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扫描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答案
7. C 从文中相关表述可以看出:战国君主的“尊师重道”主要只说明一个问题,即政统需要道统的支持,以证明它不是单纯地建立在暴力的基础之上。

几个主要国家如齐、秦、魏(梁)、赵、燕等都有统一天下的雄图。

它们当然更需要在武力之外另发展一套精神的力量了。

8.D 孟子此议表明学术独立、不屈从权势的思想。

13. 推恶恶之心/思与乡人立/其冠不正/望望然去之/若将浼焉/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不受也。

翻译:把这种厌恶恶人的心情推广开去,他就会想,如果同一个乡下人站在一起,那人帽子戴得不正,就该生气地离开他,就像会被他玷污似的。

因此,诸侯即使有用动听的言辞来请他的,他也不接受。

14.(1)皎洁的月亮洒下明丽的光辉,璀璨的银河在湖水中投下影像,空中和水中都澄清明净。

描绘了一幅空旷洁净的图画。

(2分)和下文的“肝胆俱冰雪”照应,暗示自己心底无私、光明磊落的情怀。

(2分)
(2)作者置身水天相连、表里澄澈的洞庭湖上,怡然自得,宠辱偕忘,不知今夕何夕,抒发了超然物外的愉悦之情;(2分)“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更显得慷慨激昂,大气磅礴,在总揽天地、驱遣万物中抒发了作者的豪迈进取的情志;(2分)但现实的严酷毕竟回避不了,“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表现了作者的失意,但失意不失志,因而仍显沉稳,方寸不乱,“扣舷独啸”抒发了作者的愤激不平之意。

(2分)(答对任意两点即可)
15.(1)玉簪螺髻(2)吴楚东南坼(3)则其负大翼也无力(4)绿云扰扰
(5)制芰荷以为衣兮(6)凌万顷之茫然(7)梦啼妆泪红阑干(8)枉用相存
19.①讲述故事以增加趣味,引人入胜。

文章开头讲述了泰勒斯仰观星象的故事,勾勒出哲学家的一般图式,总领下文。

文章中间还讲述了阿基米德的故事,苏格拉底的故事,第欧根尼的故事,阿里斯底波的故事,他们的特立独行,奇言妙语,精警动人,启人哲思。

②概述事例以增强具体感和可读性。

文章列举了大量事例,既使观点得到有力论证,又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③描述人物以增强形象性和感染力。

第六段对苏格拉底的外貌作了详细地描述,使我们对这个形同乞丐的哲学家印象深刻,也反衬出哲学家心灵世界的富有和精神境界的崇高。

④语言富有魅力。

如第五段开头一句“凡是少年时代迷恋过几何解题的人,对阿基米德大约都会有一种同情的理解”,亲切有味;第八段“哲学的智慧被勾画成了一幅漫画”含蓄有味,“我从你外衣的破洞可以看穿你的虚荣心”,一针见血。

22.内容:一人翘起食指,煞有介事地作出承诺,承诺膨胀成一个大泡泡,一只小鸟飞来,用尖锐的嘴巴轻轻一啄,泡泡破裂,炸裂声使承诺者站立不稳,几乎摔倒。

寓意:讽刺社会上有些人轻诺寡信,难以取信于人。

内容涉及三种形象,有细节,3分;寓意1分。

23.思路导引精神空虚和无聊会引发一系列的怪诞甚至罪恶,解决精神贫瘠是问题的关键。

可以从教育改革的角度切入,重点论述教育要培养丰富、完整的人而不是解题机器或是赚钱机器;也可以从培养高雅的情趣(比如阅读、琴棋书画等)、高尚的精神(比如服务公众)、高贵的品格(比如君子风范或绅士风度)等角度切入;还可以从弘扬传统文化、重建信仰(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吹大爱等角度切入。

附译文
人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感,是后天和外物接触而产生的。

人性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情感的品级有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

有人问:为什
么这样说呢?回答说:人性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

上品人性,就是纯粹的善罢了;中品人性,可引导它变为上品或下品;下品人性,纯粹的恶罢了。

人用来表现本性的有五个方面:仁、礼、信、义、智。

性为上品的人,以一德为主,兼通其它四德。

性为中品的人,对某一德或是不足,或是有些违背,其它四德也混杂不纯。

性为下品的人,对一德完全违背,其它四德也不合。

人性对于情感的影响要看品级。

情感的品级有上品、中品、下品三种,人用来表现情感的有七种形态:喜、怒、哀、惧、爱、恶、欲。

上品的情感,对七种情感都能控制得恰当合适。

中品的情感,对于七情有超出一般的情况,也有缺失的,但主观意图还是要适当合中的。

下品的情感,要么没有要么过度,都是直接率性而行。

情感对于人性的影响也要看品级。

孟子提出性善论,荀子提出性恶论,汉代扬雄提出性善恶相混论。

那些认为人性最初善良后来变为邪恶的说法,和认为人性最初邪恶后来变为善良的说法,以及认为人性开始善恶混杂后来分辨出善良和邪恶的说法,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叔鱼刚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看见他的面貌,就知道他将来必定因为受贿而死。

杨食我出生的时候,叔向的母亲听见他的哭号,就知道一定会因为他而灭掉宗族。

越椒出生时,子文很伤心,知道若敖氏的祖先不再享有祭祀。

人的本性果真是善良的吗?后稷出生的时候,他的母亲没有遭遇灾殃。

后稷刚会爬行的时候,就表现出聪颖早慧的倾向。

周文王在母亲怀孕期间不曾让母亲担忧;出生后,不让王傅操劳;从师学习,不惹先生烦恼。

人的本性果真是邪恶的吗?尧的儿子丹朱,舜的儿子商均,文王的儿子管叔蔡叔,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好,然而最终变成恶人。

瞽瞍的儿子舜,鲧的儿子禹,学习的环境不是不坏,然而最终成为圣人。

人的本性果真是善恶相混杂吗?所以说这三个人谈论人性,都是提到中品却遗漏了上下二品,得到其中的一个方面却失掉另外两个方面。

有人说:这样说来,那么上品人性和下品人性,难道最终不能改变吗?回答说:上品人性,从事学习就会越发聪明;下品人性,畏惧权威就会减少罪过。

因此上品可教导,下品可约束。

这两种品级,就是孔子所说的不能改变。

有人又问:当今社会人们谈论人性和你的观点不同,为什么呢?回答说:今人的观点,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夹杂佛家、道家的观点来谈论,怎么会没有不同。

注:译文借鉴《韩愈集》的翻译并参考相关资料作了若干修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