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
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
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4个方面:(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不同之处,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二是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
城市设计课件:基础理论
空间形式理论
1.2. 伊利尔·沙里宁
《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 认为大到城市,小到艺术品都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 须讲求体形秩序: 1,表现原则,城市设计须反映城市的本质和内涵 2,相互协调原则,城市与自然、城市各部分、建筑群之 间相互协调 3,有机秩序原则,“宇宙机构的真正原则”,是协调指 导一切原则的最基本原则。
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空间形式理论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新城设计理论 场所文脉理论 人文社会设计理论 自然生态设计理论 设计过程与方法理论 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空间形式理论
1.1. 卡米诺·西特
《城市建设艺术》The Art of Building Cities 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 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形成的重要基础之一 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分离 主张城市设计建立在对空间感知的严格分析上。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思想的重点是 “秩序”。
他承认和面对大城市的现实,并不反 对大城市和现代化的力量,主张用全 新的规划与建筑形式改造城市,认为大 城市本身具有巨大吸引力和发展潜力, 对大城市矛盾,他提出可以依靠现代 技术和管理手段,改造城市原有空间。
《明日的城市》中假设了一个300w 人口的城市,中心区40w居民住在24 栋60层高楼中,周围是大片绿地。
柯布西耶与“光明城市”
现代城市功能理论
2.2. 《雅典宪章》 1933年8月,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在雅典开会,制定了 《城市规划大纲》,即《雅典宪章》。为现代城市规划奠定了 理论基础。 强调城市功能分区 强调自然环境对人的重要性 发展形成了气候规划中的区划管理、绿环、邻里单位、人车分 离、高层化、间距等概念的 形成。
城市设计:第一章城市设计概论
适用:为市民而设计,而非特殊阶层。
……具有社会生活意义 安全:防卫空间;人行空间。
……人的基本需求 可达:交通顺畅;方便参与各种活动。
……可接近、可亲近 小巧玲珑
优
美
亲切美
符合人的尺度:以人为依据考虑空间尺度、界 面和空间比例将使空间变得亲 切。如高层建筑围合的空间中, 用低层的裙房作为缓冲,可避 免高层建筑的尺度产生对人的 畏迫感。 “人是万物的尺度。”
⑸、70年代纽约市乔纳森·巴奈特发表了《城市设计 概论》,提出了 城市设计是“设计城市而非设计建筑” 的观点。强调城市设计不仅是空间设计,也是塑造城市 的过程。
⑹、80年代以来,美建筑师韦恩·奥图和唐·洛出版 《美国的城市建筑》一书,该书认为一个独立的建筑 物,城市设计项目,一个计划或一项政策,都会带来 相关影响,进而影响城市开发的导向和城市 形成的改
⑸.城市设计不够深度不够,规划师和建筑师对“城市 设计”这一中间环节不够重视。
二、城市设计的含义、目的、对象、内容
1. 城市设计的含义----相关定义
关于城市设计概念的表述多种多样,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 见解。
(1)“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 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 《城市规划基本法》98GB
变。这一理论促使人们把城市设计与城市开发、城市 管理整体联系起来。把开发建设与对城市结构和经济 的影响联系起来。
以上近现代城市设计的产生和发展可以看出,城市 设计的研究 越来越重视综合效益,已经从二维的平面形 式规划发展到由社会规划、经济规划和形体环境规划三 方面内容组成的综合规划,那么对规划师的要求也就越 来越高,要求我们不仅要有规划学科的知识,还要有社 会学科和人文学科的知识。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案
大楼底下与周围是 城市的四周为隶24属00区m,×遍15布00树m林(3与6草4万平方米)的广场, 场,可作为城市包扩含展着之花用目、公园与林荫道
配备有餐厅、商店、剧院、沙龙等两
三层高的台阶状公共建筑
光明城功能分区图
2.1光明城市功能分区图
路网设计:
东西、南北主要轴线——40米宽的快速单向车道,每 隔800米或1200米即可通过连接坡道至标准道路的水 平面。 十字路口——有效间距为400米(有时进一步细分为 200米) 符合行车速度与行人可接受耐力的条件限制。
理性至上
勒· 柯布西耶的城市设计理论及方案
勒· 柯布西耶简介 Le Corbusier——1887年10月6日-1965年8月27日
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是现代建 筑运动与城市规划的激进分子和主将
被称为“现代建筑的旗手”。他和瓦尔特·格 罗皮乌斯、路德维格·密斯·凡·德·罗以及弗兰克·洛 依德·赖特并称为四大现代建筑大师。
闭合式杜区
闭合式社区基本上沿用了“别墅—公寓”的模 式,将城市架空干道融入社区中,每个社区占地 规模400m×200m,便于道路交叉口的设置。 居住单元的背面朝向主要街道,向内朝向歌 300m×120m的大花园。 属于一种由街道形成的“围台”式城市。
进退式杜区
进退式杜区灵活地运用“别墅—公寓”模式 每个社区构成面积为400m*600m的街区,每 隔200m设置一条次级街道,形成巨大的岛状基 地 以种无围墙的开放城市为前提。
人口密度 305人/h㎡, 绿化率 48% 人口密度 300人/h㎡,绿化率 85%
人口分类: 城市人.生活重心在城市且居住于其中者 郊区人,工作于郊区且居住于郁区花园新城
第三章+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著作:《城镇景观》(1961),将城市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体验感受和特定场所的特殊性上。
►埃德蒙· N ·培根生于美国费城,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及匡溪艺术学院,师从伊利尔·沙里宁,曾任美国费城总建筑师和宾州大学建筑系主任。从1949年-1970年退休为止,他一直担任费城规划委员会行政负责人,在其职业生涯中,因对美国城市费城的长期关注而闻名。1971年美国规划师协会授予其杰出服务奖。
►著作:《城市设计》,是当今城市设计的一部有着重要影响的书籍,全面系统地探索了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3.1空间形式理论—芦原义信
著作:《外部空间设计》(1975)
►1942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53年毕业于哈佛大学研究生院。
►著名建筑理论家诺伯格·舒尔茨的同班同学(偏重理论色彩的“建筑意向”(Intention in Architecture)和“建筑现象学”(Phenomenology of Architecture)研究)。
3.1空间形式理论—戈登·卡伦(Gordon Cullen)
►进入理想之城的三座大门
►运动(motion):视觉连续——序列视景分析(Serial Vision)
•城镇被分为两种不同的元素:眼前的景观(existing view)和不断出现的景观(emerging view)。
►位置(position):场所
章节编号
章节名称
第三章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知识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学习目标和指南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资料
1.3 戈登 卡伦(1914-1994)
英国战后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领导者。 对基于形式主义的、抽象的、松散的理性主义 现代城市理论的反对者,他将城市主义的基础建立 在体验、感受和场所的特殊性上。 1961《城镇景观》 一座城市的内涵与魅力主要在于构成城市空间 的基本要素(建筑、树木、流水、交通)形成的趣 味性和趣味性;
与功能主义大师不同“十次小组”关心 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的公式是“人+自 然+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 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 以替代原有雅典宪章的横向功能结构。
城市环境美学问题上: 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的东西,这是一些周 期变化不明显的,能起统一作用的点。依靠 这些点人们才能对短暂的东西(住宅、商店、 门面)进行评判并使之统一,城市环境的美 学应能反映出对象恰如其分的循环变化。 作为特定地域标志和象征的某些历史建 筑,或投资巨大、具有重要意义的建筑和开 敞空间,可以看作是相对固定的东 西…………可改变的美学。
除交通功能外,街道还有3项基本变量,它们都 与人的心理和行为相关。这3项变量是安全、交往和 同化核子。现代派城市分析理论把城市视为一个整体, 略去了许多具体细节,考虑人行交通通畅的需要,但 却不考虑街道空间作为城市人际交往场所的需要,从 而引起人们的不满。 …….
因此,现代城市更新改造的首要任务是恢复街道 和街区“多样性”的活力,而设计必须要满足4个基 本条件,即: (1)街区中要有1个以上的功能,并考虑设施在不 同时间、不同使用要求的共用。 (2)大部分街道要短,街道拐弯抹角的机会要多。 (3)街区中必须混有不同年代、不同条件的建筑, 老房子应占相当比例。 (4)人流往返频繁,密度和拥挤是两个不同的概 念。
西特:城市的发展不可避免 不可能、没必要完全效仿古代的城市建设 但艺术原则完全可以运用于现代城市建设;通过对 “现代体系”的改进,可以创造出具有高度艺术水 准的城市空间。
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
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城市设计是指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和布局,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住品质。
整体城市设计理论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城市形态与结构:城市设计强调城市的形态和结构,即城市的整体布局和组织。
城市形态涉及的概念包括城市的尺度、密度、形状和布局等方面。
例如,城市的尺度可以通过城市规模、人口密度和建筑高度来反映,而城市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蜘蛛网状等。
城市结构则包括城市的道路网络、绿地系统和建筑物群落等元素。
2.可持续性:城市设计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性,即在满足居民需求的同时,保护环境和资源。
可持续城市设计强调利用先进的技术和策略来减少能源消耗、减少污染和减少交通拥堵等。
例如,推广可再生能源、鼓励公共交通和步行、提供自行车道和绿色建筑等。
3.社会包容性:城市设计要考虑社会的包容性,即城市的设计应该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
这包括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背景的人们。
为了实现社会包容性,城市设计需要关注社区规划、公共空间设计和社会服务设施等。
例如,在社区规划中包括设置学校、医院、商店和公园等。
4.文化认同:城市设计应该尊重和保护城市的文化认同,即城市的设计应该反映城市的历史、传统和当地文化特色。
这可以通过保留历史建筑、保护传统手工艺和提供文化活动场所等来实现。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保留传统建筑和风貌,并在公共空间设计中融入当地的艺术和文化元素。
5.参与和合作:城市设计需要建立参与和合作的机制,以确保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得到充分考虑。
这包括公众参与、政府和业主的合作以及专业团队之间的协作。
城市设计师应该主导这一过程,与其他相关方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商。
例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组织公众听证会和工作坊,征求公众的意见和建议。
总之,城市设计的整体理论包括城市形态与结构、可持续性、社会包容性、文化认同以及参与和合作。
这些理论旨在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住品质提高,为人们创造一个宜居和繁荣的城市环境。
城市规划设计方案基本理论知识
城市规划基本理论知识城市规划( Urban planning )指展望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详细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
传统的城市规划多注意城市地域的实体特色。
现代城市规划则试图研究各种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土地使用模式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并拟订能反响这种连续相互作用的规划。
城市规划平时包括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个阶段。
在一些大中城市,整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增加城市分区规划。
整体规划( Comprehensive planning )指综合性的城市规划。
是确立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以及拟订城市中各种建设的整体布局的全面环境安排的城市规划。
整体规划还包括选定规划定额指标,拟订该市远、近期目标及其推行步骤和措施等工作。
详细规划( Detailed planning )在中国,按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对城市局部地域近期需要建设的房屋建筑、市政工程、园林绿化等作出详细部署的规划,为建筑设计供应依照。
内容包括:选定技术经济指标,提出建筑空间办理要求,确立各项用地的控制性座标、建筑物地址与标高等。
城市分区规划( City district planning )在中国,指依照已编制的城市整体规划所做的市内各局部地域的规划。
各区按不同样的功能和性质,有各自的规划。
功能规划( Functional planning )对某些领域[如运输、住所和水质]的需要或活动定出目标,政策和工作程序的规划,平时由政府拟订。
住所建设规划( Housing program )指拟订出若干年内分年度建筑住所的规划,包括居住区和住所建筑的数量以及居住水同样多项指标。
实体规划( Physical planning )为开发或改造一个地域而起初做出的设计,把现有所有自然和人为的物质条件纳入规划,加以全面考虑,包括基础设施、房屋建筑、最正确开发战略等。
城市性质( Designated function of a city )在中国城市的整体规划中,依照城市的形成与发展的主导因素确立它在国家和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2.1 城市设计部分理论简介2.2 城市社会学等学科对城市空间的研究2.3 场所2.4 生态城市的理念和绿色城市的设计《城市设计概论》2.1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简介2.1.1卡米诺·西特2.1.2 凯文.林奇2.1.3 克里斯托夫.亚历山大2.1.4 波纳2.1.5 诺伯格.舒尔兹2.1.6 芦原义信2.1.7 罗杰.特南西克2.1.8 比尔.西列尔2.1.9 稹文彦2.1.10阿尔多.罗西2.1.11 黑川纪章2.1.1卡米诺·西特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1889)在《城市建设艺术》一书中,运用艺术原则对城市空间的实体(主要是教堂等)与空间(主要是广场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形式美的规律进行的深入的探讨,并通过于19世纪末欧洲工业化城市空间的比较分析,对当时欧洲工业化城市空间的平淡,缺乏艺术感染力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认为工业化城市空间主要有三个体系和若干他们的变体,即矩形体系,放射体系,三角形体系,变体是这三者混合的产物.从艺术的眼光来看,所有这些都是毫无价值的,没有艺术气息.这些体系除了标准化的街道模式之外一无所成,它们在概念上是纯粹机械性的.在这些体系中道路系统仅仅是交通设施,从来不是服务于艺术目的的工具,它们不具有任何感染力,因为只能从地图上才能看出它们的特征.卡米诺·西特主要是从视觉及人们对城市空间的感受等角度来探讨城市空间和艺术组织原则.卡米诺·西特认为,现代城市规划的骄傲是圆形广场,没有比这更能说明艺术感情的完全缺乏以及对于传统的蔑视的了,而这现代城市规划的特征.当围绕这样一个广场步行时,眼前的景象持续不变,使得人们不能知道自己正确的确切位置.转一个弯就足以使一个陌生人在这种旋转木马的广场上无所适从,迷失方向.卡米诺·西特的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是基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中,各实体要素之间功能关联及组合关系而得出的,其艺术原则的核心表现在注重整体性,注重关系,注重关联的内在性.卡米诺·西特的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有其历史的局限性,正如亚瑟·霍尔登(Arthur C.Holden,1945)所言,西特从未体验过摩天大楼.他未必曾经想到过我们的城市有朝一日会为高层的巨大体量所充塞.2.1.2 凯文·林奇凯文·林奇是从探求城市的形念,结构和组织开始的,《关于对城市满意情况的记录》(Notes on City Satisfaction,1953)是1952~1953年间他在欧洲考察对于有关城市的理论基础的回答.在《城市的形式》(The Forms of Cites,1954)一文中,他从历史和形态的角度对城市形式的不同属性进行了探讨,例如城市的大小,密度,特征和模式等.凯文·林奇的城市美不仅指构图与形式,而是将之分解为人类可感受的城市特征,如易识别,易记忆,有秩序,有特色等.他对于人们对环境的感知与体认有着格外的重视,并认为,好的城市形式也就是这种感知和体认比较强烈的城市形式.林奇1959年发表《城市的意象》一书,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出发,利用居民调查和实地体验的方法,研究使用者认知图式(cognitive map)与城市形态的关系,从而确定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分析与设计方法.人对环境的感知,也就是一种格式塔.人总是将感知对象加以组织和秩序化,从而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和理解.林奇从市民的认知地图入手,探求城市内在关系的秩序.他调查了美国的三个城市——波士顿,洛杉矶和泽西市,要求市民通过草图和语言来描述城市中的环境特征,城市独特要素或体验.然后他将这些个体的认知地图汇总进行统计分析,得到了城市的"公共意象图",从而总结出市民能够感知到的,能够反映城市特征的城市要素.研究认知方法的基本观点是:认知意象是城市生活的基石,使用者主要通过认知认识城市,城市设计应以满足人的认知要求为目标.凯文·林奇通过调查,对城市空间提出两个基本要求:易识别性(legiblitv);可认知性(imaginability).可认知性是林奇提出的城市空间评价的一个新标准,即城市空间应为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所共同接受.凯文·林奇指出:市民一般用五个元素,即路径,边界,节点,地区和标志来组织他们的城市意象: ①路径(Path):观察者习惯或可能顺其移动的路线,如街道,小巷,运输线.其他要素常常围绕路径布置.②边界(Edge):指不作道路或非路的线性要素,"边"常由两面的分界线,如河岸,铁路,围墙所构成.③区域(District):中等或较大的地段,这是一种二维的面状空间要素,人对其意识有一种进入"内部"的体验.④节点(Node):城市中的战略要点,如道路交叉口,方向变换处,抑或城市结构的转折点,广场,也可大至城市中一个区域的中心和缩影.它使人有进入和离开的感觉.⑤标志(Landmark):城市中的点状要素,可大可小,是人们体验外部空间的参照物,但不能进入.通常是明确而肯定的具体对象,如山丘,高大建筑物,构筑物等.有时树木,招牌乃至建筑物细部也可视为一种标志.凯文·林奇从人的环境心理出发,通过人的认知地图和环境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形式,强调城市结构和环境的可识别性(Legibility)及可意象性(Imaginability).并认为城市设计也必须基于市民对城市环境的可识别性.使城市结构清晰,个性突出,而且为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人所共同接受.凯文·林奇的开创性工作提供了城市设计的独特途径.从市民环境体验出发的工作方法使得城市设计摆脱了高高在上的姿态,切实地深入到普通人当中,真正实现了"人本主义"的城市设计价值原则.2.1.3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1965)在其广受关注的著名论文《城市并非树形》中,把那些在漫长岁月中或多或少地自然生长起来的城市称为"自然城市",而把那些由设计师和规划师精心创建的城市和一些城市中那样的部分称为"人工城市".他认为,现在人们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在人造城市中总缺少着某些必不可少的成分,同那些充满生活情趣的古城相比,我们现代人为创建城市的尝试,从人性的观点而言,是完全失败的.什么是内在性质亚历山大认为,一个自然城市有着半网络(semi-lattice)结构,而人为构造的城市采用了树形(tree)结构(图 2.1),和树形的结构简单性相比,这种极为丰富的可变性标志着半网络能有超乎寻常的结构复杂性,正是由于树形的性质缺乏这种结构复杂性,才使我们的城市概念受到损伤.他的分析表明城市空间功能的综合,是产生"交叠"使用城市空间的基础,它使空间具有了多样性和适应性的性质,城市中确实存在的那种功能综合现象和人对这些功能的物质对应物的重合使用使城市具有选择性和可生活性,人能根据各自所需在城市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人的个性因此而不被束缚,它是城市空间呈现活力的本质.图2.1 树形结构与半网络结构图亚历山大在《关于形式合成的纲要》和《城市不是一棵树》中指出了传统规划与设计只考虑形式而不考虑内容,不考虑场所与人的活动之间丰富的,多种多样的变化和联系,是一种失败的规划与设计.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pattern language)中以各种类型,不同范围的使用倾向和形态关系为基础,企图研究出满足使用者要求的设计语言.语言主要由三个明确定义的部分组成,即联系(context),问题(problem)和解法(solution).每个图式都是为解决某个带普遍性,反复出现的社会,心理或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共几百条图式,按不同层次构成一个网络.图式语言中的每一个模式并非一固定事物,而是复杂的,强有力的场地(field),是一组关系(relationships),可赋予生命活力与深度,它不仅仅是元素(elements),也是规则(rules),是一个生命事物的描述,同时也是产生这一事物的过程,它使发生在空间中的事件模式与几何结构有效地吻合.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的研究是人的行为与场所情感对应的空间图式的研究.亚历山大的图式语言(pattern language)中以各种类型,不同范围的使用倾向和形态关系为基础,企图研究出满足使用者要求的设计语言.语言主要由三个明确定义的部分组成,即联系(context),问题(problem)和解法(solution).每个图式都是为解决某个带普遍性,反复出现的社会,心理或技术问题而提出的,共几百条图式,按不同层次构成一个网络.图式语言中的每一个模式并非一固定事物,而是复杂的,强有力的场地(field),是一组关系(relationships),可赋予生命活力与深度,它不仅仅是元素(elements),也是规则(rules),是一个生命事物的描述,同时也是产生这一事物的过程,它使发生在空间中的事件模式与几何结构有效地吻合.亚历山大图式语言的研究是人的行为与场所情感对应的空间图式的研究.2.1.4波纳(L·S·Bourne)波纳(L·S·Bourne,1971)运用系统理论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认为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同时,系统理论的各种立场使之能够运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尤其是在城市空间物质层与社会文化层的决定作用上保持观念上的中立. 波纳运用系统理论的方式,描述了城市系统的3个核心概念:⑴城市形态(urban form),指城市各个要素(包括物质设施,社会群体,经济活动和公共机构)的空间分布模式.⑵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urban interaction),指城市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相互作用(关系互动),将个体要素整合成为一个功能体,即一个子系统.不同功能节点之间的交通流表示城市要素之间相互作用.⑶城市空间结构(urban spatial structure),指城市要素的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的内在机制,将城市各个子系统整合为城市空间大系统的作用机制,以各种功能活动对于不同区位的市场竟租曲线表示城市系统的构成机制.b 城市要素的相互作用城市土地利用方式与强度,决定了城市空间构成的二维基面和基本形态格局,"城市形态"是其表现形式,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城市中各种活动对不同区位的竟租过程,带来的动力与压力及其相关效应,形成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构成机制.a 城市形态c 城市空间的构成机制2.1.5 诺伯格·舒尔兹诺伯格·舒尔兹(Norberg Schulz,1971)提出五种空间概念:①肉体行为的实用空间;②直接定位的知觉空间;③环境方面为人形成稳定形象的存在空间;④物理世界的认识空间;⑤纯理论的抽象空间,并对存在空间和建筑空间进行详尽的分析.诺伯格·舒尔兹认为,空间图式有各种各样类型,即使是一个人,一般也有一个以上的图式,因此可以充分感觉各种状况.图式是由文化决定的,要求对环境或情性的定位,结果即具有质的特性.使用空间把人统一在自然有机环境中.知觉空间对于人的同一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存在空间把人类归属于整个社会文化.认识空间意味着人对空间进行思考.最后理论空间则是提供描述其他各种空间的工具.诺伯格·舒尔兹认为,场所是存在空间的基本要素之一.场所概念的发达和作为各种场所体系空间概念的发达,就是找到存在立足点的必要条件,场所必须有明显的界限或边界线.场所同包围他的外部相比之下,是作为内部来体验的.场所,路线,领域是定位的基本图式,亦即存在空间的构成要素.这些要素组合起来,空间才开始真正成为可测出人的存在的次元.在存在空间中,一般包括几个场所.所谓某个场所,就是在更广阔的脉络中安上位置,而不是把它理解为从别个当中取出来,不然人类的历史就缺少力动性了.一切场所都具有方向,场所一般因路线体系而与各种方向发生关系.存在空间也具有方向性.诺伯格·舒尔兹将存在空间划为几个阶段:①用具;②住房;③城市阶段;④景观阶段;⑤地理阶段.其中城市阶段主要是根据社会的相互作用,亦根据社会共同的生活形态来决定.城市的内部结构就是这样"正在那里发生"的个人和社会诸功能作用的复合结果.在城市阶段,个人一般据有"私有"色调更浓的存在空间,它必须作为更大的总体中的一部分来理解.存在空间的诸阶段形成一个结构化的整体,它是与存在的结构相对应的.人与物理,精神,社会,文化的诸对象相关联而存在.存在空间可以说是由相互作用的多重穿插的体系所构成的.这样复合的总体性中,不能不产生不定性或者矛盾性.2.1.6芦原义信芦原义信(1975)认为: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由框框所划定的空间,与无限伸展的自然是不同的.外部空间是由人创造的有目的的外部环境,是比自然更有意义的空间,而自然是无限延伸的离心空间是消极空间.芦原义信认为,外部空间有以下要素:1)尺度.芦原义信并没有给尺度下一个什么定义,而是根据人眼睛的视角关系和自己的经验,提出外部空间的两个假说:①外部空间可以采用内部空间尺寸8-10倍的尺度,称之为"十分之一理论".②外部空间可采用一行程为20-25米的模数,称之为"外部模数理论"2)直线.芦原义信认为在外部空间设计中,距离与直线是极其重要的设计重点.预先了解从什么距离如何可以看清材料,才能选择适于不同距离的材质,这在提高外部空间质量上有利的. 在外部空间的布局中,相对于人的活动,可以将外部空间分为运动空间和停滞空间.外部空间设计要尽可能赋予该空间的大小,铺装的质感,墙壁的造型,地面高差等.外部空间布局上带有方向性时应在尽端配置具有某种吸引力的内容.在讨论空间封闭性时,应当考虑墙的高度与人眼睛的高度有密切关系,很好的运用高墙,矮墙,直墙,曲墙,折墙等加以布置,就可以创造出有变化的外部空间.芦原义信根据外部空间的用途和功能将空间分为多个层次和顺序.外部的→半外部的(或半内部的)→内部的;公共的→半公共的(半私用的)→私用的;多数集合的→中数集合的→少数集合的;嘈杂的,娱乐的→中间性的→安静的,艺术的;动的,体育性的→中间性的→静的,文化的.关键在于充分克服和利用一切地理条件,适应该空间所要求的功能种类和深度,创造出空间秩序富于变化的空间.芦原义信认为,由于改变行进方向,可以得到完全不同的景色,打破空间的单调,在空间中产生跳跃,如日本重要建筑的引道或神社参道与外部空间设计传统手法.城市因其内容是复杂的,并经常进行着新陈代谢,所以虽面临现实也很难掌握.城市规划(cityplanning)和城市设计(Urban Design)这两个词,在其对象的规模,内容,方法等方面,由于不同专业,就连它们的内容也可能有一些差别.如果从空间论来阐述,城市规划无论怎么说是以二次元的外部秩序构成为重点的规划,建筑则怎么说也是以三次元的内部秩序为重点的规划.芦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的后记中,点出了人与空间的关系;外部空间设计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或是还原,或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于人情味的技术.2.1.7罗杰·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罗杰·特兰西克在《Finding Lost Space》(1986)一书中提出图底关系理论(figure-ground)和联系理论(linkage).图底关系理论是研究城市的虚空间与实体之间存在规律理论.在城市环境中,建筑形体的主导性作用使其成为人们知觉的对象,周围的空间则被忽视.成为对象的建筑被称为"图",被模糊得事物被称之为"底".像这样把建筑部分涂黑,把虚空间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把虚空间部分涂黑,建筑部分留白,形成的图称为图底关系反转.借助图底关系分析方法,可以发现城市或城市局部地段的结构组织及其肌理特征,明确空间界定的范围,不同等级空间的组织效果等,使城市空间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城市物质空间结构组织的分析,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并通过比较不同时间内城市图底关系的变化,分析出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向.图2.3 城市空间的图底关系图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规律理论,由被称为关联耦合分析.这些"线"可能是交通线,线性公共空间和视线,如各种交通性干道,人行通道,序列空间.视廊和景观轴等.通过对这些"联系线"的分析来挖掘形态元素的形式组合规律以及动因,其目的在于组织一种关联系统或一种网络,从而建立空间秩序的综合结构.关联耦合秩序的建立可分为两个层次,即物质层面和内在动因.从内在动因看,通常不仅仅是联系线本身,更重要的是线上的各种"流",如人流,交通流,物质流,能源流,信息流等内在组织作用,将空间要素联系联系成为一个整体.联系理论为建立城市空间秩序提供了一条主导性思路,它将"关系","关联"的重要性置于城市空间构成的首要地位,不仅为理解城市空间结构组织提供理论框架与分析原则,同时也为在此基础上,恢复,挖掘和创造和谐,统一的空间并达到新的结构与原有结构,内部结构及外部结构的有机统一提供了思路与手段.图2.4 特兰西克的3种城市空间分析方法(P36)图城市中心景观轴(P35)图底关系理论与联系理论都旨在探寻城市空间形态要素间的某种构图关系以及相关的结构组织方式,特兰西克将其归纳为3种关系,即形态关系(图,底分析),拓扑关系(关联耦合)与类型关系(场所理论).可以说,这3种关系在结构上的明确组织与确立,是建立一定的空间秩序与相应的视觉秩序的基础和前提.2.1.8比尔·希列尔(Hillier)比尔·希列尔1983年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是建立在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社区分析的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分析方法.空间句法的分析过程,是在城市和建筑形体严格联系起来,并借助于电脑-进行模拟实验,以此作为空间分析,评价设计的工具.在空间句法分析中,希列尔引入了"变量"或称为指标体系:一是从特定空间观察的一维视线长度,称为"轴线";二是空间都可以赋予一个数值来表示它与给定分析系统中其他个空间的关系,并用电脑绘出深度图,根据数字差别,就可以绘出某一特定点审视其所在空间系统相对深度的精确指标,据此,便可对不同城镇空间格局及城市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对100多个城镇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希列尔证明,城市空间组织对活动与使用模式的影响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空间的可理解性(intelligbility),使用的连续性(continuity)和可预见性(predictability).图2.5 希列尔的"空间句法"分析示例2.1.9 稹文彦稹文彦在《集合形态的研究》一文中指出,耦合性是外部空间最重要的特征."耦合性简而言之就是城市的线索,它是统一城市中各种活动的物质形态诸层面的法则,城市设计涉及各种彼此无关事物之间的综合联系问题.根据稹文彦的研究,城市空间形态可以概括为3种类型:构图形态,巨硕形态和群组形态(compositional form,mega form and group form,图2.6)构图形态包含了那些以抽象格局组合在二维平面的独立建筑物,其耦合性通常是隐涵的,静态的.单个建筑只是结构网络上的一个"节点",建筑物本身要比其周围的虚空间更为突出.在巨硕形态中,个别的要素均被聚集组合到一个等级化的,开敞的并且是互相关联的系统网络中,结构的整体性机能较强.群组形态则是诸空间要素沿一个线型枢纽渐进累积的结果,这在许多历史城镇形态中极为常见.这里关联性是作为有机物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演化而成的,其发展的动力是基于有机体内部的"生命力".因此,其形态特征往往表现为非理性的,然而却是生动的富有活力的,是有生命的整体,而这种"有机的整体性"特质往往最能打动人,或者说是最具有人性化的.2.1.10 阿尔多罗西阿尔多罗西(Aldo Rossis,1996)在《城市建筑》(The Architecture of the City)一书中提出,城市是一种集体的人工创造物,一种艺术文化的集体产物,它由时间造就并植根于居住和建筑文化中.因此,传统的建筑形式,场所和空间在城市发展及其形态结构形成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阿尔多罗西的建筑类型学概念深受德国心理学家荣格(Jung)有关"原型"(arch-type)理论的影响,认为人的潜意识与生具有,是存在与某一个地域的一个种群的人们世世代代所形成的,它凝聚了人类的基本生活方式,并沉积在每个人的无意识处,共同成为一种集体的意识,这种意识就是建筑类型学.建筑与城市类型有两种基本属性:历史性和抽象性.A 罗西及L 克里安(Leo Krier, Rational Architecture,1978)都认为,城市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工制品之一,它与公众艺术作品相同,都诞生于"集体的无意识生命"(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 life)中,这种集体的无意识创作,在建筑中表达出居民的多重愿望(如对过去经历的回忆),它们在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了城市,而建筑师,城市规划师和居民,也是传统的延续,城市形象在经久的建筑环境中保持了历史的延续性和复杂性.阿尔多罗西将城市作为某个地域一个种群人们"集体记忆"的所在地,城市交织着历史和个人的记录,当记忆被某些城市片断多触发,过去所遇到的经历(历史的故事片断)就会和个人的记忆一起呈现出来,因而罗西从研究场所和记忆入手,就形成了"类似性城市"(analogous city)理论的内涵.城市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更是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城市体现了一种场所精神,因为城市所有的建筑类型是和事件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而城市的广场和建筑物本身是现代的还是古代的则与此无关.阿尔多罗西认为,城市空间的物质性显现于现存城市中的建筑形态共时性,这种存在的现实形态凝集了人类生存所具有的含义和特征,城市空间是它们的载体和容器,融合着意义和实体.城市空间形态及场所与人类特定的生活密切相关,它包含着历史与文化,是人类文化观念在形式上的表现,体现在时间因素中现存城市的建筑类型(历时性).要寻找具有共时性和历时性的集体创作的城市(即城市空间)及某个体参与者(建筑师,规划师和居民)之间的关系,可以借助于形态-类型学的方法:⑴发现城市建筑环境中变化缓慢或基本稳定的那些特点,它们构成了城市的不同类型.⑵确定城市的主要人工环境(街道,市场,建筑物等)在类型学上的归属.⑶表明这些人工环境的构成关系.⑷研究城市类型和构成的形式问题.阿尔多·罗西是新理性主义学派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罗西认为,最能够表达城市记忆的是"类似性城市",即把历史形态分类,并重新组合,并采用原型浓缩的集中形式,形成众多有意义的和被认同的事物的聚集体.这种原型浓缩,实质上是对古建筑传统产生的不同的诠释.因为是重新解释,不可能完全回归原型,因此就叫做"类似性城市".2.1.11 黑川纪章。
城市设计概论
城市设计概论第一章基本概念1.什么是城市?城市的本质: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空间环境为基础、以经济活动为支撑、以历史文化为认同、以社会关系为维系、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聚集体,是一个开放、复杂、动态的巨系统。
2.城市空间所具有的属性:物质属性、社会属性、生态属性、认知与感知属性3.城市空间结构:指城市各要素在一定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也可以解释为城市的各种物质与非物质要素,在城市成长过程中,在城市地域空间中所处的位置和营运过程中的形态。
4.城市空间结构的主要特性:①可辨识性②持续性(系统性)③动态性(变化性)④阶层性(不对称性)5城市空间结构分类:①星形结构----华盛顿、莫斯科②带状城市----香港、常州、江南水乡城镇③卫星城④格网城市----北京⑤其他结构城市6.城市空间形态:是各种空间理念及其各种活动所形成的空间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城市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社会合法结构的外在表现。
7.城市形态的影响因素:①城市物质要素的空间布置形式②城市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所形成的城市精神文明面貌③社会体、政治形式和经济结构所产生的城市社会生态结构8.什么是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师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设计,也称综合环境设计。
任务是为你们各种活动出具一定空间形式的物质环境,内容包括各种建筑、市政公用设施、园林绿化方面。
9.城市设计概念的释义:①城市设计是以人为中心②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三维物质空间形态所做的综合的形体环境设计③城市设计不仅要运用一定得是设计理念和手法,还要注重设计与实践的的衔接实践中的操作方式10.城市设计概念的发展:①就城市设计的定位而言,从最初的偏重景观——视觉艺术布局;经过强调重视感情——文化的理念;进而又经过关注环境——行为的相互作用②就城市设计的目标而言,从最初的单一目标,发展到现在追求多重综合的目标③就城市设计的范畴而言,从最初的单纯的物质空间到人类活动,到空间与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④就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而言,从最初强调固定空间结果到强调发展建设的组织全过程第二章发展历程1.巴洛克风格的城市设计:采用整齐的、具有强烈秩序感的城市轴线系统,几条放射性大道涌向巨大的交通节点,形成城市景观的戏剧性高潮。
城市设计概论
2021/5/23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2) 作为实践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解倾向
➢ 城市设计是一种政策过程 (折衷的、讲求综合效益的设计,实质是决策过程) ➢ 城市设计是一种社会过程 (不同的社会力量和利益之间的平衡和组织) ➢ 城市设计是一种环境整合 (城市各个方面的可持续性) ➢ 城市设计是一种社会实践 (通过设计、评价、控制、维护对城市良性引导)
2021/5/23
一 认识城市设计
2021/5/23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1、What---------什么是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一词是由Urban Design/City Design翻译而来。 顾名思义,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的设计。 城市设计的概念至今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说法。城市设计的概念具有不 明确性,学术界对其的认识和理论及研究多种多样。 一般的共识是:以城市的形体环境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城市环境三维的 空间设计,来贯彻城市规划思想,指导城市环境元素的进一步设计。
----《市镇设计》F.吉伯特
2021/5/23
[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环境所进行的规划设计,是在城市规 划对城市总体、局部和细部进行性质、规模、布局和功能安 排的同时,对于城市空间的体型环境在景观关系艺术上的规 划设计。
----陈为邦 人们为了某特定的城市建设目标所进行的对城市外部空间和 形体环境的设计和组织。2021/5/23源自13[认识城市设计]
南京→高淳
b 片区级城市设计
片区级城市设计主要涉及城 市中功能相对独立的和具有相对 环境整体性的街区。这是城市设 计涉及的典型内容。
其目标是,基于城市总体规 划确定的原则,分析该地区对于 城市整体的价值,为保护或强化 该地区已有的自然环境和人造环 境的特点和开发潜能,提供并建 立适宜的操作技术和设计程序。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
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1.空间形式理论卡米诺·西特他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理论,这种思想主要反映在《城市建设艺术》这本著作中。
提出了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是基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中,各实体要素之间功能关联及组合关系而得出的,其艺术原则的核心表现在注重整体性,注重关系,注重关联的内在性。
伊利尔•沙里宁他的“体型环境”设计观的代表作为《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和《形式探索:艺术的基本途径》。
他主张根据城市的功能和多种条件,把城市有机地分解和组合成城市的各个区域,各区由大小不同的建筑群体组成。
城市建设应是动态的,因而城市布局要有足够的灵活性,以适应有机体的生长。
他进一步认为,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
戈登•卡伦戈登·卡伦被视为是对基于形式主义的、抽象的、松散的理性主义现代城市理论的反对者,他将城市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体验、感受和特定场所的特殊性上。
代表作为《城镇景观》。
埃德蒙·N·培根他认为美好的城市应是市民共有的城市,城市的形象是经由市民无数的决定所形成,而不是偶然的。
城市设计的目的就是满足市民感官可以感知的“城市体验”。
为此,他强调美学上的观察,特别是建筑物与天空的关系、建筑物与地面的关系和建筑物之间的关系。
代表作为《城市设计》。
芦原义信他注重空间设计手法,空间要素及其与人的视觉相关性的研究。
提出了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从空间的划分、空间的组成要素、空间的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点出了人与空间的关系,指出外部空间设计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或是还原,或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于人情味的技术。
比尔·希列尔比尔·希列尔1983年提出空间句法理论是建立在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和社区分析的基础上的城市空间分析方法。
通过对100多个城镇和城市设计方案的分析,希列尔证明,城市空间组织对活动与使用模式的影响主要涉及3个方面,即空间的可理解性,使用的连续性和可预见性。
城市设计-03城市设计基础理论
•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简称:“国际建协” (CIAM),亦译“国际新建筑会议”。 1928年,由24位代表各国的建筑师在瑞 士一古堡聚会,成立了“国际现代建筑 协会”。 1959年停止活动。
《雅典宪章》
• 即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于1933 年8月在雅典会议上制定的一份关于城市 规划的纲领性文件——“城市规划大纲”。 它集中反映了当时“新建筑”学派,特 别是勒· 柯比西耶的观点。 • 提出了城市功能分区和以人为本的思想。
• 场所理论分析方法。通过对影响城市环 境的社会、历史和文化等因素的分析, 把握城市空间的内在特征。 课后思考 1.谁最早提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有序 ”理论?对现代城市设计学科的形成起 到了哪些作用?
2.伊利尔· 沙里宁提出“体形环境”的内涵是什 么?他倡导的城市建设原则主要为哪三点? 3.如何理解“城镇景观不是一种静态情景,而 是一种空间意识的连续系统”? 4.凯文· 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出了哪五大城 市景观组成因素? 5.简·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主要 设计思想是什么?对传统城市设计提出了哪 些批评? 6.自然生态城市设计理论的代表人物有哪些? 并请分别简述他们的设计理论。
3、埃德蒙-N-培根
• 美国费城人,就读于康乃尔大学及匡溪 艺术学院,师从沙里宁。
• 曾任美国费城总建筑师和宾州大学建筑 系主任。 • 代表作:《城市设计》是当今城市设计 的一部有着重要影响的书籍。
4、戈登.卡伦 • 英国战后城市设计理论发展的领导者。 • 著作: 《城镇景观》( 1961) • 提出将城市主义的基础建立在体验感受 和特定场所的特殊性上。 • 进入理想之城的三座大门 a.运动(motion ):视觉连续——序列 视景分析(Serial Vision)
(完整版)城市设计理论
现代城市论
法.勒.柯布西埃1922年 《明日城市》,提出300 万人口现代城市; 1933 年《雅典宪章》。
——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 结构和空间等级,确定城 市积极空间和 消极空间,分 析城市发展动 向。
图底关系理论——图底反转
图形特点:明确、集中、 规则、事物性质强;
背景特点:模糊、松散、 不规则、事物性质弱;
图底关系图:建筑——图 空间——底
图底关系反转图: 空间——图 建筑——底
如广场、交通枢纽、 市中心等。
城市印象的构成要素——标志
标志——认知环境的参照点, 观察者不进入其内,只是在外 部认知,通过它来辨别方向, 是城市印象中的突出形象。
包括形象突出地形地貌、突出 建筑物和环境设施、奇特植物等
特征:单一性、外在性和地域性 作用:方位感的导向、城市结构的暗示,形成
内涵; 型制不求规整、 规模不受限制、宫城 为中心规则与不规则 相结合、按经济职业 划分城区、城市选址、 城以盛民。
中国传统城市设计——风水理论
郭璞晋朝公元300年 《葬经》
内涵:人与自然和谐、 城市生态环境和局部 气候,选址关键确定 风水地——寻龙认脉、 察砂、观水、点穴、 定向。
西方近现代城市设计
提出一套市民对城市形态、结构的认知系 统,以人对环境的认同和识别为依据的价 值感,已超出客体的形式,在研究主客体 关系上具有开创性。
城市形象理论——概念
形象性——具形物体使每个特定观察者产 生高效率的强烈心理形象的性能;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_第19章_城市设计_归纳总结
第3节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与方法1城市设计理论图兰西克在《寻找失落的空间——都市设计理论》中归纳出三种研究城市空间形态的城市设计理论,分别为图底理论、连接理论、场所理论。
同时对应地将这三种理论又归纳为三种关系,即形态关系、拓扑关系和类型关系。
1.1图底理论通过比较不同时期城市因图底关系的变化,从而分析城市空间发展的规律和方向。
传统城市的三种实体形态分别为:①公共纪念物或机构②主要城市街坊外廊及场地③界定边缘的建筑物。
主要城市虚体形态:①私密空间和公共通道上的入口前庭②街坊内廊虚体则为半私密性过渡空间③与街坊内廊相对的容纳城市公共生活的街道和广场网络④与城市建筑形态相反的公园及庭院⑤与河流、河岸、湿地等主要水域特色有关的线形开放空间系统。
1.2 连接理论连接理论注重以“线”连接各个城市空间要素。
这些线包括街道、人行步道、线形开放空间或其他实际连接城市各单元的连接要素,从而组织起一个连接系统和网络,进而建立有秩序的空间结构。
连接关系建立可分为两个层面:物质层面和内在动因。
1.3场所理论是根据实质空间的文化及人文特色进行城市设计的。
“空间”之所以能成为“场所”的主要原因,是由空间的文化属性所赋予及决定的。
2城市设计的方法城市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①调查的方法。
包括基础资料收集、视觉调查、问卷调查、硬地区和软地区的识别②评价的方法。
包括加权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辨别法、列表法③空间设计的方法。
包括典范思维设计方法、程序思维设计方法、叙事思维设计方法④反馈的方法。
政府部门评估、专家顾问方式、社会评论方式、群众反映。
第4节城市公共空间1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作用与类型概念狭义: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
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体育场地。
广义:可以扩大到公共设施用地的空间,如城市中心、商业区、滨水区、城市绿地城市空间具有“物质”和“社会”的双重性。
1 公共空间的物质性,强调的是公共空间“质的成分”。
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场所感是由场所和场合构成,人的意象 中,空间是场所,时间是场合,人必须融合 到时间和空间意义中区。
诺茨伯格
“不同场合、不同时代的每一种解答都 是一种对“原型”的阐释”
与功能主义大师不同“十次小组”关心 的是人与环境的关系,他们的公式是“人+自 然+人对自然的观念”,并建立起住宅——街 道——地区——城市的纵向场所层次结构, 以替代原有雅典宪章的横向功能结构。
城市广场是多功能的城市空间,应有一 个支配性的构图要素,考虑不同的公共建筑 的组合方式,也要注重建筑之外的公共空间 和街道空间的比例尺度、围闭形式及空间形 态。
购物中心可利用竖向立体的综合交通组 合方式来组织复杂的功能、交通关系。
(2)工业区:
工业进行分类
不同类别工业的布局与现代规划要求相 符
(3)邻里:
城市中最基本、无处不在的原则,应是“城市对 错综交织使用多样化的需要,而这些使用之间始终在 经济和社会方面互相支持,以一种相当稳固的方式相 互补充。”对于这一要求,传统“大规模规划”的做 法已证明是无能为力的,因为它压抑想像力,缺少弹 性和选择性,只注意其过程的易解和速度的外在现象, 这正是城市病根源所在。
——以区域规划为依据
2.3日本新陈代谢学派
槙文彦、菊竹清训、黑川纪章、大高正人
把现代文明和作为这种文明集约化场所的 城市,看成是新陈代谢的这些范畴。
丹下健三的城市轴理论:
(1)变封闭型单中心城市结构为开放型多中 心城市结构
(2)变向心式同心圆城市发展模式为环形交 通轴城市发展模式
(3)城市摆脱旧区向东京湾海上发展
4.3 罗布 克里尔 1938~
《城市空间》
城市空间可分为城市广场、城市街道及二者 的交汇空间三类,并有它们派生出各种复合 的空间形式。
第三章+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章节名称
第三章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知识点
本章重点与难点
本章学习目标和指南
本章课前思考
章节具体内容
第三章城市设计的基础理论
3.1空间形式理论—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
►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1843-1903),曾任奥地利建筑工艺美术学院院长,19世纪末-20世纪初著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现代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第一人。
►促进了“城市艺术”(Civic Art)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3.1空间形式理论—伊利尔·沙里宁(Eliel Saarinen)
伊利尔·沙里宁(1875 - 1950)著名美籍芬兰建筑师和教育家
曾规划过芬兰首都赫尔辛基,并设计了该市的主要火车站
倡导城市“有机秩序”(Organic Order)理论,强调城市应该如同自然生长出来的一样,是有机统一的。
►在实践中,视觉分析方法通常是由少数精英人物——政治家、建筑师或规划师来驾驭贯彻的。这种方法易于满足政治变革形势的需要,成为特定的政体在物质空间表达上的中介。
3.1空间形式理论—卡米洛·西特(Camillo Sitte)
欧洲中世纪城市建设的核心与灵魂—以古代城市公共广场设计为例:
►(1)广场与建筑和纪念物之间的整体性、广场中心的开敞性、边界的围合性、尺度的适宜性、形态的不规则性是古代城市公共广场设计所遵循的共同规则。
十分重视“体形环境”,认为大到城市,小到工艺品,都是体形环境的一部分,都要讲求体形秩序(form order)。
创办的美国匡溪艺术学院就是一个体形环境设计学院,建构了融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绘画、雕刻、园林、工艺设计于一体的教学体系。(学生培根)
著作:《城市——它的发展·衰败和未来》(The City —Its Growth, lts Decay,lts Future),《形式探索:艺术的基本途径》(Search for Form:An Fundamental Approach to Ar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设计一、城市设计的含义“城市设计”英文叫“Urban design”,日文叫“都市设计”。
其含义说法很多。
(1)《中国大百科全书(城市规划、建筑、园林卷)》“城市设计”条目称:“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设计”。
(2)《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城市设计的定义是:“城市设计是对城市环境形态所做的各种合理处理和艺术安排。
”(3)日本著名建筑师丹下健三对城市设计的解释是:“城市设计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
”(4)英国城市设计家弗·吉伯特(F.Gibberd)在《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中指出:“城市是由街道、交通和公共工程等设施,以及劳动、居住、游憩和集会等活动系统所组成,把这些内容按功能和美学原则组织在一起就是城市设计的本质。
” (5)芬兰著名建筑师沙里宁(E.Saarinen)在《论城市》一书中对城市设计含义归纳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空间,而城市规划是二维空间,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的含义可归纳为:“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形环境所进行的三维空间的合理设计”。
它既包含了物质空间的设计,也包含了人们社会生活以及精神文明方面的设计。
对城市设计的理解可以包括以下4个方面:(1)城市设计是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桥梁,它可以表述为:建筑设计—地段规划(Site Planning)—城市设计—城市规划。
(2)城市设计有自己独立的领域。
(3)城市设计创造了事物之间相互关系的新的价值。
这种关系不仅表现在空间上,还表现在时间上,即历史概念,不仅表现在静态上,还表现在动态上。
(4)城市设计的重点在于掌握相互关系中的秩序观点。
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既有共同点,又有区别。
共同之处是“两者都是为居民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秩序的生活环境”。
不同之处,一是城市规划是一个二维空间的综合安排,而城市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的环境设计;二是城市规划是各种专家(如经济学家、社会学家、规划学家、地理学家等)共同合作的结果,而城市设计主要由建筑师和城市设计专家承担。
还有人认为,城市设计主要是解决详细规划要解决的问题。
这是一种误解。
不可否认,详细规划中有不少城市设计的内容,但总体规划阶段也同样有城市设计要解决的问题。
另外详细规划是一个规划阶段,而城市设计则是另一个范畴,两者不能划等号。
二、内容和任务城市设计既然是对人类空间秩序的一种创造,是空间环境的设计,那末首先要了解城市空间的内容和分类。
日本《新建筑学大系17——都市设计》,认为城市空间构成可以用下列图解来表示。
城市设计的内容就是合理地处理好骨架空间,象征空间和目的空间,使之协调发展。
而且不仅有质的要求,还要有量的概念。
具体来讲城市设计内容包括如下:城市总体空间设计;城市中心和广场空间设计;城市干道和商业街空间设计;城市居住区空间设计;城市园林绿化空间设计;城市地下空间设计;旧城保护与更新空间设计;建筑小品和城市细部空间设计。
上面所述都属空间设计,至于以上各类在工程方面的设计,则应由各方面的工程师配合进行。
城市设计的任务是:(1)为人们创造一个舒适、方便、高效、卫生、优美的物质空间环境和精神文明环境。
(2)城市设计要为城市社区建设一种有机的秩序,包括物质秩序和社会秩序。
(3)城市设计是一项综合规划设计工作,要求综合各专业的需要,做到合理安排。
(4)城市设计要立足于现实,并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5)城市设计目标是空间形式上的统一、完美;综合效益上的最佳、优化效果;社会生活上的有机协调。
三、理论思潮我国城市设计理论渊源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的《周礼·考工记》。
该书“匠人营国” 一节实际上是西周奴隶制王国国都的城市设计模式。
上述理论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都城建设影响很大。
它体现了封建统治者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主题思想。
这一整套理论体系再配以一整套封建宗法、礼制、等级等严格的制度,实际上对城市功能布局作了非常具体的安排。
明北京城就是按此建设的一个最好的实例。
西方城市设计理论可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建筑师希波丹姆斯(Hippodamus)。
他的城市设计思想反映了古希腊奴隶制基础上的民主政治和人本主义。
他所规划的米利都城(Miletus)和普南城(Priene)都是方格形道路网,城市的中心广场(Agora)是市民活动的中心,在空间设计上追求几何形体的和谐、秩序、不对称的均衡。
这和中国封建都城的轴线对称是完全不同的手法。
人称这种处理手法为“希波丹姆斯城市模式”(Hi ppodamusPattern)。
如果说古代城市性质、功能比较简单的话,那末近代,特别是现代城市的性质和功能就变得十分复杂。
为解决众多的矛盾,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
例如:1.从花园城市到新城设计理论1898年英国人霍华德(Ebenizer Howard)提出的“花园城市”理论,第一次把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圣西蒙等人的理想城市设想加以具体化,在新城城市设计上开了先声。
虽然霍华德也建了两个小城市作为试点,但真正开始新城运动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按大伦敦规划在伦敦周围建起了8座新城。
哈罗城是它的代表。
这是英国第一代新城。
经过第二代伦康新城(Run Corn)、霍克新城(Hook,未建),到现在已建起以密尔顿·凯恩斯(MiltonKeyens)为代表的第三代新城。
除英国以外,法国、瑞典、芬兰等其他欧洲国家也建起不少新城。
日本、美国也掀起了新城建设热潮,苏联、东欧各国,直至中国也在效仿。
可以说新城运动几乎遍及世界所有的大城市。
建设新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特大城市人口过于集中、环境恶劣的矛盾,并通过疏散大城市的人口,创造田园式的理想城市模式。
尽管最初设想的疏散特大城市人口的目的未能完全实现,但却为特大城市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另一方面,由于新城规划思想的发展,也使城市设计的理论得到了发展。
英国建筑师和城市设计师吉伯特(F.Gibberd)是哈罗新城的设计者,他所著的《市镇设计》(Town Design)一书是一本比较有影响的论著。
该书总结了英国新城建设经验,并把它上升到理论。
全书共16章。
1~4章是理论基础,强调城市设计是三度空间的环境设计,既要考虑功能,又要考虑艺术。
这四章包括了城市素材,城市设计遗产,城市美学和原则以及城市形式和视觉要素等。
这些都是讲述城市空间艺术,并以功能和艺术相结合的原则,论述了城市总体和各个部分的空间设计原则和方法。
在艺术观方面他继承了西特(C.Sitte)、沙里宁(E.Saarinen)和莱特(F.L.Wright)的艺术观,讲究人的尺度,强调有机和谐,特别是人工和自然要有机结合。
由于作者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书中理论密切结合实际,对我们有很大参考价值。
但是吉伯特的理论也有局限性。
一是囿于英国新城理想模式和审美观,对现代化大城市高度复杂的功能、技术、艺术条件下的城市设计问题注意不够;二是过份强调现实,对未来新的设想、趋势不够重视,甚至排斥。
2.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的城市设计理论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对建筑、艺术、城市规划与设计都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在他1922年撰写的《明日的城市》一书中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观点。
面对大城市高度发展的现实,他主张依靠现代技术力量,从规划着眼,技术着手,来充分利用和改善城市有限空间。
他建议减少市中心建筑密度,增加绿地,增加人口密度,其具体办法是高层化。
1925年他提出了改建巴黎的方案。
这个方案就是以摩天大楼、快速道路、立体交叉和大片绿地来彻底改造旧的巴黎市区。
他的建筑艺术观,也是一反中世纪古典艺术传统,以几何形体作为形式美的标准,将它作为新时代建筑的音符。
他的这套理论,对巴黎这座历史名城来讲,当然是不可能被接受,也无法实现的,但对西方大城市战后的复兴却起了很大的作用,因为它适应了特大城市技术、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要求。
他的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太忽视现实,忽视传统,因此70年代以后,他的这套主张受到抵制。
柯布西耶对城市规划和建筑界的重大贡献还在于倡导成立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这个协会成立于1928年,1956年解散。
在这个组织活动的28年中共召开了10次年会,这些会议对国际城市规划与设计、对现代建筑均起了很大作用。
其中最有影响的是1933年在希腊雅典召开的第四次年会。
在这次会议以后发表的“城市计划大纲”(又称“雅典宪章”)为现代城市规划奠定了理论基础。
雅典宪章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强调自然环境(阳光、空气、绿化)对人的重要性。
它对以后城市规划中的用地分区管理(Zonning)、绿环(Green belt)、邻里单位(Neighborhood Unit)、人车分离、建筑高层化、房屋间距等概念的形成都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在这些理论指导下的新城设计,有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Brasilia)和印度旁遮普邦首府昌迪加(Changdigh)。
这两座新城在城市设计上都力图表现出新的主题思想,即功能和艺术上都要体现出新的时代精神。
在这方面这两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实践也确实取得了不少突破和成绩。
但他们也存在着共同的缺点,这就是缺乏传统,很少考虑现状,一切都是人为,因而使人们感到陌生、呆板、缺少魅力,缺少人情味。
由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观念形态的改变,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城市规划和设计理论已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1956年召开的第十次年会确定议题为“组群的流动性(Cluster mobili-ty)——建筑和城市规划的变化和成长”。
会议认为:城市是一个不断变化和生长的极为复杂的有机体,而过去的这套理论过于机械。
另外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组织也过于臃肿,这些都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因此这次会议以后,CIAM就解散了。
代之而起的是一批第十次年会的筹备人——青年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设计师。
他们成立了另一个组织——Team X小组。
这个组织在60年代热闹了一阵,但是由于群龙无首,百家争鸣,形成了不少流派。
如著名的皮特·斯密森(Peter Smithson)夫妇规划设计的法国图卢兹(Toulouse)、勒玛利(Le Merrie)两城市,把城市功能分成“干”和“巢”两部分。
“干”是道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它将城市连成系统;而“巢”是附在这些“干”上的蜂巢式公寓型居住空间。
这种城市体现了“组群流动、生长变化”的规划设计思想。
受这种思想影响的还有日本名古屋市高藏寺新城的规划。
由于Team X思潮的影响,在日本也出现了新的学派,这一学派借用生物学名词称为“新陈代谢”学派。
他们认为从宇宙到生命,都有新陈代谢过程,人们的任务是促进这种新陈代谢的实现。
他们发表了“新陈代谢(Metabolism)1960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