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三甲标准——康复科
3.有对患者病情及所能承受能力确认规定与流程。
4.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了解康复治疗计划/方案、患者的预期目标,并参与康复治疗。
5.相关工作人员知晓康复治疗计划并落实措施。
【B】符合“C”,并
1.科室对落实情况自查、评估、分析、反馈、整改。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1)每一个患者都进行定期系统的效果评定。
(2)通过病例讨论进行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价。
(3)其他科住院患者应由康复医师与临床医师共同进行评价,记录讨论内容。
(4)有无效中止康复训练的程序。
2.相关人员知晓效果评定的标准与程序并落实.
【B】符合“C",并
1.科室对落实情况自查、评估、分析、反馈、整改。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有整改。
3.相关人员均熟知上述内容,并能遵循。
【B】符合“C”,并
1.科室对落实情况自查、评估、分析、反馈、整改。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有整改。
【A】符合“B”,并
康复相关的医疗文书书写符合要求,康复质量有持续改进.
4.12.3.3
对康复治疗训练过程有记载。
【C】
1.3.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4.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共同落实。
【B】符合“C”,并
1.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
患者康复效果明显。
4.12.1.2
住院患者康复治疗。
【C】
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一. 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应当符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能开展康复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
(一). 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有康复诊疗指南/规范。
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开展了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C1.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2.制定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
3.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4.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5.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授权委托人共同落实。
B.符合C,并1.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满足临床患者康复的需要。
(二).住院患者康复治疗:C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2.住院患者的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与主管医生共同商定治疗计划/方案。
3.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专业人员实施。
B.符合C,并1.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临床科室,与科室建立协作的工作模式,为需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1.满足住院患者的康复需要。
2.康复治疗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合格率100%。
二.康复治疗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实行康复评定,并给予规范的治疗、指导。
(一). 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C.1.有医院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和康复医疗专业设备,由康复医学科归口统一管理的规定。
康复训练流程
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版)》、《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为依据;为保证康复训练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保障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效果,制度规范如下:1.康复医师接待门诊患者,确定患者门诊或住院治疗,以及由临床各科转来的患者。
2.临观察、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功能和能力评定,拟定康复治疗计划,康复医师或护士填写康复治疗技术单。
3.康复治疗技术单必须填写患者姓名、科室、疾病诊断(治疗部位)、治疗项目、患者首次治疗日期,住院患者必须注明住院号。
康复医师或护士完整填写患者需要治疗项目,并告知患者治疗地点。
4.患者和家属持治疗记录单到各治疗室治疗,治疗师(士)接到治疗记录单后,对患者身份和疾病诊断、治疗部位进行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治疗,并由治疗师(士)签名或做记号。
5.每日治疗记录单必须返回到医护办公室,康复治疗师根据记录单作为对患者再次评定和修正康复治疗计划的根据之一,并且在病历中记录。
康复科病员主要来源于临床其他科室↓康复医学科会诊并转入本科室↓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及有关专科的会诊↓由康复医师及及时对患者进行功能和能力评定↓据此与家属沟通制定康复治疗计划,实施康复计划↓治疗中期再次的康复评定(中期评定)↓期间取消无效康复添加有效康复及计划的修订↓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治疗后期的康复评定和结局评定(后期评定)↓出院后的安排(可继续门诊治疗或社区康复治疗)康复因意外紧急处理流程康复患者出现不适↓治疗师对病情进行初步判断↓通知康复医师↓治疗师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体位摆放,减少搬动患者↓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检查及评估↓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抢救或对症处理↓主管医师了解病情与家属谈话↓科主任组织科内事故讨论会,对意外进行调查及处理意外发生↙↘监测生命体征通知主管医生↓开静脉通道进行紧急处理↓请相关科室会诊↓转入相关科室治疗。
康复治疗工作制度诊疗规范与操作规程
康复治疗工作制度诊疗规范与操作规程一、概述康复治疗工作制度诊疗规范与操作规程是为了规范康复治疗工作中的诊疗流程、提高治疗效果而制定的文件。
该规程包含了康复治疗的诊断、治疗和评估等方面的要求,旨在通过统一的操作规程和规范的诊疗流程,确保康复治疗工作的质量和安全。
二、诊疗规范2.1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病情和医生的诊断,确定康复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诊断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临床表现,通过观察、问诊和检查等手段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相关的证据和指南,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采取个体化的诊断标准,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2.2 治疗方法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包括康复训练、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
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依据医疗机构的康复科室的特点和专业性,选择适合的康复治疗方法。
•按照治疗计划和操作规程,进行规范的治疗操作,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效果。
•针对不同的疾病和病情,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反馈和进展进行调整。
2.3 康复评估康复评估是对康复治疗效果的定量和定性评价,旨在评估治疗的效果并进行适当的调整。
在评估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制定评估计划,依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治疗方法和方案。
•使用科学、标准的评估工具,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估。
•定期进行评估,跟踪和记录患者的康复过程和效果。
•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康复建议和指导。
三、操作规程3.1 工作流程康复治疗工作的操作流程包括患者登记、初诊评估、制定治疗方案、实施治疗、定期评估和康复建议等步骤。
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患者登记:对患者进行登记,包括个人信息、病史和既往治疗情况等,确保患者信息的完整和准确性。
•初诊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综合评估,确定康复治疗的目标和计划。
•制定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明确治疗的方法、频次和持续时间等要求。
康复治疗常用康复评定方法
康复治疗常用康复评定方法一、身体形态评定(一)姿势(二)身高与体重(三)肢体长度和围度二'关节活动范围评定(一)四肢关节(二)脊柱关节三、肌力评定(一)徒手肌力评定(二)等速肌力评定(三)其他器械肌力评定(四)肌肉耐力评定四'肌张力评定(一)手法评定(二)仪器评定五、平衡与协调能力评定(一)平衡能力评定(二)协调能力评定六'步行功能评定(一)步行能力(二)步态分析七、感觉评定(一)浅感觉(二)深感觉(三)复合感觉八'疼痛评定(一)压力测痛法(二)视觉模拟评分法(三)疼痛问卷表法九'心肺功能评定(一)心功能评定(二)肺功能评定十、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一)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二)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十一、生活质量评定(一)访谈法(二)自我报告法(三)观察法(四)标准化量表评定法(五)症状定式检查法十二'语言功能评定(一)失语症评定(二)构音障碍评定(三)听力障碍评定(四)嗓音障碍评定(五)口吃评定十三、吞咽功能评定(一)筛查(二)临床吞咽评估(三)摄食吞咽过程评定十四、儿童康复评定(一)儿童发育评定(二)身体结构与身体功能评定(三)活动与参与能力评定十五、精神心理功能评定(一)智力与记忆评定(二)情绪问题评定(三)人格问题评定(四)行为问题评定十六'高级脑功能评定(一)认知功能评定(二)知觉功能评定。
(完整版)康复训练指南及规范
(完整版)康复训练指南及规范康复训练是一种针对身体损伤或疾病进行康复和恢复的方法。
它帮助个体恢复功能、减轻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档提供了关于康复训练的指南和规范,旨在帮助康复专业人士和患者。
康复训练的目标康复训练的目标是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和自主生活能力的提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康复训练目标:1. 恢复力量和灵活性2. 改善平衡和协调能力3. 提高日常生活技能4. 缓解疼痛和不适5. 增强心肺功能6. 改善认知功能7. 增加独立性和生活质量康复训练的步骤康复训练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方法来确保患者的全面康复。
以下是一个康复训练的步骤示例:1. 评估:康复专业人士通过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康复目标和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 训练计划: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训练计划。
训练计划应包括合适的康复锻炼和活动。
3. 监督和指导:康复专业人士应定期监督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并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建议。
4. 评估进展:定期评估患者的康复进展,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优化。
5. 持续支持:康复训练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康复专业人士应提供长期支持和指导,以确保患者的康复结果持久和稳定。
康复训练的规范以下是一些康复训练的规范和最佳实践:1. 个性化:康复训练应根据患者的个体需求和情况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和实施。
2. 安全性:确保康复训练环境安全,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
3. 渐进性:康复训练应以逐渐增加难度和强度的方式进行,以促进患者的适应能力和持久性。
4. 多样性:康复训练应包括不同类型和形式的锻炼和活动,以促进全面的康复。
5. 持久性:康复训练需要持续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患者和康复专业人士应共同努力以实现良好的康复效果。
以上是关于康复训练的指南和规范。
希望本文档对康复专业人士和患者有所帮助,促进康复训练的质量和效果。
脑梗死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脑梗死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脑梗死(ICD-10:I63.900)(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临床诊疗指南-神经病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1)意识障碍(2)运动功能障碍(3)感觉功能障碍(4)言语功能障碍(5)吞咽功能障碍(6)认知功能障碍(7)精神、情感、心理障碍(8)膀胱及直肠功能障碍(9)日常生活功能障碍(10)脑神经麻痹2.影像学检查:CT、MRI发现的相应脑病病变(三)康复评定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一般情况。
包括生命体征,睡眠和大小便等基本情况,注意评定患者的意识状态。
了解患者总体治疗情况。
2.康复专科评定。
分别于入院后1~3天进行初期康复评定,入院后10~14天进行中期康复评定,出院前进行末期康复评定,评定具体内容如下:(1)意识障碍的评定(2)运动功能的评定(3)感觉功能的评定(4)言语功能的评定(5)吞咽功能的评定(6)认知功能的评定(7)精神、情感、心理状态的评定(8)膀胱及直肠功能的评定(9)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定(四)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常规治疗。
2.康复治疗。
(1)体位摆放与处理(2)意识障碍处理(3)运动治疗(4)作业治疗(5)物理因子治疗(6)认知功能训练(7)言语治疗(8)吞咽治疗(9)矫形器具及其他辅助器具装配与训练(10)心理行为治疗(11)中医治疗(12)痉挛处理3.常见并发症的处理(1)感染的治疗(2)深静脉血栓的治疗(3)压疮的治疗(4)异位骨化的治疗(5)其他:如骨质疏松、关节挛缩等。
(五)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21-28天。
入院、出院健康训练流程与重点
入院、出院健康训练流程与重点一、入院健康训练流程与重点1.1 入院手续- 病情评估: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将对其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包括病史采集、体检等,以确保制定出适合患者的健康训练计划。
- 病房安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为其安排合适的病房。
- 入院须知: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医院规章制度、病房管理要求及入院后的注意事项。
1.2 健康训练计划制定- 个性化训练方案: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健康训练方案。
- 康复训练: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物理治疗、康复护理等,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 心理疏导: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帮助其建立信心,更好地配合治疗。
1.3 入院期间注意事项- 遵循医嘱: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按量服药,配合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
- 保持病房秩序:遵守病房管理制度,保持病房整洁,良好的休息环境。
- 积极参与训练: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服从管理,遵守纪律。
二、出院健康训练流程与重点2.1 出院评估- 病情稳定:患者在出院前,医护人员会对其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确保病情稳定,具备出院条件。
- 训练成果验收:对患者在住院期间接受的康复训练进行成果验收,评估其生活自理能力、体能等方面的改善情况。
2.2 出院手续- 费用结算:患者或家属需结清住院期间的相关费用。
- 开具出院证明:医生为患者开具出院证明,注明出院原因、出院时间等。
- 健康教育: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包括服药指导、复查时间等。
2.3 出院后健康训练- 居家训练:患者在出院后,需按照医院制定的训练方案进行居家训练,以巩固疗效,促进康复。
-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评估康复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 紧急处理:在出院后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并与主治医生保持联系。
结语入院和出院健康训练流程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患者及家属需认真遵循医护人员的规定和要求,积极配合治疗,以取得最佳的康复效果。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二级综合医院康复评审标准实施细则》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一、康复医学科的设置应当符合«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能开展康复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
(一).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有康复诊疗指南/规范。
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开展了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c1.按照卫生部«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和管理指南»和«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要求设置康复医学科。
2.制定以疾病、损伤的急性期临床康复为重点的康复指南/规范。
3.康复医师对每个康复患者有明确诊断与功能评估并制定康复治疗计划。
4.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5.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授权委托人共同落实。
b.符合c,并1.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满足临床患者康复的需要。
(二).住院患者康复治疗:c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2.住院患者的康复治疗由康复医师会诊,根据患者的病情与与主管医生共同商定治疗计划/方案。
3.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专业人员实施。
b.符合c,并1.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临床科室,与科室建立协作的工作模式,为需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
2.职能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1.满足住院患者的康复需要。
2.康复治疗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合格率100%。
二、康复治疗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实行康复评定,并给予规范的治疗、指导。
(一).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质。
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
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篇一: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基本标准》及儿童康复科管理制度为依据,为保证康复训练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保障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效果,制度规范如下:1.康复医师接待门诊患者及由临床各科转来的患者,确定患者门诊或住院治疗。
2.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功能和能力评定,拟定康复计划,康复医师填写康复治疗申请单。
3.康复治疗申请单必须写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疾病诊断、治疗项目、患者首次治疗日期,住院患者必须注明住院号。
康复医师完整填写患者需要治疗项目,由护士长告知患者治疗地点。
4.患者或家属持治疗申请单到各治疗室治疗,治疗师(士)接到治疗记录单后,对患者身份和疾病诊断、治疗部位进行仔细核对,确认无误后安排患者进行治疗,并由治疗师(士)签名或做记号。
5.康复治疗申请单作为康复医师对患者进行再次评定和修正康复计划的依据之一,并且在病历(转载于: 小龙文档网: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中记录。
巨鹿县医院12篇二: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的记录规范康复治疗训练过程中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以《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卫医政发【2011】31号、《常用康复治疗技术操作规范(2012版)》、《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康复医学科管理制度为依据;为保证康复训练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保障患者的康复质量和效果,制度规范如下:1.康复医师接待门诊患者,确定患者门诊或住院治疗,以及由临床各科转来的患者。
2.临床观察、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对患者进行功能和能力评定,拟定康复计划,康复医师或护士填写康复治疗记录单。
3.康复治疗记录单必须写明患者姓名、科室、疾病诊断(治疗部位)、治疗项目、患者首次治疗日期,住院患者必须注明住院号。
康复科考核评价标准
评价指标
评价要点
评价方法
分值
一、科室管理
1、依法执业
1、无资质人员医疗材料上级医师审核签名.2、不允许跨科收治非本专业患者
无审核签名扣0。5分,代签名扣1分,跨科收治非本专业患者扣0。5分。
住院患者康复
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2、有康复相关的医疗文书书写要求与质控标准。
3、有康复意外紧急处理预案与流程.
4、相关人员知晓.
康复治疗训练过程有记录
1、有康复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
2、有综合应用作业疗法、物理治疗法、语言治疗发等规定与流程
3、有康复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价的制度与流程.
4、落实上述诊疗标准与规范,康复治疗情况在病历中记录。
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知情同意,主动参与康复治疗
1、康复医师、治疗师向患者及家属、授权委托人说明康复治疗计划/方案,包括各种程序的内言与训练目的、方向性、期间、预后预测禁言等。
1、有患者的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等项目的评定措施。
2、有康复诊疗活动评价指标.
3、有效落实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
质量指标
1、康复治疗有效率≥90%.
2、年技术差错率≤1%。
3、病历与治疗记录完成率≥90%。
4、住院患者康复功能评定率>98%。
5、设备完好率>90%。
2、有对患者病情及所能承受能力确认规定与流程
有定期的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标准与程序
1、有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效果评定的标准与程序
(1)每一位患者都进行定期系统的效果评定。
(2)通过病例讨论进行康复训练效果的评价
(3)相关人员知晓效果评定的标准与程序
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结果评定的完整规范与程序
定期康复治疗与训练结果评定的完整规范与程序1. 背景定期康复治疗和训练是帮助患者康复的重要手段,以提高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
为了确保康复治疗和训练的效果能够正确评估和跟踪,制定一份完整规范和程序是必要的。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制定定期康复治疗和训练结果评定的完整规范和程序,以确保评定的标准一致、客观准确,并为患者提供定期反馈和参考。
3. 规范与程序3.1 治疗和训练计划制定在康复治疗和训练开始前,康复师应与患者进行详细的评估,包括疾病状况、功能障碍和患者期望等。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治疗和训练计划,并向患者解释计划的目标和预期效果。
3.2 康复治疗和训练过程按照制定的治疗和训练计划,进行定期的康复治疗和训练。
治疗和训练过程应记录相关数据,例如患者每次治疗和训练的时间、内容和反应等。
3.3 评估工具和指标选择根据治疗和训练的目标,选择适当的评估工具和指标来评定患者的康复效果。
评估工具和指标应具备科学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并能客观地反映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
3.4 评定结果记录与分析根据治疗和训练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和评估结果,记录患者的康复治疗和训练结果。
评定结果应包括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功能变化、达到的目标和存在的改善空间等。
对评定结果进行分析,以便为患者提供进一步的改进和建议。
3.5 反馈和参考将评定结果与患者分享,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反馈和参考。
反馈应以易于理解的语言呈现,并充分考虑患者的情况和需求。
患者可以根据评定结果和反馈做出调整,并与康复师一起制定下一阶段的治疗和训练计划。
4. 总结本文档制定了定期康复治疗和训练结果评定的完整规范和程序。
通过遵循这一规范和程序,可以确保评定的标准一致、客观准确,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康复治疗和训练参考。
康复治疗管理与持续改进评审标准
3.康复治疗计划由相关人员落实
【B】符合“C”,并
1.选派康复医师和治疗师深入临床科室,与科室建立协作的工作模式,为须康复治疗的患者,提供早期、专业的康复医疗服务。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
康复治疗记录真实、准确、完整,病历记录合格率100%。
MQI.11.3功能康复的过程与训练的效果有记录,康复治疗训练的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
MQI.11.3.1
康复治疗训练人员具备相应的资质。
【C】
1.有医院康复医学专业人员和康复医疗专业设备,由康复医学科归口统一管理的规定。
2.有由具备康复资质的治疗师、护理人员及其他技术人员实施康复治疗和训练的规定并执行。
【C】
1.有患者的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等项目评价。
2.有加强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的制度和措施。
3.有康复医学科诊疗活动评价指标。
4.有效落实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的具体措施。
【B】符合“C”,并
科室按照评价指标定期对康复治疗训练效果、舒适程度、愿望与意见、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进行评价、分析、有整改。
3.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
4.康复治疗计划由康复医师、治疗师、护士、病人及家属共同落实。
【B】符合“C”,并
1.科室对康复计划落实情况有自查、评价,有改进措施。
2.主管部门进行检查、反馈,对存在的问题督促整改。
【A】符合“B”,并
患者康复效果明显。
MQI.11.1.2
住院患者康复治疗
【C】
1.有住院患者康复治疗的相关规定。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一、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
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5、康复效果的评定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二)康复治疗规范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康复训练得诊断标准与流程一、医疗康复规范(一)功能评价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得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与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评价项目如下:1、躯体功能评价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2、精神心理评价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首先进行失语症与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与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5、康复效果得评定疗效得结果判定就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二)康复治疗规范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得主动参与及其家属得配合,并与日常生活与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1)运动治疗: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得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得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得平衡训练与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得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康复考核流程
康复考核流程【中英文版】Title:康复Assessment Process康复评估流程The康复assessment process is a structured evaluation of a patient"s physical, func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status.It is an essential component of patient care and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康复评估是对患者身体、功能和心理状态的结构性评估。
它是患者护理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包括几个关键步骤。
First, the patient"s medical history is reviewed to understand their past and current health status, including any previous injuries or conditions that may impact their rehabilitation.首先,回顾患者的病史,以了解他们的过去和当前健康状况,包括可能影响他们康复的任何先前伤害或疾病。
接着,a comprehensive physical examination i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patient"s strength, flexibility, balance, coordination, and overall movement capabilities.接着,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肌力、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和整体运动能力。
Additionally,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s may b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patient"s mental health, including their mood, motivation, and coping strategies.此外,可能进行心理评估,以评估患者的心理健康,包括他们的情绪、动机和应对策略。
康复医学科质量检查评分规范标准
,.痊愈医学科质量检查标准检查部门:时间:质量标准评估方法问题反应1、成立医疗质量与管理小组,有工作制度、计划、总结、每个月 1. 查质量与管理小组资料,有无记录。
活动 1 次,有明确的质量与安全指标,按期进行统计与剖析(每个月有完好的记录,每季度有剖析);有可以显示连续改良成效的记录。
2、每个月一次医疗质量自查(医疗质量、医疗制度、医疗安全、查察有无医疗质量改良记录,有效率及评痊愈有效率≥ 90%、痊愈功能评定率 >98%、年技术差错率≤1%、定率。
病历和诊断记录书写合格率≥90%、均匀住院日≤ 30 天等);对存在的问题有改良举措和建议。
3、检查资料保存完满,疑难危大病例议论本,死亡病例议论本,有无上述记录本,记录能否不实时。
医生、治疗师交接班本等,记录完满齐备。
4、与痊愈医师交流后拟订每个患者的痊愈治疗计划,并按期进有无痊愈治疗计划,有无按期评定。
行成效评定。
患者及家眷知情赞同,主动参加痊愈治疗。
5、有痊愈诊断指南 / 规范,并严格履行。
有无痊愈诊断指南、规范,有无记录。
6、展开初期临床有关科室痊愈治疗,有临床医师约定治疗方案有无有关科室会诊记录,痊愈病人评定单的交流记录。
有无交流内容。
7、严格依据医疗文件书写要乞降质控标准书写病历,病历和诊现场抽查病历。
疗记录书写合格率≥ 90。
8、科室业务学习记录本、医疗不良事件记录本、医疗质量医疗查察记录本,有无漏记或记录不实时。
安全检查记录本记录实时,成立紧急值报告制度,实时办理,有有关记录。
9、有痊愈治疗训练过程的记录规范、诊断标准与流程,能落实有无标准与流程,有无记录或记录不全。
并有自查记录,病历记录完好率100%。
10、有按期的痊愈治疗与训练成效评定标准与程序。
有无标准与程序,有无记录或记录不全。
11、有痊愈不测的紧迫办理方案,有关人员熟习方案,预防二有无应急方案及培训记录。
次残疾。
,.12、有患者的痊愈治疗训练成效、舒坦程度、梦想与建议等项查项目评论、医疗安全管理制度、举措及目评论;有增强住院患者医疗安全管理的制度和举措;有痊愈预防并发症、预防二次残疾的详细举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训练的诊断标准与流程
一、医疗康复规范
(一)功能评价
入院后5天内进行初期评价,住院期间根据功能变化情况可进行一次或多次中期评价,出院前进行末期评价。
脑卒中的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运动功能障碍、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情绪障碍、言语和语言障碍、吞咽障碍、排泄障碍及心肺功能障碍等。
评价项目如下:
1、躯体功能评价
Brunnstrom评价、Fugl-Meyer评价(FMA)、肌痉挛评价、关节活动度(ROM)评价、感觉评价、平衡功能评价、协调评价、肢体形态评价、上肢功能评价、日常生活活动(ADL)评价、疼痛评价、肌力评价、辅助器具适配性评价,可步行者需进行步态分析。
2、精神心理评价
存在相关问题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价(可先用认知筛查、成套认知评价表、知觉障碍筛查表进行评价,然后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失认症专项评价)、人格评价、情绪评价,存在行为障碍者进行专门行为障碍评价。
3、言语、吞咽功能评价
首先进行失语症和构音障碍筛查,对存在或可疑存在失语症或构音障碍者需进一步进行失语症标准检查和构音障碍检查,部分患者需进行吞咽障碍评价、肺活量检查。
4、社会心理及生活质量评价
5、康复效果的评定
疗效的结果判定是指末次评估与初次评估分值之差,标准如下:显效:分值差≥8;有效:分值差在1~7分之间;无效:分值差为0。
(二)康复治疗规范
康复治疗注意循序渐进,要有脑卒中患者的主动参与及其家属的配合,并与日常生活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1、物理治疗
(1)运动治疗:
早期主要进行床上良肢位摆放、翻身训练、呼吸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被动活动、牵伸等)、坐位平衡训练、转移训练、血管舒缩训练等。
恢复期继续进行关节主、被动运动、牵伸训练、呼吸训练、体位变换训练等,并进行患侧肢体的运动控制训练,以及各种体位间的变换及转移训练,同时进行站立床治疗及坐、跪、站立位的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等。
后期在继续加强前期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患者运动控制能力、肌力、平衡功能等情况,循序渐进进行减重步行、辅助步行、独立步行及步态训练等。
(2)物理因子治疗:
选用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偏正光照射、中药熏药治疗、超声波治疗、超短波短波治疗、中频脉冲电治疗等。
2、作业治疗
(1)认知训练:对有认知障碍者根据认知评价结果进行定向、记忆、注意、思维、计算等训练,严重病例早期可进行多种感觉刺激和提供丰富的环境以提高认知功能,有条件的单位可使用电脑辅助认知训练。
(2)知觉障碍治疗:对存在知觉障碍者进行相应的失认症训练和(或)失用症训练,训练内容根据知觉评价结果可选择视扫描、颜色、图形、图象辨认、空间结构、位置关系训练等等,提供必要的辅助训练标识或器具,并结合实际生活和工作场景进行训练。
(3)日常生活活动(ADL)训练:早期可在床边进行平衡、进食、穿衣、转移、步行、入厕、洗澡、个人卫生等方面,实际生活环境中或尽量模拟真实生活环境进行训练。
(4)上肢功能训练:通过有选择的作业活动来提高运动控制能力、维持和改善上肢关节活动度(ROM)、降低肌张力、减轻疼痛、提高手灵活性和实用功能。
(5)功能训练指导:包括日常生活活动指导,辅助器具使用训练和指导,并对有需要的患者进行环境改造指导和环境适应训练。
3、语言治疗
对有构音障碍者进行构音训练、发音训练、交流能力训练等,对存在失语症的患者需进行听、说、读、写、计算、交流能力等内容的语言训练等,部分患者需进行摄食-吞咽训练,存在言语失用者进行针对性训练。
4中医康复治疗
(1)针刺治疗:采取分期治疗与辨证治疗相结合,取穴以阳经为主,阴经为辅。
(2)推拿治疗:一般在中风后两周开始推拿治疗,以益气血、通经络、调补肝肾为原则,选穴参照针刺穴位,手法施以滚法、按法、揉法、搓法、擦法等。
(3)其它治疗:电针、头皮针、艾灸、梅花针、穴位注射、穴位帖贴敷、穴位埋线、火罐、中药治疗等。
5、辅助技术
早期或严重病例需配置普通轮椅,大部分患者需配备踝足矫形器(AFO),部分患者步行时需借助四脚仗或手仗,部分患者需配置必要的生活自助具(如修饰自助具、进食自助具等)。
预防或治疗肩关节半脱位可使用肩托,部分患者需使用手功能位矫形器或抗痉挛矫形器。
(三)肩-手综合征( SHS)的康复治疗
用1~2mm的长线,从远端到近端,先拇指后他指,最后手掌手背到腕上
冷疗有止痛、解痉、消肿作用,9.4 ℃~11.1℃冷水浸泡患手30分钟,1次/日。
主动、被动运动应首先进行肩胛骨活动,在上肢上举的情况下进行三维的肩关节活动。
患侧上肢的被动运动。
交感神经阻滞。
类固醇制剂可口服或肩关节或腱鞘注射
(四)肩关节半脱位GHS)的预防及康复治疗
预防:一但出现半脱位多难于恢复,应早期保护预防。
早期患肢可安置轮
椅上的支撑台,或采取良好的放置姿势,也可用吊带。
治疗: 目的在于纠正肩胛骨位置,进而纠正关节盂位置,以恢复肩部的自然绞索机制
手法:纠正肩胛骨位置,使肩胛骨充分前屈、上抬、外展并向上旋转;刺激肩胛骨周围起稳定作用的肌肉活动或增加其肌张力,治疗者站在患者前方,向前抬起患肢然后用手掌沿患肢到手掌方向快速反复地加压,并要求患者保持掌心向前,不使肩后缩;用冰快速按摩有关肌肉,可刺激肌肉的活动,对三角肌及冈上肌功能性电刺激,肌电生物反馈治疗也有效;针灸、电针可能对肌张力提高有一定作用;在不损伤肩关节及周围组织的情况下,维持全关节无痛性被动活动;应避免牵拉损伤患肢,引起肩痛和半脱位,一定注意保护肩关节
(五)康复护理规范
1、康复护理评估
包括皮肤状况、压疮发生危险因素、意外伤害危险因素、二便功能及对伤病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
2、康复护理
(1)体位护理:良肢位摆放、体位变换、体位转移等。
(2)膀胱与肠道功能训练,二便管理。
(3)康复延伸治疗:根据康复治疗师的意见,监督和指导患者在病房进行关节活动度(ROM)、日常生活活动(ADL)、吞咽、语言交流等延续性训练。
(4)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预防继发性损伤的护理(如摔伤、烫伤等),各类感染的预防护理,防压疮护理,预防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及废用综合征的护理,脑室腹腔流管阻塞的防治护理及癫痫发作的救治与护理。
3、心理护理、家庭康复及社区康复护理指导
良肢位的摆放
a.患侧卧时,使患肩前伸,将患肩拉出,避免受压和后缩,肘关节伸直,前臂外旋,指关节伸展,患侧髋关节伸展,膝关节微屈,健腿屈曲向前置于体前支撑枕上。
该体位可以增加患侧感觉输入,牵拉整个偏瘫侧肢体,有助防治痉挛
b.健侧卧位是患者最舒适的体位,患肩前伸,肘、腕、指各关节伸展,放在胸前的枕上,上肢向头顶方上举约1000,患腿屈曲向前放在身体前面的另一支撑枕上,髋关节自然屈曲,足不要内翻;
c. 仰卧位
因受颈紧张反射和迷路反射的影响,异常反射活动较强,也容易引起骶尾部、足跟外侧或外踝部发生压疮,因此,脑卒中病人应以侧卧位为主。
必须采取仰卧位时,患臂应放在体旁的枕上,肩关节前伸,保持伸肘,腕背伸,手指伸展,患侧臀部和大腿下放置支撑枕,使骨盆前伸,防止患腿外旋,膝下可置一小枕,使膝关节微屈,足底避免接触任何支撑物,以免足底感受器受刺激,通过阳性支撑反射加重足下垂
应避免半卧位,因该体位的躯干屈曲和下肢伸直姿势直接强化了痉挛模式。
二、职业康复规范
(一)职业康复评价
常规进行功能性能力评估,轻、中度颅脑损伤需进行工伤职工职业调查、就业意愿评估、工作需求分析、主动用力一致性评估、工作模拟评估、现场工作分析评估等。
(二)职业康复
(1)职业咨询:通过测试、咨询、诊断、规划等方式,运用科学的测评工具,提供全面的信息、策略与方法,引导工伤职工客观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的发展潜能、职业兴趣、个人性格,调适自己的职业状态,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
(2)就业选配:轻度和部分中度颅脑损伤患者有就业倾向,可根据其残疾程度、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兴趣、学历、技能水平、工作经验等选配合适的工作。
(3)技能培训:轻度和部分中度颅脑损伤患者可根据其认知、躯体功能状况及兴趣爱好,选择参加电脑操作训练班、金工木工训练训练班、手工艺制作培
训班等。
(4)工作适应与调整:为了稳定保持某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指导工伤职工如何与雇主或同事进行有效沟通,根据个人性格特征调整个人与环境间的匹配程度。
适用于可以重回工作岗位的轻度和部分中地颅脑损伤患者。
(5)工作强化及模拟训练:以重返工作岗位为目标,应用真实的或模拟的工作任务进行训练,从而恢复躯体的、行为的和职业上的功能。
三、康复出院标准
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并符合以下条件:
1、已达到康复住院时限。
2、无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已控制。
3、已达到预期康复目标。
形近字
比一比,再组词:
入()木()生()
人()本()牛()
八()禾()土()
果()白()小()
里()自()少()
鱼()目()水()
云()手()左()
公()毛()右()
东()大()马()
车()天()鸟()
几()目()生()一()里()己()木()升()衣()力()
右()巾()小()
又()今()水()
木()山()田()日()木()
本()出()电()目()禾()
几()口()米()两()了()
风()回()来()雨()子()
开()小()牛()四()升()少()生()西()
目()毛()羊()月()自()手()半()用()
马()九()耳()大()鸟()力()儿()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