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大一)精要概括
古代文学史大一知识点
古代文学史大一知识点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环,涵盖了丰富多样的文学体裁和作品,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作为大一学生,了解古代文学史的基本知识点对于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内涵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古代文学史知识点,帮助大家快速了解古代文学领域的重要内容。
一、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区别和特点1. 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主要表达工具,以汉语古代文言为基础,形成了严谨、规范的语法特点和独特的文字表达方式。
2. 白话文是近现代文学的主要表达形式,采用口语化、自然流畅的表达风格,更贴近现代人的思维和习惯。
二、古代文学体裁1. 诗歌:包括古代诗歌、唐诗、宋词等,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韵律和意象表达思想和感情。
2. 散文:古代散文分为古文、骈文等,着重于记叙、描写和论述。
3. 戏曲:古代戏曲有传统的京剧、越剧、黄梅戏等,具有音乐、舞蹈和表演等多种表现形式。
4. 小说:古代小说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为代表,讲述了丰富的故事情节,揭示出古代社会的风土人情和人性的智慧。
三、古代文学流派1. 骈文流派:以骈文为特点的文学流派,如汉赋、楚辞等,注重华丽修辞和骈偶的技巧运用。
2. 楚辞:楚辞是古代文学中的重要流派,反映了楚国文化的独特风貌和主题。
3. 唐诗流派:唐代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杜甫、李白等代表了不同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4. 宋词流派:宋代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词人陆游、辛弃疾等代表了不同的词派和表达方式。
四、古代文学名著1. 《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封建社会的荣辱悲欢,展示了丰富的人物形象和情感世界。
2. 《西游记》:记载了孙悟空等众多神话人物的历险故事,以及对人性、社会问题的思考。
3. 《水浒传》:描写了宋朝社会底层人民反抗统治者的斗争,塑造了一系列英雄形象和悲壮的故事情节。
4.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影响了中国古代文化和价值观念。
中国文学史梗概1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有着光辉的历史,灿烂的成就。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收集诗歌305篇,按照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并灵活运用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初步形成了中国诗歌创作的民族传统,奠定了后世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诗经》中的篇章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那个时代丰富复杂的社会生活,人民群众多种多样的思想感情,都得到了真实生动的反映。
战国后期,在南方产生了具有楚文化特征的新体诗——楚辞。
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运用这一形式创作了《九歌》与《九章》,她的代表作《离骚》,就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宏伟瑰丽的长篇抒情诗,并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诗经》与楚辞,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
春秋战国时代,在百家争鸣的氛围中,产生了诸子散文,其中《论语》为语录体,《孟子》为对话体,《庄子》则擅长论辩,而且文学性最强。
与之相辉映的,就是或记事、或记言的历史散文,其中《左传》为编年体,《国语》与《战国策》为国别体。
《战国策》的人物描写十分高明,言辞也铺张犀利,颇具文学价值。
秦朝二世而亡,几无文学可言,李斯《谏逐客书》就是仅存的散文名篇。
西汉时期,适应大一统帝国的需要,辞赋应运而生,并给予魏晋抒情小赋与唐宋文赋以直接的影响。
两汉文学中最有价值的就是“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
乐府民歌着力反映现实生活,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与《诗经》一脉相承;它长于叙事铺陈,语言富于生活气息,句式以杂言与五言为主,推动了诗歌艺术的发展。
在它的哺育下,汉代文人五言诗也走向成熟,到东汉后期出现了《古诗十九首》,被后人称为“五言之冠冕”。
汉代散文成就最高的就是司马迁的《史记》。
《史记》既开创了纪传体的史书新体例,又堪称传记文学的精品,它所塑造的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叙述事件与刻画人物的高超技巧,以及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都对后世散文创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魏晋南北朝就是中国文学获得更加自觉发展的时代,诗歌、散文、辞赋、小说、骈文等文学样式都有显著收获。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三编第一章笔记
第五章 南北朝诗歌 识记:南北朝诗歌创作⼤势。
⾃刘裕代晋(420),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
南朝诗歌承魏晋诗歌之风,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重娱乐的⽅向发展,尤其重视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追求。
与此同时的北⽅政权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北朝诗歌直接继承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
南北朝民歌则分别以清新活泼和刚健激越为特征。
第⼀节 南朝诗歌 南朝诗歌分为三个阶段:刘宋时代的元嘉诗歌、齐⾄梁初的永明新体诗歌、梁中期⾄陈末的宫体诗。
1.元嘉诗歌 识记:元嘉诗歌的时间断限。
上起晋宋之交的谢灵运,下迄⼤明、泰始的鲍照。
简单运⽤: ①元嘉诗风新变及其原因。
元嘉诗风的主要变化就是以情思代替⽞理,由哲思回到感情上来。
在艺术表现上也由淡乎寡味,变为注意对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探讨。
原因:⼀是刘宋时代⽞学在思想领域中已不占主要地位,在政权领域儒学已占主流。
⼠⼈从⽞虚思索回到现实中来。
⼆是刘宋皇室出⾝寒微,即位后⽤寒门掌机要权柄。
素族⽂⼈进⼊政权的同时也进⼊⽂坛,重抒情代替重⽞思的⽂学思潮便逐步发展起来了。
三是朝野上下普遍爱好欣赏⾃然⼭⽔。
②元嘉诗歌创作新特点。
⼀、⼭⽔题材⼤量进⼊诗歌创作,并且改变了东晋诗歌以⼭⽔作为⽞思载体的倾向,把⼭⽔作为审美的对象,正式奠定了中国⼭⽔⽂学的根基。
⼆、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化改变为重抒情,抒发了强烈的感慨。
三、元嘉诗歌出现了对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
四。
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
不但有各种体式的创作,⽽且注意对仗,格外追求⽤典使事。
2.谢灵运及⼭⽔诗 理解:①⼭⽔诗。
先秦⽂学如诗骚中就出现了⾃然⼭⽔,然多⽤作⽐兴的材料或作为⼈事的背景⽽存在,并不是作为独⽴审美客体。
曹操《观沧海》是第⼀⾸⽐较完整的⼭⽔诗,但并未蔚成风⽓,与当时战乱、北⽅环境及诗⼈的审美倾向、⽔平等主观限制有关。
东晋偏安江左,⾃然条件甚好。
⽞⾔诗⼈借⼭⽔以体⽞悟道,不但培养了对⼭⽔的细腻感受,也因此在诗中描写到了⼭⽔风物。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 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二章《诗经》第三章先秦散文第四章屈原与楚辞第五章秦汉政论及抒情、叙事文第六章司马迁与两汉史传散文第七章两汉辞赋第八章两汉诗歌第九章建安诗歌第十章正始诗歌第十一章两晋诗歌第十二章田园、隐逸诗人之宗陶渊明第十三章南北朝诗歌第十四章魏晋南北朝散文与辞赋第十五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十六章南北文学合流与初唐诗歌第十七章盛唐得诗人们第十八章李白第十九章杜甫第二十章大历诗坛第二十一章中唐诗歌第二十二章李商隐与晚唐诗歌第二十三章唐代散文第二十四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二十五章唐五代词第一章上古传说文学第一节初民得歌谣☆☆☆☆☆☆1、我国古籍中多有对原始歌舞得记载,如:“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古越俗祭防风神,奏防风古乐,截竹长三尺,吹之如嗥,三人被发而舞”(纬书《河图玉版》);“(舜)即帝位……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宋书·符瑞志》引《竹书纪年》)。
2、我国就是一个诗得国度,如:“歌咏所兴,宜自生民始也"(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在人类还没有文字,没有丰富得文学艺术种类及表现手段,歌唱与舞蹈便就是初民天然得表现与抒情方式.3、或求雨,或祈年,就是甲骨卜辞得重要内容,表现着初民得心态与愿望。
上举这类卜辞比较完整,语句平实,声韵谐调,可以见出原始古歌得风貌。
4、至于后世典籍所保存或搜集得原始歌谣,只有极少几首,因其风貌古朴,或可视为原始歌谣得存留.例如相传为黄帝时得《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
”(《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第二节上古神话传说☆☆☆☆☆知识点一神话释义神话得基本特性:(1)神话都就是想象或幻想得(2)神话就是远古人类对所观察或经历得自然界或社会现象得解释与说明,只就是它经过了“幻想”得加工,成为了想象中得“神话"了得现实生活(3)神话反映着远古人类解释自然(或社会)并征服自然(或社会)得愿望(4)神话只能产生在史前得远古时代,它就是人类还没有能力对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作出符合实际得解释之时代得产物。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文学作品不仅代表了古代中国社会的风貌和精神风格,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为自考课程,主要涉及到了古代文学史的基本概念、主要流派与代表作品等方面的知识内容。
下面是对《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文学史的基本概念1.文学史的定义:文学史研究文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包括文学作品的产生、流派的形成、作者的传世与影响等。
2.文学史的分类方法:按时间分期、按流派分类、按地域分区等。
二、古代文学的三纵三横1.三纵:时间纵,即古代文学历史沿袭的时间轴;主题纵,即古代文学作品所追求的主题内容;情感纵,即古代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情感体验。
三、古代文学的流派与代表作品1.古文流派代表作:《左传》、《国语》、《史记》2.诗歌流派代表作:《诗经》、《楚辞》、《陆机集》3.散文流派代表作:《庄子》、《文心雕龙》、《傅雷家书》4.戏剧流派代表作:《诸子百家戏》、《汉赋》、《元杂剧》5.文言小说流派代表作:《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6.白话小说流派代表作:《红岩》、《家》、《孽子》四、古代文学史的发展阶段1.原始阶段:包括《诗经》等早期文献的创作和保存。
2.古代文学的萌芽阶段:以《楚辞》和《古文观止》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散文和乐府诗。
3.古代文学的兴盛阶段:以唐代为代表,出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等。
4.古代文学的衰退与复兴阶段:由于社会政治的变革和文化传统的断绝,古代文学走向了衰落,但在近现代出现了一些新的文学流派,如白话小说。
五、古代文学史的评价与思考1.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观的冲突:古代文学作品中存在着一些与现代价值观念不符的内容,这需要我们进行审视和思考。
3.古代文学的时代特点:古代文学作品以婉约、豪放、诗性等特点为主,反映出古代人们不同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方式。
4.古代文学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古代文学作品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后世文学创作的重要参考和借鉴对象。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笔记整理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上古期:先秦两汉(公元3世纪以前)文学发展的孕育期第一段:先秦第二段:秦汉中古期:魏晋至明中叶(公元3世纪至1 6世纪)文学发展的成熟期第三段:魏晋至唐中叶(天宝末)第四段:唐中叶至南宋末第五段:元初至明中叶(正德末)近古期:明中叶至“五四”运动(公元1 6世纪至2 0世纪初期)文学的转型变化期第六段:明嘉靖初至鸦片战争(1 8 4 0)第七段: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19 19)二、先秦文学的基本内容(-)神话、远古歌谣(1)内容2、再现劳动过程的2、征服自然愿望的3、反映上古婚姻制度的4、思恋之歌(2)上古歌谣的艺术特点原始歌谣大都采用二言形式一一劳动节奏短促、鲜明。
(-)上古神话2•创世神话——盘古开天辟地2•始祖神话——女姻技土造人3•洪水神话——緜gJn禹治水4•战争神话——共工与颛顼争帝5•发明创造神话——后羿射日6感生神话(英雄神话)——夸父逐日(2)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己观物、以己感物神话思维是一种具体、形象的思维神话思维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原名《诗》,或称“诗三百",共有305篇二《诗经》的编集1采诗说2献诗说3删诗说三《诗经》的分类《诗经》按风、雅、颂分为三类1国风(160篇)风即音乐曲调,国风即各地区的乐调。
国是地区、方域之意。
十五国风即这些地区的地方土乐,因此被誉为“乡土之音”。
除豳风全部是西周作品,大部分是东周作品。
十五国风:周南、召南、邺(bei )、聯(yong)、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hui)、曹、豳(bin )2雅(205篇)■•雅”即正,是符合朝廷礼仪规范的乐曲的名称,也即朝廷正乐。
雅分为大雅和小雅。
大雅4篇是西周的作品,大部分作于西周初期。
小雅共74篇,大部分是西周晚期的作品。
大雅的作者,主要是上层贵族;小雅的作者,既有上层贵族,也有下层贵族和地位低微者。
大一国文知识点
大一国文知识点国文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涵盖广泛的文化知识和文学经典。
在大一阶段学习国文,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便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本文将介绍大一国文的知识点,分为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和修辞三个方面。
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主要包括诗、赋、曲和文四个大类。
其中,最重要的是诗,又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代文学作品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情感。
2. 《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之一。
它收录了周代的诗歌作品,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生活、爱情、自然等方面的感悟和表达。
3.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巨著"。
这部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通过对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系列形象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众多问题和人性的丰富性。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鲁迅: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杰出代表。
他的作品揭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落后,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
《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2. 《呐喊》:《呐喊》是鲁迅的一部短篇小说集,被公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开山之作。
这部作品以鲜明的写实手法,揭示了中国社会的黑暗和压迫,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 余秋雨:余秋雨是当代知名作家,他的作品涵盖了小说、散文和历史研究等多个领域。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深刻,被誉为"文化名家"。
三、修辞知识点1. 比喻:比喻是修辞手法中最常用的一种,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类比,以产生更加生动形象的描述。
比如,"他的笑声如同春风般温暖",通过将笑声与春风进行比拟,使得描述更加形象化。
2. 拟人:拟人是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行为、感情和特征,以增强表达的效果。
中国古代文学史大一上,
海量资源,欢迎共阅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一卷复习绪论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
中国古代史、文学家文学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与变迁一、史家记述: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
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
(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 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
二、目录学著作: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
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
(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
三、在诗文评方面:(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 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
(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
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
(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
包括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序跋、题记20 世纪初出现,林传甲京师大学堂编写讲义《中国文学史》为滥觞。
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 年代、30 年代、四五十年代、60 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
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
中国文学史重点归纳
第一编? 先秦文学第一章? 先秦文学概说“先秦”指的是秦统一之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奴隶、封建社会初期三个阶段。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发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中国文学的源头。
1.最早产生的两种文学样式是原始诗歌和原始神话。
二者均是集体创作的口头文学,原始诗歌具有诗、乐、舞三位一体的特征,原始神话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
2.殷商甲骨卜辞、《周易》古经、殷商及西周铜器铭文,都是早期书面散文的萌芽。
蕴涵着一定的文学因素。
3.掌握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历史散文是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
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
此外,《逸周书》也是一部类似《尚书》的史籍。
孔子编着的《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
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是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
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
《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
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
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1)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墨子》、《老子》为代表。
《论语》以语录体的形式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和活动。
其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高超的语言运用水平上。
《墨子》是一部墨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的汇编,反映的是墨家学派所代表的小生产者的思想。
其艺术特点是文质意显,富于逻辑性。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可谓是博大精深,渊源流长。
从古至今,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瑰宝。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让你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
从最早的《诗经》、《楚辞》等诗歌作品,到后来的《史记》、《红楼梦》等小说,古代文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不断发展壮大。
在这个过程中,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学家,如屈原、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然被传颂不衰。
我们要学习的是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品。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民情,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比如《诗经》中的《关雎》、《蒹葭》,描绘了古代的爱情故事;《楚辞》中的《离骚》、《九歌》,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史记》中的《陈涉世家》、《项羽本纪》,讲述了一个个英勇善战的故事;《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形象,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情。
我们要探讨的是古代文学的创作手法。
在古代文学中,有许多独特的创作手法,如对仗、排比、拟人等。
这些手法使得古代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了很强的共鸣。
比如《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运用了对仗的手法,使得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我们还要关注古代文学的评论家。
在古代文学史上,有许多著名的评论家,如司马迁、苏轼、辛弃疾等。
他们通过对文学作品的评论和解读,使得这些作品得以流传后世,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就是对古代历史的一次全面总结;苏轼的《东坡志林》,则是对当时社会风俗的一次生动描绘。
我们要了解的是古代文学的影响。
古代文学作品不仅在当时产生了很大影响,而且对后世的文化传承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许多古代文学作品都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古代文学也对现代文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现代作家都从古代文学中汲取灵感,创作出了一批批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第四章笔记3
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第一编第四章笔记3《九章》这种平实素朴的艺术特色,表现了屈原创作的另一种风格。
3.《天问》和《招魂》识记:《天问》简况。
《天问》是屈原作品中最为奇特的诗歌,是仅次于《离骚》的长诗。
这诗的奇特,在于它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和远古历史、社会现实等,一口气提出了170多个问题,表现了诗人的见识博识、思想深刻以及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
它保留了许多神话传说和远古史料,有较大的史料价值。
简单运用:《招魂》的艺术特色。
《招魂》可能是屈原替楚怀王“招魂”的作品,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其主要特色两个方面:一、结构精密完美。
例如写“巫阳下招”,这样结构精严,依据方位和事物层层铺叙渲染的表示方式,对后来的汉赋的影响甚巨。
二、长于铺排描摹。
例如它写四方的可怖,罗列众多可怕的事物,还描绘出它们可怕的形象。
想象夸张,别致怪异,描摹事物,穷形尽相。
第五节宋玉及其他楚辞作家识记:宋玉及其赋作。
宋玉是屈原之后的一位楚辞作家,作品《九辩》。
理解:《九辩》题义。
九辩本是上古乐曲之名,其实就是由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
从创意看是自悲生平之作。
综合运用:《九辩》的艺术特色及其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九辩》是由多个乐章组成的乐曲,是宋玉自悲平生之作。
它的艺术特色:一、长于铺排描摹,并在描绘中创造较为圆融的意境。
如开头那段广为传涌的文字,渲染秋气之肃杀萧瑟,横铺纵叙,令人读其诗文即有凄风扑面之感。
同时,诗人又把他强烈的生活感受溶注其中,诗人的际遇哀痛之感,被肃杀凄凉的秋景烘托得更加深切浓重。
二、细致入微的刻画描写。
写落木之枝萎叶衰,从叶片到枝干,由形态到色彩,都刻画得细微真切。
三、《九辩》的造语用词也很可称道,(造语用词圆熟精美)。
韵散相间,长短不拘,参差错落,抑扬变化。
双声叠韵字和重叠词的大量使用,更增强了诗歌的文字美和韵律美。
《九辩》与《离骚》思想、艺术上的异同:一、从思想内容来说,二者都是自叙平生之作,都有个人不幸遭遇的叙写,都有对暗中政局的揭露和对谗佞群小《九辩》的思想境界不及《离骚》,尽管它也有自标高洁的咏叹、批判奸佞群小、揭露政局的暗中,但是宋玉缺少屈原那种激切的情思和追求抱负九死不悔的精神。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献诗说:1、出自于《国语·周语上》2、一种关于《诗经》收集的说法;3、“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采诗说:删诗说:1、由司马迁提出的《诗经》形成的说法;2、司马迁说在孔子时有3000多首诗,孔子选出合乎礼仪的305首组成《诗经》;3、这个说法不准确;吴越春秋:1、东汉末年的一部杂史;2、作者是越晔;3、写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历史;古文运动:1、中唐时期发起的一起由骈体一以散体的文体与文风的革新运动;2、主张“主以明道”3、主要作家有韩愈和柳宗元;九歌的艺术特色:1、寄托屈原的身世之感和规讽之意;2、神灵的价格化;3、具有奇特瑰丽,色彩斑澜的艺术境界;陈子昂对唐诗的发展所起的推进作用:1、复归风雅成为盛唐歌行即将到来的序曲;2、陈诗壮伟之情和豪侠之气有盛唐诗歌的风貌;3、其提倡风骨和寄兴,对诗歌的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谈论杜甫诗歌“诗史”的性质;1、写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现实;2、借记事以抒情,表达爱国忧民的精神;3、以时事入诗,具有写实性;简述李斯创作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1、其创作主要包括奏议文和刻石文;2、以《谏逐客书》为代表的奏议文,铺陈排比,有纵横之气;3、其刻石文四言为句,三句为韵,形式独特,铺叙歌颂,气度宏大;天问:1、屈原创作的奇特的诗歌;2、针对自然现象、神话传说、远古历史、社会现象提出了107个问题;3、表现了诗人见识广博、勇于怀疑和批判的精神;骈文:1、一种具有均衡对称之美的文体;2、骈文的特征是:对偶、用典、声律和词藻;盛唐边塞诗派:1、以高适、岺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群体;2、他们的诗主要以边塞生活为主要题材;3、他们的边塞诗写得雄壮美,有一种慷慨悲凉之美;唐传奇:1、唐代流行的一种文言短篇小说;2、它是以六朝志怪小说的基础上,融合历史传记小说、辞赋、诗歌和民间说唱艺术而形成的新的小说文体神话的性质:1、都是产生于史前远古时代;2、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3、表达原始初民征服自然的愿望;4、都幻想和想象的产物;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1、春秋到战国初期:语录体、篇幅简短、辞约义丰;2、战国中期:论辩体,长篇大论、说理畅达;3、战国末期:专题论文,论题集中,说理透辟;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1、内容充实丰满,多慷慨悲愤之气;2、艺术表现形象生动、音韵流畅、辞藻华美、对付工整;3、艺术风格华丽绮焕,雄健浑厚;简述陶渊明诗平淡自然之美的形成原因:1、心境的平和散淡;委运任化,顺乎自然,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心境自然平和;2、语言的平易质朴,语言质朴无华、不加雕饰,极尽自然纯净之美;试论《史记》刻画人物的特点。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导论我国古代文学史中的人文精神的几种主要表现:一.我国文学中的乡国情怀:1、在我国的诗文里,对于故乡、故国的思念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2、与乡土相联的,是对于国家的思念。
君与国家,在古代文人那里,是一致的;至近代,此种精神由忠君报国而转向追求国家的自立自强。
3、乡国的情怀的泛化,是对于山川之美的描写与赞颂。
二.我国古代文学中的亲情主题。
1、爱情。
可分为来自民间和受民间作品影响的一系和文人作品的一系。
来自民间的一系:表现出更为充分的人性特点。
从《诗》开始到乐府民歌,所表现的男女之爱很少受到礼的约束,表现更为热烈执著、更带野性色彩。
文人的描写爱情之作:表现得较为复杂。
含蓄了、深化了、带有理想的色彩(白朴《墙头马上》、加进悲剧色彩(《会真记》、《长恨歌》、董解元《西厢记》、王实甫《西厢记》、《长生殿》、《牡丹亭》、《红楼梦》)。
2、友情。
视朋友如兄弟,这是我国思想传统里的一种认识。
交友不因贵贱而阻隔,不以利而以义,守之以信,忠之以言。
三.我国文学中的人生感悟主题。
1、对于生命虽短促而宇宙却永恒的感悟。
对于历史、人生的思索,实际是对于生命永恒的向往,是珍视生命热爱生命的一种独特的表现方式。
2、对于人生的感悟主题,还表现为对于现实人生的反思,往往交叉着宗教理路,劝善惩恶,提出人生的归宿问题。
在小说、戏剧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我国古代文学的艺术特征:1、抒情传统是我国文学的重要特色,但无论是抒情文体还是叙事文体,都有明显的抒情特色。
陆机《文赋》“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诗化世界的认知方式,因此在表诉上就常常着重于内心感情的抒发而不是着重与外物的描写。
从古诗十九首开始的内心世界的展示,深远地影响了我国诗歌的发展。
2、我国各体文学虽式样各异,但有一点相通,那就是重视意境的创造。
《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篇,似这般都付予断井颓垣。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知识点整理
2、描绘人物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
4、关于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国语:
1、我国第一部国别史;
2、主要记录齐、鲁、晋、郑、楚、吴、越的历史;
3、起于周穆王,止于鲁悼公。
战国策:
1、由西汉刘向修编成册;
简述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1、生活艰难
2、讽刺达官显贵
3、厌倦战争;
4、抒写爱情婚姻;
简述魏晋南北朝志人小说繁荣的原因
1、受到汉末到六朝品评人物的影响;
2、士族子弟有意学习名士的言谈举止;
3、文人文士以熟悉故事为学问;
1、《诗经》诗的分类:
社会政治诗、情爱诗、史诗及其它;
神话的性质:
1、都是产生于史前远古时代;
2、是原始初民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解释;
3、表达原始初民征服自然的愿望;
4、都幻想和想象的产物;
简述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
1、春秋到战国初期:语录体、篇幅简短、辞约义丰;
2、战国中期:论辩体,长篇大论、说理畅达;
3、战国末期:专题论文,论题集中,说理透辟;
2、分类方法是根据音乐的不同,风土之音曰风(各地不同的音乐),朝廷之音曰雅(王朝京畿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小雅,分类的依据也是音乐的不同),颂是宗教祭祀用的舞曲;
诗经的分类:
1、社会政治诗
2、情爱诗:
3、史诗及其它;
诗经的文学成就:
1、抒情与定实的统一;
3、在特定的环境下展现人物性格;
4、出色的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
5、以个性化的语言展现人物性格;
大一古代文学史知识点
大一古代文学史知识点古代文学史是研究古代文学发展历程和作品特点的学科,它对于了解古代文学的演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大一的学习过程中,了解古代文学史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和作家的创作背景,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大一古代文学史的知识点,旨在帮助大家对古代文学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古代文学的分类古代文学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一为古代口头文学,包括民歌、节令歌谣等;二为古代书面文学,包括诗、词、曲、小说等。
其中,诗、词、曲被称为中国古代文学的三绝,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二、先秦时期的古代文学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为主要表现形式。
《诗经》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一千多年间的诗歌创作。
《楚辞》则是一部独具特色的诗集,以其抒发豪迈痛苦的情感和瑰丽的艺术形象而闻名。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文学以乐府民歌和绝唱为主要表现形式。
乐府民歌是古代文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等歌曲至今仍广为传唱。
绝唱则是一种流行于南北朝时期的短篇曲子,以其含蓄而深情的表达方式而脍炙人口。
四、唐宋时期的古代文学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孕育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唐代的诗歌达到了巅峰,诗人李白、杜甫、王之涣等都是唐代文坛上的巨星。
宋代的古文则以韩愈、柳宗元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既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又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五、元明清时期的古代文学元代的古代文学以传统戏曲为主要形式,元曲是中国古代戏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明代的古文以杨慎、杨熙烈等人为代表,他们提倡以白话文写作,对后世大有影响。
清代的古代文学则以纪晓岚、曹雪芹等人为代表,他们的作品精神独特,形式多样,堪称中国古代小说的瑰宝。
六、古代文学与历史关系古代文学与历史密不可分,文学作品是历史的镜子,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重点知识点总结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学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的神话、传说文学到明清时期的文学。
下面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点知识点总结。
1. 古代神话文学古代神话文学是中国文学的起源之一,是从世界的创世、人的起源开始展开的,它吸取了古代先民的观念和思想。
最重要的作品是《山海经》和《尚书》。
2. 文言文的形成文言文是汉语史上最早的书面语言,其形成始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战国时代。
文言文在中国文学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 唐诗唐诗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高峰,被誉为“诗的黄金时代”。
唐代的诗人们广泛地运用了各种修辞技巧与意象,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同时也勾勒出了唐代社会的风貌和民族性格。
4. 宋词宋词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也是一次辉煌时期,是唐诗后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宋词以情感表达为主,以小调形式行文。
同时,宋词也更加注重音乐性和韵律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5. 元曲元曲是中国古代小说和戏曲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元曲采用白描小说写作手法,并融入了大量音乐元素和舞蹈形式,表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背景、文化风貌和民族特性。
6. 明清小说明清小说是中国古代小说的最后一期,体现了明清时期时代背景和人民生活的特点。
其作品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道德、宗教、文化和风俗,并呈现出了人物形象的真实性和多样性。
7. 诗词散文的融合明清时期的文学,特别是清代,诗词和散文的融合趋势明显。
诗词散文交融,风格也更加多样化,从而为现代文学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进程,发展出了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这些文学形式不仅记录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
中国古代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不仅仅是因为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气息,更重要的是因为它具有灵魂和思想的内在价值。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古代文学的价值。
一、艺术价值中国古代文学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学韵味,其作品不仅展现了美的形式和艺术技巧,还蕴含了深刻的思想、情感和感受。
大一上册古代文学知识点
大一上册古代文学知识点古代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也是我们理解历史和传承文化的重要窗口。
在大一的上册中,我们将学习和探索古代文学的知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古代文学概述古代文学是指在中国古代历史时期产生的文学作品,主要包括先秦时期的经典著作、汉赋、唐诗、宋词和元曲等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作品。
古代文学反映了古人的思想观念、社会风貌和情感体验,是了解古代社会和人们思想的重要途径。
2. 先秦经典著作先秦经典著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诗经》、《尚书》、《周礼》、《论语》和《孟子》等。
这些经典著作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政治制度,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3. 汉赋的特点和代表作品汉赋是中国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其特点是辞藻华丽、修辞繁复、意境深远。
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品包括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班固的《两都赋》。
通过学习汉赋,我们可以了解到汉代社会的风貌、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体验。
4. 唐诗的产生和发展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这个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诗人和优秀的作品。
唐诗的特点是以五言、七言为主,形式优美,意境深远。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一些著名的唐诗人如杜牧、李白和杜甫等,了解到唐代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繁盛。
5. 宋词的艺术价值和代表作品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瑰宝,其艺术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独树一帜。
宋词的特点是言简意赅、意境细腻,通过几句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深邃的情感。
代表作品包括苏轼的《水调歌头》,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等。
学习宋词可以让我们感受到文艺复兴的气息以及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
6. 元曲的艺术特点和发展历程元曲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它是元代戏曲艺术的代表。
元曲的艺术特点是文采华丽、情节曲折、音乐和舞蹈相结合。
学习元曲可以了解到元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艺术成就。
以上只是古代文学知识点的一部分,通过学习和了解这些知识点,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文化自信,同时也能够提升我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1]
中国古代文学史(一)基础知识第一编先秦文学第一章上古文学1.“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弹歌》出自《吴越春秋》;葛天氏之乐和《候人歌》出自《吕氏春秋》。
2.保存神话较多的材料《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
第二章《诗经》1 汉代采诗说(关于诗经编订情况):班固《汉书艺文志》“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
”;《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天子。
”;何休《春秋公羊传》“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
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天子。
”2《诗经》内容上分1.祭祀诗全部收在三“颂”之中《维天之命》、《武》、《载芟》《閟宫》2.颂赞诗“大雅”中的《生民》、《公刘》、《帛系》、《皇矣》、《大明》3.怨刺诗《民劳》、《桑柔》、《节南山》、《小弁》)、《北山》等;4.婚恋诗《关雎》、《蒹葭》、《月出》、《采葛》)、《静女》、《野有蔓草》5.征役诗《载驰》、《采薇》、《无衣》(看书P34-50)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1.《尚书》:上古之书,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
以记言为主。
2.《春秋》:鲁国的编年体史书,记载春秋时期重大史实。
上起鲁隐公元年(-722),下至鲁哀公十四年(-481),共二百四十年的史实。
(《春秋》的记事极为简略,在记事中体现出鲜明的思想倾向。
《春秋》以一字为褒贬的写法和微婉含蓄的风格,对后代散文有不小的影响。
)3.《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大约成书于战国初年。
以记言为主。
记载史实上起周穆王,下至鲁悼公。
(一般认为是春秋末年左丘明所作,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
书中既尊礼,又崇德;既敬神,又重民。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1.《论语》:语录体散文。
一部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成书于战国初年,是孔子的弟子和后学编纂而成。
传至汉代出现了鲁《论语》、齐《论语》、古文《论语》。
今天所见《论语》是在鲁《论语》的基础上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而成。
大一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
大一古代文学史知识点汇总古代文学,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智慧。
大一古代文学史作为一门入门课程,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古代文学的演变历程以及主要的文学作品和创作手法。
下面将对大一古代文学史的知识点进行汇总和总结。
1. 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时期,中国文学逐渐发展起来。
其中,《诗经》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包含了六种不同的诗体风格,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楚辞》则体现了楚国地方特色,以其豪放热情的风格被广泛传颂。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成为后世儒家文化的重要经典。
2. 唐宋诗词唐宋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时期,尤以诗词创作最为繁荣。
唐代诗人李白、杜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他们的作品写实、直观,表达了自然、爱情、社会等多个主题。
宋代的苏轼、黄庭坚则偏重于抒情,他们的作品深情、含蓄,充满哲理。
3. 元曲元曲是中国戏曲的重要流派之一,代表了元代文学的成就。
元曲主要分为杂剧和南戏两大类。
杂剧以程派和郑派为主要代表,作品充满机智幽默,揭示社会弊端。
南戏则以越剧为代表,着重塑造女性形象,发展了中国女性戏曲表演艺术。
4. 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逐渐成为主流文学形式。
《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和《金瓶梅》等作品成为中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
这些作品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人物形象,展现了社会风貌、人性缺陷和人生哲理。
5.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之一,包括了京剧、越剧、豫剧等多个地方戏曲形式。
其中,京剧是中国戏曲的代表,以其独特的唱腔、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吸引了国内外众多观众。
6. 文言文文言文是古代文学的正式书面语言,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文言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对经典著作的解读能力。
以上只是大一古代文学史知识点的一个简要汇总,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古代文学的魅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大学期间深入学习古代文学,探索其中的精彩与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史复习资料一叶一菩提著填空:1.林传甲在京师学堂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是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滥觞之作。
2.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在分体文学中是最早的,最有影响的著作。
3.文学本位就是一体两翼。
文学创作是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是一翼,文学传媒是另一翼。
4.神农时代出现的《蜡辞》是一首农事祭歌。
《吴越春秋》卷所载的《弹歌》反映的是原始人制造弹弓和狩猎的过程。
5.《吕氏春秋音初》所载的:候人兮猗(是夏代歌谣旳遗文)。
6.夏商时代和西周初期,以原始宗教文化为主,文化的主要承担者是巫觋。
7.现存鲁之《春秋》是经孔子修订的,它的基本精神是:道名分。
8.《尚书尧典》提出了:诗言志。
9.孔子强调文学的政治道德功能,提出:“兴、观、群、怨”说。
10.中国古代著名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工触山、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出自《淮南子》。
在《汉书艺文志》中,由于该书以道家思想为主,兼采孔、墨、申、韩诸家之说,故列入杂家。
11.《山海经》是我国古代保存神话资料最多的著作。
12.“献诗”、“采诗”、“删诗”说,透露了《诗经》作品的来源和编订信息。
13.汉代出现今文的鲁、齐、韩三家诗。
鲁人毛亨和赵人毛苌的古文“毛诗”晚出,今本《诗经》就是“毛诗”。
14.“风雅”精神:关注现实的热情,强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识,真诚积极的人生态度。
16.我国散文最早源头,可追溯到甲骨卜辞。
17.《商书盘庚》是可靠的殷代作品,也是我国的记言文之祖。
18.《左传》是先秦散文的“叙述之最”,标志着我国叙事散文的成熟。
19.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扬厉的风格是对《战国策》的借鉴。
20.《战国策》之名始定于刘向。
别名有《国策》、《国事》、《短长》。
21.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的是荀子的《成相》辞和《赋》。
22.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
23.楚国文化可概括为“信巫鬼,重淫祀”(汉书地理志下)。
24.《少司命》:“悲莫悲兮身别离,乐莫乐兮新相知”,被王贞推为“千古情语之祖”。
25.《湘夫人》:“帝子隆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嫋嫋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被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6.《天问》以一个“曰”字领起,全诗几乎都由问句组成,在中国文学史上是罕见的。
27.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悲秋”主题,发端于《九辩》。
28.鸿都门学是专门培养文学和艺术人才的学校,在历史上是首创,是汉代文学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29.枚剩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正式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新体赋的最高成就。
西汉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
东汉的两篇力作是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
30.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31.秦始皇时期的石刻文大都出自李斯之手,以四字为句的韵文写成。
30.刘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是西汉后期的经学家、目录学家。
所作《七略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学著作。
最全的是《四库全书总目摘要》。
31.《新序》10卷和《说苑》20卷是刘向说理散文的代表作。
二书都是采集群书中的逸闻秩事按照以类相从的原则编纂而成,寓含劝诫训教之意。
32.刘向的作品《楚辞》、《战国策》、与其子《山海经》、《晏子春秋》、《列女传》、《列仙传》。
33.《孔丛子》是孔子后裔孔鲋所作。
34.贾谊是骚体赋的代表作家,也是现今有作品传世的第一位汉代赋作家。
35.《九怀》、《九叹》、《九思》等作品,一脉相承,九章成篇,体制固定,主题相类,作为骚体赋的一种体制,虽规模不大,却具备了独有的格局,与大赋中的“七体”互相辉映,是为“九体”。
36.《七发》是“七体”的开山之作。
后世以“七”名篇的代不乏人,所以萧统《文选》和刘勰《文心雕龙杂文》于赋体之外,别立“七体”。
37.王褒的《洞箫赋》是汉代独立成篇的乐器赋的奠基之作。
“箫声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原型,《洞箫赋》有生成开创之功。
38.《薤露》:“薤上露,何易晞。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
”39.《战城南》中战士战死以后的景象是:“水深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40.刘歆的《遂初赋》是汉代纪实性述行赋的开山之作。
41.《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
42.东汉政论散文三大家:王充、王符、仲长统。
43.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现今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游记。
44.现存东汉文人最早的完整的五言诗是班固的《咏史》,其内容是西汉缇萦救父一事。
45.秦嘉的《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五言抒情诗成熟的标志。
46.孟子四端: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是四端也,尤其有四体也。
名词解释:1.赋比兴:是《诗经》创作的基本手法。
孔颖达则云:“《诗》文直陈其事,不譬喻者,皆赋辞也。
郑司农云‘比者,比方于物’,诸言‘如者’,皆比辞也。
司农又云‘兴者,托事于物’,则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
《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
”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2.春秋笔法: 《史记孔子世家》:“孔子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
”①史官求真(崔杼弑其君)②书法不隐(董狐“赵盾弑其君”)③讳书笔法(“天王狩于河阳”)④褒贬笔法(“郑伯克段于鄢”)。
3.气势浩然:是《孟子》散文的重要风格特征。
①源于孟子人格修养的力量。
②写文章时情感激越,词锋犀利,气势磅礴。
4.三言(《庄子》的创作方法):①寓言即虚拟的寄寓于他人他物的言语。
②重言即借重长者、尊者、名人的言语,为使自己的道理为他人所接受,托己说于长者、尊者之言以自重。
③卮言即出于无心、自然流露之言语,散漫流衍地传播开来,并能穷年无尽永远流传。
5.化性起伪:《性恶》开篇即云:“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性”是先天自然本性,“伪”即人为。
提出“圣人化性而起伪”,“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而不异于众者,性也。
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
”6.楚辞:①始见于西汉武帝之时,此时已成为专门的学问。
②宋黄伯思《翼骚序》:“屈宋诸骚,皆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故可谓之‘楚辞’”。
③是楚地的地方特色,具有浪漫精神。
④西汉末年刘向成书《楚辞》。
7.离骚:①是屈原的代表作,是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抒情诗。
②意为遭受忧患(司马迁)。
③意为离别的忧愁(王逸)④意为牢骚(扬雄《反离骚》)⑤为歌曲名称(游国恩《楚辞概解》)。
8.吕氏春秋:①是秦相吕不韦招集门客辑合百家九流之说编写而成。
②《汉书艺文志》把其列为杂家。
③体例:十二纪(十二个月)、八览(八方)、六论(六亲六义)。
9.乐府:①是继《诗经》《楚辞》之后的一种新诗体。
②是指由朝廷乐府系统或相关管理机关搜集,保存流传下来的汉代诗歌。
③主要分为乐府和太乐。
乐府执掌天子及朝廷所用的乐章,是以楚声为主的流行曲调。
太乐主管的是流传下来的歌颂古乐的郊庙之乐。
④乐府职能在武帝时进一步强化,除组织文人创作朝廷所用诗歌,还搜集民谣。
⑤宋郭茂倩编《乐府诗集》把汉之唐的乐府诗搜集在一起。
两汉乐府诗主要保存在郊庙歌辞、鼓吹歌辞、相和歌辞(数量最多)和东歌谣辟中。
简答题:1.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①已己观物、以己感物。
②是一种具体的、形象的思维。
③伴随着浓烈的情感体验。
④是一种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思维。
2.风、雅、颂分类依据:主要有音别和义别两种。
①从音乐角度划分。
郑樵“风土之音曰风,朝廷之音曰雅,宗庙之音曰颂”,王国维《说周颂》:“窃谓风雅颂之别,当于声求之。
”②从内容体裁角度划分。
《毛诗序》云:“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
雅者,正也,言王政之所由废兴也。
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
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
”孔颖达云:“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治平累世则美刺不兴。
故初变恶俗则民歌之,风雅正经是也。
始得太平则民颂之,周颂诸篇是也。
成王太平之后,其美不异于前,故颂声止也。
陈灵工淫乱之后,其恶不复可言,故变风息也。
”③从作者身份地位角度划分。
3.《战国策》的艺术手法: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
虚构的手法,心理描写,注重细节情节,开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的先例。
②辫丽横肆的语言艺术。
引类譬喻,运用寓言、佚闻,排比比喻。
4.《庄子》的艺术手法:①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
②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
③形象恢诡的论辩。
④富有诗意的语言。
5.《离骚》的思想内容:①主旨是爱国和忠君,弃妇的哀怨是以对夫君的忠贞为前提的。
②美政思想与身世之感,明君贤臣共兴楚国。
③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
6.《离骚》的艺术手法:①象征和意境:香草和美人。
②形式和语言:形式,新鲜、生动、自由、长短不一,借鉴楚歌的形式特点。
语言,采用楚地方言。
7.赋的演变:①源于《诗经》班固《两都赋序》:“赋也,古诗之流也。
”②兴于战国末期的荀子和《楚辞》。
③兴盛于汉代。
8.司马相如所作赋的内容:①帝国形象的塑造。
②一同观念的弘扬(通过文学作品表现的第一人)。
③时代精神的体现。
9.司马相如所作赋的艺术手法:一是按时空顺序和以类相缀兼用的铺陈方式。
二是主客问答的结构形式与夸张笔法的融通。
三是句法灵活多变,句式长短不一。
四是辞藻华丽,体现巨丽之美。
10.《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手法:①起兴发端。
(《涉江采芙蓉》以采摘鲜花起兴)②情景交融、物我互化。
③语言“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④“五言之冠冕”《文心雕龙明诗》。
论述题:1.《诗经》的艺术特点:①赋、比、兴的手法。
赋就是铺陈直叙,如《七月》叙述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的生活,就是用赋法。
比就是比方,如《王风黍离》中以“醉、噎”比喻难以形容的忧思。
兴就是触物兴词,如《周南桃夭》中以“逃之夭夭,灼灼其华”起兴。
②四言为主,四句独立成章。
重章,如《周南芣苢》三章中只换了六个动词,就描述了采芣苢的整个过程。
叠句,如《周南汉广》中三章都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结尾。
叠字(重言),如《小雅伐木》“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双声叠韵,如“参差”,“委蛇”。
③风雅颂不同的风格。
雅颂多数篇章运用四言句,国风中杂言较多。
2.《左传》的艺术特点:运用叙事手法(“叙事之最”)。
一叙事①倒叙和预叙的运用,如“宣公三年”先记载了郑穆公兰之死,再回顾了他的出生和命名。
插叙和补叙,常以“初”字领起。
②以第三人称作为叙事角度,如写鄢陵之战“楚子登巢车以望晋师”中阵地的情况,完全是通过楚子和伯州犁的对话展示出来的。
③注重事件的因果关系,体现道德化和神秘化的特点。
如,作者在总结城濮之战的经验时说:“谓晋于是役也,能以德攻。
”且多预兆,如“僖公十五年”秦晋韩之战,在“僖公十年”就有已故晋太子的预言。
④戏剧化,如“僖公二十四年”记载的介子推母子之间的对话,不可能有第三者在场记录,应是作者据传闻揣想虚拟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