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数学一上4.2《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4.2《认识平面图形》教案

人教版数学一上4.2《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认识并命名平面图形: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能够辨认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示范与学生互动,探究平面图形的性质;–注重启发性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美感和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认识平面图形及其性质,辨认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

•难点:梯形的认识与属性,矩形和正方形的区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各种平面图形的例子。

2. 学习新知识(20分钟)2.1 认识不同的平面图形•给出几何图形的图片,让学生认识并命名不同的平面图形,如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各个图形的边数、角数,探究它们的性质。

2.2 平面图形的性质•分别介绍矩形、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的性质,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性质的特点和区别。

•给出简单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加深对平面图形性质的理解。

3. 操练与训练(2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辨认和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并描述它们的性质。

•提供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或个人间进行解答和交流,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4. 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调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更复杂的平面图形及其性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四、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从生活中找出更多的平面图形,并写出它们的名字和性质。

3.完成拓展题,拓展对平面图形的理解。

以上就是本节课《认识平面图形》的教学内容和教案安排,希本学生能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在实际问题中解决。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數學教案設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形状认知能力,能够准确识别并描绘各种平面图形。

3. 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用简单的工具(如直尺、圆规)绘制基本的平面图形。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定义2. 平面图形的种类: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3. 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4. 如何使用直尺和圆规绘制平面图形三、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物品,让学生观察这些物品的形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形状的特点,并引入平面图形的概念。

2. 新知讲解:教师逐一介绍各种平面图形的定义、特点和性质,同时通过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 实践操作: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绘制各种平面图形,让他们在实践中加深对平面图形的理解。

4. 巩固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的学习效果。

5. 总结反馈: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和收获,教师给予适当的评价和建议。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和参考书2. 直尺、圆规等绘图工具3. 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物品或图片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操作。

2. 练习完成情况:通过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了解他们的学习效果。

3. 反馈和自我评价: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出改进的方法。

六、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如何解决?3. 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上就是《认识平面图形》數學教案的设计,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模式1:图形认识初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模式1:图形认识初步》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模式1:图形认识初步》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模式1:图形认识初步》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识别。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章内容是整个初中数学的基础,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初中数学,对于平面几何图形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让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

同时,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培养自己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克服困难,勇于探索,提高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基本的平面几何图形,如点、线、面、角、三角形、四边形等。

2.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识别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理解平面几何图形。

2.直观演示法: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际的操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图形。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出问题和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能够主动探索和发现平面几何图形的性质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形、实例、问题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实际的图形和模型,如三角板、四边形板等,让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和操作。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初中数学_《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数学_《平面图形的认识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教育出版社六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等简单的平面图形,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活动,积累一定的操作活动经验,发展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抽象及用语言表达结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创设游戏情景,使学生主动参与,做数学实验,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初步培养学生以科学数据为依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激情展示,阳光点评,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线段、射线、直线联系及表示方法。

难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建筑工人在砌墙的时候,经常在两个墙脚的位置分别插一根木桩,然后在两根木桩之间拉一根直的参照线. 这样做有什么道理?那就用本节课的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吧!引入新课.(1)如果随机投掷一枚均匀的骰子,那么掷出的点数一定不超过6吗?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1、看一看生活中有很多美妙的图形,它们是由一些简单图形构成的。

2、欣赏下列图片,你看到了那些“直的线”?3、归纳总结:下面的图形你认识吗?画一画、量一量、议一议、说一说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4、归纳类型线段射线直线三、合作探究合作探究一1.如图,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几条?经过两点A、B呢?(以小组为单位,画一画,展示学习成果)2.归纳总结: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联系实际,你能说一说现实生活中那些是运用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

合作探究二:如何表示一条直线1.问题:我们可以怎样表示一条直线?为什么这样表示呢?2.说一说、写一写直线是怎么表示的。

合作探究三:如何表示线段与射线(自主学习)1.根据直线的表示方法来表示线段和射线(特别说明:射线的顶点字母必须写在前面)2.议一议(见PPT)3.做一做(见ppt)4.练一练(见ppt)四、巩固新知:知识点1 直线1.如图,图中的直线可以表示为________或________.2.用一个钉子把一根细木条钉在木板上,用手拨木条,木条能转动,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两个钉子把细木条钉在木板上,就能固定细木条,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2 射线3.生活中我们看到手电筒的光线类似于( )A.点 B.直线C.线段 D.射线4.如图所示,A、B、C是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B.射线AB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C.射线AB与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D.射线BA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5.如图,能用O、A、B、C中的两个字母表示的不同射线有________条.知识点3 线段6.如图,图中线段共有( )A.3条 B.4条C.5条 D.6条7.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射线AB B.延长线段ABC.延长线段BA D.反向延长线段BA 五、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那些知识?六、达标测试8.下列关于作图的语句中正确的是( )A.画直线AB=10 cmB.画射线OB=10 cmC.已知A、B、C三点,过这三点画一条直线D.画线段OB=10 cm9.如图所示,图中射线、线段、直线的条数分别为( )A.5,5,1B.3,3,2C.1,3,2D.8,4,110.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________________.11.已知平面上四点A、B、C、D,如图:(1)画直线AB,射线CD;(2)画射线AD,连接BC;(3)直线AB与射线CD相交于E;(4)连接AC、BD相交于点F.12.平面内四点,过其中的两点画直线,能画多少条?请画图说明.挑战自我13.如图.(1)试验观察:如果每过两点可以画一条直线,那么:结束语:天赋如同自然花木,要用学习来修剪。

平面形的认识大班教案

平面形的认识大班教案

平面形的认识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和理解平面形的概念。

2. 让学生能够辨别和描述不同的平面形。

3. 帮助学生培养观察力和分类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平面形的图片卡片或投影仪。

2. 学生的绘图纸和彩色铅笔。

3. 教师准备的简单示例图片。

三、教学过程导入:1. 教师打开投影仪或展示平面形的图片卡片,向学生展示各种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

2. 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不同形状的平面形,例如正方形有四条边且边长相等,圆形没有边但有一个确定的半径等。

探究: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围绕一个不同的平面形展开讨论。

每个小组需要回答以下问题:- 这个平面形有几条边?边长相等吗?- 是否有直角或其他特殊角度?- 是否有对称轴?- 是否有圆或弧?- 可以找到哪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2.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并让他们用彩色铅笔在绘图纸上绘制出自己小组讨论的平面形。

展示:1. 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所讨论的平面形,并向全班解释他们的发现。

2. 学生可以描述平面形的特点、属性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教师可以适时补充和引导学生的思考,确保全班学生对每种平面形都有充分的了解。

练习:1. 教师将一些平面形的示例图片发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标出图中的各个平面形,并用简短的描述说明每个平面形的特点。

2. 学生可以在绘图纸上练习绘制和命名不同的平面形。

巩固:1. 教师将一些简单的图形问题呈现给学生,并请他们根据问题的描述找出正确的平面形。

2. 强调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引导他们养成观察和分析的习惯。

四、课堂总结1. 复习课上所学的不同平面形,并让学生总结每个平面形的特点和属性。

2. 强调平面形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积极观察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平面形。

五、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回家观察并找出家中或周围环境中的不同平面形,并用绘图纸绘制出来,写出简单的描述。

这个教案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观察、讨论和绘制,深入认识和理解平面形的概念。

平面图形数学教案

平面图形数学教案

平面图形数学教案标题:平面图形数学教案一、课程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并理解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矩形等。

2. 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能够了解这些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面图形的基本定义2. 常见的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和矩形3. 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4. 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如直尺和圆规)来绘制平面图形三、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首先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2. 实践法:然后,让学生用直尺和圆规亲自绘制各种平面图形,以增强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讨论法:最后,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以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引入主题: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或故事引入平面图形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授新知识:接着,教师开始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定义和常见的平面图形。

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3. 实践活动:然后,教师指导学生使用直尺和圆规绘制平面图形。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尝试,而不是仅仅模仿老师的示例。

4. 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各种平面图形的特点和性质。

每个小组都需要准备一个报告,并在全班面前分享他们的发现。

五、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使用直尺和圆规,以及他们对平面图形的理解程度。

2. 通过学生的分组讨论和报告,评估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在课程结束时,进行一次小测验,检查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知识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思:1. 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改进。

2. 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七、课后作业:1. 绘制一幅包含多种平面图形的画。

2. 写一篇关于你最喜欢的平面图形的文章,描述它的特点和性质。

小班《认识图形》教案(精选5篇)

小班《认识图形》教案(精选5篇)

《认识图形》教案小班《认识图形》教案(精选5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班《认识图形》教案(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认识图形》教案1设计思路:教幼儿辨认平面几何图形是小班数学教育中的难点,因为几何图形的认识过程往往过于单调,容易使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在这个活动中我以游戏情境贯彻始终,使幼儿的情感得到满足。

首先是小兔子,漂亮的房子、坑坑洼洼的小路以及主人公小白兔的表演吸引幼儿的;其次,铺路的游戏又使幼儿体验到助人为乐的'美好情感;最后,模仿各种动物跳参加宴会,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目标:1、初步对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的认识2、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1、彩色立体房子、纸制小路(上面镂刻不同的形状、不同大小的图形)2、兔子头饰1个活动过程:一、以情境表演形式引出主题1、出示小白兔头饰大家好,我是小兔!这是我今年新造的房子,你喜欢吗?二、逐一出示图片,提问你们看我的房子有哪些图形形状啊?图形是怎么样的?长方形什么是什么样的?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圆形有没有角?三、游戏――铺路1、我要在我的新房子里我开个宴会请许多好朋友来我家做客,你们愿意来参加吗?可是小兔子犯难的,因为小白兔家门口有各种形状的坑。

谁能想出好办法,让小白兔走在路上不摔倒啊?(把坑填平)2、我们一起来铺路吧,请你们把圆形的材料放进圆形的坑里,把三角形材料放进三角形的坑里,把长方形材料放进正方形的坑里…直到把坑全部填平(边讲边演示)3、幼儿操作。

要求幼儿根据坑的形状、大小寻找相应的材料。

四、结束部分让幼儿扮各种小动物跳,沿这铺好的路去小白兔家去参加宴会。

《认识图形》教案2幼儿发展目标1、认识长方形,正确说出图形的名称,初步了解长方形的特征。

2、区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异同点。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优秀9篇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优秀9篇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优秀9篇《认识平面图形》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体会“面在体上”。

2、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初步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请你和他们打个招呼。

瞧!他们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还有一位新朋友,他叫“三棱柱”。

老朋友见面了,谁来打个招呼,摸一摸你最喜欢的一个物体!二、建立模型(一)感受“面在体上”。

1、摸一摸,从体上找面。

①师:请你给小朋友们说说,你在这个物体的表面能找到什么图形?请你指给大家看看。

②师:对,我们可以从xx物体上找到xx形。

(从物体的一个面上拿下一个xx形的纸片,贴在黑板上,并板书:xx形。

)③师:请你从桌面上找到一个xx体。

你能从xx体上找到xx形吗?摸给你的同桌看看。

④师:你还能不能从你喜欢的物体上找到其他的图形呢?摸给小组的同学看一看,并说一说。

(全班交流反馈。

)⑤师:大家从xx体上找到xx形。

(从物体上把一个面上xx形的纸片拿下,贴在黑板上并板书名称,请学生读一读。

)2、会用“体”描“面”——进一步感受“面”:在“体”上。

①师:这些就是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你喜欢谁?(生答:长方形、正方形……)那你有办法把长方体上的长方形留在纸上吗?②师:请你把桌面上的物体找到你最喜欢的图形,把它用刚才同学介绍的方法留在你的纸上,并把它剪下来。

④师:在小组中说说你剪下来的是什么图形,然后请把你剪下的图形贴在黑板的上。

(让学生把剪下的图形分别贴在四种图形的名称下面。

)(二)新朋友的样子——发现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1、师出示小汽车的图片。

师:小候花花设计了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它想请大家给小汽车配上漂亮的车轮,小猫咪咪是这样设计的……(出示正方形的图片贴在小汽车上。

)小朋友们觉得怎样?该用什么图形做车轮最合适呢?请在小组内和同伴们先仔细观察这四种图形,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教学小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教案

教学小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教案

介绍:小学阶段是人生中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学习数学方面,因为数学是所有科目中的基础学科。

在小学阶段,学习认识平面图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为平面图形是数学考试的基础。

认识平面图形有助于学生理解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业发展非常重要。

在教授小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制定一份详细的教案,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了解平面图形的各种特征和属性。

以下是一份简单的教案。

教案:1.教学目标:本次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性质和名称。

学生通过观察、研究和练习对平面图形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以后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2.教学内容:本教案主要涉及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梯形、菱形、五边形和六边形八种平面图形。

3.教学方法:我们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图像教学法、交互互动法、小组讨论法、实验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等。

4.教学步骤:第一步:利用投影仪将各种平面图形投影到黑板上,通过讨论和问答问题的方式让学生熟悉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性质和名称。

第二步:通过示范和实验教学法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平面图形的构造和属性。

比如,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纸和剪刀,让他们按照我们给出的构造要求进行剪纸练习。

第三步: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组内交流各自的练习成果和感受,并从中发现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第四步:游戏教学法。

我们可以为学生准备一些有趣的游戏,鼓励他们利用刚刚学习的知识进行游戏。

比如,用各种颜色的布做成各种平面图形,然后让孩子们辨认其特征和名称。

第五步:通过交互互动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

我们可以使用多种电子学习工具,如在线教学软件、互动投影仪等,让学生在电脑上进行交互式学习和练习。

5.教学评估:我们会设计一组测试,以测试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各种特征、性质和名称。

这个测试包括多项选择、填空和绘图等形式,以确保学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

总结:平面图形是数学学科中的重要部分,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认识平面图形是基础中的基础。

平面图形幼儿数学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幼儿数学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幼儿数学教学设计引言:幼儿数学教学是培养幼儿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的重要环节。

平面图形是幼儿数学学习的基础,通过平面图形的教学,可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平面图形的认知、分类和实践三个方面,设计一节针对幼儿的数学教学课程。

一、平面图形的认知1. 目标:- 让幼儿具备基本的平面图形识别能力;- 培养幼儿观察和辨别平面图形的能力;- 培养幼儿语言表述和沟通的能力。

2. 手段:- 通过实物模型展示不同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利用图形卡片进行游戏,让幼儿辨认不同的平面图形;- 利用绘画、剪纸等手工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和认知平面图形。

3. 活动设计:- 游戏:请幼儿根据老师描述的平面图形特征,挑选出相应的图形卡片;- 手工活动:幼儿利用彩纸剪纸和粘贴的方式制作不同的平面图形;- 图形鉴赏:展示一些艺术作品中的平面图形,鼓励幼儿进行观察和讨论。

二、平面图形的分类1. 目标:- 培养幼儿进行分类思维的能力;- 培养幼儿发现和理解图形特征的能力;- 培养幼儿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

2. 手段:- 利用图形卡片进行分类游戏,让幼儿找出相同特征的图形进行分类;- 制作分类图表,让幼儿填写图形的分类结果;- 利用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进行图形分类的思考。

3. 活动设计:- 分类游戏:幼儿将图形卡片按照特定的特征进行分类,如边数、形状等;- 分类图表:教师为幼儿提供一个图形分类图表,让幼儿填写图形的分类结果;- 图形故事:老师讲述一个关于图形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进行图形分类的思考。

三、平面图形的实践1. 目标:- 培养幼儿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的能力;- 培养幼儿进行创造性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幼儿合作和沟通的能力。

2. 手段:- 利用实物模型或图片展示不同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幼儿找出其中的平面图形;- 设计问题情境,让幼儿运用平面图形知识进行解决;- 进行小组活动,让幼儿合作完成平面图形相关的任务。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设计

《认识平面图形》數學教案設計
《认识平面图形》数学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等的概念和特征,能够识别和区分这些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并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各种平面图形。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展示一些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其中的平面图形,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认识平面图形。

(二)新课讲解
1. 认识圆形
教师出示圆形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其特点。

然后教师总结圆形的特点,并演示如何画一个标准的圆形。

2. 认识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同样的方法,教师依次介绍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特点,并演示如何画出这些图形。

3. 分类游戏
将各种平面图形卡片发给学生,让他们根据形状进行分类,加深对各类平面图形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
设计一些关于平面图形的问题或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五)作业
布置一些有关平面图形的题目,让学生回家继续练习。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鼓励他们自己去观察、思考和表达,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一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一等奖

一年级数学教案 认识平面图形-一等奖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课题: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找、摸、拼、摆、画等学习活动,认识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教学难点:体会“面”和“体”之间的关系。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课时:一课时备课时间授课时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我们学习过哪些立体图形,你们能说一说吗二、情景导入:搭一搭、画一画出示情境图,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些积木,我们一起来搭一搭,好吗请每组的同学一起搭一搭,搭好后互相说一说自己用了哪些形状的积木。

【设计意图】:创调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三、讲授新知出示主题图:谈话: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也想试一试吗小组交流:你画的图形是怎么画的把你画的图形贴到黑板上相应的位置。

提示课题,谈话:同学们刚才画了这么多的图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

(板书课题:认识平面图形)(1)认识长方形。

教师指着长方体后面大小不一的长方形问:这些图形都是用哪一种形状的积木画出来的在积木的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请同学们自己找一找,摸一摸,汇报:有四条直直的边,四个直直的角,相对的两条边相等。

提问:你们知道这样的图形叫什么吗:(在图形后面板书:长方形)(2)认识正方形和圆教师指着贴在黑板上的正方形和圆问:这些图形又分别是用哪一种积木的面的在积木面上,还能找到这样的图形吗提问:像这样的图形又分别叫什么呢(在相应图形后面板书:正方形、圆)你们能说一说他们的形状吗小组讨论汇报:正方形:四条直直的边,四个直直的角,四条边相等。

圆:由一条曲线围成的图形。

(3)认识三角形。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参考】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2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1.利用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学习过程中,体验“面在体上”实现对平面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发展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发展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建立空间观念。

4.通过设计拼组图形的动手活动,使学生积极参与,对图形产生好奇心,使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目标】1.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

2.使学生体会“面在体上”。

【情景导入】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出示由各种平面图形拼成的小汽车。

师:小朋友,你知道这辆漂亮的小汽车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吗?请来认一认、指一指。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

教师将学生回答后的图形贴在黑板上。

2.师:今天我们就是要来认识这些图形。

【新课讲授】1.动手操作,感知“面在体上”。

(1)分给每组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

师:小朋友,现在这四个图形就藏在你们桌上的那些物体里,请你把它们都找出来好不好?并说给你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你从哪里找到了这些图形?各组合作操作。

小组汇报。

师:谁来说说你是从哪些物体上找到了这些图形?生1:我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

生2:我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生3:从圆柱上找到了圆。

生4: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小结:从长方体上找到上长方形;从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从圆柱上找到了圆;从三棱柱上找到了三角形。

(2)描一描,画一画。

师:老师想把这四个图形从这些立体中搬下来放在纸上,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生:沿着表面的边缘描出图形。

师:那就请你们画一画,四人小组中,一人画一个图形。

画完后,请你把它剪下来。

学生动手操作。

师:那你们说这四个你刚剪下的图形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立体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生1:立体图形不只一个面,这些图形只是一个面。

平面图形的操作与认识教案

平面图形的操作与认识教案

平面图形的操作与认识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平面图形的识别与分类方法,掌握平面图形的操作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讨论、总结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平面图形的识别与分类方法,掌握平面图形的操作技能。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平面图形的特点及其分类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老师出示几种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这些图形的特点,引出平面图形的概念。

2. 讲解平面图形的基本概念。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定义、特点、分类方法等基本概念,引导学生认识平面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学习平面图形的识别与分类。

让学生观察不同形状的平面图形,通过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识别与分类方法。

4. 学习平面图形的操作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绘制、测量、计算等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5. 练习与训练。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6. 总结与展示。

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并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总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手段。

1. 板书。

2. 平面图形的实物模型。

3. 平面图形的绘图工具。

4. 多媒体教学。

5. 课堂练习题。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另外,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数学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数学二年级《认识平面图形》的教案设计

数学二年级《认识平面图形》的教案设计

数学二年级《认识平面图形》的教案设计教材分析:学生在一年上学期已经直观的认识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立体图形,根据他们各自的特征能区分和辨别出它们。

本单元是学生正式学习平面图形的开始。

由于学生难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平面图形与平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因而,学生学习平面图形要比学习立体图形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教材通过描一描、找一找、画一画等活动,让学生体验“面在体上”、“面从体生”,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使学生能深刻的区别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另外,创设了分一分的活动,让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数学思考,顺理成章地区分各种平面的图形的特征,并通过交流、讨论等活动,归纳整理出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

教学目标:1.通过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使学生能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2.在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类、对比、归纳、概括以及动手操作等能力。

在活动中使学生充分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各种活动之前,要求学生听清要求,培养了学生理解能力和审题的习惯。

4.通过创设多层次的活动,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并在交流、讨论、汇报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能力,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分它们。

教学难点:体验“面在体上”,明确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十二组立体图形积木、十二组磁性平面图形,十二块白磁板。

教学策略:在以教材为本的设计理念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理解及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本节课的教学我主要采用了情境创设和操作体验等教学方法。

创设了下雪了,小动物在雪地上留下了一串串的脚印导入新课。

仅接着设计了摸一摸、描一描、分一分、找一找等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探索、发现这几种平面图形的特征,体验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单元导语本单元共包括三个大的知识点: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和解决问题。

本单元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体会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感受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

该部分知识包括例1,在学生对立体图形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描、画、印、拓等方法,重点让学生体会到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面在体上。

例1通过列表的方式,让学生对平面图形进行分类,先比较不同类别图形之间的区别,再比较同类图形形状与大小的区别,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表象支撑。

2.用同样的图形进行简单的拼组。

该部分知识包括例2,根据要求对平面图形进行拼组的活动,呈现出两个同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几个同样的等边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大的等边三角形和六边形,两个同样的宽为长的一半的长方形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并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3.解决问题。

该部分知识包括例3,引入七巧板,通过提出问题,让学生动手操作,逐步解决,意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实践中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单元的知识安排分为知识的引入(描、画)、知识的教学(分类)和知识的应用3个层次,充分利用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从描(画、印、拓)出简单的立体图形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图形,既渗透了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关系,又促进了学生积极主动地利用旧知探求新知;教材中通过画、折、剪、拼等活动,调动学生多感官的投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尤其是七巧板这一素材的引入,既让学生感到熟悉,又由于其千变万化而引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同时又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数学教学之中。

在例1、例2和例3的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完成对知识的认识、理解、应用和内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教材第2~3页内容。

初中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平面图形的认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平面图形的认识适用年级七年级下(青岛版)所需时间课内6课时,课外1课时,每周4课时本单元共分四个专题:专题一:三角形;专题二:多边形;专题三:圆;专题四:多边形的密铺。

本单元所涉及的平面图形,上一学段学生都已接触过,因此要注意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衔接。

学生经历三角形、多边形、圆等有关概念的形成,抽象过程,把握他们的实质,初步形成几何建模意识;对于图形的性质、定理要使学生经历实验、观察、探索、猜想、交流、发现的过程,对发现的结论,能有料理的表达,将数学直观和说理结合起来,使学生从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逐步过渡到用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并尝试进行合情推理和验证。

重点:三角形、多边形、圆的有关概念;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按边分类; 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并能运用这些公式解决问题;多边形密铺。

难点: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按边分类,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的推导、多边形的密铺。

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小组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报告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三角形、多边形、圆的有关概念2.掌握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能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线,3.了解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公式,会用多边形的内角与外角和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说理;会用圆的面积与周长公式进行有关简单问题的计算。

4. 经历探索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知道任意的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都可以单独密铺,并能运用这几种图形进行简单的密铺设计。

过程与方法:1. 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的过程,认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2. 经历三角形、多边形、圆的有关性质的探索,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合情推理意识,主动探究的习惯以及清晰、条理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经历多边形密铺条件的的探索过程尝试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同时在数学活动中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修改版]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修改版]

第一篇:《认识平面图形》教学设计认识图形(二) 【课题】《认识图形(二)》P2-3 【教材】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第一课时【设计理念】《认识平面图形》在设计初考虑到学生在实际生活当中已经见过各种图形,只是对图形的名字知道得不够准确。

因此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本节课中通过“超级变变变”导入,在摸、看、猜、找、数、拼的过程中让学生在现有的知识基础上能分辨5种图形,进一步体会到生活当中到处都有数学。

同时,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让不同知识水平的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进行互补、互学。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五种平面图形,初步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体会“面在体上”。

2、初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概括能力和应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渗透“事物之间有着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1 让学生在探究与合作过程中,培养人际交往能力与协作意识;在独立思考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并渗透交通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认识五种平面图形,了解平面图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面在体上”。

【活动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等教具;学生:长方体、圆柱体、正方体、三棱柱的积木等。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1、师:孩子们喜欢看魔术表演吗?今天老师请来一位魔术大师,想不想知道他是谁?请看,课件出示孙悟空。

2、见到孙大圣你们高兴吗?(高兴)一起来听听他想对我们说什么?孙(课件):“孩子们好,见到你们真高兴,顺便给大家来个小小见面礼——‘超级变变变’,你们喜欢吗?”3、孙大圣给我们变的礼物是什么?(蜻蜓)这只漂亮的蜻蜓是由一些有趣的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新朋友,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这些有趣的图形。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大概念单元教学设计大概念是指向学科本质,反映知识结构和联系的核心内容。

教师基于大概念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整体把握数学内容、感悟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活动经验、实现迁移性学习。

北京小学数学团队在这方面做了大胆的尝试,将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图形的认识、图形的运动和图形与位置合并成“认识图形”板块,提炼了如以下 5 条大概(观)念。

大概念1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面和立体图形, 认识图形要素并研究要素与要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大概念2 分类、分析和表示是认识图形的三种主要工具。

大概念3 图形变换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同时也提供了动态研究图形的角度。

大概念4 图形还能够借助它们所处的位置来描述。

大概念5 认识图形发展了学生的直观想象和推理能力,并且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知识、思维方法。

大概念1 阐明了“认识图形”板块学习的核心内容;大概念2、3、4阐明了认识图形的主要工具和思想方法;大概念5在前4个大概念的基础上提炼出这部分学习内容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教育价值。

如何将5条大概念变为可操作的学习任务呢?这就需要教师将大概念细化到每一个单元中,确立单元具体概念并形成学习目标。

有了单元具体概念后,教师要思考学生通过思考什么样的问题能够实现对单元具体概念的理解,进而确立本单元关键问题及分解的子问题。

最后,教师将关键问题及分解的子问题赋予真实情景、学习支持、活动形式和活动时间,形成单元学习任务序列。

将大概念细化为单元具体概念,以关键问题为媒介,以学习任务序列为载体,最终构成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体系。

围绕5条大概念,每个单元之间层层递进,最终确立单元教学目标,并通过高水平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概括、提炼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逐步形成“认识图形”的知识结构并进行有效迁移,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就是在大概念统领下,按照单元学习任务开发的路径进行整体设计的。

一、单元具体概念及主题“大概念”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面和立体图形, 认识图形要素并研究要素与要素之间、图形与图形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一、网络环境
硬件:28台银河电脑组成的网络教室。

软件:教师机和学生机的操作系统都是Win 98,教学软件是极域电子教室管理系统,办公软件Word、几何画板。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图形集中整理复习,让学生掌握各种平面图形和性质,以及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掌握各种图形的直观形象,形成空间观念。

培养学生比较、分类、抽象、概括能力,为升入中学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2、教学目标
⑴ 加深对平面图形特征的认识,形成清晰的表象。

⑵ 通过用几何画板来绘制和研究平面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的头脑中树立“计算机是学习的好帮手“的意识。

⑶ 结合计算机和网络,使学生在旧知的复习中引发新的思考,促进新的认识,进一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再现、整理、巩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特征,沟通它们的内在联系,完善认识结构。

教学难点:沟通联系,构建知识系统。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常见的平面图形已经比较熟悉,对于它们的特征与性质也能说出个所以然来,但不少学生还只是停留在记背几何概念,通过学习使用几何画板软件,让学生学会动手做几何实验。

四、教学策略
1、运用比较方法,构建知识系统
几何初步知识部分,知识点多、概念多。

复习时,对各种图形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有益于学生区别知识之间的异同,沟通知识的联系,形成系统,更好地掌握各种图形的特征。

2、加强操作训练,发展空间观念
复习中加强操作训练,要求学生在电脑中把以前学过的图形画一画、比一比、量一量,不仅能激发学生复习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发挥主导作用,体现主体地位
复习时,充分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比较,帮助学生对学过的图形进行系统的整理,促使知识转化为技能。

及时地利用网络教室管理软件把学生好的作品“屏幕广播“,鼓励学生的积极探索精神。

五、教学流程
1、课前准备
⑴ 对学生的计算机和网络操作加强培训
要求学生要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熟练,建立属于自己的文件夹,会通过网上邻居复制文件。

会熟练操作IE,进行简单的网上浏览,会利用BBS与别人交流,能在BBS上发新贴子和回复别人的帖子。

⑵ 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培训
几何画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软件,虽然与画图相类似,但为了提高课上的操作实效,让学生基本使用几何画板还是很有必要的。

2、复习整理
由于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因此没有必要把每个知识点都去复习,只要把学生还不懂的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所以,在课前给学生发了一张表格,表格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