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讲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教学设计课程标准、教材以及学情分析课程标准:本节课内容属于《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身边的化学物质”主题下的“我们周围的空气”中的内容,课标对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最基本学习要求为: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知道氧气能和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课程标准对本课题要求多属于“了解”、“知道”“初步学习”的层次。
教材分析:人教版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从拉瓦锡定量研究空气的成分出发,使学生了解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同时初步认知了定量研究化学的模型;通过图片——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用途,结合讨论栏目,引入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然后结合实验探究使学生认识了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最后通过实验活动,学生在实验探究中深化对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及性质的认识。
本单元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身边常见的物质—氧气,帮助学生了解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体会科学进步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从化学的角度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初步形成科学的物质观和合理利用物质的意识。
本课题内容有利于联系生活实际,和人类生存关系密切,有利于对学生感悟化学在改善和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所帮助,也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对化学的热爱有很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目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5单元的相关内容,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学生对空气的组成,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的原理,氧气的性质、用途、制法,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如与石灰水反应)等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微粒观、守恒观等等。
初中生好奇心强,对事物的认识逐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初步具备了收集、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为本节课探究学习提供了保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概述空气PPT课件
沙 尘 暴
焚 烧 垃 圾
工厂废气
汽车尾气
三大环境问题
温 室 效 应
雕像受酸雨腐蚀 六十年沧桑变化
酸雨破坏,枝枯叶败
酸雨的 危害
面目全非的雕塑
1979
1981
1983 1985
臭 氧 空 洞
1987
1989
体积分数!
其他气体和杂质
氧气 氮气
二氧化 碳
空气
稀有 气体 其它气 体和杂 质
稀有气体:
氦、氖、氩、氪、氙
总结: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特点:混合物中的各物质之间没有发生 反应,各自保持着各自的性质。
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可以用专门的符号表示。
二、空气的利用
氧气
氮气
空气
二氧化 碳
三、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空气中主要污染物
有害气体: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氮氧化物 粉尘(固体颗粒物) 自然: 火山爆发、地震、森 林火灾 人为: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燃烧; 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的排放; 生活中垃圾的焚烧等
2、空气污染源
3.空气污染的防治
加强大气质量监测; 使用清洁能源; 积极植树造林,增大源自化面积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一:空气
有一种物质你摸不到、看不着、也 抓不住,但是我们却时刻离不开它。 你说这是什么呢?
本节课内容
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利用
空气的保护
一、空气的组成
法国化学家 拉瓦锡
通过实验,拉瓦锡得出了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 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一)空气组成的测定方法
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稀有气体有广泛的用途。由于稀有气体有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3)实验探究: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操作能力。
(4)案例分析:分析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影响因素,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5)巩固提高: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专题复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本章节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的理解,掌握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性质、用途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
1.知道空气的组成,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掌握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了解它们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利用实验、图表、案例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抽象的化学知识;
4.设计课堂小结,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
5.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空气质量,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2.加强实验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
3.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4.增强环保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空气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的理解和记忆;
2.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其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应用;
3.空气质量评价标准及其影响因素;
4.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整合课件 新人教版
体,A不正确;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得到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B正确;水和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正确;酸雨的产生与空
气污染有关,D正确。
关闭
A
解析 答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纯净物
B.空气中的氮气可作为生产氮肥的原料
C.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使用价值
解析 答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5.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了如图所示两 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关闭
关③于中该,停实止验加,有热如,注下射说器法内气:①体红的磷体熄积灭要并多冷于2却4 后mL才,只能有打装开置弹冷却簧后夹,;才②
点可燃读酒出精注灯射加器热内铜气体丝的,可体观积察约到为铜24丝mL由,故红③色错变误成;④黑中色,为;③保停证氧止气加全热
5
答答案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三、氧气的制取和性质 7.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可以燃烧 B.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 C.可供呼吸 D.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关闭
氧气比较活泼,可以支持燃烧,但不能燃烧;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沸点
的不同,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氧气可供呼吸;通常情
解析 答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6.为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甲、乙两个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分 别进行了实验探究。
(1)甲同学:点燃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燃烧停止
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集气瓶中吸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
容积的
。
(2)乙同学:用木炭替代红磷,完成上述实验,发现集气瓶内并没有吸关闭 入(1水)1 ,其(2原)木因炭是燃烧的生成物是二氧化碳气体,瓶内气压。不变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全单元复习课件
浮在水面上迅速(xùn sù)游动,发出嘶嘶声,并有气体产生,向烧杯中滴
入酚汰试液,烧杯里的溶液有无色变红。请你根据上述实验描述金属 钠的性质:
(1)物理性质:(写出四点)
银白色固体(gùtǐ),硬;度小、
熔点(róngdiǎn)低、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
。
(2)化学性质:
易与氧气反应;与水反应。
第三页,共十八页。
氧气
①动植物呼吸 ②医疗(yīliáo)急救 ③金属切割 ④炼钢 ⑤宇 宙航行等
氮• 气氧气、氮①④气食超(d品导àn 充(qcìh)ā氮、o作d稀ǎ防o)有腐实剂验气等车体②的化用工原途料:③作保护气
稀有气体
①作保护气 ②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③激光技术 ④液氦 冷冻机等
第四页,共十八页。
B
C.没有水生成
D.产生氧气的总质量减少
第十一页,共十八页。
B
12、一氧化氮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yǎngqì)反应。实验室收集一
氧化氮的装置是(
)
A
B
C
D
13、某同学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炸裂了,造
成试管炸裂的原因(yuányīn)可能是(
)
A
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③试管口没略向下斜;④忘了
加催化剂;⑤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⑥用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酒
精灯
A.除④外
B. 全部
C.除⑥外
D.① ② ③ ⑤
第十二页,共十八页。
• 二、填空题:
• 1等、物从质氧中气选、择铝适箔当、的二物氧质化填碳空、(硫用粉化、学五式C氧O)2化二磷、氧化铝、二氧化硫
• (1)能使石灰水变浑浊(húnzhuó)的气体是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全单元】》精品PPT优质课件
来测量的。 红磷 + 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 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红磷燃烧的现象。待 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实验现象及水面的变化情况
产生大量白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1/5体积
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1/5
可燃物要求:该物质要足量且在空气中就能燃烧;燃烧后产物是固体。 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探究空气的组成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讨论:
1.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瓶内剩余气体具有怎样的性质?
答:可得出剩余4/5 气体为N2的性质,①不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②难溶于 水。
2.红磷燃烧后生成的“大量白烟”可以说“大量白雾”吗?
答:不能,烟是固体微粒;雾是小液滴。
3.为什么要在集气瓶里放少量的水?
答:防止燃着的红磷溅在集气瓶上,将集气瓶炸裂。让P2O5溶于水中。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全单元】》 精品PPT优质课件
第二课时
第二单元课题1 空气
探究空气的组成
为了搞清楚空气的成分,很多科学家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如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 学家普里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以后各个稀有 气体陆续被发现。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做的实验。
保护空气
温室效应
酸雨
臭氧空洞
保护空气
➢ 1.温室效应
保护空气 ➢ 2.酸雨
高硫煤
二氧化硫
亚硫酸
硫酸
酸雨
保护空气 ➢ 3.臭氧层空洞
1979 1981 1983
1985
1987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总结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氧气(O2):支持燃烧、共给呼吸(都是化学性质)2.氮气(N2)⑴制造硝酸和氮肥的原料⑵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3.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通电时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因此用作电光源。
三、保护空气空气污染物:SO2、NO2、CO、O3、可吸入颗粒物(PM10)、细颗粒物(PM2.5)。
课题2 氧气1.氧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向上排空气法收集)2.氧气不易溶于水(排水集气法收集)实验2-2实验2-3实验现象:空气中:微弱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注意:集气瓶底部水的作用是吸收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讨论实验现象:在空气中发红光,氧气中发白光,都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2-4实验现象:空气中不会燃烧只能加热到红热现象,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1.水(细沙):防止生成的四氧化三铁温度过高使集气瓶炸裂2.铁丝绕成螺旋状:①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②增大受热面积3.细铁丝下面系火柴或木条:引燃铁丝讨论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课题3 制取氧气实验室制氧制取氧气工业制氧:分离液态空气实验室分解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及实验步骤查:检查装置气密性装:向大试管中装入高锰酸钾固体定:将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固定在铁架台上(防止冷凝水回流使试管炸裂)点:点燃酒精灯用外焰给大试管加热收:待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否则收集到的气体不纯)离:将导管从水槽中撤离出来熄:熄灭酒精灯注意:1.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目的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堵塞导管2.先撤离导管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实验室分解氯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实验室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装置:装置1装置2装置2更好,原因是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排水集气法收集到的气体更纯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1 我们周围的空气
感悟新知
知3-讲
易错提示: 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方法: 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来判断,如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
冰水共存物是纯净物。不要被“洁净”“混合”等字词 迷惑。
感悟新知
考向 辨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3-练
例3 下列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
的是( C )
A. 二氧化碳 液氮
B. 洁净的空气 矿泉水
感悟新知
知2-练
解:金属铜具有导热性,加热铜丝,用来引燃红 磷,故A 正确;红磷燃烧结束后,待装置恢复至室温 时再读数,故B 正确;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 一,实验成功的标志为左侧玻璃管内液面约上升到刻 度1 处,故C 正确,D 错误。
感悟新知
知2-练
教你一招:通常采用燃烧法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即反应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物为固体, 从而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倒流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感悟新知
知识点 3 纯净物和混合物
知3-讲
1. 定义 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
的,纯净物是只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感悟新知
知3-讲
2. 区别 纯净物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
质。混合物中含有多种物质,一般无固定的组成和性 质,且各物质只是简单地混合在一起,各自保持自己 原来的化学性质。
① 作保护气;② 食品充氮防腐;③ 作化工原料; ④医疗上可利用液氮进行冷冻治疗等
① 作保护气;② 制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③ 激光技术;④ 液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
感悟新知
知4-讲
易错提示: 1. 氧气可以供给呼吸,但不是氧气浓度越高越好;
氧气能支持燃烧,但其本身不能燃烧,不能作燃料。 2. 稀有气体用于制造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是利用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PPT教学课件
探究点二:保护空气
1.空气的污染及其防止 (1)空气中有害物质 有害气体: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 氮(NO2) 烟尘(可吸入颗粒物) (2)污染的三大类型
SO2、NO2等 氟利昂等 CO2含量增加
酸雨 臭氧空洞 温室效应
2.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煤燃烧排放的烟气CO2 、SO2
2.氧气的检验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这一实验可以用来检验氧气的存在: 将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 木条复燃,则证明瓶内装的是氧气。 讨论:现桌上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 是氧气、空气、氮气、二氧化碳,如何 区别?
二、 氧气的化学性质
1.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即氧气能支持燃烧 ) (助燃性)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探究点一: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氧气的用途:
(1)供给呼吸;(2)支持燃烧
2.氮气的性质和用途 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熔沸点低。密 度:1.251g/L
化学性质 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活泼) 用途:
超导试验车 冷冻剂
制氮肥 化工原料
【易错易混提示】误认为二氧化碳是污染空气的有害 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烟尘和有害气体(如二 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在空气 中含量过多会对人体有害且造成“温室效应”,但二 氧化碳无毒,也不会污染空气,所以它不是污染空气 的有害气体。
1.保护环境、保护空气清洁的有效措施是( B)
S
O2
SO2
注意事项 ①硫用量不要太多,防止生成物对空气造成污 染; ②在瓶底部盛放少量水为了吸收二氧化硫。
3.硫与氧气反应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2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辅导讲义 (新版)新人教版
第2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学员某某:年级:课时数:3课时辅导科目:化学学科教师:第次课课题我们周围的空气授课日期及时段教学目的通过引导学生分析科学家研究空气的实验和自主设计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定性和定量的概念,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掌握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性质,掌握空气的组成;知道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的燃烧中所表现出来的化学性质),认识硫、碳、铁与氧气反应的现象、文字表达式;能说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定义并会判断;5、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及一些化学反应现象,知道氧气在生产和生活中有重要用途。
教学内容知识点一:空气一、空气的组成1、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实验原理:利用过量的红磷在盛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使集气瓶中气体体积减小,压强减小),观察集气瓶中进水的多少,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白烟;②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里,集气瓶内水面上升了约1/5体积。
(3)实验结论:O2约占空气体积的1/5(4)实验注意事项:①装置不能漏气;②红磷要过量;③待装置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2、空气的主要成分和组成: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3、主要组成的性质成分主要性质主要用途氧气化学性质: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潜水、医疗急救、炼钢、气焊以及登山和宇宙航行等加热放出热量化二磷为白色固体,现象应描述 为白烟铁丝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量 铁+氧气−−→−点燃四氧化三铁预先放少量水或细沙三、氧化反应及缓慢氧化氧化反应与缓慢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氧化反应缓慢氧化概念 物质与氧(包括氧气)的反应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不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 举例 所有与氧气发生的反应 铁生锈、食物腐蚀等区别 发生的快慢和激烈程度不同 联系①都是氧化反应 ②都放出热量知识点三:实验室制取氧气 1、 制取方法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氯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原理过氧化氢 ——→ 水+氧气 氯酸钾——→ 氯化钾+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剂状态固态、液态固态固态 反应条件 常温下 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加热气体发生装置收集 装置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向上排空气法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注意:(1)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变成水后,倒流回试管底部,是试管炸裂。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归纳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一、空气成分的研究史法国科学家拉瓦锡最早运用天平作为研究化学的工具,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成分,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
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的结论。
二、空气中氧气成分的测定:1、装置图(见书P27)2、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冒出白烟②、(过一会儿白烟消失,装置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烧杯内的水倒流入集气瓶,约占瓶子容积的1/5。
3、实验结论:说明空气不是单一的物质;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4、原理:表达式:磷(P) + 氧气(O2)五氧化二磷(P2O5)化学方程式: 4P + 5O2点燃2P2O55、注意事项:A、所用的红磷必须过量,如果红磷过少则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B、要等集气瓶(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弹簧夹C、装置的气密性要好(否则测量结果偏小)D、要先夹住橡皮管,然后再点红磷(否则测量结果偏大)。
思考:可否换用木炭、硫等物质?答:不能用木炭或硫(因为木炭或硫燃烧会产生气体,造成瓶内气体体积变化小)。
6、实际实验中,如果测得的结果比真实值小,其原因可能是:A红磷量不足;B装置气密性差;C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三、空气的主要成分(按体积分数):氮气(N2)78%,氧气(O2)21%(氮气比氧气约为4: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CO2)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
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四、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2、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
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点燃自的性质。
五、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溶于水,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化学性质不活泼。
2、稀有气体:无色、无味的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1、造成空气污染的物质:有害气体(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二氧化硫(SO2))和烟尘。
版九年级化学人教版(精炼讲义 课后习题)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我们周围的空气【知识点聚焦】课题1 空气一、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1、最早发现并制取氧气的科学家是瑞典化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
2、第一个对空气组成进展探究的化学家:拉瓦锡〔第一个用天平进展定量分析〕,结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51。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用品〔仪器和药品〕实验装置实验原理红磷 + 氧气−−→−点燃五氧化二磷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瓶内气压减小,从而使烧杯中的水回流到集气瓶。
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2)检查气密性〔手握法〕:3)向瓶内参加少量水,将水面上方空间分成五等分并作记号,关闭止水夹。
4)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并塞紧塞子。
5)待红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翻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并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2)冷却至室温后,翻开止水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51实验分析红磷燃烧停顿,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后,就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实验结论1〕2〕误差分析体积分数小于51的可能原因:体积分数大于51的可能原因:实验反思能否用铁、铝代替红磷?能否用碳、硫代替红磷?对可燃物的要求:4、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成分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气体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 注:1、百分比指的是体积百分比,不是质量百分比2、空气的成分及含量不是固定不变的综合提升:1、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很多,图1所示的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
.实验过程:第一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二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三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翻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51。
请答复以下问题:(1)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含答案)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第1课时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一、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使密闭容器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水倒流入容器内,进入容器内水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2.实验现象:红磷燃烧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的现象是水经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内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_____________。
4.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误差分析(1)测定结果小于1/5:红磷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等。
(2)测定结果大于1/5: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太慢,未及时塞紧瓶塞;点燃红磷前未夹紧弹簧夹等。
6.注意事项(1)红磷必须过量。
如果红磷的量不足,集气瓶内的氧气没有被完全消耗,测定结果会偏小。
(2)装置气密性要好。
如果装置的气密性不好,集气瓶外的空气进入集气瓶,测定结果会偏小。
(3)冷却后再打开弹簧夹,否则测定结果偏小。
(4)如果弹簧夹未夹紧,或者塞塞子的动作太慢,测定结果会偏大。
(5)在集气瓶底加水的目的:吸收有毒的五氧化二磷,防止集气瓶炸裂。
(6)不能用木炭或硫代替红磷的原因:木炭和硫燃烧虽然消耗气体,但是同时也产生了新的气体,测定结果会不准确。
(7)不能用镁代替红磷的原因:镁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与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这样不仅消耗氧气,还消耗了氮气和二氧化碳,使测定结果偏大。
二、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______________占78%、______________占21%、稀有气体占______________、二氧化碳占______________、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______。
三、纯净物和混合物1.纯净物是由________物质组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讲:空气【目标导读】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所占空气总体积的比例;2、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约占五分之一的实验:(1).法国化学家最早提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2).氧气和氮气的化学符号是、。
(3).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原理】在密闭的容器里,利用和空气中的反应,生成固体小颗粒,导致容器内压强减小,水倒吸入容器,占据原来氧气的体积。
我们可根据进入容器里水的体积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消失后,打开弹簧夹,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文字表达式】【注意】液面上升小于1/5的原因:,,。
(4).空气的成分(一般比较固定)空气成分其他气体和杂质分数0.03%3、了解物质分类中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定义,并能对物质进行简单区分;: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组成。
如、。
物质:由一种物质组成。
如、、。
【注意】纯净物都可以用专门的符号表示,你能写出来吗?二氧化碳;水;氧气;氮气;磷;五氧化二磷。
4、空气中各组分的主要用途(1)氧气:(2)氮气:(3)稀有气体:5、主要的空气污染物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如何保护空气资源;【精例导学】◆例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下图。
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右图: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
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
(3)若该同学完成实验过程中发现由烧杯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没有达到理论值,可能存在原因有:;;。
◆例2:下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请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可观察到的主要实验现象是什么?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燃烧后,钟罩内剩余的气体主要是。
请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具备哪些性质?为什么?◆例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雪碧饮料C.河水D.新鲜空气◆例4:常把氩气和氮气混合充入灯泡内使灯泡经久耐用,这是因为氩气和氮气()A.是气体B.没有颜色C.没有气味D.化学性质稳定【能力提升】5.下列气体中会污染空气的是()A.氮气(N2)B.氧气(O2)C.水蒸气(H2O)D.二氧化硫(SO2)6.各校开运动会的田径项目比赛都要用到发令枪,枪响后,看到有白烟产生。
该白烟的主要成分是()A.二氧化硫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五氧化二磷7.关闭止水夹a、b、c,使过量的红磷和木炭分别在盛有空气的等容积的甲、乙两瓶中同时燃烧,如图所示,试回答:(1)燃烧停止并冷却,若打开止水夹a、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若打开止水夹b、c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3)若打开止水夹a、b一段时间后,再打开止水夹c,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 ;8.如图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足量白磷(注:白磷可在40°C温度下即可燃烧),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
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热水(恒温)的烧杯上,进行实验。
试回答:(1)实验过程中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家庭作业】1.空气中按体积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2.在100升空气里氮气的体积大约是()A.78升B.78% C.21升D.21%3.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A.4:1 B.1:4 C.1:5 D.4:54.最早通过实验测定出空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法国的拉瓦锡B.英国的汤姆生 C.瑞典的舍勒 D.意大利的阿伏加德罗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态氧气B、蔗糖水C、洁净的空气D、五氧化二磷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蒸馏水B.雪碧饮料C.河水D.新鲜空气7.澄清石灰水长期敞口放在空气中会变浑浊,这是因为空气中含有()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一氧化碳8.下列氧气的用途是利用氧气可以支持燃烧并放出热量的性质的是()①气焊②动植物呼吸③医疗④潜水⑤宇航A.①②③B.①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9.在治理北京的大气和水污染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B.公共汽车改用清洁燃料车C.禁止使用含硫高的劣质煤D.禁止排放未经处理的废水10.桂林市政府于去年底提出了加快工业化进程的目标。
在发展工业的同时,必须加强对化学污染的防治。
以下气体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A.NO2B.CO C.O2D.SO211.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
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12.不会加剧酸雨、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的是()A.使用太阳能淋浴器B.燃烧煤C.超音速飞机尾气排放D.使用氟利昂作制冷剂13.下面这些物质是同学们在家庭生活中经常用到的,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矿泉水B.纯碱(Na2CO3) C.加碘盐D.食醋14.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A.煤炭燃烧B.燃放烟花C.光合作用D.汽车尾气15.为了防止食品腐烂变质,在包装食品时可以采用真空包装或充入保护气的方法。
对于一些易碎的食品,常常充入氮气防腐,原因是。
家长签字:【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二讲:氧气【目标导读】1、了解氧气的主要性质:(1)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色味,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气体。
液态或固体时颜色为色。
(2)化学性质:氧气是一种性质的气体,一定条件下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同时放出热量。
【注意】做铁丝与氧气反应实验前①为什么在瓶底放一些水或铺一层细沙?①实验前,将铁丝缠绕在火柴梗上,火柴的作用是。
①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是。
2、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物质的反应剧烈氧化,如燃烧3、氧化反应:物质与发生的反应缓慢氧化,如,,【精例导学】◆例1:关于氧化和化合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所有氧化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②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③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化合反应④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一定是氧化反应⑤化合反应就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A. ① ④B. ① ⑤C. ③ ⑤D. ② ④◆例2:下列关于氧气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 .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C .氧气极易溶于水D .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例3:对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石蜡在氧气中燃烧时,有水和二氧化碳生成B .硫在氧气中燃烧时,火焰呈蓝紫色,生成无气味的气体C .红磷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一种红色固体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例4: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四瓶无色气体的方法是先用 分别伸入四个集气瓶中,若 时为氧气, 为空气,的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再向两瓶气体中 ,若 是二氧化碳,无现象的是氮气。
◆例5:有关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预先在集气瓶底放少量水或细沙,目的是 。
(2)实验前,将铁丝缠绕在火柴梗上,火柴的作用是 。
(3)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目是 。
◆例6:下列化学反应中,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的是( ) A .氧化汞 汞+氧气 B .乙炔+氧气 二氧化碳+水C .铜+氧气 氧化铜D .氧化铜+氢气 铜+水【能力提升】7.为了让灯泡通电发热时,消耗灯泡内的氧气,达到保护钨丝的目的,通常在白炽灯泡里的玻璃柱上涂有一层物质,该物质是( )A .红磷B .氧化汞C .二氧化锰D .氯酸钾8.理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
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加热 点燃 加热 加热A.木灰B.硫磺C.铁丝D.红磷9.把下列符合题意要求的序号写在横线上:①二氧化碳①二氧化硫①氧气①三氧化二铁①四氧化三铁①五氧化二磷①稀有气体。
(1)通常用作保护气和通电时发出有色光的是;(2)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3)白磷燃烧产生的白烟是;(4)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是;(5)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且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是;(6)有刺激性气味,且对空气构成污染的气体是;10.写出下列反应的部分文字表达式,并确定反应类型。
(1)硫+ 氧气→ ;反应。
(2)磷+ 氧气→ ;反应。
(3)铁+ 氧气→ ;反应。
(4)蜡烛+ 氧气→ ;反应。
11.右图是同学们在探究氧气性质实验中改进的实验装置图,你认为乙装置中加入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_;简要回答甲、乙两个集气瓶中液体的作用: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两种物质产生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C.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D.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13.有A、B、C、D 四种物质。
A 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B 在A 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D 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把 D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试判断A、B、C、D 各是什么物质。
A._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14.氧气的A、B两个集气瓶(A瓶口向上,B瓶口向下),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由瓶口伸入瓶底,发现木条复燃,且在A瓶中比在B瓶中燃烧更旺,时间更长。
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如图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a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不能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家庭作业】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铁生锈B.冰融化成水C.铜丝弯曲D.酒精挥发2.下列关于氧气用途描述错误的是()A.氧气用于医疗治病救人B.氧炔焰用来焊接或切割金属C.液氧制成炸药,用来开山采矿D.氧气是我们常用的燃料3.下列物质可用来作制造烟雾弹的原料的是()A.木炭B.硫C.磷D.铁4.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A.氨气+水+二氧化碳−−→碳酸氢铵B.水−−→−通电氢气+氧气C.锌+硫酸−−→硫酸锌+氢气D.镁+氧气−−−→点燃氧化镁5.下列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的有()A.水+二氧化碳−−→碳酸B.氧化汞−→−∆汞+氧气C.甲烷+氧气−−−→点燃水+二氧化碳D.碳+氧气−−−→点燃二氧化碳6.通常情况下,对氧气的化学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A.非常活泼B.比较活泼C.极不活泼D.无法确定7.木炭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木炭不溶于水B.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C.木炭是黑色的固体D.木炭的质量小于同体积的煤块8.比赛用发令枪打响后,产生的白烟主要是()A.二氧化硫B.氧化镁C.五氧化二磷 D.二氧化碳9.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自来水制成蒸馏水B.铁铸成锅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D.铝制品表面出现凸凹不平的白色斑点10.硫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A.硫粉逐渐减少B.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放出大量的热11.下列关于氧气化学性质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的白色气体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C.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光D.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12.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最简单的方法是()A.向瓶内倒人澄清的石灰水、振荡B.试验三种气体的溶解性C.用燃着的木条伸人集气瓶内D.测定三种气体的密度13.下列反应不是缓慢氧化的是()A.铁生锈B.酿造酒醋C.食物腐烂D.木材燃烧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B.铁丝在空气中红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C.硫只有在氧气中燃烧才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两种物质产生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化合反应B.氧化反应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合反应C.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D.蜡烛的燃烧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16.将镁带、铁丝、木炭、硫粉、红磷在氧气中点燃时,能观察到的共同现象是()A.都发光发热 B.都有明亮的火焰 C.都生成气体 D.都有浓厚的白烟17.举出日常生活中的两种缓慢氧化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