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医: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
虚证
中医五脏虚证讲义心阴虚证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见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证候分析本证多因思虑劳神太过,暗耗心阴;或因温热火邪,灼伤心阴;或因肝肾等脏阴亏,累及于心所致。
阴液亏少,心失濡养,心动失常,故见心悸;心神失养,虚火扰神,神不守舍,则见心烦不宁、失眠、多梦;阴虚失润,故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手足心热,午后潮热,盗汗,颧红,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均为阴虚内热之象。
本证以心烦、心悸、失眠与阴虚症状共见为辨证的主要依据。
心血虚与心阴虚虽均可见心悸、失眠、多梦等症,但血虚以“色白”为特征而无热象,阴虚以“色赤”为特征而有明显热象。
心阴不足,心失所养所引起,临床以心悸、失眠、心烦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可见于心悸、怔忡、虚劳、不寐、盗汗,以及西医的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贫血、甲状腺机能亢进、结核病等疾病。
心主司血脉的正常运行和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它离不开阴液的济养。
若久病体虚,劳神太过,热病已值后期,情志不畅或经常动气动火,或肾阴不足不能上济心阴,则会耗伤心的阴液,内生虚热,影响心主血脉和藏神的功能,出现心阴虚证。
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心悸而烦,失眠,多梦,两颧潮红,盗汗,舌尖干红,脉细数等。
出现心悸是因心阴受损,心失其养,而它必与虚热内扰心神所致的心烦、失眠、多梦并见。
同时伴有颧红、五心烦热等阴虚内热的症状,并因虚热内蒸、阴液外流而致盗汗。
阴虚则内热,故又见舌尖干红少津,脉细数。
心阴虚证的治疗多用天王补心丹等,以滋阴安神。
由于心阴靠肾水的上济滋养,即水火相济,故治疗心阴虚证时,当佐以滋养肾阴的药物。
若心阴不足以抑制心火,容易导致心火亢盛证,而心火亢盛亦容易耗伤心阴,两者互为因果。
但心阴虚证属于虚证,心火亢盛证属于实证,阴虚火旺为本虚标实,治疗时必须分清标、本而给予相应的方药。
心阳虚证心之阳气不足,虚寒内生所引起,临床以胸闷胸痛,心悸冷汗,恶寒肢冷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脏腑辨证
一、心与小肠病症(1)心血虚症定义:指血液亏虚,心失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
【临床表现】心悸、失眠、多梦、健忘,头晕眼花,面色淡白或为萎黄,唇舌色淡,脉细无力。
(2)心阴虚证定义:指阴液亏虚,心失滋养,虚热内扰,以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及阴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热证。
【临床表现】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口燥咽干,形体消瘦,或手足心热,潮热盗汗,两颧潮红,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
(3)心气虚证定义:指心气不足,鼓动无力,以心悸怔忡、胸闷气短及气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弱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气短胸闷,精神疲倦,或有自汗,动则诸症加剧,面色淡白,舌淡,脉虚。
(4)心阳虚证定义:指心阳虚衰,温运失司,虚寒内生,以心悸、怔忡、心胸闷痛及阳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虚寒证。
【临床表现】心悸怔忡,气短胸闷,或心胸疼痛,自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面色白光白,或面唇青紫,舌质淡胖或暗紫,苔白滑,脉弱或结代(5)心阳虚脱证定义:指心阳衰极,阳气欲脱,以心悸、冷汗肢厥、脉微欲绝为主要表现的危重症。
【临床表现】在心阳虚的基础上,突然冷汗淋漓,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呼吸微弱,或心悸。
心胸剧痛,神志模糊或昏迷,唇舌青紫,脉微欲绝。
(6)心火亢盛证定义:指心火内炽,上炎下移,扰神迫血,以心烦失眠,舌赤生疮,吐衄尿赤为主要表现的实热证。
【临床表现】心烦失眠,发热口渴,便秘尿黄,面红舌赤,苔黄脉数。
或狂躁谵语,神识不清;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吐血,衄血;或小便短赤,灼热涩痛。
(7)心脉痹阻证定义:指瘀血、痰浊、阴寒、气滞等因素阻痹心脉,以心悸怔忡、胸闷心痛为主要表现的血瘀证,又称为心血(脉)瘀阻证。
【临床表现】本证多因正气先虚,心阳不振,运血无力,逐渐发展而成。
常因气滞、血瘀、痰阻、寒凝等诱发,故其性质为本虚实标。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疼痛,痛引肩背内臂,时作时止。
【瘀阻心脉】或以刺痛为主,舌质晦暗、有青紫斑点,脉细涩结代;【痰阻心脉】或以心胸闷痛为主,体胖痰多,身重困倦,舌苔白腻,脉沉滑或沉涩;【寒凝心脉】或以遇寒痛剧为主,得温痛减,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迟或沉紧;【气滞心脉】或以胀痛为主,与情志变化有关,喜太息,舌淡红,脉弦。
肝血虚症状
肝血虚症状肝脏血液亏虚不足所导致的以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证。
多见于虚劳、眩晕、不寐、雀盲、月经不调,以及西医的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肝血来源于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微,同时又化生于肾精。
若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运化失常,生血之源不足;或肾精不足,不能化生肝血;或肝脏有病,耗伤肝血,以及各种出血性疾病,均可损伤肝血,导致肝血不足,出现肝血虚证。
肝血虚证的临床表现,以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甚或夜盲,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舌淡苔白,脉虚弱为主,妇女可兼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肝血不足,阳气易升,故头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目失濡养,所以目涩眼花,甚或夜盲;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无华;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不能荣筋,故爪甲干枯脆薄;肝藏魂,肝血不足,魂无所舍,故夜寐多梦;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二脉,则月经量少,而色淡,甚或闭经。
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血虚之证。
若肝血虚损,血属阴,故可形成咽干烘热,潮热盗汗的肝阴虚。
肝血久虚,血不养筋,可兼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肌肉动等血虚生风之症(见肝风内动)。
想要解决肝血虚症状,还是使用像芝元雪康组合这样专业性好的方法比较安全有效。
芝元雪康组合三步调理血虚:1、调补心肝血虚之症,面色活泛,双目有神,头脑清醒,月经恢复正常。
2、气虚症状消失,气血两旺,精力充沛,再也不倦怠乏力、无精打采。
3、全面深入调理,清淤养血,彻底告别血虚,气色更好更精神,容颜更靓更出众。
肝血虚患者在服用芝元雪康组合的时候还应该注意饮食的调控:适宜食物:动物肝脏、肾脏;其次是瘦肉、蛋黄、鸡、鱼、虾和豆类,绿叶蔬菜,有苜蓿、菠菜、芹菜、油菜、苋菜、荠菜、黄花菜、番茄等,黑豆,胡萝卜,面筋,金针菜,龙眼肉,萝卜干。
不适宜食物:忌食辛辣、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尽量少吃,这类食物有花生、核桃、杏仁、韭菜、蒜苗、洋葱,以及没有煮烂的各种肉类。
肝血虚证的科普知识PPT
什么是肝血虚证? 病因
肝血虚证的成因多样,常见的有长期失眠、过度 劳累、营养不良等。
情绪因素如抑郁、焦虑也会加重肝血虚的情况。
什么是肝血虚证?
流行情况
肝血虚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常见,尤其是在年轻 女性中。
由于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致许多人容易 出现肝血虚的症状。
肝血虚证的症状
肝血虚证的症状 常见症状
肝血虚证患者常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 、心悸失眠等。
这些症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肝血虚证的症状 精神状态
患者可能会感到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 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
精神状态的变化与肝血不足密切相关。
肝血虚证的症状 生理表现
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男性则可能 影响性功能。
这些生理变化需要重视,及时就医。
适当的运动也能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
肝血虚证的调理方法 中药调理
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药,如当归、枸杞、 黄芪等,帮助补肝血。
中药调理需要个体化,切勿随意服用。
预防肝血虚证
预防肝血虚证
心理健康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当释放压力,预防情绪 问题。
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来调节情绪。
预防肝血虚证
定期体检
患者可以通过自我观察症状变化及生活习惯来初 步判断。
记录症状和生活方式有助于医生进行准确诊断。
肝血虚证的调理方法
肝血虚证的调理方法 饮食调理
应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红枣、桂圆、菠 菜和瘦肉等,以补充肝血。
均衡饮食对改善肝血虚有重要作用。
肝血虚证的调理方法 生活方式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有 助于肝血的恢复。
肝血虚证科普知识
演讲人:
目录
中医诊断学--肝胆病辨证(2)
辨证要点:有肝阳上亢见症,突发动风,或猝中风(猝然
昏倒,半身不遂)
2024/7/25
中医诊断学
下一页 返回13
热极生风证
指邪热炽盛,热极动风,以高热、神昏、抽搐为 主要表现的证候。本证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归属血分证。
➢常见病因
外感温热病邪,邪热亢盛热闭心神,燔灼筋膜, 伤津耗液,筋脉失养所致。
2024/7/25
火热内
肝 扰肝胆 火 炽 盛
实火
内炽
循经上攻头目,气血涌盛脉络 肝失条达柔和之性 热扰神魂 肝热移胆,循经上冲 热迫胆汁上溢
火邪灼津 迫血妄行
头晕胀痛,面红目赤 胁下灼痛,急躁易怒 不寐或恶梦纷纭 耳鸣甚发耳聋,耳内肿痛流脓 口苦 脉弦数
口渴,大便秘结,小便黄短 吐血、衄血 舌红苔黄
➢辨证要点: 肝经循行部位(头目耳胁)的火热症状
寒滞肝脉证
指寒邪侵袭,凝滞肝经,以少腹、前阴、巅顶等肝 经经脉循行部位冷痛为主要表现的实寒证候。又名寒凝 肝经证、肝寒证、肝经实寒证。
➢常见病因
感受外寒,寒凝肝经经脉所致。
2024/7/25
中医诊断学
下一页 返回20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气血运行不畅 少腹冷痛
寒 肝经寒
牵引睾丸坠胀冷痛 肝经
滞 凝气滞 经脉挛急
头晕胀痛,耳鸣如潮, 胸胁灼痛,脉弦数
2024/7/25
中医诊断学
下一页 返回29
肝火炽盛证与肝阳上亢证鉴别简表
证型 肝火炽 盛证
肝阳上 亢证
鉴别点
相 似 点 发病特点
临床表现
因火性炎上, 病程较短,以目赤头痛,胸胁灼痛、口
阳气亢于上, 病势较急 苦口渴、便秘尿黄等火热症
中医诊断学如何分析体内肝肾亏虚
中医诊断学如何分析体内肝肾亏虚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肝肾亏虚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状态。
要准确诊断体内是否存在肝肾亏虚,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诊断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中医是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来分析体内肝肾亏虚的。
望诊,是医生通过观察患者的神、色、形、态等外在表现来判断病情。
对于可能存在肝肾亏虚的患者,首先可以观察其面色。
肝肾亏虚者,面色往往没有光泽,可能呈现出暗淡或萎黄的状态。
眼睛也能反映出肝肾的情况。
肝开窍于目,如果患者眼睛干涩、视物模糊、容易疲劳,或者出现黑眼圈,都可能提示肝肾不足。
头发的状况也很重要,中医认为“肾其华在发”,肝肾亏虚时,头发可能变得干枯、易脱落、早白。
此外,还要观察患者的体态,肝肾亏虚的人可能会出现腰膝酸软、行动无力的表现。
闻诊,主要是听患者的声音和闻患者身上散发的气味。
肝肾亏虚的患者,声音可能较为低弱,说话时感觉气不足。
问诊在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
比如,是否经常感到头晕耳鸣?这是肝肾亏虚常见的症状之一。
睡眠情况如何?肝肾亏虚者可能会有失眠多梦、容易惊醒等问题。
还有就是问患者的大小便情况。
如果出现尿频、尿急、尿不尽,或者大便稀溏,都可能与肝肾亏虚有关。
女性患者要询问月经情况,肝肾亏虚可能导致月经量少、经期推迟,甚至闭经。
男性则要了解其性功能方面的问题,如阳痿、早泄等。
此外,还要询问患者的日常习惯,比如是否过度劳累、长期熬夜、性生活不节制等,这些都可能损伤肝肾。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
对于疑似肝肾亏虚的患者,脉象通常表现为细弱或细数。
通过触摸患者的腰膝等部位,若感觉酸软无力,也能作为肝肾亏虚的诊断依据之一。
除了四诊合参,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生活环境和既往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比如,中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更容易出现肝肾亏虚的情况。
长期生活在潮湿阴冷环境中的人,寒湿容易侵袭肝肾,导致肝肾亏虚。
有慢性疾病史,如慢性肾炎、糖尿病等,也可能损伤肝肾,引起肝肾亏虚。
肝血虚的药方
肝血虚的药方肝血虚,人就容易眼花、目涩、皮肤干燥、长斑、长痘痘!下面由店铺给大家整理了肝血虚的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肝血虚的药方内服方药1.基本方药:(1)补肝汤:当归10克、生地15克、白芍15克、川芍8克、酸枣仁10克、木瓜8克、甘草6克。
本方适用于肝血虚证。
(2)四物汤加味:当归10克、川芍8克、熟地20克、白芍15克、首乌15克、阿胶10克、鸡血藤20克。
本方适用于肝血虚,清窍失养之证。
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50~300毫升,每日1~2剂,分2~3次服。
2.加减变化:若见失眠多梦易惊醒者,宜基本方(1)加知母10克、朱茯神15克远志12克;若见心悸,气短者加黄芪10克、党参10克;若见胁肋疼痛者,加柴胡10克、川楝子10克;若肢体麻木,抽搐,颤抖者,加伸筋草30克、珍珠母20克、全蝎8克、僵蚕10克;若兼脾虚失运者,加白术12克、扁豆20克、山药20克、陈皮10克;若肝火甚者,加龙胆草12克、丹皮10克;若动风者,加钩藤15克、白蒺藜20克、生龙骨20克;若见便秘者,加玄参15克、瓜娄仁15克;若见痰热盛者,加胆南星、天竺黄各10克;若见月经不调,量少色淡,甚则闭经者,宜基本方加枸杞15克、益母草20克;若痛经者,川芎增至12克,当归增至15克,加山药15克、山茱萸10克、巴戟天10克、玄胡索10克;若见雀盲者,加石决明10克、刺蒺藜10克、鸡内金10克。
肝血虚的食疗1、猪肝粥材料:猪肝100-150克,粳米100克,细葱三根,生姜三片,食盐适量。
做法:将猪肝洗干净,切成小块,与粳米同人沙锅,加水700毫升左右,以文火煮粥;将细葱、生姜切碎,待猪肝熟透,粥稠将熟时,加入葱、姜、食盐,搅匀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补血、益肝、明目。
应用于肝血亏虚所致的目昏眼花、视物模糊、视力减退、两目于涩、迎风流泪,以及贫血、慢性肝炎、夜盲症等而属肝血虚者。
2、米枣红烧猪蹄材料:猪蹄1000克,花生米(带红皮)100克,大枣40枚,料酒、酱油、白糖、花椒、生姜、葱、油、味精、精盐各适量。
肝血虚的症状有哪些
肝血虚的症状有哪些肝血虚证是肝血不足所产生的病证。
以肝血的调节功能失常及相关脏器失养为特征。
肝脏血液亏虚所表现的证候;多因脾肾亏虚,生化之源不足,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所致。
肝血来源于脾胃腐熟、运化的水谷精微,同时又化生于肾精。
若脾胃虚弱,饮食减少,运化失常,生血之源不足,或肾精不足,不能化生肝血,或肝脏有病,耗伤肝血,以及患各种出血性疾病,则会导致肝血不足,出现肝血虚证。
肝血虚的症状头晕耳鸣,双目干涩,视物昏花甚或夜盲,面白无华,爪甲不荣,夜寐多梦,舌淡苔白,脉虚弱为主,妇女可兼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肝血不足,阳气易升,故头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目失濡养,所以目涩眼花,甚或夜盲;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无华;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不能荣筋,故爪甲干枯脆薄;肝藏魂,肝血不足,魂无所舍,故夜寐多梦;妇女肝血不足,不能充盈冲任二脉,则月经量少而色淡,甚或闭经。
舌淡苔白,脉虚弱,为血虚之象。
若肝血虚损进一步发展,可形成咽干烘热、潮热盗汗的肝阴虚证。
肝血久虚,血不养筋,可兼见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等血虚生风之证(见肝风内动证)。
肝血虚的调理调理肝血虚问题,一般使用芝元雪康组合就可以做到。
芝元雪康组合,由雪康软胶囊和β-胡萝卜素软胶囊组合而成。
雪康软胶囊中的阿胶等成分,通过肠壁粘膜吸收,直接参与人体血红蛋白的合成,然后提高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加红细胞数量,为人体生成新鲜血液;β-胡萝卜素进入人体后,能促进血红素的增加,提高血液浓度;两者同时服用,使补血效果加倍,而且β-胡萝卜素中具有抗氧化功效,能祛斑养颜。
总的来说,雪康软胶囊创造新的血液;而β-胡萝卜素软胶囊提高血液质量,两者结合,短时期内就可达到益气养血,养颜美肤的功效。
此外,还可以运用艾灸帮助改善身体状态,使身体恢复健康活力:艾灸血海最好选在季节交替的时候,比如秋末快入冬的时候、刚开春的时候,这样可以更好地鼓舞气血的生长,其它时间以按揉为主。
教你如何辨别肝阳虚和肝阴虚?
教你如何辨别肝阳虚和肝阴虚?《素问·灵兰秘典论》:“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脏位于人体腹部,横膈之下,右胁之内。
《素问·灵兰秘典》:“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如果说心是一个国家的元首,那么肝无疑就是一位领军的大将军了。
与很多将军一样,肝是位脾气暴躁的主儿,极易生气。
为什么呢?因为它主疏泄,可以调畅气机,运行血液疏布津液,还可以促进脾的运化和情志的调畅。
在阴阳五行中,肝属木,应自然界春生之气,宜保持柔和、舒畅、升发、条达,既不抑郁也不亢奋的冲和之象,才能维持正常的疏泄功能。
如果肝功能失调,我们身体就会出现胸肋、两乳、小腹部胀痛不适等肝郁气滞的表现,以及头痛、心情抑郁、脾气暴躁的肝火上亢等症状。
肝脏阴阳要是不平衡就会导致肝气不得宣发,甚或郁结,胆汁的分泌量减少,两眼看不清事物。
养肝最好的季节是春天,肝应春气,春季万物复苏、欣欣向荣,有利于肝气的升发、调畅。
但如自然界春季风气太盛,会对肝产生不利的影响。
如果肝脏阳气充足,而阴气缺失,进一步发展,就会造成肝脏阴血两虚的情况。
就会由于肝脏阴血不足,运行迟滞,导致血脉不通畅,而使人患病。
这时皮肤会变得干枯,甚至身上出现斑点,如果感染了病毒邪气就可能患上肝炎,久治不愈迁延而成肝硬化。
肝虚有肝阴虚和肝阳虚之分。
进一步发展又会出现气血阴阳不足的多种变证。
当然整体上来讲肝脏的肝气肝阳的病变以实证居多,而肝阴肝血的病变则以虚证居多。
——肝阴虚者的调养肝阴虚是肝的阴液亏虚、濡养功能减弱所致的病症,为肝的虚热证。
多因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或肝病、温热病后期耗伤阴液使濡养功能不足所致。
眩晕耳鸣,目涩干痛,胁肋疼痛,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或手足蠕动后红少津,脉弦细数等,是肝阴虚的表现。
肝阴虚者在治疗上应以滋阴养肝为主。
肝应春气,在春三月时,要注意养肝阴、滋肝血,多吃枸杞泡茶、当归炖肉,或以鲜荷叶、鲜薄荷、麦冬代茶饮,以滋养阴液、调畅肝气。
肝血虚怎样调理
肝血虚怎样调理文章目录*一、肝血虚怎样调理1. 肝血虚怎样调理2. 肝血虚吃什么食物好3. 肝血虚危害有哪些*二、引起女性肝血虚的原因*三、肝血虚症状有哪些肝血虚怎样调理1、肝血虚怎样调理 1.1、起居调摄:要谨防“久视伤血”,不可劳心过度。
1.2、药物养生:可常服当归补血汤、四物汤、或归脾汤。
若气血两虚,则须气血双补,选八珍汤。
十全大补汤或人参养荣汤,亦可改汤为丸长久服用。
1.3、精神修养:血虚的人,时常精神不振、失眠、健忘、注意力不集中,故应振奋精神。
当烦闷不安、情绪不佳时,可以听一听音乐,欣赏一下戏剧,观赏一场幽默的相声或哑剧,能使精神振奋。
2、肝血虚吃什么食物好 2.1、阿胶阿胶是补血的圣品,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如果我们平时肝血虚的话,不如多吃点阿胶吧,不过也要习惯它的味道才好,特别适合肝血虚的人食用,不过脾胃虚弱的人可不要盲目的吃。
2.2、菠菜在所有的蔬菜中,菠菜补血的效果是最好的,不仅有丰富的纤维素,更有着丰富的维生素,能很好的补血,肝血虚的时候自然十分的合适。
2.3、龙眼所谓的龙眼也就是桂圆肉了,在补气血的同时,还能消失神经衰弱的毛病,对于失眠症等都有不错的效果,还有很丰富的铁元素,维生素之类的也是不缺的。
2.4、黑木耳黑木耳的营养元素十分的丰富,深色的食物补血都是十分不错的,特别是黑木耳,补血效果好,在肝血虚的时候相当适合,能补充体内所需要的微量元素。
3、肝血虚危害有哪些 3.1、老得快人体的皮毛、字体和各个人体组织会因为血虚而得不到滋养,更容易加快衰老速度。
发生脱发、白发、敏感度下降和肢体乏力、精神不振等。
3.2、身体更干燥和天气造成的皮肤干燥相比,血虚更容易引起身体皮肤和毛发的干燥,皮肤容易出现瘙痒、细纹、裂纹、掉皮屑,而头发容易干枯、枯黄、开叉和断裂。
3.3、工作效率底血虚容易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出现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精力不集中现象,严重降低工作效率。
引起女性肝血虚的原因1、失血过多。
脏腑辨证:肝血虚
脏腑辨证:肝血虚
肝血虚证是肝血不足所产生的病证。
以肝血的调节功能失常及相关脏器失养为特征。
多因生化之源不足,或失血过多及慢性病耗伤肝血所致。
常常是全身性血虚证中有关肝的临床表现。
主要临床表现:眩晕耳鸣,目糊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震颤,筋脉拘急,肌肉拆动,爪甲不荣,月经量少,色谈或经闭,唇舌淡,苔薄,脉细。
病机分析:本证以肝血不足,儒养功能减弱为特征。
肝血不足不能儒养清窍,故见眩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亏虚不能上注于目,则目糊干涩、视力下降或夜盲;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则面色淡白无华或萎黄,唇舌淡;肝在体为筋,其华在爪,肝血虚不能滋养筋脉爪甲测手足麻木震颤,筋脉拘急,肌肉拆动,爪甲不荣,脉细;肝血虚冲任失调则月经量少,色淡或经闭。
若肝血虚得不到及时纠正则血虚症状加剧,肝血的儒养功能进一步减弱,可变为血虚生风证。
相似证候的辨别:本证当与心血虚相辨别,两者均有血虚的临床表现,可从各自的脏腑定位症状加以鉴别。
本证还当与肝阴虚作辨别,本证以血虚为特征,肝阴虚以阴虚为特征,表现为虚热之象。
辨证注意点:具备一般血虚的临床表现及具备肝的定位症状。
什么是肝阴虚肝阴虚的病因症状和调养方法(六)
什么是肝阴虚肝阴虚的病因症状和调养方法(六)前面给大家讲了什么是阴虚体质,阴虚又分为肺阴虚、心阴虚、胃阴虚、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今天给大家讲的是肝阴虚的病因和症状及食疗调理,按摩的一些方法。
肝阴虚证指阴液亏损,肝失濡润,阴不制阳,虚热内扰,以头晕、目涩、胁痛、烦热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
又名肝虚热证。
(一)病因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致。
(二)症状头晕眼花,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胁肋隐隐灼痛,面部烘热或两颧潮红,或手足蠕动,口咽干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红少苔乏津,脉弦细数,性情急躁,容易发火。
(三)症候分析•本证为肝的虚热证,以肝阴不足儒养功能减弱为特征。
肝阴不足不能上荣于头目,则眩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阴亏虚,则眼干眼涩、视物昏花、夜盲;•肝阴不足,肝经失于儒养,则胁肋疼痛;肝与胆相表里,肝血不足,胆气上逆,则口干口苦;•阴虚生内热,则面部烘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脉弦细数;•肝阴亏虚,筋脉失于滋养,则拘急、痉挛、抽搐、震颤;•肝藏血,气虚则麻,血虚则木,血能载气,肝阴虚者,肢体失于滋养濡润,则麻木不仁;•肝藏血、主膝,肾藏精、主腰,肝肾同源,精血相生,肝肾阴虚,则腰膝酸软;•肝藏魂,肝阴虚者,魂失所养,则心神不宁,常多梦早醒;肝主谋虑,主怒,肝虚则多疑,实则偏执;•肝阴虚者,肝火亢,其人易怒、刚强、执拗、急躁。
(四)易患疾病肝血不足,往往引起肝阳上亢,如血压偏高、耳聋、耳鸣、四肢麻木、震颤、烦躁失眠、中风,以及西医的高血压病、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肝炎、肝硬化、胆结石、胆囊炎、子宫肌瘤、乳腺增生、飞蚊症、白内障等疾病。
治则:滋养肝阴,佐以清肝热。
主方:四物汤,一贯煎。
常用药:生地、白芍、当归、何首乌、木瓜、女贞子、旱莲草、牡丹皮、枸杞、菊花、钩藤。
(五)调理方法1、合理饮食肝阴虚者应吃补肝血,滋阴的食物。
例如百合、甲鱼、燕窝、鸭肉、黑鱼、海蜇、藕、金针菇、银耳、荸荠、梨、红枣。
肝血虚是怎么形成的
肝血虚是怎么形成的文章目录*一、肝血虚是怎么形成的*二、肝血虚食疗方法*三、肝血虚的日常保健肝血虚是怎么形成的1、肝血虚是怎么形成的肝血虚病因病机:肝主藏血,肝肾同源,肾精不足,导致精不化血,从而导致肝血不足;脾肾亏虚,生化乏源从而导致气血亏虚;或慢性病耗伤肝血,或失血过多,或生血不足等均可导致肝血虚。
本证大多由生化之源不足或耗血出血过多两方面原因所引起。
《血证论·吐血》:“肝为藏血之脏,血所以运行周身者,赖冲、任、带三脉以管领之也,而血海胞中,又血所转输归宿之所,肝则司主血海,冲、任、带三脉又肝所属,故补血者总以补肝为要。
……肝血虚,则虚烦不眠,骨蒸梦遗。
”2、肝血虚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多见眩晕耳鸣,面白无华;爪甲干枯脆薄;夜寐多梦;视力减退,甚至雀盲;肢体麻木,关节拘急不利,手足震颤;月经量少,色淡甚则经闭;舌淡苔白,脉弦细。
肝血不足则不能上荣头目,阳气易升,则头晕耳鸣;肝开窍于目,肝血不足,目失濡养,所以目涩眼花,甚或夜盲;血虚不能上荣于面,故面白无华;爪为筋之余,肝血不足,不能荣筋,故爪甲干枯脆薄;肝藏魂,肝血不足,魂无所舍,故夜寐多梦;女子以血为本,肝血不足,血海空虚,冲任失充,可兼见月经量少、色淡,甚则闭经。
舌淡苔白,脉弦细,为肝血虚之证。
若肝血虚损,血属阴,故可形成咽干烘热,潮热盗汗的肝阴虚。
3、肝血虚鉴别诊断肝血虚证需与肝阴虚证相鉴别二者均为慢性久病,有导致肝阴、肝血不足的基础。
肝血虚可有失血过多病史。
肝阴虚证全身可有两颧潮红等阴虚内热的证候,有两目干涩,视物模糊,或眼花,手足蠕动等症。
肝血虚证头、四肢萎缩、面、舌淡,血虚脉细的特点。
肝血虚食疗方法1、肝血虚吃什么食物好桂圆肉。
桂圆肉益心脾、补血气。
可用桂圆和红枣一起煮粥来补益。
桑葚干。
水果中“补血果”,在晒制过程中,最有利于一些稳定营养素的保留,如铁、锌、锰、蛋白质、抗氧化物质等。
红枣。
红枣味甘性温、脾胃经,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有补气血、强筋骨、缓和药性的功能。
中医虚证阴虚证篇
《中医虚证·阴虚证篇》道生阴阳,一分为二。
阴用于滋养,阳用于运化,阴阳相和,共同孕育万物生长。
阴阳本为一体,形式不同,但殊途同归。
在自然界中,常有旱灾。
干旱之地,或土地龟裂,草木竟萎;或沙漠延绵,杳无生机。
从天人相应的角度而言,所谓阴虚,就是人体内出现了不同程度“旱灾”!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靠阴液滋养濡润,若阴液不足,脏器失于滋养濡润,则诸病生焉。
阴虚者,最易出现如下症状:眩晕、目涩、耳鸣、咽干、烦躁、失眠、便秘、麻木、肤痒、发热、出汗、衄血等。
心阴虚证: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
心阴虚者,舌尖红、麻痒、生疮、弄舌(即舌头不由自主地在口中伸缩吞吐)心主笑,主喜。
心有余则笑不休。
心阴虚,心火内动,可致人无故发笑,甚至狂笑不止。
心主血,主脉。
阴虚则热,灼热伤及脉络,血得热则易妄行,可致咳血、吐血、鼻衄、肌衄等。
心藏神,虚热内扰,可致心烦,失眠。
阴血不足,心失所养心悸、易惊。
汗为心之液,手少阴心经之脉通于腋下,阴虚生热,迫津外泄则腋下多汗;兼湿热者,腋下汗臭。
肝阴虚证:肝主风、主巅顶。
肝阴虚可致头痛、眩晕。
肝主风、主筋。
肝阴虚,筋失所养则拘急、痉挛、抽搐、震颤。
肝藏血,气虚则麻,血虚则木。
血能载气。
肝阴虚者,肢体失于滋养濡润则麻木不仁。
肝主胁,肝阴虚,肝体失于滋养则右胁下隐隐作痛。
此属不荣则痛,不同于不通则痛,当用小建中汤类缓急止痛,若用柴胡类方剂舒肝解郁不仅无效,反而有可能加重疼痛。
肝藏魂,肝阴虚者,魂失所养则不宁,常多梦早醒。
肝主谋虑,主怒。
肝虚则多疑,实则偏执。
肝阴虚者,肝火亢,其人易怒、刚强、执拗、急燥。
肝开窍于目,肝阴虚者,目涩而胀,视物昏花、夜盲。
肝藏血、主膝;肾藏精、主腰;肝肾同源,精血相生。
肝肾阴虚则腰膝酸软。
肝为将军之官,主升、主动。
肝阴虚者,肝气易动,时常惹事生非,扰及四邻。
肝气犯肺则咳嗽、咯血;犯胃则呕吐、呃逆;犯脾则腹泻、腹胀大、食不下;犯心则惊悸;犯肾则单侧腰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肝血虚证由于失血过多或久病、热病耗伤肝血,使肝脏血液亏虚,肝失所藏,筋、目、爪甲、肌肤失于肝血濡养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常见面色无华,两目干涩,爪甲不荣,肌肤麻木等症状。
肝阴虚证多在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亏虚,不能上滋肝木,或热邪灼伤肝阴,导致肝阴亏损,虚火内生所表现的证候。
临床常见眩晕,目干,烦热,盗汗或筋惕肉等症状。
病因
肝血虚证多因产后大量失血,或崩漏日久等各种出血,导致血液大量丢失而营血亏虚。
或因脾胃虚弱,血之化源不足而生成减少,或因肾精不足,精不化血,或因思虑忧郁过度,暗耗阴血,或气郁化火,火灼阴血所致。
肝血虚证在脏腑言,多与脾肾相关,在病邪言,多因热邪耗阴所致,而失血过多,又是肝血虚证的常见病因。
肝阴虚证多在肝血虚证的病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来的,因此,就病因而言,肝阴虚证包容了肝血虚证的病因,此外,肝火日久多耗伤肝阴;温热病后期,肝阴易损;或肝郁化火,暗耗肝阴等,使肝阴不足,虚火内生。
在温热病后期,多急性发作,而气郁化火,或肝血不足所致者,均有一个长期的病理发展过程,故为慢性形成。
病机
肝血虚证主要表现为血液亏虚,肝失所养的证候。
因肝主藏血,开窍于目,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故肝血虚证,常表现为头目、筋脉、爪甲失荣及全身血虚证。
故其病机可简而概之为肝血亏虚,肝失所养,目、筋、爪甲,失于濡润。
胁为肝之分野,肝血亏虚,胁肋失于肝血的濡养,故常可见血虚胁痛,其痛隐隐,喜揉喜按。
足厥阴肝脉上达巅顶,若肝血亏虚,肝经之脉不得滋养或肝血虚损而动风,则易致头痛。
肝为藏血之脏,心为主血之脏,若肝血不足,心失所主,则导致心血亦虚,心失所养,而出现心悸怔忡之病证。
若肝血亏虚,久虚不复,影响他脏,导致全身性的血虚津亏,虚热内生,而出现虚劳证。
若肝血虚竭,血虚不能上荣元神,甚则气随血脱而发生昏厥,概由血虚气脱所致厥证。
若肝血亏虚,筋脉失于濡养,易致虚风内动。
肝阴虚证是在肝血虚证的病理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具备肝血虚证的病机特点和病变趋势,加之阴虚生内热,故有阴虚火旺的表现。
因“肝藏血,血舍魂”,虚火内扰心神,神不归舍则失眠,心悸。
若肝阴不足,虚火内生,循经上窜头目则头痛。
若肝阴虚极,脏腑失养,阴血难复,则渐成虚劳,故《症因脉治》详细论述了肝劳的症状:“肝虚劳伤之症,筋挛烦闷,眼泪赤涩,毛焦色夭,腹痛指甲痛,咳则胁下痛,口苦口酸,筋骨酸疼,寒热咳逆,此肝劳之症也。
”若肝阴亏虚,阴不制阳,肝阳偏亢,肝阳化风,既可以阳亢动风,也可因阴虚,津枯液损,不能荣润筋脉头目,而致虚风内动,出现头痛、筋惕肉等证。
鉴别要点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临证鉴别,乃在于有无虚热,血虚而有虚热者为肝阴虚,血虚而无虚热者为肝血虚。
二者统属肝虚证范围。
肝血虚证面色无华,两目干涩,视力减退,甚则雀盲。
眩晕耳鸣,少寐多梦,易惊醒,胁肋隐痛,爪甲不荣,肢体麻木,妇女多见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后期,甚则闭经。
肌肤甲错。
舌质淡苔白,脉弦细而涩。
以头、目、爪甲、筋脉、肌肤失于血液濡养及全身血虚证并见为临床特征。
肝阴虚证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力减退或视物昏花,烦躁易怒,面色潮红,胁肋灼痛,心中烦热,口干咽燥,盗汗潮热,或筋惕肉,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以头目、耳、胁之阴液不充及阴虚证并见为临床特征。
鉴别分析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均属肝之阴血不足的病变,故具备眩晕、耳鸣、目干、视力减退、脉弦细等共同症状。
但肝血虚证以单纯血虚证为主,不见有虚热证的表现,而肝阴虚证,既有肝血虚的表现,又有虚热证的表现,因此,临床症状及病机各有特点。
肝血虚证肝藏血,血液对人体各个部位有濡润滋养的作用,肝血不足,即能引起机体各个脏器和部位失于血液濡养的病理改变。
肝血虚,经脉空虚,不能上荣于头,脑失濡养,则眩晕。
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黄帝内经·素问》)。
若肝血亏虚,心神失养,则易出现少寐多梦,易惊醒。
肝开窍于目,
目的视力有赖于肝血的不断充养,若肝血不足,不能上养两目,则两目干涩,视物不清或雀盲。
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若肝血不足,筋膜失养,则肢体麻木。
肝血充盛,则爪甲柔润光亮而韧,若肝血亏虚,爪甲失养,可见爪甲不荣。
肝血不足,头面、清窍失养,则面白无华,耳鸣。
肝血不足,血不养肝,肝之疏泄功能失职,则肝气郁结不行,气滞及血,血运不畅而致瘀血内停,影响新血生成,则肌肤失养而见肌肤甲错。
肝血不足,肝失所藏,不能下注冲任之脉,则月经量少色淡,月经后期,甚则闭经。
舌淡苔白,脉弦细而涩,为肝血虚少,经脉不充之象。
肝阴虚证多因肝血虚,或肾水不足发展而来。
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阴肾精充足,则耳聪目明,精血上聚于脑,则精神充沛,反应灵敏。
若肝阴不足或肝肾阴亏,精血不能上奉于脑,脑海空虚,耳窍不利,故见眩晕耳鸣,或肝阴不足,虚火上扰清空,亦能致眩晕。
肝为刚脏,性喜条达,肝气升发,若肝阴虚损,阴不制阳,阳气升动过度,则烦躁易怒,虚火上燎头面,则面色潮红。
肝阴不足,虚火内生,灼伤肝经络脉,则胁肋灼痛。
肝阴亏虚,不能上润,则口干咽燥;虚火内蒸,则心中烦热,潮热;火旺则消灼真阴,而为盗汗;若肝阴虚竭,不能濡养筋脉,则可见筋惕肉。
舌红少津,脉弦细数,均为肝阴不足,虚火内生之候。
临床就其症状而言,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均有胁痛,前者是隐隐作痛,缘于肝血不足,肝脉失养所致;后者是灼热疼痛,缘于肝阴不足,虚火灼络所致;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可因各自病机的发展趋
势而出现头痛这一兼证,但前者是因血虚不荣肝脉,或血虚动风所致,后者是因肝阴亏虚,虚火循经上扰,或阴虚动风所致。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均可以出现心神不宁的病理改变:心悸怔忡,失眠多梦。
但前者是肝血不足,心失所主,心神失养,故见失眠多梦,若心血亦虚,又可见到心悸怔忡的症状。
后者是肝阴不足,继而虚火内生,上扰心神,神不守舍所致。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均可因病情的逐渐发展而致虚劳病或虚风内动,但前者常可见到全身性的血虚证,而后者常可见到全身性的阴虚证。
更为重要的是,肝血虚证常以肝脏所主的头目、爪甲、筋脉、肌肤失于血的濡养的表现而常见,肝阴虚证则以肝血虚的症状和较突出的阴虚内热证而常见。
因此,肝阴虚证,除具备肝血虚证的眩晕耳鸣,目干畏光,视力减退或视物昏花等常见症状外,又具有烦躁易怒,面色潮红,胁肋灼痛,心中烦热,口干咽燥,盗汗潮热等阴虚火旺的表现,而肝血虚证不具有虚热证的表现。
因此,肝阴虚证往往是肝血虚证的严重阶段。
就病机病势而言,肝血虚证,因血液不足,筋脉、头目、爪甲、肌肤,失血濡养,冲任不充。
肝阴虚证,常因肝阴不足,肝失所养,筋脉、头目失于濡润。
阴液渐损,虚火内生,扰乱心神,魂不守舍,热蒸营阴,耗损津液。
肝血虚证与肝阴虚证,均为虚证,统属阴虚证范畴(因血属阴)。
均可因病势发展而形成虚劳或虚风内动的病理转归,肝阴虚证较之肝血虚证,病情较重,并具有虚热证的表现,而肝血虚证无热象,仅以血虚为主,但可因血亏液损,虚火内生,而发展为肝阴虚证。
从病史病程上分析,肝血虚证常有血液丢失过多的病因或因脾肾亏虚,不能化生精血,或气郁化火,渐耗阴血所致。
肝阴虚证由肝血虚证发展而来,故可见有肝血虚证的病因病史,也可因急性温热病后期,或高热持续,损伤阴液而迅速出现肝阴虚证。
肝血虚证较之肝阴虚证,一般起病较缓慢,病势较轻,病程较长,肝阴虚证由肝血虚证发展所致者,起病亦较缓慢,但因高热伤津或温热病后期,耗伤阴液者,起病则为急性发作。
较之肝血虚证,病势较重。
临床上针对肝血虚证,治疗宜采用补血养肝,滋筋明目,方用补肝汤(《证治准绳》)。
肝阴虚证,治疗宜补养肝肾,滋阴降火,方用一贯煎(《柳洲医话》)。
《质疑录》中限定了“肝无补法”所指向的病证是肝气有余不可补,非云血不可补,故肝血虚,应补肝血,滋肾水:“足厥阴肝为风木之脏,喜条达而恶抑郁,故《经》云木郁达之是也……举世尽曰伐肝,故谓‘肝无补法。
’不知肝气有余不可补,补则气滞而不舒,非云血之不可补也。
肝血不足,则是筋挛、为角弓、为抽搐、为爪枯、为目眩、为头痛、为胁肋痛、为少腹痛、为疝痛诸症。
凡此皆肝血不荣也,而可以不补乎?然补肝血,又莫如滋肾水。
水者,木之母也,母旺则子强,是以当滋化源,若谓‘肝无补法’,见肝之病者,尽以伐肝为事,愈疏而愈虚,病有不可胜言矣。
故谓‘肝无补法’者,以肝气之不可补,而非谓肝血之不可补也。
”《王旭高医书六种·西溪书屋夜话录》中对肝血虚证和肝阴虚证,指出了具体的用药:“一法曰补肝阴,地黄、白芍、乌梅。
一法曰补肝血,当归、川断、牛膝、川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