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构成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平面构成完整ppt课件

平面构成完整ppt课件
排列方式的改变 使人产生从二维平 面到三维空间的不 同感受。
.
• 线是设计中最富表现力的元素
线的不同排列方式 可以产生空间感。
.
3. 面
1).面的造型特征 面是线移动的轨
迹。从视觉上看,任 何点的扩大和聚集, 线的宽度增加与围合 都形成了面。其造型 特征是视觉上的充实 感。
.
3. 面
2).面的分类 面与“形状”
加工器具
喷画用具-喷枪装置等 精密仪器-相机、荧光幕等 刀削工具-剪刀、美工刀、锉刀、研磨机等其他工艺机器 挖洞工具-锥子、打孔机、穿孔器等
其 他 钉书机等
.
• 举例
.
第三讲 平面构成技法
• 造型要素 • 形式原理 • 设计法则
.
一. 造型要素
造型要素


线

立体空间
色相

明度
纯度
定 形-具有数理规则性的构造 非 定 形-没有数理规则性的构造
.
• 在包豪斯的理论体系中,构成课的种类按其研究的性质和特点来分可以分 为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和色彩构成。但将三者结合起来,可以应用到各种 设计门类中去。
包装设计
构成
平面构成 立体构成 色彩构成
应用设计
广告设计 标志设计 服装设计 书籍装帧
产品造型
室内设计
景观设计 …
.
二. 什么是平面构成?
• 平面构成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 • 平面构成是研究平面组成形式和构成规律的设计基础实践课程。
基础绘画(具象)
设计(具象到抽象再回到具象)
.
平面构成 进入第三讲
材料和工具 构成技法
造型要素 形式原理 设计法则

平面构成概述点线面设计理论课件

平面构成概述点线面设计理论课件

线设计理论
1 2 3
线设计理论的定义
线设计理论是一种基于线的形态、粗细、方向和 组合的设计方法,用于创造具有引导性和节奏感 的平面作品。
线设计理论的基本原则
线的类型、长度、宽度和排列对设计效果产生重 要影响,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因素,可以创造出独 特的视觉效果。
线设计理论的应用
线设计理论广泛应用于标志设计、字体设计、插 图设计等多个领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表现 手法。
案例一: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应用
总结词
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应用主要是通过运用不同的点、线、面 形态,结合色彩、大小、位置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美感和传 达信息的作品。
详细描述
平面设计中的点线面应用非常广泛,例如在海报设计、广告 设计、标志设计等方面都有应用。点可以成为强调主题的视 觉元素,线可以用来构建图像的轮廓和引导观众的视线,面 则可以营造出图像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也会对设计理论产生深远影响。
03
可持续性发展
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平面构成点线面设计理论将更加注重可持续
性发展。设计师将更加注重环保材料的使用和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以
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产品设计中的点线面应用
总结词
产品设计中的点线面应用主要是通过运用不同的形态、材质和色彩等元素,创造出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产品。
详细描述
在产品设计中,点可以成为装饰和强调功能的元素,线可以用来构建产品的轮廓和细节,面则可以决定产品的外 观和手感。例如在智能手表设计中,点可以用来表示时间、日期或电量等信息,线可以用来构建手表的轮廓和表 带,面则可以决定手表的外观和手感。
02
点线面设计理论
点设计理论

平面构成概念

平面构成概念

平面构成概念
什么是平面构成?
①概念
平面构成是专门研究平面的理论。

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属于高、宽两度空间,即属平面的范畴。

而立体构成是组织高、宽、深三度空间问题,是要依靠不同的材料设计组装制作出各类立体造型。

平面构成是将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一个新单元,运用点、线、面几何形(作为基本形),依靠骨骼反映基本形从存在到消失的活动规律和组织秩序。

平面构成(即平面组合)的原则一直包含着美学原则,即离不开形式美的构图法则(即对称与平衡,重复与群化,节奏与韵律,对比与变化,调和与统一等)。

②平面构成(组合)的基本形
基本形由简单的基本单位构成(点、线、面),或在点、线、面基础上加以变化。

基本形包含着形状、大小、色彩、肌理(纹理)等。

靠基本形作为基本条件加以新的组合构成,即可设计创造出无数理想的图形。

基本形的重新组合(构成),可产生分离、重盛、透叠、联合、减却、重复等新的图形。

构成填色时,通过正、反变化产生韵律感。

基本形不宜复杂,以简单为好。

③平面构成的骨格
基本形的重组合(构成),要靠一定的骨格线去控制,即骨格。

基本形纳人骨格时,分出有作用骨骼与无作用骨格两种。

a.有作用骨格,是指基本形在格内并正负变动。

b.无作用骨格,是把基本线安排在骨格线的交点上。

无作用骨格中基本形不能移动位置,并且没有正负变化。

一、设计的基础理论平面构成

一、设计的基础理论平面构成

①发射构成的骨格: • 单心式骨格:只有一个中心,重点突出, 视觉效果强烈。 • 多心式骨格结构中有多个中心,具有明显 的跳动感,空间的效果强烈,视觉效果灿 烂夺目。 ②发射构成的基本形: 离心式 所有发射线都从射点向外发射。 向心式 有各方向向中心收缩。 同心式 由中心点向外层逐渐环绕扩张。
(6)变异
2.点、线、面的构成
• (1)点的构成 • 点是一切弄脏的基础。 • 点的形体有圆形、方形、不规则形等。点 有独立的形状、大小、色彩、方向。
(2)线的构成
• 点的移动就形成了线。 • 线有笔直延长的直线,或是将其截断的短 线,还有拆线、抛物线、自由曲线、弧线 等等。
(3)面的构成
• 线的移动就形成了面。 • 面有各种各样的形,常见的有正方形、三 角形、圆形、几何形等,用它们所具有的 特征组合成画面,在面的构成上、形与形 的相互重叠产生新的造型,还能制造出纵 深的空间感,从垂直、水平、倾斜的方向 中形成立体空间效果。
②触觉肌理
• 是通过手的触摸而感知的,有凸凹起伏的肌理。 • A、现成的触觉肌理:将现成的物质材料,如: 布、纸、绳线、金属片、树皮、木屑等,按照设 计的需要,经过修剪处理后,拼贴于平面上。 • B、改造的触觉肌理:将现成的物质材料,经过 改造,与原来的肌理不再一样给人以新的肌理感 觉。 • C、组织肌理:将细小的物料或碎屑,经过排列、 组织,造成新的肌理,表面为组织,肌理。如种 子、豆类、沙粒等,都可以形成新的表面肌理。
!变异是在重复的基础上进行的, 把握好变异与整体的调和性质。
(7)空间
• ①空间 • A、形态的重叠因素:一个形象重叠到另一个形象 之上时,就产生了一前一后,一上一下的平面深度 感。 • B、形态大小因素:人的视觉上有近大远小的感受, 在平面上大小变化越大,空间的纵深感超强。 • C、形态弯曲因素:弯曲本身就具有起伏变化,平 面形象的弯曲有深度的幻觉,从而造成空间感。 • D、形态明暗关系:由于近处物体明度对比强,远 处物体一般都消失在背景中,故明度变化有深度感 和背景明度相近的有隐退之感,和背景明度差异大 的则有突进之感。

平 面 构 成.第1章

平 面 构 成.第1章

所谓构成,就是“组装”的意思。
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它的研究 平面构成 对象,主要是在平面设计中如何创造形象,怎样处理 形象与形象之间的联系,如何掌握美的形式规律。 并按美的形式法则,构成设计所需要的图形,从中培 养设计人员的审美能力,并提高其创造“抽象形 态”和构成的能力。
当前的设计基础理论中,概括起来有“具象”和“抽象” 的两种方法。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图片平面构成渐变平面构成特异平面构成肌理点线面平面构成图片平面构成点线面平面构成发射平面构成作业平面构成密集
平面构成
第一章 概述
第一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述
构成艺术,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的基础理论。它是 基本规律性的问题。适用于所有构成设计。
所谓平面,是指与立体的差别。主要解决长宽之 间两度空间的造型问题。
所谓”具象形象”,就是从大自然中,通过观察、写生、汲 取自然界中美的成分,加以夸张、整理、取舍的变形。 所谓“抽象形象”的应用,在我国过去就有丰富的遗产。
平面构成,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工艺美术理论。它不拘于 一定的固有格式,手法灵活千变万化,尤其有利于锻炼思 维能力,从而更好的为设计服务。

平面构成-面的构成

平面构成-面的构成

作业
对以下面为主的平面构成范例任选其一进行临摹, 利用速写知识, 注意图中的人物造型。
平面构成
面的构成
一、面的概念
在几何学中, “面”是“线”的连续移动形成的轨迹, “面”有长度、宽度, 没有厚度。直线平行移动 成为长方形;直线旋转移动成为圆形;直线和弧线结合运动形成不规则形。因此, “面”也被成为 “形”。面在造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 是设计基础中的重要形态因素。
二、面的分类 “面”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在平面意义上的形,归纳起来有: 直线形、曲线形 (几何曲线形、自由曲线形、不规则曲线形)、偶然形。

MIAN
面的错视
由于面与点、线的特殊关系, 面的错视与点和线的错视有很多相关之处。 另外由于面在画面中所占比例较大, 面的形状也很关键,
“图与底正负形” 同样大小的面, 放在黑底上的白色图形比放在白底上的黑 色图形显得要大。这是德国文豪歌德在色彩学研究领域的发现。
环境对比对面的影响 由于面的周围环境形象大小不同的对比作用, 使同样大小的两个图形,
如果要问村上隆,日本的文化特质是什么, 他的答案一定是: Superflat(超平面)。
幼稚力
超扁平
村上隆: 将来的社会,风俗艺术,文化,都会变得极度平面。
UI设计的超扁平时代

MIAN
点线面
设计不是盲人摸象凭着感觉去描绘, 而是知道它的结构所在, 再用表情语言去丰富它, 才能做到传 达出设计之美, 信息之美。而这些理论都只是一个理论框架, 理论本身不是目的, 结合实际事件才 是。
于非闇(1889―1959) 《玉兰黄鹂》
三、面的情感——理性与感性 如果这个世界上的氛围可以简化为理性和感性, 把它们设定为两个极端, 那么我们就有了这个认识。

第一部分%E3%80%80第一章%E3%80%80概述[11页]

第一部分%E3%80%80第一章%E3%80%80概述[11页]
5 平面的肌理构成
5.1 平面肌理的视觉特征 5.2 平面肌理的构成形式
目录
6 平面层次感与空间感的构成
6.1 层次与空间的意义 6.2 平面层次感的构成形式 6.3 平面空间感的构成 6.4 平面构成中的图与地 6.5 虚实关系的构成
7 平面构成的设计应用
7.1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7.2 平面构成设计实例分析 7.3 平面构实例欣赏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1.2 构成的分类
构成的种类按其研究的 性质和特点来分可以分 为色彩构成、时间构成、 空间构成。空间构成又 可以分为立体构成和平 面构成。
© Copyright Wethink Corporation 2010
目录
第二部分
1 概述
2 色彩的物理理论
2.1 色彩产生的原理 2.2 色彩的表示方式
3 色彩的分类与特性
3.1 色彩的分类 3.2 色彩的基本属性 3.3 色彩混合
目录
4 色彩与心理
4.1 色彩的视知觉现象 4.2 色彩的情感与思维
5 色彩构成
5.1 色彩的对比构成 5.2 色彩的调和构成 5.3 色彩的调性构成 5.4 色彩的采集重构 5.5 色彩的肌理构成
平面色彩构成
王力强 文红/ 编著
第一部分
1 概述
1.1 平面构成的意义 1.2 构成的分类
2 平面构成的基本理论
2.1 平面构成理论的出发点 2.2 平面构成的思维方式
目录
3 平面构成的基本造型元素
3.1 平面构成中的形状与形态 3.2 平面构成中的基本造型元素
4 平面构成的形式法则
4.1 平面构成的形式美 4.2 平面构成形式美的法则 4.3 平面构成的形式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

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2017年平面构成基础知识-平面构成理论设计是设计者个人或设计团体有目的进行有别于艺术的一种基于商业环境的艺术性的创造活动,设计就是一种工作或职业,是一种具有美感、使用与纪念功能的造型活动。

yjbys店铺下面为大家分享一些平面构成基础知识,欢迎大家参考!一、基本概念(一)、平面设计平面设计是将不同的基本图形,按照一定的规则在平面上组合成图案的。

主要在二度空间范围之内以轮廓线划分图与地之间的界限,描绘形象。

而平面设计所表现的立体空间感,并非实在的三度空间,而仅仅是图形对人的视觉引导作用形成的幻觉空间。

(二)、平面设计的术语:1.和谐:从狭义上理解,和谐的平面设计是统一与对比两者之间不是乏味单调或杂乱无章的。

广义上理解,是在判断两种以上的要素,或部分与部分的相互关系时,各部分给我们的感觉和意识是一种整体协调的关系。

2.对比:又称对照,把质或量反差很大的两个要素成功的配列在一起,使人感觉鲜明强烈而又具有统一感,使主体更加鲜明、作品更加活跃。

3.对称:假定在一个图形的中央设定一条垂直线,将图形分为相等的左右两个部分,其左右两个部分的图形完全相等,这就是对称图。

4.平衡:从物理上理解是指的重量关系,在平面设计中指的是根据图像的形量、大小、轻重、色彩和材质的分布作用与视觉判断上的平衡。

5.比例:是指部分与部分,或部分与全体之间的数量关系。

比例是构成设计中一切单位大小,以及各单位间编排组合的重要因素。

6.重心:画面的中心点,就是视觉的重心点,画面图像的轮廓的变化,图形的聚散,色彩或明暗的分布都可对视觉中心产生影响。

7.节奏:节奏这个具有时间感的用于在构成设计上指以同一要素连续重复时所产生的运动感。

8.韵律:平面构成中单纯的单元组合重复易于单调,由有规律变化的形象或色群间以数比、等比处理排列,使之产生音乐的旋律感,成为韵律。

平平面设计的元素1.概念元素,所谓概念元素是那些不实际存在的,不可见的,但人们的意识又能感觉到的东西。

平面构成基础[点线面]

平面构成基础[点线面]

平面构成入门点的构成形式AKI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线的构成形式AKI线是点移动的轨迹(1)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的线条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5)立体化的线(6)不规则的线面的构成形式AKI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果(3)徒手的面(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单形的构成AKI(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分别以连接、重合、重叠、透叠等形式,构成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训练设计者灵活的造型能力)(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形体间相互重合、添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的造型)(4)自然形单形的构成(把自然物的基本形以真实、自然、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使用到构成设计中去)平面构成的形式AKI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简单重复构成-多元重复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形的大小、方向渐变-形状的渐变-疏密的渐变-虚实的渐变-色彩的渐变平面构成的形式(二)AKI5.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旋转式发射格6.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重叠而形成的空间-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7.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和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8.分割构成形式-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9.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滴色法水色法水墨法吹色法蜡色法撕贴法压印法干笔法木纹法叶脉法拓印法盐和水色法浅议平面构成和图案tech.163. 2006-03-03 10:03:55 来源: 美术家网网友评论0 条论坛艺术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当代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

平面构成基本知识

平面构成基本知识

愉悦趣味
紧张急促
(3)、平面构成具有规律性
▪ 平面构成由两部分组成(基本型和骨骼),
他的规律性包括重复、近似、渐变、发射、 特异、密集、对比等)
结运在 构用符 ,一合 构定形 成的式 一基美 组本规 创型律 意,和 图套法 案用则 。一的
定基 的础 骨上 骼,
(4)平面构成以抽象形态训 练为特征
《构成第七号》
《Untitled》
《Untitled》
《White Sound》, 1908
保罗·克利( Paul Klee 1879-1940 ),
——瑞士籍,是使包豪斯从表现主义走进纯 粹抽象造型教育的又一大师,1920年进入包 豪斯,克利和康丁斯基一起尝试用各种新的 造型教育法,从有意识和无意识两个方面分 析创造的基本要素,由他们首创的这种基础 造型教学方式,不仅为包豪斯开了先河,也 成为20世纪设计基础教育的最高典范。
平面构成
薛倩 第十讲
学习目标
1. 了解平面构成在在设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初步明确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目的和方法
重点难点
1. 平面构成的学习内容和目的 2. 平面构成的学习方法
平面构成在设计课程中的地位和作 用
▪ 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 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形成规律与应

▪ 二维空间的构成 ▪ 艺术设计的专业基础课程 ▪ 培养自身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 ▪ 在各种艺术设计中广泛应用 ▪ 扩大了传统团的表现手段和领域,极大的丰
(5)平面构成具有三围立体 空间的表现性
▪ 平面构成突破传统几何图案中
的二维视觉空间,增强画面的 起伏错觉效果,在构成中利用 数量等级增长,位置的远近聚 散、方向的正反转折、图片的 正负变化等手段,表现具有超 越时间和空间的图像,就是平 面构成所追求的空间效果。

有关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表现 (平面构成理论)_图文.

有关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表现 (平面构成理论)_图文.

有关造型艺术形式语言的表现——平面构成理论作为美学理论中的一个专属名称的“形式美”,指的是客观事物和艺术形象在形式上的美的表现,也值设计社会生活、自然中各种形式因素(线条、形体、色彩、声音等)的有规律的组合。

对形式美的探讨几乎是艺术各门类的共同课题。

多少世纪以来,“人体”提供了一种比例与准则,人和动物的许多特征像是“经过设计”一般的完美,特别是人的脸,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潜意识的合适感和秩序感,引导我们追求平衡与和谐,“我们的天性中必定有一种审美和爱美的最根本最普遍的倾向”。

所以,对审美的追求与探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造型艺术设计的各学科更是离不开对美的追求,审美的诸法则也成为设计基础学科——平面构成中重要的章节。

一、关于和谐在我们的身边,到处呈现出和谐的魅力:大海中海水的波纹、树枝上树叶的外型、山坡上梯田的线条等等,在造型艺术作品中,和谐是以形、色等诸方面体现出来的。

在具体运用中,画面的元素出现的种类越少、越接近(包括形状、大小、方向、色彩、肌理等),呈现出和谐性会越大。

但过分的统一会减弱视觉的冲击力,出现平滞、后退的效果,所以审美中有了对比的产生。

对角线构图使画面空间呈现出动感和谐席勒《裸体自画像》毕加索《日落》二、关于对比是指把艺术作品中所描绘的事物和对象的性质(形状、面积、色彩、大小、位置、方向、肌理等)及性格方面的对立因素十分突出地表现出来。

它有助于更鲜明地刻画事物和形象的特点,给作品带来强烈的视觉效果,使人印象加深,这是艺术作品不可缺少的表现手段。

在造型艺术中,我们常会看到作品中的大与小、曲与直、冷与暖、粗与细、刚与柔、简与繁、疏与密、动与静、规则与不规则、传统与现代等造型元素的形式对比。

我们在感受对比激发出来的审美活力的同时,仍需要关照作品的和谐,“万绿丛中一点红”运用了红与绿的色相对比,大面积的绿使红更为鲜明突出,却不失和谐与统一。

在对比的运用中,量的把握或者面积的把握往往会显得至关重要,这也是造型艺术学习中对“度”的把握的难点。

平面构成基本理论

平面构成基本理论

平面构成基本理论面构成的三要素:点、线、面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点: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多点可以创造生动感。

1.点的视觉特性: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

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

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

2.点的构成方法:等间隔、规律间隔、不规律间隔、点的线化、点的面化。

线: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这点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很广,尤为重要。

画面的工整感、速度感也是由线形来实现的,优雅的线型多为曲线。

1.线的视觉特性:垂直的线刚直、有升降感;水平的线静止、安定;斜线飞跃、积极。

曲线优雅、动感,曲折线不安定,粗线稳重踏实,前进感。

细线锐利、速度、柔弱感。

2.线的构成方法:几何线形工整、古板、冷淡;自由线形自由、个性分明。

面:面可以给点和线一个容纳的空间,单点、单线永远形成不了面。

面的分类:积极的面:点、线移动、放大产生的面。

消极的面:点、线密集,环绕产生的面。

也可以分为几何形面和非几何形面。

图与底的关系:图,简单的说,就是你想要表现的东西,位于画面前方。

底,就是背景,位于画面后方。

生动的图像一定是图底分明的,这样才有层次感。

当然也有矛盾图形,比如太极图,分辨不出图与底,一般来讲都是要求图底分明的,也可以利用图底不分明做出一些有个性的图像来。

基本形与骨架:基本形就是构成图案的最基本的要素,基本形间的关系有分离、接触、覆盖、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骨架就如同坐标一样,用来把感性的想法理性的呈现。

先画骨架,再作图可以表现的很工整。

平面构成的表现手段: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立体空间、肌理、韵律。

平面构成理论就只有这些而已,多体会、多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融会贯通。

比如:万花丛中一点红,这个红就是特异,特异包括形、颜色、质感的变化。

平面设计的基本功昨天下午,北服-佛莱士国际学院电脑美术设计专业的五位应届毕业生来工作室参观。

ps平面设计基本理论(构图和色彩搭配)PPT课件

ps平面设计基本理论(构图和色彩搭配)PPT课件
15
动态平衡处理的是两个不相等的主体或者区域。就像小砝码只要放得远离支点就可 以与大砝码达成平衡,图中的大小元素只需要在画框中仔细布局也可以达成平衡。 这里要注意右上角的内容—汉字—提升了它的视觉重要性。
16
把支撑主体的必不可少的 轮子加进来,小孩子依旧 不再中心位置,但画面平 衡了
由于缺少视觉上的支撑物, 小孩子看起来要向右倒出画 面。
57
58
永恒的金三角
59
九宫格
60
黄金螺旋比
61
很有意境,很深远的感觉。
62
MP3形体的简单通过比例和 尺度的合理把握得到了补 充,大小球体的对比,功 能按键的分布都让这款MP3 应用了简洁的造型美感。
63
这套桌椅的比例尺度看起来还是不错的,椅子和桌子的高度相
匹配。桌子底座的长宽变化,椅子承坐面的宽度变化,都是相
映入视线的首先是沙发配色上的对比,配色稳重、大方。
48
5、疏与密
疏与密的关系关键是处理好空白留取(简称“留白”),
适当的疏密搭配可以使画面产生节奏感,体现出作品的格调
与品位。
49
围成一圈的稠密观众与中间的表演人物形成对比,哪怕这个人在画面 中所占的位置很小,但却很容易吸引视线朝向“中心人物”。
50
8144颜色的关系颜色的关系相邻色对比色冷色暖色灰度8255颜色搭配要点颜色搭配要点三色边框三色边框三色阴影三色阴影三色渐变三色渐变三色法提高醒目程度三色法提高醒目程度83前景背景搭配要点前景背景搭配要点使用颜色条和中性色装饰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正确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颜色关系colors欠佳前景与背景不能使用相邻色8466色彩的象征意义色彩的象征意义太阳旗帜火血柑桔秋叶灯光光线迎春花香蕉森林草原青山天空海洋葡萄丁香花夜晚无灯光的房间雪景纸张乌云路面静物热情奔放喜庆幸福活力危险金秋欢喜丰收温暖嫉妒警告光明快活希望帝王古罗马高贵色和平生意盎然新鲜可行理智平静忧郁深远西方名门血统高贵庄重昔日最高等级古希腊国王严肃刚直恐怖纯洁神圣光明平凡朴素默默无闻谦逊颜色直接联想象征意义8577十个色彩搭配案例十个色彩搭配案例基本配色

设计基础理论--平面构成 知识点梳理

设计基础理论--平面构成 知识点梳理

设计基础(一)设计中的平面构成课程主要内容:平面构成的构成要素:1、点 2、线 3、面平面构成的构成形式:1、重复构成形式2、近似构成形式3、渐变构成形式4、变异构成形式5、对比构成形式6、密集构成形式7、分割构成形式 8、图与底构成形式 9、反常态构成形式10、空间构成形式一、平面构成概述平面构成是一种视觉形象的构成,是研究视觉语言的特征及构成规律和审美原理的学科。

它重在研究和分析视觉语言的形态、空间、运动、光、比例等因素的变化和心理规律,极力伸张视觉语言的要素,提高视觉形象的表现力,为人类创造美好的视觉环境服务。

二、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形态要素分为概念形态和现实形态。

•概念形态指人的视觉和触觉不能直接感觉的形,它似乎存在,但实际并不存在,我们认为它只存在于意念之中。

•现实形态,针对概念形态而言,即能看到或能触到的那种实际感觉到的形。

现实形分为具体形和抽象形,具体形又包括自然形态和人为形态,抽象形包括冷抽象(几何学形)和热抽象(非几何学形)。

点的构成:线的构成:直线的心理效果:是强性、明晰、单纯、顽固、直接等,具有男性性格粗直线:强力、钝敏、粗笨细直线:神经质、锐敏、尖锐锯状直线:不安定、焦虑曲线分为几何曲线、自由曲线:几何曲线比较明确,易于理解,高贵。

自由曲线比较复杂,富于变化。

面的构成:•面的形象无限丰富,概括起来有直线形、曲线形、偶然形。

•直线形又包含几何直线形和自由直线形。

•曲线形又包含几何曲线形和自由曲线形。

三、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平面构成的形态变化极为丰富,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微观世界,有自然形态,又有人为形态,对形态的空间、速度、质感等特征的分析,是创造艺术作品的重要前提。

形态与心理:《记忆的永恒》萨尔瓦多·达利形态与传达:形态与空间:形态与运动:形态与光:形态与变形:形态与质感:四、平面构成形式美的原理•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五、平面构成的形式平面构成的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变异、对比、密集、分割、图与底、反常态等构成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构成基本理论
面构成的三要素:点、线、面
色彩构成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
点:点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引视线,多点可以创造生动感。

.点的视觉特性:
单一的点具有集中凝固视线的效用,容易形成视觉中心。

多点会创造生动感,大小各异就更加突出了。

连续的点会产生节奏、韵律,点的大小不一的排列也容易形成空间感。

.点的构成方法:
等间隔、规律间隔、不规律间隔、点的线化、点的面化。

线:线可以起到引导视线的作用,这点在平面设计中应用很广,尤为重要。

画面的工整感、速度感也是由线形来实现的,优雅的线型多为曲线。

.线的视觉特性:
垂直的线刚直、有升降感;水平的线静止、安定;斜线飞跃、积极。

曲线优雅、动感,曲折线不安定,粗线稳重踏实,前进感。

细线锐利、速度、柔弱感。

.线的构成方法:
几何线形工整、古板、冷淡;自由线形自由、个性分明。

面:面可以给点和线一个容纳的空间,单点、单线永远形成不了面。

面的分类:
积极的面:点、线移动、放大产生的面。

消极的面:点、线密集,环绕产生的面。

也可以分为几何形面和非几何形面。

图与底的关系:
图,简单的说,就是你想要表现的东西,位于画面前方。

底,就是背景,位于画面后方。

生动的图像一定是图底分明的,这样才有层次感。

当然也有矛盾图形,比如太极图,分辨不出图与底,一般来讲都是要求图底分明的,也可以利用图底不分明做出一些有个性的图像来。

基本形与骨架:
基本形就是构成图案的最基本的要素,基本形间的关系有分离、接触、覆盖、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

骨架就如同坐标一样,用来把感性的想法理性的呈现。

先画骨架,再作图可以表现的很工整。

平面构成的表现手段:
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特异、对比、立体空间、肌理、韵律。

平面构成理论就只有这些而已,多体会、多理解才是最重要的,融会贯通。

比如:万花丛中一点红,这个红就是特异,特异包括形、颜色、质感的变化。

平面设计的基本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