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德青岛战争
高中历史资料——山东问题的的来龙去脉
“山东问题的”的来龙去脉山东问题的由来•1、1897-1904年,德国强租胶州湾、占领青岛,将山东划为“势力范围”。
•2、1914年,一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国宣战,出兵山东,占领青岛。
•3、1915年,日本提出“二十一条”,要求中国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袁世凯政府为换取日本对复辟的支持,同意“二十一条”。
•4、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出废除“二十一条”;欧美列强却做出将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的决定;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5、1922年,华盛顿会议,中日签订条约,日本将山东主权归还中国。
山东问题最终解决。
一、“山东问题”的产生鸦片战争后,列强纷纷染指中国,胶州湾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对象。
英国、俄国对胶州湾一直垂涎欲滴,而后起的德国也不甘落后,早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派所谓“中国通”李希霍芬前来中国调查情况,他在1870年给德国政府的秘报中写道:“欲图远东势力之发达,非占胶州湾不可。
”在对胶州湾进行实地“考察”的同时,德国还加紧了外交穿梭。
1897年8月,德皇访问俄国,双方就德国侵占胶州湾问题达成默契。
1897年11月1日,德国两名传教士在曹州巨野被杀,这就是有名的“巨野教案”。
消息传到德国,德皇大喜过望,终于等到了梦寐以求的侵略中国的“借口”,遂下令实施武力占领胶州湾的计划。
1897年11月13日,德国3艘军舰以“演习”为名,驶抵青岛。
清朝守军毫无戒备,甚至认敌为友。
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两名德籍传教士在山东巨野县被杀为借口,派军舰占领了胶州湾,夺取青岛炮台。
1898年3月,在德国的军事侵略和外交讹诈下,清政府订立中德《胶澳租界条约》,主要内容是:1、清政府将胶州湾租给德国,租期为99年,在租期内胶州湾完全由德国管辖。
2、德国有权在山东境内修筑两条铁路。
铁路沿线两旁各30华里以内的矿产,德商有权开采。
3、在山东境内举办任何事业如需用外人、外资和外国器材时,德国人有优先权。
青医附院发展历史
青医附院发展历史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前身是1899年建立的总督府野战医院。
在德国占领青岛期间,由于战争中伤员和病员的增加,胶澳当局决定建立一所医院来安置他们。
这所医院建在一个坡度很大的山丘南面,距离前海有三个街区,占地6.6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282平方米。
医院由三座二层病员馆和一座隔离病员馆组成,还有其它的附属建筑物,包括生活楼、办公楼、药局大楼、附属楼、洗衣房、车库及太平间等。
德国人治理下的青岛,通过制定并实施详细的预防措施和卫生条例,使青岛成为当时中国最健康的港口城市之一。
日德战争期间,督署医院成为了要塞医院。
由于担心医院成为敌方重型舰炮的目标,医院的病床被转移到海因里希亲王饭店、水兵俱乐部、德华高等学堂、禅臣洋行和天主教会的房屋中。
战后,督署医院被日本军队接管,改名为陆军医院,1916年改为青岛病院。
1927年,医院被改名为同仁会医院。
1946年,医院被南京国民政府命名为国立山东大学附属医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的发展历史见证了青岛的历史变迁,也反映了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场不能被国人遗忘的战争,日德青岛之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我们平时讲的最多的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关注的似乎并不多。
原因也简单,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战场在欧洲,中国乃至远东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城市青岛发生了一场战争—日德青岛之战。
这场战争,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给中国人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觊觎中国已久的日本立即进行战斗部署,制定了进攻青岛的作战方案。
当时的青岛由德国控制,一战爆发后,中国国内舆论强烈要求对德宣战,从德国手中收回青岛。
由于德国致力于欧战,无力顾及远东,因此愿意将胶州湾归还中国。
但袁世凯政府害怕日本帝国主义的威胁,不敢同德国进一步接触商洽。
1914年8月15日,日本打着将来把青岛交还给中国的旗号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9月15日以前将全部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地交付日本。
德国必须立即撤退在日本及中国海上的军舰,不能撤退的要立即解除武装。
同时,日本政府声明,8月23日中午12时以前,如果得不到德国政府的无条件接受的答复,日本将采取必要手段。
德国人不想把青岛交给别国,更不想把青岛交给日本,他们想交给当时的袁世凯政府。
无奈的是,袁世凯政府不敢与他们接洽商谈。
为了继续获得在青岛的利益,德国做好与日作战的准备。
8月23日,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封锁了胶州湾海口。
日本对德宣战后,分两路向山东出兵。
一路由神尾光臣中将率领,于9月3日在山东龙口登陆,目的是从青岛背面袭击德军;一路由加藤定吉中将率领,于9月18日从崂山仰口湾登陆。
而北洋军阀政府面对在中国国土上即将进行的战争,他们却不敢得罪交战双方,宣布中立,并划出一定区域作为日德交战区,中国军队不加干涉。
从龙口登陆的日军没有遇到阻碍,过平度,到即墨,到胶州,沿途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
9月26日,日军占据潍县,沿胶济线向西挺进。
10月6日占领了济南车站。
日军将铁路全线及其附近各机关全部占领,沿途驻守日军。
据守青岛的德军在陆海两方面的夹击下腹背受敌,10月31日,日军组织优势兵力向德军发起猛攻。
今日日历丨1938年的今天,青岛第二次沦为日本殖民地
今日日历丨1938年的今天,青岛第二次沦为日本殖民地原标题:今日日历丨1938年的今天,青岛第二次沦为日本殖民地历史上,日本曾两次占领青岛。
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对青岛港早已垂涎已久的日本借口对德宣战,出动5万人的兵力夺取德国胶澳租借地,取代德国,开始了对青岛长达8年的殖民统治。
1919年,中国人民经过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以及不屈不挠的斗争,日本被迫于1922年12月将青岛归还中国。
1937年7月7日,爆发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1938年1月,日军海军陆战队在青岛登陆1938年1月10日上午9时日本海军及部分海军陆战队的军舰和飞机侵入青岛海域和领空在山东头登陆,开入市内最终未发一弹即占领了青岛各要地青岛第二次沦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日军占领青岛后,此前返国“避难”的日本侨民重新回到青岛有人说,青岛是混合了德国的沉重,日本的小巧和中国固有的朴厚。
那么从德国到日本,这两个国家给青岛留下了哪些印记?简单说来,日本留给青岛的是纺织,德国留给青岛的则是城市建设和建筑。
但无论是纺织厂还是各种城市建设,都是胶东人民用血汗铸就而成。
从1917年到1935年,日本先后在青岛建立了9个大纱厂。
1937年12月,沈鸿烈在撤离青岛前将日本纱厂全部炸毁。
1938年1月10日,日本第二次占领青岛,又在原来的废墟上将纱厂修复。
青岛解放后,国家对9个大纱厂进行接收改造,成为青岛棉纺织业的支柱。
青岛也成为了当年著名的“上青天”之一。
日本纱厂旧址小编整理了下9个纱厂的简单资料:1、大康纱厂——青岛国棉一厂。
1921年10月落成开工生产,当时有工人1000名。
主要产品有:“童鱼”牌十支纱、“金货”牌十六支纱、“宫女”牌二十支纱,主要销往胶济铁路沿线城镇,只有少部分经海路销往上海、大连等地。
2、内外棉纱厂——青岛国棉二厂。
1917年12月开工投产,是日本在青岛兴建的第一座纱厂。
3、隆兴纱厂——青岛国棉三厂。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借口对德宣战,攻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全线,控制了山东省,夺去德国在山东强占的各种权益。
1918年大战结束,德国战败。
1919年1月18日,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
北京政府和广州军政府联合组成中国代表团,以战胜国身分参加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订立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大战期间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去的山东各项权利等要求。
巴黎和会在帝国主义列强操纵下,不但拒绝中国的要求,而且在对德和约上,明文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
北京政府竟准备在“和约”上签字,从而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获悉和会拒绝中国要求的消息。
当天,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大法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
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
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
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天齐集天安门示威的计划。
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天安门,他们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抵制日货」、「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等口号,并且要求承办交通总长曹汝霖、货币局总裁陆宗舆、驻日公使章宗祥,学生游行队伍移至曹宅,痛打了章宗祥,并火烧曹宅,引发「火烧赵家楼」事件。
随后,军警给予镇压,并逮捕了学生代表32人。
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学生游行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京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镇压。
但是,学生团体和社会团体纷纷支持。
11日,上海成立学生联合会。
14日,天津学生联合会成立。
广州,南京,杭州,武汉,济南的学生和工人也给予支持。
5月19日,北京各校学生同时宣告罢课,并向各省的省议会、教育会、工会、商会、农会、学校、报馆发出罢课宣言。
日本侵占山东时期警察与特务机构
日本侵占山东时期警察与特务机构20世纪以来,日本两次侵入山东。
(一)警察机构及其主要职能1、1914年7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同年11月11日,日本从德国手中攫夺青岛,于11月16日成立“青岛日本守军司令部”,为青岛最高军政府( 驻现青岛市人民政府址)。
下设“青岛宪兵队”,驻原德国占领时期的巡捕局(今湖北路29号) ,履行警察职能,对中国人民实施统治和压迫。
该队下设青岛、台东、李村、水上4个宪兵分队。
宪兵中佐峰幸松充任青岛宪兵队队长,各宪兵分队长管理各区一切警务、卫生、消防等事宜,受宪兵队统辖。
日本妄图长期霸占青岛,把青岛作为侵略中国内地的堡垒。
1917年9月29 日颁布《青岛守备军民政署条约》,是年10月1日宣布成立“青岛民政署”,总理青岛市政。
民政署下设警务部,受宪兵队节制,部长由宪兵队长兼任,各宪兵分队隶属于警务部长。
警务部主管:(1)有关高等警察、行政警察、司法警察事项;(2)有关保健及医药、防疫、家畜检疫、私立医院事项;(3)有关看守所、训练巡捕事项。
高等警察,专司情报搜集,监视中国人和朝鲜侨民思想行动,检查出版物,从事特务恐怖活动。
行政警察分为:保安警、交通警、产业警、风俗警、消防警、卫生警、特种警、司法警等,专司执行日本殖民当局各项命令和法律。
据1921年10月出版的《青岛要览》记载,青岛行政警察(宪兵队)“其编制为宪兵将校11 名,准士官另有消防手111名及其他相当官警、技师、医师、属员、技术手等。
”司法警察由宪兵中部分官兵充任检查官,专司搜查犯人,收集证据,按刑事案件管辖范围分类进行各种处理。
刑事案件处罚分训戒、释放、呈报、解送、缓刑等。
1917年10月始,宪兵分队增设派出所,4个宪兵分队共辖18个派出所,每一派出所有3至4名宪兵及4至5名巡捕。
宪兵分队内设庶务、行政、司法、高等4课,课设精通日语的华人内勤巡捕。
各宪兵分队设消防组、卫生组担任消防和清洁。
警务部巡捕教练所设于青岛宪兵队院内,训练期2个月,期满分拨各宪兵分队任巡捕长和巡捕。
1914年青岛日德战争海战记实
1914年青岛日德战争海战记实(高千穗号)。
在1914年的青岛日德战争期间,德军在海上采用突袭的方式,击沉了日军二等巡洋舰-高千穗号。
日舰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迅速的沉没了,仅在短短地5分钟内便被波涛汹涌的海洋吞噬了。
(注:日军第二舰队巡洋舰-高千穗号的名称取自日本的雾岛山东麓的高千穗峰。
购自英国,1886年4月该舰在英国的阿姆斯特郎造船厂建成下水,同年7月在日本的横滨加入海军序列.1890年4月日本的明治天皇乘坐该舰检阅日本舰队.1894年高千穗巡洋舰参加中日甲午战争,8月炮轰威海卫,9月参加了中日黄海大决战;11月参与占领中国的旅顺口。
次年2月又参加对威海卫的总攻击。
在中国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后,同年3月该舰又南下攻打中国的澎湖列岛,并长期驻扎台湾的基隆。
1904年又参加了日俄战争,战后退出主力战舰序列,编为后备训练舰。
1914年8月重新加入作战序列并在日军第二舰队中加入封锁胶洲湾的军事行动。
该舰为双桅单烟囱的海军型钢甲快船,全长91.4米,宽14.1米,吃水5米,排水量为3760吨。
2台2级式蒸汽锅炉7600匹马力、双浆双舵。
航速18.5节,乘员357名。
主要武器有260毫米克虏伯舰炮2门、150毫米副炮6门、7磅炮2门及小口径机关炮14门、水面鱼雷发射管4具。
当任舰长伊东佑保大佐。
该舰的同型舰为浪速号)1914年10月18日凌晨1点,海上秋风瑟瑟,寒气袭人。
这一天,青岛的沿海风大浪高,巨浪像一座座小山似的排排压来,发出阵阵骇人的涛声。
日军轻型巡洋舰高千穗号在第二舰队的东南方大公岛外海一带担任警戒值班。
深夜,舰上的大部分水兵随着波涛的起伏早已熟睡,甲板上只有几名水兵在忙碌着缆绳。
由于是警戒状态,舰上实行灯火管制,只有主桅及舰的首尾等处有几盏小灯发出极黯淡的微光。
突然间一声巨响传来,舰体发出强烈的颤动,接着就像被什麽东西撕裂一样发出“嘎巴、嘎巴”的巨大响声。
顷刻间又传来一声巨响,水兵们尚未清醒过来,舰体已经倾斜进水,那冰凉的海水带着怪叫声从舰舷的破口处喷涌了上来,舱内一片混乱。
第一次世界大战概述
914 年日德青岛战争中,德军自行炸毁南北炮台,地下指挥部总面积1600 平方米,三层立体结构,局部5层,其作战指挥、军事通讯、供应区共计42 个房间,顶部装有可旋转了望铁塔。
重型巡洋舰“沙恩霍斯特”号(Gro?erKreuzer SMS Scharnhorst),德国皇家海军远东巡洋舰旗舰( Flaggschiff des Kreuzergeschwaders in OstasienimEinsatz)1910 年开始驻扎青岛。
1914 年1 月11 日参与珊瑚海(Coronell)海战、1914 年12 月8 日海战被击沉于南太平洋福克兰群岛(Falkland-Inseln)海域。
1914年9 月2 日,日军在青岛以北150 公里处的山东半岛海岸龙口登陆,向青岛发起全面进攻。
令人费解的是,日本向德国宣战,却不向欧洲派兵与协约国并肩对德作战,也不从青岛登陆直接攻打德国占据的胶澳租借地,反而舍近求远从渤海之滨的龙口绕个弯子对青岛德军发动进攻。
从这里不难看出日本真正的险恶目的是肆意践踏侵略中国。
1914 年9 月 2 日,第二十四旅团长山田少将率领独立步兵第二营(第十师)先遣分队开始在龙口登陆。
此时因为暴风雨,龙口的街道遭到极大的损害,龙口河的泛滥也使得登陆的行动费了很大功夫。
后续的神尾中将和师司令部,9 月5 日在龙口登陆。
日德青岛交战,无疑是一场恶战,迫使青岛沦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的唯一战场。
为此,中国政府于9 月3 日向列强驻北京的代表宣称,作为中立国的政府,对所有在龙口、莱州以及接近胶州湾附近地方的交战国行动不能负责。
同时与日本约定,划潍县东站以东为特别行军区,东战以西为中立区,日本不得侵越。
但是,列强代表对此未予理睬,日本更是不屑一顾,仍我行我素,向青岛大举进攻。
英军(Barnardiston)和日军司令官(Kamio)。
为对抗德国,日英两国狼狈为奸,9 月2 日,日本陆海军2 万多人配合少数英军,组织所谓英日联军。
德国日本侵占青岛的石刻和证据
青岛人拍青岛发生的事。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一年后,即1898年11月14日,德国在青岛树立纪念碑,纪念德军占领青岛,也为了表彰德军远东舰队司令冯迪特里希(v.Diedrich)在占领青岛过程中的功绩,因此给它命名为「迪特里希之石」,作为一种值得炫耀的军功,占领军详细记录了德军占领青岛的过程。
当然,对中国人来说,是一种丧权辱国的象征。
后来此碑下落不明,这是博物馆中的复制品。
青岛山炮台遗址,系侵华德军1899年所建。
由南、北炮台和德军“青岛要塞”地下中心指挥部所组成,是侵青德军的九大永久性炮台之一,是军事总指挥部所在地,曾被德军诩之为“青岛炮台之最重要者”。
这是德人的界石,现存放在青岛市博物馆内。
德人在青岛建立了城区、啤酒厂、铁路和火车站、码头等等,还把崂山开发成一个疗养游玩之地。
在日军和德军的狗咬狗战斗中,双方均有死伤。
上面是日军在青岛浮山的摩崖刻石,以纪念攻打浮山主峰时阵亡的二名日本军官。
该石刻所处位置非常陡峭,角度近乎垂直,字迹保存完好,内容为“肥前大村步兵第四十六联队陆军步兵大尉冈千太郎君战死之地”、“肥前大村步兵第四十六联队陆军步兵少佐佐藤嘉平次君战死之地”。
这个石刻位于浮山香苑内,徐家东山上,内容是:“肥前大村步兵第四十六联队陆军步兵大尉尾藤让一君战死之地”。
尾藤让一为日军肥前大村(日本九州岛西部地区)步兵第四十六联队第一大队第三中队中尉队长。
在参加攻打浮山后演尊顶(今烟墩山)的战斗中,踏雷阵亡。
尾藤让一的墓碑,现存于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内。
青岛市市北区洪山坡南坡有石刻:“独攻重炮岸中队观测所址大正三年”。
这也是侵华日军留下的。
崂山青峰顶上有一石刻:“崛内山”。
1914年9月18日,日军独立第18师之崛内支队数千人开始进攻仰口湾。
崛内支队攻占青峰顶之后,在山顶岩石上刻下了这三个字,妄想长期占为己有。
日寇在原沧口区阎家山村犯下的一桩罪恶,村民们至今不忘。
有一位由河西村嫁入阎家山村的妇女袁氏怀孕,逃往村北2公里之瓮窑头村(达翁村),后在瓮窑头村,日军纠缠并欲施暴,袁氏誓死不从,被凶恶的日本兵刺死,胎儿也同时遭难。
1914德日青岛之战
度部队与日军汇合。 10月6日,日本占领济南,胶济全线为日军侵占。10月10日,日军又增派一个混称旅到山东。此时,日本派往中国的陆海军总兵力已达4万人,海军有60余艘军舰。10月17日,日本巡洋舰“高千穗”号在塔连岛附近被德军击沉,近3000余人葬身海底。 1914年10月,在胶州湾内与日本海军作战的奥匈帝国的老式驱逐舰 Kaiserin Elisabeth 高千穗”在1914年日德青岛之战中于10月17日被德国S90号发射的鱼雷击中沉没 10月31日,日、英联军在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后,集中兵力先扫清了外围,紧接着向驻青德军发起总攻,日军展开两翼合击德军有生力量,炮兵依据孤山阵地猛烈轰击停靠在青岛港内的德军船只,日本有史以来运用了飞机参与对驻守青岛德军的侦察和轰炸,极为奏效。德军在青岛仅有5000人,军舰5艘,寡不敌众,无法与日军抗衡,于是炸毁所有炮台,销毁除警卫部队手提式武器以外的全部军火,同时将所有船舶炸沉于胶州湾口,让日本得不到任何军火和军事设备。在进攻青岛的战斗中,日军第56联队在夹岭沟使用机枪进行攻击 11月5日,日本飞机参战,并在市区散发警告传单。日军的水上飞机也参加攻击行动 日德青岛之战爆发时,德军在青岛设有四道防线,即李村河口至沙子口一线;孤山至浮山一线;海泊河至小湛山一线以及贮水山至八关山一线。其中前两线为前沿阵地,第三、四道防线是主阵地,火力配系严密。日军第二舰队在海上正面呼应陆上作战的日军,对准德军筑造的海岸各个炮台雨点般的炮轰,所有的炮台遭到炮火毁坏,已无力还击。德国在青岛苦心经营10多年的军事打击和防御设施难以承受日军海陆空三面强攻,开始土崩瓦解,德皇不得不下达“准予撤退”、“毋庸驻守”的急电。德军于7时悬挂白旗就范,9时20分,德军宣布投降。德军代表与日军代表在青岛郊区东吴家村会见,接受了日本提出的弃城投降的要求,签订了停战条约。11月11日上午10时,日军入城侵占青岛,13日日军接收青岛行政,14日日军发布占领青岛宣言,16日宣布对青岛实行军管。经过两个多月的作战,日军终于将德军赶走,占领了长久垂涎的青岛。 防御中的德军士兵,德军的根据地是青岛,日军发动攻击后,扬言六个小时之内可以攻下青岛。青岛的德国守军只有6000人,德皇威廉电令他们死守青岛,战至最后一人。德国的胶州总督华德克也公开宣称日军如果来攻青岛,将会遭到坚强的抵抗,至少要花4万人的代价,才能攻占青岛。 日军于11月7日攻下青岛,德军有2300余人被俘,事前德国守军接有德皇的令电,叫他们不必死守。11月14日,胶州总督华
一战亚洲战场:日德青岛之战始末
一战亚洲战场:日德青岛之战始末作者:刘宜庆来源:《同舟共进》2014年第08期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夫妇在萨拉热窝视察时,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分子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
伦敦的《每日新闻》报道:“这次暗杀对欧洲来说像一次雷鸣。
”暗杀事件点燃了巴尔干半岛这个火药桶,并由此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7月28日,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
俄国根据有关条约,为支持塞尔维亚,于7月30日宣布军事总动员。
8月初,同盟国德、奥与协约国法、英、俄相继向对方宣战。
大战由此全面展开。
这是一次决定世界格局和人类历史的战争,全世界多数国家被卷入战争的车轮下。
英国外交大臣爱德华·格雷悲哀地预测:“全欧洲的明灯都熄灭了,我们有生之年将不会看到它们能够再次亮起。
”面对欧洲爆发的这次大规模战争,越来越多的国家被卷入,刚刚成立了3年的中华民国,到底持何种态度呢?大总统袁世凯决定在战争中保持中立。
即使如此,中国也无法阻止战火在山东燃起。
日本和英国联军,对德国的租借地胶州湾发动了战争。
日德青岛之战,是中国近代史上无法绕开的一笔。
日本提出《二十一条》、五四运动爆发等重大历史事件,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有关,历史的因果链条由日德青岛之战而起。
我们不妨把目光投向一百年前的青岛,鲜为人知的空战与海战的场景,穿破时空,延展而来。
青岛之战爆发前后的外交斗争1914年8月13日,德国表示愿意将胶州湾租借地直接归还中国。
然而日本将自己视为所有德国在华利益的合法继承人,日驻华使馆代办警告外交次长曹汝霖,不准中国接受德国的建议。
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它从日本和中国的所有水域撤走所有舰船,并在一个月内将胶澳的全部租借地交给日本,“无条件地,无偿地”,但“目的是最终原封不动地归还中国”。
日本政府还通知中国驻东京的公使,尽管日本“没有领土野心”,但为了军事上的需要,不得不在胶济铁路的整个沿线地区部署军队。
日本引用1905年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日俄战争作为先例,进而讨论在日德之间军事斗争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要在中国建立一个“自由作战区”。
日本两次侵占青岛的前后经过
日本两次侵占青岛的前后经过作者:暂无来源:《读报参考》 2014年第24期陈敬刚历史上,日本侵略者曾两次占领青岛,实行殖民统治累计长达15年之久。
日德战争期间第一次强占青岛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3月,德国政府以“曹州教案”为由,强迫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胶澳租借条约》。
根据条约,青岛大部分地区沦为德国的殖民地。
1914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对青岛港早已垂涎已久的日本军国主义随即借口对德宣战,出动独立第十八师团和步兵第二十九旅团约5万人的兵力夺取德国胶澳租借地。
8月初,日本军舰出现在青岛附近海域。
23日,日本正式对德宣战。
27日,其第二舰队封锁胶州湾。
9月2日,日本独立第十八师团3万多人在山东龙口登陆,南下经掖县、平度、即墨等地向青岛进发。
9月18日,日军独立第十八师团之一部以数千人的兵力,在崂山境内仰口湾架起两座充气橡皮活动码头,登陆靠岸。
经王哥庄、劈石口、北宅直逼李村。
在李村与独立第十八师团本部会合,封锁了德军陆上退路,使德军陷入腹背受敌的困境。
然后,兵分三路进攻青岛市区,日德双方激战于白沙河、女姑口、浮山等地。
自9月29日至10月13日半个月中,双方互相发射炮弹共计四万五千余发。
同时,日本空军轰炸德军阵地,德军亦出动飞机还击。
10月17日,德军“S90”号驱逐舰向日军舰队发动袭击,一举击沉日军“高千穗”号巡洋舰与“白妙”号驱逐舰。
10月31日,日军以破釜沉舟之势发起总攻。
经过一番激战,德军全线崩溃,各炮台相继被占领。
11月7日,德军战败投降。
日德战争两败俱伤:日军战死700余人,伤1500余人;德军总共投入战斗10000余人,伤亡5000余人,失踪500余人,余者皆被俘虏。
登陆后的日军在仰口盘踞了3个月之久,时常闯入周边村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桑园村一老农阻挡日军士兵蹂躏其女儿,被当场枪杀;另一村民因反抗日军强抢其牲畜,竟被日寇多人用刺刀活活刺死……日德战争给青岛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日军在仰口湾登陆时向崂山境内的王哥庄、桑园、曲家庄等村庄进行炮击,使村民的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人畜伤亡、房屋倒塌不计其数。
青岛战役的发生经过介绍
青岛战役的发生经过介绍青岛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及英国共同攻打当时由德国控制的青岛的一次战役,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青岛战役的发生经过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青岛战役的经过青岛战役是一战期间,两个帝国主义在中国青岛地区开展的一次规模较大的战役。
那么这青岛战役过程是如何的呢?1914年9月2日,日军以第十八师团为主力,并配备数百门重炮,山炮等,向山东龙口地区强行登陆。
青岛战役爆发。
德军在青岛的总兵力不到5000人,仅仅只是日军进攻兵力的十分之一。
所以德军在外围阵地,只派了少量的部队进行警戒。
因此日军轻而易举地击败了他们,一路向前,向李村挺进,与南路日军主力回合。
与此同时,日本海军60多艘军舰开始对胶州湾进行封锁。
几天以后,2000名英军包括部分印度士兵也在仰口湾登陆,英日两军对德军进行包抄进攻,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9月26日,联军对青岛外围的德军防线进行攻击,逐步取得了楼山,孤山、罗圈涧等阵地。
9月28日凌晨,日军派出两个中队对德军的浮山阵地发动偷袭。
但这次偷袭因为不知道德军的位置而没有成功。
但是日军并没有气馁,继续搜索,终于发现了德军的主力阵地。
在持续几个小时的战斗以后,到了上午10时,浮山的德军最终投降。
10月2日,德军集结兵力开始向日军所占领的四方山进攻,但是没有成功,损失了不少部队。
在扫清了青岛外围的德军之后,日军开始向青岛市区的德军守备部队进攻。
德军的最后一道防线由武大堡垒组成。
因此德军在这一条防线上集结了最后的部队。
日德两军开始进入了对峙阶段。
到了1914年11月6日晚上,日军开始向德军发起总攻。
通过炮击和偷袭,攻破了德军的中央堡垒,里面的德军全部投降。
中央堡垒的陷落引起了剩余德军的恐慌,虽然德军组织了军队大规模反攻,最终也于事无补。
11月7日,德军在观象山投降。
青岛战役结束。
青岛战役的结果青岛战役,是德日两个帝国主义在中国青岛境内开展的一次对战。
青岛战役结果受到世人的关注。
在这场战役中,英日联军彻底打败了德军,德军有4715人被俘,199人战死,504人负伤。
历史上的今天1914年10月31日英日联军攻占东亚德基地青岛战役爆发
历史上的今天1914年10月31日英日联军攻占东亚德基地青岛战役爆发青岛海战(1914年10月31日- 11月7日)是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针对德意志帝国进行的战役,目的是日英联军攻占东亚德国青岛基地,又称青岛战役。
胶州湾租界的德军这是日本战争中第一次使用飞机的战斗,还进行了飞机之间的空战和对城市轰炸,高射炮也被用来对抗飞机。
但是,从登陆山东半岛到炮轰青岛,由于大量装备登陆和运输路线的安全考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给人一种耗时较长的错觉对抗弱小的德军”,被媒体讥讽为“神尾的谨慎策略”。
我们能够饱和攻击。
德国帝国海军鱼雷艇“S 90”。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接管了满洲-大连-芝罘通信线路的所有权/经营权。
1897年(明治30年),德国从当时的清政府手中租用了包括青岛在内的胶州湾地区,在湾口的青岛建造了堡垒,并部署了德国东方舰队。
1914年(大正3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向德国宣战,开始攻占青岛。
日本帝国海军(IJN)部署了以老式军舰为中心的第二支舰队,并封锁了青岛。
由马克西米利安·冯·施佩中将率领的德国东部舰队主力在战争开始前因预期海上封锁而离开青岛,前往德国,但在福克兰海战中被摧毁。
战争爆发后,受保护的巡洋舰“埃姆登”号立即逃离青岛,在印度洋发起了商业袭击。
留在青岛的德军舰艇只是“图尔库”号驱逐舰、“ S90 ”号鱼雷艇、“伊尔蒂斯”号、“亚瓜尔”号炮艇等海上作战能力较差的小型舰艇。
'、“老虎”和“力士”。
此外还有老式巡洋舰“科莫兰”号,但在为临时巡洋舰的武装提供火炮后沉没。
奥地利受保护的巡洋舰“伊丽莎白女王”号也驻扎在那里,但放弃了出击,将大部分武器降落在堡垒上。
鱼雷艇“S90”于10月18日午夜用鱼雷击沉日本保护巡洋舰“高千穗” ,但次日凿沉。
其他盟军船只也因凿沉而被歼灭。
45式20厘米榴弹炮轰炸青岛堡垒1914年9月1日(大正3年),先遣队在山东半岛北侧的龙口登陆。
青岛德国建筑简介
青岛德国建筑简介1897年11月德国占领青岛后,为加强殖民统治,在青岛兴建了较为完整的德意志帝国殖民统治体系建筑,这些建筑对体现青岛城市风貌特色起着主导作用。
青岛近代史上先后历经德、日、美三代帝国主义统治,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欧式建筑特别是德国建筑为主要特色的青岛城市近现代建筑艺术文化景观。
在这些建筑中所包含的德国青年派、哥特式、罗马式、巴洛克式以及拜占廷、折中主义等建筑风格,体现了欧洲近现代建筑艺术美学倾向,体现了文艺复兴到近现代所表现的积极的人文主义思想。
由此所形成的城市艺术建筑景观,不但是青岛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历史见证,也构成了青岛丰富多采、错落有致的城市特色。
1899年10月12日,德皇威廉二世正式命名“胶州保护地的新市区”为“青岛”。
1900年正式推出了几经调整的由德国人设计的胶澳青岛区的总体规划,建筑活动全面展开,市政工程亦同步进行。
根据总体规划,在青岛湾北侧、观海山南侧,依山傍海处布臵为行政中心和欧人居住区。
在此区域内,除天后宫和总兵衙门外不准建造华式房屋,建筑形式应以德意志民族传统形式为主调。
从德占初期至1910年,是早期青岛市区建筑风格形成的时期,也是城市建设规模较大和建设速度较快的时期,许多重要德建筑物都在1910年前建成,其中的代表作品有:总督府、总督官邸、警察署、俾斯麦兵营、总督学校、德华高等学堂、德华银行、野战医院、基督教堂,以及美、英、俄领事馆、水师饭店、吉利银行等大量的行政、商业和金融性建筑。
同时还出现了许多花园别墅。
1910年后,随着市区人口规模的扩大,德国重新制订了胶澳青岛区的总体规划,城市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各类单体建筑物的修造方面,如:胶澳海关、帝国法院等。
这些建筑包括了市政、军事、法院、警署、监狱、海运、铁路、医院、学校、宗教、银行、工厂、住宅甚至供电气暖水等各种建筑和设施,大多数还在正常运行和使用。
1949年青岛解放后至今,青岛市结合旧城改造,使德国建筑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大部分建筑保护完好,不少已作为公共建筑对外开放。
青岛一站遗址博物馆简介
青岛一站遗址博物馆简介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位于青岛山一战遗址公园内,整体造型宛如和平鸽,寓意“鸽心寄语,放飞和平”。
博物馆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全面展现一战对中国历史命运影响的博物馆,也是诠释和记录第一次世界大战与中国之间关系最丰富、最全面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的展陈以“还我青岛”为主题,分为“德占青岛”、“日德战争”、“苦难归程”三个部分。
通过大量珍贵文物、档案资料,辅以场景复原、多媒体展示等技术,再现了青岛从建置到主权回归的艰难历程。
以“还我青岛”为主题的对外抗争,成为现代民族意识觉醒的起点,随之引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反帝反封建的爱国主义运动的新篇章。
在博物馆内,一件件武器、军服、报刊、书籍、纪念章、明信片等藏品,无声地诉说着战争的残酷和人类对和平的渴望。
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通过校外辅导员声情并茂的讲解,感受到了历史的沉重和文化的积淀,进一步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
参观结束后,同学们纷纷写下观后感,表达自己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珍视。
在一战遗址博物馆,同学们不仅增长了见识,扩宽了视野,更深刻地理解了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责任。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吾辈自强。
青岛一战遗址博物馆将成为一代又一代人传承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场所,激
发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1917年,中国对德、奥宣战
1917年,中国对德、奥宣战就在袁世凯宣布局外中立之际,1914年8月23日,日本对德国宣战,当年11月,日军攻占德国在华殖民地――山东青岛。
19世纪末,青岛沦为德国殖民地,事情的由来是这样的:1897年11月,两名德国籍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以此为由,1898年3月,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界条约》,自此,胶州湾成为德国租界。
1899年,德皇下令,将胶澳租界的新市区,定名青岛。
日军攻占青岛之后,以对待殖民地的方式,在青岛设置了一批民政署,所谓民政署,实际上具有地方上的第二政府性质。
1915年1月,日本政府向袁世凯提出广泛的权利要求,此即中日“二十一条”交涉。
其中提出:“中国政府允诺,日后日本国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利利益让与等项处分,概行承认。
”此项要求的实质,就是由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权益。
参加谈判的日方代表,为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
中方主要人员有,外交总长陆徵祥,次长曹汝霖,驻日公使陆宗舆。
谈判历经数月周旋。
5月7日,日方发出最后通牒,5月25日,陆徵祥与日置益共同签署“中日条约”与“换文”。
因该条约签订于民国四年,故又称《民四条约》。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病逝。
之后,原副总统黎元洪继任总统,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
根据国务院的提议,1917年3月10日、11日,众、参两院先后通过对德国绝交案,3月14日,北京政府宣布断绝与德国的外交关系。
这年4月,美国放弃中立,对德国宣战,为此,欧战的胜负天平开始向协约国倾斜。
美国此举在中国引起一场争论:中国应否追随美国,对德宣战。
力主宣战的代表人物是段祺瑞。
从国家的外交利益看问题,驻美公使顾维钧亦力主参战。
1917年4月12日,顾维钧致电段祺瑞,就中国的国际关系以及参战问题,全面提出他的看法与建议,顾氏认为:远东的国际关系已经发生变化,英、法己无力顾及,日本正在构成对中国的最大威胁。
顾维钧指出:“英之于西藏,俄之于蒙古,日之于山东,葡之于澳门,均属未了问题。
日德青岛战争历史影响再思考
日德青岛战争历史影响再思考
李尧星;杜津威
【期刊名称】《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8(000)001
【摘要】日德青岛战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远东地区造成的重大冲击,也是对建立仅仅两年半的中华民国的严峻考验。
战争带来的影响是巨大、深远和全方面的,极大挫伤了袁世凯和北京政府的影响力,打乱了中国对一战的既定计划,改变了列强在华势力格局,加深了中日两国间的矛盾。
同时,也刺激国民意识迎来新觉醒。
战争的影响,迄今为止依然被严重忽视,亟待严肃的研究和反思。
【总页数】8页(P108-115)
【作者】李尧星;杜津威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北京100871;北京大学北京10087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5
【相关文献】
1.日德青岛战争与中日德三方的行为溯源 [J], 李尧星;杜津威
2.朝鲜战争爆发后苏联缺席安理会讨论的再思考——从斯大林给哥特瓦尔德的一份电报说开去 [J], 宋晓芹
3.六十年后再思考朝鲜战争的起源与历史影响 [J], 陈兼;
4.德日的战争赔偿与战争反省 [J], 赵文亮
5.看不见的战场:青岛日德战争的媒体预测与战中舆论 [J], 李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914年日德战争地图
1914年日德战争地图搜狐媒体平台 08-26 12:00曲德顺撰文/供图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一张日本大阪朝日新闻社于大正三年(1914年)发行的《日独战局地图》。
日独战争是指1914年日本和德国为争夺中国山东青岛地区所进行的一场战争。
该图详细标注了日德双方在我国胶州湾的战争态势,此图由山东省地图、太平洋诸岛图、青岛及其附近明细图、极东要略图四部分组成,尺寸为54×39厘米。
这场在山东进行的日德战争,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一战中唯一的亚洲战场。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爆发,对青岛早有企图的日本,趁德国陷入欧洲战场无力东顾的时机,于8月23日派海军封锁了胶州湾并对德国宣战,日德战争爆发。
这是继日俄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在我们的国土上所进行的又一次抢夺战争。
战争从1914年8月23日开始,11月7日结束,最终以德军向日军投降告终。
日本对中国的地图测绘并非从1914年才开始。
早在1871年两国建交伊始,日本的间谍就通过官方、民间的各种形式、收集大清的军事、地理等各方面的情报。
这些情报为日本在后来甲午战争的获胜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情报搜集中发挥作用最大的是乐善堂的创始人———日本商人岸田吟香。
以销售眼药水、书籍为主的东京和上海乐善堂大获成功后,岸田在1886年与日本参谋本部谍报官荒尾精合谋,成立汉口乐善堂,召集在华的日本浪人充当间谍,间谍们扮以清人模样,以行商为掩护搜集各种情报。
1892年汉口乐善堂根据所搜集的情报,编辑出版了一本巨著《清国通商综览》,分两编三册,达两千三百多页,成为日本编制大清国地图等资料的重要依据。
抗战期间,国共两军的军事将领都曾对日军地图的详尽程度发出感叹。
日本编绘的数量巨大的中国地图对中国各地的战略要冲、交通要塞、地区资源都有清晰的标明,甚至连村中单独的农舍、村里有多少水井、山间羊肠小道都一一体现。
这是日本人运用手工测绘、偷窃、抢夺等手段,历时半个世纪的时间得以完成的。
“五四运动”与青岛
“五四运动”与青岛青岛有许多著名景点,但要说起这座城市的地标,大概有两个:一个是开埠初期就修建的栈桥,再一个就是1997年建成的五四广场。
外地人来青岛,必定会到五四广场。
其主体部分“五月的风”雕塑,以螺旋上升的风的造型和火红的色彩,喻示出一种张扬腾升的民族力量。
“五四广场”和“五月的风”都因“五四运动”而得名,可您知道这背后的历史风云吗?今天我们就来说说青岛与“五四运动”。
日本战胜德国强占青岛,一战后拒不交还中国说“五四运动”肯定绕不过青岛,99年前,正是由于青岛的主权问题才引发了这场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
1897年,德国出兵强占胶州湾,把青岛变成自己的殖民地,并把山东划分为其“势力范围”。
这一行为使青岛的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一个近代殖民城市由此发端。
在德国强占胶州湾的同时,日本也对青岛垂涎已久。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向德国宣战,出兵占领青岛。
由于自知这一行为并没有法理基础,日本在1918年以支援军火为诱饵,提出了霸占青岛及山东各项权利的要求,北洋政府在关于山东问题的秘密换文中,竟无耻地表示“欣然同意”。
1919年1月18日,巴黎和会开幕,各国展开博弈。
日本以秘密换文为口实,不肯把青岛和山东的各项权利交还中国。
4月29日至30日,参加巴黎和会的英美法三国召开会议,日本代表应邀出席,在中国代表不在场的情况下,议定了凡尔赛和约关于山东问题的条款,将德国在山东所攫取的权益让与日本。
外交失败全国抗议,青岛唯一“五四游行”“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内后,压抑在人们心目中的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了。
5月2日,山东工人在济南北岗子举行了“收回青岛”演说大会。
两天后,就爆发了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5月4日下午2时,北京大学等13所大专学校3000多人,挥舞着小旗,高举标语牌,来到天安门。
标语牌上写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并且要求惩办亲日官僚曹汝霖、陆宗舆和章宗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日德青岛争夺战的影响
摘要: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
1898年,德国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租借青岛99年。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认为出兵山东和青岛的时机已到,于是,立即进行战斗部署,制定了进攻青岛的作战方案。
11月16日,日军占领青岛,战争以日本获胜而结束。
本文将结合日德青岛争夺战的背景和经过,浅析战争对青岛的影响。
关键词:日德青岛争夺战胶州湾青岛影响
日德青岛争夺战是青岛120年建置史上发生的为数不多的兵燹战火之一,交战的双方是意欲争夺青岛殖民权的德国和日本。
这也是实力悬殊的一场战争,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几乎是一比十,战争结果让青岛历史由德占时期翻入日占时期。
这更是改写青岛城市发展走向的一场战争,两个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领土上的厮杀,使青岛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的亚洲战场,5万余名青岛人经历了长达50天的战火洗礼。
这场战争给青岛和中国带来了沉重灾难。
一、日德青岛争夺战的背景
19世纪末,世界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殖民地的斗争达到极为尖锐的程度。
德国借口两个传教士在山东被杀,于1897年派舰队强占胶州湾。
清政府被迫同意将胶州湾租给德国,并允许德国在山东修筑铁路、开采矿山等特权。
山东成为德国的“势力范围”。
日本对侵占中国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并不满足,日本对青岛的一直垂涎三尺,德国盘踞青岛的前些年,日本不敢轻举妄动,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日本频频派军政要员到青岛调查,窥探青岛德军情况,伺机取代德国对青岛的“租借”。
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在欧洲爆发。
欧洲各国都收缩战线,把主要精力和兵力用在欧洲事务上,远在他国的殖民地就顾及不大上了。
胶洲湾只有数千兵力,这一形势,正中日本下怀,于是日本有了乘虚而入的机会.
二、日德青岛争夺战的简要经过
1914年7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认为出兵山东和青岛的时机已到,于是,立即进行战斗部署,制定了进攻青岛的作战方案。
1914年8月15日,日本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9月15日以前将全部胶州湾租借地无条件地交付日本,以备将来交还中国。
8月23日,日本正式对德宣战。
同一天,日本海军第二舰队封锁了胶州湾海口。
日本对德宣战后,迅速分两路向山东出兵。
一路由神尾光臣中将率领,于9月3日在山东龙口登陆,目的是从青岛背面袭击德军;一路由加藤定吉中将率领,于9月18日从崂山仰口湾登陆。
而北洋军阀政府慑于帝国主义的淫威,不敢得罪交战双方,于是宣布中立,并划出一定区域作为日德交战区,中国军队不加干涉。
据守青岛的德军在陆海两方面的夹击下,处于腹背受敌的不利形势。
10月31日,日军组织了优势兵力向德军发起了猛攻。
德国在青岛山的俾士麦炮台和太平山的伊尔奇斯炮台被彻底摧毁。
11月7日,日军攻占了德军的中央堡垒一一东镇炮台和海岸炮台。
于是德军的陆上防线(浮山所湾、湛山、亢家庄、海泊河一线)全线崩溃,德军被迫开城投降。
11月10日,日军正式接受德军投降,进入青岛。
16日宣布对青岛实行军管。
这样,经过两个多月的战斗,日军终于强占了青岛。
从此,青岛陷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之下。
三、日德青岛争夺战的影响
日德青岛争夺战历时67天,德军失踪伤亡总数493人,加上大约3600人的战俘。
日军蒙受了伤亡总数1900人的损失。
海军损失了轻巡洋舰高千穗号,驱逐舰白妙号,一艘鱼雷艇和两艘小型扫雷艇,伤亡总数大约为400人。
英国的失踪伤亡总数为陆军74人,海军9人。
这场战争的性质是一场两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争夺在华利益而进行的一场帝国主义的战争,可
笑的是在这次战争中,当时的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再一次的实行局外中立,眼看着两个帝国主义巨兽在中国的大地上厮杀。
而广大的普通中国百姓则又成为了无辜牺牲品。
青岛人口大量减少,工商业停顿半年之久。
据统计,中国公私财产损失达2000余万元。
日德战争以日本的胜利而告终。
在这场战争中日本夺取了其梦寐以求的青岛,威海卫的控制权,也在协约国中树立了新的地位,使其在一战结束后召开的议和会议中,有了充足的发言权。
并进一步的实行了其侵略中国的目的。
而德国则失去了在青岛的殖民地,其在远东的陆海军兵力也全部损失,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洲战场。
日本在取代德国开始对青岛的殖民统治,并在1919年的巴黎和会上不顾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和广大人民的反对,与其他帝国主义列强勾结更加确立了其在青岛的统治地位,并将以前德国在青岛享有的一切特权全部转交给日本。
当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到中国的时候,愤怒的北京大学生在1919年5月4日举行了抗议游行,从而导致五四运动爆发,从而加快了中国民主运动的进程。
日德青岛之战,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亚洲唯一的重要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史的重要一页。
这次战争不仅改变了日德在亚洲的实力地位,加剧了日本侵略扩张的野心,更是给中国和青岛人民造成了极大的灾难。
直到今天青岛随处可见作为日德殖民地的遗迹,时刻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
参考文献:
【1】井上清.日本帝国主义的形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2】王芸生.六十年来之中国与日本(第六卷)【M】.北京:三联书店,1980
【3】(苏)纳洛奇尾茨基等,远东国际关系史(第一册)【M】
【4】宋清.日德青岛争夺战研究【J】.现代企业文化,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