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

(完整)国际经济学考试题库(答案版)

一、试述H-O模型的主要内容并予以评价。

1、基本内容:资本丰富的国家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劳动丰富的国家则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相对供给能力较强。

根据比较优势原则,一国出口密集使用其丰富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其稀缺要素的产品.要素的自然禀赋—要素供给—要素的相对富饶程度—要素相对价格—生产成本差异-商品价格差异—贸易的发生2、评价:贡献:a、从一国经济资源优势解释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b、从实际优势出发决定贸易模式;c、从贸易对经济的影响分析贸易的作用.局限性:a、禀赋并非贸易发生的充分条件;b、对需求因素未予以充分考虑,影响了理论对实际情况的分析;c、过分强调静态结果,排除技术进步及实际存在的情况,影响了理论的适用性.二、结合货币市场和外汇市场,以美元为本币,请画图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后,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将如何变动.外汇指的是以外国货币表示的,为各国普遍接受的,可用于国际间债权债务结算的各种支付手段。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或中央银行为影响经济活动所采取的措施,尤指控制货币供给以及调控利率的各项措施。

一国货币供给的增加会使该国货币在外汇市场上贬值。

美国的货币市场决定美元的利率,美元利率则影响维持利率平价的汇率。

所以当美联储增加货币供给后,会导致美元相对欧元的贬值。

但美元供给的变动对长期利率和实际产出没有影三、什么是恶性通货膨胀,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以及应对措施。

恶性通货膨胀又称“超速通货膨胀”,是三位数以上的通货膨胀。

指流通货币量的增长速度大大超过货币流通速度的增长,货币购买力急剧下降,物价水平加速上升,整体物价水平以极高速度快速上涨的现象,使民众对货币价值失去信心.由于货币的流通量增加快速,使货币变得没有价值时,人们会急于要以货币换取实物,人心惶惶的结果只会更加速通货膨胀的恶化,整体经济濒临崩溃边缘。

恶性通货膨胀是一种不能控制的通货膨胀,在物价很快地上涨的情况下,就使货币失去价值.在社会经济发展和运行中,如果某一国家或地区出现了恶性的通货膨胀、剧烈的汇率波动或严重的地区政治冲突,其发行的信用货币(纸币)将存在很大的风险。

国际经济学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国际经济学》选择题汇总版(附答案)Ch1-Ch31.The United States is less dependent on trade than most other countries becauseA)the United States is a relatively large country with diverse resources.B)the United States is a“ Superpower. ”C)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makes it less dependent on anything.D)the United States invest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E)many countries invest in the United States.2. Because the Constitution forbids restraints on interstate trade,A)the U.S. may not impose tariffs on imports from NAFTA countries.B)the U.S. may not affect the international value of the $ U.S.C)the U.S. may not put restraints on foreign investments in California if it involves a financial intermediary in New York State.D)the U.S. may not impose export duties.E)the U.S. may not disrupt commerce between Florida and Hawaii.3.International economics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broad sub-fields A) macro and micro.B) developed and less developed.C) monetary and barter.D)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international money.E) static and dynamic.4.International monetary analysis focuses onA)the real side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B)the international trade side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C)the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side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D)the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between Central Banks.E)the monetary side of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y, such as currency exchange.5.The gravity model offers a logical explanation for the fact thatA)trade between Asia and the U.S. has grown faster than NAFTA trade.B) trade in services has grown faster than trade in goods.C) trade in manufactures has grown faster than in agricultural products.D) Intra-European Union trade exceeds international trade by the EuropeanUni on.E) the U.S. trades more with Western Europe than it does with Canada.6.The gravity model explains whyA)trade between Sweden and Germany exceeds that between Sweden and Spain.B)countries with oil reserves tend to export oil.C)capital rich countries export capital intensive products.D)intra-industry trade is relatively more important than other forms of tradebetween neighboringcountries.E)European countries rely most often on natural resources.7. Why does the gravity model work?A)Large economies became large because they were engaged in international trade.B)Large economies have relatively large incomes, and hence spend more on governm ent promotion of trade and investment.C)Large economies have relatively larger areas which raises the probability that a pro ductive activity will take place within the borders of that country.D)Large economies tend to have large incomes and tend to spend more on impor ts.E) Large economies tend to avoid trading with small economies.8.We see that the Netherlands, Belgium, and Ireland trade considerably more with the United States than with many other countries.A)This is explained by the gravity model, since these are all large countries.B)This is explained by the gravity model, since these are all small countries.C)This fails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gravity model, since these are smallcountri es.D)This fails to be consistent with the gravity model, since these are large countries.E)This is explained by the gravity model, since they do not share borders.9.In the present, most of the exports from Chinaare A) manufactured goods.B) services.C)primary products including agricultural.D) technology intensive products.E) overpriced by world market standards.10.A country engaging in trad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gains from trade because itA) is producing exports indirectly more efficiently than it could alternatively.B) is producing imports indirectly more efficiently than it could domestically.C) is producing exports using fewer labor units.D) is producing imports indirectly using fewer labor units.E) is producing exports while outsourcing services.11.The Ricardian model attributes the gains from trade associated with the principle o f comparative advantage result toA)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B)differences in preferences.C)differences in labor productivity.D)differences in resources.E)gravity relationships among countries.12. A nation engaging in trade according to the Ricardian model will find itsconsump tion bundleA)inside it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B)on it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C)outside it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D)inside its trade-partner'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E)on its trade-partner's production possibilities frontier.13.Assume that labor is the only factor of production and that wages in the United Sta tes equal $20 per hour while wages in Japan are $10 per hour. Production costs would be lower in the United States as compared to Japan ifA)U.S. labor productivity equaled 40 units per hour and Japan's 15 units per hour.B)U.S. labor productivity equaled 30 units per hour and Japan's 20 units per hour.C)U.S. labor productivity equaled 20 units per hour and Japan's 30 units per hour.D)U.S. labor productivity equaled 15 units per hour and Japan's 25 units per hour.E)U.S. labor productivity equaled 15 units per hour and Japan's 40 units per hour.14.In a two-country, two-product world, the statement“ Germanyenjoys acomparativ e advantage over France in autos relative toships ”is equivalent toA) France having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over Germany in ships.B) France having a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compared to Germany in autos and ship s.C) Germany having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over France in autos and ships.D) France having no comparative advantage over Germany.E) France should produce autos.15.If the United States'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was flatter to the widget axis, whereas Germany's was flatter to the butter axis, we know thatA)the United States has no comparative advantageB)German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butter.C)the U.S.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butter.D)Germany ha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both products.E)the U.S. has a comparative disadvantage in widgets.Ch4-Ch51.The Ricardian model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emonstrates that trade can bemutually beneficial. Why, then, do governments restrict imports of some goods?A)Trade can have substantial effects on a country's distribution of income.B)The Ricardian model is often incorrect in its prediction that trade can bemutually beneficial.C)Import restrictions are the result of trade wars between hostile countries.D)Imports are only restricted when foreign-made goods do not meet domestic standar ds of qualityE) Restrictions on imports are intended to benefit domestic consumers.2.Japan's trade policies with regard to rice reflect the fact thatA) japanese rice farmers have significant political power.B) Japa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rice production and therefore exports most o f its rice crop.C) there would be no gains from trade available to Japan if it engaged in free trade in r ice.D) there are gains from trade that Japan captures by engaging in free trade in rice.E) Japan imports most of the rice consumed in the country.3.In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reated as a specific factor?A)LaborB)LandC)ClothD)FoodE)Technology4.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assumes that there are ________ goods and ________ fa ctor(s) of production.A) two; threeB) two; two C)two; one D)three; two E)four; three5.The slope of a country's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with cloth measured on the horizontal and food measured on the vertical axis in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is equa l to ________ and it ________ as more cloth is produced.A)-MPLF/MPLC; becomes steeperB)-MPLF/MPLC; becomes flatterC)-MPLF/MPLC; is constantD)-MPLC/MPLF; becomes steeperE)-MPLC/MPLF; is constant6.Under perfect competition, the equilibrium price of labor used to produce clothwill be equal toA)the slope of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B)the average product of labor in the production of cloth times the price of cloth.C)the ratio of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in the production of cloth to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in the production of food times the ratio of the price of cloth. to the price of food.D)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in the production of cloth times the price of cloth.E)the price of cloth divided by t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in the production of clot h.7.In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increase the quantity ofla bor used in cloth production?A)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cloth relative to that of foodB) 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food relative to that ofcloth C) a decrease in the price of laborD) an equal percentage decrease in the price of food and clothE) an equal percentage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food and cloth8.A country that does not engage in trade can benefit from trade only ifA)it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at least one good.B)it employs a unique technology.C)pre-trade and free-trade relative prices are not identical.D)its wage rate is below the world average.E)pre-trade and free-trade relative prices are identical.9.In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the effects of trade on welfare are ________ for mobil e factors, ________ for fixed factors used to produce the exported good, and ________ for fixed factors used to produce the imported good.A)ambiguous; positive; negativeB) ambiguous; negative; positive C)positive; ambiguous; ambiguous D)negative; ambiguous; ambiguous E)positive; positive; positive10.The effect of trade on specialized employees of import-competing industries willb e ________ jobs and ________ pay because they are relatively ________.A)fewer; lower; mobileB)fewer; lower; immobileC)more; lower; immobileD)more; higher; mobileE)more; higher; immobile11. There is a bias in the political process against free trade becauseA)there is a high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volume of imports and the unemployment ra te.B)the gains from free trade cannot be measured.C)those who gain from free trade can't compensate those who lose.D)foreign governments make large donations to U.S. political campaigns.E) those who lose from free trade are better organized than those who gain.12.In the 2-factor, 2 good Heckscher-Ohlin model, the two countries differin A)tastes and preferences.B)military capabilities.C)the size of their economies.D)relative abundance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E)labor productivities.13.If a country produces good Y (measured on the vertical axis) and good X (measure d on the horizontal axis), then the absolute value of the slope of its production possibil ity frontier is equal toA)the opportunity cost of good X.B) the price of good X divided by the price of good Y.C) the price of good X divided by the price of goodY. D) the opportunity cost of good Y.E)the cost of capital (assuming that good Y is capital intensive) divided by the costof labor.14.In the 2-factor, 2 good Heckscher-Ohlin model, trade will ________ the owners ofa country's ________ factor and will ________ the good that uses that factor intensiv ely.A)benefit; abundant; exportB)harm; abundant; importC)benefit; scarce; exportD)benefit; scarce; importE)harm; scarce; export15.The assumption of diminishing returns in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means that, unlike in the Ricardian model, it is likely thatA) countries will consume outside their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B) countries will benefit from free international trade.C) countries will not be fully specialized in one product.D)comparative advantage will not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rade.E)global production will decrease under trade.16.If Japan is relatively capital rich and the United States is relatively land rich, and if food is relatively land intensive then trade between these two, formerly autarkic coun tries will result inA)an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price of food in the U.S.B)an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price of food in Japan.C)a global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price of food.D)a decrease in the relative price of food in both countries.E)an increase in the relative price of food in both countries.17.Starting from an autarky (no-trade) situation with Heckscher-Ohlin model, if Coun try H is relatively labor abundant, then once trade beginsA) rent will be unchanged but wages will rise in H.B) wages and rents should rise in H.C) wages and rents should fall in H.D) wages should fall and rents should rise in H.E) wages should rise and rents should fall in H.18.The Leontieff ParadoxA)failed to support the validity of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B)supported the validity of the Ricardian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C)supported the validity of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D)failed to support the validity of the Ricardian theory.E)proved that the U.S. economy is different from all others.1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assertion of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A)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will occur only if there is costless mobility of all factors a cross borders.B)An increase in a country's labor supply will increase production of both the capital-intensive and the labor-intensive good.C)In the long-run, labor is mobile and capital is not.D)The wage-rental ratio determines the capital-labor ratio in a country's industr ies.E)Factor endowments determine the technology that is available to a country, which determines the good in which the country will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2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an assertion of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A)An increase in a country's labor supply will increase production of the labor-i ntensive good and decrease production of the capital-intensive good.B)An increase in a country's labor supply will increase production of both the capital-intensive and the labor-intensive good.C)In the long-run, labor is mobile and capital is not.D)Factor price equalization will occur only if there is costless mobility of all factors a cross borders.E)Factor endowments determine the technology that is available to a country, which determines the good in which the country will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Ch6-Ch101.If the ratio of price of cloth (PC) divided by the price of food (PF) increases in thei nternational marketplace, thenA)the terms of trade of cloth exporters will improve.B)all countries would be better off.C)the terms of trade of food exporters will improve.D)the terms of trade of all countries will improve.E) the terms of trade of cloth exporters will worsen.2.If the ratio of price of cloth (PC) divided by the price of food (PF) increases in thei nternational marketplace, thenA)world relative quantity of cloth supplied will increase.B)world relative quantity of cloth supplied and demanded will increase.C)world relative quantity of cloth supplied and demanded will decrease.D)world relative quantity of cloth demanded will decrease.E)world relative quantity of food will increase.3.If the U.S. (a large country) imposes a tariff on its imported good, this will tend toA)have no effect on terms of trade.B)improve the terms of trade of the United States.C)improve the terms of trade of all countries.D)because a deterioration of U.S. terms of trade.E)raise the world price of the good imported by the United States.4.If Slovenia were a large country in world trade, then if it instituted a large set of sub sidies for its exports, this mustA)decrease its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B)have no effect on its terms of trade.C)improve its terms of trade.D)harm its terms of trade.E)harm world terms of trade.5.In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arise when the cost per unitA)falls as the average firm grows larger.B)rises as the industry grows larger.C)falls as the industry grows larger.D)rises as the average firm grows larger.E)remains constant over a broad range of output.6. External economies of scale will ________ average cost when output is ________ by _______.A)reduce; increased; the industryB)reduce; increased; a firmC)increase; increased; a firmD)increase; increased; the industryE)reduce; reduce; the industry7.If some industries exhibit internal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 in each country, we sh ould not expect to seeA) perfect competition in these industries.B) intra-industry trade between countries.C)inter-industry trade between countries.D)high levels of specialization in both countries.E)increased productivity in both countries.8.A learning curve relates ________ to ________ and is a case of ________ returns.A) unit cost; cumulative production; dynamic decreasing returnsB)output per time period; long-run marginal cost; dynamic increasing returnsC)unit cost; cumulative production; dynamic increasing returnsD)output per time period; long-run marginal cost; dynamic decreasing returnsE)labor productivity; education; increasing marginal returns9.Patterns of interregional trade are primarily determined by ________ rather than __ ______ because factors of production are generally ________.A)external economies; natural resources; mobileB)internal economies; external economies; mobileC)external economies; population; immobileD)internal economies; population; immobileE)population; external economies; immobile10.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is associatedwith A) product differentiation.B) price-taking behavior.C) explicit consideration at the firm level of the strategic impact of other firms' pricing decisions. D) high profit margins in the long run.E) increasing returns to scale.11.A firm in long-run equilibrium under monopolistic competition will earnA)positive monopoly profits because each sells a differentiated product.B)zero economic profits because of free entryC)positive oligopoly profits because each firm sells a differentiated product.D)negative economic profits because it has economies of scale.E)positive economic profit if it engages in international trade.12.The most common form of price discrimination in international tradeis A) dumping.B) non-tariff barriers.C) Voluntary Export Restraints.D) preferential trade arrangements.E) product boycotts.13.Consider the following two cases. In the first, a U.S. firm purchases 18% of a forei gn firm. In the second, a U.S. firm builds a new production facility in a foreign countr y. Both are ________, with the first referred to as ________ and the second as ______ __.A)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utflows; brownfield; greenfieldB)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flows; greenfield; brownfieldC)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outflows; greenfield; brownfieldD)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flows; brownfield; greenfieldE)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inflows; outflows14. Specific tariffs areA)import taxes stated in specific legal statutes.B)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ixed charge for each unit of imported goods.C)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rac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imported goods.D)the same as import quotas.E)import taxes calculated based solely on the origin country.15.A problem encountered when implementing an "infant industry" tariff isthat A) domestic consumers will purchase the foreign good regardless of thetariff. B) the industry may never "mature."C)most industries require tariff protection when they are mature.D)the tariff may hurt the industry's domestic sales.E)the tariffs fail to protect the domestic producers.16.In the country levying the tariff, the tariff will A)increase both consumer and producer surplus.B) decrease both the consumer and producer surplus.C) decrease consumer surplus and increase producer surplus.D) increase consumer surplus and decrease producer surplus.E) decrease consumer surplus but leave producers surplus unchanged.17.If the tariff on computers is not changed, but domestic computer producers shift fr om domestically produced semiconductors to imported components, then the effective rate of protection in the computer industry willA) increase.B) decreaseC) remain the same.D)depend on whether computers are PCs or "Supercomputers."E)no longer apply.18.When a government allows raw materials and other intermediate products to enter a country duty free, this generally results in a(an)A) effective tariff rate less than the nominal tariff rate.B) nominal tariff rate less than the effective tariff rate.C) rise in both nominal and effective tariff rates.D) fall in both nominal and effective tariff rates. E) rise in only the effective tariff rat e.19.Should the home country be "large" relative to its trade partners, its imposition ofa tariff on imports would lead to an increase in domestic welfare if the terms of thetra de rectangle exceed the sum of theA) revenue effect plus redistribution effect.B) protective effect plus revenue effect.C) consumption effect plus redistribution effect.D)production distortion effect plus consumption distortion effect.E)terms of trade gain.20.The efficiency case made for free trade is that as trade distortions such as tariffs ar e dismantledand removed,A) government tariff revenue will decrease, and therefore national economic welfare will decreaseB) government tariff revenue will decrease, and therefore national econo mic welfare will increase.C) deadweight losses for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will decrease, henceincreasin g national economic welfare.D)deadweight losses for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will decrease, hence decreasing na tional economic welfare.E)government tariff revenue will increase, hence increasing national economic welfar e.21.Which organization determines procedures for the settle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disputes?A)World BankB)World Trade OrganizationC)International Monetary OrganizationD)International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E)The League of Nations22.Today U.S. protectionism is concentratedin A) high-tech industries.B)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C) industries in which Japan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D)computer intensive industries.E)capital-intensive industries.23.The quantitative importance of U.S. protection of the domestic clothing industryis best explained by the fact thatA)thi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employer of highly skilled labor.B)this industry is an important employer of low skilled labor.C)most of the exporters of clothing into the U.S. are poor countries.D)this industry is a politically well organized sector in the U.S.E)the technology involved is very advanced.欢迎下载1124.The optimum tariff is most likely to applyto A) a small tariff imposed by a small country.B) a small tariff imposed by a large country. C)a large tariff imposed by a small country. D) alarge tariff imposed by a large country. E) anad valorem tariff on a small country.25.The median voter modelA)works well in the area of trade policy.B)is not intuitively reasonable.C)tends to result in biased tariff rates.D)does not work well in the area of trade policy.E)is not widely practiced in the United States.欢迎下载12。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30 分)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商品B 资本C 人员D 技术2、假定闭关自守的状态下,X 商品的价格,在 A 国是 10 美元,在 B 国是 8 美元,C 国是 6 美元,并且 A 国是小国,不能通过贸易影响 B 国和 C 国的价格。

如果 A 国对从 B 国和 C 国进口的 X 商品最初征收非歧视性的 100%的从价税,那么,A 国是()A 贸易创造国B 贸易转移国C 贸易受损国D 无法确定3、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 技术水平的差异C 产品品质的差异D 价格的差异4、以下哪种贸易政策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A 出口补贴B 进口关税C 进口配额D 自愿出口限制5、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A 规模报酬递减B 规模报酬递增C 规模报酬不变D 以上都不对6、幼稚产业保护论的提出者是()A 亚当·斯密B 大卫·李嘉图C 汉密尔顿D 李斯特7、当一国政府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若该产品的需求弹性大于供给弹性,生产者与消费者承担关税的程度是()A 前者大于后者B 后者大于前者C 两者相等D 不确定8、一国货币贬值对其进出口收支产生何种影响()A 出口增加,进口减少B 出口减少,进口增加C 出口增加,进口增加D 出口减少,进口减少9、在浮动汇率制下,当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时,该国货币汇率会()A 上升B 下降C 不变D 不确定10、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项目()A 经常项目B 资本项目C 错误与遗漏项目D 国内生产总值项目11、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A 一价定律B 利率平价C 相对购买力平价D 绝对购买力平价12、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的假设前提不包括()A 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B 汇率由货币当局决定C 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D 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13、下列属于直接标价法的是()A 1 美元=68 人民币B 1 人民币=015 美元C 1 英镑=12 欧元D 1 欧元=085 英镑14、蒙代尔弗莱明模型主要分析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政策的有效性。

国际经济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题库(含参考答案)

国际经济学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区域一体化组织中最松散、最低级的形式是()A、关税同盟B、自由贸易区C、共同市场D、优惠贸易安排正确答案:D2、要素价格均等化表明()A、一国丰富要素所有者受益,稀缺要素所有者受损B、一国丰富要素所有者受损,稀缺要素所有者受益C、一国丰富要素所有者和稀缺要素所有者都受益D、一国丰富要素所有者和稀缺要素所有者都受益正确答案:A3、下列不属于关税同盟动态效应的是()A、大市场效应B、加剧竞争C、吸引外资D、贸易创造效应正确答案:D4、如果开放前一国X产品的相对价格低于其贸易伙伴,则贸易后该国()A、进口 X产品B、生产者福利增加C、整体福利下降D、消费者福利增加正确答案:B5、下列()会给本国带来较大的贸易创造效应。

A、本国对贸易商品的供给弹性较大B、本国对成员国的初始关税较大C、本国与成员国之间贸易商品的成本差别较大D、本国对贸易商品的需求弹性较小正确答案:D6、初级产品的出口价格若下降,其出口量将增加,出口总收入()A、不变B、增加C、下降D、不确定正确答案:C7、马歇尔一勒纳条件所要说明的是在供给弹性()的情况下,本币贬值能够改善贸易收支的进出口需求弹性条件。

A、零B、无穷大C、1D^大于零小于1正确答案:B8、假设中国和美国都能生产小麦和布,中国将一单位劳动时间全部生产布,可以生产50米;全部生产小麦,可以生产80千克;美国将一单位劳动时间全部生产布,可以生产40米;全部生产小麦,可以生产 100千克。

如果开放后的国际交换比价为1米布=L 8千克小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法比较美国和中国的获利情况B、中国从贸易开放中获利更多C、美国和中国从贸易开放中获利相同D、美国从贸易开放中获利更多正确答案:D9、下列不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资本项目的是()A、利息收支B、短期信贷C、短期证券买卖D、票据买卖正确答案:A10、消费者剩余是()A、消费者为了商品的消费而必须向政府支付的东西B、消费者通过低于市场价格的价格而得到的收益C、消费者购买商品所需支付的价格低于其愿意支付的价格而获得的收益D、消费者可以在各种价格水平得到的收益正确答案:C11、外汇市场中的即期交易不包含()A、套汇B、投机C、国际贸易结算D、银行同业拆借正确答案:B12、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生产3匹布或者1辆汽车,一个美国工人能生产4匹布或2辆汽车,则能促进中国与美国进行贸易并各自收益的交换比率是()A、4匹布换2辆汽车B、3匹布换1辆汽车C、3匹布换2辆汽车D、5匹布换2辆汽车正确答案:D13、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国际商品流动B、国际收支平衡C、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D^国际人员流动正确答案:C14、根据国民收入决定方程Y=C+I+G+X-M,国际收支的吸收分析法中的“吸收”是指()A、YB、C+IC、C+I+GD、X-M正确答案:C15、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是()A、追求贸易顺差B、汇率稳定C、扩大出口D、国际收支平衡正确答案:D16、在进行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A、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B、受到进口商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遭受损失,而出口商品的生产者则会受益C、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D、作为整体的国家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正确答案:B17、商品和服务贸易记录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A、经常项目B、误差和遗漏项目C、官方结算项目D、资本项目正确答案:A18、下列哪个行业最有可能具有内部规模经济?()A、好莱坞的电影业B、加州硅谷的半导体产业C、美国的大型农场D、北京中关村的电脑城正确答案:C19、采用()的配额分配方式,配额的福利效果与关税一样。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及答案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判断题1、当开放贸易时,所有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得到改善。

2、根据简单贸易模型,在贸易发⽣之前,如果各国的某种商品价格相同,这些国家之间就不会有交换该种商品的动机。

3、如果⼀国中某⽣产者通过贸易能使⾃⼰的境况得到改善,那么,该国中所有的⽣产者都会通过贸易来改善⾃⼰的境况。

4、在两国间均衡贸易价格条件下,⼀国对某种商品的过度供给必然与另⼀国对该商品的过度需求相等。

5、不存在free lunch,但却存在free trade。

6、⼀国即便在某种商品的⽣产上具有绝对劣势,它也可以在该商品的⽣产上具有相对优势。

7、根据H—O理论,⼀国如果⽐他国拥有更多英亩的⼟地,该国便是“⼟地丰富”的国家。

8、在成本递增的条件下,各国并不⼀定要完全专业化于⼀种商品的⽣产。

9、H—O理论假设各国拥有相同的商品偏好。

10、我们或许可以通过更为细分化的⽣产要素定义⽽解决Leontief Paradox。

11、Stolper-Samuelson定理认为,贸易将使丰富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低的实际收⼊,同时使稀缺要素的所有者得到更⾼的实际收⼊。

12、如果各国的⽣产技术相同,贸易便不会使⽣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13、⼀国的⾮技术性⼯⼈会⽐技术性⼯⼈更加反对贸易⾃由化。

14、⼤国可投资发展进⼝替代产业⽽不是出⼝产业,进⽽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

15、按照定义,⼩国的经济增长将不会使贸易条件发⽣变化。

16、青春期是⼀个贫困化增长的好例⼦。

17、⼀国⽣产要素的增长总会使该国更加⾃给⾃⾜,进⽽减少对国际贸易的依赖。

18、⼀个与外界隔绝的国家⼀定会降低其公民的⽣活⽔平。

19、产业内贸易在充分竞争性产业中更为盛⾏。

20、根据H—0理论,各国应进⾏⼤量的产业内贸易。

21、规模经济是指资源的平衡增长导致平均成本上升。

22、产业内贸易发⽣的原因包括产品差异化、规模经济以及收⼊分配效应。

23、如果瑞⼠旅⾏鞋的进⼝增加,英国⽪鞋制造商就会受到损失。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一、判断正(√)、误(×)题(2’×10)()1.若大学教师用大部分时间来搞研究,可能会出更多的成果,但机会成本是备课时间减少,从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2.“个税起征点提高至3000元,将促进内需增加”是实证经济学命题。

()3.需求量的变动是引起均衡价格波动的直接原因。

()4.因随消费量增加总效用会增加,所以商品需求曲线应呈正斜率。

()5.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实现了效用最大化。

()6.AP曲线一定经过MP曲线的最高点,并与X轴相交。

()7.变动成本VC就是总成本TC曲线的斜率。

()8.完全竞争厂商实现长期均衡的条件为:MR=MC=AR=AC。

()9.GDP即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流量指标。

()10.从总供给看,四部门的国民收入应为:Y=C+S+T+X。

二、单项选择题(2’×15)1.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对市场制度的调节问题B.研究稀缺资源的配置效率问题C.研究企业如何赚取利润的问题D.研究如何使人变得更无私,以缓解资源稀缺性问题2.海南离岛免税政策的正式实施,使海南旅游市场()迅速增加。

A.供给B.供给量C.需求D.需求量3.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

A.实际支付的金额B.愿意支付的金额C.获得额外的满意程度D.愿意支付金额与实际支付金额之差4.当某消费者由商品X的消费获得的边际效用MU X = 0时,()。

A.TU X = 0 B.TU X达最大C.TU X上升D.TU X下降5.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下跌10%,引起需求量增加20%,则该商品()。

A.需求富有弹性B.需求单一弹性C.需求缺乏弹性D.需求完全弹性6.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农民收入的增加会使其()向右移动。

A.预算线B.无差异曲线C.供给曲线D.边际收益曲线7.当单个可变要素的投入量处于合理区域时,必然有()。

A.TP开始下降B.MP开始上升C.AP≥MP D.AP≤MP8.在短期内,AC与AVC之间的垂直距离()。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测试题答案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测试题答案

国际经济学测试题1答案一、单项选择(1’×10=10’)1.D2.C3.B4.A5.C6.C7.B8.D9.D 10.A二、多项选择(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1’×10=10’)1. ABCD2. ABCDE3.ABD4.ABCDE5.ABDE6.ABD7.BCE8.ABE9.ABCD 10.ABD三、判断分析(分析不正确本题不得分。

2’×10=20’)1. 正确2. 错误。

跟大国比较接近。

3. 错误。

小国可以完全分工。

4. 正确5. 错误。

前者增加,后者下降。

6. 错误。

介于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7. 错误。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8. 正确9. 错误。

动态效应更大更重要10. 正确四、名词解释(3’×4=12’)1.特定要素:只能被用来生产某些特定产品、不能在部门间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

2.最优货币区:是指成员国相互之间的货币实行自由兑换,汇率保持长期固定不变,而对非成员国货币的汇率则实行联合浮动,通过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要素的流动使多国经济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地区。

3.出口替代战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也是实现出口替代工业化的过程。

它是指一国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出口工业上,通过扩大出口本国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来代替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以增加外汇收入,带动工业体系的建立和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4.需求管理政策: 需求管理政策是通过改变国内总需求来校正国际收支失衡,它是以吸收理论为基础提出的,所以又称支出变化政策,主要政策工具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五、比较分析题(要求借助图形,每题9’,共18’)1. 比较小国利用关税和利用进口替代补贴进行贸易保护的不同效果。

征收关税之后,该国的总福利水平下降了:消费者剩余损失了(a+b+c+d),其中a被生产者所得,c为政府财政收入所得,但尚有b和d的损失,国内没有任何人能得到相应的补偿。

这是由于关税使本国的生产资源从效率较高的部门转移到了效率较低的部门,即一国的生产资源向没有比较优势的进口竞争部门集中,因此造成了国民福利净损失。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全国2007年4⽉⾼等教育⾃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0⼀、单项选择题25⼩题1分2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个是符合题⽬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分。

1.从⼗五世纪初到⼗⼋世纪中叶A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主义D.货币主义2.采取进⼝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的政策是DA.对进⼝关税设置壁垒B.对⾮关税设置障碍C.对外汇实⾏管制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赫克歇尔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A.⽇内⽡回合B.东京回合C.乌拉圭回合D.安纳西回合5.世界贸易组织成⽴于CC.1995年D.1996年6.⼀般⽽⾔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A.商业银⾏B.中央银⾏C.外贸公司D.居民个⼈7.国际收⽀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差额是DA.官⽅结算差额B.商品贸易差额C.基本收⽀差额D.经常项⽬差额8.国际收⽀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A.调整论B.货币论C.弹性论D.平衡论9.从总体上看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A.⼤于1B.⼩于1C.等于1D.不确定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考虑政府的财政收⼊部分CA.10/9B.5/3C.5/211.下列属于⾮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附加税D.国内最低限价12.最佳关税来源于BA.进⼝国⼚商B.出⼝国⼚商C.第三国出⼝⼚商D.第三国进⼝⼚商13.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AA.泰国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B.韩国财团破产C.⾹港股市⼤跌D.⽇本经济⼤幅下滑14.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种DA.货币B.基⾦C.债权D.记帐单位15.国际收⼊调整的货币理论中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提出者是CA.亚当·斯密B.保罗·克鲁格曼C.⼤卫·休谟D.彼得·凯恩16.在⽐较利益模型中C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价线之上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价线之间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价线相同17.⼀A.出⼝⽅式B.直接投资⽅式C.发放许可证⽅式D.间接投资⽅式18.巴格⽡蒂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希望移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征收⼀部分税费AA.可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偿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C.可补偿本国劳动⼒收⼊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19.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出了重要贡献。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0014025125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A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D.货币主义2.D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C.对外汇实行管制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3.B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赫克歇尔4.CA.日内瓦回合B.东京回合C.乌拉圭回合D.安纳西回合5.C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6.D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外贸公司D.居民个人7.DA.官方结算差额B.商品贸易差额C.基本收支差额D.经常项目差额8.CA.调整论B.货币论C.弹性论D.平衡论9.AA.大于1B.小于 1C.等于1D.不确定10.c=0.6s=0.3CA.10/9B.5/3C.5/2D.10/311.D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口附加税D.国内最低限价12.BA.进口国厂商B.出口国厂商C.第三国出口厂商D.第三国进口厂商13.20世纪90AA.B.韩国财团破产C.D.日本经济大幅下滑14.DA.货币B.基金C.债权D.记帐单位15.CA.亚当·斯密B.保罗·克鲁格曼C.大卫·休谟D.彼得·凯恩16.C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17.一A.出口方式 B.直接投资方式C.发放许可证方式D.间接投资方式18.AA.可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偿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口C.可补偿本国劳动力收入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足19.AA.林德B.门格尔C.松巴特D.克鲁格曼20.DA.B.C.D.21.CA.要素价格均等化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C.商品价格均等化D.工资率均等化22.AA.恩格尔定律B.示范效应C.大宗产品贸易理论D.剩余物质出口理论23.CA.国民收入减少B.就业机会减少C.失业减少D.总需求不变24.A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B.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C.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D.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25.B A.较弱 B.较强C.无效D.不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210分)内。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题库)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第一章: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的学者是: C、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勒D、穆勒第三章:1、要素禀赋理论最初是由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后经萨缪尔森等人加工不断完善。

2、要素禀赋理论由H-O定理、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斯托伯-萨缪尔森定理等构成3、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指出国际贸易通过商品价格的均等化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从而在世界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

《国际经济学》期末试卷5套

《国际经济学》期末试卷5套

《国际经济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1.要素禀赋:亦即要素的丰裕程度,是指在不同国家之间,由于要素的稀缺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可利用生产要素价格相对低廉的状况。

赫克歇尔-俄林定理认为,要素禀赋构成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基础。

2.倾销:指出口商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向进口国销售产品,并因此给进口国产业造成损害的行为。

3.黄金输送点:黄金输送点包括黄金输入点和黄金输出点,是黄金输入、输出的价格上限和下限,它限制着一个国家货币对外汇率的波动幅度。

4.三元悖论:也称为三元冲突理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两个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2.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比例取决于( C )A 两国的绝对优势B 两国的比较优势C 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 两国的要素禀赋3.在当今的国际贸易格局中,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 B )A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B 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C 发展中国家与发展中国家D 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4.课征关税会增加生产者剩余,减少消费者剩余,社会总福利的变化将( B )A 上升B 降低C 不变D 不确定5.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支统计中居民的概念?( C )A 外国企业B 非盈利机构C 国际经济组织D 政府7.布雷顿森林体系创立了( B )A 以英镑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B 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C 以英镑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 以美元为中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8.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 D )A 在国外设立分公司B 在国外设立独资企业C 在国外设立合资企业D 购买国外企业债券9.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 C )A 技术转让B 信息交流C 信息回授D 示范效应10.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示( C )A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B 衰退与国际收支顺差并存C 衰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D 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并存三、判断正误题1.亚当。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测试题

(完整word版)国际经济学测试题

国际经济学测试题1一、单项选择(1’×10=10’)1.重商主义者认为国际贸易()。

A.是一种双赢行为 B. 对其中的强国有利C.对其中的弱国有利 D. 是一种零和行为2.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假定增加某种产品的生产所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生产的代价是()。

A.递增的 B. 递减的C. 不变的D. 不确定的3.如果说一国的资本要素比较丰裕,就意味着()。

A. 该国的资本要素总量较多B. 该国的W/R的值较大C. 该国的K/L的值较小D. 该国的生产中较多使用技术4.根据特定要素模型,国际贸易的受损者为()。

A. 进口竞争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B. 进口竞争部门的流动要素所有者C. 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所有者D. 出口部门的流动要素所有者5.根据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发明国的新产品出口()。

A. 在产品问世的时候即已开始B. 贯穿整个生命周期C. 是一个先增加然后逐渐减少的过程D. 以上三者都正确6. 在局部均衡分析中,与小国相比,大国征收关税的主要不同在于()。

A. 保护效应更明显B. 消费效应更明显C. 能够改善贸易条件D. 对政府税收没有影响7.如果一国在征收进口税时,对最终产品征收的关税低于中间产品,则可以使关税的实际保护效果()。

A. 增大B. 变小C. 没有影响D. 无法判断8.购买力平价理论的基础是()。

A. 粘性价格的存在B. 货币数量理论C. 马歇尔-勒纳条件D. 一价定律9.根据吸收分析法,贬值一定会()。

A. 导致国内总收入的增加B. 改善国际收支C. 促使国内货币供求重新平衡D. 上述说法都不对10. 根据斯旺图示,用来调节外部均衡的手段是()。

A. 支出转换政策B. 支出调整政策C. 本国的货币政策D. 本国的财政政策二、多项选择(1’×10=10’)1. 能够解释二战以后国际贸易流向新格局的理论包括()。

A.规模经济理论 B. 产业内贸易理论C.产品差异化理论 D. 需求偏好相似理论E.要素禀赋理论2. 对里昂惕夫之谜进行解释的学说包括()。

国际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与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与答案国际经济学试题与答案一、多项选择(共10分,每小题2分)1、关于国际贸易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描述正确的有()A、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特定要素(或专门要素)所有者的收入B、出口将降低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收入C、进口将提高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所有者的收入D、出口导致共同使用的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提高E、进口导致共同使用的生产要素(可自由流动的生产要素)的报酬降低2、我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储备资产的增加记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减少记入贷方B、商品出口记入经常项目贷方,进口记入借方C、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汇出的资本金记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项目的借方D、负债项目中,贷方表示负债增加,借方表示负债减少。

E、本国对外资产的增加,记入资产项目中的贷方,对外资产的减少记入借方3、贫困化(悲惨增长)增长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经济增长是偏向于进口部门的B、经济增长是偏向于出口部门的C、增长国的边际进口倾向较大D、增长国在世界市场上是一个大国E、增长国的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需求弹性非常低4、下列描述正确的有()A、企业海外扩张战略一般是按照对外发放许可证、出口和直接投资的顺序实现B、一国企业拥有的所有权优势越多,其内部化动机越强A—7—1C、本国的区位优势越明显,本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就越强D、降低无形资产交易成本的最好方法不是发放许可证,而是直接投资E、企业特有优势与国家特有优势紧密相联5、下列关于关税同盟的说法正确的有()A、关税同盟成立前后,成员国的贸易方向可能会发生转移B、关税同盟具有歧视性和排他性,有可能导致新的垄断C、原产地规则是关税同盟成员国经常采用的一项规则D、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的竞争,有利于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率的提高E、关税同盟有助于市场扩大,从而有利于规模经济的形成二、单项选择(共30分,每小题1分)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A、商品和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B、汇率决定C、国际收支平衡D、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配置2、下列一体化程度最低和最高的两种一体化形式分别是()A、自由贸易区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B、关税同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C、关税同盟和共同市场D、自由贸易区和经济联盟3、下列不属于贸易保护学说的理论是()A、幼稚产业学说C、最佳关税学说B、资源禀赋学说D、抽取垄断租金论4、下列不属于关税同盟的动态效果的是()A、市场扩大或规模经济效果B、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果C、吸引外部投资D、促进成员国企业竞争5、关于倾销的说法正确的有()A、持续性倾销是出口商以低于其本国国内价格甚至是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长期向国外销售其产品的行为A—7—2B、掠夺性倾销是出口商以低于其本国国内价格甚至是低于其生产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其产品的暂时性行为C、倾销不利于进口国相关产品的消费者D、倾销不利于出口国相关产品的生产者6、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的生产者不利,对进口国的消费者不利B、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的生产者有利,对出口国的消费者也有利C、出口补贴对进口国的生产者不利,对进口国的消费者也不利D、出口补贴对出口国的生产者有利,对进口国的消费者有利7、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该产品一般属于()A、资本密集型产品B、劳动密集型产品C、技术密集型产品D、资源密集型产品8、下列那个因素不会导致国际贸易()A、两国需求状况相同时,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B、两国需求状况相同时,要素禀赋无相对差异差异,但有绝对差异C、供给状况相同时,需求状况的差异D、其他条件相同时,两国生产率的相对差异9、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交换比价和国际贸易利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A、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能进行B、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对两个国家都有好处C、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给两个国家带来的好处就相等D、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增加世界总福利10、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的有关定理,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A、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B、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C、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D、商品的进口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A—7—311、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下列那个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真正原因()A、商品价格未实现均等化B、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障碍C、运输成本的存在D、要素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受到限制12、根据罗伯津斯基(雷布任斯基)定理,下列那个推论是正确的()A、偏向出口部门的增长将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B、偏向进口部门的增长将恶化本国的贸易条件C、偏向进口部门的增长将降低本国的福利D、偏向出口部门的增长在一定条件下可能会降低本国的净福利13、关于汇率,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汇率上升,则本币贬值B、汇率下降,则本币贬值C、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则本币升值D、间接标价法下,汇率上升,则本币升值14、在供给弹性无穷大的情况下,马歇尔和勒纳认为,通过本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必须具备的条件是什么?其中,ηx,ηm分别是出口和进口需求弹性()A、|ηx-ηm |<1B、|ηx+ηm |>1C、|ηx+ηm |<1D、|ηx-ηm |>115、给定边际消费倾向为4/5,边际进口倾向为1/10,则外贸乘数为()A、10/2B、10/19C、10/9D、10/1716、假定某国关税前单位棉布的市场价格为10元,其中间投入品棉纱的市场价格为6元,若该国对棉布征收进口关税税率为20%,对棉纱的关税税为40%,则该国对棉布的实际保护率为()A、10%B、-10%C、90%D、-90%17、根据国际收支调整的货币分析方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1)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国内信贷减少,则国际收支会出现顺差(2)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国内信贷减少,则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3)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则国际收支会出现顺差(4)在货币需求不变的情况下,国内信贷扩张,则国际收支会出现逆差A—7—4A、1和4都正确B、2和3都正确C、只有1正确D、只有2正确18、关于利率平价,下列表述正确的有()A、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引起的套利活动将导致本币贬值B、国内利率高于国外利率则人们会预期本币会升值C、抛补利率平价条件意味着,远期汇率等于预期未来的即期汇率D、利率平价是“一价定律”在商品市场(可贸易品)发挥作用的结果19、关于购买力平价,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PPP学说是一价定律在某个具体商品上的体现B、若一定时期内外国的通货膨胀率高于本国,则以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上升C、金铸币本位制下,汇率的波动范围的下限是金平价加上黄金运送成本D、一价定律的前提条件是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20、当一国国际收支为顺差时,外汇市场上本币的供求关系为()A、供大于求B、供小于求C、供求相等D、无法判断21、由于国际市场上制成品价格大幅度上升,初级产品价格增长缓慢导致的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和国际收支不平衡,属于()A、周期性不平衡B、结构性不平衡C、收入性不平衡D、价格性不平衡22、下列不属于金铸币本位制的基本特征的有()A、以金币为本位币B、金币自由铸造C、黄金自由输入和输出D、发行纸币23、根据蒙代尔提出的“分配法则”,外部平衡应该采取什么政策来实现()A、货币政策B、财政政策C、产业政策D、国别政策24、固定汇率制下,某国出现了高失业和国际收支逆差并存的情况,则应该采用()A、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B、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C、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紧缩性的货币政策D、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与扩张性的货币政策A—7—525、布雷顿森林体系是以()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国际经济学试题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 A )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D、自由放任主义2、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A )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魁奈3、消费者对差异产品的追求与现代化大生产追求规模经济相互矛盾,其解决途径是( D )A、国际投资B、国际技术转让C、国际融资D、国际贸易4、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目标是( C )A、贸易适度保护B、关税稳定C、贸易自由化D、贸易公平5、以下几种外币资产中,不是外汇的是( C )A、美元B、英镑C、港元D、越南盾6、在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的主要渠道中,不需要偿还的引资方式是( D )A、官方贷款B、发行债券C、银行贷款D、外商直接投资7、在下列投资方式中,属于国际直接投资的是(D)A.购买外国政府债券B.购买外国企业债券C.向外国企业提供商业贷款D.在国外开设合资企业8、赫克歇尔一俄林模型认为国际贸易的根本原因是(A)A.各国生产要素禀赋不同B.各国劳动生产率不同C.各国技术水平不同以D.各国产品技术含量不同9、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口附加税D.国内最低限价10、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 C)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11、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12、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13、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比例理论B.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14、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15、下列不属于保护贸易学说的理论有(D )A.幼稚工业理论B.夕阳工业理论C.国防论D.资源禀赋论16、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C.禁止性关税D.禁止性关税以上17、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A.双边套汇B.多边套汇C.套利D.套期保值18、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 D)A.英镑B.日元C.美元D.人民币19、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入国( A)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20、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A.进出口B.利息收支C.直接投资D.特别提款权变动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题(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题(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课程考试题(含答案)⼀、简述题1、简述技术差距模型和产品周期理论。

(⼀)技术差距模型技术差距模型由波斯纳(Posner)于1961年在《国际贸易和技术变化》⼀⽂中提出。

波斯纳认为技术差距是国家间开展贸易的⼀个重要原因,⼀国的技术优势使其在获得出⼝市场⽅⾯占有优势,当⼀国创新某种产品成功后,在国外掌握该项技术之前产⽣了技术领先差距,因此可出⼝技术领先产品。

但因新技术会随着专利权转让、技术合作、对外投资、国际贸易等途径流传到国外,当⼀国创新的技术为外国模仿时,外国即可⾃⾏⽣产⽽减少进⼝,创新国渐渐失去该产品的出⼝市场,因技术差距产⽣的国际贸易逐渐压缩。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技术最终将被技术模仿国掌握,使技术差距消失。

贸易即持续到技术模仿国能够⽣产出满⾜其对该产品的全部需求的时候。

由于技术差距产⽣的贸易格局是:技术创新的发达国家出⼝创新产品,进⼝传统产品;落后国家进⼝创新产品,出⼝传统产品。

(⼆)弗农的产品⽣命周期理论1966 年哈佛⼤学教授雷蒙德弗农(Raymand Vernon,1966)在《产品周期中的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中提出了产品⽣命周期理论,⽽后威尔⼠(Wells)⼜进⾏了扩展,具体⽽深刻地论证了“技术决定国际贸易格局”的观点。

弗农把国家依次分成创新国(⼀般为最发达国家)、次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

把产品⽣命周期分为三个阶段,即新产品阶段,成熟产品阶段和标准化产品阶段。

在新产品阶段,创新国利⽤其拥有的垄断技术优势,开发新产品,由于产品尚未完全成型,技术上未加完善,加之竞争者少,国内市场就能满⾜其摄取⾼额利润的要求等,产品极少出⼝到其他国家,绝⼤部分产品都在国内销售。

⽽在成熟产品阶段,由于创新国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地位的打破,竞争者增加,市场竞争激烈,替代产品增多,产品的附加值不断降低,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成本的下降,拥有较低的成本的企业开始处于越来越有利的地位,且创新国和次发达国家市场开始出现饱和,为降低成本,抑制国内外竞争者,企业纷纷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

国际经济学(含答案)

国际经济学(含答案)

期末考试复习题(答案供参考)一、单项选择:1.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是AA.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

B.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的基础。

C.两者是平行关系。

D.两者是交叉关系。

2.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是CA.资本流动。

B.社会生产力。

C.自然条件。

D.生产关系。

3.俄林认为区域贸易或国际贸易产生的直接原因是CA.生产要素在各国间自由流动。

B.不同商品之间实行自由贸易。

C.各个地区间商品的价格差别。

D.不同国家货币比价不同形成。

4.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围绕国际生产价格上下波动,是由于国际市场的哪一项因素决定的CA.国际价值。

B.垄断价格。

C.供求关系。

D.交换关系。

5.从需求方面考察关税同盟的静态效果,称为CA.贸易转移效果。

B.贸易创造效果。

C.贸易扩大效果。

D.贸易再造效果。

6.按照“要素比例说”,俄林认为要实现国际分工的利益最好是执行A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幼稚工业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有限保护贸易政策。

7.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应采取的贸易政策也应不同,提出这种观点的主要人物是BA.汉密尔顿。

B.李斯特。

C.凯恩斯。

D.亚当·斯密。

8.李斯特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特点是BA.保护成熟的垄断工业。

B.保护幼稚工业。

C.保持贸易顺差。

D.保护新兴工业。

9.从15世纪初到18世纪中叶,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占主导地位的是A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重本抑末。

10.重商主义追求的目的就是在国内积累货币财富,在对外贸易上采取的政策是A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有限贸易保护政策。

11.世界贸易组织的总部设在CA.纽约。

B.布鲁塞尔。

C.日内瓦。

D.伦敦。

12.在WTO《农业协议》中,对那些对生产和贸易产生扭曲作用的国内支持政策,称为下列哪项政策,并需要减让承诺C A.绿箱政策。

B.蓝箱政策。

C.黄箱政策。

D.灰箱政策。

13.在《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中,禁止性补贴又称为A A.红灯补贴。

《国际经济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期末测试题及答案第一套一、名词解释1. 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 比较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上,相对于其他国家具有更低的机会成本。

3. 绝对优势:是指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上,其生产效率高于其他国家。

4. 全球化:是指全球范围内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的交流和融合。

5. 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实施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进入本国市场的政策。

二、填空题1. _______是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之一。

答案:自由贸易2. _______是决定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答案:比较优势3. _______是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

答案:科技进步4. _______是全球化的主要挑战之一。

答案:文化冲突5. _______是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手段之一。

答案:关税壁垒三、单项选择题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决定国际贸易的因素?A. 生产成本B. 市场需求C. 政府政策D. 个人喜好答案:D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全球化的推动力?A. 科技进步B. 文化交流C. 政治冲突D. 经济发展答案:C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全球化的挑战?A. 文化冲突B. 环境问题C. 经济发展不平衡D. 人口增长答案:D4.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A. 关税壁垒B. 配额制度C. 非关税壁垒D. 自由贸易协定答案:D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全球化的影响?A. 经济一体化B. 文化交流C. 政治冲突D. 技术进步答案:C四、多项选择题1.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国际贸易?()A. 生产成本B. 市场需求C. 政府政策D. 个人喜好答案:ABC2. 以下哪些是全球化的推动力?()A. 科技进步B. 文化交流C. 政治冲突D. 经济发展答案:ABD3. 以下哪些是全球化的挑战?()A. 文化冲突B. 环境问题C. 经济发展不平衡D. 人口增长答案:ABCD4. 以下哪些是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A. 关税壁垒B. 配额制度C. 非关税壁垒D. 自由贸易协定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全球化的影响?()A. 经济一体化B. 文化交流C. 政治冲突D. 技术进步答案:ABD五、判断题1. 如果一个国家在生产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上,其生产效率低于其他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比较优势。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A.商品B.资本C.⼈员D.技术2.在⽐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价(C)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价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价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价之间D.与贸易前的任何⼀个国家的国内⽐价相同3.⽐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是(A)A.劳动⽣产率的差异B.技术⽔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价格的差异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A.递增B.递减C.先递增后递减D.不变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A.重叠需求理论B.要素⽐例理论C.规模经济理论D.垄断竞争理论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A.规模报酬递减B.规模报酬递增C.规模报酬不变D.规模成本递增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式有(C)A.偏向进⼝的⽣产要素增长B.偏向出⼝的⽣产要素增长C.⽣产要素等⽐例增长D.悲惨的增长8.最佳关税⽔平应等于(B)A.零进⼝关税B.零进⼝关税与禁⽌性关税之间的⽔平C.禁⽌性关税D.禁⽌性关税以上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A.⽇内⽡B.纽约C.布鲁塞尔D.乌拉圭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卡特尔订价⽔平就(B)不确定D.越⾼ C.不变 B. A.越低)D11.下述哪⼀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套期保值C.套利 D.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12.下述⼏种货币中,哪⼀种是实⾏联合浮动的货币(D⼈民币D. B.⽇元 C.美元 A.英镑)13.下述哪⼀种属于国际收⽀的事后项⽬(D特别提款权变动D. C.B.A.进出⼝利息收⽀直接投资)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的影响时,⼩国所⾯临的供给弹性是(14.D ⽆穷⼤D.⼤于需求弹性C.⼩于需求弹性B.零A.15.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C)A.固定汇率制B.浮动汇率制C.钉住汇率制D.联合浮动制16.在1997年东南亚⾦融危机中,最早出现⾦融动荡的国家是(B)A.印度尼西业B.泰国C.⽇本D.韩国17.劳动⼒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流出国(D)A.财政总收⼊增加,公共设施利⽤率提⾼B.财政总收⼊增加,公共设施利⽤率下降C.财政总收⼊减少,公共设施利⽤率提⾼D.财政总收⼊减少,公共设施利⽤率下降18.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于(C)A.富国与穷国之间B.类似的⾼⼿⼊国家之间C.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D.发展中国家之间19.根据相互需求原理,两国均衡的交换⽐例取决于(C)A.两国的绝对优势B.两国的⽐较优势C.两国的相对需求强度D.两国的要素禀赋20.以下选项中,那个选项不属于国际收⽀系统中居民的概念(C)A.外国企业B.⾮盈利机构C.国际经济组织D.政府21.布雷顿森林体系创⽴了(B)A.以英镑为中⼼的固定汇率制度B.以美元为中⼼的固定汇率制度C.以英镑为中⼼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D.以美元为中⼼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2.以下选项中,属于国际间接投资的是(D)A.在外国设⽴分公司B.在国外设⽴独资企业C.在国外设⽴合资企业D.购买国外企业债券23.经济⾮均衡的⽆形传导⽅式不包括(D)A.技术转让B.信息交流C.信息回授D.⽰范效应24.在斯图旺表中第三象限表⽰(C)A.通货膨胀与国际收⽀顺差并存B.衰退与国际收⽀顺差并存C衰退与国际收⽀逆差并存D.通货膨胀与国际收⽀逆差并存25.下列哪个不是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内容(D)A.国际贸易纯理论研究B.外汇理论研究C.跨国公司研究D.国内消费⽔平研究26.关于出⼝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D)A.出⼝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出⼝的贫困化增长不是⼀种普遍的现象B.C.出⼝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平D.出⼝的贫困化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必然现象27.产品的⽔平差异是指(D)A.采⽤新技术制造的新产品带来的差异B.产品质量⽅⾯的差异C.同质产品D.商品由于相同属性的不同组合⽽产⽣的差异性28.货币的含⾦量之⽐⼜称(B)A.购买⼒平价B.铸币平价C.铸币数量D.铸币本位29.从国际经济学的⾓度来考察,构成经济活动的基本单位或⾏为主体是(D)A.企业B.居民户C.家庭D.国家30.布雷顿森林体系规定,美元与其挂钩的是(C)A.特别提款权B.⼀揽⼦货币C.黄⾦D.⽩银3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较利益学说的假设是(B)A.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B.要素是完全流动的C.要素和产品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D.收⼊分配不受贸易影响32.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融账户的内容(C)B.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C.债务减免D.直接投资(A)33.国际经济⼀体化组织的建⽴对各成员国产⽣的静态影响包括贸易转向和B.贸易创造和⼤市场效应C.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竞争效应D.⼆、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关税壁垒措施的有(ABCDEA.⾃愿出⼝限制歧视性的公共采购B.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C.进⼝许可证技术和卫⽣检疫标准D.E.)以下哪些组织形式属于国际经济⼀体化组织(ABCD 2.共同市场C. A.⾃由贸易区 B.关税同盟北约D.经济联盟 E.)3.ABCDE制订⼀个最佳的国际卡特尔产品价格,所需考虑的影响因素有(卡特尔市场占有率 B.产品收⼊弹性 A.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D.C.⾮卡特尔⼚商产品的供给弹性⾮卡特尔的市场份额E.)ABC4.基本项⽬收⽀差额包括(资本项⽬收⽀C.服务贸易收⽀B.商品贸易收⽀A.D.官⽅结算收⽀E.⾦融资产变动项⽬收⽀5.⼀国在实现外部平衡的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政策措施有(ABCDE)A.融通资⾦B.外汇管制C.汇率浮动D.调整经济E.限制进⼝6.18世纪中叶,指出重商主义理论存在重要缺陷的经济学家包括(AD)A.斯密B.李嘉图C.马尔萨斯D.休谟7.新古典国际贸易理论主要包括(ABCD)A.H-O理论B.S-S理论C.H-O-S理论D.R理论E.⽐较优势理论8.⼀国实⾏对外开放后,从打破国内垄断中可以获得的利益包括(ABCDE)A.消费者享受较低的国际价格B.企业产量不断增加C.本国福利⽔平提⾼D.形成公平的竞争格局E.企业竞争⼒增强9.发展中国家尚不成熟的主要表现有(ABCD)A.⼀级市场融资渠道不畅B.银⾏系统受政府严格控制C.⼈为控制的贷款利息率⽔平D.“⿊市”的存在E.没有投机活动10.国际收⽀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BCD)A.调整论B.货币论C.弹性论D.平衡论11.国际收⽀不平衡的类型有(ABDE)A.周期性不平衡B.结构性不平衡C.货币性不平衡D.价格性不平衡E.收⼊性不平衡12.⾃由贸易将会对不同部门⽣要素的收⼊产⽣不同的影响,其中包括(ABE)A.出⼝部门专门⽣产要素收⼊⽔平提⾼B.进⼝竞争部门专门⽣产要素收⼊⽔平降低C.共同⽣产要素收⼊⽔平上升D.共同⽣产要素收⼊⽔平维持不变E.共同⽣产要素收⼊⽔平⽆法确定13.货币贬值对国内吸收的直接影响包括(ABC)A.货币余额效应B.收⼊再分配效应C.货币幻觉效应出效应价格变动效应E.(ABC)14.下列关于共同市场的叙述正确的有实现了商品⾃由贸易A.B.成员国建⽴了共同对外关税实现了⽣产要素与服务的⾃由流动C..成员国间需要在技术标准、税收制度、⾦融法规等⽅⾯加以协调D.15.下列经济交易中属于国际收⽀平衡表资本与⾦融项⽬统计的内容有(ABC)A.短期证券买卖B.票据买卖C.短期信贷D.利息收⽀16.国际收⽀弹性分析法的基本假定包括(ABCD)A.国内总体价格⽔平保持不变B.不存在国际资本流动C.汇率由货币当局控制且相对稳定D.汇率变动能够有效影响进出⼝的商品价格17.国际货币体系包括的内容有(ABCDE)A.汇率制度的确定B.各国货币的兑换性C.国际储备资产的确定D.国际收⽀的调节⽅式E.国际⾦融事务的协商和组织三、名词解释1.⽣产者剩余答:⽣产者剩余是指⽣产者愿意接受的价格和实际接受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国际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卷及答案

国际经济学试卷(A)
一、选择题(2x15=30,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如果dx、sx、dm和sm分别代表出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出口产品的供给弹性、进口产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产品的供给弹性,则马歇尔—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A.|dx+dm|>1 B.|dx+sx|>1
C.|dm+sm|>1 D.|sx+sm|>1
2. “贫困化增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为:()
A.国家的增长偏向于出口产业。

B.外国对该国的出口需求具有价格弹性。

C.国家的消费偏好高度偏向于出口商品。

D.贸易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

3、从国际贸易对生产要素收入分配的短期影响来看,自由贸易会导致()
A.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B.生产进口竞争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下降
C.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D.生产出口品部门使用的专门生产要素收入水平提高
4、在商品的国际比价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会()
A.扩大出口品生产规模 B.扩大进口品生产规模
C.使贸易规模保持不变 D.使贸易规模缩减
5、在货币主义的汇率决定理论中,与本币价值负相关的变量是()
A.本国国民收入 B.外国国民收入
C.外国的利息率 D.外国货币供给
6、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重叠需求理论 B.规模经济理论
C.要素禀赋理论 D.相互倾销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0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1分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AA.重商主义B.重农主义C.重金主义D.货币主义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C.对外汇实行管制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赫克歇尔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A.日内瓦回合B.东京回合C.乌拉圭回合D.安纳西回合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A.1993年B.1994年C.1995年D.1996年6.一般而言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A.商业银行B.中央银行C.外贸公司D.居民个人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A.官方结算差额B.商品贸易差额C.基本收支差额D.经常项目差额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A.调整论B.货币论C.弹性论D.平衡论9.从总体上看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不确定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A.10/9B.5/3C.5/2D.10/3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A.反倾销税B.反补贴税C.进口附加税D.国内最低限价12.最佳关税来源于BA.进口国厂商B.出口国厂商C.第三国出口厂商D.第三国进口厂商13.20世纪90年代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最直接原因是AA.泰国宣布放弃盯住汇率制度B.韩国财团破产C.香港股市大跌D.日本经济大幅下滑14.特别提款权实质上是一种DA.货币B.基金C.债权D.记帐单位15.国际收入调整的货币理论中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提出者是CA.亚当·斯密B.保罗·克鲁格曼C.大卫·休谟D.彼得·凯恩16.在比较利益模型中CA.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上B.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下C.在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之间D.与两国贸易前的国内比价线相同17.一A.出口方式B.直接投资方式C.发放许可证方式D.间接投资方式18.巴格瓦蒂等经济学家提出对希望移居外国的本国居民征收一部分税费AA.可使移民的移出国获得某种补偿B.可补偿移出国的商品出口C.可补偿本国劳动力收入D.可补偿公共设施的不足19.重叠需求贸易理论从需求的角度对产业内贸易加以概括和解释出了重要贡献。

这一理论的提出者是AA.林德B.门格尔C.松巴特D.克鲁格曼20.生产者剩余是指DA.供给曲线以下B.供给曲线以下C.供给曲线以上D.供给曲线以上21.国际贸易不仅使商品价格均等化诸种均等化中占主导力量的是CA.要素价格均等化B.要素技术密集度均等化C.商品价格均等化D.工资率均等化22.随着各国收入水平的提高规律称为AA.恩格尔定律B.示范效应C.大宗产品贸易理论D.剩余物质出口理论23.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政府支出增加会导致CA.国民收入减少B.就业机会减少C.失业减少D.总需求不变24.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对各成员国产生的静态影响包括AA.贸易创造和贸易转向B.贸易创造和大市场效应C.贸易转向和竞争效应D.大市场效应和竞争效应25.非卡特尔厂商的供给弹性较小B A.较弱B.较强C.无效D.不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分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6.发展中国家在其初期的经济发展中BCA.受发达国家的经济剥削B.初级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过低C.商品价格不稳定D.自然资源贫乏E.不能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制度27.运用国际生产综合论分析跨国公司的对外投资行为时有权优势越多ADA.内部化动机更强B.内部化动机变弱C.选择间接到国外投资更有利D.选择到国外生产更有利E.选择在28.根据斯托尔帕—萨谬尔逊定理ABCDA.商品价格均等化B.土地得到相同的报酬率C.所有工人得到相同的工资率D.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E.供给和需求模式趋同29.国际卡特尔制订价格的基本依据包括ABCEA.产品的需求弹性B.市场占有率C.对卡特尔产品的需求弹性D.不完全竞争者原则E.非卡特尔厂商产品的供给弹性30.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类型有ABDEA.周期性不平衡B.结构性不平衡C.货币性不平衡D.价格性不平衡E.收入性不平衡三、判断说明题5小题3分15分先判断命题正误1分2分分。

31错32c值c值代表边际吸收倾向错C值的大小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相反33度多元化、国际收支调节多样化三个方面。

正确货币作为国际经济交往的工具际储备的多元化的结构收支调节的政策选择就曾加了34错35正确展四、名词解释题5小题3分15分36汇率是指政府采取一定的限度干预汇率的措施37是把一国的国际收支某种适合于经济分析的需要编制出来的报表。

具体来说范围设置项目和帐户38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的程度差别克歇尔--奥林模型生产出和出口比较密集地使用其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素的产品。

39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

40生产要素的增加所导致的密集使用的该生产要素的产品产量增加会同时减少另外一种产品的产量!五、简答题5小题5分25分41当一国货币贬值会影响进出口时4种情况下货币贬值的效果1小国情况下的货币贬值对改善贸易收支有明显的积极效果2需求无弹性的情况下值不但不会改善贸易收支3需求弹性在无穷大情况下4供给弹性无穷大情况下的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是不确定的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调整效果越好42可以通过国际贸易收支逆差和顺差分别展开论述.顺差其基础货币中来自国际储备的部分就会逐渐增多调整的能力。

2逆差保持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的稳定国际收支的能力国际收支的失衡迟早会影响本国的货币供应量善国际收支43倾销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者成本的价格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2倾销的构成条件净出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冲击;进出口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44形式及其特点。

45货币六、论述题10分4622222222222222222222全国200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国际经济学试题课程代码00140一、单项选择题22小题1分2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DA BC D2AA BC D3BA BC D4DA进口竞争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收入的增加BCD5水平BA BC D6AA BC D7CA BC D8DA BC D9CA BC D10一般原则是CA BC D承担11BA BC D12US$1DM1.7889A 1.5889B 1.7689C 1.8089D 1.988913BA BC D14dx,dm分别代表出口的需求弹性和进口的需求弹性—勒纳条件用公式表示为CA dx+dm<1B dx+dm 1C dx+dm>1D dx+dm 115BA BC D16DA BC D17国际收支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的影响AA mB mC mD m18政府减少支出BA民收入增加BC D19AA BC D20CA17世纪B18世纪C19世纪D20世纪21BA BC D22用A A BC D二、多项选择题5小题2分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3CDA BC DE24ABDA BC DE25ABCEA BC DE26ABCA BC DE27ABCDA BC DE三、判断说明题10小题2分20分先判断正误1分1分28错误当每个国家的厂商都追求本国的代表性需求时的国家间才会产生国际贸易29不变。

错误自由贸易会降低进口竞争部门专门生产要素的收入水平对共同生产要素收入水平的影响不能确定30. 同时会使进口竞争部门的产出规模缩小。

-----正确在生产资源被充分使用的前提下偏向出口的生产要求增长会增加出口品产量释放出一部分所需要的生产要求31组织是垄断企业间的垄断联合。

错误石油输出国组织不是垄断企业间的垄断联合32国际卡特尔制订一个比较适当价格是重要的有赖于各成员是否严格遵守订价和限制总重量的协议33但是正确美国在对货币汇率标价时直接标价法标价法34上。

正确跨国公司的内部贸易只要跨越国界35错误大于应改为小于。

因为进口是形成本国国民收入的漏出量形成了对外国产品的需求从而形成了外国的收入。

36的主要功能。

错误投机与国际清算和套期保值是外汇市场的主要功能。

37移民对移出国和移入国的劳动力市场都有影响四、名词解释题5小题3分15分38---指不同国家之间所进行的同一产业内部差异产品甚至是非差异产品之间的国际贸易。

它不同于传统的产业间贸易础上的国际贸易。

39---按照H—O模型集型产品H—O模型时却发现产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这有悖于直觉的现象称为里昂惕夫之谜40---指一国海关对本国进口商进口商品时除征收一般关税外的所加征的一种关税。

征收这种关税是出于一国政府的经济利益考虑而设置的41---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通过协议组成经贸集团或减少进口贸易壁垒。

目的在于保证这些安排能便于集团内部的贸易方的贸易壁垒。

42五、简答题5小题5分25分43—萨谬尔逊定理及其意义。

44斯特里赫特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454647六、论述题1小题8分48.2010年4月高自考国际经济学试题自考题库课程代码00140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1分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A)A B C D2程度或效用水平的曲线是(C)A B CD3进行论证的经济学家是(C)A B C D4(B)A B费者和出口国生产者C D5(B)A BC D6(D)A B CD7(B)A B C商品进口D8大支柱是(C)A BC D9则订价就保持(C)A B CD10策不包括(A)A B CD11的主要保护手段是(D)A B C D税12的那些货币可称为(D)A B C D13并不相同(B)A14(A)A B C线”公司D15和国际收支失衡调节机理的理论称为(C)A B CD1620世纪90年代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区域是(A)A B C D亚地区17(D)A B C D问题18(D)A B C D国外开设合资企业19BA B C D具有区位优势20(A)A BC D21是(B)A都使国内吸收上升BCD22c=0.6向s=0.2m=0.21美元(A)A-l美元B-0.5美元C0.5美元D1美元23.假设美元对欧元的汇率是$=C1.25 6.0,欧元的年利息率是8.0, 若不存在套利机会(B)A0.7548B0.7852C0.8234D0.8359245法朗6元人民币法国法朗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为(A)A1∶1.2B 1.2∶1C25(D)A B C升值D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