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优质课大赛一等奖[2020年最新]
《孙权劝学》教案一等奖
02
教学内容与步骤
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
讲述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孙权、吕蒙、鲁肃等人物关系,引起 学生的兴趣。
情境导入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国时期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 历史氛围。
课文解析
重点词语解析
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
合理把握课堂节奏,避免过快或过慢,确保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 握尽可能多的知识。
05
教学资源与支持
教学资源的准备
教材与教辅
选用适合学生水平的《 孙权劝学》教材,提供 相应的教辅材料,如教 学PPT、教案等。
多媒体资源
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 频、音频、图片等,辅 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 习兴趣。
实验器材
学生支持的提供
学习资料
01
为学生提供《孙权劝学》课程的学习资料,如课程讲义、习题
等。
学习辅导
02
为学生提供学习辅导,解答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帮助学
生掌握知识点。
学习反馈
03
及时向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
效果。
06
教案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教案设计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
互动教学
利用课堂互动平台,实时 反馈学生学习情况,调整 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
课外阅读
推荐相关文献和资料,引 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拓 宽知识面,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
教学评价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思考深 度和表达能力,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 导。
作业与测试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
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1、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物塑造,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5、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与《伤仲永》比较)重点:1、字词。
(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课时:1课时熟读课文,利用课下解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并记下疑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
以关羽导入,引出吕蒙。
多媒体展示关羽图片,以“败走麦城”的故事,引出吕蒙。
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通过预习《孙权劝学》,你们觉得《资治通鉴》应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明确:了解文学常识的目的是:丰富我们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并给我们提供进一步学习、看书的基础。
三、全班朗读全文。
用幻灯片打出几个应该注意的'读音。
四、字词过关。
昨天已经让同学们利用课下解释和工具书预习课文了。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点字词和字词疑点。
1、每个小组至少提出3个重点字词,并解释词义。
2、提出在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字词疑难点。
——给学生2分钟的交流时间,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五、翻译全文。
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
其他同学认真听。
注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
(教师总的指导)六、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课文之后,我们回过头来想一想。
吕蒙为什么能够打败关羽呢?——学习。
在这个过程中,谁起了重要作用呢?——孙权。
2、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孙权劝学》的教学难点是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材、详略得当,运用语言描写和侧面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七年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
七年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七年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七年级《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材依据】《孙权劝学》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本单元是按"名人事迹"板块来编排的,共五篇文章,《孙权劝学》处在本单元的最后一课。
这些文章人文内涵丰富,都各自有侧重地写出了名人的品格、气质和生活道路。
本文在延续前面四课展现名人风采的同时,也有一些新的变化。
【指导思想及设计理念】20xx版课程标准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阅读浅显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另外,课程标准对朗读还专门做了规定: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
基于这一目标要求,结合我校“自-精-合-练-测”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实际,本课教学方案计设强调通过加强朗诵训练、体味人物对话等方式来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并积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一般知识和方法,从而实现本课教学目标。
【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选自《资治通鉴》的一篇小短文,通过写孙权劝导吕蒙学习及吕蒙接受劝告认真学习后发生的变化,点明了学习对于健全人格的作用,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很有教育意义。
由于课文篇幅短小,剪裁精当,叙事简练,以人物的对话为主,人物的语言神态惟妙惟肖,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因此深得学生喜爱。
【学情分析】进入初中以来,学生已学过几篇短小的文言文,对一些文言句式、语感和朗读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同时,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对写人记事的文章比较熟悉,容易把握课文内容,加之七年级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有很强的求知欲,对有故事情节的短小课文很容易接受,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只给予方法技巧上的点拨指导就行。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意思及用法,积累成语“吴下阿蒙”、“士别三日,刮目相待”等。
第4课《孙权劝学》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4课《孙权劝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下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实录教学目标1. 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2. 体悟文章主旨,学习人物品质。
3.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流程1.孙权一劝(上级与下级)【课文】●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疏通文义】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注释】①初:当初。
②谓:对……说。
③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④今:现在。
⑤涂:同“途"。
当涂:当道,当权。
⑥掌事:掌管军中的事务。
⑦可:可以。
【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掌管军中的事务,不可以不学习!”⑵蒙辞以军中多务。
【注释】①以:用。
②辞:推托。
③务:事务。
④多务:事务多。
【翻译】吕蒙用军中事务多加以推托。
或“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朋友圈】用“文言文”把“蒙辞以军中多务"变成吕蒙的一句话吗?蒙曰:……蒙曰:“军中多务,无暇,如何能学!”(沟通受阻,吕蒙很不给面子啊!)2.孙权二劝(上级与下级)孙权会怎么做呢?可能“打",也可能“逃”。
⑴打权怒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君叫臣学,臣不得不学!不学,杀!"⑵逃权叹曰:“罢了,罢了……孺子不可教也,朽木不可雕也!此人非帅才,随他去吧!”⑶孙权的做法【课文】权曰:“孤⑺岂欲卿治经⑻为博士⑼邪⑽!但⑾当涉猎⑿,见往事⒀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疏通文义】⑴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注释】①孤:古时候王侯的自称。
②岂:难道。
③欲:想要。
④治:研究。
⑤经,儒家经典。
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等书。
(简称《诗》《书》《礼》《易》《春秋》⑥治经:研究儒家经典。
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孙权劝学》说课稿
青年教师说课大赛一等奖《孙权劝学》说课稿《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文章短小精悍,同内容简单易懂,是培养学生简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好文本。
“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语),《孙权劝学》这个例子既承担落实本单元教学重点任务,又是教育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的好文章。
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初中一学期的学习之后,已经初步掌握了查阅工具和利用课文注解疏通简易文言文中关键字词的能力,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古今汉语在翻译上语言组织能力和理解文本思想内涵的能力。
见于此,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特定审美意境,以培养学生感悟、理解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新课标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只要求:“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文章大意”。
根据此要求,并结合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我把本课的三准目标确立为:1、诵读课文,把握文意,并掌握关键字词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复述课文内容。
2、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3、通过学习,明白学习对成长的重大作用,获得启发教学重点。
诵读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把理解词句与理解文章统一起来,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难点:如何从人物语言中分析人物的性格。
三、教学设想根据以上分析,我将用一课时对本课进行教学,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发展个性,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1、(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2)质疑、点拨及讨论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3)引申--拓展法依据:语文教学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培养,我在教学本课时主要采用诵读的方法并根据“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用到质疑、讨论法,再辅以幻灯片等多媒体演示,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句和理解、品味人物语言。
2、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与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
《孙权劝学》说课稿一等奖2篇
《孙权劝学》说课稿10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一些文言词语的用法,领会文章内容,品味文章中传神的人物对话。
过程和方法目标: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理解刻苦治学对自己的成长重大意义;敦促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品味文章中人物对话,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难点:体会人物各自说话时语气、神态和心理,研讨人物的性格特征。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还记得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的《伤仲永》一文写的是什么故事吗?写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试想一下,如果他长大后再勤奋学习,那么他会有所成吗?今天,我们学习北宋的另一位政治家王安石的政敌司马光编纂的《资治通鉴》中的一篇有关古人年长始学,学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孙权劝学》。
二、简介作者以及《资治通鉴》请学生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
(或参考课后注解1)三、读译课文,理解文意,研讨品味一读,读准字音和停顿(重点词句见学案)1、请学生试读课文(提醒其他同学注意听清字音和停顿)2、纠正易错的字音和停顿3、全班齐读。
二读,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根据课文下面的注释,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解决除课后注释外的重点词句或疑难字词(含学案中要求注释的字词;文中两个成语的含义是:吴下阿蒙:三国时名将吕蒙,特指不好读书的吕蒙,泛指人学识短浅。
刮目相待:改变旧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
也作“刮目相看”。
)2、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全班互助解决。
3、请同学翻译课文。
三读,浏览课文,概述情节记叙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四读,精读课文,品味对话,分析性格1、思考:孙权是如何劝学呢?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并试着读一读,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语调来读?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双重否定,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优秀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为了让您对于孙权劝学教案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作者给大家分享了5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孙权劝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认知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设想教法设计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媒体投影片教学过程1课时一、导语设计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
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学生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
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认定目标师:我们已经学过多篇文言文了,那对文言文我们应该怎么学呢?谁来说说?学生回答。
学生参与学习目标制定,益于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4《孙权劝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4《孙权劝学》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孙权劝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抓住关键语句,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重点、难点)2. 体悟文章主旨,学习人物品质。
3. 认识学习的重要性,养成热爱读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
【设计意图】该课是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主要讲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学识有惊人长进的事。
本单元训练重点为学习精读,要在通览全篇、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品味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还要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在设计本文时,我紧扣训练重点,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并抓住文中的人物对话进行精读细品,总结出人物性格,还引导学生体会并归纳总结文章在写作上的精妙安排。
作为语文老师,特别想把祖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广大,所以开头设计了对联引入,结尾用对联作结、拓展阅读的环节,希望能提升孩子们的语文素养,这也算是我的一个亮点吧。
【教学过程】一、对联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同学们,上节课咱们一起读完《孙权劝学》后,老师忽然灵感骤现,作了一幅对联,想请大家帮忙看看。
上联:孙权现身说法,劝学有方下联:吕蒙听劝就学,长进惊人横批:开卷有益这是老师的初稿,也不知是否恰当,今天,咱们深入研读文本后,请大家一定知无不言,帮老师点评一下,好吗?二、抓住对话,分析人物形象本文很短,仅有百余字,然而文中的三位人物个个形象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这节课,我们尝试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走近人物,感受人物。
1.孙权身为一国之君,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么劝的?请大家把孙权说的话找出来,多读两遍,看看你能从中读出什么。
第一句“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孙权认为,吕蒙如今身居要职,责任重大,不能不学习。
“不可不学”是双重否定,而且句末用了一个感叹号,语气坚决、严肃。
这句话表明孙权对吕蒙关爱有加,寄于厚望。
读这句时,要用坚决的语气读出上级对下属的关心与期待,读得语重心长。
《孙权劝学》获奖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孙权劝学》获奖教学设计2学习目标:1.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词语及句子。
2.品读文本,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重点:1.积累文言字词,朗读课文。
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联系生活,领悟读书有益于人发展的道理。
学习过程:课前语文活动:交流对三国人物的了解和认识。
一、导入新课:人不怕落后,怕的是落后了还不思进取。
当一个人有了进取的雄心和勤奋踏实的态度时,他就能够超越原来的自我,成为一个崭新的人。
三国时吴国的吕蒙就是这样一个勇于进取的人。
二、明确学习目标三、展示预习情况:①文学常识②注音③词语解释四、品读文言文(文言朗读三部曲)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①荐读,其余同学纠错。
②听读,也可以小声跟读,注意生僻字、通假字、多音字的读音及停顿。
③仿读,注意字音和停顿。
④齐读。
二读:读懂文意①提示翻译方法。
②自读翻译,小组讨论。
③反馈问题,共同解决。
④复述故事情节,概括思想内容。
三读:读出语气①品读人物语言(讨论: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出文中不同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形象。
②分角色朗读。
五、反思提升。
天才少年方仲永与吕蒙相比:一是幼年不使学,毫无所成;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这不同的变化,给了你哪些启示?六、课堂小结。
七、作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蒙辞以军中多务。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即更刮目相待2.翻译句子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孙权劝学》获奖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读通读懂课文。
2、体会人物感情,领会课文内容。
3、懂得读书可以改变人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很励志、很有教育意义的故事,相信大家读了以后一定受益匪浅。
板书课题。
看题目,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字或词?导入。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指名学生读,学生纠正读音。
教师读课文,学生感知课文内容。
三、再读课文,读懂大意。
1、结合注释,独立完成课文的翻译,记下不能解决词句。
2、小组合作,交流翻译情况,有理解不一致如果不能形成统一的意见,作好记录,交给大家解决。
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一等奖
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一等奖《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一等奖》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初中七年级语文《孙权劝学》精选公开课教案一等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过程和方法目标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法学法】朗读法,揣摩探究法,点拨法【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老师有几个问题请教同学们:1、孙权是三国中哪一个国的开国君主()A、魏国B、蜀国C、吴国2、在孙权心目中胆识、学问、才能、谋略仅次于周瑜的大将是()A、关羽B、吕蒙C、鲁肃二、介绍故事出处和文中人物《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书名“资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三、朗读感知课文1、听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
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显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4 《孙权劝学》一等奖创新教案
4 《孙权劝学》一等奖创新教案4 孙权劝学教案班级:课时:课型:一、学情分析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已经有了,需要在学习本文的时候扣住“文言的”“文章的”“文化的”逐渐上升的层级来进行学习。
所以,对于学生而言,对课文的学习从翻译准确入手,要上升到理解人物性格特征和文章的细节描写,再进一步感受学习的重要性。
本文的学习,必须体现出一步步向上升的过程。
七年级学生要想更好地学习文言文的三个层级,需要反复读课文,静心品析语言,感受文本中心。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有关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读准字音,疏通文意,积累常用文言实词。
3.学习本文写作方法,明确故事蕴含的道理。
三、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本文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学习对人成功的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第一板块【情景激趣新课导入】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过:“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清朝诗人吴嘉纪也曾言:“不读诗书形体陋。
”这些名人名言,都在强调学习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孙权手下的一员重要将领吕蒙是如何从“吴下阿蒙”到让人“刮目相待”的?这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一起走进文章《孙权劝学》,来寻找答案。
人物简介: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公元208 年与刘备联合,大破曹操于赤壁。
公元222 年夷陵战役,吴军大破蜀汉军队。
公元229 年称帝于武昌。
吕蒙: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死后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主张联刘抗曹,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周瑜死后,代领其军,继续与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第二板块【预习检查疏通字词】一、请用简洁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
明确:本文讲述了孙权劝说吕蒙努力学习,吕蒙学有所成,鲁肃非常惊叹吕蒙的进步,与之结为好友的故事。
二、按照要求完成下面关于字词句的任务。
1.给加点字注音。
初中《孙权劝学》的优质教学设计一等奖
初中《孙权劝学》的优质教学设计一等奖1、初中《孙权劝学》的优质教学设计一等奖【自读导言】自读要求1.朗读课文,正确断句、停顿;2.理解文章大意;3.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像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4.领悟并学习文章在艺术上的主要特色。
学习侧重点1.朗读要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并能熟读成诵;2.学习文章以下几点:语言上的言简意赅,选材上的详略得当,人物塑造上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及对比手法的运用。
(解说:本单元提示中明确要求理解各篇文章的内容,注意它们各自的写法,故自读导言旨在引导学生以读为突破口,在理解大意的基础上,体会课文艺术上的特色。
)【自读程序】1.初读。
整体感知课文,有不认识的字查工具书解决,结合解释粗晓大意。
教师适时点拨及《资治通鉴》的有关常识。
2.速读。
理清故事情节的发展情况。
3.竞读。
看哪位同学将对话的语气读得最到位。
4.研读。
读自及鲁肃过寻阳至文末一段,思考吕蒙有了怎样的变化,给人怎样的启示。
5.背诵。
(解说:以上的程序设计体现了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借速读来加深对课文故事情节发展的认识。
如:孙权劝吕蒙学习,吕蒙是一开始就马上听从的吗?他本人在学习前后有何变化?是怎样表现出来的?竞读则既检验了同学们对人物语气的把握情况,又是对朗读水平的一种促进与提高。
第四步的研读则重在让学生体会孙权的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中的益处是怎样在吕蒙身上体现的,并使学生联系自身实际,谈对读书的认识,激起他们对读书学习的兴趣。
最后的背诵是对以上四步阅读的一个总结深化,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
)【自读点拨】1.资料补充孙权(182-252),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徽省阜阳县南)人,三国时吴国名将,从孙权攻占各地后随周瑜等破曹于赤壁,又定计取荆州,擒关羽。
授南郡太守,封居陵侯。
2.重难点分析①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王崧舟14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王崧舟14篇《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王崧舟14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王崧舟第1篇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这个单元选取的文章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科学家、艺术家的生动感人、广为流传的事迹。
《孙权劝学》讲的是孙权劝说东吴大将吕蒙认真学习的故事,选自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文章简练生动,用语不多,但能在寥寥数语中描摹出人物说话时的口吻、情态和心理,人物个性鲜明,跃然纸上,堪称人物语言描写的精品之作。
同时文章宣扬了一种谦虚好学、重视阅读的昂扬向上的思想,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在上册已经学习了7篇古文,14篇古诗,在下册学习了2篇:《伤仲永》《木兰诗》,对古文的几种翻译方法已经有了初步掌握,也积累了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
目标确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背诵优秀诗文80篇。
”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虽然七年级学生已学过几篇古文,但对古文阅读理解上还有一定难度,所以我考虑这节课还是让学生朗读为主,以积累文中的一些常用文言词语为基础,然后能够准确流利地翻译句子,复述故事。
鉴于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了解文言语气词所表示的不同语气;2、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3、积累一些成语,掌握一些写作方法,获得一点启示。
重难点主要体现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孙权、鲁肃、吕蒙对话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难点:联系生活,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课时安排共一课时教学设想在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达到预定教学目标,我坚持“吟诵为本、注重基础、合作探究、当堂展示”的十六字方针。
“吟诵为本”,即抓住文言文的特点,让“读”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兴趣,还文言文课堂书声朗朗的本来面目。
初中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
初中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1、初中语文文言文《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文学常识2、掌握文言字词3、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态、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学无止境,开卷有益,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与《伤仲永》比较)【教学重点】1、字词。
(本文是略读课文,字词部分以课外准备、课内教授相结合)2、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联系课文、生活,让学生真正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的道理。
【教学设想】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朗读课文,体会人物的神态、心理。
3、品读对话,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方仲永》导入二、解题孙权,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国君。
本文写的是孙权劝说吕蒙(三国时吴国的名将)要浏览群书,广泛学习的事。
三、简介孙权、鲁肃、吕蒙四、简介《资治通鉴》及司马迁五、诵读课文用两分钟的时间初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
六、疏通文意七、握以下重点词八、注意下列句子中出现的倒装现象和句子成分省略现象九、文言翻译五字法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
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
如果再简洁一些,还可以用这样几个字概括:留:年号、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替:用现代汉语词语替换古义词;移:调整倒装句的语序,如宾语前置、介宾短语后置、定语后置等;补:省略句中省略的主语或谓语;删:删去不译的词,如发语词等。
十、朗读全文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二、品析课文1、理清文章的结构⑴ 孙权劝学⑴ 吕蒙就学⑴ 鲁肃赞学2、《孙权劝学》是一个著名的劝学故事。
题目中最关键的.词是劝。
请找出孙权劝吕蒙学习的语句。
⑴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揭示学习的必要性)⑴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第04课 孙权劝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第04课孙权劝学(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教学设计第4课孙权劝学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字词、成语。
2.朗读课文,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大意。
3.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
4.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孙权劝说的艺术。
5.理解文章主旨,学习人物精神,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学重点:1.积累重点文言字词、成语,理解课文大意。
2.感知文章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劝说的艺术。
3.理解文章主旨,学习人物刻苦学习的精神,明白开卷有益的道理。
教学难点:1.理清故事情节,体会文章的艺术特色。
2.品味人物对话,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劝说的艺术。
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朗读名言,说说下面名言的共同点。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刘彝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长歌行》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是中华民族历来的传统,今天让我们一起阅读一则关于“劝学”的故事——《孙权劝学》,感受孙权的另一面。
二、揭示目标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重点文言字词、成语。
2.朗读课文,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的大意。
三、认识人物1.孙权孙权(182~252),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字仲谋。
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2年夷陵战役,吴军大败蜀汉军队;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
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生子当如孙仲谋。
”2.吕蒙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他出身贫苦,少年时未曾受教育,依孙策部将邓当,后从孙权攻占各地。
4孙权劝学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4孙权劝学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成语。
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3.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
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
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
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读译课文,理解文义1.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到,等到。
才略: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刮,擦拭。
更:重新。
4.帮助学生梳理出重点文言现象。
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一等奖8篇
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一等奖8篇《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一等奖8篇》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一等奖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第1篇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能理解课文内容大意,并背诵全文。
2、在感知语句大意的基础上,揣摩重点词语的含义。
3、品味人物对话并说出通过对话表现人物特点的作用。
4、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重点】品味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人物形象特点。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设计】1、导入:同学们喜欢看《三国演义》吗?知道孙权、吕蒙、鲁肃是怎样的人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资治通鉴》里的一则关于品蒙读书的故事。
(板书课题)2、学生自读题解,画出其中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的文字。
3、翻译课文:⑴ 齐读课文。
⑵ 对照注解,自行翻译课文。
⑶ 根据你对下列词语所处的上下文内容大意(语境)的理解,揣摩其含义(板书)。
初谓岂邪掌但耳熟若就遂① 四人合作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② 全班讨论翻译课文5、分角色朗读:① 先同桌练习② 再请三位同学朗读③ 讨论孙权: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亲心、期望,语重心长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鲁肃:情不自禁的赞叹,十分惊奇的神态。
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6、小结: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吕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他们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7、质疑问难8、巩固拓展:① 试背课文(比赛)② 吕蒙读书迅速长进对你有什么启示?全班讨论9、作业第2篇孙权劝学创新教学设计一等奖学习目标1.学习、积累文言文词汇。
2.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重点)3.反复朗读课文,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难点)学法指导朗读法,圈点批注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课前准备:收集资料。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1、《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掌握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揣摩人物形象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重点难点】1、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刻苦治学,提高修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语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
而智出学海。
从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从学海脱颖而出的?这就是说,一个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获得的,今天我与同学们一起探究一篇关于劝学的文章:(板书)孙权劝学二、及文中人物简介1、: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孙权(182~252)字仲某,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
3、吕蒙(178~219)字子明,三国时吴国名将。
4、鲁肃:字子敬,三国时吴国军师。
《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以史实为纬,以年月为经,按时代顺序记录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长达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历史,书名是宋神宗所赐,有鉴于往事,资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为皇帝提供统治人民的历史经验。
三、读课文1、教师范读(或放录音)。
2、重点强调下列字的读音与写法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孰shú3、找学生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所表示的语气①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语气)②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限制语气)③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语气)教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指读、齐读、读出这些句子的语气。
4、理解课文大意结合文下解释,具体说说本文写的一件什么事(翻译)。
大胆说,说错了也不要紧,同学可以相互补充(学生解决不了的地方,教师指导进行)。
提示:① 通假字:邪同耶,语气词。
② 重点词:权谓吕蒙曰(对说)孰若孤(谁、比得上)5、出自本文的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看四、精读课文1、整体感知课文第一层:写孙权劝学,吕蒙乃始就学。
第二层:写鲁肃与蒙议论,结友而别。
2、同学们自导自演三位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