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的概念

合集下载

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

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
•一是工程项目的设计,是指在某一特定地段上的形体创造;
•二是系统设计,即考虑一系列在功能上有联系的项目的形体;
•三是城市或区域设计,包括了区域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旧区更新改造保护等设计。”
1.1城市设计的概念——理论性概念
2.关注行为和环境的城市设计——小组10(Team 10):
►提出的“门阶哲学”强调城市设计中以人为主体的微观层次。
►我国学者普遍认为,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直到专项规划中都包含城市设计的内容,城市设计始终是城市规划的组成部分,贯穿在城市规划的每个阶段
►城市设计关注的是人与城市形体环境的关系和城市生活空间的营造,内容具体而细致。环境效益是城市设计追求的主要目标。
1.4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的关系
•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的关系
1.3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定性标准
►纵观世界城市建设发展历史,成功的街道、空间、村落、市镇和城市往往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宜人的空间尺度、视觉愉悦、使用方便、富有历史文化内涵就属于人所公认的环境优点。
1.3城市设计的评价标准
•定量标准
•定量的城市设计标准通常以条例法规形式表达。
►如1969年,美国城市土地研究所与联邦住宅局合作推出了一套控制土地使用强度的体系(LUI:land use intensity)
►定性标准
►(1)可识别性
►指应具有明显的感性特征,便于识别,易于记忆,生动而引人注意。
►建筑上的国际式破坏了许多地方传统,曾经与众不同的建筑也因为照搬抄袭而湮没,所有的城市和城市建设看起来都差不多。因此,人们认为设计师应尽量设计出反映不同区域的差异或建筑使用功能的不同形式,例如居住建筑、商业建筑或市政建筑的不同语汇。
•定性标准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

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

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4个方面:(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不同之处,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二是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考试重点城市设计的概念:诚实设计以城镇发展和建设中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目的,运用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人、自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行的研究和设计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区别:(1)城市规划具有战略性,它着重研究城市土地的综合组合,寻求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综合平衡;城市设计具有战术性,它主要研究的是城市物质形态环境,内容比较具体、细致,属微观方面(2)城市规划偏重于二维,是对城市功能结构的合理安排布局;城市设计偏重于三维,是对城市空间环境的塑造(3)城市规划一般采用“自上而下”的思维方式;城市设计是“自下而上”的思维方式城市设计与城市建筑的区别:(1)就研究对象而论,建筑设计解决使用功能,城市设计关心建筑与建筑及其环境之间的关系,即关心整体环境质量(2)城市设计强调公众参与,建筑设计以精英的方式出现,以业主自身的价值取向为目标(3)城市设计关注大范围环境质量,表现为“面状”、“线状”的整体性,建筑设计只是城市环境中的点状个体P26(论述)古罗马城市设计主要有三方面特征:(1)享乐主义特征(2)实用主义特征(3)炫耀主义特征中世纪城市主要可分为三种类型:(1)要塞型(2)城堡型(3)商业交通型P60(看表)卡米洛·西特,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伊利尔·沙里宁提出“体形环境”的概念,归纳总结出三方面的城市建设原则:(1)表现的原则。

即城市设计要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2)相互协调的原则。

即城市和自然之间,城市各部分之间,城市建筑群之间要相互协调(3)有机秩序的原则。

是“宇宙结构的真正原则”,是协调指导一切原则的最基本原则视觉连续:卡伦认为,当我们以恒定的速度步行通过城镇,城镇景观总以一系列突现或隐现的方式出现,这种视觉现象称之为视觉连续空间的两种方法:减法空间,加法空间城市的四大活动:居住、工作、游憩、交通日本著名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丹下健三提出最具代表性的城市轴理论的基本构思(1)变封闭型单中心城市结构为开放型多中心城市结构(2)变向心式同心圆城市发展模式为环形交通轴城市发展模式(3)城市摆脱旧区向东京湾海上发展城市景观归纳为:道路、边缘、地域、节点、标志(P134有名词说明)城市空间总体上可分为: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及其二者的交汇空间三大类P98:1、2、4城市设计可分为:概念性城市设计、策略性城市设计、务实性城市设计(1)概念性城市设计采用城市设计竞赛方式,目的是选择能够满足城市发展功能需求(2)策略性城市设计强调以解决问题为目的,这包括一般性问题和特殊性问题(3)务实性城市设计是针对规划实施项目的城市设计,按其实践开展的不同价值取向和专业特点,可分为开发型、保护与更新型、社区型(4)保护与更新型城市设计(n explain):主要针对的是城市建成区中的建设活动,与开发型不同的是,保护与更新型城市设计强调的是一种渐进的城市物质环境改善。

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

城市设计的基本概念
特点:城市形态表现着规则的用地、严谨 的构图、鲜明的等级和全面的计划,几何形式 很强。
4、“交替发展”----城市设计的规 律
虽然城市大体上有这两大分类,但大多数 城市是两者兼有之,不是能够完全分得开的。 由聚落式的村屯“自下而上”逐渐发展,经过 了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自身的 体系和秩序。以后,这类城市的发展、规划与 设计是以其固有的体系和秩序为前提,再发挥 人为的作用,“自上而下”使之成为布局合理、 功能齐全的现代城市。
其主要类型包括:街道空间、 城 市广场、城市滨水空间、重要节点地块。
4、城市设计的类型----三种类型
(1)开发型城市设计(Urban Development Design)
(2)保护型城市设计(Urban Conservation) 和城市更新(Urban Revitalization)
(3)社区设计(Community Design)
这类城市一般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 上”两者兼容并蓄,是符合特定条件下城市发 展需要的。
“自上而下”的城市在设计上的控制较严格, 必须遵循特定的法则和模式;而“自下而上” 的城市在设计上就显得灵活、自由,因地制宜 和随机应变。
城市设计就是基于这样的假设,城市环境 是能够被设计的,特别是现代城市尤其需要设 计。无论哪类城市,只要经过良好的设计和再 设计,其环境就具有“适居性”,反之不然。
特点:城市形态自由灵活、有机多变;体 现出一种“约定俗成”的群体控制规律、“渐 进的城市设计”思想;其自由发展的程度也是 相对而言的。
3、“自上而下”----城市设计的发 展
“自上而下”的城市是指主要按人的主观作 用、人的思想观念、宗教信仰、或某一统治阶 层的理想模式建设的城市。它通常以一种法定 的设计准则,在严格的控制和要求之下进行建 设实施。因此也被称为“人造城市”,它是一 种控制机制下的建设方式,一般在集权统治的 社会制度下“自上而下”而形成的城市较多。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讲义
“城市设计”一词是由Urban Design/City Design翻译而来。顾名思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设计。
城市设计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说法。城市设计的概念具有不明确性,学术界对其的认识和 理论及研究多种多样。
一般的共识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 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
弗洛伦萨
威尼斯
1 历史发展:
5、欧洲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欧洲到了中世纪,城市开始作为主教与国王的活动中心兴建起来。中世纪城市是以一种“渐 进主义”的方式自发成长起来的。欧洲到了中世纪,城市开始作为主教与国王的活动中心建 立起来。有关学者研究,中世纪的城市主要分为三种类型:
要塞型:由罗马帝国遗留下来的军事要塞居民点发展而来
1 历史发展:
3、古罗马时期城市设计
古罗马的广场也是这一时期 城市设计的重要内容,功能 除了希腊时期的集会、市场 职能外,还包括审判、庆祝、 竞技等。其中罗马城中的广 场群最壮丽辉煌,其四周一 般多为庙宇、政府、商场。
1 历史发展:
伊斯坦布尔中心区及索非亚大教堂
4、中古时代伊斯兰国家的城市设计
早期伊斯兰文化几乎没有城市平面的规划准则,惟一可 以识别的空间规则和秩序就是清真寺及其周围的教民住 区,这是当时伊斯兰城市社会生活的唯一核心。到相对 成熟的城市平面。
市场 卫城
奥林匹翁神殿
1 历史发展:
2、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卫城内各个建筑都处于空间的重要位置,既 考虑到置身其中的美,同时也考虑到从卫城 周围仰望她的景观效果。
1 历史发展:
2、古希腊的城市设计
希波战争前,希腊的城市多为自发形成,城 市空间、街道系统均不规则。公元5世纪, 希波丹姆所作的米利都城重建规划,在西方 首次系统采用正交的街道系统,形成十字格 网,建筑物都布置在格网内。城市中心有分 区,广场那个呈规整形状。十字格网这一系 统被公认是西方城市规划设计理论的起点。 标志着一种新的理论和实用标准的诞生。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城市设计概论复习资料第⼀章1.城市设计的概念、定义、研究内容,可以分为理论性概念和⼯程实践性概念两种。

2.城市设计的概论总结:城市设计以城镇发展和建设空间组织的优化为⽬的,运⽤跨学科的途径,对包括⼈、⾃然和社会因素在内的城市形体环境对象所进⾏的研究和设计。

3.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的关系:1.城市规划为城市设计提供指导和框架。

2.城市设计为城市规划创造空间和形象。

3.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继续和具体化。

4.城市设计与详细规划:1.)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是在总体规划指导下对局部地段的物质要素进⾏设计,但城市设计⽐较偏重空间形态,⽽详细规划则⽐较偏重操作,关注定位和定线。

2.)从重点上讲,详细规划更偏重于⽤地性质,建筑道路等两边的平⾯安排,⽽城市设计更侧重于建筑群体的空间格局,开放空间和环境的设计,建筑⼩品的空间布置和设计等。

3.)从内容上讲,详细规划更多涉及⼯程技术问题,体现的是规划实施的步骤和建设项⽬的安排,考虑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建筑与市政设施⼯程的配套,投资与建设量的配合,⽽城市设计更多涉及感性认识及其在⼈们⾏为,⼼理上的影响,表现为在法规控制下的具体空间环境设计。

4.)从⼯作深度上讲,详细规划常以表现⼆维内容为主,成果偏重于法律性的条款,政策,⽅案和图纸则居于次要地位。

⽽城市设计多图⽂并茂,图纸,⽂本,导则均在其中起重要作⽤,且具有⼀定的实施操作弹性和前瞻性,并附有充分的具体三维直观效果的表现图纸,成果较详细规划更细致。

5.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城市设计以多重委托⼈和公众作为服务对象,更多反映社会公正和环境共享的准则,超出了⼀般建筑功能,造价,美观等内容。

建筑设计基本上取决于设计者本⼈和项⽬业主的⽬标价值取向。

6. 1999年国际建协⼤会通过《北京宪章》。

以及具有中国特⾊的旧城。

“有机更新”论,“⼭⽔城市”论,绿⾊城市设计概念以及⼀批成功实施案例等已经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

第⼆章城市的定义:形成固定的商品交换居民点。

城市设计概念

城市设计概念

城市设计一般包括总体城市设计、片区城市设计、地段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四种类型。

一、总体城市设计是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景观形象进行的设计。

内容包括: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基本定位、景观形象总体目标;确定城市空间格局和形态,明确城市天际线、轮廓线和景观视廓控制要求;划分特色风貌保护区、特定景观环境控制区,明确管控原则、色彩基调、建筑高度等要求;组织城市开敞空间,建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与景观系统;提出城市设计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二、片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局部地区进行的系统的空间形态和景观形象的设计。

片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明确片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定位;发掘和提出片区的历史肌理和景观资源要素;构建空间景观格局,综合分析片区内的轴线、节点、特色区域等,明确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确定视廊保护要求;明确主要街道立面要求。

三、地段城市设计是对具体城市街区、地段和地块的空间形态、景观环境、建筑空间等进行的详细安排与设计。

地段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优化街区、地段的空间形态,完善公共场所和空间布局,明确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小品及人文活动场所所管控要求:明确地段和地块建筑空间的组织,规定建筑群体组合和建筑的退线、型体、风格、体量、高度、第五立面和色彩等要求。

四、专项城市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城市户外广告、店铺招牌、公共标识、夜景灯光、城市雕塑等特定要素或特定系统编制专项城市设计。

现代城市主导产业类型: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物流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体系、航空航天信息系统、新能源。

吕梁新区产业定位:与主城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依托优越地理、交通区位条件,重点推荐物流商贸、金融办公,休闲度假,商业服务,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

城市设计控制的概念和内涵

城市设计控制的概念和内涵

都会规划导则的修正方案
4. 城市设计控制的策略构成
城市设计策略:目标-原则-导则
尽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设计控制的策略范畴不太一致,但一项完整的城市设计策略往往包括目标(objectives)、达到目标所需遵循的原则(principles)和导则(guidelines)作为构成元素。 ຫໍສະໝຸດ 城市设计导则:规定性和绩效性
建筑形式:虽然周围住宅的建筑形式较为一致,但并不具有历史和建筑价值,因而允许开发项目的建筑形式具有独特性,但需考虑与北侧庄园的景观协调关系。
绿化景观:保留基地内的树木,景观设计和植物配置宜结合北侧庄园选择有关主题。
3. 城市设计控制的策略范畴
由于自然环境条件和建成环境特征不同,各个城市的总体城市设计策略也会有所侧重。以整体城市设计为依据,可以进一步编制专项的和局部的城市设计。专项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形态和景观的重要元素,制定更为专门的城市设计策略,比如城市高度分区、街道景观和广告标志的设计控制。局部城市设计是针对城市中具有重要或独特品质的地区,制定更为详尽的城市设计策略,比如具有重要景观价值的滨水地区和城市中心地区等。
从高密度的中心地区到低密度的边缘地区,采取合乎条理的建筑高度轮廓的级差。
新发展应与周围环境保持和谐,特别是在新镇的边缘部位
维多利亚港两岸的山体轮廓的视域保护建议
(从九龙看港岛)
港岛的滨水高度轮廓(从九龙看港岛)
滨水地区作为特别设计控制区的建议范围
1991年香港都会规划导则提出保护山体轮廓的概念
城市设计导则的第二轮公众咨询文件围绕五项主要议题,分别是香港各个区域(如港岛和九龙、新镇、乡村地区和维多利亚港周边地区)的高度轮廓、滨水地带发展、城市景观(涉及开放空间、历史建筑保存、坡地建筑)、步行环境(步行交通和街道景观)、缓解道路交通所产生的噪声和空气污染。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和作用1.城市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根据城市发展的总体目标,融合社会经济文化心理等主要元素,对空间要素做出形态安排,制定出空间形态设计的政策性安排。

2.城市设计的作用: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从城市空间总体构图引导项目设计。

②城市设计的重要作用还表现在为人类创造更亲切美好的人工与自然结合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促进人的居住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

3.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①区域-城市系统阶段。

1从区域的角度构筑城市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交通系统;2从区域的角度进行大范围的自然环境设计——区域景观、生态系统。

②城市总体规划阶段。

注重:1城市整体社会文化氛围的研究与策划;2实现城市性质与城市形象的衔接3进行城市尺度的物质框架景观规划4进行城市尺度三维空间形态概念规划。

③详细规划。

可分为:1群体建筑空间设计;2单体细部设计及周围环境的设计。

局部地段的设计是组成城市整体文化风貌与景观的有机元素。

二城市设计的内容及类型1.城市设计的内容:①空间关系:城市设计的空间内容包括,土地利用、交通和停车系统、建筑体量和形式、敞空间的环境设计。

②时间过程:城市设计是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空间形态、结构、人们的活动、文化观念、政策内容等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城市设计为适应新的要求进行调整,但也应该保持某种程度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③政策框架:作为一种管理手段,城市设计的目的是制定一系列指导城市建设的政策框架。

2.城市设计的类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开发区设计、城市中心设计、城市广场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设计、城市滨水区设计、城市居住区设计、城市园林绿地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城市旧区保护与更新设计、大学校园及科技研究园设计、博览中心设计、建设项目的细部空间设计。

3.城市设计的层次性:①城市设计目标的多重性;②城市设计内容的多重性;③城市设计理论体系的多重性;④城市设计工作范畴的多重性三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城市空间设计理论:①图底理论②链接理论③场所理论2.城市设计的方法:①调查的方法——基础资料的收集、视觉调查、问卷调查②评价的方法——加权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③空间设计的方法——典范思维设计方法、程序思维设计方法、叙事思维设计方法。

城市设计的理念、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

城市设计的理念、基本要素和基本方法
精品课件
4.1.2 城市设计的理念
1 城市设计的理念 ❖ ⑴ 体现城市性质,注重文化传承 ❖ ⑵ 设计尺度应与城市规模相适宜 ❖ ⑶ 突出城市特色,重塑城市形象 ❖ ⑷ 强调以人为本,满足市民社会生活需要 2 城市设计的原则 ⑴ 城市设计的一般原则
张庭伟(2001)提出城市设计的三项原则:①城市设计 的文脉性;②城市设计的社会性与公众性;③城市设计的累 积性。一个城市的规划,对该城市发展的论证,都必须从该 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在城镇体系中的地位去全面分析。一 个地段的城市设计一定要放在该地段所处周围地段的背景中 去分析、构思,这就是文脉性。
❖ 许溶烈认为,城市设计需要综合处理设计环境的社会、经 济、文化、功能、技术、审美和自然条件等各方面的制约因 素,为人们传造一个舒适、方便、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 境和社会环境,以满足在物质和精神、生理和心理诸方面的 需要,城市设计也是一种行政管理手段。
❖ 张京祥(1996)认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整体社会文化 氛围设计,偏重于城市形象研究与策划,表现在城市设计思 想中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尊重和把握,表现在城市设计手法 中对原有社会文化要素的有机组合,表现在城市设计操作中 对其形成机制的促成。
第4章 城市设计的理念、基本要素
和基本方法
❖ 4.1 城市设计的理念 ❖ 4.2 城市设计的基本要素 ❖ 4.3 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
精品课件
4.1 城市设计的理念
❖ 4.1.1 城市设计的目标和基本特征 ❖ 4.1.2 城市设计的理念和原则 ❖ 4.1.3 城市设计与城市文化 ❖ 4.1.4 旧城中传统空间的城市设计
❖ ① 重视设计过程的思想;
❖ ② 为了使城市设计成功,它必须服务与社区中的人, 同时这个过程必须包括反馈技术。

《城市设计》教案-1

《城市设计》教案-1
设计工作,它必须融合到城市规划各阶段、 各层次的设计中去。
⑵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深化和具体化。
❖ 城市设计的内容比较具体而细致,具 有较多文化和审美的含义。
❖ 城市设计能更具体、形象地处理城市 空间的物质形态关系,更详细地指导 项目的具体实施。
2.二者的区别:
⑴现代城市规划的内容所及要远远超出城市 设计的对象范围。
❖ 形体环境论:认为城市设计是从三维角 度对城市形体环境的设计或对公共环境 的设计。
❖ 建筑论:认为城市设计是对空间秩序的 创造,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是大规 模的建筑设计或是建筑学的扩展。
❖ 规划论:认为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个 阶段或一个分支,是城市规划的深化或具 体化。
❖ 管理论:认为城市设计是政府职能的一部 分,是运用法律手段对城市的综合控制。
单功能空间
建立多功能空间
四、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1.二者的联系: ❖ ⑴都是对形体环境进行设计; ❖ ⑵城市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先导; ❖ ⑶建筑设计一旦接受了城市设计的指导或制
约,它便成为城市设计的延续和组成部分; ❖ 因此,二者是从属、主次关系。
2.二者的区别:
❖ 建筑设计——倾向于建筑单体设计(对环 境的考虑常缺乏整体观念)。
第二节 城市设计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城市设计的相关学科 ❖ 城市设计的学科定位 ❖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 ❖ 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
一、城市设计的相关学科
主要包括城市科学中的其他学科:
❖ 1.城市规划
城市❖规2.划建—筑—学是城市科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包括 以建筑下❖学四3.—方景—面观是的建研内筑究容学建:筑社物会及规其划环、境经的济科规学划,、其形目体环 境的景规是观❖划创建4.、 造 筑市学政 融政—策 技工—确术程偏定与学重。艺于术建为筑一外体部的空形间体的环形境体形环态境。质

城市设计概念

城市设计概念

城市设计一般包括总体城市设计、片区城市设计、地段城市设计和专项城市设计四种类型。

一、总体城市设计是对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景观形象进行的设计。

内容包括:确定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明确城市风貌特色基本定位、景观形象总体目标;确定城市空间格局和形态,明确城市天际线、轮廓线和景观视廓控制要求;划分特色风貌保护区、特定景观环境控制区,明确管控原则、色彩基调、建筑高度等要求;组织城市开敞空间,建立城市公共空间体系与景观系统;提出城市设计实施的措施和建议。

二、片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局部地区进行的系统的空间形态和景观形象的设计。

片区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明确片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色定位;发掘和提出片区的历史肌理和景观资源要素;构建空间景观格局,综合分析片区内的轴线、节点、特色区域等,明确各部分之间的空间关系,确定视廊保护要求;明确主要街道立面要求。

三、地段城市设计是对具体城市街区、地段和地块的空间形态、景观环境、建筑空间等进行的详细安排与设计。

地段城市设计的内容包括:优化街区、地段的空间形态,完善公共场所和空间布局,明确园林绿化、道路交通、市政设施、环境小品及人文活动场所所管控要求:明确地段和地块建筑空间的组织,规定建筑群体组合和建筑的退线、型体、风格、体量、高度、第五立面和色彩等要求。

四、专项城市设计:可根据实际需要,对城市户外广告、店铺招牌、公共标识、夜景灯光、城市雕塑等特定要素或特定系统编制专项城市设计。

现代城市主导产业类型:文化创意产业、金融业、物流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电子商务、大数据体系、航空航天信息系统、新能源。

吕梁新区产业定位:与主城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依托优越地理、交通区位条件,重点推荐物流商贸、金融办公,休闲度假,商业服务,全面发展现代服务业。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
2、乡郊地区
乡郊地区的建筑物高度、结集程度和建筑外形,应与乡郊环境和现有发展(例如传统乡村)和谐协调。 应鼓励采用不同的建筑风格,以免发展项目流于刻板或单调,同时应避免兴建与附近环境互不协 调的突兀建筑物。
(二)功能多元化
沿海旁应预留用地作文娱、旅游相关、康乐和零售用途。应借多元化的活动和功能,为海滨注 入生气,营造享乐气氛。应鼓励在海旁进行富视觉趣味和可吸引人观赏的活动。如可行的话, 应为一些静态的活动,例如钓鱼和放风筝,提供方便。应避免海旁区出现会间断海滨长廊的不 协调土地用途,例如货物装卸区,以及一些位处海边会在视觉上和实际上构成障碍的大型基础 设施。应辟设连贯的海滨长廊,让公众消闲遣兴,可以踱步、缓跑、踏单车、垂钓作乐,甚至 闲坐其间,各适其适。应鼓励在海旁加入一些富趣味的聚脚点,例如园景美化设施、休憩处、 观景区、步道和小码头,令海旁地区更添活力。
(2) 行人道的宽度和路面
行人道应有足够宽度以容纳人流和街道装置,并须为公用事业设施、树木/环境美化设施额外预留空间。在城市旧区,行人道宽度不足以应付目前的需 要,故此,在进行重建时,应设法把建筑范围后移或缩减平台覆盖范围,以扩阔这些行人道。在新发展区,则应有设计优良和较为宽阔的行人道,以 创造高质素的行人环境。行人道的阔窄在定案前,应先谘询公用事业公司和相关政府部门等,务求在规划时预留的行人道阔度足以完全符合所有需求。 行人路面应该美观悦目和富吸引力。在可行的情况下,应尽量铺筑高质素的行人路面,例如用地砖铺砌图案、用砖或石铺砌路面。
(六) 园景设施和休憩用地的供应
向内陆的一面应设有休憩用地,以吸引游人进入。每隔一段距离,亦应有休憩用地连接海滨,以产生连贯性和观景看透度。休憩用地应按 不同大小分布。如果情况适合,可考虑辟设一些较大的休憩用地,以供公众聚会或举办文化和社交活动。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

2.城市设计的简要历程 ——城市设计概论
2.1 城市原型理论 2.1.1 神秘主义——宇宙城市原型
例:北京紫禁城/《周礼·考工记》王城模式 印度曼陀罗城市形态 巴洛克城市模式
➢ 城市物质形态注重围合、方位、通道、入口的意义,具 有一种普遍性的等级秩序和规划格网
➢ 空间和礼仪本身就是一种具有高度内聚力的行为规范 ➢ 深层价值取向:秩序、稳定、统治及行为与城市形态之
高、功能主义
2.城市设计的简要历程 ——城市设计概论
2.1 城市原型理论
2.1.3 自然主义——有机城市原型
例:自下而上形成的城镇
英国新城/现代城市更新
➢ 影响较小、但最为流行的城市形态理想
➢ 有机体——自动平衡、动态、持续变化、“自适性”、“自 组织性”

城市形态的辐射布局、环状绿带、焦点中心、自由拓扑线形、 开放空间,(《明日的花园城市》)
1.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设计概论
1.1.2 对城市设计的诠释
一项完整的城市设计 (无论是总体的还是局部的)往往包括 目标(objective)、达到目标所需遵循的原则(principles)和采 取的导则(guidelines)作为构成元素。——“目标—原则— 导则”构成完整的逻辑关系。
1.城市设计的概念与内涵 ——城市设计概论
1.1.1.1观念和行动
——城市究竟是理性的设计结果还是感性的、自发的形成过程? 1. 即城市的形成过程本身充满着复杂性和矛盾性,即使是在
自发形成的城市和城市局部,它的形成过程也始终受到当 地建设者和居住者的特定观念(诸如对风水的认识、对崇拜 物的理解)所支配,使其成为具有当地特色和居民所喜爱的 城市。 2. 现代城市的发展规模和速度,己经远远超过历史上城市的 尺度和概念,它势必要在某种约定的规则中进行城市建设 活动,这也是城市规划乃至城市设计会随着城市发展而逐 步纳入城市形成的过程中之缘由。 3. 一个古老的法则和要求,即在强制性控制开发的同时应留 有多样化创造和多次完善的兼容性。

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方法模板

城市设计理论及其方法模板
微观城市设计针对城市近期需要建设或改善的城市设计小区,进行 具体的形体、空间与环境的设计。
(2)、调查研究
1、现状调查研究:区位关系、现有基础、主要特征 2、社会调查研究:地方习俗、传统生活形态 3、设计条件研究:交通条件、城市定位、用地形状、周边环境景点
(3)、工作内容
城市设计是一个完善的体系,从整体空间环境入手,以整体的全面的 分析研究为依据,确定城市设计的工作内容。
4、以城市中心广场为结点,利用预留的绿化广场用地营造集绿化、游憩、 广场、雕塑为一体的文化广场,并综合考虑尺度、形状、质感等因素,突 出标志性的视觉中心作用。
5、结合生活性道路设置步行商业街和商业广场,集景观、购物、休闲、地下停车 场于一体;疏缓商业街区的拥挤,调节人们的情绪和心理,真正将商业、购物环境的 品质从实质上得以提高,以增强该商业街区的吸引力和其土地价值,使之成为城市功 能的重点地段。
2、强调人在城市中主人翁的地位──以人为本。 在街道城市设计中体现以人为本,强调人在城市中的主人翁地位。从
人的角度出发,满足人的各种生理和心理需求,努力创造可以吸引广大 市民的城市洪空间。处处为人着想,从宏观到微观充分满足使用者的需 要,这样才能吸引人,给人留下美好的印象,才能真正达到街道景观设 计的目标――为人提供舒适优美的交通空间。 ①满足生理要求──日照、通风、采光、防灾、安全
为了研究与管理方便,我们把 城市设计用以上图表来表达
内容——城市设计的研究内容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城市自然景观、城市人工
景观和城市人文景观。城市自然景观是城市中所包含的自然山体、丘陵、农田、 绿地、河流等要素为主的景观。城市人工景观是指城市中人工构筑的实体建筑 物(构筑物)及其空间环境。城市人文景观包含城市历史、文化民俗、城市活 动等内容,对城市人文景观的研究不仅应包含这些人文活动,而且应包含这些 人文活动所限定的空间场所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是规划师、建筑师等设计师,运用多种综合手段,为提高居住在城市中的人生活质量所作的设计。

具体地说,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的,目的是改善整体或局部环境的质量,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是城市规划的延伸和具体化,是深化的环境设计,为建筑设计做出指导性的工作。

城市设计可以贯穿城市建设的全过程,大到一个城市的总体设计,小到一个特定的空间场所,一个广场、一块绿地、一个小品。

1、城市设计的目标城市设计的目标应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充分体现社会公平,强调为人服务的目的。

2、中世纪欧洲的城市设计中世纪时期:自然经济的农业占统治地位,城市规模小,空间封闭,尺度宜人。

产生了“基于理性原则的城市设计”。

19世纪末奥地利建筑师——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第一人的卡米罗.希特)考察了大量中世纪欧洲城市的广场和街道,在他的《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总结归纳了适应当时城市建设的艺术原则。

典型案例:佛罗伦萨、威尼斯、锡耶纳3、霍华德——田园城市4、柯布西耶——光明城市300万人口的明日城市,采用现代化的几何构图形式,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规划的中心思想是疏散城市中心、提高密度、改善交通、提供绿地、阳光和空间;5、城市设计的层次1)宏观城市设计:宏观城市设计主要侧重对城市整体形体空间和环境的分析与研究。

①确定城市空间形态结构;②构造城市景观体系;③布置城市公共发展空间;④设计城市竖向轮廓。

2)中观城市设计:中观城市设计是直接与规划管理结合的阶段,其确定的标准和导则可直接指导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是城市设计最重要的一个阶段。

中观层次的城市设计依据宏观层次的城市设计的原则,确定城市设计分区的具体范围,并从空间布局、功能分区、建筑设计和交通组织等方面提出具体的城市设计的政策和标准。

eg:城市空间轴线设计、城市滨水区、历史地段、城市中心区等城市设计。

3)微观城市设计:微观城市设计微观城市设计则是针对城市近期需要建设或改善的城市设计小区,进行具体的形体、空间与环境的设计。

Eg:城市广场、住区城市设计6、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之间的相同点与区别共同点:①基本目标和指导思想的一致性;②都具有综合性和整体性的特点;③在工作方法上都需要多部门、多专业的协调与合作区别:城市设计的特点----战术性、微观、三维、形体环境、设计性质、指导性质城市规划的特点----战略性、宏观、二维、社会经济环境要素、计划性、法定性。

7、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之间的关系(1)城市设计通过以下环节指导建筑设计:定位——为建筑之间建立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关系,确定主次,协调交通,满足功能。

定量——控制容积率,协调场地的空间容量、尺度、视线等。

定形——确定建筑的高度和体积。

定调——确定建筑的色彩、风格和格调(2)建筑设计应具备以下城市设计思想:整体观念——把建筑看成是城市物质形体环境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服从整体环境的需要,明确“主”、“配”角色的关系。

环境观念——把建筑和周围环境,建筑空间和周围开敞空间视为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注重空间的相互渗透和联系。

(3)城市设计与建筑设计在空间上的连续性(4)城市设计导则与建筑设计的自主性8、城市设计的基础——空间和城市空间(1)空间的类型:从空间与建筑实体的关系出发,可以将城市分解为两种空间,一种是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内部空间,即室内空间(interior space)。

另一种是由建筑物的外壳界面和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空间,称为开敞空间(open space)。

开敞空间主要包括:街道空间、广场空间、公园绿地空间、滨水空间、建筑环境空间(2)空间的基本模式:一排、一环、一群(3)空间的特性:1、空间整体的内在特性1)开敞与封闭空间①开敞空间:即相邻空间视觉通透感强.无压仰,是一种明快,开放的空间。

②封闭空间:即其开口面积小,有大片实体界面,封闭强,表情厚重而内向,是一种有安全感的空间。

2)静态与动态空间①静态空间:是一种被完全限定的,由水平和垂直界面构成的供茶座。

休息,读书、读报、远望、人看人,交谈等可逗留空间。

②动态空间:由曲面,斜、折而构成的,暗示方向、具一定动向的空间。

3)可塑与非可塑空间①可塑空间:即由木材,绿化,水体.镜面玻璃等物质界面所构成的。

具有自然的、活泼的,安全的、温暖的。

也有称为软质空间。

②非可塑空间:即由砖、石、棍凝土等物质界面构成的,显示永恒、生硬与端庄感的空间。

也有称为硬质空间或严格空间。

4)明空间,暗空间与灰空间①明空间:即通常的城市外部空间,无天棚,屋顶等遮挡。

②暗空间:即室内空间。

③灰空间:常作为室内外的中界、过渡空间,功能上多在人流出入频繁的地方使室内外活动自然过渡、融合。

5)其它特性表现紧张:不稳定的形象,不和谐的组合轻松(愉快):空间的大小合适、亲切,各要素间关系和谐欢乐:自由组合的空间,柔和及流动的形象与图案,强烈的对比沉思:整个空间装饰清淡朴素,一种独立、隐密,隔离,安全与和平的感觉活泼:形式大胆,有角的平面,天然粗糙的质地,倾斜的垂直线,有方向性的组合敬畏:气氛宏伟的尺度,特别广大的空间。

2、空间语言空间大小:大——豪华,高贵,公共社交,小——紧密,压抑,亲切。

空间高低:高——神秘,威严、庄重、深奥,低——温暖,和谐,平易.空间轴线:直——庄重、尊严、集中,纪律曲一—活泼,变幻、情趣。

空间分隔:纪律、秩5.空间高差:活泼、热情、等级,追求、趣味.空间韵律:丰富,智慧、艺术、高雅、秩序、规律.空间实虚:实——坚固,力量,隔离,停止。

虚——欢迎,进入,连续、通畅.空间借景:虚心,希望,智慧,团结.空间外延: 光明,愉快,探索,希望。

空间方向:向内,向外,向上,向下、辐射,等等。

序,理智、保密、安全、清醒.9、开放空间(1)定义:开放空间又称开敞空间或旷地,指在城市中向公众开放的开敞性共享空间,亦即非建筑实体所占用的公共外部空间以及室内化的城市公共空间。

包括自然风景、硬质景观(如道路等)、公园、娱乐空间等。

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形体环境中最易识别、最易记忆、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

(2)特性:一般而论,开放空间具有四方面的特性:①开放性,即不能将其用围墙或其他方式封闭围合起来。

②可达性,即对于人们是可以方便进入到达的。

③大众性,服务对象应是社会公众,而非少数人享受。

④功能性,开放空间并不仅仅是供观赏之用,而且要能让人们休憩和日常使用。

(3)城市开放空间的类型(4)开放空间的功能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提高城市生活环境的品质。

维护、改善生态环境,保存有生态学和景观意义的自然地景,维护人与自然环境的协调,体现环境的可持续性。

有机地组织城市空间和人的行为,行使文化、教育、游憩等职能。

改善交通,便利运输,并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

(5)开放空间的特征大致上,城市开放空间在城市结构体系方面具有如下特征:边缘:即开放空间的界线。

它出现在水面和土地交接或建筑物开发与开敞空间的接壤处。

连接:是指起连接功能的开放空间区段。

绿楔:这是一种真正的城市开发中的“呼吸空间”。

焦点:一种帮助人们组织方向和距离感的场所或标志。

连续性:这是体系的基本特征。

自然河道、一组公园道路、相连接的广场空间序列乃至室内外步道系统都可以形成连续性。

11、空间-形体分析方法1、视觉秩序(1)由来已久、深受传统美学思想影响、视城市环境为艺术作品,是现代城市设计学科重要基础之一。

(2)在西方,至少在文艺复兴时期,追求和崇尚视觉秩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和城市设计师的一种自觉意识和实践力量。

A、西克斯特斯的罗马更新改造设计:以城市作为尺度的、系统的和意向性的改造……在形状和规划上明显表达出一种对意向性美学形态和理论假设的价值取向。

B、朗方的华盛顿规划:以城市的整体作为一个艺术品加以设计。

(3)在中国,元大都以后的北京城市建设,追求完整和谐的整体空间视觉景观秩序,体现封建都城营造的型制要求。

(4)在实践中,视觉分析方法通常是由少数精英人物——政治家、建筑师或规划师来驾驭贯彻的。

这种方法易于满足政治变革形势的需要,成为特定的政体在物质空间表达上的中介。

(5)特点:传统的学院派思想,注重城市空间体验的艺术质量,是城市设计思想的重要基础;对视觉艺术和形体秩序的片面追求也容易导致对城市空间结构形成的丰富内涵的,以及对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影响的忽视。

2、图形-背景分析(1)“空间即主体”(space-as-object)建筑实体---solid mass; 图---figure;空间虚体---open voids; 底---ground;城市空间的创造不仅是对建筑实体的研究,更是对空间虚体的研究;“空间即主体”---城市的积极空间与消极空间。

(2)罗杰·特兰西克——图底关系与联系理论(3)“诺利地图”传统城市的图---底关系中,私人肌理(tissue)与公共开放空间(public openspace)的关系非常协调,相互衬托、融为一体。

诺利地图反映的城市空间概念与现代空间概念截然不同。

前者的外部空间是图像化的,具有与周围环境实体一气呵成的整体特质;而在现代建筑概念中,建筑物是纯图像化的、独立的,空间则具有一种消极含义。

传统城市中具有界定明确的实体与虚体系统。

公共空间有建筑物的量体中分割出来延续并连接内、外部的空间及活动。

就整体关系而言,城市空间研究中,虚体比实体更具实质意义。

(4)城市隙地空间“图底分析”理论认为,当城市主导空间形态由垂直方向而不是水平方向构成时,要想形成连贯整体的城市外部空间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城市用地中,设计建造的垂直方向扩展的实体要素,很容易导致大量难以使用和定义的隙地(Lost space)。

(5)空间印象转变(1)传统城市空间----连续性的街道、围合性的广场、标志性的建筑以及整体性的街廓。

(2)现代城市空间----街道的空间连续性在降低、广场的围合性弱化、街廓的整体性消退,仅仅是建筑实体凸现在城市环境之中。

(6)空间是传递城市体验的媒介空间形式:格网形态、同心放射、中轴序列、折角形状、曲线形状、有机形态等;空间领域:公共、半公共、私密空间的有序组织是实现空间意义的重要内容;空间序列:应重视建立场所的次序和视觉方向性;(7)图---底理论对城市空间分析的意义①实体形态:纪念性建筑物或主要公共建筑物、城市街廓地区、具有方向性和边缘界定意义的建筑物等;A、视觉焦点、配置在开放空间的主要位置、传达空间的社会及政治地位。

例如:万神庙、圣彼得教堂、天使城堡。

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卢浮宫。

天安门、钟鼓楼、世纪坛。

B、性质相近、肌理相近。

例如:佛罗伦萨传统街区、巴黎传统街区、北京四合院传统街区。

C、线性结构、视觉连续。

例如:圣彼得教堂广场柱廊、香榭丽舍大街沿街建筑、外滩建筑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