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改进计划在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在这里我想提出一些改进计划。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老师会过于注重传授知识,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改进计划是老师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因此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其次,课堂教学中有时候缺乏互动和参与。
改进计划是老师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或者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参与讨论和分享,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促进学习兴趣。
另外,有时候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过于枯燥,缺乏趣味性。
改进计划是老师可以引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如故事、游戏等,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采取一些措施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很多教室教学存在问题,如传统的笔记和讲座式教学模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知识学习失去兴趣,而缺乏互动和参与的课堂模式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因此,教师和学校需要思考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的互动性、趣味性和学习效果。
一种改进计划是采用反转课堂教学模式。
在这种模式中,教师会将传统的课堂讲座和笔记部分转移到课外学习,而课堂时间则更多地用于讨论、实践和解决问题。
在学生课外通过自主学习获取知识后,回到课堂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知识。
这种模式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另一种改进计划是引入多媒体教学。
利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资源,教师可以设计更加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如动画、视频、音频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知识点,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内涵。
此外,利用多媒体还可以进行互动性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参与和操作教学内容,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为学生设计更多的小组项目和合作学习机会。
在小组项目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课题或项目,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
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一、引言在当今社会,教育被视为塑造未来的重要环节,而课堂作为教育的核心场所,承载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使命。
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现代课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二、知识传授过于单一化当前很多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讲解+背书”的方式进行知识传授。
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对于知识深入理解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因此,在内化知识内容之前,建议老师通过提问、讨论或者开展小组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三、缺乏互动与合作面对大班级人数众多以及时间有限等困难,很多老师在上述情况下难以有效促进互动和合作氛围。
因此,在设计教学计划时可以增加互助小组活动或分角色表演等方式来鼓励同学们交流与合作。
另外,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例如在线讨论平台、虚拟实验室等工具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四、缺乏针对性的评价传统教学中常见的模式是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方式,并且注重知识点的记忆与复述。
但是,仅仅依靠考试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因此,鉴于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特长,老师可以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法来体现学生不同方面的进步与成就。
五、资源应用不足尽管现代教育被数字化所倡导,但是在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资源应用不足或者效果不佳的问题。
因此,在进行备课时建议老师充分利用各类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以及最新科技设备(如电子白板),将抽象难懂且枯燥乏味的内容通过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从而提高他们对知识内容记忆和理解层次。
六、适应力培养有待加强当今社会发展迅猛,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变化,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成为国家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
因此,在现代课堂中引入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团队合作等内容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七、教师角色转变不足传统上,教师被视为“知识传授者”,但在现代社会,教师应该具备更多“辅导者”和“引导者”的特点。
因此,在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老师们可以探索出更多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并激发他们积极性的方法。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计划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计划1. 问题描述课堂教学是高效教学的重要环节,然而目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以下是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1.1 缺乏互动和参与度不高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互动和实际参与的机会。
老师主导教学,学生只需要静听讲解,缺乏主动思考和表达的机会。
这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容易出现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
1.2 教学内容缺乏足够的实践和应用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实践和应用的重要性。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无法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难以理解和运用。
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并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1.3 缺乏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都不同,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教师只采用一种教学方法和策略,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要。
这将导致一些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学习效果不佳。
2. 整改措施计划为了改进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制定了以下的整改措施计划:2.1 引入互动教学方法和工具为了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提高课堂互动,我们将引入互动教学方法和工具。
例如,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电子投票系统和在线教育平台,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2 增加实践和应用环节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实用和有意义,我们将增加实践和应用环节。
通过案例分析、实验操作、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课后实践和项目实训,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2.3 个性化学习的实施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我们将探索个性化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例如,分级教学、差异化教学和个别辅导等方式,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特点,提供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
教学中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精选一、存在的问题1. 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缺乏与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2. 忽视学生个体差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
这种忽视个体差异的教学方式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佳,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3. 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性。
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评价体系不完善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这种评价体系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应试技巧,而忽视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二、整改措施1. 创新教学方法,增加互动和启发式教学教师应该尝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教学等,增加与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式教学。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教师应该充分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如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风格等,并据此实施个性化教学。
通过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帮助每个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标。
3.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教师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设计和实施,如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等。
通过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完善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教师应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还要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评价。
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通过以上整改措施,我们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一、缺乏互动: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教育也正处于转型期。
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渐被现代化技术和创新的教学方法所取代。
然而,在高效课堂中,我们仍然会发现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高效课堂中缺乏互动所带来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办法。
1. 缺乏师生互动在许多高效课堂中,师生之间往往缺乏有效的互动。
传统模式下,教师往往是知识的传授者和权威者,而学生则被动地接受信息。
这种单向流动的教学方式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学生对自主学习和参与感强烈的需求。
缺乏师生互动导致了几个问题:首先,学生对授课内容可能产生兴趣缺失和理解困难;其次,老师无法及时了解到学生掌握情况,无法根据不同程度的理解灵活调整教学策略;最后,学生之间也难以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
2. 缺乏学生间互动另一个问题是高效课堂中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
在传统课堂中,学生通常坐在固定座位上,课堂上的讨论和交流不够活跃。
这导致了学生们因过于被动而失去了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思考能力。
缺乏学生间互动导致了两个主要问题:首先,课堂氛围相对沉闷,缺乏激发创造力和思维发展的条件;其次,由于缺乏合作和交流机会,学生们错过了与同伴共同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二、解决高效课堂中缺乏互动问题的方法为了解决高效课堂中存在的互动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1. 创造鼓励师生互动的环境教师可以尝试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在授课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教具、在线讨论平台等工具。
通过引入这些新工具,老师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并提供即时反馈。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及时予以回应,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
2. 设计课程活动促进学生间互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项目或讨论活动,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与交流。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们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分享想法和知识,互相启发与学习。
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等激发思维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和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在课堂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存在着以下问题:1、教师的教学观念尚未真正融入到他们的工作中,大多数教师仍然将重心放在知识传授和讲解上,对学生的研究问题重视不够,导致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没有本质区别。
2、导学案的编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目前提供的导学案没有体现“导学”的思想,缺乏对知识形成过程的诱导、研究方法指导和研究活动安排的指令。
3、教师对学生的预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和认真的组织安排,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没有落实,预仅流于形式。
4、展示活动只是教师讲解的一种替代,失去了展示的本意,同时也让教学活动变得肤浅和直接,学生能力培养成为大问题。
5、目前的研究小组还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小组长的职责不明确,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相互检查还不落实,导致少数基础差的学生不能认真地参与到研究中来。
6、反馈应该伴随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但教师意识不强,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导致整个教学过程不能达到“以学定教”的要求,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较低。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育,让教师真正理解课改的主要精神,重视学生的研究问题,使课堂教学与传统教学有本质区别。
2、完善导学案,体现“导学”的思想,指导学生的知识形成过程和研究方法,安排研究活动。
3、加强对学生预的组织和安排,让学生之间的对学、群学过程得到落实。
4、重新审视展示活动的本意,让展示活动真正成为学生能力培养的重要环节。
5、加强研究小组的建设,明确小组长的职责,促进组内成员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相互检查。
6、加强反馈环节,让反馈伴随整个教学活动过程,及时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本文是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系列讲座,主要讨论高效课堂的概念和实现方法。
高效课堂可以分为一般课堂、有效课堂和高效课堂三种类型。
其中,高效课堂的比率较低,而低效课堂和无效课堂的比率较高,需要引起重视。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一、问题描述在现代教育体系中,高效课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键环节。
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1. 学生被动听课: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多时候学生被动地坐在座位上听老师讲课。
这种单向的传递信息方式限制了学生的主动思考和参与度。
2. 概念记忆过多:绝大多数课程依然偏重于概念记忆,缺乏与实际生活和实践经验的结合。
这导致学生只是简单地背诵概念,而无法真正理解其意义和应用场景。
3. 缺乏互动交流:传统课堂中,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交流机会。
学生不太愿意提问或发表自己的观点,而老师也难以适时收集到每个学生的想法和疑问。
4. 教材内容更新滞后:由于教材编写、印刷等要求时间较长,教科书的内容与实际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经济变化滞后。
这使得教学内容可能不够新颖、贴近学生生活,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5. 缺乏个性化教育:当前教育体制过于侧重于整体素质和能力培养,在高效课堂中缺乏对每位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关注。
二、解决方法1. 激发学生主动性:倡导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老师可以通过引导提问、案例分析等方式促使学生思考,并给予积极反馈。
2. 强调实践应用:通过与实际案例结合,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起来。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并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提高互动交流机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团队中进行讨论和交流,增加互动机会。
同时,老师也要鼓励并允许学生提问,并及时回答他们的问题。
4. 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互联网资源等,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和多元化的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视频等辅助材料,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5. 个性化教育定制:了解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根据其不同情况进行个性化指导和辅导。
老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交流、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并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
三、建议实施1. 教育部门应该提倡改革思维,推进高效课堂的改革实践。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学校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获取知识的主要场所,打造高效课堂教学一直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也只有抓住课堂教学这一中心环节,才能真正落实课改精神,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更大的收获。
现在,把我们学校多年来在课堂管理、研究中的一些收获,整理出来,与大家一起探讨、学习。
一、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不清晰、主次不分教学目标明确、清晰是对教师的最基本要求。
但许多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都是根据教学内容,即教材来临时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把教学目标当成了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工具,没有设计出对整套教材的总体教学目标,没有对总体教学目标的分阶段设计,这在实际上是违背教学规律的。
教学目标是灵魂是首要的,我们应该在首先设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再考虑为了实现教学目标而怎么利用教材实施教学。
“如果教学目标不明确,那么到最后,教学又回归到只教授课本内容的层面上。
”听了许多教师的课,听后我都会问他们“你的教学目标是什么”,而相当一部分教师说不清楚这节课到底要教些什么,要让学生学会些什么。
课堂教学目标不明确,尤其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注重文化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学生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的培养等等。
而这些,对于每一个课堂都是至关紧要的教学目标,也是对学生学习的至关重要的教学目标。
2、教学方法针对性不强、一刀切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多年来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
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们注重了改革落后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方法,以及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在课堂中发现,教师教学方法的采用没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程序基本一致,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型,不管是哪个年级的学生,采用的教学模式几乎都是一样的。
3、没有突出学生主体,只见教师教,不见学生学教学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我们的教学设计中,由于教师首先根据教材进行设计教学目标,然后才考虑学生的需要,这样的设计一定是主观的,没有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设计。
教学过程中实际会遇到的问题
教学过程中实际会遇到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
1. 学生集中注意力问题:有些学生可能难以保持集中注意力,可能会分心或走神。
这可能是由于学习难度过高、无趣的教学内容、学生个体差异等原因。
教师可以采取吸引注意力的教学策略,如利用多媒体教具、进行互动和实践活动等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理解困难问题:不同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学习速度存在差异。
有些学生可能会遇到困难,难以理解教师的讲解或教材内容。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例如使用图示、示范、实践等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学生参与度不高问题:有时候,学生可能不愿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或活动,可能是因为缺乏自信、害怕犯错误或对学科不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建立积极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的参与和提供支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4. 学生行为问题:有些学生可能表现出不良的行为,如打扰他人、缺乏纪律、不遵守规则等。
对于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建立明确的纪律和行为规范,并采取适当的纠正和引导措施,如与学生进行个别沟通、设立奖惩机制等。
5. 时间管理问题:教学过程中,时间管理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挑战。
有时候可能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教学内容。
教师需要有良好的时间规划能力,合理安排和分配时间,确保教学进度和学习效果。
这些问题只是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部分,教师需要敏锐观察学生的反应,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一、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1.1 缺乏互动性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和互动。
老师们通常是以讲授为主导,学生们则倾向于仅仅做笔记或听讲,而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缺乏深入思考。
1.2 资源单一传统教室通常只有黑板、书籍等简单资源供学生使用,无法提供多样化的信息来源。
这限制了学生获取新颖内容、不同视角观点与案例分析的机会。
1.3 效率低下因为班级人数众多,有限时间却要涵盖大量知识点进行掌握。
在有些情况下,某些概念可能难于理解,并需要更多个体指导才能攻克困难。
二、解决办法2.1 积极引入现代技术手段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手段改进教育过程可以增强高效课堂中互动性和资源丰富度。
例如,在授课过程中使用电子白板以及多媒体教学工具,能够呈现图像、音频和视频等多种形式的内容。
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且更好地满足不同学习风格和需求。
2.1.1 教育应用软件教育应用软件有助于创造高效且互动的课堂氛围。
通过在线讨论平台,老师与学生可以方便地进行交流并分享资源和观点,在课下时间也能透过设备完成自主练习或作业答疑。
这样同学们就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2.1.2 MOOC(大规模开放式在线课程)MOOC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技术开设的大规模网络公开课程,它为教育提供了全球化、无国界限制和随时随地都能获取知识的新机遇。
老师可以结合MOOC平台上相关科目或主题推荐有质量保证度较高的线上资源给予学生进一步延伸阅读或讨论。
2.2 动员形成小组合作学习引入小组合作项目式任务增加了高效课堂中对于互动,建构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可以一起研究问题、共同解决难题,并通过相互讨论和提供反馈来丰富彼此的思维。
2.2.1 探索式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的自主学习旨在发展他们的科研动手能力与思辨能力。
这种方式下老师将变成指导者角色,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实践操作与调查,从而培养出具备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等重要能力。
高效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高效课堂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作者:韩晓谆来源:《中学教学参考·下旬》 2013年第10期甘肃民勤县羊路中学(733300)韩晓谆高效课堂就是在单位时间内做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教学效果最大化。
它是一种理念,一种价值追求,一种教学实践模式。
在新课改的今天,大力建设高效课堂是势在必行。
本学期,我校大力推行课堂教学改革,开展高效课堂建设活动。
首先组织全体教师学习高效课堂的理论知识,然后在理科组开展了高效课堂尝试课活动。
笔者作为评委听取了二十几位教师上的尝试课。
所有上课教师都能认真准备,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大胆运用新的教学模式,迈出了高效课堂建设的第一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在上课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一些不足,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改进和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注重讲求实效,落实课堂环节一切教育改革的重心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高效课堂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转变为学堂,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效益。
在我校的尝试课中,教师们精心设计,认真准备,大都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出示学习目标→小组合作自学(导学案)→教师点拨→效果检测→课堂小结。
形式上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理念,大胆放手,把课堂交还给学生,但教学效果并不明显。
笔者认为原因是教师的作用发挥得不好,课堂变成了自学课。
教师没能把握学情,学生学习的难点、疑点以及教学的关键点抓得不准,处理得不当。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教学的组织过程过于松散。
高效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是自我探究新知的课堂,是自我获取新知的课堂,教师必须把教学效果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只停留在改变教学形式的表面上。
二、注重能力培养,养成良好习惯我们经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不可或缺。
学习能力是人们顺利完成学习活动必须具有的心理特征,是学生学习各种能力的前提。
高效课堂要达到高效,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重要。
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关系高效课堂的成败,这一点在我校的尝试课中显露无遗。
高效课堂实践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高效课堂实践中值得注意的问题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再次引发了全国教育领域的一次深刻变革,上至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教研机构,下至学校及每一位科任教师,均掀起了一场颠覆传统、重建课堂的轩然大波,不同层次的培训与学习接连不断,各种教学模式接踵而来,令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
但是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实际,借鉴先进教学模式,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构建优质高效课堂,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宗旨始终不变,改变教与学的方式、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追求课堂教学高效率的目标不变,这是推进学校新课程改革持续深入的永恒主题。
在目前学习借鉴“杜郎口模式”“洋思经验”“尝试教育理论”,构建本土化、校本化高效课堂模式的实践中,笔者发现了几个问题,现提出来,仅供同仁们参考。
一、高效课堂实施中要重视对知识体系的构建关注学科能力和学生素质,是新课程的出发点,但能力以知识为依托,是在利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中体现的,素质是各种能力与学科素养、人文素养的集合。
高效课堂以微观课堂为突破口,在解决了如何学、如何教的问题的同时,对学科知识体系构建重视不够;在解决了教学难点、重点问题突破的同时,对学科知识模块及模块之间有机联系关注不够;在引导学生全员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同时,对“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内化为学科素养的关注不够,这是仅仅依靠学生自学没有办法解决的,也是依靠教师的引导点拨、达标训练或者一两节复习课所无法解决的,所以在课堂环节中,应该突出“总结提升”这一画龙点睛环节,以谈体会、讲感受、提认识、受启发等方式,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有深入、有拓展、有提升、有收获;同时在关注新授课的同时,积极探索高效复习课、活动课、实验课等多课型的具体实施办法。
二、方法指导和过程管理是体现课堂高效的关键课前预习、课堂互助解疑、结果展示、达标训练、总结提升环节均要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
学生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前预习要有时间保证和学法指导,这是课堂互助解疑(小组学习)的前提。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的存在在现代教育环境中,高效课堂是教育工作者普遍追求的目标。
然而,高效课堂在实施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
1. 缺乏个性化教学:传统教学模式通常采用“一刀切”的方式,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
这导致了有些学生不能得到适合他们自身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2. 过度依赖讲述式教学:部分教师倾向于以讲解为主要手段来传授知识,缺乏互动和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容易引发学生的疲劳与漠然。
3. 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时下社会文化变革快速,科技产品不断涌现,使得年轻人更加容易分心。
因此,在现代高效课堂中,很多学生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老师所讲授内容上。
4. 缺少有效反馈机制:很多时候,老师只注重知识点而忽视了对学生理解情况进行及时评估和反馈。
缺少有效的反馈机制会使学生难以发现自身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针对高效课堂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对策来提高教学效果。
1. 推行个性化教学: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适时调整课程内容、教学计划和评价方式。
举办小组合作活动和个别辅导,为学生提供更贴近其实际能力水平的教育资源。
2. 多元化教学方法:引入互动教学、讨论式授课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通过使用多媒体技术、实践活动等手段,使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3. 增强学生注意力集中:在授课过程中,老师可以采用音视频配合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设计情境式教学活动,培养他们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专注于课堂内容。
4. 引入及时有效的反馈机制:老师可以通过提问、小测验、实时调查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根据反馈结果进行针对性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理解错误和思考偏差,并鼓励他们积极自主地参与讨论和分析。
5. 发挥家庭和社会支持作用:通过与家长和社区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使教育工作者、家长和社会各方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计划怎么写
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及整改计划问题描述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以下罗列了一些常见的课堂教学存在问题:1.缺乏互动: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往往是被动接受知识的,缺乏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交流。
2.抽象概念难以理解:部分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往往难以让学生真正理解和应用。
3.学习内容单一和枯燥: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缺乏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材,使得学习变得单一和枯燥。
4.知识脱离实际:部分教材和教学内容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实际需求,导致学生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
整改计划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制定以下一系列整改计划,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1. 推行互动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师生互动和同学间互动的教学模式。
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具体的方法来推行互动式教学,比如:•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主动参与到讨论中,分享自己的想法和答案,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某种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课堂游戏: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课堂游戏,增加学习的乐趣和参与度。
2. 通过实例化教学,让抽象概念可视化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实例化教学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具体做法包括:•案例分析:选取一些真实的案例,将抽象概念与实际情景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思考。
•模拟实验: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动手操作并验证理论知识,从而加深对抽象概念的理解。
3. 引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教材为了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多样性,我们可以引入一些新的学习方式和教材。
以下是一些建议:•多媒体资源: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像、音频和视频,从不同的角度呈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互联网资源: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拓宽学习的范围和视野。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方案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方案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教育界普遍关注和探索的方向。
本文将从探索背景、模式特点、实施方法等角度,介绍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方案。
一、探索背景近年来,教育界普遍认识到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如教师主导、学生被动等,在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因此,探索一种适合时代发展需求、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迫切的需求。
二、模式特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学生主导: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主动思考、互动探究。
教师充当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2. 实践导向:强调课堂知识的实践应用,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实践环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3. 多元评价: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包括知识、能力、态度等多个方面。
通过多元评价,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学生成长指导。
三、实施方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 教师角色转变: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方式,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需要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
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演讲、讨论与辩论等活动形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3. 课堂实践应用:通过实践环节,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教师可以设计实验、观察、调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实践、体验知识的应用,从而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4. 多元评价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小组项目、学习反思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通过多元评价,能够更好地发现学生的优势和劣势,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化指导。
四、案例分析以高中物理课堂为例,可以采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
高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探讨摘要:近两年全国各地都在进行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是现代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总体趋势,课堂不得不改。
但是好多地方和学校在构建高效课堂的时候或多或少都出现了一些问题。
现对发现的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高效课堂问题课堂模式高效课堂是指教育教学效率高或效果好的课堂,具体而言是指在有效课堂的基础上,完成教学任务和达成教学目标的效率较高,效果较好且取得教育教学的较大影响力和较高社会效益的课堂。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
但在从目前的初中生物高校课堂来看,所谓的”高效课堂”似乎并不“高效”,有时甚至是低效的。
现将发现的问题提出,并加以探讨。
教师对高效课堂的认识和理解不够。
虽然学校给教师给出了一些高效课堂的模式,也让教师参加了一些关于高效课堂的培训,但是这还远远不够。
因为我们所接触的培训大多是理论层面的,而要把这些理论知识应用到真正的教学实践中,还要经过反复的推敲和思考,因为我们学习的大多是外地的一些高效课堂模式和教学思想,由于每个地方、每个学校、每个科目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不一样,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别人的经验和模式拿来直接套用在我们的课堂中,而是在用之前要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和科目特点进行“再加工”。
就拿初中生物课来说,生物知识有许多是需要学生查资料、搞调查才可以真正了解和掌握的,像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学校,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上网获取资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
而在一些小地方尤其是在农村,如果让学生查资料,学生除了课本和有限的课外书以外,就没有别的途径了,只能等着教师讲,如果上课时教师让学生交流,学生又拿什么讨论交流呢?所以我们应该深化教师对高校课堂的认识和理解。
这就要求教育部门多给教师提供学习的机会,教师平时也要多深入学习高效课堂建设的知识,多思考,多摸索,多总结。
同时为比较落后的地区和学校尽可能多地提供教学资源,解决学生查资料难的问题。
学生不能很快适应高校课堂的模式。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通用4篇)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通用4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总结(篇1)在教育领域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教育者追求的目标。
它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并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
本文将总结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探讨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可能存在的问题。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要素1. 明确的教学目标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要素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在课前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课程的学习重点和难点。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2. 激活课前知识激活课前知识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又一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讨论或小测验等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先前的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3.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及时反馈与调整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以便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教师应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5. 课堂氛围与师生关系良好的课堂氛围和师生关系是高效课堂教学的基础。
教师应尊重学生,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成功的案例:在数学课上,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在互相讨论中解决数学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在英语课上,教师利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练习英语口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在科学课上,教师采用探究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索科学现象,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可能存在的问题尽管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些教师过于追求教学形式的花样,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高效课堂的建设及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
高效课堂的建设及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及困难作者:莫让果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8年第08期摘要: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阻碍人才的培养。
这两年全国铺开的是高效课堂,中央教科所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核心概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先学后教”也好,“先学后导”也好,它的目的都是以学定教,明确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最终在有限的40分钟内取得更多的学习成果,这就是高效课堂的意义所在。
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及困难。
关键词:高效课堂;建设中;问题及困难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竞争的加剧,传统教育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阻碍人才的培养。
这两年全国铺开的是高效课堂,中央教科所提出了高效课堂的核心概念“先学后导,问题评价。
”“先学后教”也好,“先学后导”也好,它的目的都是以学定教,明确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合作和探究中获得愉悦的学习体验,最终在有限的40分钟内取得更多的学习成果,这就是高效课堂的意义所在。
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问题及困难。
怀揣着破解当前课堂教学诸多难题的迫切心情,荔波县也迈出了向课改明星——杜郎口学习的艰难步伐。
我县中小学全面实施高效课堂。
经过一学期的高效课堂实践,我们既有实践的激情与喜悦,更有“蹒跚学步”中的矛盾与困惑。
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是帮扶与培优的矛盾。
高效课堂的教学,要求教师出示学习目标后放手让学生自学、互学、群学,教师只做点评和指导,这种教学模式,真正落实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把课堂学习的自主权交给了学生。
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突出学生互学、群学,特别强调学生之间的相互帮扶作用。
这就要求一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必须花费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来帮扶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高效课堂中存在的问题高效课堂对于学习成效和学生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们也必须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学习效果的下降和学生参与度的减少。
1. 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教师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积极参与的机会。
这种模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导致效果不佳。
2. 缺乏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具有独特的学习风格和需求,但传统教学往往无法满足这些个性化的需求。
教师可能无法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优势和困难,并根据其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
3. 缺乏互动和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交活动,而高效课堂往往缺乏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学生在被动听讲的过程中,难以分享和交流自己的观点,这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发展和学习效果。
4. 缺乏实践与应用:高效课堂应该强调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但现实中教师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时间和资源来支持学生进行实践活动。
这导致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限。
二、解决高效课堂存在问题的对策为了提高高效课堂的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以下是一些对策和建议:1. 推行多元化教学方法:教师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和项目学习等。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并提供多种途径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2. 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或调整学习策略。
这种反馈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
通过及时反馈,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增强学习动力。
3. 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教师应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参与讨论、提问和分享。
可以采用游戏化的方法、技术支持或其他激励措施来增加互动性和参与度。
4. 强调实践与应用:教师可以积极寻求实践和应用的机会,例如实地考察、实验室实践或社会实践。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问题联系起来,提高他们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高效课堂小组模式的弊端及其解决对策
高效课堂小组模式的弊端及其解决对策作者:史传龙徐竹青来源:《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7年第02期摘要: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大力提倡,其采用小组合作模式进行授课提高了课堂效果。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过分拘泥于小组形式,产生了种种弊端。
自主学习意识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能够使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
因此,本文旨在用自主学习意识来解决高效课堂的弊端。
关键词:高效课堂小组合作自主学习1998年,山东杜郎口中学开始了基于导学案的教学增效改革,标志着高效课堂作为一种新的课堂形式风靡全国。
王鉴认为高效课堂是课堂教学所追求的理想选择,是教师“为学而教”、学生合作学习、教学内容有效组织的课堂模式[1]。
游宇指出高效课堂就是指教育教学效率或效果有相当高的目标达成的课堂[2]。
所谓高效,无疑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
然而,目前许多学校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拘泥于形式化,没有真正体现高效课堂以学生为中心、以快乐为根本、以高效为目的的特征。
一、高效课堂小组模式的弊端高效课堂体现了自主学习的理念,但是大多数中学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
例如,高效课堂的小组形式,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固然好,体现了合作学习和交流学习,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
然而许多中学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拘泥于小组形式,把课桌拼起来,小组成员围坐在周围,以这样的形式来上课。
有学者认为,学习小组是构建高效课堂的载体[3]。
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可以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
刘金霞提出,小组合作学习要有价值,把班级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组织教学,并不等于把“小组合作学习”落实到实处了[4]。
然而许多学校简单地认为只要是让学生分组而坐进行授课就是高效课堂,这种非要用课桌拼凑法来实现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不免有些形式化,没有触及到高效的根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一)备课中的问题1.教师不是每节课都“备”的,一周只备一节;2.不是人人都备课的,有的人可以连一节都不备;3.备课实行轮流制,新教师、老教师,水平高的、水平低的,工作负责的、不一定负责的都要轮流;4.重在打造“导学案”,一个好的“导学案”就等于教学的高质量;所有“导学案”循环使用。
有的学校的备课是由个别教师以“教学案”的形式来完成,因而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由个别教师轮流编写的“导学案”不一定能够保证质量。
因为教师的水平有差异,缺少教学经验的教师有时竭尽全力拿出来的“导学案”也许目标、重点定位不当,内容深浅把握不准,问题设计缺少逻辑性、层次感……有的教师教学水平高,经验也丰富,但是由于责任心、事业心不强,会草草完成交差。
有的教师水平高,责任心也强,但是由于“忙”,也有可能应付了事。
一旦用这样的“导学案”实施教学,师生会集体“受害”。
当然兖州一中也有“集体备课”,通过汇聚集体智慧来提高“导学案”的质量,弥补可能存在的不足。
但是,全组备课的教师只有1-2个,其他人都没有备课。
在“集体备课”时,没有备课的老师对教材不熟悉,对目标、重点、内容、方法都没有内化、思考,他们能够提得出意见吗?也许有经验的老教师凭老经验可以说几句,但也不过是空话、套话、“普通话”,说了等于没说。
多数教师因为他们没有备课,所有没有发言权,只能闷声不响,全盘接受。
因为没备课的教师基础是“0”,所以别人备的课哪怕水平再低,再低效,他们也只能说一个字:“好”。
也许有人说,教师为了上课,肯定会自觉钻研的。
恐怕不一定。
因为人都是有惰性的,在不备课已经“合法化”的前提下,会有多少人自觉备课?教师自己没有备课,没有思考,连一道习题都没有做,就拿着别人编写的“导学案”上课,怎么能履行自己的教学责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教师恐怕只能实行“大放羊”“大撒把”的教学,于是干脆把自己降格为“学习者”,把教师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统统盲目随意地交给学生,并美其名曰“在教中学”。
学生是受教育者,他们对教学任务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过程欠思考,教学方法未掌握,怎么能取代老师发挥引导路程、把握方向、激发兴趣、正确评判的作用呢?再说,再好的“教学案”也要适合自己班级的学情,也要根据任课老师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到教学中去,如果只要有了一个好的“教学案”就等于教学是高质量的话,那么教学工作就是天底下最容易的工作,全国的教师只要共同打造出一个好的“教学案”,甚至汇编出一个“教学案”集,优质课就批量产生了,天下有这样的美事吗?我认为,高质量的“一次备课”是“二次备课”、“集体备课”编写“导学案”的前提和基础,没有有效的“一次备课”,后面的所有环节都是假的、空的、低效甚至无效的。
(二)作业中的问题1.批改目的不明。
假如有人问:教师为什么要批改作业?可能有这样几种带有一定的片面性的回答:A.批改是教师的职责;B.批改是上面的要求;C.批改可以防止学生作业不认真;其实“批改”的本质是“学情调查”。
批改与学情调查的区别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A是站在教师本身的角度回答的,因而显得抽象性和表面化。
B是站在领导要求角度回答的,言下更有着一些被逼和无奈。
其回答共同性都是撇开了批改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不明白教师批改与学生成长的关系,教师在批改面前的态度是被动、消极、机械的,仅仅把它理解为一种职责、任务,因而会使批改缺少目标和动力,成为一个机械性的劳动任务。
C虽然表面上是站在批改对学生的作用角度回答的,但是带有严重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其片面性表现在弱化了批改的作用,把批改的作用认定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以作业的完成的数量掩盖了作业本身的质量、数量、完成时间等因素对学生作业的影响,更无视学生通过作业所得到的提高。
2.重学轻练。
学的时间过长,而用于训练的作业主要在课内,量很少,时间很短,导致重学轻练。
重学轻练能否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值得怀疑。
学生“学”果然比较扎实,但是,从哲学上看“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兖州一中只有一个“反复”,即“认识到实践”,学生的“正确认识”能够完成吗?即使上课时完成了,也只是表面的、暂时的完成,因为“没有量的积累,就没有质的飞跃”,“例不十,法不立”。
3.要求宽松。
一是不要求人人完成,二是不要求全部完成。
“看起来很美”:满足了学生多层次的需求,不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背负过重的压力,着重于训练的有效性。
但是,其弊端也是十分明显的。
(1)削弱了学生与学习上的困难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见到困难就放弃,碰上“敌人”就“投降”,养成不完成任务的坏习惯。
(2)“对学”、“群学”形同虚设。
正因为中下等学生学习有困难,差生才热望优生解疑,优生才有机会施以援手。
如果允许有差别地完成学习任务,那么差生不练,优生不帮就变成理所应当。
(3)因为部分学生、部分题目没有做,展示时,没有解题体验的学生必然没有参与的热情,参与了也昏天黑地,浪费时间。
4.追求结果,放弃过程。
把批改简单地理解为让学生知道答题的结果。
有时索性采用发放答案的做法,使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愿意深入钻研,也不会另辟蹊径,多角度解题,创造性、求知欲受到压制。
用预设的结果,压缩了学生奋力登攀的时间和空间,为有惰性的学生“抄答案”提供了条件。
(三)批改中的问题1.缺少思考。
批改一般没有记录,缺少思考,作业反馈时一是凭自己批改时的粗浅印象传递一下答题情况,表扬几个印象比较深刻的学生,批评几个不太认真的学生,随后就进入“讲评”阶段。
由于批改时没有分清重点题、一般题,讲评时只好从头到尾,一题不拉地组织点评,使讲评重点不突出。
又由于没有记录犯有典型错误的学生名单,提问时往往盲目随意,有时会导致被提问的学生答案全部正确,或犯的是个别性错误而产生讲评低效现象。
更由于批改时没有深入思考,想当然地评析,使评析达不到揭示原因、规律、方法的深度。
2.机械呆板。
一个教学行为是否重要和必要的必须站在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否有利的角度去判断。
站不对角度,批改往往变成僵死的、无活力的教学行为。
例如不管作业量多少,批改难度如何,批改时间是否足够……强调“有发必收”、“有收必批”。
结果一是以大量的、机械性的批改时间,挤占了教师的备课、选题、编练习、个别辅导的时间,导致有的教师以“集体备课”、“二次备课”为名,拿着别人的编写的教案仓促上阵,上课时只能“灌输”结论,并穿插一些空话、废话、普通话。
有的教师编写练习时忽视“先做”和挑选,“捡到篮里就是菜”,让学生做了缺少典型性、数量多而收效低的“作业”,隐形浪费了学生的作业时间和教师的批改时间,上课的点评时间。
而且教师一天到晚,为这样的低效劳动而忙忙碌碌,甚至疲于奔命。
3.目标偏移。
批改的目的一是从总体上了解学生每道题的正确率,以寻找讲评的重点;二是寻找学生的错误类型,以便探究其错误的原因和避免错误的办法。
但是,在某些教师的操作中,批改的重点不是放在题目上,二是放在评点学生的学习态度上,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尽力完成”。
就学生的得益角度看,这样的批改只有思想教育的意义,没有学识与能力提高的意义,也就是说在“三维目标”中只落实了“情意目标”,其余两个目标都落空了,因此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批改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四)展示中的问题1.展示的内容缺少选择性。
“导学案”中的内容一般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多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少数不理解的,一部分是个别不理解的。
展示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只有把多数同学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方法值得总结的题目拿出来展示,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
假如老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自己无法选择,只好“由课代表临时指定各小组展示导学案的不同内容”,导致每道题都必须展示,一道也不敢不展示。
这样就出现了低效现象:只有个别学生错误的题,(甚至全班无误的题)也要展示,结果多数同学“陪绑”,浪费了时间。
2.展示代表的选择没有针对性。
参加展示的学生理应是代表了某题的某种错误类型的一个或几个学生,这种展示才对具有同类错误的学生具有教学作用。
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教师“两眼漆黑”,只好课上各小组组长指定代表进行课堂展示。
组长盲目指定的结果,就有可能会出现该生展示的内容100%的正确,做错的学生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也有可能全班只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做错该题,让参与展示的多数学生浪费时间。
也有的展示是只请差生,这样做,没有学习困难的“优生”受害最深,长此以往会出现“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再说,展示代表固定请差生,有可能导致其它学生不认真完成“导学案”。
3.展示的重点内容不突出。
展示时应该采用“要题入手展示法”,将最重要的题最先展示处理,以确保展示的充分性。
有的教师展示不分主次,按照顺序展示,平均分配展示时间,有可能导致次要题化时太多,而重要题没有足够的展示时间。
4.展示的方式单一性。
展示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如多媒体屏幕展示、学习小组内容交换习题展示、学习小组以讨论方式口头展示,师生之间以问答方式展示等。
应该说各有所长,可以灵活地在课堂上使用。
但是有的学校却把黑板展示作为唯一的展示方式,导致了低效。
比如,有多媒体设备的学校,只要把典型习题在投影仪上一放,不就清楚地展示了吗?有的题,只要学习小组内部相互一交换练习,就可以达到黑板展示的效果了,既快又效果不赖,何必不惜牺牲学生的休息时间,利用课间作展示准备呢?特别是内容较多,一次不能展示完毕,需要在课堂上第二次展示的时候,这样的展示会浪费多少时间?5.展示缺少深度。
由于展示由学生完成的,学生的水平决定了展示层次的肤浅,即使有了其它学生的帮助,恐怕也达不到揭示错误原因并总结解题思路、方法的深度,必须依靠老师启发、引导、解析。
假如教师将自己定位为“学习者”,又没有认真备课,学生的解题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就一定不能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其得益和提高岂能得到保证?(五)归纳中的问题一是缺乏“归纳”的意识。
在基础年级的新课教学中,有的老师课文教了一篇又一篇,模块教了一块又一块,专题教了一个又一个,由于没有“归纳”,学生不知道专题、板块、课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诸多文本在头脑里留下的是模糊的知识,凌乱的方法、残破的观点……因而何谈形成运用、创新能力?在解题能力指导时,老师只满足于回答“答案是什么?”“为什么是这个答案?”而不去深究错误的原因和满分的方法,何谈形成学生的解题能力?二是使用“演绎法”。
有的教师也知道“归纳”的重要性,知道不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一味追求结论及其原因,属于低效或无效教育。
但是他们采用的方法却是与“归纳法”相对的“演绎法”,即先把规律、方法以口授、板演、印发资料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往往造成学科理论与学生学习实际的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