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讲 财税体制改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经济学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是 多级政府问题:中央以下政府的规模;独立征税权
的程度;转移支付。 公共物品分为:国家公共物品、地方公共物品。 最优规模分析 决定公共预算职能的规模。
涉及多级政府职能分配的另一个领域是 有益物品(教育)的提供及再分配。
地方政府四种收入来源:贷款、收费、税收和补助 地方政府从中央得到补助的理由:矫正、税种少、地区 间平衡。
二、中国政府间财政体制的变革 ——从“分灶吃饭”到“分税制”
(一) 1980— 1988 年 “分灶吃 饭”财政 体制改革 及其 主要内容
1. 1980 年的“划分收支、分级 包干”财政体制
2. “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 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二) 1988 年 以后的 多种形 式的地 方财政 包干体 制
(三)“分税制”财税体制改革
பைடு நூலகம்
1. 分税 制财 政体 制的 主要 内容
(1)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税收划分。 (2)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支出划分。 (3)中央财政对地方税收返还额的确定。
2. 分税 制财 政体 制的 配套 措施。
(1)改革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 (2)同步进行税收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 以增值税为主体的流转税体系,统一企业 所得税制。 (3)改进预算编制办法,硬化预算约束。 (4)建立适应分税制需要的国库体系和转 移支付制度。 (5)妥善处理减免税政策问题。
3. 1994 年后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的调整 和变动。 实施了所得税收入分享改革 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断改进
4. 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的改进
三、税制改革和建立健全政府公共收入体系
(一) 适应市 场化改 革,建 立和完 善税收 制度
1. 20 世纪 80 年代初的税制改革。 (1)国营企业利改税和税制改革。 (2)建立涉外税收法规,促进对外开放。 2.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逐步构建适应 市场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
第七讲 财税体制改革
一、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下的财政
(一)市场经济下的财税体制
市场失灵
按照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竞争性市场是 有效率的。有几个假定:1)足够多的市 场;2)完全竞争;3)均衡存在。三个假 设被违反,就出现市场失灵。 另一类市场失灵:贫富悬殊;大规模失业。
公共物品
非竞争性(nonrivalrous);非排他性 (nonexcludable)。搭便车(free riders) 准公共物品(quasi-public goods)
(三)传统体制下财政体制运行的特征及评价
1. 高度集中财政管理制度的基本特征 2. 以非税收入为主的财政收入制度 3. 事无巨细大包大揽的财政支出体制
(四)财政分权化改革的路径选择
1. 以“分灶吃饭”方式开启财政分配关系改革, 并最终推进到“分税制”。
2. 逐步以“利润留成”、“利改税”、“税利分 流”和企业“产权明晰”、股份制改造方式,确立 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微观市场主体地位。
(二)公共财政: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1、公共财政,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体制的目标定位
2、公 共财政 的基本 特征与 框架
1)着眼于满足公共需要 提供公共物品 调节收入分配 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2)立足于非盈利性 政府是社会管理者 政府可能偏离公共性轨道 给经济行为主体造成差别待遇
3)财政行为法治化
(二)分税制改革的成就与财政管理体制的现状
1、中央财政收入占比50% 2、中央财政支出比重的结构变化 3、地方财政支出对中央的依赖 4、中央向地方转移规模不断扩大 5、分税制改革和完善的制度目标得到提升 6、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呈现自主与多样化
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是为了政府能够向社会提供公共 物品而筹措和分配财政资源。 公共物品共计的四项权利:1)生产什么公共物品;2) 生产所需的资源数量及方式;3)谁提供公共物品;4) 谁对生产效率和适量质量的监督。 政府是受委托人,提供公共物品3); 社会公众作为纳税人,其他三项权利1)、2)、4)。 现代预算制度。 马斯格雷夫,公共预算三大职能:1)配置职能,社会 成员共同利益最大化;2)分配职能;3)稳定职能。
(四)深化财税改革,构建合理、规范和可持续的“生财有 道、聚财有度”机制
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政府间财政体管理 体制改革
(一) 公共服 务均等 化的若 干理论 问题
1、公共服务的涵义 消费的非竞争性、益的非排他性 基本公共服务、一般公共服务
2、均等化的含义和标准 底线标准、平均标准、相等的标准
3、均等化的理论基础: 福利经济学 公共财政的重要特征
1. 财政包干体制的形式
2. “分灶吃饭”框架下财政包干责任 制的问题
一是 仍然束 缚企业 活力的 发挥、 无法实 现真正 的公平
竞争。
二是强化 地方封锁、 地区分割 的“诸侯 经济”倾 向,助长 了低水平 重复建设 和投资膨 胀。
三是 中央 和地 方关 系仍 缺乏 规范 性和 稳定 性
四是运行结果 带来财力分散, “两个比重” (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和 中央财政收入 占全部财政收 入的比重)过 低
(二)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在配套改革中建立现代 税收制度
(三)强化非税收入管理,规范政府收入行为
四、公共财政导向下的预算管理改革与支出制度建设
(一)部门预算改革 (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 (三)政府采购制度改革 (四)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改进
五、土 地 财 政的矛盾 及 出 路
(一)近年土地财政伴随的畸重畸轻格局及其矛盾问题 1、土地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高、结构失衡。 2、土地财政畸重畸轻格局引发的矛盾与问题
(二)财税领域有效制度供给不足是造成“土地财政” 畸重畸轻格局的重要原因 1、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依赖与财政体制相关。 2、税制存在缺位、滞后,客观上使“土地财政”的畸 重畸轻普遍发生。 3、地方政府阳光融资发债机制进展缓慢,政府信用被 “土地信用”强制替代
(三)优化土地收入结构,将土地出让收入纳入合理、 规范、可持续的土地生财机制与预算管理 1、在逐步改造土地出让收入机制的同时,要考虑如何应 对地方政府支出压力。 2、形成土地生财的合理、规范、可持续机制至关重要。 3、综合施治,政府领域改革十分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