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范大学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地科)

合集下载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综合实习报告

综合野外实习报告题目:综合野外实习报告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一、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本概况1.1 实习时间4月9日至15日,共6天。

1.2 实习地点(路线)云南师范大学102.846740E 24.859530 N 1943m蒋家沟103.776220E 26.256868N 2038m路边某断层103.152212E 26.117033N 1122m达朵沟103.093845E 26.273682N 1347m格勒103.049597E 26.508510N 800m四川省宁南县102.872819E 26.983613N1447m金沙江河谷102.890447E26.961307N680m白雾村103.190000E26.480000N1924m白雾村垭口103.204000E26.489000N2309m亚洲第一土坝103.270422E26.344066N2224m大海草山103.271047E26.211443N3504m唐继尧故居103.297639E26.414630N2122m江西会馆103.295719E26.413837N2122m珠江源风景区103.950698E25.899164N2137m长湖风景区103.413062E24.712802N1892m石林火车站103.330299E24.862146N1795m1.3指导老师左俊辉老师、罗群老师、黄林培老师、黄永亮老师。

1.4 实习目的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实习的目的与意义大致有一下4点:(1)培养学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工作意识,了解自然地理野外工作的基本思路与途径,并初步掌握自然地理学野外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本文目录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理科学本科大学生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前言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s=subtitle>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理野外实习报告(2) | 返回目录一.实习目的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习,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习地区自然概况简介地点:xx省xx地区时间:xx年8月27日—xx年9月2日xx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xx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xx 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

xx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s=subtitle>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 | 返回目录前言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xx年5月13日至xx年5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xx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xx海底世界、xx 银滩、xx老街、xx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1、实习目的和意义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地理科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2篇

地理科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2篇

地理科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 (2)地理科学野外实习报告范文5000字 (2)精选2篇(一)地理科学野外实习报告1. 引言地理科学野外实习是地理学专业学生从课堂走向自然环境,亲身参与地理实地考察和研究的重要环节。

通过参与野外实习,学生可以直接感受和观察自然地理现象,深入了解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地理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报告将对我的地理科学野外实习进行总结和回顾,并反思自身的收获和不足之处。

2. 实习地点和时间本次野外实习地点为西藏拉萨和珠穆朗玛峰,实习时间为2022年6月。

3. 实习目的和内容本次野外实习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亲身参与地理实地考察和研究,掌握野外地理科学调查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地理学理论的应用能力。

实习内容包括珠穆朗玛峰地理环境调查、拉萨城市地理环境调查和西藏高原生态环境研究。

4. 珠穆朗玛峰地理环境调查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交界处。

在实地调查中,我们使用了GPS定位仪测量了珠峰的海拔高度和地理位置,还通过现场观察和拍摄照片来记录山峰的地貌特征、气候条件和生物多样性等情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珠穆朗玛峰的主峰海拔8848米,呈现出典型的冰川地貌特征,山顶覆盖着永久性的冰雪。

由于海拔高、陡峭的地形和严寒的气候条件,珠峰的生物多样性相对较低,主要有一些高山植物和动物。

此外,珠穆朗玛峰还是登山运动的圣地,吸引了许多登山爱好者来挑战极限。

5. 拉萨城市地理环境调查拉萨是西藏自治区的首府,也是西藏文化和宗教的中心。

我们在拉萨城市进行了地理环境调查,主要包括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交通状况等方面。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拉萨是一个高原城市,地势较为平坦,城市规模逐渐扩大。

城市规划方面,拉萨将重点发展旅游业和文化产业,大力保护和传承西藏的文化和历史遗迹。

土地利用方面,拉萨市区主要由住宅区、商业区和文化遗产区组成,城市绿化面积逐年增加。

交通方面,拉萨市交通发达,有公路、铁路和民航等多种交通方式,便利了人们的出行。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通用17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通用17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通用17篇)地理野外篇1作为一名地理科学专业的本科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

按照学校的要求,我在暑期进行了两周实习。

通过实习,初步了解了授课的基本流程,相信这次实习为我大三的专业课程学习会有一定的帮助,也为今后工作积累一点的经验。

现在,对这十来天的实习生活做一个大体的回顾。

一、备课备课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

备课时不仅要对说讲述的内容熟悉掌握,而且要有主有次、重点突出。

这样才能在有限的上课时间里,完成自己的授课任务,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

因为地理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和其它学科有很密切的联系。

备课时不仅要注意对本学科知识的熟练掌握,还要注意其它学科的融会贯通。

考虑到地理知识的理论性强,学生很难领会。

我特地增加了一些图片模型,是地理知识形象化、具体化,使学生们便于接受。

如讲到褶皱地貌时,因为我们地处平原,学生大多没看见过褶皱地形。

如果在课堂上展示褶皱模型和做书本挤压成褶皱的实验,就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什么是褶皱地貌及褶皱地貌的形成原因。

如在讲解民风民俗时,适当地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视频,当地的标志性建筑,节日活动时的视频录像等等,能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使学生对当地的民风民俗一目了然。

二、教学仪器的应用随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在学校教学中越来越普及。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应用新技术。

由于本人电脑知识的缺乏和操作不熟练,为了不在课堂上出差,这回我可把电脑知识恶补了一回。

对地理模型的选用,也要注意大小,既要让全班同学都看得见、看得清,还要方便易拿,不给教学活动造成麻烦。

在展示完后,要放到学生们看不见的地方,不要影响学生的注意力。

在照片的选择上要注意它的数量,太多,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只注意图片,而不重视所讲内容,本末倒置。

太少了容易忽略一些代表性的事物,学生不能更好地熟悉当地人文现象,对所学知识一知半解。

三、授课站在讲台上和坐在下面感觉就是不一样。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其在写作上具有一定的窍门。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野外实习报告3篇,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序言自然地理学及其相关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野外教学实习对本专业本科学生来说是一次启蒙教育,是以认识为重点的自然地理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三基)训练的实践过程。

其目的旨在通过短期的野外实践使同学们对自然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特点有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性的了解,进一步巩固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基本内容,为以后我们的学习与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为了加深们对上学期所学习的关于土壤和植物的有关知识内容的理解,5月3日至5月8日我们环旅学院09级地理科学与地信学生在辛晓十等老师的带领下在桐柏淮源国家森林公园进行了为期五的野外实习考察。

这次实习主要是通过老师讲解、实地考察与实际操作等方法,来识别不同的植物种类、观察土壤剖面及划分土壤剖面的层次(水帘洞东)、垂直带观察(太白岭)、采取与制作植物样本(桐柏山腹地)、观察植物群落演替的变化及对植物群落的调查(桐柏县城郊乡刘湾村龙潭风景区)。

二.桐柏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概况桐柏县位于豫南桐柏山腹、南阳盆地东缘、国道312公路和宁(南京)西(安)铁路纵贯县境东西,土地面积1941km2,辖9镇7乡,总人口42万。

千里淮河于此处发源,南北气候在这里交替,桐柏山连起豫鄂两省,中原与南楚文化相互交融。

桐柏资源丰富,区位优越。

桐柏地处,四季分明,雨量充沛,生物种类繁多,宜林山坡164万亩,连片草场40万亩,森林覆盖率50.1%,被专家誉为“天然生物物种基因库”。

资源富集,尤以旅游、矿产、林果、畜牧、水产、土特产著称,被誉为“全国特大资源宝库县”。

已探明矿藏56种,全县人均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人均值的14倍,每平方公里可采矿量价值是全国平均值的25倍。

其中,天然碱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被誉为“中国天然碱之都”。

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地理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成为地理专业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使学生深入了解地理环境的自然特征、人文景观以及地理信息的获取与处理方法,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时间为2023年6月15日至7月5日,地点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云南省。

云南省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自然资源丰富,是开展地理综合野外实习的理想之地。

三、实习内容与过程1. 地质地貌考察实习期间,我们首先对实习区域的地形地貌进行了考察。

通过实地观察、测量和资料收集,我们了解了该地区的地质构造、地貌类型以及地貌演化过程。

例如,在滇池周边,我们考察了湖泊沉积地貌、海岸地貌等;在玉龙雪山,我们考察了高山冰川地貌、侵蚀地貌等。

2. 植被考察植被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对实习区域植被的考察,了解了该地区的植被类型、分布特点以及生态环境。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植物分类、生态位等知识,并采集了植物标本。

3. 土壤考察土壤是地球表面的重要自然资源,我们通过对实习区域土壤的考察,了解了该地区的土壤类型、分布特点以及土壤肥力状况。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土壤分类、土壤剖面观察等技能。

4. 水文地质考察水文地质是地理科学的重要分支,我们通过对实习区域水文地质的考察,了解了该地区的地下水分布、水质状况以及水资源利用情况。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水文地质勘探、水质分析等技能。

5. 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GIS是地理科学的重要工具,我们通过对实习区域GIS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了解了GIS在地理研究中的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GIS软件的使用、地理数据采集等技能。

6. 综合分析实习结束后,我们根据所收集的资料,对实习区域进行了综合分析。

分析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特征、人文景观、经济发展状况、生态环境问题等。

四、实习成果与收获1. 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提升通过本次实习,我们对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精选10篇)一段时间的实习生活又将谢下帷幕,我们肯定学习到了不少学问,不能光会埋头苦干哦,写一份实习报告吧。

你所见过的实习报告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分享。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通过实习,巩固和提高课堂所学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进一步培养独立工作与与人合作的能力。

2、学习用正确的方法和手段来观察和研究植物,达到提高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3、掌握植物的采集、压制、标本制作、种类鉴定等工作的基本操作方法,为今后的植物学教学和科研打下初步的基础。

4、走出课堂,体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多样性,达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结合,激发学习热情。

二、实习意义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实践检验理论,以达到知识的升华。

2、培养实践和动手的能力,提高我们各方面的技能,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3、通过实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团结协作的精神,体会合作达到成功所带来的乐趣。

4、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地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实习时间20xx年7月10日———7月12日四、实习地点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实习地点简介xxx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在xxxx年河南省政府批建的济源猕猴省级自然保护区、太行山禁猎禁伐区、以及xxxx年省政府批建的沁阳白松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和辉县市县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将焦作、济源、沁阳等地林场和群营林场连在一起,联合扩建而成的。

保护区处于暖温带的南沿,南北植物兼容并存,多样性丰富。

共有高等植物1759种,其中有13中被列为珍稀濒危植物,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7种,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四种,分别是连香树、山白树、太行花和野大豆。

国有济源市黄楝树林场位于济源市最西北角、距离市区65公里的黄背角村,北与山西阳城接壤,西与山西垣曲相邻。

场区总经营面积51675亩。

最新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优秀5篇)

最新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优秀5篇)

最新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优秀5篇)最新地理专业野外实习报告篇一一、实习的具体技术要求水准测量:(1)方法是采用“s水准仪、中丝法、配合木质双面水准标尺、观测顺序是后后前前或黑红黑红,要求尺子三丝能读数。

(2)每测段进行往返测。

限差如下:1、仪器i角<20′。

2、前后最大距离<100m。

3、前后视距差≤3m。

4、每站的前后视距累积差≤10m。

5、同一尺子黑红面读数之差(去尺常数)≤3mm。

6、黑红面高差只差≤6mm。

7、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5mm。

8、测段往返测高差不符值限差<±20mm。

9、环线闭喝差限差<±25mm。

(3)注意事项:①各测段采用测站数必须是偶数站,观测时打伞,记录时须将观测者、记录员、测站的起点及终点、日期书写清楚。

②前后尺读中丝时,须调平符合水准气泡,尽可能使前后视距相等,保证测站只有一次调焦。

③每站记录员计算完毕,确认无误后,允许观测仪器搬动,后尺方可前移,此时相应前尺变为下一站后尺,不得移动。

④在观测中,若确需设间歇点,则可选择坚固稳定的两个点,立尺(不放尺垫)并观测这两个点的高差并在手簿中注明间歇点字样。

⑤立尺人员不得离开尺子和尺垫,沿公路施测时,注意安全,要尽可能在路边立尺,当到达已知点开始返测时,前后两尺应互换。

当天成果要由记录员和组长进行检查,测段成果交有指导教师及时验收。

(4)工作过程:①验收仪器②室外测段施测。

③手簿管理(路线长,各页测站高差累积注在页面下方)往返测高差验收。

④按照水准网图,组成环线。

构成平差图形,绘出图形标出高差及方向。

⑤内业解算⑥完成过5秒点的高程成果成表。

二、导线的观测:①导线布设车逼和导线,导线变数6到8条边;边长观测采用全站仪、(精度为一方向中误差2秒)及j(一方向中误差6秒)经纬仪,测导线按前进方向左角观测,记录要特别注意,观测方向顺序。

②3个以上方向半测回要归零,观测水平角之后,观测垂直角,二者分开进行,在手簿中一定要记录清楚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到毫米),③导线连接角要观测两个测回,第一测回起始方向配置读盘为0°0′若干秒。

地理野外的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的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的实习报告在地理野外实习的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和实践经验的重要性。

这篇文章将详细介绍我在实习期间所学习到的各种技能和知识,以及我在实践中所获得的宝贵经验。

一、实习背景和目的本次地理野外实习是在中国云南省的香格里拉地区进行的,时间为期一个月。

我们一行十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学校和专业,目的是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深入了解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二、实习内容和任务在实习期间,我们主要进行了以下几项活动:1. 野外勘测:我们使用GPS定位仪、测高仪等仪器,测量了当地的地形、地貌、水文等地理信息。

通过这些数据,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变化。

2. 植被调查:我们通过对不同海拔和坡度的植被进行调查,了解了植被的分布和特点。

同时,我们还采集了植物样本,进行了植物分类和辨识的学习。

3. 人类活动调查:我们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了解了他们的人口、经济、文化等情况,以及他们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利用方式。

4. 数据处理和分析:我们整理了所收集的数据,通过统计和分析,探讨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三、实习收获和感悟通过这次地理野外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知识,还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1. 野外生存技能:在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如何在野外生存,包括如何搭建帐篷、如何寻找水源和如何烹饪食物等。

这些技能在今后的探险或野外工作中都非常有用。

2. 团队合作能力:在实习期间,我们经常需要分组进行活动,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

3. 实践经验积累: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地理学的知识,还积累了很多实践经验。

比如如何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如何进行植被调查等。

这些经验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4. 跨学科知识学习:在实习期间,我们还学习了其他学科的知识,如植物分类学、人类学等。

这些跨学科的知识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还让我更好地理解了地理学的内涵和外延。

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一、前言随着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已经成为地理科学专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野外实习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科研素养。

本报告以我所在院校地理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为背景,详细记录了实习过程、实习成果以及实习中的感悟。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1. 实习目的(1)提高学生的地理野外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野外调查、观测、采集、记录、分析等基本技能;(2)使学生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掌握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规律;(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4)使学生了解地理科学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2. 实习意义(1)有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实践能力;(2)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自然地理环境,拓宽视野;(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科研素养,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储备人才。

三、实习时间、地点及内容1. 实习时间:2022年7月15日至2022年7月31日2. 实习地点:云南省丽江市、大理市、怒江傈僳族自治州3. 实习内容:(1)自然地理实习:包括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野外调查与观测;(2)人文地理实习:包括城市规划、旅游地理、交通地理等人文地理要素的野外调查与观测;(3)实习报告撰写:根据实习内容,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果。

四、实习过程及成果1. 实习过程(1)前期准备:了解实习地点的地理背景,收集相关资料,制定实习计划;(2)实习实施:按照实习计划,分组进行野外调查与观测,记录相关数据;(3)实习总结:整理实习资料,撰写实习报告。

2. 实习成果(1)掌握了野外调查、观测、采集、记录、分析等基本技能;(2)了解了云南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掌握了不同地理区域的地理规律;(3)提高了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意识和科研素养;(4)撰写了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成果。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导读:本文是关于地理野外实习报告4篇,希望能帮助到您!前言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在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北海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1.实习目的和意义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2.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2.1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13日至20xx年xx月19日2.2实习地点:广西北海2.3考察路线: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3.实习区域概况3.1地理位置:北海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

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中国大陆海运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3.2面积: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3.3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3.4气候:北海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2023年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2023年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2023年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引言在2023年的地理野外实习中,我们组前往了云南省丽江市进行实地考察和研究,以深入了解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和人文景观。

本报告将对我们的实地考察、所取得的成果以及对于地理学的认识和学习收获进行详细的总结和分析。

二、实地考察内容和方法1. 实地考察内容我们的实地考察主要包括了对丽江市的地貌、气候、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的了解,以及对古城丽江和玉龙雪山等人文景观的观察和研究。

2. 实地考察方法为了获取准确有效的数据和资料,我们采用了多种考察方法。

首先,我们进行了现场观察,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记录下地貌和气候等自然特征的变化和特点。

其次,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向当地居民和游客了解他们对于丽江地区的认知和看法。

最后,我们还使用了遥感技术,通过卫星图像和影像分析软件,对丽江地区的地貌、植被等进行了定量化的分析。

三、实地考察成果1. 对地貌特征的认识通过实地考察,我们了解到丽江地区地貌类型多样,包括山地、河谷、丘陵和高原等。

其中,玉龙雪山是一座典型的高山地形,山顶积雪覆盖,雪峰耸立,是丽江地区的重要旅游景点。

同时,丽江地区还有许多河流和湖泊,如金沙江和拉市海等,为当地人民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

2. 对气候特征的认识丽江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明显的特征是四季分明,湿润多雨。

我们在实地考察中发现,夏季气温较高,风力较强,降水量充沛;冬季气温较低,但较为干燥。

这种气候特征对于当地的农业和旅游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 对人文景观的认识丽江古城是一个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镇,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文化传统和民俗风情而闻名。

我们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到,古城内有许多古建筑、古寺庙和石桥等文化遗产,这些古迹代表了丽江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玉龙雪山也是丽江地区的一个重要景点,每年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和登山。

四、对地理学的认识和学习收获1. 对地理学的认识通过这次实地考察,我们深刻认识到地理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关注自然地理特征,还要关注人文景观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内容。

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地理科学专业的深入发展,野外实习已成为地理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我校地理科学专业于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组织了一次野外综合实习。

本次实习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野外地理调查的方法和技巧,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1. 使学生掌握野外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提高野外实践能力。

2. 加深对地理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增强综合素质。

三、实习内容1. 地貌调查:通过对实习区域的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地貌类型、成因、分布规律及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 气象观测:学习气象观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实习区域的气候特征。

3. 土壤调查:学习土壤的剖面观察、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掌握土壤类型、分布规律及土壤与植被的关系。

4. 植被调查:学习植被调查的方法,了解植被类型、分布规律及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5. 人文地理调查:通过对实习区域的村庄、城市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人文地理现象及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四、实习过程1. 实习前,指导教师向学生讲解野外实习的目的、内容、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2. 实习过程中,学生按照实习计划,分组进行实地考察,完成各项任务。

3. 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指导,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4. 实习结束后,学生撰写实习报告,总结实习成果。

五、实习成果1. 学生掌握了野外地理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加深了对地理学科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学生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增强了综合素质。

4. 学生撰写了实习报告,总结了实习成果。

六、实习体会通过本次野外综合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以下几点:1. 野外实习是地理学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 在野外实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地理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地球各方面的科学,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地球和探索地球的奥秘,我们需要不断地去深入了解地理学的各个方面。

由此,地理野外实习便成为了一个重要的学习环节,能够让学生深入接触自然环境,感受地球的真实面貌。

我有幸参与了学校的地理野外实习,下面就详细地介绍一下我的这次实习经历。

二、实习地点我们的地理野外实习地点是位于云南省丽江市玉龙雪山的云杉自然保护区。

云杉自然保护区是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之一,是中国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世界延续生态试验区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基地。

云杉自然保护区拥有绝美的自然风景、丰富的生物资源及多元化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地之一。

此次实习,我们参观了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并进行了为期7天的野外生存和采样的实习。

三、实习内容1.地形探秘我们从云杉自然保护区的门口进入保护区,接着步行了约5公里,才抵达了我们的实习基地。

在这段路上,我们亲身体验了云杉保护区复杂的地形环境。

这里的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且地形复杂、险峻,给我们的徒步准备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不过,在向导的带领下,我们成功地完成了这个环节。

2.野外生存在进入保护区后,我们实习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野外生存。

由于我们将要长时间待在野外,所以我们必须在进入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基于礼仪的人员安排及协作、设立生存基地、采购必备物质等。

我们需要自己搭建帐篷、生火取暖、烹制食物,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在野外处理伤口、预防自然灾害等。

这就需要我们在野外的实践中不断完善自己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3.野外采样野外采样是此次实习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们实地考察植被、地貌和土壤等自然物理环境,并利用空间技术手段进行空间分析。

同时,我们还进行了生物资源的采样和记录。

我们收集了大量的样本和数据,这些都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究这片自然保护区的奥秘。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2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2篇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 (2)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总结 (2)精选2篇(一)地理野外实习是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学习经历,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我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了地理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际环境中的应用。

下面是我对地理野外实习的总结和反思。

首先,地理野外实习使我深刻认识到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互影响及其重要性。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去了一些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比如山区、湖泊和海滨等,通过观察地貌特征和自然环境,我深刻意识到自然地理条件对当地经济、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例如,海滨地区的旅游业会受到地理条件的制约,山区的农业和林业发展也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

同时,地理实习也让我了解到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改造,比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环境变化和生态破坏等,这对我们关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其次,地理野外实习培养了我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在实习中,我通过观察地貌、水系、植被和人文景观等要素,学会了准确分析和判断地理现象。

例如,在考察湖泊地区时,我们通过测量湖泊的水质指标、植被分布和鱼类种群等,分析了湖泊健康状况和生态系统稳定性。

这使我意识到地理实习不仅仅是通过眼睛去看,更重要的是用科学方法去观察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再次,地理野外实习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同伴们共同完成了各项任务,包括测量地理数据、制作地图和采集样品等。

通过分工合作和信息交流,我们顺利完成了实习任务,并且在团队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了良好的合作氛围。

同时,与当地居民的交流也是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向我们介绍了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这对我们深入了解当地情况和开阔视野非常有帮助。

最后,地理野外实习激发了我对地理学科的热爱和求知欲望。

实习中的亲身体验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地理学的实践意义和社会价值,激发了我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地理学的兴趣。

我将充分利用实习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3篇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3篇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精选3篇(一)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是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参与自然地理研究和实地调查,加深对地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中,学生将亲自到具体的自然地理研究区域进行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探究自然地理问题。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 实地考察:学生将亲自到实验区域进行实地考察。

例如,考察地形地貌、岩石组成、地质构造、土壤类型、水文地质等。

2. 数据采集:学生需要采集各种与自然地理相关的数据,如植被类型、动植物种类与分布、气候状况、水质等。

通过采集数据,学生可以加深对自然地理现象的认识。

3. 数据分析:学生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以探讨自然地理现象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比如通过分析气候数据,了解该地区的季节变化规律。

4. 实验设计:学生可以根据自然地理问题,设计相应的实验,以验证假设或者进一步探讨问题。

例如,通过模拟气候条件,研究不同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通过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地理学的实践应用,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可以加深学生对自然地理学科的兴趣和了解,为未来的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基础。

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精选3篇(二)报告主题:综合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报告报告时间:XX年XX月XX日1. 实习背景和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和研究地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在自然环境中的应用情况,提高我们对地理学的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同时,通过实地野外实习,加深对自然地理的了解和认识。

2. 实习地点和行程安排本次野外实习地点为XX国家公园,行程安排如下:2.1 第一天:到达目的地,进行团队建设和安全培训。

2.2 第二天:进行生态系统调查,在不同的地理区域进行样本采集和数据记录。

2.3 第三天:进行地形地貌观测,包括测量山峰高度、观察河流形态等。

2.4 第四天:进行气候观测,记录气温、湿度、降水等数据,并与气象预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地科)

云南师范大学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地科)

目录一、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本概况 (1)1.1 实习时间 (1)1.2 实习地点(路线) (1)1.3 实习目的 (1)1.4 实习人员 (1)1.5 实习准备 (2)1.6 实习基本内容及经过(4月16日~4月23日) (2)二、实习沿线和实习区地理概况 (3)2.1 自然地理 (6)2.1.1 石林 (6)2.1.1.3植被与土壤 (8)2.1.2 蒙自 (12)2.1.3 屏边 (13)2.1.4 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 (19)2.1.5 马堵山水库 (19)2.1.6 澄江县抚仙湖 (21)2.2 人文地理 (22)2.2.1 石林 (22)2.2.2 蒙自县 (26)2.2.3 屏边县 (33)2.2.4 河口县 (37)2.2.5 建水县 (41)三、专题报告 (43)四、实习总结 (48)一、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本概况1.1 实习时间2012年4月16日至2012年4月23日,历时8天。

1.2 实习地点(路线)昆明市呈贡区→石林县→蒙自市→屏边县→河口县→建水县→江川县→澄江县→昆明市呈贡区。

1.3 实习目的(1)培养学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工作意识,了解自然地理野外工作的基本思路与途径,并初步掌握自然地理学野外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

理解自然地理学各个要素之间、各个地域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2)通过这次对实习使我们对云南省东南部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

(4)通过对对实习区域的自然资源、人文风情、经济发展状况的进一步了解,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了实习地区人地关系的相关问题。

(5)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锻炼意志。

1.4 实习人员09级地理科学专业92人以及王平、左俊辉、段勇、吴宁、丁文荣五位指导老师,因徐伟同学未参加本次实习,因此实际只有91人。

1.5 实习准备召开实习动员会,了解野外综合实习目的意义、实习计划、实习线路和主要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和实习纪律、成绩考核等;查询、检索实习沿线和主要实习地区有关实习内容;认真阅读、分析《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指导书》,熟悉实习沿线和主要实习地区实习内容;听相关专题讲座,确定实习报告专论部分选题;借相关实习用具,准备一些野外实习必备的急救药品等。

云南师范大学野外实习报告

云南师范大学野外实习报告

标题:云南师范大学野外实习报告一、前言为了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我们的实践操作能力,我们在云南师范大学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野外实习。

本次实习涉及多个学科,包括岩石学、古生物学、构造地质学等,实习区域位于云南省澄江市梁王山地区。

二、实习过程在实习的第一阶段,我们进行了路线踏勘。

野外地质踏勘的目的是了解测区各类地质体的主要特征、展布、接触关系、构造特征等基本地质情况。

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分为12组,对饮马池、风口村和杨柳冲三条路线进行了踏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运用了课堂所学的知识,对梁王山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其特征有了更为直观、具体的了解与认识,为后续实测剖面及填图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实习的第二阶段,我们进行了实测剖面的工作。

每个小组内部进行了合理的分工,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密切配合。

这个过程让我们对地质学的基本技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除了地质学的实习,我们还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习。

我们在石江学校实习,需要执教小学一二年级的注意力训练课和七年级的心理健康课。

这个过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挑战,因为我们缺乏低龄学生的教学经验。

但是,通过努力,我们逐渐掌握了教学的技巧,课堂纪律也慢慢变得井然有序。

三、实习收获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实践操作能力,还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使我们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如何应对和处理基层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应变能力。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习中,我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学会了如何与学生沟通,如何组织和控制课堂。

四、总结通过这次野外实习,我们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也锻炼了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

我们相信,这次实习的经历将对我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产生积极的影响。

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

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报告一、前言随着我国地理科学事业的飞速发展,野外实习在地理人才培养中显得尤为重要。

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内容进行实践操作和验证。

实习时间为XX年5月13日至XX年5月19日,地点位于广西北海,实习队伍由莫世江教授、陈群利副教授、丁卫红副教授、张群生老师带领,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共同参与。

实习内容主要包括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等方面的考察和调查。

二、实习目的和意义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旨在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

通过野外实习,我们能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三、实习时间和地点实习时间为XX年5月13日至XX年5月19日,地点为广西北海。

四、实习线路和内容本次实习共分为五个线路,分别是:海底世界——北海银滩——北海老街——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

1. 海底世界:我们对海底世界的生物种类、生态环境进行了观察和记录,了解了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基本情况。

2. 北海银滩:我们对银滩的沙滩地貌、植被、气候等方面进行了考察,了解了沙滩地貌的形成过程和银滩的开发与保护状况。

3. 北海老街:我们参观了北海老街的历史建筑、文化遗迹,了解了北海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4. 北海金海湾红树林:我们对红树林的植被类型、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了考察,了解了红树林的保护和利用状况。

5. 涠洲岛火山地貌:我们考察了涠洲岛的火山地貌特征,了解了火山地貌的形成过程及其对岛屿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实习区域概况北海市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

地理坐标为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一、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本概况 (1)1.1 实习时间 (1)1.2 实习地点(路线) (1)1.3 实习目的 (1)1.4 实习人员 (1)1.5 实习准备 (2)1.6 实习基本内容及经过(4月16日~4月23日) (2)二、实习沿线和实习区地理概况 (3)2.1 自然地理 (6)2.1.1 石林 (6)2.1.1.3植被与土壤 (8)2.1.2 蒙自 (12)2.1.3 屏边 (13)2.1.4 马关古林箐自然保护区 (19)2.1.5 马堵山水库 (19)2.1.6 澄江县抚仙湖 (21)2.2 人文地理 (22)2.2.1 石林 (22)2.2.2 蒙自县 (26)2.2.3 屏边县 (33)2.2.4 河口县 (37)2.2.5 建水县 (41)三、专题报告 (43)四、实习总结 (48)一、地理野外综合实习基本概况1.1 实习时间2012年4月16日至2012年4月23日,历时8天。

1.2 实习地点(路线)昆明市呈贡区→石林县→蒙自市→屏边县→河口县→建水县→江川县→澄江县→昆明市呈贡区。

1.3 实习目的(1)培养学生自然地理学野外实习的工作意识,了解自然地理野外工作的基本思路与途径,并初步掌握自然地理学野外调查与研究的基本方法。

理解自然地理学各个要素之间、各个地域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

(2)通过这次对实习使我们对云南省东南部的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等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

(4)通过对对实习区域的自然资源、人文风情、经济发展状况的进一步了解,更加全面的认识到了实习地区人地关系的相关问题。

(5)培养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能力,锻炼意志。

1.4 实习人员09级地理科学专业92人以及王平、左俊辉、段勇、吴宁、丁文荣五位指导老师,因徐伟同学未参加本次实习,因此实际只有91人。

1.5 实习准备召开实习动员会,了解野外综合实习目的意义、实习计划、实习线路和主要实习内容、实习要求和实习纪律、成绩考核等;查询、检索实习沿线和主要实习地区有关实习内容;认真阅读、分析《地理野外综合实习指导书》,熟悉实习沿线和主要实习地区实习内容;听相关专题讲座,确定实习报告专论部分选题;借相关实习用具,准备一些野外实习必备的急救药品等。

1.6 实习基本内容及经过(4月16日~4月23日)16日:昆明→石林县,住石林县城。

主要内容:喀斯特地貌;喀斯特生态环境特点(含土壤、植被);喀斯特湖泊等。

17日:石林县城→蒙自市,住蒙自市。

主要内容:南盘江干热河谷植被变化情况、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问题、参观红河州博物馆等。

18日:蒙自市→新街→屏边县,住屏边县城。

主要内容:元江(河口市、个旧市)河流水文特征及河谷地貌;元江中游干热河谷自然环境特点;滇南个开蒙城市群规划与建设;昆河经济带发展及沿线开发;红河州沿边开放及口岸建设等;城镇聚落(以蒙自市建成区为主)等。

19日:住屏边县城。

主要内容:团山附近的火山地质地貌和火山灰土,山地黄壤及南亚热带次生林;区域气候特点及其分异;人文地理调查(屏边县城)等;20日:住屏边县城。

主要内容:大围山自然保护区气候、植被、土壤及垂直自然带;土地分级与分类、土地利用等。

21日:屏边县城→马关县古林箐→河口县,住河口县城。

主要内容:马关县古林箐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山原及北热带石灰山雨林、季雨林生态系统;黄色石灰土、赤红壤、砖红壤等。

22日:河口县城→建水县,住建水县城。

主要内容:河口边贸口岸建设及边境贸易;河口县民族文化;红河下游湿热河谷自然环境特点(河口县)与中游干热河谷自然环境(个旧市、元阳县)对比;建水县地下喀斯特地貌(燕子洞)及县城人文旅游资源、历史文化价值及其保护与开发等。

23日:建水县城→通海县→江川县→澄江县→昆明市。

主要内容:“昆明-玉溪湖盆高原区”自然环境演化;星云湖、抚仙湖湖泊地貌与湖泊水文、开发利用与保护等。

二、实习沿线和实习区地理概况此次野外实习的区域范围为云南省东南部,具体为从昆明市呈贡区到河口县之间的区域。

滇东、滇东南位于小江断裂,哀牢山断裂以东,地势北高南低,区内高原部分保存良好。

路南、陆良、师宗、泸西一带高原面部分表面平坦,起伏不大,上部断陷盆地与湖泊星罗棋布,文山、砚山、丘北一带也保存有一定面积的高原面,情况与滇东类似。

在富宁、广南、西畴、马关一带,地处云贵高原的转折端,地表切割较深,高原面支离破碎,形成侵溶与溶蚀中、低山山地,该区处于金沙江、珠江(南盘江)、元江(红河)三江分水岭地带,各大河及其支流上多形成中低山和峡谷相间的地貌形态。

该地区碳酸盐广泛分布,其中又以上古生代石炭二叠系、三叠系的底层为主,在西部边缘,还有元古代震旦系及昆阳群、下古生代的寒武系、志留系、泥盆系的石灰岩出露,中部为三叠系个旧灰岩为主,南部为泥盆系及寒武系,西北不则以石炭、二叠系灰岩为主,非灰岩部分多为砂页岩,在大围山一带出露岩浆岩及副变质岩。

由于碳酸盐底层分布广,这一带喀斯特地貌发育,也十分典型,如石林县的高石芽、溶斗、溶蚀盆地等地貌、丘北、砚山等地的峰丛、孤峰溶丘、峰林、溶蚀洼地、地下河、天生桥、喀斯特湖群等,这里有著名的石林的剑状喀斯特,泸西、弥勒的阿庐古洞、白龙洞,丘北的普者黑喀斯特湖群,长5.2千米落差100多米的六郎洞暗河、砚山、文山的峰丛、孤峰、溶丘、溶洼与西畴、马关的峰丛、塔状峰林等典型喀斯特景观。

在南部东部边缘地带,受南盘江及支流、红河及南溪河等深切,常形成深切的峡谷地貌形态。

实习区内多内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在南部边缘有北热带气候出现,在较高的山地上,有部分南温带气候存在,在亚热带气候带内,大体弥勒以北,为北亚热带坝区为中亚热带,弥勒以南、文山以北大部分为中亚热带少数低坝为南亚热带,西畴、马关、屏边、开远等地为南亚热带部分为中亚热带,河口、红河下段为北热带。

从昆明到河口止,气候跨越多带、气温与降水的变化也大,年均温约从14摄氏度到22摄氏度,年降雨量约从827毫米到1777毫米,无霜期由230日到全年无霜、活动积温约从4500摄氏度到8429摄氏度。

区内河流分属于金沙江、南盘江、红河三大水系,昆明、宜良北属于金沙江水系,石林、弥勒、开远、蒙自、建水、丘北等属于南盘江水系,文山、马关、河口、屏边属于红河水系。

区内河流多为大河的上源或一、二级支流,河流为山地高原型。

河流水急多峡谷,在高原面上源头附近、河床较浅,曲流发育,干流及河流中下段河流深切,为峡谷河段,水流急,多险滩瀑布。

在石灰岩区,地面河水较少河流时隐时现,地下河段长,六郎洞河、南盘江、南利河等均有较长的暗河段,颜洞、燕子洞等地下河段长约10余千米。

湖泊众多,多在东部和北部,类型大多为断陷湖泊,小型为喀斯特溶蚀湖。

较大的有滇池、阳宗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长桥海、大屯海、三角海等,小型者如月湖、长湖、石林湖、仙女湖、普者黑湖群、浴仙湖群等。

土壤类型多,水平与垂直地带普明显。

土壤以铁铝土纲的红壤、黄壤和赤红壤为主,在边缘地带以及深切河谷内分布有砖红壤及燥红土,而在高山顶部,有林溶土纲的黄棕壤或棕壤,在石灰岩区有石灰岩土,在屏边的团山一带有火山灰土。

受地势北高南低的影响,土壤的水平带分别为山地红壤—黄壤—赤红壤—砖红壤。

高大山地上,在垂直带上出现红棕、黄棕、棕壤,非地带型土土石灰岩土、紫色土、新成土、火山灰土则穿插于各带中,南部低热河谷内,则有燥红壤分布。

在实习区内,植被的带状分布也很明显,尤其是南部边缘地带、水平带与垂直带都很典型。

从自然植被看大体跨越热带与亚热带植被类型。

目前天然的水平植被多数地区已经被破坏,而以松林(云南松、华山松等)、杉木(杉木、油杉)或松栎混交林等代替,也有些地区、荒山(石山、土山)也有一定比重。

从一些高大山地或深切河谷内残存的原始植被来看它自南向北分别有热带沟谷雨林、热带季节雨林,热带季雨林、南亚热带山地雨林、常绿阔叶林、中北亚热带的湿性常绿阔叶林、半湿性季风常绿阔叶林和中山苔藓常绿阔叶林。

在广阔的石灰岩出露地区,天然林已经不存在,除了有少数松林、杉林、松栎混交林外,还有不少地区分布着石灰岩灌丛植被,在红河的近河口段以及南盘江下游河段上,气候干热,焚风效应强,这些河谷内当原生植被被破坏后,高大木本树种极难恢复,而形成一种近似是稀树灌草群落的植被,在谷地的坡地上,除了生长扭黄茅、香茅、龙草、类芦等草类外,还生长着天干果、余甘子、虾子花、火绳树、厚皮树等小乔木以及霸王鞭、仙人掌、牛角刺、落地生根、龙舌兰、刺茄等多刺灌丛。

在局部荒坡上,还生长有飞机草与紫茎泽兰。

野生动物在广大区域内已经很少存在,除了一些低等的昆虫,两栖爬虫等外,大型兽类,仅仅在一些高大山地或自然保护区内,因森林植被还有部分保存之故,还可见到。

如大围山、老君山、小桥沟、古林箐等仍然有保护区,大里山、哀牢山等山地内,还可见到蜂猴、懒猴、短尾猴、小灵猫、丛林猫、灰叶猴、黑长臂猿、猕猴、熊猴、黑熊、金猫、毛冠鹿、青羊、穿山甲、水獭、水鹿、巨松鼠、孔雀雉、白腹锦鸡、红腹锦鸡、太阳鸟、啄木鸟等。

另外,两栖爬行类中的角檐、雨蛙、树蛙、地蜥、蟒蛇、金环蛇、银环蛇、眼镜王蛇、、竹叶青等也有一定数量。

但是由于附近居民的乱捕或破坏其生境条件,其数量已经大大减少,有些已经到濒危阶段。

从昆明至河口可跨越三个自然地带,他们是:I:热带北缘地带(云南南部热带北缘季节雨林、半常绿季雨林砖红壤地带),河口及南部边缘海拔400至600米一下地区;yII:亚热带南部地带(云南高原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赤红壤地带),大体是曲、竹园、文山、广南一线以南地区;III:亚热带北部地带(云南高原亚热带北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红壤地带),也可分为两个地带,大体从昆明、石林、陆良一线以南到文山、广南、竹园等地之间为中亚热带,大体从昆明、石林、陆良一线以北为被亚热带。

2.1 自然地理2.1.1 石林2.1.1.1 地质地貌昆明经宜良至石林,沿线分布两个断陷湖盆:阳宗海和汤池,宜良地区处于小江断裂带上。

进入石林喀斯特地区,逐渐可以看见裸露的石灰岩(主要为石芽)以及溶蚀洼地,越靠近石林中心地区越典型。

石林地区居扬子江准地台西南隅,区域地质构造为石林倾伏式背斜,构造轴向为15°NE——195°SW,岩层产状平缓,为巨厚层状。

平面上发育有一组扭性裂隙,缺乏张性破裂面。

出露的地层以占上古生界为主,次为元古界、下古生界和新生界。

前者包括泥盆系中统曲靖组、石灰系中统和上统马平群二迭系下统倒石头组、栖霞组、矛头组灰炭和上统峨眉山玄武岩。

后者有震旦系、寒武系、志留系及下第三系、第四系。

岩性主要有:石灰岩、白云岩、泥灰岩、砂岩、页岩、砂页岩、玄武岩等。

石林景观主要发育在下二迭统矛头组石灰岩中,少数发育于栖霞组石灰岩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