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表达差异

合集下载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
英汉语言差异概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文字系统: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使用字母来表示音节和单
词;而汉语则是一种表意文字,使用笔画或部首来表示意义。

2.语法结构:英语主要依赖于形态变化来表达语法关系,而汉语
则更多地依赖于词序和虚词来表达。

3.词汇意义:英语单词通常具有明确的意义,而汉语中的词语往
往需要结合语境才能理解其意义。

4.表达方式:英语表达方式倾向于直接明了,而汉语则更倾向于
使用委婉和隐晦的方式表达。

5.文化背景:英语和汉语背后的文化背景存在显著的差异,这导
致了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和语义理解上的不同。

这些差异使得英汉互译时需要考虑到语言的特性和表达习惯,以实现准确、流畅的翻译。

英汉翻译的8大差异

英汉翻译的8大差异

翻译中的英汉8大差别一、英语重结构,汉语重语义Children will play with dolls equipped with personality chips, computers with inbuilt personalities will be regarded as workmates rather than tools, relaxation will be in front of smell television, and digital age will have arrived。

译文:儿童将与装有个性芯片的玩具娃娃玩耍,具有个性内置的计算机将被视为工作伙伴而不是工具,人们将在气味电视前休闲,到这时数字时代就来到了。

二、英语多长句,汉语多短句Interest in historical methods had arisen less through external challenge to the validity of history as an intellectual discipline and more from internal quarrels among historians themselves.译文:人们对历史研究方法产生了兴趣,这与其说是因为外部对历史作为一门知识学科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还不如说是因为历史学家内部发生了争吵。

三、英语多从句,汉语多分句On the whole such a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with a certain degree of confidence but only if the child can be assumed to have had the same attitude towards the test as the other with whom he is compared, and only if he was not punished by lack of relevant information which they possessed.译文:总的来说,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是有一定程度把握的,但是必须具备两个条件:能够假定这个孩子对测试的态度和与他相比的另一个孩子的态度相同;他也没有因缺乏别的孩子已掌握的有关知识而被扣分。

体现英汉思维差异的若干英语表达法举例

体现英汉思维差异的若干英语表达法举例

体现英汉思维差异的若干英语表达法举例英文和中文在表达方式上有相当大的差异。

这并不是说有谁的思维能力不如谁,而是说不同的文化环境,以及语言的特点,决定了不同的表达方式。

在与英语为母语的人交流中,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更有效地进行对话十分重要。

下面就介绍一些体现英汉思维差异的英语表达方式:第一、常用从主观到客观的说法英文习惯用被动语态表达事物,这是因为英文强调的是行为的影响,而不强调行为的实施者。

而中文强调的则是行为的具体实施者。

例如:中文:我把这个做完了英文:This has been done by me.中文:我觉得这是错的英文:This seems to be wrong.第二、形容词用法英文中形容词在句子中通常放在名词之前,这是为了准确描述物体的特性。

而中文则更加强调的是情感的表达。

例如:中文:他是个可爱的小男孩英文:He is a charming little boy.中文:那张画很美英文:That painting is beautifully done.第三、介词用法介词在中英文中的用法也很相似,但是在细节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

在英文中,介词几乎在每个短语中都有作用,而在中文中则不一定。

例如:中文: 上面的书是谁的?英文:Whose book is on top?中文:我需要在学校里找一份工作英文:I need to find a job at school.以上是几个体现英汉思维差异的英语表达方式。

这些差异其实并没有对错之分,而是有不同的文化和语言特点所决定的。

了解这些差异,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外国人所表达的意思,也可以避免我们在表达时出现一些误解。

英汉表达差异及错例

英汉表达差异及错例
we crossed the Yangze and arrived at the station, where I bought a ticket while he saw to my luggage.
五、英语多引申,汉语多推理 英语有两句俗话:一是You know a word by the company it keeps.(要知义如何,关键看词伙),二是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 but people have meaning for them.(词本无义,义随人生)。这说明词典对 词的定义和解释是死的,而实际运用中的语言是活的。 例如:While there are almost as many definitions of history as there are historians, modern practice most closely conforms to one that sees history as the attempt to recreate and explain the significant events of the past. 译文:尽管关于历史的定义几乎和历史学家一样多, 现代实践最符合这样一种定义,即把历史看作是对过去重 大历史事件的再现和解释。
熟悉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时往往变换表达 方式。第一次说"我认为"可以用"I think",第二次再用"I think"显然就很乏味,应该换成"I believe"或"I imagine"之 类的表达。相比之下,汉语对变换表达方式的要求没有英语 那么高,很多英语中的变化表达译成重复表达就行了。请看 下面的例子: The monkey‟s most extraordinary accomplishment was learning to operate a tractor. By the age of nine, the animal had learned to solo on the vehicle. 译文:这只猴子最了不起的成就是学会驾驶拖拉机。 到九岁的时候,这只猴子已经学会了单独表演驾驶拖拉机了。 tractor和vehicle在句中显然都表示"拖拉机",英语表达上 有变化,而译成汉语时使用了重复表达法。

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

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

中英文表达上的差异一、思维方式的文化差异英汉文化差异在思维方式中也有明显地反映。

英语文化注重细节分析和对个体成分独立作用。

因而,英语句子注重形式联系,注重结构的完整形式和逻辑性。

汉语的思维方式是和中国人在哲学上注重体验、感悟密切相关,在艺术上主张神似密不可分的。

汉语句法不受形态成分的约束,词语的组合非常灵活,不拘于形式,注重意合。

英汉在思维方式的方面差异也反映在英语与汉语的篇章结构中。

英美人写文章一般都直截了当、开门见山。

英语段落也呈线性式,或者是直线式发展的,一般都有主题章节、段落或主题句,先提出论点,然后对一些支持性的材料进行阐述说明。

汉语就有所不同,汉语文章的段落思维方式一般是螺旋型的,围绕着主题由远到近、由表及里地来进行论述,表现出汉语说话委婉、含蓄的思维特点。

曾经有调查表明英汉间的思维差异。

在200个中国人提出的请求中有129个先说明请求理由,后提出请求事项,而在200个英国人提出的请求中,有131人先提出请求事项,再说明理由。

在时间概念上,中国人和英美人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守时是英美人最重要的行为规范之一。

在赴宴时,英美人一般是准时到达。

而我们中国人则认为提前几分钟更礼貌。

故事:是“这星期六”还是“下星期六”一次,一个外国学生拜访他的中国老师,老师想请他吃饭,就说:“你下星期六来我家吃饭,好吗?”学生很高兴地接受了邀请,并约好了具体时间。

过了两天,到了星期六,学生来了。

老师感到很意外。

由于毫无准备,老师很尴尬。

幸好跟这个学生很熟,于是就说:“前天我说的是下星期六请你。

你看,今天我什么也没准备……”学生说:“前天你说下星期六请我吃饭,不就是今天吗?”这场误会完全是对“下星期六”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在不少教材中和课堂上,给学生讲“上星期”就是“last week”,“这星期”就是“this week”,“下星期”就是“next week”。

这样讲不能说错,但在实际运用中,如“上星期六”和“下星期六”与英语的“last Saturday”“next Saturday”有时却不是对应的,其区别是英语和汉语观察时间的参照点不同。

英汉口语表达的具体差异

英汉口语表达的具体差异

英汉口语表达的具体差异中西文化历来是世界文化的两大派系,各自文化截然不同。

而口语是人们在日常交际中使用的语言,是最早被人类普遍应用的语言形式,口语形式灵活多变、使用自由,是语言的外在表现。

本文从英汉各自口语特征入手,分析了英汉口语在称呼、打招呼、称赞、告别等不同场景下的差异。

英汉口语表达差异一、英汉两种语言的口语表达特征英语直接,汉语委婉。

英语口语的特征为直截了当、简洁明了。

所谓直截了当,就是一句话中可能会说几件事,或有几个动作,他们可能互为条件关系,修饰关系,或者是从属关系等,用英语口语来表达的话,总是要先说最重要的事情,或者是先把结果说出来,然后再附加其它次要的东西。

例如:I can’t see anything with the door closed. 在这个句子中,我们先说的是“什么也看不见”这个要表达的中心意思,然后才说“门关着”。

而在汉语口语中恰恰相反,我们会先说,“门关着”,这个条件,然后再说结果“我什么也看不见”。

英语口语的原则是“先说重要,后说次要”,而汉语口语则恰恰相反。

英语简洁,汉语繁琐。

简洁明了的意思就是,只表达重要的意思,没有多余的词汇。

很多汉语句子中的动词在口语中是用不上的,例如:他回来吃晚饭吗?在汉语中这里面有两个动词,“回来”和“吃”,如果按照这个思维方式来翻译成英语,往往会翻译成:Will he come back to have dinner?而口语化的表达方式则是:Is he coming to dinner?两相相较,后者更为简洁明了。

二、英汉两种语言口语差异的具体体现1.称呼中国人性格内敛,讲究辈分、长幼关系等,故而在称呼方面,等级、亲疏关系明显。

在汉语口语中,有叔叔、伯伯、姑父、姨夫等不同的称呼,用来称呼家庭中的男性成员,而在英语口语中,这些人都叫做uncle。

汉语口语中,只有比较熟悉、亲近的人才能直呼其名;而西方社会则较为开放,故在英语口语中,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老师、长辈、上司都可以直呼其名。

英语与汉语翻译的差异

英语与汉语翻译的差异

英语与汉语翻译的差异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不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我们就不能确切地理解和正确地用英语表达思想。

所以,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对于学好英语至关重要。

鉴于此,我将其差异方面的知识归纳如下,以供大家参考。

一、英语的屈折语现象①动词的屈折变化(包括动词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过去式和过去分词、语态、动名词、不定式等的变化。

)②名词单复数的屈折变化③代词的屈折变化(包括数和格的变化)④比较形容词的屈折变化⑤词性的变化二、英语冠词现象由于汉语没有和英语冠词相对应的词语,学生在使用英语冠词方面会因此受其累,常常缺乏良好的意识和习惯。

冠词是英语句子里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英译汉时,“the”或者省去,或者用指示代词表示;反之,在汉译英时,就要在需要的地方加用冠词。

例我是老师,你是学生。

【误】I am teacher and you are student.【正】I am a teacher and you are a student.三、连词的用法不同现象在英语中,有了“因为”就没有“所以”,有了“虽然”就没有“但是”,二者只能有其一,而在汉语中二者皆有。

例因为我们有同样的爱好,所以我们是好朋友。

【误】Because we have same hobbies,so we are good friends.【正】Because we have same hobbies,we are good friends.【正】We have same hobbies,so we are good friends.四、英语一致现象(1)主谓一致主语和谓语动词应保持数和人称上的一致,而在汉语中主语和谓语动词则没有这样一致性,即无论主语的人称和数如何,动词形式都没有变化。

例现在,这个男孩想尽自己最大努力学好英语。

【误】Now the boy want to do his best to learn English well.【正】Now the boy want s to do his best to learn English well.(2)称谓一致例史密斯一家人尽力让我感到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

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

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

实用!学英语须知的10大英汉差异不少学英语的小伙伴总会苦恼于自己说出来的“中式英语”,有时还会陷入交谈的时候别人好像听不懂,或者产生误会的尴尬境地。

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除了要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之外,还要了解英语和汉语之间的差异,这样才能脱离语言外壳,更接近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让对方觉得你是在“说人话”。

英汉的10大差异0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美国翻译理论家Eugene A. Nida功不可没,在其Translating Meanings (1983 )一书中,他说明了英汉这一差异: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所谓形合,即表示句内种种逻辑关系,须用连接词,如if, although, because, when, in order that, so及so that等词明确地表达出来。

缺少了此类连接词,或者逻辑标记,如:It is late, I must leave. - It is late之前,缺少了because,如此英语表达,native speakers一般不说。

所谓意合,顾名思义,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句子靠意思,就能“捏”在一起,为听者或读者所接受。

如上句的对应汉语说法:迟了,我得走了。

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两句话英汉间的差异:①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The monks may run away, but the temple cannot run away with them.②一个英国人,不会说中国话,有一次在中国旅行。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ing in China.以上2句,讲究形合的英句中的but, who皆不可省略。

汉句则干净利落,无须所谓的“逻辑标记”。

02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结论、断言、结果以及事实,应该成为句子的“重心”,但就“重心”位置而言,“英前汉后”。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中英文不同于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两种语言之间的差异不仅体现在词汇、语法、句式、口音等方面,还有很多其他的微小的变化。

以下是英汉语言的十大差异。

一、语序不同中文有固定的主谓宾语的语序,而英文却可以根据需要变换其语序。

例如:•中文:我吃苹果。

•英文:I eat an apple. 或 An apple I eat.在英文中,形容词通常放在名词前面,而在中文中则是后面。

二、冠词英文有定冠词(the)和不定冠词(a/an),而中文则没有冠词。

例如:•英文:The cat is playing with a ball.•中文:猫正在玩球。

三、动词变化英文的动词变化比较复杂,包括时态、语态、人称等方面的变化。

而中文的动词则没有这么多的变化。

例如:•英文:I am eating.•中文:我正在吃。

四、数词英文的数词有单复数之分,而中文则没有。

例如:•英文:There are five cats.•中文:有五只猫。

五、名词性格英文的名词有可数和不可数之分,而中文的名词则没有这种区别。

例如:•英文: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中文:杯子里有些水。

六、代词英文的代词种类较多,包括主、宾、物主等。

而中文的代词比较简单。

例如:•英文:He gave me his book.•中文:他把他的书给了我。

七、词汇用法两种语言的词汇用法也有所不同。

例如:•英文:He is interested in music.•中文:他对音乐很感兴趣。

八、语气两种语言的语气表达方式也有一些差异。

例如:•英文:Could you help me, please?•中文:请你能帮助我吗?九、拟声词中文的拟声词较多,而英文则相对较少。

例如:•中文:咕咚(水声)•英文:drip(滴水声)十、表达感情中文在表达感情时比较直白,而英文则更为委婉。

例如:•中文:我爱你。

•英文:I love you. 或者 I adore you.总的来说,中英文之间有很多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的不同特点。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1)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1)

英汉语言十大差异(1)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文化传承,因此会存在一些十分显著的语言差异。

本文将会介绍十大英汉语言差异之一。

1. 词序英语通常采用“主语+谓语+宾语”的语序,即先说主语,再描述动作或情况,最后补充宾语。

例如,“I eat apples.”中,“I”作为主语,表示动作的谓语为“eat”,而“apples”是一个宾语的补充。

而在汉语中,词序则更为灵活。

汉语可以用“主谓宾”、“主宾谓”或者“宾主谓”等多种语序来表达意思。

例如,“我吃苹果。

”是“主宾谓”型的表达。

这也是中文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特点。

这种差异让初学者可能会感到困惑,但随着英汉互译能力的提高,学习者可以逐渐习惯这种语言的不同特点。

2.冠词英语冠词分为定冠词和不定冠词两类。

定冠词有“the”,表示特指某一个人、物或事物;不定冠词有“a”或“an”,表示泛指一个人、物或事物。

汉语并不存在冠词这一语法结构。

例如,一个英语句子中包含有“the”,“a”或“an”这样的冠词,那么在翻译成中文时,它们没有对应的指代词。

因此,在英汉翻译过程中,冠词也是常常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

需要根据句子的意思,结合上下文等因素,加以适当翻译。

3. 时态英语时态较多,一般包括现在时态、过去时态、将来时态以及完成时态等,根据动作的发生时间不同,可以用不同的时态来表达。

而汉语时态相对简单,大部分情况用非时态来表达时间关系,如“昨天我去了商店”这句话并没有用到汉语时态的概念。

在翻译时需要注意时态上的变化,特别是在口译和笔译上。

更好地强化对“时态”的理解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

4. 代词英语中的代词形式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反身代词、相对代词以及指示代词。

在汉语中,代词也是存在的,但代词种类较少,只有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

不仅如此,汉语代词不像英语代词那样有“性别”和“数”的分化,只有单、复数以及有无“自己”一说在翻译过程中,尽管汉语和英语代词的用法有所差异,但对于理解句子结构和意思,熟练掌握代词的使用是十分必要的。

汉语与英语表达差异分析

汉语与英语表达差异分析

- 228-校园英语 / 语言文化汉语与英语表达差异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邢洪涛众所周知,语言学习者在学习除母语外的第二种语言时,会极大地受到母语语言运用习惯的影响。

所以,对于中国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总会力图寻求与汉语相对应的词汇,句式及修辞等。

然而,英汉两种语言差异巨大,这就使得中国学生在学英语时会有很大的困难并且犯下很多错误。

本文对汉语与英语表达方面的差异做出分析,希望对中国学生的英语学习有所裨益。

一、词汇运用的差异汉语和英语不仅构成两种语言的语音和符号体系不同,而且他们在词汇的涵义范围,词性运用规律以及习惯用法的表达上都有显著差异。

1.词义上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词语意义上有一一对应的部分,比如:人名、地名和食物名称等。

但两种语言的词义存在着不完全对应和完全不对应的情况,其中不完全对应最容易引起学习困难。

相比较而言,汉语词汇更丰富,同义词,近义词较多,特别是动词,要表示一个动作,可以从多至几十个近义词中去选择。

汉语词汇在使用时其所涵盖的意义范围较窄,因而在使用时,词汇对上下文的依赖性小。

但是在英语中,有大量的一词多种词性,多种含义,在使用的过程中,词义随上下文灵活转化,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极大。

2.词性上的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中词汇都有词性的分别,然而汉语的词性相对明朗,人们往往根据其含义就能轻松判断其词性,一词多种词性的情况也较英语少得多。

英语中,一词多种词性的情况却比比皆是,有时一个单词甚至可以同时为名词,代词,形容词,副词等。

3.习惯用法上的差异。

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许多习惯用法,而一些内涵想通的表达方式,在选词上却使用的是不同的意向或单词。

英语中说Love me, love my dog. 而汉语说成“爱屋及乌”,在语义上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使用的是截然不同的两种象征物。

再者,英语中的 green eyed,如果用字面含义来翻译说成“绿眼睛”就闹出了笑话,这里的green eyed 恰好是汉语中的习惯表达“红眼”,诸如此类的英语习惯用法,就不能简单的按照词义一一对应的翻译成中文了。

英汉差异及例子

英汉差异及例子

英汉差异及例子
以下是 8 条关于英汉差异及例子:
1. 咱说英语里的时态可真是够复杂的呀!就好比“我昨天去了北京”和“我已经去了北京”,在汉语里表达起来好像没那么多弯弯绕绕的,但在英语里可就得搞清楚时态啦!哎呀呀,烦不烦呀!
2. 嘿,你们发现没,英语里有时候一个词能有好多好多意思!像“bank”,它既能表示银行,还能表示河岸呢!这要是不注意,多容易弄混呀,汉语可没这么多事儿哟!
3. 哇塞,英语里的名词复数变化也太让人头疼了吧!像“apple”变复数得加“s”成“apples”,但是有些词的变化又完全不一样,这可比汉语麻烦
多啦!汉语说“苹果们”不就完事儿啦,哈哈!
4. 哎呀呀,英语里说地址的顺序和汉语完全不一样呐!汉语是从大到小,先国家再城市啥的,可英语是反过来的呢!你们说奇怪不奇怪呀!
5. 你们晓得不,汉语里的量词那叫一个丰富呀!“一支笔”“一本书”“一头牛”,英语里可没这么多讲究,直接说“a pen”“a book”“a cow”,这多简单粗暴呀,哈哈!
6. 嘿呀,在英语里有些表达特别委婉呢!不像汉语那么直接,比如说想拒绝别人,英语里会说“ Well, that might be a little difficult.” 这种,咱汉语说不定直接就说“不行”,哈哈!
7. 英语里好多感叹词呀,像“Oh my god!”“Wow!”,咱们汉语也有呀,但感觉就是不太一样呢,是不是呀?
8. 咱说英语的语序有时候也和汉语不一样呐,比如说“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在汉语里就不会这么说。

这差异还真不小哇!
我的观点结论是:英汉差异确实挺大,但也各有各的魅力呀,我们要好好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运用它们呀!。

英汉语言五大差异

英汉语言五大差异

一、英汉语言差异概述●语言符号的特性●思维和文化塑造了语言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二、英汉语言五大差异1、形合与意合英语重形合:以形为先,注重形式结构词语、分句间需要关系词、连词、介词等形式连接,明示语法意义、逻辑关系。

汉语重意合:以意为先,讲究语义逻辑通达词语、分句间无需语言形式连接。

通过预警聚合力,隐含表达语法意义、逻辑关系。

Eg:He decided to take this difficult course, which has made him extremely busy during the summer.译:他决定修这门很难的课,结果他整个夏天都非常忙碌。

英译汉:简形达意汉译英:补形达意2、长句与短句英文重形合,广泛使用连词、代词、关系词等,故多“多枝共干”的复合长句,即葡萄句、树形句。

Sega 传奇故事liner游轮maiden voyage 首次航行has been celebrated 歌颂,广为流传,赞美开门见山中文重意合,强调句子言简意赅、不冗长、不拖沓,故多短句、简单句,即竹节句、流水句。

重要的东西放后面英译汉:化整为零。

汉译英:化零为整。

3、静态与动态英:行文偏静态,名词使用较多中:行文偏动态,动词使用较多Eg:The doctor’s extremely quick arrival and very careful examination of the patient brought about his very speedy recovery.译:医生迅速到达,非常仔细地检查了病人,因此病人很快就康复了。

名词优势:表达简洁,造句灵活,行文自然,便于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内容。

4、物称与人称Her name escaped me.我记不起她的名字了。

英语:重客体,常用无生命的事物或抽象概念作主语(无灵主语)。

汉语:重主体,常用人等有生命、能施动的具体事物作主语(有灵主语)。

His weariness and the increasing heat determined him to sit down.他疲惫不堪,天气也越来越热,于是他决定坐下来休息。

英汉十大差异

英汉十大差异

7.英语:重后饰(back modifier);汉语:重前饰 英语:重后饰 英语 ;汉语: (preceding modifier)
英语与汉语就句子的逻辑重心而言,前者惯于前置, 先声” 英语与汉语就句子的逻辑重心而言,前者惯于前置,“先声” 夺人;后者善于后移, 后发”制人。但以“语序” 夺人;后者善于后移,“后发”制人。但以“语序”观,两者 通常都采用“主谓宾” 的线性排列顺序。 通常都采用“主谓宾”(SVO)的线性排列顺序。具体而言,英 的线性排列顺序 具体而言, 语的修饰语既可以前置,又可后置,但修饰语若为短语或分句, 语的修饰语既可以前置,又可后置,但修饰语若为短语或分句, 则往往后置。汉语的修饰语无论是词、短语或句子,总是前置。 则往往后置。汉语的修饰语无论是词、短语或句子,总是前置。 英语以“尾重”为美,而这种“美”多半依靠“重后饰”的表 英语以“尾重”为美,而这种“ 多半依靠“重后饰” 达习惯铸成。 达习惯铸成。
玛丽正在考虑调换工作。 玛丽正在考虑调换工作。
9.英语:重时体;汉语:轻时体 英语:重时体;汉语: 英语
英语有16个时态;而汉语动词除了只有“ 英语有 个时态;而汉语动词除了只有“着”、“了”、 个时态 与英语的进行时、完成时或过去时相比之外, “过”与英语的进行时、完成时或过去时相比之外,别无其 他与英语对应的时体方式。 他与英语对应的时体方式。 英语可以通过固定的语法手段将动作的进行过程与状态作更 准确、更精细的描绘。 准确、更精细的描绘。有时这种描绘还能融入作者或说话人 的一种感情色彩。 的一种感情色彩。 He is always thinking of how he could do more for the people. 他总是考虑如何为人民做更多的事。 他总是考虑如何为人民做更多的事。 赞扬

英汉语言表达差异

英汉语言表达差异

英汉语言表达的差异摘要: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各种表达符号。

人们借助语言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成果。

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甚至历史、地理、风俗、政治、经济等常常水乳交融,它们无孔不入地反作用于语言,使语言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

汉语和英语之间存在着许多明显的差异,无论是在构词方面还是在语法方面。

Language is the most important of human communication tools, and is the people for communication of representation of symbols. People use language to keep and deliver achieveme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 Chinese is spoken in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language. English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language.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culture. History, geography, custom, politics, and economy always have an effect and make a deep cultural mark on language. There are many obviou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in word-building and grammar.英汉之间在词法、句法乃至篇章结构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显豁,特别鲜明。

归纳起来,英汉表达主要差异似有以下十一种:1.英语重形合(Hypotaxis),汉语重意合(Parataxis)从汉语句子的概念我们得知汉语句子特点是“以意统形”。

15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15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

15英汉文化的十大常见差异英汉文化之间存在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可以从不同的方面体现出来。

以下是15个常见的英汉文化差异:1.礼貌与用语:英国人重视礼貌,他们注重使用“请”、“谢谢”等礼貌用语,而中国人可能更注重生活中的实际行动,不一定强调言辞上的礼貌。

2.饮食习惯:英国人多以肉类为主,他们喜欢吃炖菜、腌肉等重口味食物。

而中国人更注重谷类、蔬菜和豆腐等,擅长炒菜和凉菜。

3.社交规则:在英国,人们更加注重个人隐私和个人空间,谈论私事、收入等话题是不太常见的。

而中国的社交更注重人际关系和亲密感,会谈论更多私人话题。

4.时间观念:英国人非常守时,迟到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举动。

而中国人可能更加灵活,在一些情况下对时间有弹性。

5.穿着和外表:英国人更加注重个人形象和穿着,注重时尚。

与之相比,中国人可能更注重舒适和实用的穿着。

6.社会结构和等级观念:英国社会相对来说更注重地位和职业。

而中国社会注重家庭和亲戚关系,更加看重以家庭为单位的整体利益。

7.教育观念与学习方式:英国人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而中国人更注重纪律和应试能力,更注重知识的灌输。

8.人际关系与友谊:英国人更注重个人独立和个人空间,友谊可能更加注重自由和平等。

中国人更注重家族和群体的利益,友谊可能更加注重互相帮助和关心。

9.传统与文化节日:英国有许多传统和文化节日,如圣诞节、复活节等,他们有各种庆祝活动。

相比之下,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加注重家庭团聚和祭祀。

10.宗教观念:英国是一个主要信仰基督教的国家,信仰参差不齐。

而中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信仰众多,以佛教、道教和基督教为主。

11.运动与娱乐:英国人非常热衷于体育运动,足球、板球、高尔夫等都非常受欢迎。

而中国人更热衷于桌面游戏、舞蹈和太极等传统体育活动。

12.环保意识:英国人非常注重环境保护,他们非常重视做出环保选择。

中国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待改进。

13.家庭观念:家庭对于英国人非常重要,他们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和互相支持。

英汉词汇差异对比举例

英汉词汇差异对比举例

英汉词汇差异对比举例英汉词汇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英语和汉语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因此它们在词汇表达上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差异。

以下是一些例子:1.饮食文化英汉饮食文化的差异表现在食物和饮料的词汇上。

英语中,人们经常使用“三明治”(三明治)来表示一个餐点,而汉语中则有“炒菜”的说法。

另外,英式早餐中经常会出现“cereal”(麦片)和“toast”(吐司)等词汇,而中式早餐则更注重“包子”、“油条”等食物的搭配。

2.交通出行英汉交通出行方面的词汇差异也很明显。

英语中,人们经常使用“汽车”(car)和“交通”(traffic)来表示汽车和交通工具,而汉语中则更多地使用“打车”(dial a taxi)和“地铁”(subway)等词汇。

此外,英式出行更注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汉语中则更多地使用私家车辆。

3.节日庆典英汉节日庆典方面的词汇差异也表现在词汇上。

英语中,人们经常使用“感恩节”(Thanksgiving)和“圣诞节”(Christmas)等节日名称,而汉语中则更多地使用“春节”(Chinese New Year)和“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等节日名称。

4.商务交流英汉商务交流方面的词汇差异也很明显。

英语中,人们经常使用“商业活动”(business activity)和“公司”(company)等词汇,而汉语中则更多地使用“贸易”(trade)和“企业”(enterprise)等词汇。

通过以上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英汉词汇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表现在词汇的词义、用法和语调等方面,影响着英汉两国人在日常交流中的理解与沟通。

英汉十大差异

英汉十大差异


The people of a small country can certainly defeat aggression by a big country, if only they dare to rise in struggle, dare to take up arms and grasp in their own hands the destiny of their own country. 译文 小国人民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 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够战胜大国 的侵略。 • 揭穿这种老八股、老教条的丑态给人民看, 号召人民起来反对老八股、老教条,这就是 五四运动时期的一个极大的功绩。 译文 A A tremendous achievement of the May 4th Movement was its public exposure of the ugliness of old stereotype and the old dogma and its call to the people to rise against them.
译文 我们就住在路边。过路人和外乡人常到 我们家,尝尝我们家酿的酸果酒。这种酒很 有名气。我敢说,尝过的人,从没有挑剔过。 我这话像历史学家说的话一样靠的住。 7. 英语重后饰;汉语重前饰 • The diagnosis seems in every case to correspond exactly with all the sensations that I
• It may be… a low-lying arid stretch with miles of white sandy beach, and no sign of people, very bleached and barren. 译文 那可能是……低洼、连绵数英里、人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其次,英语当中有非谓语动词的现象,而 汉语中没有,在讲解非谓语动词时,应该 让学习者明确,所谓的非谓语动词就是, 在句子中需要动词作主,宾,表成分时, 英语需要用非谓语动词的形式,这一点词 性变化是汉语所没有的。
• 陈述句式,汉语作为母语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 没有任何障碍。但是所不同的是些特殊句式: 首先,疑问句,汉语中只需要在陈述句尾加上 吗,嘛,吧等就可以实现疑问的句式,如:你 是学生吗? ,you are a student?这是不正确的, 正确的说法是:are you a student?这种句式叫一 般疑问句,要将be动词,或助动词do提到句首 将主语和动词原形后置,结尾加问号才可以。 在说特殊疑问句式时,也常出现学习者不调换 位置的问题:如:do you want to talk about what? 这是错误的,应该为what do you want to talk about?
• 1)I sympathize you. • 2) She complained the bad weather.
• I sympathize with you . She complained about the bad weather.
句法层面
• 在汉语当中,动作是否发生一般依靠的是句子 当中的时间状语以及一些词缀表示,如“我吃 了”“他睡了” “我昨天去的”。显然汉语动词的 形式不受人称与时间影响。英语则不然。
果) • ——*yes,i one apple every day.( 是的,我每天一个苹果) • ——*yes,eat an/one apple ever day. ( 是的,每天一个苹果 • ——*yes,eat ever day. ( 是的,每天吃。)
• 可见汉语中常常省略,只要语境允许,只要不引起误解。汉语 里还有一句话中只有一连串的名词,没有一个动词。如:今天 下午全校大会。在英语中却不可以缺少谓语动词。
词汇方面
• 汉语词汇有几个特点1.单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 占优势,双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占优势。2.合 成词占优势。3.有丰富的成语,大多是四个音 节的。4.汉语有量词和汉语里不能直接用“数 词+名词”的说法来表示,中间要加一个量词。 例如:我们不能说“五书”“六笔”“三狗” 等。英语当中虽然似乎有量词如:a piece of chalk, a cup of tea等,但是英语里的piece, cup 是作为名词来用的,而且也很有限,这里跟汉 语的量词有着本质的区别。通常在英语中可以 直接构成“数词+名词”的形式。如:five books, six pencils, three dogs.语气词。
• 如: • 1)我想/他想去那里。(我“想”,他“想”中的
“想”并没有任何写法和读法的不同) • 2)他喜欢打排球 • 3)读书可以增长知识。
• I/He want go there .
• He like play volleyball. Read books can increase one's knowledge
interesting) • (4) He is enough strong to carry the box. (应改为strong
enough)
时间意义表达上的负迁移
• 关于时间意义的表达,英语是反映在动词的时和体这两个 句法范畴上,也就是说,时间的表达是在动词的形式上表 现出来;而汉语则依靠表示的副词(如“曾经”、“正 在”、“已经”、“将要”等) 作状语或利用虚词 “了”、“着”、“过”等补语这一语法手段来体现,动 词本身则无任何变化。这种句法表达上的差异使中国学 生在用英语表达时间意义时,很容易受汉语句法习惯的影 响而产生以下这类不正确的用法:
冠词
• 冠词,这是使用英语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名词之前必须有冠词,而且冠词还分为不 定冠词(a, an)和定冠词(the)两类,因为在 汉语中没有冠词
• a university, a one-eye man, an unuseful tool.
• in the 1990s,play erhu.这类词。
• 语法
• 1.汉语是的词汇与词汇的语法功能不是一一对应的, 而是一对多的对应关系。学习英语是有用的。
• 很多学生会直接译成study english is useful.这句话错 在study 是动词,汉语中学习是动名兼类词,可以放 于句首作主语没有任何形式上的变化。
• 2.汉语的另一个特点缺少形态变化,而英语则不然, 当动词想放在句首作主语时,英语必须将其变成其 他形式----to do,或 doing形式。正确的说法是 studying english is useful.
• (1)Yesterday he go to the cinema.( 应把go改为went) • (2) She play badminton tomorrow. (应把play改为will
play)
人称和数方面的负迁移
• 英语人称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单 数、第三人称复数之分;不同的人称和数还要 求谓语动词的一定形式与之相搭配;英语的名 词有单、复数,可数与不可数之分。而汉语中 的人称虽也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之分,但它对谓语部分是没有什么影响的,名词 也没有单复数之分。学习者对谓语动词在人称 和数方面的一致性方面和名词单复数方面经常 感到无所适从,就容易产生错误,造成负迁移现 象。
词的内涵意义不同
• peasant 一词与汉语的“农民”的含义是不 完全一样的,它是指农场主雇佣的佃农, 而不是指承包了国家土地来耕种并取得一 定收益的farmer。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语 言的文化背景是有很大关系的。
词的搭配方面:
• high school ≠高等学校, high school 是美国 的中学。英国的中学叫 secondary school; 大忙人≠ busybody, 英语的busybody相当于 汉语的“爱管闲事的人”。汉语中为“大 忙人”可译为 a very busy person,也可以直 接说: He/She is always busy. He/She is always busy with something.“嫉妒的眼睛” 不是“red eyes”,而是“green eyes”; “Things look blue.”不是指“东西看上去蓝 色”而是指“事不称心”。
“dfficulties) • (3) I asked he to open the Window. (应改为him) • (4) He is a friend of my. (应改为mine)
• 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词性都是非常重要 的,一般说来,词性决定了一个词在句子 中的位置。当然并不是同一个词性的词在 两种语言当中的位置绝对一致的。如,汉 语当中副词常放在动词之前,而英语却常 放在动词之后。同样,就是动词,他们在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用法也不尽相同,
• He (didn’t) know the news. (一般过去时) •。
• 助动词do 的不同形式应用于不同的人称和 时态中来帮助实现句子的完整意义。而汉 语是没有这种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句法方面
• 英语和汉语句子结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英语重 形合,汉语重意合。形和,即是靠语言本身语 法手段;意合主要靠句子内部逻辑联系。因此, 英语结构紧凑严密,汉语结构简练明快。因此 大部分学生在使用英语的句法结构遇到困难时, 就会不自觉使用汉语的句法结构。由于汉语和 英语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做法就会造成明显 的语法错误。比如在一些中文句子结构中,如 果语境中的意义清楚,一些成分可以省略,但 是在英语中如果把这些成分省略了,就会造成 句子结构不完整。
• 学生通常会把否定句中的助动词省略,套 用汉语的否定结构,形成错误的表达方式。 再比如以下例句:
• he (is) already 80years old this year.
• why (does) the campus (look) like a maze迷 宫?
• even if (it is) not today, i will leave my parents to live on my own.
• 在汉语重词在不同环境中呈现不同词性, 词性并不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表现。但是恰 恰相反,英语中每个词都有它特定的词性, 而且词性决定了一个词在句子中充当的成 分。
语音方面

• 首先,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英语则属于印 欧语系。汉语有四个声调,不同的声调代 表不同的含义如:mā má mǎ mà 分别代表 妈,麻,马,骂四个不同含义的字。而英 语则无此用法。其次,在英语中中音的位 置可以区分英语单词的词性,这点是汉语 中没有的record/’rek d/n.记录 record/ri’cord/v.录音,记录。
• (1) You’re going to the Great Wall? (应改为Are you) • (2) She has how many toys ? (应改为How many toys
does she have ?) • (3) Is there interesting something? (应改为something
词性误用:
• Mr.Li can’t instead of Mr.Zhang well. (应改为 take the place of) 形容词与副词、形容词与名 词、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形容词性物主代 词与名词性物主代词等的误用现象也很普遍。 如:
• (1) How happy they are singing ! (应改为happily) • (2) He helped me out of difficult . (应改为
• 1)I want to go there .He wants to go there . 2) He likes playing volleyball. 3) Reading books can increase on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