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5ad5420af45b307e87197c3.png)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本制度规定了计量实验室对实验室的测量设备(包括计量标准器及配套计量器具及在用的、停用的、超过校准/校验周期的、新购置的、改装的、修理后的、借用的仪器设备、量具)和标准物质的量值溯源(校准、校验等)。
1.1 职责1.1.1 实验室负责人批准校准/校验计划、期间核查操作规程的等计量技术文件。
1.1.2 计量标准负责人负责对校准/校验计划的实施情况和期间核查进行监督管理。
1.1.3 测量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仪器设备校准、校验计划,并组织实施,仪器设备校准/校验结果的保存和归档。
1.1.4 各相关检定人员负责协助测量设备的检定/校准、编制相关测量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操作规程,并实施期间核查工作组织实施仪器设备和标准物质的期间核查。
1.2 量值溯源要求1.2.1 对计量标准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有影响的测量设备和标准物质(包括抽样、辅助测量设备)投入使用前必须确保可追溯到国家计量基准。
1.2.2 选择的外来服务机构应是能出具其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证明的法定计量检定校准机构或授权机构;并要求提供所需的测量不确定度和(或)符合确定的计量规范声明的测量结果。
1.2.3 对计量标准装置的主标准器应按量值传递图规定,定期定点向指定检定机构送检。
1.3 量值溯源计划1.3.1 测量设备管理员根据本实验室测量设备的量值溯源关系,每年年初制订年度检定/校准计划,报实验室负责人批准;1.3.2年度检定/校准计划内容包括:a)测量设备名称、型号、编号;b)原检定/校准的证书/报告的编号、有效期;c)定点检定/校准机构名称;d)计划校准时间。
1.3.3 出现下列情况时,由测量设备管理员制定检定/校准的补充计划:a) 新购置仪器设备时;b) 停用时间超过检定/校准周期的仪器设备需重新启用时;c) 改装或修理后的测量设备需投入使用时;d) 经期间核查确认测量设备量值失准时;e) 借用外部仪器设备时(必要时)。
1.4 量值溯源计划的实施1.4.1 测量设备管理员负责按计划组织送校;1.4.2 对新购置的测量设备,根据仪器设备的技术指标,依据国家计量校准系统表的要求,就近寻找具有提供溯源服务能力的校准机构;1.4.3 送外校准一般采用集中送取形式,送校前应加强同校准单位的联系,力争一次性完成送、取任务。
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共5篇)
![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共5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4ead66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89.png)
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共5篇)第一篇: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实验室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第一条目的为了本公司实验室用于量值传递的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标准,确保量值准确一致。
第二条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用于检测的计量标准设备的量值溯源。
第三条人员职责(一)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批准外送周检计划及自检计划。
(二)实验室负责人负责组织申报计量标准。
(三)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制定及组织实施计量标准设备周期检定、校准计划。
(四)实验室负责人负责具体实施周期检定、校准工作。
第四条管理要求(一)所有的用于开展检测工作的计量标准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检定/校准合格。
(二)用作核查标准的计量设备,为保证其有效性,不能作其他用途。
(三)制定计量标准设备和核查标准设备的检定和校准计划,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进行。
(四)标准物质的溯源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提供的标准物质合格证书保证。
有专人保管使用,其使用情况要有所记录。
(五)对计量标准的建立、更新改造、停用、复用、撤销、复查、档案等进行管理,按《计量标准考核规范》执行。
(六)必要时,在两次校准和检定之间,对标准、测量和试验设备进行期间核查,并按有关管理程序执行。
(七)计量标准、标准物质的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按《量值溯源管理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执行。
XXXXXXXXX年XX月XX日第二篇: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热工实验室计量标准器应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授权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合格或者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主要配套设备应当经检定合格或校准来保证其溯源性。
2、热工实验室内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应当按照计量检定规程的要求进行检定。
3、热工实验室内没有计量检定规程的计量标准器及主要配套设备,应当依据国家计量校准规范进行校准。
如无国家计量校准规范,可以依据有效地校准方法进行校准。
校准的项目和主要技术指标应当满足其开展检定或校准工作的需要,并参照JJF1139-2005《计量器具检定周期确定原则和方法》的要求,确定合理的复校间隔。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ab41b7b76eeaeaad1f330f7.png)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总则控制本实验室对检定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的溯源性,以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实验室开展检定工作所用的计量标准、参考标准、标准物质及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以及检定方法要求的环境监控所用的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比对等控制。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仪器设备溯源计划和自校规程;对溯源结果满足测量要求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检定管理室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自校及期间核查,确认各项溯源计划完成情况。
3.3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溯源计划并送检;监督仪器设备的验证/自校;粘贴检定状态标识;制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并监督实施;保存仪器设备溯源、验证/自校结果、检定证书和期间核查记录并定期建档保存。
3.4技术负责人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程序4.1测量溯源要求凡对检定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和环境监控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量值溯源。
4.2量值溯源方法4.2.1检定所用的仪器设备,有检定规程的应按规定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进行检定。
4.2.2对于不适合送检的仪器设备,应采取以下方式来证明其提供测量的可信度:(1) 对于常用易损的计量器具,可以采用测量参考标准自校。
属自校准仪器设备,应在保证量值能够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进行。
(2) 无国家、地方、行业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按自校方法定期进行自校。
(3) 对既无国家、地方、行业检定规程,又无法实施自检的仪器设备,积极寻求与国内同类仪器设备进行量值比对来证明其可靠性。
4.2.3凡属无法直接溯源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自校或验证/比对作业指导书。
自校或验证/比对作业指导书宜包括:适用范围;依据/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计量特征;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计算;自校/验证时间间隔;原始记录表格和报告格式等。
医学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性标准操作程序
![医学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性标准操作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ddeb501a300a6c30c229fd1.png)
SOP_04-1 医学实验室的量值溯源性标准操作程序一、目的:确保仪器正常运转与结果的准确性,严格检验质量标准,为临床提供及时、可靠的结果报告。
二、适用范围:检验项目的量值溯源。
三、操作人员:检验科授权工作人员四、操作步骤:溯源性(traceability):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不间断的比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定的参考标准,通常是与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VIM:1993,定义6.10]溯源顺序往往采用溯源等级图(也称溯源性体系表)来描述,用以表明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与给定量的测量基准之间的关系,是溯源性的证据。
建立溯源等级图的目的,是要对所进行的测量在其溯源到计量基准的途径中,尽可能减少环节和降低测量不确定度,并能给出适当的置信度。
为实现溯源性,用等级图的方式应给出:对不同等级测量标准的选择;等级间的连接及其平行分支;有关测量标准特性的重要信息,如测量范围、准确度等级或最大允许误差等;溯源链中比较用的装置和方法。
ISO 15189:2003(E)文件中的5.6.3指出:应设计并实施一套对测量系统的校准,真实性的检定程序,以保证测量结果可溯源到SI单位,或可参比到一个自然常数或其他规定的参考值。
如果以上都无法实现,还可采用参加适当的实验室间的比对计划;使用相应的参考物质(有证书说明其材料的特性);将供应商或制造商提供的关于试剂、程序或检验系统的溯源性的说明形成文件等。
“不间断的比较链”在医学实验室的化学测量中,它是指通过不同级别的测量程序,参考物质和校正物而实现的连续测量,用一个测量程序为某种物质定值,该物质用做下一级测量程序的校准物,依此类推。
比较链也称溯源链。
“规定的参考标准”为参考测量程序和参考物质。
与参考标准的联系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通过中间测量程序和校准物间接进行,即溯源链可长可短,但理论上应使溯源链尽可能地短。
“不确定度”是评价溯源性的指标。
检测系统与参考系统的联系有好有坏,故在给出溯源性时也要溯源性过程每一步的不确定度,以说明最终结果与参考系统联系的质量。
检验科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制度
![检验科量值溯源管理程序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bd45d6e210a6f524cdbf85af.png)
检验科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目的确保测量结果和在用计量器具与标准物质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或经实验室比对证实合格.2适用范围适用于计量器具的检定、检查和标准物质的控制。
3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各检验室配合。
4工作程序4.1分类4.1.1计量器具4.1.2标准物质4.2检定4.2.1检定证书证明仪器设备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文件。
4.2.2测试报告(或测试结果通知书)仪器设备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后下发的描述仪器设备性能的文件,给出了仪器设备的重要技术参数。
该文件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检定合格的证明。
4.2.3测试报告的验证4.2.3.1收到测试报告后,仪器设备管理员应与仪器说明书对照,检查所提供的技术参数是否正常。
4.2.3.2确认仪器设备正常后,在测试报告上盖“验证合格"章。
4.2.3.3当确认仪器设备不正常时,在测试报告上加盖“验证不合格”章,按《仪器设备管理程序》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检定、验证。
4.2.4检定情况的检查4.2.4.1仪器设备管理员检查所有计量器具的档案,填写《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
4.2.4.2发现无检定证书或检定证书超过有效期的,立即通知检测室停用该仪器设备并按4。
2.6步骤进行检定,.4.2.4.3发现测试报告未经验证的,立即通知检验室停用该仪器设备,并按4。
2.3步骤进行验证.后果处理同b.4.2.5周期检定计划每年十月份,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以时间为序做出该年度对何仪器进行检定的计划,报器械科。
4.2.6检定的实施4.2.6.1根据周期检定计划,在仪器检定有效日期前一个月,仪器设备管理员与检验室协商,安排检定时间。
4.2.6.2仪器设备管理员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落实检定时间和检定方式(送检或请人来检)。
4.2.7当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能对计量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时,检测室应根据《实验室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组织实验室间比对,以验证测量结果相关性是否满意。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c7ca43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7b.png)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保证量值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提高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的技术能力和管理水平,制定本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测量和检测的实验室和检测机构。
三、定义1. 量值溯源:通过追踪到国际标准或主任标准,建立起量值与标准之间的关系。
2. 量值溯源链:从最终测量结果到国际标准或主任标准之间的一系列连接关系。
四、量值溯源体系量值溯源体系包括以下环节:1. 设备和仪器校准:定期对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所使用的设备和仪器进行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稳定性。
2. 标准物质采购:购买符合国家和国际标准的标准物质,作为量值溯源的参考物。
3. 方法验证:对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所使用的测量方法进行验证,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定期复核:定期对量值溯源体系进行复核,确保其符合国家和国际要求。
五、量值溯源记录1. 设备和仪器校准记录:记录设备和仪器的校准日期、校准结果、校准标准等信息。
2. 标准物质采购记录:记录标准物质的采购日期、批号、规格等信息。
3. 方法验证记录:记录方法验证的日期、验证结果、验证标准等信息。
4. 量值溯源体系复核记录:记录量值溯源体系复核的日期、复核结果、复核标准等信息。
六、责任与权限1. 实验室和检测机构负责人:负责制定和落实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2. 实验室和检测机构人员:负责按照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进行工作,确保量值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3. 校准机构和标准物质供应商:负责为实验室和检测机构提供校准服务和标准物质。
七、监督与检查1. 监督机构:负责对实验室和检测机构的量值溯源管理进行监督和检查。
2. 检查内容:包括设备和仪器校准记录、标准物质采购记录、方法验证记录、量值溯源体系复核记录等。
八、违规处理对违反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行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进行处理,并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
九、附则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并适用于所有实验室和检测机构。
如有需要修改和调整,应经相关部门或机构批准后执行。
检测机构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程序
![检测机构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a7370c98da38376baf1faea9.png)
检测机构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程序1.目的为确保检验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可信性和可比性,必须确保检验检测机构测量活动所涉及的全部量值能够溯源到国家计量基(标)准,它们是国际单位制(SI单位)的原级实现或是以基本物理常量为根据的SI单位约定的表达式;或者溯源到其他国家计量院所校准的次级标准。
2.范围适用于本检验检测机构检测设备、标准物质、包括测量和辅助设备(如环境条件测量设备)的校准/检定。
所有在用测量仪器设备,都须按规定的周期进行检定或校准,包括:1) 新购置的测量检测仪器;2) 正常使用的在用测量仪器设备已到检定周期;3) 在用测量仪器设备经维修后;4) 对在用测量仪器设备的准确度有怀疑时。
3.职责3.1各检测室负责人协同质量管理部组织编制仪器设备的周期校准计划,并对测量设备溯源和期间核查的有效性进行监督。
3.2设备管理员组织检验检测机构在用仪器设备的送检/校和在有效期内使用,负责检定证书/校准证书复印件的归档保存。
3.3检测人员配合设备管理员执行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以及验收和确认。
4. 工作程序4.1量值溯源要求4.1.1用于检测的对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有影响的所有设备,包括检测设备和辅助测量设备(如环境条件测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前都应进行校准。
4.1.2本检验检测机构开展检测服务的各种测量设备,依据《仪器设备管理程序》进行管理,并通过使用CNAS认可的校准检验检测机构或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所建立的适当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定期检定或校准,将量值溯源至国家计量基(标)准。
1) 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内容包括:2) 计量器具名称、型号、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使用地点;3) 原检定/校准证书有效期;4) 定点检定机构名称;5) 计划检定日期。
4.1.3当溯源至国家计量基(标)准或国际计量基(标)准不可能或不适用时,应建立对适当测量标准的溯源来提供测量的可信度,则应溯源至公认实物标准,或通过比对试验、参加能力验证等途径,证明其测量结果与同类检验检测机构的一致性。
1、量值溯源程序
![1、量值溯源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688c3510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c9.png)
1、量值溯源程序量值溯源程序1 目的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必须加强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的管理。
2 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所有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管理。
3 职责3.1技术兼质量负责人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制订本公司仪器设备定期量值溯源的计划,经公司经理批准后由仪器材料管理员负责组织实施。
3.2 仪器材料管理员对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性进行日常监控和确认,并保证各个检验过程中具有有效性和适宜性。
3.3 质量监督员对仪器设备的符合性和日常监控状况实施监督。
4 量值溯源的控制4.1 量值溯源计划的制订4.1.1 所有对检验的准确度、有效性有影响的仪器设备都定期进行量值溯源。
4.1.2 需要量值溯源的仪器设备都应列入《周期检定计划表》。
4.1.3 由仪器材料管理员制订全室仪器设备检定的周期检定计划表,保证能定期量值溯源。
4.1.4 《周期检定计划表》由资料样品管理员存档。
4.2 量值溯源程序4.2.1 仪器材料管理员按照《周期检定计划表》中量值溯源的时间和地点,安排送检工作。
4.2.2 根据送检仪器设备检定证书确认仪器设备量值溯源的有效性和适宜性,并更换粘贴“三色”标志,以表明该仪器设备的状态。
4.2.3 仪器确认后,将所有证书统一交资料样品管理员登记存档。
4.3 量值溯源的管理要求4.3.1 量值溯源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并执行计量检定证书中规定的检定周期。
4.3.2 仪器设备的检定必须选送到有承检资格和溯源性证明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的计量检定技术机构),并固定送检关系,以保证量值溯源的有效性。
4.3.3 不得使用未经检定或超出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更不允许使用鉴定不合格的仪器设。
4.3.4 对已超过检定周期的仪器设备,应立即上报检测室技术兼质量负责人,及时安排送检。
量值溯源图。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56c2b5f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43.png)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1 目的通过规定和实施对检测结果有关的所有仪器设备、计量器具的检定或校准控制要求,以确保检测量值的准确可靠,提供相关满意的证据,并保证所有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在有效期内使用,量值能溯源到国家基准。
2 范围适用于使用标准物质及检测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比对等环节管理。
3 职责3.1 设备管理员负责编制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计划,经完整性所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审核批准后实施。
3.2 检测部负责组织实施周期检定/校准计划并监督执行。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量值溯源工作的监督,防止检定/校准不合格或未经检定,或超过检定周期的计算器具投入使用。
4 程序4.1 量值溯源的要求4.1.1 用于检测工作的所有检测设备,其量值溯源应符合国家量值传递鉴定系统表的要求。
4.1.2 所有与检测结果有关的计量器具,在投入使用前都应经过检定或校准,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1.3 对国家计量检定规程,测试机构不能检定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编制自校规程或对比计划,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后,设备管理员和完整性所实施。
4.1.4 外部检定服务的机构应是能出具其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证明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
4.1.5 所有量值应通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并以此确定量值溯源关系。
4.1.6 两次检定/校准之间,尚不能对检测仪器设备的量值准确性保持信心的仪器设备,应按《期间核查程序》要求进行期间核查。
4.1.7 应使用有关部门批准的,给出了约定真值及不确定度的有证标准物质,在有效期内使用并合理地贮存保管。
4.2 检定4.2.1对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明细目录》的检测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设备管理员按照量值溯源关系(见图1),每年初应定期编制年度“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完整性所按计划组织送检。
图1 仪器设备量值溯源图4.2.2 周期检定计划内容包括:a.计量器具名称、型号、器号、准确度等级、测量范围;b. 原检定证书编号、有效期;c. 使用部门;d. 定点检定机构名称;e. 检定时间。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正规范本(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fb3dc12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2d.png)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引言量值溯源是指对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可信度进行验证和追溯的过程。
为了确保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一套科学的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至关重要。
本文档旨在介绍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和操作流程,以确保实验室测量结果的有效溯源和有效控制。
2.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2.1 量值标准的选择和建立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要求实验室选择适当的量值标准,并确保标准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标准的选择应符合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并建立标准库,定期校准和验证。
2.2 量值传递过程的控制量值传递过程中可能存在误差和偏差,为了减小传递误差,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要求实验室采取合理措施进行控制。
包括对量值传递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采取合适的环境条件,并对传递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
2.3 定期校准和验证为确保实验室测量设备和方法的准确性,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要求定期进行校准和验证。
校准包括对设备进行调整和修正,而验证则是通过与标准值进行比较,评估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4 测量结果的溯源和报告量值溯源管理制度要求对每个测量结果都进行溯源和记录。
记录应包括测量设备、标准使用情况、环境条件等相关信息。
测量结果应按规定格式进行报告,并保留备查。
3.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操作流程3.1 量值标准的选择和建立流程•确定所需量值标准的种类和精度要求;•查找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并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量值标准;•建立量值标准库,并定期校准和验证。
3.2 量值传递过程的控制流程•对量值传递设备进行校准和验证;•采取合适的环境条件,如温湿度控制;•记录和追溯量值传递过程。
3.3 定期校准和验证流程•制定校准和验证计划;•根据计划执行校准和验证;•记录校准和验证结果;•根据结果调整设备或方法。
3.4 测量结果的溯源和报告流程•对每个测量结果进行溯源和记录;•按规定格式编写测量结果报告;•将测量结果报告存档备查。
4.量值溯源管理制度的优势•提高实验室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室测量设备和方法的有效性;•提高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和可比性;•便于追溯和排除测量结果的误差。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9bc9466d71fe910ef02df894.png)
量值溯源管理程序1 目的为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对校准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检测仪器设备的准确度和量值可溯源性。
2 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依法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和非强制检定的仪器设备,同时适用于无法进行校准/检定的仪器设备开展的自校验工作。
3 职责3.1实验室运营支撑组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仪器设备的检定周期、自校周期,并组织实施。
3.2实验室运营支撑组测量设备管理员监督实施周期检定、自查计划,并将相关资料归档管理。
3.3 各责成单元协助做好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仪器设备责任人协助仪器管理员负责仪器设备自校验证及期间核查工作。
4 工作程序4。
1 量值溯源要求4.1。
1 用于检测的所有设备,其量值溯源应符合校准检定系统的要求.4。
1.2 外部检定/校准服务机构应是能出具其资格、测量能力和溯源性证明的法定校准检定机构。
4。
2 量值溯源计划编制与实施4。
2.1实验室运营支撑组负责人按照量值溯源关系,编制年度检定计划,并批准后组织实施。
4.2。
2 周期检定计划内容包括:4.2。
2。
1 校准仪器设备名称、型号和仪器编号;4。
2。
2。
2 原检定证书编号;4。
2。
2。
3 使用组(或仪器设备指定管理者);4.2.2。
4 定点检定机构名称;4.2.2。
5 最近检定时间计划及检定时间。
4。
2。
3实验室运营支撑组在检定时间前15天,将仪器设备的检定计划通知相关使用单位,使用单位负责人做好检定计划实施的准备工作。
4。
2.4 实验室运营支撑组负责实施仪器设备检定/校准计划和督促使用组责任人开展自校工作.4.2。
5 新购置的仪器设备必须经检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
3 使用状态的标识对仪器设备进行标志管理,用不同颜色的标志贴于设备的明显位置。
4。
3.1 绿色合格证:外部和内部检定/校准合格的仪器设备。
4。
3.2 红色停用证:(需注明停用日期)4.3.2。
1 检定或自校验不合格的仪器设备;4.3。
2.2 损坏待修或报废的仪器设备;4。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73cbb7a4431b90d6c85c794.png)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总则控制本实验室对检定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的溯源性,以确保实验室使用的测量仪器和设备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确保检定结果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
2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实验室开展检定工作所用的计量标准、参考标准、标准物质及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以及检定方法要求的环境监控所用的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和比对等控制。
3职责3.1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仪器设备溯源计划和自校规程;对溯源结果满足测量要求的有效性进行确认。
3.2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实施本检定管理室仪器设备的周期检定、校准/自校及期间核查,确认各项溯源计划完成情况。
3.3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溯源计划并送检;监督仪器设备的验证/自校;粘贴检定状态标识;制定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计划并监督实施;保存仪器设备溯源、验证/自校结果、检定证书和期间核查记录并定期建档保存。
3.4技术负责人负责维护本文件的有效性。
4程序4.1测量溯源要求凡对检定和抽样结果的准确性或有效性有显著影响的仪器设备,包括辅助测量设备和环境监控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量值溯源。
4.2量值溯源方法4.2.1检定所用的仪器设备,有检定规程的应按规定送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机构进行检定。
4.2.2对于不适合送检的仪器设备,应采取以下方式来证明其提供测量的可信度:(1) 对于常用易损的计量器具,可以采用测量参考标准自校。
属自校准仪器设备,应在保证量值能够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按照国家计量检定规程要求进行。
(2) 无国家、地方、行业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按自校方法定期进行自校。
(3) 对既无国家、地方、行业检定规程,又无法实施自检的仪器设备,积极寻求与国内同类仪器设备进行量值比对来证明其可靠性。
4.2.3凡属无法直接溯源的仪器设备,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制定自校或验证/比对作业指导书。
自校或验证/比对作业指导书宜包括:适用范围;依据/引用标准;仪器设备计量特征;校准条件;校准项目;校准方法;校准结果计算;自校/验证时间间隔;原始记录表格和报告格式等。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43b65caf61fb7360a4c653e.png)
量值溯源管理制度1. 目的为使检定站使使用的检定/准和检测仪器、设备和参考标准量值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标准,确保检定、校准和检测数据准确可靠且具有可比性,特编制本程序。
2.适用范围检定站新购置的、在用的、改装或修理后的、租借的、自制的、停用时间超过校准周期的、安全与环境监控所用的仪器设备、量具、参考标准和工作标准的量值溯源的管理、参考标准的管理。
3.职责3.1办公室主任应:3.1.1批准校准溯源计划和能力验证计划; 3.1.2批准参考标准的采购、使用、降级和报废;3.1.3发现参考标准存在缺陷时组织对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行追溯; 3.1.4负责维护件的有效性。
3.2仪器设备保管人应:3.2.1负责制定年度仪器设备校准、溯源计划;3.2.2联络校准事宜:3.2.3监督仪器设备的计量状态; 3.2.4负责张贴校准和溯源管理的标识; 3.2.5负责仪器设备溯源、验证结果的归档。
3.3技术负责人应:3.3.1协助仪器设备的校准并组织实施仪器设备的验证; 3.3.2协助编制溯源计划;3.3.3列出参考标准的使用目录及等级要求;3.3.4提出参考标准的采购、验收、保管、使用、降级、报废的详细要求; 3.3.5组织外购参考标准的验收。
3.4检定、校准和检测人员应:3.4.1按照规程/规范执行检定、校准和检测;3.4.2正确规范地出具报告:3.1.3参与量值比对:3.4.0按照参考标准的保管、使用的要求使用参考标准,并且做好使用记录。
3.5办公室应:3.5。
】按照检验室提出的规格、级别、数量和供货时间进行参考标准的采购。
4。
工作程序4.1实现检定/校准和检测溯源4.1.1溯源总体计划制定4.1.1.1仪器设备保管人在计划年度的第一季度,根据检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周期或提出的校准申请,汇总制定本检定站年度校准的总体计划。
校准的总体计划包括:必要的校准参数、校准不确定度、参考标准的等级要求,溯源时间、周期,提供校准的服务机构,不能溯源时如何提供检定/校准和检测结果满意的相关证据,两次校准之间的期间核查和校准结果的确认。
试验室《程序文件》量值溯源程序
![试验室《程序文件》量值溯源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916fcf1453610661fd9f411.png)
试验室《程序文件》量值溯源程序
1目的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测中心各检验部门。
3职责
3.1技术负责人是程序实施的负责人。
3.2办公室主任检查程序的实施。
3.3计量管理量员
3.3.1建立仪器设备的量值系统,量值溯源到国家基准。
3.3.2对计量检定部门的资格及检定证书审核。
3.3.3对自制校验方法溯源性的审核。
4程序
4.1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4.1.1计量管理员按照技术监督局的法定和授权计量检定部门承检项目进行检定,安检定证书溯源到国家基准。
4.1.2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链如图所示。
4.1.3对于自校仪器设备的量值溯源
4.1.3.1对于没有计量检定规程仪器设备,借助其它仪器设备能够核查其性能的,由检验室编自校细则,报技术负责人审批后进行自校。
4.1.3.2对于进口的或国产精密仪器设各不能送检的,检验室要通过同种或不同种仪器设备测量的比对、不同方法对同种物质测量的比对来进行自校,编制自校规程报批后进行自校并做记录。
4.1.3.3自校细则的内容包括:自校仪器设备名称、使用仪器设备、环境要求、技术要求、方法步骤、结果评定及自校记录。
4.1.3.4自校所使用的仪器设备的量值,要溯源到国家标准。
计量检测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计量检测量值溯源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baaa56fcc175527072208ba.png)
计量检测量值溯源管理程序1目的和适用范围为保证所有测量结果都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特制定本程序。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项被测参数测量结果的量值溯源管理2职责2.1理化计量中心负责对量值溯源性的统一管理,设计量值溯源系统,建立公司最高计量标准器,组织开展量值溯源活动。
2.2各承担测量过程策划和实施测量的部门负责识别测量要求,按量值溯源系统选择满足测量要求的测量设备或 /和实施测量。
3定义4量值溯源过程要求4.1过程的输入是:从顾客需求、本公司技术标准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中识别的计量要求。
计量确认、测量过程策划和测量过程实现及其对测量不确定度评价的要求。
4.2过程的输出是:能溯源到SI单位标准的测量结果。
4.3过程的活动有:识别计量要求;靠近测量设备;选择测量设备校准方法;设计量值溯源系统(框图);分析建立公司最高标准必要性;建立公司最高标准器;寻找最高标准器检定供方;评定测量不确定度;与顾客沟通;公司最高标准器的定期送检;量值溯源系统审批等。
量值溯源管理过程图见附录1.5量值溯源管理过程的实施5.1计量量值溯源系统的设计职责5.1.1量值溯源由理化计量中心负责设计和校对,各测量过程策划与提供本程序第5.2条规定的相应资料,同时提供所选用的测量设备计量特性有关资料说明。
5.1.2理化计量中心主任对量值溯源系统进行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
5.2量值溯源系统设计依据a)国家计量检定系统和检定规程/校准规范b)国家检测标准,产品被测参数的规定c)公司工艺试验规范,检验作业指导书,校准规范和技术文件的要求。
5.3量值溯源系统的设计方法5.3.1溯源系统的开荒国框图结构,参见本程序附录2.其中矩形框为实物框(标准器具,工作用测量设备,制件等),公司最高标准器框为粗线框。
六角棱形框为溯源方法框(如:校准、比对、直接测量、比较测量等)。
带箭头的直线为溯源方向线。
最高一层矩形框为公司以外的可以溯源到国家或国际测量标准的具有法定资格的计量技术机构及其所用测量标准。
计量检测设备的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计量检测设备的量值溯源管理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8edbd63d581b6bd97f19ea63.png)
计量检测设备的量值溯源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保证计量标准统一,保证本公司测量设备的量值准确性和有效性。
2适用范围
公司所有测量设备。
3职责
车间及有关部门兼职计量员、计量组专职计量员。
4内容
4.1为了保证检测设备的量值溯源,计量组必须做好全厂所有测量设备的管理台帐及检定校
修记录。
4.2按照测量设备的检定周期,做好厂内的定期检定工作。
4.3按照测量设备的检定周期,做好我公司最高计量标准的测量设备及强检设备的送检。
4.4及时邀请市计量部门或省计量部门来本公司进行检定校准工作。
为了做好计量溯源,特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科量值溯源管理制度
1 目的
确保测量结果和在用计量器具与标准物质能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或经实验室比对证实合格。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计量器具的检定、检查和标准物质的控制。
3 职责
仪器设备管理员负责,各检验室配合。
4 工作程序
4.1 分类
4.1.1 计量器具
4.1.2 标准物质
4.2 检定
4.2.1 检定证书
证明仪器设备经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合格的文件。
4.2.2 测试报告(或测试结果通知书)
仪器设备经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后下发的描述仪器设备性能的文件,给出了
仪器设备的重要技术参数。
该文件可能是也可能不是检定合格的证明。
4.2.3 测试报告的验证
4.2.3.1 收到测试报告后,仪器设备管理员应与仪器说明书对照,检查所提供的
技术参数是否正常。
4.2.3.2 确认仪器设备正常后,在测试报告上盖“验证合格”章。
4.2.3.3 当确认仪器设备不正常时,在测试报告上加盖“验证不合格”章,按《仪
器设备管理程序》进行维修,维修后再检定、验证。
4.2.4 检定情况的检查
4.2.4.1 仪器设备管理员检查所有计量器具的档案,填写《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
划表》。
4.2.4.2 发现无检定证书或检定证书超过有效期的,立即通知检测室停用该仪器
设备并按4.2.6步骤进行检定,。
4.2.4.3 发现测试报告未经验证的,立即通知检验室停用该仪器设备,并按4.2.3
步骤进行验证。
后果处理同b。
4.2.5 周期检定计划
每年十月份,仪器设备管理员根据《计量器具周期检定计划表》,以时间为序做
出该年度对何仪器进行检定的计划,报器械科。
4.2.6 检定的实施
4.2.6.1 根据周期检定计划,在仪器检定有效日期前一个月,仪器设备管理员与
检验室协商,安排检定时间。
4.2.6.2 仪器设备管理员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落实检定时间和检定方式(送
检或请人来检)。
4.2.7 当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不能对计量仪器设备进行检定时,检测室应根据《实验室
间比对与能力验证程序》,组织实验室间比对,以验证测量结果相关性是否满意。
4.2.8 运行中检查
检测仪器设备两次检定之间的运行检查按《仪器设备运行中检查程序》执行。
4.3 量值溯源
4.3.1 量值
计量器具所测量的值,如质量、湿度、气压、色度、电导率、吸光度等。
4.3.2 溯源
计量器具经法定计量机构检定合格后,即可认为其所涉及量值可以溯源到国家
测量基准。
《计量器具检定表》和《标准物质一览表》,由仪器管理员保存。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