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计算公式知识点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汇总
以下是一些高中生物常用的计算公式汇总:
1. 成功率(Success rate)= 成功次数 / 总实验次数
2. 成长速率(Growth rate)= (最终体重 - 初始体重)/ 时间
3. 增长率(Growth rate)= (最终长度 - 初始长度)/ 时间
4. 繁殖率(Reproduction rate)= 新生个体数量 / 成年个体数量
5. 平均速率(Average rate)= 总距离 / 总时间
6. 质量浓度(Mass concentration)= 质量 / 体积
7. 平均速度(Average velocity)= 总位移 / 总时间
8. 光合速率(Photosynthesis rate)= 产生的氧气体积 / 时间
9. 累计增长量(Accumulated growth)= 最终体积 - 初始体积
10. 平均周期(Average period)= 总时间 / 次数
请注意,具体使用哪些公式取决于具体情况和实验要求。

使用这些公式之前,务必确认所需的数据和单位,并遵循正确的计算步骤。

第1页/共1页。

重点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重点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重点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作者:————————————————————————————————日期: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 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最全总结

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最全总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最全总结以下是关于高中生物计算公式的总结:
1. 酶活性计算公式:
- 酶活性 = (反应物改变的浓度)/ (时间 x 反应体积)
2. 酶单位活性计算公式:
- 酶单位活性 = 酶活性 / 酶的总蛋白质量
3. 折射率计算公式:
- 折射率 = 入射光线速度 / 折射光线速度
4. DNA浓度计算公式:
- DNA浓度 = (A260值 x 50 ng/μL) / (窗宽 x 细胞液视差 x 100)
5. 过滤法计算公式:
- 过滤液中的细菌数目 = 滤液中的细菌数目 / 过滤液的体积
6. 稀释法计算公式:
- 初始溶液的浓度 x 初始溶液的体积 = 最终溶液的浓度 x 最终溶液
的体积
7. 突变率计算公式:
- 突变率 = 突变数量 / 总细胞数
8. 地理密度计算公式:
- 地理密度 = 群落中个体数量 / 群落面积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生存率计算公式:
- 生存率 = 存活个体数量 / 初始个体数量 x 100%
10. 存活率计算公式:
- 存活率 = 存活个体数量 / 初始个体数量 x 100%
这些公式是高中生物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解决一些生物实验和研究中的定量问题。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二)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三)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四)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五)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六)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七)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 —m);?(八)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九)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十)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十一)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十二)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十三)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十四)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十五)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高考生物计算公式总结8篇

高考生物计算公式总结8篇

高考生物计算公式总结8篇篇1一、遗传学部分1. 基因频率的计算:基因频率是指在一个种群中,某个基因占该种群所有等位基因的比例。

计算时,需要知道该种群中某个基因的数量除以该种群中所有等位基因的总数。

例如,假设一个种群中有100个A基因和200个a 基因,则A基因的频率为100÷300=1/3。

2. 遗传病的概率计算:对于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发病率可通过患者人数除以总人口数来计算。

例如,一个地区有10万人,其中500人患有抗维生素D佝偻病,则该病的发病率为500÷100000=1/200。

二、生物化学部分1. 酶活力的计算:酶活力是指酶催化特定反应的能力,通常以酶的浓度或活性单位来表示。

计算时,需要知道反应速率、底物浓度和酶浓度之间的关系,即Km=底物浓度/(反应速率/酶浓度)。

例如,已知某酶在底物浓度为1mM时的反应速率为1U/mL,则该酶的Km值为1mM/(1U/mL)=1mM。

2. 生物大分子的计算:对于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可通过氨基酸或核苷酸的数目乘以各自的相对原子质量来计算。

例如,一个由50个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0×128=6400。

三、生态学部分1. 种群密度的计算:种群密度是指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内某个种群的数量。

计算时,需要知道该种群在一定空间内的数量和该空间的面积或体积。

例如,一个湖泊中有100只鸭子和200只天鹅,湖泊的面积为10平方公里,则鸭子的种群密度为100÷10=10只/平方公里。

2. 生物多样性的计算:生物多样性是指一个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生物种类的丰富度和分布情况。

计算时,需要知道某个地区或全球范围内生物的种类数和每个种类的数量。

例如,一个地区有10种不同的植物和5种不同的动物,每种植物和动物的数量分别为100和50,则该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指数为(10×100+5×50)/(10+5)=8.33。

高中生物计算方法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计算方法总结归纳

高中生物计算方法总结归纳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计算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生物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生物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我们在解决生物问题时的能力。

本文将总结归纳高中生物学习中常用的计算方法,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些技巧。

一、摩尔浓度计算摩尔浓度是生物学中非常常用的计算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溶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为:摩尔浓度 = 物质的摩尔数 ÷溶液的体积(单位为L)。

通过摩尔浓度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溶液中物质的浓度,从而对生物学实验和理论研究提供支持。

二、质量守恒计算质量守恒是指在一个封闭系统中,物质的质量总量不变。

在生物学研究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质量守恒的计算,特别是在化学反应和代谢过程中。

通过质量守恒的计算,我们可以了解到生物学反应过程中物质的转化及其比例关系,有助于我们对生物代谢过程的理解和分析。

三、表格与图表分析生物学研究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大量的实验数据,使用表格和图表可以更好地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在使用表格进行数据分析时,我们可以根据所需的内容选择合适的表格形式,如比较表、统计表等,进而得出结论和推断。

而图表分析可以通过绘制线性图、饼图、柱状图等来直观展示数据,更好地展示数据间的关系和趋势。

四、遗传计算遗传计算是生物学中重要的计算方法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模拟和预测遗传物质的传递和变异过程。

遗传计算可以根据物种的遗传规律,计算出下一代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从而了解物种的遗传特征和变异情况。

通过遗传计算,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遗传学的原理,对物种的进化和发展有更深入的认识。

五、Sanger测序计算Sanger测序是一种常用的DNA测序方法,在生物学研究中被广泛应用。

通过Sanger测序计算,我们可以对DNA序列进行准确而高效的分析和确认。

Sanger测序计算需要根据测序片段的碱基序列,进行碱基配对和序列比对,最终确定DNA序列的结果。

通过Sanger测序计算,我们能够深入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推进生物学领域的研究和应用。

高中高一生物公式大全

高中高一生物公式大全

高中高一生物公式大全细胞生物学公式1. 细胞分裂公式:有丝分裂中的公式为 M-phase = Mitoic Phase,简称M期。

- M期由有一对一分裂、有核分裂和细胞质分裂三个步骤组成。

2. 遗传学公式:- 变异率(Mutation Rate) = (变异个体数 ÷总个体数) × 100%分子生物学公式1. DNA复制公式:DNA复制是指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或遗传信息复制过程中自我复制的过程。

- DNA复制速率(Replication Rate) = (复制的DNA碱基对数÷复制所需的时间) × 100%2. 转录公式:转录是指在生物细胞中,将DNA模板上的基因信息转录成RNA的过程。

- 转录速率(Transcription Rate) = (转录的RNA碱基对数 ÷转录所需的时间) × 100%生物化学公式1. 光合作用公式:光合作用是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

- 光合有效率(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 (光合产物的能量 ÷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 × 100%2. 呼吸作用公式:呼吸作用是指生物体将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

- 呼吸效率(Respiration Efficiency) = (呼吸产物的能量 ÷呼吸作用所需的能量) × 100%遗传学公式1. 孟德尔遗传学公式:- 基因型比例(Genotype Ratio):例如,一对杂合纹眼果蝇杂种与全红眼果蝇杂种交配,后代红眼果蝇与纹眼果蝇的比例为3:1。

- 表型比例(Phenotype Ratio):例如,一对杂合纹眼果蝇杂种与全红眼果蝇杂种交配,后代有红眼果蝇和纹眼果蝇两种表型。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你有所帮助,如需其他相关公式,请随时告知。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大全(一)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计算公式知识点汇总有关蛋白质和核酸计算[注:肽链数(m);氨基酸总数(n);氨基酸平均分子量(a);氨基酸平均分子量(b);核苷酸总数(c);核苷酸平均分子量(d)]。

1.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经脱水缩合形成多肽,各种元素的质量守恒,其中H、O参与脱水。

每个氨基酸至少1个氨基和1个羧基,多余的氨基和羧基来自R基。

①氨基酸各原子数计算:C原子数=R基上C原子数+2;H原子数=R基上H原子数+4;O原子数=R基上O原子数+2;N原子数=R基上N原子数+1。

②每条肽链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1个;m条肽链蛋白质游离氨基和羧基至少:各m个;③肽键数=脱水数(得失水数)=氨基酸数-肽链数=n—m ;④蛋白质由m条多肽链组成:N原子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R基上氨基数;=肽键总数+氨基总数≥肽键总数+m个氨基数(端);O原子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R基上羧基数);=肽键总数+2×羧基总数≥肽键总数+2m个羧基数(端);⑤蛋白质分子量=氨基酸总分子量—脱水总分子量(—脱氢总原子量)=na—18(n—m);2.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与双链DNA(基因)、mRNA碱基数的计算:①DNA基因的碱基数(至少)mRNA的碱基数(至少):蛋白质中氨基酸的数目=6:3:1;②肽键数(得失水数)+肽链数=氨基酸数=mRNA碱基数/3=(DNA)基因碱基数/6;③D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DNA双链数=c—2;mRNA脱水数=核苷酸总数—mRNA单链数=c—1;④D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DNA脱水总分子量=(6n)d—18(c—2)。

mRNA分子量=核苷酸总分子量—mRNA脱水总分子量=(3n)d—18(c—1)。

⑤真核细胞基因外显子碱基对占整个基因中比例=编码的氨基酸数×3÷该基因总碱基数×100%;编码的氨基酸数×6≤真核细胞基因中外显子碱基数≤(编码的氨基酸数+1)×6。

3.有关双链DNA(1、2链)与mRNA(3链)的碱基计算:①DNA单、双链配对碱基关系:A1=T2,T1=A2;A=T=A1+A2=T1+T2,C=G =C1+C2=G1+G2。

A+C=G+T=A+G=C+T=1/2(A+G+C+T);(A+G)%=(C+T)%=(A+C)%=(G+T)%=50%;(双链DNA两个特征:嘌呤碱基总数=嘧啶碱基总数)DNA单、双链碱基含量计算:(A+T)%+(C+G)%=1;(C+G)%=1―(A +T)%=2C%=2G%=1―2A%=1―2T%;(A1+T1)%=1―(C1+G1)%;(A2+T2)%=1―(C2+G2)%。

②DNA单链之间碱基数目关系:A1+T1+C1+G1=T2+A2+G2+C2=1/2(A+G +C+T);A1+T1=A2+T2=A3+U3=1/2(A+T);C1+G1=C2+G2=C3+G3=1/2(G+C);③a.DNA单、双链配对碱基之和比((A+T)/(C+G)表示DNA分子的特异性):若(A1+T1)/(C1+G1)=M,则(A2+T2)/(C2+G2)=M,(A+T)/(C +G)=Mb.DNA单、双链非配对碱基之和比:若(A1+G1)/(C1+T1)=N,则(A2+G2)/(C2+T2)=1/N;(A+G)/(C +T)=1;若(A1+C1)/(G1+T1)=N,则(A2+C2)/(G2+T2)=1/N;(A+C)/(G+T)=1。

④两条单链、双链间碱基含量的关系:2A%=2T%=(A+T)%=(A1+T1)%=(A2+T2)%=(A3+U3)%=T1%+T2%=A1%+A2%;2C%=2G%=(G+C)%=(C1+G1)%=(C2+G2)%=(C3+G3)%=C1%+C2%=G1%+G2%。

4.有关细胞分裂、个体发育与DNA、染色单体、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四分体等计算:① DNA贮存遗传信息种类4n种(n为DNA的n对碱基对)。

②细胞分裂染色体数目=着丝点数目;1/2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N)=体细胞染色体数(2N)=减Ⅰ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减Ⅱ分裂后期染色体数(2N)。

精子或卵细胞或极核染色体数(N)=1/2体细胞染色体数(2N)=1/2受精卵(2N)=1/2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数目:一个卵原细胞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一个精原细胞形成四个精子。

配子(精子或卵细胞)DNA数为M,则体细胞中DNA数=2M;性原细胞DNA数=2M(DNA复制前)或4M(DNA复制后);初级性母细胞DNA数=4M;次级性母细胞DNA数2M。

1个染色体=1个DNA分子=0个染色单体(无染色单体);1个染色体=2个DNA分子=2个染色单体(有染色单体)。

四分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联会和减Ⅰ中期),四分体数=0(减Ⅰ后期及以后)。

③被子植物个体发育:胚细胞染色体数(2N)=1/3受精极核(3N)=1/3胚乳细胞染色体数(3N)(同种杂交);胚细胞染色体数=受精卵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远缘杂交);胚乳细胞染色体数=受精极核染色体数=精子染色体数+卵细胞染色体数+极核染色体数;1个胚珠(双受精)=1个卵细胞+2个极核+2个精子=1粒种子;1个子房=1个果实。

④DNA复制:2n个DNA分子;标记的DNA分子每一代都只有2个;标记的DNA 分子占:2/2n=1/2n-1;标记的DNA链:占1/2n。

DNA复制n次需要原料:X(2n-1);第n次DNA复制需要原料:(2n-2n-1)X=2n-1X。

[注:X代表碱基在DNA中个数,n代表复制次数]。

有关生物膜层数的计算双层膜=2层细胞膜;1层单层膜=1层细胞膜=1层磷脂双分子层=2层磷脂分子层。

有关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计算1.实际(真正)光合速率=净(表观)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黑暗测定):①实际光合作用CO2吸收量=实侧CO2吸收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②光合作用实际O2释放量=实侧(表观光合作用)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吸收量;③光合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合作用实际葡萄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④净有机物(积累)量=实际有机物生产量(光合作用)—有机物消耗量(呼吸作用)。

2.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混合计算:在氧气充足条件下,完全进行有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量是相等。

在绝对无氧条件下,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但若在低氧条件下,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吸收O2和释放CO2就不一定相等。

解题时,首先要正确书写和配平反应式,其次要分清CO2来源再行计算(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各产生多少CO2)。

遗传定律概率计算遗传题分为因果题和系谱题两大类。

因果题分为以因求果和由果推因两种类型。

以因求果题解题思路:亲代基因型→双亲配子型及其概率→子代基因型及其概率→子代表现型及其概率。

由果推因题解题思路:子代表现型比例→双亲交配方式→双亲基因型。

系谱题要明确:系谱符号的含义,根据系谱判断显隐性遗传病主要依据和推知亲代基因型与预测未来后代表现型及其概率方法。

1.基因待定法:由子代表现型推导亲代基因型。

解题四步曲:a。

判定显隐性或显隐遗传病和基因位置;b。

写出表型根:aa、A_、XbXb、XBX_、XbY、XBY;IA_、IB_、ii、IAIB。

c。

视不同情形选择待定法:①性状突破法;②性别突破法;③显隐比例法;④配子比例法。

d。

综合写出:完整的基因型。

2.单独相乘法(集合交并法):①亲代产生配子种类及概率;②子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种类;③某种基因型或表现型在后代出现概率。

解法:先判定:必须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

再分解:逐对单独用分离定律(伴性遗传)研究。

再相乘:按需采集进行组合相乘。

注意:多组亲本杂交(无论何种遗传病),务必抢先找出能产生aa和XbXb+XbY 的亲本杂交组来计算aa和XbXb+XbY概率,再求出全部A_,XBX_+XBY概率。

注意辨别(两组概念):求患病男孩概率与求患病男孩概率的子代孩子(男孩、女孩和全部)范围界定;求基因型概率与求表现型概率的子代显隐(正常、患病和和全部)范围界定。

3.有关遗传定律计算:Aa连续逐代自交育种纯化:杂合子(1/2)n;纯合子各1―(1/2)n。

每对均为杂合的F1配子种类和结合方式:2 n ;4 n ;F2基因型和表现型:3n;2 n;F2纯合子和杂合子:(1/2)n1—(1/2)n。

4.基因频率计算:①定义法(基因型)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基因频率(A或a)%=某种(A或a)基因总数/种群等位基因(A和a)总数=(纯合子个体数×2+杂合子个体数)÷总人数×2。

(伴性遗传)X染色体上显性基因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雄性个体显性个体的基因型频率+1/2×雌性个体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雌性个体显性纯合子个体数×2+雄性个体显性个体个体数+雌性个体杂合子个体数)÷雌性个体个体数×2+雄性个体个体数)。

注:伴性遗传不算Y,Y上没有等位基因。

②基因型频率(基因型频率=特定基因型的个体数/总个体数)公式:A%=AA%+1/2Aa%;a%=aa%+1/2Aa%;③哈代-温伯格定律A%=p,a%=q;p+q=1;(p+q)2=p2+2pq+q2=1;AA%= p2,Aa% =2pq,aa%=q2。

(复等位基因)可调整公式为:(p+q+r)2=p2+q2+r2+2pq+2pr+2qr=1,p+q+r=1。

p、q、r各复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例如:在一个大种群中,基因型aa的比例为1/10000,则a基因的频率为1/100,Aa的频率约为1/50。

5.有关染色体变异计算:①m倍体生物(2n=mX):体细胞染色体数(2n)=染色体组基数(X)×染色体组数(m);(正常细胞染色体数=染色体组数×每个染色体组染色体数)。

②单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本物种体细胞染色体数(2n=mX)÷2。

6.基因突变有关计算:一个种群基因突变数=该种群中一个个体的基因数×每个基因的突变率×该种群内的个体数。

种群数量、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计算1.种群数量的计算①标志重捕法:种群数量[N]=第一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捕获数中的标志数②J型曲线种群增长率计算:设种群起始数量为N0,年增长率为λ(保持不变),t年后该种群数量为Nt,则种群数量Nt=N0λt。

S型曲线的最大增长率计算:种群最大容量为K,则种群最大增长率为K/2。

2.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①能量传递效率=下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上一个营养级的同化量×100%②同化量=摄入量-粪尿量;净生产量=同化量-呼吸量;③生产者固定全部太阳能X千焦,则第n营养级生物体内能量≤(20%)n-1X千焦,能被第n营养级生物利用的能量≤(20%)n-1(1161/2870)X千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