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语文-8 木兰诗(学生版)

合集下载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
(二)古今异义:
1.军书十二卷
古义:表示多数,不是确指;今义:数词,十二。
2.从此替爷征
古义:父亲;今义:爷爷。
3.出郭相扶将
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4.双兔傍地走
古义:跑;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
5.赏赐百千强
古义:有余;今义:力量大。
(三)一词多义
1.帖:昨夜见军帖(文告)
第七段
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雄兔的脚喜欢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六、问题归纳
1.文章开头有什么作用?
故事以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下文的问答。
2.“东市买……北市买长鞭。”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
4.写木兰思乡,对其英雄形象有没有影响?为什么?
没有影响。因为从军之急和思乡之深,看似矛盾,实际上这样的描述使得木兰的形象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且更能表现木兰舍家卫国的高尚品格。
第三段
木兰跑遍东西南北的集市去购买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早晨辞别父母离开家,晚上宿营在黄河边,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黄河哗啦啦的流水声。早晨辞别黄河上路,晚上到达黑山头,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能听到燕山胡人的战马啾啾的叫声。
第四段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北方的寒气传送着打更的声音,清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将士们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重返故乡。
第五段
胜利归来朝见天子,天子坐在殿堂上(论功行赏)。(木兰被)记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天子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不愿意做官;希望驰骋千里马,返回故乡。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对镜帖花黄(同“贴”,贴上)
2.市:愿为市鞍马(买)
东市买骏马(集市)
3.愿:愿为市鞍马(愿意)
愿驰千里足(希望)
(四)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名词用作动词,记录)
2.愿为市鞍马(名词用作为动词,买)
(五)文言句式
省略句
愿为市鞍马
点拨:“为”后省略“之”,指代父从军这件事。
倒装句
问女何所思
点拨:宾语前置句,应为“问女所思何”。
8.“爷娘闻女来……向猪羊”这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这几句诗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通过父母姐弟各自符合年龄、身份特征的举止,长幼有序地描写பைடு நூலகம்家人迎接木兰的情景。一家人忙忙碌碌,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
9.木兰归家,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有什么作用?
一连串的动词表现了木兰回家后舒畅的心情,同时写出了她柔情的一面,对女儿妆的喜爱,对美的追求。
3、第4段的基调是悲壮,读时头脑里要有“平沙列万幕”的视象,每两句作一气读,速度更慢──须知,十年艰苦作战的种种经历俱在其中。
4、第5段前一节,当由庄严转为热烈,节奏可稍稍加快;后一节是正意所在,要放慢节奏,读得亲切、和悦、朴实,使前后形成对比的色调,力求突出木兰的英雄本色──毫无居功之意。
5、第6段的基调是热烈、欢快,但节奏有变化:第1节节奏最快,要极力渲染喜庆的气氛;第2节节奏放慢,要表现木兰恢复女儿妆时轻松、喜悦的心情,末句应轻读,为高潮蓄势;第3节再加快节奏,着力表现伙伴的惊奇感。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全册)-8 木兰诗

最新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全册)-8 木兰诗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木兰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是表现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家国情怀意味着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化,热爱家乡的土地人民……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

《木兰诗》满怀激情地赞美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作者浓墨重彩去表现的恰恰不在她的“奇”和“英雄”,而是要表现她作为一个平凡女子对家乡的热爱,对父亲的眷恋,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因此应该说,作者是通过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来表现北朝人民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才是本文要体现的最重要的主题思想。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包括一些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了解乐府民歌的特点及互文的修辞手法。

(二)能力目标1.引导学生加深体会本文详略处理得当的写作特色。

2.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体会诗歌情节曲折,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感受木兰的女儿情、英雄气,了解她的智慧,胆略和才能。

3.培养学生独立研究,品赏插图,当堂写作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2.揣摩分析课本插图的细节,用富有文采的语句描摹插图。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课前的《朗读者》活动,由莫沁梓同学主持,大家掌声欢迎!感谢莫沁梓同学为我们倾情朗诵《老天要我休息一下》,这篇文章讲述了国家射击队运动员杜丽凭借沉稳的心态,迎来了运动生涯的一次又一次辉煌。

今有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和世界杯总决赛大满贯射击运动员杜丽,古有替父从军、骁勇善战的花木兰,她们都是让中国为之自豪和骄傲的巾帼英雄,今天我们就跨越千年的时光隧道,一起走进木兰的世界。

(二)学生利用智慧课堂上网搜索“乐府诗”及“乐府”《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8《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8《 木兰诗》优质课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8《木兰诗》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被收录在《乐府诗集》中。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历经磨难,最终凯旋而归的故事。

诗歌表现了木兰的忠孝精神、坚强勇敢的品质和热爱生活的态度。

本诗语言优美,富有韵律,是古代诗歌中的佳作。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已经学习过《古诗十九首》,对古代诗歌有一定的了解。

但七年级的学生对于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欣赏诗歌语言,体会诗歌意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木兰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木兰的忠孝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背诵《木兰诗》;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难点:体会诗歌的表达技巧;感受木兰的忠孝精神。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感受木兰的忠孝精神。

3.讲授法:教师对诗歌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诗歌内容、翻译和相关背景资料。

2.视频:准备与诗歌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动画版《木兰从军》。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播放动画版《木兰从军》,引导学生对木兰的故事产生兴趣,进而引入诗歌学习。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随后,展示课件,呈现诗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小组讨论,合作探讨诗歌的表达技巧,如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巩固(10分钟)教师针对诗歌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诗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8 木兰诗-课本插图写作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8 木兰诗-课本插图写作

【笔尖下的课本插图】
《木兰诗》课本插图写作
请仔细观察《木兰诗》中课本插图,关注图中的细节,如人物的表情、外貌特征等,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这幅插图。

(一)
作者:七(3)班王奕冰木兰将战于沙场,方欲驾马敌胡骑。

但见:威风凛凛,器宇轩昂。

头戴红缨帽,身著白战袍。

女儿身中男儿心,巾帼肚里丈夫肠。

身披黄金甲,脚踏皮革靴。

臂挽三尺长弓,背倚金戈铁马。

粉面含笑不露春,战场杀敌不留情。

(二)
作者:七(3)班林家辉她傲然立于黑山之巅,健壮的战马在她身旁嘶鸣,仿佛也在为主人倍感骄傲。

她扫视着这似雪的大漠,自己的部队已大溃敌军,即将班师回朝了。

望着敌军阵中竖起的那白旗,她明白那些倒在地上的战友没有为国白白捐躯。

她向天射了一箭,不偏不倚正射中了那面帅字大旗,也算是对死去战友的一点告慰。

慢慢的,她只感觉眼中一阵酸涩。

家,离开了这么多年的家,总算可以回去了。

“爹娘还好吗?阿姐还好吗?多想立即能看到他们啊!我花木兰绝不接受天子的任何赏赐,只愿驾着我的千里马重返故乡!”
(三)
作者:七(3)班黄馨玉霜寒千里,雪虐风饕,北方异常恶劣的天气磨练着这位女汉子的意志。

身旁的胡骑铁蹄声清脆,尖锐的马啸刺入木兰的耳畔。

木兰身着铁衣,头戴军帽,手中还紧握那张伴她翻越无数山峰,助她射穿无数敌人心脏的长弓。

一身戎服为她掩去女子那份娇柔,平添几分英气。

她单脚踩于石头上,侧脸不语似是在沉思,她极目远眺,满目疮痍,尽是惨烈的战场。

巾帼不让须眉,女中自有豪杰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件(共71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课件(共71张PPT)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
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轻松、归心似箭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
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 欢快、喜悦 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 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花木兰
姓魏,名木兰。隋 代人,花木兰是河南省 商丘市虞城营郭镇周庄 村人。隋恭帝义宁年间, 突厥犯边,木兰女扮男 装,代父从军,征战疆 场一十二载,屡建功勋, 无人发现她是女子,回 朝后,封为尚书。唐代 追封为"孝烈将军",设 祠纪念。
木兰诗
选自_《__乐__府_诗__集__》_____ 编者__郭_茂__倩__(__宋__)___ 又名_《__木__兰__辞__》___ 南北朝 时北方的一何 所 忆 节拍 从 此 ∕ 替 爷 征 “二二一” 壮 士 ∕十 年 ∕ 归 节拍
木兰诗
诵 读 指 导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
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 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bàng
感把听 受握示 情节范 感奏朗
,读 ,
请同学们根据语意及句式划分节拍。
唧 唧∕ 复∕ 唧 唧 可 汗∕大∕ 点 兵 归 来∕ 见∕ 天 子 不 闻∕机 杼 声 问 女∕ 何 所 思 愿 为∕ 市 鞍 马 将 军∕ 百 战∕死
昨 夜 ∕ 见 ∕ 军 帖 “二一二” 万 里 ∕ 赴 ∕ 戎 机 节拍 天 子∕ 坐 ∕ 明 堂
梁红玉(1102—1135),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祖父 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 玉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功 夫。嫁与韩世忠,协夫屡立 战功被封为安国夫人和护国 夫人。多次随夫出征,在建 炎四年长江阻击战中亲执桴 鼓,和韩世忠共同指挥作战, 将入侵的金军阻击在长江南 岸达48天之久,从此名震 天下。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版(2016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木兰诗》的背景和基本情节。这是一首描绘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古诗,体现了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详细解读《木兰诗》的内容,分析木兰形象的特点,以及她所展现出的勇敢、智慧和孝道。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朗读、生字词的掌握以及课文主旨的理解。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对比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诗》中的家国情怀”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内外主动探究、思考,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升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有效沟通、团结协作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提高思辨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实践活动环节,分组讨论和朗读演练得到了学生的积极响应,他们在这个环节中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但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发言不够积极,可能是由于性格原因或者是对讨论主题不够感兴趣。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打算在以后的教学中,多设计一些开放性话题,鼓励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生小组讨论后,成果分享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他们不仅能够理解课文内容,还能联系实际生活,提出有深度的见解。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多给予学生一些口头表达和展示的机会,以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自信心。

部编七下语文8 《木兰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七下语文8 《木兰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8 《木兰诗》课后习题参考答案思考探究一、《木兰诗》是一首叙事诗,叙述了一个传奇的故事。

梳理课文的故事情节,看哪些地方叙述得详细,哪些地方简略。

这样处理好在哪里?参考答案:①详写:“木兰当户织”时的心事重重,木兰准备行装时的活动,木兰奔赴战场时的心态,木兰回家后家人的欢乐,木兰重着“女儿装”时的欣喜等内容。

②略写:战斗过程,十余年征战生活。

这样处理是为了塑造人物和突出主题。

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深明大义、不慕名利、勇于担当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木兰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

另外,这种详略处理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对战争的厌恶和远离。

在结构上,则使文章富有变化,避免平铺直叙。

二、《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

如诗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从课文中找出一二例,说说你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注意体会其韵律、节奏。

参考答案:【示例一】“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这一句运用复沓的修辞手法,起到突出思想、加重感情、加强节奏和提醒读者的效果。

一问一答,节奏明快,亲切自然。

【示例二】“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这六句写木兰重入闺房,再着“女儿装”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木兰美丽可爱的女儿情态。

采用铺排的方式叙述,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使这首诗的人物刻画、感情意蕴、音韵节奏等都具有浓郁的民歌情味,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三、千百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读完课文后,你认为原因是什么?木兰的哪些品格最让你感动?参考答案:原因在于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又真切动人。

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女子。

她勤劳善良又勇敢刚毅,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且热爱祖国,不慕名利又热爱和平。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作业:8《木兰诗》(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作业:8《木兰诗》(含答案)

8 木兰诗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机杼.( ) 可汗..( )..( ) 鞍鞯燕.山( ) 戎.机( ) 朔.气( )策勋.( ) 赏赐.( ) 辔.头( )2.根据拼音写汉字。

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木兰当.户织(2)军书十二..卷(3)愿为市.鞍马(4)万里赴戎机..(5)策勋..十二转(6)赏赐百千强.(7)朔.气传金柝(8)出郭.相扶将..(9)对镜帖花黄..(10)双兔傍地走.(11)安.能辨我是雄雌4.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昨夜见军帖B.朔气传金柝C.对镜帖花黄D.安能辨我是雄雌5.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东市.买骏马愿为市.鞍马B.愿.为市鞍马愿.驰千里足C.不闻机.杼声万里赴戎机.D.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爷娘闻.女来6.请你指出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并用楷体将其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字体:7.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而周密地准备的句子是:(2)文中写征途之远,并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木兰奔赴战场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3)文中描写边塞夜景,突出将士生活苦寒的句子是:(4)文中从侧面写出木兰功劳之大的句子是:(5)文中用对偶和互文的修辞手法表现战争旷日持久且极其残酷的句子是:课内精读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8.文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哪些内容写得简略?为什么这样安排?9.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10.你认为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11.出自本文的成语是,它在现代汉语中的意思是: 。

课外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英烈夫人祠记(节选)英烈夫人者,韩蕲王妾梁氏①也。

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

梁氏多力通技击,能开强弓,射二百步无不中的。

以父罪连坐没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为男儿,乃至如此。

”梁氏数战金军于山阳、宿迁,皆胜。

于是意少懈。

八月丁卯,率轻骑袭金人粮道,遇伏。

金以精兵铁浮图②十倍围之。

梁氏身为兵创,创伤数十,皆在身前也。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木兰诗》课件《木兰诗》是一首古代长篇叙事诗,讲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而归的故事。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诗歌的阅读理解、文本分析以及文化背景的介绍。

一、教学内容教材: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章节:第8课《木兰诗》内容:诗歌的朗读与解析,了解花木兰的英勇事迹,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木兰诗》。

2. 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花木兰的勇敢和忠诚精神。

3. 分析诗歌的表现手法,体会古代诗歌的美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诗歌的朗读与背诵,花木兰形象的分析。

难点:诗歌中的古汉语词汇理解,艺术手法的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木兰诗》的文本内容、人物形象分析、艺术手法解析等。

2. 纸笔:用于学生随堂练习。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木兰从军》的动画片,引导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2. 朗读:学生齐读《木兰诗》,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3. 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理解花木兰的勇敢和忠诚。

4. 练习:学生随堂练习,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5. 讨论: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六、板书设计1. 《木兰诗》2. 花木兰:勇敢、忠诚3. 艺术手法:比喻、排比、对偶七、作业设计1. 熟读并背诵《木兰诗》。

2. 分析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写一篇短文。

3. 收集其他有关花木兰的文学作品,进行比较阅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课通过朗读、解析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木兰诗》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但在艺术手法的分析上,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花木兰的文学作品,如《木兰辞》、《花木兰传奇》等,了解花木兰的形象在文学中的演变,感受不同作品的艺术魅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教材: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章节:第8课《木兰诗》内容:诗歌的朗读与解析,了解花木兰的英勇事迹,理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分析诗歌的艺术特色。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8木兰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8木兰诗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8木兰诗1.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刚健明朗、质朴生动的民歌情味。

2.多角度、立体地把握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特点,学习木兰的优秀品质。

3.学习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

4.体会诗歌的语言特点,分析本文对偶、互文、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播放迪士尼公司拍摄的动画片《花木兰》片段。

视频中的主人公正是在我国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花木兰。

不过,她现在不仅于国内人尽皆知,于国外也天下闻名,连美国人都非常喜欢、佩服她,并制作了动画片。

但是,动画片中的花木兰离真实的花木兰仍然有着距离,是经过再创造的艺术形象。

如果大家想认识原汁原味的中国花木兰,那么就和我走进今天的课文,感受北朝民歌中给我们留下的花木兰形象。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介绍作品,了解人物让学生简介木兰其人及《乐府诗集》。

《木兰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歌的代表作品,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乐府双璧”另一:《孔雀东南飞》),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刻画出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

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祠内现存元代立《孝烈将军祠像辨正记》和清代立《孝烈将军祠辨误正名记》石碑,详细记载了花木兰的身世、籍贯、事迹及历代修祠情况。

近年来,又修复了木兰祠大殿等一大批景点。

花木兰祠已收入《中国名胜词典》。

目标导学二:诵读诗歌,疏通文意1.诵读诗歌。

①教师有感情地诵读,学生点评。

②学生比读,互评互读。

2.疏通文意。

(1)字音字形赏赐.(cì)云鬓.(bìn)军帖.(tiě)可汗.(hán)辔.头(pèi) 燕.山(yān) 金柝.(tuò) 机杼.(zhù) 鞍鞯.(jiān) 溅.溅(jiān)(2)积累文言词语①写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加以解释。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贴上)②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异义。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对仗练习作品。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诗》在实际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诗意、文学特色以及它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汲取木兰精神,勇敢面对挑战。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1.知识与技能:
a.学生能够正确朗读《木兰诗》,理解诗意。
b.学生能够分析《木兰诗》的文学特点,如韵律、对仗等。
c.学生能够掌握诗中重点词汇和句式。
2.过程与方法:
a.通过小组合作,探讨《木兰诗》的背景及寓意。
-突破方法:通过讨论、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感受木兰的情感变化。
b.古代修辞手法的识别与应用:学生可能对古代诗歌中的修辞手法感到陌生,难以辨识和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对比现代文中的类似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修辞手法的特点和应用。
c.重点词汇和句式的运用:学生可能在理解了词汇和句式的含义后,仍然难以将其运用到实际的读写活动中。
d.小组合作探讨《木兰诗》的背景及寓意。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下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难点突破:以实例分析,比较不同修辞手法的效果,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诗歌表现手法的特点。
(3)课文情感的理解:把握诗中所表达的复杂情感,如木兰的勇敢、坚定、忧虑等。
难点突破: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体验课文情感,培养同理心。
(4)创意写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创作与木兰诗相关的故事或诗歌。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解读木兰诗,并启发他们思考如何将这种精神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内容、韵律和木兰形象所传达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这首古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体会到木兰精神的现实意义。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至于学生小组讨论,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环节。学生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的思考,并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我在这个过程中的角色更多的是一个引导者和听众,这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但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分享成果时表达不够清晰,这提示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
在总结回顾环节,我试图让学生们将今天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明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但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联系可能还不够紧密。我需要思考如何将这种联系更加自然和深入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举例:讨论木兰替父从军的行为背后所体现的家族观念和爱国精神,联系现实生活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教学难点
(1)古文理解: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理解古代诗歌的词句和内涵具有一定难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2单元第8课《木兰诗》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木兰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勇敢担当的情况?”(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木兰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小组讨论环节,学生的参与度有待提高。在小组讨论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发言不积极,可能是因为对主题认识不够深入。为了提高讨论效果,我应该在课前为学生提供更多背景资料,并在讨论过程中适时引导,激发他们的思考。
4.实践活动的设计要注重趣味性和操作性。在本次课程中,诗歌朗读和小组讨论活动较为成功,但仍有一些学生显得拘谨。今后,我可以在实践活动环节增加更多趣味性和操作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5.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授课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木兰诗》的文化背景和词语释义掌握较快,而有些学生则相对吃力。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需要在课后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辅导和指导。
6.课后反馈和总结至关重要。在课程结束后,我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并及时给予解答。但感觉自己在总结环节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后可以尝试让学生参与总结,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3.培养家国情怀:通过了解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责任担当意识。
4.提高文化自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文化自信,激发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意愿。
5.发展批判性思维:鼓励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发表独立见解,培养批判性思维,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韵律、修辞手法以及文化背景。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家国情怀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扬木兰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第8课李明哲《木兰诗》教案评析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下第二单元第8课李明哲《木兰诗》教案评析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朗读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诗》所传递的家国情怀和孝道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文学背景、诗歌结构、韵律特点以及家国情怀和孝道精神。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木兰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学生们对《木兰诗》的学习充满了热情。通过导入环节的问题,我成功引起了他们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掌握得相对顺利,但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理解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在讲解诗歌结构时,我采用了图示和示例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们更直观地理解起承转合的构成。同时,通过朗读和对比,他们也逐渐感受到了《木兰诗》的韵律美。然而,在关键词句解析环节,我意识到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情境教学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词句背后的意义。
c.主题思想的内化:将诗歌的主题思想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
-教学策略:设计情境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感悟主题思想,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木兰诗》注释、翻译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

《木兰诗》注释、翻译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

《木兰诗》习题带答案【部编版七下第8课】班级:姓名:题型:【重点课下注释默写】【重点句子翻译】一、重点注释默写:1、【唧唧】。

2、【当户织】。

3、【机杼声】。

4、【唯】。

5、【何所思】。

6、【忆】。

7、【军帖】。

8、【可汗大点兵】。

9、【军书十二卷】。

士二,。

10、【愿为市鞍马】。

为,。

市,。

鞍马,。

11、【旦】。

12、【溅溅】。

13、【胡骑】。

14、【啾啾】。

15、【万里赴戎机】。

戎机,。

16、【关山度若飞】。

度。

17、【朔气传金柝】。

朔,。

18、【铁衣】。

19、【策勋十二转】。

策勋,。

20、【赏赐百千强】。

强,。

21、【问所欲〕。

22、【尚书郎】。

23、【愿驰千里足】。

驰,。

24、【郭】。

25、【扶将】。

26、【红妆】。

27、【霍霍】。

28、【著】。

29、【云鬓】。

30、【帖】。

31、【火伴】。

32、【雄免脚扑朔,雌兔眼迷离】扑朔,。

迷离,。

3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傍,。

走,。

二、重点句子翻译:1、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翻译: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翻译:3、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翻译: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翻译:5、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翻译:6、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翻译:7、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翻译:8、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翻译:参考答案一、重点注释默写:1、【唧唧】叹息声。

2、【当户织】对着门织布。

3、【机杼声】织布机发出的声音。

4、【唯】只。

5、【何所思】想什么。

6、【忆】思念。

7、【军帖】军中的文告。

8、【可汗大点兵】可汗大规模地征兵。

9、【军书十二卷】征兵的名册很多卷。

士二,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10、【愿为市鞍马】愿意为(此)去买鞍马。

为,介词,为了,其后宾语省略。

市,买。

鞍马,泛指马和马具。

11、【旦】早晨。

12、【溅溅】水流声。

13、【胡骑】胡人的战马。

14、【啾啾】马叫的声音。

15、【万里赴戎机】远行万里,投身战事。

戎机,战事。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木兰诗》教案及原文《木兰诗》课文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语文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乐府”的有关知识。

2.体会文章作者对木兰爱国精神的赞美。

3.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

能力目标1.根据上下文揣摩人物心理。

2.体会文章的详略的安排。

3.根据想像扩写课文。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体会本文刚健清新、气势雄浑的诗意美以及云鬓黄花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驰骋沙场,功勋卓著的女性美、情感美和人格美。

学法引导1.本诗诗韵婉转,琅琅上口,学生易记易背,课前要求学生先背诵,可以采用以下三步法:①利用课文注释,借助工具书,粗读课文,了解大意;②分段细读,抓住叙事诗的特点,概括故事大意,明确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③再读成诵,抓住诗中对木兰的心理、动作等描写的诗句,分析木兰的形象,进而正确把握诗的主题。

2.能复述,扩写成改写故事,理解详写和略写的好处,找出对比和排比的句子并能说出运用修辞的作用。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最新人教版(部编教材)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木兰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木兰诗》的基本内容、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木兰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木兰诗》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古代诗歌的兴趣还是相当高的。通过引导他们分析木兰形象,探讨孝道精神,我觉得这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当然,也有一些地方值得我反思和改进。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尝试通过提问方式引发学生的思考,但感觉问题设置还可以更贴近他们的生活,使得学生们能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意问题的设置,让课堂一开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注重了诗歌内容的讲解和修辞手法的分析,但可能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导致部分学生显得有些被动。今后,我可以适当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木兰诗》相关的问题,如:木兰精神在当代社会的意义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歌创作练习。这个练习将让学生们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及原文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8课《木兰诗》教案及原文《木兰诗》课文原文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

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木兰诗》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了解文中出现的修辞手法。

2、学会诵读和背诵这首古诗,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领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3、赏析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探究主题。

【教学设想】前面已经说过,初一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第一件事是背诵,而且要当堂背下来,不能留到课后。

这首诗尽管长达330字,也要当堂背下来。

当堂能背,而且背得准确无误,是教学成功的主要标志。

设想要点如下:一、要启发学生背诵的自觉要求,这主要依靠教师有表情的示范背诵;如果学生中有人在课前就背了下来,也要请他们作背诵表演,总之,要把课堂上背诵的气氛搞得浓浓的二、要利用民歌形式上的特点,加快记诵的速度这首诗共14节,除“万里”“爷娘”“开我”三节各有六句而外,其余都是四句一节,一节一节地背,再合节为段,就比较容易成诵。

诗中排比句式也不少,又间有顶真(又称联珠,如“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指出来也有助记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木兰诗
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可汗
..()()机杼.()燕.山() 朔.气() 金柝.() 胡骑.()
傍.地走() 鞍鞯.() 理云bìn() pèi()头雄cí() 阿zǐ()
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旦.辞爷娘去()
(2)惟.闻女叹息()
(3)出郭.相扶将()
(4)木兰不用
..尚书郎()
(5)朔.气传金柝()
(6)策勋
..十二转()
(7)军书十二卷
...()
(8)赏赐百千强.()
3.分别写出下列加点词正确的意义。

(1)将军
..()
..百战死()出郭相扶将
(2)不闻机杼
..()
..声()万里赴戎机
4.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

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

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

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5.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对偶,突出了木兰的忧虑)
B.“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设问,突出了识别的困难)
C.“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排比,写出了操办的急切,渲染了紧张气氛,同时又显得井然有序)
D.“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对偶,突出战事紧急)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2)写木兰经历持久战争、出生入死的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子是:,。

(3)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4)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7.同格中学七年级(2)班准备开展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设计方案】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简要的方案。

(2)【拟写对联】请根据下面提供的下联,围绕“爱国”主题,对出上联。

上联:,;
下联:立大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3)【探究信息】阅读下面一则材料,从中探究出主要信息。

爱国主义是中国精神最深层、最根本的内容,也是文艺创作的房屋追求。

坚持唯物史观,不管历史条件发生什么变化,凡是为中华民族做出历史贡献的英雄,都应得到尊敬、受到颂扬,被人民牢记、由文艺书写。

02课内精读
阅读“归来见天子”至结尾,完成下面的题目。

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愿为市鞍.马()
(2)出郭相扶将
..()
(3)著.我旧时裳()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译文:
10.请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划两处)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11.选文共4段,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请概括前两个层次的故事情节。

第一层(第①段):
第二层(第②~③段):
第三层(第④段):以双兔为喻,赞美木兰的才智。

12.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朔气传.金拆,寒光照.铁衣。

13.联系全诗,简要评价花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03拓展阅读
新木兰辞
咣当复咣当,木兰在书房。

不闻读书声,唯闻东西响。

拾起碎茶杯,问女何所想。

女儿无所想,心中堵得慌。

硕士毕业后,工作无处寻。

应聘三十家,个个不让进。

细细问原因,嫌是女儿身。

决意女扮男,只身闯深圳。

东市剪长发,西市买西装,南市练举止,北市学粗腔。

旦辞爹娘去,暮色下车忙,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车站人流闹嚷嚷。

旦辞车站去,暮坐办公室,不闻爹娘唤女声,但闻白领
手机叮当响。

白天步履匆,夜晚加班忙。

全国各地跑,业务节节上。

同事喜合作,领导频表扬。

总部见总裁,总裁走上前。

肩膀拍三拍,奖赏十万元。

总裁问所欲,木兰不贪钱与权,愿还女儿身,业绩超以前。

上司闻她回,满脸是迷茫。

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

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

开我公司门,坐我电脑旁。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东风习习来,满室飘清香。

出门看客户,客户皆惊忙。

交往一两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4.这首《新木兰辞》记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15.作为一个硕士生,在家乡无用武之地,只能离别家乡,闯荡异乡,这其中的最根本原因是什么?这反映了当今社会在用工制度上存在怎样的弊端?
16.倒数第二段“女士闻她回,偷偷理红妆。

男士闻她回,手沾唾沫捋发忙。

”两句中,你能揣测一下“女士”和“男士”的心态分别是什么吗?
17.木兰的成功经历证明了什么?(请用戏曲《花木兰》中那句著名的唱词来回答)在当今就业艰难的情况下,木兰不仅成功就业,而且做出了出色的成绩,这给你以什么启示?(请用成语或警句、俗语来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