论探讨成功老龄化的动态发展历程;另一方面,应加强社会层面成功老龄化的研究,促进个体层面和社会层面的结合,从而推动我国成功老龄化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成功老龄化;主位研究;客位研究;常人认知成功老龄化(successful aging)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哈维伯斯特((R. J. Havinghurst)于1961年提出,指的是“个体所能达成的最为满意和幸福的状态”(Havinghurst,1961,p.8),是“为岁月增添生命”的关键性策略。

1987年,罗(J. Rowe)和卡恩(R. Kahn)开启了成功老龄化实证研究之先河,提出了著名的麦克阿瑟模式(MacArthur model)。

老龄化研究自此实现了从疾病和衰减向健康和成长的范式转变(Rowe & Kahn,1987),大量理论与实证研究试图解释成功老龄化的内涵与达成之路径(Pruchno & Carr,2017,p.201)。

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

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
03
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02
01
医疗卫生资源需求增加
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增加,可能给医疗卫生系统带来压力。
慢性病管理
老龄化可能增加慢性病发病率,需要加强慢性病管理和预防。
康复和长期照护需求增加
老龄化导致康复和长期照护需求增加,需要加强相关服务体系建设。
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影响
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政策建议
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与挑战
发展趋势
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带来诸多挑战,如养老保障、医疗卫生、社会服务等方面面临巨大压力。
社会挑战
政府、社会各界应加强合作,制定相关政策,加大投入,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积极应对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
03
消费与储蓄变化
老龄化导致家庭储蓄增加,可能影响国内投资和消费。
05
研究成果概述
对人口老龄化的形成机制、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影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对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分析。
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人口老龄化理论体系,为后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研究不足之处与局限性
现有研究缺乏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人口老龄化差异的比较研究,难以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04
养老保障政策建议
包括养老金、医疗保险等制度,以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
建立和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合理调整养老保障政策
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推广养老社区服务
针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适时调整养老保障政策,确保制度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增加养老院、敬老院等设施建设,以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
通过社区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利和全面的养老服务。

人口老龄化研究意义

人口老龄化研究意义

人口老龄化研究意义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呈逐渐上升的趋势,是当今社会所普遍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也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此,研究人口老龄化的意义不可忽视,有助于我们了解其内涵和特点,为解决相关问题提供有效的对策和解决方案。

首先,研究人口老龄化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人口变迁的原因和特点。

由于经济发展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各国普遍面临的挑战。

通过研究老龄化现象的产生原因,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结构的演变过程,从而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制定长远的规划。

其次,人口老龄化研究可以为提高老年人群体的生活质量提供有力支撑。

人口老龄化意味着老年人口的比例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关注老年人的需求和福利。

通过研究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社会参与度等因素,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和措施,提供更好的养老服务,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帮助他们过上健康、幸福的晚年生活。

再次,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其意义重大。

老年人面临的经济问题包括养老金不足、医疗费用高昂等,这对社会财政压力和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我们可以更好地预测和应对这些挑战,为政府和社会制定合理的政策和规划,确保社会安定和可持续发展。

此外,人口老龄化研究还对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现有的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可能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资金不足、服务不完善等。

通过研究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和趋势,为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制度的提供有力支持,使其更加适应老龄化社会的需求。

最后,人口老龄化研究还对社会文化的传承和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老年人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财富,他们拥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在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老年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精神需求等方面,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后代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老龄化理论研究
老龄理论研究和深化认识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老龄问题是21世纪中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的重要国情,必须高度重视老龄理论研究,从多视角、多层面进行探讨,进一步深化认识。

一、银发浪潮冲击波和老龄化新特征
当前,无论是世界还是中国,都面临着银发浪潮冲击波,人类“变老”成为全球性重大社会问题。

以20xx年为例,全世界70亿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口8.1亿,占总人口11.6%,标志着全球已跨进老龄化社会。

中国13.4亿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口1.78亿,占总人口13.26%,已进入老龄化社会13年。

江苏7865万人口,60岁以上老年人口1366.67万,占户籍总人口18.21%。

跨进老龄化社会已26年。

全省有7个市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0%以上,有2个市占17.5%左右,有4个市占13%至15%以内。

各市之间老龄化比例高低相差8至10个百分点。

全省百岁老人4323人。

江苏人口老龄化目前仍处在快速增长期。

由于人口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出现了高龄化、空巢化、少子化新特征。

(1)高龄化。

20xx
年末,全省80岁以上高龄老人196万,占老年人口总数15%以上。

预计,到xx年高龄老人将占老年人口总数近20%,到2025年近25%。

(2)空巢化。

城市空巢老人已占55%左右,有的地方达60%以上;农村空巢老人占45%左右。

空巢老人中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照料已成为急待破解的难题。

(3)少子化。

六普数据,全国0—14岁占总人口16.60%。

江苏0—14岁占总人口13.01%。

说明人口结构变化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密切有关。

在老龄研究中,南通顾嘉禾等同志较早提出老龄化发展阶段论观点。

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0%-15%以内,为轻度阶段;老年人口占总人口16%-25%以内,为中度阶段;老年人口占总人口25%以上,为深度阶段。

提出老龄化发展阶段论观点,是一种实践和理论创新,对研究制订不同阶段的老龄化方针政策,有理论指导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老龄化社会和老龄社会
目前,我国处于老龄化社会,并快速向老龄社会过渡阶段。

在研究探讨中特别关注两点:一是界定标志。

以六普数字为依据,我国65岁以上老年人口1.23亿,占总人口8.87%,超过欧洲老年人口总和。

从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7%上升到占14%,就标志着由老龄化社会进入老龄社会。

二是过渡时间。

由老龄化社会过渡到老龄社会完成这一过程,世界各国在时间上有很大差别。

法国115年,瑞典
85年,美国66年,意大利、荷兰56年,英国45年,日本、巴西30年。

预计,中国约20年,快于世界上任何国家。

“老龄化社会”和“老龄社会”,既是一个理论视点,又是老龄化发展的实践进程,对这一问题需要继续关注和研究。

三、养老新格局和“五位一体”养老模式
1982年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召开的 __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指出:“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方式,是全世界解决老年人口问题的榜样”。

江苏老年人养老方式,随着经济社会事业和老龄化发展进程,凸显了率先发展特色,区域性创新亮点。

一是形成了区域性养老新格局。

苏南地区,苏州、无锡等市形成“9064”养老格局,老年人的养老比例,90%是居家养老,6%是社区养老,4%是机构养老。

苏中地区,南通、泰州等市形成“9253”格局,92%是居家养老,5%是社区养老,3%是机构养老。

苏北地区,徐淮盐等市形成“9532”养老格局,95%是居家养老,3%是社区养老,2%是机构养老。

这是江苏从南到北形成的养老大格局,虽然地区之间比例不平衡、有差异,但总体格局大体上相似。

二是形成了多功能服务体系。

按照“政府主导、政策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原则,形成三类服务形式。

一类是基础型服务,
由子女亲属照料服务。

二类是政府主导型服务,由政府主导和购买服务,民间组织运作,从政策上制度上保证服务到位。

三类是社会参与型服务,由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兴办社会养老服务机构,提供低利、微利服务,保证养老服务持续性和长效性。

苏州沧浪区提出“五色服务法”。

红色,服务90岁以上老人;橙色,服务“三无”高龄老人;紫色,服务失能老人;兰色,服务空巢老人;绿色,服务社区其他老人。

具有全方位、多层次、多功能服务特色。

三是形成了“五位一体”新型养老模式。

随着老年群体不断扩大,养老资源不断丰富,养老方式不断完善,我们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社会养老、五保养老、文化养老(或称精神赡养)”五位一体的新型养老模式。

以居家养老为基础,是当前和今后要长期坚持的基本养老方式。

《老年法》(修改草案)已将“老年人养老主要
内容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