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
年报和定期报表说明
工业交通运输、邮政电信业统计2010年年报和2011年定期报表说明2010年即将结束,工业处在区、县各位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较好地完成了一年来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全省工业统计系统评比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成绩。
工业年报工作即将开始,为了更好地贯彻全省工业统计工作精神,为地方政府做好统计服务,对2010年年报和2011年定期报表工作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
为了大家了解年报和定期报表的变化和新的要求,现对工业2010年年报和2011年定期报表说明如下:一、2010年年报工作1、“法人单位基本情况”(101表),增加了28项“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29项“零售业态”、30项“餐饮分类”;“产业活动单位基本情况”(102表)增加了 29项“零售业态”、30项“餐饮分类”。
2、“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1表),表名改为“工业企业成本费用”;取消“新产品产值”。
3、“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及产销总值(限非成本费用调查企业填报)”(B103-2表),表名改为“工业企业财务状况”;取消“新产品产值”;说明2改为“填报工业企业成本费用(B103-1表)的企业免报本表”。
4、“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生产能力”(B106表),表名改为“主要工业产品生产能力”。
5、根据《统计用产品分类目录》修改了《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销售、库存、订货目录》和《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目录》。
规模以上目录由上年502种调整为477种,增加11种,减少36种(见下表)。
规模以下目录由上年90种增加到91种,增加了风力发电量。
规模以上产品目录减少的品种规模以上产品目录增加的品种二、2011年定期报表工作1、根据国家统计局“国统字…2010‟87号”文件规定,从2011年定报开始,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划分标准,由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提高到2000万元及以上,2010年年报仍执行原划分标准。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专项调查方案
附件:三季度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专项调查方案一、说明〔一〕调查目的深入了解当前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状况,分析其面临的突出问题,及时为宏观经济管理部门进一步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开展政策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查范围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包括目录抽样方法被抽中的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抽中的城镇街道居委会、农村行政村〔村委会〕中核对出来的非目录企业。
〔三〕调查内容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如:工业总产值、出口交货值、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本钱、利润总额等。
〔四〕调查报告期及报送时间本调查报告期为1-8月,报送时间为9月20日。
〔五〕组织实施本调查由国家统计局各调查总队负责组织实施及报表报送,各调查总队对本地区所属样本企业数据进行审核和汇总。
按照?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抽样调查方法不变;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及行业代码按国家标准执行。
二、调查表式工业企业样本调查表2021 年 1-8 月表号:Ⅲ 5 0 2 表制定机关:国家统计局文号:国统字〔2021〕70 号有效期至:2021年1月一、企业根本情况企业分类标识:□单位详细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联系 (含区号和分机):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代码:□□□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行业代码:□□□□企业详细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 地(区、市、州、盟)县(市、区、旗) 乡(镇、街道)村委会(居委会) 号邮政编码:□□□□□□区划代码:□□□□□□—□□□—□□□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年月日说明:1.本表调查时期为1-8月,报送时间为9月20日,报送方式为电子邮件。
2.本表由采用目录抽样方法被抽中的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和抽中的城镇街道居委会、农村行政村(村委会)中核对出来的非目录企业填报。
3.本表由各调查总队报送。
4.价值量指标保存两位小数。
规模型工业企业各种报表的填报方法
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 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 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 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 外加工费收入 区分来料加工与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依据同工 业总产值中的规定。
出口交货值:指工业企业交给外贸部门或自
营(委托)出口(包括销往香港、澳门、台湾), 用外汇价格结算的产品价值,以及外商来样、 来料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生产的产 品价值。在计算出口交货值时,要把外汇价 格按交易时的汇率折成人民币计算。
③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原则上应计入工业总产值,但如果会计成 本核算中不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 则不计入工业总产值;如果会计产品成本 核算中计算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成本的, 则计入工业总产值。
新产品产值:指企业采用新技术原理,新设
计构思研制、生产的全新产品或在结构、材 质、工艺等某一方面比老产品有明显改进, 从而显著提高了产品性能或扩大了使用功能 的产品计算出来的产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
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 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 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 等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
主营业务收入 注意:企业外购产成品的销售收入, 报统计部门时为了与工业总产值相匹配 , 应按产值的比例剔除这部分的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的核算也类似。
利息支出:指企业各种利息支出减去 银行存款等利息收入后的净支出。 应交增值税: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 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 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在报告期应交纳的税 金。计算公式为: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退税-出 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注意: 该指标在统计上是指企业实际交纳的和应 交未交的增值税。若当月数为负数,则按 “0”处理,不能冲减上月累计数。
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工业企业统计报表制度一、为了解全国工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情况,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和计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依据,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是国家统计调查制度的一部分,是国家统计局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统计局的综合要求,各地区应按照全国统一规定的统计范围、计算方法、统计口径和填报目录,认真组织实施,按时报送。
地方特殊需要的统计资料应通过地方统计调查搜集,并尽量避免与国家统计调查内容相重复。
三、统计范围及调查单位确定1.统计范围本制度分为年报和定期报表。
除“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外,其他报表统计范围均为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详见“二、报表目录”。
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2.调查单位确定按照“先进库,再有数”的原则,统一确定纳入企业一套表范围的调查单位。
国家统计局普查中心负责组织相关专业部门共同确认分地区、分专业的调查单位,生成调查单位库。
新建单位,因改制、重新注册、合并或拆分发生变化的单位,名称变更的单位每月调整一次;规模变动、破产、关闭等单位,行政区划跨省变动、主要业务活动跨专业变动或组织机构代码变更的单位每年调整一次;单位的其他信息变更每月调整一次。
四、统计原则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按照在地原则进行统计。
五、汇总上报要求1.“规模以下工业主要产品产量”(B306表)和“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B401表)报送汇总表;其他报表调查单位统一采取联网直报方式,严格按照本制度各报表规定的调查内容、上报时间独立自行报送数据,具体要求详见“二、报表目录”。
2.报表中“上年同期”数据统一由国家统计局或省级统计机构在数据处理软件中复制并锁定,调查单位和各级统计机构均不得修改;本年新增的调查单位自行填报“上年同期”数据。
3.关闭、破产调查单位不再纳入2015年定报调查范围,在2015年定报调查单位库中设置为“停报”,历史数据以同期数的形式归入各报告期报表中,满足数据审核、查询、汇总和导出等需求。
中国工业统计调查方法简介
中国工业统计调查方法简介An Overview of China’s Industrial StatisticalMethodology(国家统计局工交司王晓辉)Xiaohui WANG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Transport Statistics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China一、工业统计调查单位Units of Industry Statistics and Inquiry工业统计调查单位分为三类:The Units of Industry Statistics and Inquiry are grouped into three categories1、独立核算法人企业(经常性的月、季、年报)Corporate industrial enterprises with independent accounting system, which provide monthly, quarterly and annual report regularly法人单位是指具备以下条件的单位:Definition:(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They are established legally, with their own names, organizations, location, and are able to take civil liability;(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They possess and use their assets independently, assume liabilities, and are entitled to sign contracts with other units;(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关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情况的分析
关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情况的分析规模以下工业是推动经济发展、转变发展方式、解决就业问题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领域。
开展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是搜集企业数据、了解企业现状的重要手段,是正确核算整个规下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成本等经济指标的数据基础。
因此,规下工业抽样调查准确与否,对于政府部门研判规下经济形势、制定长远规划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行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基本情况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以下的工业法人单位和全部个体经营工业单位。
目现有参与调查的规下工业法人单位:?家(其中:……已经转产或关停),正常报数?家。
个体经营工业单位:村委会?家、村委会?家,均正常报数。
二、现行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存在的问题1、抽样调查的样本稳定性差。
一是规下企业生产很不稳定,关停转速度较快。
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大多属于低小散,一般承接大企业的订单,对上游企业依赖度较大,企业主缺乏现代化企业管理意识和发展眼光,没有核心技术,市场竞争力低,以至规模以下企业寿命短。
全区样本企业?家,其中关、停、转及升规模上企业?家,正常直报企业仅?家,关停并转率高达50%。
二是个体工业生存率低。
有些个体工业规模小,主要是依靠家庭劳动力或雇佣少量劳动力帮工的家庭作坊模式,机器设备少,没有稳定的订单,频繁变更经营行业。
2、样本单位统计基础薄弱。
一是调查户配合度不高。
许多调查户对规下工业抽样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怕露富,怕缴税,有意少报漏报,应付调查。
有些调查户甚至回避调查,加大了调查的难度,造成恶性循环。
二是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取数难。
由于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制度相对不健全,没有建立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为了避税尽量不开发票,目前在调查数据以财务数据为准的情况下,抽样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情况。
三是企业没有专职会计和统计人员。
为了减少人工成本,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大多聘请兼职会计或是委托代理机构做帐,对统计工作存在应付心理。
企业一套表工业报表制度及财务讲解
1.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B103-2表)和 “财务状况”(B203表)按照《企业会计准 则》(2006)设计,因此增加了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付职工薪酬 (本年贷方累计发生额)、利息收入等指标, 改变了利息支出的定义。
103-2表增加了年初存货、其中:产成品、在 产品、年末在产品存货、土地和固定资产支 出及其分项指标。B203表增加了年初存货、 管理费用中的税金、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
什么是“统计原始记录”
“统计原始记录”是指各个行业登录统计台帐 或统计相关资料的原始依据,也就是填报统 计数据的凭证。具体说,如工业企业统计台 帐中报告期“工业生产电力消费”消耗量的 原始记录,即供电部门或物业开据的用电 “缴费通知书”、电费增值税发票;生产量 和销售量的原始记录即企业入库单、出库单 或销售商品的凭证等。
(三)部分表调查范围的处理 “工业企业成本费用”(B103-2表)的 调查范围是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成本费 用调查法人单位,调查单位名单由国家 统计局确定并定制在数据采集平台上。 “信息化情况”(B109表)的调查范围 是辖区内大中型工业法人单位,调查单 位名单由国家统计局按照上年的大中型 工业法人单位确定并定制在数据采集平 台上。
“统计管理制度”是指什么
新《统计法》要求统计调查对象“建立健 全统计资料的审核、签署、交接、归档等 管理制度”,简称就是统计管理制度,它 是由各个单位为规范本单位的统计工作, 而制订的有关加强本单位统计资料的审核、 签署、交接、归档等方面的管理制度。
企业如何建立“统计财务台账”
因统计制度要求各法人单位财务状况表中 的多数指标从其对应报告期的会计《资产
认真做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工作,严格控 制数据质量。工业总产值、主要产品产量 月报各指标的调整值(即本月止累计-本月 实际-上月累计)原则上不能超过本月累计 的8%,若实际情况超过8%,需要写出详细 书面说明。
关于新建企业纳入规模以上工业定期报表统计的规定
关于新建投产企业纳入规模以上工业定期报表统计的规定各设区市统计局: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工业定期报表统计范围的通知》(国统字〔2008〕89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省规模以上工业定期报表统计范围,现对有关问题作如下规定,请各地认真执行。
一、严格规模以上工业定期报表统计范围规模以上工业定期报表统计范围原则上以上年度年报统计形成的名录库,作为报告期定期报表统计范围。
对于报告年内由规模以下成长为规模以上的企业,规模以上企业降为规模以下的企业,以及以前年度漏统的规模以上企业,均不纳入当年定期报表统计范围,即不调整当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名录库。
这部分企业一律在报告期年报统计,一次纳入下年度定期报表统计范围。
对新建投产企业需办理有关手续后纳入报告期定期报表统计范围。
二、关于新建投产企业纳入定期报表统计范围的要求新建企业指报告期内新建投产,连续正常生产三个月以上,超过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标准并具备基本统计条件和要求的法人工业企业。
对新建投产的企业,各设区市统计局要对其进行预审和实地核查,在连续正常生产三个月以后,按以下规定向省统计局申报,省统计局复审后统一上报国家统计局核批,经国家统计局审核同意后,方可纳入月度统计范围。
(一)申报需提交的书面材料:1、发展改革委(或经委)对建设项目的批复(或备案)文件中带批复(或备案)“文号”页面的复印件,或其他能够证明为新建投产企业的行政文件的复印件。
2、企业工商执照(副本)复印件。
3、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结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
4、税务登记证(国税、副本)复印件。
5、企业投产竣工报告。
6、企业基本信息表(表式见附件1),包括企业名称、法人代码、行业代码、企业开工月份、主要产品及其设计能力、企业资产状况及全年预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统计负责人和统计员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包括区号)。
7、连续三个月份(至新建企业申报止)的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B201)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B202)表和工业企业能源购进、消费与库存(P201)表。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部分主要指标解释及说明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部分主要指标解释及说明以下是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部分主要指标的解释及说明:1. 经济总量数据和结构数据:普查将统筹开展经济普查和投入产出调查,同步收集经济普查的经济总量数据和投入产出调查的结构数据,对两者数据进行比对和评估,实现经济总量数据和结构数据的有效衔接。
2. 数字经济调查:普查将开展数字经济调查,调查范围为属于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标星号行业。
同时,用“信息通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代替“四经普”“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应用情况”,增加了相关指标,增加了规下企业填报范围。
3. 主要业务活动营业收入调查:所有规模以上企业按主要业务活动从大到小顺序,填报非工业营业收入,且填报的规模占比达90%以上。
4. 规下能源及生石灰生产调查: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在“企业主要经济指标”中填报“是否生产能源产品(如原煤、天然气、火力发电等)”、“原煤生产量(吨)”、“是否生产生石灰”、“生石灰生产量(吨)”4个指标。
5. 限下批零住餐商品销售类值及网络销售等调查:在批发零售行业,增加了“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零售额,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零售额,家用电器、音像器材及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家具、五金电料、建筑及装潢材料类零售额,其他未列明商品类零售额”5个类值指标,在住宿餐饮行业,增加了“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客房收入、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餐费收入”2个指标。
6. 完善园区统计:在调查单位基本情况中增加“园区名称、园区代码”指标。
7. 个体交通运输户处理方法:道路货物运输(行业代码543)个体经营户不再特殊对待,不单独进行抽样调查,和其他个体经营户一样参与单位清查和普查登记。
8. 个体户清查表变化:营业收入区间设为:200万元以下、万元、万元、万元、2000万元以上。
9. 个体户抽样方法:划分为全面调查层和抽样调查层。
全面调查层为: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的个体经营户、单位清查中“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或者“预计今年营业收入”等指标达到一定规模的个体经营户、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个体经营户,对“全面调查层”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调查。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填报对象范围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有B103和G603-1两种表式,B103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G603-1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二、填报内容和注意事项报表表式:B103表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表和财务状况表合并而成,取消了本年折旧、办公费、广告费、保险、住房公积金、现金流量等20多个指标,增加了营业外支出。
主要原则是遵循现行统计报表制度、兼顾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强化普查内容和指标设计规范化、并且注重可操作性。
其中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就是现行的会计制度。
填报方式:财务状况表中除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单位是“人”以外,其他指标的单位均为“千元”,填报表格中每个指标后面的数据方格自右至左单位已分别注明为“千元”、“万元”、“十万”等,必须按数据方格所对应的单位填报数据,不保留小数位,不得填写“ XX万元”的字样。
填报数据时应注意核对各指标间的单位是否一致,有无异常值或漏填的数据。
三、审核关系、审核方法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一)审核方法1. B103表指标较多,多数指标间存在关联关系,这就构成了审核的依据。
由于财务指标间关系非常复杂,审核公式例外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审核公式不绝对成立。
例如,“财务费用应大于其中项利息支出”对汇兑损益为负值的企业不适用。
2 .普查方案中设置了必须满足的审核关系和有条件满足的审核关系,B103表的表内审核,B103表和601表的跨表审核,B103表和成本费用调查表的数据联审等审核方式。
几种审核方式可以统一进行,也可分别进行,便于精确定位。
3. B103表、601表与成本费用调查法人代码相同的企业进行联审,要求两套表相互确认,不能以一方为主,且修改后须复审(如表内平衡关系)(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1. 总产值与销售收入、总产值与销售产值、销售产值与销售收入要注意数据的衔接和匹配2 •相关指标应注意匹配关系(如流动资产与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两项指标不应有较大差距,且其中一项不为零时,另一项不应为零。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
工业企业统计台账说明统计核算是企业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统计台账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全面资料。
各企业必须依法建立健全原始统计记录和统计台账,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
一、本册统计台账的种类和内容:本台账是属于基层企业综合定期统计台账,是满足年度内填报统计制度规定的统计报表的依据。
统计台账是将本企业年度内统计资料根据管理工作的需要加工整理分类汇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得出能够说明企业整体及其构成的全面统计资料。
包含产供销、人财物、能源消费、设备利用、经济效益以及企业大事记等内容。
二、台账填写的要求:1.台账内各项指标必须根据《工业统计制度》规定的统计口径指标解释和计算方法填写,登记台账的基础数据要依据企业的原始记录,并与企业报出的统计报表一致,出现调整要加注说明。
2.台账必须用钢笔按月填写,不得用圆珠笔、铅笔填写,数码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要清楚工整。
3.为了保证统计台账的连续性,台账管理须责任到人,如统计人员变更、流动,必须办理交接手续,并在“台账经管及交接登记”中登记。
四、本台账列入统计执法检查范围,企业在接受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应主动出示本台账,接受执法人员的检查,检查内容、检查结果应在“检查记录”上登记。
根据《北京市统计管理条例》规定,对无原始统计记录和统计台账而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的,应给以经济处罚。
五、本台账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工业处监制并负责解释。
任何单位不得翻印。
台账经管、交接、检查记录单位基本情况193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单位:千元工业企业基本情况变更目录一、工业总产注:若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的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反之则不包括。
值、销售产值计算单位:千元二、主要工业产品注:1. 一种产品填报一张该表,可按产品种类个数自行复制该表。
企业生产的非能源产品按照《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量目录》填报,能源产品按照《能源生产、销售与库存目录》填报,其它指标按照《主要工业产品销售与库存目录》填报,若计量单位不一致,在填报报表时要进行折算。
第四次中国经济普查2018年数据:1-A-1 全部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
783365.8 42808.5 8512.4 7017.9 4547.5 2857.6 2236.8 109.6 19955.9 9231.0 8910.9 2682.8 15715.7 9239.8 4528.1 4208.6 4310.7 10146.8 4163.5 6525.0 22936.5 47099.4 15655.8 5186.9 16079.7 35565.6 40969.4 28870.0 22766.4 31286.2
5501.4 1952.5 2041.2 1810.4 105801.7 8155.2 13826.4
38129.0 87909.8 16387.1 72081.9 115028.6
9223.2 3358.7 4634.1 2129.0 66043.1 8804.6 3935.9
注:1.工业统计调查单位为工业企业单位数, 包括机构类型为企业的法人单位,以及执行企
1185269.9 26831.1 8894.6 3641.6 4028.5 4720.1 2523.5 74.4 51359.3 20745.1 16464.7 10462.6 31506.5 23576.0 15293.6 12983.8 9819.2 16593.5 9168.2 16849.5 48757.1 75063.1 24811.1 8978.3 32304.5 61050.4 69245.7 56143.7 45540.8 50174.0
3450649 12574 387 10134 6743 34133 4044 2178
136675 71496 60226 309
143851 177745
80770 106259
83756 74413 81397 120827 11629 114153 26247
工业统计制度改革与建议
工业统计制度改革与建议作者:刘相丽来源:《新农村》2011年第06期摘要:随着工业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工业统计方法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实施工业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关键词:工业统计制度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统计制度历经多次改革,初步建立起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常规性全面调查为主体,抽样调查、专项调查为补充的调查体系,并通过对工业企业定期报表实行超级汇总、工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的改革和完善、全国5000家联网企业直报等制度的实行,增强了统计数据的实用性和抗干扰能力,较好地满足了政府、社会对统计信息的需求。
然而,随着工业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的工业统计方法制度面临着严峻挑战,与工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因此,实施工业统计方法制度改革刻不容缓。
一、我国工业统计报表制度的现状我国现行的工业统计报表制度沿用1998年的总体框架,由规模以上工业统计报表制度和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统计报表制度两部分组成。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采用全面调查统计方法;规模以下工业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下的工业企业、合作经营和个体经营工业单位,采用目录抽样调查和整群抽样调查统计方法。
全社会工业总量数据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两部分汇总取得。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定期报送《工业企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和《主要工业产品销售量与库存量》季报。
报送方式采用超级汇总上报,每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统计数据通过各级统计部门逐级上报国家统计局;规模以下工业统计数据用抽样调查方式推算总量。
二、工业统计方法制度中存在的问题1.工业统计数据上报时间早于会计核算时间。
按照工业统计制度规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即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企业)执行《工业企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和《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月报,由县(区)统计局于月后2日、12日前超级汇总分别上报工业产销总值表和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表,这就意味着基层企业要在月后的1日、11日前分别上报这两种报表,且遇周六周日无顺延。
国民经济统计八大产业的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学号20120515416 姓名:覃玉山农业,工业,服务业等8个行业的总产值的核算方法一、现价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就是按行业计算增加值,汇总各行业增加值,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在行业增加值的计算中,可以把生产法和收入法结合起来使用,即部分行业采用生产法,部分行业采用收入法。
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1、农业(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即先计算总产出,再计算中间投入,增加值等于两者的差额。
总产出按产品法计算,即按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计算。
例如,谷物种植业产出等于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各种主产品产量和秸杆、麦衣等各种副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价格计算;中间投入等于农林牧渔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种子、饲料、肥料、燃料、农药等材料价值与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广告费、科技咨询费、防疫费等服务费之和。
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农业现价增加值及四项构成均取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表。
但要注意:不能直接用总数,要剔除农林牧渔服务业。
2、工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等于工业总产值加销项税。
工业总产值是按“工厂法”计算的。
所谓工厂法,就是把一个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
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厂,既生产成品汽车,又制造汽车零部件,但这个厂的工业总产值只计算成品汽车的价值和对外提供的汽车零部件的价值,不计算该厂制造并用于生产成品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的价值。
工业总产值包括当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中间投入包括货物投入和服务投入,货物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服务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运输、邮电、广告、咨询等服务的费用。
[实用参考]国民经济统计八大产业的总产值的计算方法
学号20RR0515416姓名:覃玉山农业,工业,服务业等8个行业的总产值的核算方法一、现价核算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就是按行业计算增加值,汇总各行业增加值,得到国内生产总值。
在行业增加值的计算中,可以把生产法和收入法结合起来使用,即部分行业采用生产法,部分行业采用收入法。
我国目前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1、农业(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即先计算总产出,再计算中间投入,增加值等于两者的差额。
总产出按产品法计算,即按农林牧渔业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产品价格计算。
例如,谷物种植业产出等于稻谷、小麦、玉米、谷子、高粱等各种主产品产量和秸杆、麦衣等各种副产品产量乘以相应的价格计算;中间投入等于农林牧渔业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种子、饲料、肥料、燃料、农药等材料价值与支付的运输费、邮电费、广告费、科技咨询费、防疫费等服务费之和。
计算总产出和中间投入的资料来源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表,农业现价增加值及四项构成均取自《农林牧渔业增加值》表。
但要注意:不能直接用总数,要剔除农林牧渔服务业。
2、工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其增加值按生产法计算。
工业总产出等于工业总产值加销项税。
工业总产值是按“工厂法”计算的。
所谓工厂法,就是把一个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的生产成果相加。
例如,一个汽车制造厂,既生产成品汽车,又制造汽车零部件,但这个厂的工业总产值只计算成品汽车的价值和对外提供的汽车零部件的价值,不计算该厂制造并用于生产成品汽车所使用的零部件的价值。
工业总产值包括当期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初期末差额价值。
中间投入包括货物投入和服务投入,货物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价值,服务投入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运输、邮电、广告、咨询等服务的费用。
工业发展经济指标和名词解释
工业发展经济指标和名词解释轻重工业划分标准(一)轻工业指主要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
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
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二)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等工业;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
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
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分类统计上对公有和非公有控股经济的分类办法是以法人企业作为分类对象,根据企业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实际出资情况进行分类,并按出资人对企业的控股程度,分为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
公有控股经济包括国有控股(含国有绝对、相对控股)和集体控股(含集体绝对、相对控股)。
非公有控股经济包括私人控股(含私人绝对、相对控股)港澳台商控股(含港澳台商绝对、相对控股)、外商控股(含外商绝对、相对控股)。
绝对控股是指在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中,某种经济成分的出资人拥有的实收资本(股本)所占企业的全部实收资本(股本)的比例大于50%。
投资双方各占50%,且未明确由谁绝对控股的企业,若其中一方为国有或集体的,一律按公有绝对控股经济处理;若投资双方分别为国有、集体的,则按国有绝对控股处理。
规模以下工业制度(工业企业样本调查).
人 人 千瓦时
27 28 29
二、报表讲解
例:
1.某企业1-11月实际生产服装20万件,依据该企业的生产 能力,估计最多可生产25万件。 生产能力利用率= 20万件÷ 25万件×100%=80%
2.某外包加工企业1-11月主营业务收入25万元,近几年同 时期的历史最高达到28万元。
生产能力利用率= 25万元÷ 28万元×100%=89.3%
联系电话(含区号和分机):
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
行业代码:□□□□
登记注册类型:□□□
区划代码:□□□□□□—□□□—
□□□ 开业(成立)时间 年 月
二、报表讲解
一、企业基本情况 单位负责人: 企业详细地址: 区(县) 街道(乡、镇) 号
联系电话(含区号和分机):
社区居(村)委会 主要业务活动(或主要产品):有细微变化,详参制度指标解释 邮政编码:□□□□□□
从企事业单位、个 人等非金融渠道借 款,尚未偿还的余 额。
人 人 千瓦时
27 28 29
二、报表讲解
注意:民间借款, 不包含银行借款
1. 若为季度利率、 月利率或日利率, 应折算成年利率。 2. 报告期内若存在 多次民间借贷, 将各次年利率算 术平均后填报
指 标 名 称 甲 期末借款余额 银行借款 民间借款
丙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交货值,口径范围一 致。
指企业销售给外贸部门 或自营(委托)出口 (包括销往港、澳、 台),用外汇价格结算 的销售收入。以及外商 来样、来料加工、来件 装配和补偿贸易等收入。 在计算时,要把外汇价 格按交易时的汇率折算 成人民币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和规模以下工业企业财务指标一、填报对象范围工业企业主要经济指标有B103和G603-1两种表式,B103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G603-1表的填报对象为规模以下工业企业。
二、填报内容和注意事项报表表式:B103表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销售总值表和财务状况表合并而成,取消了本年折旧、办公费、广告费、保险、住房公积金、现金流量等20多个指标,增加了营业外支出。
主要原则是遵循现行统计报表制度、兼顾现行企业会计制度、强化普查内容和指标设计规范化、并且注重可操作性。
其中最主要的考虑因素就是现行的会计制度。
填报方式:财务状况表中除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单位是“人”以外,其他指标的单位均为“千元”,填报表格中每个指标后面的数据方格自右至左单位已分别注明为“千元”、“万元”、“十万”等,必须按数据方格所对应的单位填报数据,不保留小数位,不得填写“XX万元”的字样。
填报数据时应注意核对各指标间的单位是否一致,有无异常值或漏填的数据。
三、审核关系、审核方法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一)审核方法1.B103表指标较多,多数指标间存在关联关系,这就构成了审核的依据。
由于财务指标间关系非常复杂,审核公式例外情况时有发生,许多审核公式不绝对成立。
例如,“财务费用应大于其中项利息支出”对汇兑损益为负值的企业不适用。
2.普查方案中设置了必须满足的审核关系和有条件满足的审核关系,B103表的表内审核,B103表和601表的跨表审核,B103表和成本费用调查表的数据联审等审核方式。
几种审核方式可以统一进行,也可分别进行,便于精确定位。
3.B103表、601表与成本费用调查法人代码相同的企业进行联审,要求两套表相互确认,不能以一方为主,且修改后须复审(如表内平衡关系)。
(二)数据质量控制要点1.总产值与销售收入、总产值与销售产值、销售产值与销售收入要注意数据的衔接和匹配。
2.相关指标应注意匹配关系(如流动资产与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固定资产净值与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两项指标不应有较大差距,且其中一项不为零时,另一项不应为零。
3.理论上所有指标都不应大于资产总计和主营业务之和,如是则应检查单位是否填错。
4.所有指标应注意与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比较,注意人均指标是否偏小或偏大,如人均工资大于20万元或小于5000元可能是人数或工资等指标有问题。
5.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都是企业财务状况表中的单一指标,不应包括预收账款和预付账款,企业会计报表没有单独设立科目的,在填制资产负债表时要求根据明细账分析填列。
6.财务费用较大时,一般主要为利息支出,应避免漏填利息支出。
7.当存货或产成品没有办入库票即已销售时,企业必须补办入库存手续,补填入库凭证,故不允许出现负值。
8.所有者权益应等于资产总计-负债合计(当存在少数股东权益时不成立,这时可将少数股东权益并入所有者权益项来填)。
9.存货应大于其中产成品;10.固定资产合计应大于等于固定资产原价减累计折旧(有固定资产清理损失或固定资产减值时可能不成立);(三)审核关系▲必须满足的审核关系有:表内审核:1.流动资产合计≥应收账款+存货2.存货≥产成品3.固定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4.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5.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合计6.所有者权益合计=资产总计-负债合计7.流动负债合计≥应付账款8.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9.实收资本>010.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11.管理费用>税金12.当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和主营业务收入大于零时,本年应付工资总额(贷方累计发生额)>013.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利润14.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且当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时,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15.主营业务收入≥016.主营业务成本≥017.资产总计≥018.负债合计≥019.营业费用≥020.管理费用≥021.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合计22.资产总计>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23.资产总计>固定资产合计24.资产总计>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25.负债合计>流动负债合计26.负债合计>长期负债合计27.工业销售产值(当年价格)≥出口交货值28.当主营业务收入、本年应付工资总额均不为零时,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零29.工业总产值≥030.工业销售产值≥031.出口交货值≥032.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033.工业中间投入<工业总产值34.工业中间投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营业费用中的中间投入+财务费用表间审核:54.B103表中主营业务收入=601表中主营业务收入55.B103表中资产总计= 601表中资产总计56.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必须与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的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一致▲有条件满足的审核关系有:表内审核:35.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的10倍36.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资产年平均余额的1/1037.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10倍38.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净值年平均余额的1/1039.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的10倍40.利息支出/财务费用不应超出范围(-10,10)41.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2]42.营业费用/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1]43.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0.5]44.负债合计/资产总计不应超出范围(0,3]45.当利润总额大于零时,利润总额≥应交所得税46.利润总额/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10,1)47.利润总额/资产总计不应超出范围(-10,1)48.本年应交增值税/主营业务收入不应超出范围(-0.3,0.3)49.2008年前开工的企业本年应付工资总额/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不应超出范围[5,200]50.2008年开工的企业本年应付工资总额×12/(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本年开工月数)不应超出范围[5,200]51.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的10倍52.工业总产值≥工业销售产值的1/10倍53.所有指标应小于资产总计和主营业务收入之和表间审核:57. 601表中的年末从业人员合计≤B103表中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10倍58. 601表中的年末从业人员合计≥B103表中全部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的1/10(四)G603-1表审核关系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必须与法人单位基本情况(601表)的法人单位名称和组织机构代码一致。
1.“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不得为空,不得取1和2以外的数值2.固定资产原价>本年折旧3.所有者权益合计≥实收资本(可强行通过)4.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5.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6.营业税金及附加≥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7.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是否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是”的单位不适用此项(取值为1)8.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9.营业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税金+利息支出(可强行通过)10.实收资本=国家资本+集体资本+法人资本+个人资本+港澳台资本+外商资本11.允许“主营业务利润”、“营业利润”、“所有者权益合计”、“利息支出”、“其它业务利润”、“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小于0,并用“-”号表示四、指标解释及填报方法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指工业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最终产品和提供工业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1.工业总产值计算应遵循的原则(1)工业生产的原则。
即凡是企业在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的劳务,均应包括在内。
其中的最终产品,不管是否在本年内销售,只要是本年内生产的,就应包括在内。
凡不是工业生产的产品,均不得计入工业总产值。
(2)最终产品的原则。
即企业生产的成品价值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
企业对外销售的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计入工业总产值。
而在本企业内各车间转移的半成品和在制品只能计算其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3)“工厂法”原则。
即以法人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计算工业总产值,是其本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总价值量。
2.工业总产值的内容包括三部分:生产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1)成品价值:指企业在本年内生产,并在本年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已经销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包括半成品)价值合计。
成品价值中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但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工业总产值是按现行价格计算的。
成品价值按成品实物量乘以本年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
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帐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
(2)对外加工费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所收取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内非工业部门提供的加工修理、设备安装等收入。
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对于以对外加工生产为主,对外加工费收入所占比重较大的企业,如果对外加工费收入出现跨年度支付的情况,为保证总产值生产口径计算的准确性,则应将对外加工费收入按实际情况调整,记录本年应实际收取的对外加工费收入。
(3)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为了使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间投入中的物耗价值一致,以便同口径地计算工业增加值,规定本指标的计算原则是:凡是企业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中计算半成品、在制品成本,则工业总产值中必须包括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反之则不包括。
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等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价值减去期初价值后的余额,如果期末价值小于期初价值,该指标为负值,企业在计算产值时,应按负值计算,不能作为零处理。
3.工业总产值计算的几种具体规定(1)凡自备原材料(包括自备零部件)生产,不论其加工繁简程度如何,一律按全价,即包括自备原材料的价值,计算工业总产值。
(2)凡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只收取加工费,则加工企业一律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即不包括定货者来料的价值。
一般分两种情况:a、工业企业之间的来料加工,加工企业(即承包单位)按财务上结算的加工费计算工业总产值;委托加工的企业(即发包单位)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