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本草中国》寻附子古今炮制方法

合集下载

附子(历代本草汇言)

附子(历代本草汇言)

附子(历代本草汇言)附子附子(黑附子、黑附、附片)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均系栽培。

主产于四川、陕西等地。

味辛、甘,性大热,有毒。

归心、肾、脾经。

功效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临床用名有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子)。

乌头记:云阶冻顶寒附子乌头热【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附子,味辛温。

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症坚积聚,血瘕,寒温,踒(《御览》作痿)。

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御览》引云:为百药之长,《大观本》,作黑字)。

生山谷。

《吴普》曰:附子一名莨,神农辛,岐伯雷公甘有毒,李氏苦有毒,大温,或生广汉,八月采,皮黑肥白(《御览》)。

《名医》曰:生楗为及广汉东,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御览》)。

案《范子计然》云:附子出蜀武都中,白色者善。

《名医别录》:味甘,大热,有大毒。

主治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

又堕胎,为百药长。

《本草拾遗》:附子醋浸削,如小指,内耳中,去聋。

去皮炮令拆,以蜜涂上炙之,令蜜入内,含之勿咽,其汁主喉痹。

《开宝本草》:味辛、甘,大热,有大毒。

疗脚疼冷弱,腰脊风寒,心腹冷痛,霍乱转筋,下痢赤白,坚肌骨,强阴。

又堕胎,为百药长。

《本草衍义》:乌头、乌喙、天雄、附子、侧子,凡五等,皆一物也,只以大小、长短、似像而名之。

后世补虚寒,则须用附子,仍取其端平而圆、大及半两以上者。

其力全不僭。

风家即多用天雄,亦取其大者。

以其尖角多热性,不肯就下,故取敷散也。

此用乌头、附子之大略如此。

余三等,则量其材而用之。

其炮制之法,经方已著。

《药类法象》:其性走而不守,亦能除肾中寒甚。

以白术为佐,谓之术附汤,除寒湿之圣药也。

温药中少加之,通行诸经,引用药也。

及治经闭。

《药性赋》:味辛,性热,有大毒。

浮也,阳中阳也。

其性浮而不沉,其用走而不息,除六腑之沉寒,补三阳之厥逆。

《汤液本草》:气热,味大辛,纯阳。

辛、甘,温,大热。

有大毒。

通行诸经引用药。

入手少阳经三焦、命门之剂。

附子的炮制方法

附子的炮制方法

附子的炮制方法附子经过加工,可以制成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

附子的毒性较大,服用时需要格外谨慎,附子炮制的目的主要在于降低其毒性,使人内服后可以取得壮阳补肾的功效。

古代和现代都有关于附子的具体炮制方法的记载,大家可通过下文对比古代和现代的附子炮制方法的相同之处以及区别。

★附子炮制方法:【古代炮制方法】汉代始有火炮法(《玉函》)。

晋代有炒炭(《肘后》)法。

南北朝刘宋时代有用东流水并黑豆浸(《雷公》)的方法。

唐代有蜜涂炙(《千金》)、纸裹煨(《理伤》)的方法。

宋代有水浸(《圣惠方》);生姜煮(《博济》);姜汁淬、醋浸、以大小麦酿曲造醋浸(《证类》);烧灰存性、盐汤浸炒、黄连炒、姜汁煮(《总录》);黑豆煮、盐水浸后炮、醋淬(《三因》);童便浸后煨,作一窍人朱砂,湿面裹煨(《妇人》);童便煮(《痘疹方》);赤小豆煮、生姜米泔浸(《朱氏》);姜炒(《百问》)等炮制方法。

明代增加了煮制,蜜水煮,巴豆煮,防风、盐、黑豆同炒(《普济方》);青盐炒、猪脂煎(《奇效》);童便浸后炮(《理例》);姜汁、盐、甘草、童便同煮(《纲目》);盐、姜汁煮、黄连、甘草、童便煮(《仁术》);童便浸(《禁方》);盐、米泔水煮(《准绳》);麸炒(《保元》);炒制、甘草汤浸炒(《景岳》);醋炙(《济阴》);童便,甘草汤煮(《必读》)等方法。

清代又增加了单蒸(《握灵》),甘草、防风同煮后再用童便煮(《说约》),姜汁浸后煨(《大成》),甘草汤泡(《新编》),黄连甘草制(《逢原》),酒泡(《良朋》),童便、甘草汤煮(《必用》),甘草、甘遂、酒煮(《串雅外》),甘草汤煎(《霍乱》),甘草汤浸后煨(《增广》),盐腌(《问答》)等。

此时其炮制方法已达40余种。

【现代炮制方法】附片、黑顺片、白附片可直接入药。

★1.炮附片:取净河砂,置炒制容器内,用武火加热,炒至灵活状态,加入净附片,不断翻炒,炒至鼓起并微变色,取出,筛去砂,摊晾。

★2.淡附片:取净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共煮至透心,切开后口尝无麻舌感时,取出,除去甘草、黑豆,切薄片,干燥。

附子的炮制方法

附子的炮制方法

附子的炮制方法附子,又名附子、附子、砒霜,为紫金山脉附子科植物附子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或附子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的干燥根茎。

附子具有温阳散寒、祛风除湿、镇痛止痉等功效,是中医药中常用的药材之一。

在中医药理论中,附子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效起着重要的影响。

下面将介绍附子的炮制方法。

首先,附子的炮制需要选用新鲜的附子根茎,去除杂质,洗净后晒干备用。

炮制时,可以采用干炒、醋炙、酒炮等方法。

其中,常用的炮制方法是醋炙。

具体操作方法是,将附子根茎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醋,使其浸泡,然后取出晾干,反复进行数次,直至附子呈微黄色为止。

醋炙后的附子,药性更温和,毒性减弱,适用范围更广。

其次,附子的炮制还需要注意火候的掌握。

在炮制过程中,要控制好火候,避免过度炮制导致药性减弱,或者火候不足导致药性不够温和。

一般来说,炮制时火候要适中,避免高温过猛,也要避免火候不足。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炮制时间和火候,确保炮制后的附子药性稳定。

最后,炮制后的附子要储存妥善。

炮制完成后的附子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

同时,要注意防潮防虫,避免附子受潮发霉或者遭受虫害。

储存期间要定期检查,确保附子的品质不受影响。

总之,附子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性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的炮制方法可以使附子的药性更加温和,功效更加显著。

因此,在进行附子炮制时,需要注意选用新鲜的附子根茎,掌握好炮制方法和火候,并妥善储存炮制后的附子,以确保其药效和品质。

本草中国·第三集古法还原附子、首乌、龙血竭的加工炮制技艺!

本草中国·第三集古法还原附子、首乌、龙血竭的加工炮制技艺!

本草中国·第三集古法还原附子、首乌、龙血竭的加工炮制技艺!《本草中国》第三集又与大众见面了,这次呈现的药材的双面性,看附子、何首乌、芡实、血竭等本草,怎样以“化毒为药”、“生熟异治”、“药食同源”、“双向调节”的功效,开启自然界千变万化的生命空间。

附子的水火共制炮制法首先,附子需要经过四天十二回的清洗浸泡,然后才取出晾干。

(不过个人觉得浸泡时间有些过长,就好比生半夏需要经过反复浸泡水洗七次之后效果就不好了一样。

对于附子,也有不少民间人士用砂直接炮制生附子,而不用水洗)其次,用砖块搭建一个四四方方的围灶,自下而上放上生附子、生姜片、牛皮纸、糠灰、干稻草、谷糠,然后点燃稻草,以稻草引燃谷糠,文火的热度不高不低,不急不缓,层层传递下去,如此至少需要一天一夜时间,方能成功。

糠尽灰冷,附子才能取出,然后用附子的小端敲另一个附子的大端,就会有一种响声,那是因为在高温持续加热的情况下,附子内部会出现空洞。

敲击时出现的声响,说明大部分毒性已经褪去。

不过这还不够,取出的附子经过一天的晾晒之后,又需要入木甑内隔水坐锅连续蒸十四个小时。

剩余的毒性缓缓蒸腾而出。

最后再切片晒干即可。

(如此水火共制,毒性肯定会很少,可是附子的药效还是需要这个毒性,炮制太过,反而并不是好事)何首乌的九蒸九晒切开生何首乌,其断面淡黄棕色,粉性足,呈现漂亮的云锦花纹。

以生首乌入陈年高粱酒调制出来的药酒,即可内服也可外敷,对湿润山区引起的皮肤瘙痒有奇效。

首先首乌要在黄酒中浸泡至少三小时。

黄酒能引起首乌药性的变化,但是最主要的还是辅料黑豆和黑芝麻对它的改变。

在蒸笼中一层首乌一层黑豆黑芝麻,层层铺满后开始蒸制。

中医有五色养五脏的说法,黑色入身,黑豆黑芝麻更被誉为“肾之谷”。

加入二者,能增强何首乌补肾的功能。

何首乌炮制一般采用连续蒸十八小时的方法,至于判断药材出炉的时间,视频中介绍是用手来试探药材温度,这个恐怕只有亲自去做了才能体会的到吧!然后再进行晾晒。

本草中国_第3集_双面

本草中国_第3集_双面

本草中国第三集:双面不管世界向前的脚步,如何匆忙急促,这片土地上,依然花开四季,春夏秋冬,这是生命的秘境,所有的剑拔弩张,都终将一一化解,阴阳交替中,本草闪烁不定的双面,却轻易不被识破,正向还是反向,入药或是入食,毒药抑或良药,本草有灵,期待着人类的铿锵回答。

本草,并不总是以温暖的一面示人,一月南昌城寒冷肃杀,老药工刘香保,小心翼翼地把附子倒入清水中,乌黑的附子含有剧毒,即使是从业50多年的刘香保,也不敢有任何疏忽。

【附子】附子,是植物乌头的子根,其富含的乌头碱有剧毒,古人将生附子捣汁,做成箭毒,能迅速杀死猎物和敌人,但经炮制后,附子却可演变为,中药里的“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的功效,附子一般在产地以盐水浸泡祛毒,但在民间,还曾流传着一种炮制古法,使附子祛毒后,在药性上达到新的境界,时光荏苒,知晓古法的人越来越少了,七十一岁的刘香保,就是深谙此中秘诀的高人,四年前,刘香保告别家人和故乡,独自一人。

来到位于南昌的江西中医药大学任教,刘香保是中药炮制流派,“建昌帮”第十三代传人,“建昌帮”炮制手法,以毒性低疗效高而闻名。

“我最大动力,是把我所学到的技术传下去,我不想带到阴暗角落里面去、刘师父来吧,这个打水”。

前来学习的,是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张金莲,两年前拜刘香保为师,五十多年来,刘香保炮制附子,用的都是繁复费时的水火共制的方法,尽管已熟稔于心,但每次仍如履薄冰,经历了四天十二回清洗浸泡,附子终于被取出,冬日夕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大学实验林越发凄清寒冷,这却打扰不到刘香保师徒,因为附子炮制即将进入关键阶段,煨,必须在露天的土地上进行,搭一个四四方方的围灶,自下而上,放上生附子,生姜片,牛皮纸,糠灰,干稻草,古糠,以稻草引燃古糠,文火的温度不高不低,不急不缓,层层传递下去,附子就这样感受着煨温的愉悦,时间至少需要一天一夜,夜色渐浓,气温降到了零下三度,相守本草,冰火两重,刘香保给徒弟带来了棉袄,自己却仍旧以身单衣,这个通宵不简单,师傅的关怀,让张金莲倍感温暖,与此同时,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一批老药工准确来说比大熊猫还珍贵,如果我们再不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让老药工传承下去,可能最后就是会消亡了,过度操劳染上了伤寒,伴随胃疾复发,刘香保有些力不从心。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

附子炮制工艺综述【历史沿革】附子始载于《本经》,列入下品。

《本草经集注》云:“乌头与附子同根。

”《纲目》载:“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

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

乌头如芋魁,附子如芋子,盖一物也。

”根据以上本草所载附子与乌头的原植物应为同一种,即主根称为乌头,侧根称为附子。

关于附子的产地,按《别录》载:“附子生犍为山谷及广汉,冬月采为附子,春采为乌头。

”据考证,犍为和广汉即今四川省犍为县和广汉市,目前仍为附子产地之一,其原植物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

《本草图经》龙州乌头图和《纲目》所附乌头、附子图均为本种。

【化学成分】附子为川乌子根的加工品,主含毒性较小的单酯类生物碱:苯甲酰乌头胺(benzoylaconine)、苯甲酰中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苯甲酰次乌头胺(benzoyl hypacomne), 甚至被水解为毒性更小的胺醇类碱:乌头胺(acomne)、中乌头胺(mesacomne)、次乌头胺(hypacomne)。

从水提物中分得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tine)、尿嘧啶、华北马头碱、黄草乌头碱、尼奥灵和附子亭等。

从日本乌头所加工的附子中已分离出具有强心作用的微量有效成分dl-去甲基衡州鸟药碱(dl-demethylcoclaurine, higenamine), 此碱作用强烈, 稀释至10^-9浓度时仍显强心活血作用.又报道从附子中分出一种棍掌碱(coryneine), 具有升压和强心的活性。

附子含乌头碱(aconitine),中乌头碱(mes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塔拉乌头胺(talatisamine),和乌胺(higeramine)即是消旋去甲基衡州乌药碱(demethylcoclaurine),棍掌碱氯化物(coryneine chloride),异飞燕草碱(isodelphinine),苯甲酰中乌头碱(benzoyl mesaconitine),新乌宁碱(neoline),附子宁碱(fuziline),北乌头碱(beiwutine),多根乌头碱(karakoline),去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附子亭碱(fuzitine),准葛尔乌头碱(songorine)尿嘧啶(uracil),江油乌头碱(jiangyouaconitine),新江油乌头碱(neojiangyouaconitine),去甲猪毛菜碱(salsolinol)等。

附子炮制方法

附子炮制方法

附子炮制方法
附子,又称为附子,是一种中药材,常用于中医药中。

附子具有温阳散寒、温经止痛、祛风除湿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而附子的炮制方法对于其药效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附子的炮制方法。

首先,准备好附子和炮制所需的配料。

附子的选材非常重要,应选择无虫蛀、无霉变、无霉斑、无裂缝的附子。

配料包括干姜、盐、醋等。

接着,进行炮制。

将选好的附子放入铁锅中,加入适量的盐和醋,然后加入适量的水,水量要稍微多一些。

再加入适量的干姜,然后盖上锅盖,用文火煨炖。

煨炖的时间要根据附子的大小和硬度来定,通常需要煨炖2-3个小时。

煨炖的过程中要不时地翻动附子,以保证炮制的均匀性。

最后,将炮制好的附子晾干。

将炮制好的附子取出,晾干后,即可放入干燥通风处保存。

炮制好的附子在使用时,需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和处方进行正确的用药。

需要注意的是,炮制附子的过程中要注意火候的掌握,不能让附子煨炖过久或者过短,否则会影响其药效。

另外,炮制过程中也要注意不要让附子受潮或者受到污染,以免影响其品质和药效。

总之,附子的炮制方法对于其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正确的炮制方法能够保证附子的药效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从而更好地发挥其治疗功效。

希望大家在炮制附子时能够严格按照方法进行操作,以确保药效的质量和稳定性。

名老中医附子用法 3

名老中医附子用法 3

名老中医附子用法《危症难病倚附子》序朱良春附子是中药四大主帅之一,又称‚药中四维‛,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功效之卓著。

历代医家盛赞其回阳救逆、善温五脏之殊功。

汉〃张仲景可谓善用附子之典范,在《伤寒论》中使用附子之方达到六分之一强,被后世广为应用。

明〃张景岳在《本草正》中称其‚大能引火归源,制伏虚热,善助参芪成功,尤赞术地建效,无论表证里证,但脉细无神,气虚无热者,所当急用。

‛明〃倪朱谟指出:附子是‚回阳气、散阴寒、逐冷痰、通关节之猛药也‛。

(《本草汇言》)虞抟说得更为具体:‚附子以其禀雄壮之资,而有斩关夺将之势,能引人参辈并行于十二经,以追复其失散之元阳;又能引麻黄、防风、杏仁辈发表开腠理,以驱散其在表之风寒;引当归、芍药、川芎辈入血分行血养血,以滋养其亏损之真阴。

‛(《医学正传》)现代医家善用附子者,尤不乏其人,如雅称祝附子(味菊)、吴附子(佩衡)者,乃其代表人物。

先师章次公先生亦擅用附子,他在求学时曾亲见其师黄体仁先生用通脉四逆汤加吴萸、黄连,曹颖甫先生用四逆汤治愈霍乱症垂死患者,曹先生用生附子常七八钱至两许。

可惜这些医案都没有流传下来。

章师与祝附子(味菊)、徐小圃先生为好友,常相过从,还曾为祝先生的大作《伤寒质难》作序,称赞其治病‚心狠手辣‛。

章师用附子十分广泛,一定程度上也受到祝、徐二老的影响。

如在其儿科医案中,即运用温潜法,并在案语中说明‚此徐小圃先生法也‛。

祝、徐二老,我也均曾接触过,他们的事迹耳熟能详。

师长们善用附子的经验于我印象深刻,这些宝贵遗产值得发扬光大。

邢斌同志喜读书,善读书,勤临床,是青年中医之佼佼者。

他对附子有较多研究,为发挥附子之独特疗效,提高医疗质量,攻克急危重症,近年来广泛收集、系统整理了现代近七十位著名医家运用附子之经验,并加按语,画龙点睛,撰写导论,系统归纳。

读之如亲炙诸大名师之垂教,顿获醍醐灌顶之灵感,得启悟之欣快。

因对附子之功效、运用、剂量、配伍以及毒性和防治方法,有全面之阐述,有助于消除医患之畏惧心理,从而安全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其独特作用,为中医事业之振兴,人类健康之维护,做出有益贡献。

浅析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其药对减毒增效特点

浅析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其药对减毒增效特点

浅析附子的炮制方法及其药对减毒增效特点摘要:附子被称为“回阳救逆第一品”,具有抗击衰老、强心、抗炎、镇痛等功效。

但附子为有毒中药,对其临床的安全使用至关重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阅读,从附子的炮制方法和附子药对角度对附子减毒作用进行梳理,为其临床使用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附子;炮制方法;附子药对附子是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主要产地有湖北、四川、陕西、湖南等地,如四川江油所产的川附子就是道地药材[1]。

附子最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被称之为“乱世之良将,回阳救逆之第一品”,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归心、脾、肾经。

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附子具有强心、抗衰老、抗休克、抗心律失常、抗炎、镇痛等功效[2-5]。

1.附子的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附子成分中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多糖、有机酸、有机碱、蛋白质、醇胺[1]。

其中生物碱是附子所有成分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6]。

生物碱类既是其毒效成分,也是附子有效成分之一。

随着附子化成分学和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附子中的其他成分,尿嘧啶、多糖及微量元素也被证明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2,7]。

生物碱类特别是二萜类生物碱具有显著的药理活性,二萜类生物碱可分为单酯型、双酯型、醇胺型生物碱三种。

这三者中毒性最大的是双酯型生物碱,因此临床中常以双酯型生物碱作为毒性评价的重要指标[1]。

2.附子不同炮制方法对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附子中含有的乌头类生物碱,既是其有效成分,也是其毒性成分。

为了保证附子的临床疗效及安全,附子一般需要经过炮制后才能使用。

附子的炮制历史悠久,早在汉代时期就有记载。

东汉《伤寒论》中就记载有“去皮”的净制方法,发展到宋代开始有“去须根”的制法[8-9]。

历代医药专著中有炮、炒、煨、蒸、煮等炮制方法[10]。

不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附子的炮制都是为了减少其毒性,并增加其疗效。

生附子经过炮制和加热煎煮后,其剧毒性成分双酯型生物则会转化为毒性较小的单酯型,可以实现减毒作用。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论附子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论附子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论附子【编者】《本草新编》又名《本草秘录》,清·陈士铎著去四肢阙逆,祛五脏阴寒,暖脚膝而健筋骨,温脾胃而通腰肾,真夺命之灵丹,回春之仙药也。

用之当,则立刻重生;用之不当,则片时可死。

清代陈士铎《本草新编》论附子附子,味辛,气温、大热,浮也,阳中之阳,有大毒。

大者为天雄,小者为川乌。

天雄过热,不可用;川乌热太劣,不若附子之适于用也。

制法∶每个用甘草五钱,煮水一碗,将附子泡透,不必去皮脐尖子,正要全用为佳。

取甘草至仁,以制不仁也。

无经不达,走而不守,但可为臣使,佐群药通行诸经,以斩关夺门,而不可恃之安抚镇静也。

去四肢阙逆,祛五脏阴寒,暖脚膝而健筋骨,温脾胃而通腰肾,真夺命之灵丹,回春之仙药也。

用之当,则立刻重生;用之不当,则片时可死。

畏之而不敢用,因循观望,必有失救之悲;轻之而敢于用,孟浪狂妄,又有误杀之叹。

要在人辨寒热阴阳,而慎用之也。

夫附子,阳药也,以阳治阴,最为相宜,以阳治阳,自然相恶。

阳主热,而阴主寒,有如冰炭,何至错误。

惟阳似阴,而阴似阳,以假乱真,往往杀人,惨于刀刀也。

我今辨阴阳寒热之殊,使用附子者尽生人,而不再误杀人也。

阴热之症,乃肾水之耗,而肾守之火不能下安于肾宫,上冲于咽喉口齿之间,其舌必滑者也。

论理大补其真阴之水,水旺而火又不归。

然而,徒补其水,火虽少衰,终不能一时骤降,少用附子,同肉桂入于六味地黄汤中,大剂冷服,下喉而火即消,归下肾内,上焦之热,尽化为清凉矣,此用附子以治阴热之秘法也,阳热之症,乃心火之盛,移于其热胃中,发狂而大叫,或失神而谵语,手足反现冰冷,而胸前膈上多有发斑者,必大渴呼水,而舌苔或红、或黄、或灰黑,必燥而峭,开裂成绫者也。

论理不必从治,竟用三黄石膏直治其火,火泻而肾水不干,可免亡阳祸。

然火过于旺盛,用大寒之药,恐致格拒,尚不入加附子一片,重一分,入于三黄石膏汤中,以火从火,引苦寒之药下行,而不相背,热性过而寒性发,自能泻火邪于顷刻矣,此用附子以治阳热之秘法也。

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

附子炮制方法与标准附子,又称为砒霜、乌头、百草枯等,是一种有毒植物,其毒性较强。

在中医药中,附子有一定的应用,但需要非常小心使用,且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以下是附子的炮制方法和一些标准:1. 附子的炮制方法:附子的炮制主要是通过烘炙、蒸馏等工艺对其进行处理,以减轻毒性。

以下是一般的炮制步骤:1.去毛炙制:将附子去除表面的毛发,然后进行炙制,以减轻毒性。

2.蒸馏:将经过炙制的附子进行蒸馏,以进一步减少其毒性。

3.精制:对蒸馏后的附子进行精制,提取其有效成分。

2. 附子的质量标准:附子的使用必须符合相关的药典和法规,而具体的质量标准可能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一般的质量标准和要求:1.外观特征:附子应具有一定的形状、颜色和气味。

对于经过炮制的附子,其外观应当符合规定的标准。

2.理化指标:包括含水量、灰分、挥发物等指标的检测,以确保附子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符合标准。

3.毒性指标:对附子中的毒性成分,如砒霜等,有一定的限制要求。

4.有效成分含量:检测附子中的有效成分含量,以确保其药效符合要求。

5.微生物限度:附子作为药材,微生物的限度也是一个重要的检测指标,以确保其符合卫生标准。

附子的质量标准通常由国家药典或相关的药物法规规定,因此在实际使用前,需要查阅相应的法规文献或向专业机构咨询,确保附子的采购和使用符合法规和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附子是一种有毒药材,非常容易引起中毒。

在使用附子之前,患者应咨询专业中医医生的建议,并严格按照医嘱使用。

不得擅自使用附子,以免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

附子古法炮制方法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附子古法炮制方法_解释说明以及概述

附子古法炮制方法解释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附子古法炮制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技术,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附子,即中药材乌贼骨或防己,具有强身健体、抗衰老、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等多种药用价值。

而附子古法炮制方法则是指按照古代经验秘方进行加工处理,通过特定步骤和原理将附子进行加工转化为药用之物。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来探讨附子古法炮制方法,以及对其意义和发展趋势进行解释和概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这一话题做简单介绍和概括。

其次,在第二部分将详细解释说明什么是附子古法炮制方法以及其历史背景、基本步骤和原理。

接着,在第三部分我们将概述这种方法的意义和应用价值,并介绍主要步骤及要点。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总结其重要性与特点,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与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探讨附子古法炮制方法的原理、步骤和意义,展示其在中药炮制领域的重要性,并对其现代应用与未来发展进行评估。

通过对附子古法炮制方法的系统解释说明和概述,旨在促进该传统技术的传承与创新,为中药产业发展贡献更多实证数据与实践经验。

(以上仅供参考)2. 附子古法炮制方法解释说明部分的内容如下:2.1 什么是附子古法炮制方法附子古法炮制方法是一种传统的中药炮制工艺,用于制备附子这种草本植物成为中药材。

附子,学名乌头,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有着丰富的药用价值。

通过古法炮制方法可以发挥其有效成分,并去除毒性,使之达到安全和高效的治疗作用。

2.2 炮制方法的历史背景附子古法炮制方法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

在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发现通过特定的加工步骤可以将附子转化为安全可用的中药材。

这些步骤包括选取优质原料、切割处理、蒸汽蒸馏、晾晒等。

2.3 炮制方法的基本步骤和原理附子古法炮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步骤:首先,选择优质原料:选取生长在适宜环境中并具有良好品质的附子植株。

然后,切割处理:将附子植株切割成适当大小,并去掉多余的部分,以利于炮制过程中有效成分的释放和药效的提升。

2020年中国药典附子炮制方法

2020年中国药典附子炮制方法

2020年中国药典附子炮制方法2020年中国药典附子炮制方法一. 介绍附子是中药材中的一种重要药材,具有温阳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

根据2020年中国药典的规定,附子的炮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二. 传统炮制方法1.水炮制法:将新鲜附子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用旺火煮沸,煮至外皮起皱,火候适中。

取出附子晾凉后,用绳线穿成串,悬挂于通风处晾干。

2.盐水法:将新鲜附子洗净后,加入适量盐水中浸泡2天,每天更换一次盐水。

然后将附子晾干,用绳线穿成串,悬挂于通风处进行晾干。

三. 现代炮制方法1.蒸汽炮制法:将新鲜附子放入蒸锅中,用高温蒸汽进行炮制。

蒸制的时间和温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蒸制完成后,取出附子晾凉,进行贮存备用。

2.电炮制法:将新鲜附子放入专用电炮中进行炮制。

电炮制法相比传统的炮制方法更加节省时间和人力,能够更好地控制炮制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

四. 制作附子炮制粉的方法1.研磨法:将炮制后的附子晾干,然后放入研磨器中进行研磨,直至获得细粉即可。

2.切割法:将炮制后的附子晾干,使用刀具将其切割成细小颗粒。

五. 保存注意事项1.炮制完成的附子应储存在干燥、清洁、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2.需要定期检查附子的干燥程度,如发现潮湿或有异味应及时处理。

3.使用附子时,注意按照药材使用量和使用方法进行搭配,遵循医嘱或药师的建议。

六. 结论根据2020年中国药典的规定,附子的炮制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水炮制法和盐水法,以及现代的蒸汽炮制法和电炮制法。

制作附子炮制粉时可以采用研磨法或切割法。

在保存和使用附子时,需要注意储存条件和使用方法。

以上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确保附子的品质和功效。

七. 炮制方法的选择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对于附子的质量和功效至关重要。

不同的炮制方法在处理附子时使用不同的工艺和材料,因此会对最终产品产生影响。

以下是一些选择炮制方法时需要考虑的因素:1.新鲜度:新鲜的附子适合采用水炮制法和盐水法,因为这样能够保留附子的原始特性和效果。

附子的品种、炮制、质量和配伍分析

附子的品种、炮制、质量和配伍分析

附子的栽培
(1)
修根:提高产量和质量。次数:2次。 一次清明至谷雨节,二次在“立夏”前 后。调查结果:修根一次。 (2) 打尖掰芽:防倒伏、提高产量。 (3) 施肥 :生长期一般追肥3次。 (4) 排灌:附子既怕高温,又怕水渍。
附子的采收
时间:凉山、安县、汉中等地,夏至到 立秋。 江油:夏至前后。 “过夜烂” 。 泥附子:挖出附子全株,抖去泥沙,摘 下附子,去掉须根,即成,。 川乌:同时砍下母根,晒干,即成。 彰明镇:冬至播种,谷雨修根,夏至采 收。
《彰明附子记》

品种分类:其品凡七,……其种之小者为乌头, 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左右附而偶生者为鬲 子,附而长者为天雄,附而尖者为天锥,附而 上出者为侧子,附而散生者为漏篮子。 品质鉴别:附子之形,以蹲坐正节角少者为 上……色,以花白者为上,铁色者次之,青绿 者为下。天雄、乌头、天锥,皆以丰实盈握着 为胜。
无病虫害、未受伤、个体完整的子块 根作附子种(当地药农亦习称之为 “乌药”)。 种根挖出后,放在背风阴凉的地方摊 开(厚约6厘米)晾7~15天,使皮层 水分稍干一些就可栽种。
附子的栽培
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 土质:地势平坦、土层深厚、疏松、
肥沃、排水和灌溉都好的绵砂、细砂 土壤,黏土、低洼积水地不宜。 栽种时间:“冬至”至“小雪”。
二、 白附片、黄附片、黑顺片 1.浸泡流程 传统工艺:用童便或盐或胆巴浸泡,用流 水(一般是河水或溪水)冲洗几日,无咸味 方可。 现代工艺:用胆巴浸泡,在水槽中漂洗1~ 3次,甚至未经漂洗。

现实工艺与传统工艺的比较
2.蒸、煮流程 (1) 白附片 传统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蒸笼中 九蒸九晒后去皮开片,出产的白附片晶莹剔 透,用手掰断后,断面如玻璃断面一般。用 口尝之,有淡淡麻味而无咸、苦、涩味。 现代工艺:将浸泡和漂洗后的附子在工业蒸 箱中高温高压蒸制一次,去皮开片而成。

附子的炮制方法

附子的炮制方法

附子的炮制方法
附子,又名附子、附片、附子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温肾散寒、散寒止痛、温阳散寒等功效。

在中医药理论中,附子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寒症、疼痛等疾病。

而附子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效有着重要影响,下面将详细介绍附子的炮制方法。

首先,选用优质的附子原料至关重要。

优质的附子应该是外皮色泽黑褐,内质白而细腻,有清晰的纹理和较重的附子特有气味。

在炮制过程中,选用质量优良的附子原料是保证药效的重要前提。

接下来,附子的炮制需要进行破壁处理。

破壁是指将附子进行适当的研磨,使其外皮破裂,有利于药性的释放和吸收。

破壁处理需要注意力度的掌握,过轻会影响药效,过重则会损害药材质量。

然后,进行附子的炮制。

炮制附子的方法有炮制、生炮、醋炮等多种。

其中,炮制是指将破壁的附子置于炮制器中,加热炮制,使其外皮变为棕褐色,内质变软。

生炮是指将破壁的附子置于炮制器中,不加热,利用炮制器的机械力使其外皮变为棕褐色,内质变软。

醋炮是指将破壁的附子置于醋中浸泡,然后晒干。

不同的炮制方法会影响附子的药性,需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合的炮制方法。

最后,炮制后的附子需要晾晒或贮藏。

晾晒是指将炮制后的附子置于通风干燥的地方,使其水分蒸发,保持其干燥程度。

贮藏是指将炮制后的附子置于密封容器中,避免阳光直射和潮湿环境,以保持其质量和药效。

总之,附子的炮制方法对其药效有着重要的影响,选择优质的原料,进行适当的破壁处理,选择合适的炮制方法,以及妥善的晾晒或贮藏都是保证附子药效的重要环节。

希望本文对附子的炮制方法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附子炮制的研究进展

附子炮制的研究进展

**(江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昌……330004)对古代附子炮制的各种方法进行来探索附子炮制后增效减毒的合也为附子新型加工工艺和炮制技术复杂,主要含有乌头类生物碱,黄酮类,多糖等[3],具有强心[4],抗心律失常,提高能量代谢[5],抗炎,镇痛[6]等药理作用。

附子作为常见的有毒药物。

从古至今,使用附子都要经过严格的炮制加工,不同病症搭配不同的辅料,故附子有多种炮制方法。

本文对附子炮制历史沿革和现代附子研究概况进行综述。

1…古代附子炮制沿革附子的炮制方法可分为3种:净制、切制和炮制。

炮制又可分为加辅料制法和不加辅料制法,因附子具有毒性,古代多使用加辅料来炮制附子。

附子净制方法从汉代就已经出现,如《金匮要略方论》中记载“炮去皮”;其后的南北朝时期发展为“用刀刮上孕子,并去底尖”,从宋朝开始就有了比较完善的净制方法,如《图经本草》中的“去须根”,《太平圣惠方》中有“炮裂去皮脐,切四片”“每日早以新汲水浸,日一度换水,浸经七日,去黑皮”的记载,这种水浸漂的净制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切制方法历代主要有切片,切块或研末等,最早是“破八片”,其后发展为“薄切”,除此之外还有切成颗粒的方法,如《备急千金要方》中记载的“削附子作蚕屎大”。

附子的炮制在南北朝时期就有了详细的记载,如《雷公炮炙论》中记载“夫修事十两,于文武火中炮,令皴坼者去之,用刀刮上孕子,并去底尖,微细劈破,于屋下午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于中一宿,至明取出,焙干用。

夫欲炮者,灰火勿用杂木火,只用柳木最妙”。

至唐代以后,各路医家根据不同病症使用不同的辅料炮制附子,故附子的炮制工艺从此丰富了起来,主要记载的方法有蜜制、姜制、甘草制、黑豆汁制等,笔者将这些炮制方法按照年代进行了总结,见表1。

2…现代附子炮制研究概况2.1…炮制方法…现代研究在净制、切制的基础上加辅料进行炮制,本文主要列举了一些常用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附子炮制饮片。

除《药典》收载的盐附子、白附片和黑顺片、各地方炮制规范收载的淡附片、黄附片、炮附片,还有樟帮特色炮制方法阴附片和阳附片等,其详细的炮制方法见表2。

制附子的制作方法

制附子的制作方法

制附子的制作方法摘要:一、制附子的历史背景与药用价值二、制附子的制作材料与工具三、制附子的制作步骤详解四、制附子的保存与使用方法五、制附子的注意事项与禁忌六、总结与建议正文:制附子作为一种传统的中药材,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

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制附子的制作方法,本文将详细介绍制附子的制作过程、保存方法以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制附子的历史背景与药用价值制附子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

附子味辛、甘,性热,有毒。

具有温中散寒、止痛、回阳救逆等功效。

主要用于治疗寒湿痹症、阳虚寒泻、亡阳厥逆等症。

二、制附子的制作材料与工具1.材料:新鲜附子(块根)、糯米、白矾、黄土、麻绳、竹签等。

2.工具:切片刀、磨刀石、锅、炉子、蒸笼、晒网等。

三、制附子的制作步骤详解1.挑选新鲜附子:选择块根饱满、无病虫害、直径约为3-5厘米的新鲜附子。

2.清洗附子:将附子表面的泥土和杂质洗净,用水浸泡约1小时,以便后续制作。

3.切片:将附子切成约0.5厘米厚的片,注意切面要平整。

4.浸泡:将切好的附子片放入蒸笼中,撒上适量糯米,放入锅中,用大火蒸煮约30分钟。

5.炖制:将蒸好的附子片捞出,放入炖盅内,加入白矾水、黄土水和适量清水,用小火炖煮约2小时。

6.晾晒:将炖好的附子片捞出,放在晒网上,晒至八成干。

7.成型:将晒干的附子片用竹签穿成串,挂起风干。

8.包装:将制好的附子放入干净的容器内,密封保存。

四、制附子的保存与使用方法1.保存:制好的附子应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光的环境中,避免潮湿和异味。

2.使用:在使用附子前,先将其浸泡至软化,可根据病情煎汤内服或外用。

五、制附子的注意事项与禁忌1.注意事项:制附子有毒,不可过量服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者慎用。

2.禁忌:附子禁忌与半夏、瓜蒌、贝母、白及等药物同用;孕妇、哺乳期妇女及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慢性病者禁用。

看古人是如何炮制中药(古法制药)

看古人是如何炮制中药(古法制药)

看古⼈是如何炮制中药(古法制药)红曲⽤⽩粳⽶⼀⽯五⽃,⽔淘浸⼀宿作饭,分作⼗五处,⼊曲母三⽄,搓揉令匀。

并作⼀处,以帛密覆,热即去帛摊开,觉温急堆起,⼜密覆,次⽇⽇中,⼜作三堆,过⼀时,分作五堆,再⼀时,合作⼀堆,⼜过⼀时,分作⼗五堆,稍温⼜作⼀堆。

如此数次,第三⽇⽤⼤桶盛新汲⽔,以⽵箩盛曲,作五、六分蘸湿完,⼜作⼀堆,如前法作⼀次,第四⽇如前,⼜蘸,若曲半沉半浮,再依前法作⼀次,⼜蘸,若尽浮则成矣,取出,⽇⼲收之。

其⽶过⼼者,谓之⽣黄,⼊酒及酢醢中,鲜红可爱,未过⼼者不甚佳。

⼊药以陈久者良。

⾖豉——造淡豉法⽤⿊⼤⾖⼆、三⽃,六⽉内淘净,⽔浸⼀宿沥⼲,蒸熟取出摊席上,候微温蒿覆。

每三⽇⼀看,候黄⾐上遍,不可太过,取晒簸净,以⽔拌⼲湿得所,以汁出指间为准。

安瓮中,筑实,桑叶盖厚三⼨,密封泥,于⽇中晒七⽇,取出,曝⼀时,⼜以⽔拌⼊瓮。

如此七次,再蒸过,摊去⽕⽓,瓮收筑封即成矣。

造咸豉法⽤⼤⾖⼀⽃,⽔浸三⽇,淘蒸摊詈,候上黄取出簸净,⽔淘晒⼲。

每四⽄,⼊盐⼀⽄,姜丝半⽄,椒、橘、苏、茴、杏仁拌匀,⼊瓮。

上⾯⽔浸过⼀⼨,以叶盖封⼝,晒⼀⽉乃成也。

造豉汁法⼗⽉⾄正⽉,⽤好豉三⽃,清⿇油熬令烟断,以⼀升拌豉蒸过,摊冷晒⼲,拌再蒸,凡三遍以⽩盐⼀⽃捣和,以汤淋汁三、四⽃,⼊净釜。

下椒、姜、葱、橘丝同煎,三分减⼀,贮于不津器中,⾹美绝胜也。

神曲——造神曲法六⽉六⽇,或三伏上寅⽇,采蓼草三两,青蒿、苍⽿草各六两,俱捣⾃然汁,杏仁末⼀两、带麸⽩⾯⼆升,⾚⼩⾖⼀碗,煮软熟,去⽪研,然后取前汁共⼀处拌匀,踏实成曲。

⼀如造酒药法出⽩,愈久愈好,⼊药炒令⾹。

樟脑樟⽊新者切⽚,以井⽔浸三⽇三夜,⼊锅煎之,柳⽊频搅,待汁减半,柳上有⽩霜,即滤去滓,倾汁⼊⽡盆内,经宿,⾃然结成块也。

阿胶必取乌驴⽪,刮净去⽑,急流⽔中浸七⽇,⼊瓷锅内,渐增阿井⽔,煮三⽇夜则⽪化,滤清再煮稠,贮盆中乃集尔。

冬⽉易⼲,其⾊深绿,且明燥轻脆,味淡⽽⽢,亦须陈久,⽅堪⼊药。

附子治病验方

附子治病验方

附子治病验方【食疗法】1.附子粥原料:附子6克 (炮裂去皮脐) ,干姜6克 (炮裂锉),梗米60克。

做法:將前二味捣细为末,同梗米煮粥。

每日空腹食之,以瘥为度。

功能:温补脾参,散寒化湿。

2.附子泽泻饮原料:附子3克,泽泻15克。

做法:附子、泽泻煎煮滤汁代茶饮。

功能:补肾回阳。

(1-2条引自《中华临床药膳食疗学》)【治病验方】1.治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甘草二两 (炙) ,干姜一两半,附子一枚 (生用,去皮,破八片) 。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

分温再服,强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伤寒论》四逆汤)2.治阴毒伤寒,面青,四肢厥逆,腹痛身冷,一切冷气大附子三枚 (炮制,去皮、脐) ,为末。

每服三钱,姜汁半盏,冷酒半盏,调服。

良久脐下如火暖为度。

(《济生方》回阳散)3.治漏风汗出不止附子一两半 (炮裂,去皮、脐) ,蜀椒 (去目并闭口,炒出汗) 半两,杏仁 (去皮、尖、双仁,炒出汗) 半两,白术二两。

上四味,锉如麻豆大,以水五升,煮至二升,去滓。

分温四服,日三夜一。

(《圣济总录》附子汤)4.治关格脉沉,手足厥冷熟附子 (童便浸) 、人参各一钱,察香少许。

上末,糊丸桐子大,麝香为衣。

每服七丸,灯心汤下。

(《医门法律》既济丸)5.治中风厥冷生附子一分,木香半分。

上锉细。

每服半钱,姜二片,煎服。

(《普济方》附子散)6.治肾气上攻,项背不能转侧大附子一枚 (六钱似上者。

炮,去皮、脐。

末之) 。

上每末二大钱,好川椒二十粒,用白面填满,水一盏半,生姜七片,同煎至七分,去椒入盐。

空心服。

(《本事方》椒附散)7.治一切厥心痛,小肠、膀胱痛不可止者附子一两 (炮) ,郁金、橘红各一两。

上为末,醋面糊为丸,如酸枣大,以朱砂为衣。

每服一九,男子酒下,妇人醋汤下。

(《宣明论方》辰砂一粒丹)8.治胸痹,寒气客在胸中,郁结不散,坚满痞急附子 (炮,去皮、脐) 、蓬莪术 (煨) 各一两,胡椒、枳实 (麸炒) 各半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叶强,彭成,郭力.附子古今炮制方法概述[J].成都中医药大学报,2013(02):105-107+112.
[3]《肾毒性中药浅析》朱梦鸷-《北方药学》- 2013
[4]胡梅素,王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附子炮制新法[J].中成药杂志,1981(第2期):21-23.
由此可见,我国各朝代对附子的炮制方法极为丰富,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了古代医药学家的无尽探索与无穷智慧。然而,在这些古法中,有些方法过程极为繁琐,用时良久,无法适应当今的时代背景,更难以满足目前用药需求,因此一些方法虽有记载但具体操作早已无法还原。
2附子炮制的现代方法
胡梅素等[4]因为所在地区胆巴量少,开始进行了用盐取代胆巴、用水单蒸等方法用以附子的炮制。并且在外观、生物碱含量、毒性等方面与使用胆巴炮制的附子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并无很大区别,而且盐制毒性较胆巴略小,此后在该省推广此方法进行附子炮制。张振东等[5]提出蒸煮方法用时较长且会消耗较多劳动力、劳动强度大,因此研究出了节省时间、体力同时方便进行的加压蒸煮法,大大节省了附子炮制过程中的蒸煮时间,提高了效率,但是是否可以用于大规模的药材加工还未得到科学准确的证实。种月荣等[6]提及现代对附子的炮制方法主要为盐卤水浸、甘草与黑豆同煮、黄糖与菜油调色等。
关键词:附子;炮制;历史沿革;现代研究进展
在之前热播的纪录片《本草中国》里,看到“建厂帮”传人刘香保老人对附子炮制的独特古法,不禁对附子的炮制产生了兴趣。老药工用的是繁复费时的水火共制法炮制附子。虽然耗时久,工艺繁琐,但却是对古法的一种传承与延续。老药工首先将从土里采挖出来的“泥附子”经过四天十二回清洗浸泡,而后用煨的方法,即露天的土地上搭一个四方形的围灶,自上而下分别放上生附子、生姜片、牛皮纸、糠灰、干稻草、谷糠,以稻草引燃谷糠,时间为一天一夜。时间到后,打开围灶,糠尽灰冷时取出,若用小端敲大端,出现声响,则说明附子大部分毒性已退去。而后把从火堆中取出的附子晾晒一天,入木甑内,隔水坐锅,连续蒸14个小时。在老人的手中,附子是如此炮制的,在古籍和现代方法中又是如何呢?以下便是我由此查阅资料,总结得出。
至明代,辅料的形式更加多样。增加了米泔水、蛤粉、地黄汁、甘草等作为对附子进行炮制加工的方法。而且,作为“药圣”的李时珍提到,若附子在临床用药中不经炮制,其毒性很大,即便是到了非生用不可的时候,用需要先根据的阴制法处理后才可以用于病人,这就推翻了前人生用时不经任何处理的做法。到了清代,出现了甘草防风童便同制法。后来还出现了胆巴水制的方法,一直沿用至今。目前,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有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子和炮附片几种规格。
晋代有炒炭(《肘后》)法。此时期附子的炮制方法有了较为明确的记载,提出了火制法及所达程度。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提出附子需要用塘灰火炮炙,让其稍微裂开,然后把皮削去才可以用于疾病的治疗;葛洪《肘后备急方》里载有“炮,炮去皮脐烧”的说法。南北朝刘宋时期,用于炮制附子的办法得到一定发展,开始产生了用辅料加以炮制。《雷公炮炙论》载有“凡修事(附子),子文武火中炮令皴坼,用刀刮上孕子,并去底尖微细,劈破,于地上掘一坑,可深一尺,安于中一宿,至明取出焙干用。夫欲炮者,灰火勿用杂木火,只用柳木最妙。若阴制使,即生去尖皮底了,薄切,用东流水并黑豆浸五日夜,然后漉出,于日中晒干用”。[3]就记载了以黑豆为辅料对附子炮制的方法。
1附子炮制的历史沿革
附子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的子根加工品[1]。商品通常加工成不同的规格,分别习称“盐附子”、“黑顺片”、“白附片”、“黄附片”、“淡附片”等。附子主要含多种生物碱类成分,其中二萜双酯类生物碱是其主要毒性成分。因此现代使用中需要进行炮制加工,以使其中的双酯型生物碱含量减少,从而降低毒性。通过阅览古今文献,对附子的历代炮制方法予以总结。附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但其中并无有关炮制的论述。汉代的《金匮玉函经》提出“皆破解,不㕮咀,或炮或生,皆去黑皮,刀刮里取白者,或曰中白”、“炮去皮,破八片”,说的就是附子可以炮用也可生用,但都要去掉外面的黑皮,首次记载了火炮的方法。此外汉代张仲景在《伤寒论》也有所介绍,其中明确注明附子有"生用"和"炮用"两种用法,可见张仲景用附子生熟有定,开创了火制附子的先河,但无具体炮炙方法的记载[2]。
由《本草中国》寻附子古今炮制方法
摘要:目的:通过查阅古今文献及资料,认识了解附子的古代及现代炮制方法。方法:阅览载有附子古今文献资料,将不同时期对附子的炮制方法进行总结整理。结果:附子作为常用中药,经历代医家和药学家的探究,炮制方法多样,涉及类别较为广泛。结论:附子的炮制方法众多,每一种炮制方法虽有不同却又想通,其目的均为降低毒性,进而提高疗效。
从唐代开始,用于炮制附子的辅料种类开始增多。唐代出现了以蜂蜜为辅料进行炮制的方法,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首提出把蜜涂在附子上,炮制到它的颜色变黄为宜;之后在《千金翼方》中又记载了附子应该先去掉外皮,之后用蜂蜜涂于其上,之后用火烤至蜜干,之后再次涂上蜂蜜烤;此外还有纸裹煨、塘灰炮的方法。到了五代时期,醋开始用于附子的炮制过程。《蜀本草》载“附子、乌头、天雄、乌喙、侧子,五物同出而异名。作之法,以生熟汤浸半日,勿令灭气,出以白灰裹之,数易使干。又法以米粥及糟曲等淹之”。[2]可见不仅是蜂蜜、醋,人们日常接触食用的米粥也可以作为附子的炮制辅料;后来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宋代出现了以其他药材的药汁如生姜、黄连作辅料的方法,而这两味药也常常与附子在配伍中同时出现,可以增强其临床疗效。之后还有浆水制、黑豆青盐制、盐制、水浸、煮制的方法。
3讨论
通过查阅古籍及资料,了解并熟悉对附子炮制的众多方法,从而对中药炮制的的作用,尤其是减少毒性,增强疗效发挥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对辅料在炮制中的作用及为何会产生如此效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应该具备一种对知识的不断探索与归纳总结的能力,为专业知识的学习积累经验。
参考文献:
[1]煮散工艺共性技术示范研究朱国雪-《广东药科大学硕士论文》-20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