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言文阅读训练3

合集下载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一)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公将鼓之鼓:(2)既克,公问其故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2分)参考答案:1.(1)击鼓(1分)(2)战胜(1分)(共2分)2.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

共2分)4.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

2分)(九)河南实验区(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2题。

(共10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常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常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

常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常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篇一」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1.解释。

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把这段文字分为两层并写出层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周处横行霸道、祸患乡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而处尤剧”一句中“尤剧”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更相庆”中的“庆”紧扣开头的_______字,表示_______________6.本文塑造了一个_____________的形象,说明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参考答案:1.横:祸害说:劝说没:沉2.分层:而处尤剧。

‖或说处第一层:写周处年少时横行乡里,劣迹昭著。

第二层:写周处顿生悔改之意。

3.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4.周处是三害之首,祸害最大。

5.患乡里人对周处深恶痛疾,且能两相照应。

6.勇于弃恶从善的人一个人有了错误,只要勇于改正,同样可以成为有用的人。

常考文言文阅读习题及答案「篇二」赵奢者,赵之田部吏也。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含答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七(上)语文期末复习之文言文阅读训练(三)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4分)【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

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没人:会潜水的人。

1.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用“/”在句中标出。

(限断2处)(2分)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2.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字。

(3分)(1)公亦以此自矜.__________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_______________(3)夫没者岂苟.然哉_______________3.翻译下面句子。

(4分)(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中体现陈尧咨傲慢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明卖油翁观点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三

文言文语段阅读训练三

41、唐伯虎识破术士有术十千唐六如,极言修炼之妙。

唐云:“如此妙术,何不自为,乃贶及鄙人?”术士云:“恨吾福浅!吾阅人多矣,仙风道骨,无如君者。

”唐笑曰:“吾但出仙福,有空房在城北,甚僻静,君为修炼,炼成两剖。

”术士犹未悟。

日造门,出一扇求诗。

唐大书云:“破布衫中破布裙,逢人便说会烧银。

如何不自烧些用?担不河头卖与为。

”【注释】①术士:此指修仙炼丹的道士。

②干:③唐六如:即明朝苏州才子唐寅,字伯虎,号六如居士。

④贶:赐与。

⑤仙风道骨:此指仙人的气质,即有福气的人。

【启发与借鉴】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

唐伯虎遇到的那个“术士”,谎称能烧炼金银,说要把这种方法教给唐伯虎。

唐伯虎当然不信,并题诗嘲弄之。

然而时至今日,此类骗子改头换面,且上当者不少。

有人谎称在西安某处地下发现古代宝物,希望对方斥资60万元合伙开发,结果骗了钱逃之夭夭。

有人冒名台商,说是能将100元“变”成1000元,于是有人拿出30万元让他“变”,企图瞬间发财,结果又是受骗上当。

天上不会掉下馅饼来,看了上面这则故事,糊涂的人该醒醒了!【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鄙人②阅③但④悟2、翻译:①何不自为②无如君者③炼成两剖④日造门3、理解:“担水河头卖与人”是什么意思?42、朱文公受骗朱文公有足疾,曾有道人为施针熨之术,旋觉轻安。

公大喜,厚谢之,且赠以诗云:“几载相扶藉瘦筇,一针还觉有奇功。

出门放杖儿童笑,不是以前勃窣翁。

”道人得诗径去。

未数日,足疾大作,甚于未针时。

亟令人寻逐道人,已莫知其所往矣。

公吧息曰:“某非欲罪之,但欲追索其诗,恐其持此诗误他人尔。

”【注释】①朱文公:即朱熹,南宋儒学大师,谥“文”,故称朱文公。

②道人:道士。

③熨:中医学名词,俗称“热敷”。

④筇:竹名。

⑤勃窣:匍匐而行。

【文言知识】“旋”及其他。

上文“旋觉轻安”中的“旋”,指一会儿,句意为顿时觉得轻松安适。

在文言中表示短时间的词还有“顷”、“俄”、“须臾”、“斯须”等。

“旋觉轻安”也可说成“俄觉轻安”、“顷觉轻安”等。

高三语文暑期微训练 文言文阅读3(含解析)

高三语文暑期微训练 文言文阅读3(含解析)

[文言文阅读三]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寇瑊,字次公,汝州临汝人。

擢进士,授蓬州军事推官。

李顺余党谢才盛等复起为盗,瑊设方略,擒送京师。

徙开封推官。

会施州蛮叛,转运使移瑊权领施州。

先是,戍兵仰.他州馈粮,瑊至,请募人入米,偿以盐,军食遂足,而民力纾.。

未几,溪南蛮复内寇.,瑊率众擒其酋领戮之,以白芀子弟数百人筑栅,守其险要。

迁殿中侍御史,为开封府判官。

尝奏事,帝询施州备御之术,因谕之曰:“东川控蛮夷,尔功已试,其为朕镇抚之。

”命为梓州路转运使。

天禧中,河决澶渊。

瑊视役河上,堤垫①数里,众皆奔溃,而瑊独留自若。

须臾,水为折.去,众颇异之。

迁工部郎中,上言:“契丹约和以来,河北减戍卒之半,而复刺土兵,其实益三分之一,而塞下军储不给。

请行入中、凿头、便籴②三说之法。

”入为三司度支副使。

未几,以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益州。

仁宗即位,迁给事中。

瑊与丁谓厚善,帝谓辅臣曰:“瑊有吏干,毋深谴也。

”徙邓州,坐失举,降少府监、知金州,复右谏议大夫。

会河决,徙知滑州,总领修河。

既而以岁饥令罢役,瑊言:“病民者特楗刍③耳,幸调率已集,若积之经年,则朽腐为弃物,后复兴工敛之,是重困也。

”乃再诏塞河。

河平,擢枢密直学士。

明年,复给事中、知秦州,又坐失举夺一官。

召权三司使,复其官如故。

时有议茶法者,帝访以利害,瑊曰:“议者未知其要尔。

河北入中兵食,皆仰给于商旅。

若官尽其利,则商旅不行,而边民困于馈运,茶法岂可以数更?”帝然之。

权知开封府,戚里有殴妻至死,更赦事发者。

太后怒曰:“夫妇齐体,奈何殴致死邪?”瑊对曰:“伤居限外,事在赦前,有司不敢乱天下法。

”卒免死。

天圣末,再使契丹,未行而卒。

(节选自《宋史·寇瑊传》)[注] ①垫:陷沉。

②入中、凿头、便籴:宋代官府购置边境粮草的三种物流手段。

③楗刍:堵塞河堤决口的竹木土石材料。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戍兵仰.他州馈粮仰:依靠B.军食遂足,而民力纾.纾:宽缓C.未几,溪南蛮复内寇.寇:侵扰D.水为折.去,众颇异之折:减少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寇瑊吏治才干的一组是(3分)( )①瑊设方略,擒送京师②偿以盐,军食遂足③众皆奔溃,而瑊独留自若④河平,擢枢密直学士⑤皆仰给于商旅⑥有司不敢乱天下法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D.④⑤⑥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寇瑊消除盗患有方,平定蛮夷得力。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三)

文言文阅读训练(三)一.吴王欲伐荆吴王欲伐荆①,告其左右曰:“敢有谏者死!”舍人②有少孺子③者欲谏不敢,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

吴王曰:“子来,何苦沾衣如此!”对曰:“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④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选自刘向《说苑·正谏》)【注释】①荆:楚国的别称。

②舍人:国王的侍从官。

③少孺子:年轻人。

④委身:弯曲着身体。

【导读】劝谏本是对君王效忠的一种表现,但专制时代,伴君如伴虎,稍有不慎,劝谏就会招来杀身之祸。

向吴王进谏的年轻人自然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以一种很巧妙的方法进谏:以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说理,一则避开杀身之祸,二来又点明了伐楚的坏处,最终说服吴王放弃伐楚的念头。

此则故事启示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患。

1.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1)则怀.丸操弹,游于后园()(2)如是.者三旦()(3)螳螂委身曲附.()(4)黄雀延.颈()2. 翻译下列句子。

(1)子来,何苦沾衣如此!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少孺子“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他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样的劝谏方式,其好处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请结合故事,概括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四、1.(1)怀揣(2)这样,代“怀丸操弹,游于后园,露沾其农”(3)同“跗”,脚背骨(4)伸长2.(1)你来,为什么要自找苦吃,把衣服沾湿到这个地步!(2)知了、螳螂、黄雀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它们身后的祸患。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3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3

八年级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题(附答案)3文段13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尢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大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1.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非丝非竹无丝竹之乱耳B、云归而岩穴暝太守归而宾客从也C、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D、锦鳞游泳滁人游也2.下列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若夫日出而林霏开(若夫:承接上文引出另一层意思。

“夫”读为“fū”)B.野芳发而幽香(芳:花香)C.泉香而酒洌(洌:清洌)D.伛偻提携(伛偻:驼背,指老人)3.下列句子翻译下正确的一项是()A.晦明变化者(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

)B.佳木秀而繁阴(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阴。

)C.风霜高洁(天高气爽,霜白洁白。

)D.颓然乎其间(精神不振的坐在众人的中间。

)4.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第一段写山间朝暮和四季的景色,用分述总收之法,条理清晰。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3篇 _湖心亭看雪

中考语文总复习文言文阅读梳理及训练 第3篇 _湖心亭看雪
(节选自袁宏道《游高梁桥记》)
【注释】①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袗(zhěn),袁氏兄弟的
诗友。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②微岚:山中薄薄的雾气。③趺
(fū)坐:双脚交叠而坐。④茗(mínɡ)饮:饮茶。⑤侑(yòu):用
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⑥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⑦诟
(ɡòu)பைடு நூலகம்骂。⑧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
一碧万顷(《岳阳楼记》)
__一__片__
一鼓作气(《曹刿论战》)
__第__一_次___
4.其他重点实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F】 (2)是日更定矣 (3)余拏一小舟 (4)拥毳衣炉火 (5)雾凇沆砀 (6)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7)及【F】下船
绝:__消__失__ 更定:__晚__上__八__时_左__右___ 拏:__撑__(__船_)___ 拥:__裹__、__围__ 沆砀:__白__汽__弥__漫_的__样__子___ 焉得:__哪__能__ 及:__等__,__等_到___
(2)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者是如何展现天人合一境界的。 【答案】 ①采用白描手法,抓住夜色中雪景的特点,用“天与云与山与水” “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简单朴素,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空旷 静谧、浑茫一片的西湖雪景,营造出一种天人合一之境。②“痕”“点”“芥” “粒”等量词的运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将天地的广阔和人之渺小形成对 比,描绘了一幅浑茫无际的西湖雪景,人与景合二为一。
(3)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 【答案】 侧面烘托。由堤及亭,由亭到舟,由舟到人,层次清楚地描绘 了一幅天地茫茫、浑然难辨、人融于景、物我相融的湖山雪夜水墨画,情 趣盎然。 (4)《湖心亭看雪》《醉翁亭记》两文作者都寄情山水,但表达的思想 感情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和背景加以分析。 【答案】 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表现出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 和不随流俗的高雅情趣,也流露出对故国往事的怀恋。欧阳修被贬滁州之 后寄情山水,表现出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项训练(三)

(一)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项训练(三)

文言文比较阅读专项训练(三)(一)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

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2分)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2分)(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2分)(1)沉鳞竞跃。

(2)相与步于中庭。

4.填空。

(4分)(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乙文写景的名句是“”。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的语句中。

(二)比较阅读《答谢中书书》与《记承天寺夜游》一.解释词语。

五色交.辉.()晓雾将歇.()夕日欲颓.()但.少闲人()沉鳞竞跃....()()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遂至..寻张怀民()()二.一词多义:与: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念无与为乐者()清:清流见底()回清倒影()水尤清冽()其境过清()寻:寻张怀民()寻向所志()寻病终()念:念无与为乐者()念鬼()三、句子翻译: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②俱备。

译:。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部编版小升初 语文言文 解题思路 阅读训练3(含参考译文,含答案)

部编版小升初 语文言文 解题思路 阅读训练3(含参考译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三)(含参考译文)一、李生论善学者王生好学而不得法。

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惘’,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

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言未尽而王生去,盖欲拒人于千里之外。

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

”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解析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1)吾悉能志.之。

(2)王生不说.。

(3)王生益愠.。

2.与“河曲智叟亡以应”中的“亡”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王生不说B.盍改之乎C.吾悉能志之D.才美不外见3.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4.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二、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本文作者就和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两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3.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4.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三、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高考 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3含答案 试题

高考 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3含答案 试题

智才艺州攀枝花市创界学校高2021届名校文言文整体阅读专题训练3(含答案)一、阅读以下文言文,完成1—4题。

孟业,字敬业,钜鹿人也。

家本寒微,少为州吏,性廉谨。

同僚诸人,侵盗官绢,分三十匹与业,拒而不受。

行台郎中郭秀相礼接,方欲荐之,会秀卒。

魏彭城王韶,齐神武之婿也,拜刺史,除业为典签。

长史刘仁之谓业曰:“我处其外,君居其内,同心戮力,庶有济乎〞业唯有一马,瘦死。

韶以业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欲令厚相酬偿。

业固辞不敢。

韶乃戏业日:“卿邀名人也。

〞对日:“业为典签,州中要职,诸人欲相贿赡,止患无方便耳。

今唤食肉,恐致聚敛,有损声名。

〞后未旬日,韶左右王四德,董惟金并以马死托肉,为长史裴英起密启。

神武有书与韶,大致诮让。

业寻被谮,出外行县事。

后神武书责韶云:“典签姓孟者,极能用心,何乃令出外也!〞及韶代下,业亦随还,赠送一无所受。

仁之后为西兖州,临别谓吏部郎中崔暹曰:“人士,唯有孟业,铨举之次,不可忘也。

〞暹问业曰:“君往在,有何政,使刘西兖如此钦叹〞业答曰:“唯知自修也。

〞齐天保初,清河王岳拜司州牧,召为法曹。

业形貌短小,及谒见,岳心鄙其渺小,笑而不言。

后寻业断决处,谓曰:“卿断决之明,可谓有过躯貌之用。

〞补王国郎中令。

贫寒自守,未曾有失。

河清三年,敕人间养驴,催买甚切。

业曰:“吾既为人父母,岂可坐看此急。

宜权出库钱,贷人取办,后日有罪,吾当当之。

后为宪司所劾。

被摄之日,郡人皆泣而随之,迭相吊慰。

送业度关者,有数百人.至黎阳郡西,方得辞决。

攀援号哭,悲动行路。

诣阙诉冤者非一人,敕乃放还。

武平九年,为太中大夫,加卫将HY,寻卒。

(节选自北史·孟业传)1.对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庶有济.乎济:成功B.卿邀.名人也邀:邀请C.后寻.业断决处寻:探究D.诣.阙诉冤者非一人诣:剑2.以下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组是()A.韶以.业贫,令州府官人,同食马肉是时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B.郡人皆泣而.随之项王按剑而.跽曰C.可谓有过躯貌之.用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D.岳心鄙其.渺小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以下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哪一项()A.孟业因马肉一事被长史裴英起机密揭露,于是神武皇帝就写信责备了魏彭城王韶。

(精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卷(逐字逐句注释)3

(精品)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卷(逐字逐句注释)3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试卷(逐字逐句注释)3出卷:郑康华(百度文库首发)宋史•刘珙传(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刘珙,字共父。

以荫补承务郎,登进士乙科,迁礼部郎官。

秦桧欲追谥其父,召礼官会问,珙不至,桧怒,风言者逐之。

桧死,迁吏部员外郎。

金犯边,王师北向,诏檄多出其手,词气激烈,闻者泣下。

御史杜莘老劾宦者张去为,忤旨左迁,珙不草制,莘老得不去。

从幸建康,车驾将还,军务未有所付,时张浚留守建康,众望属之。

及诏出,以杨存中为江、淮宣抚使,珙不书录黄。

上怒,谓宰相曰:“刘珙父为浚所知,此特为浚耳!”命再下,宰相召珙谕旨,珙曰:“某为国家计,岂暇为张公谋。

”执奏如初,存中命乃寝。

安南贡象,所过发夫除道,毁屋庐,珙奏曰:“象之用于郊祀,不见于经。

且使吾中国之疲民,困于远夷之野兽,岂仁圣之所为哉!”湖南旱,郴州李金为乱,珙知湖南安抚使。

入境,移书制使沈介,请以便宜出师,介即遣田宝、杨钦以兵至,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钦与宝连战破贼,贼党曹彦、黄拱执李金以降。

支党窜匿者尚众,珙谕钦等却兵,听其自降,贼相率纳兵,给据归田里。

淳熙二年,移知建康府,会水且旱,首奏蠲夏税钱六十万缗,遣官籴米上江,得十四万九千斛。

又运米村落,置场平价振粜,贷者不取偿,阖境无捐瘠流徙者。

进观文殿学士,属疾,请致仕。

疾革,草遗奏言:“陈俊卿忠良确实,可以任重致远,张栻学问醇正,可以拾遗补阙,愿亟召用之。

”薨,年五十七,谥忠肃。

临数镇,民爱之若父母,闻讣,有罢市巷哭相与祠之者。

(节选自《宋史•刘珙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B.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C.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D.珙知其暑行疲怠/发夫数程外迎之/代其负任/至则犒赐过望/军士感奋/珙知钦可用/檄诸军皆受节制/下令募贼徒相捕斩诣吏者除罪受赏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荫补,中国上古世袭制的一种变相形式,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人入学任官的待遇。

2022年部编版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3)《卖油翁》对比阅读(带答案)

2022年部编版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3)《卖油翁》对比阅读(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3〕《卖油翁》比照阅读〔一〕阅读文本,完成练习。

【甲】卖油翁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①而入胡②。

人皆吊③之,其父曰:“此何遽④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⑤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⑥。

此独以跛⑦之故,父子相保。

【注释】①亡:逃跑。

②胡:古代对北方和西方的民族的称呼。

③吊:对其不幸表示抚慰。

④何遽:怎么就。

⑤引弦:拉开弓弦。

⑥十九:十分之九。

⑦跛:瘸腿。

1. 解释以下句中加点词意思。

〔1〕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2〕汝.亦知射乎〔〕〔3〕但微颔.之〔〕〔4〕其子好.骑〔〕2. 用“/〞划分句子停顿〔限划一处〕。

丁壮者引弦而战3. 以下句中加点词跟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例句:堕而.折其髀。

A. 而.钱不湿B. 康肃笑而.遣之C. 马无故亡而.入胡D. 睨之,久而.不去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5. 【甲】【乙】两文在简短的故事中分别蕴含了怎样的生活哲理?【答案】1.〔1〕擅长〔2〕你〔3〕点头〔4〕喜欢2. 丁壮者/引弦而战3. C4. 〔1〕陈康肃公生气地说:“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技术!〞〔2〕唯独这个人因为腿瘸的缘故〔免于征战〕,父子得以相互保全生命。

5. 甲文:熟能生巧;做人需要谦虚低调。

乙文:祸福相依,好事和坏事可能会相互转化,要时常保持一颗乐观豁达的心。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3)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3)

文言文课外阅读练习(3)(一Ο一)孙登比丸正文:吴太子孙登,尝乘马出,有弹圆过。

左右求之,适见一人,操弹佩圆,咸以为是。

辞对不服。

从者欲捶之,登不听。

使求过圆,比之非类,乃见释。

人之负冤,多因疑似,听者不能审谨,忿然作威,遂至枉滥。

问题:孙登遇到了什么事?设想:孙登怎样处理这件事?(提示:注意“比丸”二字。

)评述:这件小事给你什么启示?(提示:以小见大。

)词句:解释加横线的词。

1,适见一人 2,咸以为是 3,登不听 4,乃见释参考答案问题:有弹丸飞过;一个操弹佩圆的人不承认飞弹是他的;左右欲捶打他。

词句:1,恰巧;2,都;3,听从、接受;4,被译文:吴国的太子孙登一次乘马出行,忽然有一颗弹丸飞过。

左右侍从进行搜查,恰巧看见一个人手持弹弓,身佩弹丸,都以为就是他射的。

他申辩不承认。

侍从要打他,孙登没有同意。

命令找出飞过的弹丸相比,不一样,于是便把他放了。

人之遭受冤枉,大多起因于案情是非难辨。

断案的官吏不能细查慎处,便躁怒地滥施威刑,结果导致无辜蒙冤。

(一Ο二)柳庆问饮正文:后周柳庆,初士后魏,为雍州别驾。

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交易,寄人居止。

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

谓是主人所窃。

郡县讯问,主人遂自诬服。

庆问而疑之,乃召问贾人曰:“卿钥常置何处?”对曰:“常自带之。

”庆曰:“颇与人同宿乎?”对曰:“无。

”曰:“与同饮乎?”曰:“向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

”庆曰:“主人特以痛自诬,非盗也。

彼沙门乃真盗耳。

”即遣吏逮捕沙门,乃怀金逃匿。

后捕得,尽获所失之金。

问题:贾人和主人,谁丢失了东西?丢失了什么东西?谁受到了怀疑?为什么?设想:柳庆如何问案?(提示:注意标题。

)注释:别驾,官名。

后魏于诸州置别驾从事史,掌总理众务。

评述:凡诬服之词必有疑窦,故“庆问而疑之”,然郡县为何不能发现疑问呢?搞逼供信的人往往自以为破案有术,孰知逼供之下必有冤魂!词句:解释加横线的词。

1,诣京师交易 2,主人特以痛自诬服参考答案问题:商人遗失了钱二十斤,怀疑主人偷了,理由是“缄闭不异而并失之”。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3)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3)

(十)掩耳盗铃范氏①之亡②也,百姓有得钟③者。

欲负而走,则④钟大不可负,以椎⑤毁之,钟况然⑥有音。

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⑦掩其耳。

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⑧也!(选自《吕氏春秋·自知》) 【注释】①范氏: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后被晋国的智氏、韩氏、魏氏等贵族联合攻灭,逃往齐国。

②亡:逃亡。

③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④则:但是。

⑤椎(chuí) 槌子或棒子。

⑥况(kuàng)然:拟声词,形容钟声。

⑦逮(jù):急速地。

⑧悖:违背道理,错误。

【阅读指津】“掩耳盗铃”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愚蠢可笑的行为。

他的可笑之处就在于以为自己听不到钟声,别人也就听不到了,其实这是徒劳的!文章的作者想通过这个故事暗示国君,不要害怕听到别人对自己过错的批评,因为过错是客观存在的。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欲负而走.( ) (2)则钟大不可负( )(3)以.椎毁之( ) (4) 恶.人闻之(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2)恶人闻之,可也;恶己自闻之,悖也!3.“掩耳盗铃”的做法可笑在什么地方?我们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十一)呆如木鸡纪渻子①为王养斗鸡②。

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应响影③”。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④。

”十日又问。

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选自《庄子·外篇·达生》)【注释】①纪渻子:人名。

姓纪,名渻,子是对其的尊称。

②斗鸡:是一种比赛,供人们娱乐。

中国是世界上驯养斗鸡的古老国家之一。

③响影(yǐng):响,声响。

影,影子。

这句话是说鸡听到声响,看到影子就回应。

④疾视而盛气:气势汹汹地看着对方。

【阅读指津】“呆如木鸡”这个词,一般用来形容一个人有些痴呆发愣的样子,或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是一个贬义词。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3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3

高考文言文阅读练习题3(九)严光拒仕严光,字子陵,会稽余姚人也。

少有高名,与光武同游学。

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后齐国上言:“有一男子披羊裘钓泽中。

”帝疑其光,乃备安车玄缫,遣使聘之。

三反而后至。

舍于北军,给床褥,太官朝夕进膳。

司徒侯霸与光素旧,遣使奉书。

使人因谓光日:“公闻先生至,区区欲即诣造,迫于典司,是以不获。

愿因日暮自屈语言。

”光不答,乃投札与之,口授日:“君房足下,位至鼎足,甚善。

怀仁辅义天下悦,阿谀顺旨要领绝。

,,霸得书封奏之。

帝笑曰:“狂奴故态也?”车驾即日聿其馆。

光卧不起,帝即其卧所抚光腹日:“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光又眠不应。

良久,乃张目熟视日:“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

士故有志,何至相迫乎!”帝日:“子陵,我竞不能下汝邪?”于是升舆叹息而去。

复引光入,论道旧故,相对累日。

帝从容问光日:“朕何如昔时?’’对曰:‘‘陛下差增于往。

”因共偃卧,光以足加帝腹上。

除为谏议大夫,不屈。

乃耕于富春山,后人名其钓处为严陵濑焉。

建武十七年,复特征。

不至。

年八十,终于家。

(《后汉书》)1.下列句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区区欲即诣造到,往B.愿因日暮自屈语言屈尊C.何至相迫乎窘迫D.除为谏议大夫授官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项是( )A.阿谀顺旨要领绝性命B.昔唐尧著德,巢父洗耳品德高尚C.论道旧故,相对累日讲述道理D.建武十七年,复特征特别征召3.下列句申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B、使人因谓光日良久,乃张目纛视因共雇卧C、迫于典司D、与光武同游学舍于北军南徒侯霸与光素旧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A.乃令以物色访之——于是派人带着财物美女到处去寻访他B.不可相助为理邪——不能帮助我治理天下吗C.我竟不能下汝邪——我终究不能低声下气地求你吧D.陛下差增于往——陛下的差错比以往略微多了些5.下列句子,都能表现严光狂傲不羁、淡泊名利的一项是( )①及光武即位,乃变名姓,隐身不见。

3-文言文文阅读精选3-2篇-已整理打印

3-文言文文阅读精选3-2篇-已整理打印

古诗文言文阅读精选3:【文言文文阅读3】一、文言文阅读(4分)治国犹栽树唐太宗谓侍臣①曰:“往昔初平京师②,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

炀帝③意犹不足,征求不已,兼东征西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灭亡,此皆朕所目见。

故夙夜孜孜④,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⑤,百姓安乐。

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①侍臣:周围的大臣。

②京师:京城。

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今陕西西安市)。

③炀帝:指隋朝未代皇帝杨广。

④孜孜:勤恳的样子。

⑤稔:rěn,丰收。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①征求不已.②惟.欲清净25.翻译句子: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

(2分)26.结合选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唐太宗的治国之道。

(2分)二、文言文阅读(11分)古镜(宋)沈括[甲]古人铸鉴①,鉴大则平,鉴小则凸。

凡鉴凹则照人而大,凸则照人面小。

小鉴不能全视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则鉴虽小而能全纳人面。

此工之巧智,后人不能造。

[乙]世有透光鉴,鉴背有铭文,凡二十字,字极古,莫能读。

以鉴承日光,则背文及二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②其理,以谓铸时薄处先冷,唯背文上差③厚,后冷而铜缩多;文虽在背,而鉴面隐然有迹,所以于光中现。

予.观之,理诚如是。

然予家有三鉴,又见.他家所藏,皆是一样,文画铭字无纤异.者,形制甚古,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意古人别自有术。

(选自《梦溪笔谈》,有删节)[注释]①鉴:镜子。

②原:推究。

③差:略微。

9.下列给【乙】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2分)A.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B.唯此鉴,光透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C.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D.唯此鉴光透。

其他,鉴虽至薄者莫能透。

10.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收人而今.小令.初下,群臣进谏(《邹忌讽秦王纳谏》)B.予.观之同予.者何人(《爱莲说》)C.又见.他家所藏才美不外见.(《马说》)D.文画铭字无纤异.者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七年级语文下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三)、(四)

七年级语文下早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之(三)、(四)
傅显迂缓 傅显喜读书,颇知文义,亦稍知医药,性情迂缓,望之如偃蹇老儒。一 日,雅①步行市上,逢人辄问:“见魏三兄否?”或指所在,复雅步以往。 比②相见,喘息良久。魏问相见何意。曰:“适③在苦水井前,遇见三嫂在 树下作针黹,倦而假寐④。小儿嬉戏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虑。男女 有别,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觅兄。”魏大骇,奔往,则妇已俯井哭子矣。 【注释】①雅:美好不粗俗。②比:等到。③适:刚才。④假寐:不 脱衣服小睡。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山门圮.于河: 倒塌 ③曳.铁钯: 拖
②阅.十余岁: 经过,经历 ④是.非木杮: 这
2.文言中的一些字的含义在成语里还有留存。参照示例,写出含有下
列加点字(意思保持不变)的成语。 ①湮.于沙上,渐沉渐深 成语: 湮没无闻
②尔辈不能究.物理 成语:寻根究底(学究天人 研精究微)
(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
3.下列句子中的“之”字与例句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C )
例句: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B.孔子云:何陋之有?
C.无案牍之劳形
D.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4.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铭”和“说”,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 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一般是用韵的;“说”往往借描绘事物 以抒情言志。 B.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甲文通过赞美简陋的居室,表达了 作者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情趣;乙文借莲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洁 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C.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集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 D.从句式上看,《陋室铭》以散句为主,句式长短相间,错落有致,富 于变化;《爱莲说》则为骈体文,以骈句为主,句式整齐,节奏分明,音 韵和谐。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三篇《岳飞学射》(陆续更新)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第三篇《岳飞学射》(陆续更新)

1.下列对文言实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负气节 :自负 具有
B.强记书传:擅长于
C.尤好《左氏春秋》:喜爱
D.益自练习:更加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 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
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
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①;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 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2. 下列各句中的“于”,和划线句的“于”用法相同的是( )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B.其一犬坐于前(《狼》) C.至于夏水襄陵(《三峡》) 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送东阳马生序》)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 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 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 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
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①;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
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3. 下列各句中的“以”,和划线句的“以”用法相同的是( ) A.以其境过清 (《小石潭记》) B.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C.醒能述以文者(《醉翁亭记》) D.全石以为底 (《小石潭记》)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 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 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矢,皆 中的,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筈①;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 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训练十三总分(12分)姓名得分日期物破自有时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盖绝宝也!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

乃开燕③,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恿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④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公之量,宽大厚重如此。

[注释]①知北都:在北都做知州。

②中外亲:中表亲。

③开燕:开设宴席。

④吏将:差役中的统领,相当于现在的领班。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云.耕者入冢而得()(2)玉盏俱.碎()(3)俄为.吏将误触台倒()(4)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爱。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3.这则故事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刻画韩魏公的,如“公神色不动”与“”对比,“物破亦自有时”与“”对比。

4、这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赵母训子赵武孟初以驰骋田猎为事,尝获肥鲜以遗母,母泣曰:汝不读书而田猎,如是吾无望矣!竟不食其膳。

武孟感激勤学,遂博通经史,举进士,官至右台侍御史。

(《续世说》)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如是.吾无望矣()(2)竟不食.其膳()2.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画线句。

尝获肥鲜以遗母3. 赵母的希望是什么?卫灵公天寒凿池。

宛春谏曰:“天寒起役①,恐伤民。

”公曰:“天寒乎?”宛春曰:“公衣狐裘,坐熊席,陬隅②有灶,是以不寒。

今民衣弊不补履决不组君则不寒矣民则寒矣。

”公曰:“善,”令罢役。

左右以谏曰:“君凿池,不知天之寒也,而春也知之。

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

”公曰:“不然。

夫春也,鲁国之匹夫③也,而我举之,夫民未有见焉,今将令民以此见之。

曰春也有善,于寡人有也,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灵公之论宛春,可谓知君道矣。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释】①起役:即兴办土木工程。

②陬(zou)隅:屋角。

③匹春:百姓。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1)是以..不寒(2)公衣.狐裘(3)以.春之知之也而令罢之(4)而我举.之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1福将归于春也,而怨将归于君。

○2春之善非寡人之善欤2.从选文看,卫灵公是怎样的一个人?用自己的概括。

善士于令仪曹州于令仪者,市井人也。

一夕,盗入其家,诸子擒之,乃邻舍子也。

令仪曰:“尔素寡过,何苦而盗耶?”“迫于贫尔。

”问其所欲,曰:“得十千足以资衣食。

”如其欲与之。

既去,复呼之,盗大惧,语之曰:“汝贫甚,夜负十千以归,恐为人所诘。

”留之,至明使去。

盗大感愧,卒为良民。

乡里称君为善士。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乃.邻舍子也()(2)既.去,复呼之()王右军①年减②十岁时,大将军③甚爱之,恒置帐中眠。

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

须臾,钱凤④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

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阳吐污头面被褥,诈熟眠。

敦论事造半,方忆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⑤横,信其实熟眠,于是得全。

于时称其有智。

(选自《世说新语》)【注释】①王右军:王羲之。

②减:不足。

③大将军:指王敦。

④钱凤:人名,字世仪。

⑤从:纵。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①屏.人论事屏②乃阳.吐污头面被褥阳③相与..大惊曰相与(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

(2分)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

译文:(3)文中王右军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还知道关于“王右军”的什么故事?从你所举的这个故事又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3分)答:【巩固与积累】古代文言文和现代汉语有一个很大的差别,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古代文言文以单音节词为主。

在文言文中,有的两个字连在一起,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乃至于用今义去解释它。

那么,你在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形?把你所知道的归纳在下面。

贾充妻①贾公闾②后妻郭氏酷妒。

有男儿名黎民,生载周③,充自外还,乳母抱儿在中庭,儿见充喜踊④,充就乳母手中呜之。

郭遥望见,谓充爱乳母,即杀之。

儿悲思啼泣,不饮它乳,遂死。

郭后终无子。

[注释]①选自《世说新语·惑溺第三十五》。

②贾公闾:即贾充,字公闾。

③载周:一周岁。

④喜踊:惊喜跳跃。

1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2分)①充就.乳母手中呜之就:②不饮它乳,遂.死遂: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郭遥望见,谓充爱乳母,即杀之。

17.读了这则故事,你有怎样的启发?(2分)【文言文小知识】语言是发展的,尤其是词汇。

词汇的发展除了旧词汇消亡、新词汇产生这种情况之外,还表现为词义不断演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发展,绝大多数词的意义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所以,我们学习文言文时,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的异同。

关于古今词义的异同,概括起来有三种情况:1.古今意义基本未变。

2.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就是说,有一些词,从形体看,古今一致;从意义看,迥然不同。

3.这是最应注意的一种,即:有相当数量的常用词,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既有某些相似之点,又有各种不同之处。

而这种差异有时很容易被忽略过去,人们往往以为读懂了,结果是用今义去理解古义。

这一类词,是我们学习文言文时应当重点掌握的。

这一种情况又可以分为三类,即词义扩大,词义缩小和词义转移。

比如古代的“河”是专指黄河,不包括海河淮河等在内。

今天,不管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的大水道都一律称为“河”了。

这个是词义扩大的例子。

也有一些词,古义所表示的范围大于今义,也就是说,今义范围缩小了。

例如“臭”,古代泛指各种气味,今天专指难闻的气味。

词义转移即由甲范围转移到乙范围。

它的主要特点是新意产生后,旧义就不存在了。

而新旧意义之间又有一定的联系。

例如“汤”,古代是“热水”的意思。

《列子·汤问》:“及其日中如探汤”,成语有“金城汤池”。

在现代汉语中,“汤”的常用意义是“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如“米汤”“鸡汤”等。

【巩固与积累】从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各找出五个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的例子,然后分别解释其古义与今义。

社鼠①景公②问于晏子曰:“治国何患?”晏子对曰:“患夫社鼠。

”公曰:“何谓也?”对曰:“夫社,束木而涂之③,鼠因往托焉。

熏之则恐烧其木,灌之则恐败其涂④,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夫国亦有焉,人主左右是也⑤。

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⑥,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⑦,腹而有之。

此亦国之社鼠也。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②景公:指齐景公。

③束木而涂之:把木头一根根排起来,并给它们涂上泥。

④涂:泥。

⑤人主左右:国君身边的便嬖(bì)小人。

⑥内则蔽善恶于君上,外则卖权重于百姓:在朝廷内便对国君蒙蔽善恶,在朝廷外便向百姓卖弄权势。

⑦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要除掉他们吧,他们又受到国君的包庇和宽恕。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治国何患.患:⑵以.社故也以:2.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思(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景公问于.晏子曰内则蔽善恶于.君上B. 患夫.社鼠夫.社,束木而涂之C. 不诛之则为.乱诛之则为.人主所案据D. 腹而有之.此亦国之.社鼠也3.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此鼠所以不可得杀者,以社故也。

4.读完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xìng)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注:跂,抬起脚。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非能水.也(2)而绝.江河越妇言①罗隐买臣之贵也,不忍其去妻②,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亦仁者之心也。

一旦,去妻言于买臣之近侍曰:“吾秉箕帚③于翁子左右者,有年矣。

每念饥寒勤苦时节,见翁子之志,何尝不言通达后以匡国致君④为己任,以安民济物⑤为心期⑥。

而吾不幸离翁子左右者,亦有年矣,翁子果通达矣。

天子疏爵⑦以命之,衣锦以昼之⑧,斯亦极矣。

而向所言者,蔑然无闻⑨。

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岂急于富贵未假⑩度者耶?以吾观之,矜⑪于一妇人,则可矣,其他未之见也。

又安可食其食!”乃闭气而死⑫。

[注释]①选自《罗隐集》。

罗隐,唐代诗人、文学家。

越妇,指朱买臣妻,因为朱买臣的家乡春秋时属于越国。

朱买臣,字翁子,西汉吴县(现在江苏省苏州市)人,汉武帝时上书言事,谏议平息东越叛乱,被拜为会稽太守。

②去妻:前妻。

③秉箕帚:拿着扫帚、簸箕,指做洒扫庭除之事。

意思是为人妻。

④匡国致君: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的君主。

匡国,匡正国家。

致君,使君尊贵。

⑤济物:救济百姓。

物,这里指人。

⑥心期:志愿。

⑦疏爵:赐给爵位。

疏,分、赐。

⑧衣锦以昼之:意思是让他衣锦还乡。

《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羽烧毁秦宫室后,意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

”⑨蔑然无闻:什么也没有听到。

蔑然,泯灭、消失的样子。

无闻,指没有听到实现。

⑩未假:不暇,没空闲。

假,通“暇”。

⑪矜:夸耀。

⑫闭气而死:自缢而死。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⑴筑室以居.之,分衣食以活之居:⑵而向.所言者向: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岂四方无事使之然耶?岂急于富贵未假度者耶?3.你认为买臣去妻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想以这篇文章抒发怎样的思想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